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比较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2:31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1

关键词:绩效评价;财务方法;平衡积分卡;战略管理;可操作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企业的绩效评价也随之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绩效评价领域就不断涌现新的评价工具,平衡积分卡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平衡积分卡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完善,在发达国家运用广泛的绩效评价方法。我国也较早的引进了这种评价方法,但并未得到迅速推广,传统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在我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由平衡积分卡和财务绩效评价方法自身的特点和我国的具体经济环境决定的,要更好的推广平衡积分卡就必须要对平衡积分卡和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各方面做出比较。

1武锅公司简介

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系武锅集团有限公司于1997年9月以其与制造锅炉有关的经营性资产独家发起设立,并于1998年4月募集B股后上市。该公司总股本29700万股,武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7200万股,占57.91%;社会公众持股(境内上市外资股)12500万股,占42.09%。该公司B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武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原武汉锅炉厂,于1953年起投产。1995年7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经贸委批准,改组为武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为加快集团公司的技术改造步伐,拓宽融资渠道,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集团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是以汽容分厂、管子分厂、金结分厂、机加分厂、锻热分厂、工模分厂、机修分厂、制氧分厂、动力分厂为主的设计和制造大容量、高参数电站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被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授予“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2传统财务绩效方法对武锅的绩效评价分析

2.1武锅传统财务绩效评价所选方法

这里对武锅的传统绩效评价采用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方法,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由于它比较有代表性。其中定性指标由于要专家评议,因此不列入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所需基本财务数据来自搜狐财经、金融街、证券之星。参照水平的标准值选取的是财政部颁布的大型普通机械制造业的标准值。

2.2武锅传统财务绩效评价步骤

(1)计算指标得分

①单项指标得分计算:

单项基本指标=本档基础分+本档调整分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调整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②基本指标总分计算:

分类指标得分=∑类内各项基本指标得分

基本指标总分=∑各类基本指标得分

(2)计算指标修正系数。

基本修正系数=1+(实际值所处区段-修正指标应处区段)×0.1

调整修正系数=(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0.1

调整后修正系数=基本修正系数+调整修正系数

单项指标综合修正系数=单项指标修正系数×该项指标在本类指标中的权数

分类综合修正系数=∑类内单项指标的综合修正系数

(3)计算修正后指标得分。

修正后分类指标得分=分类指标得分×分类综合修正系数

按照以上步骤,计算得到修正后的武锅2005年绩效得分如下表:

2.3武锅2005年绩效情况评价

财政部颁布的大型普通机械制造业综合评价结果等级划分为:a++100~95;a+94~90;a89~85;B+84~80;B79~75;B-74~70;C60~69;C-50~59;D40~49;e39分以下。武锅2005年绩效得分为71.86,属于标准绩效等级划分的74~70分段,其资本金绩效等级属于B-级。

3平衡积分卡方法对武锅的绩效评价分析

3.1指标设计

平衡积分卡评价指标的选择首先应该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业制订的战略目标和远景来制定,要注重保持与企业战略规划的一致性和可行性,所提出的指标不但要与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密切相关,还要与短期计划要求相协调相配套。平衡计分卡的指标很多,必须选择出能充分体现本公司战略重心的最为关键性的指标,即从公司发展战略开始,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为基础,寻找能够驱动战略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并建立与之具有密切联系的指标体系。同时,选择考核指标时还要兼顾具体、可衡量、可控制、相关、有时限、可操作、易理解原则。根据武锅公司总战略关系确定其各层面的指标分别如图1,2,3,4所示。

3.2指标权重的确定

(1)指标权重的确定选用方法。

对武锅公司指标权重的确定选用aHp法即权系数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在有序递阶的指标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对系统中各指标予以优劣评判,并利用这种评判结果来综合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由于对指标直接评价权重的困难,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人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士2”的研究结论,引入九级分制的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

(3)计算武锅公司的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武锅公司的2006年发展战略及公司的各方面的管理水平对指标重要性情况进行两两分析比较,得到各层指标的判断矩阵。根据aHp指标权重计算公式对B层指标计算得:

m1=120,m2=2/15,m3=15/4,m4=1/60

1=3.3098,2=0.6043,3=1.3916,4=0.3593

再归一化得:

1=0.5843,2=0.1067,3=0.2456,4=0.0634

两两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两两比较矩阵的元素是通过两个因素比较得到的,而在很多这样的比较中,往往可能得到一些不一致性的结论。要安全达到判断一致性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允许在一致性上有一定的偏离,为此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R.i通过查表为0.90,C.R=C.i/R.i=0.053/0.9=0.0589

3.3计算平衡积分卡的得分

(1)计算步骤。

①确定指标方向性。指标可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两大类,前者越高越好,如利润率、顾客满意度等;后者则是越低越好,收入成本率等。

②化无量纲数值。其转换公式为:yi=(xi-)/SD,其中,xi为第i个指标的本期实际值,为该指标的所有历史数据(样本)的平均值,SD为该指标所有样本数的标准差。

③将标准化的结果分值化。正向指标以标准化的结果为分值,逆向指标以标准化结果乘以“-1”为分值。

④计算各单项指标得分。按各指标的权重对上一步分值化的结果进行调整,求出分值化结果与权重的乘积。

⑤计算综合得分。将某个方面各项指标的分值加总,就可以得到反映该方面业绩的分值。将4个方面指标的分值加权求和,就得到了企业的平衡积分卡综合得分。

(2)武锅2005年绩效情况评价。

我国目前公布的标准值及对应标准系数为优秀值0.8~1,良好值0.6~0.8,平均值0.4~0.6,较低值0.2~0.4,较差值0~0.2,较差值以下的标准为0。四个层面的水平参数则要分别乘以各自所占权重,如武锅财务层面的水平参数平均值应为0.3504(0.6*58.4%)~0.4672(0.8*58.4%)。

经过上述计算得武锅公司绩效得分为0.03697分,评价结果显示武锅综合绩效为较差。

4两种绩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从以上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可以看到:传统财务统绩效评价评价得出武锅的资本金绩效等级属于B-级,属于良好状态。平衡积分卡评价结果显示武锅综合绩效为较差。两者看上去好像有矛盾,但深入分析知道原因在于平衡积分卡综合评价中的财务方面结果较差,其具体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两种方法在选取指标时的角度不同,传统财务评价方法是站在全面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基础上,而后者在选取指标时的出发点是企业下一年的战略目标;前者在选取比较标准时,所选用的是行业标准,而后者选用的则是历史标准;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家在电力方面的发展政策变化的影响;企业由成长期开始向成熟期过渡。

