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讯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5:00

网络通讯方式篇1

【关键词】通讯管理机;链冗余;双端口冗余;双协议冗余

一、背景技术

在电力、能源与化工等自动化工业控制领域中,现有技术工业控制监控系统与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通讯组网方式是:将一定数量的智能电子设备串接为一组作为一个通讯总线,然后将该通讯总线连接到通讯管理机的通讯采集端口进行该通讯总线上各智能电子设备的数据采集,这种单通讯端口独立总线运行的方式,常常由于通讯总线因故断开后,导致该通讯端口上连接的所有智能电子设备通讯的中断。如图1所示,图中各字母含义如下:

Lanx,表示通讯管理机的第几个以太网口,如Lan1表示第一个以太网口;

px,表示通讯管理机的通讯串口编号,如p1表示第一个串口;

ieDxy,表示第几个总线上的第几个智能电子设备,如ieD11表示总线1上的第1个智能电子设备;ieD2n则表示总线2上的第n个智能电子设备;

prx,表示端口协议,如pr1表示端口协议1。

智能电子设备都是通过独立串行总线连接通过通讯端口连接到通讯管理机上的,各总线之间没有通讯,由于采用的是单协议单端口的通讯方式,当总线因故中断后,尤其当重要监控智能电子设备的通讯中断后,对整个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造成极大影响。

另外,如果通讯总线上各个智能电子设备有两个不同通讯协议端口时,由于通讯协议不统一,导致通讯组网时难以将对不同通讯协议的智能电子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而只能采取接入其中一个协议端口的方案,这样,就使得不同通讯协议端口的智能电子设备不能接入到一个通讯总线上来,导致兼容性太差,且浪费了智能电子设备的资源。如图12所示,各种具有双协议的智能电子设备只能通过相同协议的端口连接到通讯总线上来,且各总线之间没有通讯,大大浪费了设备资源

二、原理研究

本研究旨在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对现有技术工业控制系统中智能电子设备通讯网络组态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通讯稳定可靠、兼容性强的智能电子设备可靠通讯的方法。

为实现本研究目的,提出一种智能电子设备可靠通讯的方法,智能电子设备监控网络包括后台监控系统、交换机、通讯管理机和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包括至少一个智能电子设备ieD;所述智能电子设备ieD包括单协议端口设备和双协议端口设备;尤其是,所述通讯管理机包括至少两个通讯端口;所述后台监控系统和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之间可靠通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准备监控的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中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基本信息;

2、将确定被监控的智能电子设备组成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并将该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和所述通讯管理机的通讯端口连接;

3、根据步骤1中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中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基本信息来确定监控网络的设备组态;

4、建立包括监控网络设备组态信息的通讯网络工程文件;

5、将步骤4所述的通讯网络工程文件配置完成后即可生成通讯管理机主程序,根据监控网络的设备组态确定监控网络的数据冗余方式。所述的通讯端口为通讯管理机上的串口。

步骤1所述的采集准备监控的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中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基本信息,包括采集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中智能电子设备ieD的标识符iD及其可运行的通讯协议、智能电子设备的数量、智能电子设备的重要程度。

步骤2所述的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连接方式为线型、星型、环网或链式。所述的通讯管理机为两个以上时,各通讯管理机之间用UDp方式连接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或切换控制。

步骤3所述确定监控网络的设备组态包括如下步骤:如果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中智能电子设备ieD均为单协议端口设备,就采用通讯端口冗余的方式;如果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中智能电子设备ieD均为双协议端口设备,就采用协议冗余或端口协议混合冗余方式;根据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中智能电子设备ieD数量及其监控的重要程度确定通讯管理机冗余方式。

所述通讯端口冗余是将通讯管理机上的通讯端口根据主/从通讯端口的先后顺序进行通讯端口的通讯冗余定义;所述协议冗余是将所述具有双协议端口的智能电子设备ieD根据协议口的主/从协议口先后顺序进行通讯冗余定义;所述通讯管理机冗余是为监控网络配置两台以上的通讯管理机来连接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

步骤4所述的监控网络设备组态信息包括智能电子设备子网络信息、通讯管理机信息、通讯管理机通讯端口信息、通讯端口运行的通讯协议和设置通讯管理机通讯端口的冗余关系。

步骤5所述的监控网络的数据冗余方式包括:单通讯管理机双通讯端口冗余方式、单管理机双协议冗余方式、双通讯管理机双通讯端口冗余、双通讯管理机双协议冗余和双通讯管理机双协议双通讯端口冗余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研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电子设备和后台监控系统通讯稳定可靠;本研究改变了现有技术智能电子设备通讯组网方式,将通讯管理机通讯端口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冗余处理,采用了单管理机双端口冗余、单管理机双协议冗余、双管理机双端口冗余、双管理机双协议冗余或双管理机双端口双协议的冗余模式,这种有效地组网策略和设备组态,将智能电子设备按照通讯端口冗余的方式扩展了智能电子设备和通讯管理机的通讯链路,形成了设备通讯的热备份,保证了智能电子设备和后台监控系统通讯的可靠稳定。

2、兼容性强;现有技术智能电子设备网络只能接入相同协议的智能电子设备,本研究为智能电子设备定义了两套参数,组成端口协议冗余模式,可以将具有两个协议端口的智能电子设备同时接入同一通讯网络,使得任何种类的智能电子设备都能接入网络,兼容性更强。

三、方案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首先需要对准备建立通讯监控的智能电子设备进行基本信息整理(包括采集的点及运行的通讯协议),确立智能电子设备的组网方案。基本原则是:如果智能电子设备只有一个通讯协议口,那么就采取端口主/从冗余的方式;如果智能电子设备支持两个协议端口,那么就需要考虑端口协议冗余或双端口双协议冗余方式。另外,根据智能电子设备数量的多少及监控的重要程度,确定需要的管理机数量及管理机冗余的方式。在工程设计中,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将通讯管理机进行灵活的组网,可以配置为单管理机双端口冗余、单管理机双协议冗余、双管理机双端口冗余、双管理机双协议冗余、双管理机双协议双端口冗余的数据冗余组网方式。

按照上述工程中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可有多个实施例,下面根据数据冗余组网方式来对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单管理机双端口冗余组网方式。

