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3:21

数字经济内涵篇1

关键词:数字化成长;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113-04

“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吹响了我国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全面进军的冲锋号。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将信息化作为其主体内涵,推进它的途径抉择也必须是信息化发展的路子。由此在当前我国城乡间存在严重数字鸿沟的情况下,通过数字化成长引领农村城镇化发展就成了必然的战略抉择,非如此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在各方面相对落后的面貌。

一、当今时代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构建信息化的城镇

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大环境下,所谓城镇化就是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本质内涵的城市化。正如美国著名经济与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信息时代引入了一种新都市形式,即信息化城市。”按照他的信息经济理论,信息时代的城市和城镇的特性应该是:其一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其二是围绕网络组织起来,其三是部分地由流动的空间组成的。他所说的这样的城市、城镇,不是以往概念上的仅以一种形式而存在,而主要表现为一个社会经济运作的信息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流动空间取代了原来的城市地域空间。由此,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以知识经济为内涵、围绕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社会经济结构,亦即信息化的城市结构模式。具体到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就是除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工作而转为大中城市的居民外,大部分农民要就地向县城或附近城镇聚集,来建设以上所说以信息化为主体支撑的,并与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起来的小型化的城镇群体。例如江苏省张家港那样的城镇群体,除其结构规模小于大中城市外,其构成模式基本是按照信息化的小城市样式,以知识、数字、科技为内在支撑、围绕数字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又如河南省新乡县的刘庄、龙泉镇和小冀镇京华社区,它们在通过数字化成长之路使农村向城镇化发展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为我国广大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二、“鸿沟”阻碍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数字化成长是跨越它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城乡间存在严重阻碍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数字鸿沟

城乡数字鸿沟是指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间在拥有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差距。根据国家有关信息部门在四年前的调查,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综合指数仅为城市的35%,其中城市居民固定电话普及率是农村居民的162%,移动电话普及率是农村的2.5倍,城市居民家庭计算机拥有量是农村的16倍,城市网民普及率是农村网民普及率的6.5倍。这种城乡数字鸿沟,是城乡间在技术、知识、经济、社会等多层面上存在信息差异的综合反映。从技术层面看,它是信息通信技术不均衡扩散在城乡间引发的技术鸿沟;从知识层面上看,它是城乡间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而表现的知识鸿沟;从经济层面看,它是城乡经济水平的不平衡在网络经济发展中所反映出的经济鸿沟,并能够导致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种由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的差异引发的城乡在技术层面、知识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所形成的多层面的“鸿沟”,在很大程度上隔断和割裂开了城乡间的信息沟通和经济联系,显示出了乡村与城市间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及其形成差距的根本动因,严重阻碍了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二)数字化成长是农村跨越“鸿沟”、面向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作为不同主体之间信息差异的数字鸿沟的填补、消除,必然要求通过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含量的繁衍增殖来实现,即必然要求通过数字化成长的方式来实现。而数字化作为信息化的内涵体现,实现它的技术与量能的增长又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这就是说,只有通过信息化发展搭建数字化成长之桥,才能够使农村得以用之来跨越城乡间的数字鸿沟而实现城镇化发展。另从信息化作为城镇化本质内涵的界定看,它也必然导致农村推进城镇化的途径抉择也只能是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的差异,信息化的差异只能通过信息化发展的方式来消除;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这种信息差异又是造成整个城乡间一切差距的根本原因之所在。由于城乡间对信息、知识获取和利用条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对称,就造成了其在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以至人们的收入、消费上的巨大差距。因此,从根源上消除整个城乡差别也就必须通过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三、推进农村数字化成长、跨越城乡数字鸿沟应采取的战略举措

(一)要把信息化发展放在整个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来抓

信息化发展作为数字化成长的先决条件和根本推动力,只有在它大力推进的情况下,才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整个农村经济的知识化、数字化水平,使农村从根本上快速拉近与城市之间的现代化水平差距。因而,当前必须将信息化发展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要尽最大努力、采用多方面措施尽快推进它的发展。为此而要在农村的经济建设中做到,建设其信息高速公路要更重于建设一般的公路、铁路,推进其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要更重于推广机械化农器具的使用,建设其信息数据库、知识库、智能库要更重于建设粮仓、水库,开发利用其信息资源要更重于开发利用其地上地下的物质资源。

