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防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7:32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1

关键词:妇科疾病;治疗;疾病护理;心理辅导

1概论

1.1概念阐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每况愈下,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1.2研究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在产科学、肿瘤学、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生殖道感染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国第三届产科热点会议暨第二届产科主任论坛会上,提出了目前产科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医学研究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2妇产科常见的疾病

妇科病的种类有很的多,而且发病原因也不尽相同。就临床表现而言,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后大出血、恶性肿瘤以及产前抑郁症。其中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主要是指在进行手术后,手术切口部位的敷料变黄,会出现液体流出,这样一来切口愈合相对就会比较慢,影响皮下组织,严重的话常常会出现皮肤下陷,流出黄色的脓状液体。产后大出血是指患者术后出现大出血,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控制方法都无法有效治疗。此外,还会诱发各种凝血障碍,不及时控制的话可能会出现患者死亡。恶性肿瘤也是在一些地区比较多发的疾病,有些是因为居住地食物和饮水诱发的,一旦出现这种疾病,如果没有相应的医疗设备,患者就只能接受放化疗,生活质量会严重受到影响,痛苦不堪。当然,目前比较高发的还有产前抑郁症,这是一种心理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还会产生生理性问题,不利于胎儿的发育,特别是现在都市生活中压力比较大,这类病的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

3常见妇科病治疗方法

3.1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患者手术之后,切口必须进行必要的护理。不然的话,很容易出现切口液体时渗出现象。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检查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如果发现有感染的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果治疗之后仍会出现黄色渗液,则应当拆除缝线,并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之后包扎,同时口服抗生素,并注意日常保健。

3.2产后大出血治疗产后大出血是有标准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医疗条件不是很健全的社区医院或者乡镇医院,必须要根据标准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判断产后大出血的标准是:患者在术后有超过1500mL的出血量或者出血量大于1000mL。这种大量出血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危及患者的健康,还会诱发各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在这一情况下,医生应该对患者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开展有效的治疗措施。

3.3恶性肿瘤治疗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很多社区医院或者乡镇医院缺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高新仪器等有效工具。医生可以考虑采用中医联合疗法,减少对医疗机器的依赖。中医联合疗法,可以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采用该种中医联合疗法治疗能够降低缺乏先进医学设备的不足,能够保证患者生命质量,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4产前抑郁治疗产前抑郁同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胎儿的健康息息相关,却常为医院所忽视。为此,医院可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帮助患者解决产前抑郁。医疗工作者应该认真地研究分析导致女性在妊娠期出现抑郁情况的原因,并结合临床实践摸索其病情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防治措施。同时,医疗工作者还要结合目前掌握的医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可能发病的人群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纠正患者对于分娩以及各种分娩方式的不正确认识,避免妊娠期妇女在一些不正确的无医学依据的猜测和臆想中产生悲观消极情绪。

4结论

妇科病一度成为困扰女性患者的常见疾病,对于患者本人来说经常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作为医护人员,本着治病救人的理念,相信大家都想尽自己所能为患者减轻负担。笔者在此提出的防治措施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医务人员能够深入研究,为以后的医疗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素婷.浅谈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与防治[J].中国卫生产业,2012(6).

[2]刘海意.妇产科常见疾病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0).

[3]王建六.全国妇产科感染、急症与并发症诊断及处理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6).

[4]刘荷一.三维超声在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生医学杂志,2004(5).

[5]迟少珍.妇女保健及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6).

[6]何少杜.妇女保健及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J].中国保健营养,2013(1).

[7]张文艳.妇女保健及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6).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2

关键词:妇科病;患病率;健康教育

妇科疾病是已婚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深入了解该社区育龄妇女的患病现状,做到针对性的采取预防保健措施,更好的促进妇女身体健康,现将1579例育龄妇女妇科普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某社区已婚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2014年5月31日~6月13日集中对该社区1579名已婚妇女询问病史填写登记表,常规进行妇科病检查及辅助检查。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岁,其中年龄

1.2方法由医务人员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婚姻史、月经史、孕产史、避孕方法,并详细填写。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

1.3检查内容常规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化验,宫颈刮片,腹部超声和乳腺红外线检查。

1.4诊断标准参照第七版《妇产科学》、第五版《外科学》相应疾病的诊断,包括各种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及乳腺癌、宫颈癌等。

2结果

2.1妇女病普查1579例中,正常者451例,占28.56%。常见妇科疾病患病率见表1。

2.2不同年龄段各病分布情况:常见妇科疾病有明显的年龄分布性,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以及乳腺疾病多集中在20~39岁阶段,见表2。

2.3不同文化程度妇女患高发妇科病情况比较见表3。

2.4不同避孕方式妇女患高发病情况比较见表4。

3讨论

3.1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开展妇女病的普查普治是防癌的重要措施,并对了解妇女患病情况,制定防治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本组妇女病普查资料1579份,正常者451例,占28.56%,其患病情况的顺位关系是阴道炎居首,其次为宫颈炎、盆腔炎。

3.2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从以上结果分析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与妇女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以及避孕方式等有直接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自我保健意识越强,妇科疾病的患病率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与性生活不洁,多个,多次人工流产,宫内置环等因素有关。应加强育龄妇女生殖保健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妇女病普查普治的真正目的,从而降低妇女病的患病率。

