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5:17:08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1

【关键词】隔震;橡胶;支座;阻尼;结构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结构防震减震技术的历史

从20世纪出开始,静力理论逐渐得到发展,减小了结构体系的刚度,并形成柔性结构体系,工程抗震防灾技术的发展,使上部结构刚度得到增加,并在柔性底层结构体系中减少了结构底层刚度,一直到现在,工程抗震防灾技术已经基本发展到全国普及的地步,而且延性结构体系的传统抗震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会做为传统抗震方法的设计依据,此方法以“抗”为核心,通过控制构件的刚度以及非弹性状态下的延性,来达到抗震目的,这个方法能有效的消耗地震波能量以及减轻地震反应,达到使建筑物“裂而不倒”的效果。

2、建筑结构防震技术

2.1防震方法

现在城市建筑物防震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建筑物的结构抗震方法。其中包括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法、时程分析法、频谱法、随机振动法等。二,建筑物的结构减隔震方法。其中包括辊轴隔震、滚珠隔震、橡胶垫块隔震、悬挂基础隔震、摇摆支座隔震、滑动支座隔震、悬挂结构隔震、耗能减震、冲击减震、主动控制减震等。

2.2弹性建筑

弹性建筑是一种防震效果最佳的新型防震建筑,其特点是以柔克刚。最常见的弹性建筑是建在隔离体上的防震大楼,隔离体由分层橡胶、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阻尼器由螺旋体钢板组成,以减缓上下的颠簸。此外,在滚珠和弹簧上建造大楼是抗震新法,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隔离或吸收地震能量,减少到达建筑物的振动,防止地震破坏。

3、建筑隔震技术

3.1隔震结构体系

为保留柔性底层结构体系的特性、避免底层结构构件的损坏,可采用隔震结构体系。根据隔震装置所处的位置,将隔震结构特性分为地基隔震、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三大类。

地基隔震可分为绝缘和屏蔽。绝缘是利用软弱地基或象人工地基那样较软的地基有降低输入加速度的性质,在地基自身中降低输入波的方法,但设计时首先必须保证地基对建筑物的支承强度和基础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屏蔽是在建筑物周围挖深沟或埋入屏蔽板等将卓越长周期的剪切波(S波)隔断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地基为对象,用以减少地震波输入,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较少。

基础隔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它是在建筑物基底设置控制机构(隔震装置)来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使上部结构的振动减轻,防止地震破坏。一些研究和应用较广泛的基础隔震方案有:①橡胶垫隔震装置。包括天然橡胶垫,标准多层橡胶垫,高阻尼橡胶垫,加铅多层橡胶垫等。②滑移隔震。在房屋基础底面处设置钢摩擦滑板、石墨、砂料、涂层垫层及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形成滑移层,使建筑物遭遇地震时,通过该处不连续介面的滑移错动,部分地切断地震波的传播,限制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③滚珠及滚轴隔震。用高强合金制成的滚珠(滚轴)涂以防锈或层后置于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地震作用下,通过滚珠及滚轴滚动而达到隔震的目的,此外还有摆动隔震、悬吊隔震、螺栓钢弹簧隔震、混合隔震等装置。

隔震装置除了可以设在建筑物基底,还可视需要设置在建筑物层与层之间,即形成层间隔震体系。一种是将隔震层设置在结构一层、中间层的隔震结构;一种是将mD系统中的弹簧一阻尼器用叠层橡胶支座代替、用顶层楼板或隔热层作为质量块的屋顶隔震。由于这类结构的隔震装置都是最初用来隔震的橡胶支座,只是隔震层的位置不同,故统称为层间隔震结构。

3.2橡胶支座

根据“基础隔震”理论研究开发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隔震元件。橡胶支座的隔震原理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基底或某个位置上设置橡胶支座,利用橡胶支座的水平柔性形成一道柔性的隔震层,通过此层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以集中发生在隔震层的较大相对位移为代价,阻止或减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并使整个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得以延长,以减轻上部结构地震反应,最终达到减轻上部结构地震破坏目的。据有关资料报道,装用橡胶支座后,建筑物受地震冲击破坏的能量可减轻1/3~1/5。

目前常用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有三种:①天然橡胶支座,是由多层天然橡胶板与多层钢板相互叠合而成。天然橡胶耐老化、耐蠕变性能好,但减震(阻尼能力)差,作为隔震用途时,往往与其它阻尼装置配合使用,其外部用耐侯性、耐臭氧性好的合成橡胶做保护层。②高阻尼橡胶叠层支座,由于采用高阻尼橡胶,具有隔震橡胶所需要的稳定支承、弹性复位和阻尼功能,可单独作为隔震装置使用。其橡胶材料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并用,或用氯丁橡胶、硅橡胶,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不需与其它阻尼装置配合,可单独使用。③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在普通天然橡胶支座的中孔灌入铅芯而成,其目的一是提高橡胶支座的阻尼,二是增加支座的早期刚度。近年为保护环境,改用锡代替铅。

4、建筑结构减震技术

4.1消能减震设计原理

消能减震设计指在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使主体结构构件在罕遇地震下不发生严重破坏。消能装置通常由阻尼器、耗能支撑等组成。消能装置不改变结构的基本形式,房屋的抗震构造与普通房屋相比不降低,其抗震安全性可有明显的提高。

4.2技术要求

需要减少地震水平位移的钢和钢筋混凝土等结构类型的房屋宜采用消能减震设计。减震设计应根据罕遇地震下的预期结构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消能部件。消能部件应对结构提供足够的附加阻尼。目前减震部件较多有:橡胶垫隔震减震器、空气阻尼式减震器、不锈钢丝绳减震器、封闭形减震器等等,石墨也是较理想的助滑剂材料。

