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1:22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重要的内容。学习古诗文对于学生语文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对古诗文的精髓以及魅力深入的体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够体会到当时古人的情感以及心理变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要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水平,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搭建古诗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将学生兴趣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上。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中,也才能够在多读多写,领会古诗文中的意境,体会其中的美景与内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介绍古诗文的出处,营造出当时的氛围以及情境,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和感染,积极投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可以播放古诗文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韵律以及节奏美。学习《观书有感》体会“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学习《清平乐•村居》,感受乡村的恬静、自得[1]。通过对古诗文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古诗文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2介绍古诗文历史背景,把握历史文化进步

古诗文都是以一定历史条件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古诗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的理解内容以及内涵,就需要明确古诗文作者以及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文化创作的背景有深入的认识。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中,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补充古诗文的背景以及内容,利用文化创作背景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学习《望岳》、《春望》等时,教师就需要向学生介绍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内心的变化。《望岳》是青年时代杜甫创作的,充满着激情与浪漫,将自己的朝气与雄心壮志表达出来。《春望》则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创作的,这时社会局势动荡,百姓疾苦,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李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创作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李白身处盛唐时代,作品比较豪放,而杜甫的作品大多出现在安史之乱之后,社会极为动荡[2],作品中大多忧国忧民。通过这种对比方法能够让学生明确历史背景会影响到古诗文的创作,对传统文化也有更深的认识。

3创设教学情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说教,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走入古人的内心中,对古人的思想情感等更好的体会与感受,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古诗文创设相对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回归到古人的生活中,感受古人的情感以及思想,并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进行树立。比如学习《渡荆门送别》时,理解诗意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李白仗剑出川入手进行分析,对李白背井离乡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难舍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让想一下,如果今后自己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求学,会是怎样的情形,学成之后又将怎样回报家乡和社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更加热爱家乡。

4强化学生主动性,自主学习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精神,在学习中积极合作、自主探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习能力。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材料,风俗习惯、饮食特点等。再如学习《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时[3],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关于重阳节的相关素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认识。

5提高教师素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加强文化的传播,教会学生做人。只有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师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好教师。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强化自身的修养,注重自身气质以及人格的提升,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古诗文中发现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处于文化氛围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让学生形成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价值。如学习《口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口技表演者的技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文中包括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初中学生的学习以及认知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稳步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栗冬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6,08:54-55.

[2]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6-17.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2

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色色考试。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三、加强教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在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就要从自身认识到什么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華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又例如: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诵读、写作等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求让学生们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的经典。

五、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文化来源于生活更实践于生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来一辈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所以,我们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其相关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等,让学生知道这些习俗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都有体现;在中秋节的时候,组织学生赏月吃月饼,并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诗文的熏陶。在端午节的时候引导学生查询端午节相关的资料,了解屈原、伍子胥的事迹,用这些有趣的活动来让学生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六、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在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如果要得到良好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现有的教学理念,清楚地认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良好处理的三个关系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在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而教师更应当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初中语文教学的主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目标。教育中要想充分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应当良好地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突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初中语文学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完美地结合了其人文性以及工具性,新课标全面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涵,充分展现了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断突出学科的人文性却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将语文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二)注重自主性同时不能放任自流

教师不仅应当充分地保证课堂教学的基本进行,同时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务必秉承自主学习的理念,采取有效的实施,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主导相结合。教师要有效地安排课堂时间,既能充分教授知识,又恰到好处地给予学生自主时间。这样既保证了授课质量又保证了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

(三)注重探讨学习,但不能无度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实施探究性教学。而所谓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当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探究语文知识与探究科学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当讲求科学,如果仅仅是进行随意的实践探究,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因此,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针对文本进行深层次探究,以此来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转变观念提升质量

(一)教材与教师很重要

在传统观念中,教材很重要,教师如果能将教材讲好,那就是好的教师。但其实教师才是教学质量的关键。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转换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学生只能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失去了人文教育的意义。传统教学观念将教师放在了教育教学的中心,忽略了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学习中没有冲劲,没有激情。因此,在新课改中,教师应该改变这样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在学习中主动学习知识,对学习充满激情,进一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

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着不同的天赋,在每一个领域的才能与智慧也是不尽相同的。只要学生能有效发展自身的优势,那么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

(一)鼓励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

每个人都是好胜的,都有着成功的欲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答案,并体会成功的。因而,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得时,教师应当积极的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让学生充满自信的力量。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体会自己的成功,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希望。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更能有效提升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学生角度出发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是否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堂语文课,可能是索然无味、毫无乐趣的,也可能是师生有效互动、情趣盎然的。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为学生创造机会,充分利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分每一秒,就能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教师要不断更新现有的教学理念,清楚地认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初中语文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齐米.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路分析[J].山西青年,2013(24).

