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成本优化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29:40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1

1现阶段供电公司电力经济调度的现状

以前我们的电力经济调度是以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最优化调整,遵循整个电力系统的最优原则。现在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调度已经包含按机组效率分配负荷、协调式方程、动态规划法、网络规划法、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等多种方法来对电力进行经济调度。由于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机制不成熟,导致了很多影响电力经济调度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影响了供电公司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1、随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我们地区的电源建设速度远远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加上地方的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呈现“高开局面,高位平台,高走态势”的三高景象,消费趋旺,投资加大,出口数量快速增长,三大需求拉动力持续增强;自从城乡用电同网后,农村的生活、投资环境的道理极大的改善,拉动了农村用电消费,带动了用电的快速增长。

2、近年来,我们的电网的负荷每年都在快速增长,随然采取了新建、扩建部分主变,增大了系统容量,更换了线路的基础设施,但是在用电高峰期电网设备负载仍然存在问题,某些变电站经常发生过载现象,给电网安全,经济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用电负荷的加大,局部电网容量不足,负荷分配困难,设备发热,无法安排检修,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猛增,给我们的电网调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等部门联合的《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中,郑重提出了“调整发电调度规则,实施节能、环保、经济调度”,“优先安排可再生、高效、污染排放低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大、违反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机组发电”的有关要求。由于政策的出台,给我们的经济调度赋予了环保的要求,但是相比于其他发电方式,就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而言,水电煤电是最低的。由于当前上网的电价是以煤电价格为基础的,假如要收购高于煤电的其他形式的电量,又不能通过价格将所够电成本加以平衡,这将损害电网企业的利益,也会挫伤电网企业实施经济调度的积极性。电力经济调以供电公司供电能耗最低或运行成本最低为目的,以牺牲高能耗机组的局部利益为代价换取全网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虽然在理论上讲,这是正确并能做到的,但是,在现实的操作调度中难度很大。以前在厂网合一的情况下,其利益关系比较容易调和;现在由于在厂网分开之后,供电公司和各个电厂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利益组织,如何较好地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就成为一大难题,这也是厂网分开条件下经济调度需要解决的机制性问题。

4、由于地区内用电量的增加,不少地方政府通过组建投资公司等形式投资建设电厂,虽然这对缓和区域内的电力供需的矛盾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所辖电厂有一部分机组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低效率机组,有的甚至是国家三令五申强调必须关停的小型火电机组。这些机组的设备按理应该受到严格限制,有的应该淘汰出局,由于地方的保护主义,其利用率与其他机组并没有什么差别,这为电力经济调度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5、当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化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受到本身财税、管理和销售电价的体系都是以省为基础,形成了以省为单位的电价区。在本省之内生产的电力所形成的税收归本省享受,在省外生产的电力所形成的税收归外省所有,在电力供需不紧张的情况下,当电力调度机构在某一时段为了经济配置资源时,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使经济调度难以实现。

2电力经济调度的方案

对于供电公司来说,电力经济调度就是在已有的资源基础上,本着节能、环保、经济,优先安排可再生、高效、污染排放低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大、违反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机组发电的原则,在不增加任何多余的投资,采用合理的方式对现有资源进行分配,以最小的供电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当前,我国供电公司常用的电力经济调度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最优调度方案最优调度方案是根据供电公司当前现有的条件资源和所求目标的准则结合优化理论制定的经济方案。这个方案能够使公司得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值,如果对于供电范围比较大的供电公司而言,制定合适的目标准则比较繁琐。

2、次优调度方案当最优化调度方案受到某些因素不能实施时,采用次优调度方案作为其备用方案,它的定制过程和最优调度方案一样。

3、经验调度方案根据供电公司长期以来的检测记录和调度人员的经验总结,结合我们区域用电负荷的趋势制定的调度方案,主要是针对火力发电的供电企业。

4、常规调度方案常规调度方案是根据供电公司涉及调度规则而定制的电力经济调度方案。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这个方案运行平稳但是缺乏对突发事件的自我调整能力。

5、突发性调度方案当气候、电力负荷或者电价等因素出现突发性的巨大变动时所采取的经济调度方案。在制定该方案时,需要考虑很多对电力经济调度的不利因素,因此,该方案十分复杂。为了保证供电公司的平稳运行和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要采取多种方案优化搭配,使电力的经济调度手段更加直接有效。

3供电公司电力经济调度的展望

本文在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广泛阅读分析现阶段我们供电公司经济运行、优化调度、负荷预报等理论成果上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对我们公司在供电成本、用户符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通过对国内外电力市场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对国内的电力市场环境进行总结,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影响电力经济调度的主要因素和电力市场的特点。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2

0引言

举世瞩目的三峡电站的第1台机组将在2003年投入运行,2009年全部建成。包括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在内的华中、华东、广东等电网构成的三峡电力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

三峡电力系统的分电方案及调度体制已明确:近期,为体现资源优化配置,采用“国家划定市场,竞争决定电价”的方式,以有竞争力的电价向各地售电;远期,按照电力市场规则运行,参与受电地区的市场竞争。对2003年~2010年大区间的分电比例也有原则规定。当前的主要问题是:

a.在已定的分电比例下,三峡电力系统如何运行调度是最优的?

b.若各省(市)报价,三峡电力市场管理部门应如何协调价格和分配出力?

c.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典型日的运行方式应如何考虑、协调?协调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

d.各大区电网受电后,调峰和弃水问题能否解决?

e.三峡至各大区输电线上的送电负荷曲线应该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一个有力的全系统运行模拟计算工具。随着各地区电网交易市场的成熟,三峡电力系统将逐步向市场化体制过渡,为了研究电力市场下的一些规则、体制和监管交易的公平、合理性,也需要一个全系统的交易市场模拟计算工具。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套“三峡跨区电力市场优化调度系统”,用于电力交易市场下的交易和运行决策。目前所说的电力市场下的交易决策,实际上是交易与运行决策的统一[1],是保证安全和经济性的优化调度[2]。在短期调度中,它是指:系统在满足各种供电需求、安全、质量等约束条件下(包括需求特性、备用、检修、用水、机组启停调峰等),制定发电、输电和交易计划,使全系统的社会效益最大,亦即同时完成交易决策和运行优化。

本文将介绍“三峡跨区电力市场优化调度系统”的模型和算法,并用它研究三峡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调峰、分电方式和电价等有关决策问题。应用中可能有两种情况。

a.在已知各省(或大区、大机组)报价曲线时,可进行(三级系统)交易市场的模拟。即在已知三峡电力系统可用水量(或来水及初、末来水位)的条件下,进行电力、电量交易分配的计算。

b.在尚不知各省(或大区)报价曲线时,可采用其边际成本曲线作为报价曲线。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市场价格趋于系统的边际成本,电厂的报价接近其自身的边际成本。本系统的市场模拟包括了三峡、大区、省、电厂、机组5级系统,各省(市)的报价曲线可以采用竞争后的省(市)边际成本曲线。这里只计入了可变成本(电量成本),需要时也可计入容量成本。

1数学模型和算法

为研究三峡电力系统的短期最优运行方式和交易决策,建立了以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为中心,向华东、华中、广东等大区送电的数学模型。

1.1约束条件

a.三峡有4个分厂,葛洲坝有2个分厂,各分厂有共同的上、下游水库,分厂的流量和出力相互影响。

b.三峡—葛洲坝间有回水影响,且两电站下游均有航运约束(出力变化率约束及最小流量约束等),是时间相关的约束。

c.三峡具有季调节特性,葛洲坝具有日调节特性,有相应的上下游水位、发电和弃水流量等上、下限约束。

d.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通过直流输电线向华东、广东大区送电,通过交流输电线向华中送电。三峡至大区间联络线上均有日交易电量和功率上、下限(安全、阻塞或出力过程)约束。

e.各大区将电能转送给各省(市)。各省(市)可以是单一受电商,与三峡有合同日电量或出力曲线约束;也可以是转送站,下设各类电厂或机组(如火电、水电、核电、抽水蓄能、燃机),考虑了火电的燃料成本、启停和水电的不同调节特性。各省(市)有自己的负荷,并可从大区直属厂购电。直属厂可以是属于大区电网公司的大水电厂、抽水蓄能电厂或核电厂等,它们可以参与或不参与竞价。

