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1:49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基层教学组织教学骨干队伍研究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B)-0000-00

1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和地位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等学校教学行为和教学研究的直接承担者,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内涵式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总体质量的基石。基层教学组织是指学院一级的教学组织,直接组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实施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培养的基层单位,其基本职责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程的审定和监督,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实施,课程、教材和教学队伍等建设的推进和落实,因而在整个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培养高级专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是其根本职责,其科研优势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也可成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强力支撑。但是,研究型大学却存在如何协调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稳定教学队伍、健全和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等系列问题。下面简要分析目前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可能方案。

2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的现状和问题

研究型大学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当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强力支撑,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科研“挤”教学、青年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以及教学研究和改革推进力度不够等缺点。其结果是,一方面科研优势未能有效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教学队伍(尤其是基础教学队伍)的稳定和提升成为困扰研究型大学的问题,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也远未充分发挥出来。相比基层学术组织(即科研团队)的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教学组织实质上非常薄弱,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热情尚未调动起来。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机制和架构上的不足

现有基层教学组织的架构一般基于学院-系-教研室的形式,作为基本单元的教研室实际上已经相当弱化甚至名存实亡。虽然该架构能有效完成一般性教学任务,但对于较重大的教学任务(如大面积课程教学)则有些力不从心。更重要的是,基层教学组织一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有的虽然承担了教学研究和改革课题,但教学研究的深度、力度和精力投入尚显不足,导致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战斗堡垒作用严重缺失。另外,架构和制度上的不足也使基层教学组织缺乏主动权,经常受到经费、人力等因素制约,原有课程教学原则、标准和规范有时流于形式,有时又僵化死板常年不变;对教学过程和研究改革的监控也不够。

2.2教学队伍方面的不足

研究型大学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是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体,在上述机制和架构不足的影响下,不少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够,教研室也难以真正起到青年教师培养的作用,教学梯队和课程组的健全和完善已迫在眉睫。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目前职称评定和量化考核等导向下,很多老师认为科研成果易于量化和显示,对自身发展更有利,因而觉得科研优于教学,乃至重科研轻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导致很多青年教师只重科研,对于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不愿投入精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另外,现有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在基层教学组织薄弱的情况下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常流于形式。显然,这种状况对于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站稳讲台非常不利。

2.3教学研究的缺失

基层教学组织承担了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队伍建设等重要教学研究和改革等工作,但目前主要是一些事务性的教学管理和协调,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缺乏具有影响力的教学领军人物使基层教学组织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些老师虽然热爱教学研究,但苦于无人引导和指导,只能独自摸索,进步缓慢。同时,教学总体发展规划没有一个很好的顶层设计,往往凭感觉走,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利。

3健全基层教学组织的探索

目前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主要存在机制和架构、队伍和领军人物等方面的不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一蹴而就。本文不择简陋,提出以下思路,作为加强研究性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的参考。

3.1创新和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内在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神圣使命,这就需要创新各种管理机制。创新基层教学组织机制主要是指突破现有的学院-系-教研室的单线型机制,建立以学院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专业责任教授-系主任-课程群负责人-教师的复合型机制。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专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学术声誉的专家教授组成,是为学院本科教学总体发展和长远规划做出顶层设计的专家咨询机构;专业责任教授负责本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和总体思路;系主任则在行政上组织和协调本专业各课程群的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课程群负责人组织相关课程的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在此新机制中,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专业责任教授、系主任和课程群负责人的身份可以有所交叉,这样有利于专业之间、课程群之间和教师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

3.2健全教师骨干队伍

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的关键是夯实作为主体的骨干教学队伍。通过设立一些教学关键岗位来稳定、培育和提升教学核心骨干队伍,使各专业、各课程群具有一支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战斗力强的教学梯队,并可在此基础上培育教学名师等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领军人物。针对这部分教学核心骨干人员,其准入和考评机制应专门制定,重点突出对其教学效果、教学研究和潜质以及成为教学名师的可能性作出考评;同时也要求一定的科研背景,但其主要精力应在教学上。此外,学校和学院采取一些配套措施,如教师出国进修计划,在国外名校的本专业学习后回校开设课程和开展教学研究;重点支持一批预期能取得较好成效的教学研究项目,并力图形成鼓励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4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中基层教学组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从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内在机制和健全教学骨干队伍的角度提出了参考建议,以促成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进一步思考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杜彬恒,陈遇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制度创新高等农业教育,3(3)53―55(2012).

[2]李静.体育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成功.教育Vol.12,4-5.(2012).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2

关键词:心理治疗;健康教育;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

更年期综合征,实质上就是女性在绝经之前与绝经之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造成森警功能絮乱与内分泌失调的一种症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失眠健忘、心慌头晕、胸满气短、烦躁易怒等[1]。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8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8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患者,年龄在45-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4±2.6)岁;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在46-57之间,平均年龄为(50.7±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多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即按照患者的疾病状况,给予适量的雌激素、维生素e、维生素B6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具体方法:①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应当尽量让患者将自身的苦恼倾诉出来,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引导患者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以此保证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当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告知家属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的一个正常生理反应,应当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理解,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医疗工作,尽早治疗。②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当向患者传授与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使患者了解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病因,嘱咐患者在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应当适当的放松,自我调节情绪。

1.3评价标准

患者的临床标准,主要通过Kuperman评分法进行评分,重度为≥43,、中度为22-42、轻度为≤21;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经过6周的治疗之后,记录汉密尔顿焦虑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然后进行Kuperman评分,按照两次评分情况,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Hama、HamD评分对比情况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对比分析(±s)

组别例数Hama评分HamD评分

对照组4012.3±5.515.4±5.1

研究组408.3±3.911.5±4.7

2.2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经过6周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经过6周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分析[n(%)]

组别例数显著改善好转无效恶化有效率

对照组4015(37.5)12(30)9(22.5)4(10)67.5

研究组4023(57.5)14(35)3(7.5)0(0)92.5

3结论

对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除了要采用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之外,还要重视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在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在于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2]。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过6周治疗之后,Hama、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67.5,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莉[3]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在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西琳,陈华.健康教育和心理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06):656-657.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3

关键词:高中生;早恋;家庭因素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149-02

1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早恋一般指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的爱情都已明确列入早恋的范畴。一般把早恋认为是处于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过早地对异性产生爱慕的感情并以恋爱的方式进行交往的现象,因而早恋又俗称“牛犊恋”。近年来由于高中生早恋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以及由早恋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早恋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员开始研究早恋的影响因素。影响早恋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本文主要调查研究高中生早恋现象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

2研究对象

2.1问卷发放

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某高中3800余名在校学生进行抽样,抽取学生1000人。共发放相关问卷1000份,收回1000份,剔除9份未按要求完成的问卷,有效问卷共计991份。本次调查采取团体测试的方式,在同一时间对1000名学生施测,调查时间共计60分钟,量表以匿名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填写,问卷由施测者统一收回。施测过程中,老师及家长均不在场。