3.3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本次普查1579例育龄妇女,其中患乳腺疾病103例,占6.52%,均为乳腺小叶增生。因此,预防乳腺疾病重在宣传乳腺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母乳喂养率,妇女定期做乳腺自我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以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

3.4子宫肌瘤是妇科的常见病本组子宫肌瘤发病率6.97%,子宫肌瘤多发于35~50岁,以40~50岁妇女多见,说明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高风险状态,作好随访工作,及早发现肿瘤的恶变极为重要。

3.5宫颈上皮内瘤变本次筛查通过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发现发病数8例,发病年龄在35~50岁,宫颈上皮内瘤变与性生活、HpV感染、吸烟、性生活过早(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3

【摘要】目的了解铁岭市城镇企事业单位女职工常见妇女病的患病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来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3120例体检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企事业单位女职工患病率为50.22%,前5位疾病依次为:乳腺增生、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乳腺结节。结论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是影响铁岭市女职工身心健康的常见妇科疾病,做好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妇科疾病;患病率;普查普治

妇女病普查工作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障妇女生殖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妇女病普查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疾病之一,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积极开展妇女妇女病普查普治,是降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率重要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在我院普查的企事业单位3120例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的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群抽取企事业单位检查的结果的全部资料。

1.2仪器红外乳腺诊断仪;三维彩超。

1.3方法我院一直承担全市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有着丰富经验的妇女病普查医师、彩超医师及乳腺透照医师担任检查工作,并严格按照妇女病普查要求的内容与方法,统一表格,统一标准,逐项询问、逐一检查,资料统计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于有效治疗,同时统一反馈企事业单位女工保健人员及相关领导,提出建设性预防措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妇科疾病患病率。受检妇女3120人,检出妇科疾病1567人,患病率为50.22%。见表1。

表1常见妇科疾病分布情况

妇科疾病例数构成比(%)患病率(%)

宫颈炎67543.0821.63

阴道炎40125.5912.85

子宫肌瘤37824.1212.12

盆腔炎473.001.51

卵巢肿瘤342.171.09

外阴疾病211.340.64

宫颈癌30.190.10

其它80.510.26

合计156710050.22

2.2乳腺疾病分布情况。见表2

表2妇女乳腺疾病分布情况

妇乳腺疾病例数构成比(%)患病率(%)

乳腺增生78262.0125.06

乳腺结节31625.0610.13

纤维瘤3215.321.03

不明确诊断肿块544.281.73

乳腺癌70.560.22

其它705.552.24

合计126110040.42

2.3乳腺疾病与年龄段发病情况,见表3。

表3妇科疾病与年龄段发病情况

年龄(岁)检查人数患病数患病率(%)

30~110345240.98

40~97828328.94

50~455398.57

合计3120156750.22

(X2=100,p

2.4妇科疾病与职业的发病情况,见表4。

表4乳腺疾病与职业的发病情况

职业检查人数患病数患病率

教师78938648.92

干部2578231.91

工人152138024.98

其它55310118.26

合计3120156750.22

(X2=190,p

2.5同时患有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情况,在普查的妇女中同时患有患有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共有348例,患病率为11.15%。

3讨论

3.1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妇科疾病普查普治是维护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措施,是掌握妇女常见病、多发病、顺位和发病年龄段的一种科学方法。我院妇科普查资料完整者3120例,前6位的疾病是:宫颈炎,患病率21.63%,乳腺增生患病率25.06%,阴道炎患病率12.85%,子宫肌瘤患病率12.12%,盆腔炎患病率2.69%,乳腺结节10.13%。妇科常见病仍以生殖道感染为主要病种,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是当前妇女保健的首要任务。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妇女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工作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工作环境良好,经济收入高,卫生条件实施好,自我保健意识强,妇科疾病的患病率低。反之,则越高。宫颈炎与身体激素水平过高,性生活不洁,多个,多次做流产、分娩等因素有关。宫颈炎可以诱发宫颈癌。加强性卫生知识,生殖健康教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妇女病普查普治的真正目的。子宫肌瘤的患病普查情况。普查病例中子宫肌瘤发病率12.12%和第6版的《妇产科》相符[1],子宫肌瘤多发于35~50岁之间,以40~50岁妇女多见,说明处于生育期绝经期的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高风险状态,随时作好随访工作,防止子宫肌瘤的恶变。

3.2乳腺疾病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由普查结果可以看出,各种乳腺疾病患病率40.20%,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为首,尤其是乳腺增生占乳腺病25.06%,有文献报道[2]乳腺增生也叫“癌前增生”,其癌变的发生率为2%~4%,说明做好女性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增生的防治工作,对降低乳腺疾病发病率,尤其是乳腺癌的患病率尤为重要,本次普查发现7例乳腺癌,均为早期、无转移、活检后证实、手术成功,在我国,绝大多数乳腺癌是患者自我发现症状后才就诊,往往病期较晚,疗效差,有的错失手术机会[3]。坚持乳腺疾病普查工作是降低乳腺疾病的重要措施。

3.3从不同年龄组妇科疾病患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30岁及40岁年龄组中,以30岁组为最多,与国内报道结果相符,主要与妇女的生理特点有关。50岁~组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降低。