数字经济内涵篇2

数字城市是继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概念基础之上提出的,是数字地球的具体演绎和体现。数字城市建设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抓手。国内“数字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大连、青岛、邯郸、常州、扬州、中山等市均已出台“数字城市”建设规划,并在加紧实施。目前,全国已有50个城市开始进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试点建设,许多城市已建成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的虚拟城市网站在线运行平台。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当前,西部中小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可以说还是一个概念,但西部中小城市数字化是数字中国的组成部分;西部中小城市数字化是加强西部中小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手段;西部中小城市数字化是中小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地位提升的战略举措;西部中小城市数字化是加速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本文就以四川达州的数字化建设为例,在厘清数字城市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剖析了西部中小城市数字化建设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西部中小城市的数字化提供智力支持。

二、数字城市的涵义

(一)数字城市的内涵

数字城市是传统城市在当今高新技术背景下的功能深化与质的升华,是其发展的新阶段。广义的数字城市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狭义的数字城市是指利用数字城市的理论,基于3s(gps、gis、rs)、网络、数据仓库、知识挖掘、科学计算、可视化与虚拟仿真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数字城市的内涵作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首先,数字城市是一种高新技术背景下建设与管理城市的新战略,城市的概念必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数字城市是一种科学理念和制胜策略,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其次,数字城市是一套城市基础设施,这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应用与服务基础设施。

(二)数字城市的外延

从数字城市的内涵上我们不难推出数字城市的外延。数字城市不仅包括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和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数字家庭等,还包括数字地籍、数字规划、数字水利、数字交通、数字电力、数字通讯、数字旅游、数字生态、数字抗灾、数字商务和数字金融等的数字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设施的数字化。在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基础上,实现设施的数字化,这些设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筑设施、管线设施、环境设施;交通设施——地面交通、地下交通、空中交通;金融业——银行、保险、交易所;文教卫生——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博物馆、科技馆、运动场、体育馆,名胜古迹;安全保卫——消防、公安、环保;政府管理——各级政府、税务、户籍管理与房地产;城市规划与管理——背景数据(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及自然灾害等)、城市监测、城市规划。

2、城市网络化。三网连接: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与internet,三网实现互联互通;通过网络将分散的分布式数据库、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建立互操作平台;建立数据仓库与交换中心、数据处理平台、多种数据的融合与立体表达、虚拟技术的数据共享平台。

3、城市智能化。电子商务:网上贸易、虚拟商场、网上市场管理;电子金融:网上银行、网上股市、网上期货、网上保险;网上教育:虚拟教室、虚拟试验、虚拟图书馆;网上医院:网上健康咨询、网上会诊、网上护理;网上政务:网上会议等。

三、达州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西部中小城市信息化有所进步,但总体水平与“数字城市”建设的要求、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还有差距,就达州而言,影响数字化城市建设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政府层面看,数字资源缺乏统一规划,现有数字资源有待整合

城市数字化是个超级系统,信息量巨大且来自众多部门,整合的任务极为繁重,而且软件、设备、人才、服务一样不能少。但在实践中,涉及城市管理领域的相关部门都在各自进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市政、交通、公安部门,建设了大量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纵向信息系统,这些信息化项目都是由部门自主决策,各部门之间缺乏综合协调,造成各个信息系统之间

相对独立,缺乏基本的共享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相关城市仍然没有一个全面的、先进的、可行的、涵盖整个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二)从部门层面看,城市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资金得不到保障、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

现实中,城市管理部门机关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基层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各个部门间还存在不平衡。大部分部门没有或只有十分有限的信息化专项经费,而信息化建设除了项目实施时的一次性投入外,还有系统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二次开发、人员培训、设备更新和添加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因此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是决定性因素。再者,信息化系统需要人去操作,需要一个很好的人机之间的对话机制,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而此方面相关部门的人才明显不足,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影响了部门信息化的水平。

(三)从效果层面看,还存在“重建设,轻应用”、“重规模,轻绩效”的现象

“数字城市”绝不仅是通讯网络等硬件建设,而是要利用信息数字和信息系统为社会服务。实践中有的单位用巨额投入建立品种繁多的各类信息化系统,但是众多功能被闲置,实际使用功能很单一,信息化的效应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四)从技术层面看,数据技术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

数据问题是当前数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数据陈旧匿乏、缺乏标准规范、管理封闭混乱。数据存储、传输、处理技术发展滞后,数据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步履艰难。