图2所示是单管理机双端口冗余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将智能电子设备ieD串接在一起,引出的两根主干线分别接到通讯管理机的两个通讯串口上。通讯管理机的两通讯串口是主/从工作方式,两通讯串口不同时工作,分为工作口和备用口,工作口具备收发权限,备用口无发送权限,处于端口数据流检测状态。当工作端口无数据流时,具备发送权限的工作端口停止发送数据,将权限交给备用口,由备用口启动发送权限。p1口的主干线因故断开后,作为备用口德p2口不能检测到端口的数据流,此时,p1口主动停止本端口的报文发送,p2口停止数据流检测接受发送权限,改由p2口去完成智能电子设备的通讯。这样,当其中一个通讯主干线因故断开后,就可以很快地由备用端口进行通讯管理,保证了智能电子设备和后台监控系统通讯的实时可靠。

实施例二:单管理机双协议端口冗余组网方式。

图3所示是单管理机双协议端口冗余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的通讯主干线同样有两路网络分支,不同的是两路网络分支所运行的通讯协议可以不同,分主从协议口,每个智能电子设备信息点包含两套参数分别对应不同的两种协议,智能电子设备两个协议端口正常时都处于收发状态,但只有主协议口可以完成参数设置或控制及事件处理,并且每一智能电子设备两协议端口控制权限可以交互。当工作端口所有智能电子设备通讯都中断后,则控制权限交给冗余协议端口完成。如果某智能电子设备其中一个协议端口通讯中断后,也可由该智能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协议端口去完成通讯。当协议口p1的pr1协议挂接的所有智能电子设备通讯中断后,则可以通过协议端口p2的pr2协议继续进行通讯;如果智能电子设备ieD11的pr1协议端口故障不能通讯中断后,ieD11的信息采集由pr2协议口通过p2端口去完成。这样解决了智能电子设备双协议不能同时接入的问题。

实施例三:双管理机双端口冗余组网方式。

图4所示是双管理机双端口冗余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由两台通讯管理机组成,也即双管理机方式;该组网方式将智能电子设备ieD串接在一起,通讯主干线同实施例一相同,也有两路网络分支,但是两路网络分支分别接入到两台通讯管理机通讯端口上,通讯管理机之间用UDp方式连接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或切换控制。在该种方式下,两通讯管理机的智能电子设备信息点完全一致,采用热备份工作方式,可完成对多客户端进行数据信息的转发,两台通讯管理机都可以进行信息转发。

实施例四:双管理机双协议冗余组网方式。

图5所示是双管理机双协议冗余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由两台通讯管理机组成,具有双协议端口的智能电子设备通过两路网络分支分别和通讯管理机相连,在该种方式下,两通讯管理机接入的智能电子设备是完全一致的,两通讯管理机之间通过UDp方式连接为热备份工作方式,可完成对多客户端进行数据信息的转发,两台通讯管理机之间可以进行信息转发。该方式将本通讯管理机双端口协议冗余后再把智能电子设备相同协议的两端口进行端口冗余,可以充分保证智能电子设备信息采集的可靠。在该种工作方式下,通讯管理机的通讯口分为主协议主口、主协议从口、从协议主口、从协议从口这四种类型。这几种协议端口的优先权限按如下过程循环:主协议主口、从协议从口、主协议从口、从协议主口。

实施例五:双管理机双端口双协议冗余组网方式。

图6所示是双管理机双端口双协议冗余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在将本通讯管理机双端口协议冗余后再把通讯管理机相同协议的两端口进行端口冗余,可以充分保证设备信息采集的可靠。在该种工作方式下,通讯管理机的通讯口分为主协议主口、主协议从口、从协议主口、从协议从口这四种类型。这几种类型口的优先权限按如下过程循环:主协议主口、从协议从口、主协议从口、从协议主口。

通过以上四种端口类型的逻辑优先权限的判断,然后以UDp信息同步的方式交互两通讯管理机的信息,以达到两通讯管理机间不同端口类型的报文收发及控制权限的管理。两通讯管理机的遥测、遥脉以变化率方式同步,事件、遥信变位和控制命令则实时同步。这样有效地控制了网络流量,又由于两通讯管理机间是以非连接的UDp方式进行信息同步,可以很好地提高实时性,同时也起到了可靠通讯的目的。

通过以上五种实施例的组网方式,智能电子设备的通讯组网方式确定后,就需要配置该工程的设备组态。在应用中,先建立一个工程文件,以后该工程的设备组态信息都在该工程目录中,然后在该工程节点下添加需要的通讯管理机,再为各通讯管理机添加通讯串口,并设置串口运行的通讯协议,接着设置通讯管理机串口间的冗余关系(端口冗余或协议冗余)。这样,基本的组网策略就配置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就是为通讯管理机的通讯口添加智能电子设备及设备采集的信息点。当智能电子设备的信息点添加完成后,再为转发协议端口添加需要转发的信息点。如果是双通讯管理机冗余方式,还需要配置好完成数据同步的以太网端口的ip地址,这是完成双通讯管理机冗余的关键。这些配置都完成后,就可以生成通讯管理机运行所需的设备配置文件,然后下载到通讯管理机,引导通讯管理机协议程序运行,进行配置文件正确性的基本检测。

当通讯管理机的设备配置文件检测正确后,根据前面确定的组网方案,就需要搭建整个网络的组网平台。这时需要完成的工作是:连接智能电子设备的串口通讯线至对应的通讯管理机通讯端口;将智能电子管理机的以太网口连至相应的交换机,并与转发监控端后台或远方调度连接起来。

网络通讯方式篇2

视讯业务是一种集视频、音频和数据于一体的实时、交互式多媒体通信业务。它具有基本通信业务的所有共同特征,同时又是所有基本通信业务中最生动、最全面、最丰富和最完善的通信方式。它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较高,是一种典型的宽带通信业务。

一、视讯主要技术标准

视讯技术标准就是保证视,讯网络整个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共同语言。视讯系统中常用的标准(协议)大致可以分为:框架协议、视频标准、音频标准、控制协议、通信帧协议。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组itU-t制定了以下标准。

1.通信标准;2.视频编解码标准;3.音频编解码标准;4.数据会议标准;5.其他标准。

二、视讯业务系统的技术框架体系及发展趋势

现代的视讯业务系统是建立在nYJ―t的H.32X系列框架体系之上,在未来几年内,视讯技术将体现出多种应用协议并存、接入手段多样的特点。在通信网中由于电路交换网(1SDn、e1、DDn等)获得了较早的普及,因此基于H.320的视讯业务较早地进入了商业化运营,并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随着ip宽带网络的发展,基于H.323的视讯技术以它的开放性与互操作性、普及迅速、系统综合成本低等特点,正慢慢取代以H.320为基础的视讯技术,将成为主流。H.323视讯业务代表了视讯业务发展的方向。

