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规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2:43

建筑设计规则篇1

【关键词】建筑结构;不规则性设计;结构设计

改革开放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拓展,这一点从各地层出不穷的各种个性化标志的建筑物就可以看出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各种标新立异的建筑出现在了我们的周围,比如北京的鸟巢,济南的“东荷、西柳”,央视新建筑等都是代表性的建筑。这些建筑的建造都离不开不规则结构的设计,而这些不规则的设计对于设计的难度和要求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下面我就重点探讨下不规则设计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1、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类型

当前不规则结构设计建筑物正在逐渐增多,但是详细分析的话,所有的不规则结构设计建筑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复杂高层结构和超出规范结构、竖向不规则结构和平面不规则结构。

1.1复杂高层结构和超出规范结构

复杂高层结构和超出规范结构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不规则结构设计,具体来说,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1)复杂的高层结构,当前高层结构越来越复杂,包括的结构也越来越多,比如连体、错层、转换层、多塔楼、加强层等;(2)过高的结构设计,当前的建筑都是越来越高了,超出了一般的设计要求,这也是一种不规则的结构设计;(3)新型的结构设计,这里的新型不仅仅指所用的材料新还包括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和结构类型是新的,以前没有出现过的。

1.2竖向不规则结构

竖向不规则结构也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类不规则结构设计,主要分为侧向和竖向两类:(1)侧向刚度不规则的结构,这种不规则的结构设计具体来说包括的种类也较为繁多,比如最常用到的某层楼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三层平均值的五分之四,或者是比上一层小百分之三十以上,高层建筑上层收进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较大,上层楼层的水平面积大于下层楼层的水平面积等都属于侧向刚度不规则的结构设计;(2)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结构设计,我们都知道竖向抗侧力构件所承受的压力都是向下传递的,而这里的不连续结构设计则属于不规则的结构设计模式。除了这两种常见的竖向不规则结构设计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楼层承载力的突变,针对这一点国家有明确的相关规定,超过了这一规定则属于不规则的结构设计。

1.3平面不规则结构

平面不规则结构是在水平基础上进行的不规则结构设计,这一类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扭转,扭转主要是指的在水平基础上建筑物的位移比超过了1.2,我们把这种设计叫做平面不规则设计;(2)凸凹,凹凸的不规则设计是当前在平面建筑上最常见的一种不规则设计,这里的凹凸不仅仅包括在平面上的凹进或者是凸出状况,平面过于细长也属于这一类的不规则设计;(3)当前刻门在室内设计中经常会出现楼板不连续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楼板上需要进行开洞处理造成的,因此对于开洞的大小的位置都需要进行详尽的设计,一旦出现设计问题就可能导致建筑的失败。

2、建筑结构的对称性、均匀性

我们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一般都会强调建筑结构的对称性和均匀性,这主要是考虑到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从受力的角度来看的话,建筑物要能够承受外界强加到其身上的一些作用力,使得其在这些作用力的作用下还能够保证其稳定性,比如在经受轻微的地震和强风时都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们一般都需要针对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进行必要的设计,主要的针对对象就是建筑物主轴的刚度和变形情况,保证建筑的主轴刚性保持均匀状态不发生变形情况,也不会出现裂断等现象,只有保证了其均匀性才能够避免在建筑物中出现薄弱环节,而一旦出现了薄弱环节就可能导致承受不住外界的压力而出现损坏现象,影响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做好建筑主体的均匀性设计主要需要我们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平面设计上就应该注意其均匀性分布,尤其是各个部位的抗侧力结构设计一定要均匀分布,不能出现薄弱环节,此外,对于水平设计上的刚度和延性的设计也应该进行专门的区别设计,避免出现刚性过大而延展性太小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抗侧力性能的降低,总之要保证在水平载荷作用下的各种指标都应该尽可能的平均。

3、荷载的传力路线

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荷载的传力路线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方面,而荷载的传力路线主要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两个方向上的设计分析问题。

3.1垂直荷载的传力路线

垂直荷载的传力路线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竖向构件的布置,这里需要确保的也是在垂直方向上的承受力分布应该尽可能的均匀,只有均匀才能保证每一层承受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压力转移的现象,而一旦出现压力的转移就可能使得薄弱环节楼层出现损毁现象。这时我们重点考虑的垂直荷载的传力路线主要是沿着构件的竖直刚度来进行的,因此,就需要我们对于竖直构件的刚度进行必要的设计。

3.2水平荷载的传力路线

水平荷载的传力路线分析主要是针对于风力荷载设计的,我们都知道风力荷载一般都是作用于建筑物侧面的,也就是主要的施加水平的压力,因此,需要我们分析建筑物的水平荷载的传力路线来对应风荷载的破坏。风荷载首先得作用对象就是建筑的墙体或者是门窗等,然后在通过建筑物内部的构建来传递到其他的各个部位,最终传递到整个建筑物的地基,只有每个环节都确保不会出现问题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的完整性,因此,我们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整个建筑物的内部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以使其能够适应这种水平荷载的传力路线,确保建筑物的稳定。除了风力荷载会造成水平压力外,地震有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水平荷载传力过程,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一个方面。

4、结构的合理刚度

结构的合理刚度同样也是当前我国不规则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主要内容,结构的合理刚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刚度设计,一是楼屋盖结构的合理刚度设计,二是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合理刚度设计。针对楼屋盖结构进行刚度设计的任务最为主要的应该是盖梁板断面尺寸的选择了,合理的梁板大小是保证整个建筑刚性的一个主要要求,而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刚度设计则主要是考虑其主体的水平位移和延展性等情况,合理的设计这些性能使得整个建筑物主体保持稳定性,避免出现因为外在压力的影响而导致的建筑物损坏。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各种各样的新型建筑越来越多了,不规则建筑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这也就给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能做的就是设计好整个的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设计,确保建筑物不会在承受外力的情况下损坏,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建筑杭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规则篇2

关键词:建筑;不规则性;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

设计者为了迎合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逐步更新了自己以往建筑物必须要对称、规则的观念,他们正试着建造一些标新立异、新颖别致、独树一帜的建筑,如非对称、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物。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现如今大城市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复杂体型和不规则结构,这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以后建筑的发展方向。不规则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却给结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建筑物的不规则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建筑水平面的凹凸不平不规则、局部的连接的楼板不是完全的连续、规则,还有就是建筑本身在他的竖向刚度上会出现不连续、不规则等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十分准确的判断出来建筑物不规则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不影响到对建筑物结构的建模、确定建筑物的结构等一系列的布置方案,还有就是要确定建筑物自身的缺点,找出它的薄弱地方,然后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体建筑物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很多情况下,不规则的建筑物结构会引起结构上水平方向上的偏心侧力,这样也会造成进一步的扭转变形,对于结构的抗侧力是十分不利的,它还会导致建筑物在成本上有不必要的浪费。因而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的将建筑物设计为对称、规则的,这样也方便了提高建筑物本身的一些结构性能。

