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贸易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7:47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1

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这种界定,显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混为一谈,使得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个概念来研究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因此,正确认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重新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合理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则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多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根本联系。如果企业是理性的,即企业以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则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实现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就会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技术水平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并不讲究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会缺乏改进生产与经营技术的动力,也不会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不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也就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过程。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在技术外溢的作用下,就会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促进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又会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又迫使企业不断地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会在市场竞争的均衡中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波动变化,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则总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总的来说,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要使得所有企业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是要使得企业在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并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一方面,提高经济效率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根本目标,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这是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一个根本区别。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则经济社会的生产就能够节约经济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和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越高而成本支出越少,则其经济效益就会越好。现代微观经济学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为基础来研究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影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多的差别:(1)从市场结构来看,在市场的长期均衡中,相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但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或经济效益是最低的;随着市场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会下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好。(2)从同一个时点的单个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来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产或经营技术水平较高或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显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未必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当前的水平,那时彩电行业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当前的经济效率,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多数彩’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为简单,20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落后,但那时市场供小于求,因此,那时彩电企业普遍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当前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先进,但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当前的彩电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这一点来看,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市场供求关系则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重新合理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作重新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高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从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来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又可以分外三个层次,(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益;(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如纺织服装或机械电子或化工等等行业)内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影响三个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本文同时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对外贸易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低。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论类似,对外贸易经济效率也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

动的产出与所投入主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率。例如,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降低产品的废品率,在不需要增加较多投入的情况下便可能获得较多的产出,于是,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就提高了经济效率。(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内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重要内容;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率是提高单个行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这两者又是提高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基础。当然,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不同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率,就是要以较少的经济资源投入通过国际交换来获得较多的产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问题。

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经济社会所关注的是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通过市场竞争影响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外贸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反复,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外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性动机就会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缺乏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外贸企业就缺乏通过实现技术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或者通过“寻租”之类的非公平竞争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不可能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体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环境,并促使外贸企业具有追求较好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三、当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对该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重要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有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实际上混淆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认识出现一定的偏差,也难以根据当前的概念来分析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率。笔者认为,当前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概念基本上就是本文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概念:然而,根据本文的概念界定,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重新合理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从理论上分清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运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够分别明确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当前不断深化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政府部门的目标与作用并非一定要取得较高的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以及实施合理的宏观调控来促使企业通过实现技术创新追求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外贸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追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作用就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混为一谈,就无法区分清楚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2

 

【关 键 词】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成因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9世纪初,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100多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跳出比较优势的范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论异军突起,尤其是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出版,引发了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热烈讨论。 

 

波特对竞争优势的研究经历了从企业和产业层次向国家层次、从参与国内竞争向参与国际竞争演进的过程。他早期的研究,如1980年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的《竞争优势》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到了1986年的《全球产业竞争》,波特开始将其理论架构延伸到国际竞争的背景当中。而成为里根政府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成员的经历,使波特意识到国家环境对于企业竞争的成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他开始探寻一个国家创造并保持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终于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可见,产业竞争力始终是波特研究的核心。当研究重心提升到国家层面和国际竞争后,波特将衡量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最佳指标确定为该产业是否具有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出口的能力。这样,在客观上,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由比较优势引发国际贸易的理念提出了挑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究竟哪个是国际贸易的真正动因?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梳理代表国际贸易理论主流的比较优势论与新兴的竞争优势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明确国际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竞争优势》刚刚问世,国内对此理论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这一时期的相关文献中的某些认识违背了波特竞争优势论的本意,从而不能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作出正确的评判(注:如熊贤良虽然开创性地指出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一致性,但同时强调一国货币汇率的低估会导致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分离,使该国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也能具有竞争优势。而波特认为低估本币虽会带来一时的出口增长,但这不具有可持续性,并将损害该国长久的竞争优势,因而并不认同这种由汇率因素引致的优势(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对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在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中,都把比较优势的概念仅仅停留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源禀赋论的层面上(注:波特本人在其著作中谈到比较优势时,将这一概念限定在资源禀赋论的层面,并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比较优势概念应该让位于竞争优势概念(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再版序第1页,正文第11、14页),国内学者的上述观点可能是受此影响。),由此,符正平(注:符正平虽然注意到了当代就比较优势内生性和动态性的研究成果,但在与竞争优势的对比时,仍主要将比较优势的概念停留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强调比较优势采用的是“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没有将当代比较优势论的研究成果充分纳入其对比分析中。)认为竞争优势概念与比较优势概念是互补的,且在当代,竞争优势更为重要;洪银兴、谢娟认为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盛晓白甚至认为竞争优势的概念全面超越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将会取代比较优势,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俄林在1933年创立的资源禀赋论虽被誉为是比较优势论的集大成之作,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这半个世纪的发展,比较优势论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源禀赋的理念了。随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20年的大发展时期,再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整合归纳,形成了被称为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一系列贸易理论,使比较优势论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所以,理应将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过发展了的比较优势论与这一时期诞生的竞争优势论进行比较,才能准确地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对国际贸易成因的阐释是国际贸易理论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就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论争的一大焦点,因此本文将就比较优势论和竞争优势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进行比较。又由于比较优势论基本代表了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和主流,因此这一比较也将揭示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贡献及其地位。 

 

二、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 

 

(一)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历程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认为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1817年大卫·李嘉图发展了绝对优势论,提出比较优势论,认为只要两国在生产成本上存在相对差异,即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存在不同,就能产生互利贸易。由于斯密和李嘉图所使用的成本概念是指劳动成本,即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将其转化为商品的货币成本后,便会发现不论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意味着具有货币成本绝对低廉的优势。正如李嘉图本人在阐述了比较成本模型后,紧接着指出:“因此,毛呢在葡萄牙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输出国所费的黄金多,就不可能输入葡萄牙;葡萄酒在英国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葡萄牙所费的黄金多,便也不可能输入英国”。又由于斯密和李嘉图使用的都是完全竞争模型,因此生产的货币成本等于销售价格。所以,对李嘉图的以上表述可以归纳为,只有当一国生产某商品的货币成本(同时也是其国内销售价格)绝对地低于另一国家国内同一商品的销售价格(同时也是其国内生产成本)时,国际贸易才会产生。俄林将此概括为:“贸易的立即原因,永远是按货币表示的商品能从区外比在区内生产更便宜地买进”。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贸易术语教学方法

1.引言

由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相距较远,一般情况下,不能当面交接货物和单据,这就需要双方通过一定的方式

确定交货地点,以及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通常将这些称为交货条件。买卖双方在谈判和签约时往往通过使用的贸易术语来确定成交条件。

贸易术语(tradeterms),又称为价格术语,它是一个简短的概念(例如,“exworks”)或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例如,“eXw”),用来说明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构成,以及买卖双方交接货物地点及有关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以确定买卖双方在交接货过程中应尽的义务。

与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包括三种,《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和《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国际贸易实践中,《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应用最为广泛,其他两种惯例较少使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重讲解《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2.让学生理解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2.1掌握贸易术语的英文名称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应掌握相关术语的英文名称。因此,教师应首先介绍贸易术语的英文名称。贸易术语tradeterms,又称为价格术语priceterms,或交货条件termsofDelivery。这几个名称的含义是相同的,都经常出现在商务英语相关的教材、资料或认证考试中,要求学生记忆。

2.2理解贸易术语的含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话题,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如,在国际贸易中,为什么会出现贸易术语?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每一笔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都要谈判,确定谁来承担报关、报检、运输、保险等责任及相关的费用,这将使得国际贸易相关更加繁琐。然而,有了贸易术语,我们就可以用简短的概念甚至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来说明买卖双方各自承担哪些责任及相关的费用。

其次可介绍贸易术语的概念。教师可以先用中文叙述并讲解,然后在黑板上写下贸易术语的英文概念。如tradeterms:theyareabbreviationtoexplainthepricecomposition,todefinethemethodofdelivery,toindicatewhopaysforwhat,toassumetheliability.对以上概念中的重点词汇,如abbreviation,pricecomposition,methodofdelivery,indicate,assume,liability进行详细解释,并结合前面提到的中文概念对整个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贸易术语的含义。

