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的公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5:27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1

[关键词]公司治理;审计模式;治理基础审计

一系列审计诉讼案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注册会计师不诚信的源头在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不诚信。因此,公司治理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空前的关注。1998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公司治理问题。到目前为止,该委员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准则和指南。而在2002年1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正式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在上述公司治理准则中,都专门提到了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鉴于形势,现代审计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就必须积极参与到公司治理图景中去,并对公司治理问题给予足够的审计关注。

一、公司治理图景和现代审计的参与

(一)公司治理图景的勾画

广义的公司治理是联系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的和非正式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契约的集合[1].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变成了图景,“世界图像并非只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2]在分析和处理公司治理时,我们也试图将之模型化、形象化,并最终勾画出一幅宏大的“公司治理图景”。公司治理可以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企业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合理统一。公司治理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外部利害关系人和内部利害关系人两方面,因此公司治理不仅包括内部治理机制,还包括外部治理机制。通过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协调,利益主体之间在频繁的博弈活动中达到一种动态均衡。这样,公司治理图景得以形成并展现。

(二)公司治理图景下的审计参与

在企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契约来降低成本;然而除非契约条款的实施得到监督,否则它就起不到这种作用;而审计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监督方式[3].既然公司治理的实质就是契约安排和权责配置,那么审计监督在公司治理图景中的参与必然是全方位的。现代审计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分为外部审计参与和内部审计参与。对这种审计参与的具体说明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现代审计通过各种形式的具体审计服务,全面参与了公司治理,并对公司治理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现代审计是对公司治理的一种监督保障机制。

表1公司治理图景中的审计参与

类型工作形式对公司治理的参与方式对公司治理的积极影响

外部审计1报表审计

2增值服务

3专项受托审计

1会计信息审计

2内控评价和管理咨询

3管理审计

4公司战略审计

5治理结构审计对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1资本市场效率提高,股价更灵敏的反映了公司信息

2监管部门对合法性的关注

3经理市场的竞争与接管

对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内部审计1内部审计报告

2内审增值服务

1会计信息评价

2内部控制评价

3经济责任审计

4部门、项目效益审计

5预算、决算审计

6管理审计、战略风险审计1股东的积极投票与利益协调

2董事会的监督和干预更积极

3高级经理层的责任更明确

4组织管理更合理

5制度安排更有效

二、现代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审计关注

特定的公司治理环境对现代审计也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必然要求现代审计对公司治理予以充分的审计关注。公司治理对现代审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独立性。如果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公司经营管理层就可能对注册会计师的聘请与解聘决策拥有实质的决定权。此时,注册会计师在这样不利的博弈局面下就可能迫于市场竞争压力而作出各种妥协,丧失实质上的独立性。(2)审计风险。如果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公司管理层就可能达成集体合谋,进行会计造假。此时注册会计师依靠实施正常的审计程序可能无法发现此类舞弊和欺诈行为,使审计风险大大超出了可容忍的水平。(3)审计方法。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可能造成内控制度中监督和控制这两个环节失效。因而,研究评价内控制度的结论难以作为判断的依据,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也就失去应有的作用。(4)审计判断。如果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公司管理层就有可能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判断施加不恰当的影响。(5)审计成本。如果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注册会计师就可能对公司的内部监督、控制制度和会计信息的可信度缺乏信心,因此有时会不合理地过高估计审计风险,实施过多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导致审计成本大幅增加。此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缺陷还会对审计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使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机制受到扭曲,导致整个行业无法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

鉴于公司治理对现代审计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现代审计必须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给予足够的审计关注。但审计关注并不只是对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泛泛的了解,而是一种本质性的深层关注。当前很多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正逐渐成为财务报告中必须披露的重要信息。现代审计必须有正式的专门针对公司治理的审计标准、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记录和审计结论。

三、公司治理图景下的新审计模式———治理基础审计

(一)审计模式的演变历程———以审计关注为线索的回顾

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这三种审计模式之间的转变包含了审计关注的转移与深入。在最初的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审计师最为关注的是账表本身。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会计系统的复杂化,原有账项基础审计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与此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中日益受到重视。这样,内部控制制度所蕴含的深刻的管理学理论及其与现代审计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最终形成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审计关注也从账表层次深入到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审计诉讼猛增,现代审计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审计风险。而风险理论研究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因此,对风险的审计关注最终导致了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形成。

但当前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如,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在实务中由于诸多的现实障碍并未得到较彻底的实践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本身对公司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活动中的风险关注不够、不能很好解释和解决日益突出的审计合谋问题、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没能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实现很好的继承与包容,存在跳跃性过大等问题。

(二)公司治理图景下的新审计模式———治理基础审计

针对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存在的上述许多难题,当前审计理论界主要还是在考虑如何完善现有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弥补某些缺陷。但我们认为,对这种思路仍需进行根本性的反思。

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治理基础审计将成为公司治理图景下的新审计模式。

治理基础审计是将审计定位成对公司治理的一种间接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对公司治理图景中外部和内部治理机制全面而深入的评估为基础,将公司治理因素纳入到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所有重要方面,最终建立起一种崭新的审计模式。治理基础审计模式较好地继承和包容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从理论上分析,治理基础审计模式提升和扩展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关注,对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在内的整个公司治理问题给予了系统的关注;治理基础审计也克服了风险审计模式对风险关注的局限性,对整个公司治理环境中所蕴含的风险给予了前所未有的系统关注;另外,治理基础审计还可以很好地包容当前关于管理审计、公司战略审计、公司治理结构审计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所以,治理基础审计并没有全盘否定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而是继承了原有模式的优点,实现了两种原有审计模式的融合与提升,并最终超越了原有的审计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

从实践角度看,治理基础审计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对公司治理准则和指南的研究为治理基础审计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而原有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下的审计实务也比较容易实现改造,可以为新的治理基础审计模式服务。另外审计合谋问题在治理基础审计模式下通过公司治理理论也可以得到更好地解释。因为审计合谋的达成往往是以公司治理的缺陷为前提的,公司治理的缺陷使注册会计师面临“要么合谋,要么失去客户”的两难境地。所以要降低审计合谋的可能性,就应当从根源上考虑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因此,治理基础审计模式在实践中具有基本可行性。

(三)构建治理基础审计模式的障碍分析

大凡一种新的模式的建立,都必须克服很多理论与实践中的障碍。对治理基础审计模式来说,也必然面临着很多障碍。

这些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治理本身存在多种模式,会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着美国的公众治理模式、日德的主银行治理模式和东南亚的家族治理模式三种基本的公司治理模式。而事实上各种治理模式都并存于每个国家,并由于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又产生了很多的具体变化。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公司制还不是一种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治理的观念还很淡薄。这对治理基础审计模式的实施构成了重大障碍。(2)公司治理问题本身十分敏感,从而治理基础审计很可能会遭到来自某些利益相关者的抵触和压力。公司治理在任何时候都反映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斗争和妥协,从而治理基础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审计参与有可能不受欢迎,得不到被审计方的必要支持与配合。(3)治理基础审计所涉及的对公司治理的评价需要很多的职业判断。而职业判断的增加加大了审计责任与风险,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这也可能使注册会计师在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时,尽量回避对某些公司治理问题作出明确的审计判断。(4)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对治理基础审计还缺少足够的法规支持。如果政府监管部门不对公司治理问题提出更严格的法律规范,那么治理基础审计也就必然缺少足够的推动力。(5)治理基础审计面临着如何确保对公司治理适度审计关注问题。由于公司治理本身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治理基础审计必须保证其始终仅仅就审计业务来考虑公司治理问题,而对那些具体而敏感的治理问题则应保持谨慎参与,防止对公司治理的过度关注,以免自身卷入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中,从而丧失审计的超然独立性。此外,随着审计关注从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向公司治理的延伸,仍然不能忽视原有审计模式下的审计要点,因为对公司治理给予足够的审计关注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其他审计要点的必要关注。

