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基础知识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3:41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茶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

[作者简介]陈静(1976-),女,四川宜宾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饭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重庆400067)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44-02

“茶艺基础”课程是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课程。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对茶及茶文化的基础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类茶的冲泡及服务知识、技能,掌握“茶艺师”职业岗位的相关知识,达到“茶艺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主动热情、认真周到、团结协作的服务精神,为学生就业及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着眼于突出专业特色,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突出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加强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具备的基本技能、职业能力进行训练与培养。

一、课程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其课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校企合作”既是实现高职课程设计的重要途径,又是指导高职课程设计的教育理念。该课程的设计思想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紧密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本职业的活动为内容,力求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按茶艺馆工作要求,实现课程的设计(如图所示)。

1.以“茶艺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设计课程。该课程根据“茶艺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职业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

2.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无缝衔接设计课程。“茶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其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无缝衔接。各类茶叶的基础知识是茶叶冲泡的基础,同时,茶叶的冲泡必须依据各类茶叶的特性而定,这就使得有关茶叶的理论知识和茶叶的冲泡技能必须紧密结合,才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该课程在内容结构上一改其他岗位能力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开进行的做法,将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无缝衔接。

3.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纳入课程设计。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的教学必须结合相应职业岗位的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将国家职业标准纳入其中。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

1.依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实践教学实际实用”选取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上,应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整合、遴选至分解,从教学之初的课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完成后的实践反馈,体现“理论必需够用”“实践实际实用”的原则,着力打造并不断深化学生职业技能素养培养。

2.根据“茶艺师”职业岗位要求补充教学内容。“茶艺基础”课程是一门职业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符合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本职业的活动为内容,按茶艺馆工作内容选取教学内容,为实现学校服务与社会服务相适应提供基础保证。

3.基于“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拓展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学习茶、茶文化相关知识,掌握茶艺服务的基本技能,还要能有效地完成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力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

4.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学内容。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通过一些知识拓展、提升的方式,增加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广度与深度,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

“茶艺基础”课程结合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依据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规律,循用了“模块化整合项目遴选任务分解”的内容建设思路,将课程通过有效整合,拟为“3大课程模块+3大工作任务+9个工作项目”的课程内容体系(如表所示)。课程内容组织与建设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1.“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构建课程内容结构。“茶艺基础”涉及许多有关茶叶的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但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由于“茶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其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需要有机融合。该课程在内容结构上一改其他岗位能力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分开的做法,将整个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例如,在讲述各类茶的基本知识时,将各类茶叶的识别技能训练同时进行,与理论知识讲授融合;在各类茶的基础理论知识讲述后,根据茶叶的特点,立刻进行该类茶叶冲泡知识的讲授,并同时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茶叶推荐与推销理论知识讲述后,立刻进行茶叶推销的技能训练等等。注重理论的具体运用,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形成“理论―实训”统一的内容结构。

2.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该课程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上,以“茶艺师”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为载体,力求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茶艺师”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教学体系,为实现学校服务与社会服务相适应提供基础保证。

课程按照“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按三大模块组织教学内容,一是茶及茶文化基础知识,二是各类茶及冲泡的基础知识,三是茶艺服务基础知识,全面涉及茶艺师需要掌握的有关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茶艺服务与产品销售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涵盖了目前市场上主要消费茶类的冲泡品饮方法以及名品茶的茶艺表演。

3.理论够用与学生可持续发展并重,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该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上,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要求,体现“理论够用”的原则,克服理论偏多、偏深的弊端,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性。例如,在各类茶叶的基础知识讲授中,只针对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中常涉及的各类茶最基础的知识进行讲授,而偏深的诸如各类茶叶的物理学特性则删掉。同时,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供知识内容供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补充和完善。

4.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力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完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注重“教、学、做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所有教学均在实训室进行,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训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完全融合,让学生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

2.实践教学分层次,构建“三段渐进”教学模式。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分层次的“三段渐进”模式,即将实践教学分三个阶段逐渐推进,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一阶段,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操作技能强化;第三阶段,通过校外实践或企业顶岗实习等,工学交替,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将知识技能进行实践运用,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转换,形成操作技能,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

3.多渠道、多方式并存,建立“三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三结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茶艺基础”课程以茶艺服务的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注重操作技能环节,充分体现了实践性要求。学生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技能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2

关键词:茶叶审评技术;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

2008年,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专业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茶叶审评技术》是我国茶业行业中的一门主要职业技能课。从2003年该专业开办以来,学院就把茶叶审评技能作为茶文化专业建设的重点。多年来,该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思想,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注重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培养模式,按照国家评茶员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将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行业标准规范对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职业态度的协调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确立课程改革思路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改革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和落脚点。2004年,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让学生经历接受任务、有产出地独立工作、展示成果和互评总结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要求保持课程学习中工作过程的整体性,按照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在典型工作情境下,学生通过获取直接的工作经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进行案例和整体化的学习。在此背景下,我们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实施了改革。

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定位《茶叶审评技术》是高职茶文化专业骨干课程之一,是面向评茶员职业资格岗位技能培训及考证的重要综合性专业技术课,是一门研究茶叶品质感官鉴定的应用型课程。它是茶叶生产、收购、营销、外贸、商检、科研及产业升级中进行茶叶品质鉴定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茶叶审评技术》课对促进学生掌握评茶员职业能力,培养高技能评茶人才,起着支撑作用和决定作用。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茶叶专业理论知识,能适应评茶员工作岗位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行业,贴近企业,符合茶行业与三峡地区特色发展需要,达到高级评茶员职业资格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茶叶审评技术》课程目标与达到目标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确定课程内容。在“以能力为本”课程观的指导下,根据课程开发中的职业工作分析获得的能力要求和标准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知识的选择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进行组织,既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又包括工作过程知识,知识的组合不是简单的各门理论课程的叠加,而是以工作能力需要进行有机的整合。

课程内容设计我们在市场调研、听取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建议、征求业界行家的意见后,对茶叶审评技术进行课程设计,2006年,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将茶叶生化、茶叶检验、饮茶与健康及茶树栽培与制茶等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更强调了教学内容的职业化、工作过程化,保证了教学的针对性。架构出课程内容:从评茶环境和设备要求开始,结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六大茶类品质特征,重点突出审评方法和技巧要素训练,加强对茶叶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及应用,强调评茶技能的学习、体验、实训与岗位实践,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达到高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课程内容实施在教学内容上,以评茶员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整合优化课程模块,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实训效果。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训练,重点体会评茶员的工作流程,融教、学、做于一体,边学边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从而掌握评茶员工作过程的综合职业知识、技能,养成从事评茶员岗位工作的良好职业素质。教学中,以技能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特别是学生根据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审评鉴别的能力。理论知识包括评茶基础知识,茶叶品质形成、茶叶品质特征、茶叶标准样及茶叶感官审评操作等五部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判别出品质的优次,鉴定品种的优劣,认定加工工艺的正确与否,能评定出该茶的等级和价格,为茶叶生产、加工、贸易提供科学的依据,为茶产业升级服务。

