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优化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8:35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1

关键词:优化设计;方案分析;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性

1.1避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在建筑工程中,设计责任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首要原因,占到事故总量的40.1%。某些建筑工程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往往导致施工过程中对功能的设置出现不合理的状况,从而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1.2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1.3有效控制经常性费用。设计方案的优化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的一次性投资产生影响,在试用阶段,还能够影响其经常性费用,如取暖、照明的能源消耗,维修、清洁以及保养产生的费用等。一般来说,经常性费用和一次性投资是反比例关系,但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能够尽量使两者产生有效结合,达到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经常性费用的目的。

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是本着对投资方要求负责的理念进行,有关部门仅对图纸等进行简单的审核,这就造成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而且投资方没有认识到方案设计对投资的影响,仅注重投标价与标底价的差距,没有认识到设计方案的优化对投资的影响。因此导致在投标过程中方案审核不细、概算粗略、要求出图时间紧、刻意压低设计费用。种种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也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工程投资超标的现象屡屡发生。

3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

(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还要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提高设计监理推广、完善有关法规、强化综合性设计方案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2)通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不能够单纯的强调节约投资,应从综合性考虑出发,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以提高设计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为出发点,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效果。

4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重点

4.1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管理部分的优化。建筑设计的精品需要在设计的运行等过程中通过取舍来进行优化,最终使产品达到完美。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在两者的运用过程中,设计上的构思组合并产生出一个全新的事物,不可能通过固定的一些模式来进行套用,建筑设计其实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变化性。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4.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4.3建筑细部的优化设计。首先应对建筑内部的个别房间的尺寸、比例进行适当地调整,使得平面设计进一步完善;同时对建筑的系统结构、防火分区、无障碍设计进行适当的检查,看其设置得是否合理,以达到完善总平面设计的目的。如以住宅区户内的设计为例,对房间门、户门、窗户等设置得是否合理,主要是考虑对家具的摆放、房间内具有顺畅的流线及采光、通风等要求是否有影响,对于厨房及卫生间的布置,要考虑到相关器具的尺度规格、摆放得是否合理,且使用时是否方便,不同房间内家具摆放得是否合理、且尺寸及使用的舒适程度是否合乎要求等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筑工程的优化设计来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又要反对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

作者:周居正单位: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局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春风,同时也使得建筑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这就更加促进了建筑工程领域进行改革的必要性。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影响,势必会加强建筑工程领域的设计管理力度,使其变得更加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加强在建筑工程设计主体上的抗震化和多元化,更加合理的利用财力、物理与人力资源,从而大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来说,它是将经济、技术、管理融合为一个整体的综合性的工程,这就规范了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本身拥有着相对独到的见解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性

提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整体质量正逐渐成为现代建筑企业投资与建设工作的实施重点。建筑设计方案的根本意义在于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整体效率来达到功能与效用共存的目的。此外,建筑设计一定程度上也为消费者带去了本质的利益提升。因此,处于当前的建筑市场发展需求下,无论是建筑设计的目标体制、销售体制、材料选购还是设备要素都必须与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相适应,提高建筑产品的使用周期,进而形成最好的系统优化设计结构,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缩减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2、我国建筑工程设计领域的发展的影响因素

(1)勘察过程中落后的设计管理观念。目前在我国,工程勘察项目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认识不足,不能准确的理解设计的整体概念。一些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老牌高知名度甲级院在政府体系勘察项目中反而会比较大的违反工程设计。使得他们在工程设计中存在大量的问题,比如没有完善的政策措施框架,无法实现全方位监督,不能规范实施,在工程设计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充分的动态管理等。

(2)较低的工程设计人员素质。现在我国的某些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事业的人员,并不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各专业之间无法相互配合。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学科,建筑工程设计同时也有着相对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质,具有着广泛的工程设计范围,但是某些工程设计师却专业技术知识不到位并且绘图意识匮乏。

3、当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点

3.1、体现建筑设计的综合性优化

建筑设计应从建筑工程的基本功能出发,体现出施工设计的规范性、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以及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从科学实施的角度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现代施工技术的优越性,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周期、控制施工成本、实现投资效益。此外,设计方案还应对建筑材料的进场与堆放进行合理安排。

3.2、重点分析设计方案中的质量管理内容

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应是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当中重点突出的内容。因此,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于施工质量管理的优化。以建构质量管理的组织为基础,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协作下不断提升个人的岗位职责,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3.3、突出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人为操作因素

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必须是在人为操作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突出人在整体设计方案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无论是施工人员安排的优化、施工项目管理的优化还是组织系统的统筹优化,都必须与实际的操作程序相契合。在突出人员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注重个人强项的发挥,这是提升工程设计方案的关键。通过在职学习、实践交流等方式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策略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目的绝非仅仅是为了选出最佳的工程设计方案,选取最优方案只是优化目的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不断优化管理实践的过程中细化到工程的质量管理,缩减企业的成本投入,提升经济效益。在量化的过程中优化细节处理,破除以往传统设计观念的束缚,在动态管理的模式下建立全新的建筑设计规范,突出人在建筑设计与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应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具体的方案优化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4.1、将对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放在工作首位

当前,国内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往往是凭借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监督和各个咨询单位自身的自律,从而才能用专业知识学习来培养工程设计人员。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对于具体施工的全过程监督很难到位,采用手把手教出的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能独挡一面,需要设计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

