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调查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2:55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1

一、抽样调查在服装业的应用

服装市场调查是指对适应服装市场供求变化的诸因素进行系统收集、分析,为企业预测市场发展趋势,掌握供求变化规律以及合理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其中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因素包括:市场特性和结构不可控因素调查;市场可控因素调查等。不同的抽样方法在服装市场调查中的应用范围不尽相同。

(1)对于全面调查无法解决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某些现象可能需要全面了解情况,但又由于现象自身的特性无法通过全面调查获取资料。此时可使用抽样调查。服装市场中该类现象主要有:①产品质量的破坏性检验例如:服装缝迹的性能试验;服装面料的抗拉、抗皱强度试验。②无限总体的调查例如:为制定服装号型标准而进行的人体测量抽样检查。③包括未来时序的总体调查例如:人口增长与服装需求的关系调查。

(2)对于理论上可作全面调查,实际上难以组织全面调查的现象①有些现象虽属于有限总体,但由于总体范围过大,单位数目过多且过于分散,事实上不可能作全面调查。例如:大量连续作业的某些产品质量的非破坏性检验。②有些现象由于受时间或其他条件的制约,不能组织全面调查。例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服装物资需求情况的调查。

(3)对于时效性要求高、又不需作全面调查的现象例如:服装流行趋势调查。

(4)对于全面调查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任何调查都可能存在误差,全面调查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全面调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费用高、参加人员多、汇总传递环节多、调查结果处置不当容易出现差错。因此,可在全面调查之后再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对全面调查结果进行检查和修正,从而提高全面调查的质量。例如:人口普查或经济普查。

(5)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质量控制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系统,如在服装产品成批或大量连续生产过程中,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对产品的质量实施动态检测,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变事后监督为事中控制,并通过编制质量控制图进行监控。

(6)对于抽样假设的检验抽样调查方法可对总体进行假设检验,以判断这些假设的真伪,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如:一类服装在某一地区销售状况良好,这是否意味着这类服装在其他地区也有很好的销路呢?由于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服装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这种程度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确定性。因此,可以利用抽样调查的结果,对接受程度是否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差异进行检验,以判断该类服装在其他地区销售的可能性,并据此作出是否推广的相关决策。

二、服装市场抽样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

目前服装市场抽样调查中确定样本容量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1]:

(1)直接或间接地由调查经费确定样本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且过于武断,但它在无法离开财务预算编制的整体环境下确实存在。例如对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企业母子公司关系的研究,需要对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项目总经费为10万元。其中,与样本容量无关的固定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调查表的设计及组织领导、通讯联系等必要的费用)为4万元;平均调查一个样本单位的变动费用为1000—1500元/份,样本调研费用随调查单元数的多少而变动,如调查表的印刷、调查员的差旅费、报酬、礼品费用等,由此可推算出必要的抽样单元数目为40—60家企业。这就要求调查人员寻求多种数据搜集方案并谨慎衡量信息的价值及成本,以及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有利于决策的高品质样本选取方案。

(2)根据以往的经验或相似调查确定样本经验型数值在设计调查方案时具有广泛的应用,这种确定方法一方面考虑了抽样误差,另一方面参考以前的调查经验,根据项目内容进行调整。若样本容量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则适当地增加样本量以减少调查结果的偏差。

(3)由总体样本的各个子群数目的预期容量确定分类是市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这一方法是对总体进行分层抽样,总体样本按照不同的特征细分为各个子群,调查人员通过分类发现细分市场,由此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等。假定对同一类服装消费人群进行调查,在一定精度与置信度下,只要100个样本量就足够;在期望用性别区分了解消费者市场时,则样本容量可能需要增至200个以上;若进一步希望通过划分年龄层进行调查,则可以将消费者分为:20岁以下,20—30岁,31—40岁等,这时样本容量亦将相应增加。使用这种方法,必须考虑各个子群的样本数目,总体样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4)采用传统的统计方法确定结合应用统计学,利用统计学公式确定样本容量。这种方法科学性强、精确度高,目前在市场调查中已有使用,是确定样本容量的主要方法。由于大部分限制约束条件不便于量化,很多时候只能在估计精度和可供调查使用费用之间进行权衡。通常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确定的样本容量表示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规定精度要求及尽可能节约调查费用的前提下,所抽取到的样本量最少。表1所示在不同受限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和估计总体比例的确定方法[2]。对一般的抽样设计,会给定比例估计p的精度,可用4个步骤计算样本容量[4]。(1)计算初始样本容量n1=Z2p(1-p)e2(2)对总体大小进行调整n2=n1nn+n1(3)若抽样设计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则对样本容量进行调整,B是设计效应n3=Bn2设计效应说明简单随机抽样是衡量其他复杂抽样技术效果的标准,通常采用经验法或历史数据法估计,计算时用B表示。当抽样设计为简单随机抽样时,B=1;当抽样设计为分层抽样时,B<1;当抽样设计为整群抽样时,B>1。(4)调整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存在无回答现象,因此,在实际调查中,必须对上述样本容量进行调整[5]。调整后样本量=调整前样本量有效回答率计算时预计回答率用r表示,则最终的样本容量为n=n3r假定:某服装杂志出版商希望调查读者对该杂志的综合满意度。通过邮寄调查,出版商可以联系到所有2500个客户。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出版商决定使用简单随机抽样进行电话调查。试确定访问多少个客户合适?分析: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假设可接受的误差e为0.10;调查估计值的置信度为95%,因此Z=1.96;预计回答率r=0.65;由于事先没有关于顾客满意度的比例估计精度p,方差应取最大,即p=0.5。解答:(1)计算初始样本容量:n1=Z2p(1-p)e2=(1.96)2×0.5×0.5(0.10)2=96(2)根据总体大小调整样本容量(这一步针对中小规模的总体进行):n2=n1nn+n1=9625002500+96=92(3)根据抽样的设计效应来调整样本容量:n3=Bn2=n2=92假定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设计B=1(4)根据无回答情况进行调整,确定最终的样本容量:n=n3r=920.65=142即至少应访问142个客户。

三、服装市场消费者行为调查的案例分析

(一)调查案例设计

虽然根据公式可以从理论上确定样本容量的上限,但由于实际工作中受费用和时间的限制,使用最大样本量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实际调查通常涉及多个目标,需对多个指标的误差进行控制,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单一指标。因此,在实际的服装市场研究中,必须综合考虑,采用多种方法来确定样本容量。

(1)调查目的和目标市场的选择本文选取的案例为2007年12月受企业委托参与的男衬衫消费者行为调查[6],旨在了解目标消费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消费观念、购买行为及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网络购物特征、品牌忠诚度以及购买率等的影响因素。经过与委托企业多次沟通后,确定对国内16个城市进行问卷和商场调查(见表2)。

(2)样本量的确定现实的市场调查往往有多个目标,对于一些目标单一的调查,调查的样本量可以参照以往的案例或经验,比如50—100个调查样本。由于本次调查对象为男衬衫消费者,目标较单一,划分调查区域后,依据调研经费和时间,采用控制回收总量的方法,每个目标城市回收问卷100份,实际发放问卷1680份,总计有效问卷1600份,回收率为95.23%,调查对象多数为购买衬衫的男性消费者及少部分女性购买者。

(二)调查案例分析和改进设想

(1)置信度

本案的样本容量是考虑时间与经费后的经验型取值方法。但可通过对样本量的置信度验证确定样本量是否合理。如表3所示,抽样误差在3%时,置信度为0.98—0.99,说明调查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具有比较高的精度和信度。

(2)可靠性检验

一般调查区域越大,所需样本量可能越大。本次调查为不同城市消费者调查,且样本量平均分配。为此,使用SpSS软件进行可靠性检验,以确定被调查个体是否能对各城市有较好的代表性。解析的Kmo①=0.697,属于中等水平[7],较适合作因素分析。(3)改进设想为了合理、精确地进行抽样调查,在确定不同城市样本量时可依据被调查城市人口数量的差异,采用比例配置法进行样本分配;同时,根据表4对各个城市样本数量进行修正,即在95%的置信度下,抽样误差不超过12%,可满足各个城市调查资料准确且独立的要求。这时的样本总数为1630个(见表5),和原始方案相比略微增加。由此,在不超出经费预算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修正方案。四、结论

(1)通过服装业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针对服装市场研究的不同内容和抽样调查的特点,进行了服装市场抽样调查的归纳总结。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2

【关键词】统计资料收集形式

统计资料收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组织形式与科学方法,进行采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类信息资料的工作过程。按照获取途径不同,统计资料可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也称为第一手资料,次级资料也称为第二手资料。一般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它比第二手资料更加丰富、更加准确。使用第二手资料是因为其收集成本和所花费时间比较节省。

