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热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6:53

医学科研热点篇1

在医学研究领域,领域内专家、学者通常基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依据其研究经验及积累主观性地识别某领域或学科的研究热点,形成综述类文献或报告,以供借鉴。2003年,肖培根院士[2]撰文指出:21世纪,基因技术与中药新药创制、信息技术与中药的发展、中药的可持续发展、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将成为领域内热点研究方向;2014年,李秀才[3]指出,抗肿瘤血管生成为中医治疗肿瘤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并总结了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动物类中药、植物类中药、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2011年,Guan等[4]论述了质量控制、指纹图谱、多组分定性、定量研究等与中药研究相关的热点问题;2014年,旺建伟等[5]总结了中医药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造模方法,指出中医药动物模型的评价将趋于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更多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将得到完善。此类文献对我国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推介作用,但此类研究多为前瞻性研究,需要文献著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较高的学术造诣,主观性较强。

近年来,部分学者借助文献计量学领域的理论及方法,从定量的角度识别医药卫生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高雪等[6]基于1995—2010年woS数据库中有关蛋白质组学的文献信息,得出质谱技术为蛋白质鉴定的核心技术以及蛋白质翻译、修饰和相互作用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的结论。张明华等[7]基于1986—2009年woS数据库中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文献信息,识别出pet技术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以前额叶皮质、大脑、活化为主的神经科学以及以记忆、注意力为主的认知科学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赵蓉英等[8]以webofKnowledge为数据源揭示出中医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基因技术在新药研制方面的应用为国际中医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黄卓泳等[9]以1990—2009年woS数据库中中医药类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发现1990—1999年中医药的药理作用研究为中医药领域研究重点,2000—2009年侧重于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沈建通等[10]以medline和CnKi数据库中循证医学相关文献的mesh主题词及关键词为研究对象,基于共词分析法、pFnet算法及可视化技术发现国内外循证医学领域的7个研究主题。

综合以上学者所展开的研究,可以发现:(1)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已用于识别医药卫生领域内相关学科及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多局限于单一学科或单一研究方向,较少涉及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2)在数据来源上,此类研究大多依赖于国外数据库生产商所提供的信息,此类数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对学者的检索技巧、领域知识及英语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法同时保证查全率及查准率。究其原因是国内专门的医学引文数据库较少,部分数据库仅提供引文查询功能[11],无法全面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因此,笔者所在研究团队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11版)》所收录的248种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作为初始数据采集样本,创建专门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文医药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hinesemedicineSciencesCitationindex,以下简称CmSCi)。目前该数据库中包含2004—2012年来源文献855669篇,参考文献8079116条,作者信息3549674条,数据量较大。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为本文的核心目标,因此识别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为本文的首要问题。依据现有的期刊目录能较为直观地界定文献所属学科,诸多学者[12-14]以此作为分类标准展开研究,但诸如大学学报类期刊通常刊载多个学科论文,难以归入某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因此笔者拟从描述文献分类信息的中图分类号入手,发现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15]中,医药卫生类学科分类号以英文字母“R”开头,我国中医学学科分类号以“R2”开头,据此笔者规定:文献分类号中至少包含2个医药卫生类中图分类号且其中至少有1个为我国中医学学科分类号的文献为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医药卫生类中,“R-0一般理论”“R-1现状与发展”“R-3医学研究方法”3类文献综合性较强、难以归为某个特定的学科,为最大限度保证分析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笔者剔除了该部分数据,最终于CmSCi数据库中获得2004—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文献13259篇,并收集文献关键词字段,得到2004—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未经形式归并、语义识别的初始关键词81626个,拟据此识别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热点。

1.2研究方法

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知识图谱为信息可视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近年来信息可视化领域的专家逐渐重视可视化工具的开发及应用,主要有CiteSpace、Ucinet、VosViewer、Bibexcel、SpSS[16]等,其中CiteSpace软件为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所绘制的科学引文网络图谱能够展示某个学科最新的前沿领域及其演化进程[17],因此笔者借助该软件绘制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识别领域内研究热点。

学科或领域研究热点往往与时间高度相关,因此笔者将2004—2012年9年度的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数据以时间片段等分为3个时间片段,分年度识别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期揭示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此外,CiteSpace软件仅识别从webofKnowledge中下载的文献格式[16],因此笔者借助VisualStudio2005以C#为编程语言,自编程序“CmSCi_to_CiteSpaCe”以完成CmSCi数据库中数据格式的转化。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识别过程见图1。

2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通常由发文作者依据文章主要内容自行标注形成,旨在高度概括文献的主要内容,但同时存在着(1)关键词意义一致,但表达方式不一致,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存在着“HpLC法”“hplc”“色谱”“高效液相”“HpLC法测试浓度”等。(2)关键词含义相近或相似而表达方式不一致,如“胃癌”会被同时标注为“胃肿瘤”等,因此笔者对关键词展开了数据清洗工作,主要包括含义相同或者相似关键词的归并以及无实际分析意义关键词的剔除2个步骤,以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1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为揭示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采集此时间片段内经过初步清洗的关键词数据,导入CiteSpaceiii软件中,进行如下设置:(1)以文献关键词字段作为分析节点;(2)2004—2006年3年数据作为一个时间切片;(3)选取pFnets[18-19]为减枝算法;(4)采用阈值插值组合(thresholdinterpolation)控制知识图谱中节点及连线数量(在识别其他时间片段研究热点的过程中,只修改时间切片字段,若无特殊说明,初始设置与此类似,下文将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阈值插值组合生成知识图谱的过程需要经过大量实验,以得到聚类效果较好的知识图谱,笔者通过大量实验,最终发现设定阈值插值组合(c,cc,ccv)分别设定为(1,1,1)、(1,1,1)、(15,1,5)聚类效果较好,所形成的知识图谱见图2。

综合分析图2及表1,可以看出“药物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医药疗法”“动物模型”“细胞周期”5个关键词词频较高,构成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解读图2归纳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类主题。

2.1.1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C1)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础,使用鉴别能力强、准确率高且快速的技术手段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薄层色谱法3类方法依据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对药物质量及药物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表明2004—2006年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薄层色谱法为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重要手段。

2.1.2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C2)聚类#C2中姜黄素[21]、小檗碱[22]、苦参碱[23]3种物质为中药有效成分,均与“细胞周期”联系紧密,原因为其抗肿瘤作用与调控细胞周期、影响细胞增殖有关。同样,黄芪因其主要提取物黄酮可诱导细胞凋亡,故与“细胞周期”共现次数较多。此外,bcl-2基因作为近年来研究肿瘤细胞凋亡的热门原癌基因,在聚类#C2中也与“细胞周期”共现次数较高。

2.1.3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C3)聚类#C3中关键词“动物模型”与“脑缺血”“骨质疏松”共现,表明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对脑缺血动物模型及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较为关注,此2种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对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有重要意义。电针疗法为近年中医针灸学中较为新兴的疗法,该方法用针刺入腧穴以微量电流波刺激穴位,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聚类#C3中关键词“动物模型”与“电针”直接相连,表明在2004—2006年运用动物模型来研究电针治疗疾病的效应机制为其领域内研究方向之一,该研究方向的形成同样表明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注重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手段与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相结合。

2.1.4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C4)高脂血症与糖尿病都是常见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饮酒量的上升,二者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其与“中医药疗法”共现,表明中医药疗法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中药复方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来调节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防治高脂血症及糖尿病[24]。

2.1.5中药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鉴别及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其的影响(#C5)该聚类的形成侧面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为中医药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2.2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研究热点要么针对于历史问题进行理论、方法、技术上的深入研究,寻找学科或领域内的新增长点,要么针对新的科学问题展开新的研究,对研究热点及其关注程度往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为识别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研究热点,并将其与2004—2006年研究热点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将该时间片段内经过数据筛选后的关键词集合导入CiteSpaceiii软件。通过多次实验模拟,最终确定阈值组合为(1,1,1,)、(1,1,1)、(19,1,5),所得到的79个关键词节点、68条关键词连接线形成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聚类效果较好,见图3。为揭示图3中的主要内容及重点信息,笔者统计了2007—2009年词频位于前15位的关键词的词频、中心度值,见表2。

较2004—2006年,此时间段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较多节点拥有较高中心度值、网络结构较为复杂、连通度较高,表明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逐步具有了共同研究方向,研究理论方法不断成熟。

结合图3及表2,对比2004—2006年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可知: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C1)、中医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C2)、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C3)、高血糖症及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C4)同样为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但图3各聚类网络结构复杂度均有所增加,表明各研究方向的广度有所扩展。

此外,与2004—2006年相比,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形成了新的重点研究方向:(1)聚类#C5中,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心力衰竭”直接相连,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构成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重点研究方向。笔者通过查询CmSCi数据库原始文献发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防治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医者可依据患者心力衰竭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25]。(2)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中药新品种、新剂型的不断开发,中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也呈增加趋势[26],在聚类#C6中表现为“中医药”与“不良反应”直接相连,表明我国中医药学科交叉领域对中医药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为注重,成为领域内另一个研究方向。

2.3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为识别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以期为领域内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提供思考,笔者同样借助CiteSpaceiii软件识别该时间段领域内研究热点,经过初始设置、多次模拟,最终确定阈值插值组合为(1,1,1)、(1,1,1)、(8,1,7),得到76个关键词节点,69条关键词连线,所形成聚类效果较好的知识图谱见图4。

与前2个时间片段类似,笔者对关键词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相关统计,得到词频位于前15位的关键词词频及其中心度,见表3。

图4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知识图谱Fig.4Knowledgemapping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

图4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知识图谱Fig.4Knowledgemapping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下载原图

表3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高频关键词基本信息统计table3Statistics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下载原表

表3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高频关键词基本信息统计table3Statistics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

由图4及表3,与2007—2009年对比发现,高效液相色谱法、细胞周期、药物鉴定、中医药疗法、动物模型仍然为2010—2012年高频关键词,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C1)、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C2)、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C3)三大研究方向延续性较好。

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构成2004—2006年以及2007—2009年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聚类#C4中,关键词“糖尿病”未与“中医药疗法”直接相连且位于不同聚类中,但其与中药“三七”直接相连,同样从属于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可视为2010—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侧面表明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糖尿病,在研究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深入。

图4中,关键词“caspase-3”首次出现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与“细胞周期”直接相连,通过查证发现caspase-3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主要的终末剪切酶,与细胞周期关系紧密,该共现关系的出现表明2010—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关于中医药作用细胞周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此外,聚类#C2中,关键词“细胞周期”与“抗肿瘤”直接相连,且二者均为高频关键词,进一步研究现有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姜黄素、大黄、苦参碱能够对某些肿瘤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效应途径。综上,中药作用于肿瘤细胞周期,进而诱发细胞凋亡,影响其增殖为近年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

3结语

本文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11版)》所列之248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内中文核心期刊文献数据为基础数据,基于《中图分类号(第4版)》识别我国中医学学科与医药卫生领域内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文献,借助CiteSpaceiii可视化软件对其关键词展开共现、聚类分析,最终以3年为时间片分年度揭示2004—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结论:(1)2004—2012年,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动物模型实验验方法研究、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以及高血脂症与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一直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此类研究方向的形成说明在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中医学与药学的学科交叉为领域内学者学科交叉行为的主要表现,所形成的四大研究方向延续性较好,不同时间片段研究重点有所侧重。(2)2004—2012年,高效液相色谱法、反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3种实验方法成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方法中的重要手段,进一步表明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我国中医学与药学学科交叉得到了广泛关注,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为该领域内研究热点。(3)2004—2012年,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构成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的重点治疗方法。传统中医治疗在既有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治疗某些中医优势疾病,如中医药抗肿瘤、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电针治疗疾病的效应机制等。

医学科研热点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现状学科发展

1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历程

1.1萌芽起步阶段

从《黄帝内经》、《脾胃论》至明清,历代著名医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清末至民国时期,福建省名中医力钧和吴瑞甫都曾主张中西医取长补短,兼求并进,这是我省最初出现的中西医结合思想。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已有半个多世纪,我省中西医结合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一些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开始用简单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中西药并用、西医检查方法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等,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初步形式,1958年,福安专区医院老中医许少与西医殷慕道合作研究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满意疗效,并获卫生部颁发的银质奖章。