实践性教学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评茶技能,我们改革了茶叶审评技术技能教学方法,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实训,注重在工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评茶技能水平。一是到校外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和真实的工作中学习评茶技能。二是在校内茶叶审评室进行实训教学,加强学生对色、香、味形成的规律性变化的认识,为感官审评的准确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按工作过程导向,实训教学确定了主题、过程策划、评茶准备、技能实操、互评总结、提高练习等六个环节,使学生具备样品接收、评茶准备、感官品质评定、审评培训指导、茶叶评比活动的组织实施、咨询及指导等七种能力。教学实施由浅入深,评茶技能逐步提升。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茶叶审评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专题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视频及多媒体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茶叶审评理论水平。

在实训教学中,按照评茶员职业岗位的特点,建立了包括教学实习实训、寒暑假试就业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为主体的实训体系,工学交替,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学习评茶,实现从课堂到工作岗位的转换,使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岗位工作“零距离”对接,真正掌握评茶员必备的工作能力。按照评茶员工作流程实施任务教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具体工作任务,明确审评内容,要求学生策划准备,鼓励大家通过讨论确定活动方案,分工负责,实施完成,同学互相评价,教师对任务完成过程和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建立开放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改革实施和进一步完善的依据,在确立课程评价的质量标准时,要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兼顾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要求评价体系的开放性和方式的多元化。在校内建立了以学院教学督导、系、教研室、课程建设小组为主体的评价机构,同时结合职业资格过级率进行检测;校外以茶企业和行业学会、协会为主体,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等信息反馈,进行综合评价,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3

2015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下发了《关于同意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的通知》(质检科函〔2015〕135号),批准在我县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五年来,我县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认真筹建英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函》(鄂质监标函〔2016〕10号)以及省、市知识产权局文件要求,认真组织有关筹建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做好顶层设计

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地理标志产品产自特定区域,蕴含着产地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对地方历史文化传承、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自筹建以来,英山县党委政府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产区档次,首先做好顶层设计。一是示范区筹建地方性法规。先后研究出台《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出台《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个意见四个办法”,为示范区筹建提供法制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各项保护机制。建立了与省知识产权局、国家地标保护中心衔接相联动的协同保护机制;建立了12315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了知识产权互联网+保护合作机制;建立了违法行为惩戒机制;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执法信息定期统计报送制度。三是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县政府出台《关于印发<英山茶文化、茶品牌建设方案>的通知》和英山云雾茶产业发展奖补细则、奖励扶持政策;县财政专题研究、统筹安排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

(二)组织保障有力

2016年英山县委、县政府把筹建英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列入全县五城同创“十个六工程”;为了保质保量做好这项工程,5年来我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是成立示范区领导小组。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20个部门和11个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2个协会、7家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区领导机构。县政府于2019年又根据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二是制定示范区筹建工作方案。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领导机构及成员单位的主要任务。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印发《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工作计划》的通知》,明确了总体工作规划。三是注重学习交流。邀请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地标处姚泽华处长一行来我县督导检查;争取省市质监局带队赶赴东北三省和福建学习考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组团参加第23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全国地标展,学习交流各地建设成果。四是注重宣传推介。加大“示范区”创建宣传,在我县高速公路入口处安装“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户外广告牌2块,制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基地展牌和厂区展牌各20块,积极组织英山云雾茶企业参加相关国际国内展览交易博览会共计20多场次,通过电视、网络、平面媒体等全方位宣传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创办“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建设“英山地标优品馆”地理标志多功能展示厅等,努力营造一个人人“知地标、创地标、护地标”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保护组织

建立并健全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作为英山云雾茶生产者保护合作组织。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按照示范区筹建的计划和方案要求,完善工作章程,统一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要求、包装标识,开展技术培训。2016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湖北英山云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使用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质检总局2016年第10号公告);2017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湖北绿羽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使用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质检总局2017年第50号公告)。2020年7月,省知识产权局重新核准湖北绿羽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英山云雾茶企业使用新版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按照规定,经企业申请、县地标办备案、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建立台帐,我县累计审核发放二维码防伪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15万枚,极大的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四)企业示范引领

注册资金1100万、2016年4月份成立,代表英山云雾茶品牌形象的湖北大别茶访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五统一”(统一产品名称、统一加工工艺、统一质量要求、统一加贴地标标志、统一宣传保护)制度,全面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品质和良好声誉,2016年至2020年,地标产品产品价格从120元/公斤增长到400元/公斤,种植面积从2000亩增长到4500亩。湖北英山云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老牌湖北名牌企业,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2万枚,组织培训1550人次,2016年至2019年,地标产品价格从320元/公斤增长到560元/公斤,种植面积从2800亩增长到4200亩,实现出口产值达到5012.6万元。以湖北团黄贡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县10多家茶企相继参加了第十届武汉春季茶叶博览会、2017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香港美食和茶叶博览会、中国武汉茶叶博览会和亚欧博览会等国内国际性会展,开展了茶艺表演和现场展示推介,扩大了英山云雾茶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2017年全县通过同步创建国家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已有湖北万益、绿羽茶业、团黄贡茶、湖北皋陶等12家茶叶企业办理了出口对外贸易备案登记。其中湖北万益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北皋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办理了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证书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两家企业已经实现自营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全县茶业企业供货出口达到2800万美元。

(五)强标重检抓监管

筹建好示范区,关键是围绕保护和开发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立健全与英山云雾茶相对应的技术标准、检测监管和质量保证三大支撑体系。一是大力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质量提升。加大《地理标志产品英山云雾茶》省地方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推进茶叶“三品一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5年来,全县已有32家茶叶生产企业获得了SC标识,有7个产品获准使用有机茶标识,有9个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茶标识,有2个产品获准使用无公害茶标识,“高陶九品”2个茶叶产品通过了国家生态原产地认证。重点策划包装英山云雾茶的“云系列”,制定英山云绿、英山云白、英山云红标准,重新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形象。二是大力开展茶叶检验检测工作,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充分发挥我县公共检测检验中心平台优势,检验英山云雾茶产品769个批次,检定茶叶企业计量器具1253个台次,抽检茶叶定量包装106个批次,保证了示范区产品检验合格和计量准确,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5年来,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茶叶质检权威机构来我县抽取130多个茶样进行检测,产品质量指标全部优于国家标准,按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英山云雾茶》(DB42/t210-2014)判定,均为合格产品。三是实施部门联动,开展茶叶质量安全整治。建立了打击假冒伪劣工作机制,出台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以县市场监管部门为主体、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等单位以及相关乡镇配合的茶叶质量安全综合执法队伍,建立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通告》,保证了示范区创建按照市场化法、法制化渠道有序开展。四是加大示范区质量宣传和培训力度。我县先后召开全县茶叶质量安全暨农资经营管理培训会、英山县茶园低毒生物农药推广示范培训会、茶叶减肥减药示范培训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会、茶艺师培训、精准扶贫产业对接培训会等多达600多场次;英山云雾茶公司培训工作有实效,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费用明细、聘请专家讲课补助表、培训照片都一应齐全;乌山春茶业公司培训活动有特色,会议记录、学员签到册、培训发放肥料清单祥实。湖北皋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皋陶贡茶品牌茶叶系列产品,在全国环保检验调研推选活动中,有害物质达到国家“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被中国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中国品牌认证发展工作委员会评选为:(2019.5-2021.5)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这些为示范区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产业大融合

