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5:18:53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1

一、任务完成情况

从完成工作量方面看,当时计划疏浚一级河道2条段,长61.91公里;二级河道6条段,长41.75公里;三级河道125条段,长352.98公里;四级河道1111条段,长922.65公里。总动土量2608.7万方。截止20*水利年度结束,实际完成一、二级河道16条段,长128.48公里,超额完成23.9%;三级河道139条段,长393.*公里,超额完成11.35%;四级河道1804条段,长1769.81公里,超额完成91.8%。总动土量达2930.02万方,超额完成12.3%。

从工程标准方面看,议案中设计的工程标准为:一、二、三级河道3.0m以上河坡不动,下坡按原设计标准疏浚。四级河道的深度圩田地区一般不小于2米,其他地区一般不小于2.5米。清除水面恶性水生植物,做到底清、面洁、岸净。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及时调整思路,在20*年后,自加压力,提高标准,与环境打造融为一体,增加“线畅、坡绿”的要求,具备条件的河坡做到整形出新,并且全部绿化到位。20*年,为切实改变河道脏、乱、差的状况,延长疏浚周期,美化人居环境,组织开展了以清除水生恶性植物、清除河坡垃圾和建立长效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两清一建”工作,共清除恶性植物1386.4万平方米,清除河坡垃圾8.5万立方米。建立健全了管护制度,落实管护经费和管护主体,并落实了管护人员1012名。

从整治的效果看,河道整治的效益已开始显现。20*年6月,全市降雨量仅为45毫米,为30年来同期平均值176.6毫米的四分之一,旱情特别严重,而经过疏浚的河道能正常灌溉。20*年水稻栽插期间正逢干旱少雨,而我市水稻能正常载插;在7月上中旬旱涝急转的情况下,能及时排涝。真正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保障了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河道整治工作也得到上级的认可和表彰,20*年度我市荣获南通市农村水利建设一等奖,20*年度我市被江苏省财政厅、水利厅评为河道整治工作先进(县)市。以河道整治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得到了上级领导及外地参观人员的高度赞赏。

总体上看,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能按照市政府议案和人大决议的要求,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克服资金短缺等不利因素,提前、超额、超标准完成了目标任务。通过河道整治不仅疏浚了河道,而且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整治河道,规划先行。在全面分析各级河道淤积现状的基础上,市政府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了《河道整治三年攻坚方案》,并对三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量化分解。同时,注重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规划。在20*年工作的基础上,市政府从重点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和避免今后国家实施连申线高等级航道重复投资的角度考虑,及时决定暂缓焦港河整治工程;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市政府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及时调整了四级河整治项目,把镇区及13个现代化示范村水环境建设及一般村庄内淤塞及污染特别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河道首先付诸实施。在落实工程项目时,将河道整治与农村“三清”工程、“六清六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现代化示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建设、小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安排,促进了农村环境的全面提升。

(二)加强领导,强势推进。

为使全市广大干群达成共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人大关于整治河道的决议上来,为河道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镇两级均成立了河道整治领导组,为河道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市水务局将业务骨干分成五个组,分别由副局长带队逐镇、逐村督查指导,协助各镇协调关系,安排计划,帮助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对全市河道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推进力度空前。为使河道整治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市政府每年均召开多次现场推进会,有力地推动了河道整治工作的开展。三是宣传发动广泛。市政府充分利用会议、电视、广播、报纸、标语等各种宣传手段,营造强烈的舆论氛围,市河道整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还不定期印发《河道整治简报》,及时通报全市河道整治进展情况,交流经验做法。

(三)多措并举,确保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确保完成工程任务的同时,市政府及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整治质量,切实加强质量管理。从五个方面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强化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标准。通过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将质量意识进行压力传递,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明确工程要求,明确质量标准。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施工方法。职能部门以加强技术培训为抓手,从水利系统抽调技术骨干,对施工单位进行培训和指导。三是不断优化施工方法。针对不同土质、不同机械,因地制宜,完善施工方法。因打坝戽水的方法对质量容易控制,20*年明确规定,无特殊原因一律使用此施工方法。四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过程监控。在施工前,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对需要整治的河道进行全面勘测,摸清淤积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监理部门进行阶段性检测,加强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五是严把竣工验收关口,组织水务、监察、财政、测量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联合进行整体验收。这五个方面的工作环环紧扣、相辅相成,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创新思路,攻坚克难。

河道整治规模大、覆盖面广,面临着新问题、新矛盾、新困难。市、镇两级政府迎难而上,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1.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资金筹集是河道整治工作中的第一难事,为打破这一瓶颈,根据“划分事权,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原则,市镇两级政府加大筹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采取了“五个一点”的办法。一是向上争一点。20*年,我市累计争取到省市补助资金1280万元,其中我市获得的南通市级补助约为全南通市其他各县、市的总和;20*年争取省市补助资金约1880万元;20*年争取省市补助资金约1630万元。三年累计争取4790万元。二是财政挤一点,20*、20*、20*年度市财政预算内分别安排800万、1200万和1500万元用于河道整治。三是“一事一议”筹一点,市政府出台政策,明确要求各地“‘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用于河道整治的投入不得少于60%”。四是市场运作争一点,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是我市工作创新的亮点,各镇结合自身实际,将河道整治与三清工程、通达工程、园区建设、土地复垦、中低产田改造、农民建房等有机结合起来,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弃土有偿使用,一土多用,有效缓解和破解了资金筹集难题。如雪岸镇连续三年河道整治未向农民集资筹劳,20*年整治三级河四条,动土13万方,复垦土地78亩,增加复垦经费17.8万元,宅地、工业园区用土收入约5万元;20*年完成三级河两条,动土14.1万方,土地复垦费及以土换资计21.5万元。五是加强管理省一点,通过科学组织招投标以及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降低工程造价。

2.切实做好群众工作。虽然河道整治工作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实际工作中,一些河道由于过去规划不合理及控制不严格,农民住房距河口线较近,少数群众担心河道疏浚影响宅基安全,阻工现象时有发生。镇村干部,不辞辛劳,苦口婆心地做群众工作,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3.努力注重技术创新。一级河如海运河整治是全市最大最难的工程,既是如城自来水厂取水口,又是六级航道。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采用不打坝、不断水、不断航的水下清淤方式,而大型河道水下清淤在我市尚属首次,为解决好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市水务部门以创新攻难关,以创新保质量,组织力量攻坚克难,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检测方法。当年如海河疏浚工程顺利通过南通市级验收。20*年通过用挖掘机施工的方法整治河道,既清淤、又固坡,受到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五)严格责任,强化管理。

为确保河道整治任务的圆满完成,市政府除了要求各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外,还与各镇政府签订了河道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市河道整治工作考核办法》,实行百分制考核;市委、市政府根据考核结果,按得分高低对前六名的镇(区)进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且排名为后三名的镇(区)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河道整治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必须严格规章制度,规范项目管理,用好每一笔资金。市政府及水务部门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和资料归档制等六项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运用规范了项目的建设管理。在资金管理上,建立了河道整治财政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工程实施中,严格按开支标准支出费用并及时报账,工程结束后结算送审。严格的制度、规范的管理为河道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六)建管并举,完善机制。

河道整治后的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市的薄弱环节,也是延长河道使用寿命、发挥整体效益面临的新课题。市政府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把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列入考核责任制。一是明确了管护责任主体,全市一、二、三级河道统一由水利站管护,四级河道(包括家沟家塘)由所在村管护。二是落实好管护保洁人员,根据工作量大小合理确定管护人数,一、二级河道5-8公里落实一名管护人员,三、四级河道3-6公里落实一名管护人员。三是落实管护经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落实各级河道管护经费。一、二级河道全部委托给所在镇(区)水利站管理,市级给予每年每公里800元的定额补助;三级河道市、镇两级财政按每年每公里管护费1000元的标准各半负担;四级河道由所属村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中支付,不少的镇也明确了镇财政以奖代补的政策。四是建立农村河道管护制度。五是建立了镇每半月自查、市每月巡查的考评机制。各镇也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河道管理的新机制,涌现了一批好的典型。石庄镇将各级河道、防渗渠道、通达工程等农村公共设施一并落实管护措施;东陈镇的山河村在高标准整治河道后,将河道管护工作分段落实到户,村委会定期检查。雪岸镇水利站在桥头河边垃圾容易集中的地方拟投资兴建10座垃圾房,已建3座垃圾房,配备了100个垃圾箱,为维护河道清洁提供硬件支撑。

三、存在不足

(一)不平衡性较大。

一是工程进度存在不平衡性。快的镇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慢的镇未能达到序时进度;快的村在三、四级河整治结束的基础上开始着手整治家沟家塘,慢的村四级河整治还有一半以上的工作量,家沟家塘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二是工程质量存在不平衡性。已整治的河道标准质量参差不齐,总体而言,市办工程好于镇办工程,镇办工程好于村办工程。而镇与镇、村与村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开发区和*港区一些河水面恶性水生植物还未能全面清除,整治标准不高。

(二)部分边界河道存在“肠梗阻”现象。

市与市(县)的界河,如与海安交界的桥坝头河、与泰兴交界的如泰界河、与通州交界的勇新界河等由于缺少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整治。一些镇与镇之间的界河如丁堰与东陈交界的老凌河、如城与东陈交界的东八里港、郭园与石庄交界的竖郭石河等河段,由于受少数干群认识程度不等,沿河居民多、协调难度大,受益不均衡引起的积极性不一,相关镇、村财力不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没有整治到位,使得与之相连河道的排灌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河道整治的综合效益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三)部分河道整治质量不高,配套滞后,主干河道部分地段河坡坍塌严重。

我市三级河道多为居住河,基于历史原因,一些河道部分河段无法整治到位。河道整治工作起初注重的是恢复排灌功能,重点是水下部分清淤,对水线以上的河坡并无明确的整治要求,导致大部分整治过的河道工程形象不佳。政府议案中提出“要有计划采取加大涵洞孔径、降低涵管埋设高程和拆坝(涵)建桥等措施清除坝头坝埂。搞好建筑物的配套”。各镇(开发区)、村受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清除坝头坝埂和配套建筑物的工作未能有效组织实施。有些三、四级河五、六十米就一座土坝,严重影响排涝防洪;据初步测算,一个五万人规模的镇,要将三、四级河的建筑物基本配套到位,投入约在500万元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配套建筑物的新建或改造,导致的后果是大大加快河道淤积的进度,缩短河道的使用寿命,削弱河道整治的效果。

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曾作出《关于加强骨干河道河床保护的决议》,市十三届人大并进行过专题视察,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沿河经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骨干河道河床保护工作等建议意见,但有些建议意见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一、二级河道国有河堤未能全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周边群众垦坡种植,难以护坡到位,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部分地段河坡受船行波的长期冲刷,导致主干道部分地段河坡坍塌严重。

(四)资金筹措难度大。

资金筹措难依然是市、镇、村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市河道整治资金主要来源于四方面:上级补助、本级财政补贴、“一事一议”和市场化运作,除上级补助资金可望基本落实外,其余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缺口,至20*年底,“三年攻坚”已全面完成,但市级财政仍留有652.72万元的资金缺口。市政府规定各镇要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三级河道疏浚工程及对四级河工程的“以奖代补”,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镇未能将此项支出列入财政预算,一些镇即使列入了预算,也由于财政拮据难以落实到位;“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河道整治资金的重要来源,市政府要求各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用于三、四级河工程的资金不得少于60%,但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保证,因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使用项目较多,村公共服务中心、通达工程、农民集中居住、村级债务的化解等等绝大部分需要从中加以解决;市场化运作是河道整治经费的重要补充,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有的镇、村弃土难以进行市场化运作、不能实现以土换资。

尽管三年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但资金支付的缺口仍然存在,部分工程资金是由施工单位垫支的,特别是村办的四级河道,这个现象尤为突出。因此,一些经济薄弱的镇、村将会形成新的债务,并极有可能影响下一轮河道整治工作的开展。

(五)依法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我市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一是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深度不够,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爱河护河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执法体制有待完善,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我市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现有执法队员9名,各镇水利站配一名执法队员,以片为单位设立执法中队,由市水政监察大队派一人兼职做中队长。在实际工作中,各镇受一人不好执法的制约,要执法须两镇以上联动,而各镇水利站实行属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缺乏统筹协调的手段,镇与镇联合执法缺乏可操作性,而依靠市水政监察大队对全市的违法违规实行管理则显得势单力薄。三是水行政执法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最为突出的是河道上的违章建筑,长期得不到拆除。

四、几点建议

调研组认为市政府在进行下一轮河道整治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实现工作重心的“四个转变”:由重点整治向全面整治转变,由重功能恢复向功能恢复与环境打造并重转变,由重疏竣轻配套向疏竣与配套并重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并提出如下提议:

(一)抓重点、促平衡,完善功能,提高质量。

首先,按照既定目标,对尚未完成三年整治计划的磨头等镇,要加大推进力度,督促其在年度内加快整治进度,全面完成任务。*经济开发区、*港区及各镇镇区要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搞好新一轮整治。其次,对边界界河要加大协调力度,尤其是镇与镇之间的界河要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确保不留整治死角,不留盲区。再次,要按照议案要求,清除坝头坝埂,并将此项工作与农村危桥改造、道路建设等工程有机结合。要高度重视配套建筑物的完善。水利部门要做好配套建筑物的普查、登记、造册、设计、测算、建档等工作,要将配套建筑物的修建完善工作列入下一轮的河道整治计划并加以考核,并在市级财政预算中给予一定的资金考虑。与此同时,要高度关注如城城区主要水系畅通问题。

