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38:56

新型农村建设篇1

关键词:创新型新农村因地制宜能源的循环利用多民族共同发展

从大量文献可以清晰看出,以往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问题主要解决的方案大多是: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扶持为基础,以扩大农牧民为骨干,走“外推,内驱”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大部分人都从这些角度看制约及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和方法[1]。很少有从绿色,节能,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的角度分析。基于此,本文想通过对甘肃张掖市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及潜在优势进行分析试图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改善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因地制宜,能源的循环利用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我们主要以上述三方面为基础提出我们的意见及建议。

一、新农村建设的三大基础

1.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措施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西北绝大部分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大于3000小时,年均辐射量约为5900兆焦耳/平方米,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新疆、甘肃、青海等是我国大陆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可利用开发的风能储量分别为3433万千瓦、2421万千瓦和1143万千瓦。以甘肃省为例,其年平均风速大于3.0米/秒的地区包括安西、玉门、金塔、肃北、民乐、永昌、古浪和天祝等县,多处都具有建设大型风电厂的条件。除了这些意外土地资源也相当丰富。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应合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

2.能源的循环利用

以“绿色节能”为宗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污水、废物处理的再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沼气发酵,秸秆重复利用等。

3.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

对多民族地区,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相当重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考虑到、族际日常交往,民族居住格局等对少数民族间交流及发展的影响。

二、对于农业、畜牧业、旅游业发展所提出的改进措施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优势:西北地区光照充足;土地广阔,灌溉方便,湿地多;湿地类型齐全多样;积雪融水丰富。以此为基础建立高效节能、绿色的生态农业。降低化石能源的投入,开发利用再生能源将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同时,还要注意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做到绿色节能。例如:就统一供电这一方面将重点充分开发太阳能;沼气池发酵;对于积雪融水丰富的地区则充分利用地下水丰富的优点,充分利用地下水源热泵技术。

1.农业方面改进措施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市场信息来调节农产品的种植量和种类保障农民的利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对生物能的转化率来提高生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也是生产条件现代化的表现;引进农业科技人员以提高农产品含量低、品质差等缺点。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种植区进行节水改造。在水资源较缺乏的西北地区,可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设施沃土工程,加强对西北农用地土壤肥力的改进,提高耕地质量。这主要是进行有机肥积造,增施有效的农家肥;充分的运用当地的能源。

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施行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污染;运用秸秆、树叶、杂草作为饲料,植菇,最后作肥料还田。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使其更加绿色环保。

2.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规划

加强牧区科技基础建设,提供科学的育种技术和防疫技术。探究科学的饲养方法,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持续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建立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协调畜牧产品的收购、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合理衔接生产、流通以及信息化的交流。把牧民分散的小规模饲养与市场有机的连接,扩大规模,将产业链延长,这样就能使牧民在整个饲养、加工和流通环节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收益,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积极培养新型的农牧民,提高农牧民素质,加强对他们的养殖技术的培训,从多方面灌输畜牧业技术,拓宽技术的推广面,深度挖掘科技的潜力使其为畜牧业服务,运用科技来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大力建设观光型、生态型与市场型相结合的牧业生产基地,努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社会化的具有现代特色的畜牧业进行转变[2]。

三、对于旅游业发展规划

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多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利用宗教文化优势,甘肃省的甘南佛教传统文化,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吸引国内外旅游投资;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如东乡手抓羊肉、藏族唐卡、锅庄舞、油香、保安腰刀、裕固族帐篷餐饮、各种民族服饰、首饰和木制品以及省局民族特色的建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可带动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热的兴起,西部民族地区将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旅游业将带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应注意的是: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的生态脆弱,故无论是能源矿产还是旅游的开发,甚至基本项目的建设,都不能绕开环保问题。

四、对于居民区改进设计方案

通过改进居民住房:居民集中化,便于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在集中区域建设基础设施,有效地利用土地;同意规划居住局域与农耕农作区域;村政设施集中一体化有利于农村居民文化交流;改善村内交通以及各各村交通问题[3]。

五、对于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设计方案

改善民族间共同发展要从、族际日常交往等发面着手。民族关系体现于族际交往的各个方面,族际日常交往是衡量民族关系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体现在一个族群的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私人领域中被另一个族群的成员们普遍接受的程度。可通过在繁华的民族街道开展集市,促进个民族间相互交流;创办非盈利的公益性资助机构,资助本地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大力培养人才强市,努力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通过举办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节,使民族地区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文化的交流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体现民族地区特色发展,可引来商客,既增加了经济的发展又打造了特色民族品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融合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作为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国民经济、农民生活水平都有深远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新农村建设仍在不断的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以达到更加完善的水平,在此我们只是通过我们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特点、人文特点提出一些意见及建议希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探索有所帮助。真正的实现绿色、节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创新型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萍.从节能减排看新农村建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0):164-166.