2.2被试选取

根据有无早恋经验将991名学生分为早恋组与非早恋组,发现早恋组与非早恋组人数之比为1∶3。根据1∶3的比例,从早恋组中随机抽取45人作为被试,从非早恋组中随机抽取135人作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早恋组即年龄小于18周岁,正在谈恋爱或曾经谈过恋爱;非早恋组即年龄小于18周岁,从未谈过恋爱。

3研究方法

3.1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被试进行施测。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是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及行为的问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的有力而客观的工具。原有81个条目,包含15个分量表。1993我国岳冬梅等经因素筛选保留66个条目,包括6个父亲分量表(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F1、父亲惩罚严厉F2、父亲过分干涉F3、父亲偏爱被试F4、父亲拒绝与否认F5、父亲过度保护F6)和5个母亲分量表(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m1、母亲过度干涉m2、母亲拒绝否认m3、母亲惩罚严厉m4、母亲偏爱被试m5)。本次研究由于调查需要,对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进行设计,在量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般情况调查的相关问题,包括性别、年龄、学号、本人恋爱情况、父母婚姻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等问题。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由费立鹏等人于1991年修订,对一些不适合中国文化的条目进行了修改,该量表包括10个因子: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情感表达,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矛盾性,即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独立性,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成功性,是指将一般性活动(如上学或工作)变为成就性或竞争性活动的程度;知识性,指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小;娱乐性,即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道德宗教观,即对伦理、宗教和价值的重视程度;组织性,即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控制性,是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

3.2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高中生早恋与父母婚姻状况的关系

本研究认为父母在婚为核心家庭,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为残缺家庭。结果表明:早恋组和非早恋组的家庭类型无显著差异,即高中生早恋与父母婚姻状况无关。

4.2高中生早恋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划分为大学、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和小学。对数据进行肯德尔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高中生早恋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4.3高中生早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通过对早恋组与非早恋组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11项因子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早恋组与非早恋组的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F1)存在显著差异(p

4.4高中生早恋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分别对早恋组与非早恋组的家庭环境量表的10项因子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早恋组与非早恋组的家庭在亲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5讨论

5.1父母婚姻状况对高中生早恋行为发生的影响

调查研究显示父母婚姻状况即家庭类型与高中生早恋行为的发生无显著差异。有研究表明有些家庭由于结构缺失,青少年长期缺少父爱和母爱,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本次研究未得到一致结论,可能与抽取的被试人数较少以及调查对象中父母离异率较低有关。

5.2父母受教育程度对高中生早恋行为发生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与高中生早恋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王秋英(2001)的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对教育动态敏感,易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开放、理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将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早恋行为的发生呈负相关。本次调查未得到一致结论,可能与调查抽取的被试人数较少有关。

5.3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高中生早恋行为发生的影响

对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分析表明,早恋组的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均低于非早恋组。对家庭环境量表的分析显示,早恋组与非早恋组的家庭在亲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6结论

高中生早恋与父母的婚姻状况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无关;高中生早恋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有关,且与家庭的亲密性和组织性有关。

参考文献

[1]韩宝磊,倪娜.中学生早恋的心理特征与应对策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2):31-33.

[2]马芳.大连市中学生早恋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09.

[3]邱丽娜.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林文.对青少年“早恋”问题的理性思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5]钟思嘉.家庭气氛与管教态度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加强家庭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a].1986.

[6]曾秀云.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2):143-144.

[7]黄平.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08):225-226.

[8]刘敬伟.用爱心为中职生导航——中职生“早恋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引导措施[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3):106-107.

[9]韩培.当代中学生早恋与家庭环境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08,(18):121-122.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特征“研究性”教学理念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会计报告及其他相关信息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者、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授课教师应针对该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中既能有效传授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熟练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方法对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知道如何阅读与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如何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状况,如何评价企业财务绩效。笔者根据自身讲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实践,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特征的基础上,在“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一套教与学融合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

(一)《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目前国内《财务报表分析》教材体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报表分析和相关财务能力分析分作两部分。这一类教材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部分,具体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目的、作用、内容、原则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会计分析,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四张主要报表的全面分析,以及表中各个项目的分析要点和应注意的事项;第三部分是财务分析,具体包括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四大财务能力的分析。第二类是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相融合,这一类教材一般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具体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作用、方法和主要信息源,第二部分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具体包括各报表的全面分析、各项目分析、质量分析、结构分析、指标分析等内容。从教材体系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分析》不属于会计学或财务学的延续和拓展,而是有自己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体系是在综合会计学、财务学等学科基础上创建的一门新学科。同时《财务报表分析》又是借助会计学、财务学的成果,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为解决经济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而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二)《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财务报表分析》是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在这几门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财务报表,但研究领域、目的不同。会计学中主要以会计报表的生成、编制方法、分析方法为线索介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仅限于比率分析法,分析内容主要是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等相关指标的计算、分析、解释。财务学则从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评价与激励等管理职能角度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目的是为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分配活动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学提供的企业财务信息要满足多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标准形式进行披露,《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一座架在会计信息供给者(会计学)与会计信息需求者(财务学、经济学、管理学)之间的桥梁,它将会计学提供的标准信息转换成相关学科决策所需的信息,这种转换越全面、客观,说明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越好。由于各企业财务情况千差万别,报表分析人对相关会计理论、财务理论的理解程度不同,财务实践经验丰富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报表分析人对同一报表的认识、结论不同的情况,因此,该课程是一门学生应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大量实践、丰富自己财务经验的课程。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系统性较强。

从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教材体系可以看出,该课程是在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附表、附注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中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所做的分析和评价,整个体系前后相互联系,无法分割,而且由于会计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报表和报表之间,各种财务能力之间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生除应具有一定的会计学、财务学基础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系统观念。例如:企业的经济活动从筹资活动开始,它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资本运用的起点,筹资活动结果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项目上,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不同的资本结构又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投资活动是企业进行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性支出活动,既包括对内投资又包括对外投资,投资的最终结果形成企业的各种资产,形成不同的资产结构,不同的资产结构既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小,又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大小,而企业的经济活动还包括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其所涉及的信息资料还有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又会影响企业下一个营业周期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任何认为进行局部分析即可获知公司全局信息的想法如同瞎子摸象一样,会导致对公司真实状况做出错误认识,对公司未来发展做出错误估计,只有从动态、系统的角度才能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财务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如何以“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造《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

