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进出口贸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8:39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1

目前我国是一个能源净进口国,以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煤炭为主,2005年我国能源净进口(16945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223319万吨标准煤)的比重约为7.6%,2001年只有1.8%,近年来我国。我国能源净进口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8%。能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一直作为我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最主要方式,它在保证我国能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产品贸易大国之一。

我国能源贸易在矿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源贸易额占全部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24.1%增长到2006年的26.1%;能源产品贸易额迅速增长,2006年能源贸易额1001.87亿美元,比2001年232.71亿美元增加330.5%,年均增长率达到33.9%。

我国能源产品贸易量大幅增长,2006年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达到37396万吨标准煤,比2001年21974万吨标准煤增加70.2%,年均增长率11.2%。2001年以来,我国能源产品贸易额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能源贸易量的增长幅度,能源产品贸易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其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的重要原因,同时,能源产品价格的上涨更是导致能源产品贸易额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

石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2006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47.3%。我国石油进口贸易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2006年从9个国家合计进口石油13018万吨,占当年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71.7%。

二、2001-2006年我国能源贸易额占矿产品贸易额的比重

2001年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232.7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全部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966.56亿美元的24.1%,2006年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1001.87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全部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3839.01亿美元的26.1%。我国能源贸易额占矿产品贸易额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2006年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1001.87亿美元,其中,石油917.54亿美元,占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91.6%,煤炭50.7亿美元,占5.0%,天然气33.63亿美元,占3.4%,石油的进出口贸易在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中我国占绝对的优势。

三、我国石油进口额占矿产品进口额的比重

2001年我国石油进口额为154.06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全部矿产品进口额565.46亿美元的27.2%,2006年石油进口额为819.52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全部矿产品进口额2302.93亿美元的35.6%,近年来我国能源贸易额占矿产品贸易额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四、2001-200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特点和趋势

我国石油消费巨大,严重依赖进口,2006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16286万吨。从我国石油的进口贸易情况看,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长,自2001年的8163.2万吨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18157.0万吨,2006年比2001年增长了122.4%,年平均增长率为17.3%,从目前的趋势看,我国石油的进口量还会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石油的进口额增长幅度更大,自2001年的154.06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819.52亿美元,2006年比2001年增长了432.0%,年平均增长率为39.7%。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8%,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从我国石油的出口贸易情况看,我国石油的出口量从2001年1674.1万吨到2006年的1871.4万吨,最高的年份2005年为2207.7万吨,我国石油的出口量变化不大。

2006年位居我国石油进口前九位的国家为:沙特阿拉伯(2471万吨)、安哥拉(2345万吨)、俄罗斯(2113万吨)、伊朗(1864万吨)、阿曼(1318万吨)、韩国(1106万吨)、委内瑞拉(732万吨)、刚果(542万吨)和赤道几内亚(527万吨),9个国家合计进口量为13018万吨,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71.7%,我国石油进口贸易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五、2001-2006中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

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只有29.1%,2006年上升到47.3%,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导致了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为缓解国内石油供求的突出矛盾,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六、2001-2006中国天然气、煤炭进出口贸易变化趋势

2001年我国天然气出口量为223.30万吨,2006年为225.24万吨,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的出口量基本上维持在200余万吨的水平上,变化不大,从我国天然气资源和产量分析,未来我国天然气出口量不会有大的变化。

2001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489.62万吨,2006年为605.81万吨,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的进口量维持在600余万吨的水平上,增长不大,由于我国进口的主要是液化天然气,而天然气的大规模输送必须通过管道,未来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增长变化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天然气进口输送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景。

2001年我国煤炭出口量为9012万吨,2006年下降到6330万吨,近年来我国煤炭的出口量逐年下降,由于国家限制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取消了煤炭出口退税,预计未来我国煤炭的出口量还会有所减少。

2001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只有249万吨,2006年迅速增长到3836万吨,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口量逐年大幅增长,年增长率达到72.8%。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北煤南运,陆路运输成本较高,在符合比较效益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我国煤炭的进口量还会进一步增长。

七、我国能源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增长很快

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只有29.1%,2006年已经上升到47.3%,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导致了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在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缓慢,而石油消费增长迅速,从而导致石油进口量连年大幅增长,使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预计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将很快超过50%。巨额的石油进口以及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快速提高,使我国的石油消费严重地依赖于国际市场。

2.我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成本在大幅度上升

自2001年到2006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增长了122.4%,年平均增长率17.3%,而石油的进口额却增长了432.0%,年平均增长率39.7%,石油进口额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石油进口量的增长幅度,这说明我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成本在大幅度的上升。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2

   关键词:石油贸易;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

   一、世界石油贸易流向综述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我国的石油贸易流向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于石油本身的特殊性,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石油进口来源地,也应包括石油贸易方式和运输方式,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也必须从这几方面展开。(2)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必须紧跟世界能源安全的新观念。(3)“石油衍生品”市场地位空前提高。(4)我国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应是贸易来源、贸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系统多元化,相关策略制定应该充分结合地缘特征,构建以俄罗斯—里海及东南亚地区为主的贸易多元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

   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3

关键词:石油贸易;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

一、世界石油贸易流向综述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4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宏观环境竞争能力

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被国际炒家严重操纵的商品,任何的影响因素都可能产生石油价格的剧烈变动,因而,石油化工行业进行国际石油贸易的风险量是巨大的。我国年石油进口总量早已突破亿吨,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亚种最大的石油进口国,面对波动幅度大、风险显著的国际原油市场,如何降低国际石油贸易风险,提高石油化工行业问题,维护我国能源和材料安全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国际上降低和防范石油贸易风险的方式有很多,通常以优化石油来源地、影响石油市场走势、稳定贸易形势、优化资源结构等方法达到降低国际石油贸易风险的目的。作为石油化工行业应该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同时,将目光转移到石油化工行业内部,在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措施和办法,形成有效的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促进行业的发展,体现出石油化工行业对社会和经济建设的价值和作用。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问题,应该在建立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观念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具体情况,以宏观环境培育、实际操作养成和微观竞争能力培育为手段,科学地对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进行探讨,形成真正有效的措施对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加以筹划,在实现安全管理的同时,控制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风险,达到促进石油化工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稳定我国经济的根本目的。

一、打造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宏观环境

根据国际通行的参照系数,国际市场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1年,通货膨胀率将会有0.8%左右的上升,可见石油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影响。我们看到这一点,国际石油垄断组织也同时注意,这就为他们操纵石油价格,控制我国经济提供了原始动力。为了实现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安全,就必须建造一个适合我国特点的宏观环境,降低宏观因素变化产生的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问题。

1.降低石油化工行业对国际石油的刚性需求

我们应该通过提高石油化工行业生产效率、提升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稳定对国际石油的总体需求量,当需要恒定时,就减少了相关炒家和操作者的获利空间,降低了他们提高石油价格的可能。

2.建立石油化工行业进口石油的基金

政府应该组织行业全体建立石油进口的专项基金,通过将基金注入海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开辟新海运、管道和铁路的石油通道、参与国外石油期货市场交易等方式影响国际市场油价。