三、视讯业务的几种实现方式及其特点

1.pStn视频通信。采用H.324标准的pStn视频通信已很普遍。对于有可视电话需求的普通电话用户,可以采用这种方式。pStn可视电话传输速率很低,视频质量比较差,通常8~12帧/秒,一般适合点对点的静止图像或慢速移动图像的传送应用,不宜传送运动图像,不能用于组建点对多点视讯业务系统。

2.iSDn视频通信。采用H.320标准的视频通信是目前最基本的用于公众化运营的视讯业务,能方便地进行拨号与联网的任何地区建立确定速率的视频连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利用iSDn也可以组建点对多点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多点控制单元设备的支持。

3.atm视频通信。H,321标准是针对atm网络结构的视频通信标准和规范。atm以快速分组交换和统计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辅,具有很多优点,但由7技术复杂、设备昂贵,加上atm的各项标准制定迟缓,未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atm正在由原来设想的端对端的业务平台逐渐成为一种支持多种应用的传送平台。因此基于atm的视频通信很难再进一步发展。

4.e1、V.35、DDn专线等基于电路交换网络的视频通信。建立在e1、DDn专线等电路交换网络的基础之上,遵循H,320标准的视讯网络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技术标准成熟、设备种类丰富、网络线路专网专用等特点,主要用于那些对图像质量要求高,强调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群体,比如军队、政府、企业等。

5.基于p网络的视频通信。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和宽带网络建设的规模化,遵循H.323标准的视讯网络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这种视讯技术主要是基于tCp/ip技术,可以数据网上迅速部署视讯网络。该技术的主要弱点表现在其所基于e61p网络的QoS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存在网络抖动、包序混乱、网络拥塞等问题,导致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构筑公众化运营、电信级的视讯业务网络

(一)公众化运营、电信级的视讯网络应具备的特点

1.网络结构。电信级的视讯网络一般采用分级分区域的网络结构,包括多点控制单元mCU、网守GK、网关Gw、视讯终端设备以及将上述设备连接起来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2.运营支撑系统。运营支撑系统包括网络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负责全网mCU的设备配置管理、监控管理、故障管理;负责全网业务管理服务器的监控管理、故障管理;负责终端的监控管理、故障管理;负责全网网管的日志管理和统计分析管理。业务管.理系统负责用户管理、会议管理、业务管理、计费结算、业务统计分析等。

3.面向全部社会用户提供业务。电信级视讯网络既可以为有较多视讯通信需求的高端用户提供有质量保证的视讯会议、可视电话,也可以为一般大众提供成本较低、接入方式灵活的视讯业务。

4.完善的计费和营账系统。电信级的视讯业务必须具备完善、安全、便捷的计费和营账系统,用户可以预付费、后付费或充值卡充值;该系统还须具备灵活资费套餐的模块化设计,能和运营商已有的电信业务营账系统充分结合。

5.具有全网乃至国内、国际统一的号码资源。电信级视讯网络上的所有会议电视终端、可视电话终端都应指配全网(乃至国内、国际)唯一的号码,各种类型终端之间通过拨叫对方号码,实现多点及点对点的视讯通信。

6.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兼容性及平滑扩容能力。视讯系统要采用主备倒换、模块冗余、负荷分担、数据备份等技术,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问断运行,具有电信级的安全可靠性;系统应能够接入不同厂家、不同接口的设备。

(二)视讯业务对p网络的要求

1.网络带宽。视讯通信是一种对网络带宽有很大消耗、同时对网络传输质量有高要求的业务。自呼叫发起开始一直到视讯通信结束,必须保证视讯终端到终端之间数据和信号传输高效且有保障,因此要求网络有足够的带宽并且要求网络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2.网络协议。为了支持市场上主流视频会议系统产品,网络要支持UDp、muhicast、Rpt、RSVp、RtCp和流分类协议。为了方便Qd配置,三层以上网络设备最好采用同厂家的产品。要做好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保证有关协议穿过。

3.网络质量。在ip网络中,骨干网络路由器或者三层交换设备必须选用质量较好的设备,能够实现稳定的数据传输。

(三)目前国内主流视讯产品

目前,国内全面兼容H.320和H.323标准的视讯交换系统有华为公司的viewpoint8000系列视讯交换系统,中兴通讯的宽带网络视讯服务器ZXmVC8900。它们都能同时采用e1\DDn专线、iSDn拨号,ip网等方式进行视讯通信,都能够由系统自动完成不同线路模式的转换而不需要独立的外置网关Gw。

网络通讯方式篇3

【关键词】网络通讯网络优化通信安全技术措施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规模也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使得网络通讯中的网络优化技术在安全性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先对网络通信技术现状进行分析。

一、网络通信安全性现状分析

由于对当前网络通讯中语音业务的不断增加,使得对通讯网络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速度、带宽、灵活性、正确性、有效性等方面的高要求更加明显。随着网络大容量、大规模的增长,网络通讯一旦发生故障,造成的损失将无法预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通讯进行故障维护等,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怎样使网络通讯更加安全,怎样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一直都是人们密切关注并积极思考的主要问题。对于长途通讯传输网来说,直到现在,人们对其安全性能状况有的也仅是一些模糊的判断,缺少实际网络通讯运行中的有效数据、科学资料等。对于光传输网的安全性能来说,其最主要的便是对其信息传输能力以及不确定因素、隐患等进行系统研究,以保证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随着动态业务的不断增长,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求速度更快、带宽更大、接入更加灵活,同时还要求对对信息传递更加有效和准确。由于对网络故障的发生更为敏感,因此对网络通信技术的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通讯中通信安全技术优化措施