4.2、在价值工程的指引下完善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

价值工程的出现将建筑与经济紧密联系,其中的“价值”着重表现出运营成本在整个工程施工中的制约作用。在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中,大可利用价值工程的定义来突出建筑设计的经济价值,在经济原理的指引下辅助自身的设计决断,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进步。

4.3、利用建筑设计招标的方式来竞选优秀方案

在网络、报刊等相关传播媒体的作用下,建筑企业可通过设计招标的方式来吸引社会人员参与自身的建筑方案设计,从中筛选最优设计方案。再针对具体方案的可行性来组织专家会审,本着经济、美观和适用的基本原则对于方案的结构功能、节能环保以及空间构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而筛选出最佳建筑设计方案。

4.4、提升标准化设计在具体设计方案中的所占比例

建筑设计当中的标准化设计是指一种通用的工程建设模式,无论是施工过程中的零部件使用、公共设施安排或是建材选择等都有一套标准的模式设计方案。标准化设计一般工程质量相对较高,能够尽可能缩减工程周期,节省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在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

4.5、注重限额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体现

在固有的投资限额下进行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不仅是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更能处理好设计方案的肆意变更问题,是减少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在限额设计的控制下,建筑设计预算指标能够在标准化设计方案中得以体现,协调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了设计方案的质量。

4.6、建设工程设计程序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对于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中,勘察设计技术人员客观存在的专业知识不扎实的问题,必须要组织各个设计单位的勘察设计执业人员进行认真的学习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令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总体提高,只有全体从业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并且将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同时的提高设计人员对绘图能力的执行规范与严格性。只有加强学习强制性条规,才可以得到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工程建设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完善工程设计管理的主导作用。合理的确定工程设计,对工程设计的管理进行宏观和微观主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执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从充分体现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做好法规建设体系来规范和调节工程造价管理主体的行为,加强勘察设计的执业人员认真学习目标,对工程设施实施动态操控,以确保工程设计建设程序正常运行。

结语

从当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它不仅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甚至对施工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更为关注。除了熟悉必要的施工技术与设备之外,一些基本的管理素养也应同时具备。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地实践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体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在不断审核和优化的过程中提升方案设计的整体质量。此外,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交往也是极为重要的,有效的交谈必然是保证投资效益、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方式暖通设计

随着我国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居民对住房舒适度的要求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所以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备也一定要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比如说突显出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这类问题。据统计,国家总能耗中,建筑工程的能耗所占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而在建筑总能耗中,暖通设备所消耗的能源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对暖通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抓住绿色环保的主题,尽量减少暖通设备的能耗,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1、我国采暖的主要方式

1.1、主要方式

1.1.1集中供热:这是比较传统的供暖方式,主要又分两种:市政热力管网或小区内锅炉集中供热(现在正逐步被市政热力管网所取代)。

1.1.2分散式采暖方式:即每户独立成一个供暖体系。

常见的有3种形式:即小型户式燃油、燃气或电锅炉;电热膜及电热导体采暖方式;电暖气

1.1.3变频冷暖空调:冬季供热、夏季制冷

1.1.4水源中央空调系统:又称地源热泵,利用地下20-30米处12℃~35℃左右的地下水资源或各类水源,夏季提供5℃~7℃的冷水给房间供冷;冬季提供45℃左右的热水给房间供暖

1.1.5地热采暖:近几年一些地下有热水资源的楼盘采用了这种采暖方式

1.1.6户式热泵型中央空调系统:此系统主机为风冷式小型机组,房间内采用送风道或风机盘管

1.2、各方式优缺点

1.2.1集中供热:市热力集团把市政热力通过管线输送到住户家中是最清洁最有保证的一种供暖方式,但是在热能表未推广的阶段,能耗浪费严重,管网维护成本高,浪费水资源

1.2.2分散式采暖方式:使用灵活,但是热效率较低。

1.2.3变频冷暖空调:好处是每个房间都可以灵活控制。

1.2.4水源中央空调系统:又称地源热泵,节能环保是优点,但受地下水限制。

1.2.5地热采暖:受地热条件限制,但节能环保。

1.2.6户式热泵型中央空调系统好处是每个房间可以控制。

2、设计方案的优化

2.1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对比

设计师在设计方案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暖通设备系统的安全性。其中在建筑安全要求中也包括了暖通设备系统的安全,防火、防爆、人员及重要设备、暖通设备运行等几个方面的安全。设备安全运行上主要是注意寒冷地区空调系统冬季的防冻、制冷系统的安全保护、风机联锁与电加热保护等方面。

2.2设计方案可操作性及可调节性对比

在设计计算暖通设备系统的负荷时,设计师通常是按照全年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所设计的,因此设备系统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调节性,来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情况。应根据建筑物的功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选取合理的暖通方式,并充分考虑该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调节和操控性能,来降低暖通设备日常运行能耗。人性化、智能化的空调设备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节约了劳动力,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使用,然而,对于这种设备的选择往往会使一次性投资费用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对于操作和管理方面,技术含量也有所提高了。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需要依照项目的详细情况,制定科学的方案。充分考虑暖通设备日常运行费用和一次性投资比较。