1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类型

1.3平面不规则结构

2高层建筑结构对称、均匀性的主要体现

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比较接近、变形特性比较相似。这个主要就是因为高层建筑一般都是三维空间的结构,实际的地震荷载、风荷载等等都均有比较任意的方向性;高层主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比较的均匀,这样就能够具有比较优异的抗震抗风的特性。

高层建筑的主体抗侧力结构沿竖向断面、构成变化比较均匀、不要突变。这个主要说的就是主体结构的剪切刚度不能够有突变。这种均匀的高层建筑可以很好的避免因为薄弱层的破坏而引起的结构上的整体破坏,尤其是以强震区的高层建筑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的平面布置,往往应该注意同一个主体方向各个分片的抗侧力结构刚度要尽量的平均,应该尽力避免在主体结构布置中出现某一、两片的刚度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的比较大的差异的结构。

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的水平布置还要注意中央核心与周围结构刚度的协调统一,保证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扭刚度,以便避免高层建筑在地震荷载以及风荷载的扭矩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扭曲变形而导致他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破坏的危险。

3不规则性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要点的有效把握

不规则性的分析、判断及应用会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结构设计中的布置、建模、位移比、薄弱楼层都是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同时不规则的合理使用也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结构设计的科学、经济及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要点如下:

3.1降低相对偏心距的数值,变换不规则平面的设计

相对偏心距与扭转效应之间存在线性联系,可以选择变换平面设计及布置拉近刚心和质心之间的差距,通过降低楼层之间位移比值来纠正扭转效应。结构设计者应该在初始计算判断的前提条件下,变换不规则平面的设计及布置,经由计算结果获得结构的刚心、质心,分析其刚度分布,结合实际要求适当增加或减少与质心存在较远距离的剪力墙。

3.2将防震缝纳入考虑范围,持续优化抗震设计

如果建筑工程的平面类型非常繁杂,而且无法满足规则性结构要求的时候,应该考虑使用防震缝,将平面结构划分成为若干个简单的单元。假设与抗震缝相连的两个结构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性,就可以将其结构机制因素排除在外,以较低一侧的结构高度来获得防震缝的宽度。若防震缝两侧结构出现较大基础沉降现象,则应该提高拓宽抗震缝的宽度数值。

3.3调整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比值

根据一些相关的资料表明,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与结构周期比的平方的关系基本上是呈线性的关系,因而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的减少一些建筑结构的周期。在做剪力墙的时候,则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的加长或者是增厚周边的剪力墙,尤其是要重视那些离刚心最远的一些剪力墙。加大结构抗扭刚度的一般做法就是在建筑结构边缘上设置拉梁,同时也要缩小建筑结构的扭转周期,也可以通过增加周边连梁的刚度来实现。

3.4提升周围抗扭构件的抗剪性能,确保满足弹性要求

建筑设计规则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研究分析应用措施

一般来说,在一项工程之中,因为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建筑物不可能完全的绝对规则和对称。建筑物的不规则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建筑水平面的凹凸不平不规则、局部的连接的楼板不是完全的连续、规则,还有就是建筑本身在他的竖向刚度上会出现不连续、不规则等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十分准确的判断出来建筑物不规则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不影响到对建筑物结构的建模、确定建筑物的结构等一系列的布置方案,还有就是要确定建筑物自身的缺点,找出它的薄弱地方,然后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体建筑物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很多情况下,不规则的建筑物结构会引起结构上水平方向上的偏心侧力,这样也会造成进一步的扭转变形,对于结构的抗侧力是十分不利的,它还会导致建筑物在成本上有不必要的浪费。因而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的将建筑物设计为对称、规则的,这样也方便了提高建筑物本身的一些结构性能。

1高层建筑中不规则的发展现状

如今,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提升之中的,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没有落后,也是在不断的前进中。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完善扩建,设计者们为了可以更好的迎合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他们已经在渐渐的更新了一些自己以往必须要面对的比如对称、规则等问题,他们正在努力试着创造一些比较新颖别致、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建筑,这其中就包括了非对称、不规则的建筑物结构。如今人们的观念也在一点点的转变中,现在很多城市中都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复杂体型和不规则的结构,这种建筑趋势就在某个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以后建筑的发展方向。

2高层建筑结构对称、均匀性的主要体现

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比较接近、变形特性比较相似。这个主要就是因为高层建筑一般都是三维空间的结构,实际的地震荷载、风荷载等等都均有比较任意的方向性;高层主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比较的均匀,这样就能够具有比较优异的抗震抗风的特性。

高层建筑的主体抗侧力结构沿竖向断面、构成变化比较均匀、不要突变。这个主要说的就是主体结构的剪切刚度不能够有突变。这种均匀的高层建筑可以很好的避免因为薄弱层的破坏而引起的结构上的整体破坏,尤其是以强震区的高层建筑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的平面布置,往往应该注意同一个主体方向各个分片的抗侧力结构刚度要尽量的平均,应该尽力避免在主体结构布置中出现某一、两片的刚度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的比较大的差异的结构。

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的水平布置还要注意中央核心与周围结构刚度的协调统一,保证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扭刚度,以便避免高层建筑在地震荷载以及风荷载的扭矩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扭曲变形而导致他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破坏的危险。

3高层建筑结构存在的不规则性的种类

高层建筑结构存在的不规则性的种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平面不规则结构类型,这其中还包含了扭转不规则、凹凸面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等等。第二种,竖向不规则结构类型,这其中又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结构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楼层间质量突变等等。下面,就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可以判断两种不规则类型标准的具体办法。

3.1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一般来说,竖向不规则的类型,首先是指侧向刚度的不规则,检测的办法一般就是此楼层的侧向刚度值不能超过临近上层的十分之七;其次是在竖直方向上,它的结构抗侧力分布不连续,检测的方法一般是结构受力,他主要是依托水平设施来传导的;再次就是楼层的承载力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它的测量方法就是层间抗侧力结构承载程度能高于它上一层的五分之四;最后就是楼层之间出现的重力大幅度存在变化,它的测量方法就是某一楼层的重量高出下层重量的百分之一百五。

3.2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扭转程度的不规则,它的测量方法就是每层楼之中最大的层间位移值要高出平均位移值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二是平面凹凸的不规则,测量办法就是整体结构凹陷一侧的长度与总长度的比例不能超过零点三;三是楼板局部的不连续,他的测量方法就是楼板的长度和平面刚度不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