[参考文献]

[1]银温泉。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比较[J].改革,1994(3):5058.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2

一、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但它不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不是同一个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其他四种计量属性是按照计量信息的来源不同进行分类的结果,而公允价值是以计量结果能否如实反映计量对象为依据对计量属性的分类结果。由于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是按不同分类标准对计量属性的分类结果,所以他们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交叉关系。公允价值可能是历史成本,也可能是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或现值,历史成本等,四种计量属性也可能是公允价值,也可能不是公允价值。其他计量属性只要符合公允价值的概念特征,就可以成为公允价值,不符合就不能成为公允价值。

新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可靠取得并可靠计量。”从基本准则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会计计量模式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其他计量属性为补充的模式。然而,笔者认为会计准则的这种提法在概念依据上是混淆不清的,把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并列起来,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既然公允价值与其他四种计量属性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将其并列起来,否则会误导会计人员,以为只有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是公允的,其他计量属性的计量结果都是不公允的。事实上资产在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往往就是它的公允价值,难道我们能说资产在取得时按历史成本计量是不公允的吗?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应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模式,在该计量模式下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作为其他计量属性的选择判断和标准,其他计量属性作为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公允价值驾驭其他计量属性形式,其他计量属性形式体现公允价值的基本要求。

二、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模式下的会计准则构建

1.公允价值在基本会计准则中的构建。会计实务是在会计规范约束下进行的,而会计基本准则在会计规范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是制定其他会计规范的理论依据。不同的计量模式要求不同的基本准则内容。虽然我国在2006年对基本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但修订后的会计准则仍然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之上,导致基本准则在某些方面很难做到逻辑一致。如决策有用性最重要的两个衡量标准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应与决策相关,而历史成本信息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沉没成本”:可靠性要求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往往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因而也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收益。以公允价值基础代替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基本准则中的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和谐一致,以便更好地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然而,计量基础(计量属性体系中的主要计量属性)在基本准则中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可以随意抽换的概念,而是一个与相关概念联系密切,在整个基本准则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一个概念,因此,对计量基础的更换需要对基本准则中的许多内容作出相应调整。

就会计假设而言,目前基本准则中的四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依然是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建立的必要前提。需要提及的另外一条长期被人们忽略的假设是“市场价格假设”。市场价格假设是指会计计量数据来自于因交易而形成的市场价格。这里所说的交易可以指形成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也可以指收入和费用的发生,资本投入与收回。市场价格可以是实际发生交易所形成的价格,也可以是估计交易所形成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假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所有会计数据均来自市场价格;二是资产负债的价值应随其市场价格的变动而不断调整。一般来讲,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所依据的市场价格假设只包含第一层含义,而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所依据的市场假设则同时具有两层含义。这一假设的设定具有客观依据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而形成,事实上,企业经济活动大多数都表现为市场交易,有市场交易就离不开市场价格。之所以称之为假设,是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市场交易的事实并不存在,如接受捐赠和商品在企业内部转移等,但这并不妨碍这一假设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市场价格假设对会计确认、计量及会计方法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市场价格假设公允价值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就会计要素而言,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对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影响较大。笔者完全同意新修订的基本准则对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概念的调整。因为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产生的资产持有收益也应作为收入。基本准则修订前收入的概念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修订后的概念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基本准则修订前费用的概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修订后的概念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由于收入与费用要素的调整,必然引起利润的调整,基本准则修订前利润的概念是:“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修订后的概念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新修订基本准则对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概念的调整完全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也能适应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

就会计确认、计量原则而言,“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及“配比原则”是现行的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资产计价和收益计量的三项基本原则。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成为会计计量基础之后,这三项基本原则应更改为“公允价值原则”、“应计原则”和“配比原则”。其中,配比原则虽然在名称上没有改变,但在含义上却略有变化。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的配比原则强调的是收入与费用应按因果关系进行配比,而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上的配比原则强调则是广义的配比原则,即营业收入与利得应与同一期间的营业费用和损失相配比。之所以要以应计原则代替实现原则,是因为实现原则是以交易发生为收入的确认标准,而应计原则则以事项变动或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确认标准,也就是说,按照应计原则,不仅要确认因交易而发生的“权责”变动,而且要确认没有交易基础的价值变动;不仅要确认已实现的收益,而且要确认未实现的收益。

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而言,由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确认、计量原则和会计方法选择和评价的标准。无论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还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他们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都应具有“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和“清晰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不同计量基础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不同,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可靠性,而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于相关性。因此,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相对应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无须作大的调整,只要适当强调相关性即可。

2.公允价值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体现。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代替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后,具体会计准则所做的变动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专门制定一项类似于SFaSno.15的具体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二是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基本要求,对涉及到公允价值确认、计量、披露的各项具体准则进行修订,以便在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全面体现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基本要求。

(1)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全面体现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全面体现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第一,在进行初始计量时明确规定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属性取舍的判断标准。也就是说,在初始计时时,哪种计量属性符合公允价值的基本要求或更接近公允价值,就应以哪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即如果资产是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其市场交易价格就是其初始计量的最佳选择;如果某项固定资产形成于非货币交易,其同类资产的重置成本可能就是其初始计量的最佳选择;如果资产形成于融资租赁,其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可能就是其初始计量的最佳选择。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3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

一、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首次引入,并最终在2007年年初FaSB的157号和159号文件中得以全面确立。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过程中,美国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将矛头直接指向公允价值,曾一度引发证监委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解释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具有市场客观性和主观判断性双重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在严格的应用环境下,应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实施双管齐下,大力培育资产评估市场,构建公允价值计量的管理机制,以网络信息技术支撑,建立公允价值审计制度,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素养。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主要是运用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在具体会计实务中,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一方面作为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的调整金额,列入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明细项目;另一方面作为递延损益成分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本文论述的是需要在公允价值变动中,调整账面价值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对所得税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以后会计期间发生公允价值变动,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能使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也可能使其小于计税基础。同时,作为递延损益成分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交易费用也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成本,属于采用不完整的公允价值计量,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一方面作为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金额,列入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项目;另一方面作为递延损益成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资本公积”项目。

(三)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计量模式。一种是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另一种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允许转为成本模式计量。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所得税暂时性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阐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列报的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列式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确定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公式为:

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或负债发生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由于部分资产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客观上存在差异,这是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量属性不同形成的差异,年末在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应严格遵循税法对资产负债的税务处理及可税前扣除的费用等规定进行确定。若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或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将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使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若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将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就公允价值计量而言,既可能导致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计税基础,又可能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公允价值变动与所得税暂时性差异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产生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由于会计实务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作为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的调整金额,列入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明细项目,影响到资产账面价值的确认,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资产应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不承认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直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就是初始计量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以后会计期间发生公允价值变动,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能使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也可能使其小于计税基础;另一方面作为递延损益成分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

1.关于交易费用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列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价值。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进行的短期获利的投资,其资产价值含买价及相关的税费,这样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构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汇算清缴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为初始取得时的交易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交易费用乘以适用所得税税率,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交易费用×税率)

贷:应交税费(交易费用×税率)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发生公允价值变动,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税法规定,按初始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不考虑交易费用),形成暂时性差异,如资产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差异额×税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差异额×税率)

如资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差异额×税率)

贷:应交税费(差异额×税率)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交易费用也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成本,属于采用不完整的公允价值计量,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一方面作为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金额,列入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项目;另一方面作为递延损益成分,作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资本公积”项目。这样可供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是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如资产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差异额×税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差异额×税率)

如资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差异额×税率)

贷:应交税费(差异额×税率)

(三)投资性房地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初始确认时,会计上确认的资产价值为转换日资产的公允价值,而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则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与累计折旧(或摊销)的差额。因此形成暂时性差异,在后续计量中,会计上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税法上规定以计税基础按月计提折旧(或摊销),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如资产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差异额×税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差异额×税率)

如资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差异额×税率)

贷:应交税费(差异额×税率)

其他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视同销售按公允价值确定的计税价格等,由于涉及的是收入或费用的确定,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没用影响,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

【参考文献】

[1]王乐锦.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J].中国农业会计,2006(7):14-15.

[2]向增先.谈所得税会计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J].财会月刊(综合),2008(10):54-56.

[3]赵远新.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解读[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5).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4

一、存货、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一)不同计量模式下转换业务处理当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就应该进行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这些确凿证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当局应当就改变房地产用途形成正式的书面决议,二是房地产因用途改变而发生实际状态的改变,如从自用状态改为出租。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成本计量模式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存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极少。在2007年至2009年中,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仅为2.86%、2.90%、3.24%。存货、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不同计量模式下的会计业务处理差异较大,具体见表1所示。

(二)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一是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例如:2008年12月底,a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开发的写字楼改为出租,租期三年,该写字楼账面原值2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同账面价值相同,企业所得税率为25%。

将企业的存货转换为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在计算计税基础时应考虑存货跌价准备,转换后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为其账面余额。存货的计税基础同账面价值的差异在转换前后相同,没有产生新的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转换前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为2.5万元,将企业的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后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仍为存货的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为其入账价值,若转换日存货的公允价值小于转换前的账面余额,将使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上例中转换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0×25%=5(万元),会计处理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贷记“所得税费用”5万元。假若转换后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小于转换前的差异,则将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如表2所示。若转换时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转换前的账面余额,将使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换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25%=12.5(万元),会计处理为:借记“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12.5万元,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二是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会计准则规定同税法处理的不一致主要在于提取的折旧、摊销及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同计量模式下该差异对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同上述存货转换过程处理相似。由于实行的是对应账户结转,资产的计税基础同账面价值的差异在转换前后相同,没有产生新的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后的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计税基础同转换前基本一致,计算要考虑税法规定提取的折旧(摊销)、计提的减值准备。该转换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

(一)不同计量模式下转换业务处理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存货时,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业务处理如表3所示。

(二)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一是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例如:2009年12月底,a公司将已经出租的写字楼收回,准备作为本公司的办公楼,当日,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800万元,若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原账面成本5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额为300万元。(若转换前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原账面成本5000万元,已提投资性房地产折旧75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500万元。)假定折旧的计提会计同税法没有存在差异。所得税率25%。

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实行对应账户的结转。转换前投资性房地产计税基础同其账面价值不一致,该差异在转换后继续存在,因而没有产生新的纳税调整事项。转换前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为125万元。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以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资产的入账价值,计税基础计算要考虑按税法规定计算提取的折旧额(摊销额)。转换前后的计税基础基本一致,但转换日公允价值若大于计税基础,转换将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大于转换前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额,将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将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转回。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0×25%=125(万元),对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贷记“所得税费用”125万元。若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转换将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上例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50×25%=62.5(万元),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62.5万元,贷记“所得税费用”62.5万元。

二是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存货以备出售,存货以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入帐价值。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前后公允价值同计税基础的差异将对递延所得税带来影响,其会计处理类似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5

关键词 公安院校 计算机基础教学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种不同的范畴:一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种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即计算机基础教育。公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向众多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占到了全体学生的90%以上),让这一部分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处理技能,使其具备现代化警察所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就成为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

1公安院校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的特殊性

随着公安部“金盾工程”的逐步实施,公安工作的信息化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这就要求每个公安干警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警察”。“向科技要警力、信息化建设”也是未来警力提高的主要增长点,现阶段警务活动、执法活动对网络和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而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信息中心,因此,要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公安人才,就离不开计算机基础教育。

“面向实际,面向发展,面向公安工作实际”是公安教育的出发点。与地方院校相比,公安教育有自己的特殊性。在信息化的公安工作中,信息的获取、交流和处理都是围绕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而展开的。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去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就成为衡量公安专门人才的一个基本尺度。

2培养目标

2.1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工具。以此为出发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应该为:

工具使用能力:即如何使用好计算机这个先进的工具,使学生具备使用常用软件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具备直接使用专业软件分析、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工具开发能力:即利用计算机开发解决本专业问题的工具的能力。

这三种能力可作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新的三层模式,这种模式的目标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从知识教育转向了能力培养。

2.2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公安院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应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公安实践问题的意识,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实际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特别是独立操作微型计算机和利用流行软件的能力。

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建立程序控制的思想,学会借助软件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建立起计算机意识,即有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了解计算机解决公安实践问题的特点和方法,懂得什么问题能用计算机处理,怎样使用计算机处理,什么问题不适合用计算机解决等等。

了解计算机在公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公安实践和技术问题的思想,敢于拓宽计算机在公安领域上的应用面。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概念性基础:涉及各知识领域中一些主要概念和原理性的内容。

技术与方法:涉及各知识领域中一些用于实际开发工作的技术与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是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和工具。

应用技能:涉及实际应用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应用性知识。

根据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及公安院校的特殊性,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包括以下几门典型课程:即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应用技术与安全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2000,office2000套装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简单网页制作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独立运用windows2000进行信息的传输、存储、查找,能进行软件的安装、启动等,并能对简单的故障进行处理及修复;能运用office软件进行文字录入及文字编排、表格制作及数据管理、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会用ie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查找网站、下载资料、收发邮件、上网答疑、制作简单的网页等,要求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之后能通过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

(2)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

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内容包括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VisualFoxpro的基本概况、表和数据库的操作、程序设计基础、表单设计、报表和标签、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菜单设计、宏和工具栏等,使学生能了解VF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知识,争取通过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

