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的风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56:22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1

为进一步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切实提升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积极推进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源头治理,按照上级有关工作要求,我镇定于八月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和携手筑网,同防共筑”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建立,进一步提高社会各行业工作人员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责任意识,帮助人民群众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和防骗、识骗能力,培育理性投资、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正确理论和抵制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营造我镇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良好氛围,全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宣传重点

1、重点领域:批发零售、区块链、房地产、交易场所、各类涉农合作组织、养老服务等行业领域。注重防范利用疫情、复工复产等噱头开展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2、重点地区:拆迁区、校园、农村地区、“新型金融集聚区”等。

3、重点人群:青年人、老年人、学生、职工、退休人员等。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预防为主。

大力宣传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典型表现,分析已成功查处审结的典型案例,披露非法集资犯罪主体的经营真相,财务情况,资金用途等,揭露非法集资犯罪的手法伎俩,增强群众识别。防范、抵御非法集资活动的能力。帮助群众在遇到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情况时,能够理性分析,防范于未然,预防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协调联动,务求实效。

针对当前我镇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采取打、防、管、控、教等多种手段,集中力量解决问题。采取调账、进点、明察暗访等方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一抓到底,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该整改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该处罚的要确保处罚到位,涉嫌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

(三)深化改革,疏堵并举。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鼓励、规范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拓宽民间投资渠道。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活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立体宣传架构,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推动活动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掀起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新高潮。

2、加强协调配合。各村、各单位要对各自条线的工作项目负总责,进一步明确职责、进度、任务和要求,使各项任务细化、实化、具体化。各村、各单位要树立全局观念,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分工落实,尽心履职,认真完成好各项任务。

3、强化监督管理。要定期组织人员对重点领域进行明察暗访,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非法集资苗头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我镇社会和谐稳定。

附件:宣传标语

附件:

宣传标语

1.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

2.远离非法集资,建设美好生活

3.珍惜一生血汗,远离非法集资

4.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

5.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自觉抵制非法集资

6.抵制高息集资诱惑,理性选择投资渠道

7.树立正确理财观念,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8.防范非法集资,人人有责

9.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活动风险自担

10.拨打961555,举报非法集资,社会有益,个人有奖

11.心中无贪念,骗局远身边

12.诈骗手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13.取款转账多留意,小心坏人设陷阱

14.执法办案有规范,怎会汇款到个人

15.欠费通知要核实,大额汇款要谨慎

16.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17.难分电话真与假,请您拨打110

18.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19.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20.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21.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

22.十人受骗,九人贪财

23.诈骗知识不可少,多方求证保荷包

24.严厉打击诈骗犯罪,维护社会诚信体系

25.积极举报电信诈骗,警民合力共构平安

26.全民参与防范,骗子有孔难入

27.幸福平安中国梦,防范诈骗全民行

28.凡是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骗子

29.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都是骗子

30.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和转账的,都是骗子

31.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2

关键词:银行卡;短信诈骗;法律风险;防范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77-02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银行卡已成为居民个人使用最为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与此同时,随着手机的普及,各种形式的银行卡短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银行卡短信诈骗的主要手段是,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方式,假称持卡人的银行卡在某处消费或卡的信息资料被泄露,诱使持卡人拨打短信中指定的电话号码,再以银行或银联“工作人员”的名义,进一步谎称致电人持有的卡发生了交易,并称其银行卡可能被伪造并使用,诱骗持卡人在自动取款机上进行相关操作,将卡内资金转入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内。

银行卡短信诈骗缘何猖狂并迅速蔓延?其折射出银行服务与管理方面缺失、法律空白、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等一系列法律问题。

一、银行在银行卡短信诈骗中面临的法律风险

1.诉讼举证困难的风险。“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理民事诉讼案件的基本证据规则,但一些法院在审理银行卡短信诈骗纠纷时对此规则有所突破,认为持卡人不仅不了解银行内部操作流程和系统数据记录,而且在某一交易环节也难以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如果银行以持卡人过错提出抗辩,银行须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并举证证明持卡人存在遗失或出借银行卡、泄露密码或身份资料、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等过错行为,否则将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风险。应当指出的是,虽然银行掌握持卡人相关交易记录等资料,具有系统、设备和资金等优势,但客观而言银行面对的客户量非常巨大、交易渠道众多且交易环境复杂,几乎不可能监控到客户遗失或出借银行卡、泄露密码或身份资料、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等行为,也难以做到全面收集相关证据,因而这种举证机制实际上不适当地加重了银行的责任,甚至可能助长道德风险。

2.声誉损失的风险。发生银行卡短信诈骗事件后,银行除可能承担经济损失外,还可能面临多种声誉损失的风险:一是如果银行在诈骗事件中存在违反监管规则的行为,监管部门可能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提出公开批评,进而导致其银行卡业务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及安全性受到广泛质疑。二是由于银行卡客户数量众多且层次复杂,加上近年来银行卡短信诈骗案件频发、受害者较多,由此引发的客户投诉和银行被诉案件也明显增加,不仅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而且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经常引发各类媒体的大量负面报道甚至集中炒作。三是银行在个别银行卡短信诈骗案件中败诉的影响极易通过网络等媒体被迅速扩散并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出现多起类似客户投诉或集体诉讼,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

二、银行在银行卡短信诈骗中的法律责任

与一般短信诈骗不同,在银行卡短信欺诈案中,犯罪分子利用的是人们对银行卡安全信任程度不高的心理。此类诈骗手法屡屡得逞,暴露出银行的管理漏洞,主要表现出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储蓄实名制落实不彻底。2000年,国务院《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规定个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时,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件,使用实名。但实践中银行营业员鉴别身份证真伪的唯一手段就是观察上面的照片跟存款人是否一致。储蓄实名制对不法分子来说形同虚设,在银行卡短信诈骗案中,诈骗分子用于接收诈骗款项的银行账户都是用假身份证开立的,实名制“名”不符“实”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也给公安机关破案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如果证据证明银行在这些方面存在过错,应当根据过错大小承担相应责任。