(一)网络通信中网络优化概述

网络通讯中,通信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保密性、完整性、可认证性。随着网络通讯被广泛应用,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见这样的情况,比如对网络进行多次扩容,但在网络通讯中核心站点或是业务汇聚点等地方,端口和槽位依旧所剩无几或是根本就没有剩余,以至于无法进展新业务,只能通过对业务进行暂时改造来开展业务;有的网络在进行多次扩容之后,已经处于瓶颈阶段,无法对其进行再扩容,导致无法开展新的业务,制约了网络通讯业务的发展;或是对网络通讯中的关键点没有实施有效保护,导致该点一旦发生故障,便会造成业务开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对相关通信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网络优化主要是指通过各种硬件或软件技术,使网络性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最佳平衡点。硬件方面主要是指合理分析系统需要后,在性能、价格等方面做出最优解。软件方面主要是指通过对软件参数的设置,以期取得在软件承受范围内达到的最高性能负载。网络通信中网络优化的主要流程包括数据收集、信息评估、方案对比、方案实施以及方案改进等。其中数据收集和方案对比是其中最主要的两项内容。数据收集是进行后续工作的主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实施方案的质量。而方案对比是制定出切实可行方案的关键环节,对此应注意人员之间的共同协作,以保证方案实现最优。

(二)网络通信评估分析概述

网络通信评估分析主要包括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网络安全性、维护故障分析、网管系统、同步系统、多业务支持等:1.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该方面主要涉及槽位的利用率、端口的利用率、网络单端电路的利用率以及平均电路的利用率、交叉资源的利用率等。对其进行评估的主要原因在于看现行网络通讯是否得到有效应用,利用状况是否合理,同时还通过评估分析,看其经济效益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网络“瓶颈”等问题,来评估网络资源利用率;2.网络安全性。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线路保护、设备保护、运行条件、业务配置等。对其进行评估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分析网络运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业务配置等对网络通讯实际运行是否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3.维护故障分析。对维护故障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的方面有设备故障、业务故障、单板故障、网络故障、网管故障、线路故障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其主要是对运行维护故障记录进行相关分析,对故障发生的类型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4.网管系统。通过对现有的网管系统进行分析,看其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实际需求,并对其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很好的适应未来网络管理。同时对eCC(enbeddedControlChannel,中文意为:嵌入式控制通路)组网进行分析,评价端到端电路是否具有优越的调度能力;5.多业务支持。对多业务支持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当前网络通信中,所采用的业务模式以及eCC组网方式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并针对时常推出新业务的情况,提出该如何更好的适应此种情况的有关措施。

(三)网络通讯中通信安全技术优化

为了更好的促进网络通讯中,对通信安全技术措施实施评估和优化,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首先我们对某个通讯网络进行数据收集,接着对其实施评估,该次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看现行通讯网络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是发展瓶颈。我们先对其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进行评估。在汇聚层中,其中B、C两点本身作为接入层的站点存在。其造成了端口以及槽位的利用率偏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网络通讯新业务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在其核心层,我们会发现其整体电路的利用率呈现适中状态,但其中有一段的利用率则比较高,说明其存在发展瓶颈,使得其中一点只能通过转接来安排通讯业务。接着对其网络安全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中一站点的业务是通过转接到另一点上来安排的,但转接到的那一点在与核心层连接时,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发生多重故障。同样的情况还存在多处。然后对多业务支持进行评估,会发现由于经过多次扩容,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多中业务的开展和实施,造成网络资源利用不充分。通过对其进行评估分析,我们可以很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相关技术进行优化,使通讯网络安全性能满足业务开展中的实际需求。

三、结语

总之,网络通讯中,网络优化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通信安全技术进行优化,是提高网络通讯运行过程中安全性的主要措施和关键,对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安全技术进行科学优化,从而使得网络通讯技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谭安芬.姜建国.网络通讯的多层安全结构分析[J].2002.全国第八届通信保密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

网络通讯方式篇4

关键词:winCe网络通讯CSocketaRm

引言

由于网络通讯的快速、便捷等优点,其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多。windows环境下进行网络通信最基本的实现方法是应用windowsSockets实现;VisualStudio开发环境提供了大量基于windowsSockets的通讯api函数,如winSockapi、wininetapi和iSapi,将这些api函数与mFC集成在一起,使网络通信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编程方法越来越简单。本文重点介绍了使用mFC的CSocket类编写pC端网络通信客户端的的实现方法,并介绍了如何完成windowsCe操作系统下网络通讯程序的设计。

1、CSocket编程

mFC将复杂的winSockapi函数封装到相关类,使得网络编程更容易、简单。为了给编程人员提供更加方便的接口,mFC提供了CSocket类,它是由CasyncSocket类继承下来的,提供了比CasyncSocket类更高层、更易于编程操作的winSockapi接口。使用CSocket对象涉及Carchive和CSocketFile类对象。CSocket编程步骤:(1)构造一个CSocket对象;(2)使用Create()成员函数生成一个socket对象。设计客户端程序时,Create()函数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默认参数。对于服务端程序,在调用Create时须指定一个端口。(3)对于客户方套接字,则调用CasyncSocket::Connect()函数与服务端套接字进行连接;对于服务方套接字,则调用CasyncSocket::Listen()开始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收到连接请求后,调用CasyncSocket::accept()函数接受请求,建立连接。(4)产生一个CSocketFile对象,将它与CSocket对象关联。(5)为接收和发送数据各产生一个Carchive对象,将它们与CSocketFile对象关联。(6)使用Carchive对象的Read()、write()等函数完成传送数据。(7)通讯完毕,销毁Carchive、CSocketFile和CSocket对象。

2、网络客户端程序设计

2.1pC机网络通讯客户端设计

(1)启动VisualStudio2010,创建一个基于对话框架的mFC应用程序项目,将该项目命名为"test";在mFC向导中选中windows套接字;

(2)在对话框中添加按钮控件与编辑框控件;

(3)使用类向导为应用程序的按钮添加鼠标单击消息响应函数;

(4)使用类向导在应用程序中定义新类CnewSocket,其基类选择为CSocket;重载newSocket类的onaccept()、onReceive()、onClose()函数;增加公有变量CtestDlg*m_dlg;intm_Status并添加成员函数voidGetDlg(CtestDlg*dlg);

(5)为窗口类testDlg添加5个公有成员变量:CSocketFile*m_file;Carchive*m_arout;Carchive*m_arin;CnewSocket*m_ServerSocket;CnewSocket*m_ClientSocket;并添加公有4个成员函数:voidSocketReset();voidonClose();voidonReceive();voidonaccept();

(6)编译

2.2嵌入式winCe系统网络通讯客户端设计

对于嵌入式winCe系统客户端,其源代码与pC机源代码基本一样,只有步骤(1)不同,其他步骤与pC过程相同。步骤(1):启动VisualStudio2005,创建一个新项目,projecttypes选择“SmartDevice”,然后templates选择“mFCSmartDeviceapplication”,将该项目命名为"test";在mFC向导中选中windows套接字。