1.2目标函数

电力市场下的目标函数是全系统的社会效益最大。在当前条件下,可变为以下两种形式。

a.全系统总运行费(包括所有电厂、机组的运行成本和输电成本等)最小。这时,可进行从三峡、大区、省、电厂到机组的5级系统的模拟优化计算。机组可采用成本微增率曲线或报价曲线。

b.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售电收益最大。在电力市场下,若三峡和各省(市)售、购方分别报价使社会效益最大,则可能三峡电量不能全部被吸纳。若认为三峡电能按长期规划的要求售出是国家的利益最大,则在三峡日发电量和大区分电比例一定的情况下,上述目标变为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售电收益最大。这时,可进行三峡—大区—省3级系统的市场模拟计算。省局采用的购电价格—功率曲线可以是数条日等值价格曲线或每小时报价—出力曲线。

1.3算法

可见,这是一个有复杂约束的超大型非线性优化问题,变量维数达4万多个,没有现成的算法可以采用。国内外互联电力系统优化调度中曾用的Lagrange松弛法[3,4]、Bender分解法、D2w分解法等都无法使用。为此,经多年努力,我们研究开发了新的算法和相应的实用软件,包括:

a.可加速收敛的可行方向法——夹逼可行方向法;

b.利用问题的可分性,将大型线性规划问题分解的新算法;

c.用于快速求解网络流子问题的广义out2of2kilter算法[5],可以从不可行的初始解处开始计算,对迭代计算十分有利;

d.用松弛和分解法处理整数问题的方法。

这一系列新的算法,使这一超大型非线性优化问题变得容易求解;同时,又能适应三峡电力市场模型复杂、多变的要求(如增加供电区,增加航运、交易量约束等)。为了说明该算法和模型在电力市场决策和分析中的作用,我们研究了以下方案(本文算例暂用燃料成本,今后可按上网电价计算)。

2基本方案

该方案的目的是研究在三峡电力系统可用水量(或初、末蓄水量及来水量)和送大区的分电比例一定的情况下,若不计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发、输电成本,按各省和大区的已有资源、负荷需求及安全(阻塞)条件,三峡—葛洲坝电能应如何分配才能使全系统运行费最小。这是一种使三峡—葛洲坝电能尽量被吸纳的最优能源利用方案。该方案仅在三峡—葛洲坝送各大区联络线上,按规定的分电比例,设日电量约束和功率上限约束(未加至各省(市)联络线上的电量约束)。以2005年夏季(8月)丰水期、平水年为例,说明三峡—葛洲坝应采取的送电方式(其他年份汛期情况与此相似,非汛期情况另文介绍)。届时,三峡已装机12台700mw,为围堰发电期,上游水位135m。三峡日平均入库流量35336m3ös,大于满发过水能力,故有正常弃水。各省(市)的负荷水平如表1所示。

计算结果如下:

a.三峡—葛洲坝发电情况

规定2005年三峡送电比例为:送华东、广东各1ö2,不送华中。三峡至华东的二回直流输电线功率上限共4200mw,至广东一回直流为3000mw。计算结果:三峡电站和葛洲坝电站全日满发,三峡最大出力6217mw,葛洲坝最大出力2470mw。三峡送华东基荷217mw,77.20Gw·h;送广东基荷3000mw,72.0Gw·h;不送华中。假设葛洲坝可送华东1ö3,结果葛洲坝峰荷多送华东,低谷多送华中,形成对华中反调峰900mw的现象,如表2所示。

由于华东负荷紧张、电源不足,燃(油、气)机担峰荷成本高(假设燃机燃料费相当于煤价的2倍及以上),故华东峰荷边际成本远高于华中,吸收能力强,输电能力又允许,故在三峡送华东基荷的同时,葛洲坝为华东调峰(900mw),为华中反调峰(-900mw,7h),相当华中为华东调峰900mw。

b.华东受电情况

华东各省(市)受三峡梯级的电量比例如表3“基本方案”栏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向浙江送电最多,这是因为预测浙江年最大负荷增长最快(10%),增建电源相对较少,有少量水电调峰,峰、谷均需三峡送电。上海峰荷短缺较多。故计算结果是:三峡高峰大多送上海、江苏、浙江;低谷送浙江较多;不送安徽(分电比例仅为0.2%)。

各省(市)的最大(时段)边际成本如表3“基本方案”栏所示,说明优化调度结果是各省(市)最大边际成本接近(0.3元ö(kw·h)~0.4元ö(kw·h),相当于燃机成本)。安徽的最大边际成本仅为0.155元ö(kw·h),故基本不需受电(直属厂无负荷,表中未示出)。

c.华中受电情况

华中水电丰富,有多座大中型水电站,其调峰能力很强。8月份江南水系的主汛期刚过,加之河南火电煤价较低,调峰能力较强,因而,华中低谷可吸收葛洲坝较多的电力,由自己的水、火电调峰。这样,就形成了华中可以为华东调峰的局面。

这种情况不但会在汛期出现,在围堰发电期的非汛期,三峡装机不足,全日满发时同样会发生(水库水位保持135m不变)。不同的是,非汛期允许三峡向华中送电44%(送华东40%、广东16%)。这样,三峡可为华东、广东提供需要的调峰容量(峰多谷少),低谷大多送华中,即三峡对华中反调峰;葛洲坝可按基荷送华中、华东。

以上是未计入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发输电成本的理想的最优能源分配情况,实现过程中需采用电价的杠杆和经济补偿政策。若考虑三峡发输电成本和长期能源最优配置的需要(引入容量电价)等,也不困难。

3减少允许启停机组方案

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受端减少允许启停机组台数,改变运行方式,结果是:

a.优化后,由于设定的允许启停机组(200mw及以下)台数减少,小机组可能全日停运或全日运行,总启停费减少,故全系统总运行成本比基本方案减少了1.15%。

b.三峡送华中、华东的日电量、峰谷差(有反调峰)的情况不变,但由于受端启停机组数减少,调峰能力不足,葛洲坝或其他水电站可能低谷弃水,即所谓“弃水调峰”。弃水电量约1.11Gw·h。

4加送省(市)日电量约束方案

在上述基本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三峡向各省(市)送电线上的日交易电量约束。例如,华东各省(市)的分电量比例(如表3“加省(市)约束方案”栏所示)为:上海40%,浙江23%,江苏28%,安徽9%,不送华中。结果是:

a.华东运行成本比基本方案增加1.9%。这是由于缺电的浙江受电量比基本方案减少,江苏、上海、安徽受电量增加,总体上不如不加此约束时经济。

b.各省(市)最大边际成本间的差距加大。这是由于受电减少的浙江燃(油、气)机多发,边际成本提高;江苏受电增加,边际成本降低。因此,省(市)间分电比例宜根据当时的负荷需求和电源情况做一些调整,或由市场调节。

这里的边际成本是对应于负荷平衡方程的影子价格(根据优化理论,对应于每个约束条件均有一个边际成本,又称影子价格(或对偶变量),它们都有相应的经济意义),为单位负荷变化引起的最优总成本的变化量。它的大小反映了与目标函数有关的各省(市)的负荷需求、电源结构容量和燃料成本等情况。因此,在电力市场中,研究各地区的边际成本或边际电价,对决定三峡电价十分重要(若目标中含有固定成本,也有类似的意义)。

5计入三峡电价的方案

由大系统理论,第2节基本方案中各省(市)子系统的最优解即为市场竞争中当时条件下各省(市)可获得的收益最大解(即平衡解),其边际成本即对应全系统可接受的报价。设三峡每日一个价(丰水期,按燃料成本计算):送华东0.18元ö(kw·h),送华中0.09元ö(kw·h),其他条件同基本方案。结果如表4所示。

由于送华东的电价低于其基础方案的高峰边际成本(0.365元ö(kw·h)),而高于其低谷边际成本(0.098元ö(kw·h)),故华东高峰最大受电功率与表2相同,低谷受电减少。华中则由于三峡定价比基本方案中湖北、湖南、江西的最小时段边际成本还低,故吸收三峡—葛洲坝的电能不变。于是,三峡、葛洲坝因送华东的低谷电能卖不出去而弃水,结果总输出电量有所减少。若调整三峡电价为分时段电价,与各省边际成本(或电价)相适应,则可避免这种非正常弃水发生。

