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行业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3:10

科研行业研究篇1

关键词:科研行业;科技人员;绩效工资

中图分类号:F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6-0001-05

1问题的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把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改进和完善职称制度、院士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博士后制度等高层次人才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使大批优秀拔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科研队伍要求保证科技人员供给的充足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经济待遇是吸引和保留优质科技人员的政策之一。

国内对工资收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讨行业工资差距(王倩,2013;王询、彭树宏,2012);二是探讨特定行业工资问题,如公务员工资(,2011)、教师工资(姜金秋、杜育红,2013);三是探讨工资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朱启荣,2013;罗小兰,2007)。总体上看,学者对我国工资差距研究相对成熟,而对于我国特定行业的工资研究不多,特别是对于我国科研行业的工资研究少之又少。而科研行业工资待遇低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我们科技进步和科技人员(特别是基层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2008年《全国县域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县域科技工作者家庭收支状况低于县域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平均水平,近三成县域科技工作者月收入不足900元。与此同时,58%的县域科技工作者认为薪水不高、福利待遇低是他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县域科技工作者普遍认为自己在社会地位中处在“中等”或者“中下”的位置;大多数县域科技工作者认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严重,高达6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基于这种背景,本文聚焦于科研行业工资水平,从绝对变化、相对变化与地区比较三个方面,对1993~2012年20年来我国科研行业工资水平的历史演进进行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科研行业工资水平的合理性做出评估,最后提出完善科研行业工资水平政策建议。

2科研行业工资绝对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2.1科研行业工资总额变化情况

1993年以来,我国科研行业工资总额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如表1所示,1993~2002年增长速度相对比较慢,由63.4亿元增长到289.5亿元,10年增长了4.56倍,年均增长为16.4%,占国家工资总额比例由1.29%增长到2.12%;2003年以后工资总额增长加快,由2003年的454.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259.4亿元,10年增长了4.97倍,年均增长17.4%,增长速度比前一个10年加快了1%,占国家工资总额比例由2003年的2.96%增长到2012年的3.18%,最高出现在2010年的3.42%。虽然2012年科研行业工资总额比1993年增长了35.63倍,但是其比例远远低于制造业(24.9%)、教育行业(11%)、建筑业(10.4%)、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9.9%)、金融业(6.5%)、卫生与社会工作(5.2%)、采矿业(5%)、交通邮政仓储业(4.9%)、批发零售业(4.6%),在行业中排名第10,不占有优势。

2.2科研行业年人均工资总额变化情况

伴随着科研行业工资总额的不断增长,我国科研行业年人均工资总额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图11993~2012年科研行业年人均工资总额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2013年)

如图1所示,科研行业年人均工资总额增长分为两个10年。1993~2002年人均工资总额增长比较快,1993年为3664元,1999年才超过10000元,达到11121元,2002年为17760元,未超过20000元,但是10年间增长了4.84倍,超过同期工资总额的增长倍数,年均增长率为17.1%;2003年以后,科研行业年人均工资总额增长迅速,由2003年的20442元增长到2012年的69254元,10年仅仅增长了3.38倍,年均增长率为12.9%,不仅低于同期工资总额增长率,也大大低于第一个10年的增长率。从另外一面看,2012年科研行业年人均工资总额是1993年的18.9倍,也低于科研行业工资总额的35.63倍,因此,其年均增长率必然较低。

2.3科研行业职工工资指数变化情况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指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与基期职工平均工资的比率,是反映不同时期职工货币工资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基期职工平均工资。

图21993~2012年科研行业职工工资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2013年)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科研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动情况。1993~2012年科研行业职工工资指数均大于1,说明1993年以来,科研行业职工工资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是工资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1993年为124%,到了2012年下降到了107%,降幅达到13.7%,说明我国科研行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尚未建立。工资指数的大小反映了工资增长速度的快慢,20年来科研行业工资增长速度的范围在7%~63%以内,其中增长速度较快的年份为1994年(63%)、1993年(24%)、2007年(21%)、2001年(19%)、2008年(18%),增长速度较慢的年份为2012年(7%)、2009年(11%)、2010年(12%)。

3科研行业工资相对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采用绝对数据对科技人员工资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科技人员收入水平,因为绝对数据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变化等因素,因此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而采用相对数据则能克服以上缺陷,本部分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探讨我国科研行业工资水平相对变化情况。

3.1扣除物价水平(Cpi)变动的实际工资

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平均工资×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图31993~2012年科研行业实际工资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3~2012年)

从图3我们看出1993~2012年科研行业实际工资变化情况。20年间只有1995年的工资指数小于1,这说明1995年我国科技人员的实际工资变动情况为负,即科技人员的实际工资有一定的下降。其余19年中,实际工资指数较高的年份有1994年(1.396)、2001年(1.183)、2007年(1.162)及2002年的(1.158),说明这些年份科技人员实际工资的增长较快,幅度也比较大;增长速度较慢的年份为2012年(1.044)、1996年(107.7)、2011年(108.6)及2010年(108.7)。20年来,实际工资指数的变动范围为4.4%~39.6%,其范围远远小于平均职工工资指数7%~63%的范围。总体来看,实际工资指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由最高1994年的1.396下降到2012年的1.044,由此可见,20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工资水平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科研行业实际工资呈现增长幅度小,速度慢且不断下降的特点。

3.2科研行业工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的比较(人均GDp)

1993~2012年,我国科研行业工资始终高于人均GDp,比值都大于1,20年来均值为1.78。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科研行业工资与人均GDp的比值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再平缓下降变动的倒U趋势,1993~2002年基本上处于上升趋势,且最高值出现在2002年,这一比值为2.22;后一个10年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2012年为1.8,与2000年数据持平,其中最低值出现在1993年,比值仅为1.38。

图4科研行业工资与人均GDp比较

数据来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3~2012年)

关于比值多大才达到比较合理的要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是曲恒昌(1995)提出的发展中国家教师工资与人均GDp的比重大概在2.5∶1~3.5∶1,值得科研行业借鉴。曲恒昌、曾晓东(2011)指出:工资制度存在“经济学逻辑”、“政治学逻辑”与“管制逻辑”,经济学逻辑是“参照系”,它为协议双方提供基本共识。借鉴曲恒昌的研究,我国科技人员工资还有待大幅度的提升,才能稳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科研行业的吸引力。

3.3科研行业工资水平与其他行业的比较

通过表2数据发现,1993~2012年我国科研行业工资均高于社会平均工资,两者比例都在100%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2013年)

20年来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比较大的波动,其中包括三个上升期,包括1993~1997年、1998~2002年、2004~2008年,且上升趋势进一步凸显,最大值出现在2008年的157.5%;下降期有三个,包括1997~1998年、2002~2003年与2009~2012年,最低点为1993年的115.8%;与此同时,科研行业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差距逐渐拉大,1993年科研行业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533元,超过社会平均工资水平15.8%,到了2012年,科研行业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2485元,超过社会平均工资水平48%。因此,与社会平均工资相比,1993年以来,我国科研行业的相对工资水平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并且已远远超过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科研行业的收入水平与其所积累的人力资本量相匹配。

科研行业工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如表3。金融与通信业工资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并且科研行业工资与其差距不断拉大;电力与我国科研行业工资差距最小,基本上处于相当水平;房地产、教育与政府部门、农业工资低于科研行业工资。因此总体看来,我国科研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20年来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科研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较高。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2013年)

4科研行业工资水平地区差距比较分析

4.1科研行业工资总额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2002年、2013年)