[2]刘长会.让作文回归生活[J].文教资料,2013(19).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4

摘要:在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人们加强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关注。中学语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和教育事i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为此,结合人教版初中七、八年级语文教材内容,对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深化改革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现代语文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为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发展现状,实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从而满足新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采用的是大纲教案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听讲。这种生硬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也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为此,迫切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一、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较低

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学习兴趣低下。

2.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

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不懂得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调节课堂学习氛围。

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转变语文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在课本上,而且需要教师改变原有完全遵从课本的教学模式,确定语文教学新思路,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将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实现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感性认识。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的欣赏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化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对《观沧海》的学习。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讲解诗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有关观沧海的图片,在学生观察图片的时候,教师向学生介绍曹操到沧海时他自己的状况,之后再借助诗歌的伴乐朗

诵,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带入诗歌的美妙境界中,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后,教师跳出诗歌本身的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境界,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拓展,让学生从自身生活体验领会曹操博大的胸襟,并对照反省,思考自己的胸襟如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欣赏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必要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课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入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害怕天黑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通过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纷纷思考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学生思考之后和周围的同学展开交流。在此之后,教师正式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

3.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开始注重合作、

探究的教学方式。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语文学习的重难点。比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再别康桥》的学习中,在学生了解了诗歌的内容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柳树”所代表的意向,通过合作交流丰富诗歌文化内涵。“柳”的谐音是“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杨柳代表的是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杨柳”在《再别康桥》中的应用,结合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背景,可以看出这首诗歌表达的是作者和新婚妻子依依不舍的情感。学生的自主化语文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此,在倡导语文教学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需要语文教育人员为学生营造交流合作的自由化语文课堂,在交流合作中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发展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师需要尽快适应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潘美君.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渤海大学,2015.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5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学谈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地区壮汉双语学校教学初探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层次民族学生中职语文教学思考西班牙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方法探究利用电教媒体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的汉语文教学心得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隐性备课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浅议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激趣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探索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浅谈新课改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初探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双语文教学类型探析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双语文教学类型探析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板永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本文在学习和借鉴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双语文教学类型划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对我国两大傣族聚居区的云南省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在学校教学中开展的具有代表性各种傣汉双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类型化探析;同时也试图通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傣汉双语文教学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寻发展之路的概貌呈现,为今后在学校教学中傣汉双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开展提供路径参考和启示。【关键词】民族地区学校傣汉双语文教学类型【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24-03

双语文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语言教学活动,目前我国双语学界对双语文教学类型(这里的“双语”是指少数民族语和汉语)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成熟和统一的理论成果和观点,对认识和分析当前我国双语文教学类型的发展阶段和类型的划分,大多借鉴于英美等国外学者对双语文教学类型划分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在学习和借鉴现有的国内外双语教学类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对我国两大傣族聚居区的云南省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在学校教学中开展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傣汉双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类型化探析,同时也通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傣汉双语文教学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寻发展之路的概貌呈现,为今后在学校教学中可持续开展傣汉双语文教学提供路径参考和启示。

一保留式的傣汉双语文教学

该类型目前在我国双语文学界,学者们根据不同的认识和研究角度及发展阶段等,大致又可以称为保存(持)型、传承型、单语教学计划、扫盲式等双语文教学类型。该类型是尊重和允许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母语接受教育,其目的是保护和保留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防止其语言逐步衰退甚至消亡,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确认少数民族群体在一个国家中的权利地位,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和历史文化,并体现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

1.扫盲式的傣汉双语文教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中首次明确了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关系,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出台鼓励和开展学校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方针政策和教学计划方案,使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范围史无前例地得到了扩大。随着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增强,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有本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了建立在语言平等交流和互相促进基础上的双语文教学格局。我国民族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双语文教学呈现出了以主要学习和使用民族语文的同时兼学汉语文的办学特色。

