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5:58

教案设计要点篇1

[关键词]一案到底;教学法;word软件课程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2.13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一案到底”教学法由“案例教学法”发展而来,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脉络清晰、教学系统的优点,能够将教学目标分步骤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易于形成系统认知和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1“一案到底”教学法

“一案到底”教学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教师根据课程需求和授课知识点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系统认知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现在“一案到底”教学法比较多地运用在初中、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案例设计与传授知识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识与实际需求的结合、考试和评价的结合,非常适合一些高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求。

2word软件教学现状

2.1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综述

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多种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应用中的研究,比如2002年,湖北省荆门市财经学校朱云霞进行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注意事项;2003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职中肖胜阳进行了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着重开展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詹自胜进行了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设计了一种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效果。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在计算机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在word软件教学中应用“一案到底”教学法就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

2.2word软件教学现状

word作为微软公司开发的office办公软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件,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word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开展,目前word软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学案例老旧,缺乏连贯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进行了初步学习,如果教学内容浅显、缺乏实用性,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于实用性极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十分重要,“一案到底”教学法十分适合word软件课程内容的教学需求。

3“一案到底”案例设计

3.1“一案到底”总体设计

word软件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大高校本科生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重要课程。word软件课程操作性很强,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必需的计算机技能,巩固、加深已有的计算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做好铺垫。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word软件中教学应用的立足点在于“一案”,恰当的案例能够串联多数知识点、突出难点知识点、强化重点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设计依据的是本次课的各个教学知识点,争取串联起本次教学内容绝大多数知识点,同时要做到有重点、有层次,不能单纯为了加入知识点而进行生硬的教学案例设计。“一案到底”教学法在word软件中的教学应用的中心点在于“到底”,优秀的案例设计不仅可以串联单次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还可以将多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链接,让学生在新知识点的学习中进行原有重点内容的强化和复习,将多次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既可以独立又能够紧密连接的整体教学案例,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独立知识点的同时形成体系化认知,真正在理解课程内容}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其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3.2案例

列举一个word软件教学中“一案到底”教学法的设计案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按照逆向的“‘一案到底’知识体系”“‘一案’知识块”“分散知识点”进行总体设计,按照“分散知识点”“‘一案’知识块”“‘一案到底’知识体系”顺序进行实际授课。

根据word软件课程教学计划,教学一般按照知识点“word软件简介”“word文档操作”“文档编辑”“表格编辑与应用”“图文混排”“长文档编排”“页面设置与打印”的顺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构建一个囊括所有重要知识点的“一案到底”整体案例,再按照课程需求和“一案”结构进行分割,形成单独的“知识块”,每个知识块包含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散知识点”。

根据“word软件简介”“word文档操作”…“页面设置与打印”的教学顺序与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和本科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一案到底”的“毕业论文”整体教学案例。将“毕业论文”分割成“文本编辑”“图文混排”“表格制作”“长文档编排”等多个“一案”知识块,在每个知识块中强化练习重点内容,比如在“表格制作”知识块中重点加强“表格线独立设置”“表格文本对齐方式”和“单元格合并与分割”这些分散知识点的教学与练习;在“长文档编排”知识块中重点加强“设置多级标题”“使用分节符”“使用分页符”这些分散知识点的教学与练习。授课时依据分散知识点的顺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点组成的独立知识块,最终学会word软件的整体操作使用方法。“一案到底”的“毕业论文”整体教学案例结构如图2所示。

4结语

“一案到底”教学法不仅适用于word软件教学和计算机课程教学,也同样适用于多个其他学科教学。“一案到底”在实际教学中的成功应用需要依靠优秀的案例设计和教学设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案例进行不断的打磨和修改,也需要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及时对案例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串联知识点、整合知识点,直至形成知识体系是该教学法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先礼.“一案到底”教学法在软件设计课程中的实施[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7).

教案设计要点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网页设计教学;应用研究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于信息技术型人才需要越来越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只有引入新型教学法与新型教学理论才能培养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而案例式教学法以具体案例分析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网页设计与网页制作能力,是网页设计教学中可以应用L试的一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案例式教学法在19世纪末期由美国哈弗大学兰德尔教授提出,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其以“抛锚式教学”为原型,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和事件出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更加直观的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因此案例式教学法又被称之为“实例式教学法”以及“基于问题教学法”。通常情况下,案例式教学法可以分为两种,即案例讲解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案例讲解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案例,教师放弃以往的逻辑性讲解,采用案例直切主题。而案例分析法又被称之为“案例讨论法”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课程参与性,以讨论或者分析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各有不同,如在网络设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进行典型网站设计,让学生对典型网站进行分析规划点评,从而进行创造设计。第二案例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所不同,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案例、理论、案例这一过程,既以案例为出发点又以案例为落脚点,这样学生既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提升,也可以实现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这就是案例式教学的特点。

