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7:40

产业发展思路篇1

1.1创新不足导致行为滞后

思想的不开放,导致山西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明确,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省许多高校的大部分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局限于校园之中,基本没有与社会的交流与市场的合作,高校体育的功能延伸不到社会,体育资源优势体现不足。高校拥有数量庞大的优质的体育类人力资源和一定的相对专业的运动场地,因体制等的原因,这些人力资源与场地在课余时间容易出现大量闲置,大量的专业体育指导人员也不能为社会所用,体制与市场两张皮的情况严重。

1.2山西省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滞后

我省高校的体育设施总体来说严重不足。作为山西省唯一一所“211”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目前拥有体育场5个,体育馆3个,篮球场6个,网球场1个以及少量的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如乒乓球室、健身室和一个游泳馆,这些设施分布在5个校区,这些运动场所仅能满足日常教学使用,没有办法为社会服务。其它院校,如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的各类体育设施建设使用状况也大体相当,与其它省、市的许多高校相比是比较落后的。目前我省高校体育设施的社会化使用状况是:部分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等实行有偿开放,且数量非常有限。基本没有相关的体育健身娱乐服务,能够对社会开放的相关的健身技能培训和辅导很难开展。我省各个高校的体育设施和场馆一般是由部门申请,上级拨款建设。各个高校的体育部门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缺乏新思路,没有把高校的体育建设与社会和市场相结合,没有站到体育产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

1.3山西省高校自身的发展思路落后

高校体育是否能向产业化发展,往往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发展思路。我省的高校一般没有把体育产业发展作为硬性工作指标去要求,这就造成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创造力缺乏。高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首要是为学生服务,但学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服务的局限往往使我们的管理者只顾眼前,忘了长远。

1.4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缺少市场化运作的商业赞助和运作环境

由于我省的自身特点,我们只能借鉴其它省市相对成功的经验,在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方面还要根据自身要素逐步探索。现有的高校体育与市场的契合点主要还停留在企业的广告赞助层面,去掉广告,则只有主管部门的行政经费和公益活动。这种单纯商业赞助使高校体育与市场的结合力度不够、资源竞争优势不足、纽带关系脆弱。如我国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太原理工大学连续十五届全部进入全国八强,13次西北赛区冠军,2次荣获全国总冠军的好成绩,支撑这些活动的经费一部分是一些企业赞助,还有一部分则是政府和学校的资助,还远远没有一个良好的体育产业化机制来运作。由于缺少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我省高校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很难开展,参加全国性大型赛事的机会就更少,严重阻碍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1.5缺乏合作机制影响产业发展

我省各个高校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大而全,为了教学的需要,每个高校都拥有自己的体育场馆。如何能够把这些分散在各个不同地区的体育场馆整合利用,如何调动各个高校的专业体育人才,如何发挥这些物与人的积极性,将对我省高校体育产业跨越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山西省大学城的建设和陆续投入使用,拉近了各个高校的距离,为将来的体育设施资源整合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大学城各个高校仍处于建设阶段,各种体育设施还不十分完善,各个学校的体育设施仅够完成自身教学任务,没有体现出各自的特点,相互之间的配合也不够紧密。要想真正使我省高校体育向产业化发展,就要真正从思想上打破校与校的界限,要能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各个高校现有的场馆设施和人力资源,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校与校的相互合作,积极开拓市场,使其向体育产业方向发展。

2我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索

2.1教学与社会并重,管理与市场共存

高校体育产业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但是高校体育产业化不应等同于社会体育产业化概念,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前提仍然是教育,目的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使高校体育资源既能服务教学,又能服务社会。而高校体育资源的市场化、服务化和产业化则能够从另一方面解决社会体育资源短缺的状况,反过来也能够提高高校内部“造血”功能,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采取各种引资、联办、资源共享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优质资金资源,弥补自身资金、信息和服务不足的缺陷,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2.2积极开拓市场,建设特色体育产业

高校体育拥有一批专业的、相对年轻的、高知识的体育人才,同时也具备一定水平的基础体育设施,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样的自身优势,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面向社会公共群体开展一些有偿和无偿的社会服务,树立自身品牌效应,实现育人、服务和创收等方面的多赢局面。

2.3利用大学城集群优势,实现区域体育产业协同

大学城一般是由几所或几十所高校共同成立的大区域教学示范区,它本身具有人员优势、区域集群优势、资源环境优势和政策倾斜优势的特点。我省高校园区是由10所高校共同建立组成的,它也具备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特性,为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会和局面。如何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作为邻居的各个高校之间如何利用相互的公共体育资源,开发体育产品、实现体育市场拓展和社会服务,是摆在现有10所高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大学城”作为我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可以快速提升高校区域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各高校之间的知识共享和资源优势,以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绩效。还可充分利用一些现代媒体的力量,展现高校品牌优势,促进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3结语

产业发展思路篇2

关键词:岳阳;旅游产业;swot;对策

一、引言

岳阳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岳阳的旅游业曾火爆一时,但是三峡截流后,受到水路客源减少的影响,岳阳旅游业一直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将就岳阳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进行有益探索。岳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一江(长江)、四水(湘、资、沅、澧)、三省(湘、鄂、赣)的多元交汇点,北通巫峡,南及潇湘。岳阳不但有京珠、京广铁路由南而北贯通,也拥有方便的水路交通。岳阳北依武汉,南靠长沙,西边是湖南的大湘西旅游圈,东边亦可融入长三角旅游圈,其旅游区位可算是极佳,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互交融,是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二、岳阳旅游产业swot分析

(一)优势

1、占据优势区位,有利于发展旅游。岳阳位于湖南省东北,有“湘北门户”之称,北临长江,扼洞庭四水,有人形象地把岳阳所处的地理位置简化成为一个“q”字:q的一竖指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郴州-衡阳-长株潭-岳阳”经济走廊,q的半弧形代表洞庭湖周边地区,岳阳就是一竖与半弧交汇的顶点;在交通上,京广大动脉穿过岳阳,给岳阳带来大量的经济流和客流;在旅游区域布局上,在南部有现在正着手大力发展的长株潭经济区,往西有湖南的强势旅游区——大湘西旅游区,往北有经济枢纽武汉,在更大的范围上说,岳阳甚至可以融入更大的经济旅游合作,往东可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往南可以与泛珠三角区域进行密切的合作。

2、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首先,岳阳文化古老悠久,积淀丰富,有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齐名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另外还有被誉为“情岛”的君山,分布着二妃墓、柳毅井、飞来钟等等名胜古迹。在岳阳城区内还有小乔墓、鲁肃墓、文庙等等。自然资源方面,有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南湖风景名胜区、大云山、五尖山等等。丰富多层次的旅游资源为来岳阳旅游的游客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可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3、旅游产品丰富,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岳阳拥有很多高品质、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岳阳君山银针,以三起三落著称,古代谭元春还曾做诗赞许,可见其盛名;还有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岳州扇,与苏州扇、杭州扇同享盛誉,成为工艺扇中的三姊妹。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岳阳有独特的食鱼文化,回头鱼、银鱼都深受游客的喜爱。

(二)劣势

1、资源分布分散,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岳阳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空间分布很分散,岳阳楼、文庙、南湖风景区等等在市内,但君山、慈氏塔等分布在市区以外,到核心景点张谷英村需乘车一个多小时,著名的屈原墓、屈子祠等都在汨罗市。

2、旅游定位不明确,线路缺乏有效整合。岳阳现在的旅游定位并不明确,各个资源缺乏统一的形象定位,洞庭湖、南湖是以其优美的自然风景而吸引游客,岳阳楼是以其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而屈子祠等又是以屈原的文化为切入点。零散的形象定位使岳阳难以树立一个强势的吸引形象来招揽更多的客源。