3.4乳妇科疾病的患病率与文化程度、工作性质有着密切关系。表4分析,发现教师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工种,可能与教师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等有关。因此我们要加强宣教,对脑力劳动者要注意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低脂饮食、合理控制体重、适当增加绿色蔬菜、水果、鲜鱼等摄入、减少乳妇科疾病的发生。

妇女保健是以预防为主,以妇女群体为对象,围绕妇女保健中心任务,开展生殖健康保健工作,而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妇女身心健康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之一。定期进行妇女病及恶性肿瘤的普查普治工作,每1~2年普查1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是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妇女病普查普治是保健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协作,关注妇女的生殖健康,从而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妇女患病率,减少病情恶化,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是我们妇女保健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5.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4

【关键词】 妇科疾病普查;检出率;干预措施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situationofcommongynecologicaldiseasesincidenceof workersinbujistreetpublicinstitution,andprovideevidenceforpreventionofgynecologicalillnesses.methods:tookexaminationsof1477marriedfemaleworkers,includinggynecologicalexamination,leucorrhearoutineexamination,cervicalliquidbasedcytologicaltestandultrasonic examinationofpelvis.thenanalyzeddetectionsituationofgynecologicalcommondiseases,classificationofcervicaldiseases,patients'conditionandcervicalerosionindifferentagegroup.results:itshowedthatmaindiseaseseffectingwomen'shealthwerecervicaldiseases(57.21%)andvaginaldiseases(14.65%).besides,cervicaldiseasesweremainlyconsistedofcervicallighterosion(21.19%),cervicalhypertrophy(18.48%),nabothcyst(11.44%),andcervicalerosionhadcloserelationwithfertilepeakage(20~39yearsold).conclusion:genitalductinfectionistheprincipaldiseaseeffectingfemalehealth.soitisimportantforincidencecontrolofgynecologicaldiseasesandfemalehealthcaretofocusongeneralinvestigationofgynecologicaldiseases,treattheseillnessessystematicallyandnormatively,andespeciallytakeinterventioninwomeninhighriskage.

   [keywords]generalinvestigationofgynecologicaldiseases;detectionrate;interventionmeasure

   妇科疾病普查是筛查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措施,它能够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可以及时控制某些疾病的进一步进展,降低死亡率[1]。我科对2006~2007年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的1477例女职工妇科疾病普查的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提高女职工生殖健康水平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布吉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的已婚女职工1477例,根据年龄将普查妇女分为<30、30~、40~、50~、>60岁共5个年龄组。

   1.2 方法

   1477例妇女均进行妇科检查,由妇科主治医师按照妇科病检查常规,了解被检妇女的阴道、宫颈患病情况,检查白带常规了解是否患阴道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进行宫颈癌筛查,b超检查了解子宫及附件疾病,分析1477例妇女妇科常见病检出情况、宫颈疾病分类、患病情况及不同年龄组妇女的宫颈糜烂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各年龄组间宫颈糜烂检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妇科常见病及宫颈疾病的检出情况

   1477例妇女中,宫颈疾病、阴道疾病、子宫肌瘤、卵巢肿瘤、附件炎分别检出843例(57.21%)、216例(14.65%)、149例(10.09%)、35例(2.37%)、21例(1.41%),宫颈轻度糜烂、宫颈肥大、宫颈纳氏囊肿、宫颈中度糜烂、宫颈息肉、宫颈重度糜烂分别检出313例(21.19%)、273例(18.48%)、169例(11.44%)、38例(2.57%)、30例(2.03%)、22例(1.49%)。

   2.2 不同年龄组妇女宫颈糜烂检出情况

   各年龄组间宫颈糜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5,p<0.05)。处于生育高峰年龄段(20~39岁)妇女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宫颈糜烂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见表1。表1 不同年龄组妇女宫颈糜烂检出情况

   3 讨论

   3.1 妇科常见病的检出情况 

   1477例被检妇女中,妇科疾病检出率位于第1、2位的为宫颈疾病(57.21%)、阴道疾病(14.65%),说明生殖道感染是威胁本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健康的主要原因,宫颈疾病及阴道疾病的检出率高于文献报道(34%和9.55%)[2]。本组调查人群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较高,近几年每年都定期进行妇科普查,但妇科常见病的发病仍居高不下,可能与女职工的生活、工作紧张,压力大,难以进行系统地治疗有关。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为10.09%,与文献报道(4%~11%)[3]基本相符。因此,不但要重视妇女疾病普查工作,更要重视普查后的普治工作,发现疾病进行及时、系统地治疗,只有做到普查、普治相结合,才能降低妇女疾病的发病率。

   3.2 宫颈疾病的检出情况

   宫颈疾病是造成妇科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本组宫颈疾病的检出率为57.21%,其中宫颈轻度糜烂占21.19%,位于第2、3位的分别为宫颈肥大、宫颈纳氏囊肿,宫颈中、重度糜烂的检出率较低。随着卫生知识的普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宫颈中、重度糜烂的防治较为重视,而宫颈轻度糜烂、肥大、纳氏囊肿自觉症状不明显,病程迁延日久,患者一般到病情特别严重时才接受治疗。据文献报道,宫颈糜烂患者患宫颈癌的危险较未发生糜烂者高10倍[4]。因此,对这一人群应开展有针对性、适宜的健康教育,普查后对此类患者进行规范治疗、积极干预,防止宫颈轻度糜烂向中、重度糜烂发展,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3.3 不同年龄组宫颈糜烂的检出情况