(二)加强长效管理,巩固放大河道整治成果。

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特别要根据河道整治及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加强针对性宣传。结合我市的实际,针对目前执法力量薄弱的现状,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上做文章,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执法难的问题,要积极探索新时期适合*市情的办法,对历史遗留的河道违章建筑问题,市、镇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并杜绝新的违章建筑。

治理是基础,管理是保障。要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护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强化考核,保证河道的长效管理落到实处。加大对长效管理机制执行的督查考核力度,通过管理,巩固整治成果,延长河道使用寿命。

认真总结袁桥、常青、磨头等镇国有河堤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加快全市一、二级河道的国有河堤确权定界和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全面植树栽草护坡,杜绝垦坡种植,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力求经济、生态效益相得益彰。

(三)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快推进河道整治工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要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将水利建设基金的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农发基金、土地出让金等要拿出更多的份额用于水利建设。要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市、镇两级河道整治经费的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部分现阶段应大部分用于当地的河道整治。同时要结合通达工程、土地整理等,做到弃土多用,要引导鼓励社会各界捐助,达到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目的。

(四)与时俱进,认真修编河道整治规划和水系规划。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2

全省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经过四年来的集中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初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为进一步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保障防洪和桥梁、管线等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的安全,防范事故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水利部、交通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通知精神,经省政府同意,在全省开展一次河道采砂集中整治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河道采砂事并防洪和桥梁、管线等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的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河道采砂管理的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行政首长负责制。本次整治行动成文河道采砂集中整治联席会议,省水利厅为联席会议召集人,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派员参加。联席会议设立办公室,由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各有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实行联合执法、集中执法。各设区市、扩权县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联席会议名单报省水利厅。

各设区市、县要把相关法律法规和治理整顿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和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国务字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逐级落实责任,建立河道采砂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对违法违规乱采滥挖的,对治理整顿工作不力,安全监管不到位,导致违法采砂现象严重,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进行严肃处理。

二、突出重点,专项整治

即日起,各地要用两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打击非法采砂,治理违法违规乱采滥挖行为。专项整治的范围是非法违法违规采砂比较突出的河段和采砂量较大的河段,重点是无证采、运砂,危及防洪安全,影响水利工程和桥梁、管线等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安全的非法采、运砂行为和违法违规乱采滥挖行为。各地要制定周密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对非法采砂行为要采取断然措施,坚决予以取缔;对违法违规乱采滥挖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予以处罚;要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采砂规划,确定河段的禁采和限采区,严格采砂总量控制。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要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电〔**〕16号)的要求,对重点河段、重要水利工程和跨河、穿河、临河的铁路、公路桥梁等涉河设施周边的河道采砂活动进行全面排查,消除一切因采、运砂活动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各地要在**年8月15日前将专项整治行动阶段性结果报省水利厅。

三、协调配合,强化监管

河道采砂管理涉及水利、交通、公安、安全生产等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要分工协作,形成全力,建立有效的河道采砂管理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处理好采、运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采砂监管力度。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批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加强日常巡查和现场监管,严密监控禁采区,严防非法采砂;对非法违法违规采砂行为及时查处,依法处罚。交通部门要依法查处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三百米范围内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压缩或扩宽河床、进行爆破服务业及其它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活动。安全监管部部要积极配合、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河道采砂、运砂安全生产教育和管理,加强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公安部门要维护好河道采砂的治安秩序,依法打击影响采砂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四、加强规划,完善制度

为依法、科学管理河道采砂,各地应尽快编制河道采砂规划,划定禁采区和可采区,确保采砂不影响河势稳定。尚未完成河道采砂规划的,应当尽快按省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导则编制规划,划定河道禁采区和可采区、规定禁采期限,并予以公告。采砂业主应当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技术规范编制河道采砂项目相行性论证报告,审查部门应当严格把关。

五、加强宣传,长效管理

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河道采砂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非法违法违规采砂的危害性和政府依法管理、治理整顿的必要性。要通过曝光、举报等形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为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和打击非法违法违规采砂创造有利条件。省水利厅设立的非法采砂举报电话为0311-851*****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3

市政府接到议案后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副市长夏占义为组长的议案办理领导小组,由安钢副秘书长、张工主任、程静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等10个委办局及5区县政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统一协调议案办理。议案办理过程中,市人大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有力推动议案办理。

潮白河流域涉及延庆、密云、怀柔、顺义、通州等新城。其中顺义、通州是规划重点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流域内有47个乡镇、875个村,常住人口约100万人,GDp为519亿元,约占全市的5%。

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总投资估算为149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94亿元,201i年预计完成重点治理项目15个,总投资近20亿元。市人大将“推进潮白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列为2011年人大议案,是推动建立法治政府,接受人大监督的范例,也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9号文件,推动潮白河流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以来,潮白河流域各项规划分期分批编制和,各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各项任务正在逐步落实。

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功能定位和治理目标

《报告》说,根据议案要求,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流域内污染源、河流水质、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编制完成了《潮白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规划》、《潮白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综合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统筹确定了潮白河流域的功能定位、水系治理、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

潮白河全流域面积1.9万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5700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30%。潮白河干流境内长84公里,流域内二级以上支流40条,长约1150公里。流域内有41座水库,占全市的48%。潮白河流域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平均每年向城市供水9.2亿立方米。

《报告》指出潮白河流域存在的问题:一是水源地长期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二是生态环境脆弱。三是防洪安全仍存隐患。

《报告》提出潮白河流域的功能定位。一是水功能。是首都重要的水源地和城市防洪保安屏障。二是自然生态保护功能,是城市东部发展带的生态新区。三是城市景观功能,是城市重要滨水形象展示区。

《报告》提出潮白河流域水系治理目标:构建“一网、三区、多点”的流域水系,建设水资源保护体系、水生态与水资源配置体系、防洪保安体系。保障流域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形成“自然修复、有机调节、健康成长”的河流生态系统,服务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网:建设集“水源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健康”三位一体的流域水系生命树网。

三区:在水库上游山区建设生态水源保护区。在山前区建设以服务商务会议、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在平原区建设亲水宜居、城乡统筹的河流城市融合发展区。

多点:根据流域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等条件,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在流域水系打造多处体现功能定位的重要节点。

《报告》提出潮白河流域生态发展带建设目标:在潮白河城市段构建“一河、四城、多组团”的空间布局。“一河”指潮白河河道及两侧滨水空间。“四城”指密云新城、怀柔新城、顺义新城、通州新城,三个开敞空间穿插其中。“多组团”即构建多个功能区联动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治理方案、发展布局、建设任务及预期效果

《报告》提出潮白河流域水系规划治理方案、城乡发展布局、建设任务及预期效果。

潮白河流域水系规划治理方案:按照“溯源治污、深山保护、山前涵养、平原修复”的原则,通过治理,形成“有水的河、安全的河、生态的河”。主要包括流域污染源治理、湿地修复等方面。

潮白河流域城乡发展布局:以潮白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为基础,加强水资源统筹利用、水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突出新城特色,改善城市风貌;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城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潮白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成为生态良好、功能完善、经济繁荣、宜居和谐之区。

一是统筹资源、合理利用。结合城市开发合理进行河道地表水资源配置。二是以水为本,保护水源。潮白河流域作为北京市最重要的水源供给地区,水源的保护是地区发展与建设的前提。三是生态优先,治理环境。加强污水收集处理,改善水质。四是强化安全,城乡统筹。结合村庄城镇化相关政策的研究落实,对潮白河堤内的村庄进行规划安排,最终实现搬迁。五是产业升级,功能整合。打造潮白河沿线具有水岸经济特点的产业链,同时着力打造休闲度假、创意研发、现代服务等第三产业集群。六是提升形象,突出特色。城市段沿线新城应结合自身特点及发展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城滨水区域,体现现代化滨水新城的风貌。七是水域交融,亲水宜居。在城市段,将滨水空间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相联系、使城市公共活动功能向滨河靠拢,加强亲水性。

潮白河流域建设任务:规划任务是建设3大体系,实施16类工程。一是建设水资源保护体系,实施9类工程。二是建设水生态与水资源配置体系,实施5类工程。三是建设防洪保安体系,实施2类工程。

潮白河流域预期效果:一是确保了水源地水源安全。二是涵养了水源地,增加了地下水回补。三是建成了有水有绿,生态良好的东部生态屏障。潮白河流域5700公里范围内,形成有水则清、无水则绿、丰水多蓄、水少多绿的河流生态景观,提高潮白河生态服务价值,服务东部发展带。四是建成了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干、支流河道堤防全部达标。五是解决了水源区群众饮水问题。通过建设水源保护区集中供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每日19万平方米。

大力推进潮白河流域治理工作

《报告》提出,深化完善综合治理规划,进一步细化治理目标。

一是编制堤外砂石坑整治规划。建设绿色廊道生态修复区等,提出了治理的技术手段和工作计划。二是编制潮白河干流休闲带建设方案。计划在非城镇集中建设区的主河道两堤以外1公里范围内,进行集中绿化,建成4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沿线多处生态绿化节点。今年安排密云、延庆彩叶树种造林5500亩,安排延庆、密云、怀

柔林木抚育过程33.6万亩。开展密云县“六路一口”绿化工程,打造风景优美的景观大道,提高森林绿地的整体生态涵养功能,启动汉石桥万亩湿地公园建设,开展湿地公园地形整理、水生及陆生植被的种植、景观打造、道路及配套服务设施的构建等前期基础性工作。三是编制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通过采取措施,实现工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确保饮用水源环境安全。四是编制流域非正规垃圾场治理规划。有针对性研究技术工艺,确定治理方案,2年内完成19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

《报告》提出,加快流域综合治理,涵养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11年,潮白河流域计划重点推进项目15个,资金规模控制在20亿元。一是生态治河。实现向潮白河年调水量7000万平方米,干流水面面积增加430公顷,极大改善了潮白河水环境。正在建设延庆千家店黑白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九道湾流域河道综合整理工程。顺义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开工。二是加大供水工程建设力度。三是加大了排水工程建设力度。实现了污水处理由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变。四是雨洪资源化。五是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密云,怀柔、顺义三区滨河森林公园继续加快建设,面积3.7万亩,治理河道长37公里,部分河段已形成景观效果。六是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

大力推进潮白河流域管理创新

《报告》提出,探索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新机制。一是建立适应流域管理的工作机制。探索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新模式,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市级统筹做好全流域的规划编制与实施、防洪调度、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分区县做好流域内具体涉水事务的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

二是建立稳定的水务投资机制。发挥政府在水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务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每年从市区两级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拓宽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渠道。进一步研究从城市维护建设税种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防洪和水源工程建设。

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加强水量水质监测,建立三级指标管理,两级达标考核的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报告》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用水总量控制。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推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行业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新城和重点发展区域规划时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按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开展取水许可审批。在顺义区试点推行节水分类分级管理,建立用水目标量化体系。对用水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建立用水台帐。

二是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实行用水效率控制制度,逐步降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实行用水定额动态管理,用水实现全面计量。对年用水5万方以上的用户分期分批实现在线监测。推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高耗水项目退出机制。

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实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逐步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根据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净化能力,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水域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排水许可制度,在公共排水管网未覆盖范围,新增建设项目要同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在公共管网覆盖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排污口。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直接或间接向河湖、水库排放未经处理或者经处理未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污水。

《报告》提出,加强雨洪资源的管理与调度。今年入汛以来,发挥流域统一调度优势,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拦蓄雨洪,将潮白河流域的雨洪全部拦蓄在本市境内,充分回补地下水。

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五条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雷德才宣读了市人大对议案办理情况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报告》内容具体详实,客观反映了本市推动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工作进展、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对策措施,农村委员会同意这个《报告》。为进一步推进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农村委员会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坚持科学治理,进一步完善实施两个《规划》。要将实施两个《规划》提高到促进本市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制定更加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坚持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紧密结合,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使流域治理和保护的整体部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

二是坚持保护优先,切实保证水源地安全。把保水理念贯穿于规划、论证、建设及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切实保证流域水源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建议市政府把水源地保护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水源涵养区内各区县要把保水作为第一责任,要把保水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富民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成为政府制定重大公共政策的基本依据。

三是坚持人水和谐,全面提升潮白河流域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要坚持流域治理的整体性、生态环境修复的系统性和开发利用的科学性。要牢固树立污水处理资源化理念;加大流域内自然或人工湿地保护修复力度。要坚持堤内治理与堤外治理相结合,以堤外环境修复为重点,严格控制河堤两岸建设规模,坚决制止违法违章建筑和私挖滥采砂石等行为。打造供城乡居民休闲健身的绿色步道。要合理规划建设雨洪利用、水网连通和跨流域调水工程。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积极推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4

街道河长办公室:

我是XX街道XX村村民委员会党总支书记,XX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XX龙见溪河段长。现将2021年全年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抓班子、带队伍,做好机构、制度建设