我们选取8个发达省份与8个落后省份数据(16个省份的选取根据2012年各省GDp排名确定,我们把前6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作为对象,鉴于北京与上海的发达程度,把这2个城市加上;落后地区包括、宁夏、海南、青海、贵州、江西、甘肃、新疆;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性,1993年与2002年数据均来自以上省份),对我国科研行业工资总额进行比较。如表4所示,发达地区科研行业工资总额由1993年的3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151亿元,20年增长了35.9倍,年均增长率为20.7%,高于全国科研行业工资总额增长率,其占全国比例由50.4%上升到50.9%;落后地区科研行业工资总额由1993年的5.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31.7亿元,20年增长了25.8倍,年均增长率为18.6%,大大低于全国科研行业工资总额增长率,其占全国比例由8%下降到5.8%,劣势地位更加明显。两个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总额差距由1993年的2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19.3亿元,差距扩大的增长率为21.8%,高于发达地区总额等增长率,其所占比例差距也由42.4%增长到45.1%。因此,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科研行业工资总额差距在不断扩大。

4.2科研行业平均工资比较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科技人员队伍等因素,我国各省份间科研行业平均工资差距明显。1993年科研行业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是5371元,最低为贵州的2704元,两者相差1.98倍;到了2012年,最高的上海达到129633元,最低的贵州仅仅39087元,两者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31倍,也就是从事同样的科研工作,上海科技人员的工资是贵州的3倍以上。因此,科研行业平均工资在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4.3科研行业平均工资占人均GDp比较

在我国整体科研行业的工资水平尚未达到合理水平之下,各省份之间科研行业平均工资占人均GDp比例也存在比较大的差距。1993年,我国各省科研行业平均工资与全国人均GDp的比值范围在1.02~2.02之间,到了2012年,这一比值范围扩大到1.02~3.38之间,最小值1.02小于国家整体的1.38,说明我国部分落后省份科研行业平均工资占人均GDp比例太低,不利于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发挥,这包括贵州、江西、广西、海南等省;而最高值的3.38,高于国家整体的1.8,说明我国部分发达省份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这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省份。比值在2以上的仅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5个省市,其余都在2以下,因此,我国科研行业工资水平并不高。

5结语与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绝对变化情况来看,1993年以来,我国科研行业的我国科研行业工资总额持续增长,占国家工资总额比例不断上升,但是在行业中不占据优势;人均工资总额第二个10年增长迅速,但是未超过工资总额的增长率,并且职工工资指数在波动中不断下降。

第二,从相对变化情况来看,扣除Cpi的影响,我国科研行业实际工资呈现增长幅度小,速度慢且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科研行业工资水平与人均GDp的比值虽然有一定上升,但是比值过低;科研行业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但是与其他行业比,不具有明显优势,导致科研行业吸引力不足。

第三,从地区比较来看,省级间科研行业工资总额差距不断扩大,也就导致我国各省份间科研行业平均工资差距明显;各省间科研行业平均工资占人均GDp比例的差距高于国家总体比例的差距。

目前,我国科研行业工资的水平并不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增长速度过慢,严重影响了科研行业的吸引力。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出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队伍的待遇。针对

目前我国科研行业工资水平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科研行业工资总额的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必须把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日前的《世界竞争力年鉴2012》,在被调查的59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第23,排名低于2011年和2007年,“科技瓶颈”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是该国产业竞争优势扩张和提升的结果:亦即产业界在现有的基础上,达到更广泛和深入的竞争优势。”科技的进步无疑对这种竞争优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科技进步法》的规定,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并制定产业、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科技术经费,特别是科技工资总额的持续稳定增长,使国家财政科研行业工资总额占国家工资总额比例不断提升。

5.2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完善科技人员工资增长机制

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第一次明确纳入党的报告之中。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高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我国科技人员工资的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职称晋级增长两种,在自然增长上,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设计科技人员工资增长的相应幅度,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将科技人员工资的增长率与物价指数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结合,保证实际工资有比较大的增长,以达到与人均GDp的合理比值范围;在职称晋级增长上,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增加岗位绩效工资制中不同级别科技人员之间基本工资的差别,保证教师在岗位晋升后工资有相当幅度的增长。另外,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有13个岗位级别和65个薪级,通过减少薪级工资的级数,扩大不同薪级之间的工资差额,能提高教师薪级增加所带来的工资上涨水平。

5.3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科技行业与队伍的扶持力度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区政府的财力各异,导致我国部分落后地区科技人员工资比较低,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建议中央和发达省份加大对落后地区科技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强科技横向合作,一方面可以降低科技创新风险,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落后地区科技实力。其次要加强区域间科技人员的交流,通过项目的形式,保障科技人员足够的科研经费。

参考文献

[1]王倩.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工资差异及其人力资本投资的a-J效应分析[J].江汉论坛,2013,(6).

[2]王询,彭树宏.中国行业工资差距的演化与特征[J].中国人口科学,2012,(5).

[3].科学合理确定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的路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

[4]姜金秋,杜育红.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分析(1990~2010)[J].上海教育科研,2013,(5).

[5]朱启荣.工资变动对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竞争力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3,(2).

[6]罗小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就业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7,(11).

[7]曲恒昌,曾晓东.oeCD国家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的逻辑基础[J].比较教育研究,2011,(2).

[8]迈克尔・波特(美).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李文军,吕向阳.区域财政科技支出差距及其治理研究:1992~2011年[J].新疆社会科学,2013,(4).

科研行业研究篇2

(一)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

从贵州省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毋庸置疑,它已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极大的差距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欲求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任重道远。总体来看,贵州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工业发展落后,城镇化建设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经济发展面临着全面挑战。“十二五”期间,在以交通、水利、通信、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问题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人才严重匮乏。同时,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在非公有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现代物流、旅游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长期以来由于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原因,贵州省是传统社会特征保护完好的一块土地,但这也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民族间的交往受惯例的影响还比较强,严重制约着省内外信息流通与技术推广,使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停留在传统秩序之内。但在近几十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各民族原有的社会秩序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民族间原有的不和谐因素沿袭下来,新的不和谐因素也凸显出来,从而导致构建新型的、健康的民族关系秩序成为地方社会建设所需。

(三)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双重自治制度使贵州省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表现出特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在维护政治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贵州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规范和加强———明目张胆的贿选现象,民族势力、宗族势力干预选举的现象,无序参与的现象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诸多现象表明地方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需求:第一是基层民众的政治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公民参与教育严重缺位;第二是缺乏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缺乏有组织、协调和团结能力的地方精英;第三是体制弊端尚未消除。