2.3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对比

在资源匮乏的背景下,资源利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尽量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在对设计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依照针对相关问题的法规。设计的方案应需要满足各种变化,并符合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例如集中供热采用低温供暖地板辐射或天花板辐射技术方案、地下水丰富的地理地段采用水源热泵方案,有地下热源条件的采用地热供暖的方案等。暖通方案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要非常多,比如气候的条件和现象,相关资源的供给情况的各项参数。如果建设的情况相对是比较特殊的,无法取用一定的标准,那么在参数的设计方面,要尽量保证其可行性和真实性。

2.4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对比

在方案选择中,经济性和可靠性是重要的要求,特别是在暖通设备方案中,合乎经济性才可以保证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很多工作最终的目的往往是做好节能节约。然而,就经济性而言,要保持其基本性能及设备的可靠性能,尤其是在工程的质量方面,使用的情况和档次以及设计的要求等都有必要做好把握,只有依照合适的标准才能完成好合适的项目。较低的一次投资是所有的项目都在争取的,这也是工程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综合的参数做好,才能确保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能够保证投资额度的低廉和准确。

2.5设计方案环保性对比

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更多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对于政府部门更是采取了对一些建设活动进行环保评估的措施,建设各方对建筑设计的环境污染问题极大的重视。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燃煤锅炉的排烟是城市大气的一大主要污染源,这给设计师又带来了新的课题。设计方案的选择应该具有前瞻性,对未来长时间的环保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尽量避免建成不久的建筑物就进行改造的情况。在空调设备选型方面,尽量选择氟利昂的替代品来作为制冷剂。设计人员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也要注意避免给用户和建设方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慎重考虑设备运行时的废渣、废水、废气和噪声等污染的治理费用。

3、行业展望

城市的大型化导致土地资源越发紧张、地下和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和枯竭、空气污染的强制治理、黑色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的枯竭、绿色清洁能源(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的大力推广,电气设备技术的发展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可以大胆的预测在若干年后以电力驱动的暖通设备将会逐步成为建筑工程的设计主流,以取代现行集中供暖管网,这样在提高建筑舒适度的同时,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钢材的使用量、大量的运行维护成本和资源的浪费。

4、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节能、健康、舒适的空调运行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对于暖通系统,不仅给人们创造舒适环境,还应该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这是暖通设计人员的持续奋斗的目标。因此建筑工程中暖通设备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学习并引进先进的科学理论,优化环境,减少消耗,做到“环境友好”、“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促进节能型和舒适性的暖通设备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宗朴.浅析暖通空调设计安装中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4)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a

一、高层建筑的类型及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指的是超过一定层数与高度的多层建筑。其高度高、楼层多,然而并不是低、多层建筑物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从使用功能与建筑结构等方面,对于高层建筑的特征,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质量与高度连续性,组织管理与施工技术比较复杂,除了存在普通多层建筑施工的部分特征外,还具有下列施工特征:工序多、工程量大、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复杂;垂直运输量大、高处作业多;高度高、层数多,安全防护要求非常严格;防水、结构装修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立体交互、平行流水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当前,我国高层建筑的类型很多都是写字楼、宾馆、住宅、商场综合楼等。就其建筑功能特性而言,高层建筑一般可分为下列几大部分:裙房(公共场所);地下室(人防、设备层);标准层(库房、客房、写字等);非标准层(屋顶机房、楼顶餐厅等);转换层(技术层)。就工程特性而言,高层建筑有下列特征:施工场地狭小;专业工种较多,交叉作业多;预留、预埋作业量大;吊顶、管井内施工较多;设备、材料吊运量大。

工程案例分析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高28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197m,建筑总面积为104206m2,工程平面图为长方形,长为86m,宽56m。地下2层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地上一层两侧是劲性钢筋混凝土简体,中央结构是钢结构,于6~10层、24~26层、28层~1层位置设置钢析架,与抗震墙联合。外墙材料使用金属玻璃。工程由上而下上层是:5.2m淤泥质粉质粘土、0.6m粉质粘土、2m填土、6.7m粉质粘土、9.2m淤泥质粘上、3.5m细粉砂、4.lm粉质钻土。

施工难点分析

第一,开挖基坑平均深度为10.9m,最深处不小于16m,由于建筑周围有其他建筑,地下埋有管路,施工时不能对其带来破坏。

第二,施工时只靠地界红线,并且十分接近地下1室,致使给地下室外墙防水层进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第三,地下室顶板承担的两侧简体的压力偏大,所以设置了4榻析架在地下室,平均长度为5516m。

第四,一定要把建筑混凝土简体垂直度误差控制在l0mm之下。然而由于建筑带有许多没有规则的外伸钢牛腿,导致给脚手架与模板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

(一)深基坑围护施工技术

1、围护结构的构成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钢筋混凝土圈梁、地下连续墙、立柱、支撑与围檩共同组成了围护结构,采用混凝土构成的是地下连续墙,然而支撑与围檩、钢筋混凝土圈梁则是三道不同的工具;采用工程钢管桩作为材料的立柱,不仅省时而且省工。

2、技术对策

第一,土抗剪能力偏小,在成槽以前,能够采用a700mm的水泥对槽壁两侧进行加固,确保成槽的质量,对坑内被动土加固要采取劈裂注浆技术进行处理,从而使其抗剪能力加强,使土体加固得以实现。