2.服务和管理存在一定缺陷。首先,银行在推广新业务时,对持卡人进行必要的风险揭示和安全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其次,统一客服号码和普通号码在银行服务中并行,造成了消费者的误解。再次,消费者在接到欺诈短信后向银行客服和值班电话查询而无人接听的情况,消费者情急之下拨打欺诈客服号码导致上当受骗。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如果银行服务和管理缺陷是消费者受骗的原因之一,则应当根据过错程度承担责任。

3.银行卡安全性不足。目前,我国银行卡大多采取磁条卡技术,存在易读取、易伪造和保密度较差等缺陷。犯罪分子通过短信,即便无法诱骗持卡人转账,只要骗取了账号和密码,就可以复制假卡实施犯罪。如果因为银行卡自身安全性不足造成消费者损失,银行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三、银行防范银行卡短信诈骗法律风险的措施

1.建立完善有效的身份证件制度。依法严格审查身份证件,培训提高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对虚假身份证件的识别能力,熟练掌握各类有效身份证件的主要防伪标记和外观特征,特别注意从身份证件记载的一些关键信息(例如照片、身份证号码有关数字的特殊含义等)核对客户身份。注意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以及第二代身份证阅读机具等方式提高身份证件的审查效果,在确认伪造身份证件后应扣留身份证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或向公安机关报案。诈骗使用的通讯号码和银行账户都是通过伪造的身份证明开设的,因此,开发不易伪造的身份证,实现个人身份信息全面联网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途径。在此基础上,完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实现通讯号码实名制,以便相关机构可以便利查验证件真伪,从根本上保障违法必究。

2.规范管理和服务,加快技术更新要严格审查开户人资料,真正执行储蓄账户实名制。银行有责任对客户进行安全提示和指导,让客户在银行卡安全及面临的风险等方面享有充分的知情权。银行和客户沟通一律使用标准客服号码,不断优化银行统一客服热线自助语音系统程序和人工服务程序,及时为持卡人提供欺诈应急处理服务,同时注意提高客服电话的接听和处理效率,避免因接听和处理滞后导致损失扩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自助设备银行卡交易情况的监控,并且按规定妥善保存自助服务区域相关录像资料,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银行要加强技术更新,加快对现有银行磁条卡系统的升级改造,提高制作伪卡的成本和技术难度。

3.充分提示相关风险。实践证明,相当一部分银行卡短信诈骗案件是因为持卡人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而引发的,因此,银行应注意采取适当方式向持卡人充分提示银行卡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关风险(包括不法分子常用的各种欺诈手法),提高持卡人主动防范风险的能力。例如,正规的短信内容一般包括发生交易的银行卡卡号(或卡号的最后若干位数),并且短信会通过特殊的号码发出,而不是普通的手机或小灵通号;输入密码时应作适当遮挡,避免他人窥视;不要随意抛弃自助设备打印的交易凭条,避免泄露账户及有关交易信息;办理网上银行业务应直接登录银行官方网站,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等。

4.加强对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电子支付越来越普遍,人们的资金流转更为便利,诈骗手段也随之变化多端,给资金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消费者缺乏对银行卡短信诈骗的防范意识,同时对一些基本的银行业务流程不熟悉,也是犯罪分子最终得逞的原因之一。因此,银行要积极宣传普及金融安全知识,特别是新业务的知识;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在使用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及信用卡等服务时,应当仔细阅读服务协议,尽到安全防范和保密义务,使自己免受不必要的损失。

面对银行卡短信诈骗的大面积爆发,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运营商应规范其行为;银行应加强管理;现行法律并未将发送不良短信规定为违法行为,也没有对通讯企业有相应的管理要求及责任约束,应该通过法律的形式对短信息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规范。如何从法律层面上加强对不良短信的监管与控制是目前政府和群众最为关心的,因此,从长远来看,只有通过立法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遏制层出不穷的短信诈骗活动。

thebankcardriskandpreventionintheSmSfraud

SUChun-yu

(Changchuntrainingcollege,agriculturalBankofChina,Changchun130012,China)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3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等方式不断翻新诈骗手段,电信网络诈骗愈加呈现出手段高科技化、形式多样化、过程迅速化、作案隐蔽化的特点,防范打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作为最贴近客户的基层部门,XX银行XX分行营业部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集中宣传月活动。

宣传月活动期间,采取了以“厅堂网点+社区”模式,扩大了宣传阵地,为防范网络诈骗知识宣传搭建良好平台。坚持开展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制度措施的学习,及时转发身边查堵案例和上级行的风险提示。在厅堂网点的柜台区、网银区、理财区、自助区及其他显著位置均摆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卡片,由大堂经理进行发放并逐一介绍防范诈骗知识;柜面人员严格落实转账业务的提醒工作,做到观察转账客户的情况,对转账客户主动询问汇款用途、收款人情况及关系等,主动提示风险,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同时,我行利用各网点位置优势,在附近商超进行宣传。业务拓展人员深入周边社区,向居民发放宣传材料并进行讲解,引导公众了解掌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措施、掌握基本的应对方法。在社区活动中,为中年妇女、老年人等易受骗人群总结出几类常见诈骗手段:通过电话告知电话欠费,邮包有毒或枪支,社保卡被盗用等等借口,欺骗身份被盗,需转接公安,要求客户开通网上银行然后告知用户名密码或者将资金转账至指定账户。并指导他们如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以及注意个人信息防盗等。

XX银行XX分行将继续强化日常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在做好为民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通过服务客户、服务民生,切实保护公众客户合法权益,提高客户满意度。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4

新规聚焦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在畅享移动支付便捷性的同时,有哪些风险值得消费者关注?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电子钱包撬动支付方式革命

