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十篇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十篇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59:21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1

一、企业财务软件系统管理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软件系统管理的内涵

企业财务软件的系统管理工作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它是一个企业引入财务软件系统时必须首先完成的工作。企业财务软件系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企业帐套的设置,通常会涉及到一些信息的建立、修改和引入等。二是对企业人员管理的设置,人员管理包括人员的录入和权限的录入。三是企业财务软件系统的初始化,涉及到企业的会计科目和初始的数据等信息。最后,还包括一些企业财务软件系统的其他初始化设置。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软件系统管理的影响

总体来说,新的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于企业财务软件系统管理的影响不大,主要体现在初始数据的引入和会计科目核算两方面。新的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于企业需要执行的会计准则进行了规定,同时指出了首次执行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一方面,企业在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调整财务软件系统时,需要对企业的资产及负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计量,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和计量工作需要建立在会计要素分析和计量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企业在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调整财务软件系统时,需要重点编制资产负债表,表的内容需要涉及全方位的数据和项目。

(三)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软件系统管理的发展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软件系统管理需要根据规定进行调整。

一方面,要构建一个新的会计科目核算体系,这是财务软件系统管理调整的基础工作,只要根据模板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另一方面要对企业财务的初始数据进行调整,对于调整后的数据需要进行手工录入,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财务初始数据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新旧会计科目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各个部门及财务软件开发商共同合作,期间需要经过反复的调整,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同时,手工录入还可以为审计提供便利条件,方便后期对有误的信息进行调整。

二、企业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的内涵

企业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企业会计核算的重点,企业财务软件的账务处理系统也可以叫做企业的总账系统,它是企业财务核算系统的核心系统。企业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可以进行企业凭证处理和账簿处理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和较长的时间,因此,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要求。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影响,二是对企业财务数据来源的影响。新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一定的规定,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需要进行再设计,同时,财务报表的内容、格式和附注都必须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修改。

(三)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的发展

企业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中,对于一些财务报表进行了修改,同时也增加了一部分新的报表。修改的财务报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财务的资产负债表,企业资产负债表涵盖了期初和期末金额,资产负债表的数据需要通过财务处理系统体现,数据的来源不能再用以往的设计。二是财务的利润表,企业的利润表在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下有一定的修改,删除了主副业和营业外支出与收入的概念,引入了营业收入和成本的概念。财务利润表同样是建立在财务处理系统上的,财务数据的来源也需要重新设计。增加的报表主要是所有者权益表,这是新的会计准则下需要新报的的财务报表,由于是新的报表在试用上需要时间的证明,因此需要经过一定的测设和再完善。需要注意的是,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软件账务处理系统的发展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需要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深入的了解新会计准则,并在准则规定下做好本职工作。

三、企业财务软件会计核算系统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软件会计核算系统的内涵

企业财务软件会计核算系统是企业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企业会计核算系统涵盖五大部分的工作内容,一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内容。二是企业的应收核算内容,它主要涉及企业的销售系统。三是企业的应付核算内容,它主要涉及企业的进货系统。四是企业的工资核算内容,主要设计企业的认识系统。五是企业的成本核算内容,主要涉及企业的存货系统。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软件会计核算系统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软件会计核算系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各个核算板块下,具体的核算方式增加了难度,同时,还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体系,对企业财务软件会计核算系统的影响较大。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2

鉴于企业财务集中核算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财务集中核算的优势,笔者认为企业在实施财务集中核算之后,应该紧密结合与各单位部门的财务情况紧密集合,特别是其财务变化情况。财务核算的情况变化,在拓展审计思路的基础上,对内部审计的内容、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以期发挥内部审计更为全面的监督作用。

1.内部审计操作程序的规范。

首先在审计方案编制的时候,将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基本原则纳入方案当中,结合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需求,对方案当中的内容进行检查审核,然后进行适当调整。其次在审计方案编制的时候,将各单位部门财务核算原始票据的合理性、合法性、完整性等基本原则纳入方案中,结合各单位部门基本业务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审核。最后,在审计方案中应明确工作重点。在下达审计通知书时,应明确审计责任并作出责任书面承诺的基础上,将审计通知书发送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和被审计各单位部门,要求其进行积极配合。综合审计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和各单位部门的财务核算工作,不可大而全、大而括、小而细或小而括地进行,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经济性,这也是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效益性的保障条件。是在下达审计通知书的时候,企业在明确审计责任并作出责任书面承诺的基础上,将审计通知书抄送给企业的财务部门,这样在审计的时候,就能够结合企业的基本业务经营指标,综合评价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合法性,这也是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效益性的保障条件。

2.审计重点的调整。

企业财务的集中核算,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行为,是财务核算行为规范的基本条件。审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财务管理机制的变化情况,将审计的重心放在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收入完整性、支出效益性、资产安全性等方面,以及对于财务部门监督所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重点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部门是否存在“坐支”现金和私立“小金库”的情况,以及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报废情况等,譬如是否因为处置固定资产而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利用合法票据系列支套取现金的行为;审查纳入财务集中核算中的专项资金或者专项账户等,将找出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资金浪费问题找出。

