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8:57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1

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与壮大,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企业的风险应对及承受能力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风险从投资者的角度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从企业筹资者的角度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本文以筹资者运营公司本身的角度出发,仅考虑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来降低风险,还可以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得以实现。本文重点关注在董事会中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的履职效力。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中至少有一名会计专业人士。一般情况下,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可以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发现财务报告欺诈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二是为公司制定长远战略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然而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的实施效果如何呢?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与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做了实证研究,但是国内外针对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与公司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不多。例如Bryan等(2004)发现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时,公司具有更少的应计额高估,即风险管理水平显著提升。Burak等(2008)认为,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于公司经营风险的降低不一定会产生积极作用,反而有可能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如独立董事对于将资金投放于收益率较低项目而未能起到有力的监管作用。向锐(2008)发现会计专家型财务独立董事和金融型财务独立董事能够降低公司经营风险,而会计型财务独立董事和监管型财务独立董事与公司经营风险并无相关性。陆宇建等(2009)发现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尚未在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作用,但在改善上市公司资产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呈现了一定的效力。本文将对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与公司风险承受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明确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中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是否影响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为提高上市公司风险承受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二、研究假设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独立董事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监督主体,独立董事履行监督职责主要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验、教育及培训背景、专业知识、人格特征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执行董事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的替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提出假设1:具有Cpa资格、高级会计师和高级经济师等相关职称的独立董事,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承受能力。独立董事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是其能否有效发挥监督职能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具有Cpa资格、高级会计师和高级经济师等职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具备相关财务背景。董事会通常负责监督公司,包括企业控制和问责机制,董事会应当确保企业设有充分的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基于此,笔者认为具备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于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将产生有利影响。本文在后续处理中,将以财务杠杆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变量。由此推出假设2:具有Cpa资格、高级会计师和高级经济师等相关职称的独立董事,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风险承受能力。独立董事的职责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角色,即战略角色、监督或绩效角色、风险角色和人事管理角色。其中,风险管理角色是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责之一,独立董事应对公司的总体风险承担监督职能,包括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独立董事对公司的风险敞口承担管理责任。基于此,笔者认为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将对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能力产生有利影响,本文在后续处理中将以经营杠杆作为经营风险的变量。三、研究设计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最后共得到2180家公司。本文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股票上市公司数据库(CSmaR)和色诺芬数据库(CCeR)。样本的哑变量数据是笔者通过阅读报表信息及统计数据手工整理所得。本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如下:aCCt=鄣0+鄣1DoL+鄣2DFL+鄣3LeV+鄣4DtL+詛其中,各变量的具体说明见表1。(1)对于被解释变量———独立董事的专业素质背景,笔者通过构建哑变量的方式进行度量,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笔者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一一检验,共得到取值为1的哑变量511个,取值为0的哑变量1669个。(2)对于解释变量———样本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笔者以DoL和DFL为变量。当样本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风险管理能力上升时,其财务风险水平和经营风险水平将下降,即DoL和DFL将下降。(3)控制变量的选择。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会对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将样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四、实证分析1.描述性统计。表2的统计结果证明:财务杠杆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215和1.117;经营杠杆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788和1.726;总体杠杆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2.144和2.037。说明样本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比较集中,普遍风险较高。进一步地说,样本公司中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261和0.000,说明样本公司中大部分是没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的构成复杂,平均只有26%的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具有财务背景。2.回归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1)模型系数α2的显著性水平为0.011,在置信水平0.05下显著,通过了检验,因此假设1成立。更进一步的α2系数回归结果为-0.054,即样本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与财务杠杆系数间呈负相关关系,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拥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的增加将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2)模型系数α1的显著性水平为0.584,未能通过检验,因此假设H1b不成立。即样本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与经营杠杆系数间没有相关性,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拥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的增加对提高公司的经营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没有显著的帮助。(3)模型系数α3的显著性水平为0.001,在置信水平0.001下显著,通过了检验。更进一步的α2系数回归结果为-0.224,即样本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与资产负债率间呈负相关关系,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对风险管理能力产生重大影响。#p#分页标题#e#3.稳健性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DoL、DFL、DtL、LeV等四个自变量的tolerance系数分别为0.198、0.58、0.54和0.862,tolerance系数均大于0.1;四个自变量的ViF系数分别为5.04、1.724、1.852和1.159,ViF系数均小于10,表明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线性共性问题,模型的稳健性较高。4.相关性分析。由表5可知:模型的各个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部分显著,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的可信程度较高。更进一步:因变量LeV与自变量DFL间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表3的结果刚好一致;因变量LeV与自变量DoL间的相关性程度较差,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五、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将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风险管理的改善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与资产负债率间呈负相关关系,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对风险管理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受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这一数据可获得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只考虑了以2010年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的样本作为数据,而没有考虑不同年度样本数据横向间的对比关系,即没有考虑时间变量的影响,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此外,在财务独立董事个人特征方面考虑也不全面,比如未考虑独立董事的津贴、独立董事兼职上市公司的数量,也未考虑参加董事会议的情况等,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实证结果产生影响。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2

关键词:董事长;个人特征;风险偏好;偿债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133-03

引言

自首批创业板企业于2009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以来,创业板企业以其自身特点和快速成长性备受瞩目。创业板企业有着不同于其他板块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该板块公司的董事长或者高层管理人员大部分是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投资者或者说股东与管理者的合二为一使得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委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减轻,且对公司战略宗旨和发展远景有着更为明确的认识。与其他管理者相比,他们更有可能会做出更加有利于公司整体利益的决策,促使公司更好发展。研究创业板公司董事长个人特征对公司的影响将是一个很有探究意义的话题。董事长自身的背景特征会影响其决策,这一系列决策也会对公司偿债能力产生巨大影响。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管理者或Ceo对于公司影响的研究始于1984年Hambrick和mason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管理者是不能够有效替代的,管理层的背景特征对心理认知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和决策等。在此基础上,学者们研究管理者个人特征对公司财务方面的影响。Heaton(2002)开创性地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项目的收益,从而导致管理者在获取资金时偏好债务资本。Hackbarth(2008)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i导者会高估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使公司担负较高的资产负债率。

国内关于董事长对公司偿债能力或债务融资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其中多数也基于领导者过度自信的角度。江伟(2011)认为,董事长年龄越小、学历越低以及且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过度自信行为越强,越选择较高的负债比率。此外,民营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更强。肖峰雷(2011)的实证研究表明,董事长过度自信的公司投资支出更多、更倾向于选择较高的长期负债比率和股利支付率。李永壮(2014)从债务融资偏好所起的中介作用角度探讨了领导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不同,本文以董事长对风险的偏好为角度,通过董事长个人特征对其风险偏好的作用进而考察董事长背景特征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均为民营企业、其董事长很有可能是公司创始人员的特征,创业板的董事长拥有相对其他上市公司来说更大的决策权力,其个人对风险的偏好或规避等都会对公司决策和发展方向产生甚大影响。

研究发现,年龄相对较小的董事长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应对风险时这些年轻的领导者更喜欢迎难而上而不是规避风险,有着较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资本结构的确定上会选择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使股东收益达到最大化。伴随年龄的增长,管理者追求更加平和的生活状态风险较小的环境,决策行为趋于稳健,同时注重减少公司的债务资本,避免公司破产的风险。