2.3理解贸易术语的作用

在介绍理解贸易术语的作用,我们可以接着引入话题时所提问题的答案进行,让学生很自然就理解了贸易术语的作用。由于贸易术语是用简短的概念代表特定的含义,因此,买卖双方只要商定按哪种贸易术语成交,即可明确彼此在贸易的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这就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谈交易的时间,从而有利于买卖双方迅速达成交易和订立合同。

3.学习《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

3.1介绍《inCoteRmS2000》的相关知识

inCoteRmS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Rulesfortheinterpretationoftradeterms,中文意思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它是由国际商会提出的,最早的是《1936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随后,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国际商会对inCoteRmS作了5次修订和补充。最后,于1999年9月国际商会对inCoteRmS1990进行修订,产生了新的版本《inCoteRmS2000》,并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

3.2学习inCoteRmS2000中的13个术语

inCoteRmS2000中的13个术语被归纳为e、F、C、D四个组,每一个组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组进行讲解。e组只包含一个术语:eXw。F组只包含三个术语:FCa,FaS,FoB。C组只包含四个术语:CFR,CiF,Cpt,Cip。D组只包含五个术语,DaF,DeS,DeQ,DDU,DDp。

3.2.1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术语的含义

在讲解术语的过程中,教师可分组逐个进行讲解。首先,应该让学生记住每个术语的英文全称。然后,对每一个英文单词进行讲解,并逐步引出这个术语的含义及买卖双方应承担的责任。接下来我将用两个例子说明:

例1:讲解eXw。首先让学生记住eXw的英文全称,exworks。然后,结合每一个的单词的意思对这个术语进行讲解。“ex”means“from”,“works”means“factory”,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在工厂交货。所以,这个术语的中文翻译就是“工厂交货”。因为所有这13个术语都是针对卖方说的,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卖方在自己的工厂把货物交给买方就履行完他的义务,从这个时刻开始卖方就把风险、责任和费用转移给了买方。因此,买方就要负责从卖方工厂收货开始的一切的事宜如出口报关、报检、租船订舱、办理保险等,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例2:讲解FoB。首先,让学生记住的FoB英文全称,Freeonboard。然后,讲解每一个词汇的意思,以便对让学生理解术语的含义。“Free”意为“withoutobligation”,表示“没有责任、义务”。“onBoard”意为“putthegoodsonboardtheship”,表示“放到船上”。因此,Freeonboard的中文翻译就是“船上交货”,意思是当卖方把货物交到指定装运港的船上就履行完他的义务,从这个时刻开始卖方就把风险、责任和费用转移给了买方。卖方负责把货物运到装运港船上的费用和出口报关、报检等事宜。买方则负责租船订舱、办理保险等,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3.2.2总体把握,让学生理解inCoteRmS2000的特点

e组的特点是“Departure”意思是“发货起运”,表示卖方只负责在自己的工厂发货就可以了。F组的特点是“mainCarriageUnpaid”意思是“主运费未付”,表示卖方不承担货物从起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C组的特点是“mainCarriagepaid”意思是“主运费已付”,表示卖方承担货物从起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卖方并不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买卖双方的风险划分界线是装运港越过船舷或在出口国货交第一承运人,所以,C组的术语又有一个特点――象征货。D组的特点是“arrival”意思是“到达”,表示卖方承担把货物运到目的港或目的地的运费并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inCoteRmS2000中13个术语排列的特点是卖方的责任、风险和费用逐渐增加,卖方的责任、风险和费用逐渐减少。

4.结语

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掌握了贸易术语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相关的一些其它课程,如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等。作为专业课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困境;对策

1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大多呈现出日益迅猛的趋势。同时开放的经济市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国际竞争环境的日益加剧也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际竞争对手例如东盟、印度等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具有经济实力强、竞争实力大的特点。它们的对外贸易出口发展迅速并不断的挤占着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渠道,同时,中小企业的投放市场如美国、欧洲等过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需求也渐入低迷。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国际贸易竞争形势,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是一件亟需解决的问题。

2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中面临的问题

21出口产品单一

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就要求企业要学会与时俱进,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要做到质高、价廉的特点。这对于技术的要求就非常严格,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大都受到传统的经济形势影响主要集中点都在服装等比较单一的产品加工业上面,对于自主创新的出口产品上面还严重缺乏。

22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小企业大多具有资金链短、融资难的特点,这些特点一直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一般都缺少抵押物质,这样很多银行都不愿意按照中小企业的自身需求来给以资金。融资困难直接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也就会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作,同时在企业的扩大规模、技术和增加设备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23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自动技术不断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技术和质量水准,但从整体角度来看与国际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小企业大多不注重自身自主品牌的家里和培养,在国际经济贸易中长期担当者加工和搬运工的角色。缺乏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这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问题,同时还会不断的加大我国中小企业与一些跨国企业的距离。

24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大多选择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的统一性和行为一致性决定了初期的企业管理会很有效果,为企业节省了很多管理成本。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深。家族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保障,同时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5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不当

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企业的运作、出口产品的定价、出口财务清算和对外客户沟通等方面。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单一、企业缺乏优秀人才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管理运作,同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贸易经营常审计的有出口产品的定价、客户的沟通、汇率的计算等,从企业的自身出发建立健全出口贸易经营体制,在结构和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制度。

26新贸易保护主义爆发,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尤其是对外贸易方面显得尤为突出。直接的特征就是出口订单数量明显减少。受次贷危机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大都是和我国的对外贸易有着紧密的联系。金融风暴的出现直接导致各国的新贸易主义爆发,掀起了一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贸易保护主义在西方经济体国家里比较突出,在贸易保护盛行的当下,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链不稳定、外贸订单量锐减和外贸成本上升这三个方面。以美国为例,向来以贸易自由标榜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面对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为违反贸易规则的手段,即以公平贸易替代自由贸易。与此同时出现的就是各种贸易壁垒,这一切对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声誉都有损害。在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现显得更加艰难。

3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31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细化市场并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位置,同时倡导概念的差异化。与同行竞争相对的是要形成企业自身品牌的概念化。通过对自身产品的定位,突出和强化产品的深层次的核心价值。概念差异化就是说对于消费者所购买产品的专家化,这就需要核心产品的概念化了。从我国海尔企业的成功营销案例来看,在面对我国无氟冰箱市场空白的情况下,积极打出了以海尔无氟的新概念。这样就成功的占有了我国冰箱市场份额。这是产品概念化的成功典范之一。市场的创造来至于对于产品概念的创新上,没有了创新的概念是无法实现对市场的控制的。由于现在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的消费观念往往会比市场的恶心竞争给扭曲。市场的核心竞争就是对于消费者心目中的概念的竞争,概念的竞争反映在的是品牌的形象。对于竞争力比较弱势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在发展中创建属于自身的品牌这将直接决定这企业未来的走向。中小企业在面对着市场的竞争时,往往无法从长远的角度来定位企业的目标,在面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方面无法做到战略性的估计。企业在发展初期就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品牌定位,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丢掉了企业发展的未来命脉。

32推动企业商品的差异化、多样化

从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出口占我国总出口额的69%,中小企业是对外贸易的中坚力量。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企业的发展它们往往会选择以价格战来实现企业的短期利润,就处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产品档次低下、产品附加值不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都是企业存在的问题。企业应从传统的产品发展模式桎梏中解脱,在把握国际消费者的心理的情况下,在产品的设计、功能和使用寿命上下功夫。实现产品由传统初级价值走向了高附加值的转变。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增强自身品牌意识,加大企业品牌能力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企业在面对市场多样化的情况下应从产品的风格、档次和品位三个方面来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海尔集团为例,该公司以白电为基础,同时涉及黑电小家电等多种行业,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强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33从多方面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风潮下,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体制体系。从企业内部的治理出发,健全财务、会计审计制度。完善会计报表体系,提升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会计报表可信度,从而从内到外全面提高企业的信誉。另一方面就是要从多方面的渠道进行企业融资,从传统的银行贷款到资产证券体系的建立来构建全方位的增加企业的自己来源,在企业内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制度,在库存的减少和排除冗杂库存方面积极应对,不仅可以很好的提升资金的使用率还能降低各种消耗,节约资本。企业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筹资、组建风险投资基金和鼓励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链接等方面来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利用企业债券实现企业市场化。