第二,对于降水主要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进行,降水要维持2周左右,使土体固结能力得以加强,从而提高抗剪能力。

第三,分层进行开挖,能够先适当的挖建筑周围的土体,致使其能够慢慢的释放,防止突然卸载发生变形,在挖土的时候,卸载立柱桩周边土体,保证立柱桩四周土压力的平衡。

(二)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

1、施工的工序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高层建筑均会设置地下室,依据设计要求,一定要做好防水工作,防水层的节点、端部与贯穿部位的防水要重点关注。通常状况下,地下室的防水层施工空间非常有限,所以,在地下室结构以前设计人员能够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2、施工工艺

第一,对底板工程桩端防水层进行施工,要提前清理干净工程桩四周的垃圾,保证表面的整洁。涂抹防水层在桩周围,同时桩要使用1层涤纶布环绕粘贴,再均匀重复涂3~4层涂膜,最后1层涂膜上贴网眼麻片。

第二,垫层接缝处和地下室墙体防水施工工艺,在完成底板下防水层的施工后,在垫层和墙体的接缝处,在涤纶布上刷涂膜,墙体和涤纶布与垫层防水层搭接,充分对上部结构的沉降进行考虑,在垫层阴角处与墙体预留一些长度。

(三)地下室预应力混凝土析架施工

1.预应力混凝土析架施工

建筑地下1层两简体间每个轴各有1榻预应力混凝土析架,其中上弦杆采取后张法进行预应力施加,每根上弦杆配4束钢绞线,施加4000kn的有效应力,超张拉103%。使用4根大梁对称张拉,每根梁内4孔进行对称对角张拉。施工过程中,张拉时一定要确保顶板均匀受力,防止先浇混凝土造成不均匀约束受力,所以先不浇捣析架斜腹杆与竖腹杆,等到稳定上弦梁板中应力以后,然后进行斜腹杆、竖腹杆的支模与浇筑混凝土施工,同时混凝土后浇析架没有那么容易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运用排架支撑地下室顶板。

2.监测

随上部结构施工应力渐渐上升,在到5层时达最高点大多数是测点预应力在20mpa之上,5层变换就没那么显著了。在连接上部结构第1道钢析架后,在2个简体创造了新的约束,造成应力再次上升,然后就保持平稳了。

(四)模板施工的关键工艺

在工程应用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工程需要,应用大模板拼装模式,通过应用塔吊,保证架体程序的稳定运行,要保证模板和架体之间的空隙,以便下一道工序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够保证模板的形状,不易发生变形的情况,也对墙面光洁度的保持非常有利。为了符合下一道工序高层建设的应用的需求,展开东西简体的垂直偏差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控制。对于不同的结构部位采取相应的模板施工方式。通常要求顶板底模采取1830mm×915mm×18mm双层涂模的胶合板作面板,采用50×100mm的单根枋作内楞作为截面,间距600mm。房屋内设置通用48×3.5钢管满堂脚手架,当做模板的支撑系统。脚手架主杆横距是60cm,纵距是50cm,横杆等距为160cm,纵向杆设剪刀撑每隔320cm进行设置,整体脚手架还应该和平台进行加固。

(五)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混凝土施工中,因为混凝土具有放热反应,如果所放的热量超过混凝土所能接受的拉力范围,就会导致混凝土发生大片裂缝的现象,进而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为了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一定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水化后的升温、混凝土浇筑块体内外温差与降温速度,进而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因此,在混凝土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以工程的具体情况与有关的温度应力计算为根据来明确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并且再依据施工方案对相应的劳动力数量、捣实机器、运输工具与浇筑设备做好准备。另外,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与终凝之间进行一次振捣,方便清除泌水,从而满足清理混凝土表面裂缝的目标。

砖砌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定要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砖,控制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能用干砖上墙,含水率达饱和的砖砌墙不能在雨季时使用。砂浆配合比采取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控制在±5%之内。使用砂浆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大于1.5min。要先盘角再进行砌砖,每次盘角不能大于五层,新盘的大角进行及时吊、靠。如果有偏差就要及时进行修整。要认真在盘角时对照皮数杆的标高与砖层,灰缝大小要控制好,致使水平灰缝均匀相同。盘好大角后再进行复查,垂直与平整度完全满足要求以后,然后再进行挂线砌墙。砌筑砖墙一定要双面挂线,若长墙几个人都采用一根通线,中间需要设置几个支线点,要拉紧小线,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致使水平缝平直通顺,均匀一致。砌砖采取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砌砖法,就是满铺、满挤操作法。为确保砖砌体的稳定性与整体性,使荷载可以均匀传送,防止由于墙体局部受力偏大而发生裂缝,组砌形式采取上下错缝,砌砖采用内外搭砖法进行。

结束语

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水平,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只有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施工技术质量,使土建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方法

在建筑设计的工作中,通常需要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工作开展是在建筑设计的招标工作完成之后,中标的设计单位需要与建筑的建设单位进行接洽,对于建筑物种的一些细节进行必要的探讨,对于建筑设计中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这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就针对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予以分析探讨。