因此有假设1:董事长年龄越小,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女性管理者和男性管理者对于风险管理的态度有着较大的差别,女性管理者更具有规避风险的趋向,致使女性管理者会尽可能减少债务资本金额,尤其是激进的短期负债,以增强公司偿债能力,降低因债务过多导致的风险。

因此有假设2:女性董事长任职的公司流动比率更高。

高学历的董事长不仅拥有更多的有效信息、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在做出判断和决策时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更强,规避风险的可能性相对也更大。因此,董事长在确定企业资本结构时更有可能选择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但公司董事长具备财务、金融、经济或管理相关背景时,董事长在做出决策时会更多地考虑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每股收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更为注重公司现金流的变化。

因此有假设3:董事长学历越高,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低。

假设4:董事长具具备财务、金融、经济或管理相关背景时,公司现金流负债比率更高。

公司董事长具备相关创业背景指的是董事长为公司创始人员之一,相对于其他公司的管理者来说,这类的董事长对公司的情感更为深厚,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董事长在面对风险时会更为谨慎,从而选择较轻的债务结构避免公司因债务承担过多的风险。

假设5:董事长具备相关创业背景时,公司资产负债率更低。

假设6:董事长具备相关创业背景时,公司流动比率更高。

公司董事长担任该职位的时间越长,对公司的了解也越深入,积累的工作经验也会使董事长对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因此在该职位任职时间长的董事长更有可能较高频率地借入短期借款。

因此有假设7:董事长任职时间越长,流动比率越低。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研究选取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15年的数据,选取创业板公司董事长作为研究对象,相对于其他高管人员,董事长个人对公司发展及决策方面的影响更大更为深重在样本选取过程中,为了避免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本文研究样本剔除了某些特殊行业、财务数据异常以及董事长个人信息不完善的企业,公司的财务比率来源于国泰安金融数据库,董事长个人信息等样本数据均手工收集于巨潮咨询网和金融网站。

(二)变量设计

本文主要研究董事长的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背景、创业背景和任职时间等个人特征对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的影响,被解释变量借鉴前人的研究主要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以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值,解释变量为董事长的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背景、创业背景及任职时间。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公司规模和行业以及年份。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三)描述性统计

本文选取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及其董事长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长绝大部分为男性担任且其平均年龄为53岁,平均学历为本科以上,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董事长占26%,而董事长为公司创始人的比例则达到了72%,且由于控股股东担任公司董事长,该职位连任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平均任职时间达到10.77年。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及经营净现金比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6.93%、4.43和0.27,资产负债结构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榱搜橹ど鲜鎏岢龅募偕瑁本文建造模型如下:

(1)Y1=α0+α1・Xi+…+α6・X6+α7・size+α8・industry+α9・year+ε

(2)Y2=β0+β1・Xi+…+β6・X6+β7・size+β8・industry+β9・year+η

(3)Y3=γ0+γ1・Xi+…+γ6・X6+γ7・size+γ8・industry+γ9・year+μ

Y1,Y2,Y3,分别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以及经营净现金比率,Xi~X6分别为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背景、任职时间和创业背景,size表示企业模型,industry表示行业α0、β0、γ0为常数项,αi、βi、γi(i=1~9)为系数项,ε、η、μ为残差值。

(二)相关分析

本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如表3所示。其中,年龄与流动比率、经营净现金比率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性别与流动比率则在5%的显著水平负相关,学历在5%的显著水平上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明显。

(三)多元线性回归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对上述所提模型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其回归的结果如表4所示。

(1)在模型1的回归结果中,F值为9.29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通过了检验,调整的R2为0.256。回归结果表明,董事长的年龄、学历和创业背景都与企业资产负债率负相关,即董事长年龄越大、学历越高且董事长为公司创始人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越低。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3和假设5的观点,但年龄对于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却相对较小,原因可能是因为年纪较轻的董事长其公司还处于初期阶段,经营风险较大,债务资本的获取十分困难。

(2)模型2的回归结果表明,性别和创业背景这两个个背景特征会对流动比率产生影响,其中年龄、创业背景与流动比率正相关,性别则与之负相关。回归结果支持了假设2和假设6的观点,而任职时间对流动比率的影响虽然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但影响系数却相对较小,可能是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连任现象较为普遍,董事长任职时间都比较长,差异较小。

(3)从模型3的回归结果来看,影响经营净现金比率的是专业背景和创业背景,这两个因素分别于经营净现金比率负相关和正相关。从回归结果可知,当公司创始人担任董事长时,董事长对公司内心深厚情感的心理因素会对董事长的风险偏好产生影响,董事长在决策时更加谨慎,会增强公司的偿债能力。

综上所述,高学历的董事长会选择降低的资产负债率,增强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董事长为女性或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时,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将会增强;而当董事长拥有公司创始人背景时,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本文从董事长个人特征的角度,对董事长与公司偿债能力之间的关系从风险偏好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受董事长学历、性别、专业背景和创业背景不同程度的影响,董事长拥有高学历、专业背景和创业背景且为女性时,可以提高公司偿债能力。由于条件限制且董事长个人数据均为手工收集,且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数量并不多,可能对结论产生一定影响,留待以后改进。

参考文献:

[1]DirkHackbarth.managerialtraitsandCapitalStructureDecisions[J].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2008,(43).

[2]江伟.董事长个人特征、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J].经济管理,2011,(2).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3

【关键词】风险投资盈余管理市场表现

一、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市场表现的影响

关于风险投资对公司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风险投资不仅能够提供一定的增值服务,更能对被投资企业起到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治理。另一种观点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利益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风险投资的目的是推动企业上市,将股票变现盈利,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可能会用自身的影响力影响管理层,促使其过早的推动上市,或者夸大发行价格以利于其套现获利,存在侵害ipo公司的可能。

根据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两种理论,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和市场表现的影响也有两种。监督理论认为风险投资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提升企业质量,降低盈余管理程度,提升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侵害理论认为风险投资有过早推动企业上市,或者夸大发行价格的动机,不会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甚至增加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上市后市场表现。

为了验证上述哪种理论正确,学者们做了许多研究。Barry等(1990)通过研究1978年至1987年美国上市企业发现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首发抑价率较低,他们认为这是因为风险投资机构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提升了企业的质量。Jain和Kini(1994)研究北美证券市场数据,结论表明风险投资对ipo企业粉饰报表、虚增利润的行为存在监督抑制作用。morsfield和tan(2006)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为了其自身的声誉,能够对上市可能的盈余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实证得出有风险投资的企业公开上市当年盈余管理较低,且在上市后业绩的表现很好。但是,也有学者提出异议。Lerner(1994)研究发现单一风险投资机构对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不确定的。Chahine和wright(2007)对比研究了英法两国ipo时上市企业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在英国的ipo抑价率较低,而在法国ipo抑价率则较高,这说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下,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上市的影响有所不同。Cohen和Langberg(2009)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背景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与风险投资持有的股权比例和董事会席位呈现负相关关系。Lee和masulis(2011)研究了财务中介机构所扮演的角色,检验其是否能有效地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实证研究发现高声誉投资银行承销的ipo企业的财务报告的质量较高,对盈余管理程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却不明显。

