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0:31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1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有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分析了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策略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提高工程质量是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工程建设质量关乎整个工程的效益和使用功能,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步伐。建筑企业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功能,根据当地的环境及条件因素,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机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进而保障工程的效益和安全性。

一、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增长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建筑企业必须要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进而保障工程的效益。建筑商与开发商是工程项目的主体,如果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那么工程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危险的,缺乏系统的保障的。一旦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和交工后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导致建筑企业或居民的巨大的生命及财产的损失,那么建筑企业和开发商的信誉会严重受损,企业形象毁于一旦,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其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要创新管理模式,要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助于其承包更大型的建设项目,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建筑所需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由于部分工程项目任务较重,工期较短,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快速完工,对于工程建设需要的材料审核力度不大,审核程序简化,导致很多不达标的建筑材料流入工程施工现场,偷工减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头号因素。

(二)管理及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

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于建设质量不够重视,责任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而且质量控制与管理不够深入,浮皮潦草,停留在表面,质量管理过于形式化。

(三)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建筑行业目前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很多制度有待建立,工程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相对滞后。

三、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要逐步完善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究。尽管一些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不够健全,一些条款对于实际的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约束力较小,而且在执行时大打折扣,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给工程质量的控制提供了依据和保护。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

建筑企业要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工程要设置项目经理人,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等问题,项目经理人要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的管理。建筑企业要定期做好员工培训和教育工作,不仅要对管理人员,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对工程质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人是工程质量的管理者,要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工程施工理念,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树立“质量第一”的工程管理观念,保证各工序顺利进行,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三)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问题与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两大部分,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安全是质量的前提,质量与安全是密闭可分、相互影响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现场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要求施工人员佩戴防护措施、做好施工机械的管理、做好现场水电使用的控制等,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进而给工程带来损失。

(四)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项目,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工程的全过程的管理,要采用动态化的管理手段。首先要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工作,根据已经制定的技术交底制度,指派专人按照有规范向施工队做好施工标准流程、操作规范、注意事项等交底工作。其次,要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关键核心技术及特殊施工工艺制订配套的说明书,按照施工特点设置质量管理部位,加对人、财、物的管控。再次,严格执行样板制度,做好样板间的施工,经过审核后方可大面积开工。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提高工程项目效益的关键,建筑企业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强化人员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过程管理等方面做好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工作,进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2

201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以及同年7月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揭开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程度大大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也稳步提高。然而,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定情况地影响了体系作用的发挥。

2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

2.1设计方质量管理体系

设计方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质量设计策划、设计问题研究、质量方案设计、质量详细设计、施工监理方与设计方质量回访、质量内外部评估、质量信息反馈与经济激励等。由于上述各个环节之间都涉及到信息和物资的传导,因此应将其有效、正确地衔接起来,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2.2施工方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生产工序质量控制、质量判定、质量分析与诊断等。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及质量问题进行评估,可实现参数优化与质量改进的最终目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不同工序的质量控制,并根据过程分析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其次,进行质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运用质量知识库、模型库和规则库来指导质量控制与判定;最后,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取样、分析与检测等,并完成质量性能判定工作。

2.3业主方(监理方)质量管理体系

业主方(监理方)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是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设计、施工过程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控制。通常情况下,项目业主需委托专业监理公司根据质量标准规范、监理合同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控制,从而不断完善和优化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3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3.1设计与施工方工程质量缺乏保障

实际设计与施工中,常常出现设计人员不熟悉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问题,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实际质量。此外,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手段落后,操作不规范,工程多次转包、分包导致大量工程成本资金被占用,以次充好的现象频频出现,任意压缩工期、拖欠工程款项、盲目降低成本等情况依然存在。

3.2业主方(监理方)管理行为不够规范

部分项目法人质量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责任制不能有效落实,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对投标人资质审查流于形式,甚至于违规操作虚假招标,导致实际设计、施工、监理队伍缺乏有效资质。此外,当前监理市场不规范,少数监理单位的能力与其资格等级不符。监理市场存在“挂靠”、“借用资质”“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导致监理工作深度、广度不够,监理过程缺乏客观公正性。

3.3政府部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各地基本都建立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三级控制网络,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施质量监督的质监机构多为事业或企业编制,执法主体地位不够明确,个别监督单位缺乏必要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二是现有质量监督机构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监督工作缺乏统一科学标准。三是监督工作重点在实际把握上不够准确。有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混淆。四是一些地方质监机构、项目法人同属一个主管部门,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

4各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措施

4.1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秩序

首先,严格遵循法定建设程序,依法查处不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不办理竣工验收及备案等问题。其次,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规招标和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的问题。第三,依法查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转包与违法分包,监理单位违法转让监理业务,以及无证或越级承接工程业务等问题。第四,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

4.2加强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

项目法人应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按工程实际需要把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严禁盲目压价。保证合理的设计、施工工期。促进承包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4.3完善设计施工单位质保体系

设计施工单位要严格贯彻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保证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工作质量。从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五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

5结束语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3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审计质量;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F2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4-0022-05

一、引言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1999年,审计署印发了《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工作的通知》(审投发[1999]36号)文件;同年,建设部印发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74号)和《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75号),对工程预算、结算、决算审核作出了规定;2001年,国家审计署下发了审计署第三号令《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明确了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是依照法定审计程序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与国家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建设程序、建设资金筹集、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管理与使用、招标投标和工程承发包情况、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4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2004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出台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一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目标、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指南第二条指出:“本指南所称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指南第五条还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应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效益的审查和评价贯穿于建设项目各个环节,并与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相结合。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后评价等过程的审查和评价。”由此可见,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是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审计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决算全过程管理和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连续、全面、系统地审计监督和评价工作;2007年以后,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和各省市地方,甚至一些企事业单位,也陆续下发和制定了关于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文件或规章制度,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逐步不同程度开展起来。

在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的实践和研究方面,2005年5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为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明确了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准则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2008年城乡与住房建设部出台了《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质量检查暂行办法》《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质量检查评分标准》,为加强工程造价行业自律管理,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水平,对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质量检查规定了详尽的标准和办法;2008年福建省出台的《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和《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考核标准》,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包括合同履约、审计进度、审计质量、廉洁从业、突出业绩等5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作出了规定。但其考核办法只适合高速公路建设,具有局限性,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和分值,只能从定性的角度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价。