一、开展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方案的招标的过程中,中标的设计方案会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方案,但并不是说中标的方案是完美的,因为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不允许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有过多的交流,这就使得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完全的与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思想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方案是很难完全符合建设单位的设计要求的,另一方面,为了加快招标的进度,通常在招标的过程中都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概念设计方案,对于建筑中的具体的细节在设计方案中并没有反映,确定中标方案之后再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代的建筑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影响因素非常的多,法规、景观、环保、交通等各种内外部的制约条件都需要全面的考虑,在招标的初期,没有设计方案的初期模型或效果图,建设单位很难就此提出详细的要求,对于建筑风格、功能需求等的描述往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确定中标方案之后,还需要对建筑设计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确定出详细的建筑设计方案。

在建筑设计方案的招标过程中,参与竞标的设计方案是各种各样的,招标的过程同样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在招标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各种设计方案中的亮点,以及有使用价值的设计思路,在招标工作结束之后,中标的单位,能够通过与其他设计单位进行比较,找出自身的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对自己的中标方案进行改进与优化,由此可见,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有重大的意义的。在一些大型的复杂的建设项目中,设计方案的优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建筑设计方案的招标工作结束之后,建设单位不能忙于开始建设工作,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充分的优化,对于设计中的各项工作予以明确,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有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原则及方法

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是建筑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的建设单位在开展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的过程中,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导致对招标方案的改动不仅没有起到设计方案优化的作用,反而使原有的设计方案遭到了丑化,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正确的优化方式来开展优化工作。

1、自顶向下的开展优化工作

中标的设计方案大多采用的是概念设计,在设计方案的优化阶段要开展具体的、深入的方案设计,这时要首先进行宏观上的优化设计,对于本阶段需要完成的重要事项予以重点的关注,对于具体的局部的细节可以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进行详细的设计,在后续的设计工作中有可能会对一些早早确定的设计细节进行废弃,以达到优化的目的。

2、坚持中标设计方案中的核心内容,杜绝颠覆性的方案修改

大型的项目建设中的中标方案是受到建设单位的高层的领导的认可的,并且在法律中是具有明确的规定的,在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中,不能对设计方案进行颠覆性的修改,只能充分的挖掘原有方案中的亮点。

3、方案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选用专业的设计人员

在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对中标方案的丑化现象,造成这样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非专业因素的影响,很多建设单位的领导强行的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方案优化中,对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空间有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要能够保证优化之后的方案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这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的工作,建筑师在方案的优化工作中要能够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在优化工作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设计师充分的优化权力,促进优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中应该注意的要素

1、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中的成本要素

在建筑的设计中对成本指标必须严加控制,在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关注的是建筑成本的估算,但在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阶段,需要结合中标方案中的各项设计内容,对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开展基于成本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协调工作。

2、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中的功能要素

在方案的优化阶段,建筑设计方案的初步形态已经显现,这时需要对中标方案中的功能要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功能要素进行验证,在对功能的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激发出新的创意及想法,使得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功能要素更加的完善。

3、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中的文化要素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要素通常难以用具体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但是其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泛,涉及到建筑单位的组织文化、风格定位、地域风情、民族、文脉、历史等各方面的内容,建筑设计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对建筑物的文化要素进行正确的把握、合理的表达,要想在招标工作中,设计方案得到认可,对文化要素进行独特的诠释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方案的优化阶段,同样需要对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要素进行反复的推敲、论证,对建筑物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

结束语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很多大型的建筑项目在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的过程中,都会以招标的形式来进行,而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逐渐成为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项目中的设计方案的质量,这就需要建设单位重视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在优化工作中遵循优化原则,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策略研究

0.引言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兼具复杂性与系统性,制定出的设计方案应满足建筑单位的要求,因此,在对其进行制定的工程中,对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对设计人员而言,要求其具有非常专业的素质与职业素养,而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则要求其具有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需要完善的地方,并督促设计人员积极地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优化。建筑设计方案涉及到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与质量,因此对其进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1.1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负责建筑工程投标方案设计的单位仅有一家,因此,设计出的方案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在设计招标的过程中,有时候甚至会有十家设计单位参与招标,因此,中标设计单位在对投标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汲取各投标方案中优秀的设计手法与设计亮点,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并不断优化与完善中标方案。而在建筑设计方案招投标的过程中,优秀的设计方案更能为中标增添筹码,而且,相关的建设单位要对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性进行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及时地订正思想中对设计方案优化存在的某些片面的想法。在设计招标结束之后,切勿急于后续的设计,要先对中标方案进行优化,在此过程中,可以在各个投标方案中汲取精华,从而使建筑设计方案更能够凸显出建筑的风格,并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建设单位的技术要求有待进一步落实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因而,其对于建设项目的各项功能、环保等各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建设单位如果没有设计初稿,对建筑的实际风格进行描述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设计单位在中标方案确定之后,要综合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各项技术、设计与功能等各项内容,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1.3中标设计方案不成熟

在设计方案招标的过程中,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沟通与协调。基于此,也就决定了设计单位设计出的方案具有局限性,与建设单位的要求很难相满足。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有的设计方案在方案招标期间中标,其也无法保证技术标准与功能布局等方面的深度,因此,在此期间,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就十分有必要。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促使中标方案能够更加成熟与完善。