国内方面,陈祥有(2010)实证研究了深圳中小板199家上市公司,发现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上市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索玲玲和杨克智(2011)研究发现创业板公司ipo上市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风险投资机构监督作用不明显。曹崇延等(2012)实证研究了创业板152家上市公司,发现相比无风险投资支持的ipo公司,有风投背景的ipo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短期市场表现较好,中期市场表现却与之相反。汪婷婷(2012)通过研究深圳中小板风投背景和无风投背景的企业各135家,实证研究发现风投背景的企业ipo抑价率更高,上市后短期和中长期市场表现较无风投背景的企业更好,但是差异并不显著。

二、联合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市场表现的影响

联合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市场表现的影响与单一的风险投资并不相同。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性,联合风险投资能够分散风险,降低投资的损失。此外,联合风险投资内部能够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互补协作,更好地发挥风险投资机构的作用,帮助企业提升价值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Brander和amit(2002)实证研究发现联合风险投资能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来增加企业价值,与企业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4

【关键词】新常态;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财务预警;Bp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4-0055-04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每一个企业从初创、成熟直至衰退的整个过程都无法消除的,企业的存在始终伴随着财务风险。若企业长期存在过高的财务风险,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也会使投资者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财务危机爆发。因此,如何及早地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合理应对,是企业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

时下,新常态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这一宏观环境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中小板上市公司是流通股本规模较小的公司,由于受到自身规模及管理水平的限制,对于经济新常态的宏观影响的反映更为敏感。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立适用于中小板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使企业在财务危机到来之前预先察觉,并及时采取措施,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健康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一)经济新常态的含义和特点

经济新常态一词是主席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所谓“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的阶段。

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更趋平稳;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为稳定,第三产业消费需求正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渐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新常态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新变化,体现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二)财务预警的含义

财务预警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等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检测、诊断和报警的方法。具体而言,财务预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预警是对所有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研究,只要发现企业存在潜在风险就会进行预警。而狭义的财务预警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资金周转不利、出现经营亏损、甚至濒临破产等财务困境进行预警。本文采用广义的财务预警。

财务预警是企业的一种诊断工具,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诊断,防止潜在的财务风险演变成为财务危机,起防患未然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预警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从而及早采取措施,保障企业良性运转;企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预警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合理做出投资决策;债权人可以利用财务预警对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判断,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政府监督部门可以通过财务预警有效地监督企业风险,从而对市场进行引导和控制;企业的关联方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以通过财务预警来了解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综上,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对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财务预警模型

财务预警始于1932年Fitzpartrick的单变量破产预警研究,此后,altman(1968)运用多元线性判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建立了Z-Score模型,该模型对财务风险判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多元线性判定模型要求破产和非破产两组企业样本自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协方差相等,为克服这些限制条件,ohlson(1980)将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应用于财务预警领域,通过条件概率来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逐步被运用到企业财务预警中,odometal.(1990)运用神经网络对企业破产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利用神经网络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克服了统计方法上的局限性,并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纠错能力,因此被很多学者认可。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国内对于财务预警的研究也相对较晚,研究方法大多是从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开始。周首华等(1996)最早对altman的Z分数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F分数模型,此后,也有学者利用Z计分模型对我国不同行业的财务预警进行研究。朱洪婷(2015)、王宗胜等(2015)分别运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研究,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在我国首次提出建立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是黄小原等(1995),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预警系统构造简洁,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后,一些学者分别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中,均得到了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而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财务预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目前研究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等主板上市公司,而对于中小企业的研究较少;二是学者在财务预警的研究中,大多数将研究对象分为St公司和非St公司进行研究,而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简单地将企业分为此两类来表示其财务状况健康与否会略显粗糙,可能会降低预警效果。鉴于此,本文将中小板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在新常态背景下利用神经网络对中小板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财务预警。

三、Bp神经网络概述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财务预警不要求样本服从特定分布,克服了统计上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纠错能力,并且对企业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因此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财务预警。

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照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由信息的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Bp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输入层的神经元负责接受外界的输入信息,并传递给中间层,中间层负责内部信息的处理,中间层的最后一个隐含层的信息经进一步处理后传递到输出层,完成一次信息的正向传播,由输出层向外界输出信息处理结果。当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不符时,则进入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误差通过输出层,按照误差梯度下降的方式来修正各层的权值,向中间层、输入层逐层反向传播。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过程,是神经网络学习训练的过程,通过学习使各层权值不断调整,此循环过程一直进行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者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Bp神经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与分类

1.样本的选择

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在于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风险,因此对于预警数据的选择既应当具有前瞻性,又要保证预测的准确度。鉴于此,本文利用2012年和2013年的财务指标分别来预测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财务状况。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公司共有732家。鉴于本文在构建模型时需要使用2012和2013年的数据,因此选择2012年12月31日及以前上市的公司,共计701家,剔除金融业(3家)和数据不完整的公司(3家),本文选取695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2.样本的分类

在以往关于财务预警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类,即根据公司是否被特殊处理来分类。这样的分类方式意味着研究中认为企业的财务状况只有健康和危机两种状态,而实际上企业财务风险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基于此,本文不采用将样本企业分为St公司和非St公司两类的配对分类方法,而是选择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分为从健康到重警五个等级。

根据中小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财务指标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两步聚类分析,将聚类数量分成五类,统计结果见表1。

本文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成五个等级,分别为健康、良好、一般、轻警和重警,其中健康和良好状况下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需要继续保持;处于一般状况下公司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应给予适当的关注;处于轻警状况下公司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公司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而处于重警状态下的公司可能即将面临或者已经面临财务危机,公司应当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二)指标确定

预警模型中选用哪些指标作为变量,对模型的预测效率和准确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来选取预警体系中的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详见表2。

(三)参数确定

Bp神经网络的参数影响了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预测误差,不同性质的样本适用的函数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相关设计的理论经验和实际运行时的不断修正,最终选择以下参数构建适用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神经网络模型。本文构建的Bp神经网络参数设置如表3所示。

(四)模型训练及检验

本文运用matLaB程序对以上构建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检验,将每一预测年度的695个样本分成学习样本和检验样本,其中由程序随机选择100个样本作为检验样本,而用其余的595个样本进行训练。

由于神经网络工具箱的自身特性,每一次初始化网络时都是随机的,并且在训练完成时的权值和阈值也不完全相同,网络的误差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次运行网络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为了避免网络运行结果的偶然性,本文将2012年和2013年两个预测年度的程序分别运行了20次,并对每一次的预测准确率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和表5。

根据表4及表5提供的神经网络模型运行结果统计可知,利用2012年的财务指标构建的预警模型,对检验样本检验的准确率基本上在64%至75%的区间浮动,20次运行的平均检验准确率为69.15%。利用2013年的财务指标构建的预警模型对检验样本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在75%至82%的区间浮动,20次运行的平均检验准确率为78.2%。可见利用本文构建的Bp神经网络对公司财务状况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利用2013年财务指标对2014年公司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要高于利用2012年财务指标的预测准确率。

