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施工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5:32:41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1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施工扬尘治理,严肃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解决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物拆除工地施工扬尘突出问题,提高建筑施工标准化水平;建立施工扬尘治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遏制施工扬尘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主要工作

各级城市管理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根据职责分工,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做好施工扬尘治理工作。

(一)监督建筑工程各方主体主要责任落实情况。

1.建设单位的主要责任。建设单位对施工扬尘治理负总责,应当将施工扬尘治理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相关内容,并及时足额支付。

2.施工单位的主要责任。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施工扬尘治理责任制,针对工程项目特点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治理实施方案,并严格实施。施工单位应当在建筑工地公示施工扬尘治理措施、责任人、主管部门等信息,并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送施工扬尘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3.渣土运输单位的主要责任。渣土运输单位应当建立工程渣土(建筑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使用合规车辆,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人员管理。

(二)监督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1.施工场地。施工单位应当在建筑工地设置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要进行硬化处理。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防尘措施。施工现场出口处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驶出的车辆进行清洗。

2.施工废弃物。建筑土方、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建筑物内垃圾应采用容器或搭设专用封闭式垃圾道的方式清运,严禁凌空抛掷。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土方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

3.施工物料。在规定区域内的施工现场应使用预拌制混凝土及预拌砂浆。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或砂浆的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降噪措施。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三)监督其他扬尘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1.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拆除。拆除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降噪、降尘措施,并及时清理废弃物。

2.市政道路施工。当市政道路施工进行铣刨、切割等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扬尘措施。灰土和无机料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中应洒水降尘。

3.空置建设用地。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地面进行覆盖;超过3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三、时间安排

(一)部署阶段(4月10日前)。各地对本地区施工扬尘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市、县主管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各类建筑工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摸底,建立各类建筑工地项目清单、台账,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二)实施阶段(4月11日至11月30日)。(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要认真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文明工地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施工扬尘治理,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并于每月底前向我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住建部将抽取重点地区进行实地督查,督促地方完善治理措施,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全国施工扬尘治理工作。

(三)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要认真总结施工扬尘治理的经验、成效,并及时向我部报送。在此基础上,我部将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城市管理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站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施工扬尘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统筹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管执法。要综合运用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和远程监控等手段,加强监管,严格执法。畅通举报渠道,通过数字城管、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受理施工扬尘方面的群众举报。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企业,严肃查处,并记入诚信信息系统。对工作落实不力、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视其情节和后果,由上级主管部门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

(三)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预案,制定不同预警级别的相应扬尘控制措施,编制工地停工清单,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根据当地政府的空气污染预警级别,及时启动应急应对预案,并进行督导检查。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

l工程概况

某工程是外商在沪投资的高精度专业化工业厂房办公一体化建筑。工程建筑面积约为50000m2,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柱一大跨度钢屋盖结构。南北方向柱距为24m,东西方向柱距为12m;南北方向总长约为120m。地面为高精度要求的超大面积混凝土耐磨地面,整体地面面积达30000m2

2技术要点探讨

由于本工程地面将来作为高精度数控机械的使用场所,所以对地面的整体表面平整度(检验标准:3m靠尺平整度误差不大于2mm)及表面抗裂要求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针对工程业主要求和施工条件,对本工程地面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有针对性的研究,最终提出一套合理、科学、高质量的施工方案

2.1地面作法:

①基层:在建筑工程地面工程中,基层是最能影响整体地面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之一,如果基层处理不科学,抗压能力不强,极易出现地面下沉或出现基层开裂等问题,这样直接影响到面层质量。为此,研究制定了地面基层构造为:①250厚双层双向中12@150,C25混凝土结构层;②100厚无集料混凝土垫层;③素土分层夯实(处理过的填土层承载力不低于lookpa)。

②面层:面层自身的混凝土抗裂能力是保证整体面层混凝土质量最关键问题之一。为保证基层不对面层产生很大的约束力,能够顺利并自然释放面层的混凝土应力,需要在基层和面层之间增设滑动层,保证面层的自由滑动。为此,地面面层设置为:①耐磨地面处理;②150厚C30素混凝土面层;③在地面基层上满铺滑动塑料薄膜;④基层面处理。

2.2地面分区浇筑技术:对于整体混凝土地面来说,浇筑方向和浇筑宽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有效措施。为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设计中拄距特点(柱距为24m×12m),在浇筑地面混凝土时,按照沿24m的长方向一次浇筑完成,浇筑宽度为12m,以便于分段施工和局部平整度的控制。

2.3实行跳仓浇筑技术:为更好地释放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我们做了连续浇筑技术研究和试验,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地面,连续浇筑混凝土非常容易出现由混凝土应力产生的裂缝。为此,在浇筑地面混凝土时,按照跳仓施工技术进行浇筑。每个跳仓施工范围为沿24m柱距方向一次浇筑,仓宽为12m。通过这种跳仓浇筑方式,能有效释放已经浇筑混凝土的应力,保证整体地面质量。

2.4地面分割技术:根据本工程超大面积地面特点,经多次分析和现场试验,最终确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24h后,即开始用切割机将地面混凝土表面分割为6m×6m的单元,切割宽度为5mm,深度为30mm。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若根据常规2d之后再进行地面切割,混凝土地面会出现许多规则的裂缝,而其裂缝多数出现在地面中央处(正是应力集中释放处)。而在夏天24h后立即切割,使地面混凝土应力较早得到了释放,可保证混凝土质量

2.5设置滑移能量释放层:由于混凝土基层和面层均为混凝土,考虑混凝土的各种应力释放,为减小混凝土的外部约束,有效缓解上下层混凝土能量释放过程中引起的应力变化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出现,故在混凝土面层浇筑之前,在基层上面满铺塑料薄膜,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小上下层间的相互滑动阻力,将外约束最小化。