2.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策略及其需要考虑的因素研究

2.1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

2.1.1推广标准化设计

设计单位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一大重要策略就是对标准化设计进行推广。通常情况下,标准化设计又被称为定型设计或通用设计,而且在建筑工程中的构筑物、公用设施以及工程类的配件与构件等都会实施该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标准化设计不仅能够使工程建设的进度加快,节省建材,使工程造价降低,而且还能使得施工完成的建筑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1.2通过竞选设计招投标和方案的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建设单位通过信息网络、报刊或其他方式来对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进行宣传,并以此来吸引设计单位参与设计方案的招投标;然后通过先前组建的专家小组,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并以经济、安全、适用、节能等原则来对各个设计方案进行评选,从而选出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或者将各个设计方案中的优秀之处组合在一起,重新制定设计方案。

2.1.3体现设计人员的主体地位

专业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过程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主导作用。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设计的目标与建筑业主等各方面的要求综合进行,打破其他方面不利因素的限制与制约。另外,要加强与建筑师之间的沟通,并对沟通过程中建筑师提出的意见进行总结,同时,对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展开探究,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项建议进行研究与实施,使其在设计优化的过程中有所体现,最终实现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

2.2考虑因素

2.2.1成本因素

在限额设计的过程中,一大限制性因素就是成本,因此,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投标阶段,设计单位对于成本的关注度并不高,而且往往将重点放在了建筑专业方面,建筑估算也仅仅能够达到匡算的深度,距离实际要求有着一定的距离。在对方案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成本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而该工作就需要与具体的中标方案相结合,并在成本限额指标的基础上,全面的优化并协调建筑结构形式、技术指标以及材料与功能。

2.2.2功能因素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得建筑业主对于建筑的智能化、舒适度、环保节能以及美观程度都有了新的要求。而一般情况下,建筑单位在招标的过程中,仅仅向设计单位做了简单的描述,对于建筑的各项细节功能要求以及技术指标只是粗描淡写,因此,建筑单位在招标期间,应该注意建筑功能的描述,加强与设计单位细节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设计人员在对方案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与建筑业主之间的联系,认真地了解建筑业主的需求,并在设计中表现出来,从而使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建筑业主对于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

2.2.3文化因素

建筑文化内容广泛,在历史、民族、文脉、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而且很难对其进行准确地表达。通常来说,设计单位进行相关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将文化要素正确的表现出来是一大重点问题。设计方案如果能够很好地凸显文化要素,将从某种程度上赢得评标专家的认可。设计单位在对方案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不光设计单位要充分地重视文化要素的融入与凸显,而且建设单位也应该对其进行关注,并经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来对建筑的文化定位进行准确地把握。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质、高效的设计方案优化工作能够对投入到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方案的优劣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进而将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效益。因此,设计单位必须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必要性,积极地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优化,并在优化的过程中认真地考虑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地促使优化之后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建筑业主各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严莉.论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方法[J].建设科技,2011(15):14

[2]宁静.浅谈如何优化建筑设计方案[J].大观周刊,2012(37):56-58

[3]彭延标.探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山西建筑,2012(29):33-34

[4]蘑海生.基于建筑设计优化中存在的问题浅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1(19):14-16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7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是本着对投资方要求负责的理念进行,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必要的综合考核与评价。建筑设计方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投资方仅注重投标与标底价的差距,未深刻意识到设计方案的优化对投资的影响,方案的优化无从谈起,导致在投标过程中方案审核不细,概算粗略、要求出图时间紧迫、刻意压低设计费用等。针对这样的情况,认真审核投标方设计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

1.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风险与原则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初衷往往都是好的,但是否所有的优化工作都能够实现目标呢?一些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进行方案优化,但由于工作方法不当,往往出现调改了一个地方,却引发更多相关问题的现象。经过反复调改,却发现不是对中标方案进行了“优化”,而是丑化、劣化了原有方案,甚至颠覆了中标方案,轻者延误了工期,重者则造成工程建设管理的重大失误。因此,为了实现优化目标,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如下几条原则是应该严格遵循的:

1.1识别并坚持中标设计方案的精髓,避免颠覆性的修改设计。

招投标制度对中标方案的法律地位是有明确规定的,且大型重要项目的中标方案一般都经过了建设单位高层领导的认可,所以不能敞开来优化,而是应该充分挖掘、识别、提炼出原有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保持原有方案精髓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切忌进行颠覆性的修改。

1.2坚持并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

优化不成反遭劣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但非专业因素过多地干预甚至主导优化过程是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的参与热情或领导的主观意愿不知不觉中影响或压制了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中标单位也常常存在任务完成式的被动工作心态,结果是系统思考不足引发更多的问题,造成方案的劣化。虽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博采众长的活动,但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确保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来自各方面的的意见与建议必须要经过建筑师的整理、甄别与过滤后,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与技术举措加以落实。建筑师要摒弃任务完成式的消极态度,积极承担起方案优化的主导责任。同时,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师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并在工作程序、机制上给予保证。

1.3自顶向下,抓大放小,做本阶段应该做的事。

由于中标方案大多为概念设计深度,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应采取自顶向下的优化策略,优先着力于宏观与总体层面上的要素,重点关注于本阶段必须完善与决策的重要事项,避免过多、过早地陷入局部细节问题中。一些设计节点或专业技术措施可以留待工程设计阶段由设计院依靠自身能力加以解决。此外,在此阶段过早敲定的设计细节可能会随着后续设计工作的深入而废弃,造成工作上的浪费。