新型农村建设篇2

一、规划为先,绘就城乡统筹、思想前瞻的农村建设新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在规划中,融合传统观念和科学理念,既讲现代化,又讲民族特色,确保规划的全局性、长远性、合理性。我们决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集约发展路子,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城镇工商企业投资农业。依托区域和中心镇,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实施“五通”、“两建”、“三改”工程,破解“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村落建设以乡镇为中心,县乡公路为轴线,充分考虑区位、地形、生态、耕地、环境等因素,综合规划山、水、田、路、村落、住宅及乡镇企业的布设,高标准、高起点地绘制蓝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社会公共事业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力争在短期内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二、发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还是要靠发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创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凝聚群众同心同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立足“三农”,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跳出“三农”,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在农业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近年来培育的石榴、花生、花卉、蔬菜、特种养殖五大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我们的优质石榴树被选送栽到中南海,盈润”牌石榴被农业部定为“无公害果品”;长台关花生市场是“全国农业定点市场”;“淮河翠”品牌系列蔬菜唱响豫东南。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产业,培育了华英、万富油脂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在全区树立大开放意识,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开启非农化之门的金钥匙。叫响了“高举党旗闯市场,练就绝技打天下,诚实守信树形象,四轮驱动奔小康”的口号,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体力、智力并重型转变,由国内型向国内国外并重型转变,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矛盾。

强化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扶持,落实优惠政策,调动农户和农村集体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吸引内外资的投入。要通过土地有偿租用、转让使用权等方式,加快荒地、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的开发利用,从而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推行节水灌溉,统筹使用各种生产要素,以及综合开发、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农村种植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为魂,倡树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的有机统一体。为此,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人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来统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各地不同的优良乡风民俗,强调邻里和睦、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骂人,以好的乡风民俗来约束不好的做法,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用形式各异的先进载体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通过实施调频广播村村通工程、电视信号全覆盖工程、《今日平桥》信息赠阅工程,以及组织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用实用长效的各种培训提升广大农民的内在素质,帮助农民增强其生产的智力因素,使全区70%以上适龄农民成为政治文化素质较高和实用技术较强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

四、和谐为基,打造平稳有序、安定祥和的农村居住新环境。

“无和不谐”,失去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创新思路,立足“八抓”,维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

一是抓法制教育,通过实施农村“法制强基”工程、“文明进农家”工程和“青少年成长与法同行”工程,营造农村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人员管理,通过强化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以及问题青少年、吸毒人员和练习者三类群体的管理,强化他们的积极作用。

三是抓维护稳定,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抓排忧解难,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与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从而化民怨、顺民气。

五是抓依法办事,积极组织基层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加强宪法、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同时对政府执法行为及时提出法律建议书,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

六是抓劝慰调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等职能部门和农村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在解决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是抓群防群治,实施撒开成网、聚合成拳的“个十百千”工程,打牢社会治安防控的基石。

八是抓政治民主,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促进基层依法办事、依法治理,扩大基层民主。

五、制度为本,建立周详细密、务实可行的农村机制新体系。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用制度来规范行为、解决问题,是人类在千百年来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一项工作、一个团体或社会,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其效率和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比其他任何要素都更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并高度重视发挥制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作用。

新型农村建设篇3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转型;新农村建设.

引言

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

制度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和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顾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清楚地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建立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村经济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新制度的确立使农村生产者成为真正的生产主体和利益主体,潜伏在社会中的生产力被激发了出来,农民作为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在新的制度安排下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当新制度刚刚展现出其较好的制度效率时,新一轮的制度变迁因国家工业化目标的需要而随之发生,农村合作化、集体化生产的制度安排被确立,集体化制度安排在与其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在最初生产者同样以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加入到团队生产中去,但是,由于集体化生产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更主要的是利益分配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了农村生产的低效率。www.lw881.com与此同时,以二元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把农民限制在农村和土地上,更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密化使用,在土地产出受地力限制不可能无限提高的情况下,过密化劳动力的投入进一步降低了队生产效率,也降低了队生产成员的经济福利。

家庭联产责任制是对集体化制度安排的创新,它通过科学处理国家、集体和生产者的利益分配制度而确立了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又一次调动了农村经济主体生产的热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创新是在国家计划体制没有根本改变下进行的,当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农民在没有外在经济机会和比较利益选择的情况下,对土地的专注投入的确提高了生产力和土地产出,但这种产出的提高是相对于计划体制下的土地产出而言的。相对于计划体制长期的低效率和产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势一下子就显示出了。但是,在二元经济制度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难以有效释放出来,这种制度所包含的潜力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逐渐释放完毕,使得当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农村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很难完全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中获得与城市经济主体大致平均的利益,城乡收入差距由此逐年拉开并呈扩大趋势。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二元经济制度,使农民能以和其他的市场主体和经济主体相对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内在要求变革二元经济制度,实现制度创新。新农村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作为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为此,本文拟围绕农地制度改革、二元制度改革、非正式制度创新及生产方式创新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保障制度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界定模糊,一方面抑制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要构建有利于农村经济法制和保障难民土地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

家庭承包制改革,在实践中形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民家庭承包使用的多重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多重存在形态,为各级政府通过集体组织侵犯农民土地权益设置了制度空间。在如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上,有些学者提出土地私有化模式或国有化模式,应当说,这两种模式都认识到了界定土地产权主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这种制度变迁从目前来看并不具有可行性;有些学者主张通过完善集体土地承包制来界定集体组织和承包家庭之间的权利关系,虽然,表面上看来不无道理,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多重产权结构,从而也就达不到制度改革所预计的目标。从立法方面来看,尽管《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都从法律上对农民的权利作了规定,但是它并没有解决土地产权主体多元化和模糊化的既有产权主体结构。只要继续保留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结构上多重主体构造,“农民长期而有效的土地使用权”的政策目标就很难实现。

