小学数学优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0:29

小学数学优化篇1

【摘要】小学生学习数学应契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与改变学生数学行为方面着手论述,旨在从以上三方面对小学生学习数学进行优化策略研究,以促进小学数学学习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手段;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优化课堂教学是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教师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总结。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我们的教学质量才会不断地提高。为达此目的,就要创设生活化情景、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

一、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比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答问时要用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或是“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要优化课堂导入,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如教“能被3整除的特征”时,先让每人写出任意的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各一个,并分别除以3,看看能否被3整除,余数是几。不管学生报什么数,老师都对答如流,学生非常惊奇,探究其中奥妙的欲望油然而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能够使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在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反思后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其优越性。多媒体技术毕竟是手段,而且只是一种手段。

三、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课堂学习中,小组成员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一次,笔者在执教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面对面地进行促进性互动,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树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四、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有人曾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困难儿童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应用题的教学外显化,让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我们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五、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学数学优化篇2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种情感,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强烈,才能使自身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愿望被激发出来,在教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努力探索,享受过程,也能享受成功的乐趣。对学生而言,数学较为抽象,很难产生学习兴趣,甚至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喜欢的故事、个人经历、生活画面等以动画、音乐、图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通过形象、生动、有趣的展示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在讲解《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2÷1,4÷2,6÷3,8÷4几个算式,要求其计算结果,另外可配上分苹果的文字与图片解释算式的含义,即将2个苹果分给1个小朋友,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以此类推,发现结果均为2个,最终得到数学规律“除数和被除数同时缩小或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商不变”。这种教学情境既富有儿童情趣,又能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使其各种感官均被充分调动,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所在。

二、联系日常生活,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基础,小学生由于年龄较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教师必须尊重并灵活运用其发展特点与规律,与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教学活动富有意义与情趣,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例如,在讲解《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请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圆形,接着询问学生汽车轮胎、自行车车轮等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是五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呢?通过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并加以操作实践,从而了解圆的特征,并且让学生回忆其他在生活中被做成圆形的物体,结合刚学到的知识描述一下做成圆形的原因和优势,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如果数学与实际相脱离,就相当于割裂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无疑加大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但是在引入和讲解数学知识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则能够使其感到真实、生动、亲切和容易接受。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帮助,而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就是自主探索,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其落实于日常教学之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当然,组间交流合作也是不可忽略的,鼓励学生将自己探索得到的成果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相互交流,使自己的想法逐渐完善,达到小组学习的目的。比如,在讲解《9加几》时,首先向学生提出“还有几盒饮料”的问题,接着则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立即要求其进行小组讨论。当学生的想法已经基本成型,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说出答案时,再要求其与组员相互交流,分享凑十法、接数法、点数法等多种解题方法,充实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巧妙地将探索空间留给学生,可以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又可以汲取他人的优秀方法和思想,共同进步,享受学习。

四、通过多元化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是传统教学的特点之一,“有进步”、“答得好”等常用评语与单一的考核内容及形式往往难以科学评价每个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个性化评价的作用,是教师不重视过程,只在乎结果的表现,在无形之中泯灭了学生的丰富性与教育的复杂性。因此,为了优化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实现评价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方面发展。例如,在讲解《圆柱的认识》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观察和实践,分析圆柱的特征,对于学生得到的结论不可采用类似的评语加以敷衍,应用个性化的评语肯定学生的优点。如果学生发现“组成圆柱的面共有三个”,可称赞其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通过实践得到了圆柱上下底面相等的结论,可赞扬其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即使学生的回答中有错误,教师也不应全盘否定,可称赞其勇于发言,只需再进一步思考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五、总结

小学数学优化篇3

一、作业的趣味性设计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业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拓展知识的必要手段。因此一定要摆脱死板、硬背、重复的作业,作业的题型、内容、形式要做到“奇趣、新颖、灵活”的统一。通过趣味性作业的设计练习,使学生把抽象知识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寓于趣味活动之中,让生动有趣的作业练习取代机械枯燥的重复操作。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产生一种内心的求知欲望,形成自觉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完《平移和旋转》后,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艺术家运用平移和旋转可以创作出很多美丽的图案,你们想试吗?课后大家可以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画一画、摆一摆、贴一贴,我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加出色!这种趣味性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抽象理解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而是把知识的重、难点及关键融入趣味的情景中,潜移默化巩固知识。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而且还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再创造学习的意识。

