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利与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0:17

法律的利与弊篇1

一、银行跨营证券业的动因

在大多数国家中,银行资本是最强大也是最有政治“捕获力”的金融资本。近年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服务法律变革,如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和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由银行游说“院外集团”(lobbygroups)所推动的。银行为何不满足其固有的存贷和授信业务,意图染指证券业务,并极力推动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呢?深入分析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素的考虑。经济学上的实证研究认为,金融行业的平均成本曲线比一般行业平缓,因而具有更大的规模经济潜力,同时金融行业的资产专用性在降低,这意味着金融行业的同一资产完全可适用于不同金融业务,说明金融业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范围经济效应。作为金融业中资产规模最大、资力最雄厚的银行业,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追求,远甚于其它金融行业,因而对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积极性最高。

2、出于竞争因素的考虑。银行跨营证券业所考虑的竞争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因素。银行的多元化经营为银行的金融产品开发和业务市场开拓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使银行能够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金融创新,拓展服务范围,增强其竞争力。另一是制度性竞争因素。银行业的竞争不仅是市场主体的竞争,还受制于各国的银行管理制度,各国在制度宽严上的差异,容易使银行业产生“制度性竞争扭曲”现象。以欧美国家为例,由于长期以来美国顽固的分业经营模式与欧陆的全能银行模式存在明显的制度性落差,致使美国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日渐衰微,国际排名一跌再跌,为了在制度性竞争上重现均势,美国银行业动用其政治影响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再游说国会,最终促成了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出台。

3、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金融界有句格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里”,银行业特有的高风险性使其对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需求尤为强烈。与其他行业或金融业的其他部门相比,银行的外部效应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由于银行将对全球各地分散存款人的流动性债务,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从而具有较高的负债比率,对外部资金来源和公众信任存在严重的依赖性。银行跨营证券业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优势互用、劣势互补,从而缓冲或规避银行业日渐放大的风险因素。

此外,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大大降低了金融通讯与金融数据处理成本,金融工程技术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为混业风险控制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手段,法律界传统分业管制“坚冰”的破除为银行跨营证券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正是基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使银行一改以往小规模渗透证券业的谨慎作风,大规模地跨营证券业,一时间金融并购浪潮风起云涌,以银行资本为主的多元化金融集团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黄金时期。

二、银行跨营证券业的利益冲突及其危害

客观地说,银行跨营证券业实际上是一柄“双刃剑”,银行兼营证券业,固然有利于银行实施全能化和多样化经营,实现所谓“金融超市”的蓝图,但同时也使银行的风险来源增多,风险的预测力和评估效果下降,风险的破坏力剧增,更重要的是,由于银行业与证券业存在着利益冲突,银行跨营证券业实际上也打破了证券业固有的竞争秩序。

所谓利益冲突(conflictsofinterest),是指受托人在接受委托人委托时同时担任或嗣后担任某个人、某些人或某类利益集团的利益代表,而导致对委托人在忠诚和利害关系上发生矛盾的现象。混业经营体制下存在的利益冲突一直是分业经营的支持者反对银证融合的有力理由,跨国银行特有的国际背景则加剧了利益冲突的复杂性。力图建成所谓“金融超市”的跨国银行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one-stopservice),广泛涉猎资金管理、证券经纪、证券发行与交易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中的证券业务可能与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潜在的利益冲突,导致银行客户的利益由此受损,并危及东道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其实,归根到底,银行参与证券市场的利益冲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而引发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掌控着有关自身金融服务的全部信息,而其客户的信息供给渠道则完全受制于银行,因而强弱悬殊的信息差异可能诱使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为牟取利益而滥用信息优势,从而损及客户的利益;另一方面,虽然监管当局对银行有资料申报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但银行在资本觅利性的驱动下为了规避监管,牟取暴利,经常隐瞒或虚报信息资料,与监管当局玩起“猫鼠追逐”的博弈游戏,使“监管落空”的局面频频发生。

首先,银行、证券市场特质迥异,若银行过度介入证券业务,将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危及银行的安全稳健经营。若银行自行承销、买卖而持有的证券数额较大,在证券市场波动频繁时,银行的清偿能力及经营体系将处于不稳定状态,一俟股市暴跌,便会危及银行的自身安全,进而殃及整个信用体系。

其次,银行相对于其客户及监管当局的信息优势促使其肆无忌惮地从事内幕交易,从而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危及金融安全。

再次,银行与其客户的利益冲突,客观上增加了证券市场的风险,危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混业体制下,银行为了增加承销收益或规避承销风险,往往利用优惠的融资条件或其它诱惑吸引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从而产生银行信用扩张的效果。

最后,利益冲突的发生会损害银行在社会公众中的声誉,降低银行的信用,影响其筹资功能,尤其是跨国银行如果在多个东道国同时危害了当地投资者或存款人的利益,东道国监管当局可能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而裁撤其准入资格,其余拟接纳该跨国银行准入的东道国也会以跨国银行有不良“前科”为由,拒绝跨国银行准入本国证券业务的申请。

三、银行跨营证券业的组织模式

银行采取何种模式进入证券市场,受各国经济状况、金融历史、文化观念及监管理念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即使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在准入形式上也往往根据本国的国情作出迥异的选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组织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银行持股公司模式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格拉斯-斯第格尔法》(Glass-Steagallact,以下简称G-S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在业务上必须严格分离,从而奠定了此后半个多世纪美国银行分业经营的基本模式。尽管有G-S法的严格限制,但试图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银行业并没有放弃进入证券市场的努力,它们一直伺机绕过G-S法所确立的“格拉斯-斯第格尔墙”(Glass-Steagallwall)从事证券业务。在此情势下,银行持股公司便应运而生。根据美联储的定义,银行持股公司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一家或多家银行25%以上表决权股份的公司。在某些情况下,尽管公司持有的股权低于25%,但它能通过其它方式有效控制银行董事会的选举,并有能力对银行经营管理决策施加决定性影响,这样的公司也可称之为银行持股公司。1956年出台的《银行持股公司法》规定,银行持股公司可获准在其它金融业务中设立与银行业务“密切相关”(closelyrelated)的子公司,如证券经纪人贴现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持股公司的设立并非为了控制银行,它本身也并非经营实体,而是银行用于实现跨业经营和扩大经营地域的一种变通形式。

1999年11月,在经历了漫长的辩论之后,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并经克林顿总统签署成为正式法律。《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对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关银行分业管制的法律规范作了突破性修订,废止和修改了诸如《格拉斯-斯第格尔法》、《银行持股公司法》等一大批在美国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金融法律,在放弃分业走向混业的道路上“整合”了美国的金融法制。与人们预先的猜测不同,该法并没有废止银行持股公司这一分业经营模式下银行变相从事证券业务的组织形式,而是从法律上减少既往立法对银行持股公司在金融业务上的限制和要求,确立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相互参股和业务渗透的合法性,将传统的银行持股公司升格为“金融控股公司”。

附表:美国限制银行跨业经营相关金融法规之演变历程

年份法规内容

1933格拉斯-斯第格尔法禁止银行与证券公司形成关系企业。

1956银行持股公司法规范多头控股的银行持股公司。限制银行持股公司从事非银行业务。

1970银行持股公司法修正案规范单一或多头银行持股公司。限制银行持股公司从事保险业务。

1970-86Y条例修正案美联储允许银行持股公司拥有投资顾问公司及证券经纪子公司。

1987-89美联储行政命令美联储允许银行持股公司依据G-S法第20条设立“第20条子公司”(Section20Subsidiary),从事一定的证券业务,且证券业务收入比重由原先的5%提升到10%

1996-97Y条例修正案及美联储行政命令美联储提高“第20条子公司”证券业务收入比重限制至25%.