(三)机会

1、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大发展时期。今后20年,全球旅游人数将从2000年的6.68亿增至近16亿;旅游业的收入增长的幅度将在20年中增长3倍,达到36000亿美元。而且到2020年,中国的旅游人数将达到1.3人次,从而取代法国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旅游大国,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岳阳的经济发展快速且平稳。2007年岳阳市全年实现gdp915.84亿元,连续10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同年,岳阳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3元,同比增长16%。这些数据都表明,岳阳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拥有更多的收入可以用于旅游,旅游的物质条件不断提高。

3、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建设公共设施,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接待条件。岳阳市政府已经明确了将旅游作为岳阳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将大力招商引资,拉动岳阳的旅游业发展。

(四)挑战

岳阳北有武汉,其有利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区位都必然会对岳阳的旅游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南临长沙,其综合实力远超过岳阳。在岳阳以西,是湖南强势旅游区——大湘西旅游圈,拥有世界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及江南风景的代表凤凰等等。从更大的范围上看,岳阳南边有已有十几年合作历史的珠三角经济合作圈,东部又有长三角合作圈。这些区域都是岳阳旅游的强大对手,岳阳若定位不准、宣传不到位,很可能被这些地区争夺去大量客源。

三、岳阳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一)岳阳旅游市场定位

岳阳的一级旅游客源市场应该定位于省内,鉴于省内其他旅游资源的替代作用,岳阳应该与其他强势的旅游地区发展旅游合作,实现信息共享、线路整合,吸引大量客源。湖南的邻省应该视为岳阳的二级旅游市场,为了吸引其他省的客源,岳阳更要与其他旅游地区进行合作,进行整合营销,单凭岳阳现有的旅游产业实力还不够作为一个单独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作为一个旅游经过地或是与作为一个旅游系列产品中的一个部分进行营销将获得更好的客源市场。

(二)岳阳旅游产品定位

旅游最核心的内容还是文化,而岳阳拥有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要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定位,建立“文化-产品-市场”的有机关联。

岳阳的旅游产业应该定位在一个“忧”字上,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就是以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全国,表达了岳阳人民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另外,岳阳作为屈原的第二故乡,将传承并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屈原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先忧后乐,团结求索”。岳阳应该扩大屈原文化节以及龙舟节的影响,并将屈子柌、屈原墓与岳阳楼进行很好的整合。君山二妃墓流传着娥皇、女英因为思念舜帝,泪洒于竹,哀号而死,这也是一种忧愁,同样可以以“忧”作为主题。

很多景区景点都推出休闲与喜乐为主题的旅游,当岳阳反其道而行之的时候,必将脱颖而出,营造出鲜明而独特的旅游形象,这是一个大胆而新颖的尝试。

四、岳阳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旅游管理部门

市场的确是进行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但是通过市场所进行的资源配置并不具有完全效率性,因为市场会出现失灵现象,仅仅通过市场是很难完成资源有效配置的,只有政府对旅游经济活动施加某种程度的干预,才能使旅游经济活动更有效率。政府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第一,政府要制定出完善的旅游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规范并激活旅游市场。第二,政府应该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接待物,而各个旅游接待物往往具有公共性。第三,构建灵活的旅游业经营体制。第四,加大岳阳旅游宣传力度,政府要投入人力财力致力于岳阳旅游的形象推广,做好宣传促销活动。第五,寻求政府间合作,协同打造旅游精品路线。

(二)旅游资源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旅游景点的维护和建设,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吸引力。景区要不断增加或是更新景点,一方面可以增加景区容量,另一方面也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

其次,旅游景点周围设施的建设要注重与核心景物的风格协调,以岳阳楼为例,其周围的饭店、餐馆、商店都可以设计成为带有明清风格的建筑。

最后,岳阳的旅游景点应该合作推出通票。岳阳旅游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留不住游客,来岳阳旅游的游客很少在本地过夜。推出通票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将岳阳楼、君山、张谷英村三个景点合为一张门票出售,通票价格只售到分别单买其中两个景点的门票的费用,这样将吸引更多的客源,景区也可以因为规模效应而盈利,游览这三个景点需要不止一天的时间,这必将拉动住宿业及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凸显旅游的乘数效应。

(三)旅行社

旅行社是沟通旅游者与旅游景点之间的桥梁,发挥好桥梁的作用才能营造出游客与旅游景点的“双赢”局面。如何结合好“推”和“拉”的旅游市场营销,是岳阳旅游业获得更多客源的重要问题。如同国内当今大多数旅行社一样,岳阳旅行社也存在导游员激励制度方面的问题。岳阳旅行社管理人员应该敢于创新,推出合理的员工激励制度,员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随之提升,联合打造岳阳旅行社的品牌。

(四)酒店

岳阳现在共有酒店43家,其中大部分是三星级及以上级别的酒店,整体上说岳阳酒店档次构成偏高,经济型酒店较少。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岳阳还应该建设更多的经济型酒店,调整产业构成。另一方面,岳阳的酒店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接待游客的层面上,更应该创造事件,主动吸引客源。岳阳的酒店可以借助巴陵饮食文化推出“巴陵特色饮食节”,在活动期间推出从古至今岳阳地区特有的饮食,如回头鱼、蝴蝶过海、洞庭银鱼、洞庭腊野鸭条、君山银针鸡片等等。岳阳的特色巴陵戏也可以加到酒店活动中。这不仅将增加新的旅游项目也将提高岳阳旅游产业的盈利水平。

(五)旅游交通

岳阳现在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相衔接的交通网络,可进入性强。岳阳楼、君山、南湖风景区、文庙等主要景点都位于市内,而且距离较近,方便游览,张谷英村位于市区以外,但是有直达大巴,所以也很方便。应该提高岳阳旅游交通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游客经历,像从市内去君山岛就可以首选水路,让游客乘坐精心设计的小舟前往君山岛,可以渲染出不一样的气氛,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唐召英,杨宁光,苏智先.岳阳市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林业调查规划,2004(4).

2、袁林,冯健.江西省永修县旅游发屡的swot分析及其组合战略[j].农村经济,2008(2).

3、刘飞龙.岳阳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5).

4、张华,谷人旭,程智.岳阳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5、易炼红.创造巴陵盛状[j].求是,2005(14).

6、林静.三明市旅游产业定位与市场营销对策[j].三明学院学报,2004(3).

7、把多勋,游喜喜.试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和一般条件[j].开发研究,2007(1).