一、统计资料收集的主要形式

统计资料收集的主要形式是统计调查,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统计调查是根据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开始阶段,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是一切统计资料的来源。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相互依存的。一般情况下,统计研究是从统计调查开始,通过接触实际情况,占有原始资料,取得感性认识,再经过对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提高到理性认识。统计调查工作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统计工作成果的质量。统计调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现场观察法

现场观察法是观察者带有明确目的到观察现场,借助人的视觉、听觉或者录音录像设备,对调查对象进行直接观察而获得信息资料的一种收集方法,又称为直接观察法。其优点,能够保证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其缺点,观察成本较大(耗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较大),由于观察者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同,并带有主观见解,其结果往往因人而异。采用该种方法则应遵循:客观性、全方位性、深入性、持久性以及遵守纪律与道德等原则。

2.报告法

报告法亦称通讯法。这种方法是被调查者根据统计报表的格式要求,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有关部门上报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统计法》的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对国家履行的一种义务。现行统计报表制度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3.问卷法

问卷法,是指资料收集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的优点是:省时、省钱、省力,所得资料便于定量处理与分析,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误差,具有很好的匿名性;问卷也有缺点,即:回收率以及资料的质量均难以保证。运用此法在设计问卷时,应注意:所提问题要简短、准确,避免复重提问,提问应避免带有倾向性和诱导性,更不要直接提出具有敏感性或威胁性的问题。

4.访谈法

访谈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运用口头交谈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问题的一种统计资料收集方法。它的基本性质是具有显著的目的性、计划性与方向性。该种方法的优点是:被调查对象的回答率大大高于问卷法,适应性强,调查内容机动性大,访谈者对资料收集过程可进行有效控制。其缺点是:访谈成本大,匿名性差,访谈结果与访谈人员的素质、能力及其现场表现直接相关。

5.实验采集法

实验采集法,是指资料收集者,通过实验对比获取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一般作法是,从影响问题的诸多因素中选出一至若干个因素,在设置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观察其反映,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确定是否大规模推广。

二、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1.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组织方式。它是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定,按统一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指标内容,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上而下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统计报告制度统计报表制度具备统一性、时效性、全面性、可靠性的特点,可以满足各级管理层次的需要。不足之处:统计资料质量可能受影响;要严格遵守制发报表的程序和审批制度,减少基层单位负担

2.普查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一般是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但也可以调查某些时期现象的总量,乃至调查一些并非总量的指标。普查涉及面广,指标多,工作量大,时间性强。为了取得准确的统计资料,普查对集中领导和统一行动的要求最高。对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而又需要掌握全面数据时,可以进行抽样调查;对一些分散较广的小单位难于进行全面调查时,适宜采用抽样调查;可以检验全面调查结果的质量普查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专门组织的普查机构自上而下的对被调查的对象直接进行登记。比如我国进行的人口普查就采用这种形式,另一种是利用被调查对象的原始记录与核算资料,给调查单位分发一定的调查表,由被调查单位自行填报。如我国在1955年对私营商业及饮食业的普查就采用这种形式。

3.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并用观察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对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而又需要掌握全面数据时,可以进行抽样调查;对一些分散较广的小单位难于进行全面调查时,适宜采用抽样调查;可以检验全面调查结果的质量。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按照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2)以推断总体为目的,而且能够对推断结果的可靠性作出数学上的说明。

4.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指单位数较少,但某一调查的主要标志值总量方面在总体中占有较大比重。它是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少数重点单位所进行得调查。重点调查的特点是以较少的投入,较快地了解到所要调查现象的基本情况和变化的趋势。能否开展重点调查是由调查任务和调查对象特点所决定的。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且调查对象中又确实存在重点单位时,方可实施。

5.典型调查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3

关键词:森林;调查方式;精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S758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733056

森林调查是获取森林资源信息和进行林业各种分析决策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而不同的调查方法获得的森林蓄积量有所差异,为了获得更加较为准确的森林蓄积量,本文总结了几种蓄积量调查方法的精度分析,为林业森林调查打下坚实基础。

1方形样地的森林调查精度分析

1.1矩形样地

根据试验地大小随机选择有代表性长30m,宽为15m的矩形样地。标准地面积应该为固定型,一般的面积应该是小班面积8%左右,在标准地中进行调查,首先要统计标准地的株数和单位蓄积量,之后将株数和蓄积量扩大为20倍,最后计算全林每公顷的实际株数和最终的蓄积量。此调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适用于不同林相,应用范围广阔,调查精度比较准确,缺点是需要对样地内所有树木进行测量,比较耗时耗力。

以平天山林场为例,由表1可以看出,标准地调查与全林每木调查对比为96.15%,这说明在实际调查中,产生了3.85%的误差,导致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调查的林相中,分布不均匀且径级和压线林木对边不对称所造成的。但是在森林调查中规定误差的标准可以为5%以为,所以这种调查方法还是比较准确。此外,由于不同林地的条件有所差异,林相复杂,所以我们所选用的样地也不能完全代表林地中林木的具体情况。

1.2方形样地

选取林地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正方形样地,其对角线长度为35.21m。每公顷平均设置一个基础样地,调查过程中要统计好样地内的株数和蓄积量,并其扩大18.21倍,即可推出全林的实际株数和每公顷蓄积量。此调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适用于不同林相及林地,其调查精度较高,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在具体测量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林木进行调查,这样导致用工量很大。但是此方法因为是正方形,要比矩形周长短,在调查中设计的边线误差自然比矩形的误差小,精度比较准确。

以平天山林场的实测资料为例,由表2可以看出,样地周界对的压线木处理上与矩形样地相同。正方形标准地调查与全林每木调查对比为97.1%,虽然比矩形的误差小,但是仍然存在着2.9%的误差。

2带状样地的森林精度调查分析

带状样地法的试验林面积为20hm2。贯穿全小班,方位角为125°且相互平行的3条样带,用罗盘仪定向,测绳量距,坡度如≥5°需改平,3条样带面积共0.98hm2。带状样地以平行于某个方向的一定宽度样带抽样。为便于控制,样带宽度一般为5~20米,由表3可知,

带状调查出现出现的误差原因,主要是边线压线木和样本面积测定,因此,可以采取加样带的方法来减少实际测量过程中的误差,适用于面积较大,且林分稀疏的森林中。

3对不同蓄积精度要求条件下需选择适宜的调查方法

目前,我国森林调查方法可以分为3个类别,调查对象为全国(省)等的森林调查,叫作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也被称为“一类调查”。调查对象为国有林业局(场)、森林保护区或者森林公园等经营的单位,称之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又被叫作“二类调查”。调查对象为企业为了生产而进行的实际调查,称为作业调查,为“三类调查”。

以上3种方法均可满足蓄积量调查精度要求,但其间的工作量差异却很大。对于经营强度不高、经营面积大,同时对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不严格,可以使用带状样地和圆形样地调查方法。而对于商品林经营为主的单位,由于对森林蓄积量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可以选用方形样地的调查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评估。为了保证一定的森林蓄积调查精度,对于天然林应采用样带、样圆调查法,并确保样带或样圆的面积不少于所调查小班面积的10%~20%。

参考文献

[1]潘正荣.几种常用森林蓄积量调查方法对比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2):9~110.

[2]史京京,雷渊才,赵天忠.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技术方法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1):101~108.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交通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交通运输统计是社会运输统计和国家经济发展整体统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交通行业运输统计的确定必须满足国家统法计对统计基本任务的总体要求。现代交通运输统计的基本任务可以确定为: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先进适用的统计手取,对交通行业提供现代运输服务的相关活动进行统计调查、收集整理、提供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行使统计监督,为国家了解交通行业对国民经济和现代运输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制定交通行业和现代运输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依据;为交通行业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强交通现代运输发展的规划建设、运行组织、经营管理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2统计调查的概念

所谓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物进行登记,取得寡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搜集来的资料有两种:一种是对被调查单位未做任何加工整理的原始资料,又称初级资料;另一种是搜集次级资料,也称间接资料,是指已经经过某个部门或地区加工整理过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资料,一切次级资料都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来。统计调查与了解、查明原因的一般性调查,既有相同之处,更有区别。相同之处表现为,它们都是为了认识、把握客观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进行的资料和情况的了解、搜集工作。区别表现为:①对象范围不同,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需向较多的总体单位做调查,一般性调查的单位较少。②资料性质不同,统计调查以数字资料为主,一般性调查以情况资料为主。

3统计调查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和组织方式是统计调查的重要问题。统计调查方法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如下几类。

3.1普查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种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普查适用于不必要或不可能经常调查而需要得到全面统计资料的现象。普查是一种大量的、一次性的、专门组织的调查,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调查方法。由于普查涉及面广、对象多,调查的内容和项目就不能太多太复杂,所以,普查项目只能限于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的描述,主要应用于较大范围的对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调查了解。