二、作业的现实性设计

数学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更广泛、更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业设计要贴近学生实践性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运用数学。

如学习了《旅游中的数学》后教师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作业:五年(3)班同学42人要去湄洲岛旅游,小车租金120元,限乘12人;大车租金160元,限乘18人。怎样租车最省钱?学习《粉刷墙壁》后,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相关涂料的单价,测量自己家粉刷所需的数据,计算掌握粉刷中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数学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的分层设计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所选择的作业应使学生能表现出最大限度的独立性,使他们有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一刀切”作业形式的练习,势必给学生造成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严重现象。学生是自由发展的个体,教学应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技能、生活经验的差异而设计有效的作业练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根据学生各自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各展其思,各尽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水平,编写分层作业。第一层是对学生所学的最基本知识和最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层是对学生所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层是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和创造性能力的综合检测。

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了分层测试题。

第二层:

1.写出下面各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四百万零四十、四百零四万零四;八十九万零一百、一百零三万五千。

2.根据数的组成,写出下面各数,并把它们与1809000和1010900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小学数学优化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优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缺少数学知识,对许多数学概念很难理解.例如,对小数的认识,许多学生对于什么是小数就很难理解,在他们看来,小数应该是和大数相比那些比大数小的数,就应该是小数,但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数学概念的教学,导致许多学生学习了很长时间,对一些数学概念还说不清楚.

一、围绕概念组织教学活动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围绕数学概念组织教学,由概念去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始终围绕数学概念去组织课堂教学,以数学概念为主线去组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数学概念能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能让学生在学习概念,理解概念的过程中去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特别是作业练习中,概念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解题和运算.

二、重视数学概念学习的优化

数学概念是一个数学内容的名称和概括,学习数学概念要学会优化.数学概念的优化包括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巩固数学概念;深化和运用数学概念等环节.例如,学习四边形的数学概念是,首先要通过实物,视频、图象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四边形的概念,知道有四条边相交,有四个内夹角组成的图形才是四边形,如果四条线不相交,就不能叫四边形.接着就应该巩固数学概念,通过反复识图,比较让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点.最后是深化数学概念,要通过练习,让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种类.重点认识四边形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深化是对学习内容的准确,全面的理解,只有深化数学概念才能在运用过程中正确的运用概念,同时,也只有不断的在练习过程中运用概念才能进一步深化概念的认识,才能优化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对概念的深化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时才会提出不同的方法,表现出学生思维的深度.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自己喜欢的方法上,教师不能将学生操作观察得到的结果等同于抽象思考得到的结果.操作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用物化的形式反映计算过程中的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这种操作能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形象方面的支撑,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应该把这种直观的印象上升到以数的组成和四则运算的意义为基础的数学思考上.这样理解才能深刻.此外,计算上的方法、注意点等教师还要做清楚的说明与示范.有意义的接受是必要的.

例如,(计算法则)总结:学生要经历总结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总结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但是教师应该心中有数,特别是年轻教师,还要注意到其中的重点内容.

反思:例如对每一步算式表示意义的思考与追问,为什么先算这个的追问等,经历这个反思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数学概念的运用和巩固

要通览整个单元的例题,要结合单元的知识安排来确定本课的教学概念.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概念的体验和感悟.

1.在学习情景中运用数学概念

学生是因为要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而学习新知识的,因此着眼点放在问题怎样解决,达成了问题的解决他就认为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我们的数学显然不只是让学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而是借这个机会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就要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悟.45+30与45+3,有的学生通过摆小棒得到结果等.师应该继续追问学生摆小棒的摆法(谁和谁摆在一起),从而体会数位(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合并的数学原理)的知识.从而理解了数位为什么对齐?体验和感悟是小学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与初别是高中不同.而多少的比较就要引导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打动真情,留下深刻印象.