另外我们从平衡积分卡综合评价看出财务绩效评价不能衡量的几个方面:从顾客层面来看,指标得分为0.0989,为优秀值。其中客户获得率,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满意度都不错,这说明企业对顾客很重视的,这方面做的很到位;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和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均处于上游水平,特别是内部流程,这说明企业在技术更新,质量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都做的不错。学习方面最突出的是企业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这对企业内部信息畅通和部门更好协作将会有重要作用。因此从平衡积分卡评价来看,虽然现在财务得分不高,但企业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5结论

平衡积分卡虽然理论上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运用还存在一些障碍,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果运用不当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指标选择要适合企业的行业和自身特点;指标赋权应合理;非财务指标的确定应尽量做到客观;建立浮动薪酬、全面预算管理和人事信息系统等支持性体系等。传统财务绩效评价方法虽然有很多不适应经济环境的方面,但其可准确计量,客观,财务指标详尽全面等优点仍有可取之处,在具备平衡积分卡绩效评价实施条件的企业中应该吸收传统财务绩效评价的优点,与平衡积分卡相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公茂虹.平衡需求积分卡[J].中外企业文化,2003.

[2]支晓强.如何选择业绩评价标准一兼论业绩评价在激励机制中的作用[J].会计研究,2002.

[3]王文俐.平衡计分卡指标的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4]王芳,张笑莉.平衡记分卡一种全新的业绩评价方法[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

[5]王忠.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

[6]王曼华.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改进措施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主要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工业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的信息载体,而财务报表中各种科目、项目的数据反映了某时间节点信息。按照一定标准对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与相关数据、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从而得到对企业经营活动归纳、总结、预测的方法就是企业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评价经营业绩,衡量当前财务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财务分析是预测决策的前提,是对分析前的企业经营活动的总结,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

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得到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利弊得失,找出可能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原因和要素,在经营管理中沥青各项责任,从而有效地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二)财务分析是实施决策的有力工具

通过财务分析,投资者可以了解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对投资后的风险及收益进行预测,从而有助于进行正确投资决策。财务分析已然成为当前企业资本市场条件下满足债权人、投资人所必需辅助决策方法。

(三)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控的依据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财务分析报告,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知晓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情况,从而及时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达到改进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财务分析是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

企业理财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本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通过财务分析手段,可以挖潜力找差距,充分发现并利用各种人、财、物资源,促进实现企业理财目标。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据信息使用者不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作为依据,采用专门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风险和营运状况进行分析的财务活动。其内容包括:1、财务状况分析;2、盈利质量分析;3、偿债能力分析;4、现金流量分析;5、投资报酬分析;6、发展能力分析等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中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不同的目标,分析人员会使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通常使用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经济指标揭示相关数量差异的方法。比较内容包括:本期实际与计划制定、定额之间的比较,来了解先前制订计划的实际完成状况;本期实际与前期发生进行指标比较;本期实际与国内外先进同业进行比较。通过多方面的对比,找出数值差异,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成因做好铺垫。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对经济指标相对数的比较,通过对多维度的对比,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业绩和企业财务状况,方便企业进行管理。比率分析法可采用结构分析法、相关比率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用来计算几个有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与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的找差异(确定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差异)不同,因素分析法是用来发现差异形成的各种原因以及各个因素对差异形成的不同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主要用于企业财务中总成本、利润总数量、净资产报酬率等综合性的财务指标的分析和研究。以上三个常用方法各有优缺点,分析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才能保证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四、工业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来改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

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工业企业中的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往往只重视销售额和企业利润,加上缺乏财务会计基础和财务管理绩效的相关考核,就会忽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造成轻视财务分析工作。因此,企业要从企业环境入手,改变思想加强学习,企业领导要积极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健全财务分析制度与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决策水平。

(二)通过完善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可靠,来消除财务分析所依据基础资料的部分局限性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可以自己据实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这就增加了财务人员的主观操作,而财务人员的素质也就决定了会计数据的质量,最终影响到财务分析的结果。为了消除这方面的局限性,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坚持会计事项持久有效,保证数据具有可对比可分析,为科学化财务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

(三)通过加强财务分析方法、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来完善目前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作,单一采用某一种分析方法可能得不到真实完整的分析结果,因此要结合实际,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单个与整体相结合的手段,综合财务报表以外的经营相关的信息(如国内外经济形势、汇率变化、财政货币政策、产业发展规模变动、企业客户调查反馈等),多方面完善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使财务分析结果更科学更准确。

(四)通过加强财务分析实际应用,来改变当前忽视了财务分析中预测功能

当前工业企业的财务分析多立足于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往往会忽视财务分析中的预测功能,而预测分析主观能动性很大。因此,需要完善数据来源,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实现分析预测功能,比如采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及oLap技术分析、杜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大数据分析等,通过加强财务分析预测功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五)通过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来改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足的现象

财务分析中人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工业企业中财务分析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针对财务分析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如财务、会计、法律、营销、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有目的地培训,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对各项数据收集整理能力,从而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有利于做出科学决策。

五、结语

企业的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对财务报表的简要分析,而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多方位各环节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促进企业管理决策者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经营效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学义.王建华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与实践研究[J].财会之友,2009(12).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3

[关键词]企业 财务报表分析 局限性

所谓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遵循规范的分析程,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的比较分析,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其经营业绩做出判断、评价和预测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财务报表分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会计环境的变化,编制报表过程当中会受到其他外界环境的影响,使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与预期往往存在着差异,其局限性慢慢显露出来。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揭示出指标间客观存在的差距,并为进一步分析指出方向。比较形式可以是本期实际与计划或定额的比较、本期实际与以前各期的比较、本企业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的比较。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进行比较,计算出财务比率,反映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等。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将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中相同项目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变动方向和变动原因,以揭示并预测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

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运用经济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来确定各个经济指标对某一经济现象变动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适用于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的分析,如成本、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指标。

5.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分析方法和内容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绩效和财务状况,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综合分析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雷达图分析法等。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

1.信息反映不全面

财务报表信息反映的不全面,不仅影响了企业负责人的整体决策,同时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而在其信息反映不全面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针对多数企业经济资源,财务报表只能反映出规定范围内的货币信息,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某些客观条件。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力等等。其次,财务报表在披露财务信息时,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关键取决于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然而很多企业在信息披露时忽略了这点。最后,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往往是针对过去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少对未来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

2.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1)指标体系不严密。每一个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某一个方面,每一类指标也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使整个指标体系不严密。

