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十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十篇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5:19:22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1

一、宣传培训目的

通过开展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有效提高我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识灾、防灾、避灾能力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等技能,坚持“预防为主、避让在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宣传培训对象

镇级培训主要对象为各镇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镇所有村的村书记、村主任、文书及10个预案点的组长、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及地质灾害危险区的群众等。

三、宣传培训主要内容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学习,以及如何组织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如何指导群测群防工作等。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及识别。

(三)工程建设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防灾体系建设。

(四)山区农村房屋、水电、公路等建设工程及矿山开采活动中的施工工地、生活营区、工棚等的选址安全,如何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意识地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五)水电、交通、矿山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进行的切坡、弃渣堆放等安全问题的防范工作。

(六)汛期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时段,如何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

(七)如何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临灾前如何启动和实施预案。

(八)如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及宣传要点。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宣传培训工作领导、协调、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成立镇级宣传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长:

副组长: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2

20xx年5月12日是全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我镇“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有关工作,根据《xx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转发xx省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xx年全国20xx年防灾减灾有关工作的通知》(县减灾委办〔20xx〕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防灾减灾”活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由镇党政办、镇综治办、镇民政办和交安中心组成活动队伍,要求于5月12日前后做好防灾减灾活动。此次活动我镇制作两块宣传标语,并向县地震局、县应急管理局申请“防灾减灾”宣传资料。

二、广泛宣传,开展活动

一是集中开展宣传。

我镇于5月12日在集镇区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活动上向镇干部职工、司机、民工、商家、村民等群体发放防灾减灾知识手册、防灾减灾环保袋及扇子、登革热防控宣传册xx余份。二是注重青少年特殊群体宣传。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发放防灾减灾、登革热防控宣传资料xx余份,和校级领导及班主任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将利用校会、班会和家长会等会议进行大力宣传,提高青少年雷、电、地震、火灾等“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温习登革热防控知识,进一步提高防控能力。

三、取得的效果

通过开展活动,从不同人群层面进行了宣传,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重视,使更多人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掌握了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潜力,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更加珍惜生命。

四、存在的不足和下步打算

工作中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一是“防灾减灾”自救、救援能力存在短板;二是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

今后,我镇将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加大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全面提高我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为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xx镇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总结(2)

按照xx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纪念“5.12”汶川地震x周年暨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镇高度重视,迅速部署,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自活动方案下发后,我镇高度重视,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安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加强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一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培训。镇政府组织宣传队前往久和村凉水井滑坡点、福田村渔箭寺滑坡点、庆元村垮山湾滑坡点开展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培训,增强群众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和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培训,群众增强了对地质灾害的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险自救等知识的了解,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群众对防范知识了解的甚少,体现了对群众进行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培训的必要性。二是通过横幅、标语、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我镇在社区街道悬挂大小标语x幅,发放《xx省防震减灾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宣传资料xx余份。

三、组织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结合xx镇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实际,我镇于x月x日早晨,在重点监测点福田村渔箭寺开展应急演练,以此实例向群众作地质灾害防范宣传讲解,要求群众自己切实做好自觉防灾的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加强滑坡监测记录的管理。

要求监测员必须将雨前雨后的对比结果观察详细并记录归栏,规范记录,以供灾情的鉴定和群众的尽早转移。

二是切实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部分群众怀有一种侥幸心理,不习惯自我观察,参与撤离演练的积极性也不高,为此,加强群众对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培训和演练,以养成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自觉防灾的意识,以此提高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xx镇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总结(3)

为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知识、防灾减灾知识、应急避险知识,xx镇通过开展集中宣传和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镇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综合减灾能力。现将20xx防震减灾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真正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羊明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国地办、财政所、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等负责人为成员,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二、强化宣传,增强防震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在学校开设地震知识讲座,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学校开展了一次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灾能力。

三、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活动

我镇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回答咨询问题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xx余份,接受群众咨询xx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完善制度,提升救援时效

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步骤,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果。加强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及时充实抗震减灾应急队伍及应急小分队成员,建立应急队伍信息库,确保预案启动及时、运转顺利。严格值班制度,在汛期及历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时期,要求各村及相关部门实行值班制度,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及时上报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虽然我镇在防震减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缺乏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大;二是村镇建筑民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达不到抗震要求,全镇部分群众还居住在抗震能力低或不具备抗震性能的房屋内;三是社会公众防灾意识有待加强。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防震减灾制度,健全紧急救援体系,加强对群众的防震知识教育,提高群众防震意识,减小灾害损失。

xx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4)

防灾减灾,关乎生命,重于泰山。xx年前的5月12日,一场地震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的威力,也明白了自己的渺小。因此加强防灾减灾宣传,不仅能够提高全社会的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更是生命至上的重要体现。

一、召开会议,做好动员部署

根据《xx县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景减发〔20xx〕1号)文件要求,5月5日,xx镇召开防灾减灾宣传周安排部署会,对本周防灾减灾宣传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定于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当天,开展以“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二、结合实际,扩大宣传范围

为了持续扩大防灾减灾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影响力,xx镇利用x天精准扶贫贷款契机,组织人员对前来办理的群众进行防灾减灾宣传。同时积极与镇学区取得联系,于5月x日中午,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对学生们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

三、贯彻落实,开展专项活动

当天,xx镇开展以“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意在提高群众灾害事故发生后的避险能力、自救能力,同时增强群众对火灾、煤气中毒、溺水等事故的应对能力。

四、梳理总结,常态宣传巩固

在短短一周内,xx镇在不同领域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活动x次,宣传对象即包括普通群众,也有学生教师,同时也有政企职工。共摆放宣传展板x个,在不同地方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单x余份。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的同时,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常态宣传,让群众们都能对防灾减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宣传,才能巩固提升防治能力,建立稳定防治体系。

xx镇20xx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5)