8、张艳.旅游市场中各利益相关者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

9、甘露.解析韩国旅游业成功的因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产业发展思路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思路;对策;广东梅州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1-0328-02

为加强梅州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长期农业技术合作,发挥农业种植养殖专业户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梅州市农机经济发展,集思广益,对如何进一步探索梅州市农业产业化新路子的举措进行认真的讨论研究,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提高梅州市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小康社会。

1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梅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要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争当农业强省排头兵”这一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为重点,耕山致富,优化组合资金、科技、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综合运用水利、交通、信息等社会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经科技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改造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使之和市场接轨,使产业链不断延伸,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梅州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2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主要目标:到2015年,梅州市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信息和市场流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检验体系,农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农产品基地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和加工转换水平逐步提高;农民来自农业产业化的收入逐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主要任务:重点发展南亚热带特色农业、园艺业、优质禽畜水产等效益农业,在稳定粮食、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基础上,努力做大做强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以及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和产品,使之逐步形成良种苗繁殖、饲料生产、科学种养、保鲜加工、市场销售比较完整的一条龙经营。

3发展对策

3.1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主体的组织作用,完善农业经营模式和分配机制

一是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鼓励和引导生产经营服务内容相近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开展横向联合,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开拓市场。探索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重点推行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社、农村社区性资金互助社、赊购赊销资金互助合作社、政府扶持性融资组建的资金互助会等4种模式。二是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落实好国家、省有关优惠政策,重点在财政项目资金、税收和信贷、科技研发、建设用地、产品出口服务、农产品品牌申报等方面,对农业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积极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

3.2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一是全面推进梅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15个,各类农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种植示范片、农业科技示范村等107个。将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先行示范基地和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重要载体,以粮食、果蔬、油茶、茶叶、南药、畜牧水产、林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等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突出抓好梅州市文化旅游特色区、农业旅游园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等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的建设。二是重点打造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示范中心区。充分利用该市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建立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示范核心区。招商引资,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信息、才能等优势,建设高水平的种植养殖、加工、物流、休闲观光等功能区,成为全市现代农业产业的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土地流转上规模,名优品种上水平,先进设施上档次,标准生产保质量,产品加工增价值,信息服务促增收,旅游观添效益”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

3.3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增加效益和附加值

从梅州市的实际出发,从5个方面着力搞好加工、流通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一是大力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要重点发展果蔬、茶叶、南药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其进行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二是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对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米袋子”、“菜篮子”基地,为超市、学校等对接单位提供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创立名牌农产品、办理农产品质量认定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制度,为“农超”、“农校”等产销对接活动搭建高效、便捷的平台,让更多物美价廉、环保的农产品走上百姓的餐桌。加强市场监管,让人民吃上放心的食品。三是加大科研合作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商品率,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四是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功能强大、设施先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在国内具有较大辐射能力的知名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参与当地市场建设,利用其巨大的网络资源、信息平台,促进当地市场迅速崛起,健康发展。对于符合当地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从立项、审批、征地、建设、金融、税收等各环节给予支持。五是抓好冷库建设。大力推进中心冷库、田头冷库建设,着重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冷藏保鲜加工水平。

3.4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全面推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服务网络,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管理和指导服务,建立与现代农业高效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机制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开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试点,探索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1-2]。

3.5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创建广东省名牌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打响梅州市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现代化农业竞争力,大力开拓国际市场[3-4]。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种农博会,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完善对企业创品牌的激励机制,培育梅州市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名牌。

3.6依靠科技推动,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先进技术

一是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产学研”基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科技下乡活动等,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训农民,培育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科技的深入发展。二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无公害生产、作物秸秆腐熟还田、“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高产栽培等农业先进技术,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3.7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发展环境

一是依靠政策驱动,落实和制定有关优惠政策。落实惠农政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加大财政、金融信贷、社会资金投入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各级财政要优化投资结构,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投放市场前景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和基地建设。各个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投入的重点,给予资金倾斜,支持解决企业技改贷款及农副产品收购流通资金贷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外商资金,以多种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三是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为农业产业化风险资金出一部分资金投保,做到能及时、有效化解生产经营的风险。同时,农业、经信、外贸、粮食、供销社等部门要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扶持费,用于扶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设。

4参考文献

[1]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2(4):1-6.

[2]辛逢春.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663-1664.

产业发展思路篇4

关键词茶叶产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云南巍山教育教学

巍山县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产业基础,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贫困山区要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实现产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发展茶叶产业是一条可寻之路[1]。走“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巍山县茶叶走入国际市场、实现提质增效的主体思路。教育教学

1巍山县茶叶生产现状

2009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1646.07hm2,其中云南大叶种面积1361.87hm2,2000年引进台商种植无性系乌龙茶、铁观音284.2hm2,年产干茶515t。有小型的初制所20个。有注册公司4家,其中2家为漾江林业局茶厂、云南大理巍山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绿茶、普洱茶为主,产品远销省内、省外。另外2家为五星茶厂及巍宝茶厂,以生产乌龙茶为主,产品主销福建及台湾。巍山县的茶叶产业主要以山区及半山区为主,主要分布在青华乡、大仓镇及永建镇。

2存在的问题

2.1茶树老龄化,零星种植较为突出

巍山县的茶园,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的茶园。至今茶树已老化,且零星面积多,连片面积少;加上茶叶受市场的影响到较大,几起几落,造成茶园有效株不足,茶树采摘面小、量少,茶园投入不够,茶叶产量低。

2.2茶农意识落后

由于茶叶主要种植在山区及半山区,山区茶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教育及接受新科学、新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种植茶叶主要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缺乏商品意识,没有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自身脱贫致富的产业来抓[2]。

2.3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近几年由于国际国内的茶叶市场价格起幅较大,造成各级政府部门对茶叶的发展持观望态度,徘徊不前,多数茶园重栽轻管;业务部门由于缺乏资金,对现有茶园的改造及培训严重不足。

2.4有品牌,但竞争力较弱

巍山县有20个初制所,4个企业,但都各自为政,单打独斗。近几年来,企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及多种原因,无法对初制所茶叶进行有效回收。企业虽有品牌,但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加上优质精制茶叶产量少,包装粗糙,没有统一的特色品种,很难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造成茶叶成品销量少,农民、财政效益不明显。

2.5缺乏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

要提高巍山县茶叶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还必须提高茶叶产量和加强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建设,走“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路子,依托乡级初制所,初制茶叶成品由龙头集团统一收购,再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保证茶叶初制所原料不外流,保护茶农利益,保证精制茶原料,增加县财政的税源。

2.6茶叶营销信息不流通

由于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市场信息,巍山县生产出来的茶叶产品大部分只局限在本县或本市内销售,而且销售面狭窄;加之没有集团公司和统一品牌,很难适应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经营发展目标。

2.7茶叶市场监管不力,市场秩序混乱

在茶叶市场经营过程中,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制假、造假,侵犯茶叶品牌,给政府及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茶叶销路的扩展。

2.8茶叶种植管理粗放,安全隐患突出

由于巍山县茶农科技文化素质落后,在种植茶叶管理工作上存在着品种老化,投入管理跟不上,茶叶产量、质量

低等问题;加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茶叶的农药残留物重金属超标,茶叶产品存在着质量安全隐患。

3发展思路

3.1统一思想,增加投入,稳定茶叶产业发展

巍山县现有茶园面积已达1361.87hm2,且多数分布在山区半山区,都属投产茶园,是山区、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茶叶产业的兴衰关系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局。为此,全县各级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会,广辟财源,利用各项财政措施,坚持“稳定、改造、投入、提高、增效”的发展方针,稳定茶叶产业的发展。

3.2整合茶叶企业,培育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对现有的初制所、茶厂、精制茶厂按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进行大量技术改造和优化整合;并根据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品牌形象进行企业重组,以此提高茶叶产业的竞争能力,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依托台商,开拓国际市场[3]。

3.3选育推广茶树良种,提高茶叶品质

巍山县种植发展的茶园,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的茶园,且以实生苗为主。按照市场对品牌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茶树育种目标,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良种在茶叶产业中的基础地位;加大优质茶树良种的推广种植力度,提高优质茶树良种的覆盖率,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地对巍山县现有的实生苗茶园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以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

3.4加强茶园生产管理,提高茶叶质量

一是进行低产茶园改造,补植、补造,更新茶园,重新种植,重新建园;二是抓好新植茶园的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全部采用无性系茶树种苗,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增加投入,改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修道路,建水池,保证茶园旱涝保收,稳定茶农收入,稳固茶叶产业的发展[4]。

3.5进行无公害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

按照“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的要求,进行无公害茶园生产管理,严禁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废弃物对茶园的污染,严禁施用垃圾和劣质及未登记的肥料;以消费者的健康为目的,努力形成绿色、环保、无公害食品的茶叶生产线。

3.6更新知识,加强培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懂得茶园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还要加强营销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引进新的加工设备;并派出科技人员外出学习,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市场信息,再将自己的所得,培训、传播给茶农,使他们不仅懂得生产,还了解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稳固、发展、壮大产业。

4参考文献

[1]夏雪飞,胡中扬.湄潭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贵州茶叶,2009,37(3):18-19.