以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筹建核心基地为载体,着力打造了以红山镇部级茶叶公园为中心,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英山云雾茶”茶文化观光园区;以金家铺镇为中心的西河十八湾“英山云雾茶”生态农业观光带;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组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创业园对接苏宁、京东、淘宝黄冈馆等平台开展英山云雾茶线上线下联合营销推广活动等,使茶叶产业与电商、旅游产业充分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推进了大别山茶产业城、大别山茶叶谷、大别山生态名茶产业园、大别茶访创意茶旅产业园、大广茶业产业园、茶乡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我县荣获2016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2016年度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英山云雾茶品牌价值分别为14.62亿元、16.38亿元、18.2亿元、19.9亿元,21.99亿元,已位居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40位,经申报评选,英山云雾茶荣获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英山云雾茶”名列“湖北十大名茶”,成为湖北重点推介的茶叶“三绿一红一黑”(恩施玉露、武当道茶、英山云雾、宜红、赤壁青砖茶)五大区域公用品牌之一。2018年被评为“湖北省二十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七)效益大提升

2019年英山全县茶园面积近26.2万亩、茶叶产量2.97万吨,系列产值22.31亿元,均价75.1元/公斤,与2015年度同期相比(注:2015年我县茶园面积达到25万亩,茶叶产量2540万公斤,产值14.5亿元,均价57.1元/公斤)分别扩大4.8%、增产16.9%,增收53.9%,均价增长31.5%。全县11个乡镇,有10个乡镇成为茶叶专业乡镇,杨柳湾镇被誉为“大别山区茶叶第一镇”,红山镇被评为“全省十强茶叶乡镇”。全县已建成了5个万亩生态茶叶带,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60多个茶叶专业村,加工厂房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拥有各种制茶机具8200多台(套),形成了健全完善富有实力的茶业产业体系。现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有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茶业十强企业”,有2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在《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9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中,批复我县生态农业(茶叶)标准化试点为2019年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农业),是黄冈市五个项目之一。2017年英山云雾茶入选原国家商标局“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全国十大典型案例”;“英山云雾茶”被列为2019年湖北省知识产权运用示范工程项目。2020年,欧盟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英山云雾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名录。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为“英山云雾茶”走出国门、进入欧盟市场奠定了基础,势必进一步提升我县“英山云雾茶”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下步工作计划

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是促进茶业增效、茶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县将紧紧围绕示范区建设的相关要求,突出品牌意识、高质量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永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政府推动不懈怠,持之以恒抓好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巩固保成果。进一步统一思想,首先将“英山云雾茶”这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示范区这个金字招牌用好用活,它既是政府公共资源和政府公共品牌,又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只有将“英山云雾茶”这一公权惠及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将“英山云雾茶”做大做强,其次,就是必须既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按照政府出台的管理办法审核申请人资格;同时又要广泛宣传发动、多方帮扶,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以及既有企业垄断,实现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专用标志使用者多起来,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保障和巩固示范区建设成果。

二是抓协会促带动。要抓好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建设,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产业机构、合作组织(协会)、企业等参与的示范区建设组织体系。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的统计上报,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三是抓管理促规范。建立健全与英山云雾茶相对应的技术标准、检测监管和质量保证三大支撑体系,定期英山云雾茶定期监督检验和风险监测计划;严格管理英山云雾茶主要原辅材料验收标准或质量要求;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巡视和抽查并落实检验检测计划;进一步建立打击假冒伪劣工作机制,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四是抓龙头强主体。在企业提档升级方面,继续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一系列文件,最大限度的捆绑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发改财政、扶贫开发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及一批有发展基础、有经营能力、有市场潜力中小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造血功能,增强市场竞争。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4

关键词茶叶机械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茶叶机械是我国高等学校茶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涉及到物理学、制图、机械、高等数学等多学科。目前绝大多数茶叶企业产业已经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加工,从业者必须会使用并简单维修茶叶机械,因此就对学科教育提出较高的要求。针对茶叶机械课程的特点,结合茶叶企业生产需要及学校茶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茶叶机械课程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改革措施,以期提高茶叶机械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茶叶人才[1]。

1生源特点与教学目标

1.1生源特点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原茶叶、茶学专业)创办于1982年。信阳农专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都来自产茶区或茶叶消费区,对茶叶机械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同时部分是对口生,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慢,给授课带来一定的难度[2]。

1.2教学目标

茶叶机械是茶叶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与茶树栽培学、制茶学等茶叶专业课密切相关,现代茶园的建设和茶叶制作都离不开机械,要积极而有效地研制因地制宜的茶园耕作、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和茶叶修剪机械;同时进一步研制适应各种茶类特点的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茶叶加工机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目标:了解国内外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茶叶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掌握茶叶机械的操作方法和维修保养知识,掌握中小型初精制茶厂的规划、设计和作业机械的安装技术[3]。

2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单纯的课堂讲解教学法,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即“老师念讲稿,学生记笔记,期末圈重点,考前突击背,考后就忘记。”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容易照本宣科地讲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会孤立、僵化地掌握知识点,缺乏自主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既不利于教学相长,亦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观察分析的能力。

2.2教学内容更新慢

该课程教材多参考浙江省农业大学主编的茶叶机械。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叶机械也在迅速的发展,有些内容需要及时补充更新,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具先进性。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几年来,茶叶机械生产厂开始的研制一些名优茶加工机械,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名优茶加工机械,并且在有些茶厂开始投入使用。而对于这些新型机械技术,需要适时传授给学生。

2.3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化,缺乏实践环节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的茶叶机械课程安排共48个理论课时,没有实践课时,学生虽然对专业有一定了解,并对专业课进行全面学习,但茶叶机械不同于其他专业课,对初学者来说还是一门比较陌生和抽象的课程,纯理论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还增加了授课难度。

3改革措施

3.1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

面向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找出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特教学方法。一是结合现场教学。机械课程实践性较强,而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机械操作的实际情况,在首次课程中采用课堂讲解和实验室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将1节课分成2个部分,通过讲解绪论、机械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在实验室再结合实际讲解机械的分类和构造。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多媒体演示法。茶叶机械发展较快,种类较多,有些机械只有在特定的产茶区才可以见到,而对于来自各地的学生来讲,授课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茶叶机械的图片,对图讲解,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加和充实了课堂容量,培养和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且突出了重点和难点,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4]。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茶叶机械课程的教学要立足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其传统教学主要是理论讲授,缺少实践教学,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刻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实践环节的教学必须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