1.2创业发展阶段

从1958年起,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福建省对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由简单的临床总结、经验积累,逐步发展到科学分析、系统研究和重点深入的新阶段。1963年,省卫生厅召开首届西学中班人员座谈会,陈绍宗运用行气荡积治法治疗手术后粘连性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较好。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1964年起对恶性肿瘤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运用“理胃化结汤”结合手术与化疗治疗胃癌比同期国内外报导的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提高。70年代起在综合医院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971年,省人民医院住院部建立中西医结合病区,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出血疗效显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2年起莆田县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疗效突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疡、急性胰腺炎、慢性胃炎等,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3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为主收治溃疡病出血505例,全部痊愈出院。该院赵竟成等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结石,以大柴胡汤加减为主治疗胆石症,排石疗效较好。泉州市人民医院应用赛霉胺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达94%。省立医院于1973年至1980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62例,结果痊愈61例。1974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以清胰汤为主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利胆安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取得较好疗效。70年代,厦门市中医院康良石以中药与民间青草药组成“乙型肝炎合剂”系列制剂,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良好疗效。漳州市医院于1975年~1987年,应用泻下祛瘀法与调和气血法为主,中西医结治疗肝性血卟啉病35例,疗效较好。

1978年以后,我省医学科研机构以中医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为指导,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科学性强、方法严密的临床观察实践和基础理论探索,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1978年~1984年,福州肝癌协作组把美洲大蠊与澳洲大蠊的成虫提取物用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大多数病人肝区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食欲增加,治后生存期延长。此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应用止泻冲剂治疗急性胃肠炎312例,用大通筋注射液治疗腹痛100例,有效率较高。80年代初,福建省中医研究所杨春波等进行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研究,在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采用胃镜、胃液分析、植物神经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慢性胃炎的中医“证”的现代病理基础,表明中医的“证”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组织学基础。1980年起,省立医院等单位研究发现肝瘿线可作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客观体征之一。福州市医科所等单位研制应用消益肝片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1982年,中国中西医结

*第一执笔人: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合研究会福建分会成立。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所,1983年~1987年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的研究,存活率从原来的20%~40%提高到59%,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福建是胃癌高发区。1985年,福州红十字医院肿瘤科潘明继等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治疗。1987年,省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肝病学组在福州成立,并举行学术交流会,交流对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病毒性肝炎活血化瘀法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研究的经验。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事业的发展。

2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参与,从多方面、不同层次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理论研究进展

2.1.1证的研究进展

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而脾本质的研究为近3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内脾本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脾虚证。1992年起,杨春波、柯晓等率先在国内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现代科学研究,弥补了对脾胃实证研究的不足,该研究获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了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症候学调查和辨证标准的现代研究。经临床调查,400例脾胃湿热证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脘闷胀(91.8%)、食欲不振(91.0%)、小便异常(78.8%)、大便异常(71.8%)、口苦粘(65.5%)等,舌质多淡红、舌形多正常、苔全黄腻,脉象以滑、弦为主。涉及中医7个系统43种疾病,分属西医的消化、呼吸、泌尿等11个系统72种急慢性疾病,提示与炎症性疾病关系最密切。

(2)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以揭示其现代病理学内涵。初步发现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湿热证呈胃肠粘膜炎症活动性的多,且程度较重。胃粘膜防御能力降低:胃窦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和三叶因子表达阳性率显低;炎变的胃粘膜细胞增殖明显、生长因子(tGF-α)表达显高,结肠粘膜抑制因子(p16)表达低;胃炎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膜能量(na+,K+-atpase活性)代谢代偿性亢进;胃酸分泌功能增强;胃Hp感染率高,产毒菌占优势;菌群失调:需氧的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肠杆菌比例均增高,厌氧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低;黄腻苔菌群密度、菌群多样性高,细菌比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升高,革兰氏阳性杆菌及球菌下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为主;免疫功能紊乱:胃粘膜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的igG、iga、igm和树突状细胞均增强;外周血体液免疫的igG及补体C3、C4及B因子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胃炎血液流变学呈粘、稠、凝状态;缩血管物质(et-血浆内皮素)显高,扩血管物质(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显低。

(3)对“脾胃湿热”证黄腻苔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泄泻的黄腻苔的脱落细胞,发现其S期细胞高,相关因子CDK4、CDK6阳性细胞显高,细胞内微核细胞、p53反应强度和出现频率亦高。认为S期细胞高及其相关因子反应增强,可促使细胞周期从G1期提早进入S期、抑制细胞从S期进入G2期和m期。表明黄腻苔的形成与其脱落的细胞周期异常有关。

(4)清化饮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显著,退苔效果好。

(5)谢振家等采用“复合因子+Hp”基本成功复制了大鼠脾胃湿热证的动物模型。经用临床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清化饮水剂作防治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抗Hp感染和减轻胃粘膜炎变的防治作用。

(6)共发表学术论文14篇,交流8次。中文文献有14篇被他人引用128次。

2.1.2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在胃病发病率居第一位,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后者可出现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具有一定癌变倾向。现代医学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非常困难。我会杨春波等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①清热解毒、活血凉血药抑制Hp、促进胃粘膜急性炎症消退或恢复;②健脾益气、理气化瘀解毒促使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③健脾益气、酸甘化阴或甘寒养阴促进胃酸分泌和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针对CaG气虚湿热和阴虚燥热两个主要证型,分别用自创的健脾益肾、行气活血、祛湿清热的胃炎1号和养胃滋肾、舒气活血、清热育阴的胃炎2号治疗93例,总有效率69.2%,病理有效率73.1%。随访1~4年,远期有效率63.2%。还作了胃炎1号、2号合剂的药效和毒理实验,证实了其疗效和作用,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清化饮”对慢性胃炎之脾胃湿热证进行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厦门市中医院涂福音、吴耀南等用“胃圣”袋泡剂治疗CG78例(CSG46例,CaG32例),总有效率96.12%,其中以“虚实挟杂证”疗效最好。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吴和木用“除萎平异颗粒”治疗CaG344例,总有效率80.48%。

2.1.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研究进展

目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存在着愈合质量不高、远期疗效不理想等问题。柯晓等对闽中、闽南地区3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证的调查,显示:热证(湿热46.84%,郁热11.36%)最多,其次虚寒证(21.52%)、气滞证(13.92%),无阴虚证;Hp阳性患者中:呈湿热证>虚寒证>气滞证>郁热证>瘀血证比率。我会消化专业工作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行之有效的方案:①川连、丹参、乌梅等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对Hp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②发现部分中药有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等药理作用;③活血化瘀的中药能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④健脾益气的中药有保护胃粘膜的功能。柯晓等用胃舒康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愈合率64.2%。林禾禧主任研制的“健胃愈疡颗粒”具有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明显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我省研制的“荆花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寒热错杂证358例,愈合率81.8%,优于雷尼替丁组。

2.1.4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①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它可以引起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②Hp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Hp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治疗措施;③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有一定关系。④Hp也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癌因子;⑤Hp与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感染患者初起时热证多于寒证,实证多于虚证,证型演变规律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热肝郁脾虚脾胃虚寒。我会杨春波、柯晓、唐福康主任医师研制的“清化灭幽”胶囊治疗Hp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除率约30%,较西药不良反应轻微。今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2.1.5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一组有消化道系统症状,而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等检查并未发现有器质性变化的疾病。这类疾病常有动力和感觉异常,其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常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食管反流病(GeRD)、肠易激综合征(iBS)等。目前这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尚无诊断的生物学标准,治疗也是经验性或对症治疗。近年来,我会学者对此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GeRD西医治疗主要是抑酸,促动力抗反流和保护食道、胃粘膜。中医辨证包括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痰气交阻等,我会柯晓等临床运用加味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温胆汤等,与促动力药或抑酸剂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FD的主要证型有气滞型、虚寒型、热郁型、阴虚型、瘀血型。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型、胃运动障碍型、吞气症型均以中医气滞型多见,而溃疡型和特发型以中医虚寒型多见。我会林振文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FD的疗效优于单用柴胡疏肝散及法莫替丁、多潘立酮组。张闽光等将FD分为中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寒热错杂4型,随机分为2组,采用柴枳香砂六君散为主治疗,与西药对照,观察68例,结果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2.1%,西药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伊春锦将l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用香乌消痞汤合西利治疗,与单用西利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郭森仁用中药“理气化瘀法”组方的“胃动饮”治疗FD疗效确切、安全。陈寿菲等分气滞型、虚寒型、阴虚型、热郁型、瘀血型论治,分别用四逆散、六君子汤、金铃子散合沙参麦门冬汤、养胃汤、左归饮等加减,临床疗效达94.08%。此外,陈朝元等用复方陈香胃片、刘文奇等以加味半夏泻心汤、黄恒青等以四磨汤、陈亚平等用小柴胡汤加减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iBS西医治疗主要为解痉、止泻、通便、促动力等,还有多种内脏止痛剂可选用,但价格昂贵,疗效欠理想。本病主要病机为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职。中药治疗腹痛以气滞为重者多用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芍药甘草汤加减,便秘常用麻子仁丸,六磨汤加减。我会的郑立升和陈朝元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学进行了初步探讨;黄可成、陈寿菲采用疏肝健脾的方法治疗iBS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泉州市一医院郑柏菁认为脾虚湿胜是腹泻型iBS发病主要因素,用七味白术散加减以健脾化湿,总有效率达91.9%。

2.1.6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研究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是UC。UC是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反应导致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产生造成结肠粘膜损伤。西药治疗首选氨基水杨酸,重症用皮质激素或配合免疫抑制剂,但临床治疗复发率甚高。我会杨春波、柯晓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系湿热蕴结肠腑,日久损伤肠络,治疗以清化湿热为主,观察63例患者,治疗组予清化肠饮口服同时予灌肠一号方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巴柳氮口服+灌肠,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33.33%,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完全缓解率:20%,总有效率为83.33%。陈云斌自拟健脾清肠饮联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对照组单用西药,3个月后评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有效率为91.7%,无显著差异;观察6个月后定为远期疗效,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7.8%,2组差异显著。此外,唐江山以健脾调和汤健脾益气、调和肠胃;洪伟华以健脾疏肝清肠汤健脾理气、疏肝清肠;姚自力以肠风合剂温中涩肠、清热燥湿等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在90.0%~96.05%之间。武一曼教授等正在进行UC大肠湿热证动物造模的研究。吴耀南等研制的肠露灌肠剂(补骨脂、黄芪、丹参、鬼针草等)经动物实验,对小鼠UC有明显疗效。

2.1.7脂肪肝研究进展

脂肪肝多由于饮食不当,过量饮酒,或肥胖症、糖尿病等所致。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久之有发展为肝硬化之虞。中医认为脂肪肝相当于“肥气”、“痞满”、“胁痛”、“痰癖”等范畴。大多因肝脾失调、气血失畅、痰湿交结、痰阻血络,或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或长期嗜酒,酿生痰湿、肝郁血瘀为患。治疗以化湿清热,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补肾益精等为主。邵武中医院姜国峰等以消脂益肝茶配合复方丹参片,疏肝健脾、理气化瘀;省第二人民医院吴宽裕以平肝脂汤(柴胡、半夏、郁金、泽泻、丹参、香附、决明子、黄精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降酶祛脂;惠安县医院潘志坚等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临床治愈32例,显例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6.7%;平潭中医院杨际芳等认为脂肪肝以肝肾虚为本、痰湿为标,用肾气丸化裁治疗62例,总有效率为85.5%。南平第一医院邱磷安等以清肝散活血止血、清泄湿热、消肿止痛;厦门第一医院赖畅钦自拟化痰祛瘀方疏肝理气祛瘀、健脾祛湿化痰;福州中医院林振文等自拟消脂益肝汤清热利湿、柔肝活血;省立医院陆霞等以活血化瘀基本方活血化瘀、祛痰化浊;厦门市中医院蔡虹用清热利湿、健脾化痰方等治疗脂肪肝,均取得较好效果。

2.2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目前已获全国、省科技奖计5项。分别是:

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三等奖(2006):《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⑵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200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治疗消化性溃疡新药――荆花胃康的研究》,张勇川、苏少宁、林炳辉等。