3.2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按照一定的表格和要求,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科统计数据采集的方式。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管理部门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统计报表,可以全面系统地搜集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反映国情国力的主要资料来源。

3.3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并用观察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适用于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利用抽样调查资料可以检查、补充、修正全面调查的资料。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按照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②以推断总体为目的,而且能够对推断结果的可靠性做出数学上的说明。

3.4重点调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在全部单位中,虽然只占一部分,但它们在所研究的现象的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反映全部总体的基本情况。重点调查主要采用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有时也可以颁发定期统计报表,由被调查的重点单位填报,定期观察这些重点单位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其变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采用以企、事业单位的原始资料为依据的报告法。

3.5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对它们的分析与解剖认识同类事物的本质及发展变化规律,并用以指导和推动总体现象的发展。典型调查可以弥补其他调查方法的不足,为数字资料补充丰富的典型情况。典型调查的具体方法通常有直接观察法、个别访问和开调查会。其中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和比较可靠的方法。这种调查是讨论式的,即由调查者召集若干了解情况的人,按预定的调查提纲,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把调查过程和研究过程结合起来,从中掌握第一手详细材料,达到预期的调查效果。

4现代交通运输统计调查方法选择

上文介绍的各种不同的统计调查方法,各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统计对象日趋复杂,必须用多种统计调查方法,才能搜集到丰富的统计资料;而且任何一种统计调查方法都有它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有不同的实施条件,单独采用某一种方法,难以较好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真实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及我国统计工作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的原则,现代交通运输统计宜采用抽样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统计调查方法,并辅之以统计报表方法,来获取所需的统计资料。

4.1普查为基础交通行业至今还未对运输进行过全面、深入的统计调查,因此统计部门很有必要对交通行业从事运输的基本单位进行普查,以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基本发展情况,并为今后相应的统计推算工作打好基础。如对于交通行业运输基础设施、投入产出、人力资源等,就有必要进行定期普查,了解其基本的发展状况。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5

关键词:社会调查;量刑程序;证据材料

中图分类号:D6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53(2014)01―0001―06

一、问题之提出

新《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这样就使得原本活跃于各地少年司法实践中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以下简称“社会调查”)正式被立法机关采纳,也正式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融入到少年司法制度之中。从原本散落于各处的法律法规到如今法律层面上的正式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在我国的少年司法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适用经验,这对推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新刑诉法对社会调查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仅仅具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社会调查的主体和社会调查的内容,但对于社会调查报告所应具有的法律属性却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不能明确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就会使各地司法机关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制定出不同的实施细则。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破坏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削弱此项制度所应该具有的实用性。例如,有的司法机关将其视为证据,可以在审理阶段进行质证;而有的司法机关只将其视为量刑参考意见,由法官自由裁量。不同的属性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法律效果,因此如何在现有法律规制的条件下界定社会调查报告属性,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需要首先突破的难题。

二、社会调查报告属性之不同界定及评析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源于实践,其在施行初期并无普遍性法律的规制,所以各地司法机关对其法律属性的认定并不相同。例如河南省兰考县法院将调查报告作为证据使用,允许诉讼参与人提出质疑,然后由社会调查员进行解答。而江苏省的部分法院将社会调查员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诉讼参与人对待,赋予其类似鉴定人的诉讼地位。随着社会调查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其在少年司法中所扮演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理论界对其研究也越发深入,总结各地的司法实践经验,学界大体上将社会调查报告界定为三种不同属性:即品格证据说、鉴定意见说、量刑参考说。

(一)品格证据说

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较为普遍,其认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也就是指未成年人的人格调查或是品格调查,而调查的主要内容便是未成年人的“人格”或是其“品格”,所以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为品格证据。之所以认为社会调查就是品格调查,主要是从人身危险性的角度来进行考量的。因为品格是人身危险性的重要表征,“通过考察行为人的人格特点并加以科学分析,才能使人身危险性的评估更加准确、可靠”。那么为何要考虑人身危险性这一要素呢?这主要是和社会调查的目的有关。因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点在于刑罚的教育感化功能。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状态往往不够稳定,而且自制能力差,加之受外界的不良影响,所以其大多是出于偶然原因走上犯罪道路,比如因心血来潮、一时冲动等,他们所实施的犯罪并不一定都是有预谋和有计划的,因此大多数未成年人罪犯并非“罪大恶极”者。少年司法方针主要是考虑如何教育并改造未成年罪犯,这里就要放弃刑罚传统上的报应和威慑功能,转而找到案件处理方式和教育改造的最佳“结合点”。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找出犯罪原因,了解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将对其未来的教育改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格调查制度对于量刑具有重大影响,其充分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通过审判前调查所获得的犯罪人的人格特征正是其人身危险性的表症。”因此,社会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便具有品格证据的性质。

笔者认为,产生于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社会调查,其报告的法律属性并不能简单地纳入“品格证据”的范畴。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也不能单纯地等同于人格调查或品格调查制度。一是因为“品格证据”属于“舶来”的法律词语,其并没有反映在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中。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现有规范来看,其法定证据种类中并不包含“品格证据”。如果将其纳入现有的证据种类中,就会破坏证据适用的法定性。二是从《刑事诉讼法》第268条的规定来看,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虽然“等”字属于列举未完,但从上述三个要素来看,社会调查的主要方向不仅包括犯罪主体情况的调查,也包括犯罪原因的调查。所以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品格”即人身危险性只是社会调查的一个调查选项,将其统称为“人格调查”不免会以偏概全。虽然社会调查以行为人为核心而展开,目的在于全方位掌握行为人的个体情况,但是其最终目的是并不只是对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分析和预测,它还包括行为人社会危险性方面的分析,而这其中显然又会考虑众多的社会因素。再者,因为个人生活经历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人格或品格的内涵具有复杂性,决定人格的因素有很多,社会因素和生理因素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人格调查实际上就是追踪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轨迹,其并不能脱离社会属性。三是要对“品格证据”作出正确的理解。虽然对其概念的表面含义不难理解,但作为英美证据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则,它的适用却十分复杂。“英美法上使用未成年被告人品格证据的目的有二:一是证明案件的某些争议事实或附随事实,二是攻击未成年被告人的可信性。”另外,它还会对被告人的定罪过程产生影响。因为未成年人品格证据的提出会给未成年人本身和案件的审理带来风险,所以它的提出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社会调查,它的调查内容并不是查明案件事实或争议事实,而是犯罪原因的归纳,所以并不对定罪产生任何影响,主要作用是在刑罚个别化原则下对量刑和未来帮教上的考量。再者刑诉法268条对社会调查的启动并没有附加任何限制性条件。综上所述,英美法下的“品格证据”与我国少年司法实践中的社会调查不可相提并论。

(二)鉴定意见说

将社会调查报告视为一种特殊的鉴定意见,是近来不少学者的主张。“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形成的过程来看,社会调查报告的类型视为鉴定意见都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证据规定。国外立法也有类似的规定。例如,《日本少年法》第9条规定:进行前款规定的调查,务必调查少年、监护人或者相关人员的人格、经历、素质、环境,特别要有效运用少年鉴别所提供的关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其他专门知识的鉴定结论。美国也是采用类似的做法,由鉴别中心或鉴别所负责社会调查工作。”在部分地区的司法实践中,也将社会调查员的地位等同于鉴定人,独立于控辩双方之外。

笔者不赞同上述说法,社会调查报告不能等同为一种特殊的鉴定意见。虽然在司法实践中,部分地区社会调查工作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承担,其运用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对调查中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分析和判断形成一份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从某些方面看和传统的司法鉴定者的工作相同。但笔者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下规定的鉴定意见并不具有包含社会调查报告的可能性。第一,因为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决定》的要求,我国对于鉴定机构的资格和条件有着原则性的要求。鉴定机构的设立和鉴定业务的开展必须要经过相关机构的登记和公告,鉴定人的资格和要求也有法律规定。而且从现有规定看,我国鉴定工作根据鉴定对象可分为“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和“声像资料类鉴定”。将社会调查强行纳入鉴定意见,与现有法律法规相抵触,因此,不能直接套用外国的规定在我国使用。第二,鉴定意见为“鉴定人对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后所作出的判断”。可以看出,案件事实也包含了定罪事实,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鉴定等同于事实调查,也就是对与定罪事实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但是社会调查不涉及对被告人定罪情况的考虑,并不调查与犯罪构成有关的行为和结果事实。第三,从法律责任的角度考虑,如果鉴定人故意作出虚假鉴定或不实鉴定,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在第268条也没有规定虚假调查报告的法律后果,因此不能贸然认为其属于鉴定意见,也不能将国外的制度不加辨别地适用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将社会调查报告等同于鉴定意见,其在形式上是想将社会调查报告纳入法定的证据种类,但实质上是将由专业性工作人员作出的调查报告等同于“专家意见书”,这样也是不妥的,同证据能力法定化和证据形式法定化原则相悖。虽然其中会包含专家事实意见,但对案件事实却不是亲身感受的,也并不是对案件事实的陈述。