3.营造有利于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世界典论

要将我国石油的需要与我国的发展和对世界的贡献练习在一起,让世界了解到,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必然性,争取更大、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4.积极开展有效的开展能源外交

政府应该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确保我国石油进口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安全,实现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经济性。

二、养成国际石油贸易实际操作的习惯

1.国际石油贸易观念的正确培养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相当长的阶段,在国际石油贸易市场中将主要以买方的身份出现。因此,必须积极培育石油化工行业正确的国际石油贸易观念和风险意识,推进石油化工行业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的体系构建。

2.国际石油贸易风险意识的正确树立

石油化工行业进行石油贸易时要始终把风险意识放在首位,将其融化在企业文化中,推行全员参与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把风险意识印到员工的头脑中,贯彻到企业考核中,与每个人的利益挂钩。

3.国际石油贸易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石油化工行业石油贸易时应该组建专业的风险预警机构,实现风险预警专业化,累积风险预警方面的经验,开发风险预警分析技术。

三、培育石油化工行业的微观竞争能力

1.建立石油化工行业的内控制度

抓住国际石油市场上稍纵即逝的贸易机会,提高;二是权利过多地集中于上层管理者,一般员工不负责任。这两种情况都是与设立内控制度的初衷相违背的。

2.培育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石油期货队伍

建立高薪养能、养勤和养廉制度,将薪酬制度和从事石油期货的人员的业绩挂钩,实行股权、期权、延期支付等激励机制,使其更注重企业和自身远期的根本利益。

3.理顺进口与石油化工行业的关系

应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优化石油贸易进口商,把进口商和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的筹划。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面对世界资源和能源的激烈竞争,必须树立社会和行业的安全理念,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面对着竞争激烈、价格变动频繁的国际市场,就更应该建立石油贸易安全的观念。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宏观环境培育、实际操作养成和微观竞争能力打造等不同层面的措施,希望为建立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有所启迪和帮助,以便使石油化工行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国际石油贸易的安全,在确保行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质量和速度。

参考文献

[1]邹娟霞,韩蕾.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8).

[2]李方杰.中国与中亚石油贸易合作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8).

[3]蔡希有.国际石油贸易摩擦及我国石油贸易对策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7(16).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5

一、构建中非良好石油贸易关系的意义分析

(一)能极大的缓解我国巨大的石油缺口压力,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在上升,而中国自产石油远远满足不了国家持续增长的需求,只有依靠大量的进口,中国才能填补巨大的石油供求缺口。表1是中国原油1990-2004年的人均供求缺口。从进口原油的角度说,当前我国进口的原油40%以上来自中东,其次是中亚,然后是非洲。非洲约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30%多一点。但是,这种局面有必要改变。首先,中东战乱频繁,政治不稳定。其次,中亚、俄罗斯等地石油蕴藏量没有原来我们预计的乐观,即使中哈(哈萨克斯坦)原油管线、中俄原油管线都建成,也不能对其抱有过高的指望。第三,非洲石油蕴藏丰富,与我国关系友好,全球石油投资在2006年迅速流入非洲,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石油产量有望在近年来迅速增加。[1]非洲油源丰富,我们应该将其作为我们重要的石油来源地。

(二)有利于中非经贸关系的巩固与升级近年来,中非经贸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非贸易额2006年达到555亿美元,同比增长40%,而中非贸易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石油,因而构建良好的中非石油贸易关系有利于中非经贸关系的巩固和升级。通过石油贸易,非洲可以从中国获得大量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而中国也缓解了国内石油供求失衡的压力,这可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三)有利于化解石油对外依赖程度增加所产生的潜在石油安全危机中国石油进口需求不断增长,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国内石油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国际油价的波动,可能会对中国石油安全产生重大,甚至是深远的影响。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可能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家对外战略利益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面对这种局面,中国要解决石油供需矛盾只能降低需求或者增加供给。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油消费增速迅猛的情况下,降低石油需求只能是奢谈。而增加供给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国内石油产量;二是增加石油进口。对缺乏石油快速和长期增产的坚实的资源基础的中国来说,通过提高国内石油产量来解决石油供需矛盾的可行性太差,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增加石油进口的可行性确实存在,石油进口是解决石油供需矛盾的一条有效路径。增加石油进口会增大中国的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这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是一个潜在的负面因素,但是石油对外依赖程度大并不等同于石油安全的脆弱性。事实上,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症结并非完全在于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大小,多元化的石油来源可以有效地化解石油对外依赖程度增加所产生的潜在石油安全危机。通过与非的石油贸易,扩大了中国的石油来源,这对化解石油对外依赖程度增加所产生的潜在石油安全危机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构建良好的中非石油贸易关系的Swot分析

(一)中国构建良好的中非石油贸易关系的优势分析

在构建良好的中非石油贸易关系上中国具有其优势。首先,中非几代领导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这种友谊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双方合作的坚实政治基础;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获得飞速的发展,非洲国家也在进行经济体制的调整,中国可以给非洲提供相关的经验,而中国也能从与非洲的合作中借鉴到比较先进的经验,而且双方的企业已成为合作的主体,双方的经贸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第三,中非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适合非洲的需要,非洲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有着正在不断发展的广阔市场,加强中非经贸合作符合双方根本利益,这是经贸合作迅猛发展的内在动力;第四,中非经贸合作的法律环境也在不断完善中,中国与非洲国家已经签订了许多经贸合作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等,而且中国与许多非洲国家建立了经贸混委会的机制。

(二)中国构建良好的中非石油贸易关系的劣势分析

1.中非关系遭遇艳羡和误解中国成为整个非洲大陆的主要资源购买者以及主要的商品供应者、投资者后,遭到西方国家的嫉妒和敌视。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认为中国是新的殖民者。因为中国人工作勤奋,吃苦耐劳,一旦有中国商人进入的地方,当地的商贩就会有一大批被挤垮,利益受损者就产生对中国人的抗拒心理,因而在一些非洲地区有时就出现了针对中国人的抗议活动。另外非洲一些国家的腐败现象很严重,如中国从安哥拉进口大量石油,但由于腐败,大量资金不知流向何处,普通的安哥拉人根本感受不到与中国进行能源贸易的好处。无法从与中国的大宗贸易中受益及与中国人的日常商业竞争中受挫使一些人出现反感中国的情绪,这对构建良好的中非石油贸易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2.中非贸易存在不平衡中国对非的贸易中长期保持顺差,自1965年以后,中国在中非贸易关系中一直保持顺差地位,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贸易不平衡现象十分严重。[2]1987年,中国对非出口8.54亿美元,进口仅为1.55亿美元,出口是进口的5.53倍。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这一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变。从整体来看,逆差主要来源于一些资源大国,对多数非洲国家仍然具有较大的顺差。中国与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和苏丹几个主要产油国的贸易赤字巨大,但是对大部分的贫穷国家则有很大的贸易盈余。贸易的不平衡容易使中非之间产生贸易摩擦,这对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是不利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以后的中非石油贸易。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加大从非进口力度,2005年对非进口额超过了出口额,但中国对非进口的结构比较单一。3.西方国家对非洲石油的重视使得竞争加剧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急速上涨,号称“世界油库”的中东地区,动荡不安,西方国家纷纷寻找其他油源,以实现进口渠道的多元化,最近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非洲。进入21世纪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巨大的石油储量引起了美国越来越大的兴趣。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石油资源十分贫乏,其所消耗的石油99%需从国外进口,因此一直在世界各地积极探索石油来源的多条途径,目前正在加速实施对非洲的石油资源战略。除了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军非洲外,韩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在非洲寻找石油资源,纷纷抢滩。而中国,加入非洲石油争夺战的时间较晚,虽然有中非良好的友谊,但中国同那些在此经营了数十年的西方石油公司相比,[3]中国企业面临的是更高的价格、更苛刻的条件和更高的风险。