3.2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观摩为实践课程教学提供实物基础,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书本知识[5]。信阳农专茶学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学校对该专业比较重视,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如校茶叶研究所实训基地,该所的机械基本能完成六大茶类的制作,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茶叶制作机械,但还比较缺乏对茶园管理机械和茶叶精制机械的投入建设,同时茶园耕作机械也投入甚少,应加强重视,可以从一些大型茶厂买一些较昂贵的废弃机械作为教学样板,这样既节约成本,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茶叶机械的理性认识,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改观。学校应该从学科学位建设的高度引进和培育人才,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中形成合理的师资、科研梯队;教师本人应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加大与科研院所、生产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开阔视野,实现以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以教学改革促进科技研究的教学科研一体化[2]。茶叶机械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该门课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教师必须在教学主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学习先进的研究技术,同时探索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体现实践环节的分量,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3.4改进考核方法,强化技能训练

高技能、应用型是高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典型特征。用人单位的反馈表明,注重动手能力已经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指标。可依靠实践环节和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实践环节的考核正是对动手能力的检验,对技能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试卷成绩为考评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使考试方式单一化、考试内容理论化、考试结果分数化。这种应试观念不利于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6],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培育目标格格不入。因此,对原有的考试模式须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结合专业技能鉴定考试要求,采取一系列举措,创新了茶叶机械课程考试模式。将该门课程的成绩分成3个部分:平时学习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实践技能考核占40%。新的考核模式将加大对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参考文献

[1]浙江农业大学.茶叶机械基础[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2]郭桂义.《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57-5958,5966.

[3]刘晓娜,郭桂义,胡孔峰.茶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2):42-44.

[4]王会芳.高职院校《水泵及水泵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0,38(4):249-251.

[5]王广铭,孙万慧.部级精品课程制茶工艺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4):55-56.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5

“后山牌”花茶是农业部、四川省优质产品;“后山翠芽”曾获四川省提名名茶和特优农产品称号;“红岩迎春”多次评为省优名茶,扁形名茶“草坪翠芽”获国际茶博览会银奖两次、西博会名优农产品称号、《世界农业》红榜产品以及峨嵋杯名茶评比金奖。另外,还有“九鼎春辉”“、定峰毛尖”、“天河春露”、“后山春螺”等一系列省、市优质茶叶精品。其中“草坪翠芽”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山”、“草坪翠芽”牌均成为泸州市知名商标,“后山翠芽”正在申请有机食品认证。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户种茶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为促进我县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低

现有茶园绝大部分为20世纪八十年代建设,建园基础较差,品种比较混杂,良种化程度偏低,平均树龄在25年以上,树势普遍衰弱。大部分茶园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产业化、专业化、科技化意识淡薄,茶园管理粗放,广种薄收,重种轻管、重采轻培等小农意识依然广泛存在,导致茶叶种植和管理技术含量不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茶园管理不规范,茶叶的产量和内在品质不能真正反应其茶叶种植区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严重制约了叙永茶叶产业的发展,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产业带。

2.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我县茶叶专业人才匮乏,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观念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仍然习惯于只负责技术指导、不管产品销售的旧有技术推广方式,造成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低,市场拓展力度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核心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严重影响了叙永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3.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茶叶产业既缺乏基础性、公益性财政投入,又缺乏引领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我县虽有注册茶叶企业8家,茶叶加工作坊40余户,但总体上茶叶加工设备落后,仅少量拥有较先进的名茶制作设备。多数茶叶加工厂普遍存在管理混乱、加工设备简陋、陈旧、老化等问题自动化程度极低,加工技术落后,茶叶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还有部分产茶乡镇农户,没有加工设备,几乎全为锅炒、手揉、笼烘的手工加工,即使是1kg价值数百元的高档名茶,也存在烟、焦、糊、红梗等质量问题,无形中造成茶叶资源的极大浪费。

4.缺乏核心品牌

我县茶叶虽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但由于长期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和带动,更缺乏相应生产标准、宣传推荐和高素质营销队伍,茶叶生产一直处于一种初级化状态,基本上是各茶叶种植区对茶叶生产、产品、品牌和包装各自为政,自产自销,难于形成一个拳头品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实力弱、带动力不强,品牌开发和整合力度不够,名牌产品少。如“后山”牌花茶、“草坪翠芽”牌名茶被评选为泸州市知名商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前者因企业老化与改制,新业主重视程度低,在外销市场已销声匿迹;后者因规模小,商标权属关系未理顺等原因发展受阻,严重制约和削弱了叙永茶叶产品品牌开发和市场开拓。

思考与建议

1.建基地,夯实茶叶产业发展的基础

加强茶园基础建设,整合国家相关项目,配套完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做到茶叶的良种化、规模化和生态化。改造与新建并举,连片改造现有低产茶园,淘汰现有生产能力低下的零星茶园,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高标准建设新植茶园。

2.育龙头,增强茶叶产业发展的动力

充分利用我县已注册的“后山牌”、“草坪翠芽”、“定峰毛尖”等茶叶商标的优势,按照市场拉动、政府扶持、企业自主的原则,整合、兼并小型茶厂,组建1~2个有一定经济实力,会经营、有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在依法、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下,鼓励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推行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带动模式,把分散在千家万户中的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提高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发展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增强茶叶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3.创品牌,提升叙永茶叶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充分挖掘和整理具有叙永特色的茶文化,深入研究我县原有的“后山茶”,现有的“红岩茶”、“草坪翠芽”等注册商标的市场效应,加强我县茶叶品牌创建的科学论证。根据茶类标准、要求,将全县范围内的茶叶品牌整合,以市场认知度高、区域特色鲜明、具有推广基础的品牌作为全县茶叶产品的统一品牌,并严格按照统一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以集中资源优势,树立叙永茶叶品牌,提升茶叶产业发展水平。

4.强保障,创造叙永茶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精心规划,完善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投入。将扶持产业发展的资金向茶叶产业倾斜,进一步加大对优质茶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扩大基地建设范围和规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民间资金投入茶产业,鼓励、引导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和茶农增加产业投入,通过项目整合,建立起国家、集体、企业、民间资本以及外资等多途径、多元化投资结构和投资机制。三是强化科技支撑。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引进、选拔、使用、激励科技人才的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的茶叶科技人才,稳定和壮大茶叶技术队伍,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院校的联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四是积极创新技术推广机制。探索与科技示范场、科技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新模式,实现茶叶先进技术的本土化。五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茶叶技能培训,培养乡土人才,着力提高茶农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到位率。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6

(一)狠抓茶园建设

验收统计,新扩茶园投产率(含试产)达28.33%、成园率达94.4%、良种率达100%。实现了我县茶业发展史上的新突破。

(二)改善生产加工

(三)着力争资争项

为夯实茶业发展基础,我办积极向上争资争项扶持茶产业。两年来,共引项目3个,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引进浙、闽茶企业投资我县租赁茶叶基地、创办加工企业4家,并在路口、征村、四都、上杭、杭口等地收购茶农鲜叶或设点加工,有效解决了部分茶企茶农、特别是新增茶叶专业户因销售渠道不畅产生的鲜叶或成品茶销售难题,极大地增强了新专业户发展茶叶的信心。双井茶树良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可以完成良繁项目各项建设任务。