6结论

本文提出了三峡电力市场的优化调度模型和算法,并利用所开发的系统对2003年~2007年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大量分析计算,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a.只考虑大区间的分电量比例约束,送各省(市)的交易电量不加限制,可得到理想的经济分配情况。这时,同一大区内各省(市)的边际成本相近(不受电省(市)的边际成本小于此值)。

b.若对送各省(市)交易电量加分电比例约束,全系统总运行成本增加,各省(市)之间边际成本差距加大。因此,在长期规划的框架下,近期省(市)间分电比例按负荷及电源情况做一些调整,或由市场调节为好。

c.若新建机组按计划投运,三峡定价合适,各省(市)基本可以吸纳三峡电力,仅5月~6月间江南水系与长江干流水系丰水有重叠时,可能有少量低谷(为调峰)弃水。建议在华中增建抽水蓄能电站,丰水时吸收水电低谷电力,高峰向广东或华东送电,从而大大提高全系统的调峰能力(抽水蓄能机组的调峰能力接近容量的2倍)。一方面,可消除弃水调峰现象;另一方面,一定比例的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事故备用,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十分必要。超级秘书网

d.各省(市)的运行方式,如备用、启停、调峰能力等会影响对三峡的受电能力,严重时引起弃水。

e.三峡电价会影响能源的合理利用,应对不同地区、季节、时段采用不同电价,并尽量与各省(市)边际电价相适应。尤其在汛期,为实现对华中的反调峰,价格的商定和经济政策的配套十分重要。同时,也证明了所提出的三峡电力市场优化调度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为巨型多级电力系统的优化计算方法找到了一个可行的途径。所开发的三峡电力市场优化调度软件在进行特大型跨区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和交易计划计算方面有很大潜力,可用于市场定价、交易决策、分电方案、调峰方式、弃水调峰等问题的研究,简化后也可用于日前交易计划。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3

abstractthestudents'innovationconsciousnessandinnovationabilityinmechatronicssystemdesignwereimprovedbyintroducingthecaseteachingmethodintothecourseof"mechatronicssystemdesign"forsolvingthequestionincultivatingstudents'innovationconsciousnessandinnovationabilityinthetraditionalteachingmode.itisprovedthatcaseteachingmethodwasintroducedintothecurriculumwaseffectivetostimulatestudents'learninginterestandimprovestudents'inthedesignofmechatronicsysteminnovationconsciousnessandinnovationabilitybytheresultofteachingpracticecaseofthedevelopmentofbranchpipeweldingsystem.

KeywordsCaseteachingmethod;mechatronics;systemdesign;innovationconsciousness

0前言

“?C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机械本体结构、控制原理、伺服系统和检测系统等诸方面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过程和方法,它是机械专业中总结性较强的课程,对提高机电专业类毕业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及专业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存在难以对学生机电系统设计创新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的问题。

1将案例式教学法引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高等学校应面向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地位愈来愈重要的今天,培养具有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毕业生是高等学校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选择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交流、辩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给予学生较大程度的自主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方向的转变,适用于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背景知识学生。案例教学的不足主要是相关课程知识不易有效地、系统地进行传授,如何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等。

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注重知识系统传授、考核明确客观是其突出的优点,但在培养学生的当前所必备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欠缺。两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性。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实现知识的系统传授,又实现案例教学的各个过程,有着相当的困难。但在机电一体系统设计课程中,将此两种方式进行有机融合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通常是安排在机械、机电专业类学生在大学生四年级上半期进行,学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均已修完,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当然,有些学生课程欠帐较多,基础知识较弱,需要教师运用相当的方法去鼓励、激励他们补上欠账并完成新任务,在大四学生心思相对较散的情况下,这是有较大难度的。

2案例式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2.1教学案例的选取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强调的是机电专业知识在系统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强调设计者站在机电一体化的全局角度去设计和优化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同时,也要考虑教学主体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而所选择的案例要兼顾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与系统的复杂程度适中相结合。经考虑,选用便携式插管焊接设备开发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案例。

确定此案例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主讲案例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插接管道焊接系统的便携化、工作现场化、价格低廉化、操作便利化是插管焊接相关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因而此案例为较强的工程实践背景;此案例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包括控制电机选择、传动机构选择与设计等内容;在电气方面包括基本电路设计、电气元器件选择与搭配,传感器的选择等;在系统设计方面,包括硬件平台的搭建,也包括软件系统的设计,其内容涵盖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绝大部分内容;难度适中且有一定的基础,先期已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便携式插接管道焊接系统开发”对此案例内容进行研究,从项目完成过程看,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较好地完成此案例的全部工作。

2.2教学案例与传统教学具体内容融合步骤

在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如下准备工作:由于机电产品设计方案的提出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总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出然后不断改进形成的,所以针对每个子案例,教师都要准备一至两套简要技术方案路线来为学生作为参考,使得学生能够按时提出较为合理的技术方案;根据五个子案例内容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共十组,每两组负责一个子案例,对每个子案例给出几种技术可能实现方案,由各组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关方案选择与细化,并完成相应的辩论预案。

在课堂进行中,一次课堂教学完成一个子案例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是负责情景导入及必要的启发工作,由负责此子案例的两组学生自主完成案例完成方案设计、讨论与辩论任务。经试验,课堂上比较合适的安排如下:

(1)设计方案讲述:每次由负责同一个子案例两个小组根据各自预先完成的ppt阐述各自的设计方案,每个小组讲5-10分钟,共需要10-20分钟。

(2)两小组成员相互辩论环节,先就a组方案进行讨论,由B组同学主要指出其方案的不足,a组同学就本组方案进行辩论,此过程安排15~20分钟。然后按同样方法就B组方案进行讨论,两种方案的讨论共需30~40分钟。

(3)班内其他同学对两种方案评论环节:由班内同学自由发言对两种方案进行评论,最后选择出最优方案或提出其他设计思路,对于各小组方案的不足可提出补救或改进意见。此过程安排20分钟左右。

(4)教师评论启发环节: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案例课程进行总结,首先对两组学生准备方案的态度、由所设计方案和答辩过程中所体现的专业素质进行评价;然后对学生所提出方案的本身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根据情况对已经提出设计方案改进或补救意见进行?结;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设计思路进行启发,如可以提出其他设计思路等。

3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教学效果对比

在两届学生中进行实验,通过学生问卷和试卷成绩测评来比较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分别对两届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对比如见表1,其中2015届是按传统教学法讲授课程,2016届学生引入案例教学法讲授本课程,同时将课程成绩统计结果也列入表1中。

在表1中:

F1:机械结构优化理论掌握程度(%)

F2:机械结构选择掌握程度(%)

F3:电气元件选择掌握程度(%)

F4:硬件平台选择掌握程度(%)

F5:对软件编程的掌握程度(%)

F6:对于案例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满意度(%)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4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由于近年来火力发电量不断增加,对汽机辅机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火力发电效率。因此不断优化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运行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分析了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优化的有效措施。

一、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发电量随之增加,对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上受火力发电厂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相对忽略管网性能建设,影响汽机辅机性能发挥。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和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性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火力发电厂比较重视单个对象性能,相对忽略了管网性能,在实际工作中当相应的辅助设备与管网结合使用时,就会使汽机辅机的综合性能大大降低,影响火力发电效果,因此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性能还需进一步优化。

第二,汽机辅机优化技术或方案不是很完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汽机辅机也不例外,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汽机辅机相应的也要不断优化,以保证火力发电的正常运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量。由于汽机辅机比较复杂,加上国内汽机辅机技术和国外技术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汽机辅机优化技术或方案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大对汽机辅机的研究,不断完善汽机辅机优化技术或方案。

第三,缺少资金支持,使汽机辅机优化方案难以实施。目前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对汽机辅机的优化投入是十分有限的,致使汽机辅机优化技术不能够进一步发展,汽机辅机优化方案难以实施。

第四,很多火力发电厂对汽机辅机重视不够。目前国内很多火力发电厂对汽机辅机系统相关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措施研究比较少,且很多火力发电厂对汽机辅机相关问题不是很重视,从而对汽机辅机投入资金比较少,使我国汽机辅机运行性能无法达到高水平要求,与国际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二、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优化策略

当下由于火力发电厂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汽机辅机优化方案难以执行,给火力发电预留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当前的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设备和系统,充分发挥其在火力发电中的作用。