   本资料显示,生育高峰年龄段(20~39岁)的妇女宫颈糜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呈下降的趋势。宫颈糜烂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性成熟期,此时期的妇女正处于生殖旺盛时期、性活跃阶段,卵巢内分泌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较高,多经历了分娩、流产、上环、取环等宫腔手术,宫颈极易受激素及机械刺激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糜烂。严玫等[5]报道,生育年龄的宫颈癌患者占10%~15%,宫颈癌、宫颈内瘤变患者患病年龄分布在31~50岁年龄组[6],宫颈癌的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应将生育高峰年龄段的妇女作为预防干预的重点。

   3.4 干预与建议

   女职工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质量,还影响其工作和学习。因此,应加强与各机关事业单位的沟通和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以防癌和生殖道感染为主的妇科疾病普查,对生育高峰年龄段的妇女进行重点干预,强调宫颈疾病的危害性和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努力降低妇女疾病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熊亚,熊广,张楚惠.b超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3):133134.

2王丽君,徐芾.女教师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811.

3王淑玉.实用妇产科治疗规范[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3.64.

4保毓书,周树森,赵树芬.妇女劳动卫生学[m].第1版.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178.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5

关键词: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分析

宫颈癌位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之首。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估计,每年我国女性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15万人,约有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可见宫颈癌已对广大妇女,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防治中最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措施。为了解莒南县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情况,探索宫颈癌的防治措施。莒南县妇幼保健院于2012年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12年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鲁卫妇社字[2012]14号)以及《2012年山东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我县所辖乡镇35~64岁的当地农村户籍妇女共14600名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莒南县2012年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所辖乡镇35~64岁农村妇女为对象,筛查人群信息可由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提供。

1.2方法采用全国统一设计的宫颈癌筛查个案登记表,对每位受检对象详细询问病史,逐项登记。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妇科医生行阴道分泌物取样送检,双合诊盆腔检查,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对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结果可疑者或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了提高群众的认知程度和普查率,筛查前举办了宫颈癌防治知识讲座,发放了健康教育宣传单,制作宫颈癌防治知识展板在筛查现场展出。

1.2.1询问病史包括月经史、性生活史、避孕史、生育史、现病史、既往病史、家族史(家族肿瘤史)。

1.2.2外阴及阴道检查主要观察外阴、阴道、宫颈有无肿物、疣状物;阴道分泌物性状;宫颈有无溃疡及接触性出血等。

1.2.3阴道/宫颈分泌物检查方法及取材部位见表1。

1.2.4盆腔检查:盆腔检查应在阴道和宫颈分泌物、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取材完成后进行。盆腔检查按顺序分别触及和感知以下部位:阴道是否通畅、有无结节及赘生物;宫颈大小、外观、软硬度、有无触痛、举痛,有无接触出血;子宫位置、大小、形态、软硬度及活动度,有无突出结节,有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有无压痛、增厚及包块。

1.2.5组织病理学诊断:阴道镜检查结果怀疑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2)、Ⅲ级(Cin3)或宫颈浸润癌者,应进一步取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根据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七版的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

2结果

2.1妇女病检出情况共筛查14600人,查出13159例患有一种以上的妇科病,总患病率90.13%。其中宫颈疾患6904例,患病率47.29%;阴道疾患6161例,患病率42.20%;盆腔疾患3067例,患病率21.01%;外阴疾患305例,患病率2.09%;宫颈癌前病变12例,患病率0.08%;宫颈癌12例,患病率0.08%,其中3例已死亡。有4例宫颈癌患者因贫困而放弃治疗。

2.2宫颈癌防治知识和宫颈癌筛查项目认知程度调查筛查前对筛查对象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和宫颈癌筛查项目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4590名妇女知晓宫颈癌防治知识,占总筛查人数的31.49%。10010名不知晓,占总筛查人数的68.56%;1.03%(150/14600)的妇女每年进行常规妇科检查,87.92%(12836/14600)的妇女因病做过检查治疗,11.05%(1614/14600)的妇女属第一次检查。29.23%(4267/14600)的妇女认为筛查项目好并积极配合,70.77%(10333/14600)的妇女经过宣传动员接受筛查。

2.3结果显示莒南县35~64岁农村妇女患病率90.13%,远高于报道水平[2,3]。宫颈癌癌前病变率0.08%,宫颈癌发病率0.08%,而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只有31.49%。患病率相关因素中生育年龄患病率高,文化程度越低、孕育次数越多患病率越高,反之,患病率较低。

3讨论

3.1宫颈癌已成为仅次于乳腺癌的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致命疾病,我国是宫颈癌的高发地区,是世界上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的1/4。我国每年宫颈癌的新增病例13.15万,每年有2万~5万女性死于宫颈癌。近年来,宫颈癌呈现年轻化、广泛化的趋势。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而且可以预防的癌症。筛查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主要手段。由于我国积极进行宫颈癌的预防及普查工作,其病死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529/10万降至90年代的164/10万[4]。

