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十篇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十篇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3:00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1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创新风险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113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145-02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科技技术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都需要以创新作为基本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这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基础上,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实施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提出在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创新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在学术界中,大部分学者多是对创新型企业概念、创新能力、创新动力、持续创新等进行研究,很少关注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风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创新型企业研究综述

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求生存并实现持续创新的企业。国内外关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颇多。现有研究结果中,学者们对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及特征、评价以及成长方面。

1.1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创新型企业的概念源于“创新”。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最先提出创新的概念。而英国学者弗里曼早在1982年就对创新成功企业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早期许多学者认为创新型企业就是技术型企业,如Louisa.LeFeBVRe和elisabethLeFeBVRe。随着学者对创新型企业研究的深入,创新型企业的概念界定表现出不同学者各自的特色。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型企业就是把创新精神制度化而创造出一种创新的习惯。pakteeng(2004)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指其成员通过把创新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来不断更新、完善整个组织。向刚(2009)指出,创新型企业是具有强大而持久创新动力的企业。williamLazonick(2010)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拥有能够创造创新机会和乐观积极的企业家精神的企业。nigarDemircan?akar(2010)认为,创新型企业是具有积极的组织文化和较窄的权利差距的企业。agnieszkaZarzewska-Bielawska(2012)等认为,创新型企业就是拥有丰富研发资源和开放研发模式的企业。总之,不同学者对创新型企业概念的界定是不同的,虽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但却都是以创新为核心。

创新型企业较一般企业而言,有其独特的特点。刘吉(2007)认为创新型企业应具备有若干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影响、自主创新、全面系统创新、高速发展和有巨大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企业等特征。许庆瑞(2009)认为创新型企业具有自主性、创新型、持续性、全面性和效益型的特征。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创新性,这是创新型企业最本质的特征;自主性;持续动态性;全面系统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知名品牌;效益性;风险性;适应性;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

1.2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及成长

随着对创新型企业的深入研究,部分学者开始对创新型企业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创新型企业在诸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企业,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是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祝爱民等(2008)建立了基于创新能力(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效益能力(偿债、营运、盈利)与发展能力(市场发展、财务发展、战略发展)3个模块的创新型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朱学冬等(2010)基于Dea方法模型构建了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李兴宽(2012)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基于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能力、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模型。蒋咏华(2004)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对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创新型企业成长是企业在创新性生存条件下的成长,包括成长性、创新性两层含义。对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研究集中在成长中相关因素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建设方面。Christopherm.mahemba和erikJ.DeBruijn(2003)对坦桑尼亚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其与成长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坦桑尼亚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创新对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Davila,tony,marcJ.epstein(2008)等认为培育创新型企业的重点在于创新战略、组织文化和员工心理、评价和奖励系统、基金项目、团队管理以及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Baccara(2007)、Camelo-ordaz(2008)和Christiansen(2000)等人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战略联盟等方面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国外较早的关注并研究创新型企业,而我国的研究起步于国家倡导的创新型国家战略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企业的概念、评价和成长等方面,很少进一步研究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尤其是创新企业与风险管理结合的研究更少。

2持续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日本著名学者野村郁次郎在其《知识创新型企业》一书中首次提出持续创新,并明确指出知识创新型企业的核心任务就是持续创新。由此可知,创新型企业的本质是持续创新。自1995年以来,昆明理工大学学者向刚教授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和对中国企业的实地考察,首次提出了企业持续创新理论,自此开启了企业持续创新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企业持续创新概念、能力、动力、持续创新评价、持续创新运行机制和实现机制及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2.1持续创新的概念、动力和能力

随着持续创新研究在国内外的深入,Shapiro(2001)把持续创新界定为组织上下的所有个人随时随地都创新,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汪应洛等(2002)从企业持续创新视角界定企业持续创新机遇的概念、基本特性和内涵。Rodriguez(2003)把持续创新定义为一个能够创造新产品和服务并改进企业流程的新创新系。Soosay(2005)认为持续创新是企业不断在组织中应用新的观点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企业的所有方面,并需要一套系统的、程序性的、渐进性的或突破性的贯穿企业所有员工和企业所有层面的组织方法。王文亮(2008)和JennieBjork(2010),JingXu(2010,2011),StephenD(2010,2011)等指出了影响持续创新的因素。

汪应洛(2004)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界定中强调企业的持续创新要求企业内部协调发展,它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连续过程。向刚(2005)提出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和实施新的创新项目(含产品、工艺、原料、市场、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项目),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能力。Boer(2006)将持续创新能力的定义修正为对开发和开创完美结合的能力,既能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又具有灵活的战略,是企业运作、渐进性改进与学习、突破性创新的有效、持续的相互作用与结合。大部分学者对持续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研究,而张汛[(2010)则从持续技术创新和持续制度创新两个角度探讨了影响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因素。

持续创新动力方面的研究,向刚(2004)研究了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强调了企业家持续创新意识、持续创新精神、企业家及其员工持续创新的物质利益驱动、企业持续创新文化、企业团队精神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发展对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影响。段云龙(2007)结合持续创新动力模型,提出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模型,强调了制度结构对绿色持续创断动力的重要作用。

2.2持续创新的评价和运行机制

针对企业持续创新的评价的研究,段云龙(2007)基于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特性提出了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段云龙(2008)又提出了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模型。王文亮(2008)、代碧波(2012)和邓馨阳(2011)通过构建不同的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李兴宽(2010)构建了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创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企业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段云龙(2012)基于主成分投影法构建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效能评价模型,发现制度结构要素是影响企业持续创新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当前对企业持续创新的研究现状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持续创新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概念、重要性、特性、动力、能力等专题方面,但关于持续创新与风险管理关联的研究较少,只是初步分析了风险管理对于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关于持续创新过程风险的特性、分类、运行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二,把创新型企业与持续创新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仅限于提出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是持续创新,没有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企业持续创新风险研究综述

创新是要付出巨大成本和承担巨大风险的,企业在持续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国内外学者投入到创新风险的研究中。JoannaBarsh&marlam.Capozzi(2008)认为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同时创新和风险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赖流滨(2008)认为创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创新型企业面临环境、技术、市场和管理等风险组合。而我国学者向刚等(2009)最早提出了创新风险的定义和特征,真正开始界定创新风险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对创新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创新过程的风险、创新战略风险、创新项目风险等领域。

3.1企业创新过程的风险

国内学者谢科范教授(1999)较早地系统归纳介绍了国内外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王立新、高长春(2005)和刘继海等(2006)研究了技术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的风险识别和管理策略。在创新战略风险的研究中,许晖、余娟(2007)对企业在实施国际化经营创新战略过程中的关键风险进行了识别研究。在创新项目风险的研究,Jannea.KeiZerandJohannesi.m.Halman(2007)通过研究发现基本的创新项目天生具有风险,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风险的识别和诊断方法。

3.2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风险

学者们对持续创新风险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如李兴宽(2009)提出创新型企业建设的过程中有创新战略风险、重大创新项目风险、人因风险3种重大风险。李宁(2011)对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进行动态分析和管理机制研究。巫英(2013)在对企业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相关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经营者具备强烈的创新风险管理意识为前提,从组织结构与人员配备、规章制度、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4个方面构建了重大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和设计方案。倪彪(2013)构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重大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客观认识自身的重大风险管理水平,改进自身的不足,促进持续创新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当前在创新风险研究方面,对常态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较多,而对复杂、动态的持续创新风险管理研究极少;基础理论层次的研究相对较多,技术及应用层次的研究相对不足,可以说,企业创新风险管理还缺少系统、深层次的研究。

4总结与评述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与持续创新风险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把创新型企业与持续创新、创新型企业与风险管理、持续创新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在创新型企业的概念界定、评价和成长等研究较深入,但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研究较少,而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风险的研究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其因素、概念,本质以及管理机制研究较多,而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风险研究较少。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风险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段云龙.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评价模型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8(9).

[2]许晖,余娟.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关键风险的识别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10).