由《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可知,该课程的讲授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讲授应该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讲授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以及相关其他资料的分析,全面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重点在于教会学生以系统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思维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不仅对学生进行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分析工具的知识讲解。此外,笔者还认为学生要学好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不仅要做到课堂上认真聆听教师的知识讲解和分析,而且要积极参与实际公司案例分析,只有自己动手,才会系统思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研究性教学”是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并践行的大学教学理念,20世纪80年代,“研究性教学”开始在美国乃至欧亚教育实践中悄然流行,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内诸多高校以此意见为指导纷纷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改革中。“研究性”教学具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主题的问题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评价结果的综合性等特征,是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笔者就以自己在《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加以介绍。

(一)传统课堂讲授,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传统课堂讲授是在教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传授式的、注入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效率较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信息输出,但弊端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比较被动,学习体验较浅,最终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不深,接受程度不强。虽然在《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中都对报表的编制及分析,财务能力主要指标的计算都有介绍,但这一部分内容毕竟不是该课程的重点,授课教师所用课时有限,所以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快速将这些知识点逐一回顾,帮助学生重新回忆原来学习的内容并加深理解,形成一个新的、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以服务于课堂案例分析和小组案例分析。

(二)课堂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自主不懈的探究,进而得出结论,并有所创造。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的表演,通过自己的表演将现有知识与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探究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让他们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激发不懈探索的激情与动力,促进学生在过程之中的体验、感受与发展。在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中,比较注重理论内容体系的系统完整,忽略案例的系统完整,各章节往往通过单独举例说明有关问题,不能做到对一家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所以,笔者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组织过程中,有意选择新疆本地的某家上市公司三年的年报资料,在对该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全面阅读,进行简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计算该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各指标,并做简单分析,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该上市公司的外部市场环境、战略选择和实施、资产质量、盈利质量、现金流质量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全面研究、分析这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通过小组制作ppt,公开答辩的方式汇报小组意见。通过分析研究,往往教师的结论与各小组的研究结论有相同之处,也有意见相左的地方,教师在点评时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明各自的论点、论据,这种师生平等、自由交流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对本地企业的认识。

(三)小组案例分析,综合塑造学生多种能力。

课堂案例分析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案例分析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培养。在教学初期,笔者就以五六人为一小组的方式,将授课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从新疆上市公司中任选一家,通过小组协作,模仿课堂案例的分析方法和模式,对该公司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撰写该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选择新疆上市公司是为了使学生对分析对象产生一种真实、亲切感,从而提高案例分析的热情。在讲授完一章或几章的知识内容并进行课堂案例研究分析后,专门安排课堂时间选择若干小组上讲台汇报自己研究公司的分析情况,要求学生采用团队合作,制作幻灯片的方式进行本小组的案例汇报,课后教师将各小组的研究分析报告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供其他小组学生阅读、交流,小组案例分析方式的实施,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教师的案例分析方法,而且可以全面地学习了解其他组的案例研究结果,使学生更多、更好地接触和了解新疆上市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组案例分析中,小组每位成员都有一定的分析任务,小组组长负责整个研究报告的总撰稿和协调工作,对于积极上讲台汇报案例研究的同学给予优秀的平时成绩,最后根据研究报告的质量和每个人在报告中贡献的大小,评定每个人的平时成绩。

小组案例分析能够塑造学生的多种能力。首先,提高每个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案例中,每一个人都有研究任务,案例的高仿真性,使每一位学生在特定环境和氛围里,充分感受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得不独立地分析案例,独立判断,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力。其次,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由于小组案例是对上市公司几年度的全面系统分析,工作量较大,信息系统性又较强,前面学生的分析质量和进度会影响后面同学的分析质量和进度,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学习如何在团队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如何与人相处、合作,取长补短。最后,小组案例是对学生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小组讨论中学生之间的讨论、辩论,课堂案例汇报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课堂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充满活力和灵气。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则要在突出本小组分析观点的基础上,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精练,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种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良好口头、书面表达能力,都是对未来工作情景的一种模拟,对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有巨大的意义。

(四)开列课外阅读书单,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研究性”教学是广延性教学,其空间不局限于课堂,内容不局限于教材、作业,外部社会经济生活中与本课程、本学科相关的现实问题,更应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和审计学、证券分析实务联系非常紧密,教科书的内容与实务相比,过于理论、教条,缺乏可操作性,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学习能力,用经典之作补充教材的不足,笔者向学生推荐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沃伦・巴菲特的《巴菲特教你读财报》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等经典书目,向学生推荐夏草的《远离财务骗术》等热点书目,通过让学生提交读书笔记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投资大师的报表阅读、分析方法,以及投资大师的投资之道,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笔者还将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中,以供其他学生阅读、交流。

三、授课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以“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造后的《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气氛愉快、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合作,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得到学生的肯定。学生的报表阅读、分析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相关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得到较快提高,经过这种锻炼后,许多学生在大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证券投资大赛等相关比赛中都获得优异的表现。在以“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造的《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心态上,要放下权威思想,与学生共建自由、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智者、是知识的权威、是教学的中心和关键,教师独霸课堂,学生从属于教师,是知识的被传授和灌输者。在“研究性”教学课堂中,老师要把一部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是课堂内容的组织者,是讨论、辩论的引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研究和主动探索的情境,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到研究与探索中。二是具体的课堂内容组织技巧上,首先是案例的选择。无论是课堂案例还是小组案例,在案例选择上要把握信息全面、准确的原则。选择的案例是在权威网站上下载的完整的财务报告,以有利于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全方位的分析,而且应该搜集目标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以便进行财务报表的趋势分析。其次,授课教师要根据课堂知识点要求,充分做好课堂案例分析的准备工作,与其他课程的案例讨论不同,此部分的案例分析研究主要是授课教师应用所讲知识点对课堂案例进行开发性分析,授课教师要对案例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要揭示报表隐含的深层问题,要有独到、客观的认识,在讲解时还应注意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向系统看待目标企业财务问题。最后,要组织好小组案例的课堂汇报。在某一小组对自己的案例分析研究进行汇报的过程中,要认真聆听小组代表发言,积极启发和引导其他组的学生对汇报小组的案例分析情况进行提问,鼓励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及时肯定小组案例分析研究中好的分析意见及见解,指出他们案例分析中的优点和不足,在对案例讨论的发言进行评述时,进一步引申和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是评价方法的创造性、激励和引导性,传统教学中仅仅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一张试卷分高低”。“研究性”教学理念下,要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方法,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究欲、学习热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展示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行量化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不仅记忆力好就能取得高分,创新性的大脑,实践性的双手,也是人才的核心要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同样重要,成功不仅是个人的单打独斗,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奉献。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评分办法中,笔者将期末成绩分成四大部分,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占50%,课堂案例占20%,小组案例占20%,读书笔记占10%,在课堂案例和小组案例成绩评定中又分别按照案例分析的全面性、创新性、贡献性、规范美观性等方面分别给予成绩评定,评分内容既包括对小组的综合评价,又有对个人的单独评价,在成绩评定中又分别按照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各占50%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

[2]荆新.财务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

[3]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4]樊行健.财务报表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5]闻新燕.构建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J].会计之友,2008.11.

