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相关金融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3:10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1

在商业银行情境中,客户教育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金融相关信息和培训,使客户具备理解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同时使客户接受和遵循“买者自负”这一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很多国外的商业银行会在官方网站上设有专门的客户教育页面,例如汇丰银行印度尼西亚分行官网针对银行交易、客户数据更新、atm交易、借记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信用卡交易、投诉升级、欺诈识别等业务及安全知识向客户普及;印度iCiCi银行官网向客户介绍账户提名业务、网络钓鱼(欺诈)、在线诈骗、银行监察员(处理客户投诉)、信用评分、atm、银行票据和安全功能信息等相关知识。在国内,工商银行设立了“工行学苑”,通过在线方式进行金融产品介绍和金融概念解释。

商业银行客户教育战略的必要性

从感知风险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客户教育降低客户的感知风险。一般说来,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一定的驮有浴⒆ㄒ敌院托湃涡裕如果客户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则面临较高的感知风险。因此在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为了提高客户的金融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感知风险,客户教育扮演着举足重轻的角色。

从客户参与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客户教育提升客户参与水平和服务质量感知。本质上,商业银行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以往研究表明,客户感知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在服务生产和传递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当客户深度参与服务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好地对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同时,在服务过程中,客户与银行之间的沟通互动将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然而金融服务往往较为复杂,很多时候客户难以融入到服务过程中。此时,需要通过客户教育提高客户的参与程度,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从产品同质化的角度来看,客户教育有助于树立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因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小,商业银行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形势。一方面,客户会将客户教育视为商业银行服务的增值部分,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感知。另一方面,在客户教育过程中,客户与银行之间的沟通互动将有助于形成情感联结和情感认同,除可以提升客户信任感和满意度外,还有助于形成客户粘性,从而树立银行的竞争优势。

商业银行客户教育实践

通过网站进行客户教育。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官网向客户普及金融产品概念和知识,将客户分群(年轻人、父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个体户等),并针对不同客群进行差异化产品推介和金融知识普及,包括理财管理、避税问题、投资工具的评价和选择、退休金的安排和规划等。例如,提供各种在线工具进行金融规划和测算,包括贷款额度测算、信用程度测算、资金健康状况测算、财富管理规划等。

与相关机构合作实施客户教育。一些商业银行通过联合教育系统,与教师合作,针对初中、高中学生群体进行金融普及教育,或对大学生进行贷款和理财意识的培养教育。此外,还有些银行与相关社区进行合作,针对小区居民进行金融知识教育,防范金融欺诈、提高客户金融能力、制定较为可靠的家庭财富计划等。

设立金融扫盲月。美国将每年4月定为“金融扫盲月”,每年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专项金融知识教育和培训。在金融扫盲月中,金融机构举办相关的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活动。例如,针对年轻人群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用意识和观念,普及教育类贷款和理财知识等;针对老年人群体,告诉他们如何识别金融欺诈、如何做好养老金规划等。

商业银行实施客户教育的影响和效应

关于实施客户教育的效果,以往的研究观点并不完全一致,这在某种程度上给商业银行开展客户教育带来了困惑。

一些研究表明客户教育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客户信任感、满意度和忠诚度,具体观点包括:第一,对于复杂的产品和服务,客户教育通过相关产品概念和知识的传播,能够有效降低客户的感知风险;第二,客户教育提高了客户的产品知识和专业性,使客户较容易明白和理解银行的投资决策、投资理念和服务行为,提高了客户与银行之间沟通的质量和效率,使客户的服务质量感知水平较高;第三,客户教育代表着银行的善意和对客户的承诺,意味着银行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也可以看作是银行希望与客户建立持久的互动关系所做出的预先投资。基于互惠规范,客户将向银行回馈自身的满意和信任。

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不应该高估和理想化客户教育的价值,其很可能存在不利或者具有风险的一面,具体观点包括:第一,客户教育减少了客户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丰富了客户的产品知识和市场知识,使客户了解市场上可能存在更多的备择选项,潜在地降低了客户对银行的忠诚;第二,从转换成本的角度来看,客户教育以产品知识、信息、经验和技巧武装了客户,提高客户的专业度,有效降低了客户的转换成本感知(评价成本、学习成本和关系建立成本),从而降低了客户的转换成本和转换风险感知,降低了客户流失的门槛;第三,客户教育会增加客户进行服务谈判的能力,使客户对服务的体验和期望较高,较难形成满意感知,提高了客户满意的门槛。

商业银行实施客户教育的取舍

上述悖论暗示着,在一些情境下,客户较为关注客户教育,尤其关注于专业知识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交流;而在另一些情境下,客户教育的感知价值较低,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减少在相关方面的人力投入和资源安排。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2

一、活动目标

进一步发挥金融保险服务政策效用,增进金融保险机构与基层群众的沟通联系,提高基层群众对金融保险知识和金融保险服务政策的认知度,增强基层群众的金融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培育科学保险消费理念,有效引导民间理性投资行为,提升金融保险机构的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全年农业贷款增幅不低于14%。不断推进信用乡镇、村和信用社区建设,年底前新增信用乡镇1—2个、信用村20个。

(二)在全县1/3的乡镇和百人以上的村庄建立起反假货币工作站,使全县城乡居民反假货币知识知晓率达到65%以上,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发放宣传资料3万册以上。

(三)在县城主要场所增设atm机和poS机。

(四)农村保费收入增幅不低于15%,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承保率达到95%。

二、活动内容

全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分四个专题进行。

(一)金融保险政策送农村

1、介绍金融保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货币信贷相关政策及存贷款相关政策等。

2、为公众提供外汇管理政策和操作咨询,介绍结汇、购汇、外汇现钞、外汇帐户等个人外汇政策。

3、介绍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和农村住房保险政策。

(二)金融保险产品送农村

1、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林权低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助学贷款等信贷支农产品和存款(理财)产品。

2、组织保险机构向农村拓展金融保险业务活动,提供财产保险产品和人身保险产品,体现各保险机构的产品特色,加大金融保险支农力度。

3、举行银企、银农洽谈、签约活动。

(三)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

1、大力推进银行卡在商品交易市场、农村集镇的应用;提高县域atm机、poS机布放数量;继续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支持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尽快开通农民工银行卡发卡服务。组织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机构为农村群众办理银行卡。

2、开展多层面的银行结算、银行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3、为农村群众兑换残损人民币,培养一批农村反假货币义务宣传员,建立一批较为固定的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

4、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业务手续,利用网上银行延伸农村金融服务,方便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办理业务。

5、依托主要乡镇,辐射周边农村,建设保险营销服务网络,探索县域保险发展模式,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保险服务。

(四)金融保险知识送农村

1、国债知识:介绍国债发行种类、认购方式、到期实物国库券的兑付网点、方式、政策等。

2、人民币、外币反假知识:介绍假币识别技术、货币真伪鉴别、防范外币诈骗知识,开展反假货币法律法规、爱护人民币宣传等。

3、利率知识:介绍利率水平、计息规则,我国利率市场化情况等。

4、结算工具知识:介绍银行卡基本知识、安全用卡常识,常用支付结算工具(支票、汇票、本票、电子支付、电话银行)种类、特点,小额支付系统、结算帐户管理、定期借记业务等支付结算系统的功能,以及如何正确用各类支付结算工具(包括农村群众往外地汇款可用的途径、价格及到帐时间)。

5、征信知识:一是介绍农村及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包括什么是农户及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用档案主要包括哪些信息、建立信用档案对农户、中小企业的好处等。二是介绍个人征信知识的相关内容,包括征信的概念、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什么是个人信用报告、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如何拥有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个人信用报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问题。

6、人民币银行结算帐户知识:介绍人民币银行结算帐户(单位、个人)的种类及功能,如何正确开立各类银行结算帐户,使用银行结算帐户应注意的问题。

7、反洗钱知识:介绍洗钱犯罪行为特征及其危害性,宣传《反洗钱法》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方面的内容,提高包括农民群众在内的社会公众的反洗钱意识。

8、民间金融知识:介绍有关民间金融及其风险防范知识,引导合理的民间借贷和投资行为,提高对非法金融活动识别的意识和能力。

9、财产保险知识:介绍交强险和商业车险知识,如何购买家庭财产保险,中小企业如何购买企业责任保险等。

10、人身保险知识:介绍如何购买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知识,普及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等险种知识。

三、活动措施

(一)发送宣传资料。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邮储机构面向农村、点多面广的优势,向广大农民发送金融宣传资料。

(二)开展农村现场咨询。根据不同的金融保险产品,选择不同的受众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咨询活动。

(三)精心制作金融保险知识宣传展板,组织宣传队进镇驻村开展农村金融保险知识巡回展出。

(四)开展金融保险支农调研活动,重点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助学贷款及结算服务的市场调研。