3.审计手段的改进。

在审计的重点调整之后,审计的手段同样需要进行相应改进。首先是计算机检查手段,审查被审查审计部门单位的资产总量,其中包括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等情况,同时检查与资产相关的会计资料是否齐全和准确。其次是审查账面,找出不符合规范的内容,然后以此为切入口,以相应的调查手段,调查被审计单位人员的情况,譬如经济来往往来等、支出账号等。再次是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资源,从审计的初级阶段开始,就调阅以往的审计档案,了解一下被审计单位理念的历史财务情况和经营情况,掌握需要作为审计重点的各类支出性项目。最后是掌握时间时机展开后续审计工作,在执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础上,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并检查和督查需要被审计单位整改的地方,审计单位可以根据整改清单,了解整改问题的内容、整改的方法、整改的责任、整改的效果等,将整改的情况放置于整个企业的监督之下,这也是完善审计的效果的奏有效措施。笔者认为,企业财务集中核算中心的审计,相比于以往的财务收支审计,不仅在审计内容、对象、方法等方面具有差别性,而且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测试和岗位流程检查工作,将会计资料的审计放在辅的地位,采用观察法和查询法,划分出违法违纪问题的责任,由被审计单位部门负责财务支出的真实性、财务集中核算中心负责财务集中核算业务的准确性、被审计单位部门和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共同负责财务支出的合法性和票据的真实性真伪辨识等。总之,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审计,要紧密结合企业会计业务工作的内容,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展开全方位的审计。

二、结语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企业会计;内涵诠释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069-01

一、财务会计

财务是指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为履行职责而产生的资金运转;财这个字有实物资产、货币资金占有之含义,务这个字有打理、料理之意。因此,财务是指经济活动所进行的打理进程。这种核算进程如果随着资金运动而进一步推进,换句话说,财务会计也就是有关资金运动各阶段的核算。不但需要核算各阶段的会计要素,还需要核算各阶段之间的比例联系,能够归结为资金筹备、运用、消耗、分配、收入几个进程。在我国,着名的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所定义的财务会计定义极具代表性,在企业或其他主体范畴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一个旨在向企业或主体外部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体系,这个体系把已达成或已产生的交易和事项中的财务数据作为输入,依据公认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原则的规范需要,使用一些一般所接受的会计惯例,采取计量、确认和记录等程序进行加工,将数据转变为合乎其他目标和 有利于决策的有用信息。

二、企业会计

企业是指以赢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会计是对企业动态的体现和静态的体现。根照葛家澍教授所表述的内容也符合企业会计一词的表达。有关教育网站在线讲解企业会计学时也指出,是研究怎样对企业经济活动实行综合核算和监督的知识系统,它是依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相结合的工业、商业等企业生产营运活动,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征、企业资本、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成本和费用、销售收入、成本、税金和利润的帐务处理、成本和盈利计算、核算程序以及会计报表结构、编制和分析采取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可见,企业会计是有关会计要素的核算。

三、两者含义的对比

(一)二者关系的逻辑学分析

从逻辑学角度对两者的关系加以分析,企业会计等同于财务会计,显然,企业就应该等同于财务。明显可以看出逻辑上非常矛盾。如果依据葛家澍教授所表述的来理解财务会计的实体承担者,对企业来说,财务会计就涵盖了企业会计。如果作为一个广义含义,财务会计除了涵盖企业会计之外,还应该涵盖如个人、军事组织、家庭、政治组织等活动的信息输出和会计核算。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和财务会计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

(二)二者区别分析和相互联系

1、二者的互相区别:财务这词侧重于资金流向,并强调资金占有形态的有机联系,从而会使会计信息运用者对营运各阶段的效益比较重视。如会计学原理中供应过程核算、资金筹集核算、销售过程、生产过程核算、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而这些核算的创建是以企业要素资产前提。

2、二者之间的互相联系:企业会计和财务会计均体现了企业营运活动的动态进程和会计要素的内容。企业会计从会计要素的角度核算了资产价值,而财务会计从企业理财角度介绍了会计核算的进程。企业一词侧重于企业的企业作用、要素资产和现实表现。企业会计强调会计要素以及要素资产的保值增值。这要素资产核算是离不开企业营运的动态进程,如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出现了存货计价。财务会计体现的应是框架形式的经济活动,因为财务会计学也能够涵盖企业在内的个人资金和全部组织运动。因此,财务会计输出的信息对实体的非盈利性和实体的盈利性都可以加以强调。

(三)企业会计体现其实质内容

企业一词具有主体盈利性的特点。依照上面所分析的,会计要素产生了相应变化。相关学者提出,目前公开出版的财务会计学改为企业会计学更为适合,这样课程内容表述的更加无误精准。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并没有财务会计一词,那时称为工业会计,在当时财务核算的内容的确存在,因此,后更改为财务会计。资金平衡在1994年会计制度改革以后改为资产负债,特别是财务管理课程增加了专项资金改革、财务范畴和国拨流动资金的内容。相关学者提出,财务会计与会计原理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目前会计学原理成为财务会计更改后的学术名称。资金运动作为财务会计学的构成体系的主旨,强调全部经济实体核算共性。

(四)企业会计重视所有者权益核算

企业会计应该要体现企业的具体核算内容。在财务关系的转变的过程中财务会计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企业会计会随着企业管理体制的转变而出现改变。如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统收统支的财务监管制度,企业资金筹备和投放的作用在根本上全是被国家财政所包办替代的,在核算中,要重视国家资金的核算(生产资金来源核算、专项资金核算)。在市场经济转轨之后,企业逐渐实现了自筹资金、自理收支和自负盈亏的经济活动。既然体现全部单位核算共性,在当前会计学原理中,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核算特色介绍。企业会计学构成体系核心为会计要素,应该以体现资产存量价值为目标。加大物价变动会计,对历史成本计价方法的不足加以弥补。学生通过对会计要素计价方法的反复对比,便于他们能够随会计理论发展最后总结的计量方法符合企业实际资产要素。同时,所谓科目核算就是要依照会计要素能够将资产具体明确区分。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物业管理服务处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4