4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注意和采取的一些措施

4.1提高建筑物周边抗扭能力

如果想要保证一个建筑物在很强烈的震动下依然保存完好,那么仅仅是单靠调整他的结构布置是远远不够的。相关的技术人员通过各种不同的实验,才得出了以下这些结论,就是说当建筑物处在一个非弹性的时期的时候,对称的建筑物结构往往会受到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会产生建筑物物体变形。如果提前考虑到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就应该强化那些抗扭效应等等,这样才能使得建筑物在强震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一个很好的整体弹性状况。

4.2较小地震带来的破坏,可以设置防震缝

在一些实际的工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建筑结构,因为一些外在条件的限制会导致不能把平面结构弄成完全规则的设计,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抗震缝将结构分成比较简单的结构单元。在一项建筑工程之中,设置抗震缝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说:需要设置抗震缝两侧的机构体系迥异或者是地震反应效应显著不同时时,抗震缝的宽度就要考虑不利一侧的结构;当相邻建筑结构的基础沉降量比较大的时候,可以设置兼做沉降缝的抗震缝。

4.3调整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比值

根据一些相关的资料表明,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与结构周期比的平方的关系基本上是呈线性的关系,因而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的减少一些建筑结构的周期。在做剪力墙的时候,则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的加长或者是增厚周边的剪力墙,尤其是要重视那些离刚心最远的一些剪力墙。加大结构抗扭刚度的一般做法就是在建筑结构边缘上设置拉梁,同时也要缩小建筑结构的扭转周期,也可以通过增加周边连梁的刚度来实现。

言而总之,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的判断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建模、建筑结构的一些列布置、薄弱楼层等等,从而还能够间接的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布置是不是经济合理以及安全。结构设计师一般在设计不规则建筑物的时候,必须要尽量减少或者尽最大努力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薄弱的部位,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的话,也要想出对策,对薄弱部位作出强化。直到现在,对于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和研究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一定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设计出不规则建筑结构的模型来,然后真正实现更加真实的模拟实际情况的工况。

参考文献:

[1]赵丽清.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J].山西建筑,2013,33(14).

建筑设计规则篇4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严格意义的规则建筑已经很难见到,代之而起的是大批新颖别致、标新立异、张显个性的建筑物。各地大量涌现的现代新型建筑物几乎都是不规则或很不规则的,它们的出现既给城镇建设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又给工程设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按照规范精神,进行不规则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与计算分析,成为工程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关于不规则程度的分类

1.规则的建筑结构应满足两个条件

(1)位移比、周期比、刚度比、承载力比等参数均满足规范“不宜”的要求;

(2)不具备以下4类不规则结构的特征。即:平面不规则结构、竖向不规则结构、复杂高层结构、超规范结构。

2.三类不规则结构

(1)一般不规则结构,第一、位移比>1.2,且a级高层建筑

(2)特别不规则结构,第一、位移比>1.3,且a级高层建筑0.85;第三、承载力比a级高层建筑

(3)严重不规则结构,第一、位移比、周期比、刚度比、承载力比等多项参数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无法计算;第二、体形复杂,平面、立面极不规则,多项指标超限,或一项指标大大超限;第三、同时具有3种以上的复杂高层结构类型,(如带转换层、带加强层、错层、连体、多塔);第四、属于某种超规范结构(超高、超限、新型)。

应当指出,以上不规则建筑结构的分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而是大致的划分。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区别对待。例如,通常比较规则的建筑结构对抗震有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没有剪力墙的高层框架结构、单跨框架结构、板柱-框架结构,虽然其平面立面布置可能是很规则的,但仍属于抗震不利结构,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采用这类结构,或采取特殊的抗震措施。

二、关于控制参数分析

为了对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进行评测、分析、控制,规范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控制参数。下面以设计单位广泛应用的通用限元分析软件Satwe为例,介绍这些参数的含义、限值及调整要求。

1.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是指按刚性楼板假定计算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该楼层两端平均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比值。位移比是控制结构平面不规则性的重要指标。规则结构的位移比不宜大于1.2,不规则结构的位移比a级高层建筑不应大于1.5,B级高层建筑不应大于1.4。Satwe软件可以分别输出考虑单向地震、双向地震、偶然偏心影响的位移比,供设计人员选用。位移比的计算及调整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例如,当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的绝对值很小时,考虑偏心影响的位移比限值可以适当放松。

2.周期比,是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l之比。周期比是控制结构扭转效应的重要指标。控制周期比的目的是控制结构扭转变形要小于结构平动变形,控制地震作用下结构扭转激励振动效应不成为主振动效应,避免结构扭转破坏。结构的周期比a级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层建筑和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Satwe软件不能自动计算输出周期比,需要设计人员根据计算结果及各振型特征自行判断计算。周期比不满足要求,主要通过改进结构设计方案,加强周边主体结构,弱化内部主体结构,提高结构抗扭刚度来解决。

3.侧向刚度比,是相邻楼层间侧向刚度的比值,它是控制结构竖向不规则的重要指标。结构某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刚度比不满足要求,说明该竖向不规则结构出现薄弱层,该层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Satwe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各楼层的刚度比,并对刚度比不满足要求的薄弱层放大地震剪力。

三、关于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采取的措施

1.目前,在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多数计算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都假定楼板在平面内下变形,平面内刚度无限大,这对于大多数工程来说是可接受的。

(1)当楼板有大的开洞时,楼板在平面内消弱过大,楼板产生显著的变形,这时刚性楼板的假定不再适用,要采用考虑楼板变形影响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计算程序。考虑楼板的实际刚度可以采用将楼板等效为受弯水平梁的简化方法,也可将楼板划分为单元后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研制的Satwe软件(2000年12月版)可以考虑柔性楼板的假定。当楼板平面过于狭长、有较大的凹人和开洞而使楼板有过大消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变形产生的不利影响。楼板凹和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面宽度的一半,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30%,在扣除凹和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静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静宽度不应小于2m。

(2)角部重选和细腰的平面图形,在中央部位形成狭窄部分.在地震中容易产生震害,尤其在口角部位.因为应力集中易使楼板开裂、破坏这些部位应采用加大楼板厚度,增加楼板配筋,设置集中配筋的边梁,配筋45度斜向钢筋等加强措施。

2.高层住宅建筑常采用井字形平面,以利于通风采光,而将楼梯间、电梯间集中布置于中央部位。当中央部位楼电梯间使楼板过分消弱时.此时应将楼电梯间周边的剩采楼板加厚,并加强配筋。外伸部分形成的口槽宜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连接粱宜宽扁放置并增多配筋,连接梁和连接板最好每层设置。