(五)召开林权抵押贷款扩面现场推进会。在总结隆宫乡林权抵押贷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在全县范围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题。

(六)搭建银企、银农签约平台,密切银企、银农关系,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内容和层次。

(七)举办金融保险知识培训讲座和客户联谊会,提高基层群众对金融保险知识和政策的认知度。

(八)在竹口、屏都等主要乡镇举办“中国人寿杯”农村歌手大赛,利用大赛平台宣传金融保险知识。

(九)组织媒体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

四、活动安排

(一)制定方案(5月份)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印发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要求,并明确相关单位职责。

(二)组织实施(5—9月)

1、召开全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动员会暨林权抵押贷款推进会,全面启动并部署“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的各项工作。(6月)

2、由县农办、人民银行*县支行牵头组织制作金融保险知识展板,用于农村现场咨询和乡镇巡回展。(6月)

3、县农办、人民银行*县支行联合组织金融保险机构开展全县上下联动的农村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展览金融保险知识展板,发送宣传小册子,接受基层群众咨询。(6月)

4、组织金融保险机构上门走访农业企业、农户等了解农村金融保险服务需求;开展金融保险知识培训讲座活动。

5、根据实际,由县辖各金融机构组织开展银企、银农签约仪式,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三)总结、表彰(10月份)

全面总结“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由县农办、人民银行*县支行在评选一批县级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基础上,联合审定上报市里参评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

五、组织领导

1、成立活动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

为加强全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协调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办主任和人民银行*县支行行长任副组长,县辖各银行业机构、保险机构负责人为协调小组成员。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县支行。

2、职责分工

人民银行*县支行:负责牵头制定全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方案;负责起草相关的材料;负责“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过程中的日常协调与联系;积极配合并参与全市统一组织的活动;,及时向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报送有关活动情况;会同县农办负责组织评选“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

县农办:会同组织开展全县统一的“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联合邀请县领导参加相关重大活动;协调、引导媒体积极进行采访报道;部署全县农办系统联合组织开展“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会同评选“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先进集体和个人;向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有关活动情况。

县辖各金融保险机构:组织实施系统内开展“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方案,积极配合并参与全县统一组织的活动,及时向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有关活动情况。

3、活动费用

按照节约高效、分类共担的原则,由人民银行*县支行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编制全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费用预算,根据实际支出由人民银行*县县支行与各金融保险机构共同分担。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金融保险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提高对开展“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068-03

一、国外主要国家及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一)美国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美国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由来已久,早在1970年开始就已经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受理及认定,而且,在美国,商业方法早已被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1996年,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布的《计算机软件和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审查指南》是美国开始对金融行业商业方法授予专利的立法体现。1998年的Signature金融集团案,是美国以判例形式确认了商业方法可以授予专利的标志。之后,对于此商业方法能否授予专利的争议使得Signature金融集团与道富银行对簿公堂,经过一审及二审法院的判决,最终认定了此商业方法可以授予专利。这一案件,是专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司法制度对其进行适时调整的经典案例,这一判例的出现使得金融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商业方法得以创新出来。此后,美国金融机构便开始积极地申请商业方法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都快速增长[1]。

(二)欧盟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在对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问题上,相对于美国专利与商标局而言,欧洲专利局对待商业方法专利要更为严格。欧盟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处理是以欧洲专利公约为主要依据的,该公约规定,商业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美国对于商业方法授予专利权的做法出现以后,欧盟国家意识到若将银行业的商业方法排除在可授予专利的范围外,会造成本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故自1999年以后,欧洲专利局开始考虑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并予以保护。2000年,欧洲专利局管理委员会在其第80次会议上指出,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申请应该按照其他专利申请一样的标准进行审查,审查的标准包括新颖性、发明步骤和实用性,但同时强调,申请专利的发明必须要以非显而易见的方式解决一个客观存在的技术问题[2]。目前,在实践中,商业方法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包装在欧盟获得专利权。

(三)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在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上,专利权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外资银行大量入驻中国,内资银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的消息,近几年来商业银行专利申请及授予的数量逐年增加,但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上,发明专利仅占较小比重,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基本没有涉及。当然这和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不无关系。《专利法》对于商业方法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授予专利权,现在相关的专家学者也对此问题持不同的见解,而且实践中也没有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权的先例。

在商标权保护上,境内银行对于金融产品申请商标权保护的数量很少。

在著作权保护上,商业银行能够申请著作权保护的只能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域名登记方面,但根据中国银监会调查显示,国内银行在此方面的著作权申请数量很少、质量很低,严重影响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

在信息社会中,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一些国家和跨国企业正凭借着其所申请并获得批准的大量的知识产权,逐渐成为“有脑袋无身体”的指挥者。如,耐克运动鞋的生产者,通过向其他国家输出知识产权,而无须运用自己的劳动力与资源,就分得了社会生产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另一些国家则正在演变成为“有身体无脑袋”的简单制造者。如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

这种情况在金融业中同样存在。知识和科技的结合,已经使得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成为了当前金融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3]。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都非常注重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他们不仅在本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研发金融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视为未来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储备,而且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发展中国家。这种做法大大增强了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也打击了国外的竞争对手。更令人担忧和感到恐慌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允许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权。商业方法的范围非常宽泛,因此,此种专利出现后,外资金融机构都积极投入到这类专利的申请。但我国《专利法》对于商业方法能否授予专利权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践中也无此类案例。在对商业方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上,我国已经远远落后于外国的竞争对手了。外资银行早就意识到,相对于我国的内资银行而言,其有两大问题,一是营业网点不足,二是刷卡难,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正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良方。目前,涉及网上银行业务的许多核心技术都已被外国的商业银行申请了商业方法类的专利权。金融知识产权具有排他性,我国的商业银行如果没有自己的专利,要么会被迫支付高昂的专利使用费用;要么退出网上银行业务的危险。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延续下去,势必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

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项:商标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等。

(一)专利权保护

对金融创新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最有效的途径是授予其专利权。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条件的发明创造可以授予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金融服务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商务的方式开展,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专利保护就由传统的金融产品专利、管理系统专利等转变为对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能取得该领域的专利权对于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产生决定性作用,基于此,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受理商业方法领域的专利申请,符合条件的申请已经取得专利权。我国商业银行应紧跟国际潮流,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权应该放开,否则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二)商标权保护

商业银行商标,是商业银行的无形财产。商业银行商标作为一种财产,主要是通过其代表的信誉表现出来,而且这种信誉往往会与一个国家信誉及国家安全相互关联。其中具有区分功能、来源功能、质量功能、广告宣传等功能[4]。虽然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及法律体制的差异,对于商标权的保护规定不尽相同,但是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比较成熟的国家,对于金融创新产品进行商标权保护已经是比较普遍的做法。我国目前对于商标权的授予还没有完全与国际通行的做法接轨,法律规定也不完善,应该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

(三)反不正当竞争保护

金融创新领域中的金融服务设计的反仿冒问题需要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对于商标权的授予上采用的是使用原则或注册原则的混合原则,因此无反不正当竞争保护适用的余地。大陆法系国家,多以注册原则作为其商标权获得的基本原则,未注册商标很难获得商标法上的保护,因此大陆法系国家大多都制定有反不正当竞争的专门立法。我国亦如此。但是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商标法》对于未注册商标保护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没有规定对于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办法。因此对于反仿冒问题的解决我国在立法上处于一个真空状态,急需立法来填补这个空白。

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各方面不断的努力,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内部缺乏管理制度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在逐步扩大,触角已经伸到了商业方法领域,对于商业方法已经授予了专利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占得了先机。然而,“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中资银行中并没有受到普遍重视,这是因为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滞后,还是银行的意识跟不上去?这会带来什么后果?”①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李顺德先生回答:“我国不是法律滞后,而是社会的意识不足。”我国银行业的专利意识普遍比较差,很多领导要么根本不懂,要么就专利意识薄弱。据调查,目前中资银行几乎没有专人负责金融专利工作,很多银行的法律事务部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对金融专利保护没有明确的概念,更谈不上制定相关专利策略或应对措施,知识产权在国内金融界处于一种类似空白状态[5]。国内银行没有进行专利开发的积极性,或是开发出来了也没有意识去保护,这就给了其他竞争对手钻空子的机会。我们许多企业往往是在这方面吃了大亏之后才开始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有时候可能已经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保护意识淡薄带来的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企业内部缺乏管理制度。内资银行很少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即使设立了,也只是做些日常事务性的工作,缺少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的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外国知名企业内部均会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整个企业的知识产权实务。分工详细、职责明确。我国在这一点上与外国企业有很大的差距。