(一)优化火力发电汽机辅机的抽气设备

优化火力发电汽机辅机抽气设备可以有效的优化真空抽气装置的运行状况。

凝汽器内部的真空抽气设备是火力发电汽机辅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证机组的安全和有效运行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不论是停机、启动或者是在汽机辅机运行的状况下,都要保证凝汽器里面处于真空状态,这就对真空抽气设备提出高要求。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凝汽器把汽轮机中排出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保证锅炉的反复运用;通过抽气设备进行排气抽气工作,让凝汽器里面处于真空状态,从而保证汽机辅机的正常稳定运行。

目前火力发电厂中使用比较多的是喷射式真空抽气器,根据使用介质不同,可以分为射汽抽气器和射水抽气器。两者工作原理基本一样,其主要区别是射汽抽气器使用压力抽取真空,射水抽气器主要是使用压力蒸汽抽取真空。此外,某些火力发电厂中使用的是水环真空泵。真空抽气器与真空泵相比,两者各有优劣,火力发电厂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真空设备。具体来说,真空抽气器的优点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比较低等,而其缺点是运行成本比较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维护成本高(主要是因为真空抽气器需要相应的配备一个射水泵);真空泵相比抽气器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可以有效缩短启动时间(主要是因为低真空抽取能力大于抽气器),②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降低损耗,其消耗功率为抽气器的33%不到,③机械化运行程度相对比较高,汽水的损失比较小等,但也有明显的缺陷,如投资大、对蒸汽的处理能力比较弱,且对真空系统的安全运行有一定的影响。

(二)优化火力发电汽机辅机给水泵

给水泵作为火力发电汽机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把除氧箱里面抽出的水的压力升高,接着把水运送到锅炉中。目前火力发电厂使用的给水泵主要有两种拖动方式,一种为汽轮机式拖动,另一种为电动机式拖动,在使用时根据火力发电厂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单个火力发电厂或者首次启动的电厂会优先选择汽轮机式拖动方式,根据实践可知,在设备运行中汽动泵的转速可以稳定在每分钟3000转,保证水泵的循环运行,在运行中若出现低负荷问题,也不能关闭汽动泵,避免部分蒸汽浪费现象的发生,给火力发电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对汽轮机式拖动进行优化,具体方法主要有:①针对低负荷运行时间长的问题,优化使用电动泵;②针对高负荷运行问题,优化使用汽动泵,避免水蒸气浪费;此外,电动机式拖动方式有定速和变速两种,其中使用水阀门装置进行电动定速式给水泵调节,不受运行机组产生负荷的影响,速度是不变的,流量也不变,这对于低负荷运行来说是不利的,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而电动变速式给水泵的装置为耦合器,不同的负荷下进行速度的调节,使其在低负荷运行下降低功率,浪费小,所以在大容量水泵中常使用电动变速式给水泵。

(三)优化火力发电汽机辅机加热器

加热器作为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的另外一个重要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机辅机的正常运行。在实际工作中,汽轮机内的抽汽压力有不同的级别,相应的功率也不一样。一般而言,若抽汽压力变大时,能级相应增大。目前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加热器压力比较小,在汽轮机运行后,抽汽压力能级会慢慢地提升,同时做功功率也增大;此外,对加热器的检查可通过回热系统端差的变化,若加热器增加传热端差,则出水温度降低且自身的抽汽量减少;若加热器降低传热端差,则出水温度上升且自身的抽汽量增加。因此对加热器的优化要遵循“传热端差合理”原则,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对加热器进行相应的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机辅机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设备,在火力发电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汽机辅机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汽机辅机性能需进一步优化、优化方案不完善、资金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要对症下药,加大对汽机辅机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不断优化汽机辅机的抽气设备、给水泵以及加热器等。总之,由于发电量的增加,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不断优化汽机辅机,保证火力发电的正常运行,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议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的优化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5

【关键词】:汽动给水泵电动给水泵负荷

中图分类号:U464.1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给水泵是发电厂重要辅机之一,投资在全厂辅机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电动给水泵也是最大的厂用电负荷。给水泵的配置方式不仅影响到电厂建设期的一次性设备设施投资,也对电厂安全、经济运行起着较大作用。

目前在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新建电厂普遍采用空冷技术,而对于直接空冷机组,一般来说,从简化系统的角度考虑,采用电动给水泵较为合理;从投资上分析,汽动给水泵方案比电动给水泵方案投资大;综合技术经济性分析,电动泵方案是否比汽动泵方案经济,需要分析论证比较。本文以西北某电厂330mw直接空冷供热机组为模型,对两种给水泵配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推荐配置形式。

2.方案比较

直接空冷机组的给水泵配置一般有三种可能:电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配独立湿冷凝汽器、汽动给水泵排汽进入空冷凝汽器。

采用电动给水泵的技术方案已经过实践验证可行,330mw机组一般配三台50%容量的电动给水泵,每台泵电机功率为5500kw,三台泵互为备用,运行灵活性强,零部件通用性好。

采用汽动给水泵配独立湿冷凝汽器的方案,其小汽轮机、给水泵、凝汽器和湿冷冷却塔都是成熟的技术,330mw机组的50%容量的给水泵汽轮机配置相当于一套6mw的常规汽轮机,需要一部分循环水冷却凝汽器,技术上完全可行。该方案需设置一台30%容量的电动给水泵作为启动和运行备用。

采用汽动给水泵排汽进入空冷凝汽器的方案,其系统比独立湿冷凝汽器简单,厂用电耗及冷却水量小,具有一定优越性,但基于以下原因,现阶段技术上难以实现:(1)空冷系统的背压受气温和风速风向影响,正常运行时背压幅度大而且变化频繁,因此该给水泵汽轮机对调速范围和灵活性、稳定性的要求更为严格,国内外多不采用此设计;(2)该方案的给水泵汽轮机的背压随空冷凝汽器的压力变化,在空冷凝汽器压力升高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给水泵流量和扬程不变,应该增加进汽量以维持出力,而同时主汽轮机也因为空冷凝汽器压力升高要增加进汽量,出现小汽机与主汽机抢汽的情况,造成主汽轮机的负荷波动,调节困难;(3)该方案的给水泵汽轮机的有效焓降为四段抽汽与低压缸排汽的焓差,焓降小,排汽焓的大幅度变动对其影响过大,增加了机组变工况的不安全性,设计上困难极大。

据此,由于汽动给水泵排汽进入空冷凝汽器的方案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较大,不宜实施。故本报告只对配独立凝汽器的2×50%汽动给水泵+30%电动给水泵方案(以下简称“汽泵方案”)和3×50%的电动给水泵方案(以下简称“电泵方案”)进行比较。

3.技术比较

3.1运行维护

汽泵方案设备数量多,系统设置与运行操作复杂,同时由于小汽轮机的启动必须经过暖机等过程,启动较慢,且负荷调节范围受小汽轮机临界转速的限制,而电泵方案相对启动速度快,调节范围大,工作条件简单,不但能够满足带基本负荷的运行要求,而且能够随负荷的变化而快速调速,较好的适应负荷的变化。

3.2主厂房

两个方案设备的数量和大小不同,使主厂房的布置和体积有一定差别。

电动给水泵组包括主泵、液力耦合器、电动机、前置泵、冷油器等,布置于除氧间零米,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为了三台电动给水泵组的检修,一般除氧间零米层高度需加高至7.30m,以方便起吊装置的运行,从而导致a-B间的中间层层高不一致,给设计、施工、运行带来一定麻烦。

汽动给水泵系统设备数量多,体积大,占用空间较大,布置于汽机房运转层,因此汽机房的跨度较大,汽动给水泵的检修利用汽机房行车,但除氧间零米布置一台30%容量电动给水泵及汽泵的前置泵,6.30m的层高满足检修要求,不需要增加至7.30m。

3.3管材耗量

由于两个方案的设备数量、介质流量、主厂房尺寸不同,汽泵方案的管材消耗量也略有增加。主要是:汽机房和除氧间宽度引起的四大管道长度变化,小汽机增加的循环冷却水管道,汽泵系统增加的抽汽、疏水、轴封等管道增加的材料量。

3.4水耗

电动给水泵的电机、密封、油冷却器等辅助设备需要提供冷却水,加上全厂其他辅机的冷却水,电泵方案全厂循环水泵总水量约5200t/h;汽泵方案的电动给水泵为备用,但增加了小凝汽器、前置泵等设备,全厂循环冷却水增加到6810t/h。循环冷却水通过机力通风冷却塔散热后,按3%的蒸发、风吹损失计算,汽泵方案的补水多48.3t/h,全年补水量多265650t。