四、达州数字化建设策略

(一)建设原则

西部中小城市数字化建设要突出系统建设的要求,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注重实效。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的关系、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信息共享和系统安全的关系、技术先进性和技术成熟性的关系,具体实施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在建立“数字达州”时,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标准性原则。系统设计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包括统一标准的空间基础平台和数据交换格式,并尽量与国际标准兼容。

3、先进性原则。系统所有组成要素均应充分地考虑其技术的先进性,只有将当今最先进的技术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获得最大的系统性能和效益。

4、安全性原则。在确保系统网络环境中单个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软硬件系统整体的容错能力、安全性及稳定性,使系统出现问题和故障时能迅速地修复。

5、实用性和可扩展性原则。本着实用的原则,尽量选择扩展性良好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应用系统设计也应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为今后系统应用的扩展和系统升级提供必要的接口。

(二)建设策略

1、协调管理。“数字达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搞好组织协调管理是实现“数字达州”的关键环节,组织协调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资源共享,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在1993年和1994年需要克林顿总统签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法令,其基本目的是有效地协调解决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资源共享问题。

“数字达州”建设不能仅依靠某一个行政部门来组织协调,为了有效地协调建设“数字达州”,应在市政府领导下,设立信息化办公室,并由市长或主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设立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制定”数字达州”的发展纲要以及资源共享的政策与标准,解决各自为政,互相封锁等问题。使“数字达州”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健康发展。

2、基础先行。建立“数字达州”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建设和基础空间数据的生产,这两项可以齐头并进,因为基础空间数据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既费钱又费时的过程。要先下大力气尽快完成城市各种比例尺的空间数据的生产,并建立数据更新的机制,保持数据的现时性和权威性。

3、企业行为。中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it产业又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产业,只靠政府行为很难保证“数字达州”快速健康地发展。在筹划“数字达州”时应考虑引入企业行为。市政府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市政府的经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公共信息平台和公用信息数据,如城市的基础数字地图数据的生产费用,这种数据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属于社会公益数据,需要政府投入。二是控股公司,政府作为投资方参股,由公司来运作“数字达州”涉及到的一些大型工程,这种工程投资大,经济效益也高,如建立城市实时交通信息系统,它既是城市发展迫切需要,投资也大。若城市的每台车都配备有这样的系统,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

数字经济内涵篇3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证据视听资料书证数字证据规则

   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科学往往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对自然科学所引导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同时获得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从法律纵向发展历史来看,每次重大技术进步都会在刺激生产力飞跃提升的同时促进法律进步,工业革命时代如此,信息革命时代也是如此。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法律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其中首先是实体法的扩展与创新,随之而来的则是程序法的修正。但是由于目前研究尚处于初始状态,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数字技术对法律提出的挑战,体现于合同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的一些程序流程中,我国在一些实体法中已开始逐渐解决,但在程序法上仍未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在当前已经出现的大量技术含量极高的案例中,作为程序的核心——证据制度,不论是民事,还是刑事、行政证据制度在面对新问题时都处于一种尚付阙如的尴尬境地,这种尴尬在目前沸沸扬扬的新浪与搜狐的诉讼之争中又一次被重演。不仅当前制定证据法的学者们所提出的数稿中有的根本就没有此方面的规定,即使作为对以往司法实践的总结与最新证据规则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数字技术引发出的愈来愈多的问题也依然未给予应有的注意。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数字技术环境下对证据制度进行再研究(注:数字证据可以出现于三大程序法中,本文针对民事、行政、刑事程序法中的数字证据问题的共性进行讨论,并不涉及基于不同程序性质而产生的细节问题。同时,我们无意在此对我国原有证据体系的分类模式与合理性等进行论证,那并不是本文所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数字证据概念评析

   使用精确的概念,进行内涵的准确界定与外延的清晰延展,对于一个科学体系的建立极具方法论意义,并且也符合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因此,建立一个体系首先进行的便应是概念的归纳。同时,一个精确的概念必须能够抽象归纳出所有客体的本质共性,必须能够把表现同性质的所有现象全部容纳进去。对数字证据进行概念归纳,基于其鲜明的技术特征,在归纳时要回归到数字技术层面,在其所使用的数字技术与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的结合中寻找恰当的突破点。