傣族民族文字历史悠久,但其使用范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窄,而且老傣文的文字体系还不完备不规范,科学性不强,存在难识、难辨、难写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我国语言文字专家学者对老傣文进行了改进。这时的学校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推行改进后的新傣文字,开展新民族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用新傣文编写扫盲教材和通俗读物,以扫除本民族青壮年文盲和在少年儿童中教学新傣文为主。社会上一时兴起了推广新傣文的文化补习班、速成班和夜校等办学高潮。在学校学前和小学教育中,开设了用新傣文授课的民族语文课,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机构用新傣文翻译了一部分小学汉语文、算术等课程的教材,供少数民族学生教学使用。这类型的双语文教学主要是基于本民族文字的学习和传承。这类教学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傣族语言文化传承,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傣汉双语文教学打下了基础,但这类型的双语文教学往往只强调学习本民族语文,不注重汉语

文的学习,在不同程度上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升学等造成语言障碍。

2.传承式的傣汉双语文教学

传承型的傣汉双语教学是指在以傣族学生为主体的汉语文基础比较好的乡(镇)村级中小学中,推行“双语文化传承教学模式”。西双版纳州在民族小学五、六年级中每周加设2~3节傣文课程。在初中二年级至三年级每周加设2节傣文课程。各县市民族中学要开设傣文选修课程,以达到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德宏州则在傣族学生较为集中的民族小学3~6年级中开设每周2课时的民文课,通过民文课堂让民族学生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类型的双语文教学在如何做好学习和传承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较符合我国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体制和素质教育要求及民族地区的教育实际,适合地方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目前傣汉双语文教学中比较有特色的教学类型。

但是由于缺乏完整的教学体制、有效的监管和科学的考核标准,该类型的双语文教学基本都是在小学阶段进行,而且课时有限,教学体系零散,民族学生很难系统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各地基础教育在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在开展传承型傣汉双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应付心态,随意性比较强,甚至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为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取消此类双语教学课程。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6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如今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新课标方案以研究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现状、转变以及前景趋势。其目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主导,强调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学生成为课堂中心的作用,创造出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不拘泥于教材并且要超越教材,使学生得到发展能力上的升华,以达到真正的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一、概述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现状

我国的新世纪教育改革开展已经小有时日,当今新一轮的初中教育改革亦筹备启动。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新课标的理念必将更加深刻地走进教学。新课标对初中语文的新要求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可见新课标是一场综合性的全面改革。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力度,并且新课标的出台避免了知识的单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感知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初中语文新课标探究性学习现状

全面且个性地培养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纵观我国的教育发展,多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应试影响,人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受教育时间长,不过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学习的语文学习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机械的记忆学习并不能得到学习能力。这样的状况会日益偏离素质教育,很难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转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能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教学,等待和默默接受是不能够使学习达到主动追求知识所能达到的作用的。显而易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发思维的有效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从语文学科中选择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创建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方法

1.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联合国曾经提出,“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因而,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变无趣为有趣,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变活,做到真正地生活化,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生活体味,从内而外地有欲望来表达自己。学生一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样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对教师课堂气氛的合理烘托还是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是可以发挥出极大作用的。

心理学中提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进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适当提示,学生继续思考,这时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

2.既要重视课内引导,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导学生积极查阅工具书,每天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设计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尽管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需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以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提出疑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时就要求教师适当适时地交代给学生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教师可以提供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给学生加以补充来扩大知识面,并且强化刺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既要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科学地加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把学生从枯燥无趣的语文“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必然会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探究性潜质,并且现代教学手段的确可以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当代的初中生对现代科技前端有着极大兴趣并且掌握得比较扎实,教师可以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和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4.

[2]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04.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7

摘要: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的许多弊端得到消除,但不可否认,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对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个人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误区;教学观念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初中语文教学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创新,以充分发挥初中语文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正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予以改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和自身能力的不足,教育观念落后,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局限于考纲,只把与考试相关的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忽略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语文丧失热情,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此外,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存在部分教师课堂准备不够充分、讲课内容模仿或照搬教学参考书等问题,这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足

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过程,仅靠“粗放式”教学下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学生也盲目追求考试成绩,急于求成,只关注语文知识,而忽略了去感受语文的内涵与美感,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此外,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只注重教学的整体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虽然保证了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却不能保证各个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掌握课堂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各种问题和困惑的累积将影响其学习语文的目标和方法。

3.缺乏课堂交流和互动

受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主导作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讲授教材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教师对学生一对一式的提问。这就使得语文课堂过于枯燥和呆板,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投入到其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且,学生一味机械、被动地学习和自我表达的缺乏使其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只按照自己的n程计划传授内容,不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见解,脱离了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容易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抵抗情绪。

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误区的改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充实语文课堂。此外,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借鉴和学习初中语文的教学经验;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唤起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课堂内容,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给学生带来新的课堂体验。