2.在练习中运用数学概念

基本练习:突出教学重点的专项练习,模仿例题的基本练习,预防错误的改错练习,保证提高正确率的检验练习,简单的应用练习.

有时还有新旧知识相联系的练习,沟通联系的类比练习,防止混淆的对比练习,综合应用练习,探索数学规律的练习,为以后新知学习做准备的铺垫练习.

把练习题用到位!设计相关问题加深理解.要防止随心所欲地设计练习,适当调整可以.不妨碍教师的创造性.可以使练习的形式灵活一些,不要安排只是追求热闹的练习.

课堂作业的问题(公开课上没有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作业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暴露学生的学习失误,特别是教师能够发现学生没有意识到的学生的失误.作业要布置,要认真批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小学数学优化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13-02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引领时代潮流的作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着最为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具体,教师要注重动静结合,声音和色彩都要配备,要积极引导学生改正,不能多出错,培养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找到多种教育教学的途径,实现多媒体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改进小学数学教学状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1灵活运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好的教学情境,运用好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的开端可以创造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成功的愿望,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当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时候,就能够创造出教学的情景,获得学习的成功。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现生动的画面,创造美好的音乐,丰富学生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教师要积极创造教学的情境,模拟给学生类似的情境,激发处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甚至热爱学习数学,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达到学生学习和进步的效率的最大化,教育学生收获最佳的学习效果。

2灵活运用多媒体,巧妙设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创造教学理念,突破教学缺点,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运用生动丰富的形象和画面、灵活的动画和声音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运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教学环节,运用课件充分展示每个细节,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快更全地建立起表象,深化学生的理解,并教育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逐步深化,引导学生产生化圆为方的形象性的认识,让知识简单地展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教学生数学公式以后,学生会做了,教师可以出示新的题目,让学生再回答,并考虑到用新组合的图形的知识来解答。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讨论和思考,就能在开放自由的状态下解决所有难题。学生带来很多材料,通过积极的锻炼,可以实现问题的解决,丰富知识,扫清楚学习的障碍,寻找到教学的突破口,掌握知识。

3灵活运用多媒体,巧妙设计练习

多媒体要和小学数学教学实现高效的融合,小学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作业的形式,塑造学生的学习品质。过去,教师经常运用小黑板、手抄练习、测试卷的形式,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倦,就会讨厌学习的呆板的形式。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作业,展现分层次的作业,并布置给学生学习和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练习分为:“填一填”——76×102=76×()+

76×();“判一判”——7.5×99+7.5=7.5×(99+1);“露一手”——382+75+618+125;“想一想”——0.7×24.5+0.7

×76.5-0.7;“试一试”——18×25﹪+0.25×60+41×0.25

+0.25;“动一动”——20.09×37+2009×0.63;等等。学生可以借助已经有的数学经验,开展自由讨论,进行相互交流,实现学生学习层次的衔接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在一浪高过一浪地掀起,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学习的乐趣,也就没有了枯燥和乏味的感觉。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学会省时、多变的优势,增加教学的容量,增加信息反馈,提升学生的练习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教师上课的时候就很轻松,就容易控制上课的进程,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的精力放在怎样发挥主导的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上。学生练习的题型也得到了增强,也能够逐渐从浅到深地学会完成练习,掌握基本训练题、目标达成题、能力拓展题,实现进步。同时,教师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每完成一道数学练习题,电脑就会及时进行评价,也会用一种形式给予奖励,实现学生一起进步的局面,让不同的学生实现充分的发展。