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允许组建金融持股公司。允许美国银行、证券及保险公司形成关系企业。(二)以日本为代表的异业子公司模式

二战之后,日本长期实行银行业务与证券、信托、保险业务分离的分隔管制,日本监管当局的分业管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1)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和配置;(2)防止过度竞争,保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3)避免重蹈二战之前日本银行业过度集中和利益冲突的覆辙。日本1981年《银行法》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限于存款、贷款、票据贴现和外汇交易,相应地日本的银行也被区分为三类:(1)承担商业银行业务及提供短期金融的一般银行;(2)从事5—7年期资本投资的长期信用银行;(3)提供长期资本投资服务的信托银行。其中,主要从事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只有信托银行。

随着金融服务国际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日本的银行业迫切需要使用多种金融工具,提供多样化服务,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于是,跨业准入的放宽便成为日本金融改革的首要议题。1998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被称为日本版“金融大爆炸”的标志性法律――《金融体制改革法》对以往的证券交易法与银行法作了重要修订,该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允许银行、证券、信托三种不同形态的金融机构能够以“异业子公司”的形式相互渗透,实行业务交叉,即银行可设立一个从事证券业务的子公司;证券公司也可设立一家银行子行;银行或证券公司可设立信托子公司;但不允许保险公司参与其它金融业务。

1998年《金融体制改革法》允许日本银行可以异业子公司的形式从事全能化金融业务,并对该模式作了详细的法律规定:

1、日本的异业子公司模式既不同于美国式的银行持股公司制,也有别于德国的全能银行制,是一项独特的银行跨业准入模式。母行须建立子公司并控制子公司50%以上的股本方可参与其它业务。

2、新设异业子公司的业务活动范围须受一定限制。例如银行的证券子公司在设立之初不得从事证券经纪业务。

3、建立“防火墙”制度,例如要求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或证券公司与其银行子行在进行交易时贯彻“无关联”原则。

4、商业银行可从事资产抵押类的证券交易及私募发行业务。

5、扩大解释对“证券”的法律定义,以涵盖股票、公司债券、商业票据等诸多领域,适应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需求。

(三)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

德国的全能银行最具开放性和自由性,它可以涉足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不仅包括商业银行的存、贷、汇业务,投资银行的债券、股票、外汇、期货、衍生性金融产品业务,还包括保险、项目融资、投资咨询、证券经纪、基金管理、抵押、租赁等金融业务。德国也因此成为混业经营体制的典范。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具有深厚的经济、历史、文化背景。历史上德国重工业的诞生就得到银行强有力的业务支持,二者形成了难以分离的血肉联系。19世纪时新统一的德国对证券转让征收转让税,为了逃避税负,股票所有人大多将股票存托于银行,由银行代其进行交易,从而形成根深蒂固的银证融合传统。

尽管德国银行法也允许银行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参与证券业务,但德国银行显然认为这种作法既不经济又繁琐累赘,而宁愿自身直接从事证券业务。德国全能银行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宽了银行的利润来源,多元化经营客观上也有分散风险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银行“做大做强”,成为跨国银行普遍青睐的跨业准入形式。

四、我国银行跨营证券业的模式选择与法律监管

(一)我国商业银行跨营证券业的模式选择

如前所述,在商业银行跨营证券业的组织形式上,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全能银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异业子公司制三种主要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主要是看哪一种模式最契合中国的国情,最符合商业银行证券业务的发展特点。

我国现行的金融经营体制,实际上属于分业体制下的业务交叉,而非混业经营体制,这决定了以金融混业经营为生存环境的全能银行制在我国不可能有立足之地。首先,全能银行制不符合我国《商业银行法》关于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企业投资的禁止性规定,商业银行不可能以“联合型”的独立法人资格兼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其次,由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制演化为全能银行制,是一个剧烈的制度性变革,涉及金融资源重组、监管体制变革、社会观念更新等诸多方面,从中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体制性变革的风险是最大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对此应审慎行事;再次,全能银行制将非银行金融活动的高风险引入社会金融公共安全网中,为最终贷款人增加了负担,并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传导性风险,在缺乏存款保险安全网的我国,全能银行经营失败或倒闭的风险造成的损害尤其严重;最后,根据wto金融服务协议的规定及我国的入世承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在入世后5年内基本适用“国民待遇”,如果此时引入全能银行制,无疑外资银行是最大的受益者,国内银行无论在规模、资源还是经验上都难以与跨国银行相抗衡。

银行持股公司制与异业子公司制均属“机构分离型”模式,即主要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均与银行本身相分离,但二者的产权纽带却有很大的差异。银行持股公司是持有银行25%以上股权或对银行实施“事实上控制”的公司,是银行的持股母公司,而异业子公司是银行创立并注资的从事非银行金融业务的附属机构,是银行的子公司,二者与银行间持股与被持股的关系截然相反。这一区别决定了银行持股公司制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跨营证券业唯一可行的模式。因为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禁止银行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也就意味着在法律意义上商业银行不得创设从事非银行业务的子公司,直接堵塞了商业银行运用异业子公司开展证券业务的途径。但是,法律并未禁止银行的股东,即银行持股公司从事证券业务,作为银行的母公司,银行持股公司既可以自行从事证券业务,也可创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证券子公司开展证券业务。在后一情形下,银行持股公司很可能升格为“金融控股公司”,甚至成为规模庞大,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多元化金融集团,目前我国的金融集团已初具雏形,其中一些多元化金融集团的跨国经营已初具规模。因此,虽然我国目前仍实行传统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但并不妨碍银行业以银行持股公司或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参与证券业务。

(二)加强和完善我国对新兴金融集团的监管

与银行跨营证券业步伐加快,金融集团日渐兴起的趋势相对应,我国目前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思路仍然停留在对单一金融机构的单一业务监管上,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监管滞后和监管落空态势。因此,借鉴国际监管规则,完善我国金融集团监管体制,已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首先,我国应确定对金融集团承担主要监管责任的主监管机构和进行信息协调的协调员。

从我国目前金融集团的发育情况来看,大多以银行资本为主体,且与其它监管机构相比,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经验和监管资源较为丰富,因此目前宜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对金融集团的主要监管责任,并且可由其兼任协调员之职,定期召集央行、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部门的联席会议,互通有无,实现对金融集团的协同监管。有论者曾建议仿效英、日等国,以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管理全能化金融集团,笔者认为此模式在我国现阶段并不足取,理由有三:第一,此模式虽可改变“分别监管”带来的弊害,实现对金融集团的统一、综合监管,但涉及监管机构的新建和监管体制的变革,实现难度较大;第二,我国目前金融集团的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其风险因素尚不显著,没有必要以监管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为代价对其进行金融监管;第三,对金融集团的监管虽有英、日模式,但也存在美国、法国的分离监管模式,二者各擅胜场,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要借鉴国际监管规则,明确主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再借助协调员的协调与中介,分别监管模式同样也能实现对金融集团的有效监管。

其次,参照国际惯例,建立和完善“两墙”制度,防患于未然。

“两墙”即“防火墙”和“中国墙”,一直被认为是防范银证融合利益冲突,阻隔金融集团风险蔓延的有力武器。我国目前仅有“法人防火墙”的原则性法律规定,“业务防火墙”和“中国墙”制度在立法上均付诸阙如。实践中虽有一些金融集团开始模仿发达国家的运营模式创设“两墙”制度,但并不完备,也不统一,严重阻碍了金融集团在我国的发展。

从西方国家的立法看,一项完善的“防火墙”制度必须包含两大构成“法人防火墙”和“业务防火墙”。后者又可细分为“资金防火墙”、“身份防火墙”和“管理防火墙”。“资金防火墙”是指禁止或限制资金在金融集团内的任意流动,除了法定的股权投资之外,禁止以关联交易的形式在集团内任意调配资金,如禁止将银行存款拆入股市:“身份防火墙”是通过办公场所、营销、设施上的分离实现集团内各个独立法人的隔离,避免公众的误判,导致非接触性风险传导:“管理防火墙”要求严格贯彻竞业禁止,分设账簿,实现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分离。