先闭上眼睛想想,上一次使用现金是什么时候?吃饭扫码付款、看病微信支付、电费水费用支付宝……衣食住行“无现金”消费悄然流行。从纸币到银行卡再到移动支付,支付方式革命正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着商业的版图。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安全、便捷的移动支付,在中国或将逐渐成为主流付款方式。

自2013年6月正式上线以来,移动支付正在加速渗透各类场景,并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显示,2015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38.37亿笔,金额108.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6%和379.06%;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98.61亿笔,金额21.9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166.5%。

微信红包和转账是微信用户开始“无现金”生活的重要尝试,且数据惊人。除了红包和转账,在民生消费等诸多场景都接入微信支付。仅在滴滴打车中,移动支付平均每日减少超过800万次现金使用。微信支付在线下的门店接入总数已超过15万。

据蚂蚁金服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352个城市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辐射全国。包括车主服务、政务办事、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等在内的9大类58种不同类别的服务,为超过1.5亿的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体验。

支付方式的变革,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当前多种支付方式共同竞争,改善支付环境,提升消费体验,也是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移动支付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微信团队分析,在传统行业中,每次购物阶段结算是一次生意的结束。移动支付中,几乎每个到店顾客都代表着一个微信iD,是商家获得“下一单生意”的起点。

在公安部经侦局和网安局的指导下,中国银联的《2015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尽管存在一定安全问题,但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正在逐步形成,整体月均移动支付消费金额和频率较上年均有所上升,且无论是实物类消费还是虚拟类消费均比2015年有显著增长。

不法分子对电子钱包虎视眈眈

第三方支付“井喷式”发展,也伴随着一些风险。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猖獗诈骗,通过账号盗取及劫持木马等技术手段,对消费者的“电子钱包”虎视眈眈。

针对新支付方式的诈骗手法升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也跟着升级。腾讯支付安全联合艾瑞咨询《2016腾讯支付安全大数据报告》显示,支付诈骗骗术五花八门,其中冒充公检法占比38%,位居第一;冒充客服其次,占比12%;诈骗短信、电话紧随其后,占比11%。

据360安全专家刘洋介绍,最近一年来,随着手机支付、快捷支付等现代网络支付方式的兴起,骗子们也开始更多利用新的支付方式进行诈骗。例如微信红包诈骗,微信aa红包诈骗,微信虚假公众账号诈骗,微信投票、点赞诈骗,微信扫码关注诈骗、虚假微商诈骗等。这些诈骗手段比较新颖,让人难以识破。

从腾讯支付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近一年来,骗子利用手机木马实施诈骗成为趋势。用户手机一旦被骗子的木马病毒感染,病毒将自行编辑复制用户整个通讯录,以用户名义向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病毒短信,导致更多人上当受骗。

消费者个人信息被窃取。

刘洋介绍,一些新型的黑客攻击技术也在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比如,伪基站可以伪装成任意号码向用户发送诈骗短信,并诱骗手机用户登录钓鱼网站;钓鱼wiFi则可以直接监视接入该wiFi网络用户的所有上网行为。此外,远程篡改家用路由器,远程入侵智能手机,远程入侵网络电视盒等新型攻击方式也对消费者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而针对nFC“闪付”,利用特制的读卡器隔着厚厚的钱包和衣服也能读取闪付卡数据。对这些新型攻击方式必须提高警惕。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柳勇认为,网络支付安全本身不是第三方支付的问题,而是用户信息安全问题。现在众多网络诈骗的源头是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不法分子可以“精准诈骗”。目前移动支付形式多样,关键还是要保护好用户的核心信息。

换手机或换号码,易导致“电子钱包”不再安全。

“都用手机支付,万一手机丢了,钱怎么办?”记者采访发现,这样的疑问,是许多用户的担忧。消费者一旦更换手机号,各类不便接踵而至。例如,2015年11月11日,佛山的朱小姐用新号开通支付宝,然后把旧支付宝账户上的1万元转到新账户。没想到她的新号码属于“二次放号”,朱小姐重新注册的支付宝可以设置登录密码,但是支付密码却是由前任机主设定。这也意味着,她转进去的钱,无法使用。

刘洋介绍,使用二手手机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在手机中的支付宝、淘宝等应用中借助设备实施盗刷,或者用专门软件进行手机恢复。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近一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移动支付的规模越来越大,考验着金融体系的安全。

据《2015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遭受网络欺诈的消费者未获得有效赔偿,在遭遇网络支付欺诈并产生损失的调查中,网络支付欺诈追损难度较高,损失全额或部分追回的仅4%,绝大多数是消费者自行承担全部欺诈损失,这一比例高达88%。

支付机构挪用资金现象。此前,上海畅购、浙江易士、广东益民三家企业因涉及挪用备付金、非法吸储,已被吊销《支付业务许可证》。多家涉及移动支付业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因存在通过非客户备付金账户存放并划转客户备付金等严重违规现象,被央行处以高额罚款。

专家表示,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规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挪用支付账户沉淀的客户备付金现象十分普遍。一些移动支付机构将客户资金用于投资或放贷,一旦出现资金问题会导致无法兑付等问题。央行此前已出台政策规范移动支付账户沉淀资金管理,但从当前查处的违规情况来看,支付机构仍然可通过渠道、托管银行履职不力等漏洞挪用客户备付金。

如何保护好你的电子钱包?