2.房屋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2.1重视成本要素

目前成本指标已成为限额设计的一项硬性约束,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然而,在投标阶段,设计单位的关注点集中在建筑专业,建筑估算往往仅能达到匡算深度。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结合具体的中标方案,对建筑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成本限额指标对功能、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优化与协调。

2.2关注文化、功能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在功能方面,由于招投标之前尚无建筑方案雏形,建设单位对功能需求的描述往往是粗线条的,大量技术指标尚有待细化与明确。因而,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基于中标方案对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并逐一验证落实。同时,力争通过功能集成,碰撞、激发新的想法和创意,使功能更趋完善与优化。

2.3加强质量设计与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还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全过程管理执行力,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基础,并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使专业人员的强项得到发挥,以此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对于工程设计中需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还要加强对可行性的分析与验证,对比同类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情况确保工程质量。

2.4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模式

“倒三角工作法”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模式。下面将结合某总部办公大楼建筑(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优化的具体案例,对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方案优化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如图1所示。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8

1.1价值工程的概念

价值工程(Ve)作为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管理领域。价值工程(或者价值分析)是指成本与绩效的优化活动,即依靠组织性的活动来对某项服务或者某类产品的功能予以分析,由此实现该项服务或者产品总成本的最低化以及总价值的最高化。根据上述定义可知,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提升研究对象的总价值,核心是对功能系统的分析,基础是开发集体性的智力资源以及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此外价值工程的原理包括动能变动性原理、价值准则性原理、功能本质性原理、成本变动性原理、行为与代价原理、影响费用三要素原理。价值工程的特点包括普遍性(由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决定)、一次性(由建筑工程建设的单件性决定)、系统性(由建筑工程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用途的多样性决定)。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为:选择对象→组成价值工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功能系统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方案评价→提案编写→审批→实施与检查→成果鉴定。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属具备普遍意义的工作程序,而具体行业的价值工程工作程序受到该行业实际特点的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价值工程的应用研究必须考虑到该行业造价控制的具体特征以及实际要求。

1.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价值工程的应用

由前文可知,价值工程是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化为目标,以对服务或者产品的功能分析为核心的管理技术,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现结合前文所述的相关理论知识,浅析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的应用。

1.2.1总体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额高、建设规模大等特点,因此价值工程的应用对总体方案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必须从业主以及国民经济角度来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功能,同时必须从建设投资、运营成本以及维修费用三方面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成本,因此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设计过程运用价值工程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非常必要,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来反映建筑工程的最终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价值应为总体方案价值分析的核心,此外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整体价值提高的途径:功能不变,造价降低;造价不变,功能提高;造价略微提高,功能显著提高。

1.2.2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限额设计的前提是实现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造价限额分配的合理性,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限额分配非常必要,即以功能、成本的动态原理为基础,使建筑工程实际成本与预定功能成正比例关系。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流程为:分析、整理、评价建筑工程各部位与各专业的功能→对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进行定量化处理(由此确定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及总体功能的百分比)→依据步骤二所计算出的百分比,分配建筑工程各部位及各专业的造价限额。

1.2.3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研究表明,建筑结构的选择既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又影响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质量,例如地基的处理方案、主体结构的类型等均与造价控制相互关联,因此建筑结构的合理选择对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非常重要。建筑工程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要求综合考虑到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以及基本功能,即建筑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过程,组织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参与设计,以及尝试应用系列先进的新技术。如此设计出多种备选方案,最后再比选,并确定出最终方案。

1.2.4设计方案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针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传统的方法存在经济与技术相互脱节的问题,即对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功能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别评价,由此确定出造价最低且能够实现预定功能的设计方案,或者功能最强且造价限额合理的设计方案。但就价值工程的观点而言,上述最优设计方案却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价值工程的观点认为,必须始终立足于建筑工程的价值以及功能与费用,对最优设计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出具备最高价值的设计方案。价值系数法作为综合评价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具体步骤为:计算出备选方案的成本系数与功能系数→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备选方案的价值系数。注意最优设计方案的价值系数最大。

1.2.5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材料与设备的费用约占建筑工程直接费用的2/3,因此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必须合理,即满足建筑工程使用质量的同时,切实降低建筑材料与设备的费用。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是指采用提问法来完成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而所提问题多涉及到材料的功能、材料的成本、替代材料的成本等。实践表明,运用价值工程来选择建筑材料与设备对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的价值意义重大。

1.2.6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图纸审核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图纸审核非常必要。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包括两方面:一是挑选出价值最高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的审核突出重点,即所审核的图纸尽量具备功能性强、造价高、影响大的特点,由此实现经济与技术效果的最大化。二是分析、评价设计图纸的功能,即对设计文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评审设计方案,由此挑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控制造价的目的。

2结束语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9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房屋结构优化设计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发展结果。对房屋结构设计很多人都是把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等因素作为设计的要求,也是设计者设计出来建筑物要达到的效果,不仅仅要对空间的使用大大的提高,对有限资源的使用进行最大化,从而达到房屋建筑设计要求的目标。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相对于传统的设计方案,在建筑程成本上能够降低10%———30%的工程造价。优化方法的技术性实现,能够使得材料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从而使得建筑结构内部各个单元的设计得到最好的协调,并且能够完整的达到建筑工程规范的安全性程度[3]。同时,还能够对建筑整体性方案设计进行合理的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设计是对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等条件的实现最好有效的途径。