2.6在施工缝部位设置抗裂拉杆技术:经过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性能的研究表明,尽管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实行了跳仓浇筑技术,有效释放了部分应力,但由于混凝土应力释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后期,混凝土还会产生一些收缩应力,为此在施工缝部位设置了抗裂拉杆,拉杆采用Φ20@200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预留在施工缝两侧。

2.8其他:混凝土自身的性能也是地面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选取优质的混凝土搅拌站,选用高质量的水泥砂石等材料配置优质的混凝土,保证地面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地面施工关键技术

3.1基层工艺流程:地面管道施工一素土回填土一回填土载荷试验一无集料回填施工―基层钢筋绑扎一边模板安装一混凝土浇筑一养护―分割缝切割。

3.2、基层施工技术要点:

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工艺要求,无集料垫层采用分段施工。无集料垫层顺序原则上按先远后近、先里后外的施工顺序。

②钢筋采用Φ12@150双层双向的钢筋,钢筋绑扎时钢丝尾向内,上下钢筋间采用中12@1500通长钢筋马凳。钢筋网片为5980mm×5980mm.在现场绑扎定位。

③混凝土的坍落度不能太大,控制在140mm左右.且无泌水、无离析。

④浇筑混凝土之前,清理垫层杂物并在垫层上先洒水湿润。

⑤混凝土浇筑按照由远而近,先里后外的原则进行。在每个分段内,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振点间距500mm,呈梅花形布置,振捣密实,混凝土拉线控制标高,用滚筒碾压,保证达到密实程度。

3.3面层工艺流程:基层处理一抄平放线一打膨胀螺栓一安装边槽钢模板一满铺滑动塑料薄膜一预埋抗裂拉杆一浇筑混凝土一抹平磨光作业一养护一切缝。

3.4面层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基层上设置6mx6m的方格网,测定各区域标高,并预埋钢筋,在钢筋上用红油漆标识500线。

基层表面用吸尘器将灰尘吸干净,局部吸尘器无法清理时,可采用清水冲洗干净。基层清理干净后,在基层上满铺塑料薄膜,作为混凝土滑动层。

基层检验合格后,安设模板。模板采用[1oox6槽钢制作,与膨胀螺栓固定,用水平仪检测上口高度,用楔形块调整,使模板的顶面与地面顶标高齐平,并应与设计高程一致,模板底面应与基层顶面紧贴,局部低洼处(空隙)要事先用水泥浆铺平并充分密实。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经过严格的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在边模板预留的孔洞中预埋Φ20@200钢筋拉杆,拉杆长600mm,模板两边各留出300mm。

按照方案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柱四边和墙边设置固定lomm厚聚苯板,聚苯板固定要牢固,接缝要严密。

3.5耐磨面层施工:

①撒布耐磨料:依据浇筑板块面积,计算好耐磨料用量(约为0.4kg/m2),将规定用量的耐磨料按标划好的板块面积均匀撒布在初凝的混凝土表而上,第1次散布材料约60%,待耐磨材料吸收水分变暗后,采用圆盘机械进行l-2次磨压,使耐磨材料与混凝土基层紧密结合。随后进行第2次撒播作业(余下约40%材料),撤播材料方向与第1次垂直,以保证材料撒播的均匀性。

②撒布质量要求:硬化剂用量要足量,撒料厚薄一致。撒布方向分明,无遗漏,无堆积,对边角处撒料得当。抛撤时不得对墙面、柱面及其他成品产生污染。

3.6地面分缝技术要点:设置混凝土耐磨地面变形缝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及建筑结构应力产生对地面的破坏。

4养护

养护作业首先由专人均匀涂刷养护剂,表而随即用塑料薄膜覆盖,覆盖完毕后表面及时洒清水,养护不得少于7d。养护期间严禁重压及其他作业。15d后,可正常使用。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沉降;振冲碎石桩

1 高层建筑地基的稳定和变形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层建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地基的稳定和变形。

1.1 软土地基的稳定

软土地基的破坏主要是地基边坡的滑动失稳,大多数是由于施工速度过快,地基边坡太陡或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若边坡太陡,且地基荷载超过地基承载力,就会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并导致滑动破坏。遇到这种情况,就应对地基边坡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剪能力,以保证地基和地基的稳定。

1.2 软土地基的变形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高层建筑不仅要求地基稳定,而且对工后沉降有较高要求,特别是需要严格控制工后不均匀沉降量。从已建软土地基上高层建筑的运行情况看,工后沉降较大。因此,软土地基的设计重点由稳定控制转为变形控制。同时软土的地形性质十分复杂,它与软土的种类、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有很大关系。

2 振冲碎石桩改善软基性能的工作机理

软土地基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处理后,其工程性能大为改善:一是直接加固了松散土体,使土的密实度显著增加,强度增大,压缩性减少、抗震性能提高;二是复合地基的工作效能提高。在松软土中构筑了刚度较软土大得多的碎石桩,组成复合地基,一起参与工作,共同承担其上的荷载。在基础的整体变形下,通过桩、土的变形协调,大部分荷载传递给刚度大、强度高的碎石桩体,土体上的负荷大为减少,所以复合地基的工程性能明显地改善,强度增大,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减少,沉降期也大为缩短。

从机理上分析,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性态较原软土地基大为改善的原因是加进了竖向增强体碎石桩。其功能发挥的机理主要是因建筑物的基础通过垫层,将荷载比较均匀地传至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必产生相应的沉降。这种沉降受到基础及其上部结构刚度的制约,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上下变形趋于一致,大致为均匀或微小的线性变化。而松软土体中的碎石桩,其强度、刚度又远大于桩周围的松软土。因此桩土的沉降必产生协调作用,致使作用于桩和土上的荷载按各自的压缩模量分配,故大部分荷载由碎石桩承担,桩顶应力与桩间土上的应力比值多为2-5,并具有随原土强度的高或低而相应地减少或增加的趋势。故此复合地基工程性态改善的机理,主要是基于桩、土沉降变形的协调,碎石桩上的应力集中。其主要的功能有减少地基的沉降与不均匀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以及发挥垫层的作用等。

