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课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1:43

心理教育课堂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分类;点评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3-0301-01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学校体育正在扬弃体育学科的本位观和技能观,全面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使之与社会体育接轨,为终生体育服务。在体育课上,孩子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可望性达到最高值。因此,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的体育课,对培养、发展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特殊的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把体育课与健康心理教学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在学校,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担负着一个年级或者几个班级学生的课程,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具体的指导,只能对学生分类进行。

1.针对全体,引领健康。学生健康的素质涵盖的内容很多,有自信、坚强、勇敢、爱心等等。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依赖性强、任性、娇气、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就整体而言还不严重,因此,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全体学生,使不良的心理倾向得以改变。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在体育课堂上,可指导学生采取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在跨越式跳高一课中,改变传统的练习模式,先让学生自由跳练习。为学生提供三块练习场地,提出不同条件和要求,分别解决不同环节的不同问题。学生根据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自主选择练习场地及练习方法,经过练习后再进行测试,对自己的选择、练习、测试,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和跳跃成绩,品尝自主练习带来的成功的乐趣,增加自信心。同时,练习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此外,在三块练习场地中,专门为爱动脑、喜欢创新的学生提供一块自由创造的场地,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更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以满足他们的创造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在课堂上,可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比赛是体育教学中最吸引学生的组织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争胜心强的特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各类比赛项目,如接力跑、投篮比赛等等,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与人竞争、与己竞争的乐趣。比如在投篮比赛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然后开始比赛。其他小组充当裁判。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各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在50米跑的教学中,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先和自己比,只要有点进步,就及时表扬,让水平相当的学生一起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

2.注重局部,强化训练。在课堂上,人们经常发现:有少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有时会表现出积极的一面,而有时躁动不安和郁闷不乐。有的学生常常跟在别人后面,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这部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例如,把这部分学生编在一个小组里,多跟他们一起活动,多进行鼓励、表扬,并让他们轮流当“小老师”(课前先通知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带着别人活动,体验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这样,使这部分学生的心态得到到调整,有利于整体上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

3.照顾个体,保护脆弱心灵。一般说来,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往往是缺乏自信心、自尊心、争胜心,或因极度自尊而导致自卑。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氛围。首先,让他感觉到老师、同学都特别关心他们,喜欢他们,时时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送上一个真诚的微笑。其次,在练习中,对他们不露声色地降低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给予表扬。第三,在课后多找这些孩子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表现出正常状态。第四,在班上选定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同学与他们结成手拉手朋友,使他们在集体的关爱中感到温暖。总之,适宜的方法可以逐步扭转他们的心理弱势,良好的氛围可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二及时点评,不断巩固

虽然初中生的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强,但他们缺乏自觉性,概括能力差,易出现反复。因此,教师在设计有效的练习方法的同时,课堂上要多进行点评和总结,特别要注意使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某一练习方法所对应的健康心理,对学生进行记忆剌激,建立清晰的第二信号系统,加深和巩固第一信号系统获得的印象,减少反复。这样,就会使取得的成果得以巩固。

三关注课外,延伸训练

心理教育课堂篇2

体育的课堂是享受运动的课堂,是促进健康的课堂,是追求快乐的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为学生健康幸福的一生奠定基础,是体育教学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通过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现四个“化”,即美化课堂心理环境,优化教学内容设置,细化课堂组织教法,强化有效课堂小结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含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中,才能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才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融于体育课堂内呢?

一、美化课堂心理环境

1、建设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学习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善于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运用,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要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力,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2、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能造成心理上、情绪上的共鸣。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可以发挥其动力和调节的作用,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就能使学、练效果得到最优化。而很多时候,由于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从而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变化而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适“时”和适“度”的情感调控,一般范围较大或需表扬时,可进行集体调控,而个别问题、消极情感,可用鼓励和疏导方法个别点拨。调控时教师对学生应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只有在这种倾情关爱之下悉心点拨,才能换来学生愉快、轻松、乐观、和谐的心理感受。

3、创设兴趣盎然、内化协调的乐学情境。

教师要悉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和趣味性,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场地器材,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将“越过障碍”改为“运送弹药”这一情境游戏,将练习内容故事化、游戏化,将练习过程中的跨越体操垫、钻过栏架、跑过体操凳等故事化为跨越“小河”、钻过“铁丝网”、跑过“独木桥”等,最后运送“弹药”至“前线”,再配以红旗、激烈的枪炮声、音乐等,让学生在战争的情境中参与练习。身临其境式的练习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公平竞争的意识,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在练习中得到最大的展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设置

1、教学内容新颖活泼。

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运用心理游戏,能够使学生学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有助于克服不良的个性品质。如在五年级体育实践课“障碍接力跑”的激趣热身阶段采用“诺亚方舟”进行随机分组,有利于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采用“绕着地球跑”,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运动状态。在学练技能阶段,采用“星际大战”、“警察抓小偷”、“流星雨”、“解开千千结”等游戏,可以凝聚集体的向心力,培养学生敏锐的反应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整理评价阶段进行“造反运动”、“快乐动物园”等心理游戏,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消除运动疲劳,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课程。心理游戏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更能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