(3)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安全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安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局域网(Lan)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局域网(Lan)组网步骤及技巧、接入internet网络方式、网络故障分析及排除、网络管理和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等内容。在学习中加大网络安装、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的实践训练,帮助和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典型局域网组建和管理。同时从病毒防范、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网络监控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能力,以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

4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手段

(1)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核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是考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考核手段能公正合理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在课程的考查目标上,对理论知识的要求较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不够。考试方法大多采用期末集中考试,分机试和笔试,学生被动地参加考试。在有些情况下,考试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查,应该逐步淡化理论考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可以制定各模块的考核目标、考核标准,分段检查(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标准,只计成功,不计失败,只记录最终结果。分段的成绩作为学期最终成绩,形式可采用笔试、机试等,使考试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2)改变教学手段,开展基于校园网的网上教学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网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采用集中式网上教学与分布式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集中式网上教学,可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分布式网上教学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借助网络开展带研究性质的探究式学习,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架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电子作业、网上答疑、电子实验报告、网上讨论等多种网络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侧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着重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精讲”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作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能从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抽出一定的时间,加强基本训练,加强能力的培养。“精讲”要讲清讲透教材重点,非重点内容可以略讲,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掌握的问题不讲。突出讲授目的,无需面面俱到、平均讲授内容。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讲练结合势必会减少讲课时数,教师就要努力改进教法,抓住重点,突出难点,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导,多种教育形式并存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在给定课时内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寻求课堂以外的教育形式。如:开设辅修专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设选修课,结合不同的专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举办短期培训班,将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引向深层;定期进行专业讲座,及时将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新工具介绍给学生;举办计算机知识竞赛,网页制作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

5结束语

公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我们要从社会应用的实际出发,创造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处理技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公安人才,使其具备现代化警察所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谭浩强.迎接计算机普及的第三次高潮.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

[2]李耀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4年会学术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6

毋庸置疑,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对世界其他各国的准则制定模式有着重要。在制定程序、制定机构和制定基础等方面,从许多国家和组织中都能找到美国的“烙印”。不同国家和组织会计准则的共同特征,昭示了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而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的产生又有赖于健全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本文不打算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展开论述,而是针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要素之一——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或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问题,展开自己的论述。

二、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含义和美国以规则为制定基础的形成

1.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含义。所谓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的基础。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探求建立统一会计规范的过程中,就意识到会计规范应该建立在首尾一致、逻辑统一的理论基础上,会计规范从这样的理论中推演出来,可以避免公司自由选择不同会计惯例造成的会计信息混乱局面。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1957年成立的会计原则委员会加大了对会计理论的工作,其中“假设一原则”的准则制定思路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产物。尽管这一思路在理论上并不成功,但寻求统一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努力并没有停止。美国会计学会在纪念该学会成立50周年的论文《论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原则委员会发表的第4号公告,标志着以目标为导向的准则制定方向的基本形成。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的“特鲁伯罗德委员会”提交的报告,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美国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报告的目标。1973年成立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财务报告目标为起点,在1978-1986年间分别了六号“财务会计概念公报”。实践证明,概念框架在会计准则制定中发挥了很好的理论支撑作用,指导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回顾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变迁的,我们不难发现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的初始阶段,无疑是想寻求一个统一的、广泛的理论基础来支持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以原则为基础,或是以规则为基础,二者在本质上并没有根本差异。因为,以规则为基础本身也需要大量的普遍原则为指导,二者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在准则的表现形式、数量、具体等方面。因此,笼统地说美国会计准则制定以规则为导向是不全面的。可以说,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经过数十年的演化,已经从原有寻求普遍、广义的会计原则变为繁琐具体的会计规则,甚至针对某一特殊经济业务,都有相应的会计规则予以规范。具体、繁琐的会计规则使公司管理者通过设计“交易类型”以操纵会计信息的呈报,大大偏离了通过会计准则揭示经济实质的初衷。2001年安然事件正是美国繁琐会计规则的一个“注脚”。美国从初始以原则为基础的思想演变为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是美国准则制定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准则制定基础的变化,必须结合准则制定环境加以。

2.以规则为制定基础的形成。1933年和1934年通过的《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使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从国会得到广泛的权利,包括享有制定会计准则的法定权力。这一权力通过1938年公布的第4号会计系列文告(aSRno.4)让渡给民间机构——会计职业界,到1973年移交给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是由于SeC的权威性认可,才使FaSB所制定的会计准则获得了实质性的支持。然而SeC并没有放弃它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力,在必要时SeC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上市公司遇到的会计报告方面的特殊问题(莱维特,1994)。在这一背景下,1938年-1980年,SeC了大量的会计系列文告(aSRs),用以补充FaSB和aiCpa的规则,1975年开始“官方会计公告”,对公认会计原则加以解释。

在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会计职业界并没有停止对准则制定的参与。除了通过FaSB直接参与准则的制定外,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cSeC)定期有关与行业有关的立场声明(Sop)。FaSB所属的紧急问题任务组(eitF)也会一些紧急文告,以解决实务中所出现的问题。

美国繁琐而又具体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形成是资本市场中不同参与方相互博弈的结果:公司管理者希望在不违背准则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如“平滑”各年利润,或减少由于准则的变化而带来的经济影响,势必寻求准则规定的模糊处或空白点,而准则制定者针对公司管理者的行为,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准则所限定行为的细节规定。在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史上,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有关企业合并的两种不同会计处理选择问题的争论,这两种方法分别是购买法和权益联合法。为了阻止大量企业采用权益联合法,FaSB先后规定了12条有关实施权益联合法的条件,尽管如此,为了实现采用权益联合法的目的,许多公司仍不惜增加购买成本、设计“交易方式”以适应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降低审计风险,也要求准则制定有明确的“界限”,同时,明确的“界限”也使得执法机构在执法时有明确的依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以规则为基础的美国会计准则体系是在其特有的经济和环境、特有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框架下形成的。

三、以规则和以原则两种不同准则制定基础的比较

首先应该看到,两种不同准则制定基础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更多的是准则表现形式、内容上的差异。然而,会计准则作为一个具有经济后果的契约,契约“条款”的任何一个变化都会给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因此,两种不同准则制定基础更重要的差别是引导了与准则相关利益人的不同经济行为,使其各自的利益、风险边界发生变化。

以原则为基础,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为了反映经济实质,财务报告编制者和注册会计师依赖职业判断,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职业判断主要取决于会计师的理论和道德素养、职业经验以及对现实经济业务和经济环境的分析。以原则为基础的准则,不仅加大了会计师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会计师的职业风险,特别是现在西方会计公司大量采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以减少实质性审计程序。以原则为准则制定基础显然不合他们的“口味”,势必遭到会计职业界的反对。

以原则为基础,也影响不同企业财务报告的可比性,由于对于同一经济业务,不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有差异,有可能出现同样的经济业务,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尽管如此,以原则为基础,可以减少大量准则之间的矛盾,使准则更容易理解,并使会计师主要关注经济业务的实质,而不是寻求形式上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美国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是在其特有环境下形成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存在多元的准则制定参与方,使准则体系的权威层次十分复杂;第二,准则中有大量的“界线测试”,导致形式重于实质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第三,准则中存在大量针对例外事项所作出的规定。

