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十篇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十篇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1:02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内部控制

随着创新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已成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中不可估量的重要力量,在越来越倚重高校的研究创新能力时,国家投入大量的科研资金,社会资本也更多的投向了高校研发,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在提升科研经费总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在新形势下,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中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不足与负面信息,中国科技协会调查表明高校的科研资金仅有40%左右用于科研项目本身,因科研成本信息失真、核算制度不完善、科研资产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经费使用不当、经费长期闲置、经费流失等现象越来越凸显,科研腐败等违法违纪行为也时有发生。要切实保证科研项目的高效规范,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已是当务之急。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对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会计核算、经费预决算管理、科研资产管理、经费绩效考评以及财务监管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方法,以规范高校科研经费预决算和成本核算管理,完善科研经费的评价管理,为规范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意义

高校在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基础性与前瞻性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加强、科研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已经成为科研事业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已成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才能够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推动科研成果的顺利产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金提供更多的科技动力。

理解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体系,要把握开放性与完整性、延续性与创新性、实用性等原则。同时充分认识其系统性与创新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主观性与阶段性等的伴生特点。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存在偏差

在我国,对科研项目实行的是课题制,课题组成员以及一些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相关管理办法缺乏研究,从而导致对经费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相关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经济补贴,是将要做出科技成果的奖励,是提高收入水平的来源,是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途径,从而导致科研经费不能真正运用到项目研究上。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经费使用的混乱。如将个人的旅行费记入差旅费;以科研需要的名义在设备中开支自己日常所需要的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把自己的生活支出归入课题材料费;把车辆的消耗、购置记入课题经费;严重的还将个人消费的餐费、招待费及电话费等直接在科研经费中进行开支。

(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首先是内部控制的设计缺乏完整性。我国对专项(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横向经费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较为滞后,甚至形成缺口,导致该部分支出比较随意和混乱。

其次是内部控制的执行缺乏有效性。一是报销环节缺乏有效性,一些报销费用不符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二是在结题验收财务审计中,调帐环节缺乏规范性,不能真实反映科研过程中的支出;三是结余资金使用环节缺乏有效性,课题组结题时突击花钱、突击报销的现象较为普遍,在科研课题验收后,结余经费的使用管理没有相关的规定,缺乏内部控制,容易导致结余经费的流失。

(三)审计过程不严谨

会计师事务所在结题审计时严谨度不够。由于结题财务验收审计的费用由课题组支付,会计师事务所的客观性与独立性会受到较大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按照相关的规定与标准对课题组的科研经费支出明细表进行调整,并将意见返回到课题组,课题组再据此进行调整,在沟通与协调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利益关联,在审计过程中对不规范的费用支出进行选择性处理,甚至帮助被审计者做假,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管,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

(四)对使用效果评估不完善

随着高校的科研课项目、经费的大幅增长,如何提高科研经费的有效性,并对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显得日益重要。

但是,由于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性与创造性,在科研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科研的投资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再加上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科研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等等因素,导致了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评估有非常大的困难,其使用效果评估体系也不够完善。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的、权威的评估标准体系,使得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与效益不能做出定性或者是定量的评价。

(五)缺乏责任追究

偶有曝光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热情,拉关系等一系列潜规则严重背离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与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出现这些问题,较大层面上正是由于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与管理存在问题。由于没有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的责任追究制度,骗取科研经费的人很少受到法律的追究,即使发现科研经费使用不当,一般处罚的措施仅为限制其课题负责人对新课题的申请,而没有对科研经费的不当使用采取进一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研经费管理上的混乱局面,严重威胁着科研体制机制的生命。

三、对策

(一)提高认识

首先,课题组与管理部门应该对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具体落实,应明确科研经费,无论是专项经费还是横向科研经费,都是专门用于科学研究的,其具有专门的用途,不能对科研进行私自挤占、挪用。使用科研经费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科技人员应有道德素质,使科研经费能够发挥其应用的效益。

其次,要组织定期培训。将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的相关办法、制度以及注意事项让科研人员有所认识与了解,从源头控制不合规定的经费开支。也可以对课题组实行财务助理制度,财务部门定期对财务助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严格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参照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和高校本身的特点,立足学校实际,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课题预算的申报、调整经费的使用与支出全程进行管理与监督。

同时,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要严格执行,一是在经费的使用上,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费用坚决不予以入账;二是在结题财务验收的时候,对经费调整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对支出账务不进行调整。建立并严格执行监督制度,防止出现不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的问题。

(三)加强审计监督

首先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坚持独立性与客观性,在其审计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办事。科研项目结题财务验收审计的费用可以由财务部门预留下来,直接下拨到会计事务所,使其与课题组和课题承担单位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以利于维护其独立性与客观性。审计人员不向课题组泄露账目意见,从而避免非法调账。

其次,审计人员应该对账务的调整事项进行重点核查,在减少事务所的风险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每一笔科研支出都规范合理,同时也督促了课题承担单位、负责人与协作单位重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从而达到结题财务验收审计的目的。

最后,对于会计事务所进行的课题审计,国家相关部门要严格监督,促使审计报告能够反映出真实、完整、准确的课题支出情况。

(四)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评价体系,一是引入外部评估,以保证评审科研经费中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也利于发挥其在经费评价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指标的多面性,利用完善、客观、系统的评价指标来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评价;三是建立与完善资金申请与信用档案系统,实施信用管理,以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四是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扩大绩效评价的内容,促进科研经费的科学、规范、有效的使用与管理。

(五)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在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依据评价的结果,实行责任追究,以此保证科研经费的规范性与效益性。对经费使用管理良好、支出规范以及科研成果优秀的课题相关人员和单位,应该给予物质或者是精神层面的奖励与鼓励;对于违背了严谨的科学精神、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挤占、挪用科研经费以及利用职务来谋取个人利益等现象的相关人员和单位,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与负责人的相关责任。

参考文献:

[1]黄华红.新时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7).

[2]徐光英.刍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财会通讯,2015(17).

[3]曾成栋.重视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5(06).

[4]瓮晚平.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困境与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5(05).

[5]周燕,翟亚军,郑晓齐.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6]吴永红.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为例[J].财会通讯,2011(23).

[7]谢秋争.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能否更高些[n].北京商报,2007.

[8]魏文展,欧启忠,李向红,陈跃波,万锋锋.广西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

[9]徐远旭,张红军,杨婷,杨帆,杨勇,黄健,刘国祥.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实践与思考[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

[10]刘向荣.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

[11]赖科.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

[12]李芸.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3.