在学术上,近些年来,国内有关学者对工程审计质量亦进行过一些研究。如郭小燕在《上海海关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关于提高基建项目审计质量的若干思考》论文,提出了通过延伸审计触角或者推动基建项目相关单位抓好节点控制等方法,进一步防控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确保基建项目审计能够沿着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健康发展;曹映岜在《经营管理者》上发表的《浅议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当中相关问题》论文,指出了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加强工程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存在的问题是工程审计调查不够深入、工程审计在组织方面不得力、审计重点不突出、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有:充分做好审计调查、获得可靠详实的一手资料、理顺工程审计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好关键点的重点审计、推行全过程工程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督导的作用。

虽然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已在全国不同程度的实施,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但国内有关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作者到目前为止还未查到相关文献。

国外学者对审计质量的评价仅采用单一指标进行评价,他们通过对独立审计机构的规模、声誉、人员素质、审计独立性、组织形式等进行合理的推断来评价其审计质量。watts,Zimmerman和Deangelo等学者认为审计机构规模大小可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规模小的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比规模大的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差;RichardB.Carte,Defond和markL指出审计机构的声誉是审计质量的反映,是衡量审计业务质量的间接指标;DavidHay和DavidDavis认为审计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有关,审计人员执业能力越高,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也会越好;Defond和markL_将审计独立性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一个指标;Fama和Jenson指出审计机构的合伙形式有利于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能力,采用合伙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更高。但国外对建设工程审计质量评价及建设工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几乎没有报道。因此,本课题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研究,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设计依据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即包括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归档、回访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和实现审计目标的程度。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是根据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的特点,按照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标准,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工作进行定量或定性评定。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的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因此,本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出台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一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要求和同年5月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审计质量要求,同时参照城乡与住房建设部在2008年{q-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质量检查暂行办法》、《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质量检查评分标准》的质量评价指标设置的格式,作为基本设计依据。

(二)设计原则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能系统、全面、准确地评价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因此,本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了以下原则。

(1)相关性原则:评价指标能直接表现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的某一主要特征。

(2)全面性原则:使评价指标能最大限度地覆盖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的各个方面和各环节,使之无遗漏、无相互矛盾。

(3)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客观、合理,适合中国国情,便于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进行较科学地评价。

(4)重要性原则:在选取评价指标时,突出重点,去掉对质量评价影响不大的次要指标,使该体系相对简化。同时针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分值或权重。比如:在指标设计时,实施阶段是关键环节,占70%的权重。其中业务操作是全过程审计重点,占65%的权重。

(5)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要能准确描述,尤其是关键控制点应能够清晰表达,同时评价指标要可测量,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获得信息,得到结论。

(6)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遵循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定量分析为主,能用分值直接反映出被评审项目的审计质量18J。

(三)评价方法

课题组根据指标体系的特点和设计原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初步构建了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指标分三级,整个指标体系按百分制的原则,对每个评价指标确定具体分值。评价指标初步确定后,再采用德尔菲法,广泛征求多家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建设单位专家的意见,对本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对每个指标的分值和权重进行了进一步修正和确认,最后经过湖南省审计厅内审协会组织的专家论证和湖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审议通过,并于2012年5月16日作为湘审内协[2012]12号《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办法》文件和实施。

(四)具体指标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评价指标、10个二级评价指标和84个三级评价指标组成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评价指标是根据审计项目开展的时间先后阶段划分为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终结阶段三个一级指标;

第一个一级指标是审计准备阶段,由审计立项、委托审计机构的选聘、审计合同、审计资料、实施方案5个二级评价指标组成,5个二级评价指标进一步分解为18个三级指标,共占15分,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分解,将分值分解到每个具体指标。

第二个一级指标是审计实施阶段,由业务操作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2个二级指标组成,业务操作是整个指标体系的核心,它包含了项目前期及可行性研究的审计、勘察与设计审计、招投标审计、合同签订与执行审计、实施过程造价审计、竣工结算审计、财务决算审计7个方面的内容,共48个三级指标,占65分。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由6个三级指标组成,占5分。

第三个一级指标是审计终结阶段,它由审计成果文件、审计档案、回访与总结3个二级指标组成,包含11个三级指标,共占5分。

下面以审计实施阶段的项目招投标审计质量评价为例进行说明:项目招投标审计分5个三级指标,共计10分,指标和分值是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的规定按照全面性、重要性的原则选取的。各指标具体内容为:①招投标内控制度审计(1分);②招标文件、招标程序和方式审计(1分);③工程量清单审计(5分);④招标控制价审计(2分);⑤投标文件清标(1分)。具体评分方法为:①未对招投标内控制度进行审计,扣1分;②未对招标文件、招标程序和方式进行审计,每1项扣0.25分,该项累计扣分不超过1分;③未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计的扣5分,经审计过的工程量清单仍存在工程量有误、项目漏项、项目特征及工程内容描述不清晰、项目编码、项目名称等不符合计价规范要求的,每发现一处扣0.25分,该项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④未对招标控制价进行审计的扣2分,经审计过的招标控制价如发现所采用的定额、取费标准、材料及设备市场信息价有误,且抽查发现单项误差率在5%以上的,每1项扣0.5分,该项累计扣分不超过2分;⑤未对投标文件进行清标,未对投标文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提示的,每1项扣0.5分,该项累计扣分不超过1分。具体指标见表1。

三、本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1)指标全面,贯穿全过程。本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贯穿了建设工程审计各阶段的工作,对全过程审计质量进行了客观公正、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满足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

(2)突出重点,控制关键环节。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如果指标过于繁杂会使评价工作变得很复杂,给评价工作带来麻烦。本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所设置的指标既全面,又突出了审计的重点,有利于对关键审计环节的控制。

(3)评价较简单,具有操作性。本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列出了评价的主要因素,条目简明;同时指标可测量,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获得信息、得到结论,使设置的指标评价简单、易于操作。

本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应用于评选优秀审计项目时,仅适用于实行了全过程审计的项目,对未实行全过程审计的项目就不太适应,或者需根据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对评价指标及分值进行调整。另外,个别指标设置和分值的取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待进一步调整或优化,使之不断完善。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4