美国会计准则体系总的来说,是以规则为制定基础的,但人们通过研究,认为一些准则的制定是以原则为基础的,即使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也存在一些准则是以规则为基础制定的,可见两种准则制定在基础层面并没有本质差异。然而在操作层面却产生了差异,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大量准则、解释文告的存在,不同文告的者对同一准则的应用有着自己不同的解释,使不同规则之间产生矛盾,致使实际应用时难以达到一致性效果;另一方面准则的不同内容也会对当事人带来不同经济利益的影响。

四、《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影响

在2002年7月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0X法案)要求SeC就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问题进行研究,对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制定模式的可行性和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对此问题FaSB在2002年10月题为“美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原则导向法”征求意见稿(平来禄,刘峰,2003),FaSB并就此问题在2002年12月举行听证会加以讨论。可见,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预示着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重要变化,而这一变化与S0X法案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理解美国准则制定基础的变化时,离不开对S0X法案的认识。

SoX法案的颁布是美国为适应21世纪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针对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重大问题而制定的法案,该法案的颁布代表了一个新的资本市场监管的到来(陆建桥,2002)。SoX法案在会计和审计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对行业的监管权由会计职业自律组织——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转移到民间独立的监管机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在pCa0B的监管下,无疑增加了公司管理者和独立审计师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要求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就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保证,对故意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故意销毁、隐匿、伪造财务报告等行为最高可处20年监禁(陆建桥,2002)。

其次,增加对审计独立性的强制性规定,限制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非审计业务必须得到批准。

最后,扩大了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会计监督权,明确财务报告责任主体。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法案在建立有效内部公司治理方面也作了若干规定。

SoX法案的颁布,表明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环境发生了相应变化,这一变化内在地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保持其独立性和高效运作,建立一套程序,以保证准则制定机构对于紧急会计和实务作出迅速反应,及时修订有关会计原则。SoX法案规定FaSB的资金将不再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筹款(陆建桥,2002),这对于提高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是SeC对FaSB的一再要求,关于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讨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前SeC主席亚瑟利维特针对资本市场愈演愈烈的“数字游戏”,要求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认为透明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重要的“生命线”。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特征是其透明性和可比性,如何实现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必然要涉及到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可见准则制定基础的变化有其必要的思想准备。SoX法案使财务报告和审计框架中相关者的利益和风险边界发生变化,加大了提供财务报告各个环节当事人的责任,这一变化有利于会计准则制定由以规则为基础转向以原则为基础。

五、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调整思路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每一次变化都和资本市场有着密切关系。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一直是SeC追求的最高宗旨。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化也无一不是沿着这一主线的。从有关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到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改组,到对有关会计准则制定基础问题的讨论,都预示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将会向新的方向发展,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也必然需要适应新形势而发生相应变化。在最近SeC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调整思路的轨迹:

1.以高质量会计准则为准则制定目标。保证会计信息透明性、可比性和一致性是衡量会计准则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而要实现会计准则的高质量,必须建立、合理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在准则制定模式中,建立新型的、不同于美国以往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思路,是适应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思路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约翰。t.史密斯提出“以概念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将概念与事项的实质相联系,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汪祥耀,刘宁军,2003)。

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发挥积极作用,并对其进行必要改进。在美国会计准则制定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所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并且这一模式得到了众多国家和组织的借鉴。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分别建立了各自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尽管如此,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还是得到许多会计学者的批评,认为概念框架对准则制定的支撑作用不大,一些会计方法的选择仍旧是不同会计实务调和的产物。之所以会产生这一局面,是由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本身的一些矛盾。在FaSB的“美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原则导向法”征求意见稿中,对概念框架中的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诸如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相互平衡的可操作指南;有关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概念基础问题;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问题等等,说明了为适应准则制定模式的变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要进行相应改进。

3.准则体系保持简洁、清楚。准则应提供反映经济交易或事项本质的指南,避免有关“界限测定”的规则,以及针对例外事项的规则。准则制定基础的调整方向与人们传统意义上以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不同,以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规定一些若干原则,大量依赖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这似乎又回到准则制定的初始阶段。从SeC发表的有关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其准则制定基础不同于以规则为基础和完全以原则为基础,强调准则的简洁、明了,同时将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与具体准则有效结合,使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够有的放矢、有所依据。

4.保持会计准则权威层次的清晰性,概念和具体准则应用的一致性。SeC认为,形成美国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原因之一是存在多元的准则制定和解释方,从而使同一准则在概念和实际运用方面不能保持一致性。基于这一局面,SeC认为应适当减少SeC、acSeC对有关准则实施的文告,eitF的工作也应尽量置于FaSB的领导之下,同时重新构建会计准则的权威层次。

5.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建立全球统一会计准则的活动。2002年9月,FaSB和iaSB就建立全球统一会计准则达成共识,这意味着美国将在未来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美国如何协调本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问题,忽略这一问题,美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一句空话。正是认识到这一情况,准则制定基础的改革既可以摈弃美国会计准则制定长期以来所积累下的问题,同时也引导国际会计准则朝一个新的方向发展(避免了对iFRS的完全认同),更好地实现与国际报告准则的协调。

六、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与美国具体国情迥然不同,完全照搬美国准则制定模式和准则制定思路是行不通的。但同时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准则体系也有其共同特点,认识到准则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共性特点,对于帮助我们建立完善准则体系是有所裨益的。通过对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

首先,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和框架对准则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准则制定显然无法超越制定环境而独立发展。但应该看到,完善的准则体系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的关系,更有着“唇齿”之联。会计准则不仅是约束会计实务的法律规范,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会计准则的技术特征要求准则体系的建立遵循逻辑性和科学性原则,特别是准则和准则之间,准则内部不同部分应该保持概念的一致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基础来制定准则,从而保证准则的一致性和高质量,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其次,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会逐渐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提下,各国会计准则有趋同倾向(汪祥耀,2003)。因此,关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变化,对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应该有所帮助。从中,我们看到美国会计准则从以规则为基础,转向以原则为基础的变化,既有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谋求在全球公认会计准则制定中发挥其主导作用的目的。

面对会计国际化的大趋势,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怎样的准则制定战略,谋求准则制定的全局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在这种背景下,选择什么样的准则制定基础,对于准则制定的整体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1]平来禄,刘峰,雷科罗。后安然的会计准则: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J].会计研究,2003,(5)。

[2]汪祥耀,刘宁军。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J].会计研究,2003,(5)。

[3]葛家澍,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J].会计研究,2002,(2)。

[4]陆建桥。后安然时代的会计与审计问题-评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其对会计、审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2,(10)。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7

[关键词]会计计量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创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5号概念结构公告中列举了5种可能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iaSC在1989年7月,的《概念框架》100段指出:财务报表的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四种。我国的会计计量长期以历史成本为主,它是在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必须改变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笔者就会计计量的内涵与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谈点浅见。