(四)地方生态建设的需求

贵州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地表崎岖而且卡斯特地貌占有相当比例,加之近年来在实施“跨越式”发展规划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比较普遍。正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看到的盘县煤矿开采对森林田地的破坏、龙里县发展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凯里矿产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等都是鲜活的例子。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了贵州省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同时也说明贵州省生态建设难度大,生态保护的难度更大。一方面需要研发新技术,制定科学规划来改造自然面貌,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培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五)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于贵州省来说也是现实之需,至于说保护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在此姑且不论,仅仅针对我们在调研中所看到的具体事实作以说明。近年来,贵州省已经在逐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计划,以此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此项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制约因素:第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第二是专任教师缺乏;第三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各主管部门配合程度低;第四是各主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我们调研的惠水县好花红小学、麻江县的下司小学、花溪区的孟关小学均存在上述问题,尤其表现在师资方面,在这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虽然排进了课表,也走进了课堂,但却没有专任教师,往往都是学校临时聘请的民间艺人在承担此项工作。同时,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任务究竟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民族宗教事务局还是由学校来负责,各单位或部门分别承担何种职责,发挥何种职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近几年贵州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缺口大,根据贵州省“十二五”人才开发研究报告获知,2008年贵州省人才总量已达到192.39万人。按照人才类型分解为:专业技术人才78.22万人、技能人才52.7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7.54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9万人、党政人才16.26万人;预计到2015年人才总量将达到249.5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85.29万人、70.73万人、51.17万人、22.74万人、19.35万人,人才总缺口为56.89万人;预测到2020年人才总量将达到307.0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91.3万人、88.1万人、79.41万人、28.2万人、20.1万人,人才总缺口为114.63万人。上述数据显示在未来5~6年时间内人才总量缺口超过百万,而贵州的实际情况表明,本省人才外流严重,弥补人才缺口的现实途径主要是依靠引进,而依靠引进必然加大财政负担,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紧张。缓解这种紧张的理性选择是,一方面适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土高校的潜能,通过改革创新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在贵州省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各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需求,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需求都是地方社会自身难以满足的,必须求助于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发展对人才和各种技术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来实现,依赖于有现代观念和技能的人才来实现。

二、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省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

贵州省民族院校共有4所: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更名为凯里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其中有三所高校设置了行政管理专业:贵州民族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1988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在50人左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系,2001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为在50人左右,该校还设置有行政管理成人教育专业,招收本、专科学生,招生规模每年在100人左右;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政治历史学院,但是只有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由上观之,贵州省设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民族院校共2所———贵州民族大学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每年的毕业生为100人左右。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招生、轻培养。

由于现代高等教育直接与学校的经济利益挂钩,招生数决定了财政拨款额度,所以各高校普遍在每年招生时的力求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更多招生指标,但是学校的配套设施、配套管理远远达不到现代高等教育要求,致使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低。贵州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分别设置在二级学院,但是二级学院没有独立的财政支配权,致使真正的教学机构常常处于尴尬境地,很多创新计划和方案难以实现。

2.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贵州省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有些高校的学生进校四年时间从来没有过一次真正的实习、实训或实践,以至于他们毕业之后不清楚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配备、财政预算、中长期规划等,他们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之中。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考取了公务员或者是选调到各级地方政府,他们也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去学习、熟悉老一套的地方政府管理,更不用说创新地方治理模式。

3.重教学、轻教研。

虽然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都设置有教研室,但这些机构基本上从事的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编写课程计划、征订教材、安排教师课程、检查教师撰写的大纲讲义、了解学生对老师授课评价、组织命题评卷登分、组织听课评课、撰写学年工作总结等,而在教学团队建设、教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梳理、衔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地方努力不够。其结果是没有成型的教学团队,教师授课杂乱,难以对相关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教材体系设置不科学,有些学校甚至在行政管理专业开始物理、化学课程;有些相近科目由于是不同教师讲授,某些章节内容重复教学现象普遍;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诸多现象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挂科现象普遍。

4.重学分、轻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按照规定要修满170学分左右才能毕业。前三种课程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以及一些公共课,修完这些课程加上毕业论文等基本上已经足够修满学分,专业选修课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重心基本放在理论课上,一种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难以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

5.重目标、轻激励。

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通常强调的是是否有大纲、教案、讲义,是否按照教学进度授课,是否给学生安排有作业,是否完成规定听课评课数量,是否按时授课,是否有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是否完成了教材安排的全部教学内容,完成了这些指标,没有出现所谓的教学事故,则年度考核就在合格及以上等次,年终可以全额领取绩效奖,而且有些学校的绩效奖是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大锅饭”式的奖励方式,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差异不大,人为控制现象严重。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对教师激励严重不足,致使教研、教改、创新教学几乎陷于停顿。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使教师获得成就感,无法使教师把教育教学作为自己毕生最热爱的事业。

三、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能够适应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以后,地方院校的管理权限从中央部委下放到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地方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地方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取决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和水平。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必须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总体目标,把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作为专业综合改革的关键。在管理体制方面,秉承民主管理理念,坚持调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和环节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

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在培养模式方面,改革传统封闭式、填鸭式的象牙塔培养模式,采用“5+3+2”的“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本专业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安排50%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安排30%分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实习、实训,安排2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团队

由院系领导牵头,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认真梳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征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删减一些课程或重复的章节,增加一些前沿性的、实用性的、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可以将开设的课程科学而又合理地进行分类,使之形成课程群。具体分类如下:管理学课程群(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政府学课程群(包括《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民族学课程群(包括《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等课程);政治学课程群(包括《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课程);法学课程群(包括《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等课程);现代技术学课程群(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写作学课程群(包括《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等课程)。在此基础上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协调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避免重复教学的问题。

(四)开辟实习基地,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尤其是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所以应该在民族地区广泛开辟实习、实践、实训基地。贵州省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有其他市的自治县和民族乡,可以为行政管理专业师生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平台。基地建设应该采取共建的方式,由各校行政管理专业所在院系与地方政府共同负责,而且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第一是要定期开展活动,让该专业师生参与、了解、学习地方政府的运行过程,研究地方政府面对的改革与创新难题。第二是要将研究的结果、方案反馈给当地政府,以便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基地建设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把握学科前沿,加强科学研究

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聘请知名专家来学校指导科研和专业建设,选派贵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到合作学校考察学习。力求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范围。同时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不断扩大合作学校的范围,尤其是加强与国内民族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民族院校的资源,组建跨校科研团队,建立合作机制。

(六)广开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分流

科研行业研究篇3

关键词: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决定因素。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淡薄,存在着诸如传统教育模式落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学校缺乏创新氛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利于人才个性化培养。高等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本科生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要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以使个人的社会竞争力得以提升,而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学生综合素质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要想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资源,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由北京市教委批准实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一项本科生创新教育资助计划,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实施计划,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改变教学方式单一、侧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现状,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得到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1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我校以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为契机,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把创新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打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课程设置的封闭性,按学科大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加大跨学科、跨专业综合课程的设置,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校修读课程,克服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状,统筹通修课、通识课等面向全校或跨院系课程,构建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由辅助地位变为创新素质培养的独立环节。构建以平台(大类基础平台和专业主干平台)为背景、以层次(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层、创新研究层)为基础,以结合(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方法的模块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开设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能训练等实践课,增加实验中心的投入,建立创新实验室,成立电子协会,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推进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研究空间。开展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加大大学生学科竞赛支持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2.2兴趣驱动自主实践,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原则是: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即:要求参与计划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创业设计有浓厚兴趣;在导师指导下,能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完成项目设计、组织、实施、分析、总结等工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夯实基础,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条件。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式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等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

实行层次化梯度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创新教育。基础实验层采取教师授课指导的方式,侧重于元器件的选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各种电参数测量、电路调试与故障检测等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层采取开放式自主实验方式,侧重于知识综合、融会贯通和应用设计,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电子系统通常由一些常用单元电路组成,如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路、放大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C/DaC电路、微控制器电路、微控制器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等,对这些基本电路和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和制作,为今后自主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标自行拟订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研究层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主要针对创新性实验、各类学科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和参与开放的科研项目等方式,强调对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个性发展,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组队、选题、项目申报、性能指标和设计方案拟订、项目实施和成果总结等工作;教师仅仅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2.3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保证项目研究质量

由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构成校级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对项目进行规范管理,指导项目的开展,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撑条件,从制度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教务处负责项目运行状态的监督与管理,如定期检查项目的开展情况,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组织专家对项目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完善院系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督导,学院为每个项目配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创新性实验和创业项目,保证项目的研究质量。

学校的示范性实验中心、各类实验室全方位开放,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场地、实验仪器等方面积极支持参与项目的学生,为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从条件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定期组织项目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机会,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环境。

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参加项目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学分认定、选课、考试和成果认定等。完成项目的学生,可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对参与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奖学金、优异生、免试研究生等评选中优先考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的积极性。根据项目任务量和完成质量,对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激发教师主动开展创新教育的热情。

3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3.1激发科研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吸引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和项目组,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科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大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学生通过科研活动认识自己,增强信心。

通过参与项目的方案论证、课题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撰写等环节,使学生真实体验科学研究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全过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得到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实践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指导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引导、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养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这样一个创新过程,使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精神,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3.2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项目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有负责硬件设计的,有负责软件开发的,有负责印刷电路板设计制作的,等等;项目的研究工作需要项目组成员之间交流沟通、相互协作。通过参与计划项目,锻炼了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了集体主义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加强了学生的素质拓展教育,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创新的学风、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了学生知识、智能、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

4结束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是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造力的机会,对于进一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喜宝.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与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6-8.