2案例教学法在网页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案例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概念,在网页设计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首先网页设计教学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以及各种计算机技术的熟练应用,如photoshop图片制作、Fals、Dreamweaver等小型网站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有很多,由此可以看出网页设计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为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各种困难,但若是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通过一些特殊的网页与案例进行讲解,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的去理解这些概念,这就攻克了以往教学中的难题[2]。其次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可以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占有者同等的教学分量,体现出了“教”与“学”的平衡,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抒发自己的意见,这从某种程度上是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所以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这就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案例式教学法打破了以往有条不紊的教学组织模式,整个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3案例教学法在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合理选取案例内容,发挥案例教学价值

在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网页设计教学时,教师能够选择合理的案例内容,是发挥案例式教学法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案例内容时,必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原则,教师选用的教学案例最好是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例,切记不可使用华而不实的虚拟案例,同时案例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予自身启迪和收获,如京东、聚美优品的网页设计就是符合以上几点原则的案例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3]。其次要具有关联性,也就是案例内容与学生训练的课程知识具有关联,例如在学习“网页标题栏设计”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百度网页标题栏,腾讯网页标题栏作为案例,向学生讲解网页标题栏的设计样式与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最后选取的案例内容要具有实时性,网页设计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如果不能让学生时刻学习最新的知识,学生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选择的案例内容也是如此,必须要将现在最新的网页案例与设计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时刻保持创新思维。

3.2明确案例教学步骤,养成思维习惯

通过上文的介绍可以知道,案例式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着本质的不同,案例式教学法强调案例、理论、案例这一过程,以案例出发又以案例落脚,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和协调性,因此教师在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网页设计教学时,必须要明确案例教学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良好的网页设计学习思维习惯,具体而言,在进行案例式教学时,整个教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案例选择、学生收集资料、小组讨论、案例评析,案例教学组织贯穿一条主线,即发生了何种问题、问题因何而起、问题如何解决、日后采取何种对策,这就是案例式教学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案例式教学的这四个步骤,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网页设计能力。

3.3注重学生讨论分析,加深知识认知

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谈论为线索,通过学生自身对案例的分析,加深知识认知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分组谈论是案例式教学法应用的一个核心环节,为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摇要将案例问题面向全体,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同时由于网页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因此教师无法对知识进行逐一解释,为此在进行案例点拨时,教师可以采用聚焦式的启发方式,对案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点拨谈论,然后选派小组代表提出本组的解决策略,其他学生倾听发言者讲解,最后教师在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通过这样的案例式教学训练,不但可以为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

总结:

在网页设计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案例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的正是学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案例式教学法与网页设计教学十分契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案例式教学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黄丹丹.网页设计教学中激发中职生的创造潜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1)

教案设计要点篇3

【关键词】案例库原则内容方案

一、《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这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及其运用能力的塑造则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认为,案例教学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培养模式。案例教学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教学过程更注重张扬学生个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态度以及探寻真理的心理倾向。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模式的有机结合,是实现高校培养具有较强理论与应用能力的会计专业高级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是会计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处于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关键地位。会计研究生必须扎实掌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学科知识,由此使得《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进《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推进案例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此为契机带动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显专业办学特色,切实保证具有高水平研究与实践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思路

据资料记载,科波兰德博士于1910年率先在哈佛大学使用案例讨论法进行《管理学》教学,于1921年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并在哈佛商学院全力推广,从而奠定了案例教学法用于管理学教学的实践基础。自此,案例教学成为工商管理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库的建立及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则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所在,其中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我国管理学科案例库建设起步比较早,如属于教育部“九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又如清华大学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然而,现有管理学科的案例库尚不能满足研究生教学需求,会计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与企业管理实务紧密关联,会计专业研究生案例教学呼唤案例库建设及时跟进。案例不是例子,案例教学也不是举例子教学,建设一个完整的案例最重要的环节是案例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分析案例的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思考题、提供启发性的分析路径及逻辑,解决问题或得出确定的答案,最终实现该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在系统、完整地设计案例教学过程之后,按照案例库编写规范进行实施。

三、《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原则

1.目的性。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案例支撑作为《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教学的定位。教学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受特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约束,因此,案例选择应围绕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典型性。所选案例要能够说明某一类事件的特点,并能作为同类事件的代表,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对于有行业特色的高校,可以结合行业特点,对部分相关教学专题深入探讨,构建系列案例。