一、我国会计计量的内涵与局限性

会计计量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尺度、规则,对会计对象的某些特质用数量进行表示。它主要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构成。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通常的量度单位有两种:名义货币计量单位和不变购买力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特定计量属性和特定计量单位相结合构成特定的会计计量模式。对于计量单位通常选用名义货币(发生严重通货膨胀除外),所以,对计量属性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会计计量模式的不同。

我国的会计计量长期以历史成本为主,它是在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当时的会计环境比较稳定,资产形态单一,大部分资产在初始计量后,其价值基本不变。在报表列示时,考虑到信息需求者的决策需求,常常结合其它计量属性对资产净值进行调整,主要反映在资产减值的处理上。但这种处理只是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防止企业虚计资产,其比较的基准仍然是历史成本,当可变现净值、市价低于成本时,以减值列示,当可变现净值、市价高于成本时,还是以成本列示,由此形成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变化,大量的兼并、重组、联营行为使资产价值频繁变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给传统的会计计量提出难题;商誉、人力资源等软性资产在一些企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些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往往取决于这些新的经济业务,怎么来计量他们?如何在会计报表中反映这些特殊资产?历史成本解决不了。要想真实、公允、及时的量化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必须改变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

公允价值正是由于历史成本的满足不了新经济形式的需求而被提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iaS32《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如果金融工具在活跃和透明的市场上交易,其市场报价提供了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如果市场不够活跃、市场没有完备地建立,估计技术可用于确定公允价值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可靠性,这些技术包括:参照几乎同样的另一种工具的当前市场价值、折现现金流量分析和期权定价模式。”中国在《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准则中给公允价值下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融。”“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可见,中外会计准则中都允许以公允价值为目标对某些经济业务进行计量,只是我国在应用公允价值时相对谨慎,这主要是因为成熟的交易市场和专业的评估技术是公允价值应用的基本条件,而我国市场体制尚未健全,这也是反对使用公允价值成为我国会计计量目标的根本原因。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已经是一种无法阻挡的历史趋势,虽然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认为以公允价值作为我国会计计量目标是合适的。

二、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

为了克服传统会计计量观念的不足和适应新经济现象计量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针对不同的情况确立新的计量观念和计量基础。

1.建立产出价值观――现值计量基础。产出价值观是以被运用资源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作为资源的价值源泉,以时间价值的现值作为计量基础。

2.建立效用价值观――替代成本计量基础。效用价值观是以一项资源对人或组织的有用性作为价值的源泉,以消除或补偿因资源使用可能出现后果所发生的费用――替代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环境资源的价值计量。

3.建立稀缺价值观――协议价格计量基础。稀缺价值观是以资源的稀少短缺或唯一性作为价值的源泉,以拥有稀缺资源方的主报价、受取方认可的稀缺资源价值,经双方协商、谈判形成的价格――协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歌星演唱,模特表演,名人字画,珍奇矿物、植物、动物等特殊、稀有资源的计量。

4.建立保全价值观――现行成本计量基础。保全价值观是以一项资产重新取得所需投入的价值作为价值衡量依据,以现时重置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这一观念和基础解决了购买时间较长的资产原始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背离问题,使实物资本得以保全。它适用于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计价。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8

[关键词]公认会计原则;原则导向;规则导向;会计支撑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69-04

一、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历程

美国是世界上制定会计准则历史最长的国家,其第一份公认会计原则颁布于1937年。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历史表明,最初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是原则导向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准则的制定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以规则为基础的模式。这是因为美国的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了大量的处理细则、例外事项以及会计政策的备选方案,这使得现行的会计准则过于详细和复杂。美国会计准则的文件数量几乎比世界各国准则文件的总和还要多,其范围之广,论述之细,为各国所不及,也更多地体现了以具体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特征,即对于每一项经济交易活动均制定详细的条款,规定其实施指南以及相关的例外事项处理方法,以此来规范会计人员对交易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题为“美国会计准则制订中的原则导向法”的征求意见稿(FaSB,2002)中也认为,详细、具体且繁杂的美国会计准则(即规则导向)是需求推动的(demand-driven),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对现行准则应用的例外和大量的实施细则与指南性意见。其中,对现行准则的例外是导致美国会计准则越来越繁杂的一个主导性因素。该征求意见稿还例举了SFaS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指出该准则给出大量的例外。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主席戴维・特威迪(Davidtweedie)在美国国会作证时也认为,美国准则的规则导向是由于那些受准则约束和影响的对象要求的结果:公司需要具体的准则,以减少交易安排的不确定性;审计师需要具体的准则,可减少与客户之间的分歧并在诉讼中自我保护;证券管制者需要具体的准则,因为通常具体的准则更容易监督执行。正是因为上述这些“需求”,导致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则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会计准则逐步演化成会计规则,偏离了会计原则的发展方向。

二、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之争

严格来说,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刘峰等,2003)。按照一些评论的观点,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更具体、更复杂;而原则导向的准则相对要简单、明了,它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原则,执行过程中更多地依赖职业判断。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被认为是规则导向的,作为对比,国际会计准则是原则导向的。

(一)文献回顾

早期对于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原则导向模式和规则导向模式的利与弊进行的。

刘峰等(2003)认为,如果考虑到经济人属性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规则导向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陆德明等(2003)认为,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种会计准则的应用是建立在健全的公司制度、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础上的。而中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的转型期,可以说至少在现阶段是不适合完全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的。中国会计准则应采取的较好的方式是两者兼顾,兼收并蓄。

黄世忠等(2002)认为,原则导向模式有助于培育一种以专业判断取代机械套用准则的氛围。理想的准则制定模式应当是以原则为基础的。

iaSB主戴维・特威迪(Davidtweedie)在2002年2月美国国会听证会和2002年4月英国国会听证会上曾指出:过于详细的规则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公司和个人通过交易策划所规避。规则基础模式不利于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发挥专业判断,还可能使他们过分关注会计准则的细节规定而忽略了对财务报表整体公允性的判断。

美国SeC主席HarveyL.pitt在国会听证会上指出,以规则而非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会延误准则指南的及时性;会使准则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未来的发展;人们也容易通过会计技巧的设计而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2002年5月14日,SeC首席会计师RobertK.Herdman在国会听证会上也指出,试图对准则的各个运作方面作出极其详尽规定的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将会在财务报告中助长“翻箱倒柜”式的心态,并在准则运用中弱化专业判断,这不利于财务报告编制者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整体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价。

FaSB于2002年10月21日的题为“美国会计准则制订中的原则导向法”的征求意见稿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当时美国会计准则纷繁复杂的状况、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特征,并对原则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在征求意见稿中,FaSB虽没有给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和规则导向会计准则下定义,但是明确地提出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原则导向会计准则比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更广;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也有例外情况,但只是极少数;其准则的解释和指南相对较少,且按准则的精神和意图运用专业判断的机会将会增加。