34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企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前提,当前企业大多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制度落后。随着企业进一步面向国际市场,企业面临着来至各个方面的问题,此时的企业高层就无法处理企业的所有事物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权,采取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应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良好运行的保障,也是企业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前提。

35优化市场结构,积极开展多元化海外市场

企业在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应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着手来处理贸易中出现的贸易壁垒多样化和隐蔽化等问题。通过政府外交、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度过企业难关。企业自身方面产品的技术、环境、安全等方面要达到进口国标准。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贸易壁垒预警体系,从而保证企业突破贸易壁垒,促进企业的出口。在市场方面,企业应该从原有的集中型贸易出口到多元的贸易出口转变,通过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这是企业在面临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能够尽快调整的保障。外贸企业在面对新经济市场的情况下,应从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变化等角度来抢占市场份额。

小结;中小企业在面临多么的市场环境,应谨慎对待,在扩大对外贸易市场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内部体制改革,优化企业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禹平红,何秀丽外贸企业危机面前如何求生[J]市场周刊

[2]付罡,于洋我国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战略研究,2009年4月上,30-31

[3]徐晓莉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9年第3期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5

在上个世纪,美、日、英、德是最大的文化商品出口国,占全球文化商品出口总额的5514%,同时它们成为了文化商品最大的进口国,占文化商品进口额的47%。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成为了文化商品的进出口大国,但遗憾的是中国出口的文化50%以上是游戏设备、文教娱乐和体育器材,这确实与中国近年来作为全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相吻合,却与中国是一个有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这一地位不相宜。

中国的实物商品贸易量在全世界排名在前三位,然而文化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比例约为10:1;2001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的比例约为10:1。1992年以来,我国购进俄罗斯版权为世界第一,而向俄罗斯输出版权几乎为零。1998年我国高达300亿元以上的图书销售中,出口才2000万元。2002年,电子出版物的进口额是出口额的14倍。在表演、电影、音像制品、会展、期刊、报纸展览等产业中,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特别是无论哪种级别和内容的文化庆典活动、会展和交易活动,我们都会看到外国文化团体的参与和文化产品的引进,不仅大大挤压了中国文化的话语空间,同时也形成了更大的贸易逆差。

中国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一直停留在小规模、低档次、低效益的水平。当代世界的贸易发展潮流是服务贸易的比重在增加,而作为国际服务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文化贸易的比重又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大增。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知识在全球范围的交流越来越多,知识和文化产品的服务贸易比重不断增加。如美国2005年以版权和授权费用的出口增长达到近5000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运输服务和军售。通过比较我们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成为了我们研究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动力。

二、改善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建议

如何改善中国文化贸易,这要进行全方面的系统的审视,因为“文化”这个概念的宽泛性以及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人们对于文化产品贸易在认知上要比其他商品和服务贸易困难得多。

(一)加深对文化概念和文化贸易的认知

“文化”有多种解释,大致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文化行为和文化成果。包括人化的自然、人类的物质生产成果、制度文明成果、精神产品和意识形态。狭义文化概念指的是知识和精神产品,也包括制度文明和意识形态的积淀。

在探索文化对于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时,我们希望从广义的文化视野出发,将人类文明进程中所积淀的所有的文明成果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来看待。但是在我们研究文化贸易时,我们又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狭义文化的语境中对文化的内涵进行有限的诠释,将文化看成是人类各种制度和观念的成果。只有这样,方可区别于其他物质领域的商品生产与贸易。

文化贸易属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服务贸易,它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也具有精神和意识形态属性。由于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需要比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具有更高的层次性,因此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能够传播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不仅版权热卖于世界各地,获得了象三星、现代公司一样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向世界传播了韩国人坚持诚信、尊重传统、锐意改革、不畏艰难的励志精神。好莱坞电影风行全球,将美国式的民主和个人主义的道德观念向全球推广,它的影响力决不只是支撑了美国的文化产业,而是形成了全球意义的话语权力。因此,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对文化贸易的功能、意义和价值的认知还要普遍提升。这不仅仅是作为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存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理念和精神资源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世界人民享受中国文化成果,使我国在经济政治等多种领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力。

(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在经济增长中,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太合理的状态,第三产业在总量上的比重偏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而我国只有34%左右。文化贸易对第三产业的贡献不仅是总量上的增加,更是内部结构的升级和完善。

全球服务部门按国际服务贸易分类标准,有八个大类142个服务项目,其中的四个大类是文化、体育及娱乐服务。文化服务贸易还包括第一大类商品服务中的F类的印刷、出版和第二大类通信服务中D类的视听服务,这是经过日内瓦wto服务贸易理事会评审认可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产品和项目的交流,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贸易的平台是构建在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上的。在建构文化交流平台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发达国家,教育产业的发展除了为数不多的公共财政支撑的公立学校外,社会力量办学和市场化经营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如美国的迪士尼乐园、nBa篮球运动通过向全世界的渗透为美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利用全世界明星荟萃的优势,在联赛空余时间造访中国大陆、香港等进行文化贸易,既获得了很大商业利益,又传播了西班牙足球文化和理念。这些都说明文化是可以作为也是应该作为一种产业进行生产与贸易的。

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就要建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要用市场的观念和手段去打造。这就要改变多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所习惯运用的行政思维和行政手段。我们需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规划和管理,如尽快建立一套动态有效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制定有利于促进文化产品生产和贸易的政策法律,包括文化贸易的项目审批、外汇管理、商品结构、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严格按照被认可的体制和法律框架办事,而不是由某一个文化管理部门简单的个人意志去掌握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权力。同时我们的体制设计和政策制定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企业提供一个有法可依、有政策导向、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教育、文化、体育、出版、会展在计划经济时代通常被认为是政府公权力管辖最直接最严格的领域,它甚至形成了某种政府对文化资源的垄断,但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我们仍然要象其他产业发展模式一样,放开搞活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当市场的力量产生偏差时,政府应该有办法利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法律手段加以调整和规范。如美国为了防止电影市场因为垄断而削弱竞争,政府严格限制国内电影产业的垄断,不允许建立从创意、制片到发行放映的垂直垄断企业。韩国前几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短短几年的市场化运作,文化企业象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形成了十分活跃的文化产业生产和贸易局面。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外国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和文化贸易策略,同时也应该借鉴我国二十多年来外贸体制改革的经验。

(三)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又具有从未中断过的文化积淀。众多的文化工作者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的基础。但是中国的文化企业数量多,层次低,资本缺乏,规模太小。前些年虽然经历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制的变革,建立了一些大型文化企业,但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不高,不具有品牌优势。

面对国外媒体大规模兼并重组势头,中国文化产业要加快重组步伐,打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所有制之间的界限,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建立大型跨行业集团,实现企业规模经营和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企业品牌和文化产品品牌,进军国际市场。

我们从好莱坞的大成本制作电影、著名品牌广告、国际文化活动可以看出,文化产品的制造需要大量资本,有时候为了几秒钟的效果会耗资上亿元,这对于分散作业的小规模公司是无法承受的;其次,文化产品制作过程中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技术的开发费用很大;同时文化产品信赖的主要资源是高水平人才,他们的薪水常常是天文数字。这要求文化企业要有一定的资本和规模,即使是小成本制作的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它们的推广和传播也需要大量的金钱。当然文化产品原回报也是很丰厚的。中国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大制作的电影、戏剧,但还只是简单在形式上对西方艺术的模仿,由于内容上的单薄未在世界上形成太大的影响。