消能部件可由消能器及斜撑、墙体、梁或节点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梁或节点等支承构件的连接,应符合钢构件连接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的构造要求,并能承担消能器施加给连接节点的最大作用力。消能器可采用速度相关型、位移相关型或其他类型。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指粘滞消能器和粘弹性消能器等;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指金属屈服消能器和摩擦消能器等。消能部件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消能部件宜设置在层间变形较大的位置,其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与消能部件相连的结构构件,应计入消能部件传递的附加内力,并将其传递到基础。

消能器和连接构件应具有耐久性和良好的易维护性。设置隔震部件和减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祁皑.层间隔震技术评述.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6)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2

2、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新疆。安全伴着幸福,安全创造财富。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技就是幸福。

3、普及防汛防台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预防为主。深入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推进克拉玛依市法治化进程。

4、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重视安全、关心安全、为安全献力。

5、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防台工程设施建设。2010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6、安全创造幸福,疏忽带来痛苦。极地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7、公民在防汛防台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8、安全在你脚下,安全在你手中。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9、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10、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消防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消防事关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防范火灾,人人有责,人人防火,户户安全防火安全无小事,时时处处需留心消防安全齐参加,预防火灾靠大家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火灾消防进家园,平安到永远过年过节乐融融,防火工作莫放松报警早,损失少,火警电话119要记牢齐心筑牢防火墙壁,携手打造平安家园防止火灾,消除隐患加强防火管理,5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减轻灾害共创和谐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青少年的减灾意识牢记汶川、唐山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减少灾害利国利民具体时间是每年的12月4日。

12、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生命宝贵,安全第一。

13、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3

近年来,我市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加大,极端气候灾害显著增多,气象灾害损失占全市GDp的3%,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07〕49号)和全国气象防灾减灾会议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对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完善以提高服务覆盖面和公众满意度为主要任务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主要任务的气象预测预报系统、以提高中小尺度天气监测能力和气候变化监测水平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保障能力,建立适应各种需求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健全雷电监测、GpS/met水汽探测、风廓线仪、酸雨酸雾、土壤墒情、长江航道能见度、高速公路雾害、煤矿安全特种气象、卫星遥感、移动气象观测系统等专业观测网,形成对主城区、三峡库区、边远山区、主要工矿区、交通主干道沿线、防御气象灾害脆弱区、重大气象灾害频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地面和高空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加快区县(自治县)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终端建设,提高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水平;完善现有生态与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提高对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建设的服务能力。积极构建多部门协作共享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机制,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充分发挥综合观测网的效益。

(二)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信息收集处理与共享平台系统建设。气象部门要切实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驻渝部队的协作,建立各类与气象灾害相关的监测资料信息收集、传输、存储、处理体系。加强信息网络体系能力建设,构建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有效地促进各类气象相关灾害基础信息资源、综合数据产品和信息的共享应用。

(三)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依托部级气象预测预报的技术指导,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市—区县(自治县)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各类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灾害性天气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重点加强干旱、洪涝的短期气候趋势预测,高温、暴雨、寒潮、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雷电、风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积涝等衍生气象灾害的精细化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结合农作物发育期预报,建立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报、预警系统,为农业生产与管理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增加信息内容。做好中国气象频道的落地接收工作,完善和扩充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电视、电台、网站、报纸等社会公共媒体和有关部门以及电信营运企业要及时配合暴雨、大雾、冰雹、高温、干旱、雷电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重要公众场所、重要防汛工矿企业、旅游、大型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或利用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设施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对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水务、电力、建筑、环保、卫生、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推进**安全气象网、**兴农网向乡村延伸,加快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解决好预警信息接收的瓶颈问题。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广播、敲锣、鸣钟、吹哨、逐户通知等手段,使预报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群众,尽最大可能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要求,结合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同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衍生灾害,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主城区、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中心城镇、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单位、大型工矿企业和边远山区、气象灾害频发区的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突发灾害救助等各类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改善常用和应急技术装备,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及相关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防御气象灾害脆弱区、重大气象灾害频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全市各级政府要统一安排,在乡镇配备兼职气象员,在村配备义务气象应急信息员,及时接收、传播预警信息和负责气象灾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报告,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气象部门要研究制定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的办法,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和预警信号后,各地区、各部门要及时分析气象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积涝等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气象部门要与保险部门密切合作,开展气象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中的作用。

(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有计划地配置或更新现有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等作业装备,逐步建立地面、高空相结合的作业体系,加快渝东北人工防雹和渝西人工增雨基地的建设,加快固定炮站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在做好传统农业防雹工作的同时,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防雹作业布局,加强人工防雹工作,减轻雹灾对农经作物的损害。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针对森林火灾、污染物扩散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社会政治活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针对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统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和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市、区县(自治县)两级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建立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完善灾前预估、灾中和灾后评估业务流程,开展灾害影响范围、强度等的定量化评估分析业务。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监狱、人群密集场所、大型工矿企业、重大基建工程等的隐患排查,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二)抓紧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根据气象灾害特点和防灾减灾工程的现状,要组织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实施《**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三)不断强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水库、塘库、堤防、城市排水设施、港口、人防、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及时疏通河道,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遏制气象探测环境的持续恶化,保证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气象主管部门要组织好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审和竣工验收,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测,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四)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大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技水平。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国内外有关科研部门和高校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中小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开展暴雨、雷电、大雾、风雹、高温等突出气象灾害发生规律、防御方法和精细化预报技术以及人工消雨消雾和空中水资源等科学技术研究,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创新能力。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严重干旱、特大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市水资源、粮食安全、生态环境、重要基础设施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防灾减灾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不断增强我市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要在**市重大科技计划中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在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设立气象防灾减灾科技研发专项资金。