(三)在构建良好中非石油贸易关系中中国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非洲具有丰富的石油含量,如今是世界第三产油大国,截至2005年底,非洲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为1351亿桶,占世界储量的11.1%。通过海岸线上的各个港口,每天都有超过400万桶原油源源不断运往其他大陆。[4]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未来5年内全球石油产量25%的增幅将来自非洲。非洲如此大储量的石油开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非洲一些地方的石油还处于勘探阶段,这对于我国投资非洲石油,扩大中非石油贸易规模,使我国石油来源多元化、稳定化是极大的机遇。但由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和中东局势的恶化,西方国家纷纷把眼光投向非洲,这就使非洲的石油竞争变得异常剧烈。中国的石油企业在非洲的石油竞争中,面对着来自西方大型石油企业的竞争,这些企业不但资金雄厚,而且进驻非洲的时间也比中国石油企业早,这就给中国石油企业在非洲的发展带来重重困难。而且虽然中国与非洲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由于西方国家统治了非洲这么长时间,在石油竞争中非洲到底会偏向哪一方也变的不可知,这给中非的石油贸易埋下了不确定因素。

三、构建良好中非石油贸易关系的几点建议

构建良好的中非石油贸易关系对保证非洲对中国石油的长期供应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构建良好的中非石油贸易关系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发展良好的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和持久的中非经贸关系对中非双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我国对非的各种政策都应从有利于两国安全与经济利益的高度去考虑,巩固并发展中非国家关系。发展良好的中非经贸关系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中非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中非真诚友谊中非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加强会晤,协商解决两国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并加强在各个领域里的互信合作。[5]重视民间外交,与非洲民众加深互信,并加强对非宣传工作,多渠道的介绍中国社会状况和对非政策,以增加信任,消除疑虑。

2.加强中非投资合作中国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国家投资兴业,转让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并使这一基金总额逐步增加,按照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引导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推动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在有条件的非洲国家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区,提升投资水平。同时,中国欢迎非洲企业来中国投资发展。

3.提高对非援助水平沉重的债务负担是制约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中国应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逐步扩大对非洲国家援助规模,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促进非洲经济全面发展。对非援助要重视公益项目,特别是农业、减贫、医疗卫生、教育、体育、供水、住房和环保等关乎非洲当地民生的项目。加强援外项目管理,注重工程建设的质量、效益、安全、环保,善始善终地做好各个承诺的合作项目。援外工程按国际规则办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和透明。

4.增加对非人才培养中国应帮助非洲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增强非洲各国的能力建设。譬如中方可以大幅增加非洲赴华留学生的奖学金名额,让他们学成回国后为国家建设服务。

(二)提高在非投资石油公司与非交往的能力由于文化与法律等两国的差异,在非投资的石油公司应该提高其与非交往的能力。首先是怎么使用当地雇员,其次是熟悉非洲各国的法律,由于每个国家的相关法律和社会制度都不相同,不熟悉当地的法律就容易导致出现法律纠纷。就拿苏丹来说,苏丹的《劳动法》与中国不同,苏丹的劳动法有100页,里面详细规定了劳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员工每天工作从几点到几点必须弄清楚,并要付给相应的加班报酬。中石油就曾因不了解当地法律的原因而被其雇用的当地员工告上法庭。

(三)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中非石油贸易合作采用多种途径,通过各种合作方式与非洲开展石油贸易。[6]中国政府除了通过高层互访并签订经贸协定,直接购买石油外,还应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派遣有实力的国有石油企业,或参股、购并非洲石油企业,或者与非洲石油公司或其它跨国石油公司联合投资开发等方式扩大对非洲石油领域的直接投资,并开展对非油气资源勘察、投资开采活动。而对于中国的石油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国的石油企业才能与西方国家的那些石油大企业竞争,才能在非洲的石油争夺战中为中国谋得利益。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6

关键词:俄罗斯;贸易盈余;国际油价;全球经济增长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是前超级大国苏联的继承者,其发展状况始终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在苏联解体后,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俄罗斯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倒退。之后,其国民经济经过一系列调整,终于呈现出向好的趋势。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俄罗斯国民经济的增长屡创新高,通过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出口获得了大量的收入,并带动了整体经济的繁荣。现在的俄罗斯成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加,这离不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在此分析当前俄罗斯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一、俄罗斯贸易顺差增长的现状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大,国内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森林等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其国内石油的储量占据非欧佩克国家的第一位,而常规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虽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但依然继承了苏联时期所创造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条件,为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普京上台以后,俄罗斯开始整治国内经济,严厉打击国内的经济寡头,这一方面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国内资源出口带来的财富收归国有,增强了俄罗斯的综合国力。

从俄罗斯的贸易状况图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的对外出口开始增加,之后经过一个平稳期便开始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其出口额几乎每年提高一个台阶。虽然2009年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的贸易出口大幅下滑,但随后俄罗斯的出口再次强劲恢复,迅速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进口也呈现相似的发展路径,但明显低于出口。这使得俄罗斯获得相当可观的贸易盈余,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从1997开始,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贸易盈余,这给俄罗斯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从俄罗斯“出口产品分种类贸易盈余情况”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出口的贸易盈余主要来源于矿产品。矿产品在俄罗斯贸易出口盈余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其他产品绝大多数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这说明,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主要依赖着初级产品的出口,其工业制品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虽然俄罗斯的贸易盈余逐年增加,但其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却相当单一。俄罗斯是一个依靠初级产品出口获得贸易盈余的国家。这是俄罗斯贸易的基本状况。

二、俄罗斯贸易盈余原因简析

(一)理论分析

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经济学家对于如何通过贸易增加国民财富做了很多的研究。其中,比较优势理论代表李嘉图认为,一国贸易品之所以在出口中拥有竞争力,是因为该国出口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据此,他认为,一国要想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收益,就应该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要素禀赋理论学者认为,一国应该出口本国拥有相对丰富资源禀赋构成的产品,也就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为各国该如何发展国际贸易指明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充分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备的优势,资源、劳动力、资本或技术等,然后根据自身的优劣条件尽可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盈余,依靠盈余反过来进一步增强比较优势或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此推动国内经济的继续发展。

俄罗斯的贸易盈余就是通过充分利用本国的丰富资源而获得的。俄罗斯国内资源丰富,而人口相对稀少,特别是其处于高寒的地理位置,发展工业的条件并不有利。然而,与稀少的人口相比,俄罗斯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西接欧洲发达国家,东接中国新兴经济体,东西都是巨大的能源、原材料需求市场。如此良好的区位优势,为俄罗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周边旺盛的需求,俄罗斯通过出口工业原材料和能源就可以为创造大量的财富。