[13]张臻.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14]吴国斌.a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2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在高校中,通常是由科技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等项目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科研项目实际执行人为项目负责人,三者独立行使各自职能。从实际情况看,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畅通,存在管理“缺位”的问题。科技部门往往只关注项目经费到账的数额以及提取相应的管理费。财务部门也并未参与科研项目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工作。报账过程中,虽然财务人员审核票据,但对科研工作所报销费用的必要性很难做出专业判断。而项目负责人缺乏相应的预算知识,在客观上由于不熟悉国家资金管理的政策,造成项目经费的支配使用随意性大。

(二)管理制度落实不力。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之后又出台了相关文件,用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省级主管部门及各高校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或管理办法。因此,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并不缺失内容完整的规章制度。那么,为何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依然没有根治呢?原因就在于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不少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不够重视,主要精力往往放在如何争取立项和经费支持上。而项目负责人在主观上认为经费是自己凭实力争取来的,对经费有当然的支配权。这些观念导致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过于宏观、粗放、内部控制缺乏或者是多头管理,使管理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三)科研费用的管理和使用效益偏低。主要表现:第一,高校科研预算工作不够严谨细致,往往只具有申报课题的理论意义,与科研项目实际费用需要形成“两张皮”,预算编制严重偏离实际,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由于科研项目从预算编制申请到最终的拨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导致在费用拨付之前,科研项目因缺乏驱动资金而无法顺利开展,在经费拨付后,又因为缺乏系统的安排而导致经费配置不合理,最终影响了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度和最终效果。

(四)结题不结账、科研经费挤占教学经费的现象比较突出。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科研项目的结题,与之相关的科研开支也理应结束。实际上很多高校科研项目通过了评审验收之后,其剩余经费依然继续使用,或挪作它用,甚至被科研人员作为“私有财产”来随意开支。在不少高校,本来生均拨款和学费住宿费收入只能勉强地维持学校的教学和日常行政运转。而各高校为“申硕”“申博”的需要,纷纷出台政策,给予科研启动费等配套奖励,吸引人才,同时对取得的纵向和横向经费给予1:1甚至更高的配套奖励,致使高校教学经费和行政正常运转经费被挤占。

(五)资产管理存在漏洞,浪费流失严重。由于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众多,尤其是横向经费,不易为学校所控制,造成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有形资产诸如电脑仪器设备等登记不及时;对那些化整为零以耗材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亦未能发现和如实登记。一些科研人员在项目结题后购置的设备独占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变动时,物随人走等,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造成流失和浪费。有的课题组在外设立公司,科研经费不入学校财务而直接转入公司,以逃避学校财务的监督和漏逃学校提取的管理费,或以各种名目如协助费、材料费等将资金转移至校外账户私分滥用,造成高校科研资金的直接流失。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规范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实施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阳光工程”,将经费评审、经费分配和经费管理过程向公众公开;严格执行科研经费支出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来源不同的科研经费分类管理;对于无经费资助的校级项目,原则上不予解决费用,可酌情考虑对其研究成果(如论文、课题版面费)予以报销;对于纵向有支持经费的科研项目的支出,可在实验材料费、论证费、测试费、差旅费、查询费、会务费、印刷费、电脑耗材费、论文版面费、出版资助费、图书资料费等基础上列支劳务、培训、招待等其他费用;对于有经费资助的横向科研项目的支出范围在原则上包括该科研项目的所有直接费用和所分摊的期间费用。

(二)加强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应在科研人员中普及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建立和完善全额的成本核算制度,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课题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划分为直接成本和期间成本。将科研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列入直接成本。对于课题项目使用学校的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应按照财务制度的核算方法分摊计入期间成本。平时发生的办公费、差旅费等期间费用,也应作为期间成本进行分摊。对于纵向课题经费重点规范管理费、人员费、协作研究费等支出的管理,预算项目一般情况不得调整。对于横向课题而言,要保证课题研究从实际出发,量入为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使成本更趋公平合理和透明。这样可以使项目经费的支出更加科学透明,又能为项目的财务决算和科研工作的绩效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加强对科研项目资金运动的“全过程”监管。由于现行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表面上看财务部门、科研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各负其责,分别担任着科研经费、课题项目和资产管理职责,看似职责分明,管理科学。由于经费使用者和财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同,经常导致经费和资产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高校财务部门牵头,会同科研、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结合资金、项目、资产的管理要求,加强对经费使用的审核,要求科研经费的转移使用都要有清晰的路径和合法的账单证明,从项目合同签定、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直到项目结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管。

(四)提高服务质量,为科研人员提供实用高效的专业服务。要提倡财务主动服务。财务部门应加强与科研部门的协作沟通,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由专业的财务人员参与,协助做好课题申报的预算工作,确保项目经费预算支出内容要与项目申报书的内容关联匹配,杜绝填报预算的随意性。同时,在财务报销工作中,尽可能做到全面周到,热情服务,积极指导协助财务报销人完成经费报销的整个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经费;对策分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应对此种趋势,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众多高等院校都在寻求向科研型院校发展,政府对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也由此加大,同时,企业为了寻求创新也加强了对高校的投资,以此来满足其对科研成果的需求。因此,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成为其资金来源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高等院校对其科研经费如何进行管理就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对症下药”,切中要害,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一、我国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尚无健全的制度体系

第一,众多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项比较随意,在支出的时候发票日期延后是经常见到的情况,而报销旧发票或者发票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事实上,这些都是与财经法规背道而驰的。高等院校的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缺乏审核和了解,同时,由于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对科研的过程缺乏监督和管理,科研经费报销的时候“虚报虚列”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且经常出现科研经费在课题尚未结项之前就已用完的现象。

第二,各高校对科研经费的拨款性质不能分情况区别对待。科研经费的来源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财政拨款,由于是国家的无偿拨款,故称之为纵向拨款;二是企业拨款,这种拨款通常不是无偿性质的,需要高等院校采用相应的劳务和科研成果进行偿付,称之为横向拨款。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执行的都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此对资金使用中的成本和风险效益并不重视,只是重视对预算的执行和监督情况。这就导致高校无法根据科研经费的拨款性质进行区别对待,进而造成科研经费纵横两种性质的拨款界限异常模糊。

(二)科研资产缺乏规范管理

高等院校的科研资产缺乏规范的管理。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通常由课题组进行采购并管理,采购时有的科研人员缺乏长久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眼光,采购的设备经常会出现无法满足科研需要的情况,后期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设备的采购,最终导致科研经费不足。高校的固定资产通常由使用部门保管,因此科研设备也通常由课题组进行保管。事实上,对于科研设备,高等院校应该采用科研处、资产管理处及计财处共同进行监督管理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免科研人员在课题结项后或者科研人员调动的时候将科研设备带走的后患。

另外,高等院校的科研资产通常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科研经费通常都采用专款专用的管理措施,即使不同的课题组使用设备相同,但由于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也不得不进行重复采购同样的科研资产,导致了不必要的科研经费的浪费,有的部门拥有设备,而个别部门缺乏相应设备无法进行后续研究,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凸显。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加强对科研资产的规范管理,并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三)科研经费的流失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对科研经费必要的监督机制

高等院校的纵向科研经费以及自筹的科研经费必然会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但是横向的科研经费由于学校在管理上不易进行控制,必然会导致科研经费的流失。譬如,有的课题组通常会通过在校外的公司,把横向科研经费直接拨入公司的账户;或者通过校外的公司把学校统一管理的科研经费巧立名目转移至校外;还有的变相使用学校的资源和设备为其他企业进行科研实验,以取得科研成果进而获得企业回馈的科研回报。以上种种都会造成科研经费的显性或隐性流失。此外,各高等院校对科研经费的监督意识本就不强,也就缺乏相应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应对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要健全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体系,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对于科研经费的预算从审核到执行再到控制,无论哪一步骤都要严格管理。

第一,高等院校要对科研经费的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科研项目具有专业性,在进行预算时,学校应该由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会同成立符合项目要求的预算管理中心,对课题经费进行严格的预算审核。预算管理中心要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样也可以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引导和威慑的效果。

第二,科研经费在有了严格的预算审核之后,更要严格执行和控制预算。财务部门在执行科研经费预算的时候可以成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岗位,以会同课题组对课题从申请立项到课题结项进行系统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可以对科研的过程进行全程的跟踪和管理。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有了专业的财务人员的参与,可以指导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使其科研经费的相关支出符合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使得科研经费的财务原始凭证合法、合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可以避免科研经费的超支现象。