[2]郑宽明,李天芳,郭亚锋.陕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0):7-9.

产业发展思路篇5

关键词:歙县;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9-1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居住和工作环境越来越重视,绿化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发展苗木产业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美好乡村、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歙县位于安徽南部,西邻黄山市区,西南与休宁县相连,北接绩溪县,东及东南与浙江省毗邻。全县总人口近48万,下辖28个乡镇。歙县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苗木产业。近些年来歙县很重视苗木产业发展工作,把发展苗木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来抓,从而使歙县的苗木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已成为农村经济领域较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但随着苗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种植模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更好地实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育苗,规范化管理,适应市场需求,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规划,明确政策,采取措施,提升档次,加快发展,把苗木产业做强做大。

1苗木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歙县的苗木生产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近几十年来,苗木生产单位为本县的营造林生产用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苗木生产事业也逐步发展壮大,苗木品种逐渐呈多样化,城镇绿化苗木品种也从无到有,一些有本地特色的乡土苗木不仅提供给本县城镇绿化,还销往临近外省市。全县林木育苗基地现有面积246.7hm2,另外,近几年通过造林(绿化苗为主)可改造的潜在苗圃约286.7hm2。目前全县苗木生产能力为593万株,盆景5.66万盆。培育树种中,造林用苗树种有油茶、山核桃、枇杷、猕猴桃、柑橘等;绿化用苗树种有桂花、红叶石楠、台湾樱花、樟树、银杏、杜英、红花木等;盆景用苗树种有梅花、罗汉松、榆树等。

2苗木产业存在的问题

(1)苗木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不高。除远近闻名的卖花渔村苗木盆景基地外,大多数苗木生产单位或个人经营面积小,主导品种不多。

(2)圃地选择和组合难度大。我县县城周边及公路沿线农业短平快经济作物(如甘蔗、烟草)、水果和蔬菜基地发展快,效益高,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苗木基地的发展。发展苗木基地土壤条件要求相对较高,由于人多地少的原因,成片土地组合难度较大。再加上地租逐年增长等原因,一些育苗单位或个人想扩大圃地面积,因土地租赁困难,受到一定的制约。

(3)因城市建设、公路拓宽改造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设需要,沿路及城区周边的苗圃地被征用比较多。近些年,在慈张线因道路拓宽、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市政建设等已征或即将征用苗木基地,超过20hm2。被征用的单位或个人如想继续从事苗木生产行业,还需另辟蹊径组赁土地,无形中增加了苗木产业发展的难度。

(4)培育苗木尤其培养大径苗木周期长,在行情信息上,单枪匹马的苗木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很难把握市场脉搏。

(5)苗木生产经营户生产面积普遍小、苗木产量不高,用户若需要一定数量的同品种同规格苗木,现有苗圃中很难全部配齐。

(6)苗木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农户追求的是单位面积的株数,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规格全冠树型苗木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有些苗圃过密的苗木因没有更多的圃地移植,直接影响了树冠的生长,影响苗木档次提升。

(7)在管理水平上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管理较为粗放和相对落后,苗木产品、品质与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3歙县苗木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3.1发展思路(1)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歙县苗木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扩大苗木产业规模为目标,以优化品种、提升苗木产品规格档次为重点,以建设苗木示范基地、育苗大户和苗木盆景园区等建设项目为支撑,全面推进苗木产业发展,力争建成重要的苗木生产县。通过新建和改造,强化品种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力争10a内,将全县建成苗木基地0.12万hm2,苗木存圃量达到2500万株(含盆景),年产值1亿,力争形成2~3个具有本地特色、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格的优势品种,形成2~3个经营面积20hm2以上,年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的林木育苗单位。

(2)调整苗木产品结构、制定整体长远规划。一是调整育苗结构、建立苗木示范基地。提高认识,改变传统苗木生产观念,调整苗木产品结构。在原有苗木基地的基础上,在县城周边、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沿线、景区景点周围重点发展苗木基地。在重点区域、地段建成15个6.7hm2以上的连片的苗木示范基地。二是制定合理规划,抓好重点建设。以交通便捷的郑村镇、桂林镇、徽城镇、雄村乡、富镇、许村镇、北岸镇等7个乡镇为苗木产业发展重点乡镇。同时搞好现有国有场圃所的圃地苗木示范点建设。郑村镇以东方绿洲植物园为依托,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主要生产以桂花(尤其名贵品种朱砂桂等)、红叶石楠、红豆杉以及石斛兰等苗木为主,兼顾发展本县特色经果林苗木和盆景园区。同时适量引进适宜我县生长的优良新品种(如铁皮石斛),建成高科技工厂化林业科技示范园。雄村乡依托卖花渔村品牌优势,重点发展盆景产业和油茶良种苗木为主。桂林镇以培养大规格乡土苗木、特色苗木(台湾樱花、腐婢等)为主,逐渐扩大殷家村盆景园区、徽苑花木场台湾樱花基地和新管苗木基地。徽城镇以培养樟树、梅花、桂花为主,兼顾雷竹、灌木类苗木发展。富镇以黄山甘白茶生态园和园艺场为依托,发展桂花苗木,并兼顾发展其他乡土品种。许村镇、北岸镇以发展厚朴、银杏等乡土品种为主。在城许公路沿线、绩黄高速沿线和徽杭线的两侧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尝试发展苗木基地,并兼顾林苗两用林发展。国有斯干苗圃以发展香樟、桂花和造林用苗为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扩大规模受制约的情况下,适当发展一些本地稀缺品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多育一些农民需要的乡土树种,为全县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做好苗木供应保障。歙西林场和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充分发挥林业技术优势,搞好示范点建设,以建设油茶良种采穗圃和“徽香”猕猴桃采穗圃为主,兼顾常规绿化苗木和稀缺苗木发展。三是提高科技水平,明确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提高科技含量,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绿化苗木,以良好品种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使歙县的苗木产业能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有一席之地。四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积极开展珍稀苗木、珍贵药用植物的繁育工作,使其尽快形成商品,形成规模,占领市场,促进林业增效,生产经营单位增收。

3.2发展对策

(1)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县级苗木生产指导协调组织,负责全县苗木产业建设的协调和指导工作。引导苗木(或盆景)协会开展工作,依法保护苗木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督、规范市场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聘请林木种苗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经营者的生产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参加苗木种植合作社,形成抱团生产、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

(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苗木基地连片种植,形成规模优势。制定相关苗木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奖励机制,鼓励本县有意从事苗木生产的人士发展苗木产业事业,同时引进外地具有较强实力的苗木生产企业参与发展,通过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我县苗木规模和档次,同时带动本地苗木种植户共同发展。

(3)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搞好歙县的保障性苗圃特别是国有苗圃的建设,缓解培育苗木所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加大苗木基地的水、电、路、种苗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苗木生产和经营条件。

(4)增大育苗与造林的结合力度。歙县近些年每年承担0.2万hm2左右的造林任务,每年需要苗木约200万株。根据每年的造林规划和造林树种、数量,采取定单生产、定点供应。同时,在山坡地采取支付造林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建设林苗两用林基地,做到亦苗亦林,即能美化荒山荒地、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从中获得苗木收益。