关键词:公路桥梁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需要有着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同时还需要政府的监督与社会的监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因此,本文对监督制度、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理作出以下研究。

一,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首先,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需要建立公路管理办公室,它能够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监督制度,挑选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人员担当质检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具体做法有:制定了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办法和奖励措施,交接收验达到质量目标后,签署交接手续,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否则翻工重做,并依据奖惩办法进行惩罚;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工程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由施工队长亲自抓,所用原材料进场前一律经质检员抽检,试验室化验,同时从材料的质量、数量、进场时间和堆放位置四个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和自检工作,项目部质检人员主要从检测频率、检测手段和方法,检测位置、检测时间、数据处理等几方面把关定向,严格监督施工质量;制定《桥梁工程内部自检管理办法》、《公路桥梁工程内部自检条例》等制度文件,使自检工作有约束性,增加人员的责任心,并实行风险机制,对检测人员负责的桥梁工程项目交纳风险金,使监督责任落实到人,保证打假工作有动力和潜力。

二,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职能

为了保证公路桥梁工程得以有效开展,杜绝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公路管理办公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使全盘工作在政府督导下有效进行,相关的检验部门与交通单位组成质量督导组,同时配备足够的精干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检测设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抽检办法,加强了监督力度,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自检人员、设备、资质进行全方位检查,真正树立起政府强制监督的权威性,各桥梁项目经理部积极配合市质检站,局质量督导组的监督检查工作,高效精简地调整施工部署,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产了较好的社会效。

三,加强社会监理的力度

为了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公开性、廉政性,公路管理办公室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监理,使施工人员的施工活动在严格的监理,

收到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1,工程监理的准备工作

工程监理进驻施工一线前,督导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否则会使监理工作失控,处于混乱之中,他们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熟悉合同文件,所聘请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地,详细地阅读图纸资料和技术规范,熟悉合同条款,掌握工程设计情况;制定监理程序和监理人员职责,编制各种试验质量检测,监理表格和建立日记;审查经理部的自检系统、实验设备,对自检人员的资质和业务能力提出要求,对某

些试验设备做出检验;审核经理部的材料,对自采材料的批准,进场材料的随机抽样检验;核实经理部的放样资料,特别是路线平面位置,大型结构构造物,桥梁等更为重要,应对照图纸仔细核实;审查经理部的机械设备,组织机构,机械效率,工作效率,配套情况是否与要求达到的规格、型号和数量一致,主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2,工程监理的内容

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其主要工作内容有:检查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混合料是否符合经批准的原材料质量标准和混合配合比;检查经理部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是否按监理工程师审批进行施工;对每道工序的施工进行检查,结束后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能同意下一道工序的作业;对施工中发生的工程缺陷或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经处理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质量要求后,才允许经理部继续施工。

3,工程监理方法

监理人员在进行工程监理过程中根据需要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工程监理方法,其主要方法有:

1)旁站,现场监理在施工进行督导施工下对施工比较复杂,情况变化大,工程质量保证因素不稳定随时可能出现异常情况的工序,易于产生质量病变的环节。质量监督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制止和纠正错误的施工方法和操作程序,对已出现的质量缺陷或事故,应及时上报,并及时做好现场记录。

2)测量:测量是监理人员在质量监理中对工程的几何尺寸和平面位置进行控制和检查的重要手段,又对每项分项工程都要在经理部先放样或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再由测量工程师严格地测量检查,保证工程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几何尺寸,这也是工程质量监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3)试验:工程试验是监理人员的眼睛,工程质量监理以数据为准,质量合格与否要用数据说话,所以试验数据是认定材料和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主要依据,凡是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监理工程师根据实验结果,批准或不批准这些材料的使用,工程施工中的各个工序,除了经理部自检外,还必须由监理抽检,只有试验和检查结果满足要求后,才能被认定是合格工程。

4)工程指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监理人员的旁站检查,若发现有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和错误的施工方法等问题,监理工程师应立即口头通知经理部作出处理,严重者要及时下达工作指令,责令其停工整顿或返工,并通报业主。

通过这四级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转工作,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得以有效监督,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5

为了加强对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国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及规范标准,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工程建设分工负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在工程建设中参建单位各负其责,全方位的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高。(2)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相关工程建设的部门都要推行全周期质量管理,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优先选择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同时推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从而为创建优良工程奠定基础。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管中常见的问题

因基层水利部门地处偏僻,而且还兼负责质量监督、工程设计、监理、施工等多项职责,是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肩负的任务多且繁,因此要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下,建立适宜自身实际的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紧张,质量意识差。首先,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即建设主体为基层乡场村队,资金国家补助部分,自筹部分,所以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往往能省则省、因陋就简。其次,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将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实现,是工程效益能否发挥的决定因素。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相应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立项一般没有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不规范。(2)技术资质不具备,职能宽泛不精。在建设过程中,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施工单位按其资质等级承担建设任务,并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而在基层建设当中,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指导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同时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融为一身,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3)监控措施、检测手段不完善。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当前,大多数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和有力依据。(4)基层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基层技术力量单薄,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业务水平较低,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在科学管理、先进技术发展较快的今天,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3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几点建议

兴修水利是治国安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计,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基层的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3.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参建单位、人员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体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合理化建议活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性投入少了,但后期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事倍功半、劳民伤财。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比选,及时弥补规划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与不足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同时,在工程施工的同时,做好“三控两管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参建各方,确保质量达到优良工程。

3.2提高监控和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3.3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首先,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关,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发展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业务水平,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以适应当前水工程需要。其次,对县(区)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与此同时,加强对灌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工程项目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在基层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最直接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的重大作用。

3.4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建成后的小型水利工程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在选择建设项目还要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性质的工程,加强对地表水地控制、开发、利用,加大水土保持及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力度,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水利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以有序长期发挥基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效益。

4结语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6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审计质量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是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审计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决算全过程管理和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连续、全面、系统地审计监督和评价工作。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是指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广义的工程审计质量是指工程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包括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狭义的工程审计质量是指工程审计业务工作即审计项目质量,包括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归档、回访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和实现审计目标的程度[8]。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的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