3.发散性。要求就案例背后能够提供尽可能宽广的文献信息,包括现有文献的述评、未来可能的研究空间或领域等,通过案例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避免就案例而案例。

4.难度适宜性。选择案例需难易适中,首先要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尺度。过于复杂的案例,超出学生接受能力,且占用课程的时间过长,教学进程必然受阻;若案例过于简单或显而易见,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案例教学的宗旨相背离。

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既要有定性的分析,操作性较强的案例,也要有一定的定量分析。从而使得客观描述的事件过程、数据及相关资料清晰明了。

6.国外案例与本土案例相结合。除了国外案例之外,案例的选择要有一定比例的本土案例,案例选择应结合我国的国情或时代背景,贴近现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内容

国外高校通常将会计研究生划分为侧重理论教学的学术型与侧重方法实践的实践型两大类,制定差异化的培养计划,形成不同的教学板块。而我国除了mpacc(会计专业硕士)外,会计学研究生教育基本侧重于理论研究的培养模式。在会计国际趋同背景下,我国会计学研究生《管理会计》学位课程处于不断探索研究、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管理会计》学位课程如何突破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方法和内容,科学权衡、合理把握知识传递与知识创新,已成为当前该课程建设的一项战略性思考。《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与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其他学位课程相比较,我们认为,该课程既融合了“管理”的元素,又结合了“会计”的基因,是一门综合性、创新性要求较高的专业核心课程。基于综合性与创新性的驱动,需要进一步研究该课程案例库的建设内容。我们认为以传统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拓展管理会计案例研究专题,可形成如下案例板块:作业成本管理会计案例、智力资本管理会计案例、环境管理会计案例、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会计案例、战略绩效管理会计案例、激励与报酬管理会计案例、事项管理会计案例、行为管理会计案例等。

五、《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方案

1.案例教学过程设计。(1)明确案例的教学目标。说明该案例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了解什么、掌握哪些能力等。(2)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课前计划、课中计划和课后计划。课前计划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这个案例前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或相关资料,教师对此案例的重点与难点的把握等;课中计划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掌握知识,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课后计划主要指学生通过分析报告等形式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3)设计启发思考题。围绕该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渐进的启发思考题的设计,引导与启发学生找准案例分析的切入点。(4)提供分析路径与逻辑。案例应该有提示学生思考的方向、可用的理论或工具、分析的逻辑路径等内容,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最终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5)设计案例教学考核方式。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从而要求考核内容、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推出适合于案例教学特点的学业成绩考核办法。

2.案例库编写规范。(1)数量要求。案例库要求有丰富的案例,数量过少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该课程案例库结构上保证每个研究专题约4~5个案例,总量约35个案例。案例的选择搭配要全面,类型搭配合理,原创性、本土性案例不少于30%,有一定比例的专业综合性案例。案例库要能够覆盖整个专业培养目标。(2)编写规范。案例编写要规范,每个案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标题、引言/开头、背景介绍、主要内容、结尾、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或评价、分析路径。

3.案例库成果包括:(1)针对《管理会计》课程的、完整的教学案例库,撰写的案例教材;(2)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课程的完整教案,ppt等所有教学媒体资料;(3)与案例库建设相关的公开发表的论文。

4.案例库运用。案例库适用于《管理会计》专业学位课程以及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包括运用网络资料、音像材料;引导性讲授;案例、文献的阅读及课堂研讨;研究设计交流等。对国外经典案例需要原文点评,融合双语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也可借鉴Seminar。另外,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可用于技术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或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5.案例库维护。案例库的维护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的修改主要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取得了新的发展或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标题、引言/开头、背景介绍、主要内容、结尾、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或评价、分析路径等相关内容作出修正,以保证案例的有效性。案例的更新在于及时了解案例库中相关主体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如同类事件的典型性发生了变化,或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或课程专题的拓展对新的案例产生了需求,每隔一学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新案例入库,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以体现案例的新鲜度和时效性。

(章雁副教授系会计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1]潘广伟.《成本管理会计学》教学案例库建设探讨[J].北京:商业会计,2012(3):117-118.

[2]董中超.《审计学》案例库建设探索与尝试[J].石家庄: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98-100.

[3]高丽.刍议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库建设[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2(5):102.