(四)推动品牌创建

2009年以来,我县抓住全省茶叶品牌整合契机,积极引导全县茶叶企业整合包装茶叶品牌,召开企业座谈会,统一思想,坚持红茶打“宁红”牌,绿茶打“双井”牌,推行走多茶类生产之路,共同致力于提高**茶叶品牌形象,大胆创新品牌。目前,全县各企业绿茶产品基本统一标有“江西绿茶”标识,各企业的红、绿茶包装统一了主色调,并将在年底前各设计并印制出一套极具**特点的红绿茶包装,以达到统一全县茶叶包装目的,形成品牌宣传合力,提高品牌竞争力。

(五)健全流通体系

1、发展合作组织。随着全县投产茶园面积的增加,产量的上升,茶产业链不完善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切实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个企业干不了”的难题,我办大力引导茶企茶农积极组建茶叶协会或专业合作社。两年来,在黄龙、上奉、白岭等乡镇新组建茶叶专业合

作社3个。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在茶叶生产中大力推行四统一分(即统一标准,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和分户茶园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使茶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分工更加明确。

(六)提高生产技术

继2009年我县与省茶叶协会成功举办全省中级评茶员培训班之后,2012年7月份,又联合省茶业联合会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聘请俞永明、季玉琴、梁杰三位专家来我县举办了为期8天的高级评茶员培训班,共有101人通过理论知识考试与操作技能考核,已分别拿到或即将领取到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农业部人事劳动司颁发的中、高级评茶员资格证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7

××县是全国乌龙茶的主要生产县之一,主产的铁观音、佛手、水仙均是乌龙茶的极品,产品畅销国内外,曾为国家出口创汇和繁荣地方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各色饮料对茶叶市场的冲击,以及我县自身对茶叶销售市场重视不够,总体售价偏低,经济效益差,以致许多茶园管理粗放,甚至抛荒,或是改种,出现毁一业建一业倾向,茶叶生产一度处于历史低潮。但是,我县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既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又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广大的消费群体支持,只要各界多加重视,共同出谋献策,加强宣传引导,增加科技投入,扩大产品开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我县茶业的再度兴起,重展昔日雄风,提高茶叶生产效益,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使永春茶业生产持续发展,并且成为我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亮点。一、茶叶生产现状永春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十分重视茶叶生产的发展,在充分发挥各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时期的茶叶生产方针,出台各种扶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我县的茶叶生产,取得了瞩目的成效。㈠生产规模目前全县茶园面积54898亩,种植品种10多个,以铁观音、佛手、水仙为三大当家品种,占总面积的89.02%,品种百分之百达到良种化。投产面积48612亩,占总面积的88.55%,年产毛茶3262.44吨,并且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1500多家,精制加工厂42家,是全国、全省三大乌龙茶主产县之一。佛手茶的栽培面积、产量更是全国第一。㈡年产值与税收全县茶叶总产值5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45%;年创税利500多万元,其中农业特产税70多万元,产品增值税70多万元。㈢出口创汇我县茶叶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1600吨,年创汇2600多万元。㈣争创名牌我县自水仙茶1987年获商业部部优产品,佛手茶1989年获农业部部优产品,1994年获得福建省名茶称号之后,1995年双双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期间共获全国和省十多项荣誉。佛手和水仙、铁观音又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㈤名优新品种引进全县现有铁观音茶园21908亩,占总面积的39.97%,年产量1230.76吨,占总产量的37.73%;佛手茶园14472亩,占总面积的26.36%,年产量564.96吨,占总产量的17.32%;水仙茶园12492亩,占总面积的22.76%,年产量556.42吨,占总产量的17.06%。近年来,又积极引进科旦、白芽奇兰、丹桂、金观音、黄观音、凤凰单枞、八仙、紫龙袍、青倩翠玉、金星12号、杏仁等名优新品种,进行优化、调整茶叶品种结构。㈥无公害茶叶生产情况近年来,生产无公害茶叶是发展茶叶生产的主攻方向,因而也得到我县的重视,于2000年在玉斗、湖洋两镇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1500亩,年产量115吨。还在全县范围内推广1万多亩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降低农药残留量,年产量1000吨左右。二、茶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㈠争创茶叶名牌积极有余,利用名牌产生效益不足,总体茶价偏低我县茶业主管部门多,缺乏协调,各行其事,各部门对争创名牌积极有余,而对利用名牌产生效益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合。政府要继续制定优惠政策,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重点从产前、产中服务转到产后信息服务,引导茶农走进市场,架起产销之间的桥梁,并注重扶持重点企业或大户,以龙头带动产业的共同发展,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㈢抓好三个环节1.抓好生产环节。第一,茶业生产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走科技兴茶之路。政府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永春佛手茶标准综合体》、《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范》、《茶叶安全卫生知识》以及茶叶生产技术等推广手册分发到每一茶户。同时,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力度,采取县办培训到乡(镇)村农技人员和专业大户,乡(镇)办培训到每一茶叶生产加工户的措施,进行科技宣传和培训,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中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茶叶平衡施肥技术、机械化修剪与采茶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茶农自身素质,促进茶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科学种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茶叶优质高产高效持续发展。第二,稳定面积,加大中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巩固和提高现有茶园单位面积产量,走丰产优质高效之路。第三,确实抓好茶叶降低农药残留工作,在确保茶叶卫生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第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好区域布局,根据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商品茶基地。内半县的一都、横口、下洋、坑仔口、玉斗、锦斗、苏坑等乡镇及外半县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区,气温相对较低,适于铁观音种植和加工,在稳定佛手、水仙前提下,可相对集中发展高价高效的铁观音系列品种,积极引进金观音、黄观音等;外半县的蓬壶、达埔、石鼓、五里街、吾峰、桃城、东平、东关、湖洋等乡镇,海拔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气温相对较高,发展铁观音较为不利,应着重在巩固提高现有佛手、水仙品种的基础上,引进和发展高香型名优早新品种,如:科旦、白芽奇兰、丹桂等,以改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为名茶新品开发打好基础。2.抓好加工环节。第一,在今后3~5年内,县、乡(镇)政府要通过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和引进茶叶制作加工能人,加强制茶技术培训,举办制茶技术大赛,改进和提高茶农的制茶技艺,重视鲜叶采摘质量,严格工艺流程要求,增加优质精品茶的生产和提高茶叶总体质量。第二,积极引用先进适用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如空调做青设备和包揉机、采茶机、修剪机等,提高茶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空调做青设备可以改变看天做青,摆脱不良气候的制约,提高夏暑茶产量和质量,包揉机等机械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第三,严格执行茶叶质量标准,禁止混等混级和掺杂掺假,真正做到优茶优价,确保名牌产品质量,以名牌促进销路,以销路促进生产,走入良性循环轨道。第四,加强茶叶加工企业环境净化,防止和避免二道污染,确保茶叶卫生质量。第五,深化茶类和加工产品的开发,如引进台资企业生产的台湾乌龙茶,或是绿茶和花茶,以及速溶乌龙茶、人参茶、健胃茶、茶酒、茶水雪碧等各种茶饮料、茶食品和茶保健品,使茶叶产品不断趋向多元化,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消费需要,多渠道拓展市场。特别是佛手、水仙茶叶内锌和黄酮类含量较高,锌是人体必须且较缺乏的微量元素,黄酮类物质又是一种有效的防癌、抗癌物,很适于开发保健茶类,应加强研究、开发和利用,走出永春自己的特色之路。3.抓好流通环节。一是加强依法行政,规范行业管理,集中统一对外,同时,试行市场指导价,避免内部压等压价,做到保质保量保价,自身提高价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8