3.5输出功率

假定汽轮机在采用电泵与汽泵工况下汽轮机的内效率相同,在此前提下。设定汽轮机的总输出能量为n总,则发电机的净输出功率分别为:

3.5.1采用汽泵方案时主机的净输出功率

式中:

主机抽汽供小汽机的蒸汽量t/h。

主机抽汽口至低压缸排汽口的有效焓降。

发电机组机械效率。

发电机效率。

因主机抽汽供小汽机而少发的功率。

3.5.2采用电泵方案时主机的净输出功率

式中:

电能传递综合效率。

发电机效率0.99。

变压器及输电效率0.97。

电动机效率0.95。

机械效率0.985。

升速齿轮效率0.96。

液力耦合器效率0.95。

小汽机机械效率0.985。

蒸汽从小汽机入口至小汽机排汽口的有效焓降

电能传递转换效率:ηd=0.8714

小汽机油泵及抽油烟风机电耗:na=65kw

4.经济性比较

4.1初投资比较

根据近年来部分300mw级机组的数据,大致分析如下:

4.1.1汽泵方案初投资见下表

表4-1汽泵方案初投资表

4.1.2电泵方案初投资见下表

表4-2电泵方案初投资表

4.1.3投资分析

从上述投资费用可以看出:采用电泵方案比采用汽泵方案少投资517万元,电泵方案投资明显优于汽泵方案。

4.2年运行费用

给水泵如果选用汽泵方案,小汽机有油、调节保安油、主蒸汽、本体汽封、本体疏水、法兰螺栓加热蒸汽、本体空气、本体凝结水、本体循环水等多个系统,系统连接复杂,管路、阀门相对较多,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大。根据调查,汽动给水泵在年运行费用上要比电动调速给水泵高约20万元。因此,从年运行费用上来考虑电泵方案要优于汽泵方案。

4.3利润差额

按照前文计算结果,按成本电价0.209元/kwh、综合水0.85元/t计算电厂每年的毛利润,售电收入差额为11.5万元/年,生产成本差额约为42.6万元/年,则采用电泵方案将给电厂增加54.1万元/年的毛利润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6

关键词:离退休人员;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保护技术;联系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向纵深深处的发展,办公自动化正在普及应用,档案管理也不例外。传统档案管理的弊端不断显现,如管理效率低、差错率高、管理成本大等特点,不利于档案管理的规模化、高层次发展。办公自动化向档案管理领域的渗透和发展,为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如信息化投入成本高、信息安全难以保证。离退体人员档案管理面临着复杂化的情况,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破解档案管理难题,引导档案管理合理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离退休人员档案管理面临的形势和基本情况

离退体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离退体人员的档案多是传统纸质档案。纸质档案对档案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条件等要求比较高,外界环境容易对档案的材料等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纸质档案在保存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变质、损坏的现象。这些都对档案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进行在不断加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作为一种信息管理系统,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系统化提供了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同时电子档案能够克服纸质档案保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因此,不少地区的档案管理机构都开展了档案管理信息化,从而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但由于离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特殊性,档案信息化中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如信息量大、信息化成本高等特点,但作为未来发展主流,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离退休人员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之间保护技术的区别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从实质上来看,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异的。纸质档案实质上是对档案载体的保护,通过不断的完善、优化措施、修复等物理环境或物理实体的保护从而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纸质档案的管理并不需要特别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档案的保护主要是对环境的控制、调整,确保档案室的环境能够满足档案实体的基本要求。在纸质档案的保护过程中,注重对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的保护。相对来说,纸质档案的管理成本比较高,人工管理费、档案纸质、环境控制设备等都占用了大量的费用。而电子档案由于管理信息方式的不同,它主要是对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依赖性较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可以实现对纸质档案管理的真实模拟,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完善,功能设计增加、界面设计的优化等从而促进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的提升。与纸质档案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技术的依赖较强,在投入成本方面,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大,如信息系统的购买、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购置等这些都需要较大的投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信息化的成本在不断降低,信息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措施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为电子档案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此外,电子档案管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有利于档案管理的长远发展。

3离退休人员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之间保护技术的联系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是档案管理中的主要形式,也是未来档案发展的两种主流趋势。从档案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技术情况来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有着显著的关联性。它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纸质档案能够克服电子档案在管理中存在的信息脆弱现象,也能够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而电子档案由于信息的高效性、便捷性、方便性等特点,电子档案能够为纸质档案的管理提供支持和借鉴,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有助于为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开展提供支持,电子档案是纸质档案管理的模拟和再现。纸质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有助于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化和发展。从历史进程来看,纸质档案的管理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管理经验、管理方式、管理措施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技术措施等都比较成熟。而电子档案管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鉴纸质档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纸质档案能够弥补电子档案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为档案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提供了帮助。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间的关联性将会改进档案管理的模式,为档案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安全性提供巨大的支持和帮助。所以,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是相互联系的,不存在一种方式对另一种方式的替代。正是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管理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才能够有效保证离退休人员档案的安全性和客观真实性。

4结束语

总之,离退体人员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保护技术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本文在对档案保护技术的两种形式的分析中,认识到档案管理一个复杂的过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并存将会对完善档案管理,优化档案管理措施和手段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是有区别的,纸质档案是电子档案管理中的良好补充。而电子档案的存在和发展,也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和检索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合理调整和平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比例,加大离退体人员档案管理力度,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峰,高校离退休职工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浅析[J],石家庄:价值工程,2010(34):26-26

[2]王涛,戴晓林,广州市委组织部积极构筑干部档案“防火墙”[J],大连:兰台世界,2011(26):127-128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7

关键词:优化设计直配线防雷投资工期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096-01

鹅头岭泵站为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中的一个支线工程,是我省六个重点水利项目工程之一。该泵站装机800kw机组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系统供电电源电压为10kV。

在此工程设计中,我们十分重视对设计方案的优化问题,认真贯彻执行目前国家积极倡导的“节能减排”的文件精神。立足为业主提供一个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运行稳定、经济指标优越的工程。此工程的设计,我们主要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优化电气主接线,取消泵站降压变电站,采用直配线供电方案。二是对泵站装机的临时方案过渡到永久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1优化电气主接线,取消降压变电站,采用直配线供电

电力系统对本泵站的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如果泵站电动机机端电压采用6kV,那么与之配套的设计方案就是需要将10kV电压降到6kV,即该泵站必须设有变电站,设置降压变压器及变压器高、低压侧相应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及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及相应的二次控制保护设备。

此方案特点有几下几点。

优点。

(1)因泵站设有主变压器防雷要求相对简单。

缺点。

(1)泵站电机机端电压与系统供电电源电压等级接近,设置变电站合理性差。

(2)高压开关柜及二次控制保护屏的数量明显增多,使控制保护系统变得复杂,设备投资加大,操作、维护复杂,同时也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增加了土建占地面积。

(4)加大了现场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5)由于采用了主变压器电能损耗大幅增加。

(6)设备投资显著增高。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在确定机端电压时结合进线电压等级进行了充分论证。800kw机组采用10kV电压等级比采用6kV电压等级每台价格高出3万元左右,可见机组价格差异较小。具体方案比较为:采用10kV直配线供电方案,可节省一台2000kVa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减少一回主变高压侧10kV间隔及一回主变低压侧6kV间隔;由于取消了主变压器则不需在户外设变电站,节省了占地面积;6kV和10kV高压开关柜数量和二次控制保护盘的数量将明显减少,缩小了厂房尺寸;电缆可节省三分之一;由于取消了主变压器使二次控制保护方案大为简化,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将明显提高;运行、维护操作程序变得简单;维护工作量减小很多。

由于目前金属的大幅度涨价,变压器和电缆涨幅几乎翻倍。仅电缆一项就可节省原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取消了主变压器使每年节省的变压器损耗资金达22万元。减少变损是目前国家强力推广的“节能减排”的要求。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采用直配线供电方案后,整个工程仅电气部分投资就可节省140万元(有载调压变压器30万元,10kV间隔20万元,6kV间隔18万元,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部分50万元,电能损耗22万元),这里尚不包含土建部分投资、安装费及年运行费用等;同时每年运行人员维护工作量都将大大降低;随着主变压器及其对应的一、二次设备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的减少,使系统的运行操作更为安全、灵活、方便,设备故障的机遇将会明显降低,有效的提高了泵站运行的可靠性及灵活性。可见机端电压采用10kV方案技术合理,经济指标明显优越于6kV方案。