2.研发能力严重不足、专利数量较少、质量低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专利研发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其实国内各大型商业银行均有自己的研究开发部门,但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了金融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其一,意识决定行动,就在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才意识到金融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才开始对于金融创新产品进行研发,但由于起步较晚,研发能力和技术相对落后,还不成熟;其二,对于研发工作的投入有限,有的知名企业每年会将总收入的一半用于研发工作,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资本实力有限,负担较重,投入到研发上的资金很少;其三,缺乏激励机制,研发人员没有积极性。研发能力不足带来的后果就是专利数量很少,质量很低。据统计,国内银行申请的专利数量远远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且技术层次较低,绝大部分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专利很少,商业方法类专利更是少之又少。

(二)建议

1.完善制度建设

(1)加强保护制度建设

加强我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在促进金融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目标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总目标服务的。现阶段,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国情,我们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地逐渐完善对于金融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建设,不宜操之过急,否则会欲速则不达。目前,由于我们起步较晚,技术落后,应以引进金融专利为主,一方面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金融技术和装备,而后进行研究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这样做既能节省时间和研发成本,在实践中又使用了先进的技术,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只是过渡期的一个无奈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地有重点地开发自主的金融知识产权,摆脱对外国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落下风。在具体实施途径上,我们需要对整个专利市场的占有情况以及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调查,对于外国金融机构占有率较高的领域要避其锋芒,对于其占有率较低的领域优先发展,确立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的重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国外金融机构的专利申请均占总申请量的很大比例,因此,我们要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领域和产业技术领域等各个环节都着力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便更多地形成自主和核心金融知识产权。

(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我国金融行业从下至上专利意识都很薄弱,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的专利意识。领导层的决定往往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首先要培养领导层的专利意识,如果他们具有良好的专利意识,就能在市场竞争中重视开发金融专利产品的研发,从而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当然金融业员工的专利意识也不能忽视,应该在全体员工中树立起金融专利是商业银行的战略储备的观念,让他们掌握基本的专利知识,自觉利用专利知识为银行服务。而后,需要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使这个机构能够真正地在知识产权研发和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不仅仅只是做些事务性的工作。同时,要想提高金融知识产权的研发能力,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必不可少,需要金融机构建立完善及合理的激励和利益分配制度,提高大家的研发热情。

2.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1)完善金融法制体系建设

随着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自由化运动的开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全面放开金融市场的承诺兑现,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倡导金融创新与金融变革,乃是金融业发展与变革的根本动力。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体制创新。其中,可能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或国内知识产权立法产生关联的,主要是前三者及其相互组合[6]。我国先后开展以金融深化或金融发展为旗帜的金融体制改革,逐渐开始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逐步展开。这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跨国金融交易的数量在增加,规模也在扩大。

积极倡导金融创新的同时,我们决不可忽视其所带来的巨大风险。金融改革一定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如果改革的步伐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的能力范围,非但不能带来经济繁荣,还会带来金融体系的动荡。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发展,银行和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银行业纷纷寻求利润增长的新方式,不断地推出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就带有巨大的风险而且监管难度也很大。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甚至泡沫性。因此,金融自由化并不是要削弱金融监管反而是要加强。

(2)完善知识产权法制体系的建设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律是调整经济生活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法律也要与此相适应。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国情及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的现实,制定知识产权法典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此应完善相关的法律。以前一些不能被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现在已经纳入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在修改法律的时候应该予以考虑。如今,将商业方法纳入专利法保护范畴,是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实表明,一些发达国家对商业方法专利在法律上予以肯定,这必然促使企业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从而在本领域抢占商业先机。我国应当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在立法上尽快与国际趋势接轨,完善专利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励我国商业银行商业方法推陈出新,在竞争中不落下风。同时,还需完善其他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如,在修改完《专利法》后,也应尽快修改《专利审查指南》,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吸收专业机构和组织的意见,建立第三方参与机制。同时,专利行政部门要从产业战略上引导各家商业银行严格遵循并灵活运用wto的知识产权协议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向阳,苏慧思.美国商业银行专利战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

[2]倪颂军.商业银行的金融专利保护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3]黄毅.金融知识产权――银行业竞争的战略储备[Z].专题报道.

[4]李泽沛.香港法律大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162.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4

关键词高校教材金融学科优化研究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改革从2007年以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步伐不断加快。目前,现有的金融学科教材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金融理论知识滞后于金融改革现实的问题。

一、高校金融类课程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课程教材种类繁多且内容冗长

1.教材整体质量较好,但教材版本、系列、种类繁多

翻阅金融学科类课程中繁多的教材,不难发现存在许多问题。高校教材种类繁多,如在《货币银行学》课本中体现得较为突出。目前《货币银行学》教材大约有几百个版本,名牌院校出版社出版的也至少有近百个版本,因为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的教材,而同一大学的不同学院又有自己的教材。同一学院的不同系的教师又编写各自的教材。国内《货币银行学》教材中不仅有各类高等院校,而且还有大中专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及各类夜大的教师出版的教材。不同系列教材中编写的《货币银行学》书,又有几十种,如现代经济学教科书系列、现代管理学教科书系列、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科系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商管理优秀教材经济学、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系列、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系列、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教材系列、工商管理优秀教材经济学系列等等,在诸多的系列中,由于《货币银行学》是专业基础课程,故而都有编写《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因而造成教材泛滥,各类教材满天飞。

2.理论高度与金融实务兼而有之的高质量教材难成高校课本

真正银行从业人员编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极少,有部分从业人员编写《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学》等书籍,这类书比较实用,但是理论高度略有欠缺,其更注重银行业务的流程与操作,所以很难成为高校教材,只能作为银行内部人员培训的资料,供内部人员阅读。

从事银行业的人员编写的书,一般会由该人员所在的银行购入此书,给员工人手一册,如央行人员编写的关于银行管理方面的书,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出钱购买或给商行下达购买的软指标。这种现象在商业银行也同样存在。因而,这类书的特点:一是不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阐述,而侧重实务业务的特性;二是注重银行业务的操作;三是一定程度上的购买指令。

当然,由金融从业人员编写的书并不完全是理论高度不够,或者成为操作流程式书籍,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经验,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且质量高的书,有易刚、海闻编写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系列丛书中的《货币银行学》,该书却没有成为高校教材的主流。目前书店中可以看到的该书,仍然是1999年9月的版本的再版,但是关于我国金融改革最新内容添加的却很少。

3.教材内容庞杂致使教学内容较大程度的重复

目前《货币银行学》教材中不仅包括货币、信用、银行三大块内容,而且《国际金融》、《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工程学》、《财政金融学》、《金融市场学》等诸多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放在《货币银行学》一本教科书中,使内容庞杂、冗长,这必然带来两大后果:一是由于高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最多只有72学时,少的只有32学时,教材涉及的内容太多,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材都在十五章以上,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将全部内容讲完,致使必须要讲解的中心内容不突出,主体内容分配的学时减少;二是由于教材体系涉及的内容过于庞大,如通货膨胀、汇率及金融深化、金融抑制等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部分内容皆出现在一本教材中,故而造成授课教师没有时间讲授,而在《货币银行学》之后开设的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学》也不再讲这部分的内容,因为后面开课的老师认为这部分内容应是货币银行学讲的内容,不再重复,从而造成学生这部分知识的盲点和空白。而有些内容在《货币银行学》中讲过,在之后的课程中再次讲解,致使内容重复,学生听起课来乏味,感觉没有新意,造成时间和课时上的浪费。

(二)教材落后于经济生活现实,尤其滞后于金融改革的实践

《货币银行学》教材落后于现实经济生活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改革日新月异,《货币银行学》所讲授的理论落后于金融改革的实践;第二,金融业务的相关内容已经发生改变,但是教材中仍然是陈旧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动。如银行的名称、组织结构、业务类型、监管机构等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是教材却没有改变。比较典型的是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已经不在央行,但大部分书还是将监管的任务放在人行中进行讲述。

由于教材缺乏实际案例,相对比较空泛,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而缺少案例分析和金融改革具体问题的分析,导致学生运用实际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弱。当然,相信许多教师,即使教材中没有以上金融业改革和实践的内容,他们也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添加这部分内容进行讲授,但是若在教材中用文字表述出来,对于那些喜欢读书或考研的学生会有较大帮助。比如各高等学校金融专业考研必考课程《货币银行学》,如“人民银行总行研究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名牌院校,考研题目中有较多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如果由于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训练,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对该类题目的解答和分析能力较差。