(二)强化对使用科研经费采购的资产进行管理

高等院校采购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同样,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也不例外。高校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对科研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置,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避免资产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浪费现象,由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的调度和处置,实现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项目组的成员只是作为科研资产的暂时使用者,所有权归属学校,所以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必须配合资产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包括资产的维修、报损和报废以及资产清查等工作;在课题结项以后,课题组的保管人员必须及时将相关的科研资产配合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清理,其后要移交给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保管人员的变更手续,坚决杜绝课题结项后,科研资产依然滞留在科研人员手中的现象。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可以避免学校对相关设备和仪器的重复购置,对于已有的仪器设备可以实行有偿调度。这样也可以从侧面节省科研经费的使用,且提高了资源的共享程度,防止资产的“蒸发”。

(三)健全科研经费的监督审计机制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缺乏监督意识,轻视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有的学校甚至对科研项目的经费根本不做相关的结项审计和效益分析。因此,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除了正常的检查和监督之外还要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灵活运用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进行相关的监督和控制。

科研项目及科研水平是评价高等院校、学科水平以及学术工作者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科研项目缺乏健全的科研立项制度,因此,众多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为了立项成功,使出浑身解数跑关系、走后门。相关部门也普遍重视立项却轻视对其进行管理,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招待专家费以及咨询费,或者专家鉴定费、会议费等等,实际上,这些费用是跑关系、走后门的变相费用,间接造成了腐败问题。

1.高等院校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来健全自身科研经费的监督审计机制

面临科研经费的来源多样性和多元化局面,科研经费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财务部门要积极地与网络部门进行合作,针对科研经费的特点和需求研发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在该系统中,要将财务专业术语和数据转换成科研人员可以理解的语言,同时,还要利用网络的便利技术把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情况快速反馈给相关的科研人员,使其对自身科研经费相关的财务信息能够进行实时查询和分析并进行统计和管理,最终财务部门可以由此将科研经费的结果控制转变为对其财务管理的过程控制。与此同时,高等院校要根据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对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过程中的监督机制进行健全,加快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进程,最终建立这样的信息系统——学校的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是主管,审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协助参与,以保证各职能部门数据共享、资源共享,管理环节相互协调、彼此依托。建立了这样的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后,可以解决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环节中各相关部门的衔接不够、信息不通、监督失控等问题。

2.高等院校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还要关注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不仅仅是拨款者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会成为衡量高等院校科研工作成果的首要标准。由此,高等院校必须建立并完善对科研项目的效益考评机制和体系,该体系要从全方面进行考核,包括科研项目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的技术水平、技术含量,还包括科研经费的列支等等,而且该体系尤其要重视科研项目的效益评价(除了经济效益还要包括社会效益),这样就可以促使科研人员在申请立项、进行科研、课题结项的全程中强化社会服务的意识,也强化了科研竞争的意识。

3.要有明确的科研奖励和惩罚制度

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科研成果在国际和国内的获奖情况制定适当的奖励措施,鼓励教研人员积极争取更多的有价值的科研项目,这样不仅使教师补充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的不足,而且还完善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对于科研经费的收入,要明确纳入高校统一管理的制度,坚决杜绝私自挪用科研经费的现象,并禁止任何人员利用学校的技术、设备甚至资金进行横向收取科研收入,从而防止科研资产、科研资金的无故流失。对争取数目较大的科研资金人员以及影响重大的科研项目人员,高校要对其进行奖励,对于合理使用科研资金的人员,学校也要从科研净收益中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挪用和转移、甚至截留科研资金的相关人员必须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比如扣发其科研津贴、限制其职称或职务的晋升等。

总之,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程度日益突出,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是财务工作者不容忽视的责任,希望本文对该项管理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闵向上.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思考[J].财会通讯(理财),2008(4).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4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研究高校纵向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探析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决算和核算衔接问题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策略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研究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决算与核算的衔接问题关于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决算存在问题的探讨高校纵向科研经费财务全过程管理的探析浅析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析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及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问题研究高校科研经费支出规范性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11-10-19.

[2]李海涛,徐磊.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3(12):109-111.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3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研经费问责与绩效评价研究”(01650330178494031)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企业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核算问题措施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正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再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无一不体现着国家对科技术事业的关心和关注,科研所作为我国主要的科研机构,逐渐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而科研经费是支撑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所以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目前成为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然而随着科研经费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项目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合作研发是科研院所特色之一,科研院所负责运用研究,高校负责基础研究,生产企业负责项目的运行,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所以本文就企业模式运行的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且以我公司现行的状况为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促进企业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模式高效运行的措施。

一、企业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环节不严谨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环节作为企业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的基础,对后期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预算编制环节目标不一致,即科研项目申报的目标与科研预算的效益目标不一致,课题经费预算由项目组研发人员负责编制,由于研发人员对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不熟悉,对预算依据把握不足,容易出现小支出,大预算的现象;其二,编制过程过于独立,缺乏沟通和协作财务人员未能直接参与预算编制,导致预算不准确实际执行时出现较大偏差、实用性和适用性降低等问题的发生;其三,预算编制工作存在随意性,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影响了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科研经费执行环节不严格

虽然现阶段企业模式运行的科研所在科研经费执行环节改变了事业单位科研经费执行过程中独立性比较大的模式经费使用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但科研项目仍实行课题组负责制,课题负责人仍有权支配项目经费,对经费进行随意调整,造成财务核算科目与经费预算科目出现偏差,使财务部门对项目支出的监督无从下手,而且还会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不利于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和运行。

(三)科研经费核算环节不科学

2011年科技部出台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文”,根据该通知院所规范了经费的管理及核算,但是仍有合作企业未按规定对经费实行独立核算,对如何利用财务软件实现核算要求掌握不到位。此外生产企业相关的财务及参与的研发人员对经费管理意思较差,导致经费核算结果不准确、不实用,而且还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项目验收结题。

(四)项目验收环节存在的问题

经费验收是科研项目结题验收的重心环节,只有经费验收通过才可进入下一步的技术验收。而现阶段科研经费验收环节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支出费用缺乏支持依据,如测试费用未附可支撑的测试报告;会议费用未附会议通知及参会人员签到表;大额的材料、设备购置费未附购置合同;突击用款也是经费使用中的一大因素;另外,合作单位经费不安规定进行独立核算,这些都对项目验收产生不利的影响,降低了项目验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合作单位经费监管不严格

为了推进项目的进度,更加高效高质的完成既定的科研项目,科研院会与相关的单位进行合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经费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一方面合作单位间的合同不够严谨和细致,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二次续费或者超预算支出的现象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损失;另一方面,对于相关的票据没有及时的核算和审核监督,容易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经费损失。

二、企业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上述对目前以企业形式运行的科研所中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科研所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存在存在两条线的现象,缺乏明确的分工和严格原则和规范;其次,研发人员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对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不熟悉,对预算编制的严肃性认识不足;最后,在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全过程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信息化的管理方法,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工作人员的压力比较大,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比较低。

三、促进企业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模式高效运行的措施

如上所述,企业形式运行的研究所科研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环节不严谨、科研经费执行环节不严格、科研经费核算环节不科学、科研经费验收环节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工作公司的实际运行状况为例,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实际工作总结

秉承“创新为本、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始终以“满足国家、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己任,在对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过程中也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评价相结合,采用现代化的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方法,及会计电算化和作业成本法等现代的经费管理方法于一体,鼓励整个企业的工作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了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全过程经费管理体系。