(5)进一步加强苗木生产单位的宣传,及时在省、市、县林业种苗相关网站苗木供应信息,同时建立健全苗木的网络销售服务平台,以促进苗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4结语

产业发展思路篇6

【关键词】八都镇;竹产业;发展思路;对策

1基本概况

八都镇现有总人口23518人,共计6277户,2012年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8998元。八都镇现有林业用地10833.5hm2,其中毛竹林4583.7hm2,是全市毛竹林面积最大的一个镇,占全市毛竹林总面积36365.5hm2的12.6%;现有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量427877m3,森林覆盖率达73.7%。八都镇的地理区域位置十分优越,培育高产高效毛竹林的立地条件好,山地坡度较平缓,土壤深厚肥沃,素有“龙泉南乡好山场”之称。近几年来,龙泉把竹产业作为兴林富民的一大主导产业来抓,运用市校合作这个平台,开展了培育高产高效笋竹两用林和材用林的科学技术研究,并将研究取得的先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全市广大竹农中大力推广应用。龙泉市委、市政府把八都镇作为毛竹高产高效示范典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八都镇在13个行政村建设了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建设项目,建设面积达3033.3hm2,投入项目资金6088万元,全镇毛竹林平均产值达到830元,建设竹林道路334.232km,投入资金465.118万元,初步建成了竹林道网络体系。

2八都镇在发展竹产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竹林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配套完善

竹林基础设施还不够配套的方面主要有道路硬化、蓄水池、游步道等,这些设施还跟不上培育高产高效毛竹的要求。

2.2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建设综合园区和竹林道任务重且基础设施投入大,仅靠上级补助的项目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量的自筹配套资金,而竹农目前的经济收入还不是很高,自筹资金往往严重不足,因而制约了竹产业的发展。

2.3竹龄结构不合理

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竹农在经营竹林中往往对应该保留的Ⅲ度竹重点采伐,主要保留了Ⅰ、Ⅱ度竹,造成了竹龄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冬春笋的产量和竹材的质量。

2.4二产严重滞后

目前,八都镇上规模的竹加工企业只有1家,远远不能适应竹林增效、林农致富的需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对兴办竹加工企业起步阶段在税收减免、经济扶持、厂房场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不够;另一方面,对招商引资工作还没有高度重视起来。

2.5在竹笋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为竹农服务的便民机构

目前,竹农在竹笋产品销售方面往往还是各自为政,在冬春笋销售旺季,大量的冬春笋出现滞销现象,即使能销出去,价格也十分低廉;在竹材销售方面,由于本地缺少竹材加工企业,竹农只能将竹材就地低价销给外地来收购竹材的经纪人,竹农的经济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发展八都镇竹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3.1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完善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镇政府首先应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对本镇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特别是对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疏理,分门别类。对资金欠缺方面的问题进行单列,重点抓住解决资金困难这个问题,积极向上级争取与发展竹产业有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对争取来的项目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实行优化利用,确保重点。把竹林道路硬化、蓄水池、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落实好,真正发挥在竹林增效和林农致富方面的作用。

3.2切实调整好竹龄结构

调整竹龄结构事关竹林增产增效和竹材的质量,因此,应把调整好竹龄结构作为发展竹产业的大事来抓,解决好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坚决除破竹农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以培育笋竹两用林为主要目的竹林,每度竹的保留株数应为3∶3∶3∶1(即Ⅰ、Ⅱ、Ⅲ度竹各保留30%,Ⅲ以上竹保留10%);以培育笋用林为主要目的的竹林,竹龄结构应该为:Ⅰ、Ⅱ度竹各保留40%,Ⅲ度竹保留20%。通过调整竹龄结构把竹林单位面积的竹材产量质量、冬春笋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到最好水平。

3.3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加快竹产业二产的发展

为加快竹产业二产的发展,镇政府应积极向市政府提出促进八都镇加快发展竹产业二产有关优惠政策的建议,包括新办竹加工企业在头三年减免税收、规划出竹加工企业工业园区、以优惠的政策提供给申请新办竹加工企业主、制定相应的经济扶持政策等。此外,还应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以优惠的条件引进竹加工方面的企业家来八都镇兴办竹加工企业,镇党委和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招商引资工作。只有把竹产业二产抓上去,才能更好地兴林富民。

3.4建立竹笋产品销售服务机构

八都镇是竹产业大镇,有丰富的竹笋产品,为了使竹农在竹笋产品中得到更多的实惠,镇政府应尽快建立竹笋产品销售服务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服务机构应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了解和掌握竹笋产品的市场价格和行情,根据竹笋产品的季节性特点为全镇竹农代销、经销各种竹笋产品。在销售竹笋产品服务中,服务机构要以“诚信服务于民”为根本宗旨,争取以最好的价格把竹农的竹笋产品销出去,实实在在地为竹农办实事、办好事。

产业发展思路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63-01

高新技术产业是杭州市“3+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杭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十二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

(一)规模总量稳步扩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28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利税总额335.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1%,与2005年相比,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增长90.86%,年均增长13.8%。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开拓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较快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物联网产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兴起;软件产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加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基本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区域布局,市、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统筹发展。杭州市主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5.5%,萧山、余杭和五县(市)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四)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杭州市着力打造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平台。江东工业园区首期11.29平方公里基本建成,江东新能源产业基地被科技部列入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临安青山湖科技城规划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全面动建。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杭州市加大财政对研发、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2.42%提高到了2009年的2.70%,达到137.59亿元。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强,目前杭州已建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级136家,市级347家,市级以上合计501家。

二、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高速发展的基础。但总体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甚至省内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高,产业引领作用不强;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大”、“好”、“新”项目不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高端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不足;创业投资亟待加强,中介机构还不发达。

三、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围绕建设“天堂硅谷”和创新型城市目标,以各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大平台建设为重要载体,以引进培育大企业、推进落实大项目为主要抓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全面推进杭州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点面结合、城乡统筹,着力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力争尽早迈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

(一)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高新技术的主力军,成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二)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贯彻落实“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顺应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培育发展潜力大、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产业带动性强的研究与开发、服务外包、工业设计、新媒体、动漫游戏、工程总包、科技中介、现代物流、咨询培训等高新技术服务业,迅速壮大规模,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三)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鼓励运用eRp、CRm、SCm、miS等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资源、客户、供应链、经营管理信息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程,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机械、纺织丝绸、轻工、化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工业分层次推广应用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以高新技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劣性强的农业新品种,高起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加大对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作者单位:杭州市下城区经贸旅游局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产业发展思路篇8

马铃薯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在全市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均达到了13%以上。马铃薯现已成为农民种植业经济收入最高的作物。所以发展马铃薯产业和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92-0235-01

1固原市基本概况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市辖四县一区,即: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县和原州区,面积1.0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9.5万亩,人均耕地4.54亩。人口152.5万,其中回族人口占45.8%,也是国家重点帮扶的贫困地区。境内土壤类型以黄绵土、黑垆土、灰钙土为主,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区。当地盛产马铃薯,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

2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固原市马铃薯产业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调整结构、提升效益”的基本思路,以三级脱毒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重,加快种薯脱毒化、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进程,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土地合理流转,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开拓市场,培育品牌,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马铃薯现已成为农民种植业经济收入最高的作物。2011年,马铃薯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48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其中西吉县农民从马铃薯获得的收入达700元以上,该县也获得“中国马铃薯之乡”称号。马铃薯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在全市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均达到了13%以上。同时,马铃薯产业也带动了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些都有效提高了我市马铃薯品牌和竞争能力。