教案设计要点篇4

上述众多的研究都提出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在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采用的案例零散、相互间无联系,导致各课程各环节各自为政,不利于学生整体设计思维的建立和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且大多数教材所提供的工程案例,直接采用结构软件计算结果,计算过程和施工图简略,无法为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需进行手工计算的学生提供有效参考,不利于学生对设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将对钢结构课程案例设计及以案例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进行研究。一、案例设计

(一)案例的设计原则

以案例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中,案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在进行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前提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首先要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能基本涵盖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其次,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每个案例要向学生传授哪些理论知识、能解决哪些实际工程问题、能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预先进行设计和考虑[3]。

2.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通过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就能进行常规钢结构项目的结构设计。而不同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及适用规范都会有所不同,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通常只能对常见结构体系的设计进行讲授。因此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应结合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实用和够用为原则,选择具有广泛应用性和代表性的案例。

3.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

本文所研究的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对钢结构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所选案例首先在内容上应具有完整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整体设计思维意识。其次,所选案例在难度上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在开始课程学习之前,对钢结构一无所知。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往往较复杂,不仅包含大量的背景信息和前提条件,还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过于繁杂庞大的项目容易让学生找不到方向和重点,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应符合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可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适当简化后作为教学案例。

(二)钢结构课程案例设计

以笔者所在学校(应用型本科)为例,钢结构理论课程主要开设钢结构设计原理(32学时)、钢结构设计(32学时),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1周)和毕业设计。设计原理课程内容重点是构件(轴心受力、受弯、压弯和拉弯)设计、焊缝连接设计和螺栓连接设计;钢结构设计课程内容重点是普通钢屋架单层厂房设计、轻型门式刚架结构设计、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榀钢桁架的设计;毕业设计选题为轻型门式刚架结构或多层钢框架结构。

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案例所肩负的任务是要将钢结构所有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和绝大部分知识点串连起来,使各课程间相互联系和衔接得更加紧密,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过渡得更加自然,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各课程各自为政、例题零散相互间无联系、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现状。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工程实际应用的广泛性,确定三大案例,如表1所示。表1钢结构课程案例案例名称案例内容案例1:某钢屋架设计(角钢桁架)基本资料;支撑布置;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杆件设计;节点设计;施工图案例2:某单层仓库设计(门式刚架结构)基本资料;结构布置;围护结构设计;抗风柱设计;支撑设计;檩条设计;墙梁设计;刚架设计;施工图案例3:某多层试验楼设计(多层钢框架)基本资料;结构布置及材料选择;构件截面初选;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构件截面设计;节点连接设计;施工图案例的编写应注意:(1)计算过程要详细。在实际工作中,结构设计计算通常由软件完成。但为加强学生对基本设计理论的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中,一般要求学生手算为主、软件计算为辅。案例的计算过程应尽可能的详细,尤其在荷载取值、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等方面,这样才能给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提供有效参考。(2)施工图应达到一定深度。钢结构施工图具有符号多、标注多、节点详图多等特点,与之前学生熟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在表达方式、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与案例配套的施工图应达到一定深度,以便于学生在识读、模仿绘图的过程中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内容及常规表达方法。

二、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一体化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赫尔巴特说:“如果缺乏背景经验,任何新的感知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在对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时,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案例这条主线,把钢结构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和主要理论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工程案例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处于真实问题的情境之中,并带着问题设身处地地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式的学习,在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体验职业思维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钢桁架、门式刚架、多层钢框架三大案例为载体,开展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由于同一案例往往涉及不同章节甚至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把握主线、实现课程间的融合衔接是关键。同一案例用在不同课程教学中,其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原理课程关注的是案例中单一构件、节点在内力已知情况下的截面设计和连接设计;设计课程则侧重于通过案例帮助学生完成整体设计思路的构建;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参考、模仿案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实现对前两门课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案例为主线的教学实践

以案例为主线开展理论教学,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单独的案例教学活动。由于受学时限制,传统案例教学中很重要的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很难充分的开展。如何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把握好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节奏,达到理论知识实现应用转化的最终目标就成为关键。基本思路是:基于案例中呈现的问题,以问题解决为指向完成理论教学。主要过程是:(1)问题铺垫:基于案例背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需解决的问题(做什么);(2)理论讲解:针对案例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基本设计理论知识的讲解(怎么做);(3)实践应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案例相关问题(怎么用)。

通过案例构建真实的实践氛围进行基本理论的讲授,以案例阐述理论,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学了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体验到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减少了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和迷茫感。

(三)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依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对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最有发言权。根据教学改革拟达成的目标,对学院2010级、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不具名问卷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2010级、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调查问卷结果实践证明,通过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大的收获在于,学生在“提出问题”与“寻求解答”的交互中完成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在“案例”与“理论”交叉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换。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而是一个将零散知识逐渐系统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应用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同时,教师在案例预设、教学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也不断成长,实现了教学相长。