(2)评价标准不统一。财务指标缺乏统一的、一般性的标准,不同行业之间差距较大,不便于评价和比较。

(3)计算口径不一致。某些财务指标存在计算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对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有的用销售收入/存货,有的用销售成本/存货;对流动比率的计算,分子流动负债可以用年末数,也可以用平均数,而平均数又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同,不利于评价比较。

(4)是缺乏对风险的衡量。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重视对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收益方面的分析,而忽视对风险的分析,也没有把风险指标列为必备内容,缺乏对风险的衡量使财务指标不全面。

3.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不健全

现行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两类。现行财务分析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1)缺乏可比性。在比较分析时,必须选择比较的基础,作为评价企业当前实际数据的参与标准,如历史数据、同业数据和计划预算数据。用历史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同行业之下,不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显然不能用一成不变、缺乏代表性的行业数据去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以预算作为比较的基础,实际和预算的差异,有时是不合理的预算造成的,而不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2)存在滞后性。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无论是比较分析法还是比率分析法都是理想的、静态的、所需数据需要确定的分析方法,它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但对于企业的动态管理来说,其应用价值并不大。这种事后分析,对于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无论企业采取任何对策都无法对过去加以补救。

三、财务报表分析局限的解决方法

1.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

企业会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制作的过程中,将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录制到报表上,以供企业管理人员查看、使用。然而这一方式,却无法为企业管理人员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或今后的发展战略提供帮助。由此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制作财务报表的过程中,除了将企业财务信息的状况反映出来之外,还应适当的将其他财务信息进行披露。例如:企业经营业务、市场风险以及人力资源等。如此,不仅能提高企业领导人的综合判断力,同时还能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2.对财务指标的改进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4

关键词:

目前,中小学财务分析工作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还没有对财务人员提出明确的要求,有的财务人员虽然每年或每学期也想作一下财务分析,但不知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工作,应具体分析哪些内容。许多学校的财务分析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下面对有关中小学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分析的内容及财务分析应注意的事项作一粗浅的阐述,希望能给中小学的财务分析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中小学财务分析的方法

中小学财务分析既包括对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等)有关数据的分析,也包括对往来款情况、财务异常变动情况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提示差异和矛盾。其具体方法:

(1)按比较对象分为:①与本单位历史比(也称趋势分析);②与其他单位比(也称横向比较);③与计划预算比(也称差异分析)。

(2)按比较内容分为:①比较会计要素总量;②比较结构百分比③比较财务比率。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我认为中小学财务分析主要应采用比较分析法中按比较对象进行分析。将学校某项目的收支数据与上年相关项目进行比较;或将此数据与年初的预算指标比较,分析该项目显著变动的具体原因,提出今后的一些改善措施或监控的办法,为领导的财务决策做好参谋,更好的完善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工作。

二、中小学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

(一)分析有关财务报表

1.分析资产负债表

(1)分析学校“可用资金”情况。为了确保学校的日常公用支出及基本建设支出不挪用或移用学校的往来款及扣除一些无法收回的坏帐和实际上暂付购置设备付政府采购部门的资金情况,我们提出“可用资金”这一概念。学校的可用资金=单位存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中无法收回或实质上已经支出款项。如果可用资金出现红字说明学校存在挪用或移用往来款资金。

(2)分析学校当期止的收支余情况。学校当期的收支余是指学校年初至当期止的各项收入减去各项支出的结余情况;分析学校的收入和支出是否按年初预算的有关要求执行,有无严重的超支情况。分析学校的收入和支出实际数与预算数差异较大的原因。

2.分析专项经费报表

分析学校专项经费报表,专项经费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被挪用或移用。有的学校上级拨付的专项经费一直滞留在学校帐面上,未及时进行结算清理。有的学校的专项经费没有专款专用,而用于发放人员经费或办公经费,这都是不允许的。专项经费只有根据文件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内支付,不得随意调整使用范围,有结余也不得虚报冒领。

3.分析经费支出明细报表

(1)对比学校实际生均公用经费(指公用经费的累计数/年均学生数)支出与财政补助的生均公用经费的差异。若差额小于0,则应分析是否学校有不合理的开支或学校有特别事项的开支(如评估评级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设备购置、校舍维修;或者学校一些大型学术活动支出等)或者财政核定的公用经费补助太小。

(2)分析教职工福利发放情况(特别是学校自定政策发放的教职工福利)。可以分析学校发放的福利与其他同类学校对比,是否发放金额差别较大;也可以与学校以前年度相同会计期间发放的福利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是否较大,以及教职工福利占总支出的比例;分析这些数据显著变动的原因。

(3)分析招待费指标的执行情况。目前,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要求招待费总额/公用经费的总额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2%。若比例过高应分析原因,并提醒学校领导要适当控制招待费标准;鼓励学校一般的招待餐费尽可能安排在学校食堂中就餐,便于节约招待支出,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多用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

(4)分析教师培训费使用情况。按规定教师培训费应占公用经费的10%以上,学校应保证教师的进修、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这种项目应经常算算比例,留意它的进展。

学校还应分析公用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分析学校相关项目收入、支出与以前年度显著差异的原因。通过这些分析为领导决策控制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强对有关项目支出的监督;也更有利于今后编制预算及预算的执行。

(二)学校往来款清理情况的分析

分析其他应收款或历年亏损及有关专项的挂账情况。个别学校存在长年挂账的现象,应分析长年挂账的原因,如确实是无法收回,应履行相关手续后及时予以核销。

三、中小学财务分析注意事项

(一)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从我们对有关核算学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上交情况来看,数据准确性问题还没引起有关学校财务人员足够的重视。如:(1)财政公用经费补助金额表达不准确。目前小学段财政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为370元/人,但有些小学财务分析报告中表达的金额有320元/人,也有300元/人,因此,以不正确财政公用经费补助数据进行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数与补助额的财务分析,让人感到严重失实,对有关学校的财务分析报告质量大打折扣。(2)某校说“公用经费拨款比往年大为减少,我觉得表达欠妥,如果从生均公用经费来说不可能大为减少,一般都能维持上年水平或者应有增加才对,而只能是学生数减少较多引起公用经费总额减少较大。财务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数字,数字准确、业务真实、表达清晰是财务工作的生命,学校在财务分析中务必要注意数据、用词甚至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

(二)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有关措施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又称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为主要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以反映企业在过去营运过程中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财务分析是对企业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同时又是财务预测的基础。通过对过去财务资料的分析,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企业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决策风险,因此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财务报表。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的依据主要是财务报表中提供的财务数据,但它们并不是惟一依据。例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等均可以作为财务分析的依据。