[6]王晓莹.导向式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6.

[7]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8]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9]李宏祥,姚利民等.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8.5.

[10]任家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区域评价数据教学管理改进学生主动学习

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东城中学,生源基础薄弱。通过学校层面的家庭背景调查和区域层面的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发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道德水准和城区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由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在自我期望与自信心方面与城区学生有显著性差异,尤其缺乏远大的理想,学生的学习普遍处在被动状态。2013年始,江干区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精神,立足区域实际,每学期开展学生学习影响因素现状调查,通过对我区学生课业负担、学习习惯、课堂参与等维度的调研,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各项指标与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做相关分析,为学校准确地把握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因素、改进教育教学提供重要参考。学校敢于探索和尝试,依托分析报告,进一步分析现状,诊断在课业负担、学习习惯、课堂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有效发挥教育监测的诊断功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本文围绕2013学年末区域学业调查分析及2014、2015学年学校采取的教学管理改变展开论述。

一、依托区域评价结果,分析本校学习现状

(一)学生课业负担方面

1.每天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大约需要的时间:我校学生1~2小时完成的学生比例偏低,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其显著正相关;2小时以上完成的学生比例偏高,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与其显著负相关。

2.作业量相对比较大的学科中,我校英语学科作业多的学生比例较高,学业水平测试英语的成绩与其显著负相关。

3.学生对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难度的总体感觉,选择难度适中的学生比例较高,学业测试水平的成绩与其正相关。

4.学生每天的作业的来源:学生选择自己加作业的比例是最低的,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其显著正相关。

(二)学生学习习惯方面

1.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7小时以上睡眠的比例较高。

2.晚上从完成作业后到准备睡觉前的活动,通常看课外书比例全区最低,通常直接睡觉比例全区最高,而学业水平测试的结果分别与其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

(三)学生课堂参与方面

1.学生对课堂提问的反应:当老师在课堂提问时通常是盼望老师提问争取发言的学生比例高,学业成绩与其显著正相关。

2.课堂上小组讨论时最喜欢充当的角色:最喜欢代表小组总结发言的学生比例低,学业成绩与其现正相关。

二、基于评价反馈现状,分析诊断问题根源

在区域分析报告的基础之上,学校在调查的年级中进行进一步诊断,寻找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源。通过进一步的学生问卷、师生访谈、年级老师分析会、家长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进一步分析现状。

(一)学生们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难度适中,但作业时间偏长,进一步分析发现并非是老师对作业难度把握得较好,而是老师过多布置一些简单且重复的作业。

(二)学生的作业量整体偏大。尤其是英语学科,作业量大,老师不能及时批改,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订正过关,导致恶性循环,学科的学业水而更低。

(三)学生回家的自主作业严重偏少。基本上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主,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费时,没有时间再自主完成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布置作业形式单调,自然也导致了作业的效果不佳。

(四)学生的课外学习习惯很不理想。尤其是晚上作业后没有任何自主的安排,课外阅读严重缺少,作业完成后直接睡觉。这和老师平时缺乏阅读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校内没有阅读时间,家长对阅读习惯不够重视。

(五)学生课堂提问时争取发言比例偏低,而不敢发言的比例较高。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习惯“演绎法讲授”的传统课堂,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三、针对问题产生根源,改进教学管理行动

(一)严控课业负担,创新作业形式

1.全面监控课业负担,建立有效反馈渠道

(1)全校课业负担调查。每学期定期开展两次全校性的课业负担调查,采用网络无记名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各学科的作业种类、作业数量、作业完成所需时间等信息。

(2)教师作业巡查、学生作业上报制度。值周一日常规中增加作业巡查,每天将各班上交的作业记录汇总上报。各班下发统一记录表要求每天分学科记录作业的内容及完成所需时间,上报教导处。

(3)家校联动、定期访谈。利用每学期三次以上的家长会开展纸质问卷调查,借助QQ、微信等平台建立即时家校联动途径,及时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

(4)建立即时通畅的反馈渠道。学校层面每学期两次在全校教工会议上进行课业负担情况反馈;年级组层面每月一次年级教师大会上的课业负担反馈;教导处、年级组对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等不同层面进行约谈、通报。将课业负担控制好,纳入《合格教研组月考核方案》。

2.整合校本教研机制,优化学生课业负担

(1)依托学校校本教研的优势,有效避免无效作业。每周五下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4小时的集体备课。一方面各备课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要完成一周学情分析,针对一周学情编制15分钟左右的《周周清》,落实一周的重难点和薄弱点。另一方面备课组老师提前完成下周学生作业的布置,将作业中简单重复或难度过大的题目删减;并预判学生在作业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及难点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设置合理的“脚手架”,提高课堂效率。

(2)依据教情、学情,做作业分层要求。学校层面鼓励并建议老师们在配套作业统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作业完成及订正基础上落实分层要求。

(3)以年级组为单位推行“作业免做机制”。教导处制定《学生作业免做规则》,年级组下发学生一定数量的“免做卡”。“作业免做机制”是作业分层要求的有效保障,让每一个学生都做适合自己的作业。

3.整合学校课程建设,创新丰富作业形式

(1)编制各学科的《校本导学案》。《校本导学案》是学生课堂的助学本,是课堂学习目标当堂评估的重要工具,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并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学校制定了《校本导学案》修订流程,组织召开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导学案》修订研讨会,请教研员和高校学科专家对《校本导学案》的编制进行指导和评价。建立《校本导学案》质量考核机制,并纳入到《优秀教研组考核方案》。

(2)借助信息技术及电子移动终端的发展,创新作业形式,布置基于信息技术的作业。

(3)依托学校主题实践课程,设计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作业。学期中分学科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周活动的各种展示。根据主题设计各种形式作业:专家报告观点剖析、调查、实验、徽章设计、手抄报、演讲、环保时装秀、小品、相声、知识竞赛等。

(二)提高思维品质,激发自主学习

1.推进思维课堂改进,渗透思维课堂理念

(1)推进“思维课堂”课改行动。为更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用问题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主建构知识发现真理,变学生被动接受的“讲练课堂”为主动求索的“思维课堂”。学校给出了思维课堂五个操作点的建议;激活旧知、问题驱动、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学以致用。

(2)借思维课堂评比,促进教师观念更新。每年举办思维课堂的评比活动,所有学科集中展示,全体教师参与,推进课堂教学改进,为全校教师跨学科的交流创设了平台。

(3)开展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教研组层面推进思维课堂改进的重要平台,学校建议教研组利用周三、周四下午(两周一次)开展“思维课堂”主题课例研究活动。教研组教师共同探讨交流,提出困惑,感受成功,以差异推动进取,分享智慧。教师从自身教学需求出发,围绕教研组课题,确立微技能研究项目。