教案设计要点篇5

关键词:计算思维;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VB程序设计;思维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6-8352-03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遍及社会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以下简称VB)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特点。因此,各高校把VB作为非计算机专业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薄弱,导致学生认为这门课难学、难懂,另外,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跟所学专业无关,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以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推陈出新,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改善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指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融入具体的案例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一些原理和规则。

目前,计算思维的培养成为国际和国内计算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计算思维能力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所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将计算思维融入到程序设计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从而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本文依据计算思维的方法和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VB程序设计教学的现状,探索采用基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案例教学法来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计算思维

2.1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首次提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2]。计算思维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就像阅读、写字、做算术一样,成为人们最基础、最普遍、最适用和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abstraction)和自动化(automation),即如何按照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方法去考虑问题的求解,以便构建出相应的算法和基本程序。

2.2计算思维培养与程序设计教学

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不仅是计算机科学家才应具有的思维,而是每个学习者都应具有思维,终有一天计算思维会像读、写能力一样,成为每个人的基本能力。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不应仅局限于计算机编程,而是解决各领域各类型的问题。程序设计课程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最直接最重要的平台,计算思维则提供了重新审视程序设计教学的视角,将计算思维融入到程序设计教学中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因此,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是计算思维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学习编程技术。师生都应转变观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都应重视和体现出计算思维这一核心思想。

3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

在VB课程教学中,引入计算思维的思想和理念,以案例教学作为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应用为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1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案例教学法长期以来一直是mBa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法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鲜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已经被推广到mBa以外的许多课程中,成为现代教学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教学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设计,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融入具体的案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3]。

3.2基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核心展开教学,因此,教学案例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教学案例设计应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基本原则[4-5]。

1)案例的针对性。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所涉及计算思维的内容,从培养计算思维的角度出发,重组经典案例,将问题求解提升到计算思维的高度。按照计算思维重组教学案例,让学生更能体会计算思维的本质,即抽象和自动化。

2)案例的实用性。选取的教学案例要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尽量以专业来区分,围绕与学生自身专业相关的案例进行授课,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程序设计的真正作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案例的趣味性。设计有趣的案例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以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计时器控件时,采用了“随机抽奖”案例;讲授iF语句嵌套使用时,采用了“龟兔赛跑”案例;讲授循环语句使用时,采用了“猜数游戏”案例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案例的难度。选择案例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案例,都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所以,选取的案例难度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5)案例的循序渐进性。是指设计一组案例,后一个案例是在前一个案例的基础上进行,难度逐步加大,功能逐步完善。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案例设计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时采用了案例“计算三角形面积”,在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时可以继续完善该案例,加入判断输入的三边长度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判断。通过不断的对案例进行修正、改进,拓宽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案例的综合性。设计的案例既要有知识点案例,又要综合性案例。仅有知识点案例,会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运用所学的VB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案例贯穿于某章、某几章或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将知识点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对VB知识结构的整体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3基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

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案例演示。首先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运行效果,尤其在VB课程中还可以配有丰富多彩的可视界面和多媒体功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自主探究案例如何实现的奥秘。

2)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提出实现案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目标,问题的设置是体现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和启发学生进入案例情景的关键;然后是问题的表示,即如何建立模型,以便于用计算机进行求解。

接下来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方法,进而引出相关的知识点。案例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把枯燥单调的理论学习,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抽象的理论知识,培养了计算思维能力。

3)案例设计。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体会了实现案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案例设计实现阶段,可以由师生合作完成界面的设计和代码的编写,使学生逐渐形成编写VB程序的思维方式。在这一阶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意识。学生看到自己完成的案例效果,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的热情。

4)归纳、总结、拓展。每个案例教学结束后,应就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计算思维方法和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巩固加深知识体系。另外,启发学生对案例进一步思考、讨论,在案例的基础上是否有拓展和创新,以及案例设计中的不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结论

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在充分整合计算思维方法和知识点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在VB程序设计中使用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避免了枯燥繁杂的理论说教,借助形象的案例来讲解计算思维方法,符合认知规律,切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之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2]周以真.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11):83-85.

[3]贾茹,郝长胜,裴衣非.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计算思维教学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5):6266-6268.