(三)量刑参考说

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不涉及案件事实本身的调查,因为“调查报告的内容与犯罪事实是否存在、是否有罪、罪责轻重等均无关联,不能称之为刑事证据,只能作为法庭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量刑时的一种参考。”该种观点立论的主要依据便是证据的基本特征。根据通说,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社会调查报告之所以不是证据,就是在于其并不具有关联性。因为证据的关联性是同案件事实存在的某种联系,因为证据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它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和客观的联系,对证明案情十分重要。而这里的案件事实正如上所述,主要是关于行为和结果的事实,是定罪事实。而社会调查所反映的内容却同案件事实没有必然和客观的联系,例如社会调查中关于犯罪原因的探查,其同案件事实的发生虽然有某种联系,但却不是必然联系,只是偶然或间接联系。而且社会调查中必然会涉及到第三人对未成年人的评价,这些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案件事实并没有客观的联系。

将社会调查报告视同量刑参考的观点避免了前两种观点的“违法”嫌疑,从现有的法律规范上来说,确实没有突破证据的法定种类的限制。但这并不表明将调查报告视为量刑参考是没有问题的。笔者认为,从社会调查报告本应具有的“应然法律效果”和“应然社会效果”来看,还是有很大问题存在的。如果将其视为一般的量刑参考意见,则难以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终使社会调查的适用效果“大幅缩水”。因为量刑参考意见只是在量刑阶段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材料提交法官,其所反映的内容只能依据法官的自由心证予以采纳。但是依据刑事诉讼的证明原则,一项诉讼材料在取得证据能力之后才可以对它的证明力运用自由心证进行综合评判。而证据能力的获得要经过法定的调查程序。那么量刑参考能否获得证据能力?另外,控辩双方如果对其真实性产生异议,能否适用质证程序?这都是深入研究后留存的疑问。因此笔者认为,将社会调查报告视为量刑参考意见仍然不妥,因为不能对其内容的真实性经过法定程序的检验。如果只是提交法官单纯的量刑建议,势必会使社会调查的内容形式化和单一化,使其无法真实反映未成年人的各项情况,以至于法官无法把握刑罚的裁量和后期的帮教矫治,削弱社会调查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社会调查报告属性之重新认识

上述几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界定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这就需要以另一种视角来解析其法律属性。可以说上述对社会调查报告属性的认识都是在我国刑事诉讼传统的定罪量刑相混合模式下进行的。能否以另一种视角重新审视社会调查报告的属性?笔者认为这是可行的。在这里首先要重新认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之重新认识――定罪与量刑的分离

之所以要重新认识社会调查制度,是从定罪和量刑程序的角度出发的。一般来说我国刑事诉讼是定罪和量刑程序相混合,量刑事实的认定并不需要经过独立的诉讼程序。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经过多年的司法实践,量刑前社会调查的发展和成熟已经使少年刑事诉讼体现出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的分离。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一是因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作用便在于使量刑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而推进量刑程序相对独立化。从社会调查的内容可以看出,其并不反映案件事实,而是围绕未成年人的个人家庭情况、社会环境和犯罪原因等因素来展开,这些因素都是量刑过程中法官所应考虑的酌定情节。考虑到这些因素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过程中或大或小的影响,加之对其未来人生发展的考量,法官必须在量刑时慎之又慎。继续延续传统的定罪量刑相混合的模式,法官可能无法掌握大量的酌定情节等材料,所以有必要将量刑从定罪程序中分离。二是因为定罪与量刑相分离的诉讼模式有法可依。根据《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及《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法院在审理活动中应当保证量刑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侦查机关或者辩护人委托有关方面制作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报告应当在法庭上宣读,并接受质证。从上述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对影响量刑的社会调查报告可以经过质证程序,说明社会调查报告的适用便是在定罪与量刑相分离的模式下生成的。

(二)社会调查报告属性在定罪一量刑分离模式下之重新认识

上述已经阐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报告是在定罪一量刑分离模式下生成的。社会调查报告适用于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所以其法律属性便是量刑证据材料,即用来证明量刑事实的载体。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调查不是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案事实的调查,与案件本身没有必然联系。因而,显而易见,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不是证据的属性”。许多学者也认为社会调查并不反映案件事实,所以其缺少证据所应该具有的关联性。但笔者认为,上述结论都是在定罪量刑一体化的角度下得出的,即在不区分定罪证据和量刑证据的基础上作出的论断。诚然,证据的关联性必须要求证据同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但是,在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下,在量刑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影响量刑的客观事实,即量刑事实。“案件事实”完全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可以分为定罪事实和量刑事实,这两个因素合起来就影响了一个案件的定罪量刑。这里所作出的扩大解释是有法可依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64条的规定,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即包括了“被告人有无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又包括“与定罪量刑有关的其他事实”。这也就是说,影响量刑的事实完全属于案件事实,而社会调查所记载的事实同定罪无关,但却影响量刑事实的认定。

既然社会调查报告同量刑息息相关,那么接下来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即社会调查报告是否就是量刑证据?笔者将其认定为量刑阶段的证据材料,而不是量刑证据。此处关于证据和证据材料的区分,一方面会涉及到二者属性的认定,另一方面也同社会调查报告所记载的事项有关。

对证据和证据材料的区分关键是要明晰证据的定义。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证据定义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这里的“材料”不是指证据材料,而是指同案件事实有关联性的材料,并且经过各种证据规则查证属实。那些同案件事实无关联,或者未经证据规则查证的材料,则是证据材料,它只是案件证据的“来源”,并不是证据本身。证据材料只有经过各种证明规则查证属实才能取得证据资格,才能具有证明能力。因此,证据资料和证据之间应该有证明规则的链接。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规定社会调查报告可以接受质证,表明报告所记载的事项需要经过法定的证明规则来查证属实,进而也表明了其只是证据材料,并不是证据本身。因为证据材料只有经过法定的证据调查程序之后才能取得证明能力,接下来才能对有关事实进行认定,才能纳入法官自由心证的范围并成为裁决的依据,而那些未查证属实的事项则被排除在证据之外。所以说,社会调查报告所记载的事项只有经过法庭的质证程序后,才能取得证据资格,法官才会根据自己的自由心证对调查内容进行采纳,那些被采纳的内容才会对量刑事实的认定产生影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罪和量刑程序的分离,定罪程序在坚持“无罪推定”的原则下必须要对定罪事实坚持严格证明原则,对证据种类和取证方法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即证据资料必须为法定证据种类,获取这些证据资料的手段符合法律规定。而量刑程序是一个独立的阶段,是在认定行为人有罪的前提下而启动的,所以其证据材料的认定不必坚持“无罪推定”原则,以自由证明即可,证据种类和取证方式不受法定证据方法的限制,但其若要认定为量刑证据也要遵循一定的证明规则。

另一方面,从社会调查报告所记载的内容来看,其也只是证据材料。因为社会调查报告需要反映未成年人人身情况的多方面内容,包括成长经历、监护教育、犯罪原因等许多情况,而这些内容又多具有社会属性,其是通过调查员多方走访而来的,其中必然掺杂着主观的成分,加之调查报告一般都附有调查员的事实分析和法律建议,这其中也都包含众多主观因素。而证明案件事实相关的证据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客观性要求排除个人的主观判断,而且其来源必须保证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则要求其同案件事实必须要有某种联系;合法性则要求证据必须要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就现阶段来说,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其并没有规定详细的调查程序,且其调查内容并不都具有客观性,其中必然掺杂着被调查对象或调查员的主观判断。因此,现在就贸然承认其为“证据”则操之过急,其只是由众多材料堆砌而成的证据材料。

在现阶段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规定详细的调查程序之前,将社会调查报告视为量刑证据材料,则可以尽量避免其法律属性分歧而使该制度所本应具有的法律和社会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为证据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都可以统称为证据材料。而我国现实语境下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起源于各地实践,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更是种类繁多,各地社会调查报告的制作形式也不尽相同,将其视为证据材料,可以使各种不同形式的调查报告所记载的事项经过法定的证据规则取得证据资格和证明能力,进而对行为人的量刑产生影响。

将社会调查报告视为量刑证据材料,还会促使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进一步建立。因为社会调查报告记载的许多事项涉及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尤其是关于行为人品格方面的证据材料,如果在定罪阶段便予以出示,势必干扰法官的自由心证,造成审判者对事实认定的偏见。然而将庭审进行两步式划分,量刑阶段的启动是在证明被告有罪的前提下进行的,许多在定罪阶段必须排除的证据材料便会在量刑阶段出示并予以质证和采纳,既可以充分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社会危害性,又将特殊预防的理念融入到被告人的量刑程序中,有利于被告人未来的改造和再社会化进程,这就间接上促进了定罪一量刑程序分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璞荣,司明灯.我国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1):42.