今年5月12日为我国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提高公众防灾减灾应急意识和能力,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这一主题,xx镇结合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系列活动。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

根据市应急办有关文件要求,我镇专题动员布置“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协调各部门在活动周期间的具体分工和合作,共同做好“防灾减灾日”应急知识宣传活动,确保本次活动取得显效。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利用镇村干部大会,紧紧围绕以防为主、防抗相结合的方针,面向公众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御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的宣传教育。

二是5月12日,我镇利用集镇群众流动密集的优势,在街道设立现场咨询点,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分发资料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防灾减灾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xx余份,现场解答公众咨询xx余人次。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全镇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强化了防灾减灾工作措施。

三、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活动

在5月x日至x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期间,根据行业主要灾害风险,针对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集中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对镇域内企业、建筑工地、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重要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并建立台账,做好整治整改工作。

四、组织开展演练,增强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一是组织学校开展校园消防安全培训及疏散灭火演练,二是组织各村开展地灾、山洪重点区域应急演练。

既增强了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又提高了在灾情中逃生自救、互救、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应急抢险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意识,并从演练中发现问题与不足。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3

一、主要做法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乡三级政府都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民政、气象等18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指挥、部署协调和巡查指导,并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单位,实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

2、编制防灾预案。市、县两级每年在汛前都认真组织编制了《防灾预案》,经同级政府批准后,下发到有关单位、乡镇执行。对全市已发现的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填制“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到防灾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填制“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

3、开展科普宣传。每年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日”宣传,通过组织咨询服务队伍上街提供咨询服务,到乡村农户家中发送科普资料,出动宣传车到乡镇、村组进行巡回宣传,悬挂、张贴、刷写大型宣传标语和宣传图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群众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

4、加强业务培训。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分别举办两次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学习班。市国土资源局以召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形式,侧重培训县、乡政府分管领导,县、乡国土资源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县国土资源局以举办学习班形式,侧重培训县、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和地质灾害危险点监测人员。

5、构建群防体系。以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为骨干、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按照市设中心、县设总站、乡设站、村设组的组织机构格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测网络,具体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全市已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1529处,设立基层地质灾害监测点135处,在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的监测人员达539人。

6、加强巡查排查。每年汛前,组织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入汛期后,市、县、乡监测点24小时有人值班,并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组和应急抢险小组,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防治指导和抢险救灾。

7、健全规章制度。先后拟制定实施八项制度,即: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险情速报制度、汛期危险点巡查制度、异变危险点应急调查制度、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监测资料汇编上报制度、地质灾害预防预报、预警告示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奖罚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二、存在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汛期过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

3、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不足。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范围大,所需投入的治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市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足。

4、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来看,许多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有的些方随着采矿的延伸,长期抽排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塌陷。有的地方因公路建设的大面积开挖,很容易形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三、防治对策

1、普及地灾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采取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治灾意识。

2、引导农民科学建房。在农村民居选址时,国土资源部门要把好用地审批关,充分考虑综合防灾和应急疏散的要求,使农民建房避开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民切坡建房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4

成立__县“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工作组委会,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__任主任,副县长__任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民政局、广播电视局、教育局、卫生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安监局、科技局、消防大队、人防办主任、县应急办等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县应急办内),由__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政府办副主任__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要求各相关单位重视此项活动,按工作职责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认真搞好防灾减灾的宣传,具体策划安排了各单位5月12日到县城__广场、__广场举行集中宣传活动。

(一)开展一周的媒体宣传活动。从5月7日起,县电视台、5月7日-13日,在县电视台开辟专题栏目,重点时段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二)开展一次广场集中宣传活动。在__广场和__广场各悬挂1个拱门和9副气球,在__广场设置宣传点、摆放宣传展板、散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接受咨询。本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份,解答群众疑问300多人。县城关镇5个社区共发放资料2万份;人防办组织干部职工向广大市民宣传防空防灾知识,接受群众咨询,免费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发放《防空防灾应急知识手册》1000多册。增强了宣传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三)举办一次学校应急知识讲座。在__小学,我们邀请消防大队、水利局、人防办等单位的专家通过现场演练、举例子,生动形象的为学生们讲解怎样使用灭火器,发生火灾怎样处理,怎样防御山洪灾害,地震发生后怎么办等知识。

(四)开展了相关的隐患排查治理。国土局、交通局对全县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地方进行了排查;公安、安监、建设、环保、质检、药监、等单位对全县食品、药品进行了抽检和督查,安监、公安、环保、水利等单位对尾矿库闭库进行了治理。在排查治理过程中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宣传和安全隐患事故警示教育。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提高社会应对突发能力。

通过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了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有力的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了我县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提升了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树立了防灾减灾意识,对增强综合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5

今年我县气候变化异常,具体表现为前旱后雨。当前,虽然已进入秋季,但防讯形势依然严峻,各乡镇不能厌战,掉以轻心,地质灾害正呈现多发频发趋势,每位参训同志对本次培训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认真学习、严守纪律,学以致用,防治到位。通过培训,认清防灾形势,增强防灾意识,掌握更多的防灾知识,将地灾防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把握好各个环节,做好每个细节,切实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推动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此次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各乡镇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从思想上绷紧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根弦,认识到这次培训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搞好这次宣传培训,为下步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我们要把本次“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地区行署地质灾害防治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之一,作为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狠抓落实。“五到位”工作:一是对辖区内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到位;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三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四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五是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到位。五到位中人员到位是基础、评估到位是源头控制、巡查到位是过程控制、预案到位是末端控制、宣传到位贯穿于地灾防治工作的始终。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基层机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工作,对切实加强全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以及有效避免居民建房可能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政府的具体部署上来,要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工作,努力推进我县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切实开展好“五到位”培训工作。