2、教学内容难易适当。

在选定教材的内容时,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原有技术水平提高的可能性,做到难度适当。如在我校的校本课程体艺2+1中的排球垫球教学中,对于初学的学生设置的要求不能太高,只要肘关节伸直,垫上一个两个就是优秀,这样就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太极拳、踏板操等新颖的项目走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堂上除了安排篮球、健美操等集体项目外,还可安排一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特长的项目,如乒乓球、田径单项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教学内容组织灵活。

新课标明确提出:“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手段”。而体育教学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主要场所,再加上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又有其特殊的一面,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如用舞蹈、健身操、游戏等活动来代替常规的集合后的跑步热身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游戏、舞蹈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给学生多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开展单杠、双杠等一些有危险的技术练习时,要及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特别关注那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差、有焦虑害怕情绪而不敢练习的学生,切忌用指责、批评和否定性的语言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而要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如“我保护你”“你能行的”“勇敢些”等,使学生增强练习的自信心和勇气,同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如“好样的”“有进步”“你真棒”等,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使他们体验到练习的乐趣。另外,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对部分学生提出适当的练习要求,制定弹性的教学目标,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练习,达到自己期望的学习目标,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心理教育课堂篇3

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兴趣

教学与心理的关系,人们早就有所认识了。我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他们谈论教育时大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观点。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教育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教学与心理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对教学实践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专业心理学家、心理学教师、心理辅导员的义务,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所以,应在小学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在实践新课程的同时,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收获,下面谈一些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数学教学课堂中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心理因素的作用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作为教师,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恰当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来驾驭课堂教学。如果我们能将心理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就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在教学中,我尝试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根调控杠杆,不断激励学生学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兴趣走进数学课堂

成功起步于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关键是要善于引发、善于激起、善于推进。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在教学中我创设合适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一些小的成功给于表扬和鼓励,特别是程度差的学生,一两句表扬的话或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让他们自信心大增,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只有在总的任务内不断移动,才能长期的坚持在某一事物上,否则就会发生起伏现象。因此,我在刚上课时通过检查预习、启发提问、精心设计导语、因势利导创设教学情景等,把学生的兴奋重心转移到课堂上来,使他们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节奏,甚至穿插一两句必要的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有时讲个小笑话,和某个学生开个善意的玩笑,使学生学习兴趣长盛不衰,思维始终积极活跃。在上课将近结束时,在设计一些新意的刺激,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异想天开。在这里,学生情绪高昂,精神振奋。我利用这种和谐互动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只有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会觉得无拘无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氛围,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的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

四、排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就是所谓的心理“碰钉子”,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反应。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不断排除心理障碍的过程。随着教学过程的逐步展开,学生常常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影响学习的深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的知识点才刚讲了一点皮毛,不少学生就产生“我会了”的内心体验,因而产生满足感,不愿再深入学习下去。面对这种现象,一是教师讲课既要依据课本,又要讲出教材的新意;二是讲课中教师要不断的设疑问难,使学生产生并没有全懂的内心体验,特别是在那些看似无疑实则潜伏着问题又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地方设疑,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课堂上形成不断深入求索的心理流向。

对于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必须首先弄清“困难”在哪里:是上课不听造成的,还是听了也不懂。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安排充分的“小组合作”的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机会与同伴交往,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改善了同伴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合力。对于听了也不懂的孩子特别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不让他再雪上加霜,应多鼓励。比如,来,我来教你。老师也觉得这道题很难。你已经做出一步,很不错了……无论如何,化解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障碍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爱与尊重。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的关注。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数学教学课堂中,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及其人格的优化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心理教育课堂篇4

1.从纪律约束到民主课堂

教师需要有一种新的理念指导,将旧式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的教育模式转化为民主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身心愉悦地进行学习。

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王秀伟老师教授的是小学语文。学生们都喜欢上王老师的课,课堂上没有“坐好”“手背好”等严厉的提示声,而是充满了学生的笑声。他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大,学得快、忘得也快的情况,不是用纪律去约束学生,而是用“猜字谜”“找朋友”“配对子”“你说我猜”等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生字。强制性的考试、机械性的抄写等被一个个轻松快乐的游戏代替,并有效地防止了遗忘,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热情,让学生以愉悦轻松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解除学习压力,快乐成长。

2.从教师发问到学生质疑

教师只有将课堂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课堂上,有些学生即便心里有很多问题,也不敢提出来,为什么?因为他们有顾虑,怕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被老师和同学笑话,所以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不能讥讽、嘲笑,甚至不理不睬,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出质疑。有个学生提出:“哈尔威船长完全可以跟着船员们一起逃生,他为什么还要随着轮船一起沉入大海,他是不是很笨?”我立即表扬他:“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有价值。”随即组织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人像哈尔威船长一样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学生纷纷回答:“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她们为什么最美?”“因为吴斌叔叔把乘客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因为张丽莉老师把学生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因为吴菊萍阿姨把坠楼小孩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哈尔威船长呢?”“因为哈尔威船长把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船亡他就亡,所以他随着轮船一起徐徐沉入大海。”

要想让学生提出质疑,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不能凌驾于课堂和学生之上。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在知识交流中,要打破自己权威的角色,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独特的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质疑,向现有的观点挑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这一理念。

