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课堂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31:40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1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职业教育课堂情景化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231-03

abstract:modernvocationaleducationoccupiesalargerproportionintheeducationlink,alsoplaysanimportantroleforthesocialdevelopment.atpresent,China’svocationaleducationclassroomteachingisfacingmanydifficulties,thekeyproblemishowtoincorporatethestudentsintheclassroomandstimulatestudentsenthusiasminclass;Virtualrealitytechnologyhastheverygoodsituation,tobringpeopleintoavirtual“realworld”,letapersonhaveafeelingofthepersonallyonthescene.applythistechnologytovocationaleducationclasscanbettersolvetheproblemsarisingofthevocationaleducationclass,itistheonlyofthe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classroomcontextualized.

Keywords:Virtualrealitytechnology;Vocationaleducationclassroom;Contextualization

F代职业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奠基石。现代社会大生产下的大部分技术操作人员都是来自于职业教育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着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技术的技能性人才,职业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去创新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道路。该文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的分析,结合现代科技发展,设想能否将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引入职业教育课堂,通过三维虚拟的技术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在课堂上认知能力,同时在技术容许的情况下,甚至还可以将真实生产过程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演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如同现在二维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在教育课堂的模式,改变先前教师通过黑板将知识展示给学生的模式。

1职业教育课堂上的困境

目前,职业教育课堂存在着各种问题,包括学生课堂纪律差、学生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教学、课堂上出现学生“开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如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既在公共课堂中出现,也会在专业课程的课堂中显现,最终影响的是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这些问题的出现终归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1职业教育学生本身因素

职业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来自于无法进入高中或者大学教育的那部分学生,这里造成无法入高中或者大学的原因有学习成绩达不到高中或者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家庭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等原因。在以上原因中由于学习成绩的影响占据绝大多数。恰恰就是这个因素,使得职业教育学生与中高等教育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对知识理解能力方面以及考虑认识事物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面对同一个知识点,职业教育学生理解能力明显要弱于中高等教育的学生。同时,由于职业教育学生在初等教育过程学习基础弱以及在受教育过程中一直找不到适合于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做到预习和复习,就会出现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储备薄弱,所以,在职业教育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在上一节课没有听懂然后影响下一节的听课内容,长此以往下去就出现恶性循环。其次,职业教育中的学生由于在初等教育过程中成绩一直处于偏低水平,再加上初等教育当中部分教师的影响,心理上渐渐就出现了自卑的心态,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抱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态度,最后就会形成厌学的态度,学生自身就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这些学生就把这种情绪直接带入职业教育阶段,从而影响了学生在职业教育的课堂上的学习能力。这些来自于职业教育学生自身的因素直接就影响了教师通过正确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1.2课程教材的因素

由于受到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影响,在职业教育阶段其课程教材在编排时就有意地通过减少专业知识的章节以及知识点数目以此来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但是,这种编排的方式反而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也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难度,使知识点变得晦涩难懂。现代大部分的专业知识是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完整性的。如果仅通过教材上的知识点,就会出现学生无法明白专业知识的本质及内涵。教师想让学生理解的更透彻,就得通过各种手段增加知识点,这样做又与教材的编排的意图相悖。同时,这种教材也使学生减少了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学生预习或者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难于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去理解课本的知识。

1.3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因素

现在的职业教育课堂已经大部分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已经改变了以前的板书方式,通过图片、视频和ppt演示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但是,仅仅通过二维的模式还是无法使学生完全融入课堂中;教师为了进一步改变这种现状,就会不得以增加视频的播放时间,这种做法只能缓解课堂上枯燥乏味的课堂状态。教师始终还是要言归正传,要将知识点通过讲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且,在网络上关于专业知识的视频毕竟是少数,也没有专业机构专门去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有些视频仅仅只是播放社会、企业以及制造车间的工作和生产过程,并不能完完全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视频上的知识总归是碎片式的,缺少完整性。学生始终是一种将自己置身于专业知识以外的场景。

2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述及应用特点

2.1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衍生出的一种具有强大三维成像能力的综合性的计算机技术。这种技术出现于20世纪末,最早是由Sutherland在名为《终极的显示》的论文中提出,在论文里就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图形交互显示、力反馈设备以及声音提示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自此以后,人们就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时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使得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变为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是集成了由计算机图形成像技术、传感技术、人体工程学、人机交互技术等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创建出虚拟的三维空间造型,或者将真实的环境或者实物通过计算机技术绘制于计算机中,然后再由图像显像设备、力反馈传感设备和声音输出设备将所创建的三维空间造型或者实物环境显示在特定区域,从而使人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上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完成人与虚拟环境的交流。

2.2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介于虚拟现实技术是建立与计算机图形技术、传感技术、人w工程学、人机交互技术等多学科之上的一门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以上各个学科的基本特点,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的沉浸感,虚拟现实技术由于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将真实的环境绘制在计算机中,它利用计算机的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完成真实环境的三维点的计算,然后再通过多重输出设备将计算机中的“真实环境”输出。让人感觉自己就像是身处于“真实环境”中,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境界。并且随着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的不断加强,使得计算机所处理的“真实环境”更加逼真。

(2)感官的多样性,由于输出设备由力反馈传感设备、声音输出设备以及成像显像设备组成。使“真实环境”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层面上向人们展现出来,并且再加上由计算机控制,使这几种感觉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做到协调一致,使人们在感知的世界里没有时差以及空间差的感觉。

(3)人机交互性,融入了人机交互技术之后,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或者声控模式对所处的“真实环境”进行控制,变换环境的位置、角度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并且这种交互技术已经摆脱了计算机的鼠标或者键盘控制,它可以结合人们的说话声音的采集、空间触摸的方式以及力反馈的模式对计算机进行控制,完成人机交互的过程,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观。

2.3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也非常广泛,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一般运用于建模与仿真、设计与分析、教学与实践、医学、军事、生产制造、娱乐与商业等方面。

(1)军事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方面广泛运用与新式武器的研发、高尖端科技试验以及军事技术培训。例如美国开发研制的FoG―m导弹模拟器运用于研制新型导弹、美国naSa的“虚拟风洞系统”对飞机以及航空器进行空气动力学试验、美国开发的nUSC海军水下系统对舰员进行训练实时待命和控制。介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多重特点,从而减少了军事领域武器开发周期以及研究成本,降低了军事当中人员的伤亡几率。