二、优化高校金融类课程教材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筛选与自编精品教材

精品教材亦应与时俱进,突显国内外金融业改革的特色。首先,应更加关注金融理论、金融改革实践的新进展。其次,借鉴国外同类教科书、精版教材的编写方法,及时补充、更新、调整教学内容。最后,精品教材应能够反映世界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对于已被选为精品和权威教材并在高教广泛使用的课本,同样应该在金融改革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每年更新和添加新内容至少一次。另外,应建立品牌教材的动态管理,如再版时添补改革实践的内容、更新陈旧章节,与出版社建立动态联系,根据金融改革变动实际情况,随时更新教材相关部分内容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财投系金融教学团队经过三年的打磨和研究自编了《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财政与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等八本金融学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几乎涵盖了金融学课程体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其中《金融学》被评为2011年北京市精品教材。

(二)改善教材结构与体系,添加必要的实务和金融实践的内容

1.完善教材结构与体系,较少重复

合理安排课时,突出三大块,货币、信用、银行。将教材中的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等内容删除;删除教材中关于投资银行业务、衍生金融产品、金融创新、金融深化、金融抑制等内容;将本应该放在《发展经济学》、《投资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教材中的内容从《货币银行学》教材的各章节中删去,腾出时间或相应课时讲授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改革具体实践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货币银行学》教材体系和结构。在教材结构完善后,合理安排课时,从而凸现《货币银行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

打破传统教材涉猎内容巨多的束缚,一本教材涵盖许多门课程内容的现状,减少教材内容的相互交叉和重复。如在《金融学》教材中一是不再涉及国际金融中的汇率和国际收支方面内容,二是不再撰写证券投资学中的资产定价等内容,三是不再涉猎金融工程学中金融创新等内容,四是不再介绍发展经济学中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等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使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和明确,从而优化了课程结构,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使教材更加具有实用性。

由于《货币银行学》课程是金融学科前期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学生在大二开始学习,并且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课程。故而,绝大多数教材都在十五章以上,涵盖了随后需要学习的七八门课程的内容。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授课内容,优化教材结构,避免了重复,突出了重点。

2.添加金融改革实践的内容,进一步提升教材的实用性

首先,在突出三大块后,一是应该在第一部分货币与货币制度的相关章节后,添加我国的具体情况,如我国电子化货币,网络货币的发展状况及合规合法性的探讨。在第二部分信用与利息章节,添加计息原则(若已有该部分内容的,需要更新相关计息原则)。同时应添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计算的方法。在第三部分银行业务单元中,一方面在存款种类这一部分,添加CDS(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协定存款、协议存款、通知存款;添加创新产品,如银行之间的对存(互存)、银证通产品、银基通产品、银保通产品。同时若教材中没有提及核心资本及资本充足率内容的应添加,若有讲述该部分内容的,应加大笔墨;另一方面,应添加中国金融改革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论证,使所学的理论与金融实践和改革相联系。二是应添加资金清算体系的相关内容,如介绍美国的FiRDwiRe、CHipS、SwiFt清算系统后,接着介绍我国人民币清算体系。三是应在货币政策目标中,法定准备金内容的章节后,撰写我国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控的历史演变,如添加2010与2011年间,央行对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控及其意义;四是添加97年央行行长带队去美联储学习之后,98年我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大区行改革、清算资金划拨体系改革及法定准备金账户与超额准备金账户,合而为一等改革。五是在央行监管的相关章节中应添加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已由央行转向银监会,并介绍我国“三架马车式”的分业监管模式。

其次,在教材的相关章节添加金融改革热点问题与金融案例分析。一是金融学科课程的教材应该做到把金融改革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有机地结合,提升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如添加了理论界尚处于探讨和研究的一些没有完全定性的东西,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金融热点问题和学习金融知识的积极性。二是金融类教材应该在保证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把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五门课程:《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公司信贷》的部分内容与知识点融入教材的相关章节,提升了教材的实用性,加强了学生对银行业务的操作能力。三是添加国际银行业改革的最新内容和案例。如国际银行业监督管理协会———巴塞尔委员会出台巴塞尔iii,提高资本充足率,防范金融风险,增加银行抗风险能力。添加新管理规定的内容,同时用具体案例说明在提高资本充足率前,世界各国银行,为了达到《巴塞尔协议iii》新标准而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金融学科教材应在保证高质量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向金融实务与应用方向倾斜。如为了配合上《货币银行学学》、《商业银行经营学》等课程学生在刚开始上课就可以参加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需要,本书相关章节编排按照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辅导教材的《公共基础》编写,目的是为了使参加考试的学生,在没有上完该课程时就有一定金融基础知识和金融机构实际操作经验,通过考试并获得证书。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学》本身属于一门偏向实务的课程,因此本教材更应该注重银行业务具体操作和实务。如可以考虑添加贷款合同填写、各项业务办理的流程和操作规则、表内表外业务监控的风险点。

由于金融理论是抽象的,又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论述,同时理论研究是有许多前提假设和条件的,而实际工作中银行并不完全按照基础理论知识来办理业务,现实却是银行的各项业务操作与抽象化的理论有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把理论学好后,学生到银行还是不会具体业务的操作,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不能马上上手。因而,金融学科教材应尝试将抽象、笼统、宏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如对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中,不是笼统地介绍混业经营、并购、集约化、网络化等趋势,而应该用具体的案例和发展路径来阐述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夏德仁.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易刚.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5

一、研究《金融法学》课程体系的意义

1.研究《金融法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更好地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提供建议

《金融法学》与《保险法》、《证券法》、《票据法》甚至《商法》等课程内容互有穿插,互有补充,《金融法学》课程内容的确定,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提供借鉴。

2.研究《金融法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为《金融法学》的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目前现有的《金融法学》的教科书,内容和体系相差较大,与立法、司法、金融实践脱节较大。通过理顺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利用课程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并为进一步的相关教材编写提供思路。

3.研究《金融法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辅助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更好地为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提供借鉴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一个桥梁,如何将特定知识传授给特定对象,是教学中的重点。而《金融法学》本身又融合了金融社会的瞬息万变和金融法规的纷繁更迭,更有必要交流教学心得,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二、对《金融法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法学授课的核心内容

金融法学的核心内容依其重要性,应当区分为三个层次:其一,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核心法律。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就其内容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将资金直接转移给证券发行人(企业、公司或政府)的资金融通行为,其核心是证券融资,核心法律为《证券法》和《公司法》;间接金融是指最终贷款人(存款人)通过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中介机构(贷款人),把资金贷给借款人的资金融通行为,其核心为银行融资,核心法律为《商业银行法》。金融体制中的“基本格局是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大部分企业的大部分流动资金均来自银行贷款。”作为上述两大法律的辅助,近几年与保险、基金等相关的法律重要性也在上升,因此在授课时也应略为涉猎,但不可喧宾夺主、混淆重点。教学中应当注重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纠纷的发生原因,法学界、司法界的主要观点、分歧,相关法律修改前后的不同规定及其原因,银行和客户在不同背景下的法律保护等。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介绍、讨论、分析、讲评、总结,使学生身临其位、如临其境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自1918年出现于美国以来,效果神奇,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很快被推广到西方各大学。案例教学法在被引入我国的20年当中,逐渐被教师和学生及企业界发现和运用,特别是在管理学教学中由于其卓越的教学效果而备受青睐。

其二,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相关的法律。最重要的是《票据法》,通过讲解各种票据的流转流程,让学生掌握在票据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和付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法律纠纷的分析处理。在该项内容中,还应包括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储蓄管理条例等实务性法律法规。在教学中应注意了解相关金融服务在带给客户方便的同时,给银行和客户带来的潜在风险。如《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自2003年实施以来,允许个人到银行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给客户带来很大的方便,既可以避免现金携带的不方便,又可以节省时间。但是也有风险,一旦转账发生错误,结果就很麻烦,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生重大纠纷,但是应当引起银行和客户的注意。另外,国外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内容也应当在教学中予以介绍,增加学生对金融业经营的理解。

其三,金融体系运行中有关宏观调控日常规则等方面的法律。如中央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反洗钱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特别是中央银行在制定执行国家货币政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为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而加强的金融监管,应当作为授课重点。作为上述两大主干内容的补充,在时间分配上应灵活把握,视授课对象(各专业学生)不同有所区分。

2.与金融法规相关的改革背景

经济转型时期,每一项金融法规的出台都与深化金融改革的宏观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针对经济运行中暴露出的一些矛盾、问题和潜在风险有的而发,因此,在金融法学授课过程中,应穿插讲授一些宏观改革的背景知识,以便学生了解不同法规的立法宗旨、立法目的以及法规的适合场合,同时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每一时期的金融背景有所了解。

3.与金融法规相关的金融专业知识

与其他经济法规相比,金融法学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特定用语更丰富,如协定存款、信用风险、银行汇票、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等等,要想把法律知识清晰、正确地讲授给学生,必须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在课堂讲授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案例教学法、主体教育法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金融法规分析金融实务的能力。