3.从严厉批评到正确导向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恰当的导答方法,有因势利导,见机行事的能力。课堂上往往有那么几个学生,他们喜欢逆向思维,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组内教研课《姥姥的剪纸》,刘老师问:“定定站着的老牛望着远去的兔子,‘远去的兔子’去哪里了?”老师想要的答案是“去外面读书了”或是“去外面工作了”。可是有一个学生却这样回答:“他谈恋爱去了。”刘老师立即严厉呵斥:“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坐下。”

练习课上,周老师叫学生用“摸”字组词,有的组“摸黑”,有的组“摸鱼”,有一个学生故意组“摸鸟”,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他们都把“摸鸟”理解为另一种意思。周老师并没有马上制止,而是因势利导:“你的那只鸟一定很可爱,很漂亮,所以你忍不住去摸它,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吗?”那位学生尴尬得说不出话来。周老师继续问:“哪位同学想帮助他?”有的学生说是一只会说话的鹦鹉,有的学生说是一只会唱歌的黄鹂。周老师问:“现在大家最想摸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摸大象、摸熊猫、摸老虎……”周老师顺势引导:“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都很可爱,所以大家都想去摸它们,希望大家要保护好它们哟。”

前一位老师在学生出现“求异”思维之后,采用了“马上制止”的方法,明显流露出了对“求异”思维的不接受,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屡见不鲜。后一位老师却正确引导,把回答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以求树立起正确的榜样。

4.从关注优秀生到关注后进生

教师要时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逐渐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真心为后进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而高兴。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只关注优秀生,认为优秀生纪律好,爱学习,思维活跃,而对后进生置之不理。后进生就会做出其他事情引起老师的注意,有时候老师不得不停下来对其进行纠正,从而影响了课堂进度,还会给其他学生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其实,再差的学生也有他的专长,只要抓住他的“闪光点”,在课堂上给他积极发言的机会,让他充满自信心,就一定能让他重放光彩。

虞文华老师的班上曾有一名后进生全校闻名,他上课捣乱,下课从不做作业,打架闹事样样有他,各科任教师一提到他就深感头疼。

第二个学期开始,虞老师决定把他作为重点改造对象,于是与各科任教师约好,不管是哪科老师的课,都出一两道相对简单的题目让他回答,一旦答对就积极地给予表扬,答错了也鼓励他再回答。

就这样,第二个学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虞老师再也没有听到科任老师对他的责怪,取而代之的是表扬。他现在不仅能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而且再也不参与打架之类的事了。虽然学习还没有跟上班上的优秀生,但虞老师和各科任老师都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每个班级,除了极个别的天才和极个别的智力较低者,大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是差别不大的。后进生之所以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照顾到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课堂上没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多地去关注他们。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勇于实践,潜心研究,善于反思、总结,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心理教育课堂篇5

【摘要】每堂课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国家建设者,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充分利用课堂、实践及生活,对学生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84-01

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国家建设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做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心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热情,更需要相应的能力。学校的全体教师是否可以并有能力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充分利用每一堂课中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决定学校有效工作成败的关键。

每堂课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教学是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对学生来说,能活动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学校的时间大部分又是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度过的,每堂教学中所产生的一切都会引起他们的认知、情感、意志、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性格等心理品质积极或消极的变化,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必须重视而且值得研究的问题,但学科教学的目的不是系统地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强调的是渗透。学科教学的渗透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有机地运用心理的原理、方法及心理辅导技术,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争取各种积极措施以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学态度中的渗透教育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互相制约又协调一致,共同形成对态度对象的评价。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学生的尊重和激励,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乐于学习,并产生自信心、成功感,体现的是“渗透”作用。良好的教学态度如阳光,给予学生的是温暖、灿烂;恶劣的教学态度如阴霾,给予学生的是细雨绵绵。一位教师课后有感触地说:“当我一脸阳光走进教室时,学生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我一脸怒气地走进教室时,学生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怒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许的目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理充满幸福和喜悦,表现得很兴奋,如果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了一片沉重的乌云。”因此,应当注重教学态度中的渗透教育。

二、教学内容中的渗透教育

中小学学科课程设置主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在学校多样化的学科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授课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教材。

1.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思品政治课程内容包含了大量的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健全人格、发展潜能等心理健康教育。

2.政治(思想品德)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的培养等都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初中政治思品新课标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如下教学内容:①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②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③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④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炼意志、陶冶情操;⑤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⑥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实际上就是一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这无疑为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3.语文课文都是精品名篇,是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综合,那些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富含哲理的寓言和童话,令人荡气回肠的经典小说等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人类的真善美,包含最多的是关于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格、爱好、天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内容。如在语文课本中通过《醉翁亭记》、《西湖的绿》,可以在山水美景中感触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的理解;读《炉中煤》、《我爱这土地》,可在令人思索、回味的空间里感受到诗人的一片赤子之心和爱国热情……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通过与作者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来开发潜能,增加知识容量,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定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清晰的足迹,影响他们漫长的生活之路。当然,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集中有序地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深深地蕴藏在课文中,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它教育因素结合并存的。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同教材的关系,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4.音体美课程蕴涵着更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例如,音乐欣赏、歌唱以及舞蹈,可以改善情绪状态,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力,缓解压力。