(一)村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制度要到位

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宣传开展“村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的必要性,充分调动激发村民的防灾、防患意识。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居民建房点,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在其办理宅基地申请手续时,提出“请有关资质单位或专家对其地质灾害隐患开展简要评估”的建议,对评估结果危险性大、适宜性差的地区要劝阻房主另行择址建房。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要到位

为进一步完善群策群防网络、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内容。各乡、镇要落实好以下三项措施:一是要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并根据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条件的要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数据库。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或数据库要及时更新、逐级上报,确保县地灾办对本县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数目、各隐患点具置和隐患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进一步复查、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措施。在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基础上,各乡镇要对各隐患点群测群防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各隐患点“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两卡发放到位、防治责任人到位、防治预案到位、汛期值班到位等“四到位”。三是要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联络员联系方式编制成“地质灾害防治通讯录”,发放给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联络员,并上报县应急办、县地灾办。通讯录要及时更新、及时调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联系到位。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排查要到位

一是各乡镇要根据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在全县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基础上,结合汛情变化、气象预报等因素,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再一次全面再巡查、排查。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巡查、排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对各隐患点要做到直接到点,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登录的各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落实各隐患点两卡发放、防治预案、值班等到位情况。并对巡查情况建立巡查日志,巡查日志要有群测群防员和责任人的签字,对巡查日志要建立档案并做到妥善保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县应急办、县地灾办。

二是要及时对历年来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的搬迁避让农户进行摸底排查,查清楚地质灾害点的发展变化情况、各搬迁避让点的搬迁进展情况、搬而不离的情况、搬迁后返住情况、搬迁新点的住房情况和地质灾害情况等。具体要求为:1、凡属地质灾害搬迁农户住房已修建好的,必须限时无条件搬出;2、地质灾害搬迁住房还未修建完善的,要抓紧修建完善,并安排好临时搬迁避让;3、对搬迁到新居后又返受地质灾害威胁地的老房内居住的,必须做好工作,责令限期搬迁到新居住地;4、对搬出后的受威胁农户,必须将房屋、圈舍等彻底拆除,并将土地复垦。各乡镇人民政府于2010年9月1日前将清理检查情况专题书面上报县地灾办。

(四)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要到位

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要做到发放到位、宣传到位,同时主动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画、墙壁板报、宣传页、两卡等形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避险方法、联系方式、防治措施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确保当地居民知道何处危险、何时避险、怎么避险。

(五)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要到位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依据有关文件,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编制防治预案,制定隐患发生时的具体巡查、避险、救险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人,确保预案到位、人员到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公布于众、发放到相关责任人手中,并集中相关人员开展预案学习、培训,重点隐患点应急开展预案演习,确保每个相关人员都熟悉掌握险情发生时自己的位置、责任和应采取的措施。

三、根据实际,结合培训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6

实践表明,动员全民力量,开展群测群防科普宣传,无疑是防灾减灾的最有效“法宝”之一。2008年12月27日通过的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地震灾害群测群防是集群众动员、宣传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预防与互动举措。群测群防工作的基础是群测群防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的质量影响整个群测群防工作成效。目前,群测群防防灾减灾教育宣传内容设置不全面,主要偏重于灾前预测,灾害防范的内容相对缺失。建立一种群测与群防双效合一的体系,成为新形势下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体系建设思路与模式。这种模式应是一种广义上的多元化公众参与,包括参与主体和功能的双重多元化。将多元主体融入群测群防宣传体系的同时,完成了自身灾害防范知识的学习、巩固和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参与人员层次结构与参与渠道交叉的网络式宣传管理系统,对七八十年代群测群防体系的体系结构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和突破性改变。它要求我们通过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路径的建设,使群众在接受群测群防知识时,自觉地将对灾害预测、预防、自救和协助救援的理解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和与人交流中。这样不仅自身能发挥群测群防员的职能,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人群加入群测群防队伍,真正依靠群众力量。这样“扎根深、普及广、出成效”,能显著提升群众防灾救灾意识、技能和灾害心理承受能力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架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治理理论为框架,从群测群防的困难与变革出发,探索性地提出多元主体参与下的网络化治理结构及其实现途径。

一、建立网络化治理的群测群防宣传体系的必然性

(一)当前群测群防宣传体系的问题与困难

群测群防是通过确定灾害监测站点,发动区域内群众直接参与灾害宏观监测,及时捕捉异常信息,预警自救。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群结合灾害预防方式。目前各省市县地质部门均建立了多个地震灾害监测点,发展群众监测员,并逐渐与水利、畜牧等部门合作,借助相关部门的监测资源,汇总信息,综合判断预警。这种宏观、微观监测相结合的防灾手段充分整合了各种资源,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手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震预警的准确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对地震灾害应对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体系存在不可忽视的操作困难,也是目前群测群防体系面临的难题。首先,群测群防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预设的宣传和防范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信息沟通方式革新,人口流动性强,如何利用即时信息平台、摒除谣言、准确信息、解决观测点分布及观测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成为现存群测群防宣传和防范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何保证群测群防人员为灾害防范作出的贡献与收入匹配,以稳定并不断扩大人员队伍,进而提升宣传和预防效果。其次,从地震灾害的应对要求来看,群测群防不应仅限于对遴选出的群测群防人员进行预防知识教育,而是应当以全体民众为对象,包括震前预防、震中自救、震后心理恢复等全方位的知识普及。这样才能实现全民防灾减灾,灾害损失最小化的公共价值追求。由于目前的群测群防体系通过自身的动态调整以应对上述因素的制约,地震灾害群测群防效果大打折扣,对震后救助和人民生活恢复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因此,在信息化飞速发展、公民社会逐渐崛起和地震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建设一个覆盖全面、参与多元化、机动性强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网络,对改善现有宣传体系、转变公众防灾减灾思想、协助解决群测群防体系存在的问题,具有必然性、紧迫性、现实性。