通过严格的科研项目经费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公司现阶段的成功案例比较多,包括典型高端家电低碳生态设计与制造技术及应用、家电产品绿色制造技术集成开发与示范应用子项目、制冷类家电易拆解及新材料替代设计技术等项目,对于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措施

1、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委员会

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委员会能够使科研项目真正做到“投而有效,放而有度,行而有序,管而有法”,所以就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委员会各个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监督和协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各个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2、完善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

完善的制度规范不仅需要包括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审核和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对于“十二五”、“864”“973”等国家科技公关计划科研项目和广东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课题经费管理,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和各项经费管理办法,进而从根本上约束和管理科研项目经费。

3、建立切实可行的资金“跟踪问效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资金“跟踪问效制”,需要对每一笔科研经费,有关部门,包括资金监管部门和项目主管单位,都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与“跟踪问效”,尽可能地对每一笔科研经费从审批、拨付到使用各环节上都进行“跟踪问效”,进而有效的缓解资金浪费和项目不实等现象的发生。

4、强化科研经费的核算工作

强化科研经费的核算工作需要对科研经费的支出和收入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就目前形式来看,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比较多,情况复杂,各类经费使用的差异性也比较大,而且涉及到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以及通讯、网络费等,所以一定要采用现代信息化的经费核算方法,根据不同的经费来源和不同的科研项目进行专项性的核算和管理、控制,从根本上提高科研项目经费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强化合作单位经费监管力度

强化合作单位经费监管力度能够有效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加快相关科研项目的推进和发展,强化合作单位经费监管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要在签订合同细化相关和规范相关的制度规范和经费核算指标和方法;第二要项目负责人要及时的掌握相关合作单位项目的进展和经费的执行情况;第三要加大对外拨款的审核力度。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近年来财务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以企业模式运行的科研研究所在接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时也需要应对更多的风险和压力,虽然企业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已经通过完善原有的组织结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等措施来提高企业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能力,但是在实际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及时的根据企业现行的状况和战略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企业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模式高效运行的措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经费管理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各级部门、单位及各行业对科研工作投入力度的加大,高校科研经费逐年增加,科研经费管理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管理好、用好这部分资金,对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工作热情,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科研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提升高校科研工作水平意义重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确保高校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提高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参考。

一、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的管理涉及到:事前,科研经费的申报评议以及由此分配的项目经费额度及项目预算;事中,科研经费的核算监管:事后,科研项目结题的经费管理。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在上述三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科研经费分配及科研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二是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进行科研合作、科技咨询或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三是高校自筹的配套科研经费。这三方面经费来源,除横向科研经费的获得是投入资金及取得资金的双方大多数对项目细节比较熟悉,从立项、项目资金的使用大多经过仔细分析评议外,纵向科研经费和高校自筹的经费在立项审批时,由于科研工作的专业性及精深程度的约束,不仅审批经费的各级领导及主管部门不一定懂得申报项目的专业及项目的实际价值,就是本学科的人员没接触过申报项目研究领域内容的也很正常,因此,对部分申报项目应不应该分配经费,分配多少合理,得到科研经费的项目如何使用,即项目的经费预算怎样做才合理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再加上,项目评审过程中,,人际关系使评审掺入了人情和面子等不公正因素,故而,从项目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项目的预算编制是否可行上就存在了问题。只有在项目的科研经费分配合理,项目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才有了意义,会计的核算及监督才有了真实可行的依据。试想,一些项目得到了比项目本身需要多得多的经费或项目经费预算的各项金额与实际该项科研工作的实际使用相差太远,该项经费的项目负责人为能将经费从财务报销出来,必然弄虚作假,编造与实际支出不符的票据凭证以便套取经费,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则失去了意义。

2、科研经费支出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就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实行的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来看,科研项目负责人主要是负责对课题立项,组织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以及对科研项目验收、项目形成的资产和成果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许多地方以科研课题的数量以及经费额度作为一项重要依据来衡量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导致很多高等院校普遍注重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为刺激教师们能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获得更多的经费,给予科研项目负责人更多的资金自逐渐成为了许多高校管理部门的一个共识。另一方面,由于项目预算的不完善,甚至有些校级课题就没有成文的项目预算,科研经费支出就只有依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等现有管理文件来核算监督,而科研经费开支灵活,专业性强,针对这种情况。现有各项管理制度尚不能满足这种经费管理的要求,再加上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筹集和运用全过程缺乏了解,和科研管理部门缺乏经常性的沟通,造成的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脱节,进而无法对项目经费进行有效的管理。出于上述主观上不够重视,放任自流,客观上没有健全的核算监督依据及制度,科研经费支出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①科研经费支出随意,会计信息不真实。②支出结构不合理。招待费、汽油费、出租车费等太多。③科研经费支出中固定资产购置重复,国有固定资产流失严重。④部分与科研有关的学校公共资源被科研工作占用,没有从科研经费支出中得到相应的补偿。

3、科研经费结题草率,监管不力,结余资金管理不善。

由于科研经费事前、事中的监管不到位,使得部分科研经费实际支出与申报时的预算有差异,为保证结题报告的报出,项目负责人往往不按实际支出填表结题报告,而是通过调账人为的将不符合预算的支出改为符合预算的支出,而部分校级课题根本就没有结题这回事。科研经费一旦结题后,结余资金就失去了申报时用款计划的约束,如何支出就更加自由,只要原始票据合法、签字审批等手续齐备,财务人员审核报销一般比较宽松。

二、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1、提高对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视,加强项目预算管理。首先随着科研经费的逐年增加,科研经费的管理应该逐步规范和完善,学校领导、科研管理部门、财务处和项目负责人都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摒弃科研经费是个别科研人员的经费的思想,从项目预算入手,以项目预算的内容及支出要求为准绳,事前作好预算,事中严格执行预算,事后以预算为标准考核科研经费的支出,这样才能实现对科研经费有效的监管。

2、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保证科研经费支出有法可依。上级主管部门可针对高校科研活动经费的资金适用范围、资金转拨、资金结转等方面进行规范,各高校依据规范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具体操作办法。纵向科研经费校内管理制度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主管部门的财务规章制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应本着促进高校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则,积极作好服务,保证产学研的健康流动。对于高校自筹的科研经费应组建由学术专家构成的论证小组,根据实际需要分配校科研经费并保证分配金额的合理性。此外,高校还应建立严格的经费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规范细化经费使用范围的报销规定,使科研经费真正用于项目研究中。

3、加强科研经费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作好科研经费的结题审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部门包括科研项目所在院系、科研处、财务处、资产处、审计处,这些部门应及时加强信息交流,通过校园网互相查询所需信息,及时了解每项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同时作好结题审计。(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秀勤。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9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科研经费;特殊性;内部审计