3 振冲碎石桩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的应用一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某某大厦于2005年11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是一家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国际智能型商务楼。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设三层地下室,四层裙房,总建筑高度为99.4m。该建筑物柱网跨度大,地下体积大,双核心筒集中布置,简体剪力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但是在2010年,发现有部分沉降,主要表现为地基下沉,路面下沉式破损。

3.2 振冲碎石桩施工顺序

振冲桩一般采用“由里向外”顺序施工,或“由一边向另一边”的顺序施工。于强度较低的软土地基中施工时,为减少制桩过程对桩间土的扰动,宜采用间隔振冲的方式施工。当振冲加固区毗邻其它结构时,为减少对其振动影响,先从邻近结构物的一边逐步向外推移施工。振冲碎石桩法施工作业的步骤可分为造孔、清孔、填料和振密。现以连续填料法为例进行阐述。这与间断填料法的作业步骤基本相同,仅在填料作业上稍有不同。

3.3 振冲碎石桩施工控制

3.3.1 造孔

将振冲器缓慢、稳妥地吊起,对准桩位缓慢下降振冲器至离地面30cm以内,启动清水泵供水,待振冲器下端射水口出水的水压,水量达到工艺要求时,方启动振冲器,拉紧防扭绳索;待振冲器内的偏心块达到额定转速时,下沉振冲器贯人土层进行造孔;造孔过程中应很好地控制吊机卷扬绳的下放速度,不宜过快,始终保持振冲器处于悬挂状态,以免造成斜孔;造孔过程中若遇电流值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时,应暂停振冲器的下沉,或减速下沉,或上提一段距离,借助高压水冲松土层后再继续下沉造孔;若土层中含有较硬的土层,有时还需采取扩孔措施,即在硬层中将振冲器上下往复移动几次,以使该段孔径扩大,便于填料;当造孔达到设计深度时,上提振冲器。造孔过程中及时记录各深度的水压、造孔电流等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时间,这些可以定性地反映出土的强度变化。

3.3.2 清孔

当造孔达到设计深度时,即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然后再次下沉振冲器,往复2-3次,使孔口泥浆变稀,进行清孔,清除孔内泥土,保证填料畅通,减小桩体含泥量。

3.3.3 振冲密实

清孔后将振冲器提离孔底30-50cm,由装载机向孔内连续填入碎石料,依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不仅将孔内的石料振密,还不断地将填料挤人孔壁土中,使桩径扩大。一旦桩周土的约束力与振冲器的振力相等,桩径就不再扩大。此时振冲器电机的电流值迅速增大,当电流达到规定值时,控制系统则及时发出信号。这时桩仍继续加密,当达到留振时间,时间继电器又自动发出信号,标志该段次的填料加密过程完成。这一过程即为加密过程。再次提升振冲器30-50cm,重复上述填料加密过程,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地表成桩。

3.3.4 顶部处理

由于地基表层约1-1.5m处土的上覆压力小,制桩时该处桩体的密实度难以达到要求,必须进行处理。待施工完毕后,将顶部预留的松疏桩头挖除,这要求施工前的地面高程、设计桩顶高程和预留待挖的桩顶高程均需计划好。对于大范围加固区的大量松疏桩头,宜采用振动碾压法振压密实,随后铺设压实垫层。

3.3.5 顶部垫层处理

为使基底压力比较均匀地作用于复合地基上,改善基础与复合地基的接触状况,防止“脱空”现象;或构成基底排水层,加速复合地基的排水固结等,均需要在经桩顶部处理后的复合地基上面铺设一层厚30-50cm的砂砾或碎石的振动碾压垫层,垫层上面再建基础。

3.3.6 不加填料的振冲法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4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辅助

Bim技术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建筑设计当中,它是一种CaD技术,主体功能在于对数字信息的描述。它可以将搜集到的建筑信息及周围环境信息,实时地储存在电子模型当中,较好地模拟各个工程阶段的实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一旦某个阶段出现了问题,需要做出调整,通过它的应用,可以迅速找到最为可行的替补方案,并且为整个工程的监测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近些年来,我国的Bim技术得到了全面地改善,各项技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地创新,其效率也更加高,可以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之间迅速地传递信息,为建筑人员、设计人员提供了共同的建筑信息,便于随时做出施工方案的调整,提升建筑的最终质量以及整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一、Bim技术概述

Bim主要是指以信息设备为基础的建筑模型技术,它主要通过搜集建筑施工的各方面信息,实施地用数据信息技术模拟出工程数据模型,便于进行直接地观察和监测。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相当广泛,在每个工程开展之前,都需要应用它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规划,设计师将各种方案进行一定的演示,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最为完善之后,再进行确切地施工。在这个过程当中,Bim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总体工作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的风险性,配合环境的保护措施,实现较高的节能环保效益。此外,当代的Bim技术的工作理念是注重环境与建筑的协调性,实现绿色环保建筑。因而需要着重关注施工区域的环境状况,设计出最为有效的施工方案。在具体施工的阶段,Bim主要被应用在建筑物智能化管理以及建造过程一体化,将各个施工阶段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对整个建筑过程生命周期的监测管理,极大了优化了建筑施工内容,减少了资源浪费的状况,促使建筑施工朝着绿色环保化的方向进发。