(2)医学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方面一般运用在复杂手术研究会诊以及医学教学上。在不危害人体以及动物体的前提,最大限度的还原以及复制机体病变组织。并且通过远程网络技术,将不在同一空间的医学专家进入虚拟环境里对复杂手术进行探讨与规划或者教学研究。从而避免了因医生离患者较远而错过了抢救时间,同时也拉进了世界各地专家的距离。

(3)工业制造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出现,使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更加完善。它可以辅助设计师和工程师对产品进行设计以及制造,这里包括虚拟设计与分析、虚拟制造与装配,从而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正,这样既缩短了生产周期,也减少了资源与能量的损耗,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轿车内部设计,从而减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

(4)商业与娱乐方面:21世纪初3D电影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电影的要求。最早人们一直追求着电视、电影的清晰度,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让人们有了新的感觉――真实感。现在各个商业电影都在追求3D以及4D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价值。

3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中职教育课堂的设想

早在2003年,由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联合承担,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东北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协作,经过2年多的攻关,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GiS平台软件GeoScope的部级重点虚拟现实实验室。这个项目的创建实现了将虚拟现实技术理论变为实践并且运用在教育过程的目的,改变了传统教育理论中学生依托教师、学习环境、学习氛围以及校园文化的影响,构建起新型的学校教学环境技术。

根据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打破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困境,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将会是很好的手段。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门利器,其自身具有的优势将会改变职业教育课堂环境,会带来职业教育新特性。

(1)课堂情景化。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培养过程就是通过情景化来实现,一般这一过程都是通过职业教育中的工程实训来完成。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多重手段将这一过程转移至课堂当中,改变传统单边讲授模式。

(2)交互智能化。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具有实践动手环节。虚拟现实技术将这培养要求带入课堂之中,课堂互动过程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去感知实践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论知识的氛围,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理论模型,更深层次的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职业趣味化。虚拟现实技术本身就具有情景化、环境的真实化、操作的多样化、技术先进化,充分的体现出自身的趣味化。学习的趣味化是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者追求课堂生动的重要手法,更是职业教育中教学特色。趣味化的实质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及更快融入课堂,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情景模式将教师以及学生拉入“真实环境”中,让学生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

(4)职业专业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避免教师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从开始上课到下课,教师与学生一直身处在课程要求的理论知识环境中,使职业教育课堂更专业化。

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引进学校校园课堂,是摆在现在职业教育教研改革的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许多问题解决以及关键技术去研究;其主要问题就是在整个虚拟现实环境中都是由电、磁和光的存在,这些物质都会给身处其中的使用者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会出现头晕、目眩以及恶心的症状。其次目前裸视(不佩戴头盔、传感器或者眼睛)的虚拟现实技术还是不成熟,还做不到与佩戴头盔、身穿传感装备的效果。这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立体成像、空间传感以及空间感应等相关虚拟技术。如果解决了虚拟现实技术给使用者带来的电、磁和光的危害,以及完成了使用者不借助任何辅助装置就能做到身临其境的效果,那么虚拟现实技术将会改变现在教学课堂,板书的时代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4综述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职业课堂会给职业教育带来深远影响,会颠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技术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新特点,将会解决现在职业教育的困境。经过几十年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其较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已经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将其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也将会成为现实。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适应于职业教学过程的虚拟现实技术也将会应运而生。相信在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全面性运用于职i教育方面,为人类的职业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这也将是虚拟现实技术完善自身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曾芬芳,解洪成.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5,9(1):80-89.

[2]余军,张璐莹.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天中学刊,200722(5):56-57.

[3]魏安顺,周印,谢叻.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制造业的应用[J].模具技术,2004(5):55-57.

[4]李建荣,孔素真.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17(3):98-103.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2

关键词:虚拟课堂;资源共享;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42-03

一、研究综述

在虚拟课堂和虚拟教学的已有研究中,构建虚拟课堂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理论(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CSCw)所创建的虚拟教室,它以BBS、聊天室和电子白板之类的交流工具为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内容可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另一类是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虚拟教室,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完善的会议功能,可以共享各种信息服务,如实时的视频信息、数据传递、会话选择、成员角色判断和控制等。

在虚拟教学理论研究中,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虚拟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网络技术理论和网络传播理论则是虚拟教学(网络教学)设计的重要支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环境包含的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正是虚拟教学所能充分体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必须考虑传播媒介的特殊属性,网络教学实际上是教学的网络化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与网络信息技术及其传播技术、传播特性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网络教学设计过程,必须考虑传播媒介与内容的整合性,教学信息传播的通畅性和有效性,学生获取教学信息的便利性,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影响性以及对学习效果的预期性的把握等。

回顾已有文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虚拟课堂以及虚拟教学的研究,多在于虚拟教学理论基础研究和虚拟课堂构建方法描述及技术手段引人教学探索等方面。而对于不同受教育对象,如何有效运用技术手段构建虚拟课堂,制定教学策略的实证研究则甚少。本文则以突出电大教育教学特点――学生分散、地方电大师资力量稀缺的陕西电大英语专业教学为研究案例,以期探索构建虚拟课堂的有效途径,为地方电大便捷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虚拟课堂构建过程

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较多的陕南汉中、安康分校和陕北榆林分校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共计152人为研究试点对象,其他分校英语专业学生79人为非试点研究对象,并以英语专业“高级休闲英语”课程为教学研究案例,首先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形式,了解和分析学生需求,然后根据课程内容及成人学习特点构建虚拟课堂,对构建虚拟课堂教学和未构建虚拟课堂教学的学生都认真执行学习策略,再对积极进行网络虚拟课堂学习和因各种原因未认真进行虚拟课堂学习的学生测试结果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以验证构建虚拟课堂的有效性,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

(一)学生需求调查与分析

我们向152名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发放了《网络环境下虚拟课堂学生学习预期和需求问卷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146份。结果显示:78%的学习者经常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16%的学习者偶尔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6%的学习者从未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在经常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中,有一半认为网络学习既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也有利于激发自身创造性的学习思维,另一半及偶尔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则认为虽然网络资源基本能满足学习需求,但在学习过程中还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在教学方式方面,55.3%的学生希望远程教育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进行,36.2%的学生仍希望主要通过面授辅导方式进行,8.5%的学生则希望以录像和VCD为主的方式。学生教学方式的选择说明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已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渠道,但同时由于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方式深刻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一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老师能适时地给予面对面的辅导。