如何保护好你的“电子钱包”,这个问题不容忽视。如果消费者上网习惯不安全,就容易导致受骗几率增加。

腾讯支付安全负责人许国爱表示,大部分用户风险防范意识较低,存在安全隐患。报告调研样本中,75%的用户多账户使用相同密码,80%的用户随意连接免费公共wiFi。建议广大用户提高支付风险意识,不同账户建议使用独立的密码,连接公共wiFi时不执行支付等敏感操作。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研究员陈莉认为,企业要做好风险控制,合规合法操作交易,避免技术缺失带来的资金安全风险。用户也应该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轻信不明网站、短信以及电话。

“移动支付安全应成为支付产品客户体验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总经理袁晓寒认为,从短期来看,消费者账户信息安全保护、移动终端环境安全、网上商户入网管理、网络账户实名制等方面仍需产业相关方持续关注,从支付产品看,未来的创新或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让消费者真正做到放心支付。

目前,不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针对手机支付都作出“全额赔付”的承诺,并推出了账户保险。但对于用户而言,第三方支付提供商能否不断升级技术,提供更具安全感的产品体验,消费者出现资金损失,平台是否能快速响应,是对电子支付工具的首要要求。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5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1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银行卡诈骗案件的手段,然后探讨了银行卡诈骗案件发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范银行卡诈骗的方法,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银行卡诈骗案件原因分析

银行卡作为现代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作为一种记名无面值支付工具,因其具有功能齐全、轻盈易带、方便安全、低成本运行等优点,使其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它的推广和使用,对于减少现金的使用、改善流通环境、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银行卡给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往来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银行卡本身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针对银行卡的犯罪也就应运而生。例如银行卡诈骗、恶意透支等不法行为。

一、当前银行卡诈骗案件的手段

不法分子进行银行卡诈骗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通过在自助银行门禁上安装盗码器、偷录装置、针孔摄像机等方式盗取持卡人银行卡磁条信息和密码信息,并在盗取信息后制作伪卡盗取银行卡内资金;利用互联网实施不法,在互联网上设立假冒银行网站,以骗取持卡人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方式将持卡人银行卡内资金盗走;利用黑客软件、网络病毒盗取持卡人银行卡号和密码,然后盗取持卡人的卡内资金;利用atm机实施不法,他们在atm自动柜员机的插卡口、出钞口等处设置障碍,窃取卡内资金。另外还有伪造紧急通知,偷换银行卡,利用手机发送中奖短信或者假冒消费提示短信的方式等几种主要欺骗手段来进行诈骗。

二、银行卡诈骗案件发生的原因

银行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通过对以往银行卡诈骗案件进行仔细分析,造成银行卡诈骗案件高发的主要原因是:①银行卡的技术含量低、防伪性差、易于伪造;②银行部门对银行卡管理不到位,保密制度不落实;③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银行卡的安全保密性认识不够,防范心理不强。银行卡诈骗案件形成的原因可以细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银行卡的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我国银行卡上所使用的防伪防盗窃技术是非常简单的磁条式技术。这种磁条式的银行卡技术含量低,防伪性差,制造容易。同时制造银行卡所需的磁卡读写器及程序盘,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如果再配上电脑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读卡、写卡和输入密码,以此来更改银行卡磁条信息,变造银行卡就易如反掌。

(二)发卡银行营业场所设备及防范设施不到位

atm自动柜员机的密码键盘外露、操作台过大、未设置监控设施及一米黄线等,使不法分子很容易与持卡人接近,通过窥视、观察持卡人按密码的手势操作就能够轻易获得持卡人的操作密码,为不法分子伪造或变造银行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发卡银行营业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从我国信用卡队伍素质现状来看,由于银行卡业务发展很快,许多银行的业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便匆忙上岗。但是银行卡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业务,因此产生了岗位新、人员新的问题,难以适应工作需要。有的从业人员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往往铤而走险,给所在发卡行造成资金损失。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

银行卡挂失制度不完善,当银行卡丢失时不能做到当时报失,当时生效。同时内部管理不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尚未健全,措施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因为银行卡风险分散在业务的各个环节,哪个环节失控都可能产生漏洞。

(五)发卡银行忽视对风险的防范

发卡行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管理”的思想,忽视对风险的防范。据统计,我国目前的银行卡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其中有80%的银行卡都是“睡卡”,与发卡数量极不相称。虽然数量上去了,但目的是没有达到的。

(六)银行的监管手段落后,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一些发卡银行风险意识不强,对持卡人的资信情况不做及时了解,致使不正常的用卡现象不能够及时被发现,这种案件在各发卡行均有发生。不法分子就钻这个空子,另外,发卡银行对其特约商户、取现网点管理不力,以及持卡人自身防范意识淡薄这也是不法分子能够轻易窃取卡号、密码的主要原因。

三、防范银行卡诈骗案件的方法

(一)银行要提高银行卡技术和加强管理

(1)银行卡技术上的保障

在技术措施上,商业银行加大科学技术投入,银行卡含量“再镀金”。目前银行卡不法问题的关键是磁条卡技术的缺陷。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是用智能卡取代磁条卡,并逐步采用安全性更高的识别技术和系统,以达到新的数据加密技术和智能卡标准。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

(2)法律和内部规章制度的保障

首先从立法上抓起,尽快出台银行卡条例,要通过立法来强化各商业银行的保密义务和保密意识,确保银行卡保密工作得以落实,是监管机关所应开展的首要工作。

(二)银行卡用户要加强防范

现在银行卡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因使用不当或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带来一些麻烦。尽管各发卡机构在预防、打击银行卡欺诈、保护持卡人权益方面一直在努力,但银行卡用户要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

(1)保护银行卡账户信息安全。银行卡用户拿到新的银行卡后,要立即修改初始密码,不能设置过于简单的弱密码,任何情况下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银行卡密码。

(2)使用自助银行(atm)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一定要留意周围是否有可疑人,操作时应避免他人干扰。

(3)要注意手机短信诈骗案件,遇到虚假短信或电话诈骗应这样处理:任何情况下不要透露您的银行卡密码,无论是银行还是公安机关都不会提出索要密码的要求。

(4)如果不小心落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骗局,应这样减少损失:及时拨打发卡行热线电话或直接向银行柜面工作人员报告欺诈交易,要求银行冻结银行卡账户。对已发生损失或情况严重的,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或发卡机构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祯.当前我国银行卡诈骗的手段及防范措施.金融科技时代.2011(10).