2采用直配线供电方案后对于泵站防雷的优化设计

采用直配线供电方案随之而来为设计部门带来了比较棘手的就是直配线的防雷问题。

按照规范规定:1500kw及以下电机防止直击雷保护需在电动机中性点上装设阀式避雷器;在机端母线的每一相上装设一组避雷器及0.25~0.5微法的电容;在直配线进线端设两组避雷器,同时要求第一组避雷器距机端母线电缆长度为30~50m,第二组避雷器距第一组避雷器距离为50~100m。

由于该工程征地困难,致使进线段必须采用电力电缆暗敷于地下,长度达到920m,严重超出了规范规定的防雷保护段电缆长度要求。因为进线段带金属外皮的电缆具有限制雷电流峰值及分流的作用。但电缆的长度又不能太长,否则雷电流波头在电缆中反复叠加,如不能正常泄放,最终可能会导致电缆绝缘击穿,引发电气事故。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向防雷专家咨询,并多次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但当时现场已按电力主管部门的意见提前将10kV进线段电缆敷设完毕,且每段电缆间距按230m远设一个接线箱。这就造成了我们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无法实施,经过反复论证我们提出了在每段电缆连接线箱内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其他参数经详细计算后确认满足要求,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该泵站直配线的防雷问题。

3对装机容量由临时方案过渡到永久方案的优化设计

在工程设计接近尾声时,业主根据用户急需用水的要求,提出将800kw机组换成400kw临时机组,且要求提前3个月时间投入运行,运行2个月时间后再将小机组拆除,装上800kw机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大、小机组采用两套装置,不但浪费资金,更主要的是有些设备生产厂家再重新进行加工制造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我们必须从现有已经订货的设备上做文章,使其即满足临时机组运行方案又能满足永久性方案的要求。对此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对每个设备都逐一进行了重新的复核及校验工作,保证了设计方案在大、小机组两种运行工况下均可采用同一套电器设备。这样,即节省了设备投资,同时又避免了更换设备所需的时间、缩短了施工、安装、调试的周期。使得工程得以提前完成。

4设计体会及经验总结

该工程投入运行已三年,实践证明,采用的直配线供电方案和对装机容量由临时方案过渡到永久方案进行的优化设计,是十分正确和合理的,现场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护简单。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8

【关键词】风电机组选型风电场优化设计windFarmer

1风电机组选型的注意事项

要想实现对风电场的优化设计,首先就要选择合适的风机,这就是所谓的风电机组的选型。在进行风电机组的选型时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第一点,要考虑国内外风电机组制造商的生产能力。近年来,风电机组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整机的制造能力也得到提高,所以我们在选型时就更应该注重制造商使用的制造技术和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

第二点,要从风电机组的结构角度方面进行选择,除此之外,还要对风电机组的功率调节技术进行考虑,因为功率调节技术越先进,风电机组的风能转换效率和可靠性就越高。

第三点,因为每个风电场都有自己的风资源特色,例如最大风速、极大风速、湍流强度等都不一样,所以在风电机组选型时应该选择符合风电场风资源特色的风机,并且要求风机具有一定的安全等级保证。

2windFarmer环境下的风电场优化设计方案

2.1windFarmer简介

windFarmer是由minDopS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风电场优化设计软件,主要用于锋利发电机组的微观选址。该软件已经过了GL认证,并且通过了相关的实地验证,是一种对风资源进行评估的软件。该软件技术已经在欧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内的应用却非常有限。

windFarmer软件具有三大主要功能,即数据输入、计算发电量、输出结果。在数据输入中,首先需要对利用参考坐标对windFarmer的工作范围进行定义,然后再进行风资源栅格文件和风频表tab文件的输入,最后输入风机坐标和风机的相关参数,这样才能实现数据输入的功能。在发电量的计算中,windFarmer软件可以讲发电量分为理想发电量、总发电量、不含损失的净发电量、包含损失在内的净发电量等四种程度不同的数值。在结果输出上,windFarmer软件可以实现风玫瑰和发电量的输出。

2.2风电场优化设计方案

2.2.1准备原始资料

进行风电场优化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准备好相关的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具体是指以下几种:一是风电场区域地形图文件的制作,不管这种图文件的初始格式是什么,最终都需要转换成map格式;二是wrg或者rsg格式的风资源文件;三是tab的风频表文件;四是pow或者是wtg格式的风机功率曲线文件;五是wti格式的紊流强度文件。以上这五种文件都是windFarmer软件在进行风电场优化设计之前需要准备好的原始资料。

2.2.2模拟风电场的建立

这个过程需要七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建立windFarmer的工程,即wow文件。第二步,将风电场区域地形图文件导入进来。第三步,导入地形文件之后,就需要在工作界面中重现建立新的辩解,并且这些新的边界要将风电场场址中需要进行风机布置的区域全部囊括在内。第四步,导入风频表文件和风资源文件,并且利用项目属实现这两种文件的关联。如果导入的是wrg文件,则还要添加风机布置的具体为止。第五步,将风机功率曲线文件导入到工作界面中。第六步,讲紊流强度文件导入进来。第七步,在软件中输入目标场址的空气密度、可用率、结冰和叶片老化情况、变电站维护、停电、电器效率、功率紊流变化、滞后和扇区管理等相关的参数。

2.2.3对发电量进行计算

利用windFarmer软件控制面板中的“发电量”选项,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计算。例如,如果在优化设计中选择“修正papK模型”,那么在最后进行计算时就可以采用“涡旋粘性模型”,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整个发电站的理想发电量、总发电量、净发电量、排列效率和地形效率等结果。

2.2.4风电场的优化布置

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windFarmer软件可以对各个方向相邻的风机对本机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结果来调整风机和风机之间的距离,调整风机的数量,最后经过反复的验算和比较,选择比较理想的风电场装机方案和布置方案。另外一方面,windFarmer软件可以利用空气密度修正、线损和工厂用电修正、功率曲线保证修正等修正系数来对净发电量进行修正,得出风电场的上网电量等指标。

2.2.5对风电场的布置进行经济性分析

对风电场进行经济性分析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点,配套工程的设计分析。整个风电场工程中,除了要对风电机组的桩基和布置方案进行优化之外,还需要对它的配套设备进行优化设计。第二点,技术经济性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性分析就可以获取风电机组装机和布置方案的初投资、度电投资、单位kw投资和上网电价等经济性的指标。第三点,选择最优化的桩基和布置方案。根据上述的方法我么可以获得其他装机和布置方案的经济性指标,这样就能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3结语

综上所述,windFarmer软件已经被国内外的大多数的风电场所验证,在风电场的优化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进行稳定可靠且有效的设计。windFarmer软件将wasp软件的一部分数据结果作为原始资料进行导入,和wasp软件结合起来使用,是目前我国风电场进行设计优化的主要手段,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易雯岚.风电机组选型及风电场优化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06).

[2]刘瑞轩.风力发电机组综合优化选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06).