“中国墙”是一种信息隔离制度,目的是为了防止金融集团各机构间有害的信息流动,杜绝滥用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从英美银行集团的实践来看,一项有效的业务防火墙机制至少应满足如下一些条件:

1、金融集团各部门应制订和散发正式的行为守则。

2、集团内应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该守则的执行。

3、上述专门机构与人员应定期、经常地监督、检查守则的执行情况。

4、应确定可能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和信息泄露风险的重点防范部门,备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

5、对机构职员进行培训,教育和警诫他们不得滥用或泄露内幕信息。

6、应当制订跨部门信息流动的标准程序,并严格遵照执行。

7、应当对公司所有的交易、咨询及其它业务登记备案。

再次,以适宜性要求完善我国金融集团管理层和重要股东的任职资格审查制度。

对于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的任职资格,我国历来是较为重视的。央行下发的两份重要文件-2000年《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和2002年《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分别从学历、资格证书、工作经验、违法犯罪记录、竞业禁止、个人操行、财务状况等方面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作了详尽规定,其完备程度达到了甚至超过了金融集团监管的国际标准。但是,对于金融集团内重要股东的任职资格,不仅立法上付诸阙如,实践中也未引起监管当局足够的重视,成为我国金融集团适宜性要求的一项空白。许多不法公司利用上述漏洞,兼任多家金融机构的股东,大肆从事违法违规投机活动(如将信贷资金违规拆入股市等),严重危及金融集团的稳健性。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法规,从违法前科、商业信用和财务状况等方面,对金融集团重要股东的任职资格作出规定,以杜绝“害群之马”混入金融集团。

对管理层的处置可以通过辞退、解雇或执业资格限制等方式进行,但对不符合适宜性要求的股东如何处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此,笔者不揣冒昧,提出几种方案供监管实践中选择适用:(1)强制退股或强制股权转让,由于此种方式会改变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并涉及公司法上的抽回投资和股权转让限制,故仅在极端情况(如大多数股东丧失了对该股东的信任感)下采用;(2)补齐任职资质,这种方式仅在情势尚有挽回余地时适用,如不符合财务状况要求的股东可寻求外部资金支持以改变财务状况,但在不符合品质条件的情况(如股东的商业信用不佳)下,这种措施便毫无用武之地;(3)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对股东权作出限制,这种方式有一定法理依据:不符合任职条件而成为金融机构股东,即股东资格有瑕疵,相应地,为了避免该瑕疵影响其决策或因滥用权力给金融机构带来危害,就其股东权(如表决权)作出一定限制是必要的,但这种作法似乎有违“同股同权”的原则,实践中易招致争议;(4)外部制裁措施,即由监管机关即予外部惩戒,如罚款等,这种措施的适用面广,但似乎对不合格股东的惩戒作用并不明显,也无法恢复金融集团的稳健性。

法律的利与弊篇2

一、经济利益矛盾是产生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根源

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不仅存在统一,也存在矛盾。从物质上分析,这种矛盾是社会资本运动中经济利益分配的矛盾。国家和企业所追求的发展都具有迫切性,但是,发展的目标是主观的设计,往往与客观实际存在差异。国家总是凭借权力得到发展的物质基础——税收;企业总是想获得生存的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利润。税收和利润都来自社会的资本运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当有限的剩余价值不能满足两者主观目标需求时,国家和企业开始了不断举债。税收、利润、举债贯穿于资本运动过程之中,高额举债的压力又促使双方加剧了对剩余价值的享有和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占用。因此,资本运动的过程也就成为国家与企业产生利益分配矛盾的过程。同时,这种矛盾随着资本构成的多元化而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资本运动的加速而变得越来越剧烈,这是一种全球化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社会债务资本的数量与企业财务报告舞弊数额隐隐约约勾画出一条正比例线,虽然暂时不能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但从我国企业债务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这条线的痕迹:全国企业之间的三角债,1991年3523亿元;1996年9269亿元;2000年12000亿元。1998年银行收息率60%。这些数字不仅是社会信用状况的写照,它也与企业财务报告舞弊案件的增加不谋而和。

国家通过法律、制度和规定来维持社会经济秩序,要求企业真实、完整、公允地提供有关会计资料,从而监督资本运动安全循环。不论国家颁布的法律、制度、规定是否公平、合理,企业都要执行。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它们尽量寻找法律、制度及规定之间的缝隙缺陷来处理会计资料。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故意的轻率的虚报或漏列会计资料”,以达到隐瞒和变更资本运动的真实过程。其目的:一是占有不该属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二是对国家经济利益分配制度不公平性的一种抵触。因此,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成为企业与国家经济利益矛盾的焦点。

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利益矛盾是客观的,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矛盾还带有普遍性,存在财务报告舞弊动机的不是个别企业而是所有的企业。另外,即使有的企业历史上没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也不能否认其现在和将来就没有舞弊的可能,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是随着企业的需要而在不同会计期间上的任意选择。因此,为遏制这种行为,国家面临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不断调整法律、制度、规定、税率,增强经济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减少与企业的矛盾;另一方面不断自我控制发展的迫切性,降低社会债务资本总量,适时调整利率、汇率,减轻社会资本运动中的利息转嫁给企业的负担。国家与企业经济利益矛盾的淡化,是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的前提。“淡化矛盾”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的让步,而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最佳选择。

二、市场政治是产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添加剂

财务报告舞弊产生于经济领域但却深深地打着市场政治的烙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权力作为资本的代言人,金钱与权力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从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揭露出来的经费筹集交易,德国总理竞争中披露的受贿内幕,以及在台湾地区选举中的金圆券选票等现象中可见一斑。市场政治侵蚀着市场公平。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在制度上做出了一些限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金钱与权力也逐步的亲密起来。财务报告的舞弊往往透视着一种政治上的迫切需要,有钱就可以通过搞赞助、搞捐赠来提高社会地位。于是,在财务报告舞弊上开拓出一条升官发财的便捷通道。

三、企业负责人是财务报告舞弊的导演

企业的现实状况与企业负责人的预期值休戚相关,在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驱使下,企业负责人不惜饮鸩止渴,通过财务报告舞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我国上市公司一连串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像银广夏事件,也让世人领略到企业负责人在财务报告舞弊上的雄才大略。

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量化的法律没有威力。我们知道美国的法律多如牛毛,而且量化的多抽象的少,实际上是市场经济造就的。我国在经济法律的制定上也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增加量化标准减少原则性、抽象性的条款。财务报告信息具有经济后果,通过财务报告舞弊制造虚假信息,占有侵吞他人财产和强盗抢银行从动机上并没有区别,实际上是一种犯罪行为,不存在“构成犯罪”和“不构成犯罪”之分,只有轻重之别。因此,凡属财务报告舞弊案件一律交法院审判,在法律上界定是还是免于,被的犯罪者按照造成的经济后果量刑。

四、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是被动的,防弊效力取决于国家财务监督

法律的利与弊篇3

[关键词]会计舞弊产生机理治理

一、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

关于舞弊产生的研究,综观中外,主要有以下观点:根据美国舞弊审核师协会的研究,形成舞弊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1)存在舞弊机会;(2)存在舞弊动机;(3)事后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史蒂文•阿尔伯雷齐特认为:决定一个人是否舞弊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感受到的压力、舞弊的机会、自我理性。舞弊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因素。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下属的内部审计研究基金会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发现,舞弊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为承受某些压力(财务压力、经济压力等);二为舞弊的机会,特别是组织的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