⑶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探讨》(1987),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2007),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2.3消化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我省开发的消化新药有荆花胃康、肠得安胶囊等。另外许多有效的复方还被制成了院内制剂,如清化饮、胃圣袋茶、除萎平异颗粒、藿砂合剂等在临床广泛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995年,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成立,这是我省开展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消化科技人才的场所。分会成立的宗旨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分会以中西医结合人员为主体,同时欢迎中医药、西医药及其他学科人员参加。分会委员至今已换三届,现有委员47人,其中含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6人,常务委员18人。其中60%以上为高级职称。他们是我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科的骨干力量,其中1人被选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对象之一,3人先后被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2人为常委)。其中脾胃学组为组长单位,举办了5期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进展学习班,260人次参加;有621人次参加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活动,形成了一支较完整的科技队伍。

2.5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先后召开了8次学术交流会(每2年1次),分别对“脾胃理论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脾胃湿热”、“脾为生痰之源”、“脾主生肌”、“脾为生化之源”、“脾为气血之乡”、“脾主运化”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行探讨、交流,计596篇论文,621人次出席。并成功承办过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和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每年均组织我会专家投稿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已13次(每年1次)。在福建电视台、教育台、泉州电视台和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老年报、福建卫生报等作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科普宣传100多次。

3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趋势和挑战、机遇

3.1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作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族中一个重要学科,其学科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研究任务。中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互有短长,互补性很强。如果取长有术,补短有方,就会促进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共同提高。总体来说,中西医在手段与药物上的兼容比较容易,兼容的难点在于理论与思维方法。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是结合并创新,但创新需要一个探索及积累过程,不可能一旦结合立即创新。在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面,我会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如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缓解某些病因不明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为一些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中西医结合在防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一定优势,运用得当可取得良好疗效,也有利于促进中西互补或结合创新。中医脾胃理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有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加以应用与研究、完善及发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疗实践相结合,都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脾胃理论的探索与论证,以促进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证、四诊与治则、经络、针灸等都是传统医学中的独特理论或诊治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诊治疾病,研究其产生或作用机制,无疑将有利于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脾胃理论与学说,也有助于形成新的诊治方法。在中药与方剂的研究中,我会消化学科亦将着力于新型中药方剂或复方制剂的研制,以期在药理及治疗上有更多的突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多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科学体系。

3.2面临的挑战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的研究,追求的是在结合中创新和超越单独的中西医,绝不是重复中西医或中、西医知识的简单“拼盘”。而如何不断在结合中创新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必须具有把中医脾胃理论知识及脾胃病防治知识,与现代医学消化学科理论知识和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知识,互相联系地综合运用于临床,其形成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方法,要勇于接受临床实践的挑战和检验,不断地通过临床实践肯定正确的、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否定和错误的、无效的理论和方法,补充新的理论认识和科学技术方法。要能依据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研究实践和经验,不断提出中西医结合研究新问题,特别是有关学术、理论重大问题及临床关键技术和方法等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化,不能只是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

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患者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同时我们必须弄清楚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各自的优势病种是哪些;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中西医治疗各有哪些特色;在疾病的同一阶段,中西医对不同的病理环节分别有哪些作用;中西药物同时应用相互之间有没有影响等。通过对重大问题或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解决,面对学科未来发展的挑战。

3.3重大机遇

中医是我国科技领域中走在国际领先地位的少数领域之一,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领域之一,是中华民族能够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域之一。因而我国对中西医结合发挥原始创新寄予厚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也是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龄化社会逐步到来,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模式转化;新的医学模式改变了对疾病、健康、医学任务的认识,医生的职责将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其重点会转为预防疾病,开展保健服务,增进健康,从以救治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从技术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从医疗服务转变为预防保健服务。从而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中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征,重视天人相应,强调内因,通过用药调整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由机体自行抗击疾病。中医是辨证论治的,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既可治疗,又可预防,更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中医学从综合角度考察疾病,重视人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认识和治疗疾病全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把人的疾病置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维结构中考察。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当今世界,回归自然、重视植物药和自然疗法已成为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现代科学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先进的科研手段。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同时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的核心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医疗保健观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保健和治疗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应充分发挥中医脾胃理论在疾病的预防、康复、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中西医结合会显示出巨大的产业前景。

4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的战略应对

4.1创新理论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既要综合研究中、西医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又要综合运用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于临床实践或实验研究中,不断深化与创新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要对中医学有关“脾胃”及其传统概念、理论、范畴等进行全面系统整理。通过中西医比较研究,科学、系统地比较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以及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防治方法等异同,掌握其内在联系,探索其中西医结合之规律,互补结合或综合创新,把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相同或不同的科学认识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中西医结合系统知识和科学认识。在寻求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中西医结合规律中,通过对中西医科学认识的互相结合统一,形成相应的观念、概念、理论知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观,以及具体的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的结合研究,形成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构建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4.2突出研究重点

4.2.1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通过近50年的研究,我省在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脂肪肝、慢性肝炎等疾病预防和治疗上发挥了中西医结合优势,建议今后更进一步加强上述疾病的研究,并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目前研究重点是加强对胃肠道的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研究。虽然目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扩大验证,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病的近期愈合率较高,但溃疡愈合质量欠佳,远期复发率仍很高,因此如何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溃疡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研究方向。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应提高中药或中西医结合对Hp的根除率,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4.2.2加强对胃肠动力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

功能性胃肠病具有消化系统症状,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未发现胃肠有器质性病变或结果难以解释其临床症状;而胃肠动力疾病具有明确的形态学或病理学证据,如神经、平滑肌的变性及退化等,其病因有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或消化道以外的疾病累及消化系统所致。以上两大类疾病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尤其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不仅发病率很高,症状繁多反复迁延,而且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通过发挥辨证论治的长处,也就是结合患者的社会、心理、体质、生物和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个体化和整体性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这正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并争取在提高临床疗效和理论创新上都有所突破。

4.3重视人才培养

学科的发展,人才起着决定作用。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培养具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综合能力强、身心健康,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人才。二是学科团队的建设。鉴于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卫生厅选拔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或西医院优秀的低年资临床医生学习中医,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接班人;建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增加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的投入。并建议人事主管部门和科研主管部门加快人事体制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4积极开展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多学科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强调生物学杂交的优势,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广泛的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4.5加强科普知识宣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从过去注重有病治病的观念逐渐转向了无病防病的共识和基本生活方式,体会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学战略正在深入发展,因此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是“治未病”理论参与疾病防控的重要发展思路。

课题组成员:

1、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脾胃学组组长。

2、吴和木,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福州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3、王大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顾问,第三届福建省脾胃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学院教授。

医学科研热点篇3

从风靡一时的美剧《豪斯医生》《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再到近期国内热播的《医者仁心》《心术》,医生已然成为大家关注的“偶像职业”。尽管现在的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也经常有报道提出,越来越多的医科毕业生毕业后改行不愿意做医生,然而在近几年研招中,临床医学硕士仍然是“香饽饽”,受到众多医科学生的追捧,特别是一些热门学科专业方向的临床医学硕士,分数线更是水涨船高。

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大于学术型硕士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相当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学术型硕士才不得不调剂到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通常要交学费且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其实以上种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是误解。

何为“临床”?原意是诊治必临病床,引申义是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在现在,很多医科生从“临床”走向了“离床”,越来越偏重于理论,越来越看重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忽视了技能的操练,越来越重视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几年前,一条“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炎手术”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大量数据表明每年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大量转行,很少有人愿意做医生,医院招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质疑中国医学教育,认为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医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看病,重理论轻实践。几年后,临床医学硕士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医学研究生实践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岗位更倾向于招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相比于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恰好可以弥补实践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该学位专为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医生而设立,旨在提高医科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实上,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要大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来看,读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医院做医生的概率要比学术型硕士大。

特别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推免和考研。根据最新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以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所以即使本科毕业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也很难如愿就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室轮转两年半的学习

教育部和卫生部设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硕士学制三年,一般的学校安排半年时间上课、做实验,两年半时间在医院各科室轮转。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的三年里不仅要完成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一批兼具精湛医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绝大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都按具体的三级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学生在报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对某一细化学科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重点学科开设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下面,笔者就临床医学硕士阶段的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首先,接受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多门课程。尽管临床医学硕士属于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学位,但是医学理论仍是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进行医院科室的临床学习之前,各大高校的临床医学硕士均开设有医学理论和实验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更理解医学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为进入正式的临床学习阶段做准备。任何正确的实践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医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其次,学习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会有明确的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就是自己的带教老师。学生的选课也有所侧重,大量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外文文献,做相关的实验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你选择儿科学方向,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是儿科医生。在硕士期间,研究生至少有两年时间要和孩子打交道。不仅系统学习儿科知识,更要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做准备。同样,选择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笔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卫生方向,入学后即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学习工作,三年后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毕业后进入医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适应。

最后,临床实践。学生在明确分科后,会在相关的科室学习,有医师执照的往届毕业生会和在职的医生一样,承担一定的诊疗任务。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培养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打好基础。进入科室后,导师会着重加强对学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和医疗实践能力。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外科系统而言。医学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实习,读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论文,而鲜有动手机会,临床医学硕士能弥补这个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上手术台是家常便饭,他们不仅要站在老师身旁认真观摩,同时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拉

钩、剪线、缝合这些最基本的实践,逐步学会关键步骤的操作,很多研究生会在毕业前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实践的不断积累,学生工作后会更快成为主刀医生,而非单纯的“理论家”。

就业去向

1.临床医生

不同的临床学科方向,就业的侧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侧重。

就内科学而言,是上一年度报考最热的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最激烈。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招聘的医院非常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读书期间,要特别注重操作经验的积累,为就业打好基础。

而对选择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方向的同学来说,新医改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契机,社区医院越来越受重视,家庭医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科学也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分支,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新兴外科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医生接受新知识快,身体素质好,所以就业前景看好,特别是男生。

对于神经病学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前者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然成为前沿科学。而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日愈加大,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精神科医师的收入整体偏低,随着新的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该行业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道路曲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也是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热门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作为辅助检查的有效方式参与临床工作,需要高技术的专门人才。

运动医学医师这个职业,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国际体育界享有盛誉。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跃入大众视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此外,康复与理疗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医师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水平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公务员、事业单位

千万不要以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类都只是文科生的岗位,作为医科学生,如果你现阶段不想做医生,需要一份相对轻松安定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各地疾控以及医院的职能部门等都提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政岗位供临床医学硕士等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3.医药公司

近几年来,生物科技相关公司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药品研发岗位薪酬高,技术含量高,不仅吸引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因为其丰富的医学背景,备受重视。

另外,伴随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私营企业中的贸易、营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像辉瑞制药、默沙东、诺华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临床医学硕士的毕业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对从业者学历要求最高的专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遇到博士大家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学历高人一头,是“稀缺资源”。而在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年轻的住院医师,拥有博士学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于想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做医生,读博更是必修课。读博时选城市和导师比学校本身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都是学位越高,关注的领域就越专注。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往往就已经明确了非常细的专科方向。读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细斟酌未来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业的城市读书,能大大增强在该地工作的概率。

5.出国留学

2009年,一本《小强海外行医记》热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张德强也一时备受关注。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而翔实的中国医学毕业生申请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行动指南,读者在分享他在申请到美国做医生这段经历的同时,也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国外。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在国外行医。不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人际

资源,医学梦想也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

6.医学传媒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医药相关协会、学会和学术期刊、杂志需要专职的医学英语翻译,薪水不菲。同时一些医学传媒机构,如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等也需要医学背景的毕业生承担采编工作,以保证刊物的专业水平。同时各地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吸引了大量临床优秀毕业生就职。

院校推荐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都有招生计划。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院与核医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多个三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每年都是学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特色高校”的试点学校之一,研究生经费采取全国最高拨款标准,公费生基本助学金不低于1500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费生待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往届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需要考生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均不含待批),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竞争相当激烈,专业基础好和有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的考生报考占优势。

2.北京大学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经历百年发展的北医已然发展成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优秀的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的重要培养基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首钢医院、北大深圳医院都招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此外,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首都儿研所、民航医院等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

北医的临床医学硕士培养侧重于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有诸多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二级学科统考生的招生规模几乎都在5人以内,还有很多专业仅招收一名学生,在报考时要平衡好兴趣与专业冷热门程度,才能增加胜算。