(二)网络化治理:一种合作治理的创新模式

1.概念解析与治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化治理由于具有促进社会组织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优势,被迅速应用到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并逐渐演化为主流的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

网络化治理的标志是依赖伙伴关系、协议和同盟完成公共事业,平衡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并提升公共价值。虽然已经过20年的研究,但学者们对于网络化治理的定义莫衷一是,认为尚未形成一个网络化治理的一般性定义。学者KeithG.provan与amyFish将网络化治理定义为拥有特殊资源的自然组织形成的、能够使特殊资源作用最大化的结构关系,是一种治理机制和途径。学者Scharpf与o’toole强调了网络化治理的多元性,认为网络化治理是重新构建网络关系,动员和组织行动,达成横向的多边协调。agranoff和mcGuire的定义突出了网络化治理在管理中的优势,提出网络化治理的治理者必须具备不同于单一组织治理的能力、技术和知识。综合上述定义可知,学者们强调了网络化治理当中的必备因素:多元利益主体、网络横向和纵向的层次结构、资源利用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7

 

防汛减灾及地灾防范工作汇报1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召开的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县积极组织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召开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会议,专项针对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严明工作纪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中之重,全力抓好主动作为、提前部署、积极备汛等工作。现将我县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降雨量和受灾情况

 

今年我县境内4月初开始了降雨,5月份降雨较常年偏少约一成,6月份降雨较常年偏多约两成。其中6月8日至23日降雨较集中,约占入汛以来降雨量的80%,发生了多次短时强降雨。截止目前,我县镇、镇、镇、镇、等乡(镇)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6次,造成经济损失近600万元,因提前预警,成功转移农户37户170余人,实现人员零伤亡目标。

 

其中,6月11日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草坪子组16户64人受灾,造成房屋被淹、道路冲毁等,直接经济损失达460万元。因提前预警、监测工作到位,提前转移沟道沿途两岸群众29户129人,未造成人员因灾伤亡。

 

二、开展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

 

今年以来,我县组织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召开县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2次,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召开的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传达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防汛救灾工作指示批示和省委彭清华书记在6月29日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精神,并结合我县的实际,对全县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工作进行多次部署,确保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强化责任,健全机构

 

因机构改革,成员单位人员变动,县人民政府及时调整了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时,按照防汛减灾工作要求,各乡(镇)也对应成立了乡(镇)级指挥部,并明确了各级防汛职责。截止目前,全县成立了应急抢险队27支1106人,抢险队分别为各乡镇应急抢险队16支、乡镇民兵预备役、县武警中队干警、消防救援大队、县森林草原应急灭火大队、交通运输局应急抢险队、水利局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卫生应急救援队、公路分局党员先锋队、应急通信保障队、国电分公司应急抢险队、人武部应急连,形成了县、乡、村专常兼备的救援体系。

 

(三)强化建设,严格值守

 

一是我县除各级抢险救灾队伍外,针对防汛减灾工作,专项成立了防汛综合值班办公室,分别以6名县级领导按月、7名科级领导按周、6名抽调人员按“四班制三班倒”的形式开展值班值守,并指派2名人员(a、b岗)兼职处理防汛减灾工作日常事务;同时,各乡(镇)也成立了防汛减灾办公室。二是为做好预警预报工作,严明县、乡两级相关办公室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接收县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和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监测数据,做好雨汛情信息上传下达,特别在较大雨情预报时,及时以qq、微信、预警平台短信等形式通知各乡(镇)及企业做好防范预警工作。同时,严格落实防汛减灾指挥部办公室对各乡(镇)企业及隐患点监测人员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工作。

 

(四)强化储备,完善预案

 

一是按照省、州防汛减灾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了《防汛总体预案》《防汛抗旱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大江大河防汛预案》《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汛抗旱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二是根据《2020年救灾物资采购储备计划》,预算资金为300万元,计划分3批次采购,结合历年灾情趋势和各乡镇物资储备情况,已向全县16个乡镇调拨了一批帐蓬、雨鞋、雨衣、手电筒、棉被、彩条布等防汛物资,并督促各乡镇做好统筹管理,确保发生灾害时能第一时间保障到位。目前,我县已储备帐蓬1200顶、雨(衣)鞋1500套、手电筒700把、棉被2800套、水管4.5万米、铁丝网500公斤、编织袋2000条、柴油发电机5台、抽水机2台、救生衣900件、应急人员装备100套、大米10吨、清油1000桶、车辆28辆;挖掘机4辆、装载机6辆。

 

(五)强化督查,抓好演练

 

一是组建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驻县督导技术单位等部门为成员的督导检查工作组,深入各乡(镇)督导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物资储配等工作。二是按照省自然资源厅“七查”工作要求,完成了全县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共计销号11处(均为已全部实施避险搬迁或工程治理点位及部分合并点位),新增3处泥石流隐患点,2020年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隐患点位435处。其中,泥石流219处、滑坡159处、崩塌55处、不稳定斜坡2处。汛期开始后,按照省州工作部署,我县迅速启动了地质灾害防治“回头看”及隐患再排查工作。通过再排查,新增隐患点6处,销号1处,目前纳入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440处。三是投入资金220万元,完成了河、松林河、子耳河、三岩龙河、洪坝河、踏卡河等大小9条河道沿岸38处防洪隐患排查,对松林河湾坝段多处河道、三岩龙河乡政府段、洪坝河羊圈门段等13个河段进行了河道疏浚整治。四是我县结合“5·12”防灾减灾系列工作部署,组织乡(镇)、村、组民兵预备役人员、党员先锋队、站所院校救援队伍及监测人员按照“一点一演练”的要求开展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控应急演练400余次,实现所有地灾隐患点演练全覆盖。