近年来,会计、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多从舞弊风险角度来研究审计风险模型,形成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theoryofFraudRiskFactors),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Gone理论。这种理论的四个因子是:G代表贪婪(Greed);o代表机会(opportunity);n代表需要(need);e代表披露(exposure)。这四个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舞弊风险。以Cone理论为基础,五大会计公司中的毕马威公司基金会研究发现,舞弊是由如下三个最基本的因子共同作用造成的,即环境的压力、舞弊的机会、个人(潜在舞弊者)的品性。

二、会计舞弊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舞弊主体的动机

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包括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既包括集体利益也包括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会计信息的各生产者对利益的追求不完全相同且又不可避免,因此,会计舞弊主体动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些单位的领导、会计或其他职工本位主义、小集团思想、私欲观念严重、法制观念淡薄,只想着本单位、本企业及个人的利益和名誉,不惜损害国家和人员的利益,弄虚作假,化大公为小公甚至化公为私,这是会计舞弊形成的根源。因为会计舞弊作为一种违法的表现形态是自古就有的,可以说是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变化,而且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会计舞弊的这种变化着的特征是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相关联的。尤其在一个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社会氛围中,那种通过合法和非法手段去猎取财富、谋取地位的强烈动机,处处存在,伴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阴影-私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表现形式与程度的不同,但并不能得到消除,这种情形在会计上的表现就是制造会计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

三、会计舞弊的形成要有外部的客观环境与条件,也就是说要有制造会计舞弊的机会

会计舞弊主体的动机是产生会计舞弊的决定性因素,但有了动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会计舞弊,会计舞弊的产生还有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会计舞弊产生的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水平。现具体分析如下:

1.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促使会计舞弊产生的重要条件

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经济管理工作还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而国家又缺乏强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经济监督系统不完善。比如:目前审计监督与财政、银行、税务等经济监督形式存在诸多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有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计工作无法发挥其应有职能,会计舞弊自然不可避免;个别地区或部门,由于某些领导功利思想严重,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明确要求所属企业必须上报夸大的工作业绩,迫使企业制造会计舞弊;有的管理部门严重失职,对会计舞弊现象更是不闻不问,从而使会计舞弊越来越严重。这样,会计舞弊泛滥成灾也就不足为怪了。若从反腐败的角度来说,会计舞弊的产生与腐败现象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不根除腐败现象,会计舞弊也就难以彻底治理。

2.法律责任的缺陷是会计舞弊得以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会计舞弊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当前,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责任太轻,执法力度不够。我国颁布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各种税法,对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太轻,且不具体。一如既往地制造会计舞弊;二是部分企业法制意识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置《会计法》与国家税法于不顾。为了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和取得银行贷款,或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往往采取各种手段,随心所欲地编造虚假会计数字,达到维护其局部利益的目的。

3.会计舞弊的产生与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素质低,或者为了企业利益而作假账,或者为了个人私利而编假证、假据,化公为私,侵占企业财物等,这从本质上说是会计主观意愿所致,这也是当前集体、私营企业会计舞弊的主要成因。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拒绝制造会计舞弊。但是治理会计舞弊不能仅仅依赖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秩序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作后盾,会计人员的作用就很难发挥。

参考文献:

[1]邵华林.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分析及对策建议.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12-25

法律的利与弊篇4

【关键词】Benford定律;会计舞弊;数值分析

近年来,会计舞弊不断发生,如何发现舞弊、阻止舞弊、证据舞弊是会计人员、法务工作者、监管部门不断研究的对象。本文将Benford定律应用于会计舞弊领域研究,试图以统计学角度检测数字内在分布规律的分析方法,发现财务舞弊者的造假现象,进一步发现和获得舞弊证据。Benford定律是一种数字统计的内在规律,在财务、人口普查、股票指数等领域有着很强的数据适用性。会计、统计、税收、金融及证券市场各种数字可以很好地符合Benford定律。从具体方法上来看,本文的研究对传统舞弊侦查方法,如分析性复核法、资产质量分析法、奇异分析法等,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一、Benford定律的内涵

奔福德定律(Benford'slaw)也被称为“首位数现象”(First-digitphenomena)、有效数字法则(Significantdigitlaw)、对数法则(LogarithmLaw),是从统计学角度检测鲜为人知的数字分布的内在规律。该定律揭示了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大量统计数据中数字1―9出现在数据首位的概率分布规律。

1881年,美国数学家newcomb最早发现Benford定律。193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科学家FrankBenford通过研究,得出和newcomb同样的结论:人们处理较小数字开头的数值的频率较大。为了证明结论,Benford收集了20229个20组数据,这些数据来源千差万别,发现整数1在首位出现的概率约为30%,整数2约为17%,而8和9在数字首位出现的概率分别为5%和4%。通过分析,Benford发现正常的数据集符合某种规律,并因此推导出Benford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字第一位上各个非0数字出现的概率,用公式表达如下:

Benford定律揭示了数字0―9在呈自然状态下数据的不同位数上的概率分布的统计规律。美国学者tedHill(1995)从理论上对Benford定律作出了解释,并进行了严谨的数学证明,随后一些学者从实证方法证明了会计数据中数字分布存在Benford定律所描绘的客观规律。如果财务数据经过人为的操控,比如受到盈余管理或会计造假等非正常操作,将会破坏这种规律,使之出现异常,而且这种异常是舞弊者个人无法操控的。利用这样的规律,可以通过比较财务数据的数字分布与标准的数字分布,发现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如果存在异常现象,这种异常就可能是由于人为舞弊造成的(nigrini,1999)。在发现异常的基础上,再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经验和专业判断进一步调查,就能发现舞弊行为。在实践中,可以将Benford定律作为检查财务数字信息是否真实的检验器。

二、Benford定律的舞弊检测

基于Benford法则的舞弊检测方法是一种对比检验方法。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一)研究被调查事项,采集数据

审查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识别和采集审计需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

(二)评估Benford法则的适用性,选择目标样本

用Benford定律进行舞弊检测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有其适用条件的。根据Hill的理论,如果这些数据是不同来源、随机抽样形成的统计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将符合Benford法则。

nigrini(1997)提出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数据可以用Benford定律进行分析。首先,数据量具备一定规模,能够代表所有样本,一般而言,数据集越大,统计规律的符合程度越高。其次,没有人为的范围限制,不能设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限制。最后,目标数据受人的主观意愿影响较小。一般认为人为直接赋值的数据符合Benford法则的可能性较小。

(三)分析数据,发现异常

可以利用通用软件来完成数字分析,例如excel、SpSS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分析。本步骤是数据分析中的重点步骤,审查人员应根据专业经验灵活设定条件,按时间段、科目等进行分类深入分析,并对出现的偏差持专业谨慎怀疑态度。

(四)延伸调查,落实异常产生原因

步骤3中发现的显著性偏差称为异常。会计数据中数字分布产生异常的原因较多,除了可能的舞弊行为之外,造成数据分布异常的原因还有:

1.企业特殊的购销特点或者管理规定。例如,经过授权的、反复发生的交易。当把这类交易的数据剔除之后,剩下的会计数据就非常好地吻合了Benford定律的分布。

2.取整数习惯。例如,在“其他应收款”和“管理费用”科目中记录很多的是个人借款和报销数据,500、10000等整数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

3.季节性、节假日波动。

4.偶尔的大宗交易、短期内的相似频繁交易活动也会使数据出现变化。在调查阶段,审查人员应非常谨慎,找出异常原因,尤其要注意区分是正常经济活动造成的数据分布异常还是由于人为舞弊产生的异常。

三、Benford定律舞弊检测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截止于2008年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公布的7项主要财务指标: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资本公积、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为样本数据(不包含数值为零的财务数据)。

财务报表舞弊样本公司选择从1991至2010年4月13日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而受到证监会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不包含已退市的上市公司退市后的数据)。