一是成立XX村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市、区、街道关于河长制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河长制工作安排部署,我及时与村委商议后成立XX村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组织领导体系。

二是构建XX村河长制工作办公室。按照省、市、区、街道河长制工作安排部署,及时成立了XX河长制工作办公室,明确了村委会副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并分解、督促、落实领导小组、河长办公室会议确定的事项,拟定工作方案、相关制度及奖惩措施,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河库管理保护工作。全面落实三级河长制工作要求,强化村民小组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明确了街道河长、村河段长、村民小组河片长三级河长并以会议通知形式下发到各村民小组。

三是因地制宜制定良丰村河长制工作方案。根据省、市、区、街道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要求,结合全村河长制工作重点,制定了《良丰村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明确职能职责和任务要求,为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是完善制度建设。按照街道河长制工作要求,我村河长制工作办公室先后制定了《村级河段长职责》、《河道保洁员职责》、《河道巡查员职责》、《良丰村河长专题工作会议制度》、《安宁街道良丰村河长制工作信息报送制度》、《良丰村推行河长制工作监督制度》和《良丰村河段长制巡查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任务要求,为推进各项措施全面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是落实河长制宣传和学习教育。召开村社干部会议传达街道河长制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安宁街道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等街道文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社干部会议、党员大会、院坝会、田坎会等会议形式做好河长制工作宣传,利用日常巡河、综治巡逻、扶贫入户、村务党务公开等加大河长制工作的宣传。

二、履行村级河长工作职责

1、严格落实河长每周2次的巡河工作制度,并将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记录在册。

2、加强龙涧溪河流环境整治,打捞河面漂浮物,强化水资源保护。2021年来,XX组织人力约300人次,对龙见溪河流良丰村段进行全面整治,清理河道垃圾、水葫芦等共计20;余吨,使龙见溪河流水质得到全面改善。

3、强化临河单位环保监督检查。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利用巡河检查、每月安全检查,对辖区临河进行环保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对把握不准的,上报街道河长及街道环保办协助处理。

4、加强临河养殖场水污染管控。指导XX草山鹅养殖场扩建了化粪池,关闭观音桥养猪场,防止污水溢入河道。同时,领导村级河长办公室开展了全村临河养殖场环保大排查,对辖区所有的养殖场排污设施进行检查,部分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责令整改。

5、多次组织志愿者活动、培训河道保洁员,对黑龙江水库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拾捡河道两侧白色垃圾,清理水葫芦等,通过志愿者活动引导附近村民自觉爱护河道卫生。

6、通过社级河长日常巡河工作,加强区域水环境治理,加强对临河流域村民宣传、教育和引导力度,推广使用无公害化肥,禁止向河面倾倒生活污水和垃圾,减少和降低了农业生产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对河流的污染。

7、严厉打击在临河土地上非法倾倒垃圾弃土行为。在易发生倾倒垃圾的临河点设立了警示宣传牌,禁止倾倒垃圾弃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5

伟大的决策

新中国是在一个经济行将崩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时国内还没有完全解放,国际环境依然恶劣,中国仍然处于敌对势力的包围之中,要使国家在和平与稳定的环境下发展,巩固政权和尽快恢复经济成为共和国的当务之急。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已经开始好转,但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会议确定要做好、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肃清反革命、整党等八项工作,以争取在3年的时间内,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这次会议统一了全党思想,把争取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作为立国的一项根本、重要的举措,新中国的经济在满目疮痍的基础上张开了起飞的翅膀。

1950年夏季的洪水对新中国经济恢复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当时大陆还有西南等地仍然残存着的势力,许多地方还在进行着剿匪和建立新政权的工作。华东的严重水灾给远在台湾的带去了一丝希望,他对蒋经国说:“我们在大陆失去的政权,共产党也很难坐稳,目前他们面临的一个水患、一个匪患就能把共产党折腾垮。”

几乎就在淮河流域暴雨开始狂泄的同时,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政府宣布出兵朝鲜,实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同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阻挡中国人民解放全中国的步伐,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其入侵朝鲜“合法化”。侵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6月28日,主席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的提议,于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作为捍卫国家,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预备队。

内忧和外患同时向新生的共和国袭来。中南海的灯光彻夜不眠,穿过浓浓雨幕和硝烟战火的电波,一束束汇集到北京的上空,传递着一个个紧急的信息,共和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7月20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1950年淮河大水受灾情况的紧急电报送到了主席面前,主席脸上立刻浮现出沉重的表情,他看完后当即在电报上批示给:“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问题。”

8月5日,中共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的一封关于淮北遭受洪灾情况的报告机要急件送到了主席手中,电报中说:“今年水势之大,受灾之惨,不仅重于去年,且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没。由于水势凶猛,群众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489人,受灾人口共990余万,约占皖北人口之半……由于这些原因,干群均极悲观,灾民遇到干部多抱头大哭……”

主席阅读这封电报时难过地落下了眼泪。他在电报中“不少是全村沉没”、“被毒蛇咬死者”、“今后水灾威胁仍极严重”、“多抱头大哭”等处重重地画上了横线,当即在电报上给写了批示:“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8月份务必做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根据主席的指示,在抓救灾的同时,加紧了对治淮工程的具体部署。

在紧张的抗洪救灾工作中,流域各省也都在思考治淮的良策。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认为:治淮“不宜于一个地方独立进行,必须苏皖豫同时兴办,如果只将皖北部分治好则大水东流,对苏北大为不利,同时以皖北力量也是不容易办好的。”1950年8月3日,他向、董必武致电说“治淮一定要豫皖苏三省同时进行。河南搞好则皖北不利。皖北搞好,则对苏北不利,以目前说则以皖北最不利,淮河关节在皖北”;“治本办法,我意可分成两年进行,其办法是第一年在河南以蓄水为主,减少水量东灌,同时又可解决河南的旱灾问题,在皖北则蓄水与复堤同时并进(不少地区漫溃),不放松小河的疏浚,一面使淮河容量增大,一面使淮北平原及淮河两侧增加蓄水池,同样可以减少淮北旱灾,在苏北则开一条新河,引淮入海。第二年则进行全线疏浚,并扩大蓄水池,巩固险工、涵闸”;“蓄水池可选择两种地点来建立,在山地可选山洪必经之隘口,堵成深池,再以闸门控制之,即可建立水电站,花工少、蓄水大;在平原可选低洼之地,再加挑深,同样花工少。并多开小渠,多挑水塘,多种树木,这样做,既能变坏田为良田,增加产量,又可保证不发水患”;“我认为过去治淮均未得要领,他们主要是筑堤,即增高培厚,对河床垫高问题,及水量过大问题,未作研究,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使河水高于平地,致内面之水不能外泄,所以每次水灾,均发展成面。”从这份电报可以看出,曾希圣提出了淮河上、中、下游综合治理以及泄蓄兼顾的主张。

1950年8月25日治淮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水利部、华东、中南水利部、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以及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等有关部门领导40多人参加了这次研究治淮的专题会议。中央水利部傅作义部长主持了会议,总理三次到会听取汇报,对淮河水情、治淮方针及1951年应办工程作了反复研讨,为政务院治淮决定做了充分准备。

8月31日,主席审阅华东军政委员会转报中共苏北区委对治淮的意见的报告时,对其中提出的第三项意见引起了他的关注。第三项意见说:“如今年即行导淮,则势必要动员苏北党政军民全部力量,苏北今年整个工作方针要重新考虑,既定的、复员等工作部署必须改变,这在我们今年工作上转弯是有困难的;且治淮技术上、人力组织上、思想动员上及河床搬家、其他物资条件准备等等,均感仓促,对下年农业生产及治沂均受很大影响。如果中央为挽救皖北水灾,要苏北改变整个工作方针,服从整个导淮计划,我们亦当竭力克服困难,完成治淮大计。”主席对此十分重视。他经过认真思考,作出批示:“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他们。”

按照主席的指示,治淮会议延期对的批示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落实。会议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和豫皖苏三省互相配合、互相照顾,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共保的治淮原则,研究了治淮工程的实施计划,并且拟订了1951年应办的工程,形成了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的基本意见。9月11日,治淮会议结束后,政务院立即用电报把中央治淮决定传至安徽、江苏、河南三省,同时要求三省迅速传达到县一级,然后再传达到农村的党支部。

中央的治淮决定下达后,在苏、皖、豫三省的干部和群众中引起极大反响,9月16日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给、董必武、陈云、薄一波等中央领导人的报告中提出,为了早日开展治淮工作,中央要向安徽、江苏、河南三省治淮工地紧急调运粮食。曾希圣的这份报告,很快就转到了主席的手上。主席看完这份报告之后,于9月21日晚,把这份报告批给,同时在报告上批道:“现已9月底,治淮开工期不宜久拖,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做好计划,早日开工。”9月22日写信给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陈云,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薄一波,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张含英等指出,治淮计划在正式文件公布之前已经付诸实施。“昨已面告傅、李两同志加紧督促进行”,“凡紧急工程依照计划需提前拨付者,亦望水利部呈报中财委核支,凡需经政务院令各部门各地方调拨人员物资者,望水利部迅即代拟文电交院核发。”

按照主席的这一指示,治淮前期工作迅速开始,淮河上游工程局在开封成立,华东水利部、长江下游工程局、珠江水利工程总局都派出测量队支援治淮。接着淮河下游工程局在淮安成立,下设工程、财务、工务三处和人事处,并编写出《淮河入海水道勘测报告》,提出了淮河入海水道方案。同时总理抓紧时间,集中各地的意见,按照治淮会议确定的治淮方针,对治淮计划进行了修改、充实,再组织专家进行反复研究后,于10月14日,由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阐明了治淮的方针、下年度治淮的工作方案,同时还具体规定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措施。在11月6日治淮委员会成立的当天,苏北运河整修工程开工,淮阴、盐城、泰州3个专区35.76万名民工参加,这标志着治淮工程全面开始实施。在那个缺粮的年代,粮食是最关键的物资。而治淮工程大部分是土工,主要是靠投入人力。只要有了粮食,就能动员和组织大批民工投入到治淮工地上去,治淮就能顺利进行。在当时全国各方面都缺少粮食的情况下,按照主席的决定,仍然调大批粮食到治淮工程工地,保证施工的需要。政务院按照主席的指示,于当年11月拨出治淮工程粮食2亿多公斤。大批粮食的调入,保证了治淮工程的按时开工。

就在治淮会议之前,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与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都已开始做治淮的准备工作并制订实施计划。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在8月中旬淮河洪水尚未退去时,即派出10个测量队共250人分赴皖北测量淮河干支流河道及洪泽湖地区地形,并组织疏浚队准备开挖淮河正阳关以上中泓河槽,同时组织入海水道查勘。由中央水利部、华东水利部、华东计划局、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南京水利实验处、南京大学及河南、皖北、苏北三省等9个单位派出19人参加的勘察队,由刘宠光、汪胡桢及中央水利部工务司司长刘钟瑞率领。自9月25日开始至11月3日结束,前后历时40天,对淮河入海水道线路进行了勘测,提出了总流量8000立方米每秒的建议,这项工程需开河168千米,当时的预算为10亿公斤大米。10月初又派出三个查勘队赴中游查勘,在11月提出了《淮河中游查勘报告》,自洪河口至五河的浮山共选定17处湖泊洼地作为蓄洪区,总蓄洪量78.5亿立方米。10月5日至6日,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6所大专院校的400多名临毕业的学生和部分教职员工到淮河水利总局报到,奔赴治淮第一线。

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入朝作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新中国的领袖们经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几乎在同时作出了治理淮河与抗美援朝这两项建设国家和保卫国家的战略决策。在其后的日子里,这两条战线互相鼓舞、互相促进,成为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强大动力。

1950年11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56次会议通过,任命曾山为治淮委员会主任,曾希圣、吴芝圃、刘宠光、惠浴宇为副主任,委员有汪胡桢、孙竹庭、万金培、钱正英、吴觉、林一山、陆学斌、黄岩。同日在安徽蚌埠成立治淮委员会。治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于同日在蚌埠召开,这次会议除全体委员参加外,沿淮各地区负责人和水利专家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了会议。曾山主任主持会议,会议热烈异常,各位委员和沿淮各地领导及水利专家带着对治淮的激情,认真讨论中央政府关于治淮的决定,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群情激动,会议于12日结束,会议作出决议指出:”此次会议研究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的精神,深知淮河之为患,是由于洪峰大而猛,河床小,内河淤,致使地面及地下水位过高。根治办法在于控制洪水量,减去洪峰,降低地面与地下水位。而降低水位的办法,主要是以蓄洪为主,结合河槽整理,配合群众性的水利建设。因此,首先应先将淮河最高可能的洪水量予以拦蓄。山地蓄洪极为重要,洼地蓄洪亦同等重视。拦蓄后多余洪水,视上、中、下游干流河床情况而进行河槽整理及疏浚工程,使其通畅安全排泄,配合沟洫工程,于淤浅的各支河进行择要局部疏浚,使内水得以排泄。"会议对1951年将要开展的工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总经费经中央核定为大米48940万公斤。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作出分配,河南11500万公斤,皖北26988万公斤,苏北4190万公斤,其他特种事业费1716.5万公斤,防汛费1000万公斤,内调运费3550万公斤。会议还决定治淮委员会兼管皖北治淮工作。会议决议最后强调:“要保证治好淮河,在治淮的全部过程中,必须依靠全体干部、专家、技术人员和广大劳动人民亲密团结,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各级领导必须十分谨慎,戒骄戒躁,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前进,为完成伟大的治淮任务而斗争。”