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力量,国家每年对其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因此,在管理和使用上面呈现出很多特殊性,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重申报轻管理、预算执行难、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特殊性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高校科研经费应与高校的其他收入一起纳入高校财务进行统一管理,但由于科研经费本身具有特殊性,如果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简单地搞一视同仁,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高校教师申请科研经费的积极性。高校科研经费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经费来源渠道广,项目数量多但金额小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纵向课题的国拨资金、横向课题的社会资金、高校本身的自筹资金。不同的资金来源,对应不同的监管依据。首先,对于国拨资金而言又分部级、省级、地市级的科研资金,这部分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高校申请到这部分财政资金后,由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直接把资金转到学校,这部分资金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财政资金监管的法律法规来执行。对于横向课题的社会资金,按《民法》及《合同法》的规定,属于高校教师通过承揽合同收到的合同款,与财政资金有本质区别,监管方式应以社会委托方的要求为主,目前主要是通过社会审计的方式确定资金支出的合法、合规性。经费来源构成的多样性,使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具有复杂性。其次,不论经费来源如何,高校科研经费项目总是呈现小、散、乱的特点。这与项目经费申请以教师个体为主,除个别团队外,很少有人能具备承担大型课题能力的现实状况相吻合。高校科研经费项目的这一特点,导致对其进行内部审计时很难捕捉审计重点,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项目变动概率大,经费预算编制困难

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体现在项目预算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开始做预算时很难对未来的走向进行准确判断,导致项目预算变动可能性大。同时,由于申请科研经费的多寡不仅是考核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也对教师评定职称、评先选优影响巨大,这就使得教师在科研经费项目编制预算时漫天要价。最终造成在后续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预算的执行流于形式。另外,按照《预算法》的相关规定,预算一旦审批通过便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变更。预算变更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若未经审批变更预算属于违法行为;若预算频繁地进行变动审批,又影响科研工作的效率,这就使科研经费预算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同时也使预算环节成为内部审计中问题的多发区。

1.3忽视智力成本,经费管理体制脱离实际

科研项目研发是一项高度依赖智力投入的工作,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题组的科研能力及劳动付出。但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一般具有事业编制的课题负责人不允许从科研经费中列支自己的劳务支出,只有不具有工资性收入的群体如在读研究生或外部聘请的专家,才能以劳务费或咨询费的名义从科研经费中列支报酬。这一规定不符合科研项目以智力主导的特征,也是导致出现课题负责人套取项目资金等违规行为的诱因之一。二是科研完全成本与高校收付实现制之间存在矛盾。按照相关规定,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需要按科研项目进行完全成本归集。要做到这一点,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高校适用事业单位会计的收付实现制,对与科研有关的机器设备等不提折旧,造成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困难。针对上述问题,高校管理层,特别是内部审计部门,在对科研经费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因地制宜地开展审计工作,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2内部审计在监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从我国审计监督体系构成看,主要包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部分。其中内部审计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在监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突出表现在利用内部审计全过程监督的优势,在服务高校科研工作的同时,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从预算编制、执行到决算提供了全过程审计监督服务。内部审计由于处于被审计对象内部,有条件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全程有效监督审计,能够克服外部审计事后审计的弊端,加强对中间过程的问责。同时,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并举,为落实科研经费预算制度做出了贡献。目前,高校在校级和学院一般会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岗位负责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控制及决算工作,但课题组层面缺乏熟悉预算制度的专门人才。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属于高校的内设部门,其独立性受到较大限制。同时因为科研经费的申请关系到高校与教师的切身利益,为了保护教师申请科研经费的积极性,高校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部审计在揭露相关违法违规问题方面积极性不高、在执行审计制度方面不够严格等问题比较突出。另外,由于科研经费审计有其专业性和复杂性,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1内部审计对相关违法违规问题揭露力度不够

首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许多明显违规的问题由于司空见惯,在内部审计中见怪不怪,相关问题长期得不到整改。例如当前多数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上,依然沿用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基本由项目负责人一人负责,他们对于经费如何列支拥有较大的自。当内部审计指出科研经费中不合规的开支,但在课题负责人强烈坚持的情况下,高校为保护教师申请科研经费的积极性一般会支持课题负责人,影响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又如,科研项目结题后长期不结账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重视程度不够,对科研经费的效益性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当前,高校财务部门的角色基本是科研经费的出纳,只要课题负责人要求支付,不论合理与否皆予以支付。高校科研部门专注于项目经费的立项申请,对项目经费管理知之甚少。内部审计部门在对科研经费的审计中应重点关注项目费用支出与项目是否有关,支出是否合理、真实等方面,但实际审计中很多只是查看报销发票是否真实合法,对实际支出去向缺乏监管的动力和有效的手段,对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另外,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课题研究费全成本核算不但要求包含与科研有关的直接成本,也应包含相关水电费及固定资产折旧等间接费用。但目前高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下,对于间接成本的构成却一直没有准确的计算和分摊方法。虽然这一问题是由高校会计核算适用收付实现制造成的,但这一问题长期存在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内部审计仍然负有一定的责任。

2.2执法不严与无据可依同时存在

内部审计部门在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未能严格执行相关审计制度,执法不严与无据可依同时存在。首先,部分高校对于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现行制度并不能有效约束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中不合规的支出仍大量存在。内部审计对这部分问题的监督不力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合规问题的长期存在。其次,由于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项目审计中缺少相应绩效评价指标,内部审计缺少依据,导致科研经费绩效审计中形式大于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由于科研项目的成果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在项目成果不佳时,高校教师付出的智力劳动得不到承认,许多内部审计部门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反映,但并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2.3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与科研项目类似,都是高度依赖人的智力的工作。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勤勉工作,才有可能揭示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较深层次的问题。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堪忧。首先,部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状况堪忧,在内部审计中尚不能完全做到严格执法。部分审计人员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是合规审计,存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无可厚非,也不用非得坚持原则对问题进行反映。这些不正之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部门权威性,对于内部审计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其次,从专业能力看,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很多高校对于审计工作岗位重视程度不够,用事业编制人员从事审计工作,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一些事业单位的不良习气,比如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重心放在研究领导喜好上而对钻研业务知识缺乏耐心和动力。另外,由于受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背景的限制,在进行科研经费内部审计过程中缺乏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导致审计工作很难深入。科研项目本身具有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与之相适应。

3内部审计优化与创新路径研究

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的监督引导作用,是一个永恒话题。一方面要转变高校领导层观念,不能把内部审计看成科研项目开展的阻碍,而应看成是查错纠弊的助手。另一方面必须建章立制,严肃内部审计的纪律。同时要注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创新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果意识,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3.1加强宣传,转变意识,配齐内审力量

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离不开高校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高校管理层及科研项目组人员意识到开展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良好的科研经费审计氛围。同时,高校层面应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投入力量,从人员配备及经费预算上给予保障,为审计部门开展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3.2确定内部审计的依据,加强内部审计管理

针对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制度要先行。一方面国家应该出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细则,将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区分开来,明确内部审计的制度依据。高校应该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入手,针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实际,对经费申请、管理进行制度落实,确保各个部门的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防止出现问题后各部门互相推诿扯皮。同时注意相关制度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最后要强化制度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内部审计必须严肃审计纪律,对重点领域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在内部审计中必须对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问题多发的重点领域进行重点关注,比如重点关注与科研活动无关的支出,关注科研经费中劳务费的支出,关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是否被私分滥用等,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另外,可以试行在内部审计中引入考核机制,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理念,提升工作能力。

3.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部门管理

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素质,只有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有所提升,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审计效果,因此,可以在高校内部试行轮岗制度,让内部审计人员到科研小组中挂职锻炼,了解科研项目流程,熟悉科研项目的背景知识。此外,还应该从审计工作整体出发,加强政策性培训,让相关人员了解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规定,在内部审计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科研经费审计模式的创新。比如可以试行科研经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把科研经费审计作为审计重点。也可以探索跨年重大科研项目经费的年度审计模式,对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进行分阶段评价,减少结题审计的压力。同时可以试行在科研小组中配备财务审计人员,强化科研经费全过程监控。内部审计作为学校的内设部门,兼具监督与服务的职能,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能够积极指导课题组完善相关预算,能够有效落实科研经费预算制度。另外,内部审计弥补了政府审计覆盖面低、社会审计成本过高的不足,成为科研经费审计的主力。综上所述,与其他类型的财政资金相比,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本身有其特殊性,由于目前一视同仁的监管策略,导致内部审计在科研经费监管方面存在揭露违法违规问题力度不够、执法不严与无法可依等问题。只有配齐内部审计力量、严肃内部审计纪律、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创新审计方法等多管齐下,才能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高校管理层应进一步重视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注重审计整改状况的跟踪,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震慑力,使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小玲.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创新[J].中国市场,2016(29):245-246.