文化产品与传统商品的消费特点是不同的,普通商品的消费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而对于文化产品的欣赏并非如此,一个主题或一个概念被千百年来的艺术家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演绎也会引起人的欣赏欲望,并且传播越广越远越能被人所接受。这一点我们不难从希腊故事、神话、戏剧和雕塑被全世界广泛传播而倍受青睐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单位的实物资源被多人分享的情形是,分享的人越多享到的份额越少,可是文化资源,消费的人越多产生的文化观念和快乐会越多,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会令效用递增。足球、nBa、电影节等带给亿万人的快乐可以更加强化对它们的渴求。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同时也启发我们的新思维。

我们要敢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形式进行包装和演绎。我们不怕这种文化资源有多古老,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加入现代元素就一定能使其焕发青春。这其实为我们大规模、高投入的制作奠定了好的基础。

文化资源是不会短缺的,短缺的只可能是资本、技术和人才,特别是那些有特别创意和高技术手段的人才是文化产品生产和贸易中最重要的,而这些只能由大规模的公司和成熟的市场去培养。中国政府已认识到了文化贸易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一些运作经验。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建设方向不变,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就会不断向前发展。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双赢理念

国际贸易双赢是指在进行国际贸易的两个国家互相取得利益,当然这种利益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经济上的利益,可能还涉及经济利益为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利益的综合体。而国际贸易双赢理念,是指以双赢为指导的前提下,各国之间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

一、绪论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活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经济活动,其在经济活动为核心的影响下也逐渐成为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各国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而如何建立在双赢理念的前提下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成为经济学家及其他领域专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研究背景

针对国际贸易方面国内外经济学家和理论学者研究比较广泛和透彻,在设计国际贸易双赢方面也有多数经济学家和学者进行了研究,比如美国经济学家列维和克罗格曼等人在1993年提出的“蛙跳”理论,就两国之间技术的差别研究了对双赢的阻碍作用。中国经济学家冯智和黄晓凤在《国际贸易“双赢”的约束因素探析》一文中对国际贸易中制约双赢的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

2.研究内容和意义

纵观经济学家和理论专家针对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双赢的研究文献,均是针对双赢中某一项或某一方面的特征而做出的具体研究,针对各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树立双赢理念来指导贸易活动的文献较少,本文则基于国际贸易活动对双赢理念和各国如何在双赢理念的指导下更好的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本文更加注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整体局势的一种思考,而摆脱了对国际贸易或有关双赢的一项具体操作活动研究的束缚。为各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中尽量避免摩擦,建立互赢互利的良好贸易环境提供参考意见。

二、国际贸易双赢理念的概念

国际贸易双赢理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我们只要明白其所指的含义,也就可以理解国际贸易双赢理念的概念。国际贸易双赢理念其含义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能够使贸易之间的两国(或多国)能够本着互惠互利的观点来进行贸易活动,要注意这里所讲的是国际贸易双赢理念,而并非是单纯的国际贸易双赢,国际贸易双赢仅仅是指在贸易活动中两国均能够有利益,而双赢理念是两国都有双赢的意识和观点。

三、促进国际贸易双赢理念的元素

各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所具备的双赢理念并非是自然生成的,而是要具备一定的环境、观念、认识等多方面的元素,最终形成在贸易活动中的双赢理念。

1.国内实力是国际贸易活动中双赢理念的基础

在具体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各个国家之间的实力是有区别的,国内实力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在一宾程度上会影响国际贸易活动中双赢理念的建立,当然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比如国际贸易活动中,国内实力强的国家具备了在某些利益方面向实力弱的国家让利的实力,但在具体贸易活动中也正因为实力强可能会为自身利益考虑更多而不会照顾实力较弱国家的利益,而实力较弱的国家虽然不具备让利的实力,但为了促进贸易成功往往忍气吞声,将更多的利益让给实力较强的国家。这种情况贸易两国都没有建立双赢理念,强国是主观上为自身考虑,而弱国看似在贸易活动中进行了让利,但并非是其主观的想法,而是无奈之举。所以要想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具备双赢的理念,一方面是提高自身国内实力,提高在贸易活动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是建立双赢观念,使其在贸易活动中具备有让其他国家获利的主观意识。

2.国内文化背景是影响双赢理念因素之一

每个国家有这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的国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或其他国际交往中持更加友好的态度,而有的国家则会为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影响了贸易活动中互惠互利的原则,不仅损害了单次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该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声誉,从而降低国际贸易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使该国在国际贸易中难以生存,这种情况下该国会抓住为数不多的贸易活动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再次损害形象,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国家应该正确审视自身文化,对有利促进贸易活动的良好文化应该继承发扬,对有损国际形象,阻碍双赢理念建设的落后文化和观点应该遗弃或改造,这样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和进步,才能不断建立双赢理念,让自身能够融入和适应国际贸易活动的大环境。

3.国际贸易组织为双赢提供有效平台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7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能力外贸函电写作应用及启示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外贸函电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更准确地说应该属于外贸英语,它是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外贸函电用词专业严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语言特点。completeness,concreteness,clarity,conciseness,courtesy,consideration,correctness是外贸函电写作的7个原则。但是经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属于隐喻的范畴。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些隐含的概念机制,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写作外贸函电。

一、现代认知隐喻理论

Lakoff&Johnson在他们所著的标志性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一书中指出,隐喻是人们认知、思维、语言、行为的基础。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糊口中,不仅仅在语言上,而且在思维和步履中。隐喻无所不在,隐喻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受传统理论影响,许多人意识不到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更加意识不到商务语篇中也充满了隐喻。不管是专业词汇和术语、外来词或新词及多义词,隐喻都无所不在。Lakoff进一步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运用源域(sourcedomain)与目标域(target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来解释隐喻。他认为隐喻表达是基于相似性基础上的跨域映射,即从人们比较熟悉、较为具体的源域,如时间域time,映射到一个不熟悉、较为抽象的目标域,如金钱域moneY。Lakoff把隐喻看作是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基础。语言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拥有的最具语言生成力的力量,是词义发展的重要方式。外贸活动领域中的隐喻也正是通过映射,把难懂的概念与较容易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类隐喻已深深根植于外贸函电中,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反映对外贸事物结构及其规律的认知,对人们对外贸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隐喻在外贸函电中的应用

关于隐喻在外贸函电中的应用,我认为其在外贸函电中至少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提高外贸函电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外贸函电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用词正式性和专业性。但是通过巧妙地运用隐喻的认知功能,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把读者难以理解的概念形象化和直观化。举例来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竞争就是战争,tradewars,tariffwar,advertisingcampaign,atakeoverbattle,invadingnewmarkets等战争隐喻十分形象地显示了国际贸易中你死我活的斗争。middleman,bottomprice代表的方向隐喻十分形象地显示了中间人的位置和价格水平。head-contractor和deadfreight代表着与生物有关的隐喻。另外,还有branchoffice,peakseason,rockprice等。

(二)提高外贸函电的简洁性

简洁性是外贸函电写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其中隐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催开信用证信函中我们经常用到这样一个句子:

a.pleaseopenyourL/CaSap.

b.pleaserushyourL/C.

两个句子都可以翻译为:请尽快开立信用证。但是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a句中的动词rush的使用是整个句子变得十分简洁。可见,隐喻能以较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内容,从而起到浓缩信息、提高句子信息密度的作用,使文章更加简洁。

(三)增强商务信函的正式性

英语的名词化使语句更加书面化,更具正式性。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化后,原来口语化的表达变为抽象的书面语,使语篇更具正式性。名词化结构使语篇以较少的语言表达出更多的内容,这是正式语体的一大特点。对比下面两句话:

a.we’llapplyforthegovernmentapprovalsothatwecanimporttheproductsinyourpricelist.

b.theapplicationforthegovernmentapprovalwillenableustoimporttheproductsinyourpricelist.

a句采用一致式表达,较口语化。b句采用apply的名词化形式,使复合句变为了简单句,词汇密度更大。相比较而言,b句的名词化句式比a句的一致式句式更适合用在正式语篇中。

(四)加强商务信函的客观性

名词化隐喻有利于表达客观真理和客观事实。名词化把过程变成了参与者,从而省略了逻辑上的参与者,进而使语篇显得更加客观。例如:

a.onlyifyouexecuteourorderpunctually,canwereceivethegoodsontime.

b.punctualexecutionoftheorderwillensurepunctualreceiptofthegoods.