[2]沈利,陈亚鸣.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法理考察与司法实践[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2):55.

[3]何家弘.用品格证明人身危险性的探索――评刘立霞博士的新著《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J].河北法学,2009(2):199.

[4]陈兴良.人格调查的法理考察[n].法制日报,2003-06-03.

[5]郭欣阳.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性质及其在审查中的运用[J].人民检察,2007(11):46.

[6]陈立毅.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6)-74.

[7]樊崇义.证据法学[m].5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219.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6

误区一:市场调查目的不明

市场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收集信息解决已发现的问题和对未来问题的解决,但是在调查工作中往往出现调查目的不明的情况,主要表现:一方面是决策者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要了解什么、调查要起到什么作用,使市场调查的目的模糊,为调查而调查使市场调查无的放矢。另一方面是决策者对市调目标锁定过多,希望一次调查能解决很多问题,如对市场调查目的从消费者习惯、特性、产品需求、价格、接受程度、渠道购买因素等应有尽有,结果使市场调查不能在任何一个点上达到目的,使市场调查最终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误区二:市场调查方法不当

市场调查的方式有实地调查和文案调查两种方式,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街访入户调查、电话访谈、邮寄问卷等方法,但在市场调查中往往存在方法不当的误区,表现在该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却采取定量的方法,该采用问卷法却采取观察法的方法,由于方法的不当是市调结果无效,一般而言,定量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访谈,定性方法主要包括深层访谈,投射技术等。观察法和深度访谈适合探测性调查,问卷法适合定性的方法,实验法是正式的调研法,实践中对竞品销量调查,可采取观察法或走访终端,如果采用问卷法就没有必要,而对新品研发则需要问卷法来进行市场调查。

误区三:市场调查内容不当

调查的内容是为调查目的而服务,但在实际市场调查工作中,由于调查内容不当致使市场调查无法进行,调查结果无效,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内容与调查目的不一致:如需要了解产品口味却在调查内容中过多设及产品价格和包装内容,如需要了解企业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但调查内容却设计为产品调研内容,另一方面调查的内容不当:涉及被采访者隐私或敏感问题,造成被调研者不愿回答,无法回答或不能准确回答,或者调研内容过多、过长被调研对象不耐烦,敷衍了事,是调查结果不能反映调查的真实目的。

误区四:市场调查人员不得力

调查人员良莠,决定市场调查的成败,人员素质不同,市场调查认真程度不同,结果差异就会很大,在一些企业进行市场调查时往往随便招一批人,不经过系统培训,也不对行业知识进行讲解,直接就开始市调工作或者随便在企业找几个自己认为可以的人就开调查工作,市场调查人员不得力其做出的市场调查结果可想而知,正确的方法对市场调查人员在对人员甄选后,首先要对行业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其次要做好系统培训主要包括市调方法以及对受访者可能反应的种种心态如何进入交谈,使受访者信任进行模拟训练,让调查人员掌握调查的方法、技巧、行业情况再进行工作,市场调查效果就会不同。

误区五:市场调查组织结构欠缺

调研的组织结构应包括调研经理,调研督导,调研员之重管理结构,相互制约,互为监督,而一些企业在组织市调工何等组时往往只设调研负责人和调研人员两重结构,缺少对调研工作中监督一环和后期检查的措施,市场调查这种组织结构的欠缺往往造成结果是调研数据造假市场调查结果偏差。

误区六:市场调查样本数不合适

在市场调查中对调查样本数的确定不合适,也使市场调查中易出现的误区,往往表现两种极端:

一、样本数量过大,没有足够时间精力去完成造成,调研人员人为滥竽充数对问卷数据造假。

二、样本数量过少,图省事,不能真实反映调查意图,结果是无法达到市场调查目的,市场调查耗工费力,但却无实际意义。

误区七:市场调查调研对象错误

主要表现为被调研对象与调查目的不一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调研人员选择被调研对象的错误,未能发现或未能终止调查。二是调设计时选定对象错误,如企业对儿童产品进行调研,如果以儿童做为被调研象,从表面看并没有错,但实际你错了,因为儿童虽是你的消费对象,但家长却是购买的决定者。

误区八:市场调查分析失误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7

所谓问卷调查,就是把要调查的内容设计成问答卷,发放给调查对象作答,然后收集回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调查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①适应范围广。许多调查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②省时省力。这种方法可直接发放问卷给调查对象或邮寄给调查对象,不会过多地占用他人和花费自己的时间。③便于统计分析。问卷都有统一的答案供选择,因此统计分析较容易,结论也会有一定的科学性。问卷法也有自己的不足:a.缺少与调查对象的亲密接触和指导,答卷内容有限,还可能填写不全,不利于收集详细资料,b.问卷受调查对象的心理、意愿、水平等的影响比较大,问卷的回收率可能会低,进而影响统计分析。

一份问卷应包括问卷题目、问卷导语和说明、调查问卷题目、结束语或调查情况记录几个基本部分。

一般来说,问卷的题目就是研究的课题,在问卷上标明课题可以让调查对象明确调查者的意图,如“学生课外作业情况调查”,如果觉得题目会影响答卷,也可省去,然后在指导语里对问卷目的作出说明。

问卷导语和说明。这部分要写成书信形式,用语要亲切简明。包括两部分内容,导语部分是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保密措施等,以便获得调查对象的支持与合作。说明部分主要是向调查对象介绍问卷如何填写。

调查问卷题目。这部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调查对象的年龄、年级、性别、地域等情况。一是根指想要获得的材料设计的问答题,这是问卷的核心。

结束语主要是对调查对象的致谢语,有时也可省略。有的问卷调查者还要在卷后设置调查情况记录,把有关情况记录在内。以供统计分析时参考。

2.访谈调查法

访谈法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通过访问谈话的形式获得调查资料的一种方法。访谈又有集体访谈和个别访谈之分,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之分。如果从搜集资料的目的来说,又可以分为专门性访谈和辅访谈。访谈法比起问卷法来简便易行、灵活性大,访谈者能有效调换情境,一能获得更大的倩息。缺点是花时间较多,受调查对象影响和制约较大。所收集的资料会带有被访者个人主观因素。此外,访谈者个人的气质、学识、技巧也会影响访谈效果。

访谈的基本步骤包括拟订访谈方案、约见访谈对象、实施访谈计划、告别访谈对象。

(1)拟订访谈方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事先拟订好方案。访谈方案的内容包揭访谈目的、访谈对象、访谈顺序、访谈中要提出的问题等。

(2)约见访谈对象。为了使访谈能颀利进行,事先要对所确定的访谈对象进行联系,让访谈对象有心理准备,在时间上也好作出安排,以避免被拒绝的尴尬。约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写一封诚挚的书信,向被访者讲明访谈的目的、意图以及调查课题的意义,求得被访者的支持与合作;二是由被访者亲友预约并引见,这样可以融洽气氛,消除被访者的戒备心理;三是电话联系,如果彼此有过交往或了解。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明自己的目的意图。见面后应应热情有礼貌地自我介绍,并让对方善意地理解你的访问,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3)实施访谈计划。万事开头难,访谈者应从被访者关心和爱听的话题入手,进人正题后要耐心听取约该者的谈话,即使离题也不要贸然打断,而应在恰当的时候导回正题。访谈要检点

自己的言辞。要站在公允的立场。不随便肯定或否定谈话中的问题。访谈者要做好记录,无关的内容可以不记录,有疑问的地方要请被访者指正。

(4)告别访谈对象。访谈结束后,应该对被访者表示谢意,要给被访者留下良好印象。访谈有时一次不能完成,或者访谈内容整理之中发现有所欠缺。需要补充,告别时可向被访者做出说明,以期下次访谈的真诚配合。

3.会议调查分法

会议调查法是召集了解情况的人开个会,一向他们了解有关情况的方法。调查会要由调查者亲自主持,并按预失准备的议题与到会人员一起探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所做的调查研究,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开调查会。正因为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有深入了解,所以。期够在领导中国革命中做出正确决策,引领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关于调查研究,特别强调了会议调查的方法,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的一段话:

“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我用这个方法得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到会的人,应是真正有经验的中级和下级干部,或老百姓。我在湘南正县调查和井冈山两县调查,找的是各县中级负责干部乡寻躲调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了产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地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他们都给了我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使我第一次懂得了中国监狱全部情形的,是在湖南行山县作调查时该县的一个小狱吏。兴国调查和长岗、才溪两乡调查,找的是乡级工作同志和普通农民。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像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开调查会每次人不必多,三五个七八个人即够。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还必须自己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因此,没有满腔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我们已不再是把语录奉若神明的时代,但作为调查研究的权威和专家,这段话阐明了开调查会的基本方法:

(l)“到会的人应是真正有经验的”。这里所谓有经验,即是对调查内容比较熟悉。作社会调查要找各级干部和百姓,做教育调查当然也要找最了解情况的人,来开调查会的人包括干部。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士,不过,现在开调查会是要耽误别人的时间,调查者要能征得与会者的信任与同意,调查会才能开起来。

(2)“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对请来开会的人,调查者要具有恭敬的、平等的、和蔼的、热情的态度,要充分尊重他们,把他们当可敬的先生,自己要“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如果自己居高临下,郑重其事,态度做任,与会者即使到会,也会不理你,或知道情况不洗‘或讲了不讲继划能难得到应有的调查效果。

(3)“开调查会每次人不必多,三五个七八个即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开调查会的人数要预先估计,能召集到三五人就够了,最多也就七八个人。人多了就会有顾忌,不敢讲真话,也不利于充分发言,调查者有时也难于调控会议。如知情者较多,为求调查真实、全面,可另外再安排调查会。

(4)“必须给予时间”。要给与会者充分考虑问题的时间。在邀请与会者时,即可告知调查内容。一来让人家决定是否参会,二来给人家一定时间进行心理准备。在开会时,提出了若干问题,也应让人家有思考的时间。

(5)“必须有清查纲目”、也就是说开调查会前,必须有调查方案,准备好调查提纲,调查者要—一列出调查会要询问的问题,并依序进行,才能有效调控会议,完成调查项目。

(6)“必须自己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调查者在按调查提纲进行询问时,要做好记录。记录时为了快捷,可以用速记符号。征得与会者同意,也可以使用录音设备,以待事后整理。调查者要积极参与到所提问题的解答之中去,引导与会者答问,并适当参与问题的讨论。

4.文献调查法

调查研究也常常从现有文字材料中寻找有价值的资料,这就是文献法。文献法是一种间接调查的方法。这里的文献泛指私人的文稿、公务的文书、公开的书报杂志等等。这里的文献调查不是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而是从现有资料中去选择、提炼、整理、分析,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材料。

文献法可以分为两种。预先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文献资料,用来验证已有的理论或假设,称为验证性文献。从大量文献本身出发,通过提炼、分析,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观点,称为发展性文献。在实际研究中,常常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文献调查法较之其他方法,它省时省力,也节省经费。文献研究可以不影响与调查有关的人员。特别是发展性研究,观点的形成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资料的客观性较强,有较高的信度。文献法的不足是文献本身受原先作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这对区分其客观性增加了难度。文献在保存过程中会遗失,往往不能保留资料的全貌。

前面讲到,文献法是一种间接获取材料的方法,通过文献法进行研究也与其他方法有不同,它要在掌握一定文献情况下,大致确立一个假设,然后阅读相关的文字材料,它不受预先假设的限制,在搜集、提炼、分析材料的过程中,可以修正或形成新的假设。在预设主题的前提下,文献调查法的一般步骤是:

(1)通读有关文献,对需要的材料进行摘录。这是文献法

最费时费力的一步,它要求调查者要认真阅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选取材料时可以先标记下来,然后再进行分类抄写或制成卡片。

(2)整理归纳文献资料,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对已摘录的文献资料要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归纳出一定的概念体系,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

美国学者借用自然科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进行内容的量化分析,形成了一种称为“内容分析法”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科研方法就要用文献调查法收集资料。

以上这些方法,既是调查报告收集材料的方法,同时也是其他研究或文体写作收集材料的方法。

二、教育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般来说,通过各种方法收集的资料还很粗糙原始,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必须步骤,只有做好了这步工作,才能使资料系统化、理论化。

(一)资料的整理

资料整理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汇总、分组、归类,它是对材料的初步分析。

资料的整理要求全面、系统、准确。所谓全面,就是要能从各方面反映客观事物的全貌。所谓系统,是指资料有条有理,构成系统。所谓准确,是指资料符合客观事实。

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

1.明减资料鳖理的基本思路,设计好资料汇总表格

在资料整理之前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这个思路的内容包括要用到哪些工具,要分哪几步走,关键是要设计好汇总统计的表格,尤其是数字资料的统计、汇总,可能还需要多张表格,这些都要事先做好。

2.对原始资料进行核实

原始资料包括前面用各种方法收集来的观察资料、访谈资料、会议记录、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等,这些资料在收集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要进行比较、核实,剔除那些不真实的材料,对那些不完善的、影响报告写作的材料,要进行再调查。

3.对核定的资料进行归类

所有资料都核定好后。要对资料进行分组归类。

4.对归类资料进行汇总或统计

如是定性资料要汇总在一起,编成一本一本。如是定量资料要进行统计核算、制成统计表。例如《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状况》(《教育研究》20__年第6期)统计表:

(二)资料的分析

对资料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定性相结合分析。

>:请记住我站域名/<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对事物本质的分析,是确定事物具有某些属性的分析。定性分析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确定事物具有的属性。即确定事物具有哪些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概念性的认识。二是对事物组成的各要素的认识。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又由子系统及更低一级的子系统构成,对一个事物的分析,要确定其性质,就要确定其各组部分的性质,认清相互关系。三是对事物归类。归类是把相同属性的事物放到一起。在资料的整理中常常按一定的标准确定资料的属性类别。

2.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定量分析是从量的角度认识事物,因此,要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知识,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百分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异众比率、相关系数等方面的知识。如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调查,对毕业生希望从事的工作在统计量表的基础上作了如下分析(载《中国教育报》20__年11月13日第八版,标题为《你希望从事哪一类工作》):

从高校就业部门每年整理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看,技术类岗位占总需求岗位的6o%左右。因此,毕业生整体中5l.5%希望从事技术型工作,这和需求基本吻合。在薪酬管理的各种模式中,技术型工作一般来取基于职位的薪酬管理,职业前景相对明朗,职业报酬相对固定,管理型、营销型、决策咨询型工作则一般来说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较大。51.5%的毕业生希望从事技术型工作,也从侧面反映出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比较回避风险。

3.定量定性相结合分析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8

近几年为全面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铁道部在旅客运输服务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出客运服务质量年;贯彻落实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在全路43个较大客运站开展树标塑形活动;建立客运网络监督监察机制等通过这些活动明显提高了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在客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铁道部将不断改进和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作为赢得客运市场份额的核心战略之一20__年9月和20__年7月由铁道部运输局负责组织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两次实施了对铁路旅客运输站车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测评工作对全路选出的150个站车进行了测评

旨在找出目前铁路客运服务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制定措施加以整改解决社会关注旅客关心的问题全面提高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测评以用户满意作为评判的惟一准则需要对广大旅客进行问卷调查在众多的调查方法中要认真研究确定适合铁路客运服务的调查方法以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准确可信使用户满意度的测评结果客观公正[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1调查方法概述