 

(六)强化宣传,增强意识

 

我县以“3·22”世界水日为契机,通过微信、qq、电话短信等方式,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宣传,向群众宣传讲解了防洪避险知识,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集中培训16场次,发放了《山洪灾害及其防治手册》500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光盘200张,发放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手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手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地质灾害识灾避灾挂图》等宣传培训资料25000余份,深入隐患点及入户宣传约1300次,受训群众约18000余人。

 

(七)强化协作,科学防治

 

通过配备雨量监测设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北斗”预警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县预警监测能力。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山洪灾害预警非工程措施监测雨量(水位)监测站点已实现16个乡(镇)全覆盖,全县累计在用的雨量监测站57个(其中省建共享18个),水位监测站24个(其中省建共享2个),简易雨量站61个,预警广播61套;在地质灾害重点监测点安装的51套监测设备,并为各乡(镇)配备“北斗”预警系统。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按照中央、省、州要求,建立了完善的体系和工作机制,并在近两年有成功避险的案例,但仍然存在报讯率低的问题。目前我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预警平台报讯率为78%,主要原因是监测站点投入运行使用近8年,部分雨量站、水位站设备损坏(或遗失),不能使用或者可靠性降低,造成收集数据不准确。经2019年县财政投入资金新增31处监测设备后,损毁监测站点得以恢复,县级平台已能正常接收数据,但省级平台不能正常接收数据,原因是省级系统运维单位授权编码后才能进入省级平台,目前正在衔接此项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全力做好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做好值班值守管理,定时不定时对各隐患点监测人员值守情况进行抽查;

 

二是做好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接收工作,及时传达雨汛情信息;

 

三是加强管理好预警平台的维护,保证平台在整个汛期能正常运行;

 

四是全力抓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全县群众掌握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知识,增强群众防汛意识;

 

五是落实督导检查常态化,对查出的问题,坚持立改立行;

 

六是严格落实好上级下达的各项相关工作。

 

防汛减灾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防汛工作力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主动,落实上细之又细,环环相扣,精心准备,严密监视,高度警惕,随时监控雨情和水情,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不断完善防汛措施,确保安全渡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防汛减灾及地灾防范工作汇报2

 

1、2020年防汛防地灾工作总结报告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高度重视省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防汛防地灾和安全度汛工作。将防汛防地灾工作作为一项政治责任,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认真传达学习省委书记彭清华对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阿尔组阿尔寨发生山体滑坡重要批示精神和在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精神、市委和县委主要领导对认真贯彻相关会议精神的批示和决策部署。二是认真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重大事件、重要时段和重要会议党政主要领导。

 

2、亲自抓、亲自安排部署,分片分线落实好行业安全度汛工作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好防汛防地灾主体责任。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方案预案,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不断加强防汛防地灾队伍建设。三是突出重点,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环节加强防汛防地灾隐患拉网式排查整治工作,对全乡各种防汛防地灾动态进行监控掌握,确保我乡汛期防汛防灾持续稳定向好发展。四是按照省防汛防地灾工作督察要求和反馈问题整改意见,能整改的马上整改,不能整改的,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实效。二、增强防汛防地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制订和印发相关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和更新完善应急演练实施方案、防汛防地灾、地质监测等应急。

 

3、预案,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责任体系和企业主体责任。与各村、山洪监测员和地质灾害监测员签订2020年防汛减灾目标责任书15份。与18个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分别在5、6、7、8、9月开展了防汛防地灾隐患排查工作。对各地质灾害监测隐患点、已退出隐患点、公路上下边坡、农户居住地上下左右、企业厂房上下等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要地段、河沟道、防洪工程作为重点进行检查。加强落实各村防汛防灾工作责任制、组织机构、值班制度建设,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和通讯设施建设等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各类水利工程、防洪设施的运行等检查力度,督促完成各企业、水电站的逃生。

 

4、通道建设。完善7个地灾点和2个山洪灾害点应急避险预案,发放更新地质灾害明白卡350余份,开展各地质灾害监测点应急演练12次。加强对地质灾害监测员的监测和引导群众逃生培训工作。(二)做好了汛前物资储备。物资储备情况:94顶救灾帐篷、两台应急发电机、52条彩带布、一箱蜡烛、39支手电筒、十捆20米救生绳、两捆50米救生绳、20个头盔及20件携行工具等汛期应急物资。与XXXX乡连锁利民销售店签订食用物资储备协议,一旦遇到灾情,及时提供食用物资。(三)加强宣传教育和预警预报工作。通过召开乡干部会、村组会议、村民代表会、户长会、院坝会,利用村村响广播、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手机短信和微信群宣传等。

 

5、多种渠道,大力宣传防汛防灾知识、地质灾害应急逃生知识常识。利用脱贫攻坚走村入户、文化走基层文艺演出活动等活动宣传教育防汛减灾知识,提前造氛围,提前宣传,提早警觉,综合运用防汛防地灾常识,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避灾能力。(四)应急抢险处置得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7日上午XXXX乡五个村发生不同程度泥石流灾害,XXXX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乡党委书记张道杲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出动乡村干部及民兵70余人,紧急转移群众180户720人,发放应急物资方便面210桶,饮用矿泉水200余瓶,应急响应撤销后群众才回原住处;7月27日,各村道路垮塌中断,全乡共出动80余人党员干部,对垮。

 

6、塌道路进行抢通,引导群众第一时间进行生产自救,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出行便利。

     三、常态化开展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检查我乡把防汛防地灾隐患排查和地灾防治相结合,加强值班值守,常态化推进我乡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1、对非煤矿山和地质灾害点常态化跟踪监管。配合协助国土、安监、水务、交警、回隆派出所对雅安市金来矿业有限公司晏如铜金矿矿山开展安全度汛综合检查。