5.美术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能使人宁静致远,全身心投入。各种绘画图案、标志和色彩等造型艺术品,都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联想,特定的颜色则可以引起相应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心理状态。

6.体育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还能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意志、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轻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合理宣泄、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提高生命质量。《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把体育教学分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从课标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应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培养交流、合作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达成心理健康目标的观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7.自然科学类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观察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参与,而且还需要各种心理品质的支持,以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性格特点,等等。

8.数学课程中的心理渗透教育,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建立自信心,通过介绍华罗庚与“黄金分割”,陈景润“皇冠”摘宝,钟爱科学的牛顿等故事,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对知识的创造有了全面地了解,对其思想品德、人格、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刻地把握,从中可以受到感染,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钻研精神。

9.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分别反映的是自然现象不同方面的规律。每一个原理、每条定理都隐含着心理素质教育素材,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息息相关。

心理教育课堂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竞争压力的增大及社会阅历的扩展,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在校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比同期国外严重得多。这表明了,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仅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和需要。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含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中,才能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才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融于体育课堂内呢?

1.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1.1建设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学习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善于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运用,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要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力,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1.2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能造成心理上、情绪上的共鸣。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可以发挥其动力和调节的作用,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就能使学、练效果得到最优化。而很多时候,由于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从而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变化而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适“时”和适“度”的情感调控,一般范围较大或需表扬时,可进行集体调控,而个别问题、消极情感,可用鼓励和疏导方法个别点拨。调控时教师对学生应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只有在这种倾情关爱之下悉心点拨,才能换来学生愉快、轻松、乐观、和谐的心理感受。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区别对待个性心理

学生心理状况不同于其他特征,不经过细心观察、深入探究是很难了解的,更不必说进行针对性教育了。体育教师平时也应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状况等现状,并进行细致地分析比较。并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帮助、指导他们克服与消除各种弱点,因材施教,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2.1好奇喜新者

小学生最喜欢新鲜的事物,新颖的东西,新异的活动。

体育课教学也是一样,教材内容要常换常新,使每节课有新东西,学生有新收获;组织教法要力求有新意,有新变化;器材摆放及颜色要多变。例如:每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可以做定位徒手操、广播操、拍手操,可以做双人操、行进音徒手操,也可以做武术操、韵律操、各种轻器材操——球操、圈操、带操、绳操、棒操等等。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活动性游戏,可以不拘形式的散点形做操做游戏,可以排成四列横队、四路纵队、圆形队、弧形队等等。可以是教师喊口令吹哨子做,也可以音乐伴奏做操等。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好奇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2.2好争求胜者

学生都喜爱体育活动,更是酷爱体育竞赛。在体育课上学生一听要比赛,马上就跃跃欲试,兴奋无比。体育教学比赛,也要有变化、有新意,体育教学比赛要做到:人数相等、实力相等、方法清楚、规则明确、先练后赛、裁判公正,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体育教学比赛不单纯是比快、比高、比远,还可以是比好、比对、比美等等。比赛不是目的,是手段,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为了复习巩固提高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因此,体育教学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充分运用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3胆怯优柔者

有些学生胆子小,做事怕这怕那,遇事爱靠后溜边。在体育教学中,常表露出瞻前顾后、怕难为情、容易紧张的心理状态。老师可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方法。如:经常向他们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解答,以锻炼他们说话的勇气,尽管只是三言两语,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有心理教育意义的。练习时,尽量把他们排在靠前一些,促使他们先做。多安排他们参加比赛,使他们通过参加激烈的竞赛活动,逐步克服与消除怕出丑、怕跌痛、遇事紧张的心理障碍。

2.4执拗、自卑者

大多有执拗心理的学生,往往固执、任性、爱逞强,喜欢坚持己见,不愿主动帮助别人。在体育课中,教师不可简单采用强制手段,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导致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在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接触、沟通,熟悉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情感;再根据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采取相宜的方法,以改善与填补他们心理中的欠缺部分。例如:可安排他们到较强的学练组,使他们通过练习发现、改进自己的短处;也可让他们带着任务到最弱的学练组去指导同伴,使他们在指导过程中,逐渐发觉采用一种固执的方法是不行的,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遇事机智灵敏等心理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多为体质较弱的学生。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项目都不行,经常表现出为难、沮丧的心态,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厌烦体育课的现象。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唤起他们的激情,可设计一些能吸引他们参加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相应地降低教材难度,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不断地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培养意志力。

2.5求荣爱美者

人人都想好,个个都爱美,小学生就是如此。在体育课上,要适当运用表扬的方法。例如:有一次在体育课上表扬了一位“后进生”,他十分高兴,回家后他还兴奋地告诉了家长,在这以后的体育课上他更守纪律了,一个学期下来,他在体育上各项成绩都有了进步,由此可见,体育课上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微小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总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体育教育。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体意识、协作精神、意志品质、自控能力等,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假如我们片面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而忽视身体锻炼,那不仅使体育教学脱离“体育”属性,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心理教育也会因此失去载体而变得无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健康心理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经过不断地努力,我们的学生都会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我们的素质教育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教育课堂篇7