为此,就构建一种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而国家(包括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在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上,则是作为管理者而不是产权主体行使职能,避免了国家和村委会既是管理者又是产权主体而发生角色错位。至于集体经济组织,由于法律界定的模糊性在现实中难以作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而农民家庭作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组织,成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则是顺理成章的制度安排。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多重产权主体并存而导致权利界定不清的局面。当我们明确地找到产权主体时,产权的界定自然也就明确了,产权排他性行使也就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需要确立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

首先,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是在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农民家庭为单位构建的独立的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把承包土地的产权完整地赋予农民家庭,使农民家庭拥有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在内的完整的产权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其次,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农民家庭是唯一合法的土地产权主体,国家和村民委员会则作为农村土地管理者发挥作用。农民按照利益最大化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国家和村委员会作为管理者主要负责因公共利益、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需要而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有利于土地产权在彼此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交易和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从目前来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村土地开始出现转包、转租、代耕等各种自发的土地流转形式,但是,由于土地产权主体地位不明确,这种流转处于一种无序和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状态。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产权流转因为产权主体的明确化将会变得更加规范、稳定和有效。

二、二元制度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前提

如果说,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是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经济利益的制度保障的话,那么,改革二元制度则是为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提供制度前提。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经济制度,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度性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实行一种严格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这种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人的身份被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从那时起,农村人口被严格限制自由迁徙,长期被束缚在农村及土地上,并且成了一种身份制度而沿袭至今。同时,农村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长期被限制在农村,不能自由流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有所松动,但是户籍制度仍然是制约人口自由迁徙的制度安排。

二元户籍制度不仅仅是人口管理制度,更主要的是隐藏在户籍制度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演变,二元户籍制度逐渐完备并形成一种制度惯性和利益关系而难以触动。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导致了一个国家内部,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公民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它们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而形成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二元户籍制度决定了农民的就业等经济活动是二元的。二元就业制度安排是伴随二元户籍制度而衍生的。它把城镇就业和农村就业从制度上进行分割,农村人口只能在农村安排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由于现行的就业制度安排没有把农民就业纳入正式就业制度之内,不管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进城务工,都不是国家正式职工。因此,政府或国家不需对农民的非农就业承担和城市职工一样的各种义务(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二元就业制度设计的歧视性,使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处境极其艰难。而从国家现代化进程来看,二元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共同作用的后果是把农业和工业化分开,把农村及农村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分开,农民的身份被固化和职业化。

与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就业制度一样,中国城乡社会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分割的。在国家所提供的正规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的情况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只能另寻出路。这替代性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就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以农民家庭和村集体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依法建立的,由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使其达到某种生活质量的制度,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f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方面)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社会保障的对象包括全体国民。社会保障在制度设计上对一国内所有公民是平等的,其目的在于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但在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就业制度决定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的。农村居民被排斥在国家正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这种二元保障体系的结构是:城镇居民享受着国家提供的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的广大农民在这方面的情形恰好相反,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

因此,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首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目前,由于国家在农村的社会保障缺位,土地扮演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使土地资源难以资产化和有效利用。国家应当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在农村的投入,在农村逐步建立广覆盖的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的后顾之忧。

其次,改革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给予农民以国民身份待遇。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从农村有效释放出来,导致农地关系矛盾尖锐化。因此,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自由迁徙、就业,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三、生产方式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村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是为农民经济权益和农村生产力的提供制度保证。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流行的观点,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亟须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型。生产方式的转型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及其变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力量。

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回归,它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性质和生产方式。虽然在改革初期,在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方式尚未形成时,通过对家庭个体的经济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方式日益成熟,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步加强,分散生产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和弊端也就逐渐的突显出来。(1)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降低。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解散,农田水利建设和维护也日趋荒废,而对于分散的单个农户来说,工程巨大的农田水利建设,对其既没有积极性,也无力进行。农业生产和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变得异常的脆弱。(2)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生产单位是分散的单个农户。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单个的农户已无法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

因为,单个的农户资金有限,没有大规模生产实力,难以有效地开发或利用现代农业科技,难以有效地组织农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和销售,从而难以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而只能局限于温饱状态下的小农经济。(3)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的自发发展必然导致农村的两极分化。由于农民家庭拥有的主客观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在自发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贫富差距会拉大,在失去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安排下,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显丽易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转变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走向联合生产或合作生产道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就指出,为了避免小农经济自发发展必然导致农村严重的两极分化,为了满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原料、资金和市场的大规模需求,唯一途径,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毛泽东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穷,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人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国家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它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化与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要求和内在关系,奠定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基础,指明了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与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技术日益被推广和应用,分工与合作13益深化和密切,农户个体经营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从农村改革实践来看,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方式解决温饱问题有余,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转变农村分散生产的经营方式。南街村、华西村发展的直接证明与小岗村发展现实的间接证明:农户个体经营可以解决农村居民的温饱需求,解决不了更高层面的富裕需求,因此,农民整体要增收走向产业联合是大势所趋。