4实现整合中揭示数学和多媒体的规律

多媒体信息技术有着和多种感官同时进行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实现多媒体和数学教学的整合,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展现出来,并展示给学生教学的情境,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整合后的学习的效果,进入到学习的情境,这样会让学生更快更透彻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学生对小学数学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数学解题方法和思想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数学知识进行数学的概括运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充分的动态的展示,形成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数学的抽象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具体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通过数学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领会到数学学习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课件的点和线的闪烁的特性,多次闪烁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将长方体的模型去除,形成平面的图形,实现具体向抽象的过渡。教师再经过面和棱的转动、拼合,配合声音和图像的动态演示,形成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的结果,这样学生就会学习得特别轻快。教师掌握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教会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促进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不是仅仅靠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自己累积知识基础,形成丰富的知识,内化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新知识的累积和旧知识的更新,深化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从生活的源泉中开掘有利的因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实现学生有意义地进行知识学习,实现学生的知识建构。在小学多媒体和数学学习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要切实运用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采用超文本的学习形式、动画的形式,拓展学生多媒体的学习途径,实现学生多样的学习形式,创造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境,实现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中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要实现多媒体和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教师要全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为教学创造好的教学情境,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创造教学的最佳效果,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活化教学的形式,并重视逐步拓宽教师的视野,改变数学教育教学的学习形式,让小学数学学习更加活跃、更加高效。

小学数学优化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因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一直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使我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小学教学适应学生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利实现教与学相统一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怎样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

1什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自小学新课标提出以来,就不断地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指导与要求,大部分小学都是用优化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课堂教学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优化呢所谓课堂教学的优化是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使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开发智力,而且又减转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目的。优化课堂教学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怎样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有着好动、想象力丰富和不随意注意占优势、感性认识能力强、排除外来干扰能力差等特定阶段特有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2.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精心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有意识的营造好教学情景。预备铃一响,先用眼神暗示学生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上课铃一响要立即登上讲台,此时应环视全班学生,检查有无缺席,观察学生情绪如何,同时,还应以自己饱满的热情,严肃的态度,做好示范,暗示学生振作精神,尽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2创造良好情感氛围

要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及对认识教材的情感尽快融入学生的情感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形成和谐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以感染每一位学生,促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表现出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另外,还要注意掌握多种导课的技巧,可以由已知引出未知,如从复习检查旧课中引出这堂课要讲的未知,或者根据学生作业中错误多的反馈信息,给与直接的更正与解答,在此基础上引出未知和新内容,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设疑引出,依据授课的内容及其课后的问题练习设置悬念,促使学生产生和教师共同探求知识的愿望与要求。

比如,我在讲到《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就运用了设疑引出未知的方法作为这一课的开端。首先摆出几组相同图形,让学生求它们的和,然后又摆出更多组相同的图形,让学生去求这么多组图形数量的总和,待学生很费劲地算出结果后,就提问“遇到求多个相同加数的核实计算是不是很累”,那么,有没有更简捷的办法轻松地求出呢?这就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迫切的求知欲,于是,同学们都瞪圆了眼睛渴望我能告诉他们好办法,接下来我就很肯定对学生说,有办法!学生就更想知道是什么好办法,于是,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本课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2.3加强变式练习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还必须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型,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同学们逐步养成善思、巧解的习惯,提高其应变及解题能力。如学习工程问题的应用题时,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下面两道题:(1)修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要12天,乙队单独修要15天。让甲队先单独修3天,然后由甲、乙两队合修,把这段公路全部修完一共要多少天(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要12天,乙队单独完成要15天。两队合作,乙队中途因完成另一项特殊任务调出3天,完成全部工程一共用了多少天结果第(1)题正确率达95%,第(2)题的正确率只有20%。抓住这一契机,我引导同学们认真比较这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同学们发现,这两道题,不仅题型相同,数据也相同,只是将“让甲队单独先做3天”改为“乙队中途……调出3天”而已。课堂教学的实践使我体会到,通过变式练习,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2.4趣化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创造和谐的环境变“厌学”为“好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教学实现的目标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望,而且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根据小学生既好奇,又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我的做法是:

(1)揭题引趣。课的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则可以创造一个欢乐明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中迈向知识的大门,如教学“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先出示一只彩色的纸蝶,并说“这只蝴蝶的颜色在非常漂亮,除了颜色外,我们还要研究它的图形美”,再出示一只对称的彩色纸蝶问“比一比,哪只蝴蝶漂亮?为什么?”通过比较突出了图形美并且把问题引导对称上来。接着老师沿一直线把纸对折,立刻剪出一只蝴蝶。学生感受到对称美,又急于知识其奥秒,再乘胜追击问题:“老师剪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像这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接着联系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应用,使学生由对事物的好奇兴趣转化成一种内在需要和问题兴趣,从而更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