关键词:茶学;特色专业;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38-02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我国高校中成立最早的3个茶学专业之一。茶学专业自1982年以来一直是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国家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专业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历程辉煌

自茶学专业成立伊始,在各级政府和学校的全力支持下和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茶学专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奠定了在国内同类专业中的先进地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校茶学专业就一直是全国统编教材《茶树育种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等核心教材的主编单位,在茶树品种选育、茶树高产栽培、红碎茶和速溶茶的研制等方面均处于当时的国内领先水平。自1982年以来,我校茶学专业一直是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我校茶学专业不断发展壮大,1989年茶学实验室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先进实验室,1997年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茶学专业被国家科技部定为“国际茶叶深加工技术与理论培训基地”;2006年国家教育部与湖南省政府确定在我校共建“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为省部共建实验室。2008年茶学专业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茶学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教学实习基地等较为齐备。专业已发展成为我校以本科为主,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农业推广研究生、举办各种茶学技术训练班等学历层次最多、条件领先的专业之一。

二、特色鲜明

我校的茶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知识结构定位、办学模式上均具有明显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上,专业着力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从事茶树栽培、育种、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质审评与检验、茶业经营管理、茶叶贸易、茶叶深加工、茶文化推广以及类茶植物开发利用的农、工、贸、文复合型茶学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才知识结构定位特色上,致力培养基础宽厚、专业面广、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综合掌握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贸易、茶文化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农、工、贸、文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办学模式特色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国际培训领域,加大社会企业紧需人才培养力度。实现学校、企业的教学、科研、产业的良性互动,产学研一体化,紧密接轨国内国际前沿。

三、设施一流

实验室建设水平一流。通过特色专业建设经费支持和申报省部共建茶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以及茶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支持,茶学专业实验室近几年实验室共投入建设经费400万元,使茶学教研室和八个茶学实验室得到全面武装,进入全国同类专业一流水平。现有实验室面积1000m2,教学仪器设备(500元以上)200台(套),价值600万元。另有省部共建“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和“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实验室面积1000m2,拥有价值近1000万元的现代先进仪器设备。教学实习基地条件优越。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茶学专业利用省部共建实验室项目经费以及学校的配套经费,共投入100余万元对原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实习茶场、茶厂进行了武装改造,完善了名优茶、普通红、绿茶、乌龙茶加工机械设备,同时对茶园进行了科学改造。另外,茶学专业近几年新增湖南农业大学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个(云南茶叶研究所,白沙溪茶叶有限公司,贵州茶叶研究所,长春茶业有限公司),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地。

四、成果丰硕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坚持引进、自我培养、送出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培养教师,近4年,新进5位教师,其中3名博士,1名博士后,1名硕士,师资队伍增加到32人,使茶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讲师7人;博士后2人、博士12人,硕士13人。茶学专业教师队伍2009年湖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以茶学为骨干的《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优异资源高效利用》团队2009年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团队2012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专业以茶产业和茶学学科发展需求为根本,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4年来茶学专业组织茶叶企业、科研单位和同类院校的企业家、专家对茶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3次讨论,本校老师进行了数次讨论,统一了思想,发表了相关教改论文18篇。同时,我专业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共同完成了教育部《茶学专业规范》的制定,同时坚持人才培养与服务经济社会相结合。茶学专业4年招收本科生235人,为社会企业培养2年制茶学专业48人,1年制茶学专业36人,培养茶艺师、评茶员(师)1080人,通过本专业申报的国家科技部“国际茶叶深加工技术与理论培训基地”,4年为12个国家培养茶学专业人才100余人,全面提升我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影响力。2010我校茶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全国首届茶艺技能大赛中包揽团体一等奖、二等奖;获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专业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以茶产业提质需求和学科发展要求为目标进行调整,从课程体系上增加了茶文化学、创新学、交际英语、商务谈判、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茶学专题、现代茶学实验技术、茶艺与评茶技术等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茶树栽培学增加了茶叶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茶生产、有机茶生产内容;在茶叶加工学上增加了茶叶深加工内容;在茶叶生物化学上增加了其功能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内容;在增设茶文化课基础上增加了茶艺技能训练内容,在茶叶审评检验课程上增加了评茶员训练内容。4年中,茶叶专业教师主编参编《茶叶审评与检验》等教材和专著16部,《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两门专业主干课程以及《茶叶生物化学》、《茶树英语生理与品质化学》两门茶学研究生学位课获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茶叶加工学》同时获校级双语课程建设。朱海燕老师制作的《茶文化》课件2010年获得教育部高教文科组三等奖。专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3年中我专业在全国茶学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分别就我校茶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以及我校茶学实验班教学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表了相关教改论文18篇,得到同类院校的一致好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茶学学科成为“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优异资源高效利用》团队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团队2012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4年中茶学专业教师承担部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0多项,获得部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专利23项。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

五、改革创新

为了确保茶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专业今后将根据专业教师大讨论形成的思路加快进度,同时确保新修订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教育规律,符合茶产业发展和茶叶科学研究发展的需求,为全国茶学专业提供有效参考;通过特色专业和教学团队建设经费加大对省级精品课程的支持。在已有4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学校学院应加大开展教学评优、教学成果评奖奖励力度。改变教师过于偏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的状况;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异缘结构比例。特色专业建设是学校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在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应被给予更大的支持。鼓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从事教学研究。对于教学质量好、教学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给予稍高的系数等支持。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9

[提要]茶业是安徽省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安徽茶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与全国其他茶区相比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本文分析安徽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安徽;茶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3日

一、安徽茶业发展现状

安徽生态环境良好,盛产茶叶。早在唐代寿州、舒州、歙州、宣州、池州的茶叶就已经闻名遐迩。安徽是中国近代名茶品目最多的产茶省,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休宁松萝、敬亭绿雪等。2012年全省茶叶产量9.5万吨,茶叶一产产值60亿元,全省300万茶农人均收入2,000元。全省茶叶系统共有33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全省有6个中国驰名商标(天方、老竹铺、雾里青、新安源、猴坑、谢裕大),2个国家名牌农产品,30多个省著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29个安徽名牌农产品。安徽茶叶不论是茶园面积、年产量以及出口量都很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增长,茶叶品类结构优化,安徽省茶叶市场也异常活跃。

 