[3]郭韬,史竹青.创新型企业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9).

[4]段云龙,向刚.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评述[J].商业研究,2010(11).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2

关键词:金融结构;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4-0027-04

近期,随着对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热议,影子银行的概念引发各方关注。事实上,国际金融界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与各经济体的经济金融结构、金融发展阶段和金融监管环境密不可分。

一、影子银行的内涵

影子银行(shadowbanking)于2007年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目前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已基本达成一致。根据2011年4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影子银行:范围界定》的研究报告,影子银行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影子银行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和特征描述,但由于各国金融结构、金融市场发展阶段和金融监管环境的不同,影子银行的形式也各不相同。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等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等围绕证券化进行风险分散和加大杠杆等展开的信用中介体系;欧洲的影子银行体系则主要包括对冲基金等投资基金和证券化交易活动。而这些在欧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构在当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尚不广泛存在。中国金融界对影子银行的界定主要包括如下四个口径:最窄口径,影子银行仅包括银行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两类;较窄口径,包括银行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较宽口径,包括较窄口径、银行同业业务、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最宽口径,包括较宽口径和民间借贷。本文选择受到关注最高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较窄口径,即银行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中国影子银行进行讨论。

二、中国影子银行与欧美国家有本质上的不同

结合影子银行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对影子银行的界定应主要考虑如下三方面:一是是否纳入正规金融监管体系。国际金融危机前欧美国家的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业务并未受到充分监管,这些机构在回购业务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不断扩张资产负债表实现低成本、高风险的运营。二是是否具有期限错配和高杠杆经营的特征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较高的单体风险。国际金融危机中,欧美影子银行的负债以银行间借贷、商业票据等短期批发融资为主,但投资却是期限较长、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支持证券等资产,从而带来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主要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平均杠杆倍数更是高达40倍,危机期间激烈的去杠杆效应也加速了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三是是否具有关联性和传染性从而带来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国际金融危机前通过业务往来和股权投资等方式,欧美影子银行体系和商业银行体系相互关联,使危机发生时风险迅速从影子银行体系传染至商业银行体系,从而带来了系统性风险。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虽然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是出于监管套利的目的,同样具有流动性转换和信用风险的特征,但总体上已被纳入正规的监管体系内,并不具备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高杠杆和期限错配的特征,同时其规模和风险也尚未对系统性风险产生巨大的影响。总体看,中国影子银行与欧美有本质上的不同。

第一,中国影子银行仍在金融监管的范围内。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已在监管部门现有的监管统计口径中,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运行情况定期报送监管部门,理财产品的明细也需报送央行并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的口径。2005年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2012年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是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监管法规。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也实施了包括准入、资本监管等较为严格的管理。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约束下,监管部门也已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对相关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审慎监管制度。

第二,中国影子银行不具备明显的高杠杆和大规模期限错配的特征。合规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池应做到单独管理和充分的信息披露,使每笔资金都有对应的资产,每笔收益基本可以覆盖风险。这样,理财产品的风险应基本接近于正规监管体系内部公募基金的类似投资产品。从理财资金投资的项目资产看,超过90%的资产期限都在5年以内,期限错配程度与商业银行业务相当。对目前中国的信托公司来说,既不能负债经营,也不能向银行贷款,不具备杠杆经营的条件。同时,信托业务的资金实施封闭式运行,投资期限与项目期限要求一致,因此不具备高杠杆和期限错配特征。

第三,中国影子银行尚不具备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首先,影子银行的规模不大。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9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的理财金额6.73万亿元,全国66家信托公司总资产达6.32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的5.2%。可见,信托公司的规模较小,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则更小,总计不超过3万亿元,且拥有较好的资产质量和较充足的资本和拨备。其次,资金运用的安全性较高。理财产品中约有四成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两成投向存款,两成投向项目融资类资产,仅有一成投向权益类资产及其他,这些资产的整体信用状况较好。信托资产中有四成用于贷款,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可供出售及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存放同业及其他各占一成。从投向看,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各占四分之一,房地产和金融机构各一成,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有一定保障。同时,为控制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过快增长,监管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规定。再次,出台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发生大规模风险传染的可能性不大。针对信托公司与银行间可能存在的风险传染,监管部门于2011年初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明确银信合作业务的风险归属,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将银信合作业务表外资产转入表内的规定,控制银行体系与信托公司间的风险传染,而其他金融公司通过商业银行借款金额占商业银行总体贷款规模不足1%,发生大规模风险传染的可能性较低。

综上,基于不同的金融结构和相关功能特征,中国的影子银行与欧美的影子银行有着本质的区别,如表1所示,其在监管现状、规模大小、杠杆化程度、期限错配状况、关联性上都有明显不同,其表现出的风险特征也与欧美国家的影子银行有着本质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与欧美金融市场中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复制、以逃避监管为目的的快速扩张不同,中国的影子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功能。

三、当前中国影子银行对完善融资结构和促进经济转型起到重要作用

从金融发展阶段和金融结构演进的大背景看,在中国当前的金融管理体制下,影子银行更多的是金融结构发展、融资多元化进程中的一个表现。

(一)现阶段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受到特定条件限制时的市场选择

从特定角度看,银行理财业务实质上是一种利率市场化的试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无风险资金的市场价格,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总体上处于同一水平(如,2013年1月6日的7天拆借利率为3.6%,同期1个月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约为4.13%,远远低于同期民间融资利率水平;根据温州金融办公布的数据,同期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高达26.2%)。当利率市场化完成后,银行可通过自主定价的方式吸收存款,理财产品可能会逐渐萎缩并出现其他形式的金融创新。因此,中国当前的影子银行更多的是金融结构变化背景下、融资多元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特定表现。

(二)当前中国影子银行存在的意义在于修正金融抑制,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目前,有两成的理财产品和四成的信托产品投向实体经济,满足了实体经济的大量资金需求,使储蓄向社会有效投资的转化更为便利。中国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的占比始终偏高,不仅使金融体系的风险在银行体系大量积聚,也限制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银行理财、信托和财务公司等影子银行业务的存在,在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途径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多元的投资工具,发挥了商业银行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合理的领域,在更为市场化的资金运作链条中,资金实现更为市场化的配置。

四、淡化影子银行的概念,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实施差别化监管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非传统业务的金融创新并非近年来才出现,只是在“影子银行”这个舶来品尚未出现之前这些产品有其他的称谓,如资金体外循环等。而影子银行的出现似乎为这些金融创新附加了更多的负面含义。从金融结构的发展趋势看,应逐步淡化“影子银行”的概念,更多将其看作是非传统融资市场和非银行信用中介的创新,应对这些金融创新的风险特征和功能效率分类讨论,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增强其促进金融结构完善的作用。

第一,影子银行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创新,在当前金融结构市场化和社会融资多元化的背景下,应避免简单搬用影子银行的概念,而更多地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非传统银行业务健康发展角度来规范和引导这些金融创新。影子银行具有金融创新所拥有的基本特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然而,并非所有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非传统银行业务的金融创新都应划入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影子银行范畴,对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创新应从调整社会融资结构的角度积极鼓励和推进。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3