3、系统测试

将编译好的嵌入式winCe系统网络通讯客户端下载到aRm开发板nandflash中,利用交叉网线连接pC机与aRm开发板。待连接成功后,通过网络链接属性查看双方ip地址。启动客户端,设置好需要链接的ip地址,将pC机设置为服务器,aRm端设置为客户端,启动连接。通讯连接成功后,通讯结果如图1所示。

(a)pC机客户端(b)嵌入式客户端

图1测试结果

4、结论

文中主要介绍了mFC中CSocket类编程思想与设计方法,并通过CSocket类实现了pC-aRm网络通信客户端设计。aRm平台为oK6410开发板,采用winCe操作系统。pC与aRm通信采用客户/服务器通信模型,pC与aRm均可选择为服务器,通过实例完成了pC机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通讯客户端设计。该设计方法的缺点在于通讯数据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图片的传输等。

参考文献:

网络通讯方式篇5

摘要:数字化即时通讯网络已经称为现实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帮手,这是有了它的帮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而如何更好的利用即时通讯网络,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我们试图从开发移动通讯网络的新业务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为更好利用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数字化通讯网络物联网网络安全交通运输数学模型电力通讯网络

一、引言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事物最为精确的描述是使用数学语言来进行刻划,数字化的信息由于能够提供更为清晰、准确的信息从而收到人们的欢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从最初的模拟信息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各种新兴的服务在为人们提供更好地服务。人们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网络(我们简称网络)更加方便地查找信息或进行交流,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它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的顺畅,真正实现“地球村”的梦想。

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影响最为直接是即时通讯网络,即时通讯中的即时,就是指快速、马上的意思,因此即时通讯是指通过某种技术达到快速、便捷的沟通,可以在线与人进行交流并与之视频或是语聊。人们常接触的即时通讯网络包括手机通话、QQ(mSn)通话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相应新业务如手机购票,手机刷卡购物等业务已经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而如何更好拓宽更多的新业务,使得即时通讯网络的效益最大化、效率更大化,是我们所面临的新的课题,现在,我们就试图从使用现状及拓宽新业务方面进行探讨。

二、移动通讯网络使用的现状

前面已经提到了移动通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但是在现有的情况下人们对移动通讯技术的应用大多还仅仅局限在通讯的基础功能:

1.基础的功能:人们经常使用的通话,短信功能(校讯通等);

2.网络功能:提供上网,网络软件的开发使用,诸如UCweB,QQ等,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上网的需要;

3.消费功能:移动通讯网络开发商和经销商进行合作,实现了直接使用手机消费的业务,例如手机购票、手机刷卡等等业务。

虽然有手机购票、手机刷卡等新业务的出现,我们仍然认为移动通讯技术还应该有更为宽广的应用范围,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推动力,所以我们试图开展移动通讯网络新的业务。

三、移动通讯新业务的开发

1.电力系统上的应用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经营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电力作为商品进入了市场。目前电力系统所采用传统的抄表方式,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无法避免手工抄写和计算带来差错,更重要的是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也严重滞后,所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年来,寻求简单可靠的自动远程抄表方法,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目前已推出的抄表系统覆盖了很多应用领域。其方法的应用都有其局限性,因此,研发了一种基于GSm无线通信网络的远程抄表系统。在文献【1】提出了基于GSm网络通讯的研究上使用电表集抄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无线远程抄表中心的工控机,通过其自身的RS-232串口与GSm无线数传装置相连,以便同抄表仪进行通讯。中心工控机将电表离散的各种信息通过系统程序转换成为便于管理部门进行数据分析、管理的实用信息。利用该系统还可进行各时段的用电量分析。抄表仪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通讯、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异常监控等。抄表仪上电后,GSm无线模块开始寻找网络,处于工作状态。GSm无线模块间用at指令进行通讯,抄表仪串口0一旦接到监控中心用CSD方式发来的命令,便依照通讯协议,由串口1向电表查询各种有关数据;若抄表仪呼叫,监控中心不应答,抄表仪改用SmS方式,将告警信息上传给监控中心。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这是数理统计学和计算机学有机的配合。

本系统利用GSm通讯再把数据传到控制中心的中央数据库中,用户可以实现对电量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历史电量查询、异常用电监控、各种告警信息的查询和报表及统计图形的打印输出等功能。GSm远程抄表系统的应用,杜绝了人工抄表产生的误抄、漏抄、抄表时间不统一等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员增效。GSm网络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普及,它的抄表范围与GSm通讯网覆盖范围一致,通过利用网络资源降低了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实用性强。因此,GSm远程抄表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物联网上应用

物联网产业的热潮正在席卷全球它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早在1999年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就被提出来。它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给出了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thingtothing,t2t),人到物品,(Humantothing,H2t),人到人(HumantoHuman,H2H)之间的互连。“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界认为,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可以为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由于物联网产业链非常长,物联网的产业链构成也异常复杂,涉及终端制造商、模组厂商,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最终用户等诸多环节。对于这样一个上万亿的物联网产业,各个环节各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各有所长,只有价值链各环节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才可能提供面对用户的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解决方案,共同培育和发展市场。要进行强强联合,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也就是说必须标准化。数字标准化是价值链各环节进行联合的基础,没有标准化,无法精确分工,没有分工,也就无法实现联合.从技术层面看,现阶段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展典型物联网应用的能力。但要成功,急需从整个产业链的横向分工上进一步明确,从标准化,开放性,互通性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才能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化发,从实际操作方面来说,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操作和预测;

对于网络运营商想要主导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物联网基础架构建设阶段。这一阶段关键建设内容包括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建设,物联网企业标准规范制订和重点行业应用的规划和准备。网络运营商通过完整的物联网,开展业务支撑平台建设方案,凭借丰富的建设经验,帮助客户快速建设物联网基础架构;网络运营商通过对国内国际物联网标准规范的密切参与,对标准发展动向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帮助客户快速制订完善自身的企业规范;建立经验丰富的商业咨询队伍,帮助客户确定重点行业应用,并制订相应商业计划,同时提供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第二阶段:示范应用阶段。这一阶段关键建设内容包括重点行业的物联网示范项目实施,系统集成商和应用/器件提供商合作,以及通过模组m2m(machinetomachine)移动网络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为平台,采用多种传输方式(SmS/GpRS/wap/等),通过行业终端,服务于USSD/mmS行业用户机器到机器的无线数据传输业务)加强对感知终端的控制,利用自身掌握的行业客户资源,帮助运营商在重点行业示范项目落地;提供感知层关键器件等和应(RFiDwSn)用,并承担系统集成商的脚色,帮助运营商迅速形成重点行业方案;提品系列齐全的模组系列,并根据m2m重点行业需求实现贴身定制。