科研行业研究篇4

【关键词】行业标准;岗位能力;课程群

目前,在现代金融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业界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专业作为一个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方向,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设计中,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性不是很理想,导致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能忽视一些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使学生在一些重要的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中失去学习的机会。

1.金融行业岗位设置与人才需求的新特征

在金融行业的就业信息中,我们大致可把岗位群总结为三类即客户服务类、业务操作类、管理研发类,根据以上岗位群信息和岗位任职资格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金融行业在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等方面出现的几点特征:

(1)营销职能在金融企业中进一步得到强化,营销型人才走俏。

(2)金融企业的人才结构呈现明显的“偏态”特征。即企业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远小于对“客户服务型”和“业务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3)金融企业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客户服务型”、“业务操作型”岗位人才供需存在较大缺口。

(4)金融企业各类型岗位之间的转换呈现一定规律性。如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类,通常遵循“会计结算岗——信贷管理岗——国际结算岗——资金交易岗”的顺序,这种规律将对金融专业科学地设置课程顺序提供参考。

2.我国高校金融专业设置的现状

2.1人才培养目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更多的金融人才是流向市场从事各种微观的金融事务处理或各种金融服务工作,比如客户服务、金融技术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风险管理等,这些工作无一不需要参与者有扎实的微观金融理论作为支撑。从本科教育来看,西方国家重视人才通识教育,把培养的目标优先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使之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通才。因此我们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的调整培养目标。

2.2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专业主干课偏重于理论讲解,轻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影响择业面。

(2)教学内容体系达不到行业的岗位要求,金融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重复,教师对这些交叉的内容一般都没有进行很深入的沟通,也没有将之设计成重要的教学内容,结果导致这些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3)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是薄弱环节。就调查仅有50%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着重强调实验实训类课程。

(4)职业性课程偏少,不符合就业定位。根据对40余所高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在所有就业岗位中45%为金融营销岗位,52%为金融客服岗位,而无论是哪个岗位都对学生的金融职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在课程设置中缺少体现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5)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与金融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人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在课程群构建过程中应把职业资格考试与具体课程结合起来。

(6)教学师资的培养没有适时改变。由于教学计划过分关注宏观课程,以致教师的主要精力长期停留在理论讲授中,而没有及时去行业企业参加金融微观实践,导致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透彻。

(7)学生的成绩考核不够全面灵活。学生成绩考核往往注重理论测试而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

3.基于行业标准的金融本科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思路

结合金融企业岗位需求与从业人员结构出现的新特征,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以行业标准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体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除了要处理好各课程间的相互联系也要重视综合和边缘课程的开发,加强实验实训及职业化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知识完备、操作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能在经济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2综合金融企业员工从业能力成长轨迹和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构建课程群

3.2.1完善实验实训条件,以实践教学带动课程内容的融合

学校应重视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如投资建设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保险实验室等应用型实验室,商业银行实训基地、证券实践基地等实务运作实训基地。这些实验室应以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建设原则,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供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实验条件,促进教学和科研的互联发展。金融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以协作的精神将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减少目前课程教学环节的交叉重复,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实现集约化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系统性,将应用型教学落到实处。

3.2.2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实现金融教学体系的创新

课程群建设的最大优点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群经过内容的增删所形成的新课程群从内容到结构都会产生新的功能。常见的形式有:几门课程融合为一门新的课程,一些课程由于其内容分解到其他课程中而不再单独开设,有些课程名称虽不变但其内容和结构已更新。所以,新的课程群通过整合,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复,增加了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新知识,使课程功能更完善,从而实现了课程结构、体系和功能的整体优化。

在实践环节,增加实训教学课时,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比例力争达到1:1。实训课不同于理论课,每所高校都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实验条件和学生基础,因此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区域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自己的实验教材。金融核心课程的一些实践环节,并不是通过软件使用来完成教学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数据库和eXCeL等基本电脑程序来系统设计相关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2.3加强校企合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程开发环节,以行业引领和学校参与为主线,结合当地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联合相关单位开发特色课程,以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调整,弥补统一课程设计的不足,更好地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宜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可以请业界资深的人士来学校授课和讲座,以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法规政策和前沿知识。同时学校要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联系合作单位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去企业定岗实习,写出实习报告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可以及时反馈市场需求,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对企业而言,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解决人才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3.2.4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根据金融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设置中要增加职业化课程的比例,培养兼备金融专业知识和营销技巧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既要跟踪行业人才需求的状况,也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就业偏好;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还要有一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个人的专业特长。

3.2.5按照对证施教的要求,注重课程设置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通过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组织教学,成为高校特色办学的一种“内置”行为。它不仅要求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要求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活动要帮扶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这是目前高校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对双证制的完善和发展。

3.2.6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作为课程群建设主体的教师必须有能力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精通一门课程的内容,而要熟悉课程群的全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学校要对教师培养提供平台和激励政策,其次教师自身也必须主动学习前沿性和综合性的知识。就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为例,实训环节囊括银行存款业务、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等知识,尤其是伴随银证业务、银保业务的兴起,银行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要紧跟社会和行业的标准,利用和创造各种机会在提高学历和职称的同时,深入行业进行互补性知识的学习,从而加强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

3.2.7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改革单一的考试形式

不同学校根据对学生考核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例如《国际金融》课程考试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核占80%。其中,对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案如下:阶段性论文占40%,实训环节的汇率分析占30%,上课出勤及课堂综合表现占30%。

4.结论

探索构建行业标准的金融本科专业课程群,不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研究中对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在定位上坚持灵活的市场导向和行业标准,强调具体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二是在金融实验课程构建中,打破课程界限,从行业标准的视角设置一些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提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发挥新课程群的功能,提高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为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2]卢珍菊.金融学本科专业广义实验课程群建设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0(35).