3.复旦大学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医疗行业发展更是迅速。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读医学院视野也更加开阔。

该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的分科较细,涵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医学病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再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如今的交大医学院仍然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热门医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内科学范围内,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外科系统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这些分支在临床医学硕士中都有招生。在师资方面,交大医学院更是力量雄厚,从现任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都是交大校友和终身教授。

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等无论从学术水平再到硬件条件,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有志于留在长三角发展的同学来说,交大医学院是不错的选择。

5.中山大学

2001年,原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形成了现在的中山大学北校区。

医学科研热点篇4

近年来,中医药逐渐被国际认可,尤其是最近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研制出中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更使中药在西方医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药走向世界成为可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近日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汇聚三朝名方精华

此次申报美国FDa二期临床的连花清瘟胶囊是以岭药业2003年“非典”期间通过国家绿色通道审批的治感冒、抗流感中药,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汲取3个朝代治疗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的用药精华,结合现代抗病毒、抑菌、提高免疫等研究成果创制而成。一是结合汉代医圣张仲景治疗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家“麻杏石甘汤”,该方用于临床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二是采用了明代医家吴又可治疗瘟疫擅用大黄的特点,让火热毒邪尽快尽早从大便排出,以截断病势;三是结合了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创立的治疗外感热病的“银翘散”。这3个朝代的温病大家治疗外感热病各有千秋,连花清瘟胶囊汇聚三朝名方之精华,外散毒邪,内清毒火,让感冒、流感这类外感热病得到有效治疗。

菌毒同治,效果突出

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家科研机构对连花清瘟胶囊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了它的广谱抗病毒作用,尤其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禽流感病毒(H5n1、H9n2)、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等均有较强的抑制杀灭作用,所以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感冒、流感、禽流感效果突出。

感冒、流感患者如果免疫力低下,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河北中医学院药理室实验研究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都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防止感冒、流感继发细菌感染;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研究还发现,连花清瘟胶囊不仅能杀灭细菌,还能穿透细菌生物膜,抑制生物膜内的活菌数量,因此可用于防治感冒、流感后引发的支气管炎、肺炎、慢阻肺合并炎症等。同时科学研究还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可明显抑制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汽车尾气引起的呼吸道炎性损伤,可改善因空气污染引发的咽部不适、咳嗽咳痰等症状。

13次作为国家推荐用药

近年来,甲型H1n1流感、H3n2流感、H7n9禽流感、乙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每一次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国家卫生主管部门都会针对疫情特点推出诊疗方案。十年来连花清瘟胶囊先后13次被列入部级诊疗方案,成为推荐用药,2009年我国甲流大范围流行时,连花清瘟胶囊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推荐用药,2011年成为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用药,2013年、2014年又连续列入卫计委禽流感治疗推荐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连花清瘟胶囊良好的广谱抗病毒作用以及在治疗流行性感冒中发挥出的显著效果,该药荣获了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治感冒抗流感中成药。

循证研究助力FDa注册

医学科研热点篇5

【关键词】医院;医学;科学研究;管理教学;培养人才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42-01

医疗体制在不断创新改革,医院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医院的科研水平和医学的人才质量的优劣,是与别人竞争的有利条件。一所医院业务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它的科研水平的高低,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的程度,所以医院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着重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加强管理,使医院的竞争力增强,科研水平提升。

一医院科研管理队伍现状

现在,我国医院的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医院的科研管理人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科研管理的专职人员,不管理其他工作业务,这种人员比较多;另一种是即做管理工作,又做科研或医疗工作。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专职科研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不是特别高,大学本科毕业或以下的都可以,但一定要有丰富的医疗、护理技术的实践经验。这样一部分人有基本的医学专业知识,素质好,经过医院的严格考核后,就可以加入科研管理部门。不是专职的科研管理人员学历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要表现优秀。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要有一批知晓国内外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能带领医院科学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科学管理的工作不能局限普通的事务。

二目前医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长久以来医院的教学管理与医疗存在着矛盾。因为医学科技的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所需要的教育经费也在增多。但上级下拨的教育经费没有增多,使医院的教学投入非常少。医疗质量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能让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形成可持续发展。医院里普遍存在重视医疗、看轻教学等现象,教学管理与医疗管理又没能协调一致,医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不是很顺利,处境尴尬。

2.2教学管理理念落后。现在我国的技术和设备是不欠缺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缺乏新的管理理念。由于医院不重视教学管理的建设与结构,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工作水平始终不高。还有医院管理人员升职制度不全面,没有一系列独立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工作不稳定。人力资源有很大的增值空间,但因为教学管理理念的落后忽视了这方面,使得医院的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不能提高。

2.3教学管理模式老旧。陈旧的管理模式没有明确的目标,忽略了市场的要求。管理模式呆板单一,没有现代化管理手段,与现代化的发展不符合。这样不利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

2.4教与学的质量监控体系不全面。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教师队伍的建设。老教师、老专家的教学理念、方法、改革及教学手段没有高学历年轻老师的现代化,但他们的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教学功底和风格魅力比年轻老师优秀的多。要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

2.5科研平台建设落后。医院的经费大多投入在医疗设备和基础建设上,科研教学平台建设的投入很少。不同医院的注重点不同,所以科研平台建设的着重点也有所不同。高水平的科研是学科建设的重点,不重视的话,医院的业务水平将不能提高。随着医学水平的现代化发展,要培养既有临床实践能力,又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让教学管理发展更现代化,提高经济效益。

三更新科研管理理念

落后的管理理念已不适用现代化发展的医院,科学的管理才能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严格要求科研管理人员,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3.1加强学习,成为科学研究的内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成为科学研究的内行,不必掌握所有学科的专业理论与科学技术。而是要找到科学研究中有规律和共性的点,把它们串连起来,全面的了解科学研究。掌握科学研究的规律,才能全面调控管理研究的全过程。

3.2更新观念,优化管理知识体系

更新知识和观念,注重管理知识的学习,培养管理能力。科技管理是一门科学,在管理时灵活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找出科学研究的规律。

3.3求真务实,踏实进行管理实践

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教学管理也必须要做到这点。管理工作中,制定目标要以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制定,不可好高骛远。要以研究分析出的实际结果为根据,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安排好接下来的工作。只有在管理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养成优秀的调查研究及分析能力。

四健全科研管理体制

4.1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体系

现在我们的人才评价机制还不规范,还是按照老一套的资历、文凭来评价,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许多漏洞。人才的评价要求有许多,不仅要求学历高,业绩好,经验丰富,还要求能力水平要高,有创新能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要能为医院做出突出的贡献和成绩。

4.2建立多措并举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医院要想长远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质量取决于培养方法与手段的及时更新,科学观念的灵活转换,以及建立完整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是医院长久发展的动力,医院一定要高度重视。

认真分析医院的发展现状,了解医院的优势与劣势学科,有针对的引进人才,减少学科之间的差距,加强综合发展。多引进高级人才,给医院的科学研究带来创新思维。

良性的人才选拔。在选拔人才时,要从综合素质考虑,先考虑内部人员,选拔优秀人才;人员不够时,再考虑外部的。制定系统的竞聘上岗体系,激励科研人员把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让人才的成长加快。

4.3完善基本的日常管理制度

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要想做好,就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医院长远发展的管理体系。完善科研管理工作,让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的一个时期设定一个工作目标,使科研工作循环有序,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制定奖励政策,让管理人员在压力与动力的齐驱下,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局面。抓好个人效绩考核,与职称挂钩,让大家在一定的约束下,共同成长发展,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

五医院科研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医院科学研究发展的关键,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建立全面的培养体制。不能为了全面发展,而没有重点,要在自己优势的专业领域,重点培养人才,打响医院的招牌。在不断地优化和学习中,综合发展,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奖励规章制度,激励工作人员不断地研究学习,保持他们的工作热情。在竞争中,创新思维,不断地完善自我。

结束语:医院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使得医院的教学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它关系到医院的教学质量,只有教学管理完整全面,医学研究水平才能提高,教学任务才能有所保障。医院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完善自己的规章制度,在不断地学习研究中,探索出属于自己发展前进的道路,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陈宏,孟薇,孙兴华.新医改下加强中医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能力的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1(09)

医学科研热点篇6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小儿发热;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75-02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见于多种疾病之中,由于发病急、变化快,并家长对孩子发热感到恐慌和焦虑,迫切需要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退热,此时,解热镇痛类西药常规用于临时退热,但是,此类药物存在退热持续时间短,易反复的缺点。本院儿科2011年1~12月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退热76例,并与口服美林退热进行比较,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2月本院儿科门诊及病房127例小儿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6例,男43例,女33例;对照组51例,男23例,女28例。详细分布情况见表1~3。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中、西医诊断均依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制定[1]。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属中医外感之风寒证或风热证,西医之上感。对不符合纳入标准,未坚持按设计治疗,中途换药或加药或换用其它疗法,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除外。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壮医药线(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门诊部炮制的二号药线)点灸。点灸方法:右手拇、食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约1cm,在乙醇灯上点燃后轻轻甩灭明火,然后将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有火星的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穴灸一壮。取穴:曲池、大椎、肺俞、风门、足三里。治疗3d统计疗效。

22对照组予用美林口服混悬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9991011,规格100mL/瓶)04mL/kg口服。每天3次,治疗3d后统计疗效。

23观察项目观察2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下降幅度及发热有无反复。

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ax-G±s)表示,进行t检验,以p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痊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回升,证候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回升,主要证候基本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有效:用药48~72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证候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32治疗效果

3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3222组退热效果比较见表5。

323壮医药线点灸疗效与发热时间关系,壮医药线点灸疗效在2组热程分布中无差别(p>005),见表6。

324壮医药线点灸疗效与年龄关系见表7。

4讨论

药线点灸是广泛流传于广西的壮医特色疗法,由于该疗法疗效可靠,从而得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该法用苎麻卷制成药线,放入名贵壮药液中浸泡加工,然后点燃线头,直接施灸于患儿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局部的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机体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功能[2~3]。笔者采用壮医药线对发热患儿进行穴位点灸,取曲池、大椎相配,解表泻热;肺俞与风门以宣散肺气兼解表;足三里扶正祛邪。上述诸穴共奏解表退热、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本法免去喂药打针的痛苦,易被家长和患儿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5

医学科研热点篇7

数据挖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医病证规律研究领域,其基本流程为针对所研究疾病或证候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具备中医诊疗信息、处方信息的海量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相关算法及其程序系统进行数据分析[5],总结该病或该证候的核心理论、诊疗方法及特色方药,提炼具有中医特色的个性化诊疗方案。由于疾病及中医证候种类繁多,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信息检索平台,搜索关键词“数据挖掘”,查找并学习2010—2014年相关期刊文献,汇总中医病证诊疗方面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成果,旨在为内、外、妇、儿等常见学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1内科疾病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杨静等对冠心病的证候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冠心病以气虚血瘀证多见,另有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丹参、黄芪、葛根等为核心用药。崔松等通过挖掘何立人治疗心悸的用药分析,总结其治疗心悸的基本方,归纳出以心悸为主重用淮小麦,以心律失常为主重用生黄芪等因症施药的特点。赵健等通过对严季澜辨治的109例高血压病患者用方数据进行挖掘,总结出严季澜自拟调肝理血汤的用方要点与学术思想。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王萍等挖掘整理了唐旭东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证型及用药规律。Liu等[10]应用支持向量机技术研究中医舌诊舌象在胆囊炎患者中的分类,为数字化辨病辨证提供了可靠依据。吴嘉瑞等[11]应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探索颜正华治疗泄泻用药经验。杜斌等通过检索现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挖掘出常用灌肠方药及药对。在肾病及内分泌疾病方面,展俊平等[13]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证治方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发现该病证候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核心治法以益气养阴、化湿利水为主。凌颖茹等挖掘了黄春林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药使用经验。霍保民等[总结了戴希文教授分期诊疗慢性肾脏病的辨证及用药规律。袁敏探析魏子孝教授诊治糖尿病善补气、活血的用药特点。方朝晖等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糖尿病主要证型分类,以及使用频数最高的药物及药对,为临床辨证施治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在风湿免疫疾病方面,沈姗姗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该病常见痰瘀痹阻、寒热错杂等5个证型,涉及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并客观总结了其用药规律。李玲等探讨周仲瑛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挖掘名医用方用药特点。刘本勇等挖掘冯兴华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孙益等通过网络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对痛风病程分期、证型、方药进行挖掘,结果发现,痛风可分为湿热蕴结型、痰湿阻滞型、瘀热阻滞型、肝肾阴虚型4种证型,用药侧重清热利湿、化痰通络、补益肝肾。在肿瘤方面,研究人员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名医名家辨治肿瘤病机、治法、用药进行分析,为肺癌、胃癌、直肠癌等的中医学认识提供参考。其他疾病方面,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癫痫、广泛性焦虑症等治疗的数据挖掘整理,对名医名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8]的经验总结,探讨了疾病的主要治则治法及用方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应用。