对比两个模型的预测情况,利用2013年财务指标预测的准确率高于2012年的预测准确率,在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时,使用第(t-1)年的财务数据可以比使用第(t-2)年的财务数据得到更为准确的公司财务状况。而在实际运用该模型进行公司财务状况的预测时,可以分别使用预测年度前1年和前2年的财务指标来进行预测。即在提前2年时可以首先对公司2年后的财务状况进行预判,若预测出潜在风险可以提早予以关注,之后在提前1年时再次使用(t-1)年的预测模型对公司的预警进行修正,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因此两个模型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预警效果。

五、结论

本文运用Bp神经网络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较高,表明这一预测模型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模型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虽然每一次运行结果的准确率不尽相同,但是结果准确率的浮动水平基本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区间内,因此该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综上,本文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对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管理者应当根据财务预警的结果,从以下方面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一,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特征,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步实现转型升级;第二,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检查和预警视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常态化活动,提高中小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第三,完善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尽量避免家族式控股的状况,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第四,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能够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中小板上市公司只有科学地防范财务风险,才可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itZpatRiCKp.J.aComparisonoftheRatiosofSuccessfulindustrialenterpriseswiththoseofFailedFirms[J].Certifiespublicaccountant,1932(5):46-51.

[2]aLtmanei.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ntanalysisandthepredictionofCorporateBankruptcy[J].theJournalofFinance,1968,23(4):589-609.

[3]oHLSonJa.FinancialRatiosandtheprobabilisticpredictionofBankruptcy[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80,18(1):109-131.

[4]oDommD,SHaRDaR.aneuralnetworkmodelforBankruptcyprediction[C].internationalJointConferenceonneuralnetworks.ieee,1990:163-168.

[5]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8-11.

[6]朱洪婷.基于Logistic模型的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应用与分析[J].时代金融,2015(2):228-229.

[7]王宗胜,尚姣姣.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3):174-177.

[8]黄小原,肖四汉,樊治平.神经网络预警系统及其应用[C].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1995.

[9]杨淑娥,黄礼.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1):12-18.

[10]张根明,向晓骥,孙敬宜.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4):56-61.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5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管理;环境

和传统财务管理相比,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在效率上具有极大的优势,相关的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本文对互联网给企业财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的改革要点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给企业财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

(一)支付手段被改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得以出现,这使得互联网背景下支付手段被改变,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的发展使得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得以提升,这对于企业资金成本的降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联系,电子账单的出现使得企业之间的交易资金和单据的传递行为被避免,这从根本上使得传统的交易方式以及支付方式得以改变。随着支付手段的改变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但是其也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财务管理的及时性、适应性等方面。这是因为传统的财务管理在进行财务计划的制定以及预决算等环节时搜耗费的时间较长,同时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为分散管理,这就致使了在对财务信息监督方面存在不足,这将直接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不能够被及时的反馈,这对于财务管理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相关分析软件的应用来实现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从而使得数据处理的精确性能够被提升,此外企业也可以把互联网作为媒介实现对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进而利用网络来使得记账、登账、报表等过程能够被实现,这对于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的共享性与时效性被提升

由于互联网的特性,在把其应用到财务管理过程中时使得时间限制以及地域限制被打破,使得财务管理实现了即时性以及迅速性。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和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被消除,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化被实现。此外把网络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让企业各个部门所获得现象相互连接,并以共享的状态呈现在网络上,从而使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与业务所获得的财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被改善,这对于企业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财务信息共享的实行使得企业财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谓协同既包括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协同,又包括企业和外部的协同。譬如业务部门通过网络实现采购和销售的过程和财务部门的网上结算与网上支付过程存在协同关系;财务部门通过互联网对相关产品进行询价、催账等和供应商的相关环节存在协同关系等。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信息具有即时性,这让财务管理向动态化管理过程发展。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无论来自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的财务信息,一旦被确认都会存入到相关服务器中并送至财务信息处理进行进行检测,从而使得业务信息能够直接生成财务报表,即时报表的生成能够最大程度的反应出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这对于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运营以及财务状况的掌握创造了条件。

(三)财务风险预测成为现实

传统的财务管理虽然也包括财务风险预测,但是财务风险预测的进行需要大量数据以及人力的支持,并且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不能够被保证,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很好的改善了这种状况。通过相关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够实现对财务信息的即时收集,并能够把财务信息归纳汇总,并得出较为准确的财务发展趋势,进而使得财务风险预测得以实现。由于整个风险预测的过程大都由计算机网络所实现,因此其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人力的使用,这对于财务风险预测成本的降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由于网络背景下所能够收到的财务信息较为完整,这极大程度上使得财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被提升。财务风险预测的实现能够让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这对于财务管理有效性的保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的改革要点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理念的改革

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其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并不适合当今企业,因此相关企业要想使得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能够顺利被推进,其就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理念的改革,尽可能的增强对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此外相关企业也要对各个部门的虚拟化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使得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能够被简化,进而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得以大幅度的提升。此外在财务管理理念改革过程中要把产生和价值确认的趋同最为核心内容,因为只有保证了产生和价值确认趋同的实现才能够使得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有效性被提升。只有确保财务管理理念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才能够使得企业在把互联网应用到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更具科学性,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二)加强网络安全性的提升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以及准确性,但同时也是的财务管理的风险被增加,如果企业不能够采取措施对相关风险进行控制,那么其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网络安全性的提升,尽可能的保证输入输出的信息的安全性,这对于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对网络安全性进行提升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把目光集中在对操作系统平台以及应用平台安全性的提升上,此外数据保护的实现也应该被作为网络安全性提升的重要内容。只有最大程度的让网络的安全性被提升才能够使得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作用得以顺利发挥,相关的企业必须把网络安全性的提升作为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方式的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不在需要固定办公室,而可以采用虚拟办公室来完成财务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财务管理的效率得以提升,因此为了保证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过程可以被顺利推进,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数据库开发的重视,加强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财务软件的研发,让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络支付等能够被实现。此外相关企业也要加强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协作能力,使得资金与存货的利用效率能够被统筹。

三、结束语

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更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相比,其在管理环节上更加简化,这对于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意义。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也给财务管理过程带来了许多风险,如果相关企业不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对相关风险进行控制,那么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将会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企业必须把目光放到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风险的规避上,这对财务管理有效性的保证与提升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韩少杰.网络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理论研究[J].会计之友,2013.

[2]王晓萌.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J],财经界,2014.