2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应用

以X地区住宅建筑设计结构优化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如下。

2.1X地区住宅建筑工程情况

这栋住宅整体高度为32层,整体上使用的是钢结构框架剪力墙的形式。结合实际情况和现场建筑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栋建筑使用了结构优化的设计方案,对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在建造的时候主要以人力施工为主,以计算机设计为辅助方式,对各个施工时间段的设计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而且对建筑的整体建筑工程实行了全局优化的设计。这栋建筑设计方案与优化之前相比,不单在建筑设计方面更加的合理,而且大量的节省了建筑成本,建筑成本和优化之前相比较,工程造价降低了30%。

2.2X地区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的前期参与

在对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想做到最优的设计,最主要应该要有一个最好的设计优化的方案,在工程前期的规划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对其进行参与,对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展开充分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对建筑结构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规划,从而达到客观上的需求,这样能够更进一步的形成合理、科学的结构优化方案,同时也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做出有效的指导。只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构设计方案,才能够对优化设计的效果和质量进行有效的保障。相反,如果设计人员在工程施工的前期没有投入到实际情况的设计中去,盲目的更具自身的经验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就会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使得建筑结构体系荷载能力不恰当,使得建筑成本增加和建筑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2.3设计优化的范围

在对这栋建筑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严格的遵守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不仅仅能够对设计规范中的条例进行充分的了解,还要借个工程周边环境的实际对建筑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优化。与此同时还应该对结构设计规范中的不足之处做出有效的改变,比如:安全性比较差、要求过于宽松等等,设计人员应该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的相结合,从而在实际的情况下保证建筑设计优化的效果。

3结束语

建筑工程优化方案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设置;模型构建;方案优化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环保生活理念的普及,绿色理念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当前一部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影响了建筑设计质量。为此建筑设计研究者以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为切入点,制定评价标准,开展了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工作。这一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利用设计方案的评价过程,优化已有的设计方案,确保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质量提升。

1设计方案主要要求分析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其设计方案除了应具备普通建筑设计基本要求外,对于建筑绿色环保特点指导下,绿色建筑环保化要求包括了以下三点。

1.1建筑设计中绿化作用的提升

将建筑绿化体系融入建筑整体设计中,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特点。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其应具备以下特点。(1)保证绿化比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对于绿化面积的比例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屋顶绿化面积应达到30%,就是设计方案中必须达到硬性标准。(2)绿化的契合性。绿色建筑绿化设计除了需要达到设计要求外,还应实现与建筑设计的整体契合,是其融入建筑整体架构中,避免为达到绿化要求生硬绿化,影响建筑整体质量。

1.2对于建筑节能性要求的加强

节能性要求的加强也是方案较为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在设计中主要体现在节能技术的应用中。在方案中,设计者应大量采用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如在采光设计中,设计者应结合建筑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采用节能采光技术,进而提高建筑整体的节能性。需要注意的是,节能要求应建立在建筑整体质量保障基础上,方案中应避免过分使用节能技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1.3对建筑施工区环境的保护

建筑设计方案中,除了对建筑自身的环保要求外,设计者还应重视建筑施工区域周边整体环境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疗养、旅游等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在地基、围墙、整体绿化、排水等结构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对施工区域整体环境的影响,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方案评价工作主要内容与过程

在绿色建筑设计整体要求下,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工作过程包括了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2.1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

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为此评价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我国管理部门制定绿色建筑相关指导数据,结合建筑自身设计方案内容,合理的设置评价指标,同时确定其相关的技术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环保指标与建筑技术指标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环保技术指标主要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涵盖的环保设计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了环保技术型指标、能源节约型指标以及环境保护型指标三个主要指标。在设计方案中,这三项指标是否合格决定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的绿色环保属性,同时也是绿色环保设计方案的基础。建筑技术指标,则是指建筑设计中需要达到的普通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建筑设计经济型指标与安全型指标两项内容。在指标设置与确定过程中,评价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首先设计方案中首先要确保的是方案的安全性,这是建筑生产与使用安全化要求决定的。其次评价标准应兼具绿色环保与经济性兼顾的原则,避免因过度追求建筑的环保性造成建筑投入过大,造成经济浪费问题的出现。最后评价标准应建立在实用标准基础上,保证建筑绿色性与建筑功能有机融合,确保建筑实用。

2.2构建具有实效性的评价模型

在评价指标设置完成后,技术人员下一步还需要将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再利用数据化与结构化处理,将其搭建成立体化的评价模型。搭建评价模型的目的在于将零散的评价数据指标具体化,是其更便于评价工作。在评价模型构建中,模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评价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模型构建中,其工作要点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评价过程中评价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模型提高设计方案的评价效率与质量。如模型中应具有较强的直接性特点,避免因计算公式或数据处理过多,影响评价工作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一定的权重性。这里所指的权重性主要指模型中重点的评价内容与指标。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模型中,其权重内容除了一般建筑设计中重点的安全指标外,还应包括方案中的绿色环保指标。

2.3设计方案评价过程

在评价模型构建完成后,评价工作者即可根据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模型基础上,对设计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综合考量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完成对设计方案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完成后需要对设计方案提出完善意见,并形成书面内容,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支持。

3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开展,是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过程。为此建筑设计与管理工作者,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利用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工作,完成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这一工作的开展,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中义,何浩.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J].价值工程,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