(二)全球经济的繁荣

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全球经济始终发展良好,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国家始终处在高速增长当中,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印度等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特别是对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拉动了资源型国家的发展。

这种外部环境给俄罗斯等资源型国家带来了机遇。一方面,中国、印度等国的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给俄罗斯矿产品的出口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全球性繁荣推高了大宗产品的价格,这无疑提升了资源国出口产品的价值。出口机会的增加,贸易条件的改善,为俄罗斯通过资源出口发展经济提供了可能,并为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三)能源价格的上涨

俄罗斯国内拥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石油和天然气是当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能源。自从内燃机被发明以来,石油就成为了提高人类速度的主要原材料,无论是军舰、坦克等国防装备,还是飞机、轿车等民用设施,无不严重依赖石油资源。上世纪数次石油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危机,这一现实始终提醒人们,石油是一种关乎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然而,石油资源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衡,欧佩克国家储藏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储量;在欧佩克国家之外,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就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的宝贵财富,其作为硬通货不仅在苏联时期为苏联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在苏联解体后为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恢复也提供了财富来源。

石油是不可替代的资源,虽然新能源的发展给人类的能源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石油、天然气仍然占据了人类能源利用的主体。石油对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作用,使得进口石油成为不得不继续的选择。凭借着国内丰富的石油资源,俄罗斯始终有充足的底气。

然而最近几年来,世界经济的繁荣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全球石油的储量却相对不变。对石油供应不足的担心推动了全球油价的不断高涨。此外,石油作为全球通用的大宗商品,标准化的交易使其呈现出金融品的属性―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盯住石油,有的用来规避风险,有的谋求石油差价――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资本对石油的追捧,又进一步推高了石油的价格。

此外,俄罗斯地跨欧亚,西接东欧,东临东亚,良好的地缘优势让其利用地缘竞争进一步抬高了油价。石油出口,成为了俄罗斯的财富之源。

三、计量分析

普京上台后,对国内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行了很多调整,极大地改善了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对俄罗斯贸易的影响,正如前文的分析,全球经济的向好,特别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繁荣,以及世界能源价格的高涨,对俄罗斯贸易盈余的改善以及提高都是巨大的促进。在这里,本文运用计量手段进一步分析俄罗斯贸易盈余改善的原因。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油价上涨是同时影响俄罗斯贸易盈余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采用全球经济增长、国际油价、俄罗斯贸易盈余三个变量,分别表示为gdp、op、tb。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俄罗斯数字(FiguresinRussia)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其中,进出口的数据取自俄罗斯联邦基于海关统计的数据,全球经济增长的数据和国际油价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国际数据。在进行计量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了取对数处理,然后通过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使用eviews6.0进行数据处理。

(一)Granger因果检验

在对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后,其结果为表一:

根据X2分布表,满足自由度为2、置信度为99.5%的临界值为10.6。这一值小于上表中的任意χ2取值,从而拒绝原假设,全球经济增长(lngdp)、国际油价(lnop)两个变量能够Granger引起贸易差额(lntb)的变化,而且联合检验(aLL)也能说明四个变量能够Granger引起贸易差额的的变化。

这一结果与之前的分析一致,表明全球经济增长、国际油价变动是引起俄罗斯贸易盈余增加的重要原因。

(二)方差分解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了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油价变动是带来俄罗斯贸易盈余的重要原因,但二者对贸易盈余增加的贡献程度如何?这需要继续对数据进行方差分解分析,以了解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油价变动作用的大小。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解分析后,其结果图三和图四:

从图三,我们可以看出,当全球经济实现增长后,会迅速带动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在第二期,全球经济增长对俄罗斯贸易盈余增加的贡献度达到40%,之后缓慢下降并稳定在20%左右。这说明,全球经济增长会迅速带动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但其长期的贡献要小于短期贡献。

从图四可以看出,当全球油价得到上涨后,会迅速带动俄罗斯出口盈余的增加,其贡献度在短期内达到最高点后,稳定在最高贡献度上。这说明,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量深受国际油价变动的影响。当国际油价升高后,其贸易盈余会迅速增加,并且对贸易盈余具有持久的影响。

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变动对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具有更大的贡献,也说明了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受益于石油等资源的出口。

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离不开全球经济的繁荣,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加大石油等能源的使用,因而石油等能源的出口会增加;但受环保、节能等观念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规律,因而导致俄罗斯出口的长期增加值不如短期增加值。而国际油价的上升对俄罗斯贸易盈余的拉动作用是直接的―油价越高意味着俄罗斯出口额越大。因此,油价的上升对俄罗斯贸易盈余增加的作用更大。

四、政策建议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受到重创,但凭借着其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全球经济增长和油价高企的条件下,依然获得大量的贸易盈余。这使俄罗斯有实力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同时也为其经济的调整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物质基础。为了继续保持较大的贸易盈余,俄罗斯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首先,继续保证石油收益。石油等能源的出口是俄罗斯贸易盈余的重要来源,这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军事、交通等领域的地位至今无法完全替代,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被世界所追捧。而且俄罗斯接近东亚经济快速增长区,石油出口市场广大。因此,俄罗斯应该注重石油行业的发展,保证稳定的石油出口收益。可以通过与中国等国家签订石油供给协定等,获得持续的石油出口。

其次,加快经济转型。从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出口盈余主要来自于矿产资源的出口,工业制成品在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俄罗斯要想获得更大的出口收益,就应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获取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这就需要俄罗斯加快经济转型,努力向全球产业链上游发展,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加大工业技术投入,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价值,以获得更大的出口收益。

参考文献

[1]孙一诺.“金砖四国”贸易结构比较:基于技术附加值视角的分析[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0.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7

关键词: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安全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政府通过实施合适的干预手段改变或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进。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在当代国际贸易形势从自由贸易走向战略博弈的背景下,伴随市场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是新贸易理论演进的自然结果。一般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战略进口政策、战略出口政策以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国政府通过对特定产业采取选择性的保护政策,达到从外国企业那里抽取垄断租金,保护本国企业市场或将外国企业逐出本国市场等目的,使本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战略出口政策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一国政府通过研究、使用研究开发补贴和出口补贴等手段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进行干预,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模型的前提假设与传统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不同,更为贴近全球经济运行现实。其前提条件为寡头垄断、市场分割以及规模经济。

一、我国石油产业迫切需要

政府的战略性干预

石油产业具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客观条件,其市场结构属不完全竞争的寡头垄断市场,垄断形式以自然资源垄断和规模优势垄断为主,其核心业务领域进入门槛高,只有大型垄断性企业才能生存发展。石油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战略性产业,从其市场影响力、产业规模及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看,很少有其他产业能够与其相提并论,石油产业有众多纵向和旁侧关联产业群,其发展关乎国家整体安全。