     2、对已建养鸡场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和擦安公路老鹰岩河沟沙石治理工程,在建XX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香菇基地建设、海洋村机耕道建设和村文化卫生室建设的地勘、施工、用水安全工程等在建工程进行安全度汛检查。要求按照安全度汛要求,对电线杆移位、高压电安全。

 

7、距离、土荒转移等都要以安全标准建设,保证质量,保证安全。

 

8、督察。

     五、工作亮点

    1、对防汛防灾工作进行全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参与率高,百姓评价好。

    2、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已完成西冲沟、养。

 

3、鸡场沟、老鹰岩等隐患治理工作。物资储备到位。及时完善和补充汛期应急物资,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村组和群众对安全度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大意思想。

 

    2、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主动排查隐患积极性不高。企业在隐患治理上资金投入不足,责任落实不力。

    七、下一步打算

  

    1、汛期安全永远在路上、存在于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的行动。防汛减灾要时时讲、处处讲,要大力宣传防汛防地灾防范常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8

时值汛期,降雨频繁,雨量较大,塘溪镇背靠山区的地理环境易发各类地质灾害。为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在主汛期前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创造良好安全环境,塘溪镇扎实开展地质隐患点巡查防治工作,三举措筑牢地质灾害防护网。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普及安全知识。通过微信群和手机短信推送、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各村地质灾害巡查员培训会议、周二夜雪入户宣传、开展灾害点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宣讲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控知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安全意识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

二是强化隐患排查,落实监测制度。对辖区内的公路上下、河沟两旁、山体、边坡治理点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能够整治的地质灾害隐患,尽快落实隐患整治,对不能立刻落实的隐患整治点,落实专人监测监管,及时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组织灾害点群众撤离。巡查员在常态巡查的基础上,深入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与风险防范区,并与村级群测群防员保持联络,及时发现隐蔽性强、危害程度大的隐患点,及时报告危情。目前,共设立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8处。

三是建立应急队伍,强化物资储备。建立抢险救灾队伍,加强应急抢险技能培训,开展镇村应急演练4次,不断提升应急抢险队伍的应急处置和救灾能力。全面盘点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库,做好物资登记,对于缺少的物资,迅速进行补充,做好抗大涝、抢大险准备。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9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讲饮讲食”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乡镇国土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国土有关的工作,为清溪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今年国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耕地保护。

根据本镇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建立以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为重点,切实落实政府和有关部门管理国土资源的共同责任,采取各种措施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力度,保证我镇的土地合理利用。

二、积极做好信访接待和土地巡查执法工作

根据市上关于开展土地执法巡查工作信访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信访接待制度,认真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做到回复率100%。我做好信访接待和巡查执法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每月巡查不少于一次,随时掌握全镇违法违规使用土地的情况出现,及时将违法用地行为遏止在萌芽状态。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法律意识

一是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乡镇主要领导多次在镇村全体干部会议上宣传国土资源政策法规,部署安排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二是积极利用标语、条幅、咨询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土地宣传活动,努力为我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做好土地修编工作过程中,积极为本镇取得建设用地办理各项手续。

四、建立制度,落实责任,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认真编制全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各村和有关人员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建筑物、交通线路、水利设施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对各隐患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评价,提出具体防范意见和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

二是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健全“统一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是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乱占耕地清查工作。

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使之覆盖到有灾害隐患点的每一个行政村。各村均确定了一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联络员,建立健全横向纵向完备的群测群防体系。对规模大、危害严重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实施重点监测,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明确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定监测责任人及日常监测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10

一、地质灾害点的主要分布

(一)地质灾害现状及主要特点

年初我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在去年8月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中又发现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去年在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对大帽山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的群众进行移民搬迁等方式,彻底消除隐患,截止目前我区还有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滑坡4处,崩塌9处,潜在不稳定斜坡3处,威胁到一场养殖场、一栋教学楼以及42户群众近177人的生命安全。

本区地质灾害点的主要特点如下:

1、分布不均,北东多西南少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丘陵、低山地段,大多分布在北东部山区,总体上呈现出北东多西南少的特点。

2、滑坡、崩塌为主,规模较小

地质灾害大多为规模较小的滑坡、崩塌,影响范围一般波及一座或几座房子。

3、雨季多发,旱季少见

地质灾害大多数发生在雨季,并且较多出现在雨季的强降雨期间或强降雨后的几天内,旱季较少发生。

4、灾前征兆不明显,突发性强,危害性大

滑坡、崩塌大多数发生前征兆不明显,并且运动速度快、突发性强,容易造成人、畜的伤亡及财产的损失,危害性大。

5、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

目前发现的地质灾害大部分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主要发生在山前地带人为削坡建房等形成的斜坡处,自然因素产生的地质灾害少。

(二)地质灾害态势预测

1、年降雨趋势预测

(1)气温:预计年平均气温偏高,气候变暖现象仍将延续。冬季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春雨季气温偏高、雨季平均气温略高;台风季接近常年至略偏高。

(2)降水:预计年总雨量偏多。冬季降雨量偏少;春雨季降雨量偏少,春播期降雨量偏少;梅雨季总雨量偏多;台风季总雨量正常略多。

(3)台风:预计年影响的台风或热带风暴4~5个,比常年略多。其中有1个严重影响的台风或热带风暴。

2、市年主要季节气候趋势展望

(1)冬季(年12月~年月):预计冬季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其中:12月正常,1月略偏低,2月略偏高。极端最低气温略低于常年,岛内2~4℃,岛外0~2℃,靠山地区可达-2~2℃。预计年冬季总降雨量偏少,各月降雨量分布大致是:12月正常,1月偏少,2月略偏少。