上述样本数据来源于上海证监会网站和中国证监会网站。

(二)测试假设

假设1: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总体上应符合Benford定律。

假设2: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财务指标其总体的数据表现在Benford定律方面应有所差别。

假设3:因违规被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布与Benford定律的理论数值分布存在着差异。

(三)测试结果

1.沪深a股公司。表2给出了截止于2008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1576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主要财务数据的首位数分布情况以及与Benford定律理论分布值的比较。

从表2所列的概率分布数值以及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总体上,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首位数的分布明显呈现出Benford定律所描述的数据首位数出现概率递减的规律,与Benford定律所描述的数据首位数出现概率分布数值保持高度的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了0.9995。不同财务数据数值分布与Benford定律理论分布值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负债和利润总额的首位数概率分布数值与Benford定律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所有者权益和资本公积的符合程度较差。

2.因虚假财务信息被公开处分的上市公司。从1991年至2010年4月13日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而被证监会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共120家。对这120家公司有关数据总体进行检验,其中St大唐(600198),St方源(600656)、G银河(000806)、St天一(000908)被公开处分多次,因此笔者认为这四家公司在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方面具有代表性,对它们的财务数据个别进行Benford检验。样本数据取自这些公司截止于2008年12月31日公布的财务报表。

表3给出了对因提供虚假财务数据而受到证监会公开处分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数据首位数分布测试的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违法违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也呈现了Benford定律首位数出现概率递减的规律,但就一致性而言,与Benford定律的拟合程度相差较大,各科目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998。样本总体数据较好地符合了Benford定律,但是按不同的科目作进一步分层测试时,不同的科目体现了不同的结果。总资产、营业收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的数值分布与Benford定律理论值差异比较大。其中,总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这两个指标最易于被上市公司操控,以此进行盈余管理。所以,在大样本的情况下,如果数据检测的结果符合Benford定律的概率分布,也并不一定说明就没有舞弊的发生,审查人员应进一步作分层测试。

3.单个公司分析。表4列出了4家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证监会多次处分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首位数分布的测试结果。

大唐电信(600198)因虚增利润问题被各级证监会多次处分、公开谴责、立案调查,其相关系数从未达到0.98。据此可以推测,大唐电信在其会计造假行为暴露以后并没有立即停下造假的脚步,依然明显存在着财务舞弊的征兆,并于2010年度陷入关于证券虚假陈述纠纷。

银河科技(000806)的财务问题比较严重,因该公司2005年报业绩预警时间严重滞后、存在违规资金占用及2002

―2004年度虚增业绩等问题被证监会公开谴责。“因涉嫌虚假陈述问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决定对该公司立案调查。该公司除2007年度相关系数为0.981,其余年度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96,尤其是在2002年度低至0.9028。

St方源(600656)在2006―2009年度因提供虚假信息被证监会多次公开处罚,其相关系数都较低。尤其是2006年度相关系数低至0.8765,在该年度St方源因存在财务数据失真、会计处理不当、收入不实、虚增利润等问题被证监会公开谴责。

St天一(000908)在2005年度曾因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而被证监会多次强行披露及处罚,在该年度相关系数为0.5291,而在随后的几年里,相关系数依然较低,依然明显存在财务舞弊征兆。

四、结论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数据,运用Benford定律进行会计舞弊分析检测。Benford定律作为一种数值分析技术应用于会计舞弊检测,具有操作性好、使用成本低、客观性强等特点,适合作为一种常规的舞弊检查技术方法。运用Benford定律进行舞弊审计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财务数据的首位数出现的概率分布与Benford定律的理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只能说明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较大,并不能充分地说明一定存在舞弊。如果用此方法发现数字异常存在,审计人员还须以此为线索作深入调查,以获取舞弊的证据。Benford定律的应用研究中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如Benford检测误差的评估方法,在特定行业的适用性与应用方法等。

【参考文献】

[1]Benford.F.theLawofanomalousnumbers.proc.amer.phil.Soc.1938(78):551-572.

[2]tHillaStatisticalDerivationoftheSignificant-DigitLaw[J].StatisticalScience.1996(10):354-362.

[3]nigrinim.J.andmittermaierL.J.theuseofBenford'slawasanaidinanalyticalprocedures[J].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andtheory.1997(16):52-67.

法律的利与弊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动因;对策

一、我国上市财务报表舞弊的动因

财务报表舞弊是指公司管理层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有意识的省略或者错报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信息。财务报表舞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背后有许多动因,比如企业的政治动机、贷款动机、税收动机等等,但归根结底都是企业管理层的利益驱使。一般来说,可以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动因归纳为两类,一是内部因素,二是外部因素,这两个部分共同驱使了舞弊动机转变为现实。

(一)上市公司内部因素

1.上市前的利益驱使。企业在上市之前,需要做很多准备,包括经营业绩、财务状况、人力资源等,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即将上市的企业经营业绩要求较高,比如,在上市之前要保证连续三年盈利,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这就迫使许多企业为了能够上市而粉饰真实的财务状况,构造虚假的经营业绩,使得财务报表信息失真。

2.上市后的利益驱使。在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之后,为了实现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水平的目标,不仅需要缜密的经营战略部署,更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除内部筹资方式外,外部融资是上市公司获得资金的重要渠道。上市公司要具有突出的经营业绩,良好的财务状况才能得到资金支持。往往刚上市的企业并不能达到这些条件,因此,一些业绩差的企业就会冒着舞弊的风险,进行财务造假,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摘牌。

(二)上市公司外部因素

1.经营者面对利益的诱惑。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是一种委托关系,所有者为了激励经营者提出经营者的薪酬以及荣誉直接与他们所创造的经营业绩而挂钩的制度。不少经营者完成不了既定任务,又迫于利益的诱惑,就会采取一些财务手段粉饰财务报表。

2.注册会计师违背职业操守。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上市公司通常会提供所有有关财务方面的资料,来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都会了然于心,但是注册会计所获得的审计费用都是由上市公司全额承担,这就造成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独立性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很有可能会迫于压力,出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报告,纵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隐瞒广大股民。

3.我国法律制度不完善。首先在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等方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给予了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的进行选择,这就使得部分企业为了操纵利润,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选择利己的会计政策,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真实的进行选择,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其次,许多政策性法规的出台速度跟不上实际情况的变化速度,存在滞后性。最后,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力水平低下,随意性强,不利于规范的进行管理,这些都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提供了机会。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危害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屡见不鲜,我国财政部每一年都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来统计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违规行为。通过抽查发现,大部分企业会采取虚增资产、虚构利润、隐瞒负债、关联方交易、非经常性损益操纵等方式进行舞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有很大的危害。

(一)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对于公司的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利润会影响投资者是否会继续投资;对于贷款提供者来说,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是贷款提供者是否向该公司提供贷款的依据;对于公司的员工来说,财务报表反映着公司整体的运营状况,他们可以据此决定是否愿意留在该公司;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知道国有资产的分配情况,剩余比例,进而作出这个国家在下一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因此,企业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就会损害了相关者的利益,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使证券市场失去应有的功能

证券市场是公司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对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向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证监会根据公司提供的失真的财务报表而对外公布的话,许多投资者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不仅损失资金,也会对证监会失去信任。财务报表舞弊会严重影响证监会在广大投资者心中的信任度,如果不加治理,恐怕证券市场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会计法律制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报表舞弊手段更加隐蔽也更加高明,使得现行的会计法律法规不能够全面覆盖这些违法的行为,因此,完善会计法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针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必须严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非法财务报表舞弊的行为可以用准确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来制裁。

(二)提高舞弊者的舞弊成本

财务报表舞弊这一行为具有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财务报表舞弊者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对公司进行舞弊,从而获得额外的利润,因此,国家应加大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使法律责任真正正落到实处,并在行业内扩大影响力,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使企业想到舞弊的严重代价而不敢去进行舞弊行为。