科研行业研究篇5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战略执行力

一、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概况

1.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创办的、主要进行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规模企业以及传统的中小企业实现改制后,由学校或研究单位以知识产权、技术入股,企业以厂房、资金、设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型的“产学研”联合体[1]。

据安徽省科技厅的统计,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光机电领域、新材料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电子信息领域以及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多为技术含量高的科技型企业,但由于这些行业的技术和市场还不成熟,相对风险较大。此外,企业总体的成立年限较短,根据样本统计结果,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时间在3年到6年的占43%,10年以上的占8%,其余成立时间均不足三年[2]。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成为企业融资的绊脚石。

2.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战略执行困境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资金主要用在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和生产流动资金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出了其科技型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于研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对于资金的迫切需求,如无法及时满足,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安徽省有67%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表示企业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约18%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表示企业的资金需求勉强满足,仅有约1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表示资金需求能够基本满足或很满足,在融资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2]。现存的融资渠道的要求比较苛刻,这让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比较狭小,生存环境比较窘迫。

二、安徽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融资战略执行困境的企业成因分析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财务制度不健全是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的主要表现,企业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常常篡改财务数据,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重阻碍了投资者实现其权益。

治理结构不健全还表现为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目前,安徽省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办人既是企业的经营者又是所有者,即使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者也一般为所有者的家族成员,这造成企业中职业经理人对股东制衡的缺失。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就难以制衡经营者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经营者就有了侵犯所有者权利的可能,这使得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

2.高科技人才的缺乏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数是由科技人员创办或是由科研院所转制而成,因此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层普遍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但由于整体经济水平的差异,我省科技人员的工资和其他待遇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省高科技人才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失的现象严重,这导致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高科技人才,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家[3]。因此,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并留住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及企业家是发展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

3.企业生存寿命短

安徽省成立时间在十年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仅占8%,再加上技术高风险高,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不确定性较大,很难准确判断科技型中小企业未来能否持续存活下去。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银行不愿给它贷款,其他各路投资者也望而却步。要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必须根据国内外的经验需要不断的推出新产品,而安徽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的技术很多都是国外先进技术的应用,自主创新的缺乏影响了新产品的推出。

4.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数是以技术引进为创新基础创办起来的,自主研发能力较薄弱,其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信息。从长期发展的要求看,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是其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胜地位的关键。

三、构建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战略执行力的对策建议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而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产权制度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首先,改变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家族式管理方式是影响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不符合现代市场需求。因此,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转变思想,吸收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的优势,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组建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利用改革、拍卖、租赁等多种方式,建立股份合作制,加快改革步伐,成功实现产权改革[4]。

2.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混乱是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顺利融资的主要障碍,一方面由于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缺乏对企业融资知识和渠道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缺乏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摆脱融资困境,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将财务管理制度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如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管理,增强财务人员对融资的重视,督促其对公司资金有效规划和管理,以熟知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等各种融资方式,在提高企业财务数据可信度的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相关信息。

3.提升企业信用等级

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提高,再加上当前我国法律环境缺失和信用体系不健全,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较大。一旦部分企业出现欺诈行为,银行便会收紧贷款出口,将一些信用良好的企业拒之门外。因此,逐步建立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刻不容缓。

首先,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建设。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相关法律,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其次,加强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能够促进企业员工和管理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这些都是金融机构对公司信用的评价参考[5]。

第三,建立第三方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由第三方管理中心独立收集会员企业的付款和偿债等各种信息,开展信用评估、等级登记、信用等级并建立公司信用档案。通过运用独立的第三方机制,形成企业信用建设的外部监督和压力,使企业失信的成本大大增加,督促其加强自身企业的信用建设。银行业可以通过信用机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贷款资金的安全性,提高贷款的成功率。通过融资平台和担保平台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银行和担保机构的交易成本,消除障碍,促进双方合作,提高融资效率。

4.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赖以发展的根本动力,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应促进管理层思想观念的创新和转变,深化市场经济意识;认清高新技术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支柱,当前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这一形势,注重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加强融资渠道的创新,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以投定筹,促进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李加新.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Z].

[2]姬福松.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

[3]姚禄仕,张楠楠.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C],2009:697-702.

科研行业研究篇6

一、机制内涵的本质回归

“机制”概念频见于各种文献,但是部分学者及实践工作者在使用这一“词汇”时,很少有人能在“机制”概念本质意义上使用。这种一词多义现象(或无意义)不利于问题的澄清,因而也就不利于机制的构建与形成。因此,本文将对“机制”概念予以一定的分析,使其回归其本质内涵。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也就是说,能否发挥功能关键在于是否形成机制。其后’人们将“机制”一词引人经济学的研究,用“经济机制”来表示一定经济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也就是说,“机制”概念是从自然科学经由生物学及医学等逐渐演化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辞海》中关于“机制”的解释共有三条,“第一,机制是指机器制造的;第二’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如生理机制;第三,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成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等”。这三条解释基本反映了上述演化,本文也正是在这三个基本解释(主要是第三个解释)的基础来澄清“机制”的基本内涵的。

良好的机制可以自动调节系统使其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机制重在其运行,如机器只有合适的构造和正确的工作原理才能正常运转。但仅有组织并不能成为机制形成的充要条件,机制的形成需要以组织为载体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来维系,即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合理化不能仅靠自觉,须用制度予以促进和制约。只有确保与机制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的存在,机制才能在实践中正常运转。不同的组织和制度决定了不同机制的存在。

但机制的构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各种组织和各项制度的叠加,不是简单的代数求和,它需要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互相呼应、补充和啮合,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机制承载于组织之上,组织有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它通过组织内人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来实现。完善的组织,健全的制度,再加上强有力的执行者,才能保障机制效能的实现。组织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组织在制度的规范下运行,而制度在一定的组织结构框架下得以落实。机制的良好运转需要两者的交融和配合。

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实践指向性非常突出,因此更应强调其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作用。但在该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没有该项教学方式或存在该类教学方式但却流于形式。国内学者对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解释多集中于重视不够、师资不足、实践教学形式匮乏、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等方面。本文认为,实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在于两点:第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主要缘于对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意识,因而就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第二,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机制的缺乏则主要在于学界整体对机制概念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严重的缺陷,部分学者在使用“机制”概念之时经常指向他方——如制度、组织、体制等’而不是机制内涵本身,从而导致实践中无法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本文将在机制概念本质回归的基础上,以实习实训为例,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进行尝试研究。

二、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组织的确定

现代社会中,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组织。在实践教学方面,其组织涉及两大方面、三类组织。两方面指的是实习方、实习受理方,即校方及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等’通常所说的“府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指的是就是实习方与实习受理方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作用。三类组织指的是高等院校、学院及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属于教学活动,因此,在学校一级应由教务处来负责实施,具体应由实践教学科(或专门负责实习的实习科等负责),在学院一级则应由教学院长(负责教学活动)会同专职副书记(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实施’或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本科生的实习实训工作。

各类组织必须具有明确的结构方能发挥相应的功能,实践教学组织亦不例外。校级实习组织结构至少应包括:外联部门(或岗位,下同),负责与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签署协议等;实践教学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抽查工作;实践教学指导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实践教学计划的审核及提出相应意见或建议;后勤保障部门,负责联系车辆等工作及实习实训所需材料和工具等的提供。

院级实习部门的组织结构则应包括:协调部门(实习总干事或总秘书),负责实习工作的全面协调’具体职能包括实习if划的拟订,实习学生自然情况的调查与汇总,获取实习单位的岗,位说明书,负责实习学生具体的工作部门与岗位分配,帮助实习学生与实习基地实现对接,反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困难与要求,反馈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印象及工作建议,协助校外指导教师考勤’核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量,核定学生实习成绩等;实践教学指导部门(包括校内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予以理论指导;实践教学检查部门,负责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沟通交流、督促和检查。