(二)构建虚拟课堂

1 制定教学策略:(1)科学分组策略。由于152名试点研究对象所处地域不同,不仅有地市电大学生,而且还有县工作站学生,我们要保证每个学习者在小组中都能承担学习任务,都有获得学习的机会,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促进小组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和合作关系的科学分组前提下,根据他们在地域特点、学业成绩、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性别、年龄、社会背景、学习风格、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虚拟课堂学生学习预期和需求问卷调查情况,将6%从未进行网络在线学习和16%偶尔进行网络在线学习的学生与78%经常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分组,由不同风格、不同学业基础或计算机应用经验的学生组成小组。(2)技能培养策略。我们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路径的学习选择,指导学生把有限的教室空间和无限的网上空间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提高学生互动对话式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和开发学生集体智慧。同时从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等方面发现其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指导,给出有层次性的学习任务,使基础差弱势学生也能找到胜任的工作,在完成任务中树立自我成就感,增强信心。(3)合理评价策略。我们首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设计恰当的自评标准,提供自评结构,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认真进行自评,使其自评尽量具体而不抽象。其次,教师进行评价,不仅关注其学习结果,更关注其学习过程。(4)情感教育策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更能创造真实的情境,产生与现实类似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以情促知,以知促情。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各种恰当的教学情境,如教学游戏、问题解决、积极反馈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丰富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

2 制定学习策略:(1)自主学习策略。基于网络环境的英语学习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掌握学习进度,自行获取教学资源与信息,自觉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导,独立完成平时作业及实践性环节,达到课程教学的质量要求标准。(2)自我监控学习策略。成人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主要包括以下任务: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准备,依据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确定学习目标;采取必要的学习步骤,在不同的学习活动和策略之间进行灵活转换;对学习进行控制,包括监控、测试与提问、修正和评价;保持高度注意力和动机,如回顾学习目标及其相关性等。这种自我监控的学

习能使学习者更好地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改自己的策略,以便使学习者获得持续的进步。(3)合作学习策略。在合作学习中,指导学生掌握四项基本要点:一是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一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二是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三是小组合作技能――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四是小组的自我评估――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应怎样提高其有效性。

3 构建虚拟课堂。我们针对《高级休闲英语》课程,以省电大教学平台为基础,通过陕西电大金虎远程教学系统构建虚拟课堂。金虎远程教学系统主要功能是建立和管理虚拟教室,用于多媒体教室、师生之间多媒体交互通信。当进入音视频通信后,点击数据区,就可进行白板、ie协同、文件演讲、文字、图片等数据协同。电子白板支持写、画、打字、截取屏幕图片、粘贴图文、导人图片等,进行各种讲解和交流;ie协同浏览可以实现双方协同浏览一个网页,并可以对网页进行写画操作;文件演讲功能支持全屏演讲、单个文件演讲、选中某个应用程序进行演讲。因此,它的强大功能完全适合远程虚拟课堂的构建,并且能满足教学点专业教师短缺,学习者渴望与高水平的专业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的需求。具体做法如下:(1)做学生的“洗脑”工作,将开放学习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首先结合教材结构及内容,向学生介绍突出语言应用技能的英语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转变观念,适应开放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育思想。并通过ie协同浏览,介绍教学平台其他辅助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制订适合各自的学习计划,(2)虚拟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习过程,强调边做边学。

第一步:组织两人对话或小组讨论,以刺激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之间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使他们打消交际过程中的顾虑。

第二步:当堂进行小写作操练,并将学生成果放到教学系统的交流平台上,老师和学生都可以进行评价。学生不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很多学生容易犯的共性问题立刻可以得到纠正。

第三步:通过系统中音视频数据协同,额外增加听力资料,听小故事,然后复述,练习学生的实际听说能力。听力材料的难度必须适中,篇幅不宜过长,以学生能够轻松接受为宜。

4 对学习小组的活动进行监控、指导和评价。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定期为课外学习小组设计活动提纲和要求,放到文件共享中,由各小组联络员负责组织,并在下次辅导课上详细汇报每位成员具体从事的工作,学习小组还可自由选择其他口语交际活动。根据小组活动的汇报情况为每一个学生打分,计人平时成绩。

5 强调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参加辅导课之前必须对文字教材有相当的了解,并将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和课外作业定期发到指导教师金虎远程教学系统的个人文件柜,然后,指导教师指导其自学,检查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6 更多地关注网上学习情境而非网上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境较之于学习环境更切合学习者人性化的需要。教师在与学生交互的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注重和学生培养感情,进行学习心理的交流与沟通,让远端的学习者在交互学习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远端的教师人文主义关怀的热情,又能感受到远端同组的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

(三)结果比较与分析

1 我们就《高级休闲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做了一次针对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是否接受和认可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在对123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之后,结果如下:90%以上的学生认为虚拟实时课堂学习气氛良好、师生互动频繁;74%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老师设计的讨论话题、讨论提纲以及相关词汇很有趣味性,且有一定的帮助作用;83%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能帮助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习惯。

2 测试结果调查与分析。2010年7月,我们对学生的《高级休闲英语》期末考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情况如下:

(1)试点学生与非试点学生成绩比较。《高级休闲英语》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在口试中,试点学生们普遍反映,期末口试题型和要求与他们平时虚拟课堂及学习小组活动中所进行的口语交际活动很类似,因此,大多数学生感觉得心应手;而非试点学生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面授课辅导模式,且很少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在线学习和教学互动,学生口试成绩较差。而笔试成绩也进一步反映出试点学生在听力、阅读和写作等三方面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普遍高于非试点学生。

(2)试点学生之间成绩比较。在对试点和非试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又根据试点学生小组组成情况,对各试点学生小组之间成绩和试点学生小组内各成员成绩进行了统计和比较。我们发现,经常上网和教师进行在线交互学习、讨论,认真执行学习策略和进行自我评价的学习小组平均成绩要比其余学习小组的平均成绩高2-5分;学习小组中,可能由于客观环境或者自身工作性质从未上网进行在线学习和偶尔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根据《网络环境下虚拟课堂学生学习预期和需求问卷调查表》)的平均成绩低于学习小组中经常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学生的平均成绩。

四、结论与建议

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成人教育,通过构建虚拟课堂,可以集中全省电大优秀师资力量,整合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以有效解决西部偏远地区电大系统学生分散、师资力量欠缺、教学资源分散的缺陷。

对于构建虚拟课堂而言,首先,并不是有了功能强大的远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就可以自然成功,教师一定要在新环境下开展适当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制定和选择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性环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习项目的选择、学习材料的组织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技术来促进学习进行指导。评价方式也要从以前考察学生记忆多少知识为主要评价标准转向在教学评价时着重检查学生行为、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上来。