安徽蚌埠这个在淮河岸边的小城市,成为治淮的领导中枢所在,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会集到这里,大量的与治淮有关的机构在蚌埠设立,蚌埠市内人口急剧增加,参加治淮的工作人员最多时达10多万人。

1950年11月23日,中央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将治淮列为下年度首要工作。为了兴修水利、根治淮河,逃难在外的灾民纷纷返回家园,自动请缨打石做治水器材,修造船只,准备运工料、粮草。“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共出征。”全国高校学习水利和土木工程的学生几乎全部提前毕业,到治淮第一线实习和参加工作,中央又从东北、华北、中南各省调运了大量的建设物资和工程技术人员,治淮成为国家天字一号的工程,同抗美援朝一样,得到了全国各行各业的支持。

沸腾的热土

1950年入冬,寒风丝毫没有影响淮河两岸人民治淮的热情。治淮第一期工程迅速在全流域展开,千里淮河上下春潮涌动,百万民工云集在淮河一线,一场重整河山的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治淮第一期工程以防御洪水为主要内容,按照治淮规划在上游河南省修建石漫滩、板桥、白沙三座山谷水库,修建老王坡、吴宋湖、蛟停湖、潼湖四处蓄洪工程,对淮河的主要支流洪河、汝河、颍河进行堤防加固和河道整治。在淮河中游进行干支流堤防修复加固,在当时水文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修复工程在淮河蚌埠以上采用了1950年洪水位作为设计标准,蚌埠以下参考1931年洪水资料设计洪水位。复堤工程长900多公里,动员皖北区阜阳、宿县、六安、滁县及淮南、蚌埠两市近90万民工,沿着长长的淮河大堤摆开战场。淮河下游的苏北地区对运河东西堤防进行了加固,对洪泽湖大堤进行整固,修建淮阴船闸,并且新建了12座运河的涵闸。

治淮第一期工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淮河中游蓄洪工程——润河集分水闸工程,是第一期工程中难度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工程,该工程规划要求控制淮河干流正阳关最大流量不超过650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不超过24.4米。这个现在不能说浩大的工程在当时却是在打一场硬仗,这个枢纽性工程由进胡闸、拦河闸、固定河床和老河道堵坝四个部分组成。闸上设计水位27.1米,进湖闸最大入湖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拦河闸最大下泄流量3280立方米每秒,固定河床下泄流量3500立方米每秒。为了保证工程的协调与指挥,成立了工程指挥部,由淮委工程部副部长钱正英兼任指挥,张云峰为政委。1951年3月29日开工,这时距离淮河的汛期只有短短的3个月时间,按照工程量计算,干完这项工程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然而在这短短的3个月里,全国有100多家工厂参与了工程的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多名工人与当地民工参加了建设,苏联顾问布可夫在工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按传统工艺处理基础至少要打1.2万根基桩,工程部采纳了布可夫的建议,采用扩大基础面、换基、预压等基础处理技术,解决了技术难题。在闸门制造过程中,全国多家工厂协作,制造了全国当时最大的闸门,最大宽度达45米的闸门,书写了当时的全国闸门之最。

1951年春天,中央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到治淮工地视察,沿途到处可见的是热火朝天的治淮场面,深深地感动着傅作义这位从旧中国走来的起义将领,他在文章里写道:“今年四五月间,我曾到淮河工地视察一次,从伏牛山上颍河与洪河的源头,走到三江营淮河入江的尾闾,并曾到上海慰问为润河集分水闸制造材料机件的五金工人。我所看见的一切,真是满眼都是力量,满眼都是希望。我看见几十万名农民集中在一起工作,秩序井然,有条不紊;我看见几万张锹,几百架夯,在一个号令下,一齐操作;我看见几十万名农民分组开会,过着集体的民主的生活,并且已经学会熟练地驾驶推土机、平土机、挖泥机等机械化的工具;我看见许多民工,赤手空拳从家里来到工地,工程完成以后,剩余了食粮,学习了文化,满载着愉快的心情,散工回家;我看见上海123家工厂,1.2万名职工,为制造闸门、制造油压力机,四十几天日日夜夜的劳动,制造了过去所绝对不能制造的产品;我看见凭劳动人民的双手,平地修起蜿蜒千百公里的长堤和巨大雄伟的建筑,对着淮河的水流,傲然欢笑;我看见几十万名地方干部,依照的心,做着团结、鼓舞、领导群众的工作……到处洋溢着增产的热潮,活跃着抗美援朝的运动,治淮民工和在家群众都组织了生产互助……这景象给我最大的感动,使我深刻体会到所领导的革命的意义。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曾经把一个政令、一个运动、一个治水的工作,深入普遍到这样家喻户晓的程度,这是一个空前的组织力量。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府是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土地、每一个人心的深处,因此人民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摇撼的伟大。有了和共产党,我们不仅能够治好淮河,更能够做好一切应该做好的事情。”

治淮战线捷报频传,主席兴奋地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题词。1951年5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派出以邵力子为团长的中央治淮视察团赴淮河流域慰问治淮工作者,视察团带着以题词为内容制作的四面锦旗,分别到蚌埠、开封、扬州,授予治淮委员会及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的治淮指挥机构,视察团到各治淮工地向干部、民工英模赠送印有题词的印刷品15万份,视察团发表的《告淮河流域同胞书》指出:“治淮工程只是除患救灾的紧急任务,同时也是国家长期建设的一个部分”;“治淮工程并不是一个平凡的工作,而是一个变革历史、征服自然的伟大斗争”;“我们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尽心尽力来接受的号召,完成所给予的任务”。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就像春风,迅速传遍淮河大地,鼓舞着淮河儿女治理淮河的斗志。治淮第一期工程于1951年7月全面完成,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13个专区,2个市、48个县近260万人参加了治淮,来自全国的水利专家、科研技术人员达到1.6万人。

治淮一期工程的竣工,迎来了1951年淮河流域的大丰收。满怀喜悦的农民,纷纷给主席写信报告丰收情形。皖北寿县迎河区大店乡32个雇农在信中说:修了润河集分水闸,使我们这里20多年不收的湖地都丰收了。夏天收了一季好麦子,现在我们又收了一万多斤秫秫(高粱);不要半月还能收一万多斤稻子。现在,我们锅里有了面食,身上穿了新衣,买了农具,日子越过越好了。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6

检查组实地踏查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安排,为了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两条例”)的贯彻实施,6月下旬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云岫带队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吉林市、白城市及其所属的大安市贯彻实施“两条例”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检查组在听取省水利厅和各地工作汇报后,召开有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征求对全省进一步贯彻实施“两条例”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到吉林市吉图珲铁路客运专线跨松花江大桥、温德河右岸堤防水毁修复段、吉林市龙潭区松花江右岸大口钦艾屯江段地天泰砂场和东海砂场、大安市嫩江湾堤防工程、嫩江滩地现场进行了实地踏查,全面检查、了解“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同时,委托其他市、州人大常委会对本地贯彻实施“两条例”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并要求向检查组报送检查报告。

河道管理收效明显

几年来,吉林省通过贯彻“两条例”,河道管理收效明显。

日常管理得到强化。近年来,针对在河道和堤防上堆放柴草垛、倾倒垃圾、墓葬、种植高秆作物,严重影响行洪安全的实际情况,按照“两条例”的有关规定,从2007年开始,省河道管理部门在第二松花江沿江12个县(市)开展了“四清理”专项整治活动,收效明显。

对采砂管理的执法力度得到加强。省河道管理部门依据水法和“两条例”的有关规定,先后下发了《关于编制2009年-2013年(五年)河道采砂规划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的通知》,对采砂规划、年度计划、年度实施方案、网上审核、发放采砂许可证和“一年、一场、一证”进行规范化管理。2010年5月,省水利厅、省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吉林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明确了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批标准、审批主体及审批程序,并开展了专项整治。对未按要求施工的项目提出了整改意见,对违规违法项目进行了及时拆除。

滩地规范统一管理有新模式。河道滩地管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多年来,非法侵占、私自开垦河道滩地的情况屡见不鲜,给河道行洪带来极大隐患。大安市政府依据宪法和“两条例”的有关规定,编制了《大安市嫩江洮儿河滩地开发利用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滩地管理细则》,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对境内的嫩江、洮儿河河道滩地进行了规范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目前,白城市洮北区、镇赉县、榆树市等县(市、区),也借鉴相关市的做法,在创新管理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存在的问题与检查组的意见建议

检查组在对“两条例”的执法检查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现行的《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滞后。条例是1992年颁布实施的,二十年间,气候条件、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致使新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河道堤防建设与整治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我省在河道堤防建设与整治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相对于我省河流多、河道长、防洪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投入仍是不足。水利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有防洪任务的河段中尚有2708.12公里需要加快建设,已有的堤防中有8552公里需要提高建设标准。同时,全省河道堤防每年正常的维修养护费也严重不足。河道管理执法难度比较大。我省河道点多、面广、战线长,而全省河道管理人员少、经费短缺,难以承担管理任务;有些耕地和居民的房屋在河道内,但鉴于先有居民后有堤防等历史原因,拆迁安置的难度相当大;有的企业和个人受利益驱使非法采砂或占用河道,靠河道管理部门单独执法力不从心。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检查组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一要不断提高对河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二要尽快着手修订《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三要继续加大对河道堤防建设与整治的投入;四要积极推动河道滩地规范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五要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执法工作。

常委会组成人员极大关注

2012年7月6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三十三次会议。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云岫所作的《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引起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极大关注。在充分肯定报告的基础上,大家发表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聂文权说,中华民族治水由来已久。我省分布“三江一河”,降雨分布不均。有限的水资源如何有效利用,需要重视。以往防洪抗洪汛期投入大,平时基础性建设不足,近几年有很大改进。关于水资源利用和河道管理,一要合理调度水资源;二要充分利用水资源;三要加强河道管理,特别是排污管理;四要通过发证和现场管理两个环节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润璞说,对于在河道中影响行洪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清理。对于河道内的滩地,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从维护群众利益角度出发,可考虑种点矮棵早熟作物,避免资源浪费。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秦说,河道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主流与支流堤坝建设的防洪标准不一,会有隐患;河道的生态管理是个重要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河底朝天和断流问题;河道管理,堤防整治,看堤护堤,不能全指望国家投入,在政策上要认真研究。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说,建议将河道提防的修建工作与河道日常管理相结合,要更加注意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到依法综合治理。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化辰说,在历次战胜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灾难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立法的角度看,修订《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迫在眉睫,要结合实际,从省情出发,尽快研究修订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的新条例。

武树森委员说,要切实加强区域之间对河道管理的综合执法力度,尤其是对河道的整治工作要做到常态化、规范化。防止区域间出现执法死角。加强对行洪区种植物的规范管理力度。防止发生大洪灾时造成的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害。

穆立林委员说,现行条例年头太久,很多已经不太适应,特别是在河床种地的问题,应加强管理和整治。

李福升委员说,吉林省的河道管理,有两大亮点,一是近几年的财力投入大,建设力度大;二是规范管理得到加强。在执法检查中有切身感受,也存在一些问题,像河滩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等,各地都有自己的探索。

关德伟委员说,河道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大投入力度,要规范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相结合,河道内的固定建筑物要拆除。枯水期要与农民签订协议,保证汛期要服从泄洪安排。要加强环境保护,对经流城市河段的排污加强治理。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7

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区河长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在我乡全面推行河长制,进一步提升我乡辖区内河流保护管理水平,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现将我乡2018年度“河长制”推进工作总结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宣传、工作方案制定情况

乡党委政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及时研究出台XX政【2018】69号暨关于印发《平潭综合实验区XXX河长制实施方案》,召开了乡、村两级全体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会议,宣传动员,让乡、村干部明确河长制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及工作内容,各村也分别召开会议安排动员;在各村街广播滚动播放,同时还悬挂横幅、制作发放宣传单,让群众理解河长制重要性,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在全乡掀起环境大整治高潮。

二、河湖渠分级名录确定情况

我乡辖区内河流一条,为XX溪,流经XX村、XX村;全部确定了总河长、副河长及村级河长制,责任到人。做到辖区内河流河长制全覆盖。

三、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成立机构。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乡由乡党委书记、乡长担任“总河长”,相关班子成员担任乡级“副总河长”,乡成立河长办公室,制度上墙,乡党委书记兼任河长办主任,XXX副乡长任副主任,河长办经办XX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河长办,办公设施齐全。聘请两名河道专管员,负责河道日常巡查,河道保洁,按月打卡发放工资100元左右,由乡财政从“河道专管员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中拨付,从而解决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实现河长工作常态化管理。

四、河长公示牌及监督电话的筹备情况

我乡认真按照区河长办发文标准,投入1万多元制作了1块乡级公示牌并安装到位,下一步我乡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实现公示牌全覆盖的同时接受群众监督。