2.积极营造研究氛围,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1)校级小课题研究活动。每学年根据思维课堂建设需要,学校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小课题研究。如为鼓励教师转变学教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的小课题的研究。激发教师教研的氛围,围绕学校建议的“思维课堂”操作点,教师将个人在教学中的困惑,备课组在集体备课、先听后上过程中疑难问题及教研组在课例研究过程中迸发的智慧有意识地融入并转化为成果。

(2)为给教师间的交流和智慧共享创造平台,学校开设“无限讲堂”。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分享先进理念和教育智慧;组织老师们读书交流;组织《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小课题研究成果交流等。

(3)开展人格教育研究,举办人格教育论坛。组织老师以课题为载体开展研究,每学期组织人格教育论坛,促使老师们在教学中践行德育渗透的学科目标,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3.尝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1)开展全校学生自主学习评比活动。教导处组织、年级组在全校开展了晨间学生自主学习评比。建立学生会、班级学生干部自主管理队伍,制订评比细则,从评比启动、过程指导、阶段反馈表彰到管理经验分享等都给予充足的保障。

(2)以年级为单位开设学科社团,开展“兵教兵”的分层教学。根据能力和知识水平将学生分层,开展各种形式的分层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

(3)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举办“智慧分享―提升思维品质”为主题的学生论坛活动。学生自主进行学科学习的主题交流,生生间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4)开展全校性的学生微课制作活动。利用微课,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学科知识技能、语言表达、组织策划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学校在组织机构、机制创新、交流方面都给予保障。

(5)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习惯。从时间、内容、形式上给予保障。每周各班安排1节阅读课,文科老师跟进辅导,学生带着任务阅读;分年级错时安排每周1次利用午间自主学习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体会评比、名著阅读并记录体会等活动。为了使阅读能在校外拓展延伸,文科老师应优化作业,布置课后阅读作业,加强阅读习惯指导,积极与家长寻求共识,让家长体会阅读的重要性,继而督促甚至与学生一起开展课外阅读。

区域层面的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确实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诊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数据,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校在区级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进而尝试一些教学管理的改进,让区级层面的教育教学检测为学校深化义务教育改革寻找一些切入点,继而在课改的道路上找到一条真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美)索耶主编.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徐晓东,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评估;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25-0057-06

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系统评估,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判断政策决定正确与否、政策执行得力与否的主要标准,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也是如此。为解决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就业中遭遇的多重困境,我国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政策,但却缺乏对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此,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紧制定农民工培训质量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统一培训考核指标、考核程序和考核办法”。可见,对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已成为客观、全面考察相关政策实施状况,以促进相关政策贯彻落实的迫切要求。

一、文献回顾及研究缘起

农民工作为我国现有“城乡二元结构”下特有的产物,在国外对其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于对城市移民问题的关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城乡人口流动提出了多种理论视角,如推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同化理论等;另一方面是对城市移民职业培训及相关问题进行经验研究。而国内已有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现实困境的研究。已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反映政府责任问题的研究居多,如政府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和培训经费使用效率不高[1],培训资格认证中存在的政府部门垄断行为[2]、政府督导缺失、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配套政策[3]等。其次,企业也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常会出现问题的对象。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企业对于农民工的培训缺乏动力[4],导致农民工教育培训中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度低下[5]。另外,许小青等提出了企业不愿意或难以独立承担企业内农民工培训的任务是导致培训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之一。除了政府和企业,农民工群体本身的问题也很多,是影响培训的重要因素之一[6]。李亚芹等认为这一群体自身教育上的“先天不足”与“后天残缺”以及农民工群体弱势化导致自身话语权缺失这两个问题使得他们很难自主推动培训的进行。二是关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实施过程的研究[7]。有学者认为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并且对培训过程缺乏有效的培训质量控制体系[8]。三是提升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研究。钱桃英等认为农民工培训政策执行中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因而应科学制定体现多元主体不同利益诉求的农民工培训政策,并努力建构保障农民工培训政策执行中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平衡的制度体系[9]。关晶等认为,应当建立阶梯化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并纳入将其纳入正规学制,为农民工构建继续学习和社会向上流动的路径[10]。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已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研究内容上,研究农民工培训政策的主体、内容、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居多,而系统研究审视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效果的较少;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局限于定性研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描述性的居多,而将定量研究方法运用于其中的居少。因此,本文基于贵州省的实地调查,通过运用实证研究范式,系统评估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效果,以探究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体系与其实施效果之间的动态相关性。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的界定

自变量: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体系,即贯彻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和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的组织结构及其组织过程。本研究将其具体化为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的组织体系、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的教学体系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的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组织体系是指在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及管理部门,是农民工培训的主体。

因变量: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是指现行的农民工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作用,本研究主要从农民工培训后的再就业状况与职业适应性两个方面进行测量。其中,农民工再就业状况具体操作化为就业机会的增加、职业技能的提升、择业能力的增强以及职业收入的增长等四个维度;农民工职业适应性具体操作化为职业技能的适应性、人际关系的适应性、职业心理的适应性和职业环境的适应性等四个维度。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在政策实施体系与农民工个体之间持续的互动过程中,对农民工所产生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应当受到组织体系、教学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假设1:组织体系对农民工再就业状况有显著影响,即组织体系越规范,农民工再就业状况越好;假设2:教学体系对农民工再就业状况有显著影响,即教学体系越完善,农民工再就业状况越好;假设3:保障体系对农民工再就业状况有显著影响,即保障体系越健全,农民工再就业状况越好;假设4:组织体系对农民工职业适应性有显著影响,即组织体系越规范,农民工职业适应性越强;假设5:教学体系对农民工职业适应性有显著影响,即教学体系越完善,农民工职业适应性越强;假设6:保障体系对农民工职业适应性有显著影响,即保障体系越健全,农民工职业适应性越强。

(三)资料来源与处理

本文调查数据来源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研究”课题组2011年9月在贵州省内的贵阳、遵义、安顺、毕节等四个地级市或地区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在抽样过程中:首先,采用配额抽样方法,预定样本量为300个。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贵阳市分配样本90个,因为该地区教育培训基地与机构数量多,培训项目类型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其他地区各分配样本70个。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贵阳市抽取3个区,在其他地级市或地区中分别抽取2个区或县级市。最后,在贵阳市抽中的每个区的培训机构中随机抽取30名,在其他地区抽中的区或县的培训机构中随机抽取35名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最终抽取300名农民工作为本次调查样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5.7%。本研究采用SpSSl6.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估