二、安徽省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茶叶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低,茶农素质有待提高。安徽茶园多分布在山区,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而茶农居住比较偏远,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和预测市场,生产存在较大盲目性,缺乏应变能力,这种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利于实现专业化生产。茶农素质普遍较低,生产加工技术落后,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淡薄。

 

(二)品牌意识相对较低,产品标识标注不够规范。目前,安徽省茶叶品牌繁多,但知名度高的品牌所占份额较少,很多小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茶叶品牌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已经成为制约安徽省茶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安徽茶有名茶而无名牌,茶业整体上还停留在产品阶段,品牌经营意识相对较低。实施企业商标战略,打造安徽茶叶品牌已成为安徽从茶叶大省走向茶叶强省的必由之路。绿茶、红茶的质量卫生标准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一些企业不按标准正确标注产品等级、生产日期等相关内容。

 

(三)科研基础薄弱,精深加工异常欠缺。安徽茶叶加工的工艺、装备、质量保障体系、新产品研发能力等都还较落后。全省茶叶产品基本上为资源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很少,与国内外的差距大,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科研基础薄弱,对茶叶的基础研究理论及科技研发远滞后于生产实践,尤其对茶叶特征性物质、功效成分、健康价值等等,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定性、定量标准。同时,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新产品开发,提取茶多酚、茶色素等功效物质的深度开发尚处于孕育起步阶段。

 

(四)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茶叶农残超标现象严重,少数茶农生态平衡意识淡薄,科学用药意识低,不注意采取科学防治茶树病虫害,致使茶园生态失衡。极少数不法商贩为了追求利润,在茶叶中添加人工色素、香精、呈味物质等,致使茶叶中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超标。

 

三、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

(一)努力提高茶农的集约经营水平。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茶农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培育新型茶业实用人才,着力加强茶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科技兴茶,做好茶叶精深加工。抓好品种选育、茶叶栽培、茶叶加工等方面科技攻关和科技应用,推动科技兴茶。加大茶叶功能性成分在食品、药品、化工等领域的深度开发,扩大和提高茶叶内含物质的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节奏的加快,袋泡茶、速溶茶等茶饮料市场发展迅速,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等作为医疗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

 

(三)培育壮大龙头茶叶企业,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茶叶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茶叶企业集团。创建茶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龙头茶叶企业与小型茶叶企业、茶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小型茶叶企业、茶农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加快品牌建设,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维护品牌美誉度,提升安徽省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注重茶叶品质安全,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是产品卫生指标不合格、部分产品质量等级不符、标签标注不规范。提高茶叶质量,加强茶叶市场监测是我国茶叶市场面临的主要任务,只有保证了质量和安全的茶叶才会得到人们的青睐,才会有好的销路,努力使茶叶生产、加工、产品标准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这样,才会在出口世界其他各国时名扬海外,才会将我国千年的茶文化传承下去。

 

(五)振兴“徽茶”文化,推进“徽茶”与徽文化的深度结合。“徽茶”既承载着茶文化,又体现出浓重的徽文化,是最具安徽文化元素、极具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徽茶”文化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用文化去经营,在经营中体现和传播文化。在中国茶业全面进入品牌竞争的新形势下,以“文化营销”的市场战略,构筑了以“徽茶文化”为核心内涵的品牌群,并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完善、有竞争力的产品结构和营销体系。着力于挖掘品牌内涵,以文化塑造品牌影响力、生命力。发掘、传承、弘扬“徽茶”文化,将文化与经济相结合,是为了促进“徽茶”产业的大发展、促进安徽茶叶经济的腾飞。

 

(六)促进茶叶旅游,发展绿色产业。徽商讲究诚信,具体到茶叶行业中,就是要对消费者负责,就是要向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的产品。建设生态有机茶园,引导茶农进行有机化生产,从茶园管理、采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诸多环节,全部采用绿色无公害流程,确保生产和加工的茶叶纯天然、无污染、富营养。依托安徽省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绿色产业,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将安徽茶业真正发展成为绿色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范莉梅,姜含春.基于Swot分析的建瓯茶产业发展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1.

[2]宋勇.安徽茶叶出口的问题与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篇10

关键词:茶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2-0001-02

梁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农业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辖6乡3镇、62个村委会、4个社区,389个自然村,674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乡村总户数40465户,全县常住人口16.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7万人,农村劳动力8.7万人。耕地面积21.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0.2万亩,旱地面积10.9万亩。境内主要聚居着汉、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佤等13个民族。在全县农业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4.3%。其中阿昌族和德昂族是全省七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全县有贫困人口83379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55.7%。

2011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76354万元;财政总收入1765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68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9839万元,财政自给率不到20%;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面对贫困,如何寻求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税增长已成为当地县委、县政府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思考的重大课题,而大力发展茶叶不失为一项富民、富县的择优产业。

一、梁河县茶叶产业发展优势

(一)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一是梁河县茶园均在海拔1500~2200米,年均气温17.8℃,年均降雨量为1500~1650毫米;二是茶园周围空气悬浮大量雾气,冬天早晨均有“寒雾”密布于茶园中,大大提高了空气湿度。三是茶园地区昼夜温差大,当地茶农有“白天穿短衣,夜间穿棉袄”的习惯,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特别有利于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的形成;四是茶园土壤多为高山黄壤区的酸性土,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五是茶园远离城市,远离工厂,没有污染,特别是茶园以施农家肥及以草覆盖代肥,病虫发生少,茶叶无农药残留。茶园基本能达到无公害生态茶园及有机茶园建设标准,是优质茶园的最佳适宜区。

(二)种植社会基础和群众优势。全县2011年共有茶园面积5.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万亩,单产37公斤。总产量1936吨,产值4880万元,涉茶乡(镇)9个,40个行政村,15000余户,60000余人,户均茶叶收入3226元,人均茶叶收入813元,占农民总收入的26%。并涌现出了大厂、小厂、平山3个万亩茶乡,25个千亩茶村,在万亩茶乡和千亩茶村中,人均茶园面积达1亩以上,且在山区基本形成了村村寨寨种茶,家家户户能制茶的茶叶种植良好发展氛围,茶叶种植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三)茶园基地优势。全县共有密植速生丰产茶园,良种无性茶园,良种母本茶园,绿色食品茶园,高优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园等百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41个,面积5000余亩。对带动和辐射全县茶叶生产向高产、优质和高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科技创新优势。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在多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大胆试验、实践、探索和创新:一是引进良种无性茶繁育、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面积达30000余亩,良种无性茶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7%;二是应用茶树嫁接新技术改良换种低产老茶园面积3000亩;三是引进通过国家、省级鉴定推广及地方选育良种建立了在德宏州境内面积最大,品种最为齐全良种母本茶园基地3个,面积315亩,为今后梁河乃至全州高优生态茶园建设提供种源保障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茶树品种资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库。