二、Bim在建筑设计中的辅助作用分析

(一)搜集信息、协调规划

在建筑设计的阶段,需要优先对施工区域的基础环境进行信息搜集,确定现场的施工环境,并准确分析各个区域内的环境状况,了解周边的生态环境。接着与施工项目的方案相结合,利用数据信息技术生成电子模型,然后可以对各个方案进行调整、筛选,选择出最为合适且高效节能的方案。在这个阶段中,通过Bim技术的分析,可以简单地实现成本预算、能耗计算、协调运作等功能,便于进行适当地调节,加强各个施工阶段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更加完善合理,提高施工效率。在搜集信息的方向上,生态环境是Bim主要的功能之一,它需要施工现场与建筑设计实现完全额统一,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同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美感,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建筑单位需要实现良好的协调规划过程,准确收集现场的各方面信息,并尝试形成一定的建筑模型。

(二)修改图纸、信息、三维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辅助作用还体现在修改图纸、信息库建立以及立体三围上。首先,Bim技术能够反应出模型的修改状况,并通过图纸进行更正,可以为设计人员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对建筑设计进行完善,而不需要将时间浪费在画图上。其次,Bim模型本身携带着建筑设计的各种信息,便于设计工作人员直接地进行观看,不需要再进行各方面信息的查找核对,而且它能够对建筑施工的过程生成最为直观的反应,便于施工单位进行直接地监控,可以详细地了解到报表清单内容,当它报表中的信息发生改变时,相应的信息也发生变化,可以确保设计过程的循序渐进。最后,Bim技术是一种三围立体技术,它能够直接地生成以建筑设计区域为基础的建筑规划,清晰地观看各个区域内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做出修改,有助于设计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辅助应用

(一)对建筑区域进行场地分析

Bim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对建筑区域的场地进行建模,并结合设计的方案特点,拟建出最终的建筑物,便于在规划设计阶段直接对场地进行合理地分析,发现建筑方案的适用性,从而迅速做出场地规划、建筑施工流程设计、建筑整体布局等决策。首先,通过Bim技术,建筑施工单位能够总体的把握施工规划,确定施工的整体流程,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一旦发现某一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随时进行适当的调节和纠正,进而促使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得到全面有效的保障。其次,通过Bim技术,可以对现场施工的衔接进行控制,确保各个工序之间具有高度的衔接性,不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整体的建筑质量无形中已然获得了一定的保障。然后,Bim技术下的场地分析,所针对的对象十分广泛,已然不再是传统技术下的笼络分析,可以实现较为细致的分析,包括施工区域的各个角落。最后,Bim技术能够对建筑区域进行场地的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场地的各种信息,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在Bim技术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定的措施和规划,对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进行调节,确保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制度依赖,并且准确分析出各种潜在的现场施工威胁,加以合理的排除和解决,实现高效率的建筑工程。

(二)为建筑策划提供依据

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初期,项目设计团队需要对建筑区域进行空间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建筑策划方案,而这一工作通过Bim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完成,为整个团队的方案策划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有利于建筑质量的提升。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策划是最为基础的内容,它能够对施工过程实现完全的调控,也能够使得整体的施工具有相当严谨的操作。当前,我国的建筑单位在进行施工之前,都要进行一定的建筑策划,而建筑策划也是一个相对较为严谨的过程,不能盲目的进行,需要一定的信息数据支持。而这些信息数据的收集,必然需要运用到Bim技术。相比于其他的信息收集技术,Bim技术下的信息收集功能最为直接有效,而且经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的完全录入,十分的流畅便捷,而且不容易出现策划中的任何问题。同时,通过Bim技术的运用,我国的建筑策划会变得十分完善和切实,能够实现高水平的建筑施工规划,促使最终的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性的提高。

(三)便于进行方案论证

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建筑设计团队能够对设计的空间进行方案论证,迅速得出适用性的分析,同时与使用者进行联系,结合使用者和业主的信息要求,进一步对方案进行完善,便于施工的有效开展。同时,不同的方案在进行实施时,都可能出现一定的不足之处,而Bim数据模型的存在,便于设计人员直接对各个方案进行预先地验证,一旦发现存在问题或构思不足的地方,迅速进行调整,使得建筑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具有较高的实施效率。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对于同一内容,经常需要进行不同方面的论证,如果采取的论证方法过于单一,会直接导致很多不协调的问题产生。而在论证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方案很容易被,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不具备较高的创新性。同时,方案论证对于建筑施工流程有着最为实质的意义。但是,一个方案的论证过程,如果进行完全的现场施工测试,所造成的资金损耗是相当大的,而且经常会带来一定的利益损失。而通过Bim技术进行方案论证,整体的可行性迅速提高,对于同一内容的不同方案,都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现场模拟,确定最终可行的方案,并执行,这样生成的建设方案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

(四)协调各个工程阶段开展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各个施工内容及阶段需要与其他的施工内容相结合,由于它们具有同时开展的特点,因而施工内容上,如果没有适时地规范,很可能出现各种建筑施工矛盾,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对各个工程阶段内容进行完善,制定一定的规范和界限,进而有效地协调各个工程阶段的实施。建筑工程当中的Bim技术,还经常被运用到各个工程阶段的开展,也就是工序上的接。很多时候,由于建筑施工的整体时间十分有限,经常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工程内容。于是,许多工序内容便开始同时进行,而这些工序往往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衔接。如果在开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工序失去了原有的规划体系,已然超出了工序施工的范围,将会整体性的影响建筑施工的完善,使得各个工程无法协调科学的开展。此外,不同工序之间的衔接,都需要具有高度的严谨性,如果某个工序出现了问题,应当迅速进行调整,不然很容易形成安全隐患。而这些内容的模拟,都可以通过Bim技术来实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发展当中,国内的建筑设计技术得到了合理地优化与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合理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设计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全面发挥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辅助作用,进而产生较高的建筑设计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代兵,佟曾.Bim在商业地产项目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科技.2014(03)