第三阶段:规模拓展阶段。这一阶段关键建设内容包括强化以客户为核心的产业联盟,充分发挥前期示范项目的辐射效应以及通信网络的优化,以适应物联网规模发展。建立强势的产业联盟;降低关键器件制造成本,筛选更加优秀的客户,提高行业解决方案竞争力,帮助项目规模推广;提供网络优化的完整解决方案,支撑物联网顺畅的发展。

3.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21世纪初,以智能产品为代表的嵌入式系统,其应用广泛,领域特色突出,发展空间巨大。嵌入式系统是继it网络技术之后,又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从20世纪70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今天各式各样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大规模应用,嵌入式系统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能强、能耗低、可靠性高以及面向行业广泛的突出特征,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产品对其它行业的广泛渗透,以应用为中心的分类方法变得更为切合实际,也就是按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和非嵌入式应用将其分为嵌入式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具有计算机的标准形式,通过装配不同的应用软件,以类同面目出现并应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典型产品为pC;而嵌入式计算机则是以嵌入式系统的形式隐藏在各种装置、产品和系统中。

嵌入式系统将在“后pC”时期大显身手。嵌入式系统是根据应用的要求,将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集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中,从而实现软件与硬件一体化的计算机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灵魂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出现的,它是嵌入式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出现,将大大提高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效率,改变以往嵌入式软件设计只能针对具体的应用。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之上开发嵌入系统将减少系统开发的工作量,增强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可移植性,使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更具科学性。大量的嵌入式系统已经应用于交通、工业控制、数控机床、智能工具、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信息家电等各个行业,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工业生产和服务方式。

后pC时代,家用电器将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电视机、微波炉、数字电话等都将嵌入微处理器并通过家庭网关与internet连接,构成家庭信息网络。届时,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远程控制家里的电器设备,实现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可以视频点播,实现交互式电视,还可以提供各种网上服务等。而这些服务中的各类数字融合产品,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的支持,可以说嵌入式系统是家庭信息网络、it融合的重要技术基础。

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在不断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也在向更深的方向发展,而且,以其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和越来越广阔的应用领域,必将成为后pC时代的擎天柱。可以相信,未来的电子技术就是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天下。相信通过介入嵌入式系统的移动网络将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四、移动通讯新业务的开发需注意通讯网络安全性

网络的安全性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客户的信息需要网络运营商进行保密,但是如何做到让客户放心的目的,运营商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访问权限的控制:访问权限是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及防止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

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安装在内部受保护的网络与外部internet网的节点上,用于对数据包的过虑、数据包的透明转发、阻挡外部攻击进入防火墙之后的服务器中。它是一种能提供网络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且本身具有较强抗攻击能力的网络设备。它能保护网络信息不被外部网络非法受权者访问。是内、外网之间的第一道屏障;

3.数据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上传送信息不被非法者恶意篡改、窃取的一种措施和手段,也是其他一些安全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4.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闸门,它是实时网络违规自动识别和响应系统,它位于有敏感数据需要保护的网络上或网络上任何有风险存在的地方,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提供实时保护;

5.防病毒技术:防御计算机网络病毒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应该提高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是使用正版的防毒、杀毒软件,实时查、杀病毒;

6.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的安全防御上,国际普通认可的方法是系统内核进行安全加固,构成一道安全屏障,从而抵御病毒、黑客对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攻击等。

综上所述,数字化即时通讯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中,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地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它会给我们的交流与沟通带来巨大的便利,使我们不再因为沟通的问题而发愁。同时,我们也应对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盈利而发展,而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发展。为了更好的利用数字化通讯网络,我们应该在实际的操作性下功夫,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把新业务的开发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吕治安、李文联.一种手持无线抄表终端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3(8):51―53.

[2]朱鸿.电表集抄系统基于GSm网络通讯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42.

[3]顾肇基译.GSm网络与GpRS[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宋永国.浅析物联网安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1):2528-2530.

[5]邢晓敏.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水运,2011,11(6):68-70.

[6]张然.如何加强通讯网络信息安全防护[J].工程技术,2010,29:86.

网络通讯方式篇6

1电网智能输电方面

应用于控制调度、传输数据、继电保护等方面的电力通讯技术,既包括输电、视化的监测以及安全预警等方面,随着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发电机发电能力的提高,给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在实现远程输电过程中虽然需要消耗的电能巨大,但是通过对跨区域输电装备的调整,远程输送电能的能力逐渐加强。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通讯方式,来满足智能化电网中高压骨干网架的构建,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优化。对于电力通讯的调度需要对其进行实时预警、和节能电量采集等,采用远距离、低消耗、高效率的方式使电力通讯的输电方面在智能化电网中更广泛的应用。

2电力通讯在智能化电网中的背景

电力通讯以传输、交换、接收等形式,作为智能电网的神经系统,建设智能化的智能化的设备,在对于智能电网建设与设计方面高压电网与电子原件存在密切联系。对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背景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电力载波、微波通信是我国在电力通信发展初期主要采用的方式,由于对电力需求、电力系统的不断增加,我们所采用的电力系统的容载量不断扩大。光纤通信作为当今社会的基础网络,已基本覆盖来自“四面八方”的通信传输网以及各级变电站。从明线、同轴电缆到光线传输,从横、到程控交换到数字通信,电力通讯以成为智能化电网的神经中枢以及业务交流的基础。

3智能化电网中的电力通讯的发展道路

为保证电网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转,智能化电网中的电力通讯技术支撑起体系、发展基础设施体系、应用体系,对于输电线和电力线的信息传输需要提高焦点监测的技术以及线路寿命管理。为了实现标准化、数字化、状态化、网络化等的网络支撑,需要对输电线路状态监控予以支持、对于线路安全体系的建立予以肯定。以智能化电网的各个领域为基点,对其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出智能化电网中的电力通讯的发展方向。