3.2原因分析①筛查对象文化程度低,思想保守。70%以上的筛查对象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程度低,顺从性也差。加之传统思想作祟,使部分妇女得病后羞于启齿,导致本地农村妇女妇科病患病率居高不下。②山区条件差、交通不便、家庭经济收入微薄等因素,使大部分农村妇女不能及时检查治疗。③生殖保健知识欠缺,初次年龄过早,孕育次数过多致妇科疾病患病率高。④性活跃期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高,尤其年轻妇女中性传播疾病及性混乱也是妇科疾病患病率高的原因。

3.3对策和建议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高莒南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要从以下着手:①加强健康教育,增强防病意识。开展生殖健康和宫颈癌防治知识宣传,使广大妇女认识有关宫颈癌的危害,重视自身健康,降低妇科病和宫颈癌患病率。②扩大筛查范围,使所有已婚妇女都能得到筛查的机会。"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规定筛查人群为35~64岁已婚妇女,而近年来,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高发年龄段在25~35岁[1]。建议卫生行政部门下一步制定筛查实施方案时考虑扩大筛查年龄范围,使所有已婚妇女都能得到筛查的机会,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生存质量。③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弱势人群保护政策。延续宫颈癌筛查项目,并出台相应的救济政策,使贫困妇女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张懿,郑小琳,曹丽娟,等.上海市卢湾区4473例贫困妇女妇女病普查工作总结[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3):181-182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6

【关键词】妇科病   危害  端正心态   正确对待  注意事项

一、妇科病的分类

妇科疾病主要分为:妇科炎症、人工流产、性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整形、妇科肿瘤等7大类别,并且每个类别又有多个小病种。

二、妇科病的危害及现况

  许多妇科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有及大的危害,例如宫颈炎、盆腔炎、阴道炎等多发的妇科炎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除了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外,严重者还会使女性失去生育能力,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成为终身遗憾。我院在一次妇科病普查中,对 975名妇女进行了常规的妇科病普查,发现患妇科疾病者达到568人,妇女妇科疾病占总患病率为60.3%,妇科疾病顺序依次为宫颈炎53.02%,子宫肌瘤21.18%,阴道炎15.43%,附件包块占5.16%,附件炎占3.23%,乳腺疾病占13.85%。

各类妇科病不仅会伤害女性自身健康,对她们的家庭也会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破坏两代人的身体素质健康,影响家庭和谐;或者从另一面想,身体上的难言之隐,大大降低了很多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同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

三、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强化妇科病的预防

  很多疾病,注重日常生活的保健和预防是关键。为了拥有健康体魄,广大妇女朋友应该勤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不过食含糖量高的食品。平时生活中夫妇双方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各自私人物品如洗浴用品及内衣裤等的清洁卫生。应避免过多的人流刮宫和生育次数,因为人流和生育次数也是诱发妇科病的原因之一。另外,要进行定期的妇科病普查,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下的妇女每二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上妇女每一年检查一次。女性应加强对自己的保护,月经期、流产后30天禁止同房,以免引起盆腔感染及血倒流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甚至导致不孕等。 除了以上生活类的卫生防范,注意精神调养也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应安定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摒除不良的心理变化。其次应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日常情绪稳定,忌大悲大喜,焦躁不安。

四、确诊患上妇科病后该怎么办?

当下有不少人觉得,患上妇科病是一种“难言之隐”,因而做出一些讳疾忌医的行为例如隐瞒病情、拖延治疗等。这是极为不健康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对自己极不负责的一种表现。“懂得如何表达,这在看病时很重要。”患者要大胆说出你们的疑惑,不要觉得医生听了你的妇科尴尬事会嘲笑你。只有明白了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才能配合我们医生准确客观地对患者的状况作出判断。还有一些患者却是忧虑过度,她们可能经历悲痛、压抑、震惊、否认、愤怒、内疚、孤独,甚至在这种沉重打击下精神完全崩溃。这是对妇科病不够了解的一种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医疗技术得到不断完善,人类已经逐渐突破了许多疑难杂症。各种先进理论及高端仪器的面世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病患要相信科学,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样也有助于自身疾病的治疗。一旦发现患有妇科病,一定不能轻视,要及时接受医生建议,另外除了用药外,还要从精神方面调理,心态要平衡,适当运动,乐观面对生活……要相信身心健康才是女人完美的状态。

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为广大妇女创造一个有效的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她们的健康保健意识的教育。我们可以进行深入广泛的健康知识教育,定期进行健康讲座、免费普查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面对患者我们要加强的是和她谈心,让她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帮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她正确的心理引导,达到痊愈的目的。用双手去安抚患者颤抖的身躯,用真诚去消解患者的彷徨和无助,用医术帮患者找回失去的健康。每一位妇产科医生都要为降低我国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妇科病300问》朱旭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第一版

2、《妇科病疾病》黄泰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2-24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7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妇女病;普查

【中图分类号】R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41-01

为了做好妇女保健工作,了解钟秀街道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我们从2009年-2011年对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开展了普查。通过普查,了解妇女常见病发病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妇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2011年,我中心对钟秀街道11个村的4574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