教案设计要点篇6

关键词:案例设计教学法;成本会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有必要重视成本控制,才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之企业对成本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有必要引入先进教学法,有效提升成本会计教学效果。针对成本会计教学内容特点,案例设计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得学生更易理解掌握成本会计知识点。鉴于此,本文对“案例设计教学法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显得意义重大。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提出。其主要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案例导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以及互动式等教学形式[1]。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对问题进行解剖,从而全面掌握知识点,并实现良好的思维扩散。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相比原先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多的优点,其主要是课堂变得有趣味性、注重能力培养以及增加互动环节。现对其一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趣味性课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台下认真做着学习笔记,属于机械性学习,整堂课十分枯燥无趣,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对于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结合案例,通过自己对案例的独立思考,并且与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讨论,使得理论知识讲解变成了知识交流,使得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2]。

2.注重能力培养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有必要重视能力培养。传统教学方式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并不注重能力培养。案例设计教学法其主要是以教材以及教师为主,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

3.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案例设计教学方法其主要是在教学中引入典型案例,并且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实践运用能力。

三、案例设计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当中的应用分析

现举例介绍制造费用的核算教学中应用案例设计教学法。

1.典型案例介绍

大阳羽绒服制品厂原计划全年制造费用为53000元,全年度计划生产羽绒服以及羽绒被所需总时间为4000小时,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六月份大阳羽绒某一車间生产实际定额工时为羽绒服300小时,羽绒被400小时,本月羽绒服实际用于生产费用为6300元?现具有以下问题,(1)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合理分配制造费用?(2)计划分配与实际分配应该怎样具体区分?(3)假设某一羽绒车间全年实际制造费用为53000元时,羽绒服已分配21900元,羽绒被已分配32100元,针对这种不等情况应该这样处理?(4)这种分配方法具有什么缺点?什么优点?

2.导入教学知识点

在上述案例导入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案例导入相对应的教学知识点。针对上述案例应该导入以下知识点,(1)现阶段的有效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具有哪几种?(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2)每种没配方法应该如何分配制造费用?(3)对于分配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3.讨论解答案例,总结知识点

对于上述案例应该采取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具体分配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年度计算分配率,再计算六月份羽绒服以及羽绒被应该承担的实际费用,最后就可以结合实际数据计算出借贷款数额,从而能够有效确定羽绒服补价款为400元,羽绒被补价款为600元,所有的制造费用应该在年末进行调整,保障年末没有借贷款。采取这种方式分配,使得制造费用的日常分配工作得到有效的简化,一般情况下,使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值得注意的是采取这种分配方式的企业,需要具有较高的计划定额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四、案例设计教学法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采取案例设计教学法教学时,需要具有大量的典型案例,并且在实施案例设计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必要结合会计实践为基础的案例,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会计实践兴趣,有必要挑选近年来财会热点问题充当案例教学。对于案例的收集,教师可以深入实践生产活动当中。最为主要的在实施案例设计教学法时,有必要结合现代教学软件辅助教学,诸如多媒体,通过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不仅仅活跃了课堂,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3]。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设计教学法,能够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同时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有利于成本会计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孙先惠.谈案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161+163. 

[2]刘明珠.探究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69+71. 

[3]贺湘锦.任务型教学法在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探究[J].海外英语,2012,12:77-78. 

教案设计要点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32

初中物理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打开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系统性和实验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课程本身学习难度较大,教学内容过于繁杂等,学生在面对物理课程学习时,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精力难以集中等问题,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关注和重物理课程导学案运用,采取积极有效的课堂导入对策,对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众所周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只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对教师讲解的课程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思考,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切实改进课程教学问题,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有效性。而合理而科学的运用导学案,提升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性,对于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突出课程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对于初中物理课程而言,导学案的有效设计和运用,更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课程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应该从导学案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作用出发,根据班级物理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切实发挥课堂导入环节作用,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所谓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读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接收需求,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初步导入和渗透,在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导学案设计质量和课堂导入环节教学作用的发挥:

一、加强教师对初中物理教材的研读和挖掘,提升导学案设计的个人化和独创性

在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导学案的生成过程来看,它是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教学内容之后,结合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学习兴趣点和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之后,得出的相关结论和成果。同时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从而使导学案设计呈现出多样性和五彩缤纷性。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课程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导学案设计理念的制约和影响,习惯于对几个现有的导学案模式进行简单的仿写和套用,或者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对教辅材料上给出的导学案设计进行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这种导学案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忽视了班级课程教学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使教师的导学案设计脱离了班级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将这种导学案运用到实际课堂导入环节中去,不但会影响导学案教学作用的发挥,还会给学生造成理解和认知障碍,更加不利于课程教学展开和质量的提升,最终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和低效性教学。与此同时,这种传统的导学案设计理念和方式,还会使教师产生一种教学惰性,对教师个人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技能的完善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针对这种导学案设计现状,教师应该从导学案设计本身所具的特性出发,以一种开放性和多样化的设计视角,改进自身对于导学案设计的认知。从而以一种积极勤奋的导学案设计态度,对初中物理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和整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和完善,突出导学案设计的个人化和独创性,在课堂导入环节带给学生新鲜的学习感受,提升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质量。