用户满意度是目前许多国家

积极开展研究并投入使用的一种

新的质量评价指标是用户在接受

产品或服务后对该产品或服务满

足自身需求程度的总体评价对用

户进行满意度调查的方法归纳起来

有人员面访法邮寄问卷法或留

置问卷法电话访谈法和网上调

查法等

1人员面访法是通过调查人

员与被调查者面对面地交流来获

取信息的一种调查实施方法该方

法适用于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可

对各种调查对象实施被调查者拒

答率低调查结果质量较好但调

查费用较高人力消耗较多对调

查人员的访问技巧应变能力要求

较高

2邮寄问卷法是将一份事先

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通过邮局邮寄

给所选定的调查者由被调查者根

据问卷的要求填写后寄回给调查

人员该方法调查区域广费用低

被调查者有充足的时间回答问题

但问卷的回收率低回收期长时

效性差

3电话访谈法是以电话为沟

通工具与被调查者交谈获取信息

的一种调查实施方法该方法信息

反馈速度快实施调查的范围广

费用低但没有安装电话的人群被

排除在调查总体之外被调查者的

代表性受到质疑且一般要求问卷

内容比较简短

4网上调查法是利用互联网

实施的一种调查方法该方法调查

文章编号1003-1421(20__)08-0052-03中图分类号U293.3文献标识码B

铁路客运服务满意度

调查方法研究

陈滋顶

铁道部运输局北京100844

摘要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需要实施铁路

站车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测评工作通过对几种调查方法的比较和对

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人员面访法是比较适合铁路客运服务满意度

测评的调查方法采用该方法对20__年铁路旅客运输站车服务的

用户满意度进行测评分别得到在列车和车站方面需要改善与提高

的服务内容

关键词铁路旅客运输客运服务问卷调查满意度

第28卷第8期

53

铁道运输与经济

旅客运输

速度快成本较低样本的容量较

大但被调查者必须是上网人员

调查范围受到限制同时问卷内容

的长度和难度也受到影响

2调查方法的调查分析

2.1各种调查方法比较

20__年4月29日5月7日对

铁路客运服务用户满意度测评的

适用方法进行了调查考虑到我国

铁路旅客运输的实际情况大部分

旅客不能上网故没有进行网上调

查通过人员面访法调查了100名

旅客被调查人员都能认真回答问

题配合较好成功率为100;在

车站和列车上给97名旅客留置了

问卷当时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不

愿意寄回问卷半个月后仅收回问

卷11份成功率为11.34;在车站

和列车上要求旅客留下联系方式

以便3日后进行电话访谈时大多

数调查对象不愿意留下联系电话

最后收集到有效电话号码51个电

话回访成功25个基本能回答完问

题成功率为49.2

从调查情况看人员面访法成

功率高旅客都能认真回答完问

题;留置问卷的回收率太低;大部分

旅客不愿意留下电话号码在留下

的号码中成功访谈的几率也只有

50左右故人员面访法可能是对

铁路客运服务的用户满意度进行

测评的最合适的调查方法

2.2调查结果分析

20__年6月采用人员面访法

对个车站和对旅客列车进行了

调查收回调查问卷606份并对有

效问卷进行了分析

1被调查对象认为最合适的

调查方法收回的问卷中有575份

问卷对被调查对象认为最合适的

调查方法回答有效结果如表1所

示其中有355份问卷认为最合适

的调查方法是人员面访占总人数

的61.74留置问卷和电话访谈所

占比例都不足10

2被调查对象是否会接受某

种方法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可

能会与肯定会接受人员面访的被调

查者有487人占有效人数的82.12

是各种调查方法中所占比例最高的

调查方法;肯定不会与可能不会接

受人员面访的被调查者只有70人

仅占有效人数的11.81肯定不

会与可能不会接受留置问卷调查

的被调查者有245人占有效人数

的41.46是最不合适的一种调查

方法[本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文秘站网,帮您找文章]

3工作人员干预对被调查者

的影响既然被调查者认为人员

面访法是铁路客运服务用户满意

度测评最合适的调查方法并愿意

接受这种方法的调查那么采用

人员面访法进行调查时站车工作

人员加强服务如改变服务态度

打扫卫生扶老携幼等是否会影

响被调查者对满意度的客观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站车工作人员若在

调查期间加强服务在597个有效

样本中有217人认为肯定不会影

响其对满意度的评价占有效人数

的36.35;肯定会影响其评价的占

13.90;可能会影响的占20.94;

可能不会影响的占22.45可见

工作人员加强服务或多或少会对

被调查者的客观评价产生一定的

影响

4其他因素对被调查者的影

响站车等级被调查者的性别年

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会影响被调查

者对满意度的客观评价调查结果

显示人员面访法受被调查者年龄

的影响;留置问卷法受站车等级和

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电话

访谈法受站车等级被调查者性

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网上

调查法受被调查者年龄和受教育

程度的影响

3用户满意度测评实例

20__年7月9月采用人员

表1被调查对象认为最合适的

调查方法

表2被调查对象是否会接受某种调查方法

铁路客运服务满意度调查方法研究陈滋顶

54

第28卷第8期

铁道运输与经济

旅客运输

面访法对铁路旅客运输站车服务

的用户满意度进行了测评在全路

选择了70个较大车站和80对旅客

列车作为被测评对象

用户满意度测评包括形象实

物质量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个方面涵盖了站车安全秩序服

务卫生空气温度设备等内容

其中车站问卷有29项调查指标列

车问卷有28项调查指标每项指标

均采取7级度量特别差很差比

较差一般比较好很好特别

好同时设计了开放式问题对外

宾较多的列车提供了英文问卷被

测评的每个站车至少获得250份有

效的样本数据采用用户满意度测

评软件对获取的大量数据进行分

析得出某一个被测评站车的用户

满意度分值在此基础上以20__

年旅客发送量为权重分别得出18

个铁路局和铁道部的用户满意度

分值

20__年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

显示在列车方面要对车内温度

厕所状况饭菜价格和质量其他

商品价格到站准时性等内容进行

改善与提高特别要侧重用户最不

满意的车内温度在车站方面要

对候车室空气站台天桥地道状

况商品价格和品种厕所卫生发

生冲突时工作人员的处理托运价

格购买车票车站秩序等方面进

行改善与提高要侧重用户最不满

意的商品价格

4结束语

人员面访法是比较适合铁路

客运服务用户满意度测评的一种

调查方法通过对调查方法和用户

满意度测评结果的分析显示采用

人员面访法对铁路客运服务进行

用户满意度调查时工作人员干

预被调查者年龄会影响测评的客

观公正性为此在进行测评时

一旦有站车工作人员出现干预的

行为应立即停止对该站车的调

查改日再做计划;就年龄对测评

结果的影响在选择被调查对象

时可人为确定被调查者的年龄

段和数量

参考文献

[1]赵平.中国顾客满意指数指南[m].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__.

SQ-1.33分说明与旅客期

望的列车服务质量之间还存在1.33

分的差距同时每项服务的感知

质量都为负数这表明列车服务都

没有达到旅客的期望因而旅客的

评价仅为一般是可以理解的

调查得分显示期望与感知差

距较大的有:保证旅客无伤亡事

故列车治安情况好旅客查询方

便及时处理投诉运输质量问题

其次办理客运业务的手续简单明

确旅客乘降方便快捷乘务员

的仪表整洁的期望与感知差距也

较大

根据调查得分可以对评价结

果的典型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

定相应的改善列车服务质量的对

策用以提高列车服务质量满足

旅客的需求

3结束语

铁路客运服务虽然是无形的

但它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并给消费

者带来利益或满足感的一种活动

因此存在一个满足消费者需求的

程度和带来利益以及满足感达到

什么程度的问题这为铁路旅客运

输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奠定了客

观的基础和前提使这种评价在理

论上具有实际性

根据对列车服务质量的属性

与决定因素的调查研究建立了基

于SeRVQUaL的列车服务质量特

征的个属性16个因素的基础模

型对其进行了研究实例分析的

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科学的描述

列车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和可信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拓

展完善应用于铁路各部门或其他

服务领域使之成为服务评价质量

的一种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怀斌于宁.服务营销教程[m].大

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__.

[2]李明生.关于铁路客运服务产品质量的

量化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__

1:120-123.

[3]唐述春.德国铁路客运营销特点及思考

[J].中国铁路20__5:64-66.

[4]中南大学课题组.加入wto后中国铁

路货运生产组织与营销系统研究[R].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__.

收稿日期20__-05-22

作者简介王海湘1974男湖

南华容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沙客运

段助理工程师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

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9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等五部门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关于进一步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全市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就做好全县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粮食是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安全的基础,是实施宏观调控和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准确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党委、政府制定粮食产业政策的依据,对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的统一安排,从年起在粮食生产县(区)建立新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制度,这是国家对粮食产量调查制度进行的重大改革,通过建立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实现对县级主要粮食作物的直接调查、直接上报、直接推算,及时、准确地反映县级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收获情况,为制定粮食政策和对粮食生产的分级管理服务。

二、明确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产量核算方式由原来层层上报的统计方法改变为建立以县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制度,国家统计局市级调查队组织区县统计调查部门直接到现场划地块抽样,根据实割实测数据推算;二是市、县汇总数据由原来的市、县统计部门负责改变为由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负责直接汇总推算,经国家统计局核准后,由调查总队反馈给市级调查队,市级调查队再反馈到各区县统计部门;三是反馈到市、县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对粮食生产市、县中央财政奖励和补助政策执行的主要依据。

我县粮食生产乡镇(街道)共12个,根据新的调查方案抽中样本村分布11个乡镇,分别为。

按照调查制度规定,由省调查总队抽取我县调查样本村20个(见附件1),每村抽选调查地块3至5个,每个调查地块按照权重比例,最少不低于10亩,每村聘用辅助调查员至少一名。辅助调查员每年度要对本村农作物的春播、夏播、夏收、秋收、秋冬播的面积及产量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是主要粮食作物和小品种粮食作物两部分。对小麦、玉米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采用两阶段抽样、实割实测的抽样调查方法开展调查;对甘薯、稻谷、大豆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直接选择重点农户进行入户测量调查;对其他小品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采用以预代实的调查方法,进行评估测算。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做好每一品种、每一粮食生产季节的粮食产量调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调查、独立上报,确保数据质量。