[2]张晓荣.试述当前我国银行卡诈骗案件的新手段及防范措施.经济视角.2010(2).

[3]宋涛.银行卡诈骗的思考.技术与市场.2009(8).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6

这种情形被细心的大堂经理和柜员看在眼里,联想到联社正在开展的防范电话网络诈骗活动,便立刻提高了警惕。柜员接连向客户问道:“您转这么多钱家里人知道吗?那个账户的人您认识吗?”客户不等柜员说完就立即说道:“我有事急需办理转钱,你们不要管这么多。”并在电话中问对方到隔壁银行办理转钱行不行,得到对方同意的答复后,转身就向营业厅外走去。大堂经理和保安试图劝阻,但客户情绪激动,毫不理会地走出了营业厅。

柜员立刻将该情形报告给信用社会计主管,会计主管随即追了出去,赶忙和客户说:“您不要激动,需要转这么多钱干什么?您再说说情况。”并将当前电话诈骗的典型特征、常用手段以及发生过的真实案例告知客户。但这位中年客户仍不听劝阻,一边推起路边的摩托车一边指指衣服口袋中没有挂断的电话。对此,会计主管更加明白了客户转账是被电话诈骗的真相,连忙对他说:“您先不要走,请把电话给我,我帮您问问具体什么情况。”接过客户电话后,会计主管向“电话那头的人”几番发问,“电话那头的人”得知事情败露,便挂断了电话。

此时,客户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遇上了电话诈骗,随即终止了到隔壁银行办理转账的业务,并道出了事情原委:中午下班的时候,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我是公安局的,因为你牵扯一桩案件,你的所有资产将被扣划,为了保全你的资产,你需要将资产转到指定账户,等事情处理完了,再把钱返还。在此期间要严格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电话要保持通话状态。”平时安分守己的他一时心急,就失去了判断能力,急急忙忙来办理转账。如梦初醒的客户连声向工作人员道谢,激动地说:“俺辛辛苦苦挣的钱要是被骗了,真不知咋活下去,你们信用社时时处处为客户着想,不愧是俺老百姓的银行。”

今年以来,博山联社在辖内深入开展了防范电话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并紧密结合新的诈骗形式和特点,进一步充实员工培训和宣传的内容,积极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和金融秩序。截至目前,该联社已成功防范电话电信诈骗事件两起,保障了客户十余万元资金的安全。

文/钟以通徐琳浙江兰溪农村合作银行

近年来,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对特殊消费者群体的金融服务水平,浙江兰溪农村合作银行制定相关办法,从沟通方式、服务渠道、服务设施等方面入手,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消费者群体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让其真正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一路“绿灯”。

6月21日中午,一位年近百岁的农村老人拄着拐杖冒雨来到白沙分理处支取养老金,目的是为了买大米。该分理处工作人员和大堂保安热心地帮助她办好了取款手续之后,分理处主任会同经商户钱某一道帮老人买好大米,还专程送回家。

自从办理农民养老金业务以来,兰溪农合行努力做到沟通无障碍。为与听力障碍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各营业网点安排有经验的大堂经理进行业务引导,对容易引起歧义的重要业务环节耐心使用文字交流,防止手语服务不清晰造成误会。

此外,做到服务无障碍。为减少特殊消费者群体的等候时间,该行专门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灵活安排老弱病残孕等客户优先办理业务。同时,将服务延伸到柜台之外,为不能亲临柜台且有需求的特殊客户提供上门服务,赢得了各方好评。

为特殊消费者群体

开通绿色通道

案例一:

面对当前电信诈骗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山西省阳城县联社充分利用柜面这一最后关口,对客户在办理短信签约、异常汇款、大额预约取现等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在全联社柜面开展“多一句提醒,多一层保护”活动,切实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客户大额预约取现提醒。该社针对客户大额预约取现风险较大、时间不固定等因素,要求柜面员工在当日下班后,对预约客户依次电话提醒,一方面落实客户取款金额,侧面了解取款用途等,防止上当受骗;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次日合理的业务办理时间和窗口,提升效率和安全性。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7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蒸蒸日上。它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服务,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商机,但随之而来,网络金融诈骗等一系列利用网络在金融领域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给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金融的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本文着重从网络金融诈骗的现状、特点、方式、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规制网络金融诈骗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金融诈骗规制

作者简介:俞庶言,浙江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020-02

网络金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网络与金融的结合。它利用电子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在数字化金融信息,电子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推进金融机构的虚拟化,实现金融交易的无纸化和金融市场的网络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移动电话等工具的普及,全球金融业的电子化程度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网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蒸蒸日上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等电子支付产品的广泛应用。

 

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其技术基础的不同,而计算机网络给金融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运行方式和行业理念的变化。网络金融的主要特点有:(1)虚拟化。网络技术的引进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比如经营场所由实体柜台变为虚拟的网址。(2)高效性。网络金融的使得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联系从柜台式接触变为通过网上的交互式联络,这种交流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缩短了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反馈时间。(3)经济性。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无需承担经营场所、员工工资等费用,较之传统金融服务经营成本明显要小。但事物总有其自身的两面性,网络金融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风险。

 

金融本身就是一个脆弱的东西,而网络也有其自身的技术风险,两者加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原本就脆弱的金融变得更加脆弱。比如,相关数据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丢失,或者技术系统没有更新换代,与之带来的损失都是巨大的。网络金融犯罪的类型主要有:破坏金融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盗窃或篡改金融网络信息的犯罪;以网络为工具实施的网络金融犯罪。其中我们相对比较熟悉又能感同身受的就是最后一种——以网络为工具实施的网络金融犯罪,而在这类中又以网络金融诈骗居多。