2.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居于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这样往往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改善这一局面,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应该重新确定师生的课堂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见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应当从不同学生的表达和反馈中了解其思想和水平,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正确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

效果。

3.进行启发式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重新整合课堂教学资源,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探究的观念引入课堂,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设置不同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行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和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应当将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贴近实际,在实践中感受语文,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正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误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主、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推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8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主体教学改革

前言

新课标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如何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常规化地成为一种教学模式且能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务实与高效呢?这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与不断“吾日三省吾身”的现实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小组合作学习的政策与理论依据

现行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分目标”明确强调: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要提倡“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综合性评价应着重“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在阅读课程的学习中,“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在写作课程的学习中,要“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其“实施建议”也重点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凡此种种,都为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政策的依据与科学的理论蓝图,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正确方向。

2.小组合作学习的客观现实性

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好交往、重友情,容易对同龄人,特别是知己流露真正的思想。这就为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利用同伴教育效果更好。古人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兵教兵”就是很好的同伴教育,也不失为可知“鱼之乐”的好办法,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符合校情。历来用传统教学模式组织语文教学的成绩都不怎么理想。那么,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也许就是一个转机。

3.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价值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践行科学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法则的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学生平等参与并充分表现、主动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巩固与个体人格受到尊重。同时,其注重体验和探究的思想还不谋而合地符合着伟大的狼性教育法则;“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瓶颈

尽管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春风劲吹,但传统教育的影响依然残存且或大或小地钳制着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或推行进程。

1.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还是不能完全走出传统教育的魔影,仍然倾心于自身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全面、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板书的设计是否漂亮,却很少换位思考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与学习过程,很少考虑学生主体地位的如何巩固、学生的个性在阅读课程中如何良性张扬、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稳步提升等等。

2.“左”的激进思想制约。教师在摒弃了传统的忽视语文人文教育功能的观念之后,现实的小组合作学习又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一味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而忽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落实、积累与必不可少的训练;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忽视对其自学、自思、自练、自背与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讨论、合作阅读、合作写作的适时指导和有序指导,犹如“放羊”;一味强调人人积极参与合作、组组互动地竞争合作,而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无助于学生的精心品读、静心感悟或尽心玩味。

3.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欠缺。有的初中语文教师由于疏于理论学习而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不深不透,以为合作学习即是简单的“小组议论”、分组朗读,而未从所授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本班学生个体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过度“合作”的现象大有存在;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模糊,对“学困”层次学生的参与度重视不够、对学生的合作技能传授不够,对学生的分组有欠合理,对合作中的分工有欠明确等。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思路

初中语文教学的反复实践及其经验教训促使我们不断反思并深深地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苟日新,日日新”,由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深化改革。

1.强化理论学习,科学指导合作

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作为“导师”“导演”的教师理应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深入领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切实关注初中学生的个体生理、心理和学习水平的差异,积极倡导和推行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正确处理好合作探究学习与夯实基础知识的关系、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分组与合作中的分工,力争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人人平等地积极参与收获;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诸如积极发表意见、组内小声交流、尊重他人发言或意见等),培养良好的合作技能,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其在有趣的语文合作学习活动中学习语文;尽可能寻找和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同讨论,共同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要采用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方式,诸如小组内学生讨论、小组之间辩论与师生之间互问等。

2.悉心精心备课,务实设计合作

为了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务实高效,教师务必要悉心精心备课,吃透教材,精心选择合作探究的课题,设计好整个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要依据教学三维目标、内容、重难点等因素合理地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学习现实水平的最佳合作学习方法,精选合作探究的内容,划分好学习小组并根据组内学生的层次安排好相应的探讨问题。例如,在合作学习背诵《卜算子・咏梅》的过程中,可做出如下课程设计:(1)每4个学生分为一组,每组设立一位小组长,每个小组内的1号和4号、2号和3号结为对子。(2)组内学生利用早读或课后的时间互背、互默、互改要求背诵的内容,最后由小组长或老师在课堂上统一检测背诵的内容。(3)由浅入深地布置2个题目,先个人思考再组内讨论:诗人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句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时为何要多次提到春天?(4)运用激励机制:把每个小组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捆绑评价,例如,全组过关则本组每人奖一个笑脸;本组内有一人错一字则全组每人抄写相应内容一遍,以此类推。(5)让各小组制订本组的学习与纪律奖惩措施进行自我管理。