   关于数字证据的概念,在国际上至今未有定论,如computerevidence(计算机证据)、electronicevidence(电子证据)、digitalevidence(数字证据)都具有其使用者。我国采取数字证据概念的大多是it业界,法律学者采用的概念主要是计算机证据与电子证据,进而在这些概念基础上分析证据的性质、效力、类型等(注:还有的学者在论述中并未对其使用的概念进行定义,如吴晓玲发表于《计算机世界》1999年第7期的《论电子商务中的电子证据》一文中使用电子证据,游伟、夏元林发表于《法学》2001年第3期的《计算机数据的证据价值》一文中使用计算机数据电讯。吕国民发表于《法律科学》2001年第6期的《数据电文的证据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文所使用的数据电文等都未进行明确的法律上的界定。)。这些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分析存在一些问题,之所以如此,或者是因为单纯注重对社会经济层面的考查却忽略了对技术层面的透彻分析,或者是因为虽进行了技术的分析,但却未深入到进行法律归纳所需要的足够程度。因而有必要在与这些概念、定义的多维比较中分析数字证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一)数字证据与计算机证据、电子证据概念的比较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虽然各个概念所使用的语词不同,但在内涵上,计算机证据、电子证据都是针对不同于传统的数字化运算过程中产生的证据,在外延上一般囊括数字化运算中产生的全部信息资料。不过,计算机证据与电子证据这两个概念并不妥贴,不能充分表现该种证据的本质内涵,由此而容易导致概念在外延上不能涵盖该种证据的全部形态。

   1.“计算机证据”概念。有人认为,“计算机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1]采取“计算机证据”概念来表述数字化过程中形成的证据具有一定合理性,因为计算机及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网络是数字化运算的主要设备,并且目前数字化信息也大多存储于电磁性介质之中。从数字化所依靠的设备的角度来归纳此类证据的共性,在外延上能够涵盖绝大多数此类证据。然而,虽然计算机设备是当前数字化处理的主要设备,计算机中存储的资料也是当前此类证据中的主要部分,但是进行数字化运算处理的计算机这一技术设备并不是数字化的唯一设备,例如扫描仪、数码摄像机这些设备均是数字化运算不可或缺的设备,但并不能认为这些也属于计算机之列。从国外立法来看,没有国家采取computerevidence,采用这种概念的学者在论述中也往往又兼用了其他的概念。迪尔凯姆认为,研究事物之初,要从事物的外形去观察事物,这样更容易接触事物的本质,但却不可以在研究结束后,仍然用外形观察的结果来解释事物的实质。所以,“计算机证据”概念从事物外形上进行定义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计算机证据”概念未能归纳出数字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作为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证据共性,不能够涵盖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的信息资料,而且在法律上也不能对将来出现的证据类型预留出弹性空间。

   2.“电子证据”概念。目前,采用“电子证据”者甚众,但对电子证据的具体含义则各有不同表述。有人认为:“电子证据,又称为计算机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2]有人认为:“电子证据,是指以数字的形式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储存的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或信息。”[3]“电子证据是指以储存的电子化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电子物品或电子记录,它包括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4]加拿大明确采用了电子证据概念,在《统一电子证据法》(Uniformelectronicevidenceact)的定义条款中规定:“电子证据,指任何记录于或产生于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中的媒介中的资料,其可以为人或计算机或相关设备所读取或接收。”[5]