第二、分析方法多样化。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第三、分析对象既包括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也包括企业未来的前景。那么,如何进行财务分析,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财务分析目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明确目标,同样财务分析的目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一)、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诸如销售收入的大小,净利润的多少以及现金流量等。在获知上述各项财务信息后,可与同行业进行比较,以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

(二)、衡量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了解企业目前的财务和状况,诸如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资产的价值、债务的多少、存货的数量、以及负债与资本的比例关系等。在悉知上述各项信息后,可提供企业管理当局了解目前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以便评价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

(三)、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管理当局,必须拟定多项可供选择的未来发展方案,然后针对目前的经营情况,权衡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最佳选择。为企业决策当局实施投资决策提供服务,同时,也从价值方面对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二、了解财务分析程序

财务分析内容广泛,不同报表使用人根据其不同目的,选择不同数据,应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所以财务分析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分析程序,具体程序可以根据各自的分析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对象来设计。但通常一般程序如下:

(一)、明确分析目的

(二)、收集相关的分析资料

(三)、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按分析目的进行分类

(四)、计算相关财务指标

(五)、分析财务指标,找出原因,为评价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掌握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运用的方法,取决于财务报表的内容以及通过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

(一)、定量分析方法

所谓定量分析方法,就是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财务报表中所列的有关财务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解释。从量上评价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获利能力的定量评价,就要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计算出一系列反映获利能力财务指标。所以,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1、比率分析法

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它是财务分析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比率指标的类型主要有:

一是构成比率,又叫结构比率:是指某一总体中的“某个构成部分量”占“总体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某个组成部分数额

构成比率=—————————×100%

总体数额

比如资产结构比率。

二是动态比率:是指某一财务指标不同时期的数额相互对比,反映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

本期数额

动态比率=————————×100%

基期数额

比如产品销售收入动态比率等。

三是相关指标比率:是指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求得各项评价的财务比率。

用比率分析法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时,究竟应采用何种比率取决于各有关方面不同的分析目的。例如、银行在考虑是否对企业发放短期贷款时,主要关心的是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所以,特别关注流动性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而长期债权人则主要着眼企业获利能力和经营效率,以求掌握长期债权保障程度。所以,特别关注企业获利能力指标。如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因素替换法、连环替代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它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或更有说服力地评价经营状况。

因素分析方法具体又分为:

(1)、差额分析法,通过分析变动数额的差额来进行分析。

(2)、指标分解法,通过有关财务指标的分解来进行财务分析。

(3)、连环替代法,依次用分析值代替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4)、定基替代法,分别用分析值替代基期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在实际的分析运用时,应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因素替代的顺序性、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和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同时上述各项方法要结合使用,力求分析透彻。

2、趋势分析法

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比较有关项目的数额,以求出其全额和百分比增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并通过进一步分析,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的趋势。具体运用时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重要财务指标的分析,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计算定基动态比率和环比动态比率。

二是会计报表的比较,具体又分为资产负债比较、利润表比较和现金流量表比较等。

三是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这种方法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各组成项目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种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化,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

(二)、定性分析方法

所谓定性分析,就是根据分析者所掌握的资料和情况,凭借分析者的智慧和经验,对定量分析的结果作出企业财务状况优劣的分析结论,在此,分析者的判断能力至关重要。比如,企业资本利润率比同行业其它企业高,并且历年呈上升的趋势。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企业资本获利能力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结论。

当然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运用,也可以用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财务分析,在此不再详述。

四、坚持财务分析原则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一般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

(二)、要全面地看问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剖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要孤立、片面的看问题。

(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要注意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运用,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

(五)、要进行财务综合分析,就是要将企业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诸方面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中,全面地对企业解剖和分析。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财务综合分析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等。

五、把握财务分析的本质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6

关键词:审计分析程序重要性财务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83-02

从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看,审计是为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提供独立的专业审计意见,并由此为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增加了价值。为达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的各环节中,无论是风险评估、还是风险应对的实质性程序,以及审计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都会用到分析程序。分析程序在现代审计中作为一种理念,目的在于降低审计风险。分析程序作为一种收集审计证据的技术方法,它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财务分析法在审计分析程序应用时的重要性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以诊断、确认企业存在的问题,推断、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的一种管理活动。两者分析的主要对象都包括财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虽分析目的不同,但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分析方法体系可以通用。审计分析目的是为指导审计工作,获得形成审计结论所必需的证据,从方法的角度应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运用分析程序时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一)审计计划阶段对财务报表总体评价时必须实施分析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风险评估阶段运用分析程序,主要是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对其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比较。分析程序目的主要是鉴别需要在审计策略中确定的问题和突出显示不利的变动趋势或者其他可能引发怀疑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从而帮助审计人员确定审计的高风险领域。

在风险评估阶段应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实施分析程序。例如,通过比较销售额:如果实际的销售额比预算销售额有很大的下降,那么审计人员应考虑:第一,如果销售萎缩的情况下产量没有减少,可能会出现存货积压和过时的问题;第二,如果削减了产量,存货或产量可能发生异常变化,审计人员就应当确定这种变化在资产负债表中对存货的影响是否作了合理说明。通过使用这些分析程序,可以使审计人员发现所有重大的与预算不一致的原因及影响。

(二)按业务循环进行审计测试时应用分析程序

在各类交易循环中应用分析程序,目的是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从而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如较常见的收入循环分析程序,(1)将实际销售额与历年销售额、预测或预算数进行比较,记录重大的变动情况,对比较差异的解释就为审计人员提供宝贵的信息来源。例如:如果发现有不正确的截止,就可能高估了销售和应收账款。(2)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比较销售模式和毛利率、或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对趋势和波动予以关注,找出合理解释,如销售政策是否改变,客户信用政策是否变化等。(3)收入与生产量联系,观察“平均单价”的趋势。分析程序对判断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是否被高估或低估非常有帮助。其他财务报表项目同样也可以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工具。可见,用作实质性程序的分析程序,离不开应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时运用分析程序

总体复核目的是为了对财务报表整体合理性做出最终把握,审计人员应对已审计事项和余额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便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例如,审计完存货后,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历史毛利率对期末存货进行估计。如果已审计存货与估计存货接近,那么将更有助于审计人员确定存货最终的数据;如果两者相差很大,将成为进一步审计的基础。再看异常的变现能力比率或杠杆比率可以反映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危机,如负债率比较高,意味着将来的利息费用较高,审计人员要关注借款项目各部分的状况,利率、偿还期限等,还要与管理层讨论长期的现金流量情况,当确实怀疑客户的持续经营能力较差时,审计人员必须在审计报告中加入说明这一情况的说明段。