1.2 方法

1.2.1 询问病史

填写妇女病普查表,包括既往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肿瘤史等。

1.2.2 妇科常规检查

对外阴进行常规妇科检查;阴道窥器检查,了解阴道、宫颈及阴道分泌物情况,留取白带行实验室检查,宫颈行液基细胞检查;行双合诊或者三合诊,了解子宫、附件及盆腔情况。

1.2.3 辅助检查

B超检查,采用阴道超声检查,了解子宫、附件及盆腔情况。

1.2.4 实验室检查

阴道分泌物由专职检验师操作,用生理盐水悬滴法滴片检查白带常规,宫颈tCt脱落细胞检查由部级病理科医生操作。

2 结果

2.1 妇女疾病普查情况 本资料人群(包括2009年至2011年3年时间)已婚育龄妇女实检人数4574人,患妇女病疾患2767人,患病率60.49%。(其中2009年已婚妇女实检人数1352人,患妇女病疾患775人,患病率57.32%;2010年已婚妇女实检人数1676人,患妇女病疾患947人,患病率56.50%;2011年已婚妇女实检人数1546人,患妇女病疾患975人,患病率63.06%)

2.2 妇女病患病率与顺位情况

3年妇女病普查人数共计为4574例,患病人数2767例,患病率为60.49%,其中宫颈炎占22.19%、子宫肌瘤19.13%、细菌性阴道炎16.46%,卵巢囊肿占8.72%、乳腺疾病2.27%,其他0.49%。

2.3 2009年-2011年常见妇女病患病率比较(见表)

通过图表分析普查结果,发现患病率占前几位的为: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和乳腺增生,近几年宫颈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有下降的趋势,而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和卵巢囊肿无下降趋势。

3讨论

通过对本区妇女病普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区妇女病患病率为60.49%(2767/4574),主要是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38.65%(1768/4574),在所检出的疾病中所占比例大,约为63.90%(1768/2767)。可见生殖道感染在已婚妇女中是多发病,常见病,是危害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原因。细菌性阴道炎主要与阴道内菌群失调有关,乳酸杆菌减少,其他细菌大量繁殖而导致发病有关【1】。虽然促使阴道内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不清楚,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仍十分重要。对于合并宫颈炎的病人,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将导致宫颈炎持续存在。因此防治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是今后我们妇女保健工作的重点。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报道,在年龄大于35岁的妇女中,40~50%存在肌瘤,而这些肌瘤常常是无症状的【2】。 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常规进行B超检查及B超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本区乳腺增生患病率为2.27%,乳腺增生呈上升趋势,原因为乳腺增生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认为其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生存环境与工作压力导致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较高;还可能与人们的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的摄入增多及肥胖等因素有关。

健康教育与对策 通过普查,我们认识到在社区育龄妇女中加强推广卫生保健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根据这次普查结果,针对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定期到各个社区开展专题讲座,以提高妇女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意识,并进一步提高普查率,努力做到100%的参检率。在体检结论中,增加疾病解释,使受检者容易了解其健康状况及获得更多的妇科病防治知识。对检出异常者,及时的给于正确、合理、有效的治疗,定期电话随访跟踪,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建议今后继续开展好妇女病普查工作,建立妇科病普查普治档案,积极治疗以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炎为主的各种妇女疾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努力降低患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8

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者对疾病的自觉症状感受不同,以及对于医疗干预措施的选择及预期结果不同,妇产科在妇科盆底疾病诊治方面有近30年的历史,2011年随着疾病诊断的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开展了不同的治疗方式,从保守到手术,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需求,采取个体化治疗,以期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和治疗效果。

随着围生医学保健的发展,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是落实产妇产后盆底肌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产妇产后对盆底肌康复保健需求和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好产妇产后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保健预防治疗工作,2009年6月―2009年11月我院妇产科对162例孕妇孕期进行了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孕妇162例,年龄21岁~37岁,平均24.4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46例,中专、高中41例,高中以下75例;人口划分:本市常住人员60例,流动人员102例。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孕妇进行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孕妇孕期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了解情况: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意义、如何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正确方法、每天康复次数、康复治疗1疗程时间、康复治疗需兼顾的方面、是否知道有产后盆底肌康复及作用、是否知道产后要进行盆底肌康复,分为了解和不了解。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需求:是否愿意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是否愿意了解产后盆底肌松弛、尿失禁、器官脱垂、提高性生活质量等保健知识,分为愿意和不愿意。发放统一印刷的调查表,孕妇第1次到孕妇学校听课,听课前进行第1次问卷调查,自行填写表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来填写,统一收回。上课30min~40min,课后以提问式的形式来提问孕妇,再发放健康教育后第2次问卷调查表,内容和教育前的内容一致,填写完毕后收回。本次调查健康教育前后各发放调查问卷162份,均收回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结果与讨论

1、产前健康教育的意义

产前实施健康教育是预防产后女性盆底肌肉功能障碍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产前宣教盆底知识通过信息的传播和行为的干预,可以帮助孕妇掌握产后保健知识。因此,应根据孕产妇需要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视群体保健,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为己任。

2、产后盆底保健知识

女性因为盆底结构的特殊性而容易受到损伤,而妊娠、分娩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的必由之路,如不注意保健盆底肌肉,容易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所以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是明智的做法。