2.1马铃薯种植情况

由于特有的气候等自然条件,我市特别适宜马铃薯种植,是我国北方地区马铃薯较集中的产区之一。目前,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年稳定在200万亩以上,2011年马铃薯总产201万吨。由于加工业和销售中介组织的带动,初步形成了淀粉、菜用型生产基地合理布局,早、中、晚熟合理搭配,延长了上市时间和销售空间,增加了种植效益。淀粉加工型品种主要布局在西吉县中北部、彭阳县北部、原州区东部和隆德县北部等区域,面积达到80万亩,主要品种有宁薯8号、陇薯3号、晋薯7号等;中晚熟菜用型68万亩,主要布局在五县区境内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的区域,主要品种有青薯168、中心24等;以克新系列、费乌瑞它等为主的早熟菜用型面积达到13.4万亩,主要布局在河谷川道水热条件较好区域及设施拱棚。

2011年马铃薯繁育原原种6249万粒;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级(代)”的专用化要求,主要繁育陇薯3号、青薯168、冀张薯8号、克新1号、费乌瑞它、宁薯12号、中薯3号等,全市建立了12个原种生产专业村,原种繁育面积达到9500亩,繁育原种1.14万吨;46个一级种生产专业村,一级种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3.5万亩,繁育一级种20.25万吨。

2012年全市完成马铃薯播种面积210.6万亩,其中:脱毒薯面积120万亩,建立淀粉加工型品种基地100万亩,中晚熟菜用型品种基地75万亩,早熟菜用型品种基地13.4万亩。以抗旱增产示范综合配套技术为支撑,继续实施“百万亩马铃薯抗旱增产示范工程”,全市建设马铃薯抗旱增产示范工程133.8万亩,其中:万亩标准化抗旱增产示范基地建立11个。马铃薯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机播面积达到100万亩,机械化率达到47.5%。

2.2马铃薯加工情况

截止目前,全市年设计加工能力50吨以上加工企业273家,年精淀粉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全粉1万吨。其中设计年产能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宁夏佳立生物科技公司、亚雪淀粉公司、国联马铃薯淀粉公司、长城淀粉公司、富宁投资公司、福宁广业公司、三鼎淀粉公司等。2011年累计生产马铃薯淀粉11万吨。

2.3马铃薯外销情况

为了有效解决马铃薯集中上市造成的销售难、价格低的现状,在全力开拓外部市场加大外销的同时,还将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马铃薯贮藏窖15388座,其中10吨型11316座、60吨型2042座、60吨以上50座、标准贮藏能力达到35万吨。同时,还建设了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一座,即原州区马铃薯专业市场,组建了马铃薯销售龙头企业2家,即六盘山薯业有限公司和天启薯业有限公司。

3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三级脱毒种薯繁育体系虽已初步建成,但开发力度仍不够,繁育缺乏统筹生产,品种多而杂;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还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种薯繁育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监管;外埠市场开拓不够。

二是一级种薯推广应用率低。由于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并未良性运行,马铃薯一级种薯由于其繁育面积大、种薯数量多、贮藏难等原因,生产不足,种薯缺乏;繁育和推广衔接不紧,在一级种薯推广中,由于机制不健全,加之种薯价格较高农民普遍难以接受外,在一级种薯推广应用中受县区各自自外引种及农户异地换种生产,良种良法不配套等使马铃薯一级良种在大田生产应用中让广大农民难以看到其较大优势,农民认知程度低,因此造成推广应用率较低,大量一级良种流失,即浪费了资源,又使生产缺乏良种。

三是生产技术水平低,单产低而不稳,区域间差别较大,我市目前总体农村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而固原市马铃薯生产面积80%以上在干旱山区,区域类型复杂,耕地条件差,经济落后,生产投入不足,致使标准化技术普及率不高,2011年全市马铃薯平均产量仅为792公斤,而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如原州区张易等区域亩产平均达到2000公斤以上。

四是市场化运行机制推行较难。由于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生产区域立地条件差,市场风险较大等制约,固原市马铃薯生产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大范围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推行局限性较大,主要仍依靠一家一户式生产方式,造成科技贡献率提高慢,质量和效益,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空间小。

五是加工业层次较低。目前,全市加工业设计能力总计达到35万吨以上,但大型企业较少,加工制品80%以上为初级产品,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尚属空白,加工增值有限。

4今后发展思路

4.1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合理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单产质量,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升级增效”的发展思路,即按照马铃薯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供给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创新运行机制,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着力推进我市马铃薯产业布局区域化、种薯良种化、种植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提升马铃薯产业层次,努力把固原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

4.2发展目标

全面提升马铃薯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和层次,打造建设全国优质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年稳定在200万亩以上,通过不懈努力,5年内使马铃薯品种专用化率达到80%,脱毒化率达到90%以上,以高产抗旱栽培技术为主的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总产达到300万吨以上,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马铃薯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

参考文献

[1]石瑛.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生产[J].中国马铃薯,2004,05.

产业发展思路篇9

关键词马铃薯;现状;发展思路;青海湟中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6-0320-02

马铃薯是湟中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是当地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之一,是浅、脑山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多年来,湟中县依托特有的高原气候优势,利用冷凉的气候、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加大马铃薯产业开发力度,将其作为最具优势农作物产业来抓,呈现出“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的良好势头。马铃薯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不足6666.7hm2,发展到当前的1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18.6%,年产马铃薯22万t。

1湟中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1.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

马铃薯在青海省广泛种植,湟中县是其主要产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湟中县马铃薯面积逐渐增大。近10年来马铃薯脱毒种薯大面积应用,马铃薯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长,马铃薯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湟中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hm2左右,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1.2%,平均单产近30t/hm2。采用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措施,马铃薯的单产能够达到36t/hm2,比露地栽培马铃薯单产增加6t/hm2。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色泽鲜亮,干物质含量高,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和种植者喜爱。主要品种有青薯2号、青薯9号、脱毒175、青薯168等,初步形成了集脱毒繁种、基地化规模种植、订单化销售和反季节销售为一体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格局。地处浅山地区的海子沟乡已成为马铃薯之乡,全乡马铃薯播种面积1333.3hm2,占总播种面积的40%。马铃薯种植在群众脱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初步形成

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稳步发展,生产中选用马铃薯良种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一套脱毒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并利用生物技术形成了茎尖脱毒、组培、微型薯繁育技术体系和病毒检测体系,建立了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研发基地,占地面积3.93hm2,具备脱毒室500m2,脱毒马铃薯质量监测室307m2,温室600m2,网室13600m2,种薯贮藏窖3176m2,机械库765m2,拥有组培、病毒检测、土壤化验等相关仪器设备50台(套),农机具13台套,以及部分道路、电力、灌溉、供暖等配套设施。依托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补贴项目,年建立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200hm2,脱毒种薯生产基地1800hm2,脱毒种薯生产能力为年扩繁试管苗50万株,生产微型薯150万粒,优质脱毒种薯4万t,全县马铃薯生产基本实现脱毒化。集病虫监测防治于一体的马铃薯原种规模化生产已成体系,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

1.3基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湟中县马铃薯基地建设主要以高淀粉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建设为主,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集中连片、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方式,在种植技术上采用高垄栽培、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播种和收获等技术措施,使产量和效益明显增加。2010年,湟中县1.33万hm2马铃薯基地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产品,不断提高基地良种供应率、生产量和商品率,提升产业效益,促进了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1.4加工业蓬勃发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马铃薯后续加工产业链条逐渐延长,产业附加值增加。全县粉条、粗淀粉加工点超过50个,年加工转化鲜薯1.6万t左右。加工主要产品有马铃薯粗淀粉、粉条等。