(1)抗震设计时,当建筑平面形状复杂而又无法调整其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使之成为较规则的结构时,宜设置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简单的几个结构单元。这一点在结构的方案设计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抗震缝两恻结构体系不同时,抗程缝宽度按不利的体系考虑,并按较低一侧的高度计算确定缝宽。抗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及地下室可不设置抗震缝,但抗震缝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时,宜加大抗震张家缝的宽度。8、9度框架房屋抗震缝两侧结构高度、刚度或层高相差较大时,可在缝两侧房屋的尽端沿全高设置垂直于抗震缝的抗震墙,每一侧抗震墙的数量不应少于两道,宜分别对称布置,墙肢的长度可不大于一个柱距,框架和抗震墙的内力应按考虑和不考虑抗震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并按不利情况取值。

(2)抗震墙在抗震墙端的边柱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历次震害表明,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外形外挑内收等,都告产生变形在某些楼层的过分集中,出现严重震害甚至倒塌,所以设计中应力要求自下而上刚度逐渐、均匀减少、提型均匀不突变。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大阪和神户市不少建筑物产生中部楼层严重破坏的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结构刚度在中部楼层产生突变有些是柱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在中部楼层突然减小。有些是由于使用要求而剪力墙在中部突然取消,这些都引发楼层刚度的突变而产生严重震害。由此可见,结构的不规则拥有非常广泛的内容,像斜向抗侧力结构、不对称结构等均属于不规则结构。而抗震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只是主要的几种类型,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质量不规则类型,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设计人员的注意。

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要求,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的判断,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对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的判断,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建模、结构布置、薄弱楼层的判断、位移比的控制,以及最后的施工图设计,从而影响到整个的结构布置是否台理、安生、经济等。

参考文献:

[1]王丽丽.试论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王唯赜,杨淑梅.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06

建筑设计规则篇5

修订后的3.4.1条w为:“建筑设计应依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选择建筑方案,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并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该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但目前不少工程设计对不规则建筑方案的定性和定量,以及如何采取加强措施偏差较大。为较好地执行该条文。对如下几个问题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不规则建筑方案判定

什么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根据《抗规》3.4.2条,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

1)建筑的平面布置不规则,如平面复杂、不对称、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凹凸尺寸过大等。

2)建筑的竖向布置不规则,如尺寸突变、缩进或外挑过大、多塔、连体等。

3)结构抗侧力构件不规则,如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楼板不连续、不对称,平面整体刚度差,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突变等。

《抗规》第3.4.1条,对建筑方案的不规则程度分为了三个层次:即一般不规则、特别不规则和严重不规则。

怎样判别不规则建筑的不规则程度呢?

2006年,国家建设部以[2006]220号文件颁布了关于印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通知,在《技术要点》的附录一“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的参照简表”中对建筑不规则性进行了明确的归纳和分类,如表1和表2。

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和抗震设计2008年修订统一培训教材》中引用了表1、表2的不规则项,对不规则程度进行了划分:

1)一般不规则的建筑:建筑结构(包括某个楼层)布置上出现表1中一项不规则,即为一般不规则建筑。

2)特别不规则的建筑:主要有三类,其一、同时具有表1所列九个方面的基本不规则项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其二、具有表2所列的一个不规则项:其三、具有表1所列两个基本不规则项且其中有一项接近表2的不规则指标。

3)严重不规则:指体型复杂,多项实质性的突变指标或界限超过抗震规范3.4.3条规定的上限值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具有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可能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者,意味着该建筑方案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存在明显的地震安全隐患。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建筑的不规则性,应参照上述要求和《抗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

二、判断不规则建筑的几个计算参数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判断建筑的不规则性,除了外观体型要求的相关参数(如平面凹凸尺寸不大于相应边长30%,楼板有效宽度不小于50%,开洞面积不大于30%,竖向尺寸缩进不大于25%,外挑大于10%和4m)外,还有五个参数指标用来判断建筑的不规则性(即扭转位移比、扭转周期比、层刚度比、受剪承载力比、塔楼偏置比)。它们是描述抗侧力构件不规则性的定量指标。这些参数指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可简单归纳如下:

1.扭转位移比

扭转位移比是楼层平面不规则性的一个判断指标,目的是限制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它的表达形式:U=Umax/u,其中Umax为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u为单向地震作用下,在楼层角点处竖向构件的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最大值和平均值。

参照表1和表2,扭转位移比大于1,2为一般不规则,扭转位移比大于1.4为特别不规则。《混凝土高规》4.3.5条,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范第10章所指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楼层扭转位移比计算,不同的计算假定和计算原则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把握下列基本假定和计算原则:a)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而不应采用弹性楼板假定:《抗规》第3.4.2条的条文说明中明确规定,楼层的扭转位移取结构的端部位移,目的是考虑结构受到整体扭转的效应,因此采用pkpm软件计算时应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弹性楼板的假定只用于结构或构件的内力设计计算。b)对一般结构可只考虑结构的偶然偏心;c)对复杂高层建筑及超限建筑工程,应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和偶然偏心下的扭转影响,并取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的不利值判别结构规则性:关于双向地震作用,《抗规》和《混凝土高规》明确规定,质量和刚度明显不规则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但对上述规定又未作出量化标准或指导性建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朱炳寅在建筑结构杂志文章中认为,在计算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双向地震作用的把握问题,双向地震的作用是仅考虑内力还是考虑全部效应。我国规范未明确说明双向地震作用是否只用于承载能力计算,因此可以理解为适用于全部效应计算中,双向地震作用于内力计算和扭转位移计算。二是对质量和刚度明显不规则的把握,该问题比较复杂。对复杂高层及超限结构,当不考虑偶然偏心时楼层扭转位移比u≥1.2时,可判定为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已处于明显不对称状态,此时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在对结构的规则性进行判定时,可取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不利值。而对于一般结构的规则性进行判定时,只考虑偶然偏心而无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2.扭转周期比(tt/tl)

扭转周期比,是指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l之比,简称周期比,是衡量结构扭转刚度的一个指标。

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竖向抗侧力构件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抗侧力构件布局的合理性,其目的是限制结构的扭转刚度不能太弱。若结构的扭转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混凝土高规》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l之比,对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对于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在超限高层审查中将这一规定划为特别不规则平面。

3.层刚度比

层刚度比是控制高层结构的竖向规则性的重要指标,主要为了控制高层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因此层刚度比是判定结构薄弱层的指标之一。《抗规》3.4.2条楼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上相邻三层平均值的80%,为侧向刚度不规则,表2中楼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为特别不规则。一般情况

采用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Ki=Qi/ui),来衡量结构的薄弱层。在《抗规》与《混凝土高规》中,计算层刚度的方法有三种,即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a)“剪切刚度”(Ki=Giai,hi)带转换层高层底部大空间为一层及砖混结构:b)“剪弯刚度”(Ki:Vi/i),适用于带转换层高层底部大空间为多层。c)“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

(Ki=Qi/ui),适用于一般情况。一般情况下,在采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时,考虑地震作用,多采用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若不计算地雕作用,对于多层结构可以选择剪切层刚度算法,高层结构和有斜支撑的钢结构可以选择剪弯层刚度算法。