3、孕妇孕期对产后盆底肌康复保健知识的需求

孕期宣教是孕妇的普遍需求,其中对产后盆底肌松弛、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如子宫脱垂)、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知识等的需求较高。指导孕妇认识到产后监测,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保健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4、孕妇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章丘市机关、企业、事业、医院、学校等单位的女职工共计7657例,年龄23~60岁。

1.2方法依据国家统一健康查体标准,参加查体医师为本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临床经验丰富。查体内容及项目包括:妇科常规检查、乳腺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红外线乳腺扫描及乳腺彩超检查、盆腔彩超检查等。

1.3检查、诊断标准妇科检查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8版[1],乳腺相关疾病检查标准参照《外科学》第7版[2]。

1.4统计学方法excel软件电子表格建立数据管理系统,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本次普查统计7657例,其中患病人数4655例,患病率为60.79%。其中乳腺疾病4836例,患病率63.16%;宫颈疾病2948例,患病率38.50%;外阴及阴道炎症1197例,患病率15.63%;子宫肌瘤939例,患病率12.26%;附件炎287例,患病率3.75%。针对所检疾病均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及保健指导。注:部分女职工1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2.2乳腺疾病共查出4836例,患病率63.16%。其中乳腺增生症4650例,患病率60.73%;乳腺包块96例,患病率1.25%;乳腺纤维瘤88例,患病率1.15%;乳腺癌2例,患病率0.03%。

2.3宫颈疾病共查出2948例,患病率38.50%。其中宫颈柱状上皮异位1401例,患病率;宫颈腺囊肿762例,患病率9.95%;宫颈肥大578例,患病率7.55%;宫颈息肉185例,患病率2.42%;宫颈癌前病变21例,患病率0.27%;宫颈原位癌1例,患病率0.01%。

2.4外阴及阴道炎症共查出1197例,患病率15.63%。其中非特异性外阴炎839例,患病率10.96%;细菌性阴道病183例,患病率2.3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98例,患病率1.28%;滴虫阴道炎56例,患病率0.73%;萎缩性阴道炎16例,患病率0.21%;外阴硬化性苔癣5例,患病率0.06%。

3讨论

从本次普查数据统计分析中可看出,女性的妇科疾病谱中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居统计数据首位(占63.16%),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症为主。此次普查中发现乳腺癌者2例,占0.03%。有资料显示,乳腺增生癌变率较正常妇女高5~8倍[3]。由此可见,乳腺疾病是女性疾病中的常见病,近年来呈逐渐增长态势,已成为影响女性及其家庭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职业妇女越来越成为家庭、社会的重要角色,在职场激烈竞争和紧张的家庭生活的双重压力下,职业妇女面临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和冲击,承重过久或不能有效排解,易产生急躁、激动、紧张情绪,重者可产生失眠、多虑、恐惧、抑郁等症状,最终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可引起乳腺增生等疾病的发生,从而干扰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引起生活质量的下降。如果在职业妇女中做到提倡母乳喂养、控制肥胖、改善睡眠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等健康干预措施,是可以减低职业妇女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4]。同时,还应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乳腺疾患意识,增加乳腺防护知识,提升乳腺癌防治措施,加强理论和技术指导,宣传定期检查及时常自我检查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健康保健意识、积极有效疏导缓解精神压力、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乳腺疾病。

此次女性疾病普查统计中患病率居第2位的是宫颈疾病(占38.50%),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本市开展两癌普查工作,早发现早治疗有关。宫颈炎症是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炎症。其中以柱状上皮异位(过去称为宫颈糜烂)为主,其次是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宫颈息肉。检出癌前病变21例,及时进行了进一步的阴道镜检查并取宫颈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对筛出的CinⅠ~CinⅢ级均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进行了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宫颈原位癌1例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宫颈癌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唯一可预防的癌症。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通过普及、规范子宫颈癌筛查(二级预防),早期发现Cin,并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阻断子宫颈浸润癌的发生,并要广泛开展预防子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妇女接受子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性传播性疾病的自觉性。

外阴及阴道炎症患病率在此次妇女病普查中居第3位(15.63%),以细菌性阴道病为多见。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阴道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不洁卫生用品、经期或不洁等皆可能引起阴道炎的发生,故平时要注意卫生,保持外的清洁和干燥,防止致病菌的侵袭,杜绝传染源并增强体质,注意多活动,避免久坐,合理应用抗生素激素,平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积极治疗糖尿病、膀胱瘘、尿道瘘、肛瘘等疾病,以消除刺激物的来源。

4小结

根据此次普查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得出以下建议:①妇女病普查是关系到妇女生命及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是保护人体健康、防治疾病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人民应监督各单位负责人贯彻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女职工保健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家有关保护女职工的各项政策和法规。政府要在妇女病普查经费上给予支持保障,保健部门要通过普查普治为妇女保健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要对多发病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妇女病的发病率,保障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②为更全面提升妇女保健及生殖健康水平,维护家庭和谐和幸福,应加强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乳腺疾病、宫颈阴道等疾病的医学健康知识、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科学健康理念,普及乳腺自我检查方法,乳腺自查与定期医院常规健康查体相结合,能够提早发现宫颈、乳腺疾病。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2-331.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4-308.