4.国内外前沿的金融法学动态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6

一、普惠金融与支付服务“三农”理论分析

2005年,普惠金融首次在联合国国际小额信贷年被提出。按照有关学者定义,“普惠金融体系是指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具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所有用户和家庭都能够通过合理的价格获得各种金融服务;二是具备健全的金融机构和审慎监管机制;三是能够提供长期有效的金融服务;四是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氛围。由此可见,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法律、制度和机构的合理创新,让所有人特别是贫困人口平等地享受低成本、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一)“三农”是普惠金融的发展重点。金融排斥性是指大众特别是农民在金融体系中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特征,致使弱势群体没有多样化的方式或者途径与金融机构产生联系,并且在享受金融服务或者体验金融产品时存在种种阻碍。普惠金融正是基于破解这种金融排斥性的需求,竭力搭建一个普罗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金融体系。在我国,由于农村地区金融呈现交易频次低、农户习惯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与结算的特点,加之金融机构设立网点的成本较高,基于投入产出比的考虑,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提供金融服务,农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正规金融服务的排斥,日常生活中必要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城市地区金融发展相比呈现明显滞后趋势,由此可见,普惠金融的发展重点与关键在农村。何德旭(2008)利用金融排斥解释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供求失衡现象,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需求有较强的排斥性。田霖(2009)应用金融排斥理论分析指出,城乡金融的长期割裂导致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刘士余(2013)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程度各异的金融供给不足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二)健全的支付清算系统是普惠金融发展根基。金融拥有优化资源配置的枢纽作用,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与核心,支持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中支付清算在现代金融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支付清算体系是社会资金运动的“大动脉”,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决定社会资金运动的安全和效率,并进一步影响整体经济活动效率。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越快,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参与者对支付清算体系运行质量要求愈高。其中,支付系统支撑各类支付工具的使用,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搭建高效、便捷的资金运行通道,是整个经济金融活动的核心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支付服务体系可以有效维护金融业稳定运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社会资金周转,满足社会公众快速增长的金融需求,因此,完善的支付清算系统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邱云武和黄照影(2008)研究了宏观经济与大额支付系统资金流量间的内在关系,得出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GDp关联密切、与经济金融运行正向相关的结论。华艳丽和刘凤梅(2008)在实例研究巴彦淖尔市推广现代化支付系统前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后得出,支付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对提升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改善经济增长状况起到了促进作用。李鹰和王祥峰(2010)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支付清算资金量与GDp总量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的结论。(三)支付服务创新提升农村地区金融包容性水平。通过高效便捷的支付清算系统,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更加普遍,可以有效降低资金交易成本,减少现金流通,提高支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支付工具、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卡基支付、手机支付和网络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广泛运用,新型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更加普遍,日常缴费、基金、保险、公益事业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电子支付的使用,其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促进了金融包容性水平的提升。Geach(2007)提出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的概念,其与金融排斥相辅相成,通过比较英国的atm服务与肯尼亚移动支付两者的费用差别,认为创新支付工具能够有效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mas(2012)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村地区人员无法得到正规性金融服务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大多没有稳定、正式的工作,养成了传统的现金支付结算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没有过多的联系,但若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则可以增进农村居民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弱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焦瑾璞(2014)指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可能产生推动作用,从而破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难题。郭新明(2014)基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普惠金融推广的实践案例,指出应当通过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使得普惠金融服务具有更强的可获得性和效益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国际上普惠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重视普惠金融,很多国际机构都开始推行普惠金融理念。其中,墨西哥和巴西通过改善支付服务体系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其成功做法值得借鉴。(一)墨西哥普惠金融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一是构建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墨西哥于2011年签署《玛雅宣言》,承诺开展普惠金融,加快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落实《玛雅宣言》设置的主要工作目标;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领域的主要职责。二是完善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成立普惠金融国家委员会,委员会由财政与公共信贷部、银行与证券委员会等8个部门的代表组成;监管机构设立普惠金融部,专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成立保护金融消费者全国委员会、国家金融扫盲委员会等。三是健全支付服务体系和服务渠道。打造多层级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除正规商业银行外,设立三类非银行的小型私营信贷机构,优化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立法允许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提供服务,银行业机构通过与便利店、加油站、销售点等零售业终端合作,在边远地区建立服务点,拓宽服务渠道。四是推动支付服务方式与产品的创新。推广账户分级制度,将银行账户分为4级,每级账户在开户证明材料要求、开户手续繁简、账户开立方式、支付结算手段、存取款限额、办理业务类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此外,还着力提升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持续能力。五是建立普惠金融统计分析与金融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专门的普惠金融统计体系,定期收集数据并年度报告;每三年开展一次面向全国居民的普惠金融需求调查,为政府决策和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引;面向弱势群体定向推出“繁荣计划”,将金融教育与存贷款、福利发放与保险等列为同等重要的服务内容。(二)巴西普惠金融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强化国家战略设计。巴西2011年成立全国普惠金融委员会(pniF),其工作目标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具体包括:提升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通过提升金融教育水平和信息透明度增强金融服务信息和消费者经济责任的可得性;提升金融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二是推广银行。银行是巴西中央银行针对缺乏银行分支机构服务的地区推广的一种补充性基础金融服务的方式。其规定,金融机构可与邮局、站、汽车经销商等机构签订相关协议,通过这类机构的实体网点补充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弥补落后地区金融服务空白的缺陷。实行银行制度应当在巴西中央银行获得授权,服务范围限于中央银行授权的范围内,主要包括开立储蓄账户、存取款、转账支付等。该模式符合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城镇,并且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纷纷效仿。随着银行支付的推广,许多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居民能够顺利获得基础性金融服务。三是创新金融产品。2004年起,监管部门开始推行账户分级制度,简化银行账户;简化开户程序和开户条件,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弱势群体使用个人账户,推广银行账户的使用。四是普及金融教育。在全国推广“金融公民计划”,强化公民金融教育,普及开户、储蓄、贷款等方面的金融知识,提升其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增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消费者特别是其中的低收入群体更加便捷地了解和使用金融产品畅通渠道。五是通报评估报告。该国央行与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合作,设计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监测评估,摸底消费者需求;按年通报监测评估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创新金融产品,完善监管政策,优化金融体系。