名词化后的b句省略了主观性较强的参与者“you”和“we”,使句子不受行为人情感因素的影响,语义表达得更客观、真实。

(五)提升外贸函电的礼貌性

外贸函电的写作中讲究使用礼貌婉转的表达和句式,隐喻有时可以很好地表达一种客套,缓和说话的语气。比如:

a.pleasepayattentiontothefactthatwehaveaffectedtheshipment.

b.weinviteyourattentiontothefactthatwehaveaffectedtheshipment.

a句显得过于生硬,有命令和抱怨的口气,这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很容易导致合作破裂。b句非常委婉地表达了一种要求,有助于说服对方,并且和对方保持一种非常融洽的合作关系。

三、结语

本文讨论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外贸函电写作中的应用问题,即提高外贸函电写作的形象性、生动性、简洁性、正式性、客观性和礼貌性。上述五个作用正好体现了外贸函电的写作特点。在外贸函电写作教学中,虽然目前尚不可能进行独立的隐喻教学,但我们可以从隐喻的认知功能这一角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使学生超越基础英语和商务英语的一般水平,逐步培养学生在外贸函电中对隐喻的认知功能敏锐的捕捉力和隐喻化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语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4.

[3]蔡龙权.关于把隐喻性表达作为外语交际能力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8

关键词:产品内贸易;垂直专业化;生产率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贸易模式是产品内贸易模式,以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据为例,自1995年开始,中国的加工贸易开始超过一般贸易,是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说明中国参与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很深(如图1所示),这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加工贸易,大进大出,促使“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布全球,2008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出口第一大国,中国名副其实成为当代“世界工厂”;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遭遇金融风暴,面对国内经济、社会、政治等问题,开始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矛头直指向中国,自金融风暴以来,中国面临来自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印度、阿根廷、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发起的500余件贸易救济调查和审查论文下载。

图11981—2009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额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研网数据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整理而成。

一、文献综述

自由贸易的理论发展至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和产业的宏观与中观国际贸易问题,新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国家间企业的微观国际贸易问题。新新贸易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分支——产品内贸易理论,也称为垂直专业化理论,这一理论主要研究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要在两个以上国家完成,管理学中运用价值链的概念,即研究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在不同国家完成的贸易模式。

有许多学者关注产品内贸易理论,其包含的相关概念就有很多:国际零散化、产品内专业化、国际外包、垂直专业化等,例如:arndt的一系列文章描述了产品内专业化的概念和相关问题[1-2-3]。学者们在定义这些概念的同时,从产品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益和贸易利益如何分配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关于产品内贸易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其和生产率、工资、技术等相关性的实证研究。Karsten探讨了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较小,而对服务部门的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大[4]。卢峰研究了产品内分工的概念、基础、决定因素和原因,并以服装业、汽车业、电子行业为主分析了制造业的几个主要部门的产品内分工状况和特点[5]。

本文沿用了Hummels提出的VS指标,对中国31个省市的产品内贸易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产品内贸易对各省市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和产业进出口政策建议。

二、中国产品内贸易现状

中国产品内贸易的总体状况可以通过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衡量产品内贸易,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100%。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加工贸易增值率(如图1所示)整体呈上升趋势,1990年开始加工贸易增值率为正,2008年金融危机仍没有影响其上升的趋势,2009年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达到82.10%。根据图2可以看出,加工贸易的出口和进口的走势基本吻合,但是出口与进口的差距在拉大,说明中国承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在不断增加。

图11981—2009年加工贸易增值率

图21981—2009年加工贸易占进出口额的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国研网数据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整理而成。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加工贸易面临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困境。国内方面,由于原材料,尤其是石油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运费增加,劳动力紧缺,最低劳动工资上升,成本提高;国际方面,人民币不断面临升值的压力,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工贸易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容易受外部市场的影响,所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额明显下降。

从产品内贸易的出口结构来看,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前十位分别是: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十七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第二十类杂项制品;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七类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第十八类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第十二类鞋帽伞等、羽毛品、人造花、人发品;第八类革、毛皮及制品、箱包、肠线制品。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前十位的分别是: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十八类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二十类杂项制品;第十四类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千克);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十二类鞋帽伞等、羽毛品、人造花、人发品;第十类木浆等、废纸、纸、纸板及其制品(千克);第五类矿产品;第七类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

从产品内贸易的贸易方式来看,2008年全国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8529.22亿美元,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额为2005.18亿美元,进料加工贸易是产品内贸易的主要经营模式,进料加工是一种自营性的经营行为,进料加工的比重大,说明产品内贸易的方式和质量高,并且企业自主经营的能力高。

从产品内贸易的区域发展来看,2008年中国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98%和进料加工贸易的96%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天津、福建、辽宁、北京、四川十个省市。除了四川其他九省都属于东部地区,产品内贸易给东部各省市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造成了这些地区的资源、人口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各省市产品内贸易测度

本文主要采用Hummels[6]提出的VS(verticalspecialization)概念对产品内贸易进行度量。

VSi=miYiei=eiYimi(1)

VS=∑mi=1VSi(2)

在Hummels一文中,i指第i部门(1≤i≤m),VSi定义为第i个部门的垂直专业化程度,mi指i部门进口的中间投入品,Yi指i部门的总产出,ei指i部门的出口。根据(1)和(2)式,VS的经济含义是指进口的中间投入品用于出口的部分,是一个绝对数量[6]。

Hummels定义的m包括两个部分,即

m=m1+m2(3)

m1是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加工成最终产品后用于出口,m2是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加工成最终产品后用于国内消费,VS指的是m1,而Hummels提出的VS是一个估算,但根据数据直接能够得出精确m1,即VS值,而不是一个估算值。

对我们的分析更有意义的是VS的出口份额,我们简称VSS,即用于出口的进口中间投入品占出口额的百分比。

VSSi=VSiei(4)

VSS=VSe=∑mi=1VSi∑mi=1ei=∑mi=1eieVSiei=∑mi=1eiXVSSi(5)

(4)式描述了i部门的VSS,(5)式描述了所有部门的VSS,用此来研究各省市各个产业的产品内贸易情况。

本文采用的是2002—2008年《对外贸易数据库》各省市年度对外贸易数据,分析各省市的产品内贸易问题。省份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东部11个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8个省市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12个省市包括四川、广西、内蒙古、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2002—2008年各省市的VS值可以看出(详见表1),东部除了海南省外,其他各省市的VS值都很高,尤其是广东省的VS值占全国的41.80%。2007年之前东部各省市的VS增值率都为正,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南、天津、广东和北京的VS增值率均为负。从全国VS值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其增加的速度显著放缓。中部各省市的VS值整体水平高于西部各省市,中、西部各省市的VS增值率较高,说明中、西部在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程度。

表12002—2008年全国各省市货物贸易的VS值

根据表2中的结果,以2008年VSS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东部、中部和西部7年来VSS的均值分别为28%、9%和7%,东部的VSS值最大,说明东部一直是参与垂直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地区,中部其次,西部参与度最小。

从东部整体效应来说,VSS在东部各省市之间的差距较大,有些省份很高,7年VSS均值在40%以上的是广东和江苏两省,并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两省是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最深的两省,但是随着产业的地区调整,开始下降。海南VSS值提升最快,由2002年的9%增加到2008年的39%,增长速度最快,2008年海南的VSS值是全国最高的省份。7年VSS均值低于10%的是浙江和河北,这两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程度最低。