(五)积极开展气候资源区划和可行性论证工作。要利用GiS等新技术积极开展气候资源的精细化区划,指导新农村建设,为城镇规划布局提供气象条件参考;要加强风能、太阳能的普查工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翔实、准确的依据;要依法开展对城镇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研究,加强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建设对**局地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学校、医院、大型工矿企业等建设项目布局、选址应当进行气象灾害防御论证。

(六)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教育。加大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建立气象、新闻、公安、民政、教育等多部门、有关社会团体协作开展气象灾害知识科普宣传教育的合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利用气象、教育、新闻等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编制系列气象灾害预警、预防、避险科学读物和宣传挂图、音像制品,介绍气象灾害的定义、分布特点、预防避险的简单实用技能。建设气象灾害预测、防御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交互式远程教育。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对农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根据我市防灾减灾特点编制教材,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及时、科学地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缓解受灾群众的心理压力,增强公众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信心。

五、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切实解决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实际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标准建设。要加快《**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例》、《**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步伐,制定气象灾害、雷电灾害防护和矿山气象安全等地方标准,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4

关键词: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对策

一、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原则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和对策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国山丘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原则。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山洪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也给人类自身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求着重开展责任制组织体系、监测预警、预案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及时预警,提前组织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重点保护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 

③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山洪灾害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的规划,并与改善生态与环境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 

④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实现近期和远期规划防治目标。 

⑤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点多面广,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山丘区的现实状况,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设施、设备和方式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 

二、山洪灾害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内的人员和财产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山洪灾害防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 

在研究山洪灾害分布、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划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措施。规划的主要对策措施有以下方面: 

1.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落实责任制并编制预案、实施搬迁避让、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防灾管理等。 

(1)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灾害风险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开展山洪灾害普查 

规划要求大力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工作。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灾害发生临界雨量的制定方法,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根据临界雨量,通过分析,规划将降雨诱发的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分为三级: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中国降雨诱发山洪灾害的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东北部、秦巴山地、湖南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淮河上游山区、南岭山地、太行山、燕山、辽东半岛、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以及新疆的昆仑山、天山等地。但是,由于规划工作的局限性,大量的隐患点还没有被发现,同时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还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隐患或灾害点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加大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为防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规划新建自动气象站3886个,多普勒雷达站44个;新建自动雨量站8735个,水文站466个.人工简易观测站l2.5万个;布设泥石流专业监测站(点)1926个,滑坡专业监测站(点)2676个,泥石流、滑坡群测群防村组11880个。规划建设连接30955个监测站(点)的通信网络、1836个县级信息共享平台及警报传输通信设备、21193套乡镇警报传输通信设备.建设县级以上专业部门问网络互联,配置l2.5万套无线广播警报器以及锣、鼓、号等人工预警设备。开发气象、水文预报模型等。 

(4)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规划明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特点.进行山洪灾害普查,划分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明确山洪灾害威胁范围与影响程度:建立山洪灾害防御领导、指挥及组织机构;确定避灾预警程序和临时转移人口的路线和地点;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制定救灾方案及救灾补偿措施等。 (5)实施搬迁避让 

对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势低洼而治理困难地方的居民规划拟采取永久搬迁的措施。要创造条件,政策引导,鼓励居住分散的居民结合移民建镇永久迁移。对移民新址、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须进行山洪灾害危害性评估.保障移民迁入安全地区,避免二次搬迁或造成新的山洪灾害。对难以治理的滑坡、难于防护的村镇,要求调整山洪易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村镇布局。在城镇及村镇建设、居民建房时应尽量避开灾害易发点。 

(6)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与山洪灾害防治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是规范山丘区人类活动。保证山洪灾害防治措施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促进山丘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划要求制定风险区控制政策法规,有效控制风险区人口增长、村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制定风险区管理政策法规,规范风险区日常防灾管理、山洪灾害地区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维护风险区防灾减灾设施功能,规范人类活动,有效减轻山洪灾害。 

(7)加强防灾管理 

山丘区资源无序开发、居民点选址不当、城镇不合理建设等人类活动往往加剧或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规划要求加强防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社会生活、生产行为进行管理.以适应或规避山洪灾害风险。加强山洪易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对山洪易发区范围内的城镇、交通、厂矿及居民点等建设项目需进行防灾评估;加强河道、防灾设施的管理.以维护河道泄流能力,确保防灾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2.工程措施 

对受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严重威胁的城镇、大型工矿企业或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规划适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障重要防护对象的安全。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 

1)山洪沟治理 

对严重威胁村镇、县城、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大面积农田的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山洪沟治理措施主要有护岸及堤防工程、沟道疏浚工程、排洪渠等。规划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山洪沟约18000条.需加固、新建护岸及堤防工程长度94710km.加固改造和新建排洪渠工程89650km,疏浚沟道8920km。 

(2)泥石流沟治理 

对保护对象重要、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泥石流沟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排导工程、拦挡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蓄水工程等。规划治理的泥石流沟共2462条.需修建拦挡工程13457座、排导工程8546km、停淤工程1480座。 

(3)滑坡治理 

根据滑坡危险性分类.对威胁到集镇、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不稳定滑坡。考虑治理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滑坡治理的措施主要要有:排水、削坡、减重反压、抗滑挡墙、抗滑桩、锚固、抗滑键等。规划治理的滑坡1391个.需修建截排水沟398400m.挡土墙904.5万m.抗滑桩679.1万m,锚索34.7万m,削坡减载8350万m3.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一旦溃坝将造成山洪灾害防治区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病险水库.在现有工程基础上,通过采取综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险.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恢复和完善水库应有的防洪减灾功能.消除防洪隐患。本次规划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均为小型水库.共16521座,其中小(1)型水库2999座,小(2)型水库13522座。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5