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虚拟课堂,能较好地模拟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支持视频、音频的双向对话,有良好的实时性和交互性。但由于受通信容量、传输速率、交换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音、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如何把传统教学中丰富的、自然的交互方式移植到虚拟教室系统,是促成师生良好互动、提升虚拟教室教学应用效果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沈杰,刘鹤松。虚拟教学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必然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88-89,

[2]樊泽恒。解析网络教学设计理论整合思想与过程模式分析[eB/oL],http://www,edu,cn/li_hm_yj_1652/20080311/t20080311_284104,shtml。2008-03―11。

[3]王磊,虚拟教学的理论框架[j],电大教学,2001,-(5):47,

[4]曹佩升,;k-q-网络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4):159―160,

[5]周云峰,基于建构主义的成人远程教学策略分析[J],成人教育,2008,(2):36-37,

[6]李娟,郭绍清,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策略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57-59。

[7]于萍萍,英语学习策略研究与网络自主学习[J],教学与管理,2007,(12):88-89,

[8]赵红,远程教育外语学习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21-23,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3

关键词:虚拟现实;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前进的发展时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现代化背景下,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手段也不断的得到更新,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传统的教育方式作为我们教学的基础性根基发挥着其稳定而不可动摇的作用,但是仅靠传统教学显而易见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教育工作需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积极主动的引进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将创新与传统巧妙融合。接下来,笔者将以计算机教学为主题,试着从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及其与计算机教学的联系等方面谈一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的特点及其与计算机教学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主,老师说、同学们听,一对多的教学方式搭配一些简单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文件,这样的教学是基础,却已经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谓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造成一种虚拟情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可以让使用者进入到那个情境之中去,从而身临其境的进行工作和学习。结合虚拟现实与计算机教学之间的联系,笔者将虚拟现实的特点,概括有下面三个部分:第一,沉浸感。学生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虚拟世界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都有着鲜活、真实的感受,这种独一无二的沉浸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实境中,在虚拟现实的体验中,更加专注、热情的投入计算机学习的进程之中,进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效。第二,交互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老师在上面传授,同学在下面单方面的接收信息,这样的教学特别依赖老师的表达水平和语言能力,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而虚拟现实技术将同学们全部投入三维真实模拟的认知环境之中,同学们的每一个学习操作都会有相对应的合理反馈,教学之间产生一种频繁、高效的良性互动,这种交互性对于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有着极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推广应用。第三,构想性。所谓构想性,是指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前两个特点:沉浸感和交互性的基础之上,虚拟现实所构建出来的逼真世界有着良好的构想性特征,它的建立本身结合了现实世界的大量特征,同时又在用户使用中的真实感知进行不断改良,从而获得了与真实世界最大可能的相似度与反应状况,这样建立起来的虚拟现实教学系统,对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和视野的提升都带有极大的优化效果。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三个重要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们在高等院校专门构建的虚拟教学世界中可以更好地学习,一改以往那种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传授模式,同学们可以在逼真的教学环境和良性互动中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课程的学习中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在是一举多得。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进行全面模拟仿真,从而为用户提供逼真的使用环境。在作为虚拟现实的载体———计算机的教学中,这种手段的加入显得更为迫切和有益。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试着谈一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应用。第一,虚拟仪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往往会涉及多种仪器的相关学习,可是以当前的教学能力,这些仪器很多时候都无法普及到每位学生身上进行一对一的操作练习,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极大程度下降,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个缺陷。学生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逼真的虚拟世界里进行仪器操作练习,这样的练习可以减少许多现实的仪器损耗,练习的人数和时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展。第二,虚拟课堂。虚拟课堂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可以补足许多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地方。一些传统课堂出于时间、空间、金钱或者技术问题而无法实现的展示教学,在虚拟课堂中有了更多、更大的实现可能。同学们通过虚拟课堂,可以很大程度增强对传统课堂知识的学习体会,也可以学到许多传统课堂学不到的知识。第三,虚拟远程教育。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渐渐向网络化时代过渡,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考学、进入大学校园这样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学习,一些已经工作或者身处远方的人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从而对国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学习水平的提高都有所提高、促进,而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虚拟远程教育,就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工具和关键一环。就计算机教学而言,很大程度上来讲它是具有极大实践性的一门科学教程,作为一种职业培训,很多需要它的人并没有办法全职来到高等院校进行实地学习,这种时候,虚拟现实技术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途径———通过虚拟远程教育给那些需要它的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三、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在当前来讲还是一门新技术,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完善,完全进入课堂的条件尚不充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尤其作为计算机科学,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联系十分紧密,将虚拟现实应用在计算机教育中就显得更加的必要和紧迫了。在可以预见的以后,虚拟现实技术会越来越完善和普及,其在计算机教学中独一无二的优势也会越发明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是必然且无可替代的,各大高等院校眼前也在积极的进行这样的教学探索和初步实践,最终它会在计算机教学乃至各门各科教学中都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4

关键词:mooC;实验;混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互联网技术与高等教育相结合,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互联网学习模式蓬勃兴起,其中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的出现掀起了网络教育领域的一场数字化海啸,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知识理解,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许多高校由于受到设备、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不能提供充足的实验机会,限制了实践教学效果。

本研究课题主要提出将演示视频、虚拟实验室与互联网mooC技术相结合,并采用线上线下互补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解决实验设备不足,实验资源共享等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实验教学视频、虚拟仿真实验、师生互动讨论等形式,真正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习的信心!本文主要探讨将mooC在线与传统实验教学如何有效结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mooC在线的特点

mooC即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网络教学课程不同的是,mooC除了提供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和在线答疑外,还为学生提供各种在线交流讨论社区,建立学习者参与机制,并制定在线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学习者通过课程考核后可获得学习证书。mooC在线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开放教学、知识共享,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可实现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共享是学习方法和方法的突破性创新。

二、实验环境的虚拟化

虚拟实验是将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相结合,运用专业软件模拟实验环境完成实际操作的一种新的实验技术或实验手段。例如,高危险性实验、电路设计实验,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进行虚拟环境的操作或远程控制实验设备等。目前虚拟实验技术正处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的阶段,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目前许多高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正在积极开展相关虚拟技术的研究和试点,从实验效果来看,学习者完全可以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实现真实的环境中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实验效果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实验数据。同时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始终保持浓厚兴趣,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反复学习、练习,提高实验学习效果,增强了信心,自己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基于mooC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