1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的研究,国内外有一些研究和报道。1993年美国造价管理协会会长R.e.westney在“90年代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一文中提出了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理念;R.e.Dragoo等人在“实时造价管理”一文中提出只有使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管理好建设项目造价的观点;J.p.Campi发表了在企业中应用全面造价管理的方法和结果的研究报告;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英美流派”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前建设计划审计和投资绩效审计两个部分。

国外学者对独立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采用单一指标进行评价,他们通过对独立审计机构的规模、声誉、人员素质、审计独立性、组织形式等进行合理的推断来评价其审计质量。watts,Zimmerman和Deangelo等学者认为审计机构规模大小可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规模小的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比规模大的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差[2][3];RichardB.Carte,Defond和markL.指出审计机构的声誉是审计质量的反映,是衡量审计业务质量的间接指标[4];DavidHay和DavidDavis认为审计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有关,审计人员执业能力越高,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也会越好[5];Defond和markL.将审计独立性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一个指标[4];Fama和Jenson指出审计机构的合伙形式对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能力做出了贡献,采用合伙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更高[1][6][7]。

我国是最早提出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国家,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的实践和研究亦有不少成果和报道。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05年出台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城乡与住房建设部在2008年出台了《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质量检查暂行办法》、《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质量检查评分标准》。2008年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和《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考核标准》,等等。但有关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未见更多具体报道。

2构建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2.1有利于主管部门对审计机构的管理

建立一套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可为审计主管部门提供一个评价审计机构和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的工具,加强外部约束,正确引导和规范审计人员的工作。

2.2有利于促进审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上级主管单位按照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给审计机构的执业质量评分,评定审计机构和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高低并对外公布,通过与同行业的横向比较能够对审计人员起到良好的激励约束作用,促使审计机构不断提高执业水平,加强质量控制。有助于其树立品牌声誉,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2.3有利于投资者分辨审计质量的优劣

通过对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的评价,可以将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审计机构加以区分,改善审计服务的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有利于广大投资者正确区分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的高低,也有利于客户正确选聘工程审计单位。

2.4有利于审计机构规避风险

合理的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帮助审计机构尽早发现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大审计失误的发生,起到预警的作用。

3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能系统、全面、准确地评价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设立的指标之间要保持连贯性,避免相互矛盾和交叉重叠;评价指标不能过于复杂,容易被理解和执行,否则就没有实用价值;评价指标应量化,尽量用数字指标来综合反映审计质量,使指标便于汇总、比较、分析,既能对审计机构进行年度间的纵向比较,也可以与国内外其他审计机构进行横向比较。

如果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缺少上述特征,那么就应当重新审视该评价指标,去掉一些不适用的无效指标,增加能满足实现评价目标需要的新指标。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是评估审计质量的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工程审计质量的提高。选择和确定工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力求做到系统、科学、客观、相关,既要考虑理论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实际的可行性。因此,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3.1相关性原则

这是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关键的属性。当一个评价指标能够直接表现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的某一主要特征时,这个指标才与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具有相关性,当这个评价指标的数值能够准确刻画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的实际水平时,这个指标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3.2全面性原则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的评价指标应满足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单纯用一个、两个指标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不全面,评价结论的可靠性不强。要对不同规模、不同组织形式的审计机构的总体审计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必须从多角度、多层面观察、分析、评价,最大限度地覆盖各个方面和各环节,使之无遗漏、无空白、无相互矛盾。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使评价工作更具体、更完整、更有实用价值。

3.3科学性原则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要求选取的指标要客观、合理,适合中国国情;评价指标的内容必须科学合理、形式简明、易操作,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和有关规定,以便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进行评价时,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真实情况。

3.4重要性原则

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如果指标过于全面会使评价工作变得很复杂,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利于突出重点。因此,所设置的指标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只有重要的指标才纳入评价体系。

3.5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设置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有时从理论上分析得到的相关评价指标可能因为数据获取很困难、计算过于复杂或含义不直观等原因而无法被采用。可操作性原则要求,制定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指标体系尽量做到条目简明,建立指标体系时要对影响工程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评价的主要因素,并给予清楚明确的表述。二是指标要可测量,即与项目指标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获得信息,得到结论。

3.6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评价对象复杂,有些问题难以量化,有些问题如果不进行量化又难以说明问题。因此,在评价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时应综合考虑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遵循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尽量以定量分析为主。对定性指标要明确其含义,并按照某种标准赋值,使其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指标的性质[9]。

4构建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内容

课题组根据构建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评价指标的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10],构建了一个由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十个二级评价指标和八十个三级评价指标组成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评价指标是根据审计项目开展的时间先后阶段划分为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终结三个阶段;二级评价指标是根据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划分为审计立项、委托审计机构的选聘、审计合同、审计资料、实施方案、业务操作、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审计成果文件、审计档案、回访与总结十个指标;三级评价指标是对二级评价指标的具体细化,有八十个评价指标,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11][12]。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初步确定后,我们还采用德尔菲法,广泛征求湖南恒信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北京金马威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华寅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天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多家建设单位专家的意见,最后通过湖南省审计厅内审协会、湖南省建设厅造价协会等管理机构的专家论证[13][14][15],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和确认,对每个指标的分值的权重进行了修正和确认,其中审计准备阶段的权重占15%,审计实施阶段的权重占70%分,审计终结阶段的权重占15%,各评价指标及分值如下表:

5结论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是评估全过程审计质量的依据,选择和确定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力求做到系统、科学、相关、客观,构建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相关性、全面性、科学性、重要性、可操作性、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理论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实际的可行性。本课题的研究通过采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德尔菲专家论证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分值,使评价指标涵盖了全过程审计的各阶段、各方面和各层次,权重及分值的取值比较科学、客观、合理,建立的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十个二级评价指标和八十个三级评价指标组成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既科学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采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审计质量,能把有关审计工作质量的问题用数据来表达,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分析,用数字形式来表示和反映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工作质量,能准确地评价审计项目和审计机构工作质量的优劣,使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能更直接地发现工程审计单位所存在的工作质量问题,区分不同审计机构的工作质量,以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和促进审计机构的自律,并有利于树立审计机构的品牌和声誉,使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FamaeF.efficientCapitalmarkets:aReviewoftheoryandempiricalwork[J].JournalofFinance,1970,5:38-417.