因此,通过分析程序,可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由于未发现的差错或舞弊而存在重大错报,也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实施追加审计程序。分析方法的正确选择与合理运用对审计实施非常重要,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比较基础的分析工具,简单易操作。

三、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在审计中的应用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财务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一)财务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是指对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具体应用时主要考虑:

1.比率分析基础。在设计或选择财务比率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财务比率的分子与分母之间必须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关系),保证所计算的财务比率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该比率才具有现实意义。如:流动比率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数、销售成本与存货的比值及毛利率等,这些比率的数据在企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存在紧密的关系。因此,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存在内在的关系是运用分析程序的基础。

2.常见的财务比率。(1)变现能力比率: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2)杠杆比率:反映长期财务安全性能力,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3)盈利能力比率,用于衡量公司的经营效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及资本利润率(或权益报酬率)等。(4)资产管理比率:衡量管理当局在经营性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投资者特别关注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普通股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等。(6)与现金流量表相关的财务比率:主要包括经营现金流量对债务之比率和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等。

3.审计关注重点。审计人员对反映异常情况的财务比率应保持职业谨慎态度高度关注,并且考虑如何对偏差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同时还应关注那些期望出现偏差而实际没有偏差的领域,因为这些异常情况暗示了可能存在错误或舞弊。例如,如果销售收入或应收账款被明显虚增,分析程序可以发现异常的销售模式或减少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再比如,收入增加但现金流为负,审计人员分析可能是由于以存货和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为主的扩张性经营导致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掩饰经营损失而夸大收入或低计费用。无论哪种情况审计人员都必须搞清楚导致这种比率异常关系的原因,以达到审计分析目的。

(二)比较分析法

1.比较的标准。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有: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预算标准。经验标准:如,流动比率的经验标准为2:1。历史标准指本企业过去某一时期(如上年或上年同期)该指标的实际值。行业标准可以是行业财务状况的平均水平,也可以是同行业中某一比较先进企业的业绩水平。行业标准的优点可以说明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水平,或用于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预算标准指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所制定的预算指标。预算标准的优点是符合战略及目标管理的要求。在审计时,审计人员根据对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评价标准,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行业标准与预算标准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应用更广泛。

2.比较分析应用。比较分析时,可以用报表项目数绝对值比较也可用财务比率比较。只有与行业或预算等标准比较,分析才会有用。如审计人员检查业绩报告,调查与预算有重大差异的项目。在分析该业绩报告时,企业对控制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感兴趣,审计人员对影响业绩的事项进行细分,了解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舞弊有所暗示的异常变化,关注数据变化所揭示的经济实质。

(三)趋势分析法也称水平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检查跨期资料的变化情况。具体为:将某特定企业连续若干会计年度的报表资料在不同年度间进行横向对比,确定不同年度间的差异额或差异率,以分析企业各报表项目的变动情况及变动趋势。这种方法的基本前提是在条件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以前的趋势在将来可能会得到延续。例如,审计人员可以观察跨期的收入和费用的绝对额的变化,也可以观察它们比率关系的变化。还有一种分析技术叫倒推分析,即根据收入和费用的比率关系,倒推出预测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组成。如果存在异常变动,审计人员要考虑是否高估或低估收入、费用。

(四)综合分析法――杜邦分析法

通过财务比率分析可以就企业某一方面财务指标作出评价,但是,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各项财务指标是相互联系着的,并且相互影响,必须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因此,进行财务分析应该将企业财务信息看作是一个大系统,对系统内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杜邦分析法就是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杜邦体系的核心在于权益报酬率可以分解成三个因素,即:权益报酬率=盈利比率×效率比率×杠杆比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从杜邦分析关系可以看出权益净利率和企业销售规模、成本水平、资产营运、资本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因素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在审计风险评估阶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变化关系非常重要,杜邦体系能帮助审计人员综合分析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如果权益报酬率要素中某一个存在问题,每一方面的附加比率将会进一步说明问题的本质。综合分析法能发现财务数据背后的经济实质,能有效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

(五)分析方法应用时注意的事项

财务报表分析通常并不给出答案,而是指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作为分析程序应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效率,但如果运用不当则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审计结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以使分析程序更好地发挥作用。

1.财务报表信息与非财务报表信息的结合。财务报表信息只是财务报表分析者所须考察信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分析过程中,还必须结合考察其他方面的信息,如产品市场信息、资本市场信息、营运数据等。例如,入住率是酒店业的一个营运数据,审计时可将酒店的房费收入与根据估计平均入住率而推测出的预期收入进行比较;还可以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在服务业常有一些独立的汇总统计数据,如会员数、供餐数等,都可用来确认服务收入的大小。

2.考虑财务报表中没有包含的所有信息包括表外信息的利用。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包含于年度报告而非基本财务报表中的信息量的增长。表外许多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包含在财务报告中,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非常重要。无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都不能忽视对表外信息的分析利用。从历史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中发现的与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当前信息进行权衡,综合判断经济事项。

3.考虑分析程序存在的风险。在应用分析方法时,需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如会计分类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许多事项的记录时间和在财务报表中揭示这些事项的分类方法的选择,被审计单位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分析者应该意识到,管理当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操纵财务信息的披露。例如,管理当局可能会倾向于揭示那些能显示其最佳业绩的信息;也可能揭示较少的有关旨在使外部使用者低估其财务风险的表外融资信息。

综上所述,分析程序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审计程序之一,分析方法有多种,如还有图表分析、回归分析、Z评分法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比较基础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异常关系,暗示在数据记录或分类中可能存在的错报或舞弊,从而合理分配审计资源;也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评价最终已审计事项和余额的合理性。运用分析程序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和专门知识,财务报表分析法仅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知识点,合理运用所学的各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审计职业判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D・史蒂斯,戴蒙德著.吕长江主译.财务会计:报告和分析(第六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7

关键词:中小学;财务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中小学财务分析工作因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还没有对财务人员提出明确的要求;且限于学校的财会人员大都为教师兼职,会计业务知识相对贫乏,有的财务人员虽然每年或每学期也想做一下财务分析,但不知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工作以及应具体分析哪些内容等。针对目前中小学财务分析工作比较薄弱,许多学校没有很好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现状,结合本人从事教育财务管理的工作实际,对有关中小学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分析的内容及如何进行财务分析提出一些看法,试图能对中小学的财务分析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中小学财务分析方法