中部地区的VSS普遍较低,最高是江西2008年为19%,7年均值在10%以上的省份为江西、湖北、河南和安徽,其他中部各省VSS值都在10%以下,黑龙江最低。

西部地区情况较为复杂,7年来四川增长最快由13%增长至32%。西部其他各省市VSS值普遍较低。尤其是内蒙古、重庆、宁夏、新疆和西藏,均值在5%以下。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部和中部VSS值影响最大,四川、江西、山西、内蒙古、重庆和黑龙江升高,山东、福建、广西、湖南、青海、新疆和西藏没有变化,其他省份均呈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

表22002—2008年全国各省市货物贸易的VSS值单位:%

四、产品内贸易与生产率的相关性

研究垂直专业化对生产率的影响,最常用的计量方法是在生产函数的框架上,对劳动生产率进行估计,包括全要素法和方差分析法。在这里我们使用全要素法,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来度量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回归模型为:

lntFpit=r1lnCit+r2lnRDit+r3lnXit+r4lnmit+r5lnVSSit+ui+εit(6)

其中,i表示各省份;t表示时间;C表示各省份的居民消费支出;RD本文用各省份的教育经费表示;X表示各省份的总出口;m表示各省份的总进口;VSS表示各省份的垂直专业化的出口份额;ui表示省际差别的扰动项,εit表示各省各年份的随机扰动项

其中,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计算一般设定生产函数为Cobb-Douglas生产函数:

Yt=atKαtLβt(7)

其中,Y、Kt、Lt分别为GDp、资本、劳动,为了测算tFp,对(7)式取对数:

lnY=α0+αlnK+βlnL(8)

对tFp的估值可以通过线性回归上述公式求得索洛剩余:

lntFp=lnY-lnY^(9)

也可以根据已有的α和β测算值计算:

lntFp=lnY-αlnK-βlnL(10)

本文沿用世界银行的估算,将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即α和β设定为0.6和0.4[7]。

运用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各有其优劣。在本文的研究里我们分别使用这两种方法,回归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分地区面板数据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东部VSS值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验证了前面的分析,2002年以后东部经济发展不是主要依靠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拉动作用。中部和西部回归的结果不显著,中部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说明中部的出口对生产率的拉动力很大,中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丰裕,但是由于政策导向的因素,开放较为缓慢,目前,开放对中部的经济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的各项指标都不显著。

五、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31个省市的产品内贸易问题,根据前面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东部地区的VSS值最高,说明东部参与垂直专业化的程度深,但是从本文分析的7年数据来看VSS值是呈下降趋势的,根据面板数据处理的结果,东部地区的VSS值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系数为负,并且显著,也验证了这一趋势。说明2002年以来,东部地区产品内贸易不是主要的生产率拉动因素。中国目前的地区政策比较吻合,东部开始带动中西部,并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全国形成梯队式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由于面临着资源约束和工资上涨的困境,需要对低技术、高耗能的制造业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并积极向高新技术制造业进行升级,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中部地区的VSS值和西部地区的差不多,比较低,说明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程度较低,VSS值在7%—10%之间波动,除2008年外,基本呈上升趋势。根据面板数据回归的结果,VSS值对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并且中部地区的出口加强,且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部地区需要积极利用中部近邻东部的地缘优势和政府支持中部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并注意在承接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产业的升级转型,鼓励高技术、低耗能制造业产业的发展。

西部地区的VSS值最低,西部地区的差距较大,所以因素较为复杂,有些省份的VSS值较高,例如四川,有些省份的VSS值较低,例如新疆、西藏。整体优势分析VSS对西部地区的生产率贡献度最低。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积极改变其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本文是基于中国各省市之间的产品内贸易问题进行探讨,下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够在各省市之间分产业或分产品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arndt,S.internationalSourcingandFactorallocationinpreferencearea[m].publishedmanuscript,1996.

[2]arndt,S.Globalizationandtheopeneconomy[J].north-americanJournalofeconomicsandFinance,1997a.

[3]arndt,S.GlobalizationandtheGainsfromtrade[a].Jaeger,K.,Koch,K.J.trade,Growth,andeconomicpolicyinopeneconomies[C].Springer-Verlag.newYork,1997b.

[4]Karsten,B.o.productivityimpactsofoffshoringandoutsourcing:aReview[R].Stiworkingpaper2006/1,oecd.org/sti/working-papers.

[5]卢峰.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R].北京: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4005,2004.

[6]Hummelsa,D.,ishiib,J.,Kei-mu,Y.thenatureandGrowthofVerticalSpecializationinworld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1,(54):75-96.

[7]miaojie,Y.processingtrade,Firmsproductivity,andtariffReductions:evidencefromChineseproducts[R].ChinaCenterforeconomicResearchworkingpaperSeries,e2010007,2010.

[8]苏杭.基于FDi视角的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3).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9

 

万民法的出现、发展与内涵界定

 

万民法是伴随着罗马共和国扩张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制度性需求的历史背景而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罗马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形成一个成熟独立的法律体系,成为罗马法发展后期的主要内容。在罗马共和国地理版图向海外扩张的同时,早期萌芽状态的商品经济开始出现并发展,不同城邦的“异邦人”之间往来,主要是经贸往来不断增多,新形态的社会矛盾,尤其是经济交往领域的矛盾不断出现,罗马的外事裁判官开始进行司法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创制法律(判例)。他们在裁判案件时,坚持以自然法理念和罗马古老的“信义”观念为基础,以行为是否“出于善意”为衡量标准,而无论主体身份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都能够得到保护。外事裁判官们以诚信原则为基础进行的“善意审判”,虽然从形式上依然是市民法,但是最终确立并认可了一系列新契约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在本质上反映了罗马本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最后形成了一套新的与市民法平行的法律体系,并得名为“万民法”。

 

古罗马哲学家、法学家西塞罗(Cicero)首创了理论意义上的万民法概念,他说:“……市民法不可能同时是万民法,但是万民法应该同时也是市民法。”虽然这个概念仅仅是理论意义上的,而不具备实质的法律概念应有之义,但其首创意义及理论指导价值无可取代。此后,盖尤士和乌尔比安等古罗马法学家都先后从不同角度给万民法下过定义,其中,盖尤士(Gaius)从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两个方面界定了不同于市民法的万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另一方面”,确立了万民法体系与内容的独立性。他将万民法定义为“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因而,罗马人一方面使用它自己的法,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①②

 

由于其存在的特定历史阶段,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尚未诞生。同时,万民法以“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和“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本身体现出较强的私法性质,所以万民法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法。也不同于主要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国际公法。但是罗马法所赋予万民法的自然法精神和理念赋予了万民法以“超越国家和民族层面而与国家和民族相对的法律普遍主义要素”,较之“市民法”体系而言,回避了其本身无法避免的民族性与狭隘性,并表现出了较强的开放性特征,进行了特定区域范围(罗马帝国所征服的区域性城邦社会)内国际治理的早期实践,满足了法律本身所固有的“工具主义价值”,这种价值在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中被推而广之,满足了横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征服的不同主体成员之间进行区域性交往的社会需求。而随着早期自由贸易的发展,贸易本身发展所需要的契约精神、诚信原则等进入万民法体系并成为其法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万民法出现并逐步完善,超越“市民法”成为罗马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区域贸易实践与万民法治理模式的形成与互动

 

特殊的时代背景。从其发展与繁荣的历史看,万民法的出现与区域性经济活动的客观需求的出现与发展不可分割。公元5至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贸易商业的繁荣发展形成了其在商业上的独尊优越地位,对外贸易的繁荣形成了“君士坦丁堡对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垄断地位”。在这一过程中,罗马社会也发生了伟大的变化,这其中就包括由于万民法本身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和对自然法理念的吸收与发展所形成的独特的治理模式的出现—以万民法来对外来人口贸易的合法性和被征服城邦与罗马本邦之间的交易活动提供保证的独特治理模式,以保障其在军事上的不断对外扩张版图而衍生出的不断扩大的地理空间中的合法统治,进而成就了罗马帝国的辉煌和地中海沿岸作为国际社会最早的城市集群的经济崛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与良法善治的最早互动的典范。