四、非正式制度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中,除了产权制度、二元制度、生产方式等之外,还包括存在于农民之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而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前者属于正式制度安排,后者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甚至是起关键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演进中形成的独具体系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思想意识,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选择,从而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从各个国家、地区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来看,新的正式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学习比较容易,但是,要从根本改变深深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则并非易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转型过程中,采取同样正式制度的两个不同社会(或国家),其经济绩效却完全不同。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外,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正式制度的引进、复制或移植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正式制度的实施则需要非正式制度的配合。非正式制度,是一个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自发形成的被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它一般包括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通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已深深地浸润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在其自身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难以自纠的“路径依赖”。正是由于本土非正式制度的惰性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新借鉴引进的正式制度和原有的非正式制度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使得借鉴引进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也难以奏效。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内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现代化,首先要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改变封闭小农社会下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与习俗。只有当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传统价值观念体系朝着与正式制度转型一致的方向转变时,正式制度的引进、创新及其实施,才能有效地进行。

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非正式制度的转型?

新型农村建设篇4

关键词:培养;新型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它集中代表和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一个村庄的面貌如何取决于生活在当地的村民。从新农村建设的起始,到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基本完成,不是靠政府建设,也不是靠城市人建设,而是靠农村的主人-农民自己去建设。然而传统的农民无法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生活环境改造和物质生活的提升。这一战略目标远大、内容丰富。必须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导,全面推进农村的各项建设。“发展生产”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建设。围绕“四个文明”建设,要实现“三个转变”:即推进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农村管理方式转变,最终建设成现代农业、现代化农村。所以,缺乏文化的传统的农民是难以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任务。

农民素质的高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为实现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任务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正因为如此,总理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较大,发展极不平衡。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二是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较之文化素质更差。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中,农民缺少现代劳动技能。掌握实用技术或有一技之长的人数仅占调查劳动力总数的16.4%,而缺乏实用技术和一技之长及未经培训的人数比例高达83.6%,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又因为农业第一线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单一,对运用农业新科学、新技术、新品种等更加难以接受。造成农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限制了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高。而这种生产方式,很难使农民脱贫致富。三是市场意识、商品意识薄弱,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在农民中,特别是具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绝大多数未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在少数农业科技人员与亿万农民之间出现严重的“断层”。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现有的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完成是远远不能相适应的。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激励政策、调控政策、支持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对此,一号文件用三个“依然”作了概括:“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由此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在实现这个发展战略过程中,如果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不能培育出一大批有文化、善经营、会技术、懂法律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即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将是一个不全面不完善的农村。

面对农民自身素质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中央为加速新农村建设不断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如果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中央再好的支农惠农政策也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农村建设就会落空。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将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因此,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应成为各级政府加强“三农”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农民的素质增强了,科技文化水平提高了,增收才有保障,致富才有基础,生活才能提高,农业才能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当前要重点把握以下二个环节:

1.大量的资金投入

既要调动农民的智慧和力量,也要靠国家、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清除有关的制度障碍,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使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把广大的农民变成人才资源,而不是人口负担。?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从而解决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

2.采用多种有效和针对性强的培训形式

(1)要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增强农民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要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全面落实免除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规定,进一步加大“两免一补”的政策资助力度,切实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为农村中小学生上学提供更好的条件,使农村中小学生享受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困难家庭学生继续在书本费和住宿费方面享有政府补助,坚决防止新的文盲和半文盲产生。还要努力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开办农村各类文化夜校和文化培训班,分期分批分阶段对农村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进行培训。要区分层次,区分对象,明确目标,制定计划,选定优秀教师,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文化知识培训“内容、人员、时间”三落实。通过培训,力争使农民的文化程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

(2)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建设工程。①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②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③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增进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提升在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要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快创新人才培养。要着力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提供人才支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在42%左右,比发达国家低30-40个百分点。实际情况是:我国每年取得农业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仅有20%左右转化并批量生产,只有5%的成果形成产业。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物化成果相对较少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较低,不能自主开发与运用新技术、新成果。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如果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再好的科学技术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三增”目标。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

(4)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按照“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邀请一部分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讲授农业专业技能。要充分利用城市的教育资源,积极动员城市农业大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到农村讲学、代职、实习,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向农村的覆盖面。通过实施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探索建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大范围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大规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大幅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才能建设新农村,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通过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各界提供帮助,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农民队伍,从而保证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参考文献:

新型农村建设篇5

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要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这给农村职业学校明确了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基本方向和任务。

为此,学校围绕传统农业大区的实际,科学定位,确立了“服务三农、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以“为农培训、助农增收”为中心,持续致力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民技术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彰显出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

一、新型农民培养举措

(一)办好涉农专业,开设农民中专班

学校高举“农”字大旗,在办好种植养殖、农机使用与维修等涉农专业基础上,坚持农、科、教相结合的“送教下乡”活动举办新型农民中专班。

新型农民中专班是一种特殊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班,学生年龄不一,文化知识素养差参不齐,还肩负着生产经营、养家致富的义务。为实现学生学习工作两不误,理论提升与技能实践有机结合,学校按照“农忙少学,农闲多学”的灵活学制方式。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严把考核关,将课堂评价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生产效益与学业成绩挂钩,中专学历与技能证书融合,让中专班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为。