(中国铁路专运中心,北京100045)

摘 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得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方法体系和实际内容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在分析了转企改制对改制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具体影响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如何应对财务管理活动新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会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19-02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简介:张宁(1969-),女,汉族,河北保定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在当前政府继续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政府的政策文件明确指出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应当遵循“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对于主要任务不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而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应逐步改制为自负盈亏、自收自支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对于政府转变其职能,明晰各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具有重大的作用。对于改制前就是以经营活动为主业的事业单位,将它们推向市场,直接改制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它们将以改制时拥有的资金、资源为基础,通过自身努力来发展自己。

对于转企改制的事业单位,由于改制前后采用的会计及财务管理制度均有着较大的差别,财务核算体系及核算内容都有着比较大的变化。

一、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对会计活动的影响

(一)对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

1.改制后的会计核算基础发生变化。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及会计核算的方法是收付实现制,而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因而,在向企业转变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首先要变化的就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转制为企业后对于经济事项的核算就不能只是在收到或支出资金时才进行确认和计量,而是必须在财务活动发生时就进行确认和计量,而无论是否有资金的流入或流出。

2.会计核算科目存在不同。事业单位和企业遵循不同的会计制度,其中对于会计科目也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定,这些不同主要是由会计核算要素的差异所造成的。会计核算科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利润类科目及结转、结余类科目,同时在资产、收入、负债等科目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3.会计计量属性的变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各项资产的计量是以实际获取时的支出成本计价。我们能够看出,事业单位的会计计量方法实际上只有历史成本这一种。而对于企业会计制度而言,除历史成本外,对于能够以重置价格获得的资产可以用重置成本计价,对于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资产可以用现值计价。相比于事业单位而言,企业在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方面多了许多,处理的方式也更为灵活。

4.成本核算方法的不同。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方面使用的是完全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对于取得资产的支出往往是在支出款项时全额进行计量,在实际的财务核算中实际上缺乏成本核算这一个环节,因而也就难以对生产、销售及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产生的费用也无法以合理的方式分摊至各项业务活动,导致了无法很好地控制支出和反映单位的实际收益。在转企改制后,转制后企业需要改变原有的成本核算方式,准确核算发生的期间费用及各项成本的分摊比例,以便进行成本考核,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

5.财务报表列报的不同。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财务报表的列报规定要少很多。转企后企业还要多提供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并且还要对很多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列报。而从财务报告提供的内容及目标来看,企业的财务报告除反映在某特定日期的财务情况外,还需要对特定期间的经营效果及现金状况进行反映。

(二)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影响

1.对收入核算的影响。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其自身业务及附属活动所获取的非偿还性资金,其中有财务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各种类型的收入。对于转企的事业单位,在转企过程中要逐步摆脱对政府财政投入的依赖,依靠事业单位期间积累的资产,辅以改制资金的支持,逐步转制为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在转企改制后,事业单位的收入核算内容将会有着较大的改变,事业单位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来核算收入。

2.对成本核算的影响。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事业单位业务活动产生的资金耗费,具体涵盖事业及经营支出等。其中,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支出通常在支出中有着主要的地位。事业单位一般用权责发生制来对非经营性支出进行核算、计量,但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占比一般不高,因此在实际核算中通常采用一致的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因而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往往聊胜于无,受到了忽略。对成本实施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大部分。通过成本核算,企业才有可能对各种产品单独进行收益核算,利用财务核算的成果来进行正确的企业决策。

3.对资产管理方式的影响。改制后,如何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去获得更大的收益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目标,这是对资产管理的一个重大转变。同样,改制后的事业单位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融资的难题,这同样是改制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大方面。转企后的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的核算方式也将有着很大的改变。改制后,企业需要改变原有的不计提折旧的资产核算方式,将资产的收益及成本清晰地反映出来。

二、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加强会计监督对策

由于转企改制后的企业已经失去了事业单位的身份,不再享有国家的拨款等原有事业收入,同时需要全面采用企业会计制度来对本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因此,需要对改制后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重新的梳理,转变原有的体制、观念及管理方式。

(一)财务部门需要转变观念,提升业务素质

在改制为且,不少原有的财务人员的财务意识都存在无法及时适应新形势的情况,财务意识不到位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还是一味地注重合规性和对资金的管理,而忽视了对资产价值的管理,因此造成会计核算混乱,失真的现象。因此,在事业单位改制的过程中,应当及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及时让他们适应企业财务的管理方式。

1.对财务管理在企业活动中的关键地位有清醒的认识。在改制后,事业单位将面临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状况。因此财务管理工作要起到对单位管理活动很好的支持作用。企业领导及财务部门人员都必须明晰利用好财务手段,将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管理环节进行有效串联的重要性。这对财务人员的思想意识及业务能力都有着更为严格和高标准的要求;财务人员的工作将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核算,而是需要参与到经济活动的管理工作上来。

2.树立成本核算理念,掌握成本核算方法。在事业单位活动中,成本核算工作基本可以忽略,财务人员只需对支出按预算的要求以收定支进行会计核算;因而,改制前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并没有成本核算的概念。在转企改制后,必须加强对所有财务人员成本核算的培训工作,灌输成本核算的理念,使他们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更好地执行成本核算的制度。