关键词:女性;自我概念结构;个人金融产品;市场细分

JeL分类号:G11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11-0099-05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消费正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有资料表明,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驶入快车道,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资产管理规模可达到4700亿美元。随着财富管理市场规模的扩大,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分化更加明显。目前,我国个人金融产品市场主要依据客户的收入、年龄、职业等标准对客户进行市场细分(殷孟波,2004;程未,2011),据此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并提供服务。然而,现有的个人金融产品并不能满足客户实际需求不断变化的要求(程未,2011)。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女性总人口已达到65287万人,占48.73%。经济、人格上的独立,家庭财富支配地位的确定,使现代女性成为个人金融产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因此。研究女性客户群体的消费行为对个人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西方对于女性消费行为的研究多与自我概念有关。自我概念,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是指行为个体对自身所有的知觉、认知和感受的意识总和(Sirgy,mJ.,1982)。本文首创性地将女性自我概念的系统结构模型应用到个人金融产品的消费中,有效地揭示不同自我概念女性个人金融产品的消费行为,为个人金融产品市场细分及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个人金融产品市场经营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成倍提高,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市场日益活跃。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个人金融业务这个新利润增长点的发展。为了吸引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各商业银行一方面在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个人金融产品已经从单一的存款负债类产品和传统的个人中间业务产品发展为全方位的资产类、负债类、渠道类、银行卡类、投资理财类的个人金融产品系列(高万里,2010),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个人黄金业务、个人外汇业务、个人助业融资、开放式基金等产品纷纷推出(肖北溟,2008);另一方面,注意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不同客户的年龄、职业及收人等特征划分客户群。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殷孟波,2004;程未,2011)。虽然,个人金融产品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市场细分不够深入

花旗银行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是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地域、职业、受教育程度、偏好、收入、资产等多个标准进行的。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根据年龄、收入及职业等三个标准划分客户群,对客户市场细分不够深入。同一年龄、收入甚至职业阶层的客户,也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在消费行为上呈现不同。即使是年龄、收人、职业还有性别都属于同一类的客户,也会因为偏好等的不同而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得大相径庭。市场细分不够深入导致研发的金融产品与个人客户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例如,在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中,不论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本外币理财产品还是信贷产品多以标准化产品为主,缺乏在这些标准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设计,适应不同偏好、不同需求客户的个性化产品。

(二)个人金融产品不够丰富

目前.个人金融产品市场上提供的主要是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或是这些产品的简单组合。例如:在一些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中,仅仅只是提出为中高端客户提供包括现金管理、投资计划、保险计划、退休计划、税务计划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个人金融服务的理念,为中高端客户提供的产品仍局限于与提供给其他客户相同的标准个人金融产品或这些产品的简单组合,而为私人银行客户专门设计的专属个人金融产品数量较少(肖北溟,2008)。

(三)个人金融产品的经营效益不佳

目前个人金融产品虽然品种较多,但经营效益并不佳。工、农、中、建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10年的数据显示:个人金融业务收益在银行利润中分别占比29.3%、34.7%、24.92%、17.46%,占比较低。现有的个人金融产品中,一些传统的个人中间业务(如代收代付业务)占用银行大量的资源,但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很有限;投资理财类的产品,由于种类不丰富.与个人客户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经营效益也不尽如人意。

纵观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细分不深入。市场细分不深入导致无法开发出与客户需求真正匹配的产品,影响经营效益。因此,在年龄、收入、职业等传统标准的基础上引入其他标准对市场细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女性人口只占总人口的近一半,但由于女性是大多数家庭财富的支配者,因此做好女性客户群体市场的细分相当于完成了整个客户市场的细分。由于不同偏好的女性其消费行为存在差异,因此可将女性自我概念的系统结构模型应用到个人金融产品的消费中.研究不同自我概念女性个人金融产品的消费行为。

三、基于女性自我概念结构的个人金融产品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分析不同自我概念女性个人金融产品的消费行为特征。

(一)研究基础和理论假设

、1、研究基础。

西方对于女性消费行为的研究多与自我概念有关。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第一次提出自我概念,之后罗杰斯、Shavelson等多位学者对自我概念进行了丰富和深化。但有学者指出自我概念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民族化和本土化色彩的概念,利用国外的自我概念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中国企业的营销实践(黄聚河,2006)。杨晓燕第一次针对中国女性消费者提出了女性自我概念系统结构一5F模型。该模型认为中国女性消费者具有五个维度的自我概念即家庭自我、情感自我、心灵自我、表现自我以及发展自我(杨晓燕,2003)。我国有少量学者将用来透视女性消费者行为密码的自我概念,运用到某一市场的女性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例如保健品市场(黄聚河.2006)、旅游消费市场(黄玮,2008)等。而以女性自我概念作为密码,对个人金融产品市场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还处于空白状态。

2、理论假设。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准备借助杨晓燕博士的

5F模型,即家庭自我、情感自我、心灵自我、表现自我以及发展自我,提出理论假设:女性自我概念是女性个人金融产品消费行为的密码,同时,女性个人金融消费行为是女性自我概念系统结构的外在表象。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1、问卷设计和调研。

为了验证女性自我概念是否有效地影响个人金融产品的消费行为,本文设计了两个量表:女性自我概念量表和女性金融消费行为量表。女性自我概念量表,采用杨晓燕教授的自我概念测量表(16个陈述句),表格采用了Liken量表的形式,分别用来测试女性自我概念系统中的五种基本成分,每个句子有五个刻度,分别代表被调查女性同意每一句子的程度。被调查者分别对每一句话进行评分,“非常同意”打5分;“比较同意”打4分;“一般”打3分;“比较不同意”打2分;“很不同意”打1分。量表问项见表1。

女性金融消费行为量表选择了33个陈述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财支出比例(1-5).2.理财途径(6-10),3.理财动机(11-16),4.风险偏好(17-201,5.投资对象偏好(21-26),6.理财目标(27-29),7.预期收益(30-33)。表格也采用了Likert量表的形式,具体形式与女性自我概念量表相同。量表问项见表24。

本研究在浙江省各个城市随机抽取年龄符合条件(18-59岁)。的女性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20份。收回578份,回收率93.24%;其中有效问卷523份.有效率90.48%。调查样本在年龄、收入、学历和婚姻状况等方面的分布较均匀,调查信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数据处理思路和方法。

对回收的数据首先进行信度检验,两个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5和0.68,均为可接受的信度。其次对量表1的数据进行效度检验(Kmo值=0.676>0.5,巴特利检验的p值=0,000

(三)不同自我概念结构女性的个人金融产品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家庭自我女性个人金融产品消费行为特征。

家庭自我是女性对自身家庭角色的感觉和观念。这类女性把家庭角色当成最重要的角色,个人的需要和发展要服从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共同消费重于个人消费。这类女性的消费行为特征表现为:(1)会在保证家庭基本生活开支后,将剩余财产用于理财,用于理财支出的比例,事先也会有周密的计划,相关系数分别为0.489(**)和0.403(**)(2)理财动机主要是为子女教育,相关系数为0.411(**);(3)会谨慎投资,属风险厌恶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275(**)和0.407(**);(4)偏好投资自己熟悉的金融产品,对于新产品不敢贸然尝试,相关系数为0.251(**);(5)理财目标首先关注保本,相关系数为0.305(**);(6)一旦短期投资收益率低于目标收益率时,会马上调整原先的投资计划,相关系数为0.225(**)。

2、发展自我女性个人金融产品消费行为特征。

发展自我是女性积极向上,渴望成功和成就的自我概念。以发展自我为主的女性追求社会地位、追求事业成就和职业成功。这类女性的消费行为特征表现为:(1)会选择将剩余财产全部用于理财,并事先有周密的计划.相关系数分别为0.522(**)和0.246(*);(2)在理财途径方面,会根据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的推荐进行理财。相关系数为0.246(*);(3)理财动机主要是为了使财富增值,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系数为0.233(*);(4)在风险偏好方面,这些女性为追求较高的收益,敢于进行大额的风险投资,也曾为投资借过钱,相关系数分别为0.276(**)和0.202(*);(5)对于回报比较高的理财产品有较高的积极性,愿意尝试新的理财产品,喜欢投资风险大但收益高的产品,相关系数分别为0.241(*)和0.346(**);(6)理财目标首先关注收益,相关系数为0.332(**)。