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培养了数百名优秀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活跃的农村经纪人,年富力强的农村基层管理人,直接服务于“农村”、“农业”,拉动了江津花椒、江津柑橘、江津富硒农产品等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了江津农业园区向国家示范园迈进。

(二)科教结合,抓农业产业化培训

1.为农培训本土化

学校充分发挥校地合作优势,成立院坝学校,把职业教育办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开展了以花椒、柑橘、橄榄、富硒农产品为主的种植业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此外,学校还组织起一支由校领导、专业教师、农村“土专家”、行业“农艺师”、“工程师”的新型师资队伍,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先后编写了49种乡土教材,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民。

2.科教结合产业化

学校培训时注重开展农技推广,先后在先锋、李市、支坪等农业大镇实施校村联姻,让涉农专业教师到村担任科技顾问,帮助农民转变农业科技观念,先后成立了“科技为民服务团”、“科技为移民服务团”、“移民培训讲师团”等团体,为全区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3.培训服务集团化

按照“市场运行、龙头带动、多校、多行业一体、校企结合、村校共建、种养殖大户参与”的指导思想,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人才培训、就业引导、技能提升、创业指导、法律援助”为纽带,以校企共赢、村校共建、农民获利为基本目标,创建江津区农民信息资源库并组建重庆市江南农民工培训集团。

4.培训就业一体化

提升农民技能素质,搭建平台让所有参训农民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为全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影响

1.培育农技人才,架设致富金桥

学校农村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让数以千计的当地农民成为本地的增收致富带头人。正是这群致富能手们,成为当地活跃的经营者、管理者,带领着广大村民建设美好新农村,规划小康农村的美丽蓝图,为农民架设了一座实实在在的致富金桥。

2.调整农业结构,打造现代农业

我校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成就了运用科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打造花椒、富硒农产品等特色品牌和产业高地,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让数十万农民增收致富,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并拉动了我区经济的发展。

3.服务农业园区,促进园区升级

特色效益农业推动着江津现代农业的大发展,近年来,学校以“三农”为特色围绕产业抓培训,使得江津农业一路高歌猛进,吸引了如德国亨嘉、台湾金之灿、澳门恒河等国外优质、先进农业企业入驻江津,积极推动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向国家示范园迈进。

4.服务农村经济,健全职教体系

新型农村建设篇6

关键词:创业创业平台创业模式

一、创业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之源

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要依靠群众去完成,经验要依靠群众去积累,新事物要依靠群众去创造,困难也要依靠群众才能克服。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新农村建设这盘棋就“活”不起来。离开广大农民的作用,建设新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建设新农村需要更多创业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最关心、最盼望、最热情的事情,也最能激发农民的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凸现和增强,在勤劳致富愿望的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建设新农村,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更多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创新型农民。在这方面,最根本的就是顺应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大规模培育创业型农民,大力扶持农民开展创业活动。很显然,这是发挥农民群众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自我发展的活力之源。

2、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需要更多创业型农民

建设新农村,根本是促进生产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结构不难发现,较高速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惠农政策的拉动,对政策性收入的依赖性比较大。尽管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较快,但仍然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实践表明,打工谋发展,创业能致富。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才能形成农村长远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力源。

3、提升新农村的人气需要更多农民就地创业

目前,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入气不足。不仅那些刚刚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农民子弟们不愿回乡,而且那些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也会想方设法举家外迁,给人冷冷清清的感觉。这样的现状,不仅与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不相符,而且也难以担当新农村建设的重担。而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农民就地创业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人气,激活农村的内在活力,而且将从根本上促进新农村建设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二、选准培育创业型农民的突破口

创业难,农民创业更难。从对农民的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农民群众对创业普遍存在着“怕担风险不敢干、缺乏门路不会干、没有资金干不了、没有技术干不好”的顾虑。因此,培育创业型农民,必须以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为着眼点,选准突破口。

1、对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资金是制约农民创业的瓶颈要素。目前,农民创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仅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面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而且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不少农民“望贷生畏”。由于资金匮乏,使得许多有创业想法的农民无法开展创业活动。因此,政府财政有责任、有义务拿出一定资金,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2、为农民创业提供技能培训服务

农民群众创业技能普遍偏低,缺乏创业门路,这是培育创业型农民的一大难题。因此,必须把农民创业技能培训作为培育创业型农民的一个突破口,以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和返乡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创业所需求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以有效地激发农民创业积极性,使农民由打工者变成创业者。

3、完善机制体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

农村市场体系不够成熟、创业信息不够通畅,农民创业承担很大的风险。同时,农村创业仍存在体制性、机制,由于各种政策不配套,支撑农村创业发展的合力难以形成。要建立农民创业的风险保障体系,引导保险公司拓展农村创业活动保险业务,为农民创业降低风险。要建立农民创业服务网络建设,整合县乡各方面资源,为农民创业提供及时、全面、到位的服务。要加大农民创业的政策支撑力度,营造宽松的农村创业成长环境。

三、为创业型农民搭建发展平台

农民创业,不仅要有资金、有技能,而且需要广阔的创业空间,肥沃的创业土壤。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农民希望在家门口创业,主要围绕现代农业,寻找发展空间。对此,培育创业型农民,应该着重做好三个结合。

1、培植“一村一品”相结合

一个村庄,如果没有支柱产业、特色经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也将难以取得成效。因此,要着眼于发展“一村一品”,引导农民在发展特色产业中创业。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着力实施“一村一品"52程。