我国石油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中国石油供应缺口严重,未来需求增长迅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在全球获取增量石油资源的难度正不断加大,其供应的稳定性关系到经济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将是突出矛盾,也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油气进口、石油服务和产品出口国际竞争激烈,中国企业的对手多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在石油上游领域,围绕油气资源的获取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我国企业无论走到何处,跨国企业接踵而至,就地开展面对面的竞争,而这些外国企业的背后无一例外地有本国政府的力量在支持,这些支持或是补贴政策方面的,或是外交、政府间交流形式的,或是跨产业的利益交换,这些支持手段的背后都指向一个目标,各国政府通过战略性质的扶植和引导,增强本国企业对油气资源控制和获取能力,扩展本国油气来源,提高本国总体福利。

当前全球已进入高油价阶段,石油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与国际石油产业巨头相比,中国石油产业在布局、规模、成本、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在石油产业的某些链条中,需改变结构相对单一、产品档次较低的局面,增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功能化、精细化和系列化产品。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等领域,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装备、人才、资金、品牌等优势,牢固地控制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先发优势明显,中国企业想进入国际市场,必将与之发生竞争。

不可否认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壮大和进步,但鉴于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许多领域大多处于“跟跑者”或“斯塔克尔伯格追随者”角色的现状,需要政府战略性地引导本国石油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化运作中积累经验,实现“干中学”效应。

二、在国家经济安全视角下

审视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

从一般均衡角度考察,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与国内许多产业是正、负相关的,直接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扩展模型和通常研究方式看,学者们常把目标产业作为唯一研究对象,产业内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被认为国民整体福利的提高。而现实经济中,与石油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很多,石油产业的需求或产品,对其他产业来说,往往意味着影响其发展的要素资源和战略变量。一项应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可能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不易察觉的影响。石油产业巨无霸性质的产业规模及其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决定了在现实中必须从一般均衡角度研究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石油供给波动对经济发展有非对称的影响。由于石油是许多产业生产和运行的要素资源,从供给角度看,石油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运行安全的影响是非常不对称的,石油供给的短期过剩不会对这些产业的发展造成过多的扰动,而石油供给的短缺则会对这些产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冲击,往往通过引起价格扭曲和经济大幅波动而产生破坏性影响。

中国石油产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需要实现如下主要目标:获得来源稳定、价格合理、渠道多样、运输安全的石油资源,维护整个经济安全;提高国家对世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增强在全球石油产业中的话语权;提高本国石油产业内服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通过产业的外延式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发挥产业带动和“外溢”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共同走向国际市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应服从于国家“走出去”整体战略。要树立“泛石油产业贸易发展”的整体观念。尽量采取“泛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干预石油产业。

第一,在现实中放宽政策工具的定义和范围。补贴来源不一定抽取自公共基金,赋予补贴的形式也不一定局限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税收返还等。补贴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调节,直接从本国其他产业输送,如:为在国外获取石油资源,政府可以把本国其他产业的局部福利视为补贴和筹码进行输送。补贴的形式可以更隐蔽,只要其抽取形式等同于公共基金,作用于石油产业,实施的效果等同于(进出口、研发、生产)补贴即可。如:政府主导的针对性文化交流、跨产业援建、策略性投标等补贴形式,并没有直接作用于石油目标产业,但其提升国民福利效果的路径却是指向石油产业的“利润转移”,并且容易避免对手国的非合作博弈。补贴可以是风险基金、低息贷款、特别捐助等各种形式。关税工具手段并不一定直接来自进出口关税环节,只要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利润转移,提升国民整体福利,而实施效果又等同于关税的贸易政策手段,都可作为关税政策工具。如:对企业征收环境特别费,颁布技术标准、政策性条例法规、行业门槛等。

第二,选择政策工具并评判实用性时,充分考虑“外部经济”下的整体正向效果。一项作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产业内的福利效果可能产生外溢,会通过其他产业利润的提升而提高国民总体福利。如:政府可通过适当政策引导本国企业参与国外风险区块开发、油气管道建设、石油工程技术项目中部分低收益项目的策略性投标。通过这些项目,石油产业本身可能所获收益不高,但如果政府确信或有把握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其他产业带来稀缺资源,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走出去,增加国内港口、运输等各种相关行业的利润,并使国民福利提高,则可以将之作为有效的政策工具使用。与此相反,如果实施一项有利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会对其他产业或其他方面国民福利造成损害,则需要慎重实施。当前,为从一些主要产油国获取稳定的石油和中间化工原料,政府事实中在鼓励国内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与产油国的垄断企业合资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如果仅从石油产业内考察,这是一项成功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出让股权之后让度给合作伙伴的这部分利润,可以看作政府为进口石油资源所施加的补贴,换来的是成本适中、来源稳定的石油和原料资源,提升了本国福利水平。而从总体国民福利看,合资建厂隐含这样一个事实,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向中国转移可能的负面潜在影响是,加剧土地、水等要素资源的短缺,造成经济扭曲,产生对植被、空气等环境的破坏,而这些影响可能是长期、持久、超乎原先评估和可控范围的。这种出于战略进口目的而引入外资进入其他目标产业,从而造成对整体福利负面影响的案例很多。因此,从石油产业战略进口角度看,出台战略贸易政策性质的举措要慎重,对不同情况要充分论证、慎重对待。第三,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归类、甄别和整体福利效果评判。在制定中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时,政府不仅要考虑石油产业,而且需要跨行业跨部门地研究、选择、归类、甄别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尤其应当认真考虑整体福利效果评判。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前沿来看,国外研究比较超前全面,国内研究方兴未艾;从研究侧重看,理论、实证、行业内研究多、一般均衡条件下的研究少;从政府主导研究的力度和实践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领先、中国系统性研究少。围绕石油产业,中国政府需要协调跨行业、跨部门研究机构,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加的联合机构和统计体系,尤其应加强改善整体福利、避免短视行为,纠正经济要素扭曲等方面的战略贸易政策的研究。

三、确保经济安全和整体福利的石油

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引导

石油产业贸易政策的最终目标服务于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下的整体福利提高。中国近年在其他战略性产业的经验教训很多,如在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领域失去定价话语权后,为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应该看到,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关系到国家关键利益,要通盘考虑。政府在制定实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其他关键产业的联动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要与政治、外交、文化、其他相关产业的政策配套使用;要增强话语权和定价权。针对在中东市场亚洲国家获取原油成本比西方国家高出1~2美元/桶的歧视性价格——“亚洲溢价”,应在油气资源、石油中间品、产业技术、石油储运等方面与亚洲国家广泛开展合作,通过政府主导能源合作提高议价能力。

目前,决定世界石油定价的有两大集团,一个是通过金融市场形成定价机制的美欧集团,一个是通过调节石油供给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欧佩克石油组织。中国的目标不仅是要增强话语权,还要成为定价中心。应逐步建立和上市自己的石油等品种的期货市场,形成我国自己的能源价格定价中心来影响国际价格,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要加强渠道控制,降低渠道可靠性变动造成的成本提升。通过战略进口政策对国内企业的引导,实现供应更加多元化。调整目前主要依赖中亚、中东等地的石油进口格局,缓解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能源进口风险。要调整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加强天然气供应和利用,缓解石油供应压力,强化需求管理,减少向外界的利润转移。面对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应制定针对性的战略进口政策,降低石油进口依存度。如: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开采力度,选择性地增加国内开采量,开发具备开采价值的边际小油田,通过进口替代减少向外部的利润转移。