3、表现自我女性个人金融产品消费行为特征。

表现自我女性希望通过外在的商品来展现自己的个性,以吸引他人的目光,通常兴趣广泛,但缺乏持久性,容易情绪化,对于市场的产品抱有新奇的感觉,所以她们往往是新产品的最早试用者。这类女性的消费行为特征表现为:(1)在理财支出比例方面,没有稳定、持续的计划,相关系数为0.249(*);(2)理财动机主要为满足自身的成就感,相关系数为0.449(**);(3)属于风险偏好者,经常为寻求价格涨、跌的刺激而进行大额的风险投资,相关系数为0.247(*);(4)愿意尝试新的投资产品.喜欢投资风险大但收益高的投资产品,相关系数分别为0.318(**)和0.223(*);(5)理财目标首先关注收益,一旦短期投资收益率低于目标收益率时,就会马上调整原先的投资计划,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299(**)和0.224(*)。

4、情感自我女性个人金融产品消费行为特征。

情感自我的女性个性含蓄,也最为细腻,她们追求个人情感的满足,比较注重产品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这类女性的消费行为特征表现为:(1)不会轻易尝试新的产品,对自己喜欢的产品比较执着(相关系数为0.272(**)),具有较高的产品忠诚度,即使短期投资收益率低于目标收益率时,也仍会坚持原先的投资计划(相关系数为0.246(**));(2)理财行为较理性、“精明”,会投资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相关系数为0.213(**)),不会盲目跟从,重视主观感受,一般不会随-性安排理财支出(相关系数为0.240(**))。

5、心灵自我女性个人金融产品消费行为特征。

心灵自我女性是在家庭和事业、审美和情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她们不需要借助化妆和时尚的外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也不需要忽视家庭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此类女性比较关注内心世界.对消费具有最低欲望,她们极少进行时尚消费,对品牌忠诚度最高。这类女性的消费行为特征表现为:(1)不会花过多精力在金融消费上,只愿将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于理财,同时理财安排没有一定的稳定和连续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23(**)和0.205(**);(2)理财动机主要是为了养老,相关系数为0.329(**);(3)属于风险厌恶型,相关系数为0.240(*);(4)偏好投资自己熟悉的产品(相关系数为0.234(*)),投资比较冷静,不受其周围人群的影响,

不会因羡慕别人购买的金融产品获利而去购买该产品,这类女性关注内心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不喜欢风险,更不会去选择风险大的金融产品,相关系数分别-为0.197(*)和-0.241(*);(4)理财目标首先关注保本.一旦短期投资收益率低于目标收益率,会马上调整原先的投资计划,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和0.239(*)。

四、对我国个人金融产品市场的启示和若干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对改进我国个人金融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一)细分女性客户群体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实施品牌定位营销策略

基于前面的分析,五类不同自我概念的女性其金融消费行为差异明显,见下表4。因此,应把市场细分成界定清晰的不同自我概念女性消费者子集,在此基础上,依据目标市场特点,确定其提供的产品类型、价格、服务内容和促销方式,然后通过品牌定位,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以此使细分市场的消费者理解和认识自身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特征。例如,对于发展自我的女性来说,银行可以建立“事业成功者、高社会地位”的品牌形象,让这类女性认识到选择这类品牌产品的内涵。品牌定位后,银行应从服务质量人手,保证品牌的内在品质,维持品牌的持续影响力,使各类不同自我概念的女性在各自的品牌产品和服务中找到内心的满足感。

注:“一”表示相关分析结果不明显。

(二)根据不同女性客户群体的消费特征。研发和创新个人金融产品

根据不同女性客户群体的消费特征,研发和创新与各自需求真正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对于家庭自我女性,其理财动机主要是为了子女教育和家庭,关注本金的安全性,厌恶风险,银行可根据这类客户的需要开发一些本金安全性高、风险小的金融产品.或将这类金融产品进行组合(比如将教育保险、教育储蓄、债券、保本型的理财产品等予以组合),并冠以家庭感较强的名称,如“全家乐融融”等。对于表现自我女性。其理财动机是为满足成就感,喜欢尝试新产品.银行可根据这类客户的需要开发全新的金融产品,并冠以新意和收益兼具的名称,如“新益得”等。

(三)实施数据库营销,搞好客户关系管理

随着传统营销方式成本的上升,广告有效性的逐渐减少,银行必须对现有的营销方式进行创新。针对女性客户群体的特点,数据库营销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银行可在现有的客户数据库管理的基础上,对女性客户以面谈、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不同自我概念女性的市场细分,然后分别派专人对每一类女性进行跟踪式服务,以保持其与客户“伙伴型”的关系。因为有研究表明男性多以目的型接触为主,但女性却将关系至上,以伙伴型接触为主(郝宇明,2010)。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4

[关键词]创业者创业者素质创业者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大大加快了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需求不断变化。而“创业”这个概念也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在各种资源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影响创业成功的各种因素中,创业者素质是最关键的要素。因此,本文正是从创业研究的个体层面出发,分析创业者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为已创业者和欲创业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创业者概念的厘清

在有关entrepreneurship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基本观点。第一种是创业者是创造或建立任何新模式的企业的个人,即企业外部的创业者。turgot(1766)区分了创业者和资本家的概念,他认为创业者以一种新的方式获得或组织生产要素以创造价值,而资本家只是“提供他需要的风险资金”。第二种是创业者是革新者,即企业内部的创业者。Schumpeter(1934)认为“企业”是“新组合的运行”。所谓“新组合”,是(1)新产品或产品的新品质的引进;(2)新生产方式的引进;(3)新市场的开拓;(4)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源的控制;(5)新组织结构的运行。而“创业者”是使新组合的自由体系不断地跨越障碍的革新者,而不仅仅是使已建成公司一成不变地运转的人。也就是说,创业者能将公司资源与远景导向相结合并对其负责,创业者不墨守陈规,而常常是变革其轨道的人,是那些有眼光、有能力、敢于冒险实现创新的人。正如美国经济学家Drucker认为,创业者是革新者,是勇于承担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对变化做出反应,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机会的人。

与Schumpeter的纯粹实用主义相似,Bruyat&Julien(2000)从构建主义角度对创业者定义进行了整合,(1)承认个体是创造新价值的一个重要或关键因素。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不只是只有创业者通过创建企业或某种革新为社会创造了新价值。他们只是创造了大部分新价值,是经济体系合理运转的必要条件;(2)认为个体不是自动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机器。他们有能力学习和创造,有能力自我实现,因此,不管环境是提供了机遇还是设置了阻碍,他们都有行动的自由;(3)环境中的资源促进了一个地区的创业者数量的增加。

综上所述,创业者是处于相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的,通过他们自己或者他们领导的团队的一系列自由市场行为,创建一个新企业或整合固有的资源而对现有企业进行革新,从而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企业成长和个人财富做出贡献,在整个过程中创造大部分价值的,具有个人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能力以及能够反作用于环境的个体。

二、创业者核心素质述评

Drucker曾经说过:“在当今世界,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企业的成败存亡”。创业者是一个素质集合概念。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态度、情感、意志等)、能力素质、技能素质。因此,对一个创业者素质的判断应当是一个系统的、细致的技术性识别过程。而过分注重项目技术含量而忽略创业者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将其专业技术素质简单地等同于创业者素质是片面而危险的。在创业者素质集合当中,创业者的心理素质是核心素质,起着灵魂、统帅作用,对创业成功具有突出的影响。主要有:

1.成就需要。mcClelland从心理社会学角度出发,提出为什么在某个时间点上,某些社会存在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增长。他把这种增长归结于这些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的成就需要,认为成就需要是从文化中获得的,是创业者的关键心理特征。高成就需要个体具有以下特征:对决策承担个人责任、设置目标并努力实现、有反馈的需要(mcClelland,1967)。后来的研究也验证了很多成功创业者有高成就需要(Begley&Boyd,1986;Johnson,1990;mcClelland,1986)。但是成就需要理论有两个基本问题,即其适用于业务员、经理和创业者等不同个体;高成就需要不能预测创业倾向(Sexton&Bowman,1985)。mcClelland最近的研究跨越了成就需要,验证了其它一些人格特征,如主动性、独断性、效率导向、系统规划以及工作承诺(mcClelland,1986)。但这些特征与成就需要一样都不是创业者特有的素质,而是很多成功个体普遍具有的特征。