   综合起来,各种电子证据的定义主要有两种:第一,狭义的电子证据,等同于计算机证据概念,即自计算机或计算机外部系统中所得到的电磁记录物,此种内涵过于狭小,不能涵盖数字化过程中生成的全部证据,不如第二种定义合理。第二,广义上的电子证据,包括视听资料与计算机证据两种证据,在内容上包含了第一种定义,并且还包括我国诉讼法中原有的视听资料。但我们认为,这些定义中不仅所使用的“电子”一词不妥,而且所下定义亦为不妥,理由如下:第一,将电子证据或者计算机证据定性为电磁记录物未免过于狭隘。虽然数字设备的整个运作过程一般由电子技术操控,各个构件以及构件相互之间以电子运动来进行信息传输,但是仍然不可以认为该种证据即为自电子运动过程中得到的资料。美国《统一电子交易法》2(5)中规定:“电子(electronic),是指含有电子的、数据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或类似性能的相关技术。”扩大解释了电子的语词内涵,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载体来表达扩大的电子语义,已经失去了“电子”一词的原义,原本意义上的电子只是其使用的“电子”概念中的一种技术而已,从而能够涵盖大多数此类证据。不过,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使用能够涵盖这些技术特性的“数字”概念,在工具价值方面更有可取之处。加拿大《统一电子证据法》解释中之所以采取“电子”,“因为信息为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所记录或存储”,但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并且接下来又承认有些数字信息(digitalinformation)未涵盖于本法,因为有其他的法律进行调整。第二,电子证据概念不能揭示此类证据的本质特征。电子运动只是数字化运算的手段,而非本质,并且也并不是所有数字设备的运算全都采取电子运动手段。进行数字化运算的计算机设备及其他数字设备的共同之处在于这些设备的运算均采取数字化方式,而非在于均采取电子运动手段。第三,不论是将视听资料这种已存的证据类型纳入电子证据中,还是将电子证据纳入视听资料中,都会致使“电子证据”与我国诉讼法中的“视听资料”相混淆,而此类证据与视听资料证据的本质共性并不相同。视听资料主要为录音、录像资料,其信息的存储以及传输等也都采取电子运动手段。录音、录像采取模拟信号方式,其波形连续;而在计算机等数字设备中,以不同的二进制数字组合代表不同的脉冲,表达不同信号,信息的存储、传输采取数字信号,其波形离散、不连续。二者的实现、表现、存储、转化都不相同。传统的电话、电视、录音、录像等都采取模拟信号进行通讯,这是视听资料的共性,而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则采取数字化方式通信,这是数字化运算中生成的证据的共性,两者不同,不应混淆。

   可见,狭义上的电子证据在外延上只能容纳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证据,失之过狭;广义上的电子证据确实能够在外延上容纳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全部证据,但却失之过宽,如将视听资料与计算机证据这两种差别极大的证据容于同一种证据类型中,将不得不针对两种证据进行规则的制定,从而导致同种证据类型的证据规则不相统一,很难建立起一个和谐一致的体系。

   (二)数字证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们认为,数字证据就是信息数字化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形式读写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资料。这里使用的“数字”(digital,digitspl.)与日常用语中的“数字”语义并不相同,虽并不如“电子”更为人们熟悉和容易理解,但重要的是根据科学的需要和借助于专门术语的表达,使用科学的概念来清晰地定义相关事物,况且“数字”概念在现今信息时代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已为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现代计算机与数字化理论认为,数是对世界真实和完全的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类基因组的破译说明,甚至代表人类文明最高成就的人自身也可以数字化。[6]来势汹涌的全球信息化潮流实际上就是对事物的数字化(digitalization)处理过程,区别于纸质信件、电话、传真等传统信息交流方式,这种采用新的信息处理、存储、传输的数字方式在现代社会包括日常交往与商业贸易中逐步建立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毋庸置疑的是,数字技术还会不断地发展,因此在进行法律调整之时就更不能限定所使用的技术与存储的介质,从而在法律上为技术的发展留存一个宽松的空间。

   1.数字证据有其数字技术性。信息数字化处理过程中,数字技术设备以"0"与"1"二进制代码进行数值运算与逻辑运算,所有的输入都转换为机器可直接读写而人并不能直接读写的"0"、"1"代码在数字技术设备中进行运算,然后再将运算结果转换为人可读的输出。数字证据以数字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作为区别于其他证据类型的根本特征。数字证据具有依赖性,其生成、存储、输出等都需借助于数字化硬件与软件设备;具有精确性,数字证据能准确地再现事实;具有易篡改性,数字化技术特性决定了数字资料可以方便地进行修正、补充,但这些优点在数字资料作为证据使用时成为缺点,使其极易被篡改或销毁,从而降低了数字证据的可靠性,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在对数字证据进行规则的制定时应当切实保障其真实性。SwGDe(ScientificworkingGrouponDigitalevidence)与ioDe(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onDigitalalvidence)在1999年在伦敦举办的旨在为各国提供数字证据交换规则的会议iHCFC(internationalHi-techCrimeandForensicsConference)上提交了一份名为《数字证据:标准与原则》的报告,对数字证据从技术方面进行了定义,“数字证据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或传输的信息或资料”,[7]在接下来的规则中则重点阐述了如何对数字证据的真实性进行保障。