2003年7月25日,SeC向美国国会提交了《按照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108(d)条款要求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体系研究报告》)。该报告突破了以前按原则基础与规则基础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划分的两分法,提出了全新的三分法,即应按照“纯原则”、“原则基础”、“规则基础”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进行划分,对原则基础模式进行了新的界定。为了与两分法中的“原则基础”有所区别,SeC启用了“目标导向”这个全新的概念。可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使“原则基础”与“规则基础”之间的争论进入到在“原则”和“规则”之间寻找最优的均衡点。

(二)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对比分析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强调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而非形式,这样可以促使财务报告的编制者更加关注会计主体活动的内在性质,更好地体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反映会计原则的意图。而规则导向则强调会计准则的规则化,制定具体的界限,使会计准则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

FaSB认为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优点:(1)适用范围更广,更容易理解;(2)可以更清晰的传递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3)极少的例外情况,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4)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和经济环境的反映更快;(5)能促进FaSB和iaSB之间的合作,共同致力于高质量、高透明度的会计准则。但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也有不可忽视的缺陷:(1)由职业判断引起的对类似交易和事项的不同解释,使人们更加担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由于FaSB减少准则的解释和指南,在需求驱动下,另外一些机构有可能在缺乏FaSB应循程序的基础上一些解释和指南,成为事实上的准则制定机构;(3)可能引进专业判断的滥用,即运用原则的时候违背了会计准则本来的精神和意图。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相互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原则导向下会计准则的优点可视为规则导向下会计准则的缺点,反之亦然。

(三)在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之间寻找最优的准则制定模式

SeC在《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纯原则”、“原则基础”、“规则基础”。以“纯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在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进行职业判断时很少提供指南,执行起来有很多困难。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则常常会提供规避准则意图的手段。作为研究的结果,SeC建议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当更为一致地以原则为基础或以目标导向为基础,并认为这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最佳的。这样的准则应当具有如下特征:(1)以经过改进并一致应用的概念框架为基础;(2)明确指出准则的制定目标;(3)提供充分的细节和结构,使准则能够得以一致地实施和应用;(4)尽量减少准则中的例外情况;(5)避免使用使财务工程师能在技术上遵循准则却在实质上规避准则意图的“界线”。

以原则为基础或以目标为导向的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目标导向准则明确设立了各类交易的目标和会计处理模式,为管理当局和审计师提供了足够详细的框架,从而使准则能够得以应用。同时,若按最优方式构建,这种准则将向使用者、监管者和其他检查或监督财务报告过程的方面提供足够详细的资料,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正确评价管理当局报告并经审计师验证的经营成果。而且,由于目标导向的准则比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或以纯原则为基础的准则提供了更好的进行职业判断的概念框架,有助于它们遵循准则的要求。按照这种方式,目标导向方法应当提供管理当局和审计师承担在财务报表中报告交易实质的责任的方式;重要的是,在目标导向下,投资者和分析师理解准则本身的成本预计会降低;目标导向准则可能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和及时性;目标导向准则方便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协调,准则制定者根据原则达成的一致比根据详细规则达成的一致要迅速的多。

SeC在《体系研究报告》中对目标导向模式进行了详尽的经济政治分析,其认为该模式:(1)可以使投资者更容易取得更有意义的财务信息;(2)可以使会计职业界的动机和想法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好地结合;(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4)有利于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一致性和效率;(5)有利于促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SeC还从会计的服务成本、诉讼的不确定性、信息的可比性及转换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目标导向会计准则的转换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会计服务的成本,增加管理当局和审计师的诉讼风险,还会带来一定的转换成本。但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以一致的概念框架为基础,有清晰的目标,详细程度适中的执行指南,再加上有效的强制措施,从而使这些成本可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总之,SeC确信“目标导向”是最优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三、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从1997年正式颁布第一项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起,迄今中国已陆续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从这些准则的行文内容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它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规定得十分明确和详细。由于中国当前还缺乏有效的会计准则支撑环境,采用这种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在中国或许更为切实可行,因为它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具有明显的优势。

1.这种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使得财务报告容易被使用者所理解,更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中国的资本市场以散户为主,又缺乏财务分析师这样专业的信息解读和加工机构,而散户分析、评析会计信息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甚于相关性,同时也希望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更为通俗易懂,而中国当前这种规定具体的会计准则顺应了这种要求,为他们理解和运用财务报告提供了平台。

2.毋庸讳言,目前中国会计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仍然较低。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财经法规学习不够,具备起码的职业判断能力尚有困难。在这样的会计背景下,如果采用需要广泛专业判断的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势必会造成操作上的混乱,也使得会计人员感到无所适从。而目前的会计准则规定了十分详细的条款,解决了企业会计人员和管理者知识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会计准则的执行效率。

3.中国的契约制定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不尽完善。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内部人控制盛行,审计市场缺乏效率,市场监管力度以及法律诉讼机制薄弱。在这种制度环境下,如果我们的会计准则采用原则导向,将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交给公司管理层,极有可能导致管理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随意操纵利润,甚至伙同审计人员“收买”审计意见。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制裁条款以及内部控制和约束机制,原则导向给会计留下的判断空间必然会增加投资者、管理者和注册会计师三者之间委托―关系的矛盾冲突。只有会计准则制定详细,对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规定严密,才能使各方容易以事前明确的标准为参考达成一致意见,减少冲突。

尽管会计国际化已大势所趋,但是学术界的实证研究证明,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并不能消除或缩小实务差异,原因就在于中国目前不具备执行原则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支撑环境(Chen等,2002)。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只会使得会计准则的运用面目全非,因为现行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以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为基础制定的,而中国作为经济转型国家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

通过上述分析和论证不难看出,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中国还不适宜跟随潮流,进行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但是,借鉴美国比较健全的会计准则支撑环境,纵观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动向,对完善中国会计准则支撑环境不无启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制度安排是内生变量,受现有技术水平的影响、制约和安排。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实施及绩效会受到相关制度的影响,也就是说一项制度的实施效果要受到整个社会的制度结构即其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制度实施绩效的好坏根源在于制度环境。在此,制度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会计准则支撑环境。

总之,原则导向是规则导向的抽象概括,规则导向是原则导向的具体化。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似乎更符合准则的发展潮流。但根据目前的制度环境,适当的规则会使原则导向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可以走一条原则和规则相结合的中间道路,尽量重原则一些,轻规则一些。在这个指导思想下继续完善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立一套公认可靠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此作为会计准则的指导。准则制定机构要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制定人员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制定过程要执行充分程序,解释和运用要保持严格的一致性,以实现准则制定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平来禄,刘峰,雷科罗.后安然时代的会计准则: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J].会计研究,2003,(5).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3]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9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院校围绕高等教育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争议不断,意见不一。大部分民族院校改革的做法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强调改革的重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但是,随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科目设置的变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方向调整,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已经很难能够应对,因此加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环节中的课程设置,强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针对各个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不同需求构建一个课程集合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核心部分。

一、“1+X”模式的构建

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4个领域×3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的知识结构,以及“1+×”的课程设置方案。4个领域内容包括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3个层次指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综合与应用;“1+×”的课程设置方案指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加上几门核心课程。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重申了上界教指委的基本要求,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计算机基础教学最为权威的指导性文件。西藏民族学院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1+X”模式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和根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开设科目对应专业需要分多模块科目教学。具体为大学第1学期统一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第2学期按专业特点和需求分模块课程教学,共设置5个教学模块,如表1所示,各学院按照专业性质与需求自主选择对应课程模块。