从实验课程其自身的特点来看,虚拟环境下的仿真实验不能完全取代实际环境下的实验操作,线上模拟与线下操作相结合是一种更为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因此本文提出线上预习分析实验与线下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实验课程知识碎片化、mooC化,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采取网络虚拟实验与面对面实际操作相结合,将二者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资料,其mooC化设计思路如图1。

基于mooC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中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

1.教师在线教学模块。教师需要根据mooC在线课程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目标、内容,设计环境和资源。实验内容设计主要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思考题、评价标准等。实验资源主要指实验的课件、演示视频、虚拟实验等。演示视频可以由教师亲自演示或者制定微课形式。教师在线模块其另外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在线答疑与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在特定时间与教师在线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QQ软件、微信或e-mail等网络通信工具来完成。

2.教师下线面授模块。教师线下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运用“翻转课堂”形式,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者听取学生的学习汇报,进行答疑、讨论与交流。通过深入交流和简单测评,掌握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在线学习模块。学生在线模块主要是学生通过互联网完成实验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在线课程了解实验内容,并通过观看实验视频,运用虚拟实验平立操作,完成仿真实验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平台积极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实现对实验知识的基本理解。学生应详细记录学习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等待线下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中向老师提出,由教师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4.学生线下课堂模块。学生线下课堂模块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在线课程的学习,已经基本理解了相关知识,线下课堂环节主要是进行知识点强化理解消化。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成果,并将所遇到问题向教师反馈、解决。

综合以上资源,基于mooC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模式如图2所示。

四、mooC支撑下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势

1.基于mooC在线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中,借助实验视频、虚拟实验室、交流平台等资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力、习惯等特点,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展开个性化学习,这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2.线下“翻转课堂”形式,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基于mooC在线的混合式实验教学其线下教学时间主要集中在师生面对面的课堂互动讨论上,这样教师将会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在线自学的情况,同时有更多时间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并及时进行纠正,为学生答疑解惑,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元互动机制,对提高学生的协作合作意识,增强师生感情有很大促进作用。

3.通过线上虚拟实验,线下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线上的虚拟实验,采用仿真软件,对实验内容进行初步的操作与验证,加深了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线下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自己动手操作,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拨,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这样的平台,既能使学生较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又有利于形式团结合作的氛围,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相互协作、相互学习。

参考文献:

[1]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8):67-75.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交互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当前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当前高等艺术教育的状况、高等艺术教育中虚拟交互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研究状况、针对当前状况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一、当前高等艺术教育的状况高等艺术教育在当前主要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前者主要是对艺术教育传统基础技法的训练,提高艺术素养和美术修养,一般采取小教室的教学模式。而后者主要是对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设计手法的教学,对艺术教育中经典案例的分析,当前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的介绍。这两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大量的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仍存在很大不足。这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教学中注重对单一基本技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基本技法的相互融会贯通;注重基本技法的训练,忽视了对生活艺术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真正的艺术素养;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艺术实践活动。二、高等艺术教育中虚拟交互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研究状况虚拟交互技术自出现以来,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自从在高等教育上应用以来,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总结出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国内对虚拟交互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注重研究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创新。对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有利于实现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学习学会自学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式学习等。陈文汉老师从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论述了新技术带来新的教学模式。提出当前高等教育网络化,引起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师生的角色等方面的转变。对虚拟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听课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打破了时空限制等等一系列的作用。它对观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带来全新的变化,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虚拟交互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前景阐述了各自的观点,虚拟现实技术、iCai系统智能化教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改革的动力,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在教研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虚拟交互技术。而魏伟老师对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提出了需要面临的问题,即虚拟设备价格太贵、图像渲染技术、硬件技术等。国外对虚拟交互技术在高等教育应用方面,学校非常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注重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注重电子化教学。网络化教学都有统一的软件平台,开发的课件实行网络共享。还有国外不同的高等院校,对虚拟技术的应用有差异,在电子化教学中,州立大学和社区大学网络教学比较好,而名牌大学,传统与电子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师生的教学互动,注重多种媒体混合形式。注重应用,注重实际效果。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虚拟交互技术在高等教育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推进校园网络化建设,积极使用网络化教学,注重实际应用效果。2.积极探讨新的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国内外对高等艺术教育的研究很早了,也比较系统。近年来,对艺术教育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的特征,以及提高审美能力和完善人格的功能。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注重整体环境教育观。虚拟交互技术在高等教育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存在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课外教育研究不多。在现实中,只是把教学课件和授课录像放在网上,供学生查阅,缺乏有效的辅导。这是高等院校中长期存在的一些不良校园文化环境所致,课堂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学教师把教学和科研作为工作基本任务。课外属于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教师参与不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仍需要一定的辅导。三、教学改革方案(一)虚拟交互技术在课堂艺术教育应用从课堂艺术教育的特点入手,通过对传统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三种设备技术在课堂艺术教育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分析出在艺术教育应用中的优缺点,发现不同专业课程适合的媒介手段,实现教与学模式的创新。艺术教育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具有欣赏性和思辨性,采用传统多媒体手段,利用图文并茂的课件来阐述艺术发展中的规律,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逻辑思辨能力。设计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和感悟性,需要通过教师示范和言传身教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传统黑板的特点,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学生能更好领悟到形式美的规律,实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造型能力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现实性,是培养专业能力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必修部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逼真的展现出专业课教学内容,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达到培养学生较高业务素质的目标。(二)虚拟交互技术在课外艺术教育应用虚拟交互技术在高等艺术教育应用中的改进方向,主要体现在加强对课外艺术教育的指导和监督上,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高等艺术教育的目的。本项目拟从对课外艺术教育的特点分析入手,分析研究交互式电子白板、虚拟网络空间、iCai系统等三个方面在课外艺术教育的应用,完善虚拟交互技术在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1.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建立远程辅导,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本校师生在课堂之外进行沟通交流,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探讨;在课下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提出学生自己的见解;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即时的指导;针对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可以快速了解学生动态。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学生学习带有极强的目的性,激起学生兴趣,学生会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进而对生活艺术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基本技法自然融会贯通,解决了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p#分页标题#e#2.利用论坛、qq、博客与微博等这些潮流的网络虚拟空间,构建另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师生之间通过这些虚拟空间进行互动,不仅具有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远程辅导的功能,而且可以将艺术实践活动拍成微电影,随时进行共享。ipad的普及,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进行沟通,分享个人成果与心得。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改变了高等艺术教育方式,而且使师生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3.iCai系统是在专家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知识库和规则推理系统。这套系统运行机理,是把问题的条件和原因输入计算机,专家系统通过分析、逻辑推理,给出专家的答案。这套系统具有智能型和实用性,适合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学。在艺术教育中,学生把专业问题或实践问题,输入系统,给出专业性的指导,解决了课外教育中没有教师指导的困惑。本文对当前现实和理论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目的是为了完善虚拟交互技术在高等艺术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同时利用虚拟交互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6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三维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器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虚拟现实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者戴上特殊的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以进入虚拟空间,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沉浸感(immersion)2.交互性(interaction)3.想象力(imagination)