三、普惠金融视角下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现状与问题

促进普惠制金融发展,可充分发挥金融配置资源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支持“三农”发展和消除城乡差距,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人民银行以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当前央行支付服务“三农”还面临金融服务资源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支付工具和产品如何更好得到持续有效广泛利用、金融排斥性如何得到有效解决等主要问题。(一)初步形成农村普惠金融法规体系,但法律环境仍不完善。近年来,面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的现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普惠金融体系。人民银行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普惠金融政策措施,如推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手机银行免费等优惠措施。但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法律环境仍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层级较低。主要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实施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未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法律规范,未建立农村普惠金融的总体框架和工作机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在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不足,政策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足,资源整合效果不强,尚未形成各方协作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合力。二是部分法律不符合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需求。例如,目前助农取款服务点只能办理查询、小额取款、转账等业务,且每卡单日取款额度只有2000元,业务范围狭窄和取款额度已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此外,金融管理部门尚未放开农村信用社发放信用卡的政策。金融管理部门对农村金融市场设置较为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条件,未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业务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三是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法律定位不明确。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由相关金融机构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设立,农村群众可以通过服务站办理业务,但其不是银行的金融网点。在实践中,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功能越来越广,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与银行机构网点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农户缺乏金融知识储备,容易造成误导;同时,由于各地服务站点名称和标准都不统一,更容易对农户造成误导。如果农户误将金融服务站点当作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很容易造成法律风险。(二)普惠金融可得性全面提升,但不平衡问题突出。农村金融服务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是覆盖水平,完善的金融供给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条件,同时覆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农”获得有效和优质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人民银行通过不断扩大基础金融覆盖率,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础金融覆盖率显著提升,城乡的金融服务资源进一步趋向均衡。截至2016年末,全国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量12.67万个,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为1.39个,县均银行网点57.75个,乡均银行网点3.98个,村均银行网点0.23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共98.34万个,覆盖53.17万个村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超过了90%,村均拥有量为1.8个。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缺乏内生动力性,导致金融服务可得性呈现显著的不平衡。以四川省为例,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2015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355.3万人,占全国的6.3%,“四大片区”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0个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含30个重点县)面临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状况较为严重,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一是金融基础设施因条件限制仍然未实现全覆盖。截至2016末,四川三州地区(凉山、甘孜、阿坝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还有71个乡镇和1599个行政村因不通电或无通讯信号,无法布放atm、poS等机具,限制了支付服务空白乡镇的全面消除。二是银行网点布局不平衡问题突出。大多数网点集中于县城和部分经济发达的乡镇,而经济欠发达的乡镇一般仅有农村信用社或邮储银行的一个网点,甚至部分乡镇没有设立网点。如甘孜州乡镇以下金融机构覆盖率不足30%,平均一个金融网点要服务3个以上乡镇,部分乡村与银行网点相距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三是信用环境亟待改善。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四川尤其是藏区、彝区等,由于金融活动不丰富,信用信息数据缺乏、金融债权难以保全,导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信心不足。(三)农村支付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提升普惠金融水平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完善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在欠发达地区推广金融服务,为社会低收入人群提供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显著改善。截至2016年末,农村地区已布放atm机34.32万台、poS机676.96万台,每万人分别拥有atm机3.77台、poS机74.32台。但是,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挑战。一是金融机构总体上投产出不平衡,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不足。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属于微利行业,不少金融机构的涉农业务都在贴钱经营。据四川调查显示,银行投放一台atm的成本大约10万元,以目前四川农村地区2.1万台atm机计算,各金融机构已累计投入超过21亿元。在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较为集中的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覆盖条件较差,而且投入成本更高。助农取款服务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收单机构办理助农取款服务初始需要一次性投入终端机具、验钞机、保险箱、服务点经办人员操作培训和开业营销等投入,在日常经营中,还要投入经办人员报酬、业务通讯、巡检维护、机具维修、打印纸和配件耗材更换等诸多费用,投入较多。而收单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服务点商户绑定账户存款利差收益,服务点自身支付业务基本不收费,总体而言收入较少。二是部分商户积极性不高。目前,服务点商户助农取款服务需要付出较多人工操作、经营场地和备用现金等,备用现金不仅损失了存入银行的利息收益,还需要承担抢盗风险,服务点商户实际付出不少。而收单机构对服务点商户的报酬激励主要是采取按月固定数额、按单笔计酬方式。较多服务点商户反映报酬激励不足,业务办理积极性不高。个别服务点商户因收益不能弥补其付出而存在降低服务质量的问题。三是助农取款服务点管理难度加大。随着助农取款服务的快速发展,助农取款网络广泛覆盖乡村,收单机构的管理风控难度大,大量不活跃服务点的存在易引发风险。服务点维护成本较大,为保证助农取款服务点的正常运行,银行金融机构一般每月需对布放机具进行一次维护。但部分贫困地区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地形复杂,路况较差,对机具的巡检维护成本偏高,对实力普遍较弱、收入不高的贫困地区银行机构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四)新兴支付方式发展较为迅速,但普及率较低。在通信技术的推动下,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迅速发展,金融机构借助客户的网络终端、移动终端就能够为其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一方面减少了物理网点设立的成本,单笔业务平均成本骤降,另一方面,由用户自行完成业务操作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业务处理的边际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总体上显著降低金融服务成本。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渠道的推广力度,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实行免收手续费的政策,让农村群众享受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末,我国农村地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开通数累计4.29亿户、3.73亿户,分别增长20.5%、35.14%,在此基础上,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得以大幅提升,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自身需要的金融服务。但是农村地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大部分农村群众都没有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无法享受新型支付方式的便利和低成本。主要原因是:一是尚未完全解决安全问题。安全性问题是影响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推广使用的重要因素。很多用户由于缺乏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安全操作意识,存在业务操作、账户盗用、密码控制、系统运行等安全风险,并且容易造成账户信息和身份信息泄露。《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显示,我国超83%的网民网上支付行为存在安全隐患,55%网民曾遭遇网络诈骗,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的仅占12.35%。二是网络和手机信号不佳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偏远农村地区都未开通网络宽带,并且部分地区存在手机信号不稳定等问题,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难以正常推广。三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农村地区的银行机构缺乏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广泛宣传与持续引导,甚至部分基层银行人员都未掌握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安全使用知识,制约了电子支付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普及。(五)金融知识宣传逐渐强化,但针对性不强。观念和意识的落后是制约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改善的又一关键因素。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普及金融知识,提高现代支付意识,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组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知识宣传月”“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村金融教育试点、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扶贫日”系列活动等,开展贴近普通群众需求、符合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普通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和维权能力;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处理机制,试点成立金融消费争议评议协会或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建立专业的调解员和评议员队伍,通过调解和评议的方式处理金融消费纠纷,并积极协调司法部门构建“诉调对接”机制,及时化解金融纠纷,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农村普惠金融宣传培训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对象缺乏针对性。边远地区农村“空心化”倾向突出,大量的留守人员大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传统的宣传手段难以取得效果;一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受民族文化、消费习惯、传统理念、语言文字障碍等因素制约,非现金支付宣传难度更大。二是宣传形式缺乏针对性。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开展的宣传活动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全方面、统一的、立体的、面对面的宣传格局,农村居民不能全面深刻了解掌握相关知识。三是风险防范意识低。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用卡环境的改善,电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支付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有向农村蔓延的趋势,贫困地区的群众在使用银行卡、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时的风险防范意识较低,在办理取现、资金查询、转账等业务时,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局限容易采取密码过于简单或将自己银行卡密码告之服务点商或其他人员代其办理业务,存在一定的失泄密风险和资金风险,加之一些商户素质参差不齐,亦缺乏必要的现金保管风险防范意识。

四、普惠金融视角下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政策建议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7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原则路径

一、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坚持依法行政,就是要遵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二)坚持联合行动并相互协调的原则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仅仅依靠中国人民银行自身的力量去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工商以及金融监管、金融工作局、金融机构等多部门的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合力,才能将此项工作做好。

(三)坚持有所侧重的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在推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这项工作时,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使自己过多地陷入到一些事务性工作中去,而是应区分主次,抓大放小。只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由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亲自研究解决;而对一些个案性质的简单问题,则可完全交给金融机构自身、“三会”或行业管理协会去处理。

(四)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上级行在厘定县支行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职责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县支行人财物的实际,对于一些人员充足,财力允许的县支行,可以授权其多承担一些职责,相反对于一些人员不足,财力有限的县支行,可要求其结合辖区实际,有重点的履行部分职责。

(五)坚持高效便民的原则

高效便民是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构建畅顺的金融争议投诉渠道和快速的争议处理机制,才能降低金融消费者维权成本,最大限度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二、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路径

(一)宏观层面的路径选择

1.建立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法律体系。(1)在短期内,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牵头,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全面梳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外汇管理条例》和《征信管理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中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条款,汇编成指引,为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2)在中期内,建议全力推动并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工作,力争增设专门章节对金融消费者的定义及其权利、保护原则、纠纷解决途径等内容进行规定,并赋予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相关的检查和处罚权限。

(3)在长期内,建议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以强化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的法律意识和责任,从而使得金融消费者的各种合法权益,如财产和隐私的安全、公平交易权以及知情权等等都能得到强有力的保护。

2.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职责定位。(1)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是区域金融知识的“宣传者”。虽然金融知识宣传不能像解决某个金融争议问题一样产生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对于提升金融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金融能力却是一个值得长期投入的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点多面广,扎根基层,业务贴近实际,具备成为金融知识宣传者的天然条件。

(2)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是区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组织者”。2012年3月中央编制办的《关于人民银行设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的批复》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中的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区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组织者”责任。只有通过构建“中国人民银行组织主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金融机构主动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工作格局,才能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

(3)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是区域金融消费争议的“调处者”。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是行政机关,在金融争议调处中具有超然中立的地位,同时,熟悉地方金融事务,拥有部分具备金融争议调处能力的工作人员,这也为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成为金融消费争议的“调处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是区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督导者”。作为区域金融系统重要的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可通过窗口指导,督导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组织制度框架,并采取切实措施,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通过建立评价机制,定期监督评价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绩效,并据此实施分类管理。

(二)中观层面的路径选择

1.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由外到内构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双层领导架构。对外,中国人民银行可牵头成立由(县)市分管领导担任组长,金融办、工商、法院、银监、银行、保险、证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市)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导小组;对内,中国人民银行可由办公室牵头,成立由主管行领导任组长,货信、调统、货币金银、外汇管理、纪委、内审、反洗钱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导小组。内外领导小组都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本辖区和本单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都设有办公室,负责信息收集,受理投诉,分类调处以及评价检查等具体事务以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务。

2.由辖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导小组拟定出台当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权利、金融机构的义务以及金融消费者投诉受理与处理流程,同时,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对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具体举措。

3.尽快开发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相关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应有中国人民银行端和金融机构端,包括案例收集与分析、投诉登记与处理、金融咨询事项登记、金融机构非现场检查与评价等功能模块。通过加快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信息化进程,减轻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微观层面的路径选择