2.自我控制。即个体相信通过他们的行为能够控制事件的发生(Rotter,1966)。然而,自我控制也不是创业者独有的特征,与成就需要相比更不能区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Gasse,1982;Brockhaus,1982;Sexton&Bowman,1985)。Brockhaus总结到,虽然高自我控制是成功经理与成功创业者的共同特征,但是它仍然能“区分成功创业者与不成功创业者”。

3.高风险倾向。miner&Raju(2004)将风险倾向上的差异作为区分创业者与一般管理者的标准。但是,总体研究结果认为创业者只是适度风险承担者,不能很好地与经理甚至一般个体在风险认知上有显著区别(Sexton&Bowman,1985)。

4.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Schere(1982)和Sexton&Bowman(1985)指出,创业者与经理相比具有更显著的不确定性容忍度。其它一些区分创业者和经理的人格特征是高自治、统治、独立需要与低支持、遵守需要、以及忍耐力(Low&macmillan,1988;Sexton&Bowman,1985)。

另外,Chen等(1998)的研究表明,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并将影响创业绩效。Baum&Locke(2004)对创业者的特质、技能、动机与创业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样发现了创业者个人特征的重要作用。Carland等(1984)通过问卷法比较了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工薪阶层的心理特质,发现企业家在成就动机、冒险倾向、创新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群体。另外,Beuge1sdijk&noorderhaven(2005)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了创业者和普通人(失业者、退休者、学生、妇女)以及工薪阶层的人格特质,发现创业者具有更高的个体责任感和勤奋品质。

而国内研究者在探讨分析企业家特殊心理、个体特质的同时,还指出了企业家独特的心理素质对创业的影响。如王红军(2007)等提出了企业家创业胜任力的8个特征,并认为机会、关系、概念、组织、战略、承诺等6个要素直接影响创业绩效;此外,部分研究者针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探讨了企业家的心理品质。例如,盛南(2006)认为,在初创期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是艰苦创业、坚忍不拔;在成长期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是积极进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风险管理;在成熟期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开放合作与学习创新;而在二次创业阶段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则是远景管理与社会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特质论认为创业者独特的心理素质一般包括:成就动机、冒险倾向、创新性、控制点、自我效能感、领袖气质、责任感、经验开放性等。近期的研究也表明,创业者的特质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研究发现,个体在个性、风险倾向与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创业效能感、成就动机、认知模式、毅力、激情、控制感等特质因素上的差异,使得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区分开来,这些特征对创业成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

三、创业者研究展望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特质论是从个体层面对创业进行研究,但其过于偏重微观层面的个体特征,存在方法上和定义上的问题,如没有比较样本、对成功创业者的偏见、以及所观察到的创业者特征有可能是创业经验的结果。Gartner(1988)也指出单纯从特质角度区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存在局限性。因此,我们对创业者进行研究,应该把创业者置于宏观层面中,如从整个社会这个创业大环境出发,将其作为一个群体和社会现象,结合当地文化和制度等;或者置于中观层面中,如企业生命周期,并结合企业内部的每一次大的变革,如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等;进而研究微观层面的创业者核心素质,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式的研究格局。

参考文献:

[1]陈传锋叶贤俞柏灵:(2007).民营企业家的心理演变探析.心理科学,1265-1268

[2]盛南:(2006).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与阶段发展模型――兼论浙江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困境成因.技术经济,6,11-13

[3]王红军陈劲:(2007).科技企业家创业胜任力及其与绩效关系研究.科学学研究,6,143-153

[4]严建雯叶贤陈传锋:(2008).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心理研究.心理科学,31,1503-1506

[5]amit,R.,Glosten,L.&muller,e.(1993).Challengestotheorydevelopment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30,815-834

[6]Beugelsdijk,S.&moorderhaven,n.(2005).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ofself-employed:anempiricalstudy.SmallBusinesseconomics,24,159-167

[7]Bruyat,C.&Julien,p.a.(2000).Definingthefieldofresearchinentrepreneurship.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6,165-180

[8]Carland,J.w.,Hoy,F.,Boulton,w.R..,ect.(1984).Differentiatingentrepreursfromsmallbusinessowners:aconceptualization.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9,354-359

[9]ireland,R.D.,Hitt,m.a.&Sirmon,D.G.(2003).amodelofstrategicentrepreneurship:theconstructanditsdimensions.Journalofmanagement,29,963-989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5

美国国家商务部在1999年度报告中将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指在过去的15年中,由于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高速的电子通讯以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进的市场的不同名称加在一起的简称,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社会’以及‘风险社会’等。”新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经济;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以智力为支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面向未来的经济。新经济对会计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以下两种挑战:

1.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企业跨国化的发展造成资本和信用的跨国流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与企业的发展与他国紧密相连,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成为必然趋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方面要满足本国会计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财务报告使用者广泛化和多样化,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挑战。

2.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虽然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也导致不确定性,但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事前和事后不对称,相应地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后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都使会计环境的风险加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显得十分迫切。

二、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改进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因国而异,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aSC)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最具影响力。FaSB认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两项,其中,相关性包括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包括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反映真实性;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次要质量特征;可理解性是针对用户的质量特征。iaSC则认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四项,相关性包括重要性,可靠性包括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及完整性等次级质量特征。笔者认为,上述信息质量特征在新经济时代显得不够全面,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和完善。

1.公允性。这里提出的公允性不同于公允价值概念,公允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立场的公允性,要求会计信息对实际情况的反映应该公允,不偏不倚,保持中立性;二是会计计量的公允性,新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迅猛变化,使会计要素的内容得到很大扩展,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对计量属性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对不同的会计要素,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等采用同一计量标准,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之客观准确。资产呈现多元化,会计计量的公允性要求会计计量方法从理论到实务也随之多元化,以求公允反映各类资产的真实价值。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

2.前瞻性。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关注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未来。美国未来会计学家汉弗莱。H.纳什在《未来会计》一书中也指出,经济社会最大的价值在未来。新经济时代,决策有用性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关注,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着眼于未来,要求充分披露未来预测信息、非财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要求会计信息披露更及时更全面。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使得会计信息及时报告成为可能,联机实时报告系统(oLKt)的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计量。这也是会计信息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3.透明度。新经济时代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是竞争激烈,风险加大。除了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外,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1997年初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际性组织在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时,将东南亚国家不透明的会计信息归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透明度最早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1996年4月11日,SeC了关于iaSC“核心准则”的声明,提出三项评价“核心准则”的要素,其中第二项是“高质量”,SeC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增强银行透明度”研究报告中,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及风险管理实务”,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将有助于企业的真实价值被市场发现和认可,降低其在市场运行中的各种成本与风险。

4,相对性和动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具有相对性,因为会计信息是客观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从哲学上说,意识对存在的反映受主观和客观两个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既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有关,又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有关,会计处理程序的可选择性与会计的不确定性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呈现相对性: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②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权衡中,会计学者提出相对可靠性;③成本效益原则也使会计信息各质量特征呈现相对性特点。

动态性特征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会计环境的迅速变化引起的,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个时期和某个时点的经济活动的情况,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相适应的。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会计信息各质量特征均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条件不断变化,质量特征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故呈现出动态性。

三、关于我国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几点设想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通过《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规范进行阐述,具体包括如实反映、有用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十个方面。虽然形式上比较全面,但相互之间关系模糊,诸概念定义还不够明确,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因此笔者建议:

1.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纳入框架体系中。“概念框架”一词是在1966年由美国会计学会(aaa)在《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中提出。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纷纷效仿建立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提高了会计准则制订的效率。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已达到较高水平,使得现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在理论上与具体准则不匹配、不协调。因此,修订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建立概念框架显得十分迫切。在修订时应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概念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会计基本理论中的地位,有利于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研究深入发展。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符合我国的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取决于会计目标,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的会计目标也不相同。FaSB在其第1号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应当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估报告主体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国际会计准则也将会计目标规定为“决策有用性”,受会计目标的影响,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偏向于相关性,德日的会计目标定位为“受托责任观”,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偏向于可靠性。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6