摘要心理气氛,是指存在于某一群体中的某种具有优势性,稳定性的群体心理状态。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够催人向上,调动群体的积极性,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它常常表现为积极活跃,和谐融洽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课堂心理气氛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研究活跃课堂心理气氛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制约课堂心理气氛和学生心理的诸多因素,以及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措施。

关键词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教学

一、前言

体育新课程标准构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达到一定的社会心理学目标,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便是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心理气氛影响着体育学习的情绪,学习兴趣,课堂练习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情绪。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体育活动或学习中,相互间的情绪、情感由交流、共鸣到最后,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绪表现趋向一致的心理状态。课堂心理气氛所传递的信号意义容易为教师与学生所感知和领会,从而影响教与学的活动。

创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意义就在于以领导者有意识的培养下,使群体成员形成健康,积极和有效的心理气氛。使每个群体成员情感上相融,成员有自主感和归属感,参与群体活动并得到认同,成员间有凝聚力,配合默契。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因素

体育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会导致不用的群体心理气氛,学生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也会有差异。教师缺乏职业素养的情况下,会导致教学手段单一,气氛紧张,课堂自由散漫,对学生漠不关心等等。

(二)师生合作因素

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集体凝聚力,相互信任和依赖,容易形成积极型的课堂心理气氛。如果师生关系失衡,相互埋怨,则会形成消极型的课堂心理气氛。

(三)集体凝聚力因素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目标不一致,会使教学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下降。教师的放任也会使课堂心理气氛散漫,我行我素,没有凝聚力。加之教师时常采用体罚方式,也会使学生失去集体归属感。

(四)教学条件因素

体育课堂物质条件,也就是场地,器材等等,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环境优雅美观,会使人心情舒畅;如果物质环境差,既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活动,也会使学生情绪低落,学习动力下降。

除上述这些因素外,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偏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也会影响和制约体育教学心理气氛。

三、活跃课堂心理气氛的手段和方法

(一)教师个人因素

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手段、管理能力、个性特征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的意图贯穿于整个体育课堂中,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行为。一方面,教师要及时的观察学生学习时感情的微妙变化,洞察他们的思维所处的状态,适时的进行调控,改变学生的思维角度或自己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适当的自我评价,将个人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表露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感要求。使学生能和自己友好接近,把真诚和爱心奉献给学生,以获取学生的“向师感”,并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手段调节课堂的气氛,活跃学生的情绪,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可接受性。

(二)师生关系

优化体育课堂心理气氛不仅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要形成一种和谐,舒适的师生关系。师生交往中要保持心灵在同一水平上接触,表现出热情,宽容的心理,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打开教学的情感渠道。营造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能够使学生产生自信感、成功感,和对教师的依赖感。在密切注意课堂心理气氛的调节过程中,随机应变,对症下药,才能够按照情感指引课堂形成积极型的课堂心理气氛。

(三)适当的教学评价

对所构建的体育课堂集体心理气氛进行合理的评价,有助于形成教学集体健康的心理环境,使得学习集体情绪上表现稳定,有效地融入到体育教学课堂中,想学乐学。因此,在构建合理有效的体育课堂集体心理气氛的过程中,良好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从心理效应出发,追求过程性评价,坚持人性化、公开化、多样化、有效性、即时性的原则,客观公正赏罚分明,强调正面评价为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以及追求下一更高目标的期待,努力营造一个合理有效的体育课堂集体心理气氛评价氛围。

(四)优化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场地进行的,场地、器材是构成体育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在课前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合理地规划教学场地,把场地设计的美观大方,粉线清晰;器材力争新颖、稳固,尽可能使旧器材焕发新的生命力;沙坑平整,垫子洁净,标志物醒目等等,这些细节都给学生增添美感,诱发出好奇心和兴奋性,进而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气氛。

四、结论

本论文从优化课堂心理气氛方面提出具体建议,让课堂上形成自信和乐观的情绪气氛,体育课堂上可以发挥师生双方动力、诱导、调节和愉悦的效应。不断总结经验,丰富经验,积极研究和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吴小媚.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26(2).

心理教育课堂篇8

目前,多数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或者只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然而,在一线课堂中积极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会损伤教学效益,反而能够从根本上打造一个长期的高效课堂。主要论述心理学理论支持下的教学策略与高效课堂的结合,实现一线课堂传授科学知识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举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84

一、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从一种偶尔开展的运动进化为长效机制,进步巨大。在这过程中,必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会影响其健康发展,其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认识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读

1.片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专业工作者的专职工作

此话有两种理解。

其一,片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校内心理辅导教师的专职工作,与一般的一线教师无关。随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岗位的设置,除此之外的一线教师也逐渐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并且认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平时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其二,片面认为即使具备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但不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者,就无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教学压力大,并且拘于当地要求的各种教学模式,例如“3・15”课堂,“15+30”课堂等,这使得一线教师在意识层面认为自身没有时间或者不舍得花费时间在课堂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实不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意识,其完全可以贯穿于一线教学当中,这也是本文的重要观点。