五、制度建立和信息报送情况

根据文件要求,及时完善了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督办制度。实行乡河长一周一巡查,河道专管员一日一巡查,会议落实一季一调度等制度,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定信息统计联络专员,按照要求每周向区河长办报送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在管理和督查过程中保持图片信息及时更新滚动,到目前已经报送信息9篇。

六、河长制主要任务明确情况

通过治理,做到“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因地制宜;明确河长制主要任务: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主要任务。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管理保护目标。

七、存在问题

一是客观上:当前影响我乡水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①海飘垃圾污染;②农业面源污染;③生活污水污染。治理难度最大的主要是海飘垃圾污染,资金缺乏。

二是主观上:由于“河长制”工作刚刚开始阶段,很多群众对这项工作了解不多,认识不深,主动参与的少,环保意识淡薄。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围绕省区工作要点,紧盯考核目标,立足工作实际,下一步我乡河长制工作要牢牢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行政村、职能部门要利用舆论媒体,相关会议,加大“河长制”工作宣传,尽快形成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河水资源保护治理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机制。

2、明确职责,迅速行动。河长制实质上就是行政长负责制,各级河长是河湖保护管理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做到情况明、责任清、心中有数。更要做到措施实、督查严、整改及时。乡村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切实做到立即行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3、突出专项整治。近年来,我乡把水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整治成果。结合河长制工作,计划开展污染源排查,并建立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养殖点污染、生活用水污染相关台帐,绘制水系和污染源分布图,做到有的放矢,实行挂图作战、定点清除,继续深入开展“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特此报告

 

            中共XX县XXX委员会

             XX县XXX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14日

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南通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相关要求,及早部署、全面发动,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实现绿色发展、顺应群众期盼、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强富美高”的有效举措,坚持党政领导、河长主导、属地负责、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河长制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现,在2017年度南通考核中取得第一等次的好成绩。

一、河长制工作推进基本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凝聚河长制工作合力

1.构建全覆盖的治水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河道管护不留任何盲区。按照“生态保护、党政主导、综合整治、强化监督”的基本原则,在全市范围内所有河道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了市、镇(区)、村三级河长体系。由王晓斌书记、黄卫锋市长担任总河长,共有县级河长17人,镇(区)级河长211人,村级河长247人。我市16位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担任长江和19条一、二级河道的河(段)长,同时每条市级河道安排一个市级部门作为联系部门承担河道河长办职能;三、四、五级河道由458位镇、村干部担任河长,从区域到流域、从大江到泯沟,做到责任网络全覆盖。

2.落实全方位的工作保障。加强河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启东市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印发河长制配套制度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成立了市河长制办公室,由我担任市河长办主任,统筹推进河长制工作。建立了信息报送、考核问责与激励、验收等制度,并确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河长制巡查制度,形成河道管理保护合力。加强了资金保障,市财政对区镇河道保洁奖补资金超1000万元,河长制工作专项资金即报即批,各区镇落实财政专项资金,保证河长制工作资金投入。

3.动员全社会的管护力量。去年以来,河长办印发《工作简报》10期;在《启东日报》上刊载河长制报道63篇,上报南通河长办信息182条,录用44条,启东电视台制作主题宣传片3期;悬挂河长制宣传标语731幅,向各街道、镇(区)、村发放河长制宣传折页5000多份,全市制作等级河道河长制公示牌2382块,在全社会营造了保护河道的良好氛围。我市还积极探索实践,在南通率先实施“河长助理制”,在长江启东段和市管一、二级河道配备了20名市级助理,由市级联系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助理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协助河长统筹协调河道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履行好服务河长巡河、日常巡视、督促管护、指导治水、交办督办、信息上报等6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河长执行力,启东的河长助理制受到南通市河长办充分肯定,今年在南通各县市区全面推广。探索引进“民间河长”力量,推荐产生了“协会河长”20人、“巾帼河长”40人、“网格河长”40人、“老干部河长”50人,履行河长制工作政策宣传员、环保先行员、河道守护员、管理监督员四大职责,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治格局,得到了南通的肯定。

(二)强化工作举措,确保河长履职真抓直管

1.高效率推动工作部署。河长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迅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要求。市总河长王晓斌书记、黄卫锋市长第一时间作了动员讲话、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并多次组织巡河活动;市副总河长汤雄副书记和我分别召开了通吕运河、通启运河“一河一策”编制评审会,组织主管河道流域工作推进会,并对河长制工作进行统筹和分解;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充分发挥河长作用,按时巡河、及时交办、督促整改。我市河长制各项工作推进动作快、部署落实早,要求一次比一次高、举措一次比一次实。同时,各镇(区)也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开展,多层次、多方面、多主题开展河长制动员会、推进会和交办会,确保了河长制工作全面快速推进。

2.常态化开展巡河与问题交办。河长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河长采取水上、陆地和骑行多种方式完成了巡河,去年6月21日,王晓斌书记、黄卫锋市长率领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区镇负责同志对长江启东段进行了首轮巡河。首轮认河、巡河后,巡河工作渗透到每位河长的日常工作中,各级河长或专程、或与其他工作相结合,经常性巡查责任河道,确保每月至少巡河一次。黄卫锋市长认真履行河长职责,先后巡江8次,全面落实好长江(启东段)河长制各项工作。各级河长坚持把部署会议和交办会议开在河道边,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限期整改、跟踪落实,把整改检查纳入下次巡河内容,“一竿子”抓到底,去年,市级河长共进行5轮问题交办,交办问题857件。今年以来,全市市级河长巡河65人次,镇村级河长巡河7092人次,交办河长制问题1259个,完成整改467个,河长巡河率、问题交办率、交办完成率均为南通市第一。

3.大力度推行督查考核制度。市河长制办公室根据年初下发工作要点,按照上级考核部署,制定出台考核制度和细则,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市效能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不定期进行督查,采取“听汇报、查台账、看现场”方式,全方位了解河长制机构设置、巡河情况、“一河一档”建档情况等,督查情况及时向市、镇两级河长和相关部门进行通报。河长制办公室不定期会同各联系部门、各镇(区)负责人进行河长制工作交流沟通,了解工作动态,加强业务指导。同时,强化信息共享,组建了河长制QQ群和微信群,实时分享工作动态。

(三)坚持水岸同治,统筹治理成效明显

我市坚持以“三清一取缔”(水质清、水面清、岸坡清,取缔污染源)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系统思维抓统筹,标本兼治抓整治、督导检查抓落实、完善体系抓长效,切实推动河长制工作向纵深迈进。

1.突出“水质清”,强化水资源保护。一是扎实开展沟河水系连通工程,今年,村庄河道疏浚工作超额完成,疏浚横河80条、泯沟4855条,土方526万方,完成占补平衡面积3010亩,并对今年所有疏浚河道实行整河发包,推广“水面种植、水下养鱼”的生态护河长效管护机制。二是持续推进头兴港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拆除了一、二级保护区内所有违章码头,完成头兴港两侧17条流入保护区的河道涵闸工程建设,两岸绿色廊道初步完成;一级保护区内80户居民拆迁工作已经开始,水系调整进入设计阶段,道路建设正在推进;推进中央大道以南、世纪大道以北两岸100米区域砂石码头搬迁、污水排口封堵、违章建筑拆除、农宅和企业搬迁、景观打造及船舶驱离等工作;5月初,市政府对头兴港河实行停航,确保水源地水质。三是深入推进全市331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基本完成2002年10月1日前设置的87个排口的备案登记工作,对22个非法排口进行封堵或纳管,所有排口纳入河长履职巡查的工作重点。

2.突出“水面清”,强化水生态修复。一是实施生态河道样板工程,围绕“水形态自然、水环境优美、水服务优化、水质量达标、水管理严格”要求,明确生态样本河道5大类15项指标,5月中旬,我们对惠萍、圆陀角、北新、合作10条河道开始样本试点工作,列出“生态样板河道”目录,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确保全年打造生态样板河道157条。二是实施活水畅流工程,出台《启东市河道阻水设施清零行动实施方案》,共清理沉船601只,其中包括住家船281只,拆除大型摇网117只、地笼2800只、网簖1307只、坝头83处、其他阻水设施127只,没收电捕器58套,打击非法捕螺127起,查处电捕鱼103起。特别是在河长制工作初期,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连兴港内168条外来船只全部清零,恢复水体通畅。三是实施河道长效管护工程,提高机械化管护效率,目前我市共有大型机械保洁船2艘,机动保洁船16艘,区镇共有保洁船34艘,大型保洁船均已安装监控系统,能实时查看保洁船动态作业情况,同时,对我市1—4级河道和重点区域的泯沟进行了录入和更新工作,目前河道管护系统共有94728个监测点,比去年增加了800多个监测点,河道管护系统监控范围不断扩大。

3.突出“岸坡清”,强化水环境治理。一是开展沿江沿河非法码头整治行动,交通、水务、海事、公安及属地区镇联动,沿江19家非法码头已全部拆除,实现了设施拆除、堆场清理、复垦复绿“三到位”;加大通吕运河干线航道5个非法码头整治,确保6月30日前全部提升整改到位;今年5月15日对新联建材联合执法,至此,头兴港36家清理类码头“两断三清”工作全面推进;新三河港交通枢纽工程全面启动,规划建设水闸船闸“套闸”、水利风景区、港口码头集聚区,目前规划设计已经进入招标程序,预计年内完成勘测设计,2020年投入使用。二是开展涉河违章拆除行动,一季度对8条省管河道两侧河道管理区域内的违章建筑进行了地毯式排摸,对150个涉河违建实行清单式推进、销号式管理,目前共拆除涉河违建39宗,面积共2144平方米,年底前全面清除河道管理区域内畜禽棚舍、民居棚披、码头堆场、废品收购点、废旧厂房等各类涉河违章。三是开展长江船舶污染防治行动,印发了《启东市沿江水域船舶治理工作方案》,基本完成我市长江沿线非启东注册的各类杂船整治工作,共完成杂船整治469只,其中拆解243只、驱离226只,有效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和航行安全。四是开展“河道绿色廊道”行动,实施河道两岸退耕还林、拆违补绿、见缝插绿1500多亩,加强了对一、二级河道毁林处置力度,完成通启运河合作段因农光一体、高压廊道造成毁林的整治工作。

4.坚持“一取缔”,强化水污染整治。治水要治岸,治水先治本,河长制开展以来,我市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取缔工作。一是推进畜牧养殖场专项整治,我市共有畜禽养殖场1883个,去年已治理并通过验收认定合格的养殖场818个,其余于今年10月前全部完成,实现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污染治理率100%。今年3月完成协兴港闸区域生猪养殖场整治工作,15家重污染养殖场全部拆除、平整、补绿,整治面积达40900平方米。二是推进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印发了《启东市集中开展“散乱污”企业分部门整治细化工作方案》,强化对544家“散乱污”企业整治,4月19日起“清理类”企业全面实施断水、断电,目前已关停或拆除化工、印染企业或污染生产线(工段)11家(条),其它“清理类”企业拆除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三是推进城乡污水专项整治,去年以来,多次召开全市村庄污水集中纳管处理设施工作专项推进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工作的有关通知》等文件,编制了《启东市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目前已经完成37个村庄污水集中纳管处理设施建设,预计年底前完成68个村庄纳管处理设施建设,集中纳污率达25.9%,2020年实现全市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加快11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滨海污水处理厂计划投资3200万,目前已完成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江海污水处理厂正在推进西线管网重建工作,吕四污水处理厂正在推进纳管工作,年内完成吕四屠宰场至吕四污水处理厂管网、吕四启海交界至吕四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

二、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

我市河长制工作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在南通市河长制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二名。但对照上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暴露了很多问题。

从客观上看,我市处于下游地区,河道自净能力弱,上游来水水质也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水体水质。同时,我市河网密布、沟河纵横,河道日常管护工作面广量大,沿岸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污水乱倒、乱排现象,秸秆等乱抛入河现象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历史欠账较多,港口码头和船舶污染河道现象长期存在。比如通启运河近海段有大量码头,船舶生活污水、压舱水、冲洗水等很多直排入河道。污水纳管等基础工作长期滞后,环境基础工业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乡镇污水管网没有完全按照十必接要求接管,特别是镇区管网杂乱无序,雨污不分,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上都不能正常运行。

从主观上看,主要表现为工作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各级河长推进河长制工作存在不平衡性。少数河长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应付现象,有的区镇河长未能落实按时巡河制度,个别河长从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从未完整地巡过一次河;有的河长app上有巡河痕迹,但只为考核需要,无实际成效;有的河长对责任河道管护内容不了解,不清楚身上的“担子”,河长制成了“冠名制”;有的河长虽然组织巡河活动,但交办问题不全面,或者交办问题不落实。部分区镇河长推进工作力度不大,对于硬任务缺少攻坚克难的行动,去年3月份沿江非法码头整治活动,要求6月份完成整治任务,沿江共六个区镇河段长,只有一位河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三位河长能开展整治活动,但存在整治不彻底问题,导致非法码头出现回潮现象;两位河长在市领导的多次督促下,才于今年1月底前整改完毕。