关键词:创业者综合能力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就业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解决这一困难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创业,鼓励有创业能力的人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进行创业者的评价与培训工作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创业者作为创业活动的积极实践者,其综合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创业活动的成效。因此,风险投资家在遴选投资项目时,除了项目本身,另一个关注的焦点就是创业者。在做出一项投资决策前,风险投资家必须对创业者个人的综合能力做出一个准确判断。只有确定了他们目前的能力和未来可能承担的职责要求之间的差距,才能保证后续的投资决策有的放矢,降低被投资企业未来失败的概率。研究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总结成功的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特征,对于提高其创业能力,促进创业成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创业者的概念界定

最先把创业者这个概念引入到经济学理论中的是18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康替龙。他把每一个从事经济行为的人,即所有承担按固定价值购买而按不固定价格出售商品的风险的人都看做是创业者,从而把创业者与经济领域中的“不确定性”和“承担风险”的活动联系起来。本文以创业领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创业者界定为从事创业活动、创建新企业或者刚刚创建了新企业的创业领导人。

二、构建创业者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的特征状态。而评价指标体系则是由一系列特定组合、相互独立又具有一定联系的评价指标组成,反映了被评价对象各个方面的综合特征状态。建立对创业者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创业者进行评价的基础。

创业者综合能力就是优秀创业者的各种个人条件在质量上的一种综合。创业者的评价是由社会公认的标准来对其品德、行为、能力和人格特点进行评价。这种社会公认的标准是来源于社会群体的共同需要,是我们建立创业者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本文就以上述五个要素为一级指标建立起一套初始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不断地完善与修正,得到最终的指标。

1.品德指标

任何人都应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上最受欢迎的人。一个人要创业,得先学会做人。不会做人,他的企业就做不大,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赖。松下幸之助曾明确指出,经营者不一定是万能的,但是至少应该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创业才有牢固根基,发展才有持久动力。但是品德又是最难以评价的,它只有通过长期的共事,特别是遇到关键问题时的表现才能确定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创业者品德素质最主要的方面是:一有社会公德,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为人诚信正直。

2.心理素质指标

人的心理素质对于能否创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成功创业仅仅靠专业技术知识是不够的,还有良好的心理因素,能够承受普通人所承受不了的,办普通人办不到的事。我们主要从自信、风险意识、合作意识、对创业的兴趣以及应变适应性来衡量创业者的心理素质。

3.知识指标

知识经济大潮涌动,市场经济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已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那种仅靠胆识、勇气就可以创业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今天的市场呈现出“快鱼吃慢鱼”的竞争规则,“大鱼吃小鱼”的竞争规则在新兴产业里渐渐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具备良好创业意识、创业品质的人还必须拥有系统的创业知识体系。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创业学知识。

4.身体素质指标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劳动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性机能能力。创业期间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创业者既要组织调整企业的内部关系,又要开拓市场,发展对外关系。创业工作的这些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对创业者身体素质的要求应比一般人要严格得多。这里我们用年龄和健康状况两个指标来衡量创业者的身体素质。

5能力指标

创业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创业者需要具有卓越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金融管理能力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对人的评价,尤其是对创业者的评价,在我国还是个新课题,即使是管理科学相当发达的西方国家,也不能完全克服创业者评价中的问题。一方面各种指标的设定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影响因素,而且评价标准定得再好,也是模糊不清的。

参考文献:

[1]郑美群,吴秀娟.创业者素质模型的构建[J].人才开发,2008.10

[2]姜军,陈德棉,谢胜强.创业者素质的独立性和完全性指标集合研究[J].财贸研究,2008.4

[3]白伟芳.浅谈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4]汪宜丹,陈德棉.创业企业家心理特征识别与创业精神培育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5]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7

一、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内涵的解读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既涵盖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风险控制目标,又包含强烈的群体意识、科学的运行机制、有效的控制机制、正确的竞争原则、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和可靠的价值取向,其中有几点尤其值得重视:

一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的深层核心。它将银行风险管理层的管理体系、控制范围、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以及风险管理传导方式等,与员工所认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风险管理的目标、理念、语言以及沟通技巧等,这种文化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层核心的完美体现。

二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这种风险管理行为规范的形成是自上而下、上下身体力行的,同时又是左右部门互动的控制体系,这种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生长自然形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形成后,银行高级管理层依据其制定银行经营政策并极力监督执行之。只有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才会转化为全行的行为准则,才能赢得全行上下一致的支持和有效实施,才会在银行风险管理一线转化为真实的战斗力。

三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进行有效沟通的最佳媒体。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总行对分、支行,还是分、支行对总行,无论是银行内部部门对部门,还是银行对外部客户,都是以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内在的精神与原则作为协调的基础。风险管理文化的沟通,是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

四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风险管理之手”。国际上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和积累,创立了一整套成型的诉诸文字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规范银行风险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对风险管理发挥出特有的功效,就如同亚当·斯密所形容的市场规律是对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看不见的手”。

二、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实现其风险管理目标的基础

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转化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将为银行风险管理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首先会表现在企业文化竞争上。银行风险管理受制于风险管理文化,而风险管理文化又将驱动银行风险管理机制逐渐趋于成熟,未来的商业银行将是一个带有浓厚文化氛围的金融实体,风险管理越来越受风险管理文化的强大制约。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已势在必行,是实现银行风险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银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体系建设。2l世纪的国际金融是以信息和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架构的知识金融,金融模式是以控制风险、促进风险管理和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经济。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必要被推向国际化经济的大环境中,从而迫使每个企业都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强大的竞争力,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枢的银行业就更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战略思考,强化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理念,以企业文化的力量推动和提升自身竞争力,以企业文化的力量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营。因此,抓住新经济环境所带来的新形势,着力建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必然发展趋势需要,是确保商业银行持续和稳健运营的需要,是迎接日益激烈竞争挑战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文化系统。商业银行的风险因素存在于各个业务环节,而具有银行独特性的流动风险又贯穿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在客观上,风险管理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渗透于商业银行业务方方面面,影响行员的精神和灵魂。中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际上大型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文化,学习和掌握时代前沿的企业管理理论,发扬本行的优秀管理文化传统,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和综合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为中国商业银行逐步国际化并最终步入世界大型商业银行行列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政策实施和解决现实问题迫切需要风险管理文化的支撑。在新世纪,人们所看到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经济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金融企业文化的兴起已倍受世界关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正受到金融界的广泛重视,风险管理文化发展不断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维。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要实现政策支持和解决现实问题,从中求得自身效率的不断提高和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商业银行本身必须进行观念更新,强化风险管理,调整内部结构,改善管理方式,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必须具有自我约束、知识更新、务实求进和不懈奋斗的精神。而一个商业银行要拥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全体员工所认同的银行风险管理价值观,形成一个整体风险管理文化,努力构建既具有中国商业银行鲜明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三、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客观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文化体系。目前,影响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外部影响和内部认识两个方面。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风险管理文化受控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它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信誉、信用直至行政因素。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信誉和信用环境相对较差,政府干预银行业务,客户的管理水平和信用观念等。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很多股权多元化集团公司组建起来,关系公司之间频繁进行关联交易、同业的无序竞争等等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商业银行内部对风险管理认识与现实要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些银行员工错误地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认为风险管理是一种行政约束,将会阻碍业务发展,在研究业务发展的同时忽略了风险管理。二是风险管理者在理念上不到位,仍停留在信用风险管理上,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社会风险、国际风险等重视不够,同时也忽略了不同业务具有不同的风险、不同地区存在不同风险度的差异等。三是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还不完善。比如,在信用风险管理中,仅注重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以及贷款运行安全性等,而风险管理的量化分析手段落后。四是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健全、独立、超前和客观的分析方法,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五是在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缺位和失真等。凡此种种内外因素都直接影响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能使风险管理成为银行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