 

区域贸易实践与万民法治理模式互动发展。诞生之初的万民法,主要是有别于市民法来调整非罗马公民的各民族间关系的习惯法,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帝国阶段才有所突破,进而调整罗马帝国区域内不同城邦之间活跃的商业贸易,特别是远距离货物运输海上贸易,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海上商业习惯法规则,但是这些习惯法规则并没有在查士丁尼皇帝的法律城文化进程中进入其法律文本,而是选取了一种独立存留的方式,并经历了“从习俗(行为模型)意义上的习惯到更为细致地加以界定的习惯法(行为规范)的历史运动。”③基于地中海区域海上贸易发展的迫切需求,这些自发形成并被广为接受的习惯法,成为《法学阶梯》一书中所提到的包括买卖、租赁、合伙、寄托、消费借贷以及其他不可胜数的契约所遵循的规则,这些特定地域范围内的商业契约脱离了“市民法”的支配,接受以习惯法为主要内容的“万民法”的支配而生效,并成为区域贸易实践中的习惯性做法。随着交换范围不断扩大,不同城邦群体的人们开始大量彼此学习对方交易规则,以适应经济交换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具有自然法精神的合理的万民法规则逐渐被推广,最终覆盖了包括罗马在内的全世界。

 

欧洲特定的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罗马帝国对于法律,尤其是以习惯法为主体的万民法为主要内容的尊崇、实践探索与不断发展,为这一特定地域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而万民法的早期实践也为在此后欧洲地区的区域治理模式的形成及带有区域贸易安排性质的条约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实践空间,这一方面为之后的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区域贸易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以习惯法为主的、体现契约精神的万民法体系内的海上商业习惯法规则经过西罗马帝国后期和东罗马帝国时期的发展检验,适合并促进了地中海区域经贸发展实践。同时,经济社会的繁荣和法律的发展,也促进了罗马法独特的法律文化的形成,典型突破当属法律成文化的启动。查士丁尼皇帝启动的广泛立法活动,为包括地中海区域政策在内的整个统治政策服务的同时,也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而万民法是罗马法发展最高阶段的成果,对欧洲各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法律科学的发展,尤其对国际法学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至于格劳秀斯在国际法学奠基之作《战争与和平法》(1625)中直接援引“万民法”这一概念来指代国际法学,万民法也成为国际法学最早的名称,虽然二者在当时就已经具有不同的内涵。

 

区域实践视野下的万民法对于国际法学的影响

 

法律的真谛在于实践。从历史进程而言,万民法时代,国际法尚未出现;而国际法学的产生之际,万民法早已载入史册。但是对于国际法而言,万民法是其萌芽时期的早期实践,是其所体现的自然法精神和规则体系的早期实践,为以惯例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法调整国际社会经贸活动提供了原始的理论支撑。在区域性交往中实践的万民法同时完成了自然法精神上的思想启蒙与国际社会区域治理法律模式及具体规范的实践指引,对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法律概念与术语的“移植”。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是法律所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任何形态的法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料。其中,法律概念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一切法学研究的前提。

 

不论是西塞罗的“理论意义上的万民法概念”的提出,还是盖尤士的“罗马人一方面使用它自己的法,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的提出,以及查士丁尼皇帝所启动的包括万民法在内的广泛的立法活动,经过罗马帝国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充分的法律实践。万民法在罗马本邦与外邦之间,尤其是在地中海沿岸区域的广泛实践,给包括但不限于整个欧洲区域的各国和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思想的共同文法,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提供了一批在当今国际社会无法忽视的具有共性的法律规则,这些规则成为国际法学发展过程中始终携带并受益的“遗传代码”。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在国际法学理论形成初期,缺乏专门术语表述和丰富理论支持的情况下,经过查士丁尼皇帝的广泛立法活动而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欧洲区域长期的实践检验的“万民法”的名称的成功“移植”,为早期国际法得到更多的支持与理论体系的架构提供了无法忽视的基础性条件。如前所述,“国际法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的奠基性著作《战争与和平法》中,格劳秀斯借鉴了“jusgentium”(拉丁文)来表示国家之间的法律,而“jusgentium”的本义是“万民法”,本来指罗马帝国用于调整罗马本邦与被征服异邦成员间的法律的。格劳秀斯将“jusgentium”引入国际法体系,此后,拉丁文的“jusgentium”被进一步翻译成英文中的“lawofnations”。此后,一些欧洲的哲学家和法学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沿用格劳秀斯的提法,借用“jusgentium”来指称“国际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直到边沁在他的《道德及立法原理绪论》中开创性地将英文的“lawofnations”改称为“internationallaw”,在此后成为“国际法”的统称。

 

名称虽变,但万民法所蕴含的自然法精神和基于广泛的区域实践检验的规则体系,对国际法的精神实质和体系框架已然产生了无法忽视、无法取代的影响,这是简单的改变称谓并不能否认的客观历史事实,就像生物学领域的遗传基因一样,以这些法律概念、术语的形式,在之后的法学发展进程,尤其是国际法学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是万民法对于国际法做出的最伟大贡献之一。

 

法律精神的传承。万民法对国际法发生的深远影响不仅仅及于上述名称,也涵盖了基本原则与法律精神等。西塞罗继承了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为罗马法学注入了源自古希腊的自然法精神,将自然法的普世性和作为区别于实在法的高级法特征提炼升华加以发扬光大。在其名著《国家篇》中,他指出:真正的法律是与本性相合的正确的理性(nature);它是普遍适用的、不变的和永恒的;……罗马和雅典将不会有不同的法律,也不会有现在与将来不同的法律,而只有一种永恒、不变并将对一切民族和一切时代有效的法律。……无论谁不遵从,逃避自身并否认自己的本性,那么仅仅根据这一事实本身,它就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即使是他逃脱了一般人所认为的那种惩罚。④万民法继承了自然法的普世性特征,而这一特征正好与罗马帝国统治者建立世界国家的愿望不谋而合,从而被理论意义上的万民法所汲取,并经由古罗马的外事裁判官们的实践而成为实践意义上的万民法的指导思想,随罗马帝国行政版图的不断扩大而直接实现了其法律适用范围的拓展。

 

万民法普遍适用于超越罗马本邦的、当时被罗马帝国所征服的异邦之间,既克服了传统市民法体系下国内法狭隘的民族性特点,体现出了理性的原则、平衡的观念等,同时也满足了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罗马帝国所征服的区域性社会开展经济交往的普遍需求,与现代国际法所尊崇的以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为载体的国际法精神一脉相承,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摧毁封建专制统治、克服政治分裂局面,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武器之一。

 

文本的继承与适用模式的沿用。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张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万民法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发展,从诞生之初的普通法,逐步发展为除了普通法之外还包括使节法、道德法、世俗法的主要部分、有利于外邦人的法、地方法等七个组成部分的完整体系。⑤这些内容以罗马帝国城邦(异族)之间区域交往为调整对象,完整覆盖区域交往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万民法从“强行适用”到逐渐为被征服地的居民接受并“主动遵守适用”,这一过程对法律的强制适用性特征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万民法本身所蕴含的普世性特征所带来的自身吸引力。无论哪种含义的万民法都包含明确的“涉外”的因素,但是这里的“外”仅仅指相对于罗马本邦而言的外邦这个特定的区域范畴。其中,使节法、普通法中的“涉外性”不需要多言,成为了当代国际法,主要是国际公法的主体部分,而万民法体系内的“有利于外邦人的法则”、道德法和地方法等内容,对当今国际法,主要是国际私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治理模式上看,万民法与市民法并行了很长时期,并在这一阶段完成了萌芽时期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二元化共生适用模式的实践。万民法在初期区域适用与完善的基础上,吸收了市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以区域(罗马帝国内不同城邦之间)关系(包括商品贸易关系)为调整对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规范体系,逐步取代市民法并不断突破,促使罗马法出现并形成了两个不同且互为补充的体系,为罗马的经济强盛、政治稳定与多民族和平共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万民法与市民法并行的成功实践成为国际社会早期国际法与国内法二元化共生实践的雏形,为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早期的区域实践。