[2]wattsandZimmerman.agencyproblem,auditingandthetheoryoftheFirm:Someevidence[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83,26:613-634.

[3]DeangeloLe.auditorSizeandauditQuality[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81,12:297-322.

[4]FracisR,wilsonsa.auditorChanges:aJointtestoftheoriesRelationtoandauditorDifferentiation[J].theaccountingReview,1988,4:14-19.

[5]DavidHay,DavidDavis.theVoluntaryChoiceofanauditofanyLevelofDuality.2002,2:45~49

[6]Ronalda.Davidson.anoteontheassociationbetweenauditFirmSizeandauditQuality[J].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1993,9:479-488

[7]CliveS.Lennox.auditQualityandauditSize:anevaluationofReputationandDeeppocketHypothesis,1999,9:779-805

[8]杨明亮,黄东明,丁红华.新校区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审计探析[J].中国审计,2011,2:48-49

YanGming-liang,HanGDong-ming,DinGHong-hua.analysisofthemanagementauditinthewholeprocessofconstructioninthenewcampus[J].Chinaaudit,2011,2:48-49

[9]易丽芳.我国独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13

YiLi-fang.Studyon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independentauditquality[D].HunanUniversitymaster'sdegreethesis,2006:10-13

[10]李金华.模糊数学方法与统计赋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0:34-38

LiJin-hua.FuzzymathematicsmethodsandStatisticalweighting[J].theJournalofQuantitative&technicaleconomics,2000,10:34-38

[11]王英姿.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wanGYing-zi.StudyontheCpaauditqualityevaluationandcontrol[m],Shanghai: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press,2002

[12]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YeShao-qin.StudyontheChineseCpaauditqualityoflistedcompanies[m],Beijing:ChinafinancialandeconomicpublishingHouse,2004

[13]刘爱东,赵金玲,李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0,4:21-27。

LiUai-dong,ZHaoJin-lian,LiJie.ConstructionoftheauditevaluationindexSystemfortheperformanceofFixedassetsinvestmentsproject-BasedonChineseexperiencesempiricalStudy[J].accountingandFinance,2010,4:21-27。

[14]李琳.我国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6-28

LiLing,Studyon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auditqualityintheaccountingFirm[D].wuhanUniversitymaster'sdegreethesis,2004:26-28

[15]胡丛宝.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会计师,2008,7:55-56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7

关键字:基建施工管理安全质量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infrastructureprojectintegrationmanagementofsafetyandqualityinformationsystem

ZhanYunteng1.2

(1.northeeastDianliUniversityDepartmentofinformationengineering.JiLin132012;2.tianJinChengXipowerSupplyCompanyofStateGridtianJin300000)

abstract:SummarizesthetianjinwestDivisionsafetyproblemsofqualitymanagementinrecentyearsin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experienceandtheexistingcompany,expoundsthepresentsituationoftianjinwestBranchinfrastructureprojectconstructionmanagement,furtherimprovethecompanycapitalconstructionengineeringsafetyqualityintegratedmanagementsystemisdividedintothewestoftianjin,tostrengthenthemechanismconstructionoftianjinwestBranchconstructionengineeringsafetyqualityintegrationmanagement,soastorealizethestandardization,thecompanysafetyandqualitymanagementofwesttianjinpowersupplybranchofthecomprehensive,informationization,processstandardization,standardizationanddiversification.

Keywords:thecapitalconstructionmanagement;Safetyandquality;Constructionprojectintegrationmanagementofsafetyandqualityinformation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为深入贯彻天津市电力公司发展战略和适应“十二五”电网建设高速发展的形势,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在全系统实施“三集五大”体系工作中“大建设”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部署,按照电网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程序和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工作方向,秉承“细实”的工作理念,结合城西电网建设实际,近些年,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将工程的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各种会议上,国家电网领导不断强调各网省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工作。

1电网基建工程管理当前存在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日益提高,但我国电网基建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发展相对缓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建设的依赖性很强。现在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建设主要依赖施工技术人员,项目没有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所以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没有提供保障;

(2)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缺乏监管力度;

(3)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在基建工程中,一方面是一些管理人员自身不负责任、不清楚自己的管理职责、存在惯性思维、抱有侥幸心理,法律意识淡薄而使管理成为一句口号,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埋下隐患;另一方面是管理办法的实施没有到位,而导致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

(4)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管理资质和管理经验。电力基建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果重在管理,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在基建工程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员可能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资质,或其本身空有理论而没有管理经验,更有甚者既不具备管理理论又没有实际管理经验。这样的管理必然会给基建工程埋下质量和安全隐患;

(5)电力基建工程的合同纠纷。在电力基建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发生各种合同纠纷、合同违约屡见不鲜,其直接原因就是盲目签订合同、不合理签订合同以及合同本身不完善存在歧义或漏洞,在签订合同时存在相互隐瞒欺骗,在履行合同时钻法律空子偷工减料。

基于上述原因,将安全、质量预案根据实际工作科学进行合并,形成一体预案管理模式,并且规范依据文件列表及内容,加强对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在安全、质量工作方面的管理,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考核办法,为构建适应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要求的大建设体系,提高电网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提升建设管理效率与效益提供保障。

本课题在《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及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框架的指导下,结合天津城西分公司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和基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化、规范化发展要求,将质量、安全一体化预案内容与天津市电力公司基建部已经梳理完成的工程建设标准化节点内容相结合,将安全、质量的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建立健全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再造,设计并建立一个基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生命周期过程全程化、关键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环节在控实时化、安全、质量档案规范化、审核工作流程化,以及建设制度、技术规范全员培训落实的新型基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本课题在实现电网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全面化、信息化、流程化、规范化、多样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电网基建工程管理系统相关概况研究

目前国内外相关行业对于基建工程安全和质量一体化预案管理和依据性文件标准库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标准不明确,造成各个网省公司难以有效管理各个参建单位在安全、质量方面的工作。

在国网公司范围内,基建工程的一体化管理虽然时有提及,但依然缺乏明确的制度指导和实施办法,也还处于研究摸索阶段。

目前在基建工程中,进度、造价、安全、质量、技术五大专业中,安全和质量的管理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型可以参考。