(三)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审计从业人员

加大审计人员资格考试的难度,提高审计人员进入行业的“门槛”,强制所有审计人员学习职业道德法规,让所有审计人员对法规牢记在心。对参与舞弊的会计人员予以严重处罚,并解雇那些涉及到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审计工作者,并将这些人员给予全行业的通报,使他们在审计行业中再也无立足之地;此外,对那些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财务舞弊人员处于巨额罚款,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宋春联.《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信号的识别》[J],现代商业,2010(1)

法律的利与弊篇6

1.弱化的法律和行政监督职能

在世界上,对会计市场实施立法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我国还建立了以“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制度为中心的会计法律体系,以规范会计市场。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法律是不完善的,执法不严格,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导致财务舞弊现象依然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经济行为和经济业务,原会计法规制度已经远远落后,没有对新经济业务进行指导和约束。上市公司高管不顾法律,以权代法,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强令会计人员实施财务舞弊案。广大投资者都不擅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明显降低了风险,从而进一步助长了上市公司的腐败行为。此外,国家监督和执法的力度不够,进一步产生和蔓延了财务舞弊案,被称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负责过滤会计信息风险,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承担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重要任务,但在现实的会计舞弊案件中,注册会计师往往成为负责人之一。

2.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往往是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是最大的股东。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机制是难以防止对中小股东进行的会计舞弊,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由于“所有者虚位”问题的存在,很难形成内部控制。如果所有者与公司经营层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委托机制,经营层就很可能为维护个人的领导地位、捞取政治资本或获取经济上的奖励等目的,进行会计造假。我国的上市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存在不足之处,甚至其上市纯粹是为了解决资金流短缺的问题。为了成功上市,这些公司往往调整甚至重做会计报表,虚构利润,进行财务包装。

3.管理层舞弊的相关压力和为了个人利益实施舞弊

现代企业制度下,管理层作为受托人,公司所有者对其都有经营业绩的要求,其个人薪酬也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管理层除基本的薪酬外,还可根据业绩获取业绩奖励包括红利,股息,股票,提升职务等等。激烈的竞争,或由于行业不景气的经济衰退,对企业的财务业绩可能会与目标相距甚远,为了完成任务和获取业绩奖励,管理层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财务舞弊达到业务目标。管理层自身的财务压力也会使其舞弊,以化解经济压力。例如:高管自己沉重的债务,不可预见的资金需求以及奢侈的消费习惯。此外,工作关系也有可能成为高管诈骗的压力来源。其他经济利益驱动也会成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行为主体的利益确定行为的方向和特点,作为信息提供者的会计行为主体,他们的利益目标,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在现有的企业制度下,利益的企业目标是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这些利益的获取和失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数据的高低与减增。例如,经理人的薪酬系统,是否是年薪制或其他补偿机制都不约而同地连接到管理人员的工资和会计数据,为了获得高奖励,会计数据清洗成为一个“理性”的选择。

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制度变迁中会挑战人们的传统道德和文化意识。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竞争制度,优胜劣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开始成为一种合理化的思想散播,部分缺乏道德约束的人开始为了各种利益而失去诚信,开始变得疯狂。财务造假,虚假文凭,伪劣产品伴随着市场经济悄然盛行,它最终破坏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财务舞弊反复出现对经济市场的有效运作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广大投资者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动摇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诚信的要求。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会带来非常高的风险,而且将最终损害企业的自身利益,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财务舞弊行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法务会计在国际社会异军突起,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控制财务舞弊。国外的实践证明,处理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法务会计不仅有责任,而且还具有独特的优势。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法务会计(Forensicac-counting),即接受委托或授权的法务会计师。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综合运用会计学与法学知识以及审计方法与调查技术,旨在通过调查获取有关财务证据资料,并以法庭能接受的形式在法庭上展示或陈述,会计学、综合运用审计学、法学、证据学、侦察学和犯罪学等学科有关内容,以解决与经济有关的财务舞弊犯罪问题,并发表专家性意见的一种会计专业行为。从相关的文献看,会计师从事会计业务的时间最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期间,需要调查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雇用了500多名会计师,检查和监视约计金额5亿美元的金融交易。大量的财务舞弊案件和社会现实发生是法务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可见法务会计和舞弊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财务舞弊案促进法务会计的产生。法务会计是财务舞弊审计,法务会计和财务舞弊有着密切的联系,必定显著影响财务舞弊案。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财务舞弊案件越来越多,财务舞弊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财务舞弊手段越来越隐蔽和复杂,这就对法务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法务会计包括舞弊调查和诉讼支持两种功能。舞弊调查是法务会计的一个技术功能,法务会计接受本公司的聘请,检查公司的账簿,访谈有关人员确认舞弊行为的发生,舞弊的严重程度,并赔偿损失。诉讼支持是法务会计的社会功能,法务会计师可以协助当事人、律师从会计角度来看,自己对各方使用的会计信息进程中弱点的分析,评估有利的事实,对可能涉及的诉讼问题,及早和充分的进行信息交流,及时找出事实的真相,通过法院的最终裁决,使这些法律事项,获得正确的处理,以保障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法律的利与弊篇7

关键词:财务舞弊;会计舞弊;审计对策

一、会计舞弊的产生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1.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与工时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错误和舞弊.防止管理当局受利益驱动操纵会计信息。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则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舞弊现象的发生。

2.会计信息不对称

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当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一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另一部分经济行为人信息不足时,就会导致信息非对称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也有可能从事一些有损于外部投资者的事情.便产生两种经济后果: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契约中的"局外人"之间自利行为无疑包含有管理者可能实施的会计舞弊行为.管理者会计舞弊既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委托人――所有者(公司董事会)的"欺骗"与直接撒谎,当然也是所有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不利选择。

3.法制建设不完善

会计舞弊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当前,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责任太轻,执法力度不够。我国颁布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各种税法,对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太轻,且不具体。因此,在实践中出现违法行为往往难以具体执行,而且执法力度不够。二是部分企业法制意识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置《会计法》与国家税法于不顾。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往往采取各种手段,编造虚假会计数字,达到维护其局部利益的目的。

4.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足,使独立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一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由内部人决定,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由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就使的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二是收费制度不科学。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联系的,这就与审计时间脱钩。这就使的注册会计师为了成本效益,往往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

(二)内在因素管理当局受利益驱动。管理层为了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可能根据经营状况决定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机制,操纵会计信息。或管理层无力承受各种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财务结构的日益复杂,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日益加剧。会计信息如果真实地记录企业不良经营状况和亏损财务状况,可能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无法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率,对公司未来丧失信心,那么公司正常的资金筹集和运用就会因此受到影响,随时可能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在无力承担各种压力的极端情况下,管理层可能利用各

种造假手段虚增利润、夸大业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

二、会计舞弊的防范

1.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这是治理会计舞弊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的机制,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领导、会计及有关人员的法制观念。

2.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

《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且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强化社会审计监督

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验证,以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此,应增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水平,遵守技术规范,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从而提高公开市场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法律的利与弊篇8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原因;识别方法;治理措施

可以说自会计产生以来,财务舞弊就一直存在着。随着资本市场的出现与发展壮大,财务舞弊的规模与危害性与日俱增,例如云南绿大地2004年到2007年累计营业收入6.26亿中有2.96亿为虚增,仅2010年一季度就虚增固定资产5983.67万元等,其舞弊行为被披露后,四个交易日内公司市值就蒸发12.2亿元,造成80%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案使得我们不得深思。