三、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

虚拟现实是非线性的网络结构,以逼真虚拟环境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教学内容组织安排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来构建知识结构,使学生“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学习”,亲身去经历,感受比抽象的说教更具生动性。

1.虚拟现实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1)教学观念的变化。

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

(2)教学手段的变化。

虚拟现实教学不受空间位置和相互距离的限制,可让远距离的师生或位置分散的学生共同“存在”于一个虚拟空间中,通过共同参与,协同操作来完成某些项目的设计或训3练。

(3)教学内容的变化。

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使教学内容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结构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外在形式可以用三维实景虚拟现实过程,对于看不见的变化,无法触摸的物体或有危险的场所,甚至自然界或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件,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去展现。

2.虚拟现实技术对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1)虚拟现实技术开创了全新的学习场景――彻底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彻底打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进入物体的内部进行观察,如学生可以进入虚拟的分子、原子、航天工作站等内部,考察物体内部的工作情况。虚拟技术还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一些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观察的变化过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学生观察。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场景,构造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2)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构建实物虚化,虚物实化的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假设模型进行虚拟和虚物实化,通过虚拟系统便可直观地观察到这一假设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虚拟现实系统可以进行实物虚化,虚拟各种人物,创建虚拟课堂,在虚拟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可以与虚拟的教师、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开展启发式教学。

(3)虚拟现实技术变革了传统学习方式――营造开放性的网上探索学习。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传统教科书的限制,使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这种探索性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主动的探索获得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动力。

(4)虚拟现实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内容。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丰富教学内容,将实验、实训等技能训练搬到课堂中进行,由于这些虚拟的训练系统无任何危险,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操作技能为止。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恰如其分地演示一些复杂的、抽象的,不宜直接观察的自然过程和现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各种仿真课件,创设所需要的某种虚拟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从而极大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离教学成功也就不远了。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是很多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理想。有的语文老师教了很多年的书,没有几个学生喜欢他所教的语文学科,没有几个学生喜欢上他的语文课,以致于让自己的理想变成了梦想,其原因就是他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死板、缺乏生气。要克服这种死板陈旧的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想想学生学习中的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激发初中语文学习兴趣为原则,创设语文虚拟情境教学。

以课堂导入为例,课堂导入要激趣,可采用提问激趣、故事激趣、猜谜语激趣等等。

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而终生学习的愿望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教育,就应该是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植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体验,这也是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

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应是“原则+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要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原则,以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为技术,以师生课堂教学共同体的建构为创新,虚拟情境教学。

1.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预设。

教师要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创意地设置一些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加课堂的容量。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对它的争议声不断,却不可否认它的优越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不少的亮色。既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受到了审美艺术的熏陶。

2.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生成。

生成是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作,是师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教师要有创意地利用生成问题进行教学,生成性的课堂能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生成性的课堂是真正的有效性的课堂。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的提高与逻辑思维的锻炼,是虚拟情境教学创设的思维力培养原则。因此我们在虚拟情境教学中,要诱发其想象,启发其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去认识问题的根本,发现未知,为达到目标而去解决学习问题,充分发挥智能潜力。语文虚拟情境教学创设中,图画和音乐的运用是最为普遍的。通过想象,丰富文本为我们描述的形象,从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水平的提高,确实是虚拟情境教学创设的一个重要目的。以教材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两种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8

关键词:国家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虚实结合;实践教学

一、“虚实结合”实践教学的核心意义及作用解析

(一)核心意义

《中特》整体实践教学,首先从广义角度而言,实践教学主要是指除了日常的课堂老师传授之外,在课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从狭义角度而言,《中特》实践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应用,它更注重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开拓性,从而有效的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愿意主动的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二)作用解析

充分的开展实践教学在《中特》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可以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特别是充分的进行实践教学,让相关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引导整体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开展。国开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观能动性,继而能够延伸到课后。实践教学无论是对任课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正向促进作用。

二、国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教学中普遍存在问题解析

(一)整体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

目前,“国开”《中特》共分为两大部分,八大主题,每个专题都由六个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将专题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逐一分解,但缺乏实践教学研究。真正的课程在教育形式上应当是具备多样化,特别是深入的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更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为《中特》课程的不断创新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实践教学组织中严重缺乏科学指导性

不管对于任何课而言,只有通过严密的教学组织才能真正地意识到课堂教学的开展。特别是针对于《中特》而言,因为其涉及的理论及知识点相对较多,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深度的科学性组织,往往可以起到高效的教学结果。特别是在课堂实践教学进行的阶段,大部分的实践活动都是由任课教师来全权负责,这严重的阻碍了学生良好的实践空间的开拓。其实,真正意义上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其包括了整个实践活动主题的制定、整个活动计划的设计以及具体活动的执行开展,并且最终形成科学性的成果报告。这所有的环节应当是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学生担任主体完成。

(三)往往实践教学严重欠缺广泛性

课程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面对一个学生,而是全体的学生。系统化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就“国开”《中特》整体开展情况来看,大多通过建立小组的方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且在学生上也只是通过少数参与的方式开展的,而这样的开展方式也严重的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

三、“虚实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

(一)虚拟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

1.加深教学生动性

《中特》课程的实践教学应用,虚拟实践教学模式其往往蕴含着非常强的科技性以及超前的智慧系统。这种教学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学习兴趣度的积极效果。虚拟实践往往包含有“虚拟性”和“教学性”两种鲜明的特质。虚拟实践相比于其它的实践模式而言,它综合应用了当下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将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进行生动化的展现,从而为学生构造一个全所未有的虚拟化学习环境,而其整体的教学性更是强调教学最终达成的效果。虚拟现实与教学有效的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教学创新模式的虚拟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增进对家乡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改革开放成果的认识及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同。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分享、展示。

2.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学习效率

《中特》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受限整体的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教学的时间等条件的原因,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局限性。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形式较为重复和单一化,无法参与到广泛的教学内容开展。而虚拟实践通过网络技术的深度化应用,在整体实践教学的空间上更具有实效性和开放性,让实践教学可以更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的融合到活动之中。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虚拟实践作为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平台载体的全新教学实践模式,其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未来的教学模式必将深入的应用虚拟实践的整体开展。当然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开展模式这也成了今后课程实践教学中需要积极改进的一个方面。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同时,更需要构建一整套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系统。将虚拟实践和真实的场景实践进行深度化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进行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完美达成。