3.精诚合作探究,确保目标落实

合作是探究的基础,探究是合作的目的。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中的教师务必要落实好合作学习的每个环节,要鼓励学生利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在合作中讨论与争论、辩论与辨析,在乐中合作探究,在练中感悟真谛,确保合作探究的教学问题的顺利解决、教学内容或任务的有序完成。诸如,在《望岳》的合作学习中,可采用以下流程:(1)分组。(2)布置思考题:该诗中的“割”字用得恰到好处,其好在何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展示:根据导学案内容,引导学生展示探究内容。(4)点评:小组代表点评,并让学生补充、质疑;教师根据生成情况进行点评,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引导。(5)激励方式: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小组的板书情况对小组加分,根据学生点评时的表达与表现状况或思考程度对该学生所在小组进行加分1~5分不等;根据得分的高低,每堂课奖励前两名的小组,第一名奖2个笑脸,第二名奖1个笑脸。历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结束语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在深入,我们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探索之路也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教学现状任务型教学实践

初中是学生成长成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学生无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会产生本质上的重大飞跃。在生理方面,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成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在心理方面,能够更深度地明确自身的责任和理想。因而,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着重要作用。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未能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学习中,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教学步骤: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用听觉感受课文;听音,识图;听音,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按照这样的步骤上课,学生在课堂上非常循规蹈矩,总是被牵着鼻子走。老师吩咐学生做什么,他们就直接做什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然而这样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如今初中的英语教学内容大多以整体上理解知识为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难以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学习是听、说、读、写共同作用的过程,教学形式应该是积极精彩的,然而现实中的初中教学并非如此。

2.教学过程创新不够。

当今时代,创新能力是人们追求新知识的能力的体现。传统教育体系中,中国的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一味地追求应试能力,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创新能力是人们利用自身的思想、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时代精神的精髓;当今国家、社会、人们的竞争,早已变成了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在提升课堂效率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创新逻辑和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全方位的发展和成熟。

二、英语学习和任务型教学实践结合的途径

1.教师设计英语教学的过程。

初中英语课程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要使得学生能够在老师适当的引导之下进行学习和接受知识,将传统的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真正会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动口讲解、动手写作,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兴趣,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自身的能力,为以后学习良好的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尽量避免传统教学方式中单一的教学方式,而且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采用“任务型”教学实践的方法。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自觉地划出课文的难点,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学习会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指导,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进行讲解。教师除了准备英语课堂教学的资料外,还要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分析课文哪些部分需要学生进行自学,哪些地方需要进行点拨,从细节解释,哪些地方需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教师只有分清楚了教学的重点的边界,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才能够让学生在听课时抓住学习的重点,条理分明,稳固英语基础,提升英语学习水平。

2.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各个知识点环节设计好衔接和过渡,注意知识点中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认知和概念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没能够将英语的多样技能融合在一起,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互帮互助,通过学生间进行深度和频繁交流表达自己的英语学习体会,锻炼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英语实践活动,促进相互沟通。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不仅要根据英语学习内容的变化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还要联系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3.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英语教学需求。教师要建立起新型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的英语课本内容编排新颖合理,利用插图和文字方式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新教材的内容英语语言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地道还原,初中英文课本内容涉及节日、旅游、饮食、娱乐等行业的方方面面,能够使得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从而产生兴趣。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讨论性话题,让学生能够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而学生通过进行群体的讨论和探讨能够调动积极性。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三、结语

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是英语教学的实施者,在英语教学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务型的教学实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英语教学的过程是一直在变化的,随着任务型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普及和落实,同现代化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合理结合,能够使得初中英语教学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葛春生.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

[2]崔玉梅.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任务型教学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n].中国教师报,2009.

[3]李琴.整体语言教学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新余高专学报,2004.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篇10

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用语言激励学生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几点体会

历史教学中信息教育技术应用的体会

浅谈色彩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亮点

深化对高效课堂中关键问题的认识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

新课程下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文化重建的研究

情境绘画教学在幼儿园的开展与体验

恒成立问题中分类讨论的结果怎么写

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谈课后作业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演进和支撑保障

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策略及研究

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反思及策略

探析小学数学中的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是重点

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性研究

浅谈小学英语生命力课堂构建的实践探索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探讨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激励性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议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略读课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虚假现象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民间体育进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探究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及意义

试分析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理论浅析

高中英语如何通过预习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运营监测(控)中心的应用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及效率

初中数学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

试论写作能力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机械合理化制造与设计技术发展路径的探讨

试论历史活动化教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广西技工学校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程的探析

对历史终结论的再思考——以金融危机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