1.5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加快

马铃薯产业要发展,不但要抓好生产工作,还要抓好销售环节。通过发展马铃薯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才能做到丰产丰收。每年湟中县与省威思顿等公司签订订单马铃薯6666.7hm2。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推广优质专、特用马铃薯品种,适应市场多元化需要。围绕市场培育和销售,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各乡镇成立了马铃薯营销协会,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一大批马铃薯生产、经营大户,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发展迅猛,已达到100多家,进一步完善了贮藏设施,基本形成了营销组织加基地、公司加基地、经纪人(农民经营大户)加基地等不同模式的产业化雏形。每年外销马铃薯3.9万t,本地转化16万t(其中加工转化1.6万t左右,留种1万t左右,食用、饲用13.4万t左右)。

2湟中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潜力及存在的问题

2.1优势

湟中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的优势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气候适宜马铃薯生产。在马铃薯的生产季节,湟中县气候冷凉、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较大、雨热同季、降水充足,不但有利于马铃薯生长,而且也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色泽鲜亮,干物质含量高,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和种植者欢迎。二是技术优势。湟中县是马铃薯的传统种植大县,当地农户具有较高的栽培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湟中县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脱毒种薯技术比较成熟,能够为当地马铃薯生产提供优良的脱毒马铃薯。三是产品品质优势。湟中县生产的马铃薯,个大、块大、整齐、干物质含量高、表皮光滑、无污染、退化轻、病虫害少。湟中县马铃薯种植的品种也较多,各具特色,能够满足马铃薯加工业的需求。

2.2潜力

湟中县马铃薯生产在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改进品质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潜力较大。一是扩大油菜面积有潜力。目前该县有近1333.3hm2低产劣质小麦、豌豆等作物需要进行调整,改种市场效益较好的马铃薯等优势作物。二是提高单产有潜力。该县马铃薯平均单产达30t/hm2,小面积高产地块已超过60t/hm2,低产地块只有22.5t/hm2左右。三是产品开发运销有潜力。可以通过威斯顿公司、各马铃薯营销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加强产销连接,开发马铃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2.3存在的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少数地区马铃薯生产水平低,投入不足,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滞后,影响了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二是品种更新慢。新品种和替代品种引进、推广速度慢,特别是加工专用品种种植面积小,满足不了加工企业的需求。三是基地规模小,集约化经营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使原料薯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种植效益低下,不能形成相对稳定、均衡生产的产业化基地。四是种薯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种薯市场不规范。五是贮藏条件落后,贮藏窖建设标准不高,导致烂窖率较高。六是贮运和加工转化能力弱,马铃薯加工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以初加工为主,无精深加工产品,增值受限。

3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效益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以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主线,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品种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实现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创名牌特色产品,实现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4对策措施

4.1科学布局,建设“三大生产基地”

根据湟中县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种植习惯和市场的需求,对湟中县马铃薯生产进行合理规划,建立马铃薯“三大生产基地”。马铃薯“三大生产基地”包括种薯生产基地、加工专用薯基地和食用商品薯生产基地。种薯生产基地以李家山、土门关、鲁沙尔等3个乡镇为主。这一地区的气候冷凉,不利于马铃薯病害发生,生产的马铃薯种薯质量好。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种植区域以西堡、上新庄、上五庄等3个乡镇为主。在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以种植大户、家庭农产、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推广良种良法,充分发挥规模化生产的优势,确保优质高产。一般选用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青薯2号、高原4号等高淀粉含量品种及青薯168低淀粉含量品种。商品薯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海子沟、拦隆口、多巴、共和、汉东、大才、田家寨等7个乡镇,大面积种植优质商品薯,品种以青薯2号、青薯9号、脱毒175为主。

4.2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马铃薯良种是确保优质高产的关键环节,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进一步提高脱毒苗、微型薯的质量。积极引进和培育适合当地栽培条件的新品种,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苗种薯生产新技术。在种薯生产优势区域,建立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为提高马铃薯良种化覆盖率提供参考。

4.3狠抓品牌创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开展马铃薯品牌创建工作,申请绿色食品标志认定,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同时培育和扶持农业经纪人队伍,将科技人员、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纳入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

4.4开展高产创建,推进技术创新

要充分发挥马铃薯高产的潜力,确保马铃薯高产。一是培育新的脱毒种薯,完善科学种植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二是开展高产创建活动,通过高产创建项目,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培育高产典型。发挥高产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创新发展理念,带动大面积丰产。

4.5加大贮藏窖建设力度,改善贮藏条件

充分发挥贮藏窖的作用,为马铃薯周年均衡供应提供保障。在已有马铃薯贮藏窖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攻关,新建和改建一批能够进行自动或人工控制温湿度的贮藏窖。

4.6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加工转化能力

搞好市场体系建设,培植一批马铃薯加工营销重点企业,组成马铃薯加工、营销产业化联盟,加工产品除马铃薯粗淀粉、粉条之外,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变性淀粉、膳食纤维、薯蛋白等,进一步延伸马铃薯产业化链条。

4.7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一是面向农户做好宣传工作,将马铃薯种植的优惠政策普及到农户中,提高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加入到马铃薯产业开发中。二是面向社会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湟中马铃薯,培植品牌,提高全社会的认识,使广大农民自觉种植优质马铃薯,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5参考文献

[1]熊利,董光美.万亩冬马铃薯高产创建成效显著[J].临沧科技,2015(4):7-8.

[2]马福莲,马欣.西吉县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管理及技术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3):104-106.

[3]和绍群.太安乡整建制推进马铃薯高产创建的成效与措施[J].云南农业,2015(3):14-16.

产业发展思路篇10

〔关键词〕“一带一路”;藏羌彝文化产业;开放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6)02-0043-04

文化产业最终要和项目落地,藏羌彝文化产业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落地,或者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何到藏羌彝走廊来互动、互通、合作、生根、开花、结果,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

一、知己知彼,推动走出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语言、风俗、宗教、习俗、生活方式、

价值取向,特别是文化需求我们还不是很清楚。需要了解藏羌彝文化产品到哪些国家去,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跟我们国内的差异在哪里。四川人爱打麻将,在国外没有这种普遍现象。他们消费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不研究清楚,就找不准销售对象。所以,需要把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城市、乡村、旅游者、消费者们的消费心理、消费需求、消费曲线。

2015年初,四川组织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沿“一带一路”几十个国家去采访,回来写了系列报道,读了以后感受很深。内地的企业到国外去,不了解当地的宗教习俗,不了解当地的民间禁忌,不了解当地的行政运作机制,所以有一些企业去了就出问题。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日本的企业到印度,先去拜访当地的活佛。他们要举行开业大典,都请活佛为他们主持。他们经常去朝拜寺庙,一下就扎根了。而四川的企业在国外却去找官员,往往很难在当地生根。藏羌彝文化产业要发展,文化企业要走出去,首先需要研究“一带一路”的、风土人情等历史文化特点。

我们到沿线国家和地区去投资,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足够的软实力来吸纳当地的就业工人,在那个地方也很难扎根。我们的企业多把内地的人带过去,很难融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只有聘用当地人来作为我们文化企业的高管,才有足够强大的企业文化来吸引当地民众,才可以扎根。因此,需要知己知彼,不能进入眼前一抹黑的“无物之阵”。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二、推陈出新,开辟新出路