[3]刘月萍.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

[4]罗敏.网络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J].财会研究,2013,19:45-56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低碳经济;风险分析

一、理论基础概述

Z-score模型以五变量为基础,破产企业为样本,通过多次的实验,对企业的运行状况、是否会破产进行研究的理论型系统。Z-score模型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德国等的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煤炭行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1.生态环境的恶化。自18世纪工业革命后,依赖化石燃料的工业化进程,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燃烧后的化石燃料会释放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的排放引发了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遭到破坏。2.国家政策的变化。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通过,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着最大的努力,在低碳经济成为主要趋势的当下,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煤炭资源税征收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煤炭行业的税收执法行为。同时,新能源研究开发这一大趋势,造成煤炭需求量的下降,煤炭行业财务风险的增加。

(二)内部因素

1.企业低碳目标的转变。现如今,我国有一些煤炭企业与低碳经济的理念相背驰,盲目追求煤炭产量和节约成本,将大量的废弃物、有害气体随意排放,不注重资源开采的清洁程度以及污染的治理,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今在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我国的煤炭企业不应再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要摒弃高污染、高消耗的开采方式,改变煤炭企业过度依赖资源的现象。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转变。在低碳经济下,以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确保资金运转连续、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为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煤炭企业,将不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转变财务风险管理目标,顺应低碳经济的趋势。

三、Dt煤业财务现状及Z-score模型建立

(一)Dt煤业公司基本情况

Dt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大同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8月30日,2000年正式改为Dt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实施债转股后,成为七家股东共同出资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是煤炭采掘、洗选加工、销售,

四、Dt煤业财务风险分析结果及存在问题

(一)Dt煤业财务风险分析结果

根据上述Z值计算结果表明,Dt煤业在最近五年只有2012年的Z值处于1.81与2.99之间,说明Dt煤业在这一年财务风险程度在“灰色地带”,财务状况稳定性较差;2013-2016年Z值均小于1.81,说明Dt煤业近年的财务状况很差,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

(二)Dt煤业存在的问题

Z值模型的公式为:Z=1.2X1+1.4X2+3.3X3+0.6X4+0.999X51.近年利润下降,还有亏损情况。根据Z值模型的公式可以看出变量X3对指标的影响最大,2015年后Z值变化的幅度如此大也是因为变量X3数值最小,而X3受到利润总额和利息支出的影响,Dt煤业近几年的利润总额也是逐渐降低的,甚至2013年和2015年的利润总额为亏损状态,同时资产总额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企业的Z值减小,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2.流动负债增长的幅度大于流动资产的幅度。变量值X1对Z值的影响体现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Dt煤业近五年的流动比率在渐渐减小,说明近五年流动负债增长的幅度大于流动资产的幅度,使变量X1减小,影响了企业Z值的大小,也影响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致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3.留存收益逐年下降。变量值X2对Z值的影响体现在留存收益,Dt煤业近五年的留存收益也是处于下降的状态,资产总额处于上升的趋势,使企业的Z值减小。

五、低碳经济背景下Dt煤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提高Dt煤业营运资金的流通

根据上述问题所在,Dt煤业应尽量减少企业的应收账款和长期借款的持有,以增加年营业收入,减少财务费用中利息费用的支出,提升企业的利润效益,至少使企业的利润总额为正值,改变现在亏损的状态;其次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较少,应增加流动资产,减少流动负债的持有,增加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减小财务风险;企业还应增加留存收益的持有,增加企业的留存收益和自己本身持有的未分配利润。

(二)提高Dt煤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在低碳背景下,我国的煤炭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国家肯定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受到政策的影响,煤炭行业所在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都会有所变化,煤炭行业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对此,Dt煤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认真分析与研究,制定相应的应对变化措施,相应的调整财务政策,使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减少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Dt煤业的内部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Dt煤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Dt煤业应在财务风险发生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控制。正确判断某一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收益,在方案实施前对其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做好充分应对风险发生的准备。2.改变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煤炭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概念更多的是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最大的利润,但在现在的社会经济下,企业不仅要注重自身经济的建设,还要注重社会整体经济、生态经济的建设,特别是属于高污染定位的煤炭行业,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将生态环境的建设看做自身发展的一部分。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财务管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企业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谓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指针对企业各项财务工作及活动开展的管理,这项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质,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的问题。在提升创新发展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保持形式和理念上的高度一致,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1]

2知识经济背景概述

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是知识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其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结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说,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超越了包括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在内的其他经济形式,甚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中具有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经济的主体来源为人类所产生的创造性知识,这就意味着知识经济具有强大的生产动力以及丰富的发展内涵。结合知识经济背景对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展分析,不难推断出物质资源已经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驱动力,知识资源或许将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重任。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创新是知识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为例,只有确保各行各业都具备大批量创新意识突出的劳动人员和知识型人才,才能真正促使不同行业在技术、管理及体制方面均能够得到发展和创新,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客观来说,知识经济的强大基础来源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以及高新技术,同时科研成果与高新技术又是知识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某种程度来说,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增加对知识成本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并把其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投入资源形式逐渐转变为资讯的存储、生产、使用以及消费,这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可能。在提倡信息共享的大背景下,人类大脑更有可能受到灵感的刺激而激发知识的创新,实现信息的高效输出,推动现代企业发展向信息化和数字化迈进。[2]

3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方向

3.1创新财务管理观念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大企业若想抓住市场机遇,就必须实现财务理念的现代化转变。客观来说,在现代化管理体系下,以人为本逐渐取代传统的管理理念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依据,与此同时,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重视信息技术的潜在价值,信息素养俨然成为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参数。所以,也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市场的变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依据信息化技术对行业市场的变动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确保企业始终能够在信息方面占据主导地位。除此以外,在创新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同样要考虑到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在电子货币与网上银行逐渐取代传统交易模式的基础上,资金流动速度逐渐加快,导致货币风险大幅度增加。而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技术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剧,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风险,企业只有具备更加严谨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才能有效迎接复杂化信息带来的新挑战,推动企业的持续繁荣。由此,各大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思考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方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务必要结合时代背景对以人为本理念、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进行重新定位,并重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信息价值,令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金资源在融合的过程中趋利避害,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2创新财务工作内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客观来说,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知识资本理论方面的欠缺使得其在现代化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展现出了较强的不适应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成本的增加,企业资本中知识资本的比重将会持续加大,而知识资本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在逐渐加强。除此以外,企业方面也应该尽快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财务共享服务落实,尽可能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创新分布式管理模式,为内外部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生产服务。在新的发展契机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创新是财务工作发展落实的唯一道路,重新评估知识资本的价值,并以此为基准建立专业的知识资本考核制度。所以,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有必要要求财务部门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并以此为依据理性分析知识资本在企业投资收益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在知识经济的角度,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规划做出更加全面的了解。[3]

4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举措

4.1重视知识资本理论研究

结合我国现阶段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分析,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知识资本将会是企业资本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所以,各大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规划情况积极转变观念意识,在现有基础上,对发展中涉及的知识成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与挖掘,进而建立起知识资本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的改革,所以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市场动态变化趋势,建立起足以辅助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创新的积累机制,并高度重视对生产经营模式及积累机制构成要素及评定价值的研究,实现盈利模式的创新发展。除此以外,企业方面应该积极借鉴现阶段已经实现知识转型企业的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及发展方向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以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导向建立起适合内部发展的知识运行体系,以及能为企业创造更高利润的盈利模式,进而提高企业在知识经济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实力,迎接一系列可能到来的风险与挑战。