1.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创新短、中、长期金融教育机制,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认知度。(1)在短期内,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通过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周、月或季等活动,集中在一段时期内全力借助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以及互联网和电视、广播等立体媒体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让社会公众明确为什么要保护金融消费权益?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旦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可通过哪些途径投诉?一旦出现争议,将如何处理?等等,从而使得全社会的金融维权意识大大增强,为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的金融维权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在中期内,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主动与工、青、妇、老龄委、关工委等机构开展合作,探索设立青(少)年金融教育基地、老年金融教育中心、农村金融教育学习室、大型社区金融宣传教育部等渠道,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联动,推动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的社会化。

(3)在长期内,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会同教育部门等部门,制定地方金融消费者教育中长期规划,明确金融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切实将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纳入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形成金融消费者教育长效机制。

2.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要探索建立金融消费争议非诉解决机制,最大限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金融消费争议非诉解决机制是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处理金融消费争议的重要方面。

(1)在聘任争议调解人员时,具有金融法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是最佳人选:如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沟通协调能力的“一行三会”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员工;再如专职律师、法官或检察官以及社区维稳工作人员等。

(2)与人民调解相似,金融消费争议的调解程序也包括四个环节。具体说来:第一个环节是受理,即接受争议双方本人或其人提交的有关证据,并听取其关于争议事实的陈述;第二个环节是调查,即争议调解人员调查出事实真相,分辨出孰是孰非;第三个环节是调解,即调解员摆事实、讲道理,敦促双方各让一步,以便和解的最终达成。但实际结果却有两种可能,一是和解成功达成,这种情况需要形成书面的并由三方(争议双方加调解员)签字的调解协议书;二是和解没有成功,这种情况调解员需要出具书面的调解不成告知书,以便争议当事人另寻其他解决办法。第四个环节是回访。

(3)调解内容的选择原则是先易后难。“易”是指符合如下标准的金融消费争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调解范畴;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金额较小,一般不超过5000元;只有一家金融机构牵连其中;频繁发生,社会舆论反响强烈。具体如银行卡的持卡人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助设备上取出假钞等等。

3.建议开发网络投诉信息平台,用于处理一些适用于简易程序的常规争议。金融消费者可利用该平台向金融机构直接投诉,金融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投诉的决定,对于已受理的投诉,在规定的时间内反馈处理的结果。消费者可对金融机构的处理方式以及结果进行评价。中国人民银行也可通过系统实时监察金融机构处理争议的全过程,并将此作为对金融机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非现场评价的重要内容。另外,系统还应具备分类统计、监测分析等功能,可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相关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联网,进而构建左右联合、内外联动的统一操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4.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评价机制,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1)分步推进评价体系建设。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开展的初期,建议构建相对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金融机构实行专项评价考核,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重视程度,待条件成熟后,再将此项工作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综合评价体系。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8

农村金融服务站点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农村金融服务站点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极大改善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环境。但是,正是基于其现有的功能及特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实际运营中存在以下几个潜在的风险点:

(一)业务边界及定位不清晰,容易产生法律风险根据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是从消费者(储蓄人)手中获得资金并将它借给需要资金进行投资的企业。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其他金融中介(包括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财务公司、共同基金和投资基金等)统称为金融中介,其设立由相关法律赋予相关的金融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一般由人民银行组织相关金融机构设立,虽然是连接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媒介,并不具备储蓄投资转化的功能,其实质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中介。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服务功能,尤其是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可以为农户办理小额现金存取服务,更加强化了服务站点金融方面的特性。因此,功能的多样化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与银行机构网点功能的重合和界限的模糊化,容易对金融知识储备相对缺乏的农户产生误导;尤其是在各地服务站点名称不一、百花齐放的情况下,更容易混淆视听。一旦农户混淆两者的概念,误将金融服务站点当作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在出现经济纠纷或问题时,部分金融机构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尤其是在相关委托关系终止后,一旦服务点利用先前的权从事违法活动,银行机构也可能依据《民法通则》产生法律责任而承担相应的风险。

(二)管理机制不到位,容易诱发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从业资格准入门槛。但是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基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制度安排,为充分发挥其范围经济效应,目前对其从业人员并无明确的准入门槛要求,均是驻村便民超市、农资站等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且仅接受了有限的培训;在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站点过程中,银行机构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对兼职工作人员无法主动建立有效的工作考核机制。此外,由于服务站点通常设立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乡镇一级的银行机构网点很难及时跟进日常巡检和业务指导,服务站点的经营情况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因此,准入门槛和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日常经营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实际中容易出现两大问题。一方面,从业人员业务不熟练导致操作失误,单边账等情形的出现容易引起农户与服务站点间的经济纠纷。另一方面,由于监督约束机制的缺位,服务站点工作人员一旦获悉农户的银行卡密码等核心信息,容易产生多转少付、盗取银行卡资金等不良行为,给农民带来资金损失。

(三)成本收益不对等,容易导致服务站点成为农村地区金融风险的聚集地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点,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尤其是在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中,在机具布放、机具通讯、维护宣传等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根据目前有关规定,基于惠农的目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收费标准较低,导致服务站点亏损状况较为普遍。以某大型银行的一个二级分行为例,该行2011年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收入14.3万元,支出45.9万元,亏损31.6万元,即使将基础设施投入按4年折旧摊销,仍亏损10.8万元。在成本收益不匹配的情况下,一方面,无法保证银行机构基础投入到位,如在监控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大打折扣。近期一项对241个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调查显示,82%没有配备保险柜或保险箱,90%以上没有配备验钞设备,安防设施非常落后。因此,一旦银行机构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或缺位,服务站点极易成为金融风险防控的“低洼地带”,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利用管理漏洞从事套取现金、洗钱等违法违规活动。另一方面,无法调动银行机构工作的积极性,在日常巡检和业务督导没有持续跟进的情况下,服务站点有可能利用银行机构的声誉和信用,从事违规揽存、非法集资等活动。

(四)服务对象金融知识相对贫乏,容易诱发声誉风险促进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充分、推介金融工具、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是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重要功能内容。但是在实际中,服务站点大多是利用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网络实现资金划转与给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而其服务对象多为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妇女和儿童,金融知识相对贫乏,对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安全使用知识更缺乏了解。因此,这些服务对象在接受金融服务站点提供的转账或取现时,更容易对服务站点的操作产生误解,容易与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发生纠纷。一旦出现纠纷,银行机构难以主动提供有效的监控信息进行举证,很可能处于不利境地,给自身声誉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风险防范建议

金融功能观告诉我们,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但是,农村金融服务站点正是因其具有的金融功能,带来了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尤其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和功能的增加,这种风险将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其功能的发挥及变化,有效调整制度设计或安排,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风险。具体而言,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一)明晰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站点规范建设1.明确农村金融服务金融站点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对于参与其中进行金融活动的各类主体的行为和权责进行明确的统一规范和界定。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明确服务站点的性质、定位、与银行机构的关系等,并界定银行机构、农村金融服务站点、持卡人等相关方的权、责、利,为有序开展相关金融服务提供法律保障。2.规范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统一规范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名称。通过在称谓上明晰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功能,引导农户认识到服务站点和银行机构仅仅是单纯的委托关系,不是上下级机构之间的管理关系,避免农户不必要的误解,有效防范出现纠纷时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尽快出台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基本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确定基本运作规范,逐步确立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建设规范。

(二)发挥功能优势,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有效降低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风险1.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信息优势,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范围。非标准化金融服务对于改进和提高金融交易效率至关重要。在农村,类似于贷款业务咨询,贷款申请,资产评估登记,信用信息采集,客户信用评级,组织贷款担保,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推介,农村土地等经营权、林权、水域经营权抵押,以及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等非标准化金融服务需求普遍存在,而且处于滞后开发状态,在很大层面上加剧了农村金融困境的严重程度,降低了金融交易效率。因此,通过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信息优势,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信息成本过高的问题,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与金融机构分工协作能够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极大地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提高金融交易效率。2.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站联合代办优势,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金融服务站以联合代办的方式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开发利用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上的缺陷,以低廉成本、信息对称、贴近市场、衔接供需等比较优势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作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延伸,实现了银行与客户、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3.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综合金融服务协同效应。目前,各金融机构在资金投入和功能设置上还比较单一化,没有实现资金融合和功能互通。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为例,目前每个服务点只有一家银行布设的取款设备,而各银行机构的受理终端存在跨行查询、取现等业务障碍,不利于为农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通过破除相关障碍,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扩大金融服务站点的业务规模和收入来源,更好地促进了各大金融机构与金融站点的合作,增强金融站点自我造血能力。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9