学校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则用人单位也必须成立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学生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基地也应具有明确的组织结构方能发挥其实习基地的作用。其组织结构包括:联络部,负责用人单位及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包括具体部门的用人信息的搜集、对学生基本信息的审核以及联系用人单位具体负责人与高校具体负责人签订协议等方面的工作;实习指导部门,负责接待学生及具体业务指导和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类组织及其内部的各个分支部门或具体岗位之间应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即组织系统。但若要形成该组织系统并形成相应的机制,则还需要辅以相应的制度,以对三类组织及其各个分支部门的行动予以促进和规范,即形成制度系统。制度系统与组织系统密切配合,方能形成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三、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并非孤立存在,其制度建设必须与组织建设协同方能形成相应的运行机制,即组织系统的诸要素与制度系统的诸要素必须相互配合和制约。因此’为使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得以形成,我们必须对组织系统各分支进行制度规定,以对其行动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

1.信息交流制度

信息对称是进行组织协同的前提基础,通过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使实习方与实习受理方相互了解对方的需要与要求等,从而使双方能达到人事相宜。既能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锻炼,又能帮助用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最终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从而也就实现实践教学功能的最大化。信息交流制度规范与制约的对象包括:校级的外联部、院级的协调部以及实习基地的联络部,同时也包括两方组织的各个层级的所有部门,例如实习进程中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以及实习后的经验交流等。

2.监督检查制度

实习实训活动是个系统工程,实践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为保障实习实训的效果,必须进行全过程管理,因此对各个环节监督检查必不可少。监督检查制度包括对实习学生、各个组织分支部门、指导教师等的监督检查,例如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实习成绩考核制度、寻访制度、实习工作评价制度等。监督检查制度应用的对象为校级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部门、院级的检查部门以及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部门。

3.调研与实习准备制度

若想使实习实训工作实现功能最大化,则必须使实习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即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与工作岗位相匹配。为此,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总体情况以及市场和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实习计划以保障实习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在实习前还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除上述实习计划外,还需制定各种文件及实习辅助材料以及岗前培训等工作。注意岗前培训对象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而言,同时也需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

4.实践教学指导制度

实践教学仍属教学活动,因此其活动的展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髙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此,必须制定各种实习指导文件,包括实习计划等。同时,还要制定导师遴选制度、双导师制度等。实践教学指导制度应用的部门为校级、院级以及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部门。

5.评价交流制度

实习结束之后,应对实习实训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价和总结并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经验以指导未来的实习实训工作,总结教训以防止未来的实习工作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评价对象包括麻有参与实习工作的部门及人员,评价的方式可采用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如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及各部门的实习工作总结,组织评价则应制定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教师、优秀实习工作者评选制度。

科研行业研究篇7

关键词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安全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1-140-01

1安全评估概念及作用

安全评估是信息科技风险安全评估的简称,是指组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安全评估是科学分析理解信息和信息系统在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并在风险的预防、风险的控制、风险的转移、风险的补偿、风险的分散等之间做出决策的过程。信息安全管理应基于安全评估,只有在正确地、全面地识别风险后,才能在控制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之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决定需要调动多少资源、以什么的代价、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化解、控制风险。

2安全评估主要标准及实践

信息安全评估涉及范围广,相关安全标准也十分庞杂。其中iSo27005-2008明确了安全评估方法及流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安全评估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20984-2007)采用的评估方法基本与iSo27005一致,明确了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要素关系、分析原理、实施流程和评估方法,以及风险评估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实施要点和工作形式。

3银行业安全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业务发展需要及监管要求,国内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信息安全评估逐渐成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但国内商业银行信息安全评估管理与国外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安全评估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商行银行未明确安全评估管理的组织机构,缺少安全评估管理制度,未建立符合本行风险管理需要的安全评估体系。二是安全评估流程不规范。很多商业银行安全评估尤其是自评估缺少标准的流程控制,安全评估工作随意性强,大部分评估流于形式或依赖于个人经验,安全评估的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存在的风险。三是安全评估人才匮乏。安全评估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评估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很多商业银行评估人员未经过相应的培训,缺少经验,并不真正具备安全评估的能力。四是安全评估方法不科学。商业银行评估尤其是自评估主要依据制度列表或个人经验,很难发现深层次问题并对风险准确定性,评估结果对风险处置的指导意见有限。五是安全评估数据积累不足。国内外主要的安全评估方法,需要根据历史事件统计事件发生概率,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尚未建立事件统计分析机制。

4安全评估管理的主要思路

通过研究国内外信息科技风险安全评估标准、规范及实践,提出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安全评估管理思路。

4.1建立安全评估组织体系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组织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安全评估自身特点,并应结合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安全评估的组织体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安全评估日常管理体系。该部分体系应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高管层、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信息科技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的安全评估职责;二是建立安全评估项目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组织安全评估时应成立项目管理组织,并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流程对安全评估进行有效控制。

4.2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流程

安全评估流程是安全评估标准化的控制手段,能够有效的控制安全评估的目标、范围、过程及质量,安全评估需要建立以下标准流程:一是安全评估的组织流程,即安全评估审批、总结、汇报等流程;二是安全评估的项目管理流程,安全评估应采用项目的管理方式进行组织,并按项目管理流程组织评估并形成项目阶段成果;三是安全评估的评估方法流程。安全评估根据标准的评估方法,并结合评估对象的特点,从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风险评估、已有措施确认等方面,建立明确的评估方法流程并明确流程各阶段主要工作成果及输出文档。

4.3培养专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人员

专业的安全评估人员是安全评估的基本保证,应加大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大评估管理要求、评估流程的培训力度,让评估人员能够了解信息科技安全管理的要求,掌握安全评估组织、项目及方法流程;二是加大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力度,评估人员应全面学习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了解目前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存在风险;三是加大安全评估技术培训力度,评估人员应了解安全评估相关技术,熟练掌握常用的安全评估工具;四是加大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培训力度,安全评估要求评估人员应了解主机、网络及应系统等相关技术细节,应组织相应的技术培训,扩大评估人员的知识范围,并使评估人员深入了解各系统的技术细节。

4.4引入安全评估工具

为实现安全评估的专业化,商业银行应逐步引入和使用风险评估工具,风险评估工具包括以下三类:一是专业安全评估设备及软件,如漏洞扫描设备、安全审计平台等。二是专门的风险计算工具,如风险统计及计算表格,该类表格根据标准的计算方式,能够给出相对准确的风险量化值。二是风险管理系统,对风险进行汇总、统计及处置跟踪。

4.5建立风险评估数据积累机制

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与否依赖于大量信息安全相关数据,因此,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数据积累机制:一是确定信息安全事件的收集、整理及汇总机制,信息安全事件统计来源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渠道,外部事件应根据安全部门、监管部门的通报进行收集,内部事件通过安全事件报告汇总。二是建立信息系统数据积累机制,统计和汇总不同设备及系统的安全要求,按标准格式形成评估要点文档,作为相关评估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iSo/ieC27001:200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m].

[2]iSo/ieC27002:200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m].

[3]iSoieC27005-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m].

[4]GBt2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m].

[5]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m].