 

一、网络金融诈骗的概述

近年来,网络金融犯罪呈上升趋势。例如2009年吵得沸沸扬扬的花旗银行网银巨额失窃案。2009年12月25日,美国政府官员近日表示,联邦调查局目前正在调查一桩针对花旗集团的网络安全攻击案件,该集团怀疑电脑黑客通过网络安全漏洞窃取了巨额资金,造成数千万美元的巨额损失。2012年发生在国内的济南平阴特大“炒黄金”系列网络诈骗案。该案中的犯罪嫌疑人范某,李某、贺某等为实施诈骗行为,虚构“香港恒达金融国际有限公司”,以贺某设计开发的“恒达公司黄金平台交易网站”为依托,租用操盘软件模拟国际黄金网站走势,并指使聘用的业务人员,通过百度搜索电话号码,广泛进行电话联系,利用投资人快速致富的心理,冒充黄金投资人、黄金分析师等角色,告诉联系人炒现货黄金业务很赚钱,并通过网络发出网络模拟操盘,当与对方达成投资意向后,便诱导其将资金投入指定的炒作账户,然后通过后台操作,将投入的资金全部流入犯罪嫌疑人个人账户,从而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由于网络需要以计算机为载体,因此网络金融诈骗实际上属于利用计算机实施的金融诈骗。《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利用计算机诈骗本质上和其他诈骗是一样的,即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但它因为有了独特的犯罪工具(或手段)——计算机,而有着不同于普通诈骗犯罪的特点:(1)犯罪主体技术性强。网络金融诈骗,由于它实施犯罪的工具是网络,决定了犯罪人是懂计算机和网络的人。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与特性,又洞悉计算机及网络的缺陷与漏洞。(2)犯罪隐蔽性好。网络的虚拟性使犯罪分子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不与被害人进行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诈骗活动。并且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往往使用虚假的身份证及其他相关信息,难以追踪定位。(3)犯罪取证难。由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很容易被篡改和删除,而且删除后不保留任何痕迹,加上很多信息系统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安全防范设置不强,不具备数据保护、审计等功能。犯罪分子实施破坏、窃取数据后,系统没有自动保留犯罪痕迹,所以案发后也无法取证和调查。(4)犯罪成本低,收益高。犯罪分子不用锁定特定犯罪对象,只需呆在家中,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轻点鼠标就可以修改信息或者将诈骗信息出去,几秒内收益可能就有几十万。(5)犯罪影响广。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犯罪人一条诈骗信息,可能几秒之内,该信息就能覆盖全球,因此它的受害人不仅仅局限在一个省份甚至一个国家内。

 

二、网络金融诈骗的主要类型

(一)网银诈骗

以网银系统升级或者动态口令牌过期更换为由,诱骗客户登录假冒网站,并窃取账户信息,进行快速转账,盗取账户内资金。

(二)中奖诈骗

经常点开一个网页就会跳出一个窗口说:恭喜你成为今天被我们抽中的幸运观众,获得联想笔记本一台,请填写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

(三)网址或者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设计的诈骗网站网址与正规网站网址极其相似,往往只有些微的差异,不仔细分辨很难发现。当用户登录虚假网站进行资金操作时,其财务信息将通过该网站或者网址泄露出去。

 

(四)网络传销诈骗

比如以网络购物为幌子,假借“电子商务”“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等,吸引会员购买一定数额的商品,并推荐他人参加购物成为会员,根据下线会员的数量或购买商品数额的多少获得奖励。

此类诈骗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统计,2004年,这个中心接到的欺诈事件报告一共达到223起,犯罪分子都是通过使用“盗号木马”、“网络监听”以及伪造的假网站等手法,盗取用户的银行账号、证券账号、密码信息和其他个人资料,然后以转账盗款、网上购物或制作假卡等方式进行诈骗。

 

三、规制网络金融诈骗的对策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8

你涉案了

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微信,告诉你身份信息被盗用或其他原因已经涉嫌重大案件了(如贩毒、洗钱和非法集资等),有的甚至把你的照片做成了一个假的通缉令,有的则留有所谓公安机关的固定电话,让你不信可以查询等等,然后为了证明清白或保护资金财产安全,把你名下所有的财产全部转到所谓的公安机关安全监管账号或资金比较对账号,从而实施诈骗。近日,就有老人中招。他们的资金转到的不是安全监管账号,而是犯罪分子控制的账户,犯罪分子迅速把钱转走,他们的钱大多情况下是肉包子打狗一去无回。

防范对策:接到此类电话、短信等,首先不必紧张,不去理会,因为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办案从不会叫你把钱转到某账户的。其次,把这件事告诉子女、亲戚和朋友商讨对策,也防止他们上当受骗。再者,若还半信半疑,可直接打110报警。

你欠费了

冒充电信、邮政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通知你电话欠费、电视网络欠费、取包裹快件和公积金账户冻结等,先套取您的身份信息和家庭住址,然后再实施诈骗。

防范对策:接到此类电话,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信息,要么立即挂断电话,要么学会套对方信息,问清楚了自然也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高息诱惑

冒充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和理财公司、p2p网贷平台公司等金融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如告诉信用卡透支欠费、推销高收益理财产品,进行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及传销等。你看中的是比较高的利息,诈骗团伙看中的则是你的本金。

防范对策: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相信电话、短信、微信和网络推销,高收益的理财往往伴随高风险。只要不贪心,稍加留心,就不难识破骗局。买理财产品到正规金融单位营业网点比较靠谱。