3.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方法、体系及内容都和企业有着较大的不同。在转企改制后,具体的表现就是每一个财务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内容将发生很大的转变。因此,财务人员需要加强研究企业财务准则、制度,税收法规等知识,从而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4.建立资金的获益观念。事业单位的拨付资金主要是用来进行花费,而不是用之来取得收益;正是如此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人员并没有很强的收益的观念。他们偏重于对资金的合规方面、安全性的管理,对于获利与否不甚关心。企业作为盈利为目的的实体,盈利是其创建的首要目的。作为企业职能部门的财务部门及人员,也必须快速建立起强烈的资金收益的概念,这样才能良好地处理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

(二)建立适合自身的会计管理体系

转企改制之后,不仅是需要执行企业的一整套会计制度,整个会计工作的管理体系都需要进行重新的梳理,从而使管理工作更加有成效。第一,需要界定、明确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对资产的核算办法,采用何种折旧方法,是直线折旧还是加速折旧等;这些会计处理方法都要依据改制后企业的特点进行清晰的规定。第二,建立会计管理的立体机制。一般来说,现代会计的管理机制可分为三个部分:内部责任会计,主要是协调、控制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对外报告会计,提供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信息是其主要的职能;管理决策会计,运用财务资料对企业的战略及财务进行决策是其主要的职能。第三,建立会计管理的周期性机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一个动态性过程,其存在着循环往复、首尾衔接的特点。因此,转制后的企业需要建立包括完整环节和阶段的会计管理周期,并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保持一致性。

(三)健全会计和内部控制机制

转制后,各企业单位需依据自身情况,构建适合本单位的会计监督及内部控制制度。由于事业单位长久的观念及制度影响,事业单位的内控会计体系相当的薄弱。转企后,原有的会计和内控机制已不能适应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要求。

1.健全会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改制后企业需要建立财务收支的授权批准制度、资产的处理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的控制评价制度、内审制度及营运资金管理制度等。对于日常财务收支的事项,企业需要在支付环节构建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人员。对于企业的不同类别资产,企业需要构建相应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财产清查管理制度。企业还要制定对于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流动负债等的管理政策,合理安排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同时,为了加强对单位活动的内部监督,企业还需要成立内部审计部门,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内部审计的范围、方式、程序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2.明确不同人员的责任和岗位任务。要对单位的领导、部分负责人、采购人员、生产人员、财务人员等划分明确的经济责任。如单位领导的责任一般是负责对单位的投资规划、年度预决算、单位的会计及内控制度、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经济责任,不仅有利于各岗位人员努力完成本职的工作,也有利于单位对它们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对于单位内部不同岗位及人员的责任划分应当清晰明确,同时应当符合制衡的原则要求。保证人人有事干、事实有专责。

3.建立完善的评价、奖惩机制。转企之后,面对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需要构建对单位内部部门及人员的评价及奖惩机制。首先应牵头设立评价的组织,企业一般应从内部组织相关人员设立,也可从外部聘请中介机构完成此工作。企业还应当建立完备的评价制度,这样能够使评价工作有具体的依据。

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衔接过程,其中涉及到的财务制度及工作内容的变化十分复杂。改制后企业的负责人要会同本单位财务部门领导人员做好转制过程中财务工作转变,为成功转制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牟群,浅谈事业单位转企面临的财务会计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3(14).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5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091-02

会计核算主要包括确认、计量、报告三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发展,除了要做好产品销售之外,还要注意控制经营成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尽可能地降低经营成本,为实现经营活动利润最大化创造条件。而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企业规范化地落实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对财务会计核算予以严格、有效、合理的约束,促使财务会计核算准确、真实、完整,为企业有效控制经营成本提供依据。所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会计核算

(一)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概述

以往对于财务会计核算的论述,是指企业财务部门及人员针对已经结束的经营活动展开相关的计算核算工作,其中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会计工作。但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核算的范畴不断扩大,其不仅涵盖以往所概述的内容,还包括经营活动开始及进行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财务会计计算核对内容。财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有:前期预算,对经营活动开始之前所进行的财务预测,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经营过程中核算,结合经营活动发展情况,对所涉及的财务会计予以准确的核算,以便有效控制经营成本;经营活动后核算,是经营活动成败的直接体现,对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进行全面、详细、准确的核算,了解企业经营成本情况,确定其是否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财务会计核算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按照基本原则来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有效性、真实性。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有:

1.明确财务会计核算计量和要素。在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其计量和要素,正确把握财务会计核算的资本性和收益性,进而从权责发生制角度出发来有序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如此可以提高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2.财务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准确。此项原则作为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落实需要遵循的基础原则,需要工作人员在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性、及时性、连贯性、清晰性、准确性、有效性等基本要求,从而保证财务会计核算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3.财务会计核算惯例修订合理。在修订财务会计核算惯例时,工作人员应当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认真对待和重点分析财务会计核算的关键问题,制定规范、合理、有效的条例,将其列入到财务会计核算惯例,提高财务会计核算惯例的有效性。

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工作基础比较薄弱

目前很多企业会计工作基础比较薄弱,而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即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和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不规范。

1.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会计人员规范、合理地落实各项会计工作,为企业提供详细、准确的会计报表,可以为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但是,一些企业因受业务发展规模、发展程度、市场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造成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不系统的情况,必然会导致会计工作分工不明、工作人员权责分配不清、工作层次不清晰等情况出现,造成重复落实会计工作或无人落实会计工作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会计核算不准确、不全面,无法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