科研行业研究篇8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发展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049-02

1国有商业银行非科学发展的原因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科学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在于制度构建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商业银行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强力垄断金融资源的制度安排,承担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角色,使之长期以来忽略了作为市场经济角色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制度安排的不适应性逐渐显露,并且直接导致国有商业银行难以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②发展观念落后和评价体系欠科学。长期以来,受旧体制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观念较为落后,突出表现在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对资产质量及其风险减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资本必须覆盖风险、限制银行过度扩张认识不充分;对银行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充分。③评价体系欠科学,激励缺失。考核操作性较差,评价方法单一,激励不规范。

2国有商业银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遵循的原则

2.1协调原则

伴随着我国经济粗放式发展,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同样采取了重规模、轻质量的发展模式,竞争的压力及内部的激励机制引导人们追求资产增长、规模扩大、市场份额,造就了一个大而不强的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低、资产质量差、风险水平高、效益低下。这种不科学的、非理性的超常发展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不良作用。历史的经验教训及面临的现实环境,迫切需要国有商业银行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的质与发展的量的协调发展,实现规模与效益、短期与长期、风险与质量的统一,把持续稳定发展作为发展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增长。发展的质量要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在经济周期性变化中持久保持良性循环、高质量地发展。

2.2稳健经营原则

商业银行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经营发展必然受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环境的直接制约,客观上存在发展极限,盲目追求高速发展,只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的行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特殊作用,致使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不仅会导致商业银行破产,而且将对社会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引起社会动荡。因此,银行业遵循稳健经营的原则,几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银行业,提倡建立百年老店,崇尚稳定持续发展。超常规、急功近利都不是银行业科学发展的轨迹。历史的经验表明,发展好的银行、百年老店的银行都是稳健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实施稳健的经营发展战略是其必然的选择。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要制定稳健的发展战略,营造稳健发展的管理文化,注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有机结合,使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心态、良性的发展预期,以卓著的信誉取信于民、立足于世;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根据各种经营风险的发生概率,适度地安排业务比例和业务规模使风险分散,并运用商业银行自身以及外部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将风险最大限度地控制、降低、转移、消除、化解。

2.3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积极面对来自中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特别是竞争优质客户、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正如格林斯潘所说“我们永远不应忽视,不管技术如何进步,管理系统如何复杂,银行管理的基础始终是银行管理人员的知识与判断”。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以人为本包含更多的内容,这里的“人”不仅指员工,还有客户和股东。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必须建立在以满意的员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客户和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基础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客户的服务,要通过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真正做到一切方便客户,一切为了满足客户,一切为了增加客户价值,实现客户关系管理上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其员工管理方面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其一,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其二,进行全员管理,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其三,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的目标相统一;其四,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国有商业银行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的同时,还要依法维护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并不断提高股东的投资收益。

3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3.1加快发展资产业务

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公司贷款业务。抢占优势行业和抢抓大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对优化资产结构、加快资产业务发展和形成银行优势市场地位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国有商业银行要把营销大项目作为公司贷款的重中之重,依据当地产业政策,选准先进制造业等优势行业,每年抓住几个大行业、大项目,连续抓几年,壮大生息资产规模,提高质量水平。重点拓展中小企业贷款。

有所侧重,加快发展零售贷款业务。零售贷款作为今后银行效益的重要来源,相对于公司贷款而言,具有收益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分散的特点。大力拓展个人消费贷款市场已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热点,也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和重点业务。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切实把发展零售贷款业务作为战略举措,下大力发展零售贷款业务;必须积极抢占市场,进一步做大零售贷款业务;必须迅速壮大优质客户群,提高零售贷款的质量和收益水平。

突出效益,大力发展票据贴现业务。在当前资金比较富裕和公司贷款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票据业务流动性、效益性较好的特点,结合票据市场利率和内部资金利率变化情况,灵活配置富裕资金,做大做强票据业务,切实把票据业务作为资金运用和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拓展新市场、新业务,全面开办转贴现业务;要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票据资金收益水平。

3.2理性发展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加强成本核算,发展负债业务。公司存款是目前成本最低的负债业务,是优化负债结构,提高综合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要创新营销手段,逐步从过去的以关系吸存或以贷吸存为主,转变为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全方位、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拓宽吸存渠道,降低成本,提高吸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广开销售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做大国际、国内结算产品市场。要积极拓展福费廷、国际保理、保函业务市场。进一步发挥贸易融资对国际结算业务的支撑和拉动作用。要大力发展人民币结算账户业务,发展柜台对私对公汇兑业务,向结算汇兑收费业务要效益。要下大力气积极培育、做大国内信用证、国内商业发票贴现、国内保理等国内结算产品业务,力争新产品叙作量实现新的突破。做活资金业务,要把资金业务作为解决富裕资金出路的重要途径,加大人民币资金新产品研究和推广力度,扩大资金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加强对客户需求的分析,积极推广短期融资券、债务保值及人民币掉期等资金业务新品种。

调整网点布局和功能,加快网点转型。网点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型,即加快网点布局转型;加快网点功能转型;加快考核导向转型。在加快网点布局转型方面,方向是优化布局。在加快网点功能转型方面,方向是提高竞争力。在加快考核导向转型方面,方向是提高赢利能力。

3.3强化风险管理,构建长效机制

坚持质量第一,强化风险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为此,需要做到:第一,把好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第二,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加大检查和后评价。第三,密切监控贷款分类的迁徙情况,做好贷款分类的动态调整。第四,加强对非应计贷款的管理。要加大对不良贷款管理力度,制定清收压缩计划,落实责任人,强化督办和调度。第五,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力度。要改变不良资产被动处置的观念和做法,提前介入,主动经营,控制不良贷款向下迁徙,盘活不良授信存量。

内控工作要以规范规章制度管理、培育合规文化、加大对基层行及关键岗位的控制、强化问责为重点,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构建严密的内控体系和内控长效机制,为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要加强观念引导,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要制定全面、系统、统一的内控政策、制度和程序,保证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要充分发挥内部稽核监察的作用,扩大稽核检查面,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特别是容易产生操作风险的薄弱环节的检查力度;加强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案件高发部位的稽核检查。形成自我发现问题,自行整改,自觉堵塞漏洞的良好机制。要加强对基层负责人和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干部交流、定期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代职制度等。要强化问责制,加大对责任人的追究力度。要制定全面、系统的问责处罚制度,明确各级机构、各个部门、各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努力实现“零发案”目标。要继续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时间的监控和检查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内防外并重,增强预警性,建立和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努力把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遵循“确保安全、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减少人员”原则下,进一步完善守库押运集约化和守押社会化管理。

4总结

总之,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科研行业研究篇9

[关键词]论文写作选题方向可行性

一、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性环节。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般写作的意义,而且有其特殊的作用:即培养科研创新意识,锻炼思维组织能力,训练语言运用能力,激活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等。而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论文选题多年来一直是学生和指导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使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论文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即价值。

二、论文写作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生受其自身知识的局限,选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题目范围过大。比如,有的同学选这样的论题:“theComparisonBetweenChineseCultureandenglishCulture”,“translationofenglishproverbs”。其二:题目不够新颖,缺乏创造性。笔者发现,如果选题是文学方面的,题目大都集中在《红字》、《苔丝》、《简爱》、《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飘》等少数几部文学作品上。其三,学生思路太窄,部分题目存在某种雷同现象。以此为根据,笔者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三、论文写作中选题的方向

论文选题应该符合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一般来说,英语专业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选题:

1.文学、文化方向

对文学的研究指的是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形式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以及对作品中的人物、主题、产生的背景、作家的风格、派别等进行分析和评论。学生可以阅读一本或几本英语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个案或对比研究,或对一个或两个英美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或对比研究,包括作家的出身,所受教育,经历,爱情,家庭,所受其他作家思潮,哲学流派的影响等。也可以以文体分类的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包括小说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等。

2.翻译方向

口、笔译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口、笔译方面毕业论文的选题大致有以下范畴: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理论评介;译文评价;翻译与文化特殊用途语言翻译(如外贸、体育、旅游等专门行业汉英翻译);翻译与文体、修辞;翻译实践等。

3.英语语言学方向

语言学与语法有相关、相连和包容的关系。语言学和语法选题大致包括:语音学,音位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方言;语法学,词法,句法,功能,转换,对比等;词汇学;构词法;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对比;外来词语等。