表1分模块课程

二、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1+×”模式需要遵循的原则

西藏民族学院是一所老牌的民族院校,学院发展是以文为主,文理结合。学校致力于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才。而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而不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因此,计算机公共教学要与专业教学融合,面向应用,服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在制定“1+×”课程设置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是为专业教学服务的,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是必选的。

2、适用性原则。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应该满足各类专业教学的需要,但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不同的专业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有所区别。

3、实用性原则。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选取的教学内容要实用,要舍弃那些对专业学习来讲空洞的理论和不实用的知识,应强调实际应用性内容。

(二)分层次、分模块改革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以“1+X”模式为核心思想,即:1是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X”是指若干门计算机应用课程。各个专业首先统一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程授课采用分层式模式。根据摸底考试成绩划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按层次编班上课。第二学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分模块教学改革方式,根据专业差异,各学院自主选择确定“X”科目,“X”科目包括《office高级应用》、《平面图形设计》、《网页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五种类型。各模块科目学时及教学场地要求如表2所示:

表2各模块课程学时分配与教学场地要求

三、推进“1+X”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

推进并实现基于“1+X”模式的民族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相关条件,制定相应措施。

(一)领导重视,多部门协调配合

基于“1+X”模式的民族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是一项涉及学校各个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改革,改革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为保障改革顺利实施,需要领导重视,教务处组织多部门协调配合,改革内容可以推荐各个专业写入培养方案中。

(二)建立一只有效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一只技术过硬,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层级,有分工的师资队伍。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打破过去旧传统,师资队伍中即有负责理论教学的教师,又有负责实验教学的教师,还可以设置助教教师辅导学生,以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分工的形式共同完成教学。在这种多元的教学组织形式下,不仅可以提高理论课教学的教学质量,同时还提高了实验教学人员的积极性,提供助教教师实习环境,各尽其能,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培养符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三)动态化改革,适时性原则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同于其他基础课程教学,其自身特点决定了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是动态化的,是要不断变革的,计算机软件版本的提升,办公软件的变化需要适时调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授课内容,各个专业的发展变化,对于“X”部分的选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根据发展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因此必须合理设计改革方案,不断改进“1+X”的设置和内容的改革,突出“X”设置和“X”课程模块的内容变化发展,才能更好的完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保障改革顺利实施

基础会计的公式篇10

关键词:政府会计;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基金会计

一、引言

在我国,权责发生制长期被用于企业会计领域,相应的,政府会计领域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监督力度的加强以及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均对政府提供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使得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作为核算基础成为大势所趋。

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模式中的基金会计模式以基金会计和报告为主体,体现了专款专用的原则,有利于政府对加强对资源的管理且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本文在介绍了美国基金会计特征、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应当引进基金会计模式的观点。

二、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美国审计总署(Gao,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认为:公共受托责任就是指受托管理并有权使用公共资源的机构向社会公众说明其全部活动情况的义务。随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发展,政府在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履行合规性的受托财务责任,更重要的是履行绩效性的受托管理责任,鉴于收付实现制的政府会计存在上文所述的种种弊端,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可以客观反映政府整体、长期的财务状况与运营成果,促进政府绩效性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良好的政府治理需要相宜的政府会计系统进行保障。该理论带来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相应的也要求政府会计进行改革。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仅能反映政府执行预算计划的情况,无法反映政府的绩效情况、反映政府公共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不能满足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要求。可见,为支持以绩效导向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将权责发生制引入政府会计是一个必然的要求。

三、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我国政府基金会计的构建设想

(一)我国政府引入基金会计模式的理由

首先,不同的基金主体与预算主体相吻合一致,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从理论上讲,基金主体的财务资源都有规定的专项用途,在记录取得的财务资源时都应当记录该资源的使用限制,以便清晰的反映每项基金财务资源的整个使用过程,使得追踪起来一目了然。

其二,基金会计的模式与预算管理一致。目前我国正筹划构建一个复式的预算体系,里面包括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政府公共预算和其他预算等,即包括受托基金、权益基金、政府基金三大基金大类和相应的各种基金。同样,若政府会计也采用基金会计模式,就可以保持与预算管理相一致的体系,为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更好的服务。

最后,我国已初具基金会计的“雏形”,为基金会计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我国现行的预算资金包括两方面,预算资金和基金预算资金,因此可以说是基金制的小幼苗已经被种下,当务之急就是为其创造适宜的土壤、阳光等环境,让其茁壮成长。在现行的预算会计体制下,社保基金、国有企业政府拥有的权益无法纳入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进行核算,而理论上就当前世界上政府会计现存的模式而言。只有基金会计模式才能够对上述事项进行反映。

(二)基金会计模式的构建步骤

第一阶段,如上文所述,在我国预算资金中已经部分采用了基金预算资金的思路,为基金会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因此我国政府可以根据业务活动的性质差异将其区分为为政务性活动、商业性活动和受托责任活动等,相对应的,基金主体的设置分别为政府基金、权益基金、信托基金和非基金账户,不同的基金主体可以运用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和监督,以更好的履行专款专用的原则,使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预算资金的界限更加清楚,防止挪用和贪污也便于对绩效进行评价。

第二阶段,编制基金财务报表。正如企业财务会计一样,基金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结果最终要编制成财务报表,以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美国基金财务报告模式的沿革经历了三大阶段,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基金财务报告模式发展到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金字塔”型财务报告模式,再到20世纪九十年代诞生的双重报告模式。我国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美国各种基金报告模式的优缺点,有甄别地运用的我国政府会计报告体系中。

(三)构建基金会计模式的阻碍

当然,任何会计模式都有其不完备之处,基金会计模式也不例外。按照我国目前的政府会计环境,大范围的推广该模式的时机尚未成熟,实施起来阻碍也较大。这些阻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大方面:一是在我国政府会计人员中,收付实现制会计的做法已经根深蒂固,在权责发生制会计方面又缺少培训锻炼,缺乏对基金会计的认识,使他们从心底抵触该方面的改革。第二是基金主体间有明显的界限,相互独立运作,单项基金不能揭示政府资源的整体活动状况,需要像母子公司财务报表合并那样实施基金的合并,而如何进行合并理论界尚未探讨出共识,因此基金会计不利于政府从总体上把握自身的运营状况,可能导致财务管理失控。第三是面对我国数量庞大的国有企业,采用基金会计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成本,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还是未知数。第四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推行基金会计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确定各个基金主体,而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事业单位的改革,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尚未明确,更不用说进行基金主体的划分了。

基于上述四大原因,本文认为我国基金会计的实行必将是障碍重重,但值得一试。(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ReginaeHerzlinger,andHDavidSherman.advantagesofFundaccountinginnonprofits.HarvardBusinessReview,1980,(5-6)

[2]李建发,论改进我国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m],会计研究,2001

[3]张琦,程晓佳.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适度分离与协调:一种适合我国的改革路径[J].会计研究,2008(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