为了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主要通过农民工在培训后的再就业状况和职业适应状况两个维度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在研究中,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并对8个评估指标均进行正向赋分,每个指标分为完全不符(1分),有点符合(2分),符合(3分),较多符合(4分),完全符合(5分)五个等级,缺失值则以所有调查对象在该问题上的平均得分来替代处理。数值越大表明政策实施效果越好,在问卷中则反映出农民工再就业状况越好或职业适应程度越高。在数据处理时,本研究将这些定序变量视为定距变量,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出反映量表项目指标内部一致性程度的Cronbach’salpha系数,见表1。通过观测表1中Cronbach’salpha系数的数值可知,用于测量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效果各维度的项目指标其内部一致性程度符合要求,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通过本次调查统计可见,这些政策的落实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民工就业与城市融入,但从整体而言,其实施效果尚未达到最佳(均值≈3.3),与政策预期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

1.农民工培训前后就业状况对比分析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见,在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实施之前,农民工未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其职业收入、职业技能、择业能力、就业环境等测量指标的得分均值为2.71,而在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之后,其相关测量指标得分均值提高至3.35,得分提高了0.64分,总体均值提高了2.55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可见,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具有显著效果(t=5.73,df=286,Sig=0.001)。

2.农民工培训前后职业适应水平对比分析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见,在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实施之前,农民工未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其职业技能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职业心理适应、职业环境适应等测量指标的得分均值为2.53,而在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之后,其相关测量指标得分均值提高至3.24,得分提高了0.71分,总体均值提高了2.84分。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职业适应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可见,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具有显著效果(t=5.73,df=286,Sig=0.001)。

(三)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实施体系的各维度与实施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为深入探究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实施体系的各部分因素与实施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实施效果,其影响程度如何。本研究以农民工培训后的再就业状况、职业适应水平,即实施效果的两个维度为因变量,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体系为自变量,依据统计学原理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来进行分析,见表4。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本文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关检验。两个模型中各变量的ViF值(方差膨胀因子)均大于1且小于2,说明四个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Dw值为1.815、1.762,说明两个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分别对回归模型以标准化预测值为横轴、标准化残差为纵轴进行残差项的散点图分析,散点图呈无序状态,说明两个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而从回归分析结果中的修正后判定系数adjustedR2可以看到,自变量对农民工再就业状况的解释力较大(R2=0.314),对农民工职业适应水平的解释力相对较小(R2=0.226)。具体而言,从表4中多个回归模型的统计结果,可以得知:

第一,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组织体系的各个维度来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形下,培训单位性质对农民工再就业状况有显著影响,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31(p

第二,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教学体系的各个维度来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形下,培训次数对农民工再就业状况和职业适应水平有显著影响,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46(p

第三,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保障体系的各个维度来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形下,培训经费来源渠道对农民工再就业状况有显著影响,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32(p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从以上的统计结果及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方面,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各种制度性不平等,以及劳动个体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偏低、职业技能缺乏,使得农民工群体在就业和生活中面临多重困境。为解决该群体在城市的就业问题,我国政府下发了多个指导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并在全国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教育与培训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现行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实施体系仍呈现出培训主体的单一化、培训机构的良莠不齐以及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同程度的脱离、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单一等现象,导致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与政策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现行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是一个由组织体系、教学体系、保障体系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共同为现阶段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进而直接关系到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表明,组织体系、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均具有显著影响。

(二)对策

研究表明,保障和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已成为与贯彻落实当前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题中要义,而这一目标可通过“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的方式来得以实现。

一是要规范组织体系,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培训效率。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上级主管部门或组织应当对其培训资质进行定期审查,采取动态筛选机制,对不能达标者果断取消其培训资格。并且,政策解读与执行过程的灵活性特征给予了政策执行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空间,而组织中的有效激励设计能诱导有利于组织目标的行为。而在农民工培训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对政策执行主客体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农民工培训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动力不足,偏离政策初衷。因此,为促使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制定者的目标保持一致,增强农民工培训政策实施的实效性,应当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政策实施主客体的积极性。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7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能力

 

1体育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能力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带有职业特点的能动力量。教师能力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能动力量,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历史的辨证过程。一方面,它和人类教育活动相求相应、相生相长,其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另一方面,教师能力自身也随着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是指:完成社会给予的体育教育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以智力为核心,在掌握教育、体育知识、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从事体育教育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

2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主要研究

2.1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的研究

对于体育教师能力的构成的研究,如:依据体育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李祥2001年指出体育教师应具有全面的业务能力,他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两种: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适宜各种活动的能力,具有普遍的意义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等。体育教师应全面具备这些能力,这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基础。特殊能力是指适宜于某种特殊活动范围的专门能力。体育教师是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体育教师根据其职业特点还需要全面的业务能力,其主要有:运动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其他能力。作者使用两因素理论将教师业务能力分为两大部分,分类比较合理,而作为学校体育学课本,应该更多结合教学实践对各个能力指标进行细致全面地分析,以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更好的理解、应用。2004年龚正伟在探讨体育教学主导论――教师能力中根据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认为体育教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内容组织加工能力,体育课的组织管理能力,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身体姿势表达能力,运用图物表达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1999年曲宗湖在对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指出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素质包括:教学能力(组织管理指挥,讲解示范表达,创造),工作能力(决策,独立工作,训练,保健,与人合作,总结,社交),科研能力(自学,研究,竞争)。2000年邓宗琦、邓树勋、季克异对教师的能力进行研究发现教师能力包括品德教育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体育社会活动能力,掌握运用工具能力。这些研究对提高我国体育教师能力结构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对体育教师能力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研究者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大都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确定的能力指标主观地进行分析,缺少必要的调查分析,难免观点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操作层面缺乏实用性。由此看来,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研究要根据现状,运用调查研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确定能力指标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研究比较多,大多数的研究者大都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从微观角度利用调查、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

2.2体育教师能力现状的研究

有的学者对体育教师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如:2005年毛振明通过调研指出,体育教师能力受到“教学能力高原现象的困扰”通过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研究,提出了教师能力形成过程中的缺陷,并提出教学技能训练的可行性;他依据职能模型教学生认识教学技能的本质,并对我国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体育教师能力形成过程中的缺陷,并提出了体育教学技能学习和训练的方法,该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2003年徐清泉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知识面、应具备能力的素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有效的传导信息的能力、训练和组织竞赛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研究者认为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利用个性修养,特别要注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与教学要求的差距。对于中学体育教师,要从其思想、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个性修养等方面去评定,特别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关心学生,认识自己,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些研究虽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的时间不同,但都深入教学一线对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当时的教育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3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及评价的研究