(2)以趣乐学

小学数学优化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与形式之一,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逐步被人们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实际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追求。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一个时期,课堂教学有效性都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复杂多元的有机整体,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不仅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更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所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然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就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转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可以说是教学课堂的灵魂,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学思想作为指针,那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根本无从谈起。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老师仍然奉行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的教学模式,“教师包办代替”和“学生跟着老师走”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而小学数学课程可谓是整个数学课程的入门与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以新课改理念作为我们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从传统数学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

二、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通常而言,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进而可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即将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一般情况下,教师的鼓励、肯定,都可以让学生充满自信。比如,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不能以权威、长者等身份自居,而必须积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形态等,尽量表现出来与学生关系的平等、亲切、民主与和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明确目标,精心备课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关键。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知道课堂向着什么方向去准备,而要实现课堂高效,就必须认认真真地做一番准备。有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只是单纯地把去年的教案再重新抄写一遍,其实,那是远远不够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届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教师,应该立足于课本,把学生作为一个个研究对象,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课堂的变化性,把每堂课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周全的考虑,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只有进行及时的练习,才能巩固好所学的知识。课堂不应该是死板的,不应该只是教师干巴巴地在课堂上讲,而应该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上需要的教学用具或者生动有趣的课件准备好。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做好互动,让课堂上环环相扣,紧凑而自然,达到高效率、高效益和高效果的统一。

四、通过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当堂课所设计的课堂导入。每堂课开头的前几分钟的课堂导入往往能起到集中学生精力的作用,同时对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培养数学直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布鲁诺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发生兴趣。”所以,教师要通过特定的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感性色彩非常强,他们往往比较喜欢美丽生动的童话、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些都符合小学生天真、爱幻想的天性和心理情境。教师要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设计一定的情景教学,把教材的问题融入到童话故事之中,并配以生动、美丽的图片,这样可以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小学生学起来也更有兴趣。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结合生活的现实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联系实际中既利于学习的学以致用,也加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数学问题本源于生活,数学问题的解决也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以解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在课件中显示一段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广告:“好消息,清仓大处理,本店所有商品一律按原价80%出售,欢迎各位前来选购。”带着这段广告语的显示,考察学生本店所有商品一律按原价80%出售那是总价格的多少呢?假设需要买100元的商品,按原价80%出售是需要支付多少元呢?在学生的思考与纷纷试图回答中讲解百分数乘法应用的问题,既有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也提升了对问题的兴趣与解答效率。

六、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关注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话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话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价值判断行为、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树起信心的风帆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指正,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必不可少。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指正下才更有价值和张力。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优化过程必然存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优化和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我们通盘考虑,综合分析,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方法,尽量使其基本要素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进而充分发挥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共同营造生动活泼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优化篇8

一、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枯燥无味的、难以理解的,小学生在学习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能否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成效,而且还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因此,我们应从小学生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出发,结合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轻松活泼、学生喜闻乐道的教学情景,把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的情景描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年、月、日”一节时,上课伊始我先问学生:你们每年都过生日吗?同学们都说:过!我又告诉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年年都过生日的,有一位老爷爷,他到2008年才过他的第18个生日,你知道老大爷2008年有多大吗?由于知识的引入有情节、有意境,切合小学生的心理,学生自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品尝探索奥妙乐趣的同时,萌生出对数学知识的渴求,诱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诱导学生思索数学悬念。

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主张“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对疑难之点则“要运神骋智,折衷善择其间。”而构建主义理论认为:问题悬念是一种心理机制,它对大脑皮层具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人一时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所以,我们应该将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置身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渴求问题答案的激愤情绪和急于表达的焦急情绪。在破解悬念的强烈愿望支配下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和“悱”的状态。在教学“百分数”时,我们从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入手,提出下列四个问题:①中国2013年预期将保持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速。②七月我国工业增加值是8月的1.2倍。③根据人事部提供的数字,中国回国留学人员目前以年均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长。④一根光缆的五分之一长100千米。这四句话中哪些指的是百分数?不是的如何改为百分数表达?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目标,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同学说不仅明确了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且对于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得以运用各种方式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三、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学生动手数学操作。