[3]李国光.妇女保健流行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89.

妇产科疾病防治篇10

关键词:妇女妇科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a)-0149-02

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妇科病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出现较为频繁[1]。妇科病又称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统称,主要的妇科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上各种不良生活习惯,使生理健康逐渐下降,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痛苦和负担,家庭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威胁[2]。尽管妇科病的发病率高居不下,但是人们在妇科病面前却表现出无可奈何。因此,该文主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妇女群众进行随机抽查,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以促进少数民族妇女的妇科病预防和治疗。

1我国农村妇科病现状

1.1发病率较高

由于发病率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不同资料对比时,可能会存在年龄、性别等构成的差别,应进行发病率的标准化。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3]。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此次调研发现与以往调查报告的数据相比妇科病的发病率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了,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左右的女性患过妇科病,妇科病已经成为了女性主要面对的疾病。

1.2低龄化发展

低龄化一般指疾病,(或者某件事)的发生在朝着年龄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妇科病的发病一般在30岁以上开始急剧增加,这是长期调研的结果[4]。但是近年来开始显示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很大一个特征就是低龄化发展。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妇科病群体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开始对更加年轻的女性提出了挑战。

1.3复杂多样化

和以前相比,此次调查得出的妇科病调研结果显现出更加复杂多样性,一些妇科病在以前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的,病症的原因也更趋向于多元化,病症开始向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很多妇科疾病的医疗手段还没有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水平。这就给妇科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多难题,治疗的难度有了很大提高,对妇科医疗水平的发展提出了很大挑战,给我国的医疗造成了一定压力。

2妇科病发病率高的原因

2.1生活习惯较差

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哪些,生活中大家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习惯。有些习惯对生活有着坏的影响,而有的习惯却能让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妇女有着特殊的体质,与普通男性相比,女性的抵抗力和身体素质都要更加逊色不少,人的身体情况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先天遗传,而更大原因是后天的生活习惯,先天的遗传无法改变,而后天的生活习惯却可以因人而异。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很多患有妇科病,或者有着妇科病病史的女性都在生活习惯上和卫生保健方面较差,最终导致了妇科病的青睐。

2.2观念意识落后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他各脑区信息的意识脑区,观念是人们对事情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在我国的农村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意识较为薄弱,很多人对于妇科病的预防不到位,对妇科病的产生原因没有很深刻了解,最终直到患病后才发现,那时只能说为时晚矣。

2.3卫生医疗条件较差

医疗设备是医疗活动得以开展的必备条件,没有物质条件的保障,再高明的医术也智能束手无策。随着农村医疗保险的实施,我国农村居民的治病难、治病贵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克服,农村的医疗条件和医疗设施,使得医疗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医疗条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卫生医疗条件的缺失让妇科病的产生更加频繁。

2.4缺乏专业医务人员

医生是整个医疗活动的核心,对于妇科病的治疗活动处于支配地位,是一切医疗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村医疗场所的医生水平较以前也有了很大改善,很多医术高明的医生开始向边远地区配备,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生医术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医生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了没有做到专病专治,治疗妇科病的医生大多不太专业,在治疗过程中难以做到对症下药,甚至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给妇科病患者带来了更大损伤。

3我国农村妇科病防治措施

3.1思想上重视

在妇科病的预防过程中应该在思想上更加重视预防,做到防范于未然,在平时多和医生等专业人士沟通、交流,稍有不适就应该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检查,不要将小病酿成大病,不仅提高了治疗成本和治疗难度,也让患者承受加倍的痛苦。所以,妇科病预防应该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3.2改善医疗条件

医疗条件是妇科病,乃至任何一种病症治疗必不可少的后备。在我国政府是医疗设备投入的主要保障,政府应该加大对偏远山区医疗设备和器材的投入,以改善我国农村偏远地区的医疗设备较差的现状,只有设备器材的配备更加完善了,我国的妇科病预防和治疗才能取得成绩。

3.3配备专业医务人员

目前我国好的医疗人员大多还是集中在了城市地区,农村医疗人员较为匮乏。医生的水平对于妇科病的治疗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医生能够让妇科病的治疗痛苦降低到最小化。因此,我国的农村地区应该加大对妇科专业毕业生的引进力度,通过配备专业的医务力量来保障妇科病的防治。

3.4加大妇科病知识宣传

妇科病目前正在蔓延开来,其势头长期难以得到遏制与人们对于妇科病的认识不到位有着很大关系。在妇科病的应对中必须做到防范于未然,各个地区的妇幼保健站应该多向落后地区的妇女群众宣传妇科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让人们对妇科病有更加深刻认识,这将会有效促进妇科病的防治。

4结语

妇科病对于个人和家庭均有着很大危害,妇科病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近年来有迅速扩大之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妇科病发病率高与生活习惯较差、观念意识落后、卫生医疗条件较差、缺乏专业医务人员有着很大关系。应该从思想意识、医疗条件改善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防治妇科病,让没有患者积极预防,患者能够接受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常瑞云,王贞,王红爱.某钢铁企业女职工2003―2005年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30):55-61.

[2]王临虹.妇科常见病防治[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