[2]熊枫,李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法律困境及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6(10):121-125.

[3]张浩,王瑞龙.基于风险导向的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6(34):78-80.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科研经费;风险管理;会议费

一、科研经费存在的风险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也随之飞速发展。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分为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纵向经费是指由国家基金委及有关部委、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主管部门以项目拨款方式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经费是指接受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科技成果转让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获得的经费。由于单位制度建设、内控执行、课题负责人及科研经费审核人责任意识等种种原因,科研经费安全受到威胁,存在被违规使用、挪用、套取等风险,问题也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

比如会议费,可能存在以下风险: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会议费:超预算报销会议费:虚报会议人数、天数,违规超标准报销会议费:超范围报销会议费:夹带报销与会议无关费用。

二、科研经费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单位制度建设不健全

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对科研经费管理做出规范。但单位层面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修订、更新比较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无法满足新的管理需求。其次,部分单位的管理制度可行性差,流程过于复杂,不可操作,形同虚设。再者,部分单位的管理制度针对性不强,未充分考虑单位具体情况,无法发挥管理作用。

例如单位未完善《会议费管理办法》,未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针对可行的具体管理规定,事前无法通过会议申请发现问题,防止风险的发生:事中经办人组织会议时无据可从,存在随意支出的风险,或利用制度不完善的漏洞,存在虚报会议费的风险:事后课题负责人、管理部门人员审核无据可依,造成无法发现或判断会议费支出问题的风险。

(二)单位自控执行不到位

部分单位虽然已建立起内控制度,但由于有些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不清楚应审核的问题,签字应负的责任,抱着“其他人签字则跟着签字”的态度,即使科研经费使用存在真实性、合法性等问题都无法被发现,使内控管理形同虚设。有些管理人员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宽对待科研经费使用,避免与科研人员产生冲突,影响内控执行效果。更有甚者,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为了私心或私利,协助违法违规经费使用,使内控管理失效。

譬如单位未落实会议费内控执行,部分相关人员对各自的职责不清晰,如:课题负责人不清楚应审核会议费的真实性,科技处应审核会议费的合理性、相关性,财务处应审核会议费的合法合规性等,责任相互混淆,造成一些问题重复审核,一些问题则无人把关的现象。部分相关人员明确职责但缺乏审核方法,缺少审核经验,如:通过会议日程、签到表、预决算等材料,无法发现会议业务中隐藏的逻辑错误,以推断出相关真实性、合法性问题。部分相关人员则抱着“其他人都已审核过,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侥幸心理,使经过审核、审批的会议费支出仍可能存在不真实、不合法风险。

(三)课题负责人意识薄弱

课题负责人大多是学术型人才,风险意识薄弱,对科研经费管理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课题科研经费支出审核随意,未建立起“课题负责人作为第一负责人”的意识。事实上,课题负责人需对课题科研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严格把关,科研经费一旦被查出违法违规的问题,课题负责人将首当其冲。此外,一些课题负责人还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努力争取的成果,对其使用及管理拥有绝对的权力,不愿意受到单位管理部门的监管,仍未意识到管理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保护科研经费,保护课题负责人,常常阻碍监管工作的开展。

比如,课题负责人一般都将会议的举办与组织事宜交由项目成员或研究室秘书负责,对会议实际需要发生的费用并不太关心,审核签字时也较少会进行应有的询问与了解,使不真实、不合法的会议费用支出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顺利通过课题负责人的审批。

三、加强科研经费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组织内审工作,发现科研经费风险

单位应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条例》及相关审计工作流程,对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工作程序、内容、要求等进行规范。同时,建立起独立的审计部门或从属于最高领导层的审计小组,审计小组应由知识结构多面、具有一定经验、相对固定的审计人员组成。每年将科研经费内审列入年度常规工作计划,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室并根据其特点抽查经费使用情况,或者抽取1~2种科研经费对所有研究室进行专项审计,做到及时发现风险,发挥内审预警作用,防范于未然。另外,内审工作在审查经费使用真实性、合法性的同时,还需检查内控的有效性,发现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为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为改进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正如会议费,通过内审工作发现存在如下风险:1.通过税务局网站查询发票,发现存在“无此发票信息”的虚假会议费发票,或通过询问发现旅行社虚开的会议费发票,配套伪造虚假会议议程、会议通知、会议签到表,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会议费:2.通过航空公司官网查询机票,电子行程单无法查询或机票票价等信息与电子行程单不符,发现存在使用虚假电子行程单报销会议差旅费的现象:3.通过比对会议签到表笔迹、查询会议室租用、会议用餐情况等,发现假冒签字虚增会议人数、虚构会议天数以掩饰超标准报销会议费的问题:4.通过细查会议费报销票据,发现会议纪念品、与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专家评审费等超范围报销支出,同一时段重复报销餐费、会议期间外交通费等与会议无关费用:5通过对比项目任务书、会议预算申请表等材料,发现存在超预算报销会议费的现象。

(二)开展风险防控工作,防范内审发现的风险

单位应对科研经费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结合内审工作报告、整改意见等,查找出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一一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具体职责,将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以会议费为例,根据会议费管理流程(见图1)以及上述内审工作发现的风险,分析梳理会议费的责任人、工作职责、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

首先,明确责任人职责,如:课题负责人审核真实性、必要性,科技处审核合理性、相关性,财务处审核合法合规性,主管所领导整体把握审批真实性、合法性等。各层责任人审核会议申请时,需要在《会议申请及预算表》签名确认,审核会议报销时,需要在《会议决算审批表》及报销单签字确认。其次,分析关键风险点,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如:课题负责人面对的主要风险为会议申请信息、材料不真实、会议未申报年度计划、预算项目脱节、编制粗糙、随意性大等,因此应要求经办人事前申请,通过确认会议人员名单、会议通知内容是否准确、完整以判断会议申请是否真实,通过确认会议是否在课题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是否符合课题会议费预算以判断会议是否必要:科技处需要管理的风险主要为会议事项与课题研究不相关、会议费超课题会议预算、会议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项目超范围、预算金额超标准等,应根据课题组提供的项目任务书、会议通知、会议日程、邀请函等材料判断会议业务是否与课题研究相关、是否合理,课题会议预算是否充足、预算明细是否超范围、超标准:财务处防范会议报销合法合规性风险时,应审核发票是否为正规发票:检查会议报销材料是否完整,如:是否附上《会议申请及预算表》、会议通知、参会人员签到表、《会议费决算审批表》等:检查会议手续是否齐全,如:《预算表》、《决算表》、报销单是否已经签字审批:核对支出范围、金额与预算及决算、管理办法是否相符,如:报销内容是否与《预算表》、《决算表》内容相符,会议标准、报销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最后,通过经费申请与报销的审核监管,层层落实责任,同时加强责任人之间的沟通,最终建立起环环相扣、相互配合的监督体系。