2.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不规范。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情况下,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开始启用电算化会计,促使会计核算自动化、智能化,以便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高效性。但因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原因或电算化会计软件存在的一些原因,导致会计资料受损或破坏,造成企业会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企业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不规范是企业在规范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如企业核算人员素质偏低,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未依据相关制度和机制,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地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导致财务会计信息不准确、不真实;企业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强,未认识到财务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性,马虎、敷衍地制定监督管理机制,导致监督管理机制无法有效应用。由此可见,我国很多企业均存在财务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监督管理机制对财务会计核算约束不佳,容易造成财务会计核算不准确,企业资金流失、浪费的情况很可能发生。

(三)财务会计核算资料保管效果不佳

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资料,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有些企业将目光放在经营活动上,忽视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方面,企业工作人员不注重财务会计核算资料的保管,造成财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缺失或损坏的情况时常发生,降低会计资料的应用性。

三、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企业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规范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约束财务会计核算,为企业经营活动或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完善、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机制

科学、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机制是企业决策者开展相关工作的依据,同时也是引导企业迅速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推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发展,企业应当建立完善、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机制。具体的做法是:企业负责人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财务会计核算的岗位需求情况,合理设置和安排财务会计核算相关岗位,以便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落实各项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为提高财务会计核算准确性创造条件;企业负责人应当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予以了解,避免无证上岗人员存在;企业负责人应当根据财务会计核算人员整体水平,合理安排业务技能培训、职业素质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等,以强化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总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健全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强化财务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

为了使企业财务人员能够在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做好各项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提高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使其可以作为企业经营活动或战略决策制定的依据,企业应当注意强化财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工作。其一,企业应当从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企业会计机构,聘请素质高、能力强、专业水平好、经验丰富、具有从业资格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其二,企业应当坚持“以人本文”的理念,了解财务人员的基本情况,为财务人员提供生活和工作上的帮助,促使财务人员可以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规范、合理地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制定统一的财务会计考核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良好发展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不断扩大。这大大增加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使财务人员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减低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企业应当制定健全的、完善的财务会计考核管理机制,从保障财务会计核算信息标准、真实的角度出发,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予以考核,形成有效约束。当然,因为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内容有很大改变,所以企业负责人应当结合当前财务会计工作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考核标准、考核项目、考核方法,为规范、合理地考核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孟素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探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1,(12).

[2]朱明静.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研究[J].时代金融(中旬),2014,(11):168-168.

[3]李建伟.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研究[J].会计师,2013,(5):18-19.

[4]聂慧兰.浅谈如何实现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J].投资与合作,2014,(6):96-96.

[5]翟正义.浅谈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8):172-172.

[6]曹防修.浅谈如何实现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4,(4):195-195.

[7]龚一沛.完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6).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区别

一、前言

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是会计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财务管理的发展。但是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着很大区别,只有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才能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才能促进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共同进步。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

(一)要素构成有区别

事业单位与企业财务会计在要素构成上有所区别,事业单位的要素主要是收入、资产、指出、负债、净资产,而企业财务会计要素主要是所有者权益、资产、收入、利润、负债、净资产。从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上来看,事业单位内部净资产本身就可以作为净资产,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产权相对单一,一般是非营利性组织和企业所拥有。企业财务会计的所有者权益与事业单位内部净资产相对应,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就是将企业资产中的负债扣除后,企业所有者能够享受到的剩余权益部分。在构成要素中,我们能够发现,事业单位是没有利润这个会计要素的,因为事业单位基本是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所以不具备这一要素,而企业属于盈利机构,在会计期间,企业所获得的经营成果就是利润,利润是企业财务会计中重要的一个要素,是考察企业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收入要素来看,事业单位的收入基本上是来自于财政拨款,是依法从财政部门或者相关上级单位取得的资金。而企业的收入来源于企业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等所获得。从支出要素来看,事业单位的支出主要就是消耗,也是资金消耗的一种表现,事业单位的支出大多数是用于基础建设、业务活动开展等。而企业财务会计中的支出是属于资金流出,支出是为了更多的收入,大多数是用于开展经营活动。

(二)核算方法和核算内容有区别

事业单位的核算方法与内容与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和内容有所区别,在核算部分会计业务时候,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在核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盘亏的时候,一般是按照已提折f,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处置,而事业单位一般是按照转入待处理资产,并按照待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资产损溢科目。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在设置会计科目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事业单位设置会计科目相对比较简单,整体科目数量设置较少,而企业财务则相反,整体科目的设置更为全面、细化。在会计基本核算内容上,事业单位与企业财务会计也存在明显区别,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上不核算成本,如果有盈利性业务,核算的内容也只是内部成本,而企业财务会计则要将成本和算法作为核算基本方法。事业单位主要是对资金的费用和收入进行核算,而企业财务会计更多的是内部财务运行情况的体现,要做宏观管理。

(三)会计等式有区别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大多数是来自财政拨款,所以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上对资金使用情况会特别严格,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为支出+资产=收入+净资产+负债,从这个等式能够看出,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业务活动时的收支结余、净资产实际增值情况进行客观反映,用这样的方式来防止事业单位的资金滥用情况,通过这样的动态会计等式,能够完整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情况,对事业单位来说也是比较科学的一个等式。事业单位内部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时候,也可以参照这个会计等式。