中小学财务分析既包括对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等)有关数据的分析,也包括对往来款情况、财务异常变动情况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

(一)比较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的定义。比较分析法是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提示差异和矛盾。

2、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

(1)按比较对象分为:①与本单位历史比(也称趋势分析);②与同类单位比(也称横向比较);③与计划预算比(也称差异分析)。

(2)按比较内容分为:①比较会计要素总量;②比较结构百分比;③比较财务比率。

(二)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笔者认为,中小学财务分析主要应采用比较分析法中按比较对象进行分析。将学校某项目的收支数据与上年相关项目进行比较;或将此数据与年初的预算指标比较,分析该项目显著变动的具体原因,提出今后的一些改善措施或监控的办法,为领导的财务决策做好参谋,更好地完善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工作。

二、中小学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

(一)分析有关财务报表

1、分析资产负债表

(1)分析学校“可用资金”情况。为了确保学校的日常公用支出及基本建设发展支出不挪用或移用学校的往来款及扣除一些无法收回的坏账和实际上暂付购置设备付政府采购部门的资金情况,我们提出“可用资金”这一概念。学校的可用资金=单位存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中无法收回或实质上已经支出款项。如果可用资金出现红字,说明学校存在挪用或移用往来款资金。

(2)分析学校当期止的收支结余情况。学校当期的收支结余是指学校年初至当期止的各项收入减去各项支出的结余情况;分析学校的收入和支出是否按年初预算的有关要求执行,有无严重的超支情况。分析学校的收入和支出实际数与预算数差异较大的原因。

2、分析专项经费报表。分析专项经费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被挪用或移用。一般认为,可用资金-专项经费余额小于0(出现红字),则存在专项经费被移用或挪用。有的学校上级拨付的专项经费一直滞留在学校账面上,未及时进行结算清理。如,某寄宿制初中2008年底止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虽已在财务账发放列支,结转食堂账面后可用资金出现反方余额2.8万元,说明学校挤占了学生专项补助资金。有的学校的专项经费没有专款专用,而用于发放人员经费或办公经费,这都是不允许的。专项经费只有根据文件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内支付,不得随意调整使用范围,有结余也不得虚报冒领。

3、分析经费支出明细报表

(1)对比学校实际生均公用经费(指公用经费的累计数/年均学生数)支出与财政补助的生均公用经费差异。若差额小于0,则应分析是否学校有不合理的开支或学校有特别事项的开支(如评估评级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设备购置、校舍维修;或者学校一些大型学术活动支出等)或者财政核定的公用经费补助太小。

(2)分析教职工福利发放情况(特别是学校自定政策发放的教职工福利)。教职工福利一般指会计科目为“奖金-成果奖、结构工资、其他和其他人员工资-加班工资”的金额之和。可以分析学校发放的福利与其他同类学校对比,是否发放金额差别较大;也可以与学校以前年度相同会计期间发放的福利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是否较大,以及教职工福利占总支出的比例;分析这些数据显著变动的原因。

(3)分析招待费指标执行情况。目前,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要求招待费总额/公用经费总额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2%。若比例过高应分析原因,并提醒学校领导要适当控制招待费标准;鼓励学校一般的招待餐费尽可能安排在学校食堂中就餐,便于节约招待支出,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多用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

(4)分析教师培训费使用情况。按规定教师培训费应占公用经费的10%以上,学校应保证教师的进修、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知识层次。对于这种项目应经常算算比例,留意它的进展。

学校还应分析公用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分析学校相关项目收入、支出与以前年度显著差异的原因。通过这些分析为领导决策控制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强对有关项目支出的监督;也更有利于今后编制预算及预算的执行。

(二)学校往来款清理情况分析

1、学生代管费情况。2008年3月止,在义务教育段学校不应有余额,对出现红字或有结余的单位应该认真分析及处理。对于高中段的学校代管费结余过大的情况同样也要认真分析,并且要做到期末及时清退。

2、中小学代收作业本费结算情况。按照义务教育中小学代收学生作业本费的有关文件要求,学期末往来款不应有余额,如有余额应及时退还学生。财务人员应将挂账情况及时反馈校领导,以便及时得到处理。

3、其他应收款或历年亏损及有关专项挂账情况。个别学校存在长年挂账现象,应分析这些挂账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4、社会保障经费余额情况。分析学校有无本应向教职工收回的却没收回的款项或已经扣除但没上缴的社保经费个人结余款的情况。

5、个人所得税情况。分析学校个人所得税是否存在已经扣除但一直挂在账上未及时汇付财税部门的现象。

(三)学校财务异常情况分析。核对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往来款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有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核对辅助账与报表是否相符;核对各账目之间的准确性,比如资产负债表资产总计与负债总计是否相等,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其他应付款等与明细表中相应的项目是否相等,报表数据与学校自行计算的金额是否相符等。

三、中小学财务分析注意事项

(一)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从我们对有关核算学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上交情况来看,数据准确性问题还没引起有关学校财务人员足够的重视。

1、财政公用经费补助金额表达不准确。2009年额尔古纳市小学段财政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为300元/生・年,但有些小学财务分析报告中反映的金额为280元/生・年,因此,以不正确财政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进行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数与补助额的财务分析,严重失实,对有关学校的财务分析报告质量大打折扣。

2、某校分析报告提出公用经费拨款比往年大为减少,笔者认为表达欠妥。如果从生均公用经费来说不可能大为减少,一般都能维持上年水平或者应有增加才对,而只能是学生数减少较多引起公用经费总额减少较大。财务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数字,数字准确、业务真实、表达清晰是财务分析工作的生命,因此学校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正确使用财务分析指标并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

(二)财务分析的有用性问题。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发挥有限经费的最大效益。但多数学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仅罗列一些数据,虽指出某些项目与以前年度预算或结算增(减)变动较大的问题,但未能具体分析说明有关项目收支显著变动的原因。若能对有关项目收支变动的原因加以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今后的一些具体解决措施,才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财务分析报告。

总之,财务分析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复杂繁琐的管理工作,对于财务专业知识欠缺或分析问题能力不强的财务人员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财务人员平时必须加强有关财务业务、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财务分析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财务分析工作,才能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建议。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教育局)

主要参考文献: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8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财务分析应用的主要统计相对数,然后介绍了企业财务分析应用的统计方法,以确保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达到使财务职能得以扩展,和财务分析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统计相对数统计方法企业财务分析应用