(2)春雨季(~月):预计年春雨季平均气温偏高,其中:3月略偏高,4月偏高,预计春播期(2月下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预计年春雨季降雨量偏少;春播期(2月下旬~4月上旬)降雨量偏少。各月降雨量分布大致是:3月偏少,4月略偏少,有可能发生春旱。

(3)雨季(5~6月):预计年雨季平均气温正常略高。其中5月略偏高,6月正常。预计年雨季于5月初期开始(较常年稍早),6月下旬中期结束(接近常年)。预计年雨季总雨量偏多,梅雨强度偏强。月份分布大致是:5月雨量偏多,6月雨量略少。

(4)台风季或夏季(7~9月):预计年台风季或夏季平均气温接近常年至略偏高。其中7月偏高,8月正常,9月正常。预计年台风季或夏季总雨量正常略多,其中:7月雨量略少,8月雨量正常略偏多,9月雨量正常略多。

预计年台风季或夏季影响的台风或热带风暴4—5个,比常年偏多,其中有1个严重影响的台风或热带风暴。月份分布大致是:7月1个、8月1—2个、9月1—2个。

预计年夏季(6月下旬~9月)≥35℃的高温日数正常,岛内可达5~8天,岛外可达8~12天;极端最高气温接近常年,岛内约36~37℃,岛外约37~38℃;局部地区高于38℃。

3、主要气候灾害预测

(1)强降温:预计年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会出现阶段性强降温。

(2)干旱:今年秋冬季至明年春季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将发生气象干旱,请注意做好蓄水防旱工作。

(3)台风:预计年夏季可能受1个台风或热带风暴的严重影响,发生大风或大暴雨灾害。

4、主要预测依据

从年7月,赤道太平洋海温转为负距平,进入拉尼娜事件。从多个耦合模式的预测结果来看,拉尼娜事件至少要维持到年春季。

常年,副高对于enSo的响应期为4—6个月,今年副高对enSo的滞后期仅有3个月,10月就转负;同时,北面冷空气活动加强,在二者的配合下,冷空气不断南下,故出现了12月17日岛内2.4℃的低温。预计年冬季(1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也是略低于常年。一般来说,拉尼娜年,副高的第一次北跳会偏早,导致春雨季(—月)的降水偏少,有可能发生春旱,会对春播造成一定的影响。

预计年雨季(5—6月)于5月初期开始,较常年较早,梅雨强度偏强,雨水会偏多。考虑到拉尼娜过程的持续影响,预计年夏季(7—9月)台风个数会较常年偏多,其中有一个严重影响的台风或热带风暴。

5、地质灾害态势预测

根据降雨趋势和本区环境地质条件,预测本年度我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较常年略偏少。

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主要地段在我区的大帽山农场、新圩、内厝镇山前地带及内厝镇小光山矿山等区域。

除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容易发生灾害外,受台风、暴雨袭击,高陡边坡、山边河边、建设工程开挖地段等区域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与滑坡。

二、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范围

依据预测的地质灾害活动区域,确定今年我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重点镇(农场)有4个、行政村(社)有10个。

三、重点防范期

每年汛期(~10月)是我区地质灾害多发期,为重点防范期。强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汛期内日降雨量大于50mm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大于100mm的时段是重点防范期中的防范重点。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有关部门要以人为本,以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区、镇(场)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分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有关部门应认真落实责任制,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区、镇(场)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分局要协助区、镇(场)政府,进一步建设群测群防网络,要换发新《防灾明白卡》与《避险明白卡》,要修改完善《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要加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工作,对在地灾易发生区的村,村(居)民建房用地要作地灾危险性评估;认真落实汛期防灾值班制度,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指导、监督工作。区建设部门要掌握在建工程的情况,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工程做好防治工作;区水利部门要及时向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通报洪水信息,并做好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防治;区交通、市政部门要做好道(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的检查落实工作;区旅游部门要做好旅游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勘察单位要协助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分局开展灾情应急调查和做好抢险救灾的技术指导工作;其他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工作,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危害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全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意识和抗灾能力。今年要结合宣传、贯彻《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5),加强新圩、内厝、马巷镇、大帽山农场及非煤矿山等地质灾害多发地的防灾宣传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画、宣传手册等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基层防灾负责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法规知识培训。重点对年隐患排查中发现地质灾害点的镇、村业务指导及防治知识和法规知识培训,特别是组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三)进一步建设群测群防网络,搞好监测工作

群测群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过群测群防可以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遇到灾害性天气可以通过群测群防网络迅速部署防灾抗灾工作,及时组织受威胁的人员撤离避让,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镇(场)要在年初步建立网络的基础上,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要求”和“四应知”、“四应会”、“四应有”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群测群防网络分为四级,分别为:灾害点监测网(四级网)、村(社区)级监测网(三级网)、镇(场)级监测网(二级网)和区级监测网(一级网)。

灾害点监测网(群测群防四级网)

---负责对具体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本身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外,还应把该灾害点威胁的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入监测范围;

---其监测手段主要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监测,一般进行简易的相对位移监测和宏观观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

---灾害点的监测由受威胁的人(单位)负责。

村(社区)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三级网):

---负责组织、监督该村(社区)地域内地质灾害点的群众监测、预警;

---负责该村(社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组织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组织群众在临灾时紧急避险,发生地质灾害时组织人员抢险救灾。

---村(社区)级监测网由村(居委会)主任负责。

镇(街道)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二级网):

---负责对三、四级网进行监督管理;

---负责该镇(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跟踪,并对监测资料进行核实;组织地质灾害险情巡查,组织群众在临灾时紧急避险,发生地质灾害时组织抢险救灾。

---镇(街道)级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副镇长(场)负责。

区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一级网):

---负责对群测群防二、三级网的监督管理;负责本区群测群防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

---负责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较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跟踪,和对监测资料进行核实;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和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有关镇政府(场)、村(居)委会和矿山及管理重要设施的有关部门发出预警通知;