(三)建立单位规章制度,形成常态管理

科研经费的风险管理最终需要靠科学的制度加以规范,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保护科研经费,确保科研经费真正用到研究之中。因此,单位应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内审工作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成果,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建立或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单位会议费专项内审发现的风险以及会议费风险防控工作的成果,制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为提升会议管理工作、保证会议费使用安全奠定夯实的制度基础。此外,单位还应定期检查评估制度使用、执行情况,根据单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制度。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9

作者通过对中医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如科研管理观念落后、科研项目管理体制落后、科研经费管理混乱等的分析,提出不断更新中医药院校科研管理观念、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对策、建议,有助于科研人员意识到当前科研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改进,使科研管理工作更为科学、高效,促进中医药院校科研创新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科学;高效

科技创新是当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主导因素。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是我国战略发展的重点,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是知识创新的阵地,尤其是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地,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加强中医药院校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中医药事业才能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

1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中医药类高校的科研评价侧重的是较为直观的量的评定,而在质的方面却没有提要求或者有要求但贯彻力度不够;国内一流的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数量近年来变化不大,国际范围内的知名中医药专家更是屈指可数;中国的高校管理模式趋向于科研人员兼任行政职务,导致学术资源分配不均,中医药高等院校内部部分学科发展迅速而部分学科发展停滞不前;在大型或高级别的科研课题组织申报或者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有效的组织者来承担负责人的角色,这不利于重大科学技术重难点的攻关;再有学校的科研人员积极致力于科研项目的申报,申报成功后对于项目的实施与结题并不看重,有的甚至到了结题时间根本未达到结题要求;顺利通过项目结题验收的老师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导致其科研成果未能成功转化而产生社会效益等。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权威崇拜、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问题是很多高等院校的共性问题。

2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高等学校拥有一支水平较高、数量较大的科研队伍,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科研队伍的发展和科研成果的认定都离不开好的科研管理工作,俗话说“三分科研,七分管理”,科研管理是一门真正的学问,它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国家的发展规划挂钩,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1科研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科研人员相对分散。不仅仅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科研人员相对分散,各个院部、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交流有限,实验资源未能建立很好的共享平台,面对重大的研究课题或者是交叉性学科课题的研究,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受到限制,科研创新潜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国内目前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国际三大检索:SCi、ei、CpCi,其中SCi收录要求最高,因此SCi被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作为阶段性科研成果、学术奖励等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重点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但是作为国粹之一,中医药知识和产业并未得到部分发达国家的认可,有关中医药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一直不大。虽然近年来中医药高等院校的SCi论文收录数量保持逐年稳步增长趋势,但是与其他综合性高校和其他国家医药类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间接反映出中医药高校科研水平比较低。

2.2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是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随着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药高校科研项目立项数及立项经费都大幅增长,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部分科研经费编制预算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科研项目立项时,由于项目负责人多数对财务知识不了解,对按财务制度报账不了解,以至于编制预算不能真实地反映所需成本;科研经费私有化现象引起科研资金流失严重,一般高校都会针对横向或纵向科研项目收取不同比例的管理费。很多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意识不强,经费审核监督机制不完善,审核尺度较宽松,使得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2.3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及获资助金额是衡量该校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及项目结题环节都有体现。在申报立项环节,科研管理人员未能做到很好地指导科研人员,对项目选题把关,因而出现很多申报书不符合项目申报指南;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科研经费未能及时到位,或科研管理人员未能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或者监管力度不够,从而阻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致使项目不得以延期结题或者出现弄虚作假以求顺利结题的现象;在项目结题验收环节,科研管理人员或没有认真做好验收工作,导致课题资源浪费,或科研管理部门缺乏一套完善的验收制度,导致验收工作不能顺利实施等。

2.4科研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项目分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型研究,根据研究类型的不同,科研人员产出不同的科研成果:论文、实用专利等。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成果多,专利少,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尤其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因其传统特点及其系统研究的复杂性,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不一,导致科研成果的权威性及激励效应不够,科研成果无法得到推广应用,科研管理工作中。

2.5科研绩效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缺乏整体规划与构建,高校内部承担多种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有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的科研团队及科研平台等,对这些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和平台的绩效评价采用同一绩效评价制度未能符合客观实际,指标设置不尽合理、实施率低等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科研管理相关对策及建议

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管理观念陈旧,管理体制不健全,科研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等。中医药高校追求科技创新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完善科研管理体制。

(1)更新高校科研管理观念,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科研服务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强化管理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的观念提高科研管理水平,通过对科研管理人员的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提升科研管理队伍的能力;同时树立市场观念,使科研与生产密切地结合,并强化科研成果报奖和转化的策划观念,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高校科研管理和科研人员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对专利知识产权流失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

(2)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体制。

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在科学研究上要有所创新,应在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只有一支布局合理、多层次、高素质的科研项目管理队伍才能引导科研人员进行正确的项目选题,提高课题的中标率,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管,完善机制,保障中医药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其次,通过创新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机制,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对科研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及奖惩,建立、完善科研绩效档案,并将之作为科研人员年度考核与职称评定重要依据。

(3)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如何合理规范使用高校科研经费,为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带来最大效率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面对的问题,中医药高等院校也不例外。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根据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经费管理制度,并对经费预算、费用支出、经费外拨、结题经费转结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对经费管理责任制强化,分级明确责任主体;对编制预算进行细化,严格经费的使用程序,落实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审查所有款项的支出、使用结果,做到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核算准确,监督和控制不合理开支;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搭建科研信息网络平台,使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形成一个动态监督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快速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重视过程管理,科研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成果转化,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才能让中医药专业院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为我国中医药科研事业及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孙媛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

参考文献

[1]秦燕娟.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5-19.

[2]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112-114.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财务管理

高校是国家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力量,随着近些年我国国力的增强,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也逐年增加。据统计,2016年我国各类高等w校科技经费支出金额为1244.86亿元,比2015年的1156.76亿元增长了7.62%,高于同期的GDp增速。很多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数以亿计,如此庞大的科研经费如何得到科学合理地管理,已经成为高校日益重视的问题。

一、新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的主要变化

为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意见》针对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遵循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遵循规律、坚持“放管服”结合、坚持政策落实落地的原则,以达到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完善科研经费管理、营造良好科研工作环境的目的。与原政策相比,新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在以下方面存在变化:

(一)在科研经费管理权限方面的变化

新政策扩大了高校在经费管理方面的权限,提倡放管结合。具体来说,新政策在项目预算调剂自,劳务费分配管理自,间接费使用管理自,结转结余资金按规定使用自等方面,赋予了高校更大的权限,更方便高校灵活进行管理。同时在会议差旅费、仪器设备采购以及基建项目管理方面,也赋予了高校更大的自,扩大了高校的管理权限。

(二)在改善管理与激发创新方面的变化

新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松绑科研经费管理,同时加大激励力度,以此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首先,新政策简化了预算编制科目,下放了预算调剂权限,赋予了项目承担单位自主调剂预算的权力。其次,新政策通过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放宽劳务费限制、改进结余资金留用方式等措施,加大了绩效激励力度,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支持,以此提升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三)在简化程序与减轻负担方面的变化