二是联系部门推进河长制工作的不平衡性。去年,市管局、监察局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专门建立了由4人以上组成的联系河道河长办,但有些联系部门河长制办公室设置不完善或没有专门机构,有的联系部门只有1人兼带河长制工作;有的联系部门缺少工作主动性,河长巡河跟着走,缺少与河长的汇报和请示,缺少与相关区镇的沟通;有的联系部门对河长制工作认识不高,片面认为河长制只是河长的事、业务部门的事、河长办的事,工作停留在敷衍应付的状态;有的联系部门缺少本流域河道管护的组织协调,只有少数联系部门召开多次协调工作会议。

三是区镇河长制工作的不平衡性。年初,根据上级河长制工作部署,要求各区镇对河道违法乱占、乱建、乱排情况进行摸排,部分区镇上报数据有顾虑,能少报绝不多报,能不报就不报;有的区镇对市河长交办的问题未能落实,部分交办问题牵涉到群众矛盾、金额赔偿等难点问题时,整改措施迟迟不动,甚至出现拆后复建的情况;有的区镇河道长效管护措施不到位,河道清理只做靠近路边的两侧,河道中间囤积大片恶性水生植物,界河整治工作也一直是盲区,整治不彻底、不到位。

三、下阶段河长制工作设想

下阶段,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以河长制项目推进为抓手,切实推进“五强化”,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是强化河长履职。根据省、南通市河长制领导小组即将出台的《河长履职办法》、《河长问责办法》等要求,出台我市河长履职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进一步明确河长职责,特别是市、镇两级河长的主持制定整治方案、主抓方案组织实施、主动协调解决问题、主导督查考核等工作职责,村级河长的常态化巡查及长效管护职责,实现压力的有效传导,责任的逐级落实,实现从“河长制”向“河长治”的飞跃。

二是强化典型引领。认真总结“三河”整治、“河岸共治”成功经验,梳理工作特色亮点、树立工作典型,形成示范效应。重视首创首发典型经验、典型案例,扩大我市河长制工作在南通及至全省的影响。坚持以点带面,通过打造生态河道示范样板工程,形成“启东特色”、“江海韵味”的河道治理管理模式,实现全市河长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综合与专项、样本抽取与全面督查相结合等方式,提高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请纪检监察部门将河长制工作情况列入各地各部门及各级党政干部巡察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着力加强动态考核、绩效考核和群众满意度测评,采取日常监测考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第三方监测与媒体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全方位实施对河长、河长办和河长制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察考核。

四是强化资金保障。各级财政切实加大河长制工作的资金保障力度,推进构建“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充分发挥市场融资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河道治理投融资机制。加强水利、环保、建设等专项资金整合,突出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酱参与生态河道建设,加大城镇污水治理投入力度。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广泛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类宣传阵地,积极传播河长管河治河护河的正能量,不断提升群众关注度、知晓率和满意度。要把生态河道建设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积极反馈百姓反映的难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期盼。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河长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感谢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持之于恒,开拓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继续做好河道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中共弥勒市委、弥勒市人民政府:

根据《中共弥勒市委办公室 弥勒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弥勒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弥办发〔2017〕114号)要求,现将朋普镇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

(一)工作方案到位情况

按照市级相关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朋普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朋发〔2017〕72号)于2017年8月23日全面印发朋普镇各镇、村两级河长,同时印发了“弥勒市朋普镇镇、村二级河长巡查检查记录表”,要求各级河段(片)长按照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及时间节点,认真开展河长制相关工作,并做好记录交镇河长制办公室存档备查。方案细化了六项任务,明确了朋普镇河长制实施范围为所辖河湖库渠总计126条(段、个),其中纳入市级河长管理9条(段、个),纳入镇级河长管理28条(段、个),纳入村级河长管理89条(段、个),境内主要河流南盘江流经朋普镇3个村委会长33.4km,甸溪河流经朋普镇7个村委会长27.7km,林就河流经朋普镇2个村委会长12.5km,甸惠渠流经朋普镇2个村委会长37.8km,新沟流经朋普镇2个村委会长26km。

(二)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情况

朋普镇设立了以镇党委书记王敏为总河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鹏文为副总河长,其他副职领导和村委会(社区)书记、主任分级分段任河长的河长组织体系,并在朋普镇政府公示栏进行了公示公告,成立了河长制领导小组,明确了组织体系、镇级督查体系,设立河长制办公室下设在水务所,配备三名河长工作人员,细化工作职责、保障措施,并明确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阶段目标等。安装朋普镇河长公示牌16块。

(三)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情况

朋普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河湖库管理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尽快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制度相关文件精神,于2017年11月14日印发《朋普镇全面推行河长制七项相关配套制度的通知》(朋发〔2017〕97号),印发朋普镇推行河长制会议制度(试行)、建设验收制度(试行)、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试行)、信息报送制度(试行)、督察制度(试行)、信息共享制度(试行)、日常巡查制度(试行)七项河长制配套制度,并要求按照七项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朋普镇人民政府印发了加强河道管理确保防洪安全办法,明确了河道管理保护、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情况

按照《朋普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相关要求,镇级河长不少于每月1次,村(社区)级河长不少于每月2次,截止2017年12月31日,朋普镇两级河长监督巡查检查19次58处,巡查检查均有记录表和图片资料,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制定了镇级督察体系,由镇党委、人大、纪委、党政办负责对镇、村二级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对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和落实整改上级各部门及镇级总河长、副总河长、镇级河长及三项会议制度要求整改落实的事项进行督查和考核评估;利用街天开展了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主题的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发放河长制宣传单500份,上报朋普镇信息办河长制类信息5篇。要求各村小组进行河长制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广播宣传,加大群众河长制知晓率,逐步营造全民参与保护河湖库渠的良好氛围。

(五)基础性工作开展情况

朋普镇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湖库渠总计126条(段、个),其中纳入市级河长管理9条(段、个),纳入镇级河长管理28条(段、个),纳入村级河长管理89条(段、个),河湖库渠名录已编制并层层分解到村到组,明确了镇村两级河长,各段保洁巡查员。正组织编制和开展镇级“一河一策”方案和信息系统建设。

(六)河湖管理保护成效

经过摸底排查和两级河长的巡查检查,发现朋普镇邻村河湖库渠普遍存在有生活垃圾的现象,通过朋普镇镇村两级河长、镇级责任部门、对应村段(片)长及村小组巡查保洁员上下协作,积极引导村民将日常生活垃圾送到村组指定堆放处统一处理,逐步提高村民卫生环保意识,朋普镇河湖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河湖管理保护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建议

一是甸溪河从北向南流经弥阳、新哨、竹园到朋普,沿线村组密居,存在村民把生活垃圾倒入河道的现象,朋普地处下游,上游漂浮垃圾顺流而下,给河道管理保护带来了难题。二是由于甸溪河朋普镇高速路立交桥段施工建筑垃未清理彻底,存在淤积堵塞问题。三是沿线村庄多,存在围垦河提现象。四是集镇生活污水排放影响水域环境。五是南盘江河道存在私自采砂现象。六是镇内水域丰富,纳入河长制管理河道达126条(条、个),镇级财政资金紧缺,难以有效推进河长制工作。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8

2017年4月17日上午9时许,河南省孟津县会盟镇黄河南岸。2017年4月17日上午9时许,河南省孟津县会盟镇黄河南岸。一辆电力抢险车推举着几名工人在电线杆上拆除变

压器。

挖掘机巨大的铁铲一钩,岸边一间房屋轰然倒下。附近,一辆电力抢险车推举着几名工人在电线杆上拆除变压器。不远处,几辆警车警灯闪烁,十多名警察和多名政府官员正指挥对岸边房屋的拆除工作。

黄河波澜不惊,几艘大型采砂船静静停泊。一场涉及采砂企业的强拆正在岸边进行,这些采砂企业的船只、采砂设备及建筑物将被强行拆除。

拆除地位于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迫于中央环保督查的压力,政府开始整治保护区内的采砂企业。

但被强拆的采砂企业,早年却是由当地政府公开拍卖开采权引入,证照齐全,如今补偿未有定论,被一纸公文“夷为平地”,损失惨重。

实际上,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立法明令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开采作业。企业一边“违法”生产,另一边则握有官方各种行政许可,这种合规但“违法”的矛盾状态存在多年。黄河河道内拍卖采砂权

2011年8月16日和9月1日,豫西黄河河务局孟津黄河河务局(下称孟津河务局)连续两份“孟津黄河河道砂石开采权拍卖公告”,称受孟津县政府委托,欲出让孟津黄河河道的砂石开采权。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是洛阳市的下辖县,孟津黄河河道系黄河中下游,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建筑用砂岩和建筑用沙。

然而,被拍卖砂石开采权的矿区,地处黄河南岸河道与河漫滩结合处,正位于孟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以保护水禽及湿地生态环境为主的这块保护区,在2003年6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与三门峡库区、洛阳吉利保护区合在一起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其位于孟津县北部,地处黄河中游,总面积1.5万公顷。

中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家既有明确法律规定,当地政府部门如何能拍卖湿地中的砂石开采权?

据一份2011年孟津河务局向孟津县政府的报告,政府之所以进行河道砂石开采权拍卖,主要因为孟津县黄河公路大桥以东采砂厂全面停采后出现了问题:一是该县建筑砂石呈紧缺局面,引起建材市场砂石价格骤涨;二是原有采砂企业不断上访,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三是黄河北岸孟州区域内的采砂船越界采砂现象严重,“不仅造成我县砂石资源的流失,而且容易导致河道管理秩序紊乱”。

《财经》记者了解到,当时采砂业被全面停采,主因是采砂秩序混乱,给当地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且砂石运输破坏道路、影响周边。比如,周边景点王铎故居距离黄河约3公里,经常有载满砂石的重型货车从该景区门前经过,并穿越市镇,将道路碾轧得坑坑洼洼,引起周围很多居民不满。

孟津黄河河道部分区域虽处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但其中砂石资源的私挖滥采现象一直不绝。此外,保护区内砂石开采权的拍卖也与政府部门的黄河防汛疏浚措施相关。

保障河道防洪安全是各级政府防汛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而疏浚又与采砂行为关系紧密――水流过程变化必然造成泥沙沉积,因此适当开采河道砂石不仅不会对河流造成大的影响,还利于河道疏浚。所以,有组织地进行疏浚性采砂,疏通河床,理顺河势,是河道管理部门常用的管理措施。

由于疏浚往往和采砂相伴而生,所以政府一般会允许疏浚作业的企业进行一定的采砂及销售行为,前提是企业可以合法获得诸多采砂的行政许可,且严格受政府监管,限时限区作业。因为采砂行为一旦过度,则会适得其反,导致行洪能力降低、水土资源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拍卖公告后,吸引了来自河南洛阳的吕克俭等投资人。吕联络朋友、筹措资金,拍下“二广高速黄河公路大桥以东至花园镇控导工程29坝”之间的采砂权,并于当年12月20日以个人名义与孟津河务局签订《河道采砂(石)疏浚合作协议书》(下称《协议》)。

《协议》称,为加强对孟津黄河河道的整治,改善河段内砂石淤积现状,甲乙双方本着“采砂与疏浚互利双赢”的原则。《协议》约定,根据黄河防汛和黄河河道治理需求,依法监督乙方(中标人)服从黄河防汛统一指挥。如发现乙方采砂(石)行为影响黄河防汛、河道治理或防洪工程施工,可通知乙方无条件停采,且不负担乙方因停产所造成的任何损失。《协议》还特别明确,因地方政府、上级机p组织采砂整治或者重大项目规划、建设,需要乙方停止开采时,可通知乙方无条件停采,且不负担乙方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企业拿到诸多证照

获得采砂权后,中标人于2012年2月成立了洛阳大禹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大禹公司),进行该疏浚项目的运作。

工商资料显示,大禹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两名自然人股东,大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为焦林涛,营业期限自2012年2月27日至2032年2月26日。

《协议》详细规定了禁采区的范围,并约定孟津河务局依照采砂(石)许可办理程序为中标企业办理河道采砂(石)许可证,并批准不多于20艘的采砂船;一次性缴纳50万元的规范安全生产保证金外,中标企业还需按采砂实际数量缴费,第一年为每立方米2元,其后每年增长0.2元/每立方米。

除此以外,政府要求中标企业有效解决道路通行问题,即砂石运输车辆不得在原有公路上行驶,且不能扰民和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采砂企业投资几百万元,铺设了一条砂石运输专用路。

协议顺利签订,河南黄河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下称孟津湿地局)当时的意见是,出于防汛需要,原则上同意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内采挖,并提出禁采期。

该局曾于2012年1月11日发给大禹公司一份公函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县领导批示和县黄河南岸采砂整治工作联席会议精神,为了保证黄河防汛、疏浚河道需要,我们原则同意你厂按照防汛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进行采挖。”但每年11月10日至次年3月底为禁采期,“作业必须在水上进行,不得进入陆地作业或堆放砂石”,“必须服从县黄河湿地管理局的监督,不论任何原因需要停产时,必须无条件停工、停产”。孟津湿地局还要求采砂企业设置爱鸟护鸟监督管理员。

吕克俭称,之后大禹公司顺利取得由黄河河务局颁发的采砂证。

2013年12月,《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在湿地内禁止非法挖砂、取土、开矿,禁止擅自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禁止占用湿地或者改变湿地用途。

2013年1月,孟津县政府称,为改善生态环境、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⒍广高速黄河公路大桥以东区域内的4家砂石企业也整合进入大禹公司,并签订补充协议,将合作期限从5年变更为8年,至2020年2月29日。