4.2应用财务再造策略

财务再造策略是现代化财务管理创新的一个新概念,简单来说是通过重新配置提高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并产生新型的财务运行系统。具体来说,企业方面应用财务再造策略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两个环节:首先,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应该在充分分析知识经济背景的基准上重新定制财务处理工作的流程,并重新确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团队。其次,企业方面应该充分分析市场竞争趋势,并制定新的投资机制和利益分配制度。如此一来,企业就能够大幅度缩减生产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成本,降低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4.3建立财务资源计划系统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逐渐普及,财务管理人员完全可以构建企业财务资源管理系统来辅助激烈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保障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精准性。具体来说,在建设财务资源计划系统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资源的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遵循财务共享原则,确保细节问题万无一失以及整体财务计划的严谨性。这也就要求参与系统建设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严谨的责任意识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的效用,将公司范围内的共用职能集中起来,保质保量地向各个单元部门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并在打造先进技术系统的基准上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采集整理,确保财务信息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企业投资的收益情况,并实现对资金的动态监测。与此同时,企业在生产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财务风险问题,而财务资源计划系统的建立无疑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排查财务风险隐患,提高财务分析质量。由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进展不断优化该资源计划系统,令其不断趋于自动化和合理化,尽可能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确保其能够满足企业知识经济的创新发展需求。

4.4构建网络财务系统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仅依靠财务资源计划系统难以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构建专业的网络财务系统,开发与财务系统配套的软件。如此一来,企业财务部门就可以拓宽经营范围并在系列财务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除此以外,网络财务系统的构建能够减轻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依赖,避免由于人力因素而导致的运算失误或决策失误,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大幅度增强。但是,在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意识到网络财务管理的安全性问题,要适度加强网络安全管控制度,全面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全面规避企业财务风险。[4]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治关联;企业风险;高管变更

中图分类号:17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3)11—088—05

一、引言

伴随着高管变更现象的日益出现,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高管为什么会更换?是主观意愿还是客观被迫?尤其在中国,国有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其高管变更现象更值得研究。这些高管由于企业的身份和性质具有天然的政治相关性,而这种政治相关性又因高管自身的履历背景而显现出不同的强度,那么,他们在国有企业是职位更具刚性还是与其他企业的高管一样参与优胜劣汰的竞争?

关于高管变更的原因,现有研究表明,主要在于经营业绩、控制权转换及财务丑闻。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逐渐意识到风险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风险甚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高层管理者作为公司行为的制定和决策者,对风险具有高度敏感性,当风险增加时,因公司治理惩治功能的作用发挥,高管离职的可能性会增加。因此,有必要从企业风险层面探讨高管变更现象,从而全面识别公司治理的效率以及企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进一步,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是否会影响风险对高管变更机制的作用?2012年年报显示,作为大型央企的中国远洋和鞍钢股份分别亏损95.6亿元和41.6亿元,面对巨额亏损的风险,两家公司董事长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在连续亏损、已经冠名St鞍钢的董事长张晓刚职务并未发生变化,还当选为十代表(曾当选过十七大代表);而随着中国远洋的巨亏发生,公司董事长魏家福于2012年落选十代表,2013年7月1日正式退休。同样是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他们变更的差异?政治背景真的会改变高管命运吗?

本文以中国2006—2011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风险视角来考察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对高管变更的影响,试图发现风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并揭示政治关联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抑制效应,从而促进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开展。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自Krueger指出企业家花费时间和金钱与政府官员建立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以来,政治关联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西方,政治关联是指企业的大股东(至少有10%的投票权)或高管(Ceo、董事长、董秘等)中至少有一人是议会成员,或与高层政治家、政党关系密切,也有很多学者用公司对政治人物选举的捐赠行为度量政治关联。

政府会通过制定一系列公共政策影响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企业会试图向政府寻租,建立政治关联,希望借此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获取优惠待遇,进而有益于企业的发展和投资收益。尤其在市场化水平低、政府干预性强、产权保护弱的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建立政治关联。但是,关于政治关联与企业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有学者认为政府是“掠夺之手”,如Shleifer和Vishny构建了政府官员与高管博弈的模型,指出政府为实现其经济目标、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会损害企业利益,并且政府官员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掠夺企业财富;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政府是“扶持之手”,与企业间联系紧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能给企业带来各种好处。Faccio利用42个国家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企业股票收益较高,尤其是在法律制度不健全、腐败严重的国家。

由于中国制度的特殊性,在转型经济下,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稀缺资源及分配的权力,复杂的政企关系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总体上,民营企业高管政治关联能提升企业价值;而国有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具有负效应。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大部分实行政府委派制,有政治关联的高管并不一定擅长经济管理,相对于企业的利益,他们更注重个人的政治升迁,而在追求政绩的同时往往背离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宗旨。同时,政府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也会将压力转移到其控股的企业中,如增加就业、提供社会服务等,会加大企业的负担,损害企业的利益。逯东等以国有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政治关联高管为了实现政治升迁和追逐个人利益,有动机将资源配置在非生产性活动上,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非生产性支山。

尽管因政治关联,国有企业的高管担负着政治任务,会增加企业的非生产性成本,但由于其与政府间的紧密联系,他们也会利用自身的政治关系为企业带来福利。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政治关联的国有企业更易进入政府管制的行业,没有财政约束,享受更优惠的税收政策,获得更长期贷款和更多的政府补贴。正是因为政府“扶持之手”的存在,政治关联很可能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使得高管变更不再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游家兴等研究发现,强势的高管也可能会利用其自身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构筑职位壕沟。王方成等发现,公司审计意见为非标时,高管变更的概率更大;相对于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来说,有政治关联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时高管变更的概率更低。吴超鹏等研究表明,Ceo并购绩效越差越容易被变更,但是政治关联Ceo即使并购业绩差,也不易被变更。

关于高管变更的原因,目前研究主要围绕企业绩效、控制权转移、财务丑闻三个方面展开。安然、世通事件及金融危机让人们逐步认识到风险对企业至关重要,只有有效管理企业风险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实现经营目标。但是,通过风险管理来完善公司治理,变更不称职高管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见。而事实上,以上三点高管变更原因都与风险密不可分。首先,企业风险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李延喜等从环境变化的角度对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证实了风险对高科技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影响。walls和Dyer也发现企业的风险决策会对业绩产生显著影响。其次,企业风险也会影响控股权转移。李善民、曾昭灶发现管理层的效率低下,财务资源有限,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股权较分散,股权流动性较高的企业易发生控制权转移。通常这类企业的风险也会较高,即风险高的企业易发生控制权转移,而控股股东更换与高管变更关系密切,这也间接说明风险影响高管变更。最后,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导致管理者往往会为自身利益考虑,通过一些手段造假掩盖对其不利的信息。而一旦这些造假信息被披露,企业风险会大幅度增加。当企业的欺诈行为被发现时,高管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人,将会成为“替罪羊”被迫离职,这也表明,企业的风险与高管变更存在一定的联系。

李维安认为,经理层作为公司决策的执行机构,对公司的经营负有直接责任,从2005年开始的“高管落马”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性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换过程中形成的治理失控”,这一转换过程中的风险不断增加。weiting也发现违约风险高的公司,更容易在下一个财务会计报表期间更换高管,且变更高管之后的一年,企业风险变小。但高管的政治关联背景会影响其发生变更的行为。当风险增加时,有政治关联的高管也可能利用自身优势,游刃有余,从而降低企业风险与高管变更的相关性。因此,本文提出两个假设。假设1:企业风险会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企业风险越高,高管变更的概率越大;假设2:国有企业高管的政治关联背景会削弱高管因企业风险高而离职的可能性。