二、完善导学案设计体系,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导学案设计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导学案设计是一个完备的、相互引导和相互补充的统一整体,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连贯性,对于引导课堂教学展开、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收束课堂教学主题等影响重大。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导学设计中,教师往往教学导学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对于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上,而很少关注导学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以及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所发挥的教学作用和教学意义,从而导致导学案体系断裂的状况出现,不利于导学案作用的有效发挥。针对这种导学案设计状况,初中物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对自身的导学设计理念进行及时的审视和反思,加强自身对于导学案设计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感知和理解,完善自身的导学案设计体系,提升物理课程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质量,突出导学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带领和引导作用,从而有效的改进课程教学问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关键词导学案设计法,即以一个能够带动课堂教学、概括课程教学中的一个词汇或者几个词汇,展开导学案设计,从而以关键词的形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有效的穿插和渗透,提升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三、导学案设计语言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突出导学案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教案设计要点篇8

关键词: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重点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在互相交流协作中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基本处于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围绕课本开展教学,关注更多的是知识的分析、讲解、传授,一味将学生当做知识的灌注器,而忽视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真正主体地位。

教师设计的教案更多的是从教师自身“教”的角度出发,没有进一步考虑学生如何“学”。故而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没有科学而有效的衔接,致使两者事倍而功半。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应注意教案的设计。教案的设计应让学生自觉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教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师设计教案必须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因此,教案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案的设计必须是启发式的、讨论式的,教师应精讲内容,启发思维,巩固练习,讲评到位,及时总结。通过师生间的密切配合,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与学氛围,同时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案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新课改精神和学生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学生为教案设计主要服务对象,兼顾教学目标,把握重点、攻破难点,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例如,采用主动性的学习方法:自学、讨论、练习、自我总结,而少采用被动性的学习方法,例如,听教师讲、看教师演示。

二、教案设计的主导性

教案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自我发挥和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尽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各自的创造性,进而增强学习的热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发挥自己潜能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学习的乐趣。

教案设计要多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动脑动手。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答问题。通过这些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能力。而这种目标的实现,更需在教师的教案设计中加以体现及加强,为学生向更好、更深层次迈进起到引领作用。

三、教案设计的层次性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个体情况不同或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知识水平或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注意多方面考量,尽量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既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也能使较差学生找到入手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各有所获。同样,知识点学习完成后,配以适当的有梯度的习题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可以加强知识点的应用,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教案设计要点篇9

“案例教学法”在智能仪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脱离实际应用,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转变教学方式方法,紧密联系实际,加强互动式教学、探索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应用“案例教学法”把智能仪器设计分为五个步骤:一是选择合适案例,创设应用情境;二是实施互动式教学,突出教学重点;三是拓展仿真教学,强化应用技能;四是加强团队实践训练,培养实践能力;五是开展启发式教学,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5]。

选择适当案例,创设应用情境以案例教学为主线,创设应用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合适的实际案例不仅是贯穿课程教学过程的主线,成功创设应用情境的前提,而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因此,选择适当案例至关重要。合适的案例必须能够充分体现基本教学理论,同时紧密联系实际[6]。以数字电压表(DigitalVoltmeter,简称DVm)为例,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模拟量转换为离散数字量的数字化仪表。由于它具有读数准、精度高、误差小等优点而备受青睐[7]。因此,选择数字电压表作为智能仪器设计的案例来创设应用情境,可满足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确定案例的基础上,智能仪器的研制过程按照设计任务并拟定设计方案、软硬件设计、软硬件综合调试、整机性能测试和评估来实施[8]。根据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任务与设计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的课程,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把仪器划分成由单片机、a/D转换电路和电压显示电路等功能模块组成。

案例互动教学,突出教学重点以重点教学内容为着力点,实施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案例教学模式采用课堂双边互动教学形式,以重点教学内容为着力点,把课堂变为案例讨论现场,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更好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软硬件设计阶段,硬件设计主要是根据方案设计原理电路,选用合适的功能模块(如输入输出通道、信号调理电路、主机电路、人-机接口、通信接口),并装配和调试硬件系统;软件上是先设计出系统软件功能框图,在理清控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化编程和调试。为了强化“智能仪器软硬件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教学重点,可采取以下互动式教学形式:一是组织学生进行答辩,阐述设计方案、原理电路和编程流程;二是由教师和同学现场进行提问,考察学生对设计可行性的分析;三是由教师有针对性对课题进行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四是由学生进行修改,完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中既有自主性,又通过启发来防止盲目性。