论文关键词: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对策

一、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原则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和对策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国山丘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原则。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山洪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也给人类自身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求着重开展责任制组织体系、监测预警、预案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及时预警,提前组织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重点保护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

③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山洪灾害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的规划,并与改善生态与环境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

④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实现近期和远期规划防治目标。

⑤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点多面广,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山丘区的现实状况,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设施、设备和方式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

二、山洪灾害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内的人员和财产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山洪灾害防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

在研究山洪灾害分布、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划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措施。规划的主要对策措施有以下方面:

1.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落实责任制并编制预案、实施搬迁避让、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防灾管理等。

(1)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灾害风险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开展山洪灾害普查

规划要求大力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工作。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灾害发生临界雨量的制定方法,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根据临界雨量,通过分析,规划将降雨诱发的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分为三级: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中国降雨诱发山洪灾害的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东北部、秦巴山地、湖南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淮河上游山区、南岭山地、太行山、燕山、辽东半岛、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以及新疆的昆仑山、天山等地。但是,由于规划工作的局限性,大量的隐患点还没有被发现,同时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还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隐患或灾害点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加大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为防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规划新建自动气象站3886个,多普勒雷达站44个;新建自动雨量站8735个,水文站466个.人工简易观测站l2.5万个;布设泥石流专业监测站(点)1926个,滑坡专业监测站(点)2676个,泥石流、滑坡群测群防村组11880个。规划建设连接30955个监测站(点)的通信网络、1836个县级信息共享平台及警报传输通信设备、21193套乡镇警报传输通信设备.建设县级以上专业部门问网络互联,配置l2.5万套无线广播警报器以及锣、鼓、号等人工预警设备。开发气象、水文预报模型等。

(4)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规划明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特点.进行山洪灾害普查,划分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明确山洪灾害威胁范围与影响程度:建立山洪灾害防御领导、指挥及组织机构;确定避灾预警程序和临时转移人口的路线和地点;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制定救灾方案及救灾补偿措施等。

(5)实施搬迁避让

对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势低洼而治理困难地方的居民规划拟采取永久搬迁的措施。要创造条件,政策引导,鼓励居住分散的居民结合移民建镇永久迁移。对移民新址、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须进行山洪灾害危害性评估.保障移民迁入安全地区,避免二次搬迁或造成新的山洪灾害。对难以治理的滑坡、难于防护的村镇,要求调整山洪易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村镇布局。在城镇及村镇建设、居民建房时应尽量避开灾害易发点。

(6)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与山洪灾害防治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是规范山丘区人类活动。保证山洪灾害防治措施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促进山丘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划要求制定风险区控制政策法规,有效控制风险区人口增长、村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制定风险区管理政策法规,规范风险区日常防灾管理、山洪灾害地区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维护风险区防灾减灾设施功能,规范人类活动,有效减轻山洪灾害。

(7)加强防灾管理

山丘区资源无序开发、居民点选址不当、城镇不合理建设等人类活动往往加剧或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规划要求加强防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社会生活、生产行为进行管理.以适应或规避山洪灾害风险。加强山洪易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对山洪易发区范围内的城镇、交通、厂矿及居民点等建设项目需进行防灾评估;加强河道、防灾设施的管理.以维护河道泄流能力,确保防灾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2.工程措施

对受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严重威胁的城镇、大型工矿企业或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规划适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障重要防护对象的安全。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

1)山洪沟治理

对严重威胁村镇、县城、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大面积农田的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山洪沟治理措施主要有护岸及堤防工程、沟道疏浚工程、排洪渠等。规划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山洪沟约18000条.需加固、新建护岸及堤防工程长度94710km.加固改造和新建排洪渠工程89650km,疏浚沟道8920km。

(2)泥石流沟治理

对保护对象重要、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泥石流沟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排导工程、拦挡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蓄水工程等。规划治理的泥石流沟共2462条.需修建拦挡工程13457座、排导工程8546km、停淤工程1480座。

(3)滑坡治理

根据滑坡危险性分类.对威胁到集镇、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不稳定滑坡。考虑治理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滑坡治理的措施主要要有:排水、削坡、减重反压、抗滑挡墙、抗滑桩、锚固、抗滑键等。规划治理的滑坡1391个.需修建截排水沟398400m.挡土墙904.5万m.抗滑桩679.1万m,锚索34.7万m,削坡减载8350万m3.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一旦溃坝将造成山洪灾害防治区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病险水库.在现有工程基础上,通过采取综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险.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恢复和完善水库应有的防洪减灾功能.消除防洪隐患。本次规划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均为小型水库.共16521座,其中小(1)型水库2999座,小(2)型水库13522座。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6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区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区交通运输局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活动的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进一步增强交通行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要切实把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二、创新形式,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活动

各单位要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确保“防灾减灾日”活动宣传报道有力有序开展。要围绕“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活动主题,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推广介绍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闻媒体作用,通过张贴海报、放置展板、分发资料、设置防灾减灾宣传专栏、悬挂防灾减灾宣传标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文明创建包保社区、脱贫攻坚帮扶贫困村等方式,积极组织志愿者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宣传安全和防灾减灾以及应急救援知识。

三、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一)对在建公路项目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所有公路施工现场进行拉网式排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特别是对于桥梁、边坡(高填深挖)等重要工程、地质灾害易发路段、特种设备要加大排查力度。有效把控道路、公路施工安全风险。

(二)公路基础设施治理。加强农村道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危旧桥梁改造力度。对公路桥梁安全防护和连续长陡下坡等重点路段安全通行能力,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风险排查和评估,实行分级分类进行处置。