1.2妇科疾病马红丽等[29]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现代文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出肾虚、痰湿、血瘀为该病的主要病机,并从邪正关系角度将其分为5个证型。宋亚南等[30]通过挖掘现代文献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总结其用药频数最高的5个中药:菟丝子、茯苓、当归、仙灵脾和香附,并归纳出11组核心药物组合,为临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方药认识提供了思路。为探索不孕症的古代医家用方用药特点,伏荣红搜集明清时期的种子方108首,经数据挖掘发现明清医家善用补益药物以补益肝脾肾,且药性以温通为主,并总结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以指导临床不孕症的治疗。秦莉花等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绝经综合征妇女的情志变化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张素等通过挖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使用规律,发现该病用药涉及滋补、清热、温补、补气、安神、疏肝等多种治则,其中尤以滋补肝肾类药物最为常用。张焱等挖掘何立人治疗女性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总结出何立人使用频数最高的药物为天麻、丹参、枸杞子、知母、黄柏等,常用药对为何首乌配伍枸杞子、仙鹤草配伍十大功劳叶等,体现了何立人辨治围绝经期高血压善于调补肝肾阴阳,“以平为期,以和为贵”的学术特点。

1.3儿科疾病王继军等[35]通过对《小儿痘疹方论》中治疗小儿痘疹的78首复方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发现治疗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等中药为主,单味中药以甘草、人参、茯苓、当归、白术等药物为主,为现代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王进进等]通过对900余例小儿感冒的信息进行挖掘,总结出小儿感冒的常见病因、9种分类证型,以及使用频数最高的方剂和药物,为中医儿科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郑燕霞等为研究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证素特征,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位证素主要在肺、表、脾,病性证素主要为风、痰、气虚。潘芳等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孔光一教授诊治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医案进行了挖掘,提炼出宣肺、解毒为主的治法,并归纳出桑叶、金银花、连翘、黄芩为主的用药规律。郝宏文等通过信息挖掘技术对王素梅诊治的757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证候要素分析,通过对其常见证型、证素、病机的归纳,总结出王素梅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之健脾平肝、熄风通络的治则大法。

1.4外科、眼科及皮肤疾病脱疽多对应于西医学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等周围血管病。谢宇霞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今脱疽医案的方药进行分析,分别总结出3类疾病的辨证分型及常用方药,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赵亚男等对文献涉及臁疮的四畔证型进行研究,经数据挖掘分析其常见证型及各证型的常见症状表现,丰富了臁疮的辨证内容。角膜炎属中医“翳”“翳膜”“凝脂翳”“聚星障”等范畴,朱晓林等通过对自公元3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文献的搜集汇总,经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发现角膜炎以“热、风、痰、瘀、湿”为常见病因。用药以祛邪扶正为主,祛邪以清热疏风等为法,扶正以明目、补肝肾为主。结合陈彤云教授治疗痤疮的207个处方,仓田等总结出痤疮的病位在肝、胃、肺三经,治疗以清热解毒燥湿与活血化瘀并举,兼养阴、理气之法。宁江等通过对近30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医案的用药规律分析,挖掘出频数最高的中药及药对,支持众多医家“从血论治银屑病”的观点,以清热凉血法为治疗的根本大法。姜春燕等对2012年之前有关湿疹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挖掘湿疹的证型及用药规律,总结出以湿热证型为主的核心用药,为湿疹中医治疗的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

1.5传染性疾病田景平等基于文本挖掘方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中药以大青叶、地黄、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使用频率最高,中成药以“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的运用最为广泛,另外发现临床上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西药常与中成药联合应用。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技术平台,胡铁骊等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进行数据挖掘,以期探索一条中医临床服务与科研需求相统一的新路径。唐仕欢等研究防治流感、肺痨的方剂组方及配伍规律,应用复杂系统熵方法挖掘隐藏于方剂配伍中的核心方药,提炼出有效方药,并融合多种数据挖掘工具应用到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中。妮等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李发枝治疗艾滋病咳嗽的用药规律,总结李发枝从“肺脾气虚”论治的理论依据,以及治疗艾滋病咳嗽常用方药。

1.6散在中医证候数据挖掘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对于散在中医证候挖掘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有学者针对头痛进行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搜集古今医籍、名医经验中有关头痛的用药经验,总结治疗头痛的常见组方用药、药物性味归经规律;也有学者将传统中医病证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通过对燥证、盗汗、多汗证、眩晕、呕吐、失眠、肺胀、内风等传统中医病证的方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病证用药提供参考。

2总结与展望

数据挖掘技术主要应用于中医疾病及散在证候的四诊信息、辨证分型、核心方药等的研究中,对古籍或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治疗经验的整理与传承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以个体化诊疗为特色的中医临床研究的技术瓶颈问题,引入了中医临床循证思想,从而推动中医药信息化的进程。然而目前中医病证规律研究领域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规范中医药学名词信息,这是数据预处理的关键。由于中医药学的特殊性,中医药名词种类纷繁复杂,存在描述重复、歧义、不确定等问题,直接影响挖掘结果的质量。其次,中医药同一领域、同一类型的数据挖掘方法未形成统一,以致挖掘结果的可靠性及效用度尚有待考量。再者,大部分数据挖掘方法只是被单一采用,多重方法综合运用的分析研究尚不成熟,或许可以成为数据挖掘在今后中医药研究中被采用的模式。最后,数据挖掘的结果需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单纯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出的结果,不能完整反映名医名家的内在思维活动,仍然要结合个体以做出评估。

医学科研热点篇8

1、中医男科学定义

中医男科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来认识和研究男性生理、病理、养生、优生特点以及男性特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护理保健规律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男性、研究的重点是男性特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男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中医临床学科,其基本体系的构建和诞生,以王琦等主编的《中医男科学》出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为标志。近年来,该学科在理论、临床、实验研究诸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向广度、深度发展。但因学科建立时间较短,故学科的命名、研究范畴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明确界定。

(1)中医男性医学的命名

中医男性医学的命名,目前有“中医男性学”、“中医男性病学”、“中医男性泌尿生殖病学”、“中医男科”,以及“中医男科学”等。

“中医男科学”这一命名有四个特点,一是符合中医临床学科的命名习惯,如中医女性医学命名为“中医妇科学”而不称为“中医女性学”或“中医女性病学”;二是有前人对男性医学命名的依据,如《男科证治全编》、《医学正印种子编·男科》、《傅青主男科》等,均以“男科”命名;三是这一命名能充分覆盖中医男性医学的学科内涵;四是与“中医妇科学”相对应,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将中医男性医学这一中医临床学科命名为“中医男科学”较符合学科实际。事实上,现已出版的大部分中医男性医学专著和报刊杂志发表的有关文章多采用这一命名。

(2)中医男科学的研究范畴

由于古代乃至本世纪80年代初,中医男性医学一直未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仅散见于中医内科、外科、儿科等临床学科中,因此,中医男科学的研究范畴尚未进行界定。

基于男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男性,中医男科学研究的范畴应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三方面与男性有关的医学问题。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包括中医男科文献及典籍的挖掘与整理、男性生理、病因与病机、诊断与辨证、治则与治法、治疗手段、药物与方剂、预防与护理、性事保健与养生优生等。临床实践包括障碍、不育症、疾病、阴囊疾病、与附睾疾病、精索疾病、精囊与输精管道疾病、前列腺疾病、男性绝育术后病、性事疾病(房中病)、男科杂病(除上述外的男性特有疾病)和男性性保健以及运用中医中药来研究生育与节育等,不宜将血尿、遗尿、多尿、尿浊、斑秃、早秃等非男性特有疾病列入男科临床研究范畴。性传播疾病虽非男性特有疾病,但因其为性传播,加之目前尚未建立较完整的中医性病学体系,所以,这类疾病多归属于男科临床研究的范畴。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方法结合现代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如动物造模、运用现代检验手段检测有关生理指标等。开展中医男科实验研究工作,不仅能丰富和发展中医男科学理论的学术内涵,同时还能推动并指导临床研究的深入。

(3)中医男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医男科学虽是一门独立的中医临床学科,但亦直接受中医理论的指导,并与内、外、儿、泌尿等科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密切联系,因而研究中医男科学不仅要掌握该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学习和运用其他中医学科以及现代科学,尤其是西医男性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中医男科学与西医男性学有各自的研究内容和重点,其研究手段和方法亦不尽相同,如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补机制,必将推动男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中医男科学的优势和特点

现代中医男科学的优势和特色是与现代西医男性学相对而言。中医男科学与现代西医男性学研究的对象虽然同属男性,但各自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别,因而也就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与特色。

(1)历史源远流长,著作众多

中医男科学虽于本世纪80年代才形成独立学科,但其发展却源远流长。自新疆1988年发现的3000年前“生殖岩画”,就记载了有关男科方面的内容。此后,在古代中医专著、房中医学专著中记载了大量的男科学内容,历代的医家对男科学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为现代中医男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明清两代涉及中医男科内容的中医典籍达百余种,有稽可考的男科医案有五百余则。这些著作对性生理、性保健、性养生等性医学内容的论述在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许多理论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古代蕴含丰富男科学内容的医籍宝藏无疑是现代中医男科学坚固扎实的理论基础,挖掘、整理这些宝贵遗产,将有助于男科学的发展。

(2)辨病辨证相互结合,注重整体调节

西医对男科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即重视局部治疗。而中医治疗男科病症,注重辨病辨证相互结合和整体调节,如免疫性不育,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抗抗体的产生而引起,但根据中医男科辨证,本病可表现为气滞血瘀、湿热蕴滞等不同证候,因而在治疗时除选用一些对免疫反映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外,还应结合证候的不同而辅以相应的治法,如清利湿热、化瘀通窍等,这种病症结合论治的方法就较单纯运用免疫抑制剂的方法优越。在调护上,中医男科的节欲、食疗、气功、针灸、按摩以及情致疗法等,皆从调整整体功能着手而兼顾局部。

(3)治疗手段丰富实用

中医男科学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为主,有大量的专方专药,如治疗不育的五子衍宗丸等至今仍广泛运用。性治疗药大都有整体调节的功效。行为治疗:如治疗的九浅一深法等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处。心理治疗:中医治疗十分重视调节情志,如疏肝解郁治疗阳痿等。此外,还有非药物治疗,有内治、外治,治疗方法达数十种之多,如药物外治、针灸、按摩、气功、拔罐、食疗、理疗、体疗、精神调治等。中医男科学多采用综合调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从情志、起居、劳逸、、饮食等方法以调摄为主的辅助治疗。中医男科的治疗手段丰富多彩,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可单用一种,也可多种联合运用。其治疗方法欲药物符合当今世界“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且因其疗效确切、稳定,低毒副作用,无创伤,少痛苦,且经济、方便,适合我国国情,故易被患者接受。

(4)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西医学对许多男科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较深入细致,诊断手段比较先进,但对某些疾病如障碍种的异常、病理性遗精、阳痿,不育症中的抗体阳性、密度过高、以及生殖器官疾病中的硬结症、前列腺炎等尚无特殊疗法,药物作用单一,且易产生副作用。而中医男科学根据辨病辨证的结果,采用辨病育辨证论治结合的方法,或内治,或外治,或内外结合,往往能收到显著效果。