经孟津县政府向洛阳市国土资源局申请,于2013年12月2日由孟津县国土局向大禹公司颁发了天然石英砂矿建筑用砂的“采矿许可证”。2013年12月16日,大禹公司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意见表”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盖章同意。

该方案称,“预测采矿活动将引发崩塌灾害,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较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较轻。”该方案认为,预估11.82万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经费“基本合理”,“目标任务明确,工程部署和治理措施基本可行”。

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国土部门的采矿许可证、与河务部门签订的协议书和采砂证及湿地管理部门的“原则同意”,大禹公司等“合法”砂石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

由于河南省地处内陆,没有造大船的经验,不少砂石厂投资人到湖南、浙江等地考察,招募造船的技术人员。

湖南人罗李称,他听到洛阳的朋友讲了孟津黄河的采砂项目,看到政府支持、各种手续完备,认为是个好的投资机会,便投巨资加入。“我们造的大船有100多吨,是根据黄河孟津段的水下地质、砂石材质等设计、现场制作的,均为非标设备,拆除后只能当废铁卖。”

这些船只通过船检所的检验,取得了海事部门颁发的“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和“船舶国籍证书”。

但产能扩张后,遭遇到2014年和2015年当地砂石销售价狂跌,加之每年近五个月的禁采期,砂石企业陷入亏损。

等到砂石价格回升,《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已经河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其第25条明确规定,在湿地保护范围内禁止擅自采砂、取土、采矿。

2015年环保力度加大,企业的采砂行为被叫停很长时间。而这种状态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到来后,对企业的采砂行为显得更加严峻。环保重压整改,谁来承担后果

2016年7月,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启动,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内蒙古、河南、云南等8个省(自治区),掀起又一轮环保风暴。其中,第五环保督察组对河南省进行环保督察。

2016年11月,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作出对河南省的环保督察总结报告。报告称,黄河湿地保护区洛阳等段违法采砂问题十分突出,河道管理部门未经保护区管理部门同意擅自为有关企业办理采砂手续。

按报告指出的问题,环保部进一步发出通报函。河南省相关地方政府开始设立整改目标――清除采砂,恢复原有地貌。

随即,孟津县政府组建孟津县环保督察黄河湿地采砂企业清理整改指挥部(下称整改指挥部),并建立日报和周报制度。对砂石企业,政府开出“自愿拆除”的条件――每条生产线补偿10万元,建筑物每平方米100元,采砂船每吨500元。

但采砂企业投资者认为,这些“拆除费用”相比之前的投资,是杯水车薪。大禹公司法定代表人焦林涛介绍,企业仅仅3条砂石破碎生产线的投资即3000余万元,20余条大型采挖船、运输船的投资达4000多万元。

焦林涛还说,经过几年努力,黄河该河段疏浚效果明显,黄河河段的水位下降4米左右。

截至目前,鲜有投资人领取补偿。

据孟津县黄河湿地采砂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政府曾研究大禹公司外迁选址的问题,但吕克俭等大禹公司的投资者现场考察后,发现那片地的村组已与其他人签订了承包协议。

2017年3月底,孟津县政府吊销了辖区内两家采砂企业的证照。将企业的砂石余料清运完毕,拆除全部12条生产线。对吨位过大、无法吊装的27条船只,永久断电并拆除了电机、挖斗等主要部件。

孟津河务局、孟津湿地局、孟津县国土资源局等五部门更联合下发《关于黄河湿地采砂整治工作的公告》,要求对在孟津县黄河湿地范围内采砂的船只、设备、建筑物进行自行拆解和拆除,超过今年4月15日未拆的,进行强拆。

4月17日,超期两天时,河中采砂船和岸上房屋无人自行拆除,于是多个部门开始进行强拆。

这一举动随即遭到众多投资人的抵制。一些采砂企业主说,“请我们来的是政府,没谈好赔偿强拆的还是政府。”

孟津黄河河段的复杂性还在于,虽然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在保护区内开采,但当时河道管理部门与投资人签订的是疏浚协议,而对于疏浚行为,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例如,自然保护区内能否疏浚采砂?疏浚与采砂的尺度又该如何把握?这些问题难以回答。

“这其实反映出立法的漏洞,防洪疏浚和生态保护是有可能产生冲突的。”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系副教授、生态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朝霞说,不过,即使是为了防洪疏浚的需要而进行砂石开采,也应尽量降低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且有法律和行政法规作为依据。

2015年出台的《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第12条的规定较为合理,“防洪、抗旱、水系治理等涉及湿地的工程应当兼顾湿地生态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用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工程措施”。

现实中,确实存在诸多“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实”的政府默许行为,由于尺度难以掌握,常造成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往往难以规制。

在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看来,既然家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则意味着保护区内的生态不能造成任何破坏,也包括疏浚行为。

一些投资人纠缠的焦点是:砂石厂建厂选址时,政府明知湿地,为何还要拍卖?证照齐全的企业被强拆,损失谁来承担?

整改指挥部指挥长之一、孟津县副县长刘文文曾回应,县政府并非不考虑可能造成的企业损失,事后,投资人可以推举代表与政府商谈。

关于进一步的说法,《财经》记者向孟津河务局和县政府提出采访要求,但未获答复;孟津湿地局工作人员也以“领导不在”为由未接受采访。

“政府一刀切地关停已合法取得采砂行政许可及其他行政许可的企业并且赔偿不明的做法,违反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既侵害了采砂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孝顶分析称,从程序而言,直接吊销企业各种营业证照以及责令自行拆除,属于行政处罚,应当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告知被处罚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权利,应当在被处罚人于法定期限内既不履行自拆义务又不复议和诉讼的情况下,才能启动行政。

朱孝顶建议投资者可采取行政诉讼的方式维权。关于补偿安置,他建议参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中工矿企业补偿安置的原则,对已合法取得行政许可的采砂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异地迁建,按照工矿企业原规模、原标准或者恢复原功能的原则给予补偿。

“保护黄河湿地生态,可以看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孟津县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作出撤回已生效的采砂等行政许可,但行政机关应当就其撤回行政许可而给公民、法人财产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朱孝顶说。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9

关键词:战略合作和谐黎河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icactivities,LiRivergraduallyinfluencedbyregionalsoilandwaterlossisserious,thetailingspollution,somenegativefactors.Duetomoreplaces,andfortheopenchannel,onlyrelyontakesimpleengineeringandmanagementmeasurescannoteffectivelycontrolwaterpollution.therefore,thecityoftianjinLuanheengineeringLiRivermanagementofficeandtheZunhuacityhalltocarryoutwaterconservationandenvironmentalgovernancestrategycooperationconstruction,throughtheconstructionofdemonstrationprojecttopromotethestrategiccooperativerelations,governanceofLiRiverpollutionfromthesource,fundamentally,toensurewatersafety.

Keywords:strategiccooperationandharmonyofLiRiver

中图分类号:F091.351

从1983年引滦入津调水工程的胜利竣工,到2013年引滦输水工程的安全运行,黎河延续了连续三十年安全输水无事故的光辉历程,为天津市工农业发展、城市生活用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作为开放式天然河道的黎河逐渐受到诸如自然植被破坏、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活污染、面污染源以及尾矿污染加重等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黎河两岸人居环境不断恶化,同时也给引滦水源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而黎河作为引滦入津的重要输水河段和于桥水库的主要入库河道,其水质直接影响下游于桥水库的水体质量。另一方面,引滦黎河肩负着行洪和输水的双重功能,为敞开式管理,客观上造成引滦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难度加大。因此,只靠采取工程和管理措施并不能有效防治黎河污染。同时,由于位于河北省境内,管理和保护范围在法律上不明确,黎河支流更是不在天津管理范围内。这样的客观条件奠定了天津市水务局与遵化市政府进行战略合作的基础,也开启了水利人治水的新思路。

回顾引滦入津的三十年,黎河管理处在天津市水务局的领导下,时刻以“和谐共处”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讨黎河科学治理、和谐管理的工作思路,与遵化市政府开展了水源保护与环境治理战略合作建设,从源头上、根本上治理黎河污染。在双方的战略合作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友好互通强化交流,战略合作稳中求进

1、统一思想,加强沟通

战略合作的重点在于“合”,所以在双方的战略合作中统一治理黎河污染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天津市水务局主管领导在2010年1月28日到遵化市检查指导工作时,与遵化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引滦黎河水源保护及环境治理战略合作”进行了专题讨论,进一步确立了与遵化市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确定了战略合作框架。合作框架主要包括:首先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确定联合执法机制和工作机制,达成黎河绿化带建设意向,继续深入探讨租用土地、工程造林、承包管理的可行性;其次是对黎河周边尾矿库治理、搬迁、改造相关事宜达成共识,以便进一步的合作;最后圈定了战略合作的内容,主要把黎河跨河桥梁维修、黎河堤顶道路半封闭管理、黎河处办公楼改造、黎河点污染源治理、沿河生态文明共建共管及修建黎河橡胶坝等问题纳入了战略合作内容。

2、全面合作,提升高度

为进一步推动天津市水务局和遵化市政府战略合作关系建设,遵化市公安、水务、环保、土地等“多位一体”战略合作应用座谈会和天津河北公安机关加强区域协作打击涉水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如期举行。与会人员互相交流探讨了共同打击黎河及各支流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的方案和措施。此次合作统一了思想,提升各合作方的认识高度,标志着合作的全面展开,意味着联合执法机制取得了新的突破,执法力度得到了加强,依法行政得到了落实,对解决跨流域执法难等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改善黎河周边水环境、营造良好的水事秩序奠定了基础,为黎河河道堤防安全、水质安全、水环境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继续深化战略合作,全面建设和谐黎河

按照天津市水务局提出的“工程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并重”的工作思路和环境水利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与遵化市的战略合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天津市情水情,充分发挥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三位一体”的水务体制新优势,落实关于加强引滦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保护引滦水质,改善黎河水环境。根据遵化市政府确定的战略合作框架,探索与遵化市政府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途径,加强与地方协作,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促进战略合作关系发展,确保黎河输水安全。

1、多措并举,搭建保水护水立体网络

(1)实施联合执法。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契机,与遵化市地方政府共同制定实施《引滦水源保护联合执法实施方案》,与遵化市公安、环保、水务等部门联合的护水执法网络,形成了强有力的异地联动执法长效机制。联合执法范围正逐步向影响较大的支流延伸。

(2)开展文明共建。2008年黎河管理处与沿河马各庄、龙湾、小安乐庄村和晓一矿业公司、港陆钢铁公司建立生态文明共建关系。近年来,黎河管理处以天津市水务局与遵化市政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契机,进一步密切了与遵化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增强了相关信息的交流和工作协调,又与沿河7个村庄签订了生态共建协议,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共建活动中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3)建立护水网络。与沿河厂矿签订了保水护水责任书,明确了责任义务、规范了生产经营行为。以乡村行政区域为责任段,强化了对乱堆乱放、非法排尾的监督管理。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使水事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4)创造舆论氛围。为提高黎河沿岸群众环境意识,增强其保水护水积极性、主动性,黎河管理处坚持水法宣传多样化、长效化、经常化。在集镇、学校、工矿企业集中开展宣教活动,利用市区四个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水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为保水护水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共建共管,奠定改善水质硬件基础

(1)推进支流口治理。黎河管理处于2010~2012年分两期对西山、龙湾、高各庄、崔家庄四条污染较严重的支流口进行了生态治理。支流口治理工程运行后,美化周边环境、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促进水体净化,有效改善水质。

(2)加强沿岸绿化。黎河输水线长,绿化维护费用高,绿化管理的任务繁重。黎河管理处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在上游河段充分利用堤埝土地,由承包人植树、管护的办法,有效解决了绿化资金不足、管理困难的难题。通过社会化承包的形式,在黎河上中游25公里整治段堤坡植树5万余株,为打造黎河绿色输水长廊奠定了基础。在下游,条件比较成熟的夏家峪桥上下游580米范围内左岸,采取“土地所有者绿化、管理处出资补偿”的形式,成功建设了一条示范绿化带,不仅大大提高了黎河绿化率,而且起到了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

(3)共建生态文明。采取“管理处出资建设管理、沿河村委会维护管理”、“管理处出地、当地政府企业出资绿化维护”的方式,分别在西铺桥上下游两岸、龙湾桥下右岸、马各庄桥下左岸和黎河桥头、庄户沟桥下右岸,建设了长约3.6公里、绿化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沿河带状公园。在黎河关键节点河段打造自然及文化景点,对相应的堤顶路面进行硬化,做到道路、堤防、绿化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成为沿河村民休闲健身、赏景纳凉的好去处。

三、齐抓共管精诚团结,战略合作成效显著

按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打造“和谐引滦”为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截止到2012年年底,各项任务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打造生态典范,全面带动流域水污染治理

在传统河道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引进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以黎河支流口治理工程作为示范工程,不仅有效减轻支流口污染物输入对引滦水质的影响,改善了周边环境,从而也标志着黎河由单一的干流治理向全面的流域治理扩展,为从根源解决黎河污染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2、融合地域特色,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美