2、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呈现可喜的态势,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症结所在,就是广大农民还没有真正组织起来。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把农民“组织起来”放在首要位置,并把合作社运动列为十四件大事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办好合作社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3、发展农村商贸流通相结合

新型农村建设篇7

一、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

据农业部“十一五”规划纲要显示,“十一五”期间,将开展有组织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000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500万人,青年农民培训500万人,培养新型农民10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5万人;培养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100万人,其中,中等职业50万人,中专后继续教育10万人,合作高等教育40万人。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大力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骨干农民队伍建设、农村能工巧匠队伍建设、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同时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真正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上述情况表明,目前,国家对新农村的人才建设比较重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都十分的明确,同时说明,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是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即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技术型人才以及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人才建设形势严峻

随着国家对新农村人才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农村人才建设工作必将得到加快推进。但是,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总体需求来看,目前的培训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涵盖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对人才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大,要满足新农村建设日益庞大的人才需求,单靠一个部门的推动是难以完成这个巨大任务的。其次,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导致了大部分的人才都在城市聚集,真正到农村创业的人才很少,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第三,从广西的实际情况来看,据广西人事厅的《2007年人才开发目录》显示,在所有行业中,目前广西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缺口最大。这些情况表明,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形势严峻,加快新农村人才建设刻不容缓。

三、广西新农村建设主要需求七种新型人才

广西是沿边、沿海的少数民族地区,区内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有特点,人才需求各不相同。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久落地南宁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确立,奠定了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商贸、商业、文化等方面多领域合作的桥头堡的地位。这就意味着,今后广西与东盟各国在农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农业技术交流、农村人才培训交流方面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这也为广西新农村人才建设拓展了一个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与广西农村现状,根据调查了解,目前广西新农村建设新型人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农业科技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发达国家每10户农民就有一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而我国的此项比率仅为1/100。目前,广西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仍旧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率很低。要加快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鼓励他们服务于农业生产。重点是要培养桑蚕、蔗糖、烤烟、木薯种植、良种培育、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特种养殖、网箱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具有农学、农村经济、农经管理等专业背景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受到欢迎。

2.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农产品流通不畅,附加值低,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据广西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广西农产品流通呈现五个“不适应”,农产品流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五个不适应”是: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对市场需求不适应;农产品生产规模和成本对市场竞争不适应;市场信息工作对市场开发和生产结构不适应;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对大市场、大流通不适应;封闭、落后的经营观念对市场开放化和竞争化不适应。报告特别提到,目前广西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多达716.7万个,其中农户714.7万个,农业企业2.0万个;在其中2175.4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占了98.5%。由于如此众多的生产单位的经营行为都是由个体意志支配,使得步调难以协同,农业结构难以合理,要么生产多了,要么生产少了。此外,由如此多无序生产者的农民个体为市场提供几乎相同的各种大宗农副产品,必然加剧农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虽然各地流通队伍发展较快,数量上有了较大规模,但是多数是分散弱小的小商小贩、个体流通户、经纪人或人,他们在经营中大多数被动等待市场的反应,不能为农产品生产起到“领航”的作用。因此,广西必须下大力气培训一批适应新农村农产品流通需要的营销人才,确保新农村农产品营销健康稳步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广西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农村大部分是自给自足,与城市分割,发展相当缓慢。而发达国家农村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被引进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大批的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各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人才作支撑。当前,广西的农业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发展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比较少,带动力不强,仍然缺乏大量的技术性人才和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践证明,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的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的过程,必须大力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化人才,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

4.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多,建设标准要求严格,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才能顺利实施。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职能部门人才短缺,难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培养一批专业的,涉及新农村建设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的规划技术人才,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顺利推进。

5.新农村自主创业型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实现生产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大批在农村扎根的自主创新型人才。通过一大批人的创业,不断在广大农村建立更多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实体,通过经济实体的幅射带动,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比如,某毕业生被推荐到正昌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不久,他就当上了技术部副经理。后来她放弃了在成都的工作,回到老家綦江县东溪镇尚书村创业。把在学校学到的先进技术带回乡村,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说明,培养自主创业型人才,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广西要实现新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培养一批在农村自主创业的新型人才。

6.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改变农村落后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这方面,医学和卫生专业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该领域的人才也正是农村紧缺的人才。目前广西农村的一些村庄并没有专门的卫生所,只有私人诊所,只有在乡镇一级才有卫生所(院),并提供相对正规的医疗设施。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医学、卫生类院校的毕业生并不愿意在医疗条件落后的乡镇卫生所(医院)就业,而是想方设法进入到县以上的医院,或在大、中城市开设诊所。有统计数据显示,广西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0.99上升到2000年的1.28,而到2006年则下降为1.16,农村医疗人才正在不断地流失。随着近年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需求更大,必须大力促进医学、卫生类人才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分流,解决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问题。

新型农村建设篇8

【关键字】新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能源短缺;可再生能源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oursociety,thepaceofnewruralconstructioninChinahasgraduallyaccelerated,andnewruralconstruction,thebuildingofthenewenergyasthemainfactorsrelatedt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theoriginalthereareenergyshortages,thetheconstructionofnewformsofenergyslowandtheourcountry'sthe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thecontradictionbetweenthe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aswellasthenewruralconstructionincreasinglyofthehighlightsthe.inthispaper,thenewruralconstructioninChina'senergysituation,theutilizationofnewenergyproblemsandthecountermeasures.