4结语

网络通讯方式篇7

CooperativeCellular

wirelessnetworks

2011,542pp

Hardback

iSBn9780521767125

这是一本自成系统的指南,内容有关下一代蜂窝式无线系统协同通讯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水平。这一涉及广泛内容的书籍提供了在蜂窝式无线网络中实现有效协同无线通讯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及技术的简单明了的认知。内容包括蜂窝式设计情况下,协同通讯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这个一站式的资源包括蜂窝式系统协同通讯技术基础、高级收发机的设计、基于中继的蜂窝式网络、适用于协同蜂窝式无线网络的博弈理论和微观经济学模型。本书还涉及正在进行的标准化工作。

本书由17章组成。第1部分介绍,包括1-2章,1.协同蜂窝式无线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研究课题;2.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蜂窝式中继网络的协同通讯:问题和方法。第2部分协同基站技术,包括第3-5章,3.蜂窝式无线网络协同基站技术;4.涡轮基站;5.用于网络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天线系统结构。第3部分基于中继的协同蜂窝式无线网络,包括第6-12章,6.分布式时-空分组码;7.下行线路蜂窝式系统协同中继;8.协同蜂窝式无线网络中无线电资源的优化;9.协同蜂窝式网络中自适应资源配置;10.用于协同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的跨层调度设计;11.具有固定中继节点的蜂窝式网络中的绿色通讯;12.基于中继的网络中的网络编码。第4部分协同蜂窝式无线网络的博弈理论模型,包括第13-14章,13.用于协同蜂窝式无线网络的联盟对策;14.协同蜂窝式无线网络中恶意行为的建模。第5部分标准化工作,包括第15-17章,15.第三代合伙项目-长期演化-先进(3GppLte-advanced)标准中的协同通讯;16.部分信息中继及3GppLte标准中的中继;17.Lte高级标准协同多点传输。

本书的第一编辑是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教授。第二编辑是韩国成均馆大学(SKKU)信息与通讯学院的教授,协同无线通讯研究中心主任。第三编辑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教授。

关于本书,来自哈佛大学的V•tarokh如是说:“由三位协同通讯领域中最著名的专家编辑的这本书,毫无疑义是有关该课题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书籍,这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位从事实际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都应该拥有它。”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H•V•poor则写道:“在过去的10年中,协同通讯是通讯领域研究最为活跃的部分。现在这些努力产生了该领域研究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对于那些想要进入这个领域或者只是简单地想要了解一下它的研究范围及蕴涵的学生及专业人员而言,本书极具价值。”

胡光华,

退休高工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网络通讯方式篇8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一、引言

新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对于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领域当中体现出了价值。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做好技术的应用把握,使其更好的为我们实际工作开展提供服务。

二、技术应用分析

(一)技术应用需求在网络通讯技术应用的过程当中,能够对时间、空间与地域方面的限制进行打破,对信息实时共享目标进行实现,为具体工作、生活实现宝贵时间的节约。就目前来说,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在各行业当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有工矿企业、地质勘测、农业生产等方面,通过计算机通知软件行动命令的下达,能够对大量的资源进行节约。在社会行业发展,也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技术支持与实时定位目标,在对资源、时间有效节约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近年来,不仅企业在发展当中对于网络通讯技术具有了较高的依赖性,其也在发展当中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

(二)系统设计需求在网络通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其在不断成熟当中,也将在社会各行业当中应用。对于不同行业的通讯需求,即需要能够充分结合实际做好对应操作系统的制定,以此实现在具体生产生活当中的合理应用。在实际系统设计当中,需要能够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为系统软件做好专属应用软件接口的设计,以此更好的完成服务工作;第二,要做好行业专属数据处理中心的设计,以此对日常数据传输需求进行满足。在设计完成后,即可以通过软件对用户操作界面、接口进行设计,应用传输信息传输数据,对信息的传输共享进行实现。在系统设计当中,也需要设计好系统控制命令,对于不同指令,做好对应命令与快捷键的设计。对于这部分内容来说,都是具体系统设计当中的关键部分,对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未来发展应用具有影响。

(三)实际生活应用在现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网络通讯技术也具有了更多的应用。在生活当中,人们可以通过通讯软件的应用实现远程通讯目标,包括有邮箱、QQ与微信等,这部分软件都是实际生活中网络通讯技术的具体应用。其中,QQ、微信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最为主要的通讯软件,可以在计算机、手机客户端同时登陆与互动,不会受到地域、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影响,随时随地的根据需求进行沟通交流、视频聊天与文件传输。同时,在网络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也为创业人群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人们可以通过微信信息、资金转账与货品交易。可以说,这部分条件的存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也成为了现今生活当中关键的交流沟通方式。

(四)保障信息安全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网络通讯技术已经在传统生产行业当中得到了渗透与应用,如工业、农业与工矿企业等。如在采矿企业远程处理系统当中,该技术则能够根据管理系统设定的命令进行样本采集、实时监控、空气检测与信息同步回传等工作,并使用计算机系统以详细的方式进行分析,对地下作业过程当中的氧气浓度、安全系数、矿石情况与湿度等进行掌握,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做好上述工作交接后,计算机数据库即可以结合实施数据精确开展测算,同时优化项目设计,保证在以后工作中能够以安全、高效的方式进行,为企业稳定发展做出保障。

三、技术应用条件

(一)通讯基础支持要想对网络通讯技术的良好应用进行实现,对于通讯通道支持具有较高的要求,该基础条件情况也将直接对通讯技术应用情况产生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城市当中的网络通讯环境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年来无线网络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应用,对于相关技术的普及应用起到了积极的加快效果。同时,在新技术应用中,也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能够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进行聊天、分享信息、浏览新闻。在对人们生活产生变化的同时,对于新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应用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整个过程中,网络是重要的关键与基础,在高速网络接入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相关功能需求。

(二)终端接口设备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当中,接口、终端设备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传输当中的纽带与桥梁,通过两者的完善配备,才能够对通讯传输、数据传输目标进行实现,通过简单接口设备的应用,即能够具有简单的通讯效果,通过终端与接口设备的配合性应用,则能够对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发展中,网络终端也向着小型化方向发展,且具有了更为强大的功能,相关终端设备也已经遍布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

(三)转换设备在网络通讯技术应用过程当中,转换设备也是重要的条件,在通讯设备数据传输中,需要以转换设备在计算机终端上进行良好的体现。如转换设备在运行当中存在问题与不足,则将会对通讯效果产生影响,无法获得良好的技术应用效果。