三、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

本文以2006~2011年间中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为样本,并对样本按如下标准进行筛选:(1)剔除了金融保险、房地产企业;(2)剔除了相关高管信息或相关财务数据不完整;(3)剔除st公司。最终获得混合样本4062个。本文研究所需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政治关联数据通过手工整理各公司高管简介获得。

2.研究变量

(1)被解释变量:高管变更(turnover)。由于总经理是企业决策的最终制订和执行者,本文将高管定义为总经理。若该年度内企业发生总经理变更,则该变量取1,否则取0。

(2)解释变量:企业风险、政治关联(political)。本文用年度贝塔系数Beta作为企业风险的变量。Beta指标越大,表示企业的风险越大。本文对政治关联的界定如下:①政府工作背景:公司高管曾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银行任职;②政府政治背景:公司高管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③政府职业荣誉:公司高管曾获得政府授予的各种荣誉,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若高管有政治关联背景,该变量则取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根据相关文献,本文加入Roa(净利润/总资产)、Leverage(总负债/总资产)、Size(总资产的自然对数)、age(总经理年龄)、number(董事会人数)、Largest(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作为控制变量,并对年度和行业进行了控制。

3.变量描述性统计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4062个混合样本中,高管变更的均值为0.208,表明样本的20.8%,即845个总经理被变更。政治关联的均值为0.122,表明具有政治关联背景的总经理有496个,占样本的12.2%。Beta的均值接近于中值,说明样本公司的风险比较均衡。

我们还将样本区分为变更组与非变更组,对两组间风险变量与political做了均值检验,各变量均具有显著差异。变更组样本Beta更高,说明企业风险越高,高管变更的概率越大,初步支持了假设1;同时结果显示大部分具有政治关联的高管未发生变更。

4.回归分析

(1)企业风险与高管变更的关系。为了检验企业风险与高管变更概率之间的关系,构建模型1:

其中,Control为控制变量。Beta的系数均为正,且分别在5%和10%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风险对高管变更有显著影响,且风险越大,高管变更的概率越大,支持了假设1。企业风险对高管变更具有显著影响,在内部委托关系中,倘若高管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最终会因风险增加而

表1的3、4列为模型2的实证结果。由此可见,turnover与Beta分别在5%和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支持了假设1,企业风险越大,高管变更的概率越大。turnover与political系数不显著,说明政治关联对高管变更不存在直接的影响;但是political与Beta的交乘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政治关联对高管变更具有间接影响,政治关联背景会抑制高管因企业风险增加而变更的概率,换言之,即使企业的风险增加,相对于没有政治关联背景的高管,有政治关联背景的高管不易被变更。这一结论支持了假设2。政治关联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高管构筑了“职位壕沟”,考虑到其为企业带来的潜在利益,即使政治关联高管因经营不善、决策失误而导致企业风险增加,也不易被变更。

5.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的稳健性,进行如下检验:(1)将样本按是否具有政治关联背景分为政治关联子样本和非政治关联子样本,分别对其进行回归,结论与前文一致,仍支持本文的研究假设。(2)对样本期间内每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回归结果与前面基本一致。由于篇幅所限,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末列出。

四、结语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9

关键词:Ceo背景特征;资本结构;产权性质

一、引言

长期以来,有大量的文献对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研究,得出了丰富的成果。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理论如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择时理论均难以很好解释企业选择资本结构的行为。而管理者背景特征的研究为该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高层梯队理论(Upperechelonstheory)”,他们认为高管的特征如年龄、任期、教育背景、性别甚至种族等因素影响了高管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他们领导企业的决策。在这之后有大量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Bantel&Jackson,1989;Certoetal.,2006;姜付秀等,2009;李焰等,2011),完善了管理者背景特征的相关研究。那么管理者作为企业重要的决策人,其行为特征同样会影响到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相比于之前的文献,本文从管理者背景特征的角度对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研究,丰富了管理者背景特征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

采用2006年~201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Ceo背景特征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Ceo年龄外,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Ceo背景特征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存在显著地差异。具体而言,国有企业Ceo任期越长,为女性时,企业杠杆越高,而非国有企业中Ceo教育程度越高,企业杠杆越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Ceo年龄越大,企业杠杆越低。本文的研究拓展了资本结构理论,把管理者特征纳入到资本结构研究框架中,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借鉴。

二、文献回顾

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了管理者背景特征对公司决策的影响。Hambrick和mason(1984)最早提出了“高层梯队理论(Upperechelonstheory)”,他们认为高管的特征如年龄、任期、教育背景、性别甚至种族等因素影响了高管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他们领导公司的决策。

在这之后有大量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完善了管理者背景特征的相关研究。Bantel和Jackson(1989)认为随着管理者团队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均下降,导致投资行为较为保守。Certo等(2006)用综合分析方法检验了“高层梯队理论”。Bertrand和Schoar(2003)发现管理者风格会影响公司的各项决策。他们构建了Ceo的面板数据,这些Ceo在不同的公司都有任职,尽管不停的跳槽,但这些公司决策都有他们个人的“烙印”,公司财务政策存在显著的管理者的固定效应,管理者风格能提高4%的公司决策模型拟合度。具体而言,年级大的Ceo在做决策时更为保守,另一方面,拥有mBa的高管则更为激进的。由于数据的限制,他们没能从管理者个人的差异(如个人心理方面)来进行分析。Chen和Zheng(2013)从Ceo任期的角度来衡量公司风险,他们发现Ceo任期与风险承受能力正相关,任期长的Ceo风险承受能力大于任期短的Ceo,这主要是因为任期长的Ceo在前途上的担忧较少。姜付秀等(2009)和李焰等(2011)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背景特征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存在差别。

回顾过去的文献,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了管理者背景特征对公司决策的影响,但其中忽视了资本结构,基于此,本文研究管理者背景特征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三、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本文的财务数据和高管信息数据均来源于CSmaR数据库,选取了2006年~2011年的数据,并且删除了以下数据:(1)金融类企业;(2)数据缺失和数据异常。最后得到9140个观测值的Ceo样本。论文采用winsorization的方法对异常值进行处理,对所有小于1%分位数(大于99%分位数)的变量,令其值分别等于1%分位数(99%分位数)。

2.解释变量定义。论文的主要解释变量为Ceo年龄(age),任期(tenure)、性别(Gender)、和教育背景(education),具体定义见表1。

3.模型选择。本文用总负债除以总资产来度量企业杠杆,我们采用模型(1)和模型(2)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进行回归。

控制变量选取了一些企业特征变量:企业成长性(mB)、高管持股比例(manapropor)、总资产回报率(Roa)、股票年收益率(Yield)、规模(Size)。

Leverage=?琢+?茁1age(tenure或Gender或education)+控制变量+?着i(1)

Leverage=?琢+?茁1age+?茁2tenure+?茁3G-ender+?茁4education+控制变量+?着i(2)