威胁恐吓

假扮黑社会老大或马仔给你打电话,称你子女或孙子、孙女人在他们手上,拿钱放人,否则要撕票。或称你的儿子犯罪了,有难等等。

今年2月29日,家住北京永定门附近的老年客户杨女士来到某银行网点,神色慌张但情绪较为激动,要求将卡中58万现金宝快速赎回并且提现。银行大堂经理及时发现并立即提示客户的手机一直保持通话状态,但该客户表示不能挂断电话,并且要求银行员工不能出声。大堂人员就用纸笔和客户沟通,得知在家中固定电话和手机均接到其女儿被人控制且殴打致伤的消息,并通过电话向杨女士播放了其女儿的哭喊声和求救声,随后要求杨携带20万现金到指定地点并且不能挂手机,否则就会将她女儿杀掉。了解情况后,银行人员高度重视,初步判断该客户接到的电话为“电话诈骗”,并拨打110电话报警;然后又要了杨女士家人的电话,与其进行了联系,其“家人”在电话中说“我让他们绑架了,你们不用管了”就挂断了电话。10分钟后,永定门派出所民警赶到银行,一同对杨女士进行劝解,但杨女士执意不挂电话,并且不让银行员工说话。此时银行工作人员坚持劝说客户和电话中的诈骗人员进行周旋拖延时间。突然客户的手机有多次呼入电话,银行人员反复提醒客户挂断电话并接电话,客户终于在银行工作人员劝说下,挂断了诈骗嫌疑人的电话,接听了呼入电话,此刻客户突然听到电话中传来了自己女儿的声音,其女儿正在单位工作,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至此,在警方和银行员工的努力下,成功堵截了一起电话诈骗案,使杨女士免遭资金财产损失。

防范对策:此类诈骗,恐吓、恫吓是手段,诈骗才是目的。因此,接到此类电话、信息,不去理会。如果不放心,要么先挂断电话与家人联系核实,要么打110报警,不必惊慌失措。

冒充熟人

通过冒充亲戚、朋友、同学、战友、老部下等身份进行诈骗。有的通过伪装基站虚拟熟人电话号码、声音进行诈骗。有的则通过QQ盗号和微信设置与熟人一样的头像进行诈骗。

防范对策:识破此类诈骗关键点在于电话向熟悉的本人进行核实。若是多年未见的熟人最好见到本人才能相信。特别是通过QQ和微信聊天借钱和要红包的,大多为诈骗。

你中奖了

冒充电视台、公司和税务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谎称你的发票、、手机摇一摇、观看节目等中奖了,请你把个人信息和地址发给他们,给你免费寄奖品,或您先交少量的税或邮费,再领大奖等。或设置和发送钓鱼网站诱人点击和上当受骗。这是诈骗分子玩的“大数法则”,总有人因所谓“中奖”而上当受骗。当有人看中他们的奖品,他们骗的是“中奖人”的税或邮费及个人信息。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9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防范;对策

一、绪论

从1985年中国银行广东珠海分行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开始,截止2010年国内信用卡发行总量已经达到2亿张。信用卡产业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而且随着中国银行业全面进入零售银行时代,作为个人银行业务主要载体的信用卡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然而相比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近八十年的信用卡发展历史,我国的信用卡体系还不够成熟完善,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上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

二、信用卡风险分类

国际上通常将信用卡风险主要分成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三大类。

(一)信用风险

信用卡的主要功能是透支功能,而透支功能是以持卡人的良好信用和经济基础为前提的,持卡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发卡行偿还贷款和利息。然而,持卡人由于经济状况恶化、或是发生地震等不可抗拒的灾害时无力偿还贷款时,就会产生信用风险。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又可以分为由银行操作引起的风险、由个人客户操作引起的风险以及由特约商户操作引起的风险。由银行操作引起的信用风险指因发卡机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以及管理监督机制和流程未被切实履行或者员工操作不当而产生的风险。如发卡机构员工越权进行信用卡的审批,违规发放信用卡。由个人操作引起的风险指持卡人安全用卡意识不强,信用卡丢失后不及时挂失;密码设置过于简单,丢失后很容易被破译或被他人掌握;或是误入钓鱼网站,被不法之徒骗取钱财等。由特约商户操作引起的风险是指由于特约商户内部人员利用制度上的漏洞与不法分子勾结作案,通过受理黑卡或假签购单进行诈骗,套取银行资金。

(三)欺诈风险

信用卡诈骗有真卡诈骗和伪卡诈骗两种。真卡诈骗大多是由于银行管理制度的问题造成的。假卡诈骗是犯罪集团或不法分子利用假卡、废卡进行消费、恶意透支或通过对网络信息进行修改,给持卡人、商家和发卡机构造成损失。

此外,信用卡风险还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三、信用卡风险的危害

信用卡已经成为都市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信用卡风险可能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作造成较坏的影响。一方面,信用卡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交易方式,信用卡风险会对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信用卡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方式,也是商品交易非实物货币的必经之路,如果信用卡风险爆发,将大大增加商品流通的成本和风险,如果风险扩大到危机的严峻程度,将严重破坏人们的商品交易信心,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

四、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诚信意识,加强法制建设

良好的社会道德体系和诚信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诚信意识不仅有利于信用卡业务的长远发展,更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立足点。

虽然现行法律对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等四种情况进行处罚,然而近些年来,信用卡诈骗犯罪出现手法多样化、隐蔽性强等新特点,特别是信用卡网络诈骗盛行。因此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应加快信用卡的立法工作,使信用卡业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保障信用卡业务顺利地向前发展。

(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借鉴外国成熟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等信用制度。提高对持卡人的信用审核和监管力度,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独立审查资信,保证审查的质量和效率。

(三)加大信用卡审查力度

对信用卡申请人进行资信审查是防范性用卡风险的第一道关卡。银行应首先从自身内控制度做起,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并加强对信用卡审核部门的监管力度,保障信用卡业务审核流程严格有序。其次,发卡机构应严格审查申请人的申请资料,保障各项内容的真实性。