中医男科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呈现勃勃生机,关键在于具备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中医男科学的临床治疗范围已从最初重点诊治障碍、前列腺疾病和不育三大类疾病向其他男科疾病开拓,目前用中医诊治的男科病已近百种,收治病种的范围正不断扩大,治疗效果亦令人满意。

三、中医男科研究现状

中医男科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以来,广大中医男科学者在整理、继承传统中医男科学诊治经验及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以创新作为学科发展的动力,积极借鉴吸收现代科技的成果,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过去的十年里,现代男科学正迅猛发展。在新世纪里,人们疾病谱、健康观的转变,既为中医男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有必要审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探索中医男科的发展道路与发展空间。本文仅就近5年来中医男科的发展现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中医男科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与提示。

(一)功能障碍(ed)

1、理论研究

近年来,在ed的病因病机方面,不少学者逐渐突破了在脏腑定位上以“肾”为中心,在病机病因上以“虚”为重点,在治疗上以“补肾壮阳”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开始从多角度,多方位考察ed病因病机。

王琦在论述“阳痿从肝论治”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血管性阳痿以“调和气血,充润宗筋”为治则的观点。动脉性阳痿以“瘀”为着重点,以活血药物为主,改善的供血,方以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加减;静脉性阳痿注重“气”,其病机是气血不和、气的摄血功能失常,因其血液的运动需靠气的调节,也就是说静脉的关闭有赖于气的维系,治疗宜气血双顾。以当归补血汤加减补气调气为主。李曰庆认为,从病性上看,既有虚证、寒证,又有实证、热证,而且实证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此外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还要结合职业、年龄、体质等进行分析。秦国政通过对阳痿患者进行较大样本的临床资料调研发现:在当代社会环境条件下,对于病因学来说,房劳损伤已不再是主要原因,情志之变则是主要病因学基础,不良生活习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病机学来说,实多虚少是病机转变的普遍规律,脏腑功能改变以肝肾为中心涉及其他脏腑;对于基本病理学来说,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肝郁肾虚血瘀,其中肝郁是主要病理特点,肾虚是主要病理趋势,血瘀是最终病理趋势,而且三者有机联系,互为因果,共同作用。因此疏肝解郁,活血通络,补肾振痿是其基本治则。

2、药效学及机理研究

岳玉英等对中药复方壮元丹(由人参、麦冬、蛇床子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填精补髓、益气壮阳、抗疲劳等功效)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给予1.5—3.0g/kg剂量的壮元丹能提高去势大鼠对外部刺激兴奋性,潜伏期明显缩短;并具有抗雌二醇,缓解阳虚证的作用;可提高机体的耐受力,抗疲劳;同时,壮元丹对机体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从而可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改善体液免疫功能。王琦等对疏肝益阳胶囊治疗障碍的机理进行了恒河猴动物实验,彩色超声多谱勒研究结果表明:疏肝益阳胶囊治疗雄性恒河猴障碍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善背动脉血循环,使原来扩大了的动静脉管腔缩小、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静脉回流速度变慢而恢复其海绵体功能;实验观察证实疏肝益阳胶囊对功能障碍的雄猴功能、时插入和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提高雄猴的及时的与。治疗后角度可明显恢复。

贾金铭等对近年来增强的部分单体中药药效学进行了评价,其中包括人参、刺五加,淫羊藿,蛇床子等20味植物药,鹿茸、蛤蚧、海马等17种动物类药,阳起石等4种矿物药类药。结果发现淫羊藿的水提物可明显地促进分泌同时发现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或雄激素增强作用。能使正常去势小鼠的前列腺、精囊、肛提肌重量增加;但对摘除两侧卵巢的大鼠,未显示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淫羊藿的叶牙根部作用最强,果实次之,茎部最弱。蛤蚧:具有双相的性激素样作用。其乙醇提取物120mg(相当于蛤蚧0.105g)、40mg给正常雌鼠皮下注射32天后,交尾期均延长,间期缩短;对去势鼠,给药2l天后可再现交尾期,并使正常鼠子宫、卵巢重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对去势雄性鼠可使其前列腺、精囊、提肛肌重量增加。蛤蚧尾部药效最强。

3、临床研究

器质性和混合性ed占全部患者的3/4以上,今后ed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器质性特别是血管性ed上,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就诊的中、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目前发现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ed关系密切。校正年龄因素后,在经过治疗的心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完全ed的患病率分别为39%、25%和28%。需要引起注意的是ed与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血管和(或)内皮功能失调,而后者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ed等疾病的早期病生理改变。ed可能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最初的临床表现,ed逐渐被认为是一种血管疾患,西地那非的机理是使海绵体平滑肌松驰并。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即改善供血可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已被证明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在整体调节的思想上,也可以在治疗内科疾患的同时有效改善血供。此外,抗精神病及降压药可引起药物性ed,中药在此方面也具有独特的整体调节优势。

4、治疗

4.1中成药目前许多临床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发出不同剂型的中成药,但所用剂型仍以传统的丸、散、膏、丹及合剂为主,高新技术含量较差。同时在临床研究中,大多未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进行疗效观察,未做到方剂组成与证候合拍,加之诊疗标准不统一,虽然报道的有效率在60%—90%之间。但可信度不大,在研究领域上器质性阳痿(血管性,神经性,内分泌性)的临床报道较少。

王琦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观察,疏肝益阳胶囊治疗肝郁肾虚证及肝郁肾虚兼血瘀证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显示:疏肝益阳胶囊治疗肝郁肾虚证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为92.0%及65.7%,肝郁肾虚兼血瘀证为86.4%及63.2%,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及阳性对照组。

4.2辨证论治目前临床上各家对阳痿的辨证分型尚不统一,较有代表性的为:徐福松将其分为6型即肝郁不疏证:治以疏肝解郁,方选沈氏达郁汤(升麻、柴胡、川芎、香附、刺蒺藜、桑白皮、橘叶)加减;心肾不交证,方选黄连清心饮(生地、当归、人参、茯神、枣仁、远志、莲子肉、黄连)合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加减;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降火,方选二地鳖甲煎(生熟地、枸杞子、金樱子、鳖甲、牡蛎、丹皮参、天花粉等)脾肾两虚证:治以健脾益肾。阳痿用还少丹(山药、楮实子、茯苓、五味子、巴戟天、石菖蒲、枸杞子、熟地等)加减。下焦湿热证:治以清热化湿,方选萆?饮加减(萆?、车前子、茯苓、石菖蒲、黄柏等)。血脉瘀滞证:治以活血化瘀,方选活血散瘀汤(当归尾、赤芍、桃仁、大黄、川芎、苏木、槟榔等)加减。

4.3专病专方

(1)药物性ed:

药物性阳痿常由抗精神病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所致,王琦认为其病机是“药毒内蕴,肝郁血瘀”,治疗在疏理气血基础上,加羚羊粉凉血解毒,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者,加用茯苓、远志、磁石、生龙骨、生牡蛎等安神定志之品,抗高血压药物所致者,加用葛根、水蛭、地龙、益母草等活血降压之品。

(2)糖尿病性ed:

洪寅认为糖尿病性ed病机“肾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以益肾填精活血通络为治则,方以左归丸为主,加入甘寒滋阴之生地黄、知母及温润扶阳之肉苁蓉、巴戟天。治疗27例用药2个月,有效率达85%。

(二)男性不育

1、理论研究

历代医家都强调肾精在男性生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肾精的盛衰决定着男子的生育能力,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王琦认为现代男性不育症的病机为“肾虚挟湿热瘀毒虫”病性是“邪实居多,正虚为少”,病位上重点把握“肾、肝、脾”三脏。通过438例男性不育症的调研发现,实证最多(54.11%),其次为虚证(21.0%),无证可辨(13.7%)及虚实夹杂证。在实证中瘀血阻络与湿热下注居前两位(21.69%和15.75%),虚证以肾阳不足和肾精亏虚为主(7.76%及7.08%),虚实夹杂证以肾虚挟瘀、肾虚湿热居多(4.11%和3.89%),可看出瘀血阻络、湿热下注、湿热挟瘀、肾阳不足和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最常见的五种证型(均大于7%)。调查结果表明,男性不育症实证和虚证夹杂证占据了证型中的大部分,单纯虚证仅有一小部分(21%)。在实证中瘀血阻络和湿热下注两种证型出现机率远高于其他证型,肾阳不足在肾虚中仅占15%左右,瘀血、肾虚、湿热三者构成不育症病变核心,它们单独为患或相互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三者约各占1/3比例,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药指导思想为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兼清湿热。

2、药效学及机理研究

现代研究补肾填精的各种药物具有以下作用:促进病理性膜结构改变(主要是头部、中段线粒体及尾部);改变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结构特征,使膜结构功能达到成熟状态);提高酶活性(改善能量代谢,提高ldh-x酶活性,膜表面的f-wga受体数量增加);促进dna合成(蛋白质合成);调节微量元素锌、硒、锰等。

王琦通过研究第一个国家治疗男性不育三类新药黄精赞育胶囊药理及作用机制发现:其能使未成熟大鼠附属性器官前列腺、贮精囊、提肛肌明显增长,重量增加,重量增加非常明显,又能明显提高成熟大白鼠血清睾酮含量,具有雄激素样作用;使棉酚负荷大鼠数及活力升高;有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生成能力的作用,从而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循环;能使幼年大白鼠胸腺萎缩,降低大白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有促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使动物体重明显增加;显著增强小鼠体力和耐缺氧能力,使其负重疲劳游泳时间显著延长,表明抗疲劳和耐缺氧功效,长期服用可增强体质。治疗恒河猴生精功能障碍研究表明:治疗作用机制为:(1)改善血供:改善血液流变功能,动、静脉管腔内径缩小,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静脉回流速度,以达到提高组织中的血流量;(2)促进生精细胞生长发育:使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细胞和生长发育活跃,细胞数大量增加。曲细精管横径变长、管腔内细胞层数增多,生精细胞增殖活跃,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增多,畸形数减少,密度增加、活力提高;(3)促进雄性激素睾酮的分泌:促进leydig细胞生长发育、分泌睾酮增多,而睾酮增加促进生精细胞发育成熟,促进的生长;(4)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促进发育:机体内神经递质中da恢复正常生理水平;间接调节生殖细胞生存的生理环境,以适应生长发育;(5)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功能增加;(6)作用于前列腺和精囊腺,使其腺腔扩大,功能旺盛。分泌物增多。

3、临床研究

在过去的十年里,生殖医学尤其是男性不育治疗领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以卵泡浆内注射(icsi)技术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rt)和先进的外科附睾及取精技术,彻底改变了男性不育的治疗观念,极大的扩展了治疗范围。严重的少、弱症、梗阻性无症、部分非梗阻性无症、不症均可得以治疗。男性不育治疗的主流正在一改应用药物而开始转向art。art的异军突起使得包括中药在内的各种治疗手段急待重新评价。人们不禁要问中药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中药的发展空间在哪里。事实上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功效、和局限性。icsi技术是治疗重度不育(严重少、弱、畸型,梗阻性无症,及非梗阻性无症)的首选方法。而中药可显著提高数量、活力、改善畸形率及促进未成熟的发育成熟。因此在轻、中度少、弱精症,感染性、免疫性不育等方面中药仍有广阔空间。此外,如果将中药与icsi结合,则可以做到相互取长补短,借助中药可提高质量及促进发育成熟(未成熟向成熟转化)的优势,可为icsi提供优质的。其意义在于不仅可提高icsi技术的受精率及妊娠率;而且减少传递遗传缺陷的风险。

4、治疗

目前男性不育的诊断采用辨病,辨因及辨证相结合,在诊断方法借助于现代医学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如:计算机自动分析,白转换,生殖免疫,生殖道感染,生殖内分泌的检测等以及采用who关于男性不育的诊断流程,使诊断更趋规范化。

4.1少、弱症

少弱症约占不育症总数的3/4,少精症多由肾气不足,气血两亏等,最终导致肾精不足所致。弱精症主要病机是肾阳虚弱,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弱症主要病因为生殖道感染、精浆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免疫性疾病,特发性活力低下症,内分泌疾病。