因此,建设良好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一方面要在吸收和创新中确立正确的建设方向;另一方面,要寻求建设良好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合理路径。

(一)走出误区并确立商业银行风险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打开各种金融报刊和网页,令人眼花缭乱的“企业文化”字眼就会映入人们的眼帘,但真正让金融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心悦诚服的不是太多,特别是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方面。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企业文化底蕴首先来自本国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兼收世界各国的优秀企业文化,建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也是如此。国际化、本土化、本行化、多元化和人性化将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所以,建设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要以开放、兼容和求实的学->j--精神,主动吸收国际上商业银行的优秀企业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本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去,防止引进经验过程中出现的食而不化或全盘照搬。

(二)寻求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合理路径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由于其涵盖的内容广泛,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复杂和经验的缺乏,建设和培育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也存在着广阔的空间,未来发展前景美好,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准确传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理论概念和实例。引进国外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和传播十分必要,但对这些引进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中国金融理论界应当着手进行整理和规范,使之更加条理化和本土化。对那些半生不熟的东西坚决摈弃,对一些好的经验进行合理分类,从理论上、概念上使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有所适从,在操作上有所依托,从而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打开理论通道和成功之门。

第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要理性分析,选择正确的创建形式。风险管理文化创建采用何种形式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作为新建立的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其风险管理文化可采取一步到位的创建形式,用独特的创意、挑战性的理念、新型的相处原则来凝聚意志和人心。而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最好走渐进式创建路子,在渐进的过程中,促使风险管理文化的发育和整合,激发员工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层的主管群体高度重视和合力创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成功的商业银行一定要有优秀的和成功的银行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成功离不开银行专家的设计和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银行家根据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银行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提出建设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设想。经过精心和周密的设计,反复宣传,采用多种传播方式,让全体员工统一认识、规范行为,使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四,全面系统地丰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容。要突破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的概念化和零散化状态,归根到底还在于银行是否具有一定的企业文化深度和独创性,并能使之系统化。离开了银行本身丰富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内涵,任何新颖的提法、时髦的创意都掩盖不住概念化和零散拼凑所带来的虚弱,而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投入与产出就不会有让人们满意的结果。应该看到,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和不断深入的过程,实用主义、拿来主义、急于闪亮登场往往都事与愿违。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层次性和广泛性,在银行高层管理中强化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创建意识、参与意识和指导意识。对中层管理者要进行全面辅导,开拓思维,增强创意。对员工要进行宣传及时解决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全面增强员工对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全体员工对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创建意识,增强紧迫感和信心。

第五,创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要坚持专家参与,在关键性的操作中获得画龙点晴式的提升。实践证明,没有准确的概念及丰富的内容,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就是抽象和无序的,仅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想象存在,这是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初级阶段,并不具备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功能。银行风险管理文化要真正进入高层次,要面向国际社会,离不开金融家和各类专家的介入。其原因在于:一是优秀的金融家具有足够广阔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视野,对国内外银行文化的状况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正确分析和创建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避免银行风险管理文化设计的失误与偏差,有效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创建的成功率。二是金融家介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创建,有利于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创建采众长,有利于银行风险管理特色的形成。因此,当银行在制定风险管理文化创建目标,追求认识上的沉淀和丰富银行文化内涵时,应当请金融专家进行高层次的策划,一举突破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单纯概念化和无系统的状态,推出具有独到理念、全新形象和精良品质的、能够被全体员工认同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8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特征分析

随着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创业板市场终于在2009年正式开启,开板仪式在深圳举行。创业板的建立掀开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篇章,也开启了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时代,在中国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创业板虽然创造了许多财富神话,但现在不少公司开始出现股价大幅下降、业绩变脸的现象。创业板市场素有上市门槛低、高风险的特点,其上市公司大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并存,业绩非常容易出现波动。如能正确系统地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征,对于创业板市场的整体把握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业板市场概述

(一)创业板市场的概念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小盘股市场”、“高科技板”等等,与主板相对应,是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有潜质的中小型企业和高科技高成长性的新兴公司提供筹资渠道和成长空间的证券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批准在创业板市场上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接受创业板市场制度的评价和约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需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主营业务突出。

(二)创业板市场的形成

20世界60年代,是创业板的萌芽起步时期。1971年,美国naSDaQ成立,标志着创业板市场的真正起步。而后一大批新生高新技术企业(例如,微软、英特尔)的上市和快速发展,让其他国家看到了创业板的巨大作用,各国相继开辟创业板市场,但基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失败而告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创业板市场的第二个高潮,naSDaQ的迅速发展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世界各地不断推出新的创业板市场。例如,新加坡希斯达克市场(SeSeaQ,1987)、台湾柜台交易市场(RoSe,1994)、伦敦另类投资市场(aim,1995)、德国新市场(nm,1996)、法国新市场(Lna,1996)、香港创业板市场(Gem,1999)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快速稳步提升离不开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一方面给有潜质的中小型企业和高科技高成长性的新兴公司提供更方便有效的融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风险营造了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可谓“十年磨一剑”,从1999年深圳交易所开始筹备创业板到2009年中国创业板的正式建立,经历了十年之久。199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并可在适当时候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块。2000年10月,深交所停发新股,筹建创业板。2000年末到2003年末,进入停滞阶段。2004年5月,证监会同意深交所设立中小板。2006年下半年,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在适当的时候推出创业板。经过积极稳妥的筹备之后,2009年3月,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举行创业板开板启动仪式,首批上市28家创业板公司。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

二、创业板市场的特点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创业板与主板市场针对的对象不同,企业类型和规模都有所差异,主板市场主要针对大型的成熟型企业,而创业板市场主要针新兴中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一般处于发展初中期阶段,不过发展潜力较好、成长性较高。

第二,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创业板与主板的上市要求不同,创业板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在盈利能力、经营状况等方面的要求都有适当放宽。但同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管制,以便市场有效运行,抑制过度投机,控制市场风险。

第三,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并存。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但大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发展还不成熟,业绩容易波动,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因此,具有高风险性,但回报也可能大很多。

第四,信息披露严格。创业板的风险性高,所以需要信息披露更加严格,要求定期年报、中报、季报,并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件以及与股价敏感有关的资料。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特征分析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及分布特征

创业板市场是次于主板的二板证券市场,截至2013年4月20日共计355家创业板公司,主要是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整体规模比主板小。同时创业板上市公司之间的规模差距比较明显。从2012年年报的数据来看,在截至2013年4月20日已2012年年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资产总额最高的是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631446.2825万元,最低的是深圳市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30751.5487万元,仅占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4.87%;营业收入最高的是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310440.6048万元,最低的是西安宝德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为6368.4379万元,仅占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2.05%。由此可见,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差距较大。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及分布特征

本文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目前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如下行业特征:

(1)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较广,细分种类繁多。从目前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分布在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9大行业,涉及到的细分行业有67个,其中26个只有1家所属公司,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非常广泛,细分种类较多。

(2)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呈现“新”的特点。我国创业板市场对其上市的要求是“两高六新”,“两高”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六新”即: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从行业统计情况来看,包括了部分现代农业、现代服务、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许多新兴行业企业进入了创业板市场。例如,其他社会服务业(中电环保)、信息传播服务业(乐视网)、专业与科研服务业(上海佳豪)、卫生保健护理服务业(迪安诊断)等等。

(3)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呈现高科技特征。目前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社会服务业。其中制造业企业最多,有299家,占64.51%。在制造业的细分行业中,占比较高的主要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其次是信息技术业,占21.69%,其中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占12.96%。另外,分布较多还包括专业科研服务业、生物制品业、采掘服务业等行业,具有3家以上企业属于该类行业。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特色明显,主要集中于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电子器械等高科技行业,体现高科技的特点。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地域及分布特征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与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吻合。目前的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分布在23个省级行政区和1个经济特区。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其中仅北京市就有52家,占总数的14.65%,而西部地区数量相对较少。作为西部创业板上市公司最多省份的四川省,也仅7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区域分布不均衡,东西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四、创业板市场总体情况