[2]汪再军.Bim技术在建筑运维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3(09)

[3]过俊,张颖.基于Bim的建筑空间与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3)

[4]尹奎,王兴坡,刘献伟,胡振中.基于Bim的机电设备设施管理系统研究[J].施工技术.2013(10)

[5]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历程[J].建筑.2013(01)

[6]顾煜炯,陈昆亮,杨昆.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的电站设备维修方式决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房和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中,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满足更多大众的需要,高层建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当今的大型商场、酒店和住宅都采用高层建筑的方式构建。高层建筑整个结构较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要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完成工程建设,需要工程施工方提出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1高层建筑的特点

要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首先分析下高层建筑的特点,通常而言,高层建筑的主体规模较为庞大,楼层通常在9层以上,台北的101大厦楼层多大101层,高层建筑一般具有复杂的功能,可以用作住房商用等,建筑内部的系统也较为复杂,建设要求指标较高,对施工方的建设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建筑规模大,成本高。高层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周期。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较大,需要施工方进行详细的计算,对建筑成本做好预算,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其次,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方要统筹各个部门的施工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这由施工方的项目投资所决定,项目投资较大则使用质量较高的材料。无论施工方式竞标方还是自主施工方,对前期的成本投入都要做好预算,要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面建筑较多,真个建筑的重量较大,今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坚固的地基不仅能够很好的支撑上层建筑,对抵抗自然灾害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基的坚固问题,还要考虑到综合利用问题,现代高层建筑通常会设置多层地下室,地下室可以用作商用或者停车场。对地基施工周期要做好预算,不能只专注于地标建筑的施工,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高度大,当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为阿联酋的哈利法塔高达828米,这些高度都在不断的挑战着工程的极限,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不断的增强,温度也越来越低。除了自然因素建筑的造型也影响着施工,要保证建筑造型同时还要抵御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设备使用率降低。高层建筑是采用垂直向上的方式建造的,低层建筑可以采用与底部面积同样的方式进行扩展,而高层建筑则采用逐级减小的方式进行建造,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作业面积。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垂直升降机或者起重设备进行运输,同地面施工相比,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高层建筑施工量大,施工周期较长,工程作业要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化,雨雪对高层建筑施工和人员安全的保证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高层建筑的功能较为复杂,除了本身所要满足的建筑功能外,在建筑内部还要安装电力系统、空调系统、排水系统等,这些复杂的系统相互交错,需要施工方具有良好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将这些系统有效实用的结合在一起。

2施工前期准备措施

2.1工程地质监测

施工方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际考察,对当地的地址进行勘测取样,确保所获得的地址参数的正性,通过对当地地质的检测从而确定当地基岩的厚度,地下含水层的深度,土层的厚度等,这些参数对高层建筑地基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些施工方对地址勘测不重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方要派遣专业的地址勘测人员进行勘测,从而确保工程参数的准确性,杜绝弄虚作假,编造数据。

2.2施工设计方案的制定

首先施工方要严把设计关,对高层建筑进行的施工都是按照总设计方案进行的,大到楼层的整体高度,小到建筑内部的布局走线,所以施工设计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如果是施工方内部指定,公司设计部门要不断的论证讨论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中的每个细节都不要出现问题。施工设计方案可以聘用建筑设计院进行制定,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严格考证所聘用的设计方的资质。整体设计方案制定后,应该将设计图纸交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当存在问题时应该要求设计部门进行整改,消除违法建设和安全隐患,严格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3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6

摘要: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从前期准备、主体施工、装修安装等方面阐述建设高层建筑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房和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中,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满足更多大众的需要,高层建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当今的大型商场、酒店和住宅都采用高层建筑的方式构建。高层建筑整个结构较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要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完成工程建设,需要工程施工方提出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1高层建筑的特点

要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首先分析下高层建筑的特点,通常而言,高层建筑的主体规模较为庞大,楼层通常在9层以上,台北的101大厦楼层多大101层,高层建筑一般具有复杂的功能,可以用作住房商用等,建筑内部的系统也较为复杂,建设要求指标较高,对施工方的建设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建筑规模大,成本高。高层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周期。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较大,需要施工方进行详细的计算,对建筑成本做好预算,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其次,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方要统筹各个部门的施工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这由施工方的项目投资所决定,项目投资较大则使用质量较高的材料。无论施工方式竞标方还是自主施工方,对前期的成本投入都要做好预算,要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面建筑较多,真个建筑的重量较大,今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坚固的地基不仅能够很好的支撑上层建筑,对抵抗自然灾害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基的坚固问题,还要考虑到综合利用问题,现代高层建筑通常会设置多层地下室,地下室可以用作商用或者停车场。对地基施工周期要做好预算,不能只专注于地标建筑的施工,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高度大,当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为阿联酋的哈利法塔高达828米,这些高度都在不断的挑战着工程的极限,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不断的增强,温度也越来越低。除了自然因素建筑的造型也影响着施工,要保证建筑造型同时还要抵御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设备使用率降低。高层建筑是采用垂直向上的方式建造的,低层建筑可以采用与底部面积同样的方式进行扩展,而高层建筑则采用逐级减小的方式进行建造,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作业面积。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垂直升降机或者起重设备进行运输,同地面施工相比,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高层建筑施工量大,施工周期较长,工程作业要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化,雨雪对高层建筑施工和人员安全的保证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高层建筑的功能较为复杂,除了本身所要满足的建筑功能外,在建筑内部还要安装电力系统、空调系统、排水系统等,这些复杂的系统相互交错,需要施工方具有良好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将这些系统有效实用的结合在一起。