我国现有规范中对刚度比除了以上要求外,对于结构特殊部位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抗规》附录e2.1规定,简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b)《混凝土高规》第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c)《混凝土高规》第10.2.3条第2款对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按照《混凝土高规》中的附录e进行验算,并应满足其上下刚度比的要求。

底部大空间为一层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附录e.01规定采用剪切刚度比,即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刚度比Y,非抗震设计时Y不应大于

3.抗震设计时不应大干2。

底部大空间层数大于一层时,附录e.02规定采用剪弯刚度比,即等效侧向刚度比ye,一般情况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3。

4.受剪承载力比

受剪承载力比与层刚度比一样,都是对结构薄弱层判断的依据,只要受剪承载力比或层刚度比两者之一不满足,即可判定该楼层为薄弱层。它用来控制竖向不规则性,以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

《抗规》3.4.3-2-2条的规定: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

《高规》4.4.3条: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闻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当一般不规则或超出限值不大时,在设计计算中应引起关注。一般在Satwe“调整信息”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楼层层号,将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软件计算时会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5.塔楼偏置比

在《混凝土高规》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篇,第10.1.6条:

“多塔楼建筑结构各塔楼的层数、平面和刚度宜接近;塔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而在超限高层审查限值中,增加了单塔楼,将“单塔或多塔(含双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均判定为特别不规则建筑。

在设计中值得关注是:当采用结构计算软件时,应正确填写裙房层数,程序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塔楼结构质心与底盘(裙房)结构质心的距离,然后利用计算结果判断该质心距离是否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当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首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例如:调整建筑设计方案、调整结构单元的分布或调整抗侧力构件的布置等,若无法对建筑方案进行调整时,应进行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三、不规则建筑的处理方法

1.处理方法

抗震规范把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分为三个级别区别对待:

一般不规则――按规范、规程的相关规定采取加强措施;

特别不规则――经过专门研究和论证后采取高于规范、规程规定的加强措施,对于高层建筑还应严格按照建设部令第111号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严重不规则――应要求建筑师予以修改、调整。

2.对一般不规则建筑的处理方法

对一般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计算分析方法、计算模型和薄弱部分的抗震构造加强措施。

1.)计算分析方法和计算模型

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结构,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当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应计及扭转影响。

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并按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当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乘以1.25~1.5的增大系数。

平面不规则且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同时按上述要求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考虑扭转影响、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

2.)抗震构造加强措施

a)艹字形、井字形等外伸长度较大的建筑,当中央部分楼、电梯间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措施,必要时还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高规》4.3.7)

b)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宜采取以下构造措施予以加强(《高规》4.3.8):1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或加配斜向钢筋:2洞口边缘设置边梁、暗梁;3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

c)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结构不规则,不设防震缝。当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而又无法调整其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使之成为较规则的结构时,宜设置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简单的几个结构单元。(《高规》4.3.9)

3.对于特别不规则建筑

特别不规则建筑应进行专项审查,设计单位应按照住建部《关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规定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论证报告进入程序性审查,论证报告重点要做好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7合理设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提结构计算分析模型和计算结果,提出结构抗震加强的相关措施,专项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下面七个方面

1)建筑抗震设防依据;

2)场地勘察成果:

3)场地和基础的设计方案:

4)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和性能目标:

5)总体计算和关键部位计算的工程判断:

6)薄弱部位的抗震措施:

7)可能存在的其它问题,包括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建筑设计规则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不规则火灾扑救面;性能化设计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可谓突飞猛进,其建设速度和建造数量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有的,截止2009年底,除港澳台地区外,我国现有百米以下的高层建筑共212757幢,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共1699幢。建筑的空间结构模式和立面造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突破原有中规中矩的传统建筑模式,向灵活性和先进性发展,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益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越来越多的建筑呈现出不规则的建筑形状,以求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这种建筑往往在火灾扑救面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不规则的建筑形态使消防车难以近距离登高扑救,其次是由于不规则其扑救面长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下面就某四星级酒店为例对火灾扑救面性能化设计进行研究探讨。

1火灾扑救面的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即供消防车举高作业的火灾扑救面。无论是建筑物底部留一长边或是四分之一周边长度,其目的使登高消防车能展开工作。在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辆要迅速靠近起火建筑,消防人员要尽快达到着火层,一般是通过直通室外楼梯间或出入口进入起火层,开展对该层及其上下层的扑救作业。登高消防车功能试验证明,高度在5m,进深在4m的附属建筑,不会影响扑救作业。

2工程概况

该酒店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基地用地8734.0m2,总建筑面积为51433m2,建筑物高度为86.94m,地上24层,地下2层,其中地上1至5层及裙房为餐饮、娱乐等功能场所,地上6至26层为客房,地下1至2层为设备用房和汽车库,属一类高层建筑。酒店定位为四星级酒店。建筑内设计有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该建筑的平面布置如图四,即在其东西两个长边布置了高度为18.68、进深分别为14.15和27.8的裙房,原火灾扑救面设计在其南北两个短边,而且是不连贯的,火灾扑救面不满足现行国家规范中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要求,所以采用了性能化设计的方法,力求建设设计和使用功能和谐统一。

3该建筑采取的消防设计方案

宾馆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这些人员中,多数是暂住的旅客,流动性很大。他们对建筑内的环境、安全疏散设施不熟悉,发生火灾时,由于烟雾迷漫,心情紧张,极易迷失方向,拥赛在通道上,造成秩序混乱,给疏散好施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往往造成重大伤亡。所以疏散和扑救特重要。

该楼南面道路原设计未能达到消防扑救要求,为此拆除了有碍消防扑救的景观、绿化等,同时加固了消防车道和路面,拓宽了消防车道,并于主楼东面增加了通往城市主干道的消防出入口,以使消防车畅通无阻。

为保证火灾时的消防扑救,结合本建筑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主楼南侧:距轴Be、BF轴间的走廊处,B7、B8轴的房间内,已经设有便于消防扑救的开启窗扇,火灾发生时能够进出楼内公共走道。根据消防云梯车落地点及云梯75度仰角,通过模拟,云梯车可以攀登至主楼6层以上。具体见图1。

主楼西侧:经现场勘查为主楼长边,根据消防云梯车的落地点及其高度与75度仰角,通过计算模拟,消防云梯可以顺利攀登至15层以上。通过加固消防车落地点、拓宽道路及拆除障碍物,以使达到15层以上扑救要求。具体见附图2.