与石油产业正相关的产业主要为汽车、钢铁、航空、港口、陆上运输物流、信息、环保等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正向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本国石油产业贸易的改善、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直接增加了对这些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其规模和收益水平的提升;直接增加了这些产业发展瓶颈资源的供给,降低了要素价格,避免了市场扭曲的冲击。

与石油产业负相关的产业主要为其他能源、以水资源、土地、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为要素的产业以及生产石化产品替代品的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负面作用表现在:与其中部分产业生产竞争性的替代品,争夺市场份额;与其中部分产业争夺水资源、土地等各种稀缺资源,扭曲这些产业的要素配比;破坏这些产业的发展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等,另外,环保管理不善等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其实质是隐性损失了国民福利。

基于以上分析,为提高国民整体福利、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避免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局限性,应在如下方面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选择:

一是尽量避免与其他产业争夺稀缺要素。发展规模经济,避免在能源、原材料、自然资源等方面与其他产业发生不必要的争夺;关闭不规模、不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核心业务,避免在其他非核心业务层面与其他产业开展低水平竞争。

二是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本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石油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产业间的龙头带动做用,如“工程带产品、产品带服务”等;以大型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石化基地为依托,瞄准高附加值出口产品,建立产业带、精细化工业园,延伸产业链。建立对石油产业企业的奖励机制,鼓励其在“走出去”过程中,在外部市场加强与其他产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共同拓展市场。

三是建立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某些国际竞争对国内石油产业和国民福利的潜在危害,研究各种战略对策,并动态跟踪解决;加强石油产业进口保护,精选受保护的子产业,精心设置贸易政策工具,积极研究反倾销、报复性补贴等各种有效的贸易博弈工具;预防过度出口,及时发现国内石油企业间在国内外市场上无序价格竞争对福利的损害,及时制止与石油产业自身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的流出,如成品油和急需石化原料的出口;避免过度补贴和补贴不足,避免石油企业依赖过度补贴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竞争对手开展低水平价格竞争;避免由于补贴不足,而放大本国石油企业在外部市场上的风险;避免服务和产品出口的巨额资金沉淀风险;避免并限制幼稚弱小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强劲寡头竞争后的退出成本沉没,避免非核心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效拓展;发挥政府、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完善评价、分析体系,及时研究、分析、发现国内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其他产业的负面影响。

四、其他约束条件下

我国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在对石油产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时,政府要考虑解决石油产业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政策工具效果的策略。当前环境下政府需要消除的不利行为主要有石油产业内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行政引起的价格和市场失灵等。包括:对价格管制水平的重新研究、确定;鼓励核心业务整合;设立国内石油企业进入的行业门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按国际标准加强企业管理,避免规模不经济的发生;加强产业结构研究,避免产业能力过剩和不足,降低GDp单位能耗的扭曲。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8

一、2008年国际石油贸易流向情况

(一)石油贸易主要流出方

中东:出口石油10.00亿吨,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主要流出市场为日本1.97亿吨,占流出总量的19.7%;欧洲1.28亿吨,占12.8%;美国1.20亿吨,占12.0%;印度1.08亿吨,占10.8%;中国9200万吨,占9.2%。

前苏联:出口石油4.05亿吨,主要流出市场为欧洲3.19亿吨,占流出总量的78.7%;美国2380万吨,占5.9%;中国2240万吨,占5.5%。前苏联的主要流出市场在欧洲地区。

西非:出口石油2.29亿吨,主要流出市场为美国9090万吨,占流出总量的39.7%;欧洲4950万吨,占21.6%;中国3910万吨,占17.1%;印度1660万吨,占7.3%。

中南美洲:出口石油1.78亿吨,主要流出市场为美国1.19亿吨,占流出总量的67.0%;欧洲2520万吨,占14.1%;中国1650万吨,占9.3%。

北非:出口石油1.62亿吨,主要流出市场为欧洲1.01亿吨,占流出总量的62.7%;美国3260万吨,占20.2%。

(二)2008年石油贸易主要流入方

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有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合计进口19.29亿吨,占全球石油进口总量的71.5%。美国的进口石油主要来源地是加拿大、中东、中南美洲和西非,自上述四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基本较为均衡,依次占美国进口份额的19.1%、18.8%、18.8%和14.3%;欧洲进口主要来自前苏联、中东和北非,其中来自前苏联的石油占其进口总量的46.8%;日本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占其进口总量的80.6%;中国进口主要来自中东、西非和前苏联,合计占进口总量的70.5%;印度进口的大部分均来自中东,占其进口总量的71.9%。

二、石油贸易流向的主要特征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格局未变,主要是由中东等欠发达的产油富集区向美国等发达的石油消费大国转移

在全球范围内,石油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中东、前苏联、亚太地区、西非、北非和中南美洲等,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欧洲和日本等。2008年,前者占全球石油出口量的82.7%,后者占全球石油进口量的57.8%。这些国家和地区构成了石油贸易的主体和流向图。

这一格局是由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决定的。世界石油分布极不平衡,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2008年底的探明储量为102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59.9%,虽然与10年前相比,该比例略有下降(1998年为64.0%),但仍为全球最高。中东地区石油储产比高达78.6年,高于全球平均的42.0年。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国家的代表经合组织,其石油探明储量为12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7.1%,储产比也仅为13.2年。

(二)中东石油出口占比下降,以前苏联为首的非欧佩克石油出口国地位上升

在世界石油贸易中,中东和前苏联仍是最主要的出口地区,非洲和中南美洲的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近年来,以中东地区为主的opeC的石油统治地位有所下降,中东石油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份额从1999年的44.1%下降至2008年的36.9%;以前苏联为首的非欧佩克地位有所上升,由于前苏联石油产量的迅速提高,占世界石油贸易的份额从1999年的9.7%升至2008年的15.0%;西非的石油出口份额略有提高,从1999年的7.2%升至2008年的8.4%,在2006年占比曾达9.0%;中南美洲石油贸易份额略有下降,从1999年的7.6%降至2008年的6.6%;北非石油出口所占份额也在基本稳定中略有下降,从1999年的6.6%降至2008年的6.0%。

(三)发达国家占世界石油进口的份额下降,亚洲占比上升

虽然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全球石油进口贸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占世界石油贸易的份额不断下降。美国石油进口占世界石油贸易的比重在2005年达到顶点,为26.4%,2006年和2007年下降至25.9%和24.5%,2008年更降至23.6%;欧洲石油进口占比变化不大,但2007年和2008年也略有下降,分别为25.1%和25.2%;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行替代能源政策,石油进口量占全球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9年的12.9%降至2008年的9.0%,政策成效较为明显。在金融危机和高油价的冲击下,2008年,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石油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5.6%、1.4%和2.1%。

世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量逐年递增。除美欧日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占石油贸易的比例由1999年的36.2%上升至2008年的42.3%。2008年,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增长0.6%。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地区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进口量也随之增长。根据opeC的官方统计,印度石油进口量占比从2004年的4.6%升至2008年的5.9%(Bp石油公司的统计为6.5%)。而根据Bp石油公司的统计,中国石油进口量占比从2004年的6.6%升至2008年的9.1%。