2施工前期准备措施

2.1工程地质监测

施工方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际考察,对当地的地址进行勘测取样,确保所获得的地址参数的正性,通过对当地地质的检测从而确定当地基岩的厚度,地下含水层的深度,土层的厚度等,这些参数对高层建筑地基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些施工方对地址勘测不重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方要派遣专业的地址勘测人员进行勘测,从而确保工程参数的准确性,杜绝弄虚作假,编造数据。

2.2施工设计方案的制定

首先施工方要严把设计关,对高层建筑进行的施工都是按照总设计方案进行的,大到楼层的整体高度,小到建筑内部的布局走线,所以施工设计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如果是施工方内部指定,公司设计部门要不断的论证讨论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中的每个细节都不要出现问题。施工设计方案可以聘用建筑设计院进行制定,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严格考证所聘用的设计方的资质。整体设计方案制定后,应该将设计图纸交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当存在问题时应该要求设计部门进行整改,消除违法建设和安全隐患,严格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3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7

摘要: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从前期准备、主体施工、装修安装等方面阐述建设高层建筑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房和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中,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满足更多大众的需要,高层建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当今的大型商场、酒店和住宅都采用高层建筑的方式构建。高层建筑整个结构较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要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完成工程建设,需要工程施工方提出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1高层建筑的特点

要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首先分析下高层建筑的特点,通常而言,高层建筑的主体规模较为庞大,楼层通常在9层以上,台北的101大厦楼层多大101层,高层建筑一般具有复杂的功能,可以用作住房商用等,建筑内部的系统也较为复杂,建设要求指标较高,对施工方的建设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建筑规模大,成本高。高层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周期。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较大,需要施工方进行详细的计算,对建筑成本做好预算,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其次,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方要统筹各个部门的施工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这由施工方的项目投资所决定,项目投资较大则使用质量较高的材料。无论施工方式竞标方还是自主施工方,对前期的成本投入都要做好预算,要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面建筑较多,真个建筑的重量较大,今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坚固的地基不仅能够很好的支撑上层建筑,对抵抗自然灾害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基的坚固问题,还要考虑到综合利用问题,现代高层建筑通常会设置多层地下室,地下室可以用作商用或者停车场。对地基施工周期要做好预算,不能只专注于地标建筑的施工,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高度大,当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为阿联酋的哈利法塔高达828米,这些高度都在不断的挑战着工程的极限,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不断的增强,温度也越来越低。除了自然因素建筑的造型也影响着施工,要保证建筑造型同时还要抵御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设备使用率降低。高层建筑是采用垂直向上的方式建造的,低层建筑可以采用与底部面积同样的方式进行扩展,而高层建筑则采用逐级减小的方式进行建造,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作业面积。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垂直升降机或者起重设备进行运输,同地面施工相比,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高层建筑施工量大,施工周期较长,工程作业要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化,雨雪对高层建筑施工和人员安全的保证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高层建筑的功能较为复杂,除了本身所要满足的建筑功能外,在建筑内部还要安装电力系统、空调系统、排水系统等,这些复杂的系统相互交错,需要施工方具有良好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将这些系统有效实用的结合在一起。

2施工前期准备措施

2.1工程地质监测

施工方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际考察,对当地的地址进行勘测取样,确保所获得的地址参数的正性,通过对当地地质的检测从而确定当地基岩的厚度,地下含水层的深度,土层的厚度等,这些参数对高层建筑地基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些施工方对地址勘测不重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方要派遣专业的地址勘测人员进行勘测,从而确保工程参数的准确性,杜绝弄虚作假,编造数据。

2.2施工设计方案的制定

首先施工方要严把设计关,对高层建筑进行的施工都是按照总设计方案进行的,大到楼层的整体高度,小到建筑内部的布局走线,所以施工设计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如果是施工方内部指定,公司设计部门要不断的论证讨论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中的每个细节都不要出现问题。施工设计方案可以聘用建筑设计院进行制定,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严格考证所聘用的设计方的资质。整体设计方案制定后,应该将设计图纸交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当存在问题时应该要求设计部门进行整改,消除违法建设和安全隐患,严格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3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8

关键词:完善;建筑经济管理工作;资金建设的时效性

一、我国建筑业中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的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人民对该行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建筑单位加强了自我技术的不断革新,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建筑经济管理的方式有所缺陷,所以我国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无法及时筹备建设资金,施工时间分节;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主要是在资金的支撑下完成的,因为大部分的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时间较长。但是由于企业在没有政府相关辅助条例的支撑下无法及时筹备完建筑资金,所以造成施工效率过低,施工时间分节。(2)施工工程的规模变化过于随意化;因为建筑业所包含的范围过大,且十分复杂,所以我国建筑施工都是由私人进行承包,所以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牟取更高额的收益,往往会随意更改施工方案,要求在施工时扩大工程的规模数量。也正是由于施工工程规模变化过于随意的特点,我国施工单位往往在高收益的面前与实际情况相脱离,导致建筑资金不断受限。(3)建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经营形式过于老套化;因为建筑施工大都为私人承包,所以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规范也较多,从而导致我国建筑单位在管理形式上过于老套,不能适应当代的时展,在人员上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资源使用上浪费程度过大,脱离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四、设计方案脱离实际;根据统计,我国建筑单位在设计环节上往往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大部分的设计方案都是依照设计者之前的设计经验进行设计的,所以施工单位在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时往往会发现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相冲突的问题,最终结合实际从头开始修建。除此以外,建筑单位在施工完成后,在现场核查时过于草率导致后期建筑质量不达标,破坏了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的时效性。