[3]易雯岚.基于windFarmer软件的风电场优化设计[J].电力勘测设计,2009(05).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9

关键词:非洲风电epC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风能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全球可开发的风能总储量20000吉瓦(Gw),非洲拥有全球最大的风能资源,占据总储量的20%,2013年底全球风电累积装机容量为318吉瓦,年增长近20%,其中非洲累积装机容量为1.2吉瓦,仅开发了0.3‰,非洲风电开发潜力巨大,随着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和银行贷款的优势,国际能源署预测在未来10年非洲风电市场开发将增加12倍,风电将成为优化能源结构、补充电力供应的主要措施,成为解决非洲电力供应的最佳方案。目前埃塞俄比亚、南非、毛里塔尼亚、埃及、摩洛哥以及乍得等国家的风电投资升温,中国承包商逐渐进驻埃塞俄比亚、南非等风电市场,面对国际风电的复杂性,承包商如何应对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风电项目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笔者以该项目为例,提出风电项目管理的重点和建议。

1工程概况

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epC项目位于阿达玛市,一期工程已运行装机34台,二期工程装机102台,总容量为153mw,建设期2年,合同额约3.5亿美元,采用国际epC总承包模式,合同内容包括升压站、风机、输电线路和场内道路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该风电场是该国目前最大的部级风电场,是首个引入中国风电建设技术和检验标准的项目,带动了中国风电制造产能的转移,改善了当地社会经济面貌,形成了埃塞俄比亚民族风电工业。

2风电特点

非洲风电建设与水电、公路和房建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建设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运营成本低、占用面积广、施工分散、持续高强度、协调难度大等特点,增加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1)自然条件恶劣,工期异常紧张。风电场一般地处偏僻、荒漠地带,施工、生活环境恶劣,水源、通讯和交通不便,施工有效期短,大雨、大风等季节性气候影响较大,该风电场雨季影响长达4个月。

(2)施工占线长、区域分散。风电场施工范围广,作业区域间距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该风电场纵横80公里,施工管理难度大,设备物资运输和吊装设备转场困难,安全风险突出。

(3)资源投入众多,持续高峰强度,该风电场施工期为2年,准备期短,持续高峰期占总工期的80%,月均投入中方人员150人,当地雇员880人,设备141台套,当地分包商43家,月均强度1500万美元。

(4)征地异常困难,阻工问题严重。风电场施工区域分散,征地涉及面广,补偿标准低,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当地村民因征地赔偿问题阻工严重,该风电场涉及102台风机、448基线路以及进场的临时、永久道路的征地,协调工作量大,征地异常困难。

(5)设备物资缺乏,采购配置困难。当地资源贫乏,大型机械租赁困难,物资配件运输周期长,而且受海运、清关和不规律到货影响,运输和存放难度增加,容易出现土建等待预埋设备,安装等待电气设备的局面,影响项目施工进度。

(6)协调难度大,影响整体运作,风电项目参与方多,专业种类众多,协调工作量大,项目的内部、外部衔接沟通工作是影响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

3风电管理重点

epC项目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利用有效资源,全面优化管理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达到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的综合平衡,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面对国际风电的复杂性,项目参与方全局意识不强,侧重点把握不到位,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管理经验,造成内、外部矛盾不断,施工无序,目标失控,经营欠佳,制约项目管理的发展。

3.1以项目策划为先导,把握风险控制

项目策划是承包商根据合同目标,系统策划商务、技术、物资和资源方案,寻找目标间的最佳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项目策划是项目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其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好坏,风电项目策划包括目标策划(技术、安全、费用、进度和QHSe(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模式策划、管理控制程序策划、资源配置策划(人、财、物、技术和信息等)以及沟通和风险策划等方面。项目策划需要明确管理重点,衔接各方接口,统一资源配置,减少管理失误,避免风险失控,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1)提前布局设计管理,统筹设计总体布置,衔接相关方的关系,规范专业间的协作与配合,避免影响各方进度。

(2)策划设备物资方案,确定设备物资选型参数,布局制造采购的形式和进度,有序管理清关运输,协调到货卸货方式,布置现场技术服务。

(3)规划项目管理方案,确定组织模式,布置招标方式,选派协作队伍,了解市场情况,优化资源配置,确定采购或者租赁方案,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确保项目管理实施有序。

(4)策划沟通协调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外部沟通方案,建立高层管理团队(tmt)沟通中心,合理策划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沟通形式,巧妙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传递相关方的有效信息,达到组织目标的满意需要,提高项目管理运作效率。

(5)策划项目风险管理,基于6C危机管理原理,以进度和成本为中心,全面策划项目风险,识别不利条件,把控各方衔接风险,统筹经营税务风险,策划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之间的统一制约风险,制定风险对策预案,实施全面风险、危机管理。

3.2以设计管理为灵魂,发挥优化优势

设计管理是epC项目管理的灵魂,是采购和施工管理的基础,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成败。国际风电项目需要建立以设计为灵魂的管理模式,实行全面、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设计参与项目管理的模式,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优势,合理交叉延伸,全面优化节约设计,追求项目技术经济的最优化。

(1)介入前期管理,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准确理解雇主功能性的要求,敲定符合雇主要求的设备选型方案,确定设计标准,深入实地考察,了解使用习惯,提高设计质量,避免设计方案重大调整;相关方也要主动参与,研究初步设计的详实程度,踏勘水文地质料源情况,提前介入前期管理,为实施方案提供详实依据。

(2)重视设计优化,在满足功能和标准的前提下,实行限额设计,避免增加功能和数量,完善设备材料标准,优化设备物资选型,避免设计保险系数过高;发挥设计优化作用,强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管理,实行多方案比选,优化工艺和数量,缩短采购管理和施工工期,提高项目管理的综合效益。国际风电epC项目重点优化风机设备的选型(风机设备占总投资的65%-75%),优化道路和风机施工,就近选择填筑料源,优化工程量,优化风机基础型式,优化线路基数,合理采取标准设计,优化升压站的专业衔接,减少专业干扰,避免浪费,加快施工进度。

(3)强化设计评审交底,精细设计管理,审查设计进度、设计和图纸配套方案,审查技术可行性,材料选用的经济性,施工手段的合理性,减少设计的“错、漏、碰、缺”等失误,保证图纸系统供应。风电epC项目注意审查基础零米标高的合理性,避免风机、线塔基础积水,审查专业的一致性,避免升压站的土建和电气安装冲突,审查基础图、接地图和电缆敷设图的整体配套性,避免风机、箱变和线塔施工区域的基础、接地和电缆敷设等土建安装反复作业和干扰。

4.2借鉴DB一体化模式

推行设计施工(DB)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合作优势,减少设计、施工平行发包或者松散联营的责任推诿,实行设计施工深度交叉,充分配合,拓展施工方的设计管理,延伸设计方的施工服务,整合设计施工资源,充分发挥团队的非加和原理优势,避免四边工程弊病;实行风险分担机制,明确优化效益分配形式,推行设计优化节约奖励,成本超支浪费罚款的措施,充分发挥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的优势,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

4.3构建属地团队文化

以“重合同、守信用、能担当”的企业文化为基础,树立团队责任意识,构建以能力论高低、绩效论英雄、诚信论品质、敬业论道德的团队文化;结合融入当地风俗人情、文化,形成独特的属地团队文化,加强熏陶感染,融合相似或者认同的价值观,增强外籍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树立本土作战的属地经营文化,秉承诚信、公平和负责的态度,确立合作双赢的关系,营造和谐共处的氛围,提升项目属地经营团队文化,避免忽略团队文化建设,影响企业的深耕细作。

4.4组建高效管理团队

建立高效运作的tmt中心,组建共同目标、相互信任依赖的团队,避免单打独斗。组建强有力的沟通团队,以行政、合同和业务关系为沟通桥梁,充分授权施工、技术、商务和设备物资负责人,与雇主、工程师、设计和相关方充分沟通,提高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建立强有力的执行队伍,构建认同团队文化,能征善战、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团队,提高团队应变能力;重视团队激励管理,创建愉悦和公平的团队氛围,以目标和危机管理为导向,以精神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实行差异的绩效分配机制,实现人本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团队的热情作用。

4.5确保项目进度履约

以进度履约为前提,重视时间成本,追求进度高效高速运转。建立进度监控体系,制定奖罚措施,全面落实进度计划,协调管理交叉作业,优化方案,确保关键线路的进度目标;分析进度滞后原因,及时提出工期索赔,延长节点工期,制定赶工抢工措施,调整关键工序和资源;合理处理进度与QHSe、成本的有效统一,确保进度履约,避免进度罚款和滞后带来的项目利益损失。

参考文献:

1GweC,GLoBaLwinDRepoRtannUaLmaRKetUpDate2013,march2014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著.许江林等,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娄成武,魏淑艳.现代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机电成本优化方案篇10

进入2013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在经历2012年冬季用煤高峰期相对稳定的短暂停留后,当前又进入了一个低迷时期。根据中国煤炭行业协会有关专家分析,2013年,国内煤炭行业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生产成本过高、进口煤数量持续增加、国内煤炭需求量供大于求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的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自2012年以来,河南省政府责令省内所有煤业集团强力推行“三年瓦斯治理”工程,加大安全投入力度,经营压力可想而知,对矿井生产成本的控制迫在眉睫。