---组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应急监测;发生地质灾害时组织抢险救灾;

---区级监测网由区政府组建,由分管地质灾害防治的副区长负责。

监测技术方法: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采用裂缝位移测量(相对位移监测法)及宏观观测(目视监测法)两种方法。

裂缝位移测量法主要用于有明显裂缝的灾点,是在裂缝两侧设桩或设片、设尺观测裂缝变化情况的方法,监测点主要选在滑坡后缘、中部、前缘主裂缝两侧或建筑物裂缝两侧,监测点每组两个,视实际情况布设3~5组。

宏观观测法主要目测地质灾害体、不稳定边坡及周围的掉土、掉石、滚石、冒水、冒沙、裂缝长宽变化及泉水、民井的流量、颜色、水位变化和树木歪斜、动物异常等地质灾害发生前在宏观上表现出的变化特征。我区的地质灾害点大部分发生前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征兆,主要采用宏观观测法进行监测,即目视法监测。

监测工作制度:

监测频率:每年~月和11~12月为正常时段,每一个月观测一次;每年~10月为汛期,每10天观测一次;如发现灾害点有异常变化或遇暴雨及连续降雨等要加密观测(如每天1次或一天几次)。

监测资料的上报:监测人每次监测都应认真做好记录,并填写在预定的表格内。监测记录应按规定及时上报,正常情况每月上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上报。

监测资料的分析、预报: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分局负责对上报的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预测预报。

直接危及交通、水利、市政设施和旅游区、林区等的地质灾害,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组织监测、预防。

“四应有”、“四应知”和“四应会”基本要求:

(1)村(居)委会做到“四应有”

应有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群众转移预案;应有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巡查制度、速报制度;应有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监测人、协管员;应有地质灾害防治简易工具、通讯工具。

(2)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做到“四应知”

应知辖区隐患点(区)情况和威胁范围;应知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应知险情灾情报告程序和办法;应知灾害点监测时间和次数。

(3)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作到“四应会”

应会识别地灾发生前兆;应会使用简易监测方法;应会对监测数据纪录分析和初步判断;应会指导防灾和应急处置。

(四)加强汛期防灾工作

1、防灾工作检查

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分局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在汛前对群测群防网络、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情况、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进行全面检查和在汛期内进行抽查,另外还应对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的,要责成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及时整改,并将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上报区政府。

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汛期期间,镇政府(场)、村(居)委会应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巡回检查,对可能出现险情的,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向区政府、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分局报告。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分局接到险情报告后,要及早赶赴现场,调查鉴定险情,提出处理对策措施。

3、汛期值班

汛期期间(4月1日~10月30日),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值班工作,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分局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制。逢台风、暴雨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期间,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全天有人值班,分管领导24小时岗位带班。值班时要保持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

汛期期间市、区两级政府办公厅(室)值班电话和市、区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系人及电话。

4、强降雨防灾

(1)当天气预报日降雨量可能达到50mm(暴雨)以上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可能达到100mm以上时,镇政府(场)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2)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时,各区人民政府接到预报预警后,要依照防灾责任制的规定,逐级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区域内的村(居)民,并及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响应,做好防灾抗灾工作: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三级时,区、镇人民政府、场及有关部门应部署防灾工作,加强值班;镇(场)、村(居)防灾负责人应适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隐患点和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村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下称“协管员”)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镇人民政府、场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四级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镇(场)、村(居)防灾负责人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隐患点和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协管员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启动《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适时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避让。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五级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并组织做好防灾工作和随时抢险救灾准备(抢险人员随时待命);区人民政府及时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镇人民政府、场及时启动《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立即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并对其它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派出应急小分队或者包村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汛期地质灾害转移对象: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坡、边坡建筑物内的群众;易发生泥石流山沟及沟口(低洼)地带的群众;其他在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带的群众。

(3)当突遇短时间强降雨(3小时降雨量超过30mm)时,村(居)委会防灾责任人、协管员要及时了解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山坡地段的情况,并关注雨情,适时组织受威胁的人员转移避险。

(4)按照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防御台风、暴雨的部署开展防灾抗灾工作。

当日降雨量可能大于50mm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可能大于100mm时,区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应对在建工程、公(铁、道)路、水利设施、旅游景点的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巡查,并做好抢险应急准备。

(五)做好地质灾害预报

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分局应会同区气象台,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结果和大气降雨观测、预报等资料,及时作出地质灾害预报。接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后,区政府和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分局要及时向下通知和部署防御工作,让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和有关方面提前做好防范。

依据地质灾害监测资料进行地质灾害预报时,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分局对上报的监测资料要及时整理、分析,可能发生灾害的要及时进行预测预报,并报告区政府及所在地的镇政府(场)和有关方面做好防范。

(六)加强应急处理与及时抢险救灾

1、建设基层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

要按照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各镇(街)、场、村(社区)的实际建设基层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地灾村(社区)要建立地灾应急自救小分队。

2、及时抢险救灾

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发生后,区政府应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按既定预案要求组织抢险救灾。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分局要会同区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险、灾情发生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情况,提出应急处理措施;抢险救灾队伍要迅速进入现场排险和抢救受灾人员;其他有关部门应按照应急预案的分工和要求及时做好抢救受灾的相关工作。

(七)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为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5),分期分批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规划和落实,年计划治理1-2处地灾隐患点。

直接危及交通、水利、市政设施和旅游区、林区等的地质灾害,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治理。

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新建工程,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

(八)安排防治资金

各级政府要安排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群测群防网络与预警体系建设以及抢险救灾、地质灾害治理等防治工作。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治理费用,经济困难的在实施治理后政府予以适当补助。直接危及交通、水利、市政设施和旅游区、林区等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新建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建设单位负责。

五、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