2.1研究意义

对当前的基建工程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重点对于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现实情况。广泛收集基建工程中安全质量方面的频发问题,结合当前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组织行业专家和基建工程管理内部人员,结合前期的调研分析成果和同行业的有益做法,形成一套切合实际的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并按照公司要求,组织进行培训课件的编写,制定培训和推广计划。

分析目前在建项目的安全、质量预案所引用的依据性文件,形成文件列表,结合天津地区地址情况和气象情况,形成适用于整个天津地区的依据性文件资料知识库,广泛收集各个参建单位的意见,形成最终版资料知识库。

2.2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总体原则及设计目标

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是:为了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按照“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和“四个服务”的总体要求,充分结合天津电力公司的实际,符合天津城西分公司的发展需求,深入贯彻落实“三更两全一强”的建设思路,在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基于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框架的指导下,结合天津城西分公司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和基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化、规范化发展要求,进行城西供电分公司质量安全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将质量、安全一体化预案内容与天津市电力公司基建部已经梳理完成的工程建设标准化节点内容相结合,将安全、质量的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建立健全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再造,提升对安全、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逐步建立基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生命周期过程全程化、关键工程安全、主梁管理环节在控实时化、安全、质量档案规范化、审核工作流程化,以及建设制度、技术规范全员培训落实的新型基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天津城西供电分公司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全面化、信息化、流程化、规范化、多样化。

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应满足以下设计原则:通过统一组织搭建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工程建设关键安全、质量节点的信息化管控,强化建设管理纵向各层级信息的双向互动以及与其他业务之间的横向共享,及时掌控在建工程安全、质量的信息和最新进展动态,切实提升管理效率,持续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公司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3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框架

城西公司领导提出依靠信息化的手段解决管理人员过少的问题,“用电脑帮助人脑,用电脑约束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流程,细化管理细节,增加管理维度,使基建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真正完全落地,全面保证设计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完全按照业主项目部的要求开展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天津城西分公司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和基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化、规范化发展要求,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框架

3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

3.1主要的系统技术介绍

(1)系统架构的研究:拟采用三层架构,将系统分为Ui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目前三层架构的思想已经很成熟。研究三层架构,有助于理解系统架构。

Struts+Hibernate+Spring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开发网站的主流架构,本系统拟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的思想,将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整合在一起;拟采用Struts2框架来解决用户接口层,及其与后端应用层之间的交互。即,控制层由action类进行请求分发,并执行相关的业务处理。然后将控制权交给JSp,读出数据,数据持久层拟采用非侵入的oRm框架Hibernate,并通过使用javascript实现验证,同时达到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2)数据库的设计以及优化:针对数据库的设计,结合实际的应用以及理论知识的要求,设计出满足需求的数据库,并且,针对后期的维护,拟从查询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来探讨数据库的查询的优化方法,例如在模糊查询中是否使用索引,以及建立索引之后的效率会相对于没有建立时的不同,需要深入的研究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

本系统拟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2005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Bi)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microsoftSQLServer2005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

(3)用户体验和界面的友好性研究:本系统拟使用ajax,jQuery等技术和JavaScript插件,来提高用户体验和用户交互性。对于与用户界面以及操作方面进行研究,让界面更加美观,操作更加人性化,提高用户交互性和用户体验。例如用户操作成功之后自动跳转,减少用户的操作次数。

(4)网站安全性研究:为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造成合法用户的损失,拟加入一些过滤技术,加密一些字符内容或者某个网页(如用mD5算法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

(5)用户权限研究:系统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权限,然后将角色授予用户。从而达到权限的安全,用户权限分配合理。

3.2系统软件架构

目前三层(多层)体系结构是数据库应用系统构架方案的主流,如图3所示。数据层(DataService)、应用层(BusinessLogic)、展示层(presentation)应为三层应相互独立,保证其高聚合,低耦合的软件特性。展示层负责与用户交互并把相应请求通过调用中间层的组件传递给应用层。应用层的组件通过SQL等方式向第三层的组件提出资源及其他数据请求并执行具体的事务逻辑[5]。

图3基建工程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系统软件架构图

3.3系统硬件架构

应急管理系统应保证其安全性,高可靠性和具有高性能的软硬件以便日后进行扩展。应能方便查询可用人力资源、应急物资、工程车辆信息等的要求。系统物理架构类型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终端/主机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底层平台硬件应包括电源及应急后备电源、应急通讯系统,视频图像监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基本应用的网络服务器及其硬件设施。其中应急通讯系统在应急救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通讯网时应以环网为主,或应用电网系统中已有的光纤通信网,尽量避免无线公网通信,以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4结束语

从21世纪的整体趋势来看,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将会进一步将数字化数据的信息应用在项目的全过程,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各个过程均起到核心管控作用。同时随着国网公司基建工程业主、监理、施工三个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深入,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主要体现在各参建项目部数据录入的及时、准确、完整性三个方面)也已作为对参建项目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不难预料,今后五年内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应呈井喷态势,只不过都需要在其自身管控的广度与专业深度之间找到平衡而已。

参考文献

[1]毛鹤琴,张远林.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李慧民.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田元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孙卫琴、李洪成.tomcat与Javaweb开发技术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曾云飞.基于Struts框架的电子政务研究和实现[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6]王路群.Java高级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7]常晋义.管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雷万云.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9]刘瑞廷.信息管理实用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张亮.电气安全[J].电气工业,2005(10)

[12]RobertJ.ellison.Securityandprojectmanagement[Z].CarnegiemellonUniversitySoftwareengineeringinstitute,2006

[13]ChrisHendrickson.projectmanagementforConstruction[m].prenticeHall,2008

[14]LayneK,Lee.Developingfullyfunctional.e-government:afourstage.model[J].Government

informationQuarterly,2001(18):122-136

[15]SangYi-Shun.theadoptionofelectronictaxfilingsystems:anempiricalstudy[J].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2002(20):333-352

[16]paultJaegeLBenShneiderman,KennethRFleis-chmann,eta1.Communityresponsegrids:e-government,socialnetworks,andeffectiveemergencymanagement[J].

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007.31(11-12):592-604

[17]薛明,李红燕.一种基于模板的管理web页面用户交互表单的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3):473-479.

[18]肖文峰.通用表单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时代,2005,1(06):25-27.