自2009年首批28家公司成功在创业板上市至2012年底,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达355家,其速度相当于平均每3天就有一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总股本超过600亿股。创业板总值也从最初的1610亿元,上升到2012年底的8731亿元,增长5倍多。可见创业板规模正在不断壮大。从平均市盈来看,创业板在经历了推出伊始的高位市盈率之后,自2011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平稳,近两年的市盈率一直处于30~40倍之间,市场已趋于理性。

根据深交所统计资料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3.3%、38.02%、26.27%、15.69%,各年数值均大于零,创业板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但是增长幅度近两年有所下降。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2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5.3%、31.20%、13.88%、-8.34%,净利润增长率逐年降低,2012年净利润增长率小于零,可见,与2011年相比,2012年公司平均净利润有所下降。

根据创业板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1.78亿元,同比下降8.34%。355家创业板公司中有188家公司实现增长,占比53%;167家公司同比下降,占比47%。截至2013年4月26日,已披露2012年度业绩的1333家主板上市公司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整体增幅为1.28%;已披露2012年度业绩的69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整体增幅为-8.69%。可见,创业板2012年度整体业绩增幅低于主板,高于中小板。

五、结论和建议

第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要提升创新能力和自身经营能力。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为企业谋得更大效益。因此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利用创新优势保持竞争活力和成长性。同时要提升综合经营能力,特别是注重主营业务的培养,提高核心盈利能力。创业板公司大多是成长性企业,且处在发展初中期,突出主营业务有利于形成自身优势,促进业绩持续性提升。

第二,投资者要加强风险意识。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处于成长期,规模小,经营状况不稳定,因此投资风险较大。投资者要深刻体会到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以及自身的风险厌恶系数,并树立长远的眼光和理性的判断,重点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技术风险、经营风险和创业板退市风险警示。

第三,证券监管部门要鼓励技术创新,加强信息披露,合理宏观调控。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政府应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工作,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创业板市场准入门槛低,上市条件宽松,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性高,同时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因此,要加强监管,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手段,增强其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将“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作者单位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邱君媛(1991―),女,浙江东阳人,浙江工业大学硕士,从事技术经济、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顾怡敏(1990―),女,浙江嘉兴人,浙江工业大学硕士,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KutsunaK,okamuraH,Cowlingm.ownershipstructurepre-andpost-iposandtheoperatingperformanceofJaSDaQcompanies[J].pacific-BasinFinanceJournal,2002(10):163-181.

[2]李华.浅谈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征及评价[J].商场现代化,2010(2):86-87.

[3],王博.创业板公司去年净利同比降8.34%[n].中国证券报,2013-4-27.

[4]刘念.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评价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

[5]岳树岭.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求索,2012(7):75-76.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9

1研究缘起:税务风险的概念

作为企业经营风险的一种,我国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于税务风险的概念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起来,目前对于税务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有的学者认为税务风险就是没有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纳税过程中出现少纳税或为纳税的现象,从而受到税收征管机关的各种处罚,因此导致的经济和信誉损失等风险。另一方面,有的学者从税负的角度指出,税务风险在本质上就是由于对税法的适用不当,从而导致企业增加的各种税收负担。事实上,税务风险的产生不仅仅与税收法律有关,与国家税收政策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我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双层税收体制的背景之下,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不亚于税收法律。不仅如此,企业税务风险的内涵不应仅仅是包含当前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还应包括企业在声誉方面可能面临的损失,使得企业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可能遭受的损失。

2现状反思: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的现实困境

(一)宏观环境困境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的宏观环境困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法律的健全程度。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税收法律变化较多,从而加大了企业对于税收法律了解和掌握的难度。除此之外,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中,立法层次偏低,正式颁行的法律少,多是以法规、规章、政策的形式颁行,每年财政部、税务机关颁布的税收法规和规章都达到千条之多,而各省颁布的税收政策更多,如此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企业跨地区经营之时,对于当地税收相关制度的把握也较为困难,在涉税过程中,形成税收风险的概率高。二是我国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着博弈的力量。当前各类税收中介机构在向企业提供涉税服务的过程之中,存在着利用虚假发票、虚假账本逃避税收的行为,以在与国家税收征管机关博弈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这使得有些企业敢于进行违法操作,进而产生相应的税务风险。

(二)企业自身困境

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的企业自身困境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层对于税务风险的认知有偏差,认为税务风险就是财务风险,将税务风险控制完全交给财务部门负责。因此,不难发现,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基本没有专门负责税务风险管理的部门,只是由财务部门代为管理。

3路径选择: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组织建设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缺乏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的现状,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组织建设是当务之急。企业可以立足于其从事的行业性质以及经营的规模,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但需要打破传统税务风险管理机构设置缺失的状况,将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一个常设机构进行设置,避免由财务管理人员兼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情形。一般而言,可以在企业经理层下面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直接对经理负责,并定期向企业董事会报告。而税务风险管理机构就是企业风险管理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在管理层的指导下,负责各项税务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加强税务风险识别,编制税务风险报告,将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加强税务机关涉税服务机制建设

虽然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政策众多,使得企业掌握相关的规定有难度,但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税收征管机关的涉税服务作用,那无疑可以避免企业因为不懂相关的规定而产生税务风险。建议在我国税务机关在纳税大厅为企业专门设置相应的涉税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税收信息咨询服务,以让企业对当前税收制度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与此同时,税务机关还可以及时在相应的窗口公布税收政策与信息,或在网络上建立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让企业及时把握税收政策动向。

(三)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篇10

【关键词】金融稳定;宏观审慎;管理;实践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背景、概念及在我国的进展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并将其用来作为讨论危机的原因之一。2009年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此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所采用。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得到G20峰会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中国作为G20的重要成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形成的决议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同时在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要求。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与集中清算,以及信用评级、银行业务模式和“影子银行”等等。

就目前而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有关工作,重点是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在总行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深入学习领会有关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切入点,积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运用。

二、准确理解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过程管理而非单纯的结果追求。理论层面已经对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作了初步的概况和归纳,并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过程中。宏观审慎强调系统性和风险防控,所以它只能通过过程管理去实现终极目标,没有扎实的过程监督、风险提示、预警和防控机制,最终的结果也很难确保理想。另一方面,如果只追求结果而对过程重视不够,由于宏观审慎管理效果的评估滞后性,其结果往往可能表现“良好”,而其中的风险也许正在积聚甚至一触即发,所以必须强调过程管理。

(二)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系统管理而非单纯的功能监管。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看,到目前仍然实现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或者说微观审慎管理的职责很明确。但具体到整个金融体系或者系统性金融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定位和表述已经很清楚,央行应承担更多的职责和具体工作。人民银行作为宏观审慎管理的具体推动者和实施者,必须以系统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判断、分类、计量和处置机制,这样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避免整个金融体系或较大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爆发和蔓延。功能监管无论从口径、手段还是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操作工具看,其都有很强的边界范围,但系统性风险往往“无的放矢”,所以它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客观上要求实施者必须保持不间断的警觉。

(三)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离不开微观层面的技术支撑。由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还在不断的改革完善过程中,金融活动仍在深化当中,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异,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入研究领会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基本理念的条件下,在区域层面做出最积极最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在技术层面对管理手段的探寻,等等。换句话说,还没有统一的工具服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只能在大的政策框架下,探索适合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特征的具体宏观审慎管理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从而推动金融稳定工作的细化和深化。

(四)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后危机时代金融管理的主流趋向。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对危机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在金融监管层面的共识还是取得了较大共识,那就是必须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推动构建逆周期的政策框架体系。我国也在这方面做了具体的部署和推动,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也必须在金融宏观管理理念更新、手段创新和步伐跟进上做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尤其在民间融资和金融行为活跃的地区,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人民银行要做的工作很多、内容很丰富,加之实践对象相对全面,还能在培育人才、锻炼队伍和扩大影响等诸多领域和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三、分支机构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前提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