(三)加强雨季施工安全防范工作。各单位要切实做好防汛工作,防止降雨造成的安全事故。

(四)对安全隐患进行大排除,尽早消除安全隐患。各单位对排查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各方进行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大排除。

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要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在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时,及时组建分级负责的应急指挥机构,统一协调处置重特大突发事件。二是要建立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及时向区交通运输局报告道路运输信息。三是要建立应急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保障应急值守和信息畅通。四是要积极做好抢险运力调配,配合处置突发事件。

五、完善预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7

【关键词】防震减灾可持续发展对策南阳市

1引言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又以种种自然灾害考验着人们的生存能力。地震灾害就是长期困绕着人类的可怕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以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自然灾害便是地震。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因其突发性、随机性、破坏性强而预测率低使其经济、社会和环境遭受损失惨重。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和大型基础设施具有空间的集中性、人口的密集性、场地环境的复杂性和经济社会的多样性,使得人类所面临的地震灾害越来越复杂和严重。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当前,我国仍处于一个地震活动高潮期。如何缓解地震灾害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使防震减灾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因此,减轻乃至战胜地震灾害,是人类社会正常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之一。在新时期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已成为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护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

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多处着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率先制定了世界第一部《中国2l世纪议程》,其中,将“防震减灾”纳入《议程》,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l994年南阳被国家确定为实施中国2l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城市,几年来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对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同时将此工作也纳入了《南阳2l世纪议程》和“九五”、“十五”及2010年南阳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南阳是我国地震学鼻祖张衡的故乡,在长期与地震灾害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对地震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有了一些认识,并取得了一批有科研价值的预测、预报资料和科研成果,这些都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说明防震减灾工作在南阳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是新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使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相适应,笔者结合本职工作,试就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2南阳市地震灾害概述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地跨华北板块和秦岭褶皱系两大地质单元,以栾川一维摩寺一新安店一线为界,以北属华北板块,以南属秦岭褶皱系,总的特点是大洋地壳经过旋回螺旋式发展,已经逐渐演化成大陆地壳。

南阳市地处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主要处于近南北向的水平挤压应力场中,区内构造形迹的完整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多条深大断裂穿过,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主要受华北、西南地震带与中南弱地震带的影响,形成震级小、震源浅、烈度大、地震活动弱等特点。据统计,自公元前62年至2000年的2062年间,历史上曾发生破坏性地震39次,其中最早的地震记载发生在公元前62年12月(汉宣帝元康四年十一月)。最大的一次是发生在公元46年10月(东汉建武二十二年九月)的6.5级强震。最近的一次地震是2000年4月29日,内乡马山口和镇平县高丘之间发生的4.7级地震,这是南阳自1973年11月淅川宋湾5.1级震群以来最大的地震,也是河南省自1992年登封地震后发生的最大地震,由于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高(震中烈度6度强),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极大,据统计,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其破坏是比较严重的。

由以上南阳市记载的地震灾情分析,破坏程度可分为3类:即严重破坏区、中等破坏区和轻微破坏区。同时可以看出,南阳市不但有大震背景(6.5级地震),而且不断有3.0级以上有感地震发生,由于震源深度较浅,即使震级不大,也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高人们的防震减灾忧患意识,使群众能够正确认识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强调,“要支持经济建设同防震减灾一起抓,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这充分说明防震减灾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3.1防震减灾,可有效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灾正是保护生产力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其效果等同于国民收入的增加、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产力的提高。然而地震从多方面对经济发展起着破坏和抑控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镇密集区,一次大的地震瞬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往往给地区经济以致命打击,造成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影响着整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人们为恢复经济、重建家园、消除震后的社会问题以及用以防震抗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往往远远超过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在处于现代化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搞好防震减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3.2防震减灾,可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它是由政党、政府、企业、家庭等许多具体的组织单位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而震灾往往造成社会政治、经济、法律职能失调,管理机构和指挥系统失灵,家庭破坏,生命系统受损的连锁反应,社会秩序混乱等等,多方冲击社会稳定。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可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组织成员的伤亡,避免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减轻其物质条件的损害,从而保证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思想文化功能和家庭组织的正常发挥,做到有备无患,处变不惊,临灾不乱,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防震减灾,可保护自然生态,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空间,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生态平衡,且具有脆弱性的特点。通过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可以使地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如山地、森林、河湖、土壤、野生动物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综合体受到有效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防震减灾与南阳可持续发展对策

地震灾害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但事实也充分说明,防震减灾工作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防震减灾工作做得好,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努力减轻地震灾害,研究减灾对策已势在必行。减灾要取得成效,决定于对策和措施。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在总结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和借鉴国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作方针,这就是坚持以预防为主,走综合防御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方针指导下,笔者认为,就南阳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防震减灾工作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

我们应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局出发,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综合减灾”的方针,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规范政府和社会行为的作用,坚持深化地震系统改革和两个文明一起抓,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道路,争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2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要求,以及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把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示,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在制定中长期规划时纳入同级发展规划,这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保证。地震及相关部门应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把它作为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一项事业,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考虑,这是减轻灾害的前提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4.3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要进一步加强地震和防震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有关领导干和中小学生进行地震科普知识讲座,逐步提高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社会宣传工作是减轻地震灾害不可缺少的工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民众防震减灾的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鼓舞人们树立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和信心。但是,地震和防震知识的普及比其他灾害知识的普及难度大,我国由于唐山大地震给人们留下的余悸,地震知识的宣传只能保持适当力度,既要使公众掌握必要的知识和常识,又不造成错觉和恐慌,应把握好角度和分寸。同时还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和误传,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4.4加快地震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地震监测预报快速反应能力