(五)科技体系及队伍优势。乡(镇)农科站上划农业局主管后,全县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设制了茶叶专职科技人员,使全县茶叶科技人员得到了充实,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基层服务技术保障。同时,县茶叶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81年,隶属于县农业局主管的一个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站共有在职人员13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0人(含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5人,助师3人),高技工1人,中技工2人。县乡(镇)推广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势力雄厚,为全县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六)加工技术优势。梁河不仅种茶历史悠久,而且加工技术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解放前1948年大厂回龙寨茶农就发明采取特殊加工工艺手工加工生产出了梁河“回龙磨锅茶”,在传统“回龙磨锅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多年探索实践和创新,采取手工工艺与现代机械加工工艺相结合生产出“回龙烘青绿茶”、“回龙炒青绿茶”、“回龙烘笼绿茶”及“回龙曲毫磨锅绿茶”等。梁河宜茶的自然生态环境种植及特殊的加工工艺是梁河回龙绿茶优异品质形成的两大技术优势。

(七)产品优势。多年来,在历代茶叶仁人智士的不断努力下,以回龙绿茶为主的产品开发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回龙绿茶在名特优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不但一度成为云南优质大宗茶叶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而且还首创性地开发了市场潜力大,前景看好和色香味独特,产品以板栗香型、清香型、回味甘醇、条索紧结、松曲、色泽明亮、汤色玉绿、滋味鲜爽为特色的梁河“回龙曲毫磨锅茶”和“梁河回思牌”特色优势产品,其中:梁河“回思牌”五大绿茶系列产品―回龙茶特级、回龙茶一级、回龙茶茗茶、回龙春曲茶、回龙春雪茶等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a级产品认证,并获得证书,梁河回龙绿茶“回思牌”产品2001年获云南省首届春茶交易会名优茶评比银奖;“回思牌”炒青绿茶荣获2001年第六届、2003年第七届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回思牌”商标获云南省著名商标。梁河回龙绿茶以内含物质丰富,品质优异成为德宏人馈赠佳宾的首选“礼品茶”,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八)市场优势。全县的茶叶企业(公司)在昆明、广州、湖南、安徽、广西、四川、上海、西安等地设有茶叶专卖窗口15个,产品主要以绿茶、普洱茶、红茶等为主。茶叶产品以内质优异和色香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中高档绿茶产品市场供不应求,优质价高的“质量效益型”市场机制基本形成。

二、梁河县发展茶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梁河县茶叶产业发展具有诸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制约因素。从客观因素来看,全县茶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创新与应用、产品开发与流通相对滞后,制约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从主观因素分析,因传统的农业思维方式影响,全县仍主要以行政计划为手段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不是完全或真正按自然和经济规律要求来促进产业升级。小农经济意识严重,“等、靠、要”思想是制约全县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同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发展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围绕市场调整结构、扶持龙头企业建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客观调控能力;虽有布局发展规划,但缺乏引导实施的有效手段,跟不上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节奏,导致良好生态环境的特色优势产品不能充分体现,优势资源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茶园基础条件差,良种示范样板基地面积比例小。全县上世纪70~80年代的茶园有2.1万亩,占总面积的40%,已经老化;有相当一部分茶园,由于建园基础差,管理粗放,重采轻管等原因,单产低,效益不高,缺乏有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茶叶初加工设备陈旧,场房简陋。多数是加工与住宅合二为一,家庭作坊式,加工场地狭窄。加工机械设备大多数是70~80年代陈旧落后的设备,加工水平低,规模小,难以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适应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优质“生态茶”及“有机茶”的加工要求。

(三)茶叶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茶叶深加工有待加强。一是原有企业底子薄,起点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不强,生产、加工、市场配套不够完善。二是新建的私营企业尚未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整体实力较弱,在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方面与国内和省内的差距较大。三是深加工项目尚未起步,茶叶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四)茶叶产品开拓缺乏整体营销战略,品牌建设滞后。有些企业由于缺少专业营销人员,在市场开发上缺乏长远规划,导致茶叶终端消费、市场营销、品牌广告宣传等工作做得不够,推动力度不大,形成了一流的内在品质,二流的服务,三流的包装,四流的品牌,五流的价格局面。

(五)茶农组织化程度低,茶产业发展组织创新不够。梁河县茶园大多是千家万户经营,茶园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很好推行,生产经营规模小,效益低,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效益,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大市场。

(六)龙头企业较少。由于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难引进外地茶商和企业到梁河县来投资开发,从而影响了茶叶企业的融资和自我开发,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

(七)茶叶科技部门工作经费不足,缺乏奖励机制。茶叶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不明显。由于每年推广经费不足,致使科技人员不能常年到乡村茶园进行技术推广和指导,到致科技人员“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现象突出。而州内其它县市如瑞丽、潞西、盈江等地每年茶叶工作推广经费财政预算列支每年达10万元以上。由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县乡(镇)村从事茶产业发展部门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难以调动各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梁河县发展茶叶产业、提升农民收入的措施及对策

(一)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当地政府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搞活土地流转机制,逐步使千家万亩的零星茶园,向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有管理、有品牌的企业或个人集中。大力改善中低产茶园,加强培育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茶叶示范园,不断提高茶叶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加大招商引资,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力度,采取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育的措施,以更大开放、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有实力,讲诚信,求真务实,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到梁河县发展茶叶产业,带动全县茶叶产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产业升级。

1.重点扶持。对拥有注册商标,在本县建有基地,获得国内相关茶叶质量体系认证,以经营名优茶为主,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或以经营大宗茶为主,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产业大户实施重点扶持。

2.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司+基地+农户”。要紧紧围绕“龙头”做文章,认真制定落实扶持茶叶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加工型、流通型、服务型和基地型等龙头企业。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帮助龙头企业解决急需的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助、金融贷款,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法律以及产品展销、洽谈等方面的服务;在征地用地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税收方面,按照国家税收政策给予优惠;同时帮助企业协调好与农村、农户的关系。

3.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依法管理,维护好市场秩序和茶叶流通,为外来客商和本地茶商构建自由交易的良好市场环境。

(三)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一是重点打造1~2个知名品牌,实行共用品牌为切入点,建立共用品牌市场准入标准,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管理营销。通过媒体、广告和举办研讨、洽谈会、推介会、聘请专家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地加以宣传,提高梁河县茶叶品牌的知名度。二是规范茶叶市场管理,打击不正当竞争,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建立茶叶批发市场,积极推向省内外市场,建立一批品牌专卖店。

(四)强化科技措施,提高标准化生产。一是根据国家QS认证标准,结合各种名优茶市场需求及其趋势,县农业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积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举办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普及生产、加工、销售知识,不断增强茶叶从业人员的茶叶生产标准化意识。二是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农业相关部门配合,对茶叶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质量监督举报的电话、信箱、来访接待等通道,对被举报者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对举报者予以奖励。三是狠抓良种茶园基地的标准化建设。茶技站要加强茶叶技术指导、培训等各项服务工作,引导茶农建设一批成规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良种茶园,改造低产老茶园,做到集中连片改造。四是加大茶园清洁标准化建设。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严禁销售使用国家的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防止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的污染,实行源头控制和产区督查相结合,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