定量调查的方法篇10

关键词:问卷设计;信度检验;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问卷调查是教育培训评估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调查研究中定量统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工具。问卷质量的高低是各项评价指标的具体反映,因此调查问卷首先要接受小规模抽样测试,通过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检查问卷设计的结构、原则、内容等能否被受试者正确理解,及时增删或调整题目。

一、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测验的实得值与真值的相差程度。信度越高,反映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越大,可以通过评价数据离散趋势的指标来反映信度的优良。

信度分析是针对某一特定类型下问卷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言,而非广泛一般的一致性,其大小用信度系数来表示,范围在0~1之间;信度系数越大,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越大。信度系数是衡量信度高低的统计指标,而不涉及结果是否正确,但研究对象的样本含量必须超过40人。

信度系数主要包括稳定系数(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信度可分成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内在信度是衡量问卷中某一组问题所测量的是否同一概念、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而外在信度是衡量同一问卷在不同时间下对同一被调查者重复测量后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二、信度的评价方法

(一)同质信度

同质性问卷调查考查的是被调查者的同一性,问卷试题的几个部分间高度相关、同等重要。Cronbach’sα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内在信度系数和同质信度系数,通过各调查项目相关系数的均值测量、关注问卷中每一个题目得分间的内在一致性,其计算公式为:

而调查问卷中一般是嵌套多个功能模块,即当一份调查问卷包含有不同子问卷时,应分别计算每个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可信度;可将整体问卷分成n个维度,计算整个问卷及其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确保相应的信度系数均在0.80以上。当信度系数高于0.7时,表明问卷应进行较大的修改;低于0.7时,则应该弃之。

此外,依据量化得到的各项目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和相关系数的均值,判断每一项内容和问卷整体的关联程度,实现对问卷的修订和改良。譬如,当出现负相关时,说明这些项目与其他项目间相悖,应考虑修改或删除部分内容;当修改剔除某项目后,问卷整体的信度系数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时,该题目应予以保留。

(二)分半信度

分半信度,又称“折半信度”,是将同一问卷的全部调查问题按照奇偶或前后尽可能分成相等的两半,分别依照Cronbach’sα系数计算二者得分。当问卷中设置的题目越多时,分半信度愈高,但随机分半可能会使分半信度不具有稳定性。分半信度的计算公式为:

分半信度使用的关键是如何尽可能避免顺序效应,将调查问卷分成有效的对等两半。不同的拆半会产生不同的信度系数估计值,当高相关性的题目分在一组时,分半系数将接近于其最小值。常用的分半办法有三种:一是完全随机分配,简便、易行但并不客观;二是将整体问卷的奇偶题目分半,该法在问卷调查题目较多的时候才适用;三是将整个问卷分成若干块(每块的内容成偶数),再将各内容块的题目奇偶分半并各自组成子问卷,该法应用最为广泛。此外,若调查问卷中含有反向题项,应先逆向处理反意题项的得分,保证各题项的得分方向一致后,再考虑拆半。

(三)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信度”,是最常用的外在信度,指的是不同的时间内,采用同一调查问卷前后两次施测同一组被试者得分的一致性程度,以两次相关系数的积差法表现的信度公式为:

其中,iCC平均内部一致性系数,、和

分别为被调查者之间的方差、处理组(即重复次数间)的方差和误差的方差,m为重复次数,n为被调查对象的数量。国际上,一般认为iCC在0.4以上可接受,大于0.6则表示有满意的稳定性,0.8以上则表示有很好的稳定性。

重测信度的特点要求同一份问卷在允许重测的情况下施测两次时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所测量的心理特性须稳定。二是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三是两次施测的间隔时期忌过长,视具体的调查内容而定,一般间隔以2~4周为宜。重测信度较大时,说明前后两次测量结果较一致,调查问卷较稳定。但因被测对象对问卷的熟悉会产生“记忆效应”,易产生偏倚,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

(四)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法,又称“等值性效度”,主要是让调查者同一时间或先后填答两份问卷,应确保问卷在形式、内容、难度和题项的提问方向尽可能保持高度一致,仅在表达方式上略有区别,两次结果的相关系数即为复本信度。在同一时间内或间隔一段时间后,复本调查时实测所得的信度系数分别称为等值系数、稳定和等值系数。复本信度愈高,问卷调查结果的一致性越强。整个调查问卷的信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两部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复本信度最接近于平行测试,但实际问卷调查中很难达到真正可相互替代的问卷设计,故采用的较少。

(五)评分信度

若问卷是由调查员给被测试者打分或评定时,此时信度的可靠性取决于评分者,即评分信度,可分为评分者间信度和评分内信度两类。评分者间信度是指由不同的调查员采用相同调查问卷测量评定时其得分的一致性情况,随机性抽取对问题的评分以及调查员的打分情况,常用组内相关系数来评价。而评分内信度是指度量检验同一调查者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等不同场合时的一致性。

当评分者人数超过三人,且为等级评分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其相关系数:

若多个调查员间的信度较好,说明调查问卷制定的客观、明确;反之,说明指标的操作概念模糊,易歧义。因此,调查前应对调查员集中培训,现场负责核查填写的问卷,即时发现问题并反馈,查缺补漏。

(六)信度分析方法的对比

三、影响信度的因素

(一)问答级数的设计

针对连续性变量应答时,多采用连续区间来标度;当信度区间在0.4~0.9之间时,常会随着拟定作答级数的减少而降低。较实际信度,“十级式”至“七级式”量表的信度损失极少,而“五级式”和“两级式”量表的信度损失分别为12%和35%。另有研究表表明,采用“四级式”、“五级式”、“七级式”和视觉模拟量表调查所获的信度还较为相似。因此,题目设计时,应尽可能多量化连续区间的级数,后续统计可根据需要整合区间的级数。

(二)问卷题目的数量

适当增加问卷题目的数量可提高问卷的信度,如Cronbach’sα系数与调查问卷设计的题目数量十分相关,α会随着问卷设计的题目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高(或降低)。新增的题目和之前应具有同等代表性,且新增数量须适度,否则被调查者会因疲劳致使误差增大。当问卷题目数量增至K倍时,信度的计算公式为:

(三)题目的难度分布

调查问卷中的各个题目均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忌应答的猜测性。其次,要尽量调整问卷题目或应答方式,控制难度在中等水平,使得区间落在较低或较高两端的比例要少,尽可能地接近正态分布,可有效提高信度。

(四)问卷调查的偏倚

调查问卷属于回顾性调查,调查结果上会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倚。问卷信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调查者对问卷工具的理解、作答、调查获知的信息提取程度。信度主要受随机因素的影响,但偏倚不具有方向性。

信息偏倚是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由于比较组间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可比,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系统差异;就被调查对象而言,信息偏倚主要涉及到无应答偏倚、回忆偏倚、说谎偏倚等。由于调查问卷填写时主观成分很大,回忆偏倚很难完全避免。回忆偏倚不同于单纯的记忆不准确;当被调查者回忆普遍较差时,回忆偏倚的可能性较大。回忆偏倚的产生主要是取决于调查时间至事件实际发生之间的时间差,以及调查员的提问方式和调查技术等。

(五)调查的样本容量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评估获得的信度越高。样本容量是随机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统计,直接关系到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及调查成本和效益。当样本容量过大时,调查的工作量显得过大;但样本容量偏小时又易发生样本偏差,导致信度系数过低或过高估计。

实际调查中,不回复偏差是问卷调查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分为完全无应答和部分无应答两种。不回复的问卷会造成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缩减,抽样误差的增大;而因无回答带来估计的偏误并不会随后续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减少;一般要求无应答率应低于5%。控制无回答偏倚,应采用调整访问的策略、消除被调查者心理和顾虑、修正问卷设计以及加强调查员培训等方式。不回复的问卷会分别从回复率和不回复偏差方面影响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可通过不回复者和回复者间组间进行检验评价不回复偏差,深入寻找被调查者不回复的原因。

四、结语

高质量的调查问卷是问卷调查成功的关键,应采用客观的信度分析方法反复研究、修正问卷;因不同信度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侧重均有所不同,应多种方法相互佐证,忌以偏概全反映整个调查问卷的可靠度和有效性,应依据问卷种类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信度检验方法评价。问卷初稿须通过预调查数据的信度反馈调查工具设计的合理性,采用局部修订和调整优化问卷,直至通过信度检验,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和为后续的效度检验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罗林明,屈芳.关于教育培训调查问卷设计的思考――以气象教育培训调查问卷为例[J].继续教育,2014,(6).

[2]马文军,潘波.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如何用SaS软件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0,(6).

[3]倪宗瓒.医学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武松,潘发明,曾凯.SpSS统计分析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5]柴辉.调查问卷设计中信度及效度检验方法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