“一带一路”的愿景和行动计划,给藏羌彝文化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与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运作方式完全不一样,体现在新的视野、新的空间、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新的价值等方面。这是一个“新的视野”,需要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放在“一带一路”开放的格局当中去思考,思维和视野相应也要改变。它是一个“新的空间”,以前我们只注重本地区域发展,但是现在要在“一带一路”的空间来思考。空间小可以把握,空间大了却无所适从,因为空间变大就有多种可能性。在大的空间里来思考藏羌彝文化产业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机遇,也带来更多挑战。它是一种“新的方法”。需要用“一带一路”的整体思维、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合作思维、共赢思维、“五通思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来思考藏羌彝文化产业发展。方法变了,路径也变了。“一带一路”的路径发生变化,要采取哪些新的措施,包括经济的、宗教的、人类学、民族学的,将它们有机融合起来。它具有“新的价值”。以前文化产业的价值都是局限于当地区域之内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现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现在“一带一路”给藏羌彝走廊上的文化带来新的价值取向。藏羌彝如何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民族融合,融合之后的价值观要发生哪些变化?我们的产业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怎么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资源发生整合、发生聚集、发生碰撞,怎么产生新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三、彰显特色,探寻耦合性

目前,我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比较陌生。正因为陌生,我们迫切梦想它、追求它、融入它,而又不知道对手怎么样,不知道对方心态怎么样。马克思谈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时,强调通过对象返观自身。没有对象的接纳,没有对象化的成果,没有对象对主体的肯定和认同,很难产生主客体整合。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涵盖七省11州、68万平方公里、760万人口。这个走廊是地域性与开放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特色性与融合性的结合。首先,表面看它是一个走廊,是一个大的行政区划,有几个省区,实际上作为一个走廊,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可以把走廊与“一带一路”结合起来,与南方丝绸之路结合起来。“廊”和“路”是相通的,可以交叉交融发展。其次,整个藏羌彝走廊的多民族特征非常突出,藏族、羌族、彝族、回族、汉族等的民族风情、民族资源、民族信仰等,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强大的民族通融性,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具有互通互联基础,很容易走向世界,形成国际流与互鉴,与全球化发展联系在一起。再次,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特色鲜明。七个省区每个省区有特色,每个民族有特色,藏羌彝的整体性就是一个特色。这个特色来自于资源的整合,没有整合性就没有特色性。一般而言,整合性应该消解特色性,但藏羌彝走廊正是因为整合了,反而凸显了它的特色。因为特色与整合突出了藏羌彝文化的特点,在中国版图上,乃至在世界的版图上去观察藏羌彝走廊这七省区,它在整个地球上是非常有独特的。这个特色一是因为它是“资源富地”,具有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二是“民族宝地”,这里多民族聚集,稳定与发展任务较重。国家对藏区发展出台很多新的政策,强调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突出发展,以发展来解决一切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金钥匙。所以它是一个民族振兴发展的宝地。三是“旅游胜地”。差不多中国最美的地方都集中在这个走廊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它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我国长江上游生态的涵养地,是国家限制开发区,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入,这恰好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宗教圣地”。走廊里的宗教资源独具特色,藏传佛教的各大教派都集中在这个区域,成为信众朝圣之地。五是“文化高地”。以珠穆朗玛峰为代表,有很多历史民族文化积淀和标高。这里的文化高地,主要是指文化资源、文化品牌、文化魅力、文化影响力。

四、巧用资源,融入全球化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之所以能够融入“一带一路”,是受藏羌彝走廊这些地方本身的资源禀赋、区域空间和民族特色所决定的。

一是突出异质文化吸引力。文化的多样性在于突出每个民族的异质文化,异质文化越突出对外吸引力就越强大。藏羌彝这几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特别是生活习俗、民族节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价值观念,包括藏医藏药等民族医药,都具鲜明突出的特点。因此,每个州和县应突出“一州一品”、“一县一品”。如不少地方都在跳锅庄舞,每个锅庄舞也有不同的表演形式,能不能在某些地方相对集中,突出某一个品牌,有些地方弱化一点,把某个地方突出一点,做强各种各样的具有民族风情、民族特色的演艺团队。异质文化的突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我们要走出去演出、去展示、去展销也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是突出空间转换新奇性。空间一变,一切都变。“一带一路”之所以有吸引力,那因为是我们的未知空间,一个奇异的空间。什么是旅游?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就是旅游,所到之处都是新鲜的。空间转换的新奇性要在“一带一路”中间展现出来。城市之间、民族之间、区域之间、项目之间、园区之间,尽可能实现空间转换、空间交流。空间交换带来的裂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要加强“一带一路”与友好城市,“一带一路”与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交流。藏族的唐卡绘画、羌族的“刷勒日”绘画、彝族的毕摩绘画都具有吸引力。能否依托格萨尔史诗建设世界英雄史诗博物馆?甘孜相当于山东省那么大的面积,虽然它的非遗很多,但是很难集中起来予以展示,能不能把非遗保护传承通过部落的形式展陈出来。还有甘阿凉三州的古雕群、桃坪羌寨、原生态的锅庄节、藏传佛教、火把节、羌族的民歌、羌族的瓦尔俄足节、羊皮鼓舞、泸定的樱桃节、九龙观海节等,这些都是这个区域的亮点。这个区域它的民族文化空间在,形态也在,唯一需要转换的是吸引国内外的大量旅游者进来,有些资源没法带走,但是有些歌舞、工艺、项目是可以走出去的,通过文化贸易、文化交流走出去。所以,空间转换是我们追求文化产业项目设计的一个基本着眼点。

三是突出沿线聚集新变化。“一带一路”沿线资源丰富,整个西部太神奇了,西亚、东亚、中亚民族风情太多了,但是怎么聚集就有一个考量。这个聚集肯定会产生新变。因此,要通过大项目、大企业来做。

四是突出进出自由求共赢。一来一去,进进出出,“一带一路”和藏羌彝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必须自由的进出,如果行政审批不精简是很难实观的。所以,进出自由求共赢很重要。七省区藏羌彝的文化怎么自由的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怎么自由的进来,必须要有大的自由度,促进交流自由、贸易自由、学术自由,没有这些自由是不行的。

五、抢抓机遇,加快大发展

大转型带来大机遇。国家转型进入新常态,经济在调结构、稳增长,这个大转型带来了大的机遇。需要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看成一个大走廊、一个大交流的动态变化的整体走廊。七省区不能像铁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七省区一段一个段长,应该有“走廊”整体意识和行为方式,把整个走廊无缝隙连接,七省区要形成聚合优势,这样才能够形成大走廊,才可能有大交流。比如,四川不通过云南,不通过,我们的产品出不去。凉山的彝族文化和楚雄的彝族文化,都是一个民族,其文化产品与服务可以从云南那里出去。所以在文化产品、文化贸易出口这方面,七省区走廊要建立一个机制,建立一个平台,达成一些协议,这样才可能有大的交流。

大沿线开辟大合作。从“一带一路”辐射地图看,差不多把这个地球涵盖完了,这个沿线太长了。我们怎么谨慎地一步一步地出去,进行大合作?藏羌彝文化产业怎么走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我们现在跟国外建立的友好城市联系起来,利用友好城市这个平台来促进大合作、大交流。走廊沿线的友好城市之间能不能在旅游产品、企业注册、文化消费等方面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比如我们到沿线国家,到印度,或者到俄罗斯等友好城市去发展,能享受到当地的市民待遇。这个问题要通过国家层面来设计有关政策。

大项目带来大聚集。文化产业的特质使得创新型小微企业很多,特别是民族地区要搞大的项目是困难的。但是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思考大的项目。这种项目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在国内藏羌彝走廊里设计,把国外的资金、国外的资源尽可能聚集在这个地方;二是走出去,在其他国家去设置我们的项目,建设特色园区,如打造藏羌彝与“一带一路”沿线的民族文化旅游线路、民族文化工艺产品研发基地、高原丛林户外运动营地、藏药生产研发中心、民族歌舞剧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