以战略合作为平台,以西铺村被列为遵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契机,水环境保护与地方共建共享机制相结合,对西铺桥上下游两岸进行了堤坡防护、堤顶道路硬化、河岸绿化、景观建设综合治理,涉及面积达3万平方米。运用主题雕塑、趣味小品方式,增添环境艺术色彩,赋予了浓郁的人文气息;通过生态植物造景手段,隔离了厂矿和车流的喧嚣,增加了绿色防护,营造了绿树,花香,流水使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设置植物观赏和散步休闲区与西铺村平缓衔接,整体布局与当地政府对本地块的景观设计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打造了一处集优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景点,使风景优美的河道成为人们陶冶性情的好去处,使水利工程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好风景,使清新靓丽的景点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更好地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3、创新管理模式,完善日常维护机制

通过对黎河河道相关工程调研,制定了黎河河道保洁实施方案,设立后店桥(12+632)至提举庄桥(22+152)近10公里河道保洁示范段,与保洁公司签订协议,打造高标准保洁养护河段。经过半年运行管理,效果良好,为改善黎河水环境,巩固综合治理成果,提高设施设备完好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河道保洁项目引入社会化养护,是从根本上解决黎河沿岸垃圾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河道日常维护模式的有益探索,是河道管养分离机制的创新之举。

4、整合社会资源,持续推进水源保护合作

在保护黎河水环境,维护正常水秩序方面,积极与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主动联系、加强沟通,建立了多种跨行业管理、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通过共治共管、联合执法,发挥了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整合汇集了社会资源和力量,提高了执法效率,有效的打击、遏制了非法排尾、机械采砂等非法水事行为;实现了黎河管理由单一向综合、由突击向长效、由治标向治本、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促进了黎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黎河安全运行,安全输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清清黎河水,浓浓惠民情。30年来,“引滦入津”如同一条纽带,将天津、遵化两地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正是由于外部战略合作与内部和谐创建的有机结合,使黎河管理处的中心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输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践也证明,联合执法、协作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切合黎河实际的管理模式。在今后的交流合作中,一方面要巩固现有治理成果,加强河道沿线绿化,进一步打造生态工程;另一方面在双方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加强治水思路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带动沿线群众参与保护水环境,开创全民治水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引滦黎河输水河道水源保护工程规划工作大纲》.天津市引滦工程黎河管理处.2010.

[2].《黎河水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市水务局.2010.

[3].《引滦入津黎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修编设计大纲》.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011.

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篇10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组充分发挥党建主体责任作用,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狠抓落实。一是深入学习理论。制定学习计划,营造学习氛围,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干部职工个人学等方式,紧跟学习上级最新政策和相关文件、会议精神,深入系统地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讲话精神。二是加强思想教育。与“主题党日”、“党课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践行“两个维护”,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切实增强政治定力。三是落实党建工作。指导各支部按时按要求落实好“”、开展好“主题党日”。积极发展党员,按时收缴党费,截止目前,已发展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入党申请人1名。四是丰富组织活动。今年以来,已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3次,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已开展纪念建党99周年“八个一”活动,组织党员参观军屯惨案纪念碑,并重温入党誓词,由党组书记讲了一堂主题党课。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统一部署和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纠正“”。6月18日组织召开了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进一步增强全局机关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六是转变作风建设。以“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为契机,促使全局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目前已组织召开“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动员部署会,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了问题检视,并形成问题清单,进行积极整改。

(二)积极履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牵头协调职责。始终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为中心,作为牵头部门,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调整我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0年度实施计划》、《市2020-2022年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制定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任务目标。目前《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均已印发各相关部门推进落实,推动我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积极配合好市人大“6+1”联动监督和八届市委专项巡察等工作,认真自查自纠,主动认领意见和建议,并抓好整改落实。

(三)全面落实“河长制”。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以“清四乱”为重点积极推动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河长与河长办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河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在市2020年度河长制考核中获第一名。

1.各级河长认真履职尽责。截至目前,已召开总河长会议1次,签发总河长令2次。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共6次听取河长制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各县级河长召开县级河长会议46次,巡查河道171次。截止目前,县乡级河长有效巡河率均已达到100%。

2.加大督导协调力度。市政府3次召开专题调度会,针对巡河率低、清四乱不彻底等问题,对相关乡镇进行提示约谈、点对点督办。通过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扣发7人次巡河率不达标的村级河长绩效工资,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目前,《市落实河长制考核问责制度》(初稿)已上报市委、市政府进行审定。

3.持续开展河渠“四乱”清理工作。自3月份开展河渠“四乱”清理工作以来,市河长办组织各乡镇对所有河道进行了“四乱”排查,共摸排出问题154个,利用无人机、不定期巡查等手段,督导、复核“四乱”问题整改情况,目前以上问题均已全部整改完毕。近期,按照市统一安排部署,对我市7条补水河道进行了阻水问题排查,共摸排出问题2个,现正在积极整改中。

4.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河长制”工作。9月10日,河长办、团市委、文明办联合举办“保护母亲河、创城在行动”“河小青”青年志愿者护河活动启动仪式,充分发挥“河小青”作用,带动全社会力量爱河护河,助力河长制工作开展。

5.进一步加大引调水力度。目前已利用位山引黄线路引蓄黄河水约1800万m³,10月30日潘庄引黄线路引调的黄河水已进入我市境内,预计引调1500万m³。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上级沟通协调,争取全年引蓄地表水5000万立方米以上,持续回补地下水,提高地表水利用量。

6.不断增强河道引蓄水能力。积极推进河道整治项目3个,改善河道环境,进一步增加河道雨洪调蓄能力。

(1)实施完成投资709万元的2020年清河道清理整治项目,清理整治我市境内清凉江段河道60km。

(2)2020年市老盐河治理工程。投资6984万元,清淤河上段河道48.31km,维修加固穿堤涵闸3座。该项目于4月30日进场施工,现已完成总投资的93%,预计12月底完工。老盐河治理完成后,可增加河道存蓄量400余万m³。

(3)2020年市河湖连通项目。投资730万元,对韩屯干渠、五、六号干渠及泊富路北边沟进行清淤,改建桥梁、节制闸各1座,维修节制闸2座。现已完成总投资的53%,预计12月底完工。

(四)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聚焦服务民生,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10项,其中包括承担的十件民生实事和二十一项民心工程。

1.十件民生实事和二十一项民心工程:总投资1.83亿元的江水村村通工程,既是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二十一项民心工程之一,共分两部分实施:一是水源置换项目。铺设地表水厂以下输水管网68km。目前该项目已完工;二是新建地表水厂项目。新建大树闫地表水厂1座及铺设水厂以上输水管网1.5km。该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97%,现正安装调试设备。江水村村通工程预计年底前实现通水,届时我市将彻底告别饮用高氟水的历史。

2.十件民生实事:投资2120.11万元的2020年市农村生产危桥改造项目,改造农村生产危桥30座,于7月2日进场施工,现已完成总投资的92%,预计年底前完工。

3.其它重点工程

(1)已完成投资200万元的2020年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工程项目,维修养护供水水厂的部分重点基础设施。

(2)市2020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灌溉水源置换项目。投资800万元,实施河渠联通及其附属工程,清理整治1号、5号、6号干渠和津德路东沟,修建5号干渠辛庄桥、1号干渠张六指节制闸和生产桥各1座。该项目已完成财政评审,正在准备挂网招标前期手续。

(3)农村坑塘整治提升工程。上级补助资金280万元,整治农村坑塘557座(水利坑塘50座、生态坑塘503座、养殖坑塘4座),该工程由受益乡镇为建设主体单位,负责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实施完成农村坑塘整治提升工程;水务局、农村农业局、住建局分别为水利坑塘、养殖坑塘和生态坑塘整治的技术指导单位,负责指导各乡镇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实施农村坑塘整治提升工程。目前,《关于实施农村坑塘整治提升工程的建设管理办法》(初稿),已征求完毕相关部门意见,近期将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加以推进实施。

(4)投资11.8万元,实施市市2020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城镇生活工业水量非农取水监测项目,更换安装非农在线监控设备4套。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预计年底前完工。

(5)投资175.104万元,实施市市2020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灌溉水量监测项目,安装农业监控设施64套。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财政评审,预计12月底完工。

(6)实施完成投资29.9万的水闸安全鉴定工作,对八里庄闸、杨圈闸、缴桥闸三座水闸进行了安全鉴定,确保及时维修或重建水闸,保障水闸工程正常运行。

(7)投资7万元编制市河湖保护名录,目前,市河湖保护名录已通过专家论证,近期将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公告。

(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严守“三条红线”,科学分配、合理利用全市水资源,切实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严格执行2020年度用水计划,依法依规管理取水许可。以超采区年取水量1万m³以上的非农取水户为重点,实时在线监测取用水量;在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农村井灌区,推行“以电折水”精准计量。利用“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通过电视、微信平台等媒体手段,广泛宣传节水常识和水利政策法规,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进一步巩固节水型社会创建成果。严格实行水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不断提升水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执法案件处理程序。协助税务部门精准核算取用水户每月取用水量,确保按时足额缴纳水资源税,截至2020年9月征收水资源税465.621万元。

(六)重点管控地下水开采。综合利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严控地下水开采。一是科学管水。充分利用29个地下水位监测点,实时在线监测全市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研判分析水位变化趋势及原因。9月22日,邀请专家对我市地下水位现状及下降原因进行评估分析,研讨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和措施。二是严控取水。按照省厅、市水务局有关要求,已于6月10日前完成取水井清理规范和电子标识安装工作,共摸排出取水井3799眼。编制完成《市2020-2021年度取水井关停工作方案》,计划2020年关停非农取水井26眼、农业取水井72眼。截至目前,已关停非农取水井16眼,待公共水源切换后,将适时关停剩余10眼计划内非农取水井,预计年底前关停完毕。三是依法治水。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采地下水的行为,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严格查处违法违规取水、凿井行为。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52余人次、车辆84余车次,立案查处涉水违法案件10起。

(七)切实增强防汛抗旱能力。立足水务部门职责,积极做好防汛备汛和应急抗旱工作。以水利工程、河道险工险段为重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险工险段53处,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对全市20座水闸进行摸排,并投资4万元进行维修养护。与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单位配合,编制完成5项防汛专项预案;已督促所有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编制完成应急度汛方案。组建8人的防汛抢险专家组、11人的专业抢险队,积极筹措防汛资金和物资,签订防汛抢险物资号料协议和抢险工作协议;并详细统计黑龙港行滞洪区防洪安置情况,制定了就地避险计划,进一步提高我市抢险应急水平,确保第一时间安全疏散转移,为汛期实现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自6月1日起,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与气象部门积极沟通,精准掌握预警信息;与上级水务部门密切联系,掌握上游降雨和河道水情,进一步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发现汛情及时上报、快速处理。投资30万元,实施2020年抗旱应急项目,安装节水管道1.15万米,现已完工。

(八)精准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推进落实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和结对帮扶工作,积极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和“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

1.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工作。明确市农村供水公司承担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任务的责任,加强农村供水公司集中供水管理,按要求标准检测水质,完善供水记录,维护东部7个乡镇332座健康水站,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2.结对帮扶工作。严格按照《市帮扶责任人管理办法》,加强帮扶责任人管理。对帮扶责任人进行业务培训3次,督促帮扶责任人按时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集中培训活动,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好“七个一”活动。针对每户贫困户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并加以落实。

(九)认真完成市委交办的其它重点工作。与局重点人员加强思想交流,做好局稳定工作。加大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力度,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2021年工作谋划

2021年,将继续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为主线,持续推进“河长制”,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助力我市水利事业迈上新台阶,早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目标。

(一)继续推进2021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南运河市段补水河道清理整治项目。估算总投资1474.82万元,清淤河前杨圈村段-村段河道28.23km。项目设计招标已于10月20日完成。

(二)积极争取市土河治理项目。估算总投资5500万元,清淤疏浚土河全长42.9km,改建桥梁7座、涵洞2座、节制闸1座。项目设计招标已于10月21日完成,并被省水利厅列入2021年中小河流治理计划初稿。下一步将继续积极跑办,争取项目早日列入省厅计划。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在今年完成的江水村村通工程基础上,将以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地管理农村供水为主要目标,在农村供水保障、水质监测、用户满意度等方面,不断探索完善,健全机制,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这项民心工程管实,管好,从而大幅提升农村供水服务水平,确保农村供水安全。

(四)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各级河长履职尽责能力。充分发挥河长巡河信息平台作用,及时掌握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情况,并定期通报,及时进行约谈提示、点对点督办,按照《市农村干部绩效管理办法》的规定,压实村级河长巡河履职责任,确保县乡村三级河长有效巡河率达到100%。继续督导摸排、整治河渠“四乱”问题,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河长,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提请市纪委监委启动追责问责程序,督促各级河长尽职尽责,不断提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强化水务系统应急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工情,与气象和上级水务局部门密切沟通,及时掌握雨情、汛情、工情,行洪时按照上级水务部门的指令启闭水闸,确保行洪安全。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提示、督导各级河长加强巡查,尤其是险工险段的巡查,确保汛期堤防安全。

(六)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牵头协调职责作用,继续督导落实《市2020-2022年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引黄引库地表水力度。按照《市2020-2021年度取水井关停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关停2021年计划内65眼非农取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