二、有关完善建设资金时效性的建议

(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

根据上文所指出的设计方案脱离实际的问题,建筑单位要想完善建设资金的时效性就必须对设计方案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本文将对如何设计有效的方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在设计阶段前期,设计单位需要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调研,例如当地的水源状况、地质情况、交通分布等当面进行详细的调查,最终做出一份有关当地施工现状的信息表交给设计人员,再由设计人员依照其以往的设计经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一个初步的规划。其次在设计初期阶段,设计单位把所调查的施工现场状况与建筑单位的成本要求等进行结合,总结出相关的设计标准,然后可通过举办设计方案大赛的手段挑选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再次,在设计方案的完稿阶段,设计单位需要与施工单位之间相互探讨,对有争议的地方再次进行合理的修改,从而保证该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设计方案的总体把握,便于施工工程的顺利展开。最后在施工阶段,设计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施工状况,并将施工每一阶段多消耗的建筑资金记录下来,并把其与之前规划资金消耗相对比,避免因差距过大造成的工程成本消耗过大的问题,从而完善了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的时效性。

(二)政府加强对建筑单位承包措施的完善力度

因为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时间较长,且我国建筑业大都由单个的建筑单位进行承包,而我国大部分的建筑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筹集能力较弱,建筑资金的时效性较低,所以会出现建筑单位为牟取高收益随意变化施工工程规模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政府在交由建筑单位进行承包时,首先需要对该建筑工程进行项目的划分,并采取公平竞标的方式将各个项目分配给不同的承包单位,从而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在进行项目分配时需要严格的根据企业的规模与技术进行分配,保证各个建筑单位的公平性,解决因建筑资金规模过大对时效性的影响。

(三)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把控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要结合企业所规定的成本进行合理的设计,但是由于施工过程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成本使用的一个把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地按照设计方案所规划的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工程施工。并且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可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除此以外,还需要施工单位合理的分配好各个施工区域的工作人员,另外可以设置一个监督机构对整个的施工现场的质量、完成状况进行监督,从而完善建筑工程的质量,最终实现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时效性的目标。

(四)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成本与风险知识

因为所有的施工工程都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施工,并且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会直接关系到该工程的进行。根据上文提及的当前时代背景可以明确当前市场对建筑业的要求越来越大,建筑行业所需面临的市场危机也越来越多,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建筑单位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其对建筑工程的成本的控制与预知风险的能力,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消耗,从而完善建设资金的时效性。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及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一)施工技术的特点

1.建筑施工的要求高

现代建筑主要特点就是以钢筋混凝土和钢为主要结构材料,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对其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国内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以当场浇灌为发展趋势,因此,建筑人员在模板工业化、钢筋的扎接以及对高性能的混凝土等施工方面着重研究。

2.现代建筑工作时间长

现代大多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必然要经历季节性施工。大部分一栋多层民用住宅楼的施工时间在十个月左右,但是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时间平均为2年左右。如果要缩短施工时间,就主要想办法减短结构和装饰的施工时间。不同的高层结构体系多会采用相异的施工方法,但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依然是混凝土的现浇工程。

3.建筑的体积及工作量大

时代都市中,我国目前有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的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量大,施工项目程序多,涉及不同的工作单位、有着多种的施工技术人员。这些条件在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中,其要求会更加严格。这就使高层建筑的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工作、上下级协调工作的难度变大。现代建筑施工的特点是可以把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同时作业。

(二)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是单位在众多施工企业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是项目管理的根本所在。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施工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它不仅约束着员工的行为、监督着工程的进程,还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之所在,一个好的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在行业中一定很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这个公司的经济效益;其次,施工管理是展现建筑施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精神面貌最有力的说明,不仅给员工带来自信,还能为公司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业界赢得好的口碑,从而赢得一席之地,为公司带来品牌效益,从而赢得更好更大的项目,推动公司在更大的平台发展;最后,施工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管理者对工程以及员工的高效领导,不仅为刚才赢得了更充足的时间,还能减少员工的失误,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质量。总而言之,工程施工管理对工程项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施工管理是提高工程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建筑工程相关施工技术

(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区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软土地基时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大问题,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不足、可变性大的特点,为防止建筑工程失稳或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就需要对软土地基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条件的地质土壤,其地质处理技术也是不同的,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首要原则。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置换法、挤密砂桩法、化学加固法等,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所处地的软土地基类型,合理选择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减少地基土发生变形,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二)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当前全国各地建筑业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建筑工程主要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所需场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实用性与安全性,要对建筑中的电气通路采取合理的接地施工,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建筑结构多是由钢筋、混凝土、金属等结构组成的,保证每个细节结构连接是电气暖通设备线路施工的前提。接地施工是出于建筑防雷的目的,当建筑上方被雷电击打时,可形成一层防雷屏障,让冲击电流避开建筑金属而直接流向地面,以确保住宅居民的人身安全。

(三)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水乃生命之源,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因此防水设计与施工是建筑结构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洗手间、浴室、厨房等用水集中区域,必须采取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以确保楼层的防水性能符合国家标准。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合格的防水卷材和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杜绝墙面渗漏水现象的发生。选择防水卷材时要进行取样分析,以确保卷材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墙面施工薄弱部位及易渗漏水部位,如女儿墙跟脚、屋面拐角等部位要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避免投入使用后出现墙面渗漏水情况。

三、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落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公司须确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标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在经济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建筑工程施工公司要完备档案和记录,实事求是,科学记录,做好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会审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档案,它关系着建筑后期的维护工作,是评价建筑综合水平的必需资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对档案的整理。当今科技更新换代速度迅猛,建筑工程施工公司务必时刻关注科技的发展,拓展视野,向更高更好的方向迈进,及时接收和消化新科技,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时俱进。

(二)全面抓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图纸对建筑工程施工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它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纸面反映,为建筑工程施工指明了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图纸的会审工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保证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地进行。会审工作者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研究和解析施工技术设计图纸相关的情况,保证施工设计图纸的精准度和它的有效性;另外,坚持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为目标,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图纸所存在的问题,使得建筑施工技术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制定可靠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导火线,是工程项目的精髓,在建筑工程中标后,应充分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安排、质量安排、人员安排和技术应用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经验总结,在反复的试验中,不断提高方案的可靠度,但是,在这之前要做到人员的合理选择,要挑选高素质人才,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质量。施工方案是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盲目快速的完成,要结合不同的需要和应地制宜,使得施工方案和实际施工紧密结合。