四、描述性统计与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表2为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Ceo平均年龄为47岁左右,但标准差较大,达到了6.283岁,平均任期为2.353年,可以看到Ceo大部分都是男性,另外超过半数的Ceo至少拥有本科学历。

2.样本实证结果。我们分别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和表4。

对两个表进行对比发现,除了Ceo年龄外,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Ceo特征对企业杠杆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Ceo年龄与企业杠杆均显著负相关,表明Ceo年龄越大,企业就越少采用负债进行融资,说明年纪大的Ceo较为保守,一方面是因为临近退休,他们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导致决策失误,随着年龄的增长“善始善终”的心态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各方面的能力大幅下降,比如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任期上国有企业Ceo任期对杠杆有显著的影响,而非国有企业则没有影响。国有企业的Ceo任期越长权力也越大,由于监管的缺失,Ceo能够承担高风险追逐高收益而不担心受到惩罚,而非国有企业监管较强,Ceo任期越长,风险意识越强,行为越可能保守。有意思的是,国有企业组的Ceo性别对企业杠杆存在负向的影响,当Ceo为女性时,企业的负债率较高,当Ceo为男性时反而较为保守。这与国外学者研究一致,在职场中女性要升职必须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为了良好的业绩就要承受高风险。在非国有企业中,Ceo教育程度越高,企业杠杆越低,而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根据姜付秀等(2009)的观点,是因为非国有企业Ceo受到的教育是他们更重视风险,如果事业失败,将会失去一切,而国有企业中Ceo教育对杠杆无影响是缺乏足够的监管导致。

五、结论

Ceo作为公司决策重要的决策人,对公司各项活动有巨大的影响。“高层梯队理论”认为Ceo不是同质化的,他们的特征如年龄、任期、性别、教育背景会影响到公司的决策,通过区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本文检验了管理者背景特征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Ceo年龄越大,任期越短并且为男性时,公司会进行更少的负债融资,而在非国有企业中,Ceo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杠杆越低。本文研究丰富了管理者背景特征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并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Bantel,K.a.andJackson,S.e..topte-am,environmentandperformanceeffectsonStrategicplanningFormality.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3,(36):337-360.

2.Bertrand,marianneandantoinetteSchoar.managingwithStyle:theeffectofmanagersonFirmpolicies.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3,(118):301-330.

3.Certo,S.t.,Lester,R.H.,Dalton,C.m.andDalton,D.R..topmanagementteams,Str-ategyandFinancialperformance:ameta-analyticexamination.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6,(43):813-839.

4.姜付秀,伊志宏,苏飞,黄磊.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管理世界,2009,(1):130-139.

5.李焰,秦义虎,张肖飞.企业产权、管理者背景特征与投资效率.管理世界,2011,(1):135-14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号:20120121110041)。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篇10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不到位,容易滋生贪污受贿、谋取私利等各类腐败现象。随着我国政府对问题的检查和惩处力度逐渐加大,相关专业人员也要依据国有企业运营及发展背景,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使国有资产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

1.防范财务风险

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为保障其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结合自身运营实际,制定了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努力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部分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生产经营活动关乎国民经济命脉,需要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要兼顾利益问题,以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故而,科学、合理、规范的内部控制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提高日常生产营效率,而且能够对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其提供开拓的市场竞争空间。

2.强化信息质量

依据具体法律法规,确保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信息的公开和透明。采用该种方法,能够提高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关注度,便于各利益主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固有企业内部财务信息是否准确和真实,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可以财务信息为基础,明确国有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以帮助领导层在生产经营中提出可行性策略。

3.保护国有资产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所得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纵观近年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因内部监管和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实现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并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从根本上遏制国有资产浪费问题,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监管力度不够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权威性不足,独立性不强,很难对其他部门的活动进行规范监督。在内审工作上仅流于形式,并未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作用。(2)财务审计部门内部权责界定不清晰,对具体责任主体和范围缺乏认知,审计考核体制不规范,具体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效率低,可行性不强。(3)部分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将财务查错和弊病作为关注重点,并未依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对财务工作进行分析和调整,致使其缺乏动态性。(4)企业内部控制大多只是关注资金使用效益,未能对经营决策及影响国有企业资产运作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管。

2.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财务风险防范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投资、资金安全、赤字、资金流等各类风险。然而,国有企业面对这些财务风险,防控能力普遍不足。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认识到风险防控和风险投资的重要性,并未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片面追求投资规模,过度重视眼前利益,没有兼顾国有企业的社会、经济利益及长远发展。

3.财务信息沟通不畅

财务信息沟通方面,一些国有企业不能及时分析和处理财务信息,将大量资金和精力浪费在无用信息上。而且因一些国企组织机构缺乏规范性,或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存在重叠和交叉,使财务信息传递效率低,信息沟通不畅,发生严重的信息延迟问题。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下的财务管理方法

1.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要依据自身的运营及发展背景,对内审机构和内审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并采取规范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使内审和监管部门具备较强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与此同时,依据具体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对内部审计和监督管理部门的职权进行明确界定,以对国有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监管。该过程中,也要借助专业知识,审查各部门财务报表,使内部监督机制具备较强的执行和落实效果,实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合理划分各职能部门内部的权利、责任、利益,科学界定部门负责人职权,将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监管部门。

2.建立财务风险防范系统

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1)构建组织结构时,确保风险防护和管理机构的独立性,由企业董事会对该机构进行管理。其可参与到各项目的风险评估和决策中。完成机构构建工作之后,优选风险分析及管理人员,为风险防护和管理梯队建设提供人才基础。该过程中,风险防控部门也可依据国有企业实际运营及发展状况及外部社会环境,设定具体的风险管控权限。

(2)国有企业不仅要依据自身运营及发展需求,对财务风险防范机构内部风险意识进行强化,也要以讲座形式,向企业内部员工普及相关风险知识,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技能。可采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分析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及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等,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认知,使他们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与此同时,企业员工也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和兼顾,采用保险投递、财务风险转嫁等方法,将企业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3.建立财务信息系统

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能够使国有企业财务信息渠道更加畅通,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共享、通达。(1)依据国有企业运营及发展背景,实现专业财务信息交流平台构建,使财务内部控制更加简单,以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利用,达到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果。(2)构建财务信息系统时,切忌盲目。国有企业应明确自身状况,优选合适的财务信息体系,使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计算机互联网背景下,为满足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工作需求,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日益普遍。其中,尤以eRp系统应用最为广泛。该系统具备实效性特征,应用效果极佳,不仅能够分析动态财务信息及资料,而且能够对各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具备明确界定。与此同时,其也能够及时更新信息,对人工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有效规避,促进信息流、价值流和物流信息的相互传递,从根本上实现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既定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主要经济命脉,其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国有企业负责人及财务管理工作人t要依据其实际运营及发展背景,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系统及风险防范体系,并实现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对国有企业资金进行合理利用及分配,为内部控制和财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推进其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庞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02):126-128.

[2]朱红卫.基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5,(03):33-34.

[3]赖怡聪.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5,(20):243-244.

[4]苗建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6,(03):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