对于什么是财务舞弊,虽然各机构由于侧重不同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有所差别,但它们对于财务舞弊的本质特征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即财务舞弊是有意的或故意行为。综合现实中的财务舞弊案例我们可以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总结如下:财务舞弊是指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对财务人员的控制对企业对外批漏的财务信息进行篡改数据、伪造虚假业务、隐藏不利信息等粉饰以获取个人利益或企业短期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一)违法成本相对较低,法律法规不明确。证券法第177条规定:“发行人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的,要承担改正和罚款的行政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承担警告和3万以上和30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责任”,从该规定不难看出,企业财务舞弊的成本已有上线,一旦违法所得高出成本,企业就会选择财务舞弊。而且从现行的的会计法律责任的规定看,行政法律责任规范较多,但在处罚程度、处罚标准、处罚范围等具体规范上没有明确规定,给行政权的行使赋予了极大的滥用空间。

(二)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不完善。企业虽然形式上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由于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等原因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并未起到实质的监督职能。甚至有些企业监事会直接成为董事会的傀儡,为企业财务舞弊大开绿色大门。

(三)企业及管理人员为获取更多利益。证券法规定,企业上市要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等严苛的条件。然而企业一旦上市,将会在短期内筹集到巨额的资金,不仅可以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同时可以给企业高层带来高额的年终分红。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很多企业为达到上市要求而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也可能为了在二级市场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获得更多投资,或是避免停牌甚至摘牌的危险,而利用一些手段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甚至采取将亏损变为盈利等财务舞弊行为。在现代企业薪酬决定机制下,企业管理层的薪酬与业绩直接挂钩,而财务信息作为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直接依据,必然是管理层最为关心的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获得更高的薪酬很有可能会进行财务舞弊。

(四)降低纳税额。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国家行使其基本功能的保证。但税款的缴纳对于企业来说是现金的流出,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而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分离程度相对较小,因此企业可能会为降低缴税额而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舞弊。

二、财务舞弊识别

(一)频繁更换审计机构

不断更换审计机构与财务负责人,隐含公司存在深层的财务风险,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发生财务舞弊。最典型的案例当属云南绿大地集团,该集团自上市,3年3次更换审计机构,且每次都在年报披露前夕,事实证明该集团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

(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迅速或与现金流不一致

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市场需求一般趋于稳定,其主营业务收入也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即使是新兴产业其相对优势也不可能持续很久,会随着竞争逐渐靠近行业平均水平。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则其很有可能将投资收益等非主营项目收益操纵成主营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一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现金流入量增长是成正比的,一旦这两者发生背离,则企业很有可能进行了虚构收入或是提前确认收入等违规操作。

(三)利润构成不合理、缺乏现金流支持

营业利润构成企业主要利润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有力保证,表明企业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大部分造假企业缺乏相应的的竞争力,盈利能力较弱,持续经营堪忧。因此可操作性高,效果显著的一次性利得来粉饰经营业绩方式成为造假企业的首选。所以一旦企业利润中一次性利得所占比例较高时,就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对于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利润质量也是很低的,因为很有可能企业虚构交易,虚增收入,这种造假只会增加利润,但一般不会带来实质的现金流。所以如果企业利润很高,但相应的现金流却很低甚至为负,说明企业很有可能存在财务舞弊行为。

三、如何有效应对治理财务舞弊

(一)建立健全民事赔偿法律机制。加大对财务舞弊主体——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处罚力度,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发挥制裁机制的威慑效应。进一步规范法律的行使范围,使得财务舞弊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法可依!

(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治理结构。严格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增强其可操作性。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发挥作用。加速构筑“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模式,引入独立董事委员会,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制衡、约束机制,坚决杜绝“内部人控制”现象。

(三)建立对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收益与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从根本上杜绝管理层为了短期利益而进行会计造假、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例如给予企业管理高层除货币工资之外的股票奖励、股票期权等,让其个人利益与企业长远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四)加强外部监督。企业为了各种利益倾向于造假,进行财务舞弊,而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对企业监督的重要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要从制度上、从环境上为注会计师的独立性提供实质性上的保证。同时加强政府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建立监管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便提高审计质量。让企业无任何投机取巧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震,杜震钢,郑建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探讨.2012(5)

[2]邓艳红.浅谈财务舞弊的识别与防范.金融经济

[3]李芸达.企业财务舞弊识别及审计对策.财会月刊.2011(5)

[4]张丽红,徐惠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实证分析.研究与探索.2010(11)

[5]郝爱文.企业财务舞弊识别及有效治理.理论研究

[6]黎展辉.财务舞弊识别方法与风险防范.财会通讯.2009.(9)

[7]王雯雯.财务报表舞弊手段揭秘与防范技巧.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法律的利与弊篇9

通常情况下,会计舞弊发生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授意或指使会计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各种舞弊操作的状况下;但也有少数情况是会计人员自身为谋求意外的经济利益而进行了会计舞弊。

一、会计舞弊的成因分析

人类的贪婪本性导致了会计舞弊的产生,然而漏洞百出的宏观环境以及不尽完善的市场经济则助长了会计舞弊的泛滥乃至形成社会的普遍现象。综合考虑,可以发现以下几点主要成因:

(一)我国会计法规的漏洞以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会计行业也得到进一步重视与规范。但由于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尽管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修订,我国会计相关法律还存在着一些漏洞,这就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以渗透的机会。

同时由于会计的灵活性限制,相关的会计政策只是明确会计处理的大方向,提出大致框架以及规范约束,因此在会计政策上就存在较多的选择,这样的规定虽然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来采取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同样也为会计舞弊者创造了舞弊条件。

(二)监督水平较低以及监督力度偏小

会计监督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我国企业大多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或者根本不存在,这就为会计舞弊减轻了极大压力。就我国现状来说,会计监督基本靠的是外部监督,但由于我国目前审计人才严重匮乏、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监督水平较低。很多监督程序都只是走过场,严重违背了其存在的宗旨。

同时经济监督部门腐败现象严重,执法不严,不敢监督或者不愿监督,导致监督力度直线下降,严重损害了公众形象。监督部门的放任,对会计舞弊的视而不见或者姑息,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会计舞弊的一种默许,一种助长。

(三)企业内部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

上市公司实现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本是现代企业的进步的一大特点,但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期望,就造成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股东与管理者的矛盾,人们都企图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就产生了通过在会计信息上进行操作来获得超额收益的想法,在实际舞弊之后,获得意外收益而又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会计舞弊现象一发而不可收拾。再者,所有者为了约束管理者合理支配资金,通常会给管理者制定较高的经营目标或者将经营业绩与管理者的工资福利进行直接关联,这时当没有达到经营目标或者目标虽然达到、但是管理者企图获得更多收益时,会计舞弊就顺势而生了。

以上是会计舞弊现象产生的基本成因。企业一般会采取虚计收入、虚计成费用、违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违规确认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手段来调节利润,从而实现企业会计舞弊的目标。

就会计行业来说,会计舞弊之风盛行,是整个会计行业从业人员道德沦丧的表现,长此以往,导致公众对会计行业失去信心,严重影响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就社会来说,会计行业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行业的滞后发展的同时,也将拖累真个社会的发展进度,于国于民都是一大祸害。

二、杜绝会计舞弊的措施

会计舞弊治理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应从会计舞弊成因入手,针对会计舞弊的常见手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各个击破,力求从根本上杜绝会计舞弊。具体方法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觉悟

道德建设长期以来都是国家维持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会计领域,针对人类的贪婪本性,也应该考虑从道德建设下手,通过会计道德宣传、会计道德教育,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会计舞弊对经济社会的不良影响。从而号召全民共同参与,互相监督,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对会计舞弊者施压。全民的参与必将大大减少舞弊现象的概率。全民参与监督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还是值得一试。

(二)完善会计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会计法律法规体现了国家关于会计行业发展的主要意志与精神,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可以根据目前出现的针对会计法律法规漏洞而实施的会计舞弊现象,逐步完善法律体系,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加大处罚力度也是必要的。要建立有效的惩戒机制,引入司法监督,建立诉讼赔偿机制。重罚之下,舞弊主体就会重新思量,在利益与风险的权衡下,可能会吓退一批舞弊者,这就大大控制了舞弊现象。