新政策制定了多项措施简化科研经费管理程序,减轻科研人员工作量。在预算管理方面,合并了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科目,简化了预算科目。在政府采购方面,高校可自行采购科研仪器设备,自行选择仪器设备评审专家,简化了政府采购预算调整和采购方式的审批流程。在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简化了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缩短了审批周期。

二、新政策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组织实施半年多以来,对高校科学管理科研经费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新政策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应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不力

贯彻新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需要各高校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明确、落实,高校需要根据政策精神修改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目前很多高校这方面工作的进度迟缓,制度制定和实施的速度较慢。除此之外,高校目前还普遍缺乏科研经费的内部公开制度、详细的预算调剂制度以及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等具体制度,这导致高校在科研经费内部公开、科研项目预算调剂等方面的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指导文件,容易留下管理不严的漏洞。而且,由于科研经费历来是外部审计、监察重点关注的内容,使财务人员养成了对科研经费支出从严管理的习惯,财务人员出于谨慎原则倾向于采取“凡是没说行的都不行”的原则处理问题,从而导致科研人员仍然存在科研经费管理“过严过死”的感觉。

(二)科研经费分类管理不精细

不同项目的科研经费根据其所属的学科不同,经费支出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都是简单地将科研经费划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没有进一步按学科特点分类制定制度。这就容易导致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过于简单粗放,在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时忽略项目自身的特点,使得科研人员难以按照实际需求安排科研活动支出。

(三)预算的管理功能没有充分得到发挥

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虽然已经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但是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着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执行刚性不足、预算调整过于频繁随意等问题。由于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往往是由项目实施部门完成,预算编制人员通常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财务知识,难以对预算的科学性进行正确判断,这就容易影响预算管理功能的发挥。

此外,预算编制科目与会计科目之间还存在着科目衔接问题,影响了预算控制功能的实施。根据要求,科研经费需要按照预设的预算科目申报预算,而会计核算需要通过会计科目加以反映。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之间并非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由此导致高校在预算支出控制上存在问题。例如,新政策合并了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的预算科目,而会计核算时这些费用是通过多个会计科目分开核算的,会计科目和预算科目之间是多对一的关系。财务部门难以通过一个预算科目实现对多个会计科目支出的控制,这就给预算控制带来了困难。

(四)绩效考评制度不够健全

国内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着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缺乏综合评价的问题。目前国内高校科研经费的绩效考评工作基本都是从全校角度出发,考评停留在校级层面。对于校内不同的科研项目,高校还缺乏具体可行的绩效考评办法,对项目的执行效果和科研成果价值予以科学评价。这就容易滋生项目承担者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缺乏关心,对财政资金的效率不够关注等问题,导致高校的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科研成果价值偏低。

(五)人员费支出限制过严

人员费支出是科研经费审计的重点内容,也是比较容易出现虚假腐败的地方。由于人员费支出缺乏发票等原始票据作为依据,财务人员难以判定其支出情况是否真实,支出的标准是否合理。因此财务部门容易出于减少审计问题的考虑,限制人员费支出的比例。有的高校虽然在制度中没有明确对科研经费支出中人员费的比例加以限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隐性的“红线”,通过控制预算等方式尽量减少人员费的发生。

此外,由于制度原因,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大部分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之外额外承担的任务,对这部分额外付出的劳动,教师有获得报酬的需求。由于科研工作主要依赖科研人员的脑力劳动进行,高校教师为从事科研工作往往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时间、精力,因此产生获得报酬的期望也是合理的要求。新政策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科研经费的直接费用可以用于支付在职人员费用,在激发教师科研热情方面尚有欠缺。

(六)信息化水平相β浜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是促进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的重要保证。很多高校目前存在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两个不同的平台,二者分属不同的开发单位,分别由不同的科研管理部门使用。由于技术环节等方面的原因,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还存在一定问题,难以实现数据共享,影响到科研经费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

为确保新政策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需要各高校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科研经费管理能够合理有效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各高校应从政策制定的原则出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通过相关部门间的互相协调,加快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建设,研究制定内部公开制度、预算调剂制度、科研助理制度等缺失制度,确保新政策重视科研工作、激发科研热情的初衷得以实现。

(二)科学管理科研经费

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对科研经费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目前社会的大势所趋。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科研工作的特点和需求,细化经费管理制度,对校内科研项目数量较多、金额较大的学科实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的制定分类管理细则,明确管理要求。对不同类型学科科研经费支出的比例,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其所属学科的特点灵活规定,使其能更充分的满足项目需求,以此扫清科研工作的障碍,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从事科学研究。

(三)加强预算管理与控制功能

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预算的管理与控制功能没有充分得到发挥的问题,高校可以从制度、沟通、审核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制度即通过制定、完善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制度,减少管理上的缺失和漏洞,使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工作有据可依,有的放矢。沟通指针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人员财务知识不足的问题,主动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项目实施部门之间的沟通,听取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困难,通过相互协调解决问题。审核指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人员需要以专业人员的眼光和要求对项目实施部门报送的预算加以严格审核,对其中的不合理不合规之处予以整改,以便充分发挥预算的管理功能,尽可能从预算环节杜绝违规情况的产生。

针对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难以完全对应的情况,可以考虑仿效会计科目的分级制度设立二级预算科目,通过二级预算科目实现与会计科目的对应,以此解决财务部门难以进行预算控制的问题。同时,财务部门应赋予经费使用单位对二级预算科目自主调整的权限,使经费使用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在一级预算科目可用预算金额的范围内自主调整二级预算科目间的预算数,以此满足使用单位自主调剂预算的需求。

(四)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

首先,高校应建立学校内部的科研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绩效考评办法,使科研经费的绩效考核工作由校级层面落实到具体的每个项目,以此提升科研人员的经费管理意识,提高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的科研经费绩效考评办法应确保其客观性和可行性,考评结果能够对科研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反映,达到监督和激励的效果。

其次,高校应联合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加大对科研成果价值的重视,并制定与科研成果价值挂钩的奖惩措施,以此确保科研成果的实用性,避免科研经费的浪费。科学研究本质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有价值的成果,确保科研成果具有价值才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最应关注的问题。对于科研成果价值的评价可以参考美国高校的制度,采用同行评价的方法,通过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内与研究人员无利害关系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对科研成果进行匿名评审、综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的好坏,对科研人员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这些奖惩措施应不仅局限于本次科研课题,而且可能会对其今后的科研经费申请产生影响。

(五)进一步放松人员费支出限制

一方面,高校应通过制度明确科研经费人员费的支出比例,通过培训宣讲加强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对新政策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杜绝人员费支出隐性限制的存在。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尊重在职在编人员为科研工作付出的脑力劳动,理解在职在编人员渴望脑力智力付出得到回报的需求。政府层面也应考虑到我国高校的实情和在职在编人员的需求,松绑对在职在编人员获取科研劳务费的限制。在这一方面,广东省和湖南省目前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省级科研项目可以在直接费用中开支在编人员费用,起到了带头作用。

(六)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建设

由于科研经费管理涉及到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项目实施部门等多个部门,高校应协调各方需求,加快做好财务信息系统和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工作,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此外,高校还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利性,建立科研、财务、科研人员三方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平台实现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项目决算、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等信息的共享,实现信息公开、制度公开、互动交流等功能,畅通日常沟通管理和服务渠道,使“放管服”精神彻底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赵志勇.《高校财政拨款科研项目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会计之友》,2015年第11期.

[2]于涛,陈金刚.《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江苏高教》,2016年第2期.

[3]谢珊珊.《新政策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探究》.《教育财会研究》,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