4.英语教学法研究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外语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与新式教学法比较;各种教学法比较:优势和不足,相辅与互补;分层次教学,优势与弊端,可改进之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利用先进教学辅助设备和手段进行外语教学等。

四、论文写作中选题方向的可行性

关于选题是否有研究的可行性,Creswell建议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首先,就时间、资源、语料收集而言,该题目研究是否可行?其次,研究者个人是否对该题目感兴趣,以保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另外,该研究是否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观点?换句话说,应遵守论文选题的三原则:价值原则,能力原则,兴趣原则。毕业论文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其次,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题,选择自己能够找到充足材料的题目。论文要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和远见,应该发人深思,使人受益且获得新东西。

根据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原则,结合学生选题的方向及常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文学文化方向选题。这方面的选题资源很多,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学生很难跳出一个思维定式,经典名著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该说的已经都说了,怎么创新呢?能够有所突破很难。不过,为了避免学生选一些老掉牙的题目,可以选择新的突破口。比如,选题“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等,笔者认为,这是比较好的题目,写起来可以结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思也不乏味。还有,学生可以从所学课本取材,《高级英语》的课文大都来自原著,从这方面着手,既挖掘了课本,又开拓了知识,还完成了论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选题:“ontheCultureConflictof”everydayUse“byalicewalker”。再者,也可以从影视文学选题。(2)翻译方向的选题。学生在这一方向选题思路很窄,容易集中,有可能选题部分或全部重复。诸如选题“CultureDifferenceinadvertisementanditstranslation”“CultureDifferenceinproverbanditstranslation”“CultureDifferenceinColorwordanditstranslation”这些题目看似不同,其实写起来可以换汤不换药,可套用相同的写作风格,相同的提纲。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扩大视角,比如,“关于对外交流翻译中不足的反思”是一个较好的题目。可以从电影名的误译,旅游翻译的误译等多方面入手。(3)英语语言学方向的选题。这方面的选题令一般作者望而却步,因为涉及到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是自己能把握的或感兴趣的。但不容易与别的同学重复,也容易创新。比如,“网络发展中的英语进化”就是个不错的话题。(4)英语教学法方向的选题。此选题能查阅的文献很多,也能激发作者的兴趣,只是不太容易把握,涉及到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等。比如,选题“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需要做相应的实验。

综上所述,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查阅书刊文献资料,通过文献阅读,了解某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每个方向的选题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能力的学生也可有选择地把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文化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或对上述学科进行某种类型的比较,寻找一个突破口,建立自己独特的课题,以便能够产生“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的突破性效果,能够形成“弃暗投明”、不落俗套乃至别开生面的选题风格。

五、结语

撰写毕业论文前应当重视选题,深思论文的选题是否有新意、有创见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与本专业有关系、选题范围是否过大。而且应当特别考虑论文题目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题目是否简洁、大小写是否符合规范等几个环节,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题目都不可晦涩难懂。

参考文献:

[1]田贵森,段晓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

[2]CreswellJw.ResearchDesign: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pproaches[m].London:Sagepublications,1994

科研行业研究篇10

【关键词】就业民办高校行政管理课程体系改革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回复行政管理学研究以来,迄今为止,已有3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民办高校。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起步不高,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或多或少存在諸如重理论、轻实践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推广、高校扩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民办高校,因受其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影响,学生就业形势更是令人堪忧。

根据有关学者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高校培养出来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存在专业知识延伸能力不强、专业知识转化实际运用能力不足,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不够,毕业生的再学习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职业精神不够、服务意识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等品质。因此,民办高校充分发挥其市场反应快的优势,紧贴市场需求,改革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改革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以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一定要适应民办高校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就业导向原则。高等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正确定位,才能办出质量,突出特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上均应坚持“就业主导型”,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就业为主导,形成有利于就业的教学链。

3.渐次推进原则。我国现在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形成于50年代学习前苏联的“蓝本”。几十年来,课程结构有所改变,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但就其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基本上仍沿用了50年代的系统。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存在着前沿理论与陈旧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矛盾。矛盾激化,决定着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渐次推进改革,不断探索,是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必由之路。

4.合理性原则。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总体结构必须考虑民办高校的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考虑社会的整体需求,注意知识的实际运用,课程结构合理,课程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基本思路

1.实现课程体系的渗透化、综合化。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学科发展相互渗透、综合集成。课程体系的综合化顺应了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的时代趋势,一方面是基础科学与技术、工程科学相结全;另一方面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综合,克服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加强学生对各学科之间联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性。高等教育只有十分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才能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2.建设课程体系的现代化。一方面是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即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更新课程门类,新开设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课程:另一方面是课程内容以及讲授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3.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重在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综合性人才,专业技能的获得对专业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技能的提高与就业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注重“三观”的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教育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是改革的重要环节。行政管理本科,作为人文性专业,它的精英教育实质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教育上,更体现在高素质、高思想品质的教育上。

三、具体措施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课程改革结合民办高校特点,重在切实实行“三五体制”改革——即课程建设的三大层次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的五大系统改革。

(一)三大层次

课程建设采取分层次建设的方式,层次目标分为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和合格课程三大层次。学校成立课程建设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教务处、系部主管教学的负责人和教学督导组成员组成。合格课程每年由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估,优质课程每两年评估一次,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按比例、按专业学科确立校精品课程。民办高校更应在课程改革中极力推进课程建设水平,在课程改革中实现分层次资助。切实做到精品课程、优质课程优先建设,推广到其他课程建设上来。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五大系统

1.通识课程系统

通识教育源自于教育,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敏于探索、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文明人”。在通识课程设置上,现在的通识课程系统往往重在政治思想素养和身体素养两大方面。而且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由于受到学科的限制和师资结构的限制,所开通识课难以达到目标。部分课程还局限在专业教学的老路上,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偏重知识的传授,课堂讨论少,对学生思想启发不够。

改革方法:

(1)通识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彻底打破现在的由专业课教师担任通识课教师的局面。

(2)通识课程内容上增加人文素养部分。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特点,在原有的通识课程基础上可增加文学艺术欣赏和商务礼仪课程,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3)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4)通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还可在其他系统的课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性教学。

2.就业课程系统

民办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努力打造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作出努力。此时,就业课程系统的建設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止前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放在通识课中,主要内容是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就业信息获取等方面的知识。与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系统性上,都有很大差别。

改革方法: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将之与就业指导课程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教学,使毕业生不仅知道应该如何去找工作,而且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效果会更好。

3.专业基础课程系统

专业基础课系统好比大厦的基石,课程的设置一定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要注意知识的实际运用,包括运用的条件、方法、手段、效果检查和评定等,教学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改革方法:

(1)加强现有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和教学工作,为学生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综合其他专业门类基础课程,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就业面。如增加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原理》,金融专业的《金融市场学》,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概论》,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营销学》等,民办高校可根据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自行制定和选择。

4.专业课程系统

专业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的需求,即既能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又能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纠结学生的基本能力。

改革方法:

(1)专业课的设置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的开设顺序必须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同时,确保各门课程又有一定的横向联系,教学课程的时间也要科学。

(3)教学中增加实习实训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在专业课教学课时比重应达到50%以上。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是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和劳动实习等,将实习与专业教学相连,课堂讲授也要强化实训过程。

5.选修课程系统

(1)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按照高等教育的特点,不应追求专业的理论体系,而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技术层面上,为了适应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学生将来就业面广的要求,可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开展知识讲座,增加实践课程,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