龙山矿是一个高瓦斯、高承压水、高矿压的“三高”矿井,井下生产条件极其复杂,生产条件的不稳定性给企业造成的经营压力持续增加。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在提高煤炭产量和降低成本投入上下功夫。当前,我矿虽然生产布局符合生产接替要求,但井下生产条件的不可预见性因素依然很多,煤炭产量虽有余量,但最终能产出多少原煤仍是未知数。因此,我们要在确保原煤产量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狠抓成本管理,采取双项保险措施,实现上述目标。

二“四优四评”管控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一)“四优四评”管控模式的内涵

通过建立对“原定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实施方案”的安全评估、效益评价论证管理体系,实施“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施工工艺与地质变化、优化项目与安全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等四个方面的评价论证模式,实现“生产布局、工程设计、施工工艺、设备选型”四项优化项目与“生产、安全、地质、经营”等专业形成“技术支撑、超前管理、风险预控、责任共担”的“责任共同体”,全面消除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技术等方面“责任承担”的后顾之忧,在科技市场实现方案收购兑现的物质奖励基础上,进一步破解工程技术人员思想禁锢,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其工程投入“四优化”工作积极性,最终达到提升矿井核心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投入的目的。

(二)“四优四评”管控模式的特征

1.“四优四评”管控模式是科技市场的延伸和拓展

通过将“论证后优化方案”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进行科技市场收购,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创新工程设计、优化施工工艺、科学配置设备等方面的创新积极性。区别于“小改小革、五小成果”等基础性技术创新成果,是一种设计思路和理念的创新,创新成果技术含量更高、实施效果更明显、成本管控更见效、产生效益更直接。

2.“四优四评”管控模式是综合评价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通过建立对工程投入“四优”实施方案的科学综合“四评”管理体系,在大胆实施“工程设计优化、生产布局优化、施工工艺优化、设备选型优化”的前提下,通过“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评价、施工工艺与地质变化评价、优化项目与安全生产评价、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四个评价委员会的充分讨论和认证,梳理和捋顺既定优化项目与生产、安全、地质、经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既定优化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四优四评”管控模式是破解工程技术人员思想禁锢的保障机制

通过“四评价委员会”认证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四优”项目与生产、安全、地质、经营等专业形成“技术支撑、超前管理、风险预控、责任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打消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技术等方面“责任承担”的后顾之忧,在科技市场物质奖励的基础上,进一步破解工程技术人员思想禁锢,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其工程投入“四优”工作积极性,持续提高矿井核心竞争力,有效降低矿井生产成本。

4.“四优四评”管控模式是成本管控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可行性的充分体现

通过建立“四优四评”管控模式,进一步规范了内部市场化科技市场和科技创新管理流程,采取“长远规划”和“动态优化”方式,强化对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布局、工程设计、施工工艺和设备选型等方面,提出的科技创新项目的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可行性进行进一步论证,提高科技市场和科技创新运行质量。

三“四优四评”管控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四优四评”管控模式的构建

1.建立评价机构

矿井成立“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施工工艺与地质变化、施工效果与安全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四项评审委员会,构建效果评价保障机制。

2.明确工作职责

(1)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评价委员会由总工程师任主任,成员由生产技术科、防突科、地测科、机电科、企管科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根据矿井年度生产指标和实际生产情况,本着“科学、节约、安全、高效”的原则,每季度对年度既定的巷道工程及其支护形式进行优化,紧密结合矿井生产接替,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和降低生产投入;负责对所有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生产布局优化项目、工程设计优化项目进行论证。

(2)施工工艺与地质变化评价委员会由总工程师任主任,成员由地测科、生产技术科、防突科、机电科、企管科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根据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发生的地质条件变化,对工程技术人员申请提出的工程设计优化方案和巷道支护设计优化方案进行论证;负责建立施工工艺“动态化”管理机制;负责向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地质条件变化参数,建立施工工艺“招标”管理制度;负责机电设备选型优化方案的论证。

(3)优化项目与安全生产评价委员会由安全矿长任主任,成员由安检科、地测科、生产技术科、防突科、机电科、企管科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对经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评价委员会、施工工艺与地质条件评价委员会论证通过的“四优”项目进行安全论证,以维护矿井安全生产为宗旨,对既定的所有优化项目的安全性进行反复论证;负责根据巷道岩性变化及时要求更改支护形式和施工工艺,有权随时责令危及安全生产的优化项目停工整改。

(4)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委员会由经营矿长任主任,成员由企管科、供应科、财务科、劳资科、生产技术科、机电科、防突科、地测科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对以上三个评价委员会论证通过的“四优”项目进行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负责在科技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上,建立“四优四评”专项收购管理机制;负责按照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结果的一定比例,对已经完成的“四优”项目实施奖励;负责对“四优”项目实施前后的相关技术经济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规范建立“四优”项目技术经济档案。

(二)“四优四评”管控模式管理流程

1.生产布局、工程设计优化操作流程

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优化项目类别分别填写《龙山矿生产布局优化项目申报表》、《龙山矿工程设计优化项目申报表》,经本单位、科室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初审,组织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评价委员会或施工工艺与地质变化评价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认证通过后报安检科安检科组织优化项目与安全生产评价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认证通过后报企管科企管科组织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对项目产生效益进行评价并拟定收购奖励标准后报矿主要领导审批主要领导审批后项目开始实施企管科依据项目最终实际完成工程量所创造效益进行奖励生产技术科、企管科分别将优化项目技术、经济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存档。

2.施工工艺优化项目操作流程

施工工艺优化项目收购实行“招标”管理,生产技术科、地测科将巷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阶段性岩性变化相关参数通过oa办公平台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根据岩性变化参数和现场施工实际拟定优化方案,并填写《龙山矿施工工艺优化项目申报表》,在限定时间内报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组织施工工艺与地质变化评价委员会、优化项目与安全生产评价委员会、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委员会召开优化项目招标会各投标单位或个人分别汇报各自优化设计方案并申请投标奖励标准,设计方案相同或相近的,优先选择申请投标奖励标准低的单位或个人三个评价委员会论证确定最佳设计优化项目并初算奖励标准三个评价委员会与中标单位或个人协商奖励标准报主要领导审批主要领导审批后,项目开始实施,生产技术科、地测科、安检科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发现岩性再次变化时,立即停止优化设计施工,并最终确定该优化方案施工工程量企管科按照实际施工工程量计算奖励标准进行兑现。

3.设备选型优化项目操作流程

属供电系统优化、减少设备投入或降低设备功率消耗的优化项目由申请单位或个人填写《龙山矿设备选型优化项目申报表》,经单位领导签字审批后报机电科机电科组织施工工艺与地质变化评价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论证通过后报安检科安检科组织优化项目与安全生产评价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论证通过后报企管科企管科组织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根据优化项目预计节约投入费用初定奖励标准后报主要领导审批主要领导审批后,项目开始实施机电科、企管科分别收集整理优化项目技术经济档案。

属通过技术优化、内部调剂等手段,对年度专项资金内的设备、材料进行调减的,由企管科组织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根据节约投资额初定奖励标准后报主要领导审批主要领导审批后实施奖励。

(三)“四优四评”管控模式激励机制的建立

1.“四优”项目收购范围

生产布局优化:主要指工程技术人员针对矿井生产地区接替和全年生产计划指标,申请提出的生产布局优化项目,收购项目为在保证煤炭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布局优化减少巷道工程量或通过增加巷道工程量促进煤炭产量增加的且产出效益大于成本投入的优化项目(瓦斯治理、防治水专业以达标煤量和注浆效果为参考依据)。

工程设计优化:主要指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矿井年度计划内巷道工程支护形式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岩性变化,申请提出的工程优化项目。收购项目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支护形式而减少工程投入的优化项目(瓦斯治理、防治水专业以瓦斯抽采量和矿井用水量为参考依据)。

施工工艺优化:主要指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既定支护形式和巷道施工中发生的临时岩性变化而申请提出的阶段性工程优化项目。收购项目为通过实施阶段性巷道支护形式改变而降低成本投入的工程优化项目(瓦斯治理、防治水专业以封孔、注浆技术改造为参考依据)。

设备选型优化:主要指根据生产地区布置,在既定供电、设备标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供电系统、减少设备投入或降低设备功率消耗等,促进电费、设备租赁费降低的优化项目或通过技术优化、内部调剂等手段对年度专项资金设备、材料调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