中医对少、弱症的治疗,根据“肾藏精,主生殖”的理论,补肾生精,以调补肾阴肾阳,填补肾精或益气养血为治疗大法。主要方法有:1)温补肾阳、温肾益精,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右归饮;2)滋补肾阴,代表方:六味地黄丸;3)补益肾精,代表方:五子衍宗丸。处方多为阴阳并补;4)益气养血:代表方:补中益气汤。王琦以黄精赞育胶囊(枸杞子、熟地黄等)治疗少、弱症(肾虚精亏夹湿热证),结果显示:轻、中、重度患者的妊娠率及显效率分别为36.2%,15.5%;15.7%,15.6%;0%,0%。

4.2不液化症

既往主要以阴虚火旺、热灼津液论治,以知柏地黄汤为主方,滋阴降火;亦有从阳不化气,精冷血凝论治,用金匮肾气丸之类。近来提出①“精凝”与血瘀之说,用水蛭、丹参、赤芍类活化纤溶系统及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药配伍。②中ph值>8.8时提示生殖道感染与清热利湿药(天花粉、败酱草等)抑制生殖道炎症,改善液化因素。③清热化痰药,促进酶的分解。邹汉茂[31]以化瘀祛湿法(丹参、萆?、泽兰、水蛭、虎杖等)治疗86例;治愈46例,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5%。

4.3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占男性不育的15%~20%。治则治法为行气、活血、化瘀、通络。常用方: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中药对ⅱ度以内的精索静脉曲张有一定疗效。王均贵[32]以附神通赞育汤(当归、生地黄、川芎、丹参、王不留行等)加减治疗80例,并以药渣泡水,清洗外生殖器,结果显示:痊愈35例,有效3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2.5%。

4.4免疫性不育

10%~20%的不育症与免疫因素有关,现代医学对免疫性不育者治疗方法有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洗涤和人工授精等,但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且由于副作用大,技术条件所限不能广泛发展。生殖系统感染、外伤、高温、化学损害均可破坏血睾屏障,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弭阳运用自拟益气补肾解毒汤:黄芪、白术、山药、当归、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甘草等治疗免疫性不育症64例,结果痊愈(血清asab转阴,女方受孕)24例,占37.50%,总有效率90.63%。

4.5感染性不育

生殖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可影响的发生、运动、抑制附腺性分泌。生殖道炎,前列腺炎及与感染有关的不液化、免疫性不育已成为最常见的病因,约占不育症的30%~50%,戚广崇以清精冲剂(萆?、红藤、丹参、白花蛇舌草等)对解脲支原体导致的不育,在解脲支原体转阴同时质量得到改善。

4.6高泌乳素血症性不育:

西药以溴隐亭治疗疗效差,中药治疗降低prl水平,解除对性腺轴抑制,促进性腺激素的释放(fsh、lh),提高血中性激素含量。代表方: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有调节激素作用,可使血清酮、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

4.7无症

中药对无症治疗报道虽多,因缺乏病因学分类,其疗效很难评估,对梗阻性无症(感染因素引起者)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三棱、莪术、土茯苓、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而源性无症则疗效很差。

(三)前列腺疾病

慢性前列腺炎(cp)

1、理论研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湿热瘀结是本病主要病因,气滞血瘀贯穿本病始终,久治不愈则气虚血瘀。戴春福认为:热毒、瘀血、气虚是cp三大主因;热毒内蕴、瘀血内阻、正气亏虚为cp三大主要病理变化;随证加味是治疗cp之活法。其中热毒是主要因素,因热毒内蕴,煎熬血液成瘀,因热毒耗气致气虚;又因瘀血阻滞,影响脏器组织的营养供给,病变组织难以复康;气虚无力祛邪,气虚又加重瘀血内阻。热毒内蕴、瘀血内阻及气虚三大病理变化往往互为因果,使cp病情缠绵难愈。施治之法当抓住疾病的主要病因病理.及时消除之,疾病才能从根本上好转。根据以上三大病因病理拟定其相应的治疗大法为苦寒解毒、活血化瘀及益气扶正。王琦提出cp的病机特点是:瘀浊阻滞,“瘀”不仅指血瘀,还包涵瘀积不通,指前列腺导管常因管腔狭窄,结石阻塞,致使前列腺导管内分泌物,淤积不出,浊为秽浊之分泌物。其治疗中主张分期论治即根据cp不同病理发展阶段加以治疗使其更具针对性。初中期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祛瘀排浊,佐以温阳散寒之品以防湿遏伤阳,后期以祛瘀排浊为主,辅以清热解毒,佐以温通之品。

2、药效学及机理研究

蒋毅等综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作用机理为:(1)调节前列腺微量元素(zn)水平,包括直接增加前列腺zn内含量及使前列腺内含zn金属颗粒增多;(2)调节前列腺液的ph值与药物渗透性;(3)调节免疫降低前列腺液中异常升高免疫球蛋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4)抗病原微生物,活血化瘀及对症治疗,清热解毒利湿中药药理作用为抗菌,消炎,利尿,解热,镇静等。活血化瘀药物使腺管通畅,及腺体分泌排泄通畅,增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贾玉森等[13]观察了前列腺炎栓(由黄连、赤芍、冰片等中药组成)对大鼠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影响,其结果显示:前列腺炎栓具有修复前列腺组织、恢复前列腺分泌功能的作用。毕焕洲[22]发现慢性前列腺炎并非单纯的感染性疾病,其更多的机理是因为感染而致的前列腺免疫功能、前列腺抗菌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前列腺内氧自由基水平异常;中药的治疗优势在于增大药物在前列腺内浓度而杀灭病原体的同时,还具有提高前列腺内锌离子浓度、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使前列腺内免疫球蛋白恢复正常的作用。

3、临床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疾病的泌尿男科门诊疾病的25%,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且临床表现复杂,主观症状多种多样。其心身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虚、抑郁、躯体化等。随着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人们意识到cp属于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cp的病因及治疗中均占重要比重。单纯心理治疗效果欠佳,将前列腺炎治疗由“清热利湿,化瘀排浊”的基础上增加“舒肝解郁”,以此指导组方进行中药的整体调节。可有效改善cp患者躯体及心理症状。

徐福松将前列腺炎分为热毒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和中虚型5个证型。(1)热毒型:治疗宜清热、解毒、凉血为主,常用药物有:银花藤、野、紫花地丁、连翘、半边莲、荔枝草、三菱、莪术、牡丹皮、碧玉散等。(2)湿热型;治疗宜清热导湿,方选萆?分清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萆?、茯苓、车前子、丹参、黄柏、苍术、川朴花、生薏仁、石菖蒲、碧玉散等。(3)瘀血型:治疗宜活血化瘀为主,方用王不留行汤。王不留行、丹皮、丹参、皂角刺、桃仁、三棱、莪术、怀牛膝、炮山甲、苏木、红花、赤芍、川芎等。(4)肾虚型:治疗宜补肾摄精为主,方用菟丝子丸加减。常用药物:菟丝子、茯苓、怀山药、沙苑子、车前子、石斛、生地、熟地、续断、益智子、远志等。(5)中虚型:治疗宜益气补脾,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党参、黄芪、茯苓、芡实、柴胡、升麻、煅龙骨、煅牡蛎、白术、陈皮、炙甘草等。

4、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呈现整体与局部,辨病与辨证,中西医药及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状况。杨吉相以前康宁冲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精浊,湿热瘀阻证)100例显效率68%,总有效率89%。贾玉森等以前列腺炎栓治疗非特异性前列腺炎(湿热夹瘀证)104例经直肠给药,结果表明:其近期治愈率为23.1%,总有效率84.6%。

前列腺增生(bph)

1、理论研究

肾虚气化不利和瘀血内阻是bph发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气虚血瘀是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本虚标实是病机特点。治疗上采取攻补兼施方法,即补肾治疗同时,对活血化瘀,消?散结也重视。

2、药效学及机理研究

贾金铭等通过动物实验对消癃通闭治疗bph的机理做了深入研究:以放射配体实验研究发现,该中药对犬大脑皮层a1受体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3h—tdr进行了中药消癃通闭对小鼠前列腺上皮细胞dna合成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对小鼠前列腺的生长、dna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发现,消癃通闭可延长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dna合成期g2+m期,即抑制了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抑制了前列腺上皮细胞的生长;用免疫组化染色对大鼠前列腺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研究发现;该药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组织bfgf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前列腺上皮及间质细胞的生长。

3、临床研究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临床观察发现中药不仅在功能上调整与恢复排尿功能,缓解膀胱刺激症状,使前列腺缩小,从而解除尿路梗阻,上述现象提示中药组方对逼尿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恢复失代偿期逼尿肌的收缩功能增加收缩力及降低代偿期逼尿肌顺应性。选择中药组方进行长期观察前列腺体积减小和逼尿肌恢复情况可做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4、治疗

贾金铭等以消癃通闭胶囊治疗120例前列腺增生症总有效率达80%,综合疗效(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尿量,前列腺体积)明显优于对照药舍尼通及保列治。

(四)男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在我国约有1000~2000万患者。目前把男性更年期的症状命名为“中老年雄激素部分缺乏”。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补充睾酮的疗法。实践证明,睾酮治疗可以改善总的健康状态和情绪,能提高,增强肌力和骨质密度。目前较为理想的药物是口服十一酸睾酮(安雄)。但同时,补充睾酮可能加重潜伏的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医认为其病因为肝郁肾虚,阴阳气血失调。以补肾精,理冲任,调阴阳为治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四、展望

回顾中医男科的发展历程,就是坚定不移走创新之路。在新的世纪里中医男科仍应将创新视为生命力,从理论体系、方法学体系、临床体系等方面拓展新的空间。

1、理论与方法学体系

理论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最高层次,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并对其起着指导作用。随着实践的积累,认识的延伸,理论也不断获得新的补充和完善。

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水平,规定并影响着整个学科领域的发展。21世纪中医男科要生存和发展,理论创新是关键。它应该与21世纪的时代与社会特征紧密相连,探索和研究当今社会环境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继承、移植、创新三者结合实现对传统的超越。从阳痿从“肾”论治,到从“肝”论治,再到“调和气血,充润宗筋”就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开放性。

当前应尽快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男科研究中,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通过系统收集各领域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定量的综合分析评价(如随机对照实验和荟萃分析),为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其特色为科学的分析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方法是中医男科的薄弱环节,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男科的研究中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循证医学对中医男科的作用为:1)文献科学系统的整理:当今医学名家对中医男科疾病的诊治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仍偏重于个人经验的临床认识,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这些文献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可使其上升为带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理性认识。2)临床诊断标准化与疗效评定的规范化:当前在中医男科的临床研究中,突出的问题是临床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如目前在阳痿的诊断上存在着4个权威标准,即中药新药研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教材标准,各个标准内容不尽相同,很难对各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当务之急应用循征医学方法建立统一客观的诊疗标准。3)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在中医男科的临床研究中,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很少,缺少了科学的方法支持,使得临床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同时也妨碍了中医男科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对话。

2、基础研究

中医男科的基础研究包括通过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复方制剂的作用机理及药效学研究,单味药物的药理研究,主要疾病的病理生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等。基础研究的普及,使得中医男科的研究逐步进入到定性定量阶段,同时使视角从宏观走向微观,从整体进入到器官,细胞、分子水平,为中医与西医沟通与对话架起了一座桥梁。

3、临床研究

理论研究的突破及基础研究的深入,全面带动了中医男科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医学新技术、新药物不断涌现的今天,中医男科凭借其可靠的临床疗效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当前中医男科的临床研究呈现以下趋势。1)在诊疗模式上,形成了病为纲,病证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在临床中更多的采用西医男科诊断及分类方法。拓宽及深化了对疾病的认识。如男性不育中将其分为免疫性不育、感染性不育等。2)辨证模式方面,辨证模式已不仅是一病几型,即有传统的脏腑辨证分类,病因分类、寒热虚实属性分类或上述兼顾分类等并按疾病自身特色进行灵活变化。3)治疗思路方面,在许多病种的治疗上跳出了旧有的框架,思路及方法更加丰富。如过快的治疗由原来的“补肾固精”变为“安神定志”,并结合指导。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1)临床研究方法学,大多未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2)诊断和疗效标准不统一;如阳痿定义及诊断中医有4个权威标准,即中药新药研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教材标准,疗效标准也不统一,新药标准定为四级:近期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行业标准定为三级:即治愈、好转、无效。3)辨证分型不统一,阳痿常见证候分类,新药标准列6型,行业标准列3型,教材标准列5型,不但证候分类不一,而且所列相同证候类型的辨证标准也不完全一致。