重点开展地震监测、预报、新技术与新理论研究,加强高技术在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监测、预报系统,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预报时效;发展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技术,建立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促进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加强数据及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快速传递;同时积极开展防震减灾软科学研究,深入探索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规划,寻找全面提高防震减灾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各级地震部门要培养一批高技术的管理人才,及时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强化重点防御区的监视工作和地震应急快速反应措施,争取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有所察觉,及时向政府提出建议,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信息、设备和人才,提高我市防震减灾科技含量。

4.5统一标准,严格执法强化以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基础的抗震设防工作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灾的有效方法,根据地震工作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的管理必须纳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对违反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并严厉查处。为保证各类建筑物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要在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评价的基础上搞好国土开发规划,使城镇和工程建设避开高地震危险性地段,选择安全有利的场地,使新建工程和建筑物依据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和设防。

4.6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工作体系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不仅是一项科学行为,而且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因此,必须在各级政府直接组织、领导和指挥下,建立起责任明确、任务清楚、分工合作的有效工作体系,促使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工作同步实施,协调发展。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8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防灾减灾抗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对此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亲自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任务,保障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防灾减灾抗灾的重要性、举措等方面对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这是当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才能做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学习和研究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防灾减灾抗灾工作,总书记非常关注,在多种场合对此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亲自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其防灾减灾抗灾思想非常丰富,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牢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提高防灾减灾抗灾重要性的意识

灾害就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0世纪60年代为400多亿美元,70年代为600多亿美元,而80年代则为1200多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额度高、分布广、造成的损失大。在我国,尤以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最为严重。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记载,1949年前的2000多年中,我国发生过80多次破坏性大地震,1300多次赤地千里的大旱灾和1600多次一泻千里的大水灾。解放以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也非常高,几乎年年有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20世纪50~70年代每年为300亿元人民币,80年代每年达500亿元,90年代每年升至700亿元。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最近15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年均直接损失2500亿元,受灾害影响人数达3亿。[1]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我国自然灾害中的70%是气象灾害,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台风、冰雹、霜冻和大雾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3%。[2]基于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国家这一现实,总书记多次强调,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切实加强对全体国民进行灾害知识教育,提高对防灾减灾抗灾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时刻树立防灾减灾抗灾意识,积极投入到防灾减灾抗灾具体工作实践中。“我国是一个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重大建设项目的成败。”[3]因此,我们必须强化防灾减灾抗灾意识,做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

二、加强组织与领导,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是防灾减灾抗灾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总书记通过总结建国以来,尤其是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实践经验后强调指出,要保证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最后胜利,必须加强组织与领导,坚持预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减灾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配置资源,处理好减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国家对自然灾害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综合减灾水平。为此,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组织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过程中,也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保证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有序开展。“面对严峻的防汛防洪形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部署,科学调度,密切配合,真正把各项防汛抗洪措施落到实处。”[4]“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有关地区和部门全力以赴,组织群众抗灾救灾,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5]二要发挥人民和武警部队的作用。人民和武警部队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钢铁长城,也是做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坚强后盾。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和武警部队。在防止各种自然灾害中,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服从中央军委的命令,积极投入到防灾减灾抗灾的实践中,为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表彰,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总书记多次要求人民和武警部队官兵:“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在抗灾救灾斗争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6]三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言行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作为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在防灾减灾抗灾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必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防灾减灾抗灾的工作实践中,为取得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群众基础。2008年初,我国南方多个省区发生了严重的冰灾,在这场抗灾救灾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党员干部先进人物。2月5日,总书记在广西桂林考察抗灾救灾工作时亲切接见了这些先进人物的代表,并对他们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在这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面前,你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挺身而出,奋力拼搏,顽强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哪里有困难你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你们就冲向哪里,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7]四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是我们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防止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群众是最基本的队伍,必须组织好这支队伍,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今后无论是进行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防灾减灾抗灾工作,都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其聪明才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切实抓好防汛队伍和物资的准备,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三、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国5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抵御自然灾害对我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影响。实践证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兴修水利等是保证防灾减灾抗灾取得胜利的有效措施之一。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在防灾减灾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当前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大国,虽然科学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但我们还没有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一些地区地下水下降、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5]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是防灾减灾抗灾、促进生产的必要措施。所以,必须“要加强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加快推进治淮等大江大河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要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继续加快堤防建设和控制性工程建设,搞好重要河段的河道整治及蓄泄洪区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3]2008年1月11日至14日,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工作期间再次强调:“防范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要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坚持全面规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继续实施治淮工程,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确保淮河流域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7]

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也关系到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成效。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一定控制,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逐步展开,循环经济和生态省建设开始起步,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调控能力得到加强。”[3]这些成就在国民经济建设、防灾减灾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可是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严重危害了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也不利于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森林、草原等对防止风沙、保持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灾害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总书记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建设美丽的家园作过许多重要指示。特别是就我国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过详细的阐述,强调要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必须做好植树造林、建设草原等具体工作。2006年7月2日,他在考察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建设时指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一定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全民动员,年复一年地抓下去,为子孙后代多留一片绿荫。”并对护林员说:“你们做的事很有意义。把这一片树林养护好了,会对整个格尔木市的风沙治理起到很大作用。要齐心协力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使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8]要“继续实施以生态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沙漠化防治和湿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力度,防止已经有所改善的生态状况出现反复。”[5]