(四)加强透支管理、透支额度控制及交易监控

透支是信用卡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由于透支的产生和信息反馈存在时差,因此,银行就处在了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因此,应加强对持卡人的日常监督,防止持卡人扩大透支和拖延还款。此外,还应严格控制新卡额度,对于没有信用卡使用记录的人,首次开卡额度应控制在一万元以下,资信良好的人可适当提高使用额度。

(五)注意加强催收环节

加大催收力度,采用短信、电话、邮件、信件等方式通知透支未还款用户,并对按时还款的客户提供适当的奖励。发卡银行必须在信用卡产品推出的同时,建立相配套的催收机制和流程。

(六)加强持卡人教育

培养客户养成良好的信用卡使用习惯。首先持卡人在申领信用卡时,应选择适宜的信用卡产品,不要盲目追求过高的透支额度。对自己的信用卡要妥善保管,信用卡丢失后要及时挂失。第二,进行网络交易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他人利用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最后,在发现信用卡账单异常后,应迅速通知商业银行冻结账户,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五、结论

虽然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一定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体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一定能够更加完善有效,同时在安全性提高的前提下也能为信用卡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姚瑶.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风险控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8).

[2]弋涛.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6,3.

电信诈骗的风险篇10

1利用信用证单据业务特点进行诈骗

利用信用证单据业务特点进行诈骗,主要是采取伪造各种虚假单证的形式,骗过银行,获得提货物权。伪造单据是指单据不是由合法的签发人签发,而是由诈骗人伪造或委托他人伪造的,或者对合法签发人签发的单据进行篡改,使之与信用证相符,骗取货款。国际贸易中所使用的单据没有统一或固定的格式要求,银行审单时又没有识别假单证的义务,这样对蓄谋诈骗人而言,伪造单证易如反掌,是的诈骗非常容易得逞。当然,也有诈骗者要求出口商直接寄结算单据给自己,绕过开证行银行进行诈骗。这类情况,虽也属于单据业务诈骗,但和伪造单据不同,这里所有单据都是真实有效的,只是诈骗者可以直接拿到提单等提货的物权,最终导致出口商钱货两空。

2伪造虚假信用证或与银行恶意串通开具虚假信用证

不法分子假冒或伪造印鉴(签字)诈骗,邮递方式寄出的信用假冒或伪造开证行有权签字人员的印鉴(签字),或者信用证中,诡称使用第三家银行密押,但该第三家银行的确认电传却没有证实,企图瞒天过海,假欺骗受益人盲目发货,最终达到骗取出口货物的目的。这种形式诈骗多是不法分子与已倒闭或濒临破产银行的职员恶意串通开立信用证。这类信用证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银行信用过低(或本身就是恶意性陷阱),信用证所依靠的信用并不可靠,导致出口商出货后发现无法顺利结汇,遭遇诈骗,追悔莫及。最近也有利用信用证流转环节进行虚假信用证业务诈骗。开证申请人先通过银行开立真实合法的信用证,但信用证中含有某些不确定的尚待修改的条款,然后绕过原开证行,盗用银行密押或借用原信用证密码前提下向通知行或受益人直接发出修改书,欺骗出口商出货进行诈骗。

3隐蔽设置信用证软条款进行诈骗

软条款信用证又称“陷阱”信用证,指开证申请人开立的信用证中附有某些“陷阱条款”,它具有相当大的隐蔽性。软条款信用证实质是将不可撤销信用证变相为可撤销信用证,使信用证的银行信用性质回复为商业信用性质据此条款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获得随时解除其付款责任的主动权,出口商货款的收回完全依赖于买方的商业信用。在国际贸易术语选择中软条款的设置。如FoB术语术下规定:装船时间另行通知,或规定特定货代承运,或规定船公司、船名、装运期、日地港须取得开证申请人的同意。这些都将使卖方在交货、收汇等方面受控于买方,致使卖方无法主动完成交货,不能按时收汇,是信用证中常见的软条款。如果接受有这类条款的信用证,则卖方在履行过程中,就会极难操作,付款的主动权完全被开证申请人及开证行控制。

4风险防范基本要求

首先,要按合同约定,严格审证。出口商应依据合同认真审核信用证,尤其是对重要条款要重点审核,一旦出现与合同出现不同的地方立马要求卖方及时修改,避免受到欺诈直至“证同统一”,以利制单结汇。在收到客户的信用证时需要严格审证,对信用证中关于提单不合理的要求,对受益人或银行有风险的要求,需通知客户修改信用证,否则极容易造成货款两空和引起复杂的法律纠纷。为了有效减少利用信用证欺诈的恶劣行为,在开立信用证时应该严格制定每个细枝末节,弥补信用证存在的诸多漏洞,促使不法分子无法伪造单据,真正减少利用单证进行欺诈的恶劣行为。

其次要要掌握好“单单一致、单证一致”原则。同时,信用证业务是纯粹的单据交易,出口商能否安全收汇,关键看其所交单据是否符合信用证条款的规定。在信用证业务中,出口商应当加强责任心,严把单据质量关,在认真审核信用证的基础上,认真缮制所有单据,并做到“正确、完整、及时、简明、整洁”,避免出现单单不符、单证不符情况,确保收汇安全。

最后,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有效地防止信用证欺诈,国际结算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这是防止风险的关键。在国际贸易中,无论采用哪种结算方式,都要在清楚了解对方资信情况的前提下,促成国际贸易的完成。尽量选用规避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并采取相关措施尽早防范结算方式存在的风险隐患,保护自身利益,降低在国际结算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赖婧.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控制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2]王正华,吴卫国.从一起信用证偿付案看国际政治风险及其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8(02).

[3]陈晓健.警惕信用证项下的软条款陷阱――对一起信用证争议案的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07).

[4]陈晓健.警惕软条款陷阱――对一起信用证争议案的分析[J].国际市场,2002(02).

[5]刘传慕.一起信用证交易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J].山东审判,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