(四)选择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保证质量中人的因素符合现场施工的需求。由于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是建筑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于他们的素质高低与质量意识的强弱,因此必须选择有素质的人员。然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思想和技能的培训,不单要提高其技术素质还要提高其质量意识,这样才能确立质量方针。只有管理技术人员有较强的目标管理和质量检测的能力,质量控制才能得以实施;同时施工人员还要有严格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能够通过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等对建筑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五)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安全问题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公司须成立专门的安全小组,专门进行安全方面的工作,预防火灾,避免电线乱接,监督施工人员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等,降低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安全方面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六)强化建筑材料的管理

施工管理的工作不仅是对施工人员的相关技术提出要求,同时也要在建筑施工的原材料质量上实施严格管理。因而企业应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采购适合的材料,采购时应该要求厂商出示材料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对采购的人员进行正常监管。材料入场时,要正确进行分类和摆放。新材料要严格按它的保管要求来进行摆放。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按其流程来进行施工,同时对其质量进行检查。

(七)做好施工档案的保管。众所周知,施工档案是一项工程的精髓,它涉及到工程的全部内容,从方案设计到竣工的完整过程,只有保存、管理和总结好施工档案,才能不断的总结出经验,给公司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且对竣工之后的检查和维修起到了很好的知道作用。建筑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广、工种多,随着网络的的不断发展,如今,很多公司搜改为电子档案,但是,纸质版的档案还存在,这就需要公司招收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妥善的管理和安排。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产业,加强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社会经济水平和建筑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要求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为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引起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而与之相应的是现场施工质量与安全是建筑施工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因施工质量引发的工程事故频频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不断规范与完善建筑行业管理制度,为建筑工程提供合理可靠的技术管理保障,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越快越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08:237-238.

[2]张乃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建筑工地施工方案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收入水平有所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安全提高了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严控房屋建筑的安全稳定性,探索科学、有效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结合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优化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效率,从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由此,本文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主要分析。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一)地理情况复杂性

由于我国地理面貌与地形的复杂性,不同地理情况下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也具有复杂性特点。淤泥质土、实现性黄土、杂填土与季节性冻土等不同的地理情况下,增加了地基施工的困难程度,要求较高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也应当制定相应不同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应用专业型技术,严控复杂地理情况下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1]。

(二)施工处理困难性

地基工程是整个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建筑结构复杂,地基基础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救援与处理工作会非常困难。而由于不同土质的影响,建筑地基处理又非常容易由于土质问题,出现地基受力不均导致的塌陷等问题[2]。建筑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环节的考察与测量,避免由于地基问题影响整个建筑施工效率。

(三)施工故障严重性

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基础施工程序,建筑施工后续环节会在施工时覆盖住地基基础工程,有些细微问题质量检查部门难以检查出来。如果地基基础工程出现问题致使建筑施工无法继续,则要返工整个建筑工程,从地基基础部分重新施工,浪费大量的建筑施工材料,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成本,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施工效率和水平[3]。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谨慎化

由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存在复杂性的特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确立前,需要对施工环境、土质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调查,分析综合性调查数据谨慎制定施工方案,将施工方案绘制成施工图纸,详细标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要求,防止由施工环境土质等问题引起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障碍或后期问题。

若遇到较软土质,为避免塌方事故应注意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牢固性,采用软土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加固技术,采用表层排水法、垫层法、稳固剂表层处治法等方法处理地基表层,并施以排水砂垫层、碎石桩等方法予以软土地基加固,严格控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稳固性。若遇季节性冻土层地质,建筑施工人员应当仔细测量冻土层深度,计算基础最小埋深标准,首先测算东夹层消融时间,并在施工计划中加入强夯施工、场地土方回填等施工措施。观察施工环境的土质与地理情况,更能有效预防施工方案疏忽造成的严重后果,避免施工企业出现返工情况,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施工效率[4]。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智能处理技术优化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职能处理技术主要指的是施工环节应用信息化技术处理,严格监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情况,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与实际施工情况,通过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核对,更加精确掌握建筑地基及处工程的施工情况,能够更加有效的发现地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效率。

智能化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环节中,建筑地基的施工地质、地理环境的测查结果,将绘制出的平面或立体图纸扫描到信息系统中,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环节对实际施工进度进行缜密勘查,记录每天的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数据情况,并将实际施工数据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中,与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比对,发现有严重差别应立即采取解决措施。此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职能处理技术,可以对每天的建筑地基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观察,降低施工完成后的返工情况,提高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优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管理强化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主要对建筑地基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一大要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建立较为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大对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地基工程施工效率。

实际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可以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管理级别,根据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业绩评定记录。一级表示质量较好,客户对工程信誉度与质量水平均比较满意,在建筑施工企业年检评定中加分;二级则表示质量一般,客户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信誉度无较大意见,企业应当针对地基工程施工组予以专业技术指导与培训,鼓励施工组提高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三级则为质量较差,施工环节中发生重大事故,施工过程不遵守施工规则,企业应当针对三级地基施工项目予以通报批评和警告,在后期施工中加大监管力度,以免再次发生重大安全性事故,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整体建筑团队素质水平。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经济与建筑施工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行业对企业建筑施工整体质量的管理加强,要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达到较高标准的安全稳定性。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针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对地基施工技术的要点与核心进行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智能化的地基工程处理技术,加强地基施工质量控制,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论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07):114.

[2]黄光琼.工程地质勘查及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7(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