(二)现实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深度应用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9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环境英语口译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口译是一门综合技能。口译的特点决定译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及两种语言的转换与对译的能力。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口译课程是高校高年级的必修课之一。然而自口译课开设以来口译课堂教学形式与方法一直受到各方关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受到颇多指责。二十一世纪网络的发展也对口译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许多口译专家与教师及学习口译的学生都希望更好地利用网络来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口译能力。在这一形势下,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对英语口译课堂教学作一些改革的尝试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进行英语口译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活动多在语言实验室中进行。教学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以题材训练为主线,同时配以相应的口译技能训练;另一类则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线,同时配以相应题材的训练。口译课基本上采用固定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朗读口译材料,或播放录音材料,要求学生记笔记,并轮流逐句翻译,最后由教师讲评学生口译结果。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口译活动,教师可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

然而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不容忽视:一是学生只是机械性地等待教师点到名后口译,缺乏主动参与机会。二是平均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交流的时间仅为几分钟,而且个别学生在做完练习之后很可能处于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状态,但教师却无暇顾及。三是从教学方法看,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师更多的是在“教授”口译技巧或“检验”学生口译的准确度,而非“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口译练习。四是内容更新速度慢、更新不成系统。在我国传统的口译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有些教师长年使用相同的教案和材料。口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的特点就在于日新月异、紧跟时代步伐。虽然也有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收集相关的语音资料,对基本教材进行一定补充,但往往由于资源的缺乏或其它原因,补充材料的系统性难以保障。五是传统口译教学模式缺乏现场感。虽然教师在口译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情境和主题,但学生只能靠想象构建相应情情境,模拟训练也常流于形式和固定的程序,其结果就是口译缺乏实战性,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思维宽度受到限制,而且无法通过观察交际现场获取非语言信息等重要的交际因素。

由此可见,虽然传统的口译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也不能否认其弊端对口译教学的发展、对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都产生了制约作用,所以对口译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多媒体网络对传统口译教学的影响

2.1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影响

语言学习的立体输入强于单一的视觉或者听觉输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可以比单纯靠视觉来接受信息更能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多媒体网络有利于我们建立一个仿真的英语环境,帮助学生体验真实的口译环境。所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口译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觉和听觉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现实口译的环境中进行口译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有现场的真实感和压力感,能熟悉不同的语体、副语言信息及其它语言外的信息、实际操作环境、源语思维、口译的特点与技能,有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和执行口译任务。

2.2网络时效性的影响

网络传输的速度快、效率高,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迅速地进行沟通和交换信息。同时,网络信息的时效性为及时更新课堂口译材料提供了技术背景。

2.3网络协同性的影响

网络的协同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传统模式下,师生之间在口译教学中缺乏互动。由于缺乏迅捷有效的交流平台,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利用其实时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师生之间的协同互动。另一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机会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2.4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影响

在口译的传统教学中,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及个人精力有限,每个教师掌握的信息和资料有限,因此在课程安排时捉襟见肘,以至于课程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手段简单机械。网络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高度的资源共享使口译资料的及时更新成为可能。

2.5网络虚拟社区的影响

传统的口译教学是在一个实体环境中开展的静态过程,再完美的情境设计也只能通过描述由学生利用想象自行体会。网络能够在实体之外构造出一个个虚拟的情境和场所,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特定的情境设置。置身于虚拟网络当中,用户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口译练习的实际效能。利用网络的动态效应和虚拟效应,可以消除口译教学的环境障碍,为口译教学提供真实的情境。

2.6网络自主学习的影响

口译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课上与教师积极配合,而且要求学生课下能积极进行练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口译基本技能。网络自主学习为学生参与教学进程提供了平台。教师可根据上课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教学软件、自学软件、模拟试题,以及教师提供的音视频材料、课件,等等,在课下完成课程的预习、复习和课后的与口译相关的任务。多媒体网络使学生的信息源多元化,能够满足他们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口译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口译课堂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托多媒体网络环境,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广泛的语言素材,从而构建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互动平台”(王胜,2010)。多媒体网络支持下的口译教学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提供的支持,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场景真实化,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1构建网络化课堂新模式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口译教学都在语言实验室或普通课堂进行。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口译教学的弊端在于听力室的小隔间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而在普通课堂进行训练的弊端在于视听效果比较差。从另一方面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堂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量与质都不理想。

我们要借助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一种网络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第一,每个学生都可以就老师所下发的材料进行口译练习,并及时获得参考译文和老师的评价和解答,这样就可以扩大学生练习的范围和量;第二,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及时提出反馈,并获得相应的帮助,这样,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进度实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第三,打破原有语言实验室格局,将口译课堂设计为会议室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利于师生互动。

3.2建立网络教学虚拟社区

根据语言交际教学理论的观点,语言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语言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获得的(李萌涛,2001)。口译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最为复杂、涉及方面最多的课程,尤其需要语言实践和人际交往。网络教学虚拟社区的建设为学生体验真实的口译场景提供了虚拟平台。但是网络教学虚拟社区应有别于其他游戏性质的网络社区的运营模式。第一,教学功能的体现要求它对学生在虚拟社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规范和达标要求,同时还要有利于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组织作用。第二,口译网络教学社区创设的场景应符合日常口译任务场景,如会议口译、导游口译、商务谈判口译、新闻会口译等,并根据材料的难易程度划分等级。学生在合格完成低级别的口译任务后才能进入高一级场景进行练习。第三,学生登录社区后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不同的场景,或者在教师的组织安排下,全班学生或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共同的场景中担任不同角色,进行口译实践和相互评价。第四,口译虚拟社区应划分教学区和自由训练区。教学区的活动以教师为主要组织者,而自由训练区则可以作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课余训练的场所。第五,网络教学平台应建立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机制,为教学互动提供渠道。

3.3建立动态的网络资源库

与网络教学虚拟社区相配套,建立动态的网络资源库,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资讯,扩大他们的词汇和知识背景。动态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可以由多方共同建设,一方面,老师和学生可以提供自己搜集或整理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其他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口译资源。

4.结论和建议

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革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可能。构建网络化课堂新模式、建立网络教学虚拟社区、建立动态的网络资源库能够解决传统口译教学中所存在的缺乏师生互动、口译教学资料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现场感等弊病。然而,网络的不足之处也值得我们警醒。首先,过度依赖网络会影响师生间或学生间的面对面交流,继而阻碍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发展。其次,网络资源良莠不齐,要建立网络资源库,我们一定要对资源内容的正确性、准确度、思想性等做全方位的考虑。最后,在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模式不能排斥传统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口译笔记训练过程中,传统的利用黑板公开演示口译笔记,将口译范例进行对比、分析、讲解,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做口译笔记的技巧。因此,二者应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的人际交流和网络强大的辅助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马继红.口译课堂教学策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5).