2.片面地认定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工作

部分教师、学校片面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我市个别城区学校存在着让不具备相关技能的政教部门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客观地说,两者确实存在交集,但互有区别。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追求健全的人格,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中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中的偏激、孤僻、注意力不集中等就不属于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范围,同理,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领域的认知也不能够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错误的学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确实是一门重要的科学,但严格地讲并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其与心理学科不同。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学科是不恰当的,一方面,其结果不可实现科学的测量,即使使用量表,但学生若为应付该学科考试,量表的“正确答案”也是不难选择的。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在沟通、排解、养成,是一项侧重于实践、经验积累、行为养成的科学事业。

(二)正确认识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泛指学校班级对学生施加的行为规范,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稳定、持续的积极适应的心理状态,并能协调自己的情绪,较好地适应客观环境。原则有: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2.尊重与理解学生;3.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4.全体和个体相结合;5.授之以渔;6.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很难界定,即使再全面的量表也无法完整测量,但是笼统地讲,我们希望一个人能够敬业、乐观、自我实现。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一定非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在平时的一线教学中就可以并且值得我们去实践,其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牢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对高效课堂具有促进作用

(一)何谓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追求的是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探究、先学后教、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效益。

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为:1.教学管理科学;2.教学设计精当;3.讲课精炼高效;4.学习主动有效;5.教学目标达成;6.训练评价及时。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效课堂中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仅仅应该局限于学校中那少之又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不应该下意识地将其交给专职人员,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就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贯穿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它完全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1.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理论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其具备众多理论支持,按时间顺序,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均支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五层需要理论(后于20世纪70年代演变为七层需要):一是生理需要,多指物质等保障生存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主要指免于身体危险及被剥夺生存权利的恐惧的需要;三是社交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积极的评价,以及相应的地位、名誉,得到外界的尊重;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敬业、乐群,因而他们易于接受民主的价值观,能平等待人。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一个心理健全者的大致标准。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首先使自我开放,其次是要重视生活、身边的事物,然后达成自信,最终能够实现无条件的积极看待自我。

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上得到了发展,其更为强调主动性、互动性、情境性。要求能够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认知”和“体验”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情境性和抽象性的关系;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建构主义希望能够积极地建设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并接受信息,通过不断锻炼,使学生最终能够在无情境的情况下也能接受并建构知识。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的,其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以多种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发展生成,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致,同时,积极心理学在人类进程和潜力开发方面与建构主义心理学是相同的。积极心理学要求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不是病理学家,而是心理健康的促进者。相对于其他两种理论,积极心理学更为科学、可行,其采用了包括量表、实验、现象观察与经验总结等手段,其研究的主题包括以下几方面。(1)积极的体验。在学习中,持“敷衍”态度的学生幸福感较低,“尽力”并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幸福感较强。(2)积极的个人特质。其希望个体能够具备自主、能力、关联性3个特质,因为在此3种特质具备时,行为动机最为强烈。(3)积极的社会环境。营造友好、开放式的环境,有利于个体自我开放、交流、自我实现。

2.在高效课堂中如何贯穿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一线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看似互相矛盾,其实不然,只要教师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课堂的各个细节均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此,以课堂的构成成分将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为:(1)课堂行为管理策略;(2)人格养成策略;(3)积极体验过程的策略。

(1)课堂行为管理策略

a.改良表达方式

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言堂”,权威式的惩罚与强化手段是十分多见的,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此种方法较为有效,而到了普高年龄段时,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和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此时的惩罚和强化往往换来学生的仇视与抵触。

美国心理学家汤玛斯・高登在教师效能训练(teathereffeetivenesstraining)模式中提出来的“第一人称信息表达”方式在针对普高学生行为管理时就十分有效。举例而言,第二人称信息表达为“你的作业做得太差了,太让人失望了”,第一人称信息表达为“我太失望了,你的作业做得不好”等等。

b.尊重、客观地对待

简言之,即就事论事。不论学生的课堂行为是好是坏,教师都应保持无条件的积极对待的态度,并加以客观的评价。即便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也不应过于褒奖,如“你的努力为我们班级带来了新的面貌,感谢你的工作”;同理,对于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也应保持尊重客观的态度,如“你需要多注意文明礼貌方面的细节”。对事物做出客观评价,尽量避免对学生的性格作出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接受批评,并创造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形成自我价值观。

(2)人格养成策略

a.自我价值观的培养

一方面,对于歪曲的价值观,教师大多可以采用言语强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只应停留在言语强化的层面,如果加以惩罚,则会关闭学生自我开放的大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教材、试题等内容,选择相应的正反价值观的对象让学生学习,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提问学生:“鲁提辖打死郑关西事件,你如何看待?”学生若回答“打得好”,则应进行相关教育,分析问题本质,并进行客观评价“你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可是郑关西的错误还不至于丢了性命”。在这样一种客观评价、不对其产生刺激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主动接受信息。

b.建构新价值观的能力培养

普通高中各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差异大,大部分学生在高一阶段心理状态较好,但随着年级的上升,升学、今后人生事业的选择等问题接踵而来,其面临着转变为“小大人”角色的阶段,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将与其不断面临的新事物新情况产生摩擦,而这种摩擦较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培养学生不断建构新价值观的能力十分重要。建构主义心理学就要求心理工作者处理好情境性与抽象性的关系,具体地讲就是在培训初期,我们要多建立情境来帮助学生接受新知识,并吸收成为其自身的知识,到了某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在抽象环境下,如幻想环境中接受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重构。这样,当学生在课堂外独立面对新知识时,就可以自主建立情境,自主接受新知识。

c.建立开放式的环境

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需要对个体无条件的关注。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不会对反应做出功利性的判断。无条件积极关注意味着对个体的所有行为都积极看待,在上文中已介绍过,这样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的形成。而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即根据价值观来评判个体行为,符合价值观则提供积极关注。有条件积极关注会阻碍个体自我形成的过程。在课堂中,学生为了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会迎合教师的价值观,做出教师可能做出的判断,从而失去了自我形成的机会。