[19]程建霞,杨波,孙丽达,王小唯,潘启树.基于稿件管理数据库信息共享的表单批量输出方法[J].编辑学报,2004,1(03):190-191.

[20]刘鸿洋.项目管理方法在XY公司Stt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23-34.

[21]K.KnollandSJarvenpaa.informationtechnologyalignmentor“Fit”inHighlyturbulentenvironments:theConceptofFlexibility[Z],proceedingsofthe1994ComputerpersonnelResearchConferenceonReinventing18,1994:1-14,

[22]G.Fakas,aandB.Karakostas.workflowmanagementsystembasedonintelligentcollaborativeobjects[J].informationandSoftwaretechnology.1999,41(13):907-915.

[23]LeymannF.workflow-basedapplications[J].iBmSystemsJournal,1997,36(1):102-123.

[24]乐勋.基于表单化管理的电力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J].电子世界,2011,1,(12):32-34.

[25]陈厚勇,冯朝柄,肖舜富.采用过程方法建立和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J].中国质量认证,2002,2:27-31

[26]陈雁.浅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0,06:191-192

[27]许晓华.从质量管理到项目管理一论质量管理体系与项目管理体系的关系[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04:56-57

[28]wilkinson,G..,Dale,B.G..integratedmanagementSystem:amodelbasedontotalqualityapproach[J].managingServiceQuality,2001,318-330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8

关键词: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整合;价值工程;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industry,constructionengineeringtestinglaboratoryaspartoftheprojectqualitysupervision,playsaimportantrole.alongwiththeincreaseofbusiness,howtoimprovetheefficiencyoftestinglaboratoryconstructionproject,howtoimprove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testlaboratories,toreducethecumbersomeprocessbecomeneedsofresearch.Constructionengineeringtesting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purposeisguaranteedtoconstructionengineeringtestinglaboratoryqualitysystemnormaloperationconditions,asfaraspossibletoreducelink,improveefficiency.thispaperbeforethematerialandexamplesoftheconstructionoftheproposedprojectstesting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functionintegration,againusevalueengineeringmethodtoevaluatethefunctionofchoice,andfinallydeterminedthateconomicandreasonablefunctionscheme,forthelaboratoryqualitysystem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informationconstruction.

Keywords:constructionengineeringtestinglaboratory;Qualitymanagementsystem;informationmanagement;Functionalintegration;Value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本文是针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分析研究。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成为目前实验室业务大增的情况下,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有效的整合和评价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相关功能却一直是薄弱环节。

1.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整合

根据一般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的所有功能,把文件管理、组织基本信息、方法标准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质量活动管理、资质申报管理、内审管评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监控、质量改进功能结合到一起,并根据一般实验室质量体系职能分配情况和实验室本身质量体系岗位职能权限来设置本站质量体系信息系统中各功能涉及人员的权限。【1】

2.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评价选择

(1)确定功能系数

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系统功能整合后,在本建设工程实验室范围内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对所有功能设置权重,对所有功能进行评价选择。

根据询问总经理、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研究所所长、设备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通过两两比较对所有功能的重要性作出设置各功能权重,如“文件管理”比“组织基本信息”重要,就“文件管理”得1分,“组织基本信息”得零分,各功能得分累计加1得出修正值,得出各功能项目的权重和排名。

在全公司相关人员范围内发放问卷调查,评价考虑因素参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DBJ/t15-45-2005的评价原则:

a科学性:该功能是否简化目前纸质程序;该功能是否使得岗位职责设置是否更为清晰;该功能是否方便任务传达;该功能是否必要,对本站来说是否经济合理;该功能是否安全保密。

B先进性:该功能是否使得过程受到监控,可随时抽样监督;该功能是否具有持续改进的质量体系;

C开放性:该功能是否适合现代化市场的需要,有扩展空间;该功能是否增强了资源共享、合理搭配。

根据评价平均分和权重的乘积,对建设工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系统功能进行排名,此排名正是每个功能对实验室的重要程度和适应性,此功能系数可以作为功能选择的重要评价。

(2)确定成本系数

根据软件公司对每个功能给出了报价,比如:“文件管理功能报价1500元占总成本2.5%,0.025就是此功能的成本系数”。依次确定各功能的成本系数。

(3)确定价值系数

运用价值工程分析:V=F/C,如果价值系数V接近于1,说明功能和成本在比重上是比配的;如果V小于1说明,成本比重大于功能比重,作为考虑首先削减的功能;如果V大于1要具体分析,看其是否存在不需要的功能,应去除,或者功能比较重要,考虑是否适当增加成本来;也许本身成本低廉,就不需要考虑增加成本。

运用最合理区域法分析价值系数,对于那些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较大的功能,由于它们改善功能或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对全局的影响大,从严控制,不应偏离价值系数标准线(V=1)太远;而对于那些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较小的零件,因其对全局影响小,功能改善或成本降低的潜力不大,可从宽控制,允许偏离V=1的价值系数标准线远一些。

到此,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完成构建。

3.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对建设工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功能整合和评价的研究,能给建设工程实验室和建设工程行业管理机构以参考。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信息化工程研究还有很多研究空间,如何提升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效率,提高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是研究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杨海鹰潘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毛义华《建筑工程经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孙玉澄《简谈实验室、检查机构的评定工作》现代侧来那个与实验室管理2009年第3期

管建华《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的开发应用》科技咨询2008.32

胡家群《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检测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9.5期91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9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指由建设工程中各参加主体和管理主体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的组织实施方式,也就是建筑市场中,政府主管部门、业主、承包商、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咨询单位、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在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各自的控制职能和作用。这种组织实施方式是由构成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制度所决定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有控制,保证达到预定目标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政府监管体系和社会监控体系这两大体系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有利保障。但是,尽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却未能和社会监督力量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仍有相当数量设立在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或与有行政隶属关系,客观上极易产生行政腐败,不利于工程质量责任的落实。

第三,政府监督工作陷于微观。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偏重于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而建筑工程相对于工业流水线产品特点的区别在于产品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材料设备多品种。单纯依靠质量监督机构的几次到位,难免使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受到约束,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正确的核验评定和控制。