“手脑相长、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而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和爱玩、好动等思维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学生提供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组织学生动手数学操作。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拆一拆、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变抽象为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实现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完成知识内化。例如,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中的“轴对称图形”时,我们课前组织学生在用剪刀剪出包括圆、三角形、梯形在内的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课堂上结合教学进度开展“猜一猜、截一截、摆一摆”活动。同学们人人争相动手,在做中学、乐中学,很轻松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明确了“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个点”的特征,进而识别出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四、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优化篇9

关键词: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效率性

只有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由于涉及面很广,所以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过程优化和教学效率高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教学效果良好,二是所用时间最少。下面我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如何优化,才能达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要全面

1.根据教材的特点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目标和教学要求

比如讲解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是使学生对10以内数的概念和数的组成有清楚的认识,会写数字,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至于应用题教学还处于准备阶段,只出现一些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能看图按教师的问话回答: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怎样计算。如果要求学生能独立口编完整的应用题,很多学生就会感到困难,这样不仅占用大量时间,反而削弱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训练,所以,教学目标和要求要适合学生的实际。

2.要有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的认知规律是: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规律,而且不同年龄的儿童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如教数学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不宜过繁。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发展,不仅没有必要做笔算步数过多的混合运算式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步,是比较适当的。

3.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由于儿童各个方面条件的不同,所以在能力、性格和兴趣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和要求时,一方面要按照新课标提出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注意有适当的弹性,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数学的学习上,不仅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有快有慢,而且在计算和解题的能力上也有高有低。例如,对较差的学生,在共同的基本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要允许他们比一般学生经过花较多的时间去学习,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有些较难的知识,要求一节新授课全部让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肯定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在教学中注意了解差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适当给以辅导,或让好学生帮扶,力求缩短与一般学生的差距,逐步达到共同提高的基本要求。

二、对教学内容要合理地组织和确定

1.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确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必须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只有弄清主次关系,教学时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迁移作用,才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安排合理的教学顺序

教育学家认为,课程的教学顺序,不仅要以相应的科学的逻辑为根据,而且要以学生形成概念和一般发展的规律性为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要把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恰当地结合起来。教材中设计的教学顺序是最基本的,不是太细致,教师教学时往往还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更细致的安排。有时一部分知识可能有不同的教学顺序,这时就要考虑哪种顺序更适合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运用联系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加强解应用题时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判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知识的系统化

通过知识的联系和系统整理可以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教育学家指出:“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难免在不同程度上削弱知识间的联系。因此,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优化教学过程。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合理

1.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节数学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检查复习、教学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和练习、质疑和研讨、小结本课内容、检查和评价、布置作业等。但是每节数学课不一定包括上述所有的组成部分,可以根据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类型,选择一些必要的组成部分。从优化教学过程考虑,选择课的类型和教学结构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不宜固定化、模式化。在课堂上多安排一些练习,根据练习反馈信息,对有进步的予以鼓励,对出现的错误及时指导学生改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小学数学教学绝大部分是要在课堂内进行的。但是有些教学内容,如测量,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到操场或校外进行实际观察和测量活动。

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法》一书中就强调:“对那些促进调动学生认识活动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要给以更大的注意。”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为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疑,组织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向,帮助学生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优化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特点决定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与以往相比,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目的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进行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探索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前提是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再现编者体现在教材内的思维过程,以此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克服只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忽视对教材研究的倾向。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学教学目标,要紧跟时代步伐,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领会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要,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综合考虑,既要有知识教学目标又要有能力培养、方法指导目标及心理品质培养目标,使学生所收获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学习数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数学的志向。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原有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对原教材进行了删减,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又增加了部分新内容,更好地与高校接轨,更好的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避免学生学了不少书本知识却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弊端,这也是新课改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要具备现代教材观,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聪明才智,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在反思中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只有适当使用,才能发挥其优越性。

三、优化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进行组织。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笔者曾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教《应用题的练习》(四年级)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在反馈过程中,证明四年级的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安排。动手能力强的拼,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一次,笔者在执教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

(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有困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树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

(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四、优化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