统计相对数为两个存在关系的总量指标进行对比得出的结果,因为进行了各种研究对象同质特性的抽象,还使研究对象间具有的可比性加强,所以在财务分析领域,其得到大力应用,进而变为一种关键的财务分析工具。同时,如果将统计方法应用在财务分析内,能使财务职能扩大,使财务分析效率及质量提升。

一、企业财务分析应用的主要统计相对数

(一)强度相对数

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会进行强度相对数这个特性的运用,体现某个企业的一个财务特征和另外的财务特征之间的对比强度,保证特定的财务状况得到识别,也能实现特定的分析。比如:将企业的流动负债及流动资产的总量实施合理对比,进行企业流动资产储备就流动负债保证程度的观察,进而把握企业偿还债务具有的能力,进行财务风险的识别,最终确保财务风险的合理控制以及财务结构的正确安排具有决策根据。

(二)动态相对数

处于相同空间,但是不同时间的同种现象进行的数值对比即为动态相对数,此指标能够体现现象进行发展变化的一定相对程度,就是发展速度。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一般要实施动态分析,进行每个指标发展动向的分析,因此在企业会计年报中,经常最少进行两期财务数据的列报[1]。

(三)结构相对数

统计常运用指标进行客观事物的体现,在统计中起到的作用,结构相对数在和另外指标的联系上得到反映。对于结构相对数,其为总体整体指标和总体内的部分指标实施合理对比得出的结果。常运用此指标,进行总体结构合理性的考核。比如:一个企业总资产即为总体,此总体的两个单位其中之一即为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即为另一个总体单位。一旦将企业资产总量和负债总量实施合理对比,就是资产负债率,因此能够基于经济资源来源视角,进行企业资本结构具有合理性的判断。

(四)比例相对数

将一个总体内部各种组成部分实施数量对比出现的相对指标比例即为相对指标,常运用此指标进行总体组成部分具有协调性的考核。一个企业发展是不是具有协调、平稳,财务指标能够对有关信息作出显示,能够凭借财务指标信息进行企业财务结构的合理调整。比如:某个企业规模发生迅速萎缩、扩张,一般地债务比重会出现降低、升高。因此,能够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量和负债总量实施合理对比,根据两者比例关系的改变与大小,进行企业发展是不是达到平衡的观察,进而战略对是否要进行企业财务战略调整作出决定[2]。常运用此比率,进行财务风险及企业收益水平的判断。

二、企业财务分析应用的统计方法

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经常运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这些统计方法。

(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包括两种运用形式:其一为运用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其二为利用项目金额进行比较分析。

(二)比率分析法

针对分析的目的及要求的不同,常把比率分析法划成三种。

1.相关比率分析法

将一个项目与不同与它然而存在联系的项目实施对比,得出的比率即为相关比率。运用此比率指标,能进行存在关系的业务安排是否合理的考察,确保顺利地进行企业运营活动[3]。

2.构成比率分析法

常把构成比率称为结构比率,主要指某个经济指标每个组成部分与总体间得出的比率,其体现了部分与整体间存在的关系。运用构成比率分析法,能观察总体内某个部分的形成及安排是不是具有合理性,以便协调每种财务活动。

3.效率比率分析法

一个经济活动运用的费用以及钱数间存在的比率即为效率比率,其表现为产出与投入间的某种关系。例如:利润项目以及资本、销售成本与收入等实施比较,资本、销售以及成本利润率均能得出,基于不同视角,比较企业的获利多少、增减状况。

(三)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即为运用比较以及对比的方式实施分析,进行具体操作时,具体有三种比较形式。

1.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实施对比

对于计划指标,其为财务管理的实际指标,基于对财务指标产生影响的有关客观因素,在对其分析的前提下,该指标得以制定。将计划指标和实际指标实施对比后,能够体现企业计划完成状况、程度。

2.同一指标实施纵向比较

此方式即为将同一指标置于不同时间实施比较,通常将此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实施比较。其一为将期初与期末实施对比,其实则为将此期期末指标的实际数与上期期末的同种指标的实际数实施比较;其二为与历史同期实施比较;其三为与历史最高水平实施比较。进行财务分析时,运用历史标准是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改变及财务状况的动向、具有的差距有利的。

3.同一指标实施横向对比

此方式将同一指标处于各种条件下实施对比,通常将此企业指标与同种类及同行业实施比较,其对此企业与同行业间存在差距的揭示是有利的。

三、总结

把统计相对数运用到企业财务分析中,其为能够出现新财务信息的一个过程。使财务信息数量增多,还使财务信息质量提升。同时将统计方法运用到财务分析中,使财务职能得以扩展、财务分析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芬,徐武明.对统计指标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9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财务分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相关理论已比较完善。财务分析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要求,在以知识资本为首要资本的21世纪,同样对其产生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什么是财务分析呢?通过大量学者对财务分析这一概念的概括与总结,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资料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估、监督、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其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一步进行加工、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分析主体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就是财务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

一、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企业分析人员的地位不高

据相关权威调查,在我国有65%的企业基本不做财务分析,50%的企业一年只做一次简单的财务分析,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认为,本企业的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况清楚,无需再做什么财务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诸多思想上的误区,表现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长此以往,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开拓性不足,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资料来源方面的问题

1.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举例来说,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处理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准确。

2.汇总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3.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所反映的时间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将两种报表的数据比较,可比性程度不一致。损益表是时期报告,反映的是跨越了整个会计年度的数据信息,而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告,只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将两种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会有一些困难。

(三)财务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同时,可比性是两种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另外,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资产结构、批量大小、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四)手工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除财务报表以外,还会涉及日常核算资料(凭证、账簿等)和生产技术方面资料。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尚未普及、系统不完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工作仍主要由手工执行,凭手工对庞大的日常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二、企业财务分析中问题的对策

(一)应该引起公司企业高层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企业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落实其在企业正常运作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

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受物价变动影响的因素等。

2.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仅从财务指标数值上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这些数值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3.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汇总数据,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具体内容,必须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细分内容,这样才不会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比如,从债权资产的项目结构和账龄结构,可以分析其质量状况;根据投资项目的构成与变化可以分析各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首先,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等。其次,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财务分析比较法篇10

关键词:中小学;财务分析;方法

目前,中小学财务分析工作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还没有对财务人员提出明确的要求;且限于学校的财会人员大都为教师兼职,会计业务知识相对贫乏,有的财务人员虽然每年或每学期也想作一下财务分析,但不知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工作,应具体分析哪些内容。许多学校的财务分析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东阳市教育体育局会计核算中心针对这些情况,对纳入核算学校的财务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财务分析指导,让其实战演练及进行必要点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对有关中小学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分析的内容及财务分析应注意的事项作一粗浅的探讨,试图能对中小学的财务分析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中小学财务分析的方法