第四,政府质量监督方式过于具体。工程质量监督内容要求三部到位,即地基基础、主体、装饰等三个分部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到位核验。重点是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工程验收及综合验收。为保证质量,一些质量监督机构甚至规定每月定期、定次到工地核查,施工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质量监督人员都要到位。这种过于具体的管理模式使工程建设规模和有限的监督力量间产生较大矛盾,从而影响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第五,工程质量监督范围过于狭窄。当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范围主要局限在施工阶段,仅仅依靠在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只能对施工质量起到监督作用。而对于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监督力度不够,这不利于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宏观的、全面的监督控制。

第六,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模式过于单一。原有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模式,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程均实施单一的,无区别的质量监督模式,不能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

第七,监理单位存在违规行为。目前,监理单位常见的违规行为有:越级监理,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单位名义承担监理业务,将监理业务转手给其他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虚假合同,卖图章,只收费,不监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推销建筑材料、介绍施工队伍,谋取非法利益;监理人员执业资格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监理资料不齐全、混乱,关键过程、重要部位、隐蔽工程未及时到位检查,签证不齐全;不严格按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对基础、主体工程进行评定、对竣工工程质量进行初验和评估。

第八,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不明确。大多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受政府委托,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个别机构是企业性质。因此,造成社会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执法地位认同度不高。

二、应当完善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措施:

第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专业基础教育和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把知识丰富、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吸引到监督管理工作岗位上来,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第二,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保障能力,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国际化和法制化。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经验,加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咨询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建设监理行为,实施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有效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和保险制度,培育有效的建设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并加强对市场主体要素的监督管理,推动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和监理咨询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转,充分发挥工程担保、保险和建设监理在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社会保障作用,全方位挖掘各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智能潜力,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第三,转变角色,恢复执法地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改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行政职能,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以经济和法律相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所有参与者实施执法监督。

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篇10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法律思考

一、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有关工程质量监管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相继完成了一大批高质量工程项目,质量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意识普遍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及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然而,2007年6月15日广东江门的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同年8月13日湖南湘西凤凰至贵州铜仁大兴机场的二级公路堤溪段300多米长的沱江4跨石拱桥坍塌事件再次说明:建设工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技术难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工程质量已从单纯注重安全性上升到舒适性、建筑节能以及全寿命周期质量等全方位的需求。工程建设的现状给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

二、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及其弊端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的法律依据最早可以追溯至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和1984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4]123号)文件。20多年来,围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增补、修订了大量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其中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法》和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对规范市场行为,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更为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目前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纵向管理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监督管理,它具体由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授权机构实施;横向管理是指工程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所建工程的管理。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仍有待完善。

1、法律法规不完善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一直是我国国家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的立法工作也一直为工程建设法规的立法重点。现行的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其中第六章即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建筑法》的配套法规之一,它对建设行为主体的有关责任和义务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此外,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发了建设行政规章及一般规范性文件。如:《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工作规定》(1985年)、《关于确保工程质量的几项措施》(1986年)、《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1990年)、《关于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规定》(1992年)、《关于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1995年)、《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2002年)等。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工程质量监管的实践仍面临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和对法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尤其是缺乏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性规定。这种立法现状致使监管者的监管行为缺乏外在制约,被监管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极易发生、、收受贿赂等违法犯罪现象,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监督管理机构权责不明确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仍存在着政府主管部门不作为、滥作为、运动员与裁判员角色经常混淆不清,工效不高和分割管理,封闭管理,政出多门的状况;首长(政府)工程,献礼工程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不按科学规律和技术标准,盲目组织施工,经常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抢工期赶进度,造成了许多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全国各地的各类开发区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大多存在较严重的各自为政,封闭管理,自行管理,管理不严,存在隐患等问题。

3、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

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一方面,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实行多部门多专业管理,政出多门,相互间职能划分不清,看上去层层把关,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职责不清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的扯皮掣肘,而且也给立法和监督执法造成了困难,还加重地方及企业负担。另一方面,统一的监督机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站由于其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均由当地管理,人员配备不尽合理,各地发展不均衡,导致对其有效监控明显不足。没有自上而下对其统一的管理机构,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4、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我国现有各类监管机构所配备的人员尚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首先表现在人员素质上,长期以来,由于编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中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素质参差不齐,与“既要对法律法规非常熟悉,又要对强制性技术标准非常熟悉”的要求甚远,级别较低的县级监督机构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其次表现在设备上,技术装备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监督方法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难以适应当前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亟待改进和完善。

三、对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为进一步改革政府质量监督工作,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几点法律思考。

1、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一些规定已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客观实际,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国务院2007年立法工作的意见已把《建筑法》列入“需要抓紧研究、待条件成熟时提出的立法项目”的133件之一。作为建筑法律体系母法的《建筑法》及与之配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对其逐步完善过程中,应对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和岗位资格等人员的行为做出法律规定,把一些相关质量责任主体依法纳入管理范畴,对工程合理使用期满后的质量确认以及使用中遇到意外损害后的质量确认建立相应法律制度,尽快构筑质量监管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法律法规及政府规章迫在眉睫。

2、转变角色,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产生巨大影响,对政府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法制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通过角色转变使政府监督机构恢复执法地位,承担监督责任,依法对所有参与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实施公正、威慑的执法监督,使各建设主体依法承担起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的有效落实,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大执法力度,整顿规范建设市场

监督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建立统一的执法实体。主要包括:一是对招标、投标弄虚作假,工程项目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和欺诈等违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依法建立承包商、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度,实现有形建筑市场与政府部门机构分设和职能分离;三是在贯彻落实《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和建筑工程竣工备案制度。工程设计审核和竣工备案应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委托国家认可的非官方机构(如协会或学会)进行;四是实行强制性的以承包履约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如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均应向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而保险公司则要求各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委托机构接受委托后,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投标开始,直到工程竣工,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送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并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建设中债务拖欠、责任不清等问题。

4、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依法行政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都很强的知识型管理工作。《建筑法》第14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政府的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举足重轻的作用。法律对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规定要求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技术专业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刘应宗、郭汉丁、孟俊娜:我国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转变[J].建筑经济,2002(2).

[3]黄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制的构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4]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m].法律出版社,2001.

[5]葛志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中国建筑,2003(4).

[6]冯淑萍: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措施[J].建筑工程研究,2003(11).

[7]韩志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使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李永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现状及应对策略[J].工程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