有些研究者是从体育教师能力培养及评价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如:毛振明对体育教学能力、体育教学技能等作了详细地解释,并且分析了我国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形成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办法,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004年刘艳根据21世纪社会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社会交往、科研创新和组织体育活动等方面,探讨了新世纪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研究者认为培养过程中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培养要注意协调好规范性和兴趣的关系,而对大学体育教师培养要统一好规范性和实用性。2000年汪康乐、邰宗禧、陆升汉通过调查对中学体育教师师资培养进行了研究,研究者认为体育师资中的薄弱环节有:教育观念落后、思维方式单一、知识面狭窄、长期能力不足、科研能力薄弱;这些薄弱环节,将会影响21世纪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者将中学体育教师能力分为六类,并且提出体育师资培养必须加大教改力度,紧扣培养力点,突出能力培养等建议。2004年李建军在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中指出新课程改革需要体育教师新的教学技能,比如: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体育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2002年宋杰、杨刚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模糊评定等方法、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业余训练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评价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新世纪中学体育教师能力评价指标及标准,建立了相应了评价模型,经过试验得到评价结果:教学研究能力得分最低,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得分较高。教改的关键是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社会活动能力能力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也是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应该注意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将上面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运动能力,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其他能力。

3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学术界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较多,这既反映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也说明了这一问题自身的重要性、复杂性、研究难度大的特点。但是,这类研究存在重复研究较多、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的特点。例如:文献中对体育教师能力构建具体途径、形式、内容、方法以及模式等内容很少涉及;对新课改以后体育教师能力结构、培养、评价方式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很少考虑到如何结合教学实际;不少研究都缺少实际调查和深入地分析;对于新课改后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变化的研究不多,以及新出现的教师专业能力分析还不够深入,根据新课改内容的变化今后要着重对新课改后体育教师专业能力进行研究,促进新的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75-276.

[2]龚正伟.体育教学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43

[3]曲宗湖.体育教师素质与基本功.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6

[4]邓宗琦,季可异.二十一世纪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32-134.

[5]毛振明.体育教学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329-346.

[6]徐清泉.对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11):87-89

[7]刘艳.论新世纪体育教师能力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23-25

[8]汪康乐,邰宗禧,陆升汉.论21世纪中学体育师资培养[J].体育科研.2000(12)31-33

[9]李建军.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08-217

[10]宋杰,杨刚.中学体育教师能力评价方案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2(3)80-82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8

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周边农村的学校,城区学生与乡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2)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数学的有效开展。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本课题旨在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出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此实践经验推广到学校

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420**、8

(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2)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研究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920**、6

(1)设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调查问卷。三个小组分头在实验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依据分析报告,确定实验班学生的分组情况。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群体,每组6人,每类学生两名。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3)采用行动研究法,一方面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专题论文、积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过公开课、研讨课、教学经验交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竞赛与观摩等活动,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

3、成果形成阶段。

时间安排:20**、720**

(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2)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3)完成实验研究报告。(4)召开课题展示会,展示汇报实验成果。(5)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整体取样的方法,选取七年级11、12、13、14、15、16班,八年级9、10、13班、14班,九年级5、6班,作为研究对象,同年级其它班为对照班。

2、研究方法:(1)研究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观察、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2)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即把我组数学教师的每一节课堂教学,都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环节,在实际行动中摸索经验。对每个阶段,各个个案数据进行收集,将差异情况和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使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

研究的过程。并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3)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五、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经过认真调研、统计和分析,撰写《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与分析》、《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分层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等调查报告和论文,帮助数学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了解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以作为教师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参考。2、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个案跟踪和个别指导等方式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二:

本学期,有四个课题要结题,分别是朱春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肖烈《小学高段学生日记竞赛的实践研究》,齐丽琴《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陆立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现将课题报告发到博客,望几位教师抓紧撰写,及时上交,争取获奖。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对3~4年级的要求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的要求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吕叔湘先生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无论是《课程标准》这样的法规性文件,还是语文泰斗的忠告,都告诉我们,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滋补品,而是与课内阅读同样重要的正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语文能力强的小学生,几乎都从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受过益。所以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十分重视并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读物。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多数不爱课外阅读,而且在有限的阅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的习惯。这些现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阅读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因素和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最终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研究目标

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看课外书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原因、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最终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研究对象:

农村小学三~六年级的学生。

四、研究内容

1、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课题实施前对全校区三~六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阅读意识的调查、对阅读的材料的调查、对阅读的目的的调查、对阅读方法的调查。

2、实施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如激发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9至20**、1)

制定课题方案,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学习相关理论,并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3至20**、6)

1、根据课题方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2、每个学期召开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加强调控,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9至20**、1)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课题组人员情况及分工

姓名成员情况分工陆立军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姚清波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曾分别在富阳市、浙江省、全国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参与课题的实践。包利芬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曾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华玉兰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曾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八、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在实施的同时,进行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

最终成果:结题报告,课题论文。

九、机制保障

1、学校重视。邀请课题研究专家和教学专家做课题顾问,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课题研究组织。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9

一、校长是学校研修方案的策划者

首先,校长要全面掌握“双主体”基本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研修方案。学生、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状态决定学校的生存发展,他们的状态是制定研修方案的第一依据。校长在制定研修方案时,一要掌握教师状况,主要是指摸清教师的教育理念、现论素养、教学艺术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二要掌握学生状况,主要是指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道德结构;三要掌握学校的资料状况,包括电子资料、文字资料以及“活”资料(外校经验及本校教师经验)。

其次,校长要根据现代管理学原理,科学慎重地策划研修方案。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人本管理”、“科学管理”、“实效管理”。据此,校长确定研修方案要遵循以下七项基本原则:因校制宜原则、激励性原则、针对

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制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二、校长是研修运作的指导者

一是指导理论学习过程:自学+讲座+辅导。学校要提供自学时间,并要求教师写学习笔记;为教师提供资料,并规定某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校长要及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讲座,讲座的内容应针对学校具体的、共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校长辅导分为个别辅导和小群体辅导。个别辅导机动灵活,针对性强,效果很好。小群体辅导也很有效果,但必须选择共性问题,主要针对学科教研组和青年教师进行。

二是指导教学科研过程:立项+实施+结题。学校科研项目的确定必须有根据、有计划、有实施预案。例如,我校根据一些学生不愿学习或学习劲头不足的现象,确立了科研课题《基于我校部分学生课堂不愿学习的问题的研究――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形成与发展》;根据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的问题,确立了科研课题《基于我校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的问题的研究――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研究》。每位教师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子课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校长和学校科研处的领导和组织下,许多教师已基本完成课题任务,课题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先后发表在学校编撰的第一至第四期《黑大附中学报》“科研成果专版”上。

三是指导教学实践过程:研究课+尝试课+公开课。我校研究课在初中随堂进行,教师无需特殊备课,没课教师听课;研究课结束后,全体教师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反思;最后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尝试课在高中部进行,校长先与教师交谈,粗略地交换意见;尝试课结束后,教研组讨论,主讲教师自述,与会者发言;最后全校召开教师大会,由校长对尝试课进行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初、高中同时进行“龙腾杯”公开课大赛,赛前由校长进行动员,分别制定出初、高中的课堂教学评估量表,供教师、评委使用;所有任课教师每人一节,分别由初中教导处和高中教务处排课;赛后,由初、高中校长分别作总结。