企业财务会计的等式是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因为对企业来说,要反应的是企业具体资金归属,采用这样的一个等式,也表明了企业拥有者与企业之间属于独立存在的关系,反映的是企业资产主要归属地与会计要素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这与事业单位要反应的情况有所不同,企业财务会计等式是静态的,而事业单位是动态的,只有认清两只之间的会计等式的区别,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四)核算基础有区别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又叫做现金制、实收实付制,收付实现制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实收实付,也就是用这个标准来确认本期产生的实际费用和实际支出,只要是作为本期支出或者收进的款项,不管什么条件下,都要作为本期的费用或者本期的收入,如果是在末期产生的费用和收入,就算产生的事件是发生在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费用或者本期的收入。

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被称为应计制、应收应付制。企业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是应收应付,用这种方式来确认本期发生的费用和实际支出。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相比,事业单位是本期支出款项和本期收进款项作为本期费用和收入,而企业财务会计中是如果该收入能够反映本期实际经营成果,而支出能反应本期具体生产消耗,那怕没有进行该款项的实际付出或收入,也作为本期费用和收入。反之,如果该收入不能反映本期实际经营成果,不能反映本期具体生产消耗,就算是在本期发生的支付,也不能算本期费用或收入。

参考文献:

[1]郭永凤.试论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

[2]王万成.小议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4).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7

关键词:会计核算;企业;财务管理

伴随着我国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并未全部发挥其核心优势,导致企业的整体利益受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资金管理是企业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应对风险环境的必要手段,它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

(一)财务管理现状

1.财务管理认知度较低。

在企业中,人们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范畴认知较少,仅仅有一个大概的认知,认为财务管理就是会计做账和出纳付款,对于更为广义的财务管理内容: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认知较低,因而制约了其职能的有效发挥。

2.企业资金有效利用率较低。由于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因素,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较低,对于资金管理中的问题处理不当,导致资金周转率下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

(二)会计核算现状

会计核算制度不规范。在新会计准则下,一些中小企业对于会计核算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止,在处理会计核算业务时,日常帐务工作没有正常进行,会计报表也没有及时提供,这对于企业的决策和计划的制定起到了迟滞的作用。

二、揭示企业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内外因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势下,企业面临规模小、融资难度大、业务单一的风险,因而,有必要实现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1.新时代竞争因素。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背景下,我国的企业财务工作由原有的“账房先生”转为管理式的财务工作。由于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都受到重创,企业经营者也开始进行自身财务结构的调整和反思,以新型的财务系统架构,应对竞争风险。

2.电算化系统的因素。新形势下,由于传统的手工做账的财务工作被计算机系统的电算化技术所替代,财务人员从繁琐的会计核算中脱身而出,在电算系统下只需输入凭证,即可自动生成会计核算报表,这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从更高的层次来进行思考和管理,并应用新技术增强其风险管控、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

3.人才队伍建设因素。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着眼于更高的战略视角,用复合的、创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财务管理的素质。

三、阐述会计核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尽管其内容广泛,然而会计核算仍然是重要的基础,它在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向内、外部运用者提供报表资料,以供决策参考

1.对于内部报表使用者的信息支持。在企业面临的复杂环境下,为了规避企业决策者的主观臆断风险,需要依据会计核算的内部报表资料信息,作为决策管理层的参考依据,管理者通过对内部报表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长期和中短期目标。

2.对于外部报表运用者的信息支持。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会计核算报表的信息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重要的依据。对于债权人而言,会计核算报表的信息则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股东而言,他们关注会计核算报表的意义和作用在于,企业的业绩是否按预定计划完成。

(二)整合并有效运用企业的资源,优化相应配置

中小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都较为有限,为了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需要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它可以比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汇总之后,对资源进行优化,奠定后续的财务管理基础。

(三)通过间接的监督作用,履行财务受托管理责任

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其对企业业绩、成本等因素的分析和核算,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履行状况,它对于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作假腐败现象可以起到间接的监督作用,通过其监督作用,完成受托职责的履行。

(四)促进企业价值目标导向最大化。

为了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为企业的投资提供资金参考,并作为企业筹资的限额依据,通过对会计核算报表的分析,可以确定企业的举债规模、投资方向和对象等,促进效益、价值的最终实现。

四、加强会计核算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对会计核算的重视程度

通过推行会计核算模式,可有效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与会计管理效率,发挥企业资金利用的最大价值,也可从源头杜绝腐败行为,消灭企业内部的不正之风。首先,企业实行核算管理,必须加强宣传工作,确保各部门意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了解会计核算的职能,配合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不断增强会计核算的认知能力,积极学习国家的财经制度、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将会计核算视为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再次,企业严格遵循会计核算制度开展工作,强化日常管理,确保各环节的稳定运行。

(二)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若想顺利实现会计核算目标,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的支持与约束作用。无论是认定损失、确定公允价值还是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都需要构建一个完善、有力、公正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系统来说,除了贯彻落实会计准则以外,还需要进一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杜绝会计信息造假行为。

(三)强化预算管理的落实

若想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构建一个完善、与实际相符的发展标准,对预算支出科目进行优化,做好预算的编制工作;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采取提前编制预算的方法,适当延长预算编制的时间,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完整化,深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及各个环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对其资金管理进行有效控制,要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尤其要奠定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基础,只有在真实、完整的有效会计核算报表信息下,企业的决策管理层才能明晰自己的财务管理状况,预知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用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效率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黎羊.基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

[2]裴清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8

关键词: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利弊对策 

会计业务核算又称为一级核算,它是指将企业所有会计工作都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核算的一种会计工作组织形式,具体包含: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和会计服务等内容。这一核算方式的存在明显减少了核算中间的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此外对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探究、分析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利弊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主要分析了会计业务集中核算过程中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并根据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最终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目标。 