(四)石油出口流向趋于分散化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在稳定传统出口目的地的同时,主要石油出口国家和地区采取油气出口多元化战略,争取开拓新的稳定的能源出口市场。

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流向变化不大,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但近年来,中东输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略有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量增加。与2004年相比,2008年对日本出口占中东总出口的比重下降1.7%,出口欧洲占比下降3.6%,出口美国占比下降0.8%。

前苏联石油主要出口至欧洲,但对欧洲出口的占比下降,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供应相对增多。与2004年相比,2008年对欧洲出口占比下降4.4%,对美国出口占比增长1.6%,对中国出口占比下降0.1%。

西非地区石油主要出口至美国,但对欧洲和中国出口相对增多。与2004年相比,2008年出口美国占比下降0.7%,出口欧洲占比增长8.2%,出口中国占比增长3.5%。

中南美洲石油出口主要流向美国,但对欧洲和中国出口份额明显提升。与2004年相比,2008年中南美洲对美国出口占比下降15.0%,对欧洲出口占比提升6.8%,对中国出口占比提升6.7%。

北非石油出口市场主要在欧美,但两个地区所占份额有所下降。相比2004年,2008年对欧洲出口石油占比下降3.4%,对美国出口占比下降4.1%。

(五)主要石油进口国推行进口来源多元化

从战略层面上看,石油消费大国意识到,过分依赖中东地区石油具有很大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因此通过能源多元化战略,分散石油进口来源地,以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

美国历任总统均制定过能源政策,其主要目标是如何调整和控制中东石油的供给。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在能源问题的政策向进口来源多元化转变,战略布局遍布全球,希望摆脱对中东地区能源的依赖。能源的多元化战略包括:努力扩大从非欧佩克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石油进口,加强同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产油国的贸易关系;发展与中亚、拉美和非洲等能源供应潜力巨大地区的能源合作关系。奥巴马上台之后,更是重视改善同拉美重要产油国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国的关系,以期构建美洲统一的能源安全网络。除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外,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巴西、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刚果和俄罗斯等也是美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地。在能源领域,欧元区15国对俄罗斯严重依赖,自俄罗斯进口的石油约占进口总量的1/4。欧盟不断加强与北非、中亚、南高加索和中东等周边地区的油气合作,积极推动了巴库-杰伊汗石油管道的成功修建,以期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日本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自中东进口占进口总量的80%以上。日本除继续进口中东石油外,近年来还向俄罗斯油田进行投资,开采非洲和中亚的石油资源,以逐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从技术层面看,随着许多国家新的大油田的发现和开采技术的提高,石油来源多元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强。2008年4月,巴西宣布发现了30年来全球探明的最大一块油田,在全球油田中储量排名第三。仅2009年上半年全球就发现了200多个新油田,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澳大利亚、以色列、伊朗、巴西、挪威、加纳和俄罗斯。加拿大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油砂蕴藏量,随着油砂开采技术的进步,加拿大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在表1中,opeC可以作为中东石油输出的代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各国从战略上积极推进石油进口多元化,但自重点地区和国家的进口占比没有明显下降,反而有一定上升。这表明,在当今世界,能源消费国和能源输出国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能源独立目标与现实越来越背道而驰。发达国家虽然推行进口来源多元化等措施,希望减少从主要进口来源地的进口,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中东、俄罗斯等能源大国的依赖无法摆脱。

另外,本文拟利用1999年-2008年美国、欧元区15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石油(HS2709)进口数量,通过计算前15位进口来源的占比情况,测算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集中度,从而观察石油进口多元化的效果。本文所指的进口集中度是指从前15大来源地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该国家或地区进口石油总数量的比重。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年-2008年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中,进口集中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日本、印度、欧元区、美国和中国。日本石油进口集中度在99%左右波动;印度2006-2008年进口集中度不断下降;从2004年起,欧元区进口集中度呈下降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变动不大;美国是进口集中度下降最为明显的国家之一,从2000年的96.3%下降至2007年的93.0%。由此可见,美国的石油进口战略布局相对较好,进口来源较为均衡、分散和稳定;中国的进口集中度相对欧美日较小,但前15位进口来源占比不稳定,具有较大起伏。2008年,除印度进口集中度有下降外,其余四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集中度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三、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来源情况

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前六位来源地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俄罗斯、苏丹和阿曼,自每个国家的原油进口量均超过1000万吨,合计进口13641万吨,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66.9%。其中,沙特进口4195万吨,同比增长15.4%,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20.6%;安哥拉进口3217万吨,增长7.6%,占进口总量的15.8%;伊朗进口2315万吨,增长8.6%,占进口总量的11.4%;俄罗斯进口1530万吨,增长31.5%,占进口总量的7.5%;苏丹进口1219万吨,增长16.1%,占进口总量的6.0%;阿曼进口1164万吨,下降20.2%,占进口总量的5.7%。

我国进口来源的第7至11位分别为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哈萨克斯坦和委内瑞拉,自每个国家的进口量均超过500万吨,合计进口3186万吨,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5.6%。其中,伊拉克716万吨,增长285.1%,占3.5%;科威特708万吨,增长20.0%,占3.5%;利比亚634万吨,增长98.9%,占3.1%;哈萨克斯坦601万吨,增长5.9%,占2.9%;委内瑞拉527万吨,下降18.6%,占2.6%。

近年来,我国作为一个石油进口大国,大力实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试图分散进口来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取得了一定效果。我国原油进口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中东地区是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区域。2009年在我国原油进口前十位来源中,有七个国家属于中东地区,分别为沙特阿拉伯、伊朗、苏丹、阿曼、伊拉克、科威特和利比亚。我国自中东15国进口的原油占进口总量的比重虽有波动,但新世纪以来变动不大,1999年占比为46.2%,2003年为50.9%,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50.1%和47.8%。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地是沙特阿拉伯,在我国进口总量中的比例不断提高,1999年占比仅为6.8%,2008年增至20.3%。二是来自非洲、南美和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的原油数量不断增多。我国自非洲地区进口的原油量占比稳步攀升,1998年仅为8.2%,1999年升至19.8%,2008年和2009年占比分别为30.2%和30.1%。前苏联在我国总进口中的比例也明显提升,1999年仅为2.9%,2008年为9.8%,2009年为10.6%,而在2006年和2007年占比曾达12.8%和12.6%。另外,我国自南美地区进口的原油比例也不断上升。以委内瑞拉为例,2003年自委内瑞拉进口的原油仅占我国总进口的0.5%,2008年这一比例升至3.6%,2009年为2.6%。三是自亚太地区进口的原油比例大幅下降。以东盟为例,1999年我国自东盟进口原油占进口总量的15.6%,2004年降至10.2%,2008年仅为2.2%,2009年为3.8%。

四、我国石油进口优化策略

(一)把握石油贸易变化趋势

石油出口国希望找到更加稳定的石油消费市场,并将目光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石油出口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一定变化。我国应当把握住这一趋势和潮流,在稳定原有来源的同时,关注更多具有石油资源潜力的地区,开展合作。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应注重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方便性。