(四)计算机控制软件在网络通讯技术终端当中,计算机控制软件非常重要,对于网络通讯技术具有控制作用,通过不同命令的输入,对不同通讯需求进行实现。同时,计算机控制软件的方式有多种,在具体通讯当中,则可以结合实际通讯需求做好控制软件的选择,对具体的通讯协议、传输方式进行设定。

网络通讯方式篇9

摘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250名在校学生和50名在职教师为抽样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师生互动中的种类、实时性以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探讨了即时通讯软件在师生互动中的运用成效。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即时通讯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28-02

一、研究背景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的终端服务,其具备的即时性与交互性,开辟了一种新型的沟通交流途径。自1996年三个以色列青年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花格发明的iCQ(iseekyou)诞生至今即时通讯获得了迅猛发展,并成为继电话和电子邮件之后的第三种现代通讯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厅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达到了7.1亿人,普及率达到51.7%,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就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就网民的职业结构而言,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1%;其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1.1%;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占比合计达到13.1%。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仍将是国内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一用户群。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即时通讯软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上,对其在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互动中的运用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研究设计

1.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中运用现状调研。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和在职教师为抽样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师生互动中的种类、实时性以及适用性进行调研分析,从而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①抽样对象的基本情况。首先按照学校分层抽样,其次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老师所在的二级学院、年级分为两类,进行同比例抽样,最后汇总。本文共调查了5个应用型本科高校,共300名抽样对象(学生250名/教师50名),回收300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达到了93.33%。②抽样统计结果。从280份发放的有效纸质问卷搜集到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抽样对象使用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具体情况,具体详见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所占比图1、2。

从图1、2我们可看出在学生中最常使用的2种即时通讯软件为QQ和微信,各自所占调查总人数的97.87%和76.60%。在老师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调研表中同样使用最多的也是腾讯QQ和微信,所占比更是高达100%和95.56%。经调查老师经常使用QQ办公。由此可见,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的学习、教学和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学生和老师之所以青睐于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是因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比较合理、操作简单易用、运行稳定、且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界面比较具有时尚性。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因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等具有文件共享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做到学习资料的快速共享。但调查研究也发现相较于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的频率,老师更愿意通过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来进行作业的布置、知识的答疑和各种学习任务的,这可能都源于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所提供的文件共享性和反应的即时性,能大大提高老师们的办公效率。

2.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互动中运用的实验研究。针对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互动中的运用现状,本文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网络即时通讯环境下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比较研究,教学研究对象是高等院校本科某班级学生,分为3组,选择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为调研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学生比较熟悉的腾讯QQ和微信,a组为对照组,B、C组为实验组,三组使用统一的教材与学习资料,同一教师上课,进度保持一致,学期末进行统一的测试。a组按照传统的看多媒体课件、视频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B、C组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分别建立相应的QQ群和微信群,每次上课之后,教师可以基于当天课堂讲授的内容在课后设置论述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添加各种格式的图文并茂、丰富直观的附件,分发学习课件、课后习题,进行测试和答疑。

在学期末对这三组学生分别进行了水平测试,记录下相应的成绩,比较了三组的成绩差异。从以上的柱状图5与折线图6可以看出B、C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均比a组要高,中上等成绩的同学偏多,而B组的成绩又略胜于C组,究其原因是QQ在文件上的输入和使用比微信软件操作更为方便些。通^三组成绩的对比可知教师使用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解答疑问一方面可有效地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督促、指导也非常直接,而且更加方便,更加快捷。

三、结论

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因其沟通交流的即时性与便利性而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它俨然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它彻底改变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有效地节省了师生双方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提高了交流效率,使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通过研究发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使用人数较多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为腾讯QQ和微信,几乎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有在使用,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改革中,可以借助腾讯QQ和微信的优势来推广教学,使其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当然在运用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过程中,老师仍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自己的主导地位,使网络即时通讯软件能够成为真正的教学与学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红.英语教学与即时通讯系统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8)87-88.

[2]吴安艳.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3):61-65.

[3]杨波.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在远程教学辅导答疑中的应用[J].远程教育,2008,(12):52-55.

[4]姜林.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教学应用调查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89-192.

[5]刘颖.即时通讯工具对教学效果影响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86-190.

网络通讯方式篇10

SDR大有斩获

在展台上,中兴通讯重点展示了SDR基站。据介绍,中兴通讯基于SDR技术的系列一体化基站创新性地改变了运营商建网模式,利用全新的多制式统一平台,将必须分别建设的两个网络转变为一次建设,打造全新的2G/3G统一移动网络,完美整合网络资源。同时由于SDR技术强大的可再配置能力,网络还具备向未来HSpa+/Lte网络平滑演进的能力,大大降低网络升级难度。SDR的应用帮助将“灵活组网”和“高效组网”实现了完美结合。

正因如此,澳洲电信telstra的附属公司――香港最大移动运营商CSLnwm(CSLnewworldmobility)在近期采购了中兴通讯的SDR基站,在香港建设全球首个基于SDR的HSpa+网络,同时该网络亦是首个采用SDR技术的大型全ip网络。

此外,基于中兴通讯创新SDR技术的两款基站产品ZXSDRB8200和ZXSDRR8860还进入了GSma全球移动大奖技术创新奖的短名单。GSma全球移动大奖是移动通信领域最权威的奖项,本次中兴通讯是唯一一家进入短名单的中国企业。

2009年1月,中兴通讯SDR8000系列产品获中国联通wCDma一期18个省的网络建设。截至目前,中兴通讯SDR基站设备已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及印度、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规模商用,全球商用数量已达35000台。

突出全线产品概念

除了无线网络侧设备外,为3G运营商量身打造的传输网也成为中兴通讯此次展示的重点,充分证明了中兴通讯全线技术品牌的能力。iCtn光传送网解决方案面向移动网络ip化演进及全业务运营,融合了光传送平台及下一代分组承载技术,采用高效的光层与电层调度机制,充分满足未来新业务的高速发展要求。ZXone5800作为iCtn解决方案的高端产品,定位于城域核心层,通过在开放架构下兼容SDH、otH、wDm、分组等多种技术,解决了当前最为迫切的核心层网络融合需求,助力运营商从2G/3G/固网向Lte/FmC演进,并提供先进的机电管理系统及一板多用模式,致力于打造扁平化、灵活、低成本、节能环保的绿色超带宽核心传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