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了许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运用于各个领域。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过程中,也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由于许多自然灾害是可以预测的,应合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科学预测,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减少损失。例如,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可以通过先进科学技术进行预测,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要“积极开展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5]“要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切实抓好基础地质调查。认真组织实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切实做好重点地区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提高预警预报成功率,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一步加强海洋和测绘工作。”[5]再如,气象工作,对于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气象预报,提高对气象灾害的应对能力。总书记非常关心气象工作,多次到气象部门调研和指导工作,要求气象部门应努力做好预测工作,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见性,以便更充分做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要加强汛期气象预报和汛情检测工作,根据汛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预案,以确保防汛抗洪斗争的胜利。”[4]根据总书记多次指示精神,结合我国气象工作的实际,2007年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御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发挥先进科学技术在防治气象灾害中的作用。要“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气象卫星工程和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雷电、酸雨、臭氧、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等专业观测网,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网站,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特别要做好农村、沿海、重要江河流域、森林草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2008年2月18日,大年初一,总书记来到甘肃省气象局看望气象工作者,强调指出:“气象工作非常重要,对于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候变化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你们要做好研究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9]

六、加强国际合作,学习他国先进经验,是做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重要条件

当今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往来日益频繁,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这个国际背景,而且很多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必须加强合作,采取联合行动。经济关系、贸易交流、减灾救灾等诸多方面,都是全球性问题,是相互依存的,无一不需要开展合作,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范。2005年7月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和深化在文化、救灾、教育、旅游、新闻等领域的合作。”[10]2006年4月19日,在美国友好团举行的晚宴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中方也愿同美方加强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赈灾减灾等领域的磋商和协调。”[11]同时,对一些发达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工作中的经验应学习和借鉴,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绍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条件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

[2]穆治霖.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总书记对防洪防汛作重要指示[J].新华月报,2005,(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孙志斌.总书记春节前夕到广西桂林考察抗灾救灾工作记实[eB/oL].http://www..cn,2008-02-07.

[7]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工作[J].新华月报,2008,(4).

[8]孙志斌.总书记考察青藏铁路沿线纪实[n].人民日报,2007-07-03.

[9]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总书记正月初一看望甘肃气象工作者侧记[n].中国气象报,2008-02-19.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9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怎么写?以建立和完善地震群测群防为基础,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重点,全力推进防震减灾各项事业。一起和来看看2020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最新精选,欢迎查阅!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本事,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__区六道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充分整合多种宣传资源,利用LeD显示屏、横幅、微信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对全院范围内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各科室用水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等进行了安全排查治理,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和职工生命安全。

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当天,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了以疏散逃生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按照疏散、逃生等模拟场景开展了演练,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严谨缜密,所有人员实现了安全撤离,全面落实了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提高了医护人员应对突出安全事件的应对和处置本事。经过开展防灾减灾周系列主题活动,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做到安全警钟长鸣,提高了医护人员和群众应急防范意识和灾害处置本事,为安全医院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构筑坚实的安全防线。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为打造社区减灾平台,构建各谐完美社区。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情景,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立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景汇报如下:

一、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周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心理承受本事和自救互救本事,营造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我社区经过展板、宣传栏等形式面向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面向不一样人群开展宣传活动。针对老人和少年儿童开展火灾自救知识宣传。针对居民开展关于地震等灾难的相关知识宣传。

经过宣传,使居民不断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本事;动员广大居民相信科学,不听信谣传,当好联络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构成全社区广泛参与的群防体系。

二、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为引起社区全体居民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增强居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结合本地区防灾减灾工作实际和我社区的具体情景有针对性地制定消防应急疏散实施方案,细致安排部署活动的实施步骤和操作办法;假定演练背景,根据活动总体要求,明确指导思想、社区及辖区单位在活动中的具体职责。

我社区高度重视此次演练活动,预设一幢楼内发生险情,演练开始:报警器响起、社区居民安全有序进行紧急疏散转移。演练总体情景良好,群众顺利转移、疏散,可是也体现出一些具体问题,如有些居民忘记在疏散过程中用毛巾捂住口鼻。

三、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防灾减灾工作是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必须在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我社区经过此次活动加强了对居民的防火知识宣传,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构成全体居民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另外我社区经过加强职责制建设,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建设,为防灾减灾工作打好基础。

(一)存在问题

此次综合减灾创立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不强。经过宣传接触,我们发现有些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自救本事都有待大幅度提升。

2、防灾减灾活动欠缺,训练时间不足,对居民的教育效果不够明显。

(二)改善措施

1、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经过多种形式,针对异常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老人、儿童及青年群体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其防灾减灾本事。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针对今年疫情的爆发,我园以高度的职责感、使命感,时刻绷紧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这根弦。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夯实我园安全工作基础,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此次活动主题:“提升基层应急本事,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从本园实际出发,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安全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确保活动安全实施

为了让全园教职工能够及时地了解此次活动的目标和安排,确保活动措施落实、安全实施,我园安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教师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并把此次活动进行了具体的部署。

二、以宣传为途径,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幼儿园环境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经过幼儿园公众号、电子屏等多种渠道宣传了本次活动开展的目的、资料和形式,并向家长发放了公益信息、同时还张贴了各种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供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让全体师生及家长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三、各班活动掠影

各班安排安全教育活动,活动资料有:组织幼儿了解“地震来了该怎样办”“发生火灾怎样办”等的活动指导,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发生与避震措施,掌握自救互救知识。经过这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等形式,从各个方应对幼儿进行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幼儿对各项安全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增强了幼儿对防灾减灾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定期举行消防安全讲座

幼儿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生命大于天、职责重于山,防范于未然,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当好孩子们的保护神”。预防火灾时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为了让我园全体教职工更多地懂得如何预防火灾和如何应对火灾以及如何以正确的方式逃离火灾现场,5月11日午时,幼儿园组织召开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邀请江苏安居安防培训部的丰教官为我园全体教职员工培训消防安全知识。