一、分析研究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优越性 

当前,会计业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工作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使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特定时期内的各项经济业务和财务支出情况进行核算和分析,根据最终的核算和分析结果对比资金运动的收益情况。针对这种核算方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财务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并归纳出几点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优点,具体如下: 

(一)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自从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出现,更有效的解决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实现了对会计核算中心的统一核算目标。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利用会计信息软件,结合会计核算制度对企业的经营业务及财务支出情况进行全面处理,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在会计业务集中核算方式的应用下,对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的细节财务开支进行处理,涉及到人员的差旅费、交通补助以及福利待遇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各部门之间薪酬的贫富差距,这种会计核算方式的应用,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财务预算的改革 

现行企业会计核算主要依据单位预算指标,对企业的全部开支及资金运转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项资金出入的合理性,同时也发挥了企业会计部门预算的作用。在企业会计业务核算的应用下,可以对各项资金进行统一支付或者处理,大大减少了核算的中间环节,避免其他非法核算的出现,对于保证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具有优化资源配制的作用 

企业在进行会计业务集中核算时,对于强化相关部门的内部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有积极的意义。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求,这种情况下,会计集中核算的应用和推广,为提供大量的会计信息资源和理论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从这些会计信息和理论依据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方面问题,以便为未来企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出适当的调整和预测,总体来说,使用会计业务集中核算,不仅能够使得企业财政收支趋于合理化、标准化,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分析研究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局限性 

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方式的实现明显减少了核算中间的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加强了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这些对于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根据目前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了解到,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有效解决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满足和企业正常运营的要求,尽管如此,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也有很多局限性,给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具体如下: 

(一)企业会计人力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企业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自从开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会计机构中其他各项预算单位逐渐被取代,这种情况下,导致企业会计人员离岗现象比较严重,即使从事多年的会计人员也可能转入到其他行业中,这样就大大浪费了会计人力资源,降低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然而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大部分会计人员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缺乏更多的财务经验,这样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不利于企业精细成本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监督工作不到位 

在具体会计业务集中核算过程中,由于会计部门之间不能相互合作,导致在实际业务中存在一定的脱节,这样就无法细致了解企业会计工作。一旦出现会计核算人员无法掌握企业会计的细节内容时,会直接影响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之后会影响到企业报账工作,从而出现企业会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现象的发生。这些都是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在后期企业运行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该现象再次发生。 

(三)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制度不够完善 

针对复杂的会计工作,在进行会计业务集中核算时,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加以约束和控制,针对会计部门内的工作人员要兼记多个单位财务时,若存在单位具体业务不熟悉现象,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最终无法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全面、有效的判断和评估,使得会计监督部门失去存在的意义。 

三、加强会计业务集中核算防范的对策或建议 

通过上述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局限性了解到,这些局限性的存在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不利于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要求企业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重视程度,针对这些局限性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或者是建议,从而促进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立健全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制度 

针对当前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现状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要引进新的会计信息系统,这样能够避免人为操作的漏洞。此外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监督体系,在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体现会计监督部门存在的重要性,保证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在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工作中,预算管理是最基本内容之一。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预算编制不合理现象时,会出现预算收支不平衡或者是企业财务问题的发生,最终导致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然而出现这些现象是由于受到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影响和企业财务办公信息系统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质量,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做好日常档案管理、档案保管工作等,并且利用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报账和查账,这种科学化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了对财务部门预算及资金使用的全方面监控,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程序。总体来说,只有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工作全面到位,才能为企业相关财务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财务信息,这样才能够为后期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 

(三)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为了有效防止企业业务集中核算的弊端,更好的实现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因此,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十分有必要。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到:严把审计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强化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此外,还需要重视对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出现拜金主义、个人利益比较严重的现象,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加强防范,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有效规避其他弊端现象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由于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过程中相关弊端的存在,例如:企业会计人力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会计监督工作不到位,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制度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造成一系列会计工作受到影响。所以作为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企业业务会计核算的弊端,笔者提出:建立健全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制度,规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和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从不同方面严格控制企业业务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这样不仅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质量,全面推动现代化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冷静.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52)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9

关键词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常见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管理的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方式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能够尽快的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建立对于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也开始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但当中仍然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所在,需要提出相关的建设性的建议,从而完善财务管理。下面将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会计核算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信息问题 

在建筑工程当中企业所进行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首先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对企业的业务数据以及财务保障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但当前阶段来看,在我国的建筑企业当中很多的施工企业对于会计信息是存在着一定滞后性和不真实性的[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企业当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内容也越来越多,给会计核算提出了更大的难题。所以在很多时候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和业务报账是无法及时的传输到会计部门当中去的,从而导致会计核算部门不能及时的掌握有效信息,这也是导致会计核算失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供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财务人员规模上也逐渐的在扩大,然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上仍然比较偏低,导致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些财务人员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盲目的听从领导者指挥来制造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在财务报表上出现了虚假性。此外,当前阶段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素质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企业的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相关制度不完善 

首先,在会计核算方面核算的方法不够规范,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比较容易发生问题,核算人员可能会受到主观的影响而选择错误的核算方法,而导致与实际之间出现偏差性[2]。其次,在会计核算当中核算的内容方面不够科学化和合理化,因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当中的会计核算中应当包括明确发生的支出项目和一些正在发生的项目内容,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却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了内容上发生问题。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控制成本管理力度 