主楼北侧:Be轴至Be/1轴六层以上逐层外墙增加可开启的窗户,窗户大小为:1.2×1.6米,向内开启扇,并于窗台处设置踏台,以便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通过消防云梯车登入,进入公共区域和其他房间,或方便室内人员呼救。具体见附图3

综上所述,该建筑可从三处展开登高扑救:南、北两侧均可通达六层及以上各层,西侧可以到达十五层及以上楼层,加上其内部设置的自动报警、自动喷淋、警报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及防排烟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扑灭初起火灾,并且经全球性专业酒店管理公司(洲际酒店管理公司)日后消防日常工作的细致管理,让整个建筑物始终处于安全、放心、健康的运行状态之中。具体见附图4。

4消防演练情况

假定火灾是发生在被裙房包裹面积最大云梯车最难靠近的6层发生火灾,由单位保安人员第一时间报警并迅速组织客人疏散,实施火灾初期的扑救工作。消防中队接到火警后于5分钟之内赶到火灾现场实施扑救,迅速成立火灾现场指挥部,指挥消防车和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灭火救援,发现有被困人员后,在大楼备北侧,53m登高平台车顺利升至6楼窗口营救被困人员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在大楼的南侧,32m登高车顺利升至裙房上部,营救疏散到裙房屋面的被困人员并转移至安全地带,最后由消防中队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深入大楼内部,对客房进行仔细搜查,搜救受伤、昏迷的群众,也可利用救援绳、缓降器、软梯、气垫等救生器材装备救人,保护受灾单位的人员生命安全。

5结论

通过对该酒店的火灾扑救面进行现场演练,有效地解决了该建筑存在的消防设计问题。在其他类似建筑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建筑设计规则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平面不规则;扭转破坏;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5-0161-02

1 引言

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要求,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方案,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严格意义的规则建筑已经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大批新颖别致、标新立异、彰显个性的建筑物。各地大量涌现的现代建筑物几乎都是不规则或是严重不规则的,如希尔顿饭店、深圳发展中心、中央电视台等,都是不规则建筑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出现既给城市建筑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同时又给结构设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遵循规范精神,对不规则建筑结构进行结构设计与计算分析,成为工程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2 高层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的主要形式特征分析

从现实的角度,综合高层建筑各种不规则的结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扭转不规则,考虑偶然偏心的情况下位移比大于1.2;

2)凸凹不规则。①平面狭长,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时,平面长宽比大于6.0(8度抗震时大于5.0);②凹进尺寸太多,平面凹进一侧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0.35(8度时大干0.3);③凸出过细,凸出部分的长宽比大于2.0(8度时大于1.5);

3)楼板局部不连续,①楼板凯洞凹入后,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②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③采用细腰形平面;④有较大的楼层错层(楼板错层小于梁高不算错层);⑤角部重叠,重叠面积小于较小一侧的25%;

4)侧向刚度不规则,①楼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平均值的80%:②结构顶部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

5)竖向尺寸突变,①高层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高度大于房屋高度的20%,上部楼层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②高层结构上部楼层外挑,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小于上部尺寸的90%,且水平外挑尺寸大于4m,

6)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

7)楼层承载力突变,a级高层建筑的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小于0.8,B级高层小于0.75;

8)结构的周期比过大,a级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层建筑和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9)复杂高层结构,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多塔楼结构等。

3 工程项目实例概况

湖南某高层建筑是一集商业、酒店及办公楼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24层,其中底部裙房四层,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45000m2,建筑高度94.3m,地下两层为车库层高为4.8和5.3m,首层为酒店大堂及商铺,层高8m,2至4层为酒店餐厅及辅助用房,层高4.8-6m,5至12层为洒店客房层高均为3.5m,12层以上为办公楼,层高均为3.5m。

本工程为丙类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剪力墙及框架梁柱抗震等级为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工程结构整体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院开发的设计软件Satwe进行计算。

4 结构平面不规则情况分析及调整处理措施

该大楼特点是竖向功能变化较多,笔者针对不规则平面的结构特征及高层建筑的特征,从概念设计和计算设计两方面人手,综合分析各相关因素,提出适合于不规则平面特征的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方法。调整后结构裙房及标准层平面见图1。

4.1 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情况分析

本工程平面体型为z字型,i/Bmax=0.56>0.35,属于平面不规则结构,竖向有立面缩进,同时层高相差较大。初步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角能满足规范要求,周期比为0.83

调整该楼的周期比和扭转位移比是结构设计的重点工作,由于该楼平面凸凹不规则,两个核心筒均处在两边,刚度极不均匀,质心与刚心偏差较大,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扭转破坏。周期比的控制与位移比的控制一样,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时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目的是抗侧力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至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

总之,控制周期比的目的就是使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得更合理、更均匀,并不是使结构更刚,当平动第一周期与扭转第一周期比较接近时,由于振动耦连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会明显增大,但该楼的第二周期扭转因子达到0.34,可认为扭转刚度偏弱,同样需要调整,不能仅仅认为平动第一周期/扭转第一周期小于0.9就可以了,应同时考虑平动周期中的扭转因子,不然在大震情况下,结构可能第一周期就是扭转周期。

4.2 平面不规则情况调整处理措施

考虑到这个薄弱环节,对结构的竖向构件做如下的调整:

1)在结构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各加一片较长的剪力墙,增强建筑周边结构构件的抗扭承载力,同时也将结构的刚心大大的推向左边;

2)在右下角的核心筒开洞,削弱该处的刚度,因为该处核心简偏心较大,这也使刚度中心向左边移:

3)取消左上部核心筒下面的一个小核心筒,削弱中部的刚度,同时将该核心筒的连梁做弱,使结构的剪力墙更均匀,对结构扭转位移比及周期比均有较大的好处。

首层层高8m,造成受剪承载力小于上层的80%,要解决抗剪承载力不足,主要就要

加大抗剪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采取的措施就是在首层以下的各层将柱截面均加大100mm,墙加厚50mm,混凝土强度加大一级,采取措施后,‘受剪承载力比在90%以上,能满足规范要求,本楼第四层初算为薄弱层,四层顶即裙房屋面,为此将裙房屋面梁截面加大,加厚屋面板,有效的避免了薄弱层。通过以上调整,该楼由5项不规则调整为2项不规则,即平面凸凹不规则,立面缩进不规则,避免了申报超限。调整前后结构裙房及标准层平面见图1。

4.3 调整前后的周期参数

从表1的数据来看,因为取消一个小核心筒,刚度有所减弱,但结构调整的后刚度明显比调整前均匀,抗扭刚度也得到加强。同时扭转位移比也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篇幅问题未全部列出)最大扭转位移比均小于1.20,属于规则结构,从一个平面明显不规则的结构通过合理的调整刚度也可以使其成为结构上的规则结构。

4.4 弹性时程分析

对于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按高规规定,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襞下的补充计算,本工程采用2条天然波和一条人工波,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构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位移、总剪力、总弯矩均满足设计要求,见图2,CQC法是安全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5 采取的抗震措施