四是指导教研组活动过程:问题+反思+攻略。教研组的研修活动首先要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先看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原因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是学习习惯因素还是学习方法因素,是学习基础因素还是学习效力因素;再看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原因是教学理念因素还是教学方法因素,是教师师德因素还是教师学识功底因素,是教师工作态度因素还是教师教学能力因素。最后要根据分析结果集体确定攻略。找到原因之后,教研组长和全体成员要认真研究,确定有效对策。这一对策不是“战略防御系统”――被动地“头疼医头”,而是“战略进攻系统”――主动出击,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问题。

五是指导年级组活动过程:目标+分析+举措。例如,初、高中低段年级组,主要是夯实学生的道德基础、知识基础和智能基础;毕业年级组主要是努力为上一级学校更多地输送学生。目标的确定不是盲目的,要根据调研资料,认真分析才能确定。校长和年级组要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教师,了解每位教师的长处,给他们提供发挥专长的机会。

三、校长是研修实践的示范者

首先,校长是研究问题的示范者。校本研修一定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在学校诸多问题中重点研究哪些,是校本研修的关键。例如,在研修过程中,找出了许多问题,但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学困生”的问题。校长在主攻方向确定后,开始进行全面部署,并亲自参与,采用六种方式,即沟通法(与家长合作),补习法(给“学困生”或小群体补习),“小先生”法(优秀生当“小先生”),谈话法(校长、教师与“学困生”谈心),课堂侧重法(课堂关注“学困生”),“包生到师”法(一名科任教师包几名学生)解决该问题。

其次,校长是“课堂教学”的示范者。例如,讲《数学与交通》中的“里程表”,校长亲自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最后,校长是科研实践的示范者。校长不仅领导全校科研工作,而且要亲自实践。当总课题、子课题确定后,校长要深入第一线,与教师一起不断研究,不断深化。同时,校长必须是科研的示范者。我校每位校长都能著书立说、撰写论文,仅在近3年内,就正式出版了3本教学理论著作,发表了1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7期《科研资讯》,并主编《黑大附中学报》。

四、校长是校本研修的评估者

校长是研修过程和研修结果的评估者。其中,过程评价是校长评估校本研修不可缺少的工具。只有每个研修环节优质,才能达到整体研修最优化。我校首先抓好研修的过程评价,除评估研修方式、课题、内容、教师态度、水平等项目外,校长还重点评估校本研修的方向。例如,学校抓“学困生”工作十分见效,校长经过分析讨论,修订研修方向,提出在继续抓好“学困生”研究的同时,还要侧重抓好优秀生的提高工作。

五、校长是学习新课程理论的先行者

首先,校长要学习新课程理论的精髓。校长的学习应当抓住现论的精髓,掌握现论的本质属性。例如,研究“以学生为主体”,那么“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怎样做才是“以学生为主体”,哪些课的做法是对的,哪些课的做法是错的;研究“教师是主导”,那么,教师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主导”,校长对本校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究竟了解多少?

其次,校长要比较传统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论的异同。传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础,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我校校长率领教师在学习新课程理论时,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对照:教学的全员性;教学的整合性;教学的主体性;教学的开放性;教学的探究性;教学的趣味性;教学的实效性。

教研组现状分析篇10

关键词:薄弱工作;集体会诊;改进行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273-01

当前,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旋律。为此,确立“扬长补短”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以“薄弱工作(环节)集体会诊式改进行动”研究,旨在激活学校诸功能系统,使它们能在有效运作的同时实现彼此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学校管理重工作布置,缺乏对工作过程的有效管理与指导;部门管理,侧重于常规管理的传达落实;年级组多忙于应付学生层面上发生的问题,缺乏对学生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学科教师对学生研究多是对学生现状分析,缺乏深入思考与诊断;干部和教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常常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相互间的沟通不够,不能形成通力协作的研究氛围,往往形成薄弱部门、班级、教师、学科、学生等薄弱环节。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内涵发展。为此,我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展“薄弱工作(环节)集体会诊式改进行动”研究工作。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措施:

1、研究目标

一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二是增强部门负责人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执行力;三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四是,缩小部门之间差距,破解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均衡发展;五是,构建以“薄弱工作(环节)”为中心的集体会诊、合作共研新机制,提高部门管理效能,全面提升在区域内的核心竞争力。

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是“薄弱工作(环节)”,是相对于“发展目标”而确立的能改进提高的工作。“会诊”对象主要是薄弱环节,“会诊”的医生是“研究学习共同体”内的全体成员。它属于反思性教学的一种形式,但它更注重自我反省和集体协作反思。在“会诊”中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工作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进行改进修正。它强调“会诊分析”与“改进行动”相结合,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3、实施措施组建自己的“诊疗队伍”,建立集体会诊、合作共研新机制,对学校的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把脉诊断”、“细述状况”、“查摆问题”,确定今后工作改进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并作为大家共同的研究对象,然后,依托群体的智慧“分析成因”、“提出方案”、实施“改进行动”,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主题性“薄弱工作(环节)集体会诊式改进行动”的一般方法学期初开展“自我把脉”,查找不足”,找准“薄弱环节”,进行“集体会诊分析”,确立“研究改进的主题”,形成“改进方案”,制定“集体会诊式改进行动计划”

2、过程性“薄弱工作(环节)集体会诊式改进行动”的一般方法首先部门联动,召开“薄弱工作分析会”,观察、分析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开展“薄弱工作(环节)改进行动”。一般采取“查摆问题”、“分析成因”、“提出方案”、“行动研究”、“反思总结”的工作流程。

3、“会诊学生”的一般方法发现学生行为现象—初步分析—年级组问题汇总—确定会诊主题—集体诊断现象的主要原因——析原因生成的背景—理清原因作用的过程—明确工作对教师的要求—个体实施,将现象解决转换成教育资源——形成教师个性教育经验—二次会诊,评价反馈—反思研讨,调整完善。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①调查研究;②制定方案;③建立健全研究组织,提出课题研究基本理念、思路和设想。第二阶段:实验阶段:①开展研究;②召开课题研讨会;③形成学校、部门、教师三级联动集体会诊机制,形成论文集。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和理论概括写出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申请课题鉴定。

五、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形成了学校层面“一级会诊”运行机制,提升了学校管理效能。先后修订完善了领导干部工作职责,建立起日常工作监控有效机制;构建定期工作集体攻关。

其次,形成了部门层面“二级会诊”机制,提高了部门执行力。主要包括科室、年级、班级、教研组、备课组5个层面,针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困惑,不定期组织主题会诊、个案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