控制成本是建筑施工企业当中进行会计核算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在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发生任何的问题。对此还需要采取全面的措施来对整个施工进程进行控制管理,以便于能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方面核算人员需要对成本核算加以重视,将管理控制的责任分开落实到每一个相关部门当中去。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成本管理控制,并且同时需要根据核算的实际情况来将不同的费用分开列出统计,从而在当中提出有效的信息内容,完成信息的汇总和筛选。 

(二)提升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素质 

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控制当中的关键所在,同时会计人员则是核算当中的重要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将直接的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核算工作开展,并且能够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对此,当前阶段,首先要对企业的在职员工进行新会计准则的培训工作开展,同时要重视起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考核。其次,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会计核算效果,当前阶段应当为企业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以便于适应企业的发展[3]。企业对此可以挑选出综合素质比较好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要强化对于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对其现代化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不断的进行培训,并且要在固定的时间当中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考核和评价,保证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此外,还需要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提升其抗干扰能力,让他们能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并减少工作当中的风险问题存发生,从而提升财会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为企业的工作发展做出贡献。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意识 

作为一名建筑施工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提升自身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企业所发生的财务风险问题。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企业员工的要求,保证能实现一一对应的责任制度,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提升提供保障,从而最大限度上的降低企业所发生的财务风险问题。 

(四)落实财务基础工作 

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当中稳定的发展下去,那么就一定要认真的落实企业财务的基础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从企业的会计管理入手,从而全面的落实企业会计工作。建筑企业应当在当前建立起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将企业当中的各种支出项目和收入项目明确的进行空开,并且要确定公开的时间,有助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明确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企业各项收入和支出[4]。此外,還可以在企业当中建立起相应的反馈机制,帮助一些对于项目款项不清楚的员工来进一步的进行问题解答。这样的方式下,能够促使企业在根本上得到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提升,也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开性。 

三、结语 

当前阶段在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开始逐渐的发展和完善,但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建筑企业内部发展。因此,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的管理效果得到进步,促使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当前阶段企业一定要做好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并不断的提升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从全面的角度来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让企业能在市场当中稳定的前行。 

参考文献: 

[1]王景凤.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5):451—456. 

[2]王晓东.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6,(05):214—215. 

[3]王祥州.优化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02):77—79.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篇10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会计核算功能的强弱对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又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因此会计核算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有力保障。本文就如何强化会计核算功能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此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

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策略分析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核算的主要载体,对会计核算起着重要影响,这就要求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必须过硬,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浓厚,才能更好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其核算功能的强化已经成为当下各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1]。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会计核算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其功能的提升,以确保企业健康、科学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为何加强会计核算功能

(一)成本问题意识低

现如今,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但是目前各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就没有具体概念。有的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大规模的进行资金投入,一味的扩大经营,这对企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非常不利。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各种企业生产材料等资源都在不断的提升价格,企业这样大规模的进行资金投入,不仅违背了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而且造成社会资源大量浪费、企业入不敷出。因此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意识较低,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困难。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企业预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各个企业对于预算管理仍然跟随着国家的指挥,没有自己的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常常出现财务状况模糊、预算管理欠缺的现象。在企业内部没有做到资金、生产、销售的合理分配也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中没有具体的管理机制作为指导,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会计核算不科学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目前有的企业对于会计核算的功能并不重视,对于会计核算的管理也不灵活、死板、循规蹈矩,加之现如今会计核算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在没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下,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反向作用,使企业财务管理出现异常。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如何加强会计核算功能

(一)控制成本

控制成本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对成本的控制就是对企业长久发展的保障,而会计核算功能正是对成本资金的核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对会计、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使其重视企业成本的重要性[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的科学性、成本控制的合理性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在以往的企业成本管理中,大规模的投入使企业成本过高,因此加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已经成为各个企业为寻求长久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规范机制

由于目前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具体的制度进行规范,所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对会计核算建立健全的规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加强对成本的监管,树立良好的企业竞争理念,根据完善的机制,及时的预测并控制企业成本,利用健全的机制进行会计核算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对企业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保障。

(三)保障质量

会计核算是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目的的活动,因此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使命,更是对财务管理的有效保障。会计在企业中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工作,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从我国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所以会计无论何时都扮演者对国家、对企业资金流动的核算管理的重要职责,保障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不容忽视,如果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不能准确进行记录、分析、整合和存档,那么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甚至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都将起到阻碍作用。

(四)人员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由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就犹如人的心脏一样,是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对于会计核算人员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严格要求。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潮流中,会计核算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不被企业和社会淘汰。同时,会计核算人员还要时刻保持着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贯彻“主人翁”意识,不断地提升自己,寻求更大的发展[3]。

(五)提升效率

如何把握好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随着当代信息化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在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要不断地提升信息化水平,以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把两者进行融合。在企业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两者都是以企业资金作为载体而运行的部门,所以对于核算内容和管理内容的保密性要做到实处,不能泄露企业机密。

三、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功能

现如今,有的企业公司把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分为两个部分,这样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对财务管理是否能顺利、有效地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会计核算人员来说,企业的整个运营情况都是很了解的,而企业财务人员只是对企业的财务方面有了解,当企业资金出现问题时,需要会计人员把相关的资料与财务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接,双方制定出新的方案时再报告给领导,所以,会计核算不仅是财务管理的保障,同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企业服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诉,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会计核算功能是当前各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所涉及到的都是企业的资金动态,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就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也要做到精准、明确,科学、高效、规范的会计核算功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对企业长期发展有着重要保障,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供了有力条件。

作者:孙志明单位:仙游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参考文献

[1]刘杏雪.强化会计核算功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