中小学财务分析既包括对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等)有关数据的分析,也包括对往来款情况、财务异常变动情况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

(一)比较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的定义。比较分析法是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提示差异和矛盾。

2.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

(1)按比较对象分为:①与本企业(单位)历史比(也称趋势分析);②与同类企业(单位)比(也称横向比较);③与计划预算比(也称差异分析)。

(2)按比较内容分为:①比较会计要素总量;②比较结构百分比③比较财务比率。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我认为中小学财务分析主要应采用比较分析法中按比较对象进行分析。将学校某项目的收支数据与上年相关项目进行比较;或将此数据与年初的预算指标比较,分析该项目显著变动的具体原因,提出今后的一些改善措施或监控的办法,为领导的财务决策做好参谋,更好的完善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工作。

二、中小学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

(一)分析有关财务报表

1.分析资产负债表

(1)分析学校“可用资金”情况。为了确保学校的日常公用支出及基本建设发展支出不挪用或移用学校的往来款及扣除一些无法收回的坏帐和实际上暂付购置设备付政府采购部门的资金情况,我们提出“可用资金”这一概念。学校的可用资金=单位存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中无法收回或实质上已经支出款项。如果可用资金出现红字说明学校存在挪用或移用往来款资金。

(2)分析学校当期止的收支余情况。学校当期的收支余是指学校年初至当期止的各项收入减去各项支出的结余情况;分析学校的收入和支出是否按年初预算的有关要求执行,有无严重的超支情况。分析学校的收入和支出实际数与预算数差异较大的原因。

2.分析专项经费报表

分析学校专项经费报表,专项经费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被挪用或移用.一般认为可用资金-专项余额小于0(出现红字),则存在专项经费被移用或挪用。有的学校上级拨付的专项经费一直滞留在学校帐面上,未及时进行结算清理。如某某初中2007年底止学生营养餐、教育券结存1.38万元未结算清理。有的学校的专项经费没有专款专用,而用于发放人员经费或办公经费,这都是不允许的。专项经费只有根据文件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内支付,不得随意调整使用范围,有结余也不得虚报冒领。也就就是俗话说的“桥归桥,路归路,打油的钱不许打醋”。

3.分析经费支出明细报表

(1)对比学校实际生均公用经费(指公用经费的累计数/年均学生数)支出与财政补助的生均公用经费的差异。若差额小于0,则应分析是否学校有不合理的开支或学校有特别事项的开支(如评估评级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设备购置、校舍维修;或者学校一些大型学术活动支出等)或者财政核定的公用经费补助太小。

(2)分析教职工福利发放情况(特别是学校自定政策发放的教职工福利)。教职工福利一般指会计科目为“奖金-成果奖、结构工资、其他和其他人员工资-加班工资”的金额之和。可以分析学校发放的福利与其他同类学校对比,是否发放金额差别较大;也可以与学校以前年度相同会计期间发放的福利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是否较大,以及教职工福利占总支出的比例;分析这些数据显著变动的原因。

(3)分析招待费指标的执行情况。目前,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要求招待费总额/公用经费的总额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2%。若比例过高应分析原因,并提醒学校领导要适当控制招待费标准;鼓励学校一般的招待餐费尽可能安排在学校食堂中就餐,便于节约招待支出,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多用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

(4)分析教师培训费使用情况。按规定教师培训费应占公用经费的10%以上,学校应保证教师的进修、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知识层次。对于这种项目应经常算算比例,留意它的进展。

学校还应分析公用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分析学校相关项目收入、支出与以前年度显著差异的原因。通过这些分析为领导决策控制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强对有关项目支出的监督;也更有利于今后编制预算及预算的执行。

(二)学校往来款清理情况的分析

1.学生代管费情况。2008年3月止,在义务教育段学校不应有余额,对出现红字或有结余的单位应该认真分析及处理。对于高中段的学校代管费结余过大的情况同样也要认真分析,并且要做到期末及时清退。

2.其他应收款或历年亏损及有关专项的挂账情况。个别学校存在长年挂账的现象,应分析这些期挂账的原因及处理实施。

3.社会保障经费余额情况。分析学校有无本应向教职工收回的却没收回的款项或已经扣除但没上缴的社保经费个人结余款的情况。

4.个人所得税情况。分析学校个人所得税是否存在已经扣除但一直挂在账上未及时汇付财税部门的现象。

(三)学校财务异常情况的分析

核对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往来款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有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核对辅助账与报表是否相符;核对各账目之间的准确性比如资产负债表资产总计与负债总计是否相等,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其他应付款等与明细表中相应的项目是否相等,报表数据与学校自行计算的金额是否相符等。

三、中小学财务分析注意事项

(一)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从我们对有关核算学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上交情况来看,数据准确性问题还没引起有关学校财务人员足够的重视。如:(1)财政公用经费补助金额表达不准确。2007年东阳市小学段财政公用经费补助标准金额为280元/人,但有些小学财务分析报告中表达的金额有220元/人,也有300元/人,因此,以不正确财政公用经费补助数据进行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数与补助额的财务分析,让人感到严重失实,对有关学校的财务分析报告质量大打折扣。(2)某校说“公用经费拔款比往年大为减少,2006年为72087元,2007年为450520元,我觉得表达欠妥,如果从生均公用经费来说不可能大为减少,一般都能维持上年水平或者应有增加才对,而只能是学生数减少较多引起公用经费总额减少较大。财务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数字,数字准确、业务真实、表达清晰是财务工作的生命,学校在财务分析中务必要注意数据、用词甚至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

(二)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有关措施

有不少学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仅罗列一些数据或虽指出某项目与2006年对比或2007年的预算比较其增(减)变动较大的问题,但未能具体分析说明有关项目收支显著变动的原因。若能对有关项目收支变动的原因加以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今后的一些具体解决措施,笔者认为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财务分析报告。如笔者原来所在的职业高中,在1999年上半年学校会计认真分析了1997年及1998年学校的实际财务状况,针对当时学校招生不理想,教师人数偏多,人员经费支出中财政拨款占55%,其他由学校经费支出且学校所有收入的40%左右用于支付人员经费的情况,用具体的报表及数字向学校领导提出从严控制每年的教师分配,鼓励学校教师对外交流,此措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并付之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校没有陷入经费困难或恶化的境地。

财务分析工作业务性很强,对于财务业务知识欠缺或分析问题能力不强的人员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财务人员平时必须加强有关财务业务、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已的财务分析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财务工作,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200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