关键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体系

一、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原因

(一)法律体系不完善,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规定不健全。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发挥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功能的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2005)、《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2011),这些只是部门性德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两者虽对个人金融信息收集、保存、使用等做了相应规定,但前者属效力层级较低的部门规章,且只针对信贷领域的个人信用信息,后者为规范性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具备正式法的效力,执行能力不强。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对个人信息缺乏统一的保护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认识不足,缺乏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客户个人信息保密责任不明晰,没有对信息实行有效的安全等级分类管理;对制度的执行监督检查、评估不够,对掌握重要信息的离岗人员的保密责任没有严格的约束措施。目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只是散见于银行各类业务的管理制度中,无法保证个人金融信息的采集、保管和追踪等各个环节工作的统一性。同时,银行各个业务部门中涉及个人金融信息,没有统一的联系和管理机制,个人金融信息在银行内部没有形成互通互联,这给信息保护带来很大难度,是个人信息保护中的漏洞所在。内部监督检查力度较弱,没有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检查制度,将该类检查纳入常规性检查定期进行的机构比例较低。

(三)监管部门不明确,监管手段欠缺。目前,人民银行从征信管理的角度加强了对个人客户信息保护工作的力度,印发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2011),尽管对个人金融信息收集、保存、使用、对外提供等做了全面的规定,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人民银行履行该项职能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囿于效力层次,不能设立行政检查检查权和处罚权,人民银行对违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定的金融机构只能采取“核实、约见谈话、责令整改、通报”等柔性处理措施,约束力较弱,保护力度受限,效果不明显。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缺乏对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客户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不强。由于银行金融机构在营销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做到全面告知,客户对个人信息保护虽有一定认识,但对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及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相关细节却普遍缺乏深入的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高,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

二、加强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建议

(一)制定专门法规,为保护个人金融信息提供法律依据。个人信息的保护法规需要多层次、系统化的制度作为保证,形成协调统一的法律体系。首先要明确个人金融信息的定义,明确银行收集个人金融信息的目的和范围;其次,规定银行保护、使用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定义务,即要求银行必须按照法定的方式、途径来收集、保存和使用个人金融信息,并履行一定的告知义务;再次,就是侵害个人金融信息的认定办法和救济途径作出明确规定。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提高客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工作,完善个人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个人金融信息的收集、使用等各个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建立有效的制度对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同时,明确保密和管理职责权限,落实责任制,与在岗员工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与离岗人员签订安全保密承诺书;强化监管和问责,定期对信息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审计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加强对员工尤其是新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了解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规定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增强信息安全风险意识,防范道德风险。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篇10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点;对策

   一、导言

   资金不足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研发和中试阶段遇到的最大难题。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拥有技术、拥有知识产权,却没有更多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也没有其他机构可以担保。导致许多持有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无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路,成为政府鼓励的融资方式。通过这种融资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可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然而作为一种创新的质押贷款形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如履薄冰。本文从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因素入手,提出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相应对策。

   二、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缺乏

   首先,与大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组织架构不健全,人、财、物、事的管理紊乱,有的甚至连银行要求的财务报表资料都无法完整提供,严重影响了银行对企业放贷的信心;其次,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还贷能力,银行出于最大限度地回收贷款的需要,普遍要求企业有2-3年持续盈利的记录,否则不与授信,但是,当前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生产经营滑坡,资金紧张,效益不佳,根本无法满足银行持续盈利的要求。再次,银行要求企业提供的质物具有完全清晰的产权归属,并且百分比归企业所有,但是事实上有些公司的知识产权是由多家企业共同所有的,且产权界定不明晰,也有些企业对外宣称持有的知识产权却归属在个人名下,并非公司的法定财产。

   (二)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遍持消极态度。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进行担保与传统的有形资产抵押担保具有很大的不同。知识产权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性,一项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的高端技术随时可能面临被别的企业赶超、甚至淘汰的风险。同时,有一些知识产权仅仅具有潜在价值,其真正的价值只有在产品推向市场,并被消费者接受后才能确定。另外,知识产权变现是银行在质押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回收贷款的补救手段,但是,目前,国内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知识产权转让市场狭窄,评估和转让程序复杂,需要耗费银行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处置成本较高。同时,我国金融诉讼实践存在审判难、执行难的问题,银行在不动产抵押纠纷中,往往都是“赢了官司输了钱”。鉴于知识产权保值、变现难等风险因素的存在,加之实物抵押融资市场红火、银行业绩普遍较好,因此,银行为规避风险,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普遍持消极或或观望的态度。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缺乏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

   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限制,没有足够的自有资本进行抵押贷款,只能依靠金融担保贷款。担保机构的有效介入能够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分散银行的贷款风险,从而提高银行贷款的积极性,这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颇有帮助,然而由于我国担保业本身发展时间比较短,目前的融资担保机构大多是针对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开展业务,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业务不足。由于缺乏经验,担保机构控制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像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种高风险的企业往往被拒之门外。

   (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的相关法律在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主要有《物权法》、《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上。此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也都显示出了国家在科教兴国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大背景下,对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走出资金短缺困境的重视。但遗憾的是,由于各部法律实施的时间不同,在司法和行政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上针对共性的东西存在差异。例如《物权法》第223条规定了债务人或第三人可以出质的范围,将可以质押的知识产权的范围限定在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着作权等知产权中的财产权”之内。但是纵观我国的着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均无关于许可使用权可以转让的规定②。再如专利法第12条允许专利所有人通过合同方式授予他人专利许可使用权,但是又规定了被许可人无权进行二次许可。这就从侧面否定了许可使用权的可转让性,也使得现实中大量存在的独占性、排他和非排他性许可中许可使用权丧失了作为融资担保物的可能。正是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质押融资在实践中面对复杂问题更加无所适从。

   三、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对策与思路

   在现阶段,要想进一步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笔者认为需要企业、银行、中介及政府各方联动,共筑科技型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优化发展的平台。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当加强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管理,完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自己的信誉度。其次,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应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增加无形资产来提高企业效益。加强企业管理,设置知识产权研发与管理机构,加大研发力度,维护企业形象,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创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实现市场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二)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加强风险防范

   银行应尽量看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努力创新金融产品,尽快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并出具相应的意见和细则。同时考虑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存在着风险,开展业务时一定要加强风险防范:银行在进行该业务时应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一方面,商业银行在筛选申贷企业时,不能单一的以市场份额或者销售额作为评价企业的标准,而应该注重申贷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长性;另一方面,放贷后的风险成为银行保证贷款安全性的重要步骤。在加强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同时,定期取得放贷企业财务信息和了解其经营状况,及时掌握企业发展趋势,关注资金运营和回流情况,降低贷款的风险程度;其次,银行应建立适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评估体系,健全监控机制,提高银行在这一业务上的风险控制。

   (三)担保、保险等中介紧密配合、积极参与,提供优质服务

   担保机构的有效介入能够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分散银行的贷款风险,从而提高银行的贷款积极性。然而由于我国的担保机构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弱,另外,担保机构缺少有效的资金来源作为保障,因此与国外的担保机构有一定的距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完善的二级担保体系。在日本,各地设立地方信用保障协会,同时也设立了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公库。对各地信用担保采用信用保险制度,它兼有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双重作用。当中小企业不能还款时,信用保障协会就会按照合同替中小企业付款给相关的金融机构,之后向中小企业信用公库申请赔偿。中小企业信用公库向信用保证协会支付70%的信用保险赔偿,其余30%由各地信用保证协会自行承担,这种模式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能够很好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因此在我国探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分散中小型科技企业质押贷款风险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类似蓄水池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公库”将有助于分散担保机构的风险。日本的信用担保公库由日本政府全资拥有。在我国,可以考虑建立政府性保险机构,使其发挥“公库”的作用。首先由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担保,并向放贷银行缴纳一定的保证金,随后,放贷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数倍于保证金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同时中小企业向担保支付一定的担保费用。当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时,由担保机构按合同替科技型中小企业付款给放贷银行,然后向政策性保险机构申请赔偿,政策性保险机构向担保机构支付约定比例的保险赔偿,其余部分由担保机构自行承担。笔者相信,在担保和保险机构的紧密配合下,将会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良性运转。

   (四)政府注重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制度。

   政府要尽快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有法可依,也为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安全的法律通道。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合理界定知识产权的界限,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修订惩处知识产权侵权及质押贷款违约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大司法惩处力度,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另外完善审判体制?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简化执行程序,一旦出质人违约不能如期归还借款,质押权利人就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诉讼程序获得司法裁决,对质押物同时或有选择地行使各种权利或救济措施以解决知识产权质押的实现及法律保护问题。

   四、结语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还处于起始阶段,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的研究,分析企业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可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见丽.中小型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障碍分析[J].学术交流,2011(7)91-94.

   [2]刘沛佩.谁来为知识产权的阵痛买单[J].科学学研究2011(4)5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