(二)继续巩固中东在我国石油供应中的重要地位

中东是世界油库,虽然近年来在世界石油出口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的重要性无法比拟。根据预测,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将稳步增长。在较长时间内,中东地区都将始终是我国石油海外供应的主要来源,我国应当稳定这一主要进口来源,在稳定总量的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

(三)加大自中亚、俄罗斯等能源新兴力量的石油进口

以俄罗斯为首的前苏联国家在全球石油供应体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占全球石油贸易的份额也有较大提高。俄罗斯致力于开拓亚洲市场,同时中俄地域毗邻,在石油的运输距离、方便程度上,优于其他地区。因此,我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石油合作,不仅要增加总量,而且要提高在我国石油总进口中的比例。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9

关键词:石油安全;国际贸易;进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067—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然而伴随着大量能源的快速消耗及企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的石油市场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越来越多的石油生产资源需要靠国外进口来维持,这也为我国的石油市场引发了更多的安全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石油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进口贸易策略。

一、我国石油安全现状

(一)国内原油供需平衡被打破

目前,石油随着几十年的大量开采,东北一些老牌油区的石油产量已经出现下滑,并且产量极不稳定。西部的新开发油田,大部分尚处于勘察阶段,而且成本较高,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出重大优势。另外,国内的石油需求与日俱增,预计到2020年石油缺口将超过4万万吨,这无疑会使各大油田的压力剧增。

(二)原油进口地区较为集中,通道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超过一半的石油进口量来自于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石油长期稳定供应很难得以保障,这也是石油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石油进口大多数依赖于海运,很多时候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成为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咽喉之地,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将会给我国的石油供应造成严重打击。

(三)我国原油供给受到诸多制约

为了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美、日、俄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石油资源进行控制,美国利用军事力量将我国的最大原油进口地控制起来,限制对中国的原油出口;美国还利用参股、控股等手段,干涉本来能够实现天然优势互补的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为我国石油进口设置障碍;作为石油进口的咽喉之地,马六甲海峡同样受到美国的严密控制;日本不断地对位于东亚地区的中俄油气管道合作项目进行阻挠,而俄罗斯恰恰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利用能源战略在其中左右逢源,始终不能真心诚意地与中国进行能源合作。

(四)国内石油市场抗风险能力较低

尽管我国是石油进口的大国,但却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国际采购管理以及期货市场管理体系,致使在原油的进口价格调节方面并不占有优势,反而时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尴尬场面,这就使得我国的石油进口贸易需要承担更多的额外风险。另外,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就包括石油战略储备,其可以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及时地对石油价格进行调整,稳定市场形势,缓解不良事件带来的经济危机。然而,我国在石油储备战略的制定方面,尚处于体系的构建阶段,很难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出现异常现象的时候,发挥出重大功效。

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进口贸易对策

(一)拓宽石油进口来源,实现多元化

从长远来看,中东地区仍将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其占据了已勘测出的油田储备总量的60%以上,并且油质好,成本低。然而,作为世界工业大国必不可少的能源,势必成为众矢之的。美国利用“中国”干涉海湾地区对中国的石油出口贸易,致使一些国家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与中东地区建立相互依存的稳固合作关系,才能够保证我国石油进口的长期稳定。其中,最关键的应对措施就是建立原油购买与提炼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并且还要积极地与其发展其他方面的贸易往来,增加互惠互利的利益交汇点,从综合方面保证贸易合作的长期稳定。

近年来,非洲地区的石油产量急剧增加,这为我国的石油进口提供了又一重要来源。非洲地区的局势较中东相对稳定,而且非洲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非常有利于我国的石油进口。另外,非洲与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形成贸易互补,这为长期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俄两国石油战略合作存在诸多好处:首先,通过便捷的输油和输气管道能为石油供应安全提供保障;其次,俄罗斯能够获得一个稳定的消费客户,对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投资有利于发展地区的经济。尽管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磨合,但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互补性,两国之间的合作已经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并实现“双赢”。

(二)加强贸易方式的多样性

1.政府之间协议、现货进口、长期合同相结合。长期合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它能排除现货交易的不确定因素,对于国家获得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保证国家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外贸易合同类型可划分为企业间的合同和政府间的合同。较大多数石油生产国的原油出口都有政府或国有石油公司控制,通过政府间的长期合同签订,可以通过政府的信誉保证来提高石油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积极使用期货方式,规避贸易风险。利用石油期货我国石油企业不但可以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活动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而且也可以参与风险采购来预测自己的经营利润和成本,同时还可以利用期货的远期交易前景来指导生产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

3.完善国内石油贸易市场体系。要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促进我国石油生产行业的进步发展,就必须重视石油期货市场的建立,这是完善国内石油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能够增强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

(三)构建多形式、全方位的运输体系

建设多样性高、安全性高的运输渠道。目前,中俄之间的石油运输管道建设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4年末确定的“泰纳线”项目成功启动,2010年8月正式开通,2010年1月1日正式履行协议,这条线从俄罗斯直通我国大庆,输油能力每年达到1500吨,对缓解我国石油需求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国内油轮船建设,实现“国油国运”。专家指出,当一国全部进口原油量一半以上的份额都是由本国所属油轮完成时,这个国家的海运石油安全才能基本得到保障,然而就我国来说,当前靠租赁国外船舶来完成的海运占到大部分比重,靠我国油轮自己承担的石油进口份额不到20%,在当前国际油价普遍上涨的形势下,运输船只紧缺,运费昂贵,这给我国的原油运输带来额外的损失,石油运输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快建设我国自己的油港和远洋运输船队十分必要。

三、总结

石油作为一种紧缺而又不可再生的能源,其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当前,世界各国对石油的争夺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程度,如何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中,实现我国石油能源的供需平衡,是有关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国内石油生产以及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石油进口贸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其中包括进口来源多样化、加强我国石油储备战略体系建设以及拓宽贸易方式等,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周则男.打破贸易坚冰,维护产业安全——回望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加入wto后的成长与进步[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1,(6).

石油进出口贸易篇10

海关总署的统计分析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达1/3强。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9112万吨,金额198.1亿美元。进口成品油2824万吨,金额58.6亿美元。扣除当年出口的813万吨原油和1382万吨成品油,实际进口原油和成品油折合已经超过1亿吨。

随着石油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石油产品成为我国进口用汇第一大户。2003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相抵,出现202.9亿美元逆差。今年一季度进出口相抵,原油和成品油出现79.25亿美元贸易逆差,而今年一季度我国全部贸易逆差为84.3亿美元。按照这一发展趋势,今年我国石油贸易逆差将超过300亿美元。大幅增加的石油贸易逆差对保持全年外贸平衡带来不利影响。自去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

另据分析,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去年全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单价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上升。今年一季度,进口原油单价继续上升,进口成品油单价略有下降。由于进口原油价格上升,提高了运输业、石化业等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国内汽油市场价格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加大了汽车消费者的负担。

曾长期从事国际石油贸易的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陈浩然对此发表看法时说,作为一个能源紧缺的国家,我们的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单位能耗所创造的财富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每创造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值的3至4倍,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3倍,德国、法国的7.7倍。如果再按照高耗能、粗放式的方式扩大生产,全世界的能源都供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