案例仿真教学,强化应用技能以教学难点为突破口,拓展案例仿真教学新模式,营造探索求真的学习氛围,强化学生应用技能。系统设计与调试是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的教学难点。作为初学者的学生,经常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们首先从虚拟实验入手,通过仿真实验来突破难点。虚拟实验是把案例教学和软件应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逼真的仿真界面和动画效果,让学生置身于智能仪器开发现场,既可以节省设计成本和提高设计速度,还可以增强学习乐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的设计实践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的理解,为后续教学环节,如分组实际制作打下基础。例如对基于proteus和KeilC51建立的数字电压表仿真实验[9],如图3所示。数字电压表的调试过程可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器来进行仿真实验,若实验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可修改硬件参数或软件程序进行反复调试,直到该数字电压表满足设计要求,调试过程生动形象,简单易学。

团队实践训练,培养综合能力以案例应用为实训课题,组建学生制作团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制作实践的课题分为设计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进行选题。选择相同题目学生组成制作团队,通过共同协商,形成明确的成员分工和团队合作任务。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掌握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求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增强团队精神。通过体验智能仪器设计制作过程,熟悉智能仪器系统的开发流程,提升综合的实践能力。例如,选取液位控制系统[10]的设计作为实践课题。该系统主要由水槽、电压比较器、隔离保护和驱动电路、直流继电器控制电路、水泵、电磁阀组成。高低水位的电压通过与基准电压比较输出逻辑信号,控制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实现水泵的通断,以实现水槽水位的自动控制。通过液位控制系统实践训练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使学生了解接触器、电磁阀、水泵等器件等相关电器的基本原理,熟悉基于中规模集成电路的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设计方法,加深对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的认识;第二,通过学生亲手焊接、制作和调试电路,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技能;第三,通过撰写设计报告,使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启发教学,加强运用能力以案例总结为出发点,开展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能力。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就是在完成设计、仿真和实际制作的过程之后,及时总结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把设计制作过程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加以思考、探索和提高。如果对案例缺乏思考、归纳和总结,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单个案例之中,不利于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既要从单个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方法,不断加强学生灵活运用能力,也要注重在案例基础上的拓展,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在智能仪器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有效推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结构的完善。

小结

教案设计要点篇10

关键词:三维动画设计;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

一、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动画作为一种新的动画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影视传媒、艺术设计、商业制造等众多领域。因此,我国各高校艺术类专业纷纷开设了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三维动画的制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由于该课程的应用领域较广,综合性较强,并且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固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第一,在以往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中,教师以知识点的传授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而不是把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法教给学生。这样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在以往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通常用来辅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不够显著,学生存在知识面广却不够精的问题。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脱节,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三,在以往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中,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熟悉软件功能和掌握工具上,不仅忽视了实践环节中案例的学习与掌握,也缺乏创新的思维方式,更不能独自创造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

二、研究目标

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中,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的能力。如何对高校的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如何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这是高校计算机动画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教师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中最应该思考的问题。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具有直观性、操作性、综合性强的特点,而案例教学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根据三维动画设计的课程性质、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三维动画情境中进行积极思考并创作出富有内涵的作品,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和创作三维动画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实施案例实践教学的方法,简称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案例或运用企业实际项目中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案例灵活运用三维软件进行动画设计与制作。不同于其他课程按照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进行课堂教学,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更强调课堂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创新性,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掌握三维动画的制作方法、技巧和创意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考虑在计算机三维软件环境下给学生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同时,根据教学要求分配任务和案例给学生,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学习和制作案例的过程与结果,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上交的作业、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其中,以教学案例的展示、讲解与学生作业为主。教学案例主要是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演示,通过课堂教学演示、文件共享、学生作业的上传与下载,从而满足学生学习课程的需要。学生作业的提交与评价主要也通过教学软件进行,教师通过查看学生作业能够详细了解学生对案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帮助教师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各项内容,学生也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钻研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会举一反三,为今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研究方法

第一,调研法。对高校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组织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高校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增强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使研究成果具有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第二,文献研究。全面了解近年来高校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特点,使课题研究具有一个较高的立论起点。第三,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践教学的课堂探索,采用项目式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实践”开展学习。从学生分工协作、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作品展示、教学效果等环节综合评价该课题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