五、防震演练实践

12日上午,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我园采取分时段,分班级进行防震演练。防震警报响起,各班教师带领孩子们有秩序地进行地震逃生活动。班上三位保教人员,分工合作,站在班级的不一样点位上,保证每一方位的孩子们的安全。只见教师和孩子们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所有幼儿快速、猫腰、护头、不拥挤,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声喧哗,不争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戏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幼儿疏散到避险场所后,各班教师对人员进行班级人数统计,向总指挥汇报人数情景。经过这次地震应急演练,使幼儿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幼儿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撤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同时经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本事和自救互救本事。

六、安全检查有保障

本周活动开展前,我园安全检查组对全园各类各器材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并进行记录和职责人签字,确保职责到人,检查工作开展得十分有序,首先是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及时上报,并上传到安全管理平台,针对实际情景,共同商讨最佳解决方案,并且以最快速度解决到位,为活动的正常进行做好了充分的保障。

七、“小手拉大手”线上亲子活动

家长与幼儿共同观看有关防震减灾的视频,制作宣传画和手抄报。利用此活动引导家长和孩子一齐共同了解防灾减灾的小知识及自救方式。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篇10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管理体系建设;防御管理内容

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雷电灾害长期以来给人类及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中国作为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因为地理位置情况某些省市已经成为雷电自然灾害的重灾区。农村对雷电灾害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认知度仍不足,雷击气候产生时村民的防护意识依旧淡薄,防御知识尚存盲点。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雷电灾害发生现状,提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几点重要对策,倡导从气象预报到科普宣传,从构建体系到组织管理,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系统逐步完善起来。

1防御管理体系建设

1.1农村雷电灾害现状

依据近5a雷电灾害统计相关数字分析对比得出,农村人口中发生雷电伤亡的人数远超城镇雷击伤亡人数。而这一趋势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并没有减少的现象,反而呈现上升趋势。这不仅表明了农村防雷意识的薄弱,基础防雷设施不完善,还表明了随着农村小家电的引用、电脑在农村的普及以及电力电话设施的搭建等发展的逐步推进,农村雷电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加大力度在农村普及防雷科学知识,致力于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升防雷减灾基础设施水平,依法增强防雷减灾管理工作,构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管理体系,才能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这一系统性管理工程,成为了当今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1.2防御管理体系建设

因为我国农村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不强,相关技术还不到位,积极探索雷电灾害防御途径构建防御管理体系工作变得十分紧迫。

1.2.1普及防雷减灾知识,为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意识水平不到位就只有被动,防雷减灾工作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宣贯防雷减灾科普知识,才能增强村民防御雷电灾害的主动性,这是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关键一环。而这种科普工作不能是一时的,应该常抓不懈,利用一切有利介质全面、有效的进行宣传,达到村民人尽皆知的程度,才是奠定雄厚的防御管理基础。

1.2.2构建完善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当地气象局监测雷电灾害征兆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采用闪电定位系统以及多普勒雷达探测系统实时监控气象变化,通过电视媒体让村民提前知晓,能够对防雷减灾工作起到先导作用。

1.2.3全员重视,政府推动

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管理,展开农村雷电防御安全工作,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更离不开农村村民的自觉参与,只有从上至下都主动配合衔接起来,才能开辟农村雷电防御管理的新局面。通过减免农村学校和自建房的防雷设施安装服务费等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都能够减少农村雷电灾害带来的危害。

1.2.4抓住农村防雷减灾的关键点

在村庄选址建设初期就要有防雷意识,对建址地区做好雷击风险评估,以避免新建村庄处于雷电高发区。农村建筑物结构不同就要采用不同的防雷措施,安装防雷装置。不断提高雷电灾害实时测报水平,重视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预警监测信息的和传递,充分利用广播、手机信息、电视等手段第一时间预警雷电灾害,给村民抗灾避险提供有效预警。

1.3防御管理内容

1.3.1构建专业的防御管理队伍

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组件起一支高素质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专门指导农民防灾减灾。这一队伍必须规范,经过培训和认证。

1.3.2强化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责任

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责任制十分必要。依法构建雷电灾害防御规划的同时,加强防雷安全工作审核,定期检测防雷装置,严肃查处违反防雷减灾法律法规行为,构建完善的防雷减灾责任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细化挂钩,才能确保防御雷电灾害工作落实到位。

1.3.3建立防雷减灾综合管理体系

明确防雷减灾管理部门,明确管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化管理。逐步完善管理机制,构建主管机构和下属部门,互相配合协调工作,重点防雷区域重点监测,设立闪电监测定位点,建立相关监测档案管理办法和监督管理文件上传下达工作,制定管理监督奖惩办法,强化管理力度。

1.3.4将防雷减灾管理系统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在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加强防雷管理增建防雷设施,对电力、电视和通信线路推行埋地技术,加强电涌保护措施。对农村建筑实施严格防雷装置设计监督,不符合防雷的工程拒绝验收,杜绝构建初期源头上存在雷击隐患。

1.3.5加强事故后期整改管理

雷击事故发生后必须协同相关专家找出雷击原因,提出整改方案,落实到位,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2结语

雷电气象灾害并不可怕,而人们缺乏防灾意识,不加强防御灾害系统的管理和建设才是造成一切灾难的可怕原因。目前,构建一套科学的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管理体系,来预防和降低雷电灾害保障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然而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们对雷电的认识还不足,对雷电灾害防御意识不够。防御、抗灾等环节仍旧需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健全起来,强化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管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气象预报和现代化高科技相结合架构起农村防灾减灾的防御屏障,减少农村雷电灾害损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召绪,林为东,阳宏声.由一次雷灾事故引发对农村防雷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1):7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