(3)积极体验过程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积极的体验,是指个体幸福地回忆过去、乐观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通过对积极的情感的研究,我们认为满足、兴趣和乐群等情感,都能有助于强化其行为动机。在此基础上,如果其还具备自主特性、相应能力、外界关联性等,动机将是十分强烈的。在上文中,已经提过在学习中“敷衍”的学生幸福感低,促进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是首要任务,而不是惩罚与强化。

a.选择合适的心理机制

对于课堂而言,抑制不利于教学的心理机制(自我封闭、嫉妒等),而强化另一些心理机制(友谊、合作性小组等),可以增加学生的愉悦。愉悦是影响人心理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人类对其关注的过程,也是自我改良的过程。

b.鼓励自由、创造性的思考

积极心理学是助推研究创造力的主要理论支撑。在这方面,我国的成果不多,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比如sternberg等人依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的发展创造性的12种策略,包括鼓励假设性的提问、允许笼统含糊的回答、容许犯错、鼓励个体对问题本质进行分析等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方法之一。

c.开展合理归因

归因主要是指人们对发生的与自己有关的事的原因的解释。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乐观的人会认为失败是在特定情境下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悲观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在普遍性的情境下加以自身内在原因引起的,并且失败会影响其他行为。因此引导学生注意科学归因十分重要,主要策略为更多地关注客观与非智力因素,如努力、粗心等,并要求学生加强心理暗示,科学地进行归因。

三、总结

诚然,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但面对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在一线课堂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并且可行、有益的,如果仍然将心理健康教育寄希望于寥寥几节心理健康课或等待学生上门求助,那么将会发生更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王健,张大均.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心理教育研究,2005(12).

[3]杨延昌.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心理教育课堂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高校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现在社会上对80后的大学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草莓一族。具体而言,就是说外表光鲜,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而内部却苍白绵软,缺乏内涵,不堪压力,稍有挫折,就会成为一团稀泥。这种状态就对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边面面对的是被冠之以“草莓族”称号的大学生,另一边面对的是巨大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就业形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覆盖面广,受众学生人数多。因此,探讨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的原则

(一)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而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如人际关系、学业问题、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亲密关系、职业规划等。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缓解他们在成长和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困扰,提高自我认同感,曾强课程的实际效果。

(二)要立足于心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能够脱离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理论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贯穿心理学理论,让学生在认知和理解层面上将知识系统化。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掌握了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要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视频、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案例教学法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是通过对一个案例(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特殊情景)进行讨论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现实性。案例是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真实再现,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替代性。案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但不是发生在学生中间,能够通过讨论案例来学生自身带来启示,是一种间接的、非创伤性的学习,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利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2.案例要贴近大学生实际。选择的案例,要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引发大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开展深入的思考和探讨。3.案例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念是发散式的,灵活的,存在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因此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加以辨别和引导,避免案例带给学生负面影响。

(二)心理测量教学

心理测量(psychometrics)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在教学中常用的是心理量表和问卷,通过心理问卷和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等方面。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专业的心理测验或问卷的科学性强,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客观真实的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自己。同时,心理测量也不能在教学中过多的使用,要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使用,它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因为测量内容一般是由题目组成的,过量的使用会导致课堂教学气氛冷淡,教学效果下降,指导性不足。

(三)视频教学

在教学资源中,有很多的视频资料。视频通常的解释为“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超过24桢(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比如,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有《心理访谈》、《社会广角》等心理类节目,有《心灵捕手》、《雨人》等心理影片。这些视频材料的内容丰富,表达信息全面,能够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等特点。

选择视频材料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1.典型性原则。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2.现实性原则。在选择视频材料时,要围绕课程主旨和教学内容来选择,使视频材料为教学目的服务。3.引导性原则。视频材料的使用一定要配合讲解、讨论等活动进行,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材料的内涵以及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课堂讨论教学

课堂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通过讨论或辩论,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课堂形式。课堂讨论式具有学生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易于为学生接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课堂讨论,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在课堂讨论式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讨论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应该是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每一位同学的思考,才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2.教师要在讨论中及时把握学生的讨论导向。在讨论中,既要让大多数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又要化解因为观点不同而导致的感情上的伤害,使讨论存在观点层面,能够达成“求同存异”的共识,把课堂讨论作为一个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窗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宋健梅.“草莓族”耐挫力培养三部曲.教育科学论坛,2008,8.

[2]覃干超.加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高教论坛,2008,4:95-96.

[3]李静.心理学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4:19-24.