针对工程的实际,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采取的抗震技术措施主要有:

1)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长加厚周边剪力墙,尤其是离刚心最远处,将刚心和质心偏心率调整到最小,减小扭转周期,将结构调整成扭转规则结构。

2)削弱核心筒连梁,采用弱连梁连接,使平动周期增大,增大平扭周期比。

3)控制墙柱轴压比,提高柱的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筋率(特别是角部),纵筋配筋率均加大一级,柱箍筋全楼加密,角柱加芯柱,来提高结构竖向构件在大震中抵抗的变形能力。

4)在凹角处增设45°斜向钢筋,抵抗角区应力集中,加强薄弱处的板厚和配筋。

5)四层虽然可以不算规范上的薄弱层,但计算仍按薄弱层计算,其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同时加强该层墙柱配筋,提高结构在大震中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6)加强裙房上层,即五层的墙柱配筋,有效抵抗立面缩进后产生的鞭梢效应。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该平面不规则建筑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前提下,结构更安全科学和合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城市日益涌现的造型新颖别具一格的不规则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细心分析各种情况,从概念设计人手。找出结构的重点和薄弱点,因势利导克服不利因素,使整个结构在平面和竖向合理地布置结构刚度,避免和减少结构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同时加强薄弱部位的构造措施,使建筑物从一个貌似不规则的建筑调整成一个结构上的规则建筑,只要结构工程师认真分析,抓住重点,强化构造,不规则结构的设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邓孝祥,张元坤,唐可,平面不规则高层结构的扭转分析与抗扭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6(1):3-6.

[3]丁圣果,肖常健,丁婷.不规则多高层结构概念设计的几点浅见[J].建筑科学,2007,9.

建筑设计规则篇8

关键词:建筑高度;细化;建筑消防高度;建筑规划高度

建筑高度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而在我们设计领域更是常常使用,并以此作为设计建筑的基础,对建筑进行定性,对其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及安全防护措施。

然而,建筑高度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如何准确地表述这个数值?这个看似比较平常的概念,却常常是是争议比较多的问题。这一问题是为啥出现的,还要从我们使用的规范说起。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后面均用《建规》代替)1.0.1条中,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是: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后面均用《高规》代替)

2.0.2条文解释为:建筑高度。建筑高度系指高层建筑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嘹望塔、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数内。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后面均用《通则》代替)对于建筑高度的相关条文是:

4.3建筑高度控制

4.3.1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1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2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3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4当建筑处在本通则第1章第1.0.3条第8款所指的保护规划区内。注:建筑高度控制尚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定。4.3.2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2非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人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3)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从上面的定义及解释中可以看出,《建规》、《高规》与《通则》这三本规范在描述建筑高度是有差异的。特别是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有着显著的差别,《建规》、《高规》指的是屋面面层,而《通则》指的是女儿墙顶点的高度。

《建规》、《高规》是考虑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结合人员的安全疏散、实施紧急救助等消防需要而设置的建筑高度概念,是针对个体的的。而《通则》是以“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为前提,对建筑总体规划高度控制的一个高度概念,是个体服从总体条件下的高度概念。

这在一些地方法规更是对这一概念有着更为详尽的解释。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3年版)附录二的第5条建筑高度计算中这样描述:

5、建筑高度计算

(1)本规则仅适用于确定建筑物间距、退界距离和后退道路时的建筑高度计算。其它规定对建筑高度有限制的(如机场、气象台、微波通道、安全保密、日照分析、视线分析等),按建筑物的最高点计算。

(2)在计算建筑间距时,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

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跳出的宽度(见图一);有女儿墙的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见图二)。

坡屋面建筑:屋面坡度小于45度(含45度)的,至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跳出宽度(见图三);坡度大于45度的,至室外地面算至屋脊(见图四)。

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凸出屋面的附属设施,其高度在6米以内,且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的1/8,不计入建筑高度。

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从确定建筑物间距、退界距离和后退道路时等诸多因素出发,为了建筑总体规划服务的,是一个总体规划的范畴,是作为控制数据来定义的,和通则所定义的概念是统一的。

这样便出现了建筑高度究竟是什么数值的问题。是按防火意义的来说呢?还是按规划意义上的来说呢?这会涉及到建筑本身的性质问题,是多层,还是高层来设计的问题。特别是当一个普通民用建筑物的女儿墙高度是24.1米,而建筑的平屋面面层是23.3米的情况时,是按《通则》的24.1米来界定为高层呢?还是按《建规》、《高规》的定义应该是23.3米,来界定为多层呢?界定不同,对建筑设计有着质的差别。

在建筑设计中,为了使设计依据不至于不满足规范,常常按“安全”的原则来做,就高不就低,使用较高的规划意义上的高度,在建筑设计说明表述建筑高度时使用了规划意义的高度。就上面的例子来讲,这幢建筑的女儿墙高为24.1米,通常就按高层建筑来设计,而不按多层来考虑。这样做看似没错,其实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足是违法,过度也是错误。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有其历史原因。在旧版的《建规》及《高规》中,也曾把“建筑高度”这一概念定义为接近“规划高度”的概念,力图使其一致,但由于各自专业领域不同,侧重点不同,最后才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

规划意义的高度是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根据各种制约条件来控制的一个概念,即周围条件是先决条件;而消防意义的高度则是先有概念(建筑高度),然后才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及手段对其配备相应的条件,是其它技术措施的依据条件。当然,它们也是相互影响的。规划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建筑的消防高度,使其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消防高度则是规划高度的最为重要部分的体现。

因此在工程项目中,特别是在建筑设计中,有必要对建筑高度进行细分,细分为建筑规划高度与建筑消防高度。通过对建筑高度的细分,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描述出建筑的特征,再也不会对同样的建筑,对高度进行描述时出现分歧,不再用规划高度来代替消防高度。从而准确地描述所设计建筑的高度指标,使我们的设计更严谨,更规范。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设计规则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规范;规则

1建筑面积的概念

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面积之和。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居室净面积在民用建筑中,亦称"居住面积"。辅助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净面积总和,使用面积与辅助面积的总和称为"有效面积"。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的墙体、柱、垃圾道、通风道、附属烟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2建筑面积的作用

建筑面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国民经济一定时期内完成建筑面积的多少,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发展状况、人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福利设施发展的程度。

建筑面积在编制工程建设概算时,是计算工程量的基础,如计算出建筑面积之后,利用这个基数,就可以计算地面抹灰、室内填土、地面垫层平整场地等项目的工程量及其价值。

建筑面积作为结构工程量的计算基础,不仅重要,而且也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和细心计算的工作,任何粗心大意都会造成计算上的错误,不但会造成结构工程量计算上的偏差,也会直接影响概预算造价的准确性,造成人力、物力和国家建设资金的浪费及大量建筑材料的积压。