医学科研热点篇9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证候;证素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长,死亡率高,病情严重而错综复杂。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逐渐成为震惊世界、难以攻克的世纪绝症。近二十几年来,中医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以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为基础,利用中医中药对艾滋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和科研,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中医界专家、学者在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唐桂兰等【1】在临床治疗上将艾滋病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无症状感染期分为气血亏虚型,肝郁气滞型,肺气阴虚型。艾滋病期主要分为气滞血郁型,痰热塞肺型,痰浊结聚型,湿热雍盛型,热盛痰蒙型。李芹等【2】对168例HiV/aiDS感染者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采用脾气虚、脾肺气虚、脾肾两虚、热毒帜盛、气阴两虚、湿热内蕴6种证型来分析。苏诚炼等【3】分肺气阴两虚型―以呼吸系统为主或早、中期;脾胃虚损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者;脾肾两亏型―晚期;热盛痰蒙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吕维柏【4】按脏腑辨证分为肺型、脾型、肾型。胡建华等【5】对10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了动态的证候学观察,结合患者临床证候、舌象、脉象特征,将本病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三大类型。其中虚证以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两虚为主,实证以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肝经风火为主;虚实夹杂证以气虚血瘀、脾虚湿盛、肝郁脾虚为主。邱红等【6】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74例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了调查,发现艾滋病患者的证候表现较复杂,在本次调查中,出现的证候有29种。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脾肺气虚、风热蕴络、湿热内蕴、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等。很多患者不只出现一种证候。说明本病病变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郭建中等【7】根据1994-2006年中国期刊网有关艾滋病病例临床分析的133篇文献报道,对4000例艾滋病患者的有关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提出艾滋病中医临床症状分类量化的原则与方法,对艾滋病中医临床症状的标准化、规范化进行初步地探讨。李洪娟等【8】对158例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的感染者出现的常见中医症状运用流行病学调研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中医症状依次为:乏力,急躁易怒,口干,情绪低落,咳嗽,健忘,畏寒,肢冷,纳呆,自汗,腰膝酸软,失眠,腹泻,脱发,发热;舌象:最多见的是红绛舌和腐腻苔;脉象:多表现为复合脉,其中含弦脉特征的脉象最多,其次是细脉、沉脉、数脉、滑脉、弱脉等。

2中医辨证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王树等【9】将CD4细胞数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认为CD4细胞稍低于200/mm3者,相当于“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证型;若CD4细胞低于100/mm3者,相当于“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证型;一旦CD4细胞低于10/mm3以下,即为“肾阳衰微,阳气欲脱”证型。杨永利等【10】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HiV/aiDS患者的主要症状,用因子综合得分来量化反应HiV/aiDS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比较不同实证和虚证的患者因子得分的差异,为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辨证治疗提供客观定量的科学依据。张艳丽等【11】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望诊信息进行较好的中医证型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征型特点。李琳琳等【1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HiV/aiDS中医四诊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和艾滋病中医量表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关静等【13】将艾滋病患者免疫学指标、外周血组分和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非洲艾滋病患者症状体征的分布特点是乏力出现的频次最高,然后依次为淋巴结肿大、咳嗽、发热、胸痛、皮疹、盗汗、纳呆、腹泻、气短、口糜。

3中医证素研究:有关疾病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开始于2005年,查阅近5年文献发现,其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病种:内分泌疾病:吴同玉等【14】通过观察182例健康体检者的症状和体征,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证素积分湿的等级分布,血糖值在不同等级组间的差异以及血糖与证素积分湿的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王玲等【15】对肝硬化的形态学变化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研究显示瘀、郁证与肝硬化确诊有明显的关系,而湿、热要素与疾病的进展有关。心脑血管疾病:马斌等【16】对中风恢复期和发病后7天与14天的中医“证素”研究采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提取法简化辨证要素后,再采用分别聚类的方法获得不同阶段疾病的主要病机要素和病机转化特点。姜瑞雪,朱文锋等【17】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中医药治疗心悸的有关报道56篇进行分析研究,从文献中筛选出心悸辨证分型中比较公认的证型,再从公认的证型中提取证素,最后把在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证素依据中医理论归纳为临床常见证型。妇科疾病:杨丽蓉【18】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证素与血液生化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血液生化可能是证素存在的生化基础,血液生化水平与相关证素的病理变化存在关系,但是不呈对应关系。

综上,近20年的文献资料显示,对艾滋病中医证型和临床症状分布规律的研究大多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临床病例的观察以及一些特异性指标的应用等方法,还未引用中医证素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有关常见疾病中医证素特点的研究主要涉及糖尿病、肝硬化、中风、冠心病、围绝经期妇女综合症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而对艾滋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将证素研究方法引入到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将会为进一步掌握艾滋病的证候特点及基本证型,寻找其规律性,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科学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唐桂兰.简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内蒙古中医药,2005(6):33一35.

[2]李芹.168例aioS/HiV感染者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福建中医药,200738(5):4-6

[3]苏诚炼.中医药试治艾滋病30例临床报告.中医杂志,1990(3)27-29.

[4]吕维柏.八五公关课题中医治疗艾滋病临床总结.艾滋病人的希望,19.

[5]胡建华.100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北京中医,200726(2):97-98.

[6]邱红.艾滋病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研究.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120(20)5-7.

[7]郭建中.艾滋病中医临床症状量化的思考与分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128(22)5-8.

[8]李洪娟.158例HiV/aiDS感染者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69-72.

[9]王树.在澳大利亚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体会与研究.天津中医,2000(1):1.

[10]杨永利.因子分析在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200724(5):480-482.

[11]张艳丽.聚类分析在艾滋病中医望诊分析中的应用.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780-1782.

[12]李琳琳.HiV/aiDS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主成分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4):679-682.

[13]关静.艾滋病患者免疫学指标、外周血组分与症状体征之间关系的回顾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6):423-426.

[14]吴同玉.血糖与病性证素湿的相关分析.江苏中医药,2008,5(40).

[15]王玲.肝硬化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候要素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1):4.

[16]马斌.中风病发病第7天和第l4天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初步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61.

[17]姜瑞雪,朱文锋.心悸辨证分型及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26).

医学科研热点篇1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调查了85例hsp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紫癜性肾炎(hspn)34例。11例hspn患儿接受肾活检术。统计并分析hsp患儿的中医证型,分析hspn患儿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结果】(1)85例hsp患儿中,实证64例(占7529%),虚证21例(占2471%),优势证型为风热伤络和血热妄行;(2)34例hspn患儿中,实证13例(占3824%),虚证21例(占6176%),优势证型为湿热蕴结、脾虚湿热和脾虚湿瘀;(3)接受肾活检的11例hspn患儿中,实证3例,虚证1例,虚实夹杂证7例,西医病理类型以ⅲa型为主。【结论】hsp患儿的优势证型为风热伤络和血热妄行,hspn患儿的优势证型为湿热蕴结、脾虚湿热和脾虚湿瘀。hsp向hspn的转变过程,也是一个从实证向虚证的转变过程,而病理因素湿和瘀在转变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虚、湿、瘀与肾脏病理改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儿童;证候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皮肤紫癜、腹痛、便血、关节肿痛及肾脏病变等。www.133229.com关于hsp的中医证型,古今文献并未统一,其优势证型各家报道也不一致[1-3],迄今为止尚缺乏大样本的统计。儿童hsp的证型分布如何,其中紫癜性肾炎的证型有何特点,肾脏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间有无相关性,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85例hsp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85例hsp患儿均来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的住院患儿,其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范围在2~14岁,中位年龄为78岁。85例hsp患儿中34例诊断为紫癜性肾炎(hspn)。hspn中11例接受b超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hspn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晨起尿蛋白尿(++)或尿蛋白定量>1g/24h。

12诊断标准参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hsp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和《现代中医儿科学》[5]中的hsp诊断标准。hspn组织学分型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提出的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理分型标准[6]。

13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14岁;(2)符合hsp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的其他疾病者;(2)病历资料中调查项目记录不全者。

14方法调查项目包括病历记载的hsp、hspn中医证型、肾脏病理描述。根据所得的中医证型统计虚证、实证比例及优势证型。

15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分析hsp、hspn组优势证型差异及实证和虚证比例的差异,各组例数少于5例者,用确切概率法计算,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21hsp及hspn患儿中医证型分布表1结果表明:hsp组优势证型为风热伤络型和血热妄行型,hspn组优势证型为湿热蕴结型、脾虚湿热型、脾虚湿瘀型。

22hsp及hspn患儿实证、虚证分析表2结果表明:hsp组以实证为主,hspn组以虚实夹杂证为主。85例hsp患儿中,夹湿者26例(占3095%),夹瘀者9例(占1059%)。34例hspn患儿中,夹湿者26例(占7647%),夹瘀者9例(2647%)。

23经皮肾活检术患儿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病理类型因接受经皮肾活检术患儿例数较少,本研究仅作列表描述。表3结果表明:11例接受肾穿刺的患儿中,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均可见到,但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均为脾虚,实证以夹湿夹瘀多见。病理类型中以ⅲa多见,其中ⅲb类型均为中医虚实夹杂证型。表1hsp及hspn患儿中医证型分布表2hsp及hspn患儿实证、虚证分析表3接受肾穿刺患儿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对应的病理类型

3讨论

有学者[7-8]认为正气不足,尤其脾气亏虚是hsp的内因,外感时邪为其诱因,强调风、热、湿、毒、瘀、虚为患,其中热、瘀、虚是发病关键。本病由实转虚过程相对漫长,病程中往往虚实互见,错综复杂。急性活动期以皮肤紫癜为主要特征,标实为主,以风、热、瘀、毒为患;慢性缓解期紫癜多已消退,伴血尿、蛋白尿,以正虚为主,当辨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虚[9]。古今论述hsp的文献涉及的证型较多,包括风热伤络、血热妄行、瘀血阻络、胃肠郁热、气不摄血、阴虚内热、脾肾阳虚等,有学者还根据夹湿、夹瘀情况进行细分。本研究结果显示,hsp的证型包括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3个方面,其中实证包括风热伤络、血热妄行、胃肠瘀热、湿热蕴结、湿热夹瘀,虚证包括脾虚失摄和阴虚内热;虚实夹杂证包括脾虚湿热和脾虚湿瘀。hsp以实证为主,优势证型为风热伤络和血热妄行型,与文献[1-2]报道的证型大致一致。吉训超等[3]也报道hsp以实证为主,但优势证型为风热夹湿,与本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85例hsp中,hspn有34例,hspn证型分布与hsp一致,也包括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3个方面,不同的是hspn组以虚实夹杂证占优势,优势证型为湿热蕴结、脾虚湿热和脾虚湿瘀,与hsp组相比夹湿夹瘀比例更高,说明hsp向hspn的转变过程,也是一个从实证向虚证的转变过程,而病理因素湿和瘀在转变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本研究中,hspn患儿未见脾肾阳虚证型,与一些文献报道不一致[10-11],可能与病例较少,以及患者对医院的选择性偏倚有关。

本研究还对hspn中11例接受肾活检的患儿的证型和病理类型进行了总结,发现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均可见到,但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均为脾虚,实证以夹湿夹瘀多见。袁斌等[11]的研究也发现hspn患儿存在血瘀者占多数。本研究西医病理类型中以ⅲa为多见,其中ⅲb类型均为中医虚实夹杂证型,提示虚、湿、瘀与肾脏病理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具体结论有待开展大样本的多中心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俊萍.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128例[j].光明中医,2008,23(4):463.

[2]连毅.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72例[j].山西中医,2006,22(4):28.

[3]吉训超,樊杜英,陈小云,等.小儿过敏性紫癜多为风热夹湿[j].江苏中医药,2008,39(303):4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5]王永炎,王庆文.今日中医儿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5-237.

[6]姚勇,杨霁云,陈述枚,等.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2):746.

[7]胡艳,幺远,柳静,等.裴学义老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577.

[8]吴力群,关霖静.丁樱教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撷著[j].中医药学刊,2004,22(8):1390.

[9]李建省.刘宝厚教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0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