 

当今时代,万民法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其所蕴含的法理精神和法律文化,以其严谨科学的法律概念、法律思想和规则体系为载体,适应了不同时期、不断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的不同需求,贯穿了几乎近现代法律科学发展的始终,跨越国界和宗教给予几乎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法律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母本,这些法律概念、法律思想与规则也都成为国际法学产生之初最早的“遗传代码”与“基因”,并支撑国际法学的不断发展,对于当下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贸易安排相关的国际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早期实践范本与指南。

文化贸易的概念篇10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要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由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1995年以文化与发展国际委员会(theworldCommissiononCultureandDevelopment)的名义了产生了重大国际影响的《我们有创造力的多样性》(ourCreativeDiversity)的报告,随后又发表了两个世界文化报告(worldCultureReport1998:Culture,Creativityandmarkets;UneSCo:paris,France,1998以及worldCultureReport2000:CulturalDiversity,Conflictandpluralism;UneSCo:paris,France,2000),并且还赞助了1998年关于文化发展政策的斯德哥尔摩会议。所有这些都强调了全球化市场对当地文化的可能危害,并把文化和发展概念联系在了一起。最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的工作归结到了是否应该为此制定一个国际公约的问题上来。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UniversalDeclarationonCulturalDiversity)。该宣言阐释了文化多样性并将其首次承认为“人类共同的遗产”,并为涉及此议题的各方提供了合作基础。《文化多样性宣言》的通过,开创了国际社会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新纪元,以该宣言为政策基础的各种性质的国际国内活动与工作日益频繁。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大会以148票赞成的压倒性优势(只有美国和以色列投了反对票)通过了《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theprotectionandpromotionoftheDiversityofCulturalexpression)。经过较快的批准程序后,公约于2007年3月18号生效,目前已有130国家与地区正式批准了该公约。该公约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专门规定文化多样性相关问题的国际公约,从诞生之初就被看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之前保护文化工作的集大成者,其确认的国家为保护文化可采取政策措施的权利也一直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支持“文化例外”的重要成果。

   二、《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评析

   无疑,《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是对经济全球化以及wto自由贸易对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强制力回应,然而,经过时间与实践检验,公约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1)缺乏有约束力的义务;(2)实体权利的不完全;(3)与其他国际文件的关系含糊不清。其中《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在国内文化政策及其他影响文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的影响已被广泛讨论;作为生效的国际条约,其与wto协定之间的国际法关系也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然而有关文化多样性概念本身的理解,以及基于此价值诉求而赋予缔约方的相关权利义务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1.义务的单一性。法律约束力的实质来源于其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从某种程度上说权利即意味着义务,也就是说法律赋予某部分主体权利就必然赋予另外主体以义务。尽管该公约形式上符合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公约的所有条件,但事实上公约含有非常少的义务,并且这些义务的设定仅仅是刺激成员方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采取措施保护文化多样性,而并非名副其实的义务。细读公约,仅有两个条款可以说是限制随意性的:首先与给与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有关,第16条规定“发达国家应通过适当的机构和法律框架,为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和其他文化专业人员及从业人员,以及那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优惠待遇,促进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其次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合作有关,第17条规定在文化表现形式面临消亡危险或受到严重威胁或是需要紧急保护的情形下,缔约方应开展国际合作,尤其提及发达国家应援助发展中国家。很明显,这是国际法立法给以发展中国家特别待遇与国际合作两项基本准则在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具体体现,尽管这两项“真正的”义务规定得相当不明确,并且也没有带来根本性改变;但它们也对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宣称的目标有一定作用。

   2.权利的不确定性。与公约为缔约方设定了极少的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义务相反,公约为缔约方提供了大量的权利。公约第6条第(2)款对各缔约方可采纳的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措施进行了不完全列举,描述了主要国家已采取的政策措施,范围从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管理措施到具体的公共文化广播服务措施。很明显,公约在承认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经济与文化双重特性基础上赞同国家进行市场干预。从权利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来看,意味着国家应该承担尊重其他国家采取政策措施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权利;然而事实往往是,一国采取的涉及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的措施常常导致其他国家对其进行贸易保护的指责。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双重特性使得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诉求在具体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产业与贸易领域很难达成平衡,公约本应预见到这一情况发生的必然,在设置权利时应“提出例如比例相称和效果检验等原则,指导这些措施的应用,阻止公然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④但令人遗憾的是,公约并没有对国家在采取文化政策措施(Culturalpoliciesandmeasures)时如何避免或减轻贸易扭曲做出任何指导。而这种规范缺失的先天性缺陷又因为公约公共机制及裁判机制的不足而更加严重,⑤而这些机制如给与完善应该有助于从程序上澄清公约的相关规定。另外该公约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遗漏,即对知识产权的漠视。这不仅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是国际上一个相对成熟且灵活的制度,更是因为在谈论贸易和文化时,知识产权利在至少以下两个方面是重要的:首先,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培养促进创造性,这也是在本质上促进多样文化表现形式的先决条件;其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授予具体的知识产权,使得作者对其创作有了暂时的垄断,因而也排除了公众对被保护作品的暂时使用。基于此,知识产权制度必然影响文化多样性的实现,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必然离不开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审视。具体到公约的角度,应该落实到对文化多样性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价值诉求、本质特征上关联性的确认,以及具体知识产权权利与文化多样性实现之间的平衡法则上。归根结底,有关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具体权利与义务的设置与实施,必然建立在对文化多样性这一概念的质与量的明确界定基础上,也就是说文化多样性不仅作为一个有“质”的概念(价值目标),还应该具备可操作的“量”的内容(判断标准)。至于公约,名为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但对于保护与促进的前提——什么是文化多样性只在第4条⑥有关术语的定义里给与了宽泛的解释,这样的条文拿内容显然无助于缔约方在具体的实践领域确认“文化多样性”。公约是一份避免反对的文件,其劝诫性的语言形式旨在设立共同目标。相对于之前的《文化多样性宣言》,其少量的法律性赋权与义务设置已经算是一个进步了。

   三、文化多样性概念对国际法的影响

   (一)文化与贸易关系的展望

   《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制定的最初目的就是平衡wto内部复杂的文化与贸易争论,并试图确立“文化多样性”这一全球价值目标。鉴于其通过生效的时间的临近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影响性以及通过公约国家的广泛代表性,以公约约文形式规定的“文化多样性”似乎在国际法领域确立价值目标这一层面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然而wto是否因此公约就文化与贸易问题有了新定论?wto成员是否在处理贸易关系时可直接以“文化多样性”作为国内政策措施的合法例外理由?公约的缔约方是否可在保护与促进本地文化形式多样化发展时随意采取限制自由贸易的方式?很显然,上述问题尚无肯定答案。在wto内部因公约形成一个更加偏向文化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在Gatt及GatS的一般例外规定中包含一个文化例外条款,或者设置一个文化豁免条款,又或者在wto协定序言中将文化多样性作为目标之一)是极其不可能的。⑦不同的国家因为不同的原因而签署公约,在面对“真正的”贸易利益时,很多国家都不会再是文化的急先锋,当然这种脆弱的文化统一战线也与文化多样性概念固有的模糊性有关。正如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公约从未被其促成者当作创新的策略,它最初的设置只是维持贸易和文化领域的现状。特别是发达国家,例如加拿大、法国,公约只是它们进行经济管制的更高层次的政治背景,不只能证明其现存措施的合法性,并且也为它们在未来的新兴谈判领域拒绝作出承诺提供了理由。”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