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或结构设计时,都应在计算建筑面积的基础上再分别计算出结构面积、有效面积及诸如平面系数、土地利用系数等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建筑面积,才有可能计算单位建筑面积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工程总价值除以总建筑面积,就是单位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技术经济指标或称单方造价(元/m2)。

建筑面积的计算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投标报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配备施工力量、成本核算及物资供应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建筑面积计算的规范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设工程全面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已是大势所趋。工程量清单计价属于全面成本管理的范畴,其思路是"统一计算规则,有效控制数量,彻底放开价格,正确引导企业自主报价,市场有序竞争形成价格"。所以,有一个完善、合理的计算规则,对建筑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以往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制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设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以下简称《规范》),并规定自2005年7月1日起执行,这充分标志着国家对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1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与规则的比较

3.1.1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规范》规定: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m者计算1/2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规则规定: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水平面积计算。并未明确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规范比规则更加突出了高度在建筑面积计算中的控制作用(高度在2.2m以上者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m者计算1/2面积),还有很多部位的建筑面积均是依据其净高分3类(净高超过2.1m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2.1m的部位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时不计算面积)进行计算,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等。

3.1.2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规范》规定: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水平面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规则规定: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水平面积计算。

由比较可见,《规范》将多层建筑物按其层高,以2.2m为界分两类进行计算,而规则并没有突出层高高度在计算建筑面积中的作用。

3.1.3立体书库和立体仓库与立体车库的计算

《规范》规定:立体书库、立体车库、立体仓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分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规则规定: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由比较可见: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计算建筑面积,《规范》与规则存在很大差别,一个是按一层计算,一个是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

3.1.4阳台的计算

《规范》规定:建筑物的阳台(不论封闭与否)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规则规定:封闭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显而易见,规范的此条规定解决了阳台建筑面积在以往房屋买卖中出现的很多争议。

3.1.5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的计算

《规范》规定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而规则规定室外楼梯,按自然层投影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

3.1.6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和货棚等以及雨篷的计算

《规范》规定: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场馆看台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规范》规定: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m者,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规则规定:有柱的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2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优点

(1)《规范》更加细化。例如,在计算单层建筑物和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时,更多的地方都用到了层高高度或净高,并分为3个界限:计算全部建筑面积;计算1/2建筑面积;不计算建筑面积。

(2)《规范》更加简便、明确。例如:计算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建筑面积时,取消了有柱与无柱的界限,使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3)《规范》更加合理。例如:阳台的计算,不论其设置形式如何,一律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避免了以往的许多争端。

4结语

建筑设计规则篇10

【关键词】结构设计,设计原则,建筑基础,剪力墙结构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类型和特点分析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最开始出现的是比较简单的框架结构,随后又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剪力墙结构,由框架部分与剪力墙部分共同作用的框剪结构,由筒体体系构成的筒体结构以及不同结构相结合而形成的组合结构和一些巨型结构(巨型梁结构、巨型柱结构等等)。这些结构各有受力特点,适用于高度不同的结构体系,不同建筑结构的选择也影响着后续的建筑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与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安装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所以结构设计时应该注意设计特点和设计要点。第一,高层建筑相对低层建筑整体上会导致受力增加,相对于竖直荷载,水平荷载地位提高,成为决定性因素,必须考虑基于水平荷载的建筑荷载能力,水平荷载主要包括地震和风荷载,高层建筑应该有更加优秀的抗震能力。第二,高层建筑的侧移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控制指标。第三,高层建筑的柱中容易产生竖向变形,这会造成连续梁的长度变化和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变化,忽略轴向变形是潜在的危险因素。第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有较大的结构延性,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保证整体结构在高荷载作用产生巨大变形下不至于倒塌。

2高层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

2.1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原则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过程当中,要进行相关的计算,而计算简图是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的基础,所以计算简图的选取恰当与否关系着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也关系着高层建筑的使用是否安全可靠。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时,要特别的仔细认真,这样才能保证结构设计计算结果的可靠,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建设和使用。同时,计算简图要有一定的构造措施和构造方法来保证安全,尤其是建筑节点在图纸上和实际中略有差别,必须保证计算简图的误差在允许的设计误差范围内。

2.2关于基础设计和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选取原则高层建筑的基础比较深,基础设计要考虑多种因素。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必须参考详细的地质勘探报告,然后结合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基础的合理设计。同时,采用哪种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也影响着基础的设计工作,不同的建筑类型的荷载不同,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必须与结构类型和荷载分布相一致。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基础的设计工作的目的是使地基的稳定性能和承载能力发挥到最大。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一般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受力特性和建筑的力学性质的合理性,对于整个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受力和荷载要明确,力的分析与计算必须简单。二是要满足经济成本合理性的基本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施工方案的选取工作和施工设计,这个过程必须考虑整体建筑施工成本合理的要求。

另外,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也必须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地理地形条件、工程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和建筑设备安装等具体的因素,在各种因素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确定结构设计的最优方案。

2.3关于计算结果正确性分析的原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地加入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分析计算当中,但是与建筑结构设计有关的软件的品种数量众多,不同的软件品种的计算方法、流程和编程实现方法不一定相同,导致了有关结构设计的计算结果存在着许多差异。设计工程师要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计算结果的差异,充分了解所采用的计算软件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条件,要在仔细审核的基础上进行仔细的判断,排除人工数据输入的错误,才能够得出所需要的正确结果。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3.1地基类型的选择要考虑到上部结构的荷载、地基的承受荷载的能力以及工程的整体造价等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上部建筑荷载的准确计算和结构选型。另外在地基的设计和相关计算中一定要遵守国家规范和地方性规范,因为就全国来说,各地的地质条件差别很大,国家规范没有办法作出统一全面的规定,所以在地基的设计工作中要注意遵守地方性的设计规范的问题。

3.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置问题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的数量要求和位置的设置问题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在现行的建筑规范中,具体描述了短肢剪力墙的定义问题,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的高度和厚度的比在5-8的墙体,在具体的建筑应用中,短肢剪力墙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结构设计中应尽量少使用这种墙体结构,避免后续的设计上的诸多问题。第二,剪力墙的位置设置除了在建筑的两端以外,在建筑的纵向中轴线还应该增加剪力墙结构,并调整剪力墙中心的位置,合理设置厚度以及截面,使建筑的结果位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3高层建筑中的结构规则性问题关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新旧质量规范在诸多问题的内容描述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和改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的建筑规范中针对旧的建筑规范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规则性的问题,增加了许多的限制条件,比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平面规则性问题和结构嵌固端的刚度比问题。第二,新的建筑规范中采用强制性的条文规定了严重不规则的结构设计方案是不能采用的。所以,结构设计师要注意到新旧规范的的内容改动,严格遵守规定的限制条件,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结构设计,避免为后续的施工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