心理教育课堂篇10

(一)传统语文课堂

新课程改革以前,绝大多数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讲授法。这种授课模式决定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地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强调的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注重教师权威至上,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大多数语文教师一般只按作者、背景知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等要点进行解读。传统语文课堂,过分依赖教师教学,重视课本内容知识的讲授,忽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受重视,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从而引发一系列课堂教学问题。

(二)当下语文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学习在成为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固化模式。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最明显的当属教学方法上的改变,而且还形成了一定区域的教学流派。比如,以钱梦龙老师为代表的导读派,以于漪老师为代表的情感派,以魏书生老师为代表的管理派,等等。从现代学习论的角度来看,当下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破了以往单一的陈述性知识以及简单的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现状,强化对高级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认知,尤其强调学生在情感知识层面上的升华。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的变化,加上社会环境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而教师的角色也从“主宰者”变成了“引导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讨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和教师间关系的变化使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语文课堂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依然严重,公开课、教学技能大赛中所呈现的学生积极讨论和教师有效引导的场景并不能常规化地出现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中“语文味”逐步淡化,语文课堂已俨然成为教师展现“多姿多彩”的大舞台;语文课堂的创新,同样也成为一些老师误解、曲解语文文本知识的有力借口。可以这样说,语文改革,改的是形式、是套路,不变的是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缺失问题。

二、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缺失下的语文课堂反思

(一)理论与实践的脱轨

从语文课堂的发展历史来看,多数语文教育专家倾向于对教学理论的探讨,而忽视了对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操作的研究。对于很多乡村教师或者基础知识薄弱的语文教师而言,科学的教学理论相对缺失,传统模式化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偏离与脱轨导致语文教学流于形式化。例如,何更生教授在广州某乡村学校听课时,发现上课的语文教师说了这样一句话:“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方法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很明显,这句话是存在问题的。从现代学习论的角度来看,“通过”后面的内容应为高级技能知识,而“概括”后面的知识应为策略性知识。这两种知识怎么能有效地加以结合呢?因此,对于乡村教师来说,理论的缺乏,往往会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固守甚至是错误。而对于那些能够接触大量科学理论知识的教育专家和教育研究者们来说,实际的操作相对缺乏,理论化太过浓厚。在课堂表现中,往往呈现出教学内容高深晦涩,缺乏一定的生动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提高等问题。

(二)语文课堂的“伪”化

有效的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应体现在学生对于不同知识内容的把握上。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在学习成果上,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熟记,对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应掌握并运用,而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应有一定的自我认识并能得到有效地内化和升华。但是,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却不高,这主要归结于语文课堂出现的“假语文”现象。对于语文之“假”的批判,教育界普遍认为是因为语文课堂中的技术手段泛滥以及语文公开课的作秀。但深入内部探讨,语文课堂有效性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评价机制的僵化。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对语文教师的评价主要看重其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以及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因此,在公开课或技能大赛中,教师会过度包装自己的教学行为,甚至为达到较高的观赏性,不惜将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体育课等不关乎语文的课堂。而对于科学的文本理论知识的研读,却少之又少。甚至,很多教师将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情感、态度作为自己渲染课堂气氛的有力法宝,却忽视了学生如何领会、吸收此类抽象知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总而言之,语文课堂的最大弊端来自于教师与学生间地位的不平等、角色间的逆向性。因此,我们需从提高学生主体性地位上来考虑语文课堂上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需要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课堂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适应语文课堂

教学的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强调“以人性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情感、意愿和观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班级集体成员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以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面对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这一现象,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人本主义理论下的学生主体性不仅仅是课堂角色的主体性,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动自觉性。这种主动性不拘泥于对文本知识内容的学习,而是适应世界变化的不定量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习“如何学习”。人本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中心,认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效地切合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即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

(二)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发展人的个性,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康布斯也曾强调,教学的基本目的并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或技能,而是帮助他们学习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除了让学生知道“我做什么”,还要让他们知道“我是谁”。人本主义将学习划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人本心理学家强调有意义学习。他们认为无意义学习是偏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材料的学习,而有意义学习是在动力驱动之下自觉地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有意义学习强调学生整体性发展,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当下的语文课堂,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缺乏意识,而人本主义的思想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弊端。

四、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一)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

罗杰斯曾提出,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即学生与教师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当一名合格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好“以人为本”思想,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思想。既要考虑到优秀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要关注到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学生的学习权利。通过教师鼓励、学生共同体的刺激,将这些学生纳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

(二)活泼、生动的学习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强调有意义学习,即强调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看到学习与自我的关系,而这种联系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才能完成。教师要将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用一种有趣、新奇的方式加以展示,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的一些学习经验,让学生探索出自己的学习模式,从“自我”中寻找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打破传统,创设出新的教学内容。这种“新”既要是活泼生动的,也必须是基于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层面上的。

(三)新颖、独特的学习方法

人本主义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种“催化剂”。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去学习、适应世界的变化,通过自我的努力,而不是教师本身的指导,去提高自己的人格。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构建出多种激发学生讨论与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最近较为流行的“翻转课堂”,其对传统课堂流程的转变让学习更加灵活。

(四)实时、有效的回馈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