(三)健全监督机制,提高从业素质

法律的利与弊篇10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舞弊手段,治理措施

一、财务舞弊的含义,研究财务舞弊的意义

1、财务舞弊的含义。

我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中对“舞弊”的定义是这样的: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者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本文对财务舞弊的含义概括为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其主要表现为: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或记录;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等。

2、研究财务舞弊的意义。

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为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价值,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为制定防范财务舞弊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对财务舞弊进行研究对投资者、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投资者,治理财务舞弊,切实保护投资利益;对上市公司,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对资本市场,净化环境,促进健康发展;对社会,加强诚信建设,利于经济市场和谐稳定运行。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

国内年轻的资本市场因为各种制度、法规的不完善,在发展的道路上也积累了很多弊病。自1998年至2013年,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共1118家舞弊企业(国泰安提供的中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理研究数据库),其中主板企业共675家。

主板舞弊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共402家,占比59.56%。在制造业中,舞弊的St公司共170家,占整个制造业的42.29%,比重非常高。

每年都有不少企业上市,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行为被证监会处以严罚,甚至被要求退市。截止至2014年12月27日我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2555家。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财务舞弊的现象也随之越来越多。

从1992年的原野公司案到近年的紫光古汉、万福生科造假,中国证券市场财务丑闻接二连三,严重的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从近两三年上市公司的年报看,信息披露有缺陷甚至违规的势头依然强盛。

近年来,财务舞弊手段变化多样,涉案金额也在变大,表2.2是近几年我国部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情况。

财务舞弊现象盛行,我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出台了很多关于信息披露的规条,近年来证监会要求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者的惩处。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149家上市公司收到罚单,金额高达1.6亿元。其中,上市公司实施舞弊最有技术含量的有四个方面,就是利用财务技巧调节利润、股份代持、利用内幕消息牟利、隐瞒关联关系利益输送,以致遭到证监会的严惩。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会计视野网资料整理。

今年(2015)1月23日,证监会通报了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执法工作情况。自2014年以来,证监会已经博源投资、北大荒、St国恒、中科云网、中银绒业等上市公司和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中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立案调查共43起;对天丰节能、南纺股份等16家公司,光大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171名上市公司董事、高管作出行政处罚、21人被市场禁入。3月2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31家上市公司正处于立案调查阶段,一旦被认定为欺诈行为将移送到司法机关。可见,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

三、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

(一)收入舞弊手段

1、虚列交易事项,虚增收入。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理想的利润,通过虚假销售等手法虚列交易事项,从而虚增收入调节利润。根据虚构的销售事项确认收入,这一手段性质是极为恶劣,欺骗性极大的。例如万福生科2012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虚增了近876万元,存在着严重的应收账款造假,其手段就是伪造销售合同,虚构销售收入。

2、提前确认收入。提前确认收入是指属于以后期间的收入通过各种手段提前确认为本期的收入,或者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而确认为收入。某些上市公司在本期利润偏低的时候就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的舞弊手段来平滑利润,虽然这种做法只是把收入时间提前而没有像虚列交易事项那样改变收入的总量,但寅吃卯粮的手法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客观性与公允性,误导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判断。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有,填塞分销渠道,违反会计准则提前确认收入,改变收入截止期,非营业收入营业化,利用一次性利得提高收入。

(二)费用舞弊手段

1、混淆资本化与费用化,费用过度资本化。企业在构建固定资产或者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时会涉及到长期借款费用,不少企业为了操纵利润就会故意混淆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边界,如果企业需要调增利润,通常会把费用化支出计入资本化支出,相反,当企业需要较少利润避税的时候,就把资本化的支出费用化。

2、隐瞒费用,虚增利润。隐瞒费用的手段很多,没有上市的公司,为了在以后期间包装上市,提前确认费用以提高以后期间的利润水平。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由于准则规定要对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而各种计提的标准存在弹性,计提的标准与比率都是由企业来定,而监管方不可能对具体情况完全了解,所以给了企业舞弊的空间。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世通公司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期间经营业绩。St幸福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1812万元,2002年冲销106万元,采取“巨额计提,大额转回”的方式粉饰经营业绩;2006年金荔科技对广州分公司未计提折旧和摊销,少计费用2227.49万元。

3、一次性利得冲销当期费用。一次性利得不是营业收入,不计入营业利润,将一次性利得冲抵当期费用,无异于变相地将其挤进了营业利润,降低费用,改变当期利润结构,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三)其他舞弊手段:1、利用关联交易舞弊;2、利用虚拟资产舞弊;3、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舞弊。

四、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

(一)国家制度层面的治理

近年来的财务舞弊主要是由于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发生的,所以从国家制度层面来防治舞弊,应该贯彻实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1、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法律法规是治理舞弊的有力武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能有效的降低财务舞弊的发生率。

2、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单位法律意识,司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执法效率低下难以给舞弊者造成震慑。会计信息失真往往是在单位领导人的唆使下造成的,因此提高其政策水平与法律意识,强制其按法律办事,杜绝舞弊行为。

3、完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要治理舞弊,加强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建设与完善成了当务之急。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及时修改完善并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核算准则,提高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方面要加强选择与变更的约束,减少会计核算的弹性空间。

4、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除了要完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外,国家还需要监督企业建立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从舞弊的案例看,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漏洞百出,就是如同虚设。要发挥内控制度的“防火墙”作用,提高内控的实施效果,就要严格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内控制度应包括核算、审查、分析、报告的所有程序与步骤,这样才能有效防范舞弊。

5、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民事诉讼机制,加大舞弊处罚力度。在国家制度层面上应该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对舞弊进行防治,加大对舞弊的处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者的预期风险收益,加大稽查力度与稽查范围,从而遏制其违法的冲动。如果证监会给予舞弊公司的惩罚不仅是警告、谴责,而是要求财务舞弊者对投资者的损失做出民事赔偿,相信能大大改善舞弊的现状。

(二)企业自身层面的治理

1、加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权利分配、权力制衡不到位,往往容易滋生舞弊。上市公司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有效的在公司内部防治舞弊。优化内部治理机构,要完善企业的股权结构、内部激励机制及监事会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等。

2、加强公司内审监督工作。要建立和强化内部审计制度,切实把权利放到内审部门,对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强化披露财务信息的内部监督,监督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完善内部控制,例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所以要杜绝上市公司股东兼任管理层要职的现象。

(三)注册会计师层面的治理。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机制,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注册会计师对治理舞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保证其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应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审计技能的培训,能防止因为自身知识能力不足而意外的辅助企业舞弊。注册会计师应该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强化自身的诚信道德教育,不但要提高执业水平,更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四)社会监督层面的治理。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和上市公司自身内部监督之外,社会监督对治理财务舞弊也十分必要,也要进一步强化证监会的监管职能,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方面要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对违规严重的公司执行退出制度。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监察员制度,制定信息监察管理办法,注意对非财务指标方面的监管,加强防范信息失真。健全的社会监督体系是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力量,社会公众应积极拿起监督的武器严厉打击舞弊行为。

五、结论。目前,中国还处于市场经济初期,各方面都不是很完善,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不同时期的舞弊有不同的表现,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对财务舞弊的研究还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财务舞弊现状、手段和治理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舞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手段也是日新月异,要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必需在其发生前加强识别与监控,治理财务舞弊,应多管齐下、严抓不怠,还证券市场一个健康和谐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玉敞.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识别研究文献综述[J].市场论坛,2008,(1):63-65

[2]胡辰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

[3]吴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与治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2):67-68

[4]冯群英.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及审计对策[J].财会研究,2010,(20):60-63

[5]王青林.财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

[6叶本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判别的实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