Keywords:ruralareas;economicdevelop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ergyshortage;renewableenergy

中图分类号:p7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生管理”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能源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以上要求具体实施的主要步骤,因此,加大对农村的新能源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村的能源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农村的消费结构也不断的取得优化,农村的能源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观。农村使用的能源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优化,从薪柴秸秆过渡到煤炭,进而到液化气、天然气的使用,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沼气等。近几年,我国的农村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农村地区的能源短缺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是,对于能源的利用率低、新型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和能源的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农村能源存在的问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许多消极的作用,甚至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我国农村新型能源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都分布在农村,农村能源的建设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农村能源发展的好与坏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农村的固有特点:人口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等情况,我国的农村的能源建设有着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对原有能源的利用率很低,能源浪费严重

在农村能源问题中,最突出的是能源的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尽管我国近几年一再强调并且加强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但是收效甚微。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高,对于能源的节约意识比较薄弱,在能源的利用上也达不到科学合理的使用。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乡镇企业和各级单位部门的生产生活的耗能比国有工商业企业要高出一倍以上。而农村传统的使用炉具直接燃烧秸秆、薪柴等原始的生物能,能源的转化率较低。

2.2.农村新型能源发展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为了保证农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农村面貌的改变相对较小,在农村总体健康、稳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新型能源的利用是最主要的部分之一,而新型能源建设中的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资金的短缺,规划的不合理,农民的心理障碍、技术的不过关等问题而建设缓慢,形成了农村新型能源发展的滞后的主要原因。

2.3.农村的新型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不完善

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快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进程。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原有的能源,还要大力的推进新型能源的建设,尽管政府对于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问题依旧十分突出。无论是政府机关、普通农民还是企事业单位,能源的意识普遍不高,造成了能源的低效利用、浪费以及新能源建设的困难。在农村,关于新型能源建设的各种体系和管理条理不清,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机制还处于形成时期,相关建设的资金技术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农村新型能源的建设问题。

2.4.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开发比较落后

在新型农村的建设中,从事能源工作的人数较少,严重缺乏专业的科技队伍,新型能源技术在农村的推广比较困难,新型能源的项目,也由于技术比较落后和资金的投放不到位,而难以实施,而针对于农村的新型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都是在农村已有的资源中就地取材,农民就地使用开发成果,但是在农村的新型能源的建设中与之相对应的技术、人才、物资器材、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

2.5.农村的新型能源推广利用困难

对于新型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开发的规模较小,在生物质能的利用上,农村还是以传统的薪柴、秸秆的直接燃烧为主,生物质气化、炭化技术还处在试用阶段,粪便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直接作为了农作物的肥料,用作沼气的开发,在总利用量中所占比例比较小,太阳能的使用比较广泛,但是尚没有在全国农村总推广,地热能的应用技术目前还处于在个别的地区的试点阶段。

新型农村建设篇9

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战略性举措

服务农业生产、开展科技推广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良传统。2004年学校将产学研紧密结合确立为学校的办学指导方针,把科技推广摆在了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学校提出,要实现科技与政府、企业、农村农民需求的紧密结合,着力解决两大环节:一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行科技成果的系统集成,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供给问题;二是在不同产业区域建立稳固的示范推广基地,探索同政府、企业、农民结合的成功模式,使学校作为辐射源头的成果、技术,源源不断地推广到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为鼓励、支持广大科教人员积极参与推广,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措施:一是明确管理体制。由一名副校长分管推广工作,设立科技推广处,统筹负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组织工作。同时加挂了“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的牌子。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单列“推广系列”职称,设立推广教授岗位;实施“推广专家”人才支持计划,今年首批支持了5名专家;对做出重要贡献的推广人员给予特别奖励,每年评选校级推广工作先进工作者。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学校每年划拨100万元作为推广专项,支持科教人员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四是成立技术转移中心、新农村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规范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管理,综合学校多学科优势对新农村建设开展集成性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

学校积极探索科技推广的实现途径,形成了四个主导方式:一是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的农村建设了45个基地;二是创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与宝鸡市合作建立了32个专家大院,实行“政府搭台,专家唱戏,产业引导,市场运作,吸纳企业和地方经济组织参与”,这一做法已被科技部在全国26个省市推广;三是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陕西及西北60多个地方政府、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四是构建信息服务网络,建立了“168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热线,农民在家中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就能接受专家的技术指导。

坚持综合集成创新,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长期的推广实践让学校认识到,要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院校的科技需求,必须通过综合集成创新,增强大学推广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重点是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增强服务推动力;二是对原有各种模式进行综合集成,提高示范推广显示度;三是实现与基层农技力量和地方经济组织的结合,扩大推广覆盖面。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初创成功,为学校提供了有益启示。学校在第一次党代会提出,要突破原有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农技推广界限,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基层农技力量参与、以大学为依托、与农村生产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机制。同时,学校组团对美国大学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比较分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和杨凌示范区共同提出了“建立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思路。这一想法得到了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以及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财政部给予了专项支持。