[3]庞密香.多媒体环境下口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8,(4).

[4]闫怡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8,(7).

虚拟课堂的特点篇10

关键词:Blackboard平台;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eRp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7-21561-02

《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是广东商学院开设的一门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该课程是把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成公司管理团队,模拟公司经营过程和业务流程,以达到增强学生的决策能力、判断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中,学生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组模拟企业运营的流程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小组间以竞争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七年的沙盘模拟推演争夺市场领导者,经过两年的经营建立最完善的企业信息化。在这个目标的导向下,小组成员以特定的角色进行协作学习,以财务总监身份进入模拟运营的学生就努力的提升自身的财会知识、以市场总监协作学习的学生则努力的寻觅营销知识,角色所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小组成员的行为目标。

在这个课程中,基于Blackboard建设的网络辅助课程定位在提供课堂上没办法实现的个性化教学功能,重点解决不同专业学生的课外团队学习问题,为团队学习提供学习园地,提高教师队学生管理的效率以及对学生课外实验的监控效果。具体而言,基于Blackboard建设的网络辅助课程提供了以下支持。

1个性化学习的内容支持

该网络辅助课程的内容建设重点是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课堂上无法实现的个性化教学,为学生进行课外的实验准备、实验总结提供内容支持。在课堂的集中实验环节上,教师为整个班级的六个小组构建了虚拟市场,教师重点是对每个小组的虚拟经营进行控制与把握,着重进行团队协作完成的实验项目,如争夺市场订单、市场虚拟运营、制定与实施采购决策、生产决策等等。为了保证课外实验的延续性,网络辅助课程根据教材的知识点提供了与课内相同的虚拟情景,一是把线形的实验项目和知识点按照情景教学的需要整合,让学生在集中实验前提早预习整个实验的流程和步骤,了解每个实验完成后提交相应的实验成果。二是把实验项目和知识点按照学生的专业及其扮演的角色需要有机的整合,有针对性的提供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以及相关的案例资料,满足不同专业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建设该网络辅助课程时,我们整理并展示了面向不同专业的专题知识和案例材料,以概述性的、案例型、专题型等多种类型的资源呈现,内容涵盖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生产计划、营销管理(市场策划)、物料管理、财务会计、供应链管理八个方面,结合教材与实验项目的内容,按照虚拟经营市场的情景串联起来。

2团队协作学习支持

跨专业的学生组织到一起,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一定结构的小组,可是整个分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透明的、被动的,学生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小组之中,他们所组成的集体还不具备协作组的互动因素,对于小组内部分工、小组自我管理、小组学习目标以及个人学习目标的制定等方面都缺乏共同的认识和工具平台。因此,在开课前合理策划Blackboard系统的推广使用,提供交流工具平台,有助于选修学生消除对学习伙伴和学习组织形式的陌生情绪。首先,课前对团队负责人――模拟企业的Ceo进行基于Blackboard所建设的网络辅助课程培训,在Ceo的带领下,组员参与设计与建设小组园地,在课程讨论版上模拟公司开业宣传。这些环节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组内与组外所处的环境特征,让小组团队迅速的磨合成长,在第一堂课立刻能进行团队协作学习。其次,让学生小组讨论小组的团队学习目标与个人学习目标,把小组口号、会议记录等文档张贴到小组园地上,向组员及其他小组许诺本小组的学习目标,这让小组组员能清晰地界定本组的学习任务。另外,小组的测评、异地交流、共享实验资料等活动均在小组园地上完成,小组通过学习园地实现了自我管理。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小组学习园地将记录着来自不同专业的小组成员从陌生磨合到默契的过程,也承载着学生虚拟经营的学习成果。

3信息的支持

由于学生的组织是跨专业的,教学信息的以往需要通过跨专业的小组组长自然班的班长进行,可是由于层级关系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与滞后。利用Blackboard平台统一课程信息,不仅能缩短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也能灵活的在平台上策划与建立课程活动。学生团队之间在课堂内有竞争、辩论、合作等多种的学习模式;在课外,小组内部仍然继续进行计划与虚拟经营,但是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缺乏平台,需要构建与课堂内一致的课外虚拟的市场,以保证市场的运营。因此,在利用Blackboard平台建设的网络辅助课程,把信息分为“市场信息区”和“企业信息区”。市场信息区主要是由教师控制,重点整个市场的宏观信息,让小组了解到本小组的经营业绩和在虚拟市场中所处的位置,更合理的规划下一步的经营。“企业信息区”主要是虚拟企业和学生个人推广信息的区域,通过定期组织网络猎头招聘活动,企业宣传推广、公司之间的产品虚拟买卖意向洽谈等活动,打破了组与组之间交流的时空界限,让学生能在课外的市场上继续进行实验。

4师生交流支持

跨专业的学生组织决定了课程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学院,如前所述,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需要衍生一种新的方式。

首先,教师利用Blackboard建立的小组页面,浏览小组内部沟通的记录,小组内部沟通网络集中化的程度,以及协作组自定义的互动规则是否在课外依然完善;通过浏览小组内部共享的文件,教师可以在课后随时监控小组的任务进程及实验完成情况;通过浏览Blackboard系统中学生的浏览记录,教师可以获得每个组员对小组内部信息的关注程度。这样,教师能确保学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学习不会脱节。

另外,灵活的利用Blackboad系统固有的模块功能,使师生答疑的方式与工具多样化,让师生交流打破的时空的限制。实地答疑: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教师值班时间内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智能答疑:通过收集往届学生常见的疑难问题,在Blackboard平台上建设问题库,让学生通过搜索解决问题;非即时答疑:非即时答疑是学生在平台上发帖提问,等待专业教师回复解疑。非即时答疑的问题响应速度必须有所保证,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远距离即时答疑:远距离即时答疑是利用平台的电子白板功能,让师生进行即时的、远距离的交流。在本课程中,远距离即时的交流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

参考文献:

[1]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1).

[2]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