新模式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现科技成果最大限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目标,以政府、大学和基层农技力量为核心,吸纳企业、地方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参与,构建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成为国家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补充。核心思路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搭建一个“平台”,建设一批“基地”,建立一支队伍,最终实现三个“对接”,形成三个“直接”。具体讲:一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已融为一体,发挥学校作为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的作用,把政府、大学和基层的力量整合起来,建立一个省级工作平台;二是依托地方资源优势,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和各市级农科所纵向一体、对接互动的农业科技推广基地;三是以大学专家和成果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组成推广团队。在此基础上,实现大学专家队伍和基层推广队伍的对接,实现科技成果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对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农民需求的对接;形成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求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

为使这项探索性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我们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建立农业科技重大项目推广体系工作联席会议,由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任主席,学校、杨凌示范区及省有关厅局参加,在省政府领导下统筹负责全省农业科技重大项目推广工作;二是实质性运作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省委、省政府已基本同意,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联席会议领导下开展推广工作;三是构建较为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陕西省政府、农业部、科技部每年给予专项支持,学校和杨凌示范区每年也分别列支专项经费,共同建立“杨凌农业推广专项资金”;四是按项目运作,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和推广人员双向选择招聘制,建立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

在新模式探索实践中取得新的成效

学校立足于建立以农村科技示范基地为主体、以农业科技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为支撑“一体两翼”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构筑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等三大技术成果扩散体系,探索实践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依托区域产业建立了一批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引领了当地产业的发展。我们根据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程度,建立了三类示范基地:一是突出产业特色,集教学、科研和推广于一体,以试验研究、技术集成和成果展示为主的技术集成型示范基地,如白水苹果、西乡茶叶、秦岭北麓猕猴桃、阎良甜瓜等长期性试验示范站。二是突出实用技术示范与推广,以科技普及为主,依托面上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建立的技术示范型科技推广基地,如杨凌现代设施农业、合阳县旱作农业、千阳县莎能奶山羊等基地。三是由政府、企业提供条件,学校提供技术,共同建立的校地合作型科技推广基地,如宝鸡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根据不同类型示范基地的主要特点和产业需求,我们制定和采用不同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是加强校地(企)科技合作,为区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学校以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为核心,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以科技推广项目为纽带,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科技合作,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比如,学校与咸阳市政府联合实施了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示范工程。目前,双方已合作建立牧草、杂果、蔬菜、优质粮油种植等基地100万亩,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30多期,培训咨询农民22万多人次,扩大了农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促进了咸阳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型农村建设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56-0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只有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快速有效地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新型农民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农商反映了一个新的经济关系,一个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又以新产品引导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二、农民素质缺陷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瓶颈

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我国农民无论是在文化素质方面,还是在技术及经营素质方面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的要求相距甚远。农民素质的低下,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瓶颈;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技术推广、农业人口的控制和转移、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农业市场化进程等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增强新型农民培育效果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势必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因此,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着力培养文化型农民

1.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文化型农民。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确保农村学生全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把住这条农民接受教育、获取文化知识的“保底线”。二是要扎实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三是要积极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2.通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培养文化型农民。要加快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结合行政村村部建设,利用撤并后的政府和学校办公设施,新建或改建一批村民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场所,着力实施村民组织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水平。

3.通过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文化型农民。一是要丰富“五下乡”活动内容。组织社会各界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法律、计生知识下乡活动,切实丰富活动内涵,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建立长效机制。二是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传承弘扬本土文化结合起来。三是要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的民间专业人才、退休干部职工、农村教师的作用,经常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搞好传帮带,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二)着力培养技能型农民

1.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一是要明确培训任务。二是要创新培训方式。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培训,使农村劳力基本掌握1~2门适用技术,争取科技入户率达到98%以上,劳动力素质有大的提高。三是要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共同分担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安排部分扶贫开发资金作为农民工培训经费,改“项目扶贫”为“技能扶贫”。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设置专业,开设实用技术培训班,确保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准确对接。

2.通过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一是发挥专家服务基地的作用。二是发挥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强县级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农技推广站建设,使其成为技术集成的基地、技术展示窗口、技术培训的平台。要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三是发挥好科技特派员的作用。

3.通过典型示范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一是突出产业示范。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效益好、辐射面广的龙头项目和支柱产业,加快这些产业的示范基地建设,用事实说话,靠效果促动,使农民种养技能和科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突出示范户示范。培养、扶持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当样板,以收到一户带多户的效益。三是突出经验示范。分期分批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农业生产大户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掌握外地先进经验,带动广大农户进行种养技术革新,加快农民科技致富步伐。

(三)着力培养文明型农民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一是突出宣传教育的重点。二是完善宣传教育方式。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下派干部进村讲解与送法下乡相结合;坚持集中学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坚持法制服务与调处纠纷相结合;坚持抓点与抓面相结合。

2.狠抓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要健全内容。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文体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要建立载体。在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注意扶植和发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和管理的各类组织。三是要建章立制。制定完善“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通过严格的科学管理,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

3.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要狠抓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创建。把提高农民道德法制水平作为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任务。二是要狠抓民主法治村创建。以加强村(居)级组织建设为保障,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为重点,在农村范围内精心组织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着力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并同时抓好文明农户创建。

参考文献:

唐武月.培育新型农民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