   2.数字证据有其外延广泛性。数字证据概念在外延上既可以容纳目前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全部证据,又具有前瞻性,可以容纳以后随着技术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此类证据。数字证据可以产生于电子商务中,也可以产生于平时的日常关系中,表现为电子邮件、机器存储的交易记录、计算机中的文件、数码摄影机中存储的图片等。从美国FBi目前的犯罪执法中可以看到,现在专家越来越喜欢用数字技术对一些其他证据进行处理,例如用avidXpress视频编辑系统、Dtective图像增强处理软件对取得的录像进行处理,并且这种处理也往往得到法庭的承认。这种对原始证据进行数字技术加工后形成的证据也可看作是一种传来数字证据,即形成了一种证据类型向另一种证据类型的转化,例如对我国视听资料中的录音、录像进行数字处理后可以认为是数字证据,适用数字证据规则。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同的证据类型往往适用不同的证据规则,从而在真实性等方面可能作出不同的认定。

   数字证据一般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机器中存储的机器可读资料,二是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的人可读资料,如显示设备显示出来或者打印设备打印出来的资料。前种作为数字证据毫无疑问,而后者从表面看来似乎可以认定为书证。其实,此种人可读的输出资料仍然属于数字证据,因为这些资料来源于数字化设备,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取得的,其产生完全依赖于前者,人可读的资料是由机器可读的资料经过一个转化过程而取得的,两种资料在内容上保持了一致性,具有同质性,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后者的真实性依赖于前者,在如何确保真实性、合法性等规则上,应适用数字证据的规则,却不可以因为其表现为传统的纸面形式就认为是书证,从而适用书证规则。

   二、将数字证据纳入我国证据体系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数字技术推动出现的社会经济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体现于法律之上,在实体法上表现为,要求更新确认这种新技术指示的新类型社会关系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程序法上表现为,当这种社会关系的当事人因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时,应当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相关程序,或者对已有程序进行完善,能够满足这种纠纷不同以往而与其技术特征相适应的要求。而在程序法证据制度上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要求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数据资料等能够纳入到证据体系中,得到证据规则的认可,能够被法庭接受成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虽然数字证据并不单纯只是在电子商务关系中产生,其还可在其他社会关系中产生(注:以数字化设备为基础而生成的数字形式读写的证据均可认为是数字证据,其可以为民事程序法上的证据,也可以为刑事、行政程序法上的证据。不过,在现阶段,电子商务关系中产生的这类证据的数量多于其他类型社会关系,但不可以认为数字证据即为电子商务中产生的证据,例如内部局域网、个人计算机存储的资料也可成为数字证据。),但数字证据问题主要是出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而提出。出于电子商务交易追求交易的快速便捷、无纸化(paperlesstrading)流程,在很多交易过程中很少有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纸质文件出现,电子商务交易中所存在的与交易相关的资料可能完全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计算机等存储设备中。一旦产生纠纷,如果在程序法上不承认数字证据的证据力,当事人将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权利主张,无法得到法律救济,商人对电子交易就难以产生依赖感,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起,eDi数据交换方式便以其便捷、高效、准确而备受青睐。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对电子商务等进行大量的立法工作,欧美各国在实体上早已承认以数据电文方式订立合同、申报纳税与以信件、电报、传真等传统方式具有相同效力,在程序法上也作了相应的规定。美国《联邦证据规则》通过重申现行判例和成文法的形式肯定了数据电文无论是人工做成的还是计算机自动录入的都可作为诉讼证据。英国1968年《民事证据法》规定,在任何民事诉讼程序中,文书内容只要符合法庭规则就可被接受成为证明任何事实的证据,而不论文书的形式如何。[8]在1988年修正《治安与刑事证据法》(thepoliceandCriminalevidenceact)也作出了类型的规定。加拿大通过R.V.mcmullen(ont.C.a.,1979)一案确立了新证据在普通法上的相关规则。联合国贸法会在《电子商务示范法》中规定,“不得仅仅以某项信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为理由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又承认了以数据电文方式订立的合同的有效性,并且认为,在一定情况下数据电文满足了对原件的要求,在诉讼中不得否认其为原件而拒绝接受为证据。这些规定运用功能等同法(functional-equivalent),认为只要与传统式具有相同的功能,即可认定为具有同等效力。我国也与这一国际立法趋势相靠拢,例如我国新修订的海关法中规定了电子数据报关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在合同法中已承认以电子数据交换方式订立的合同的有效性,承认其符合法律对合同书面形式的要求。要使实体法的修改有实际意义,就必须设定相应的程序规则,使得以实体规定为依据,在诉讼中寻求救济时具有程序法基础,否则实体法上的修改不啻一纸空文。

数字经济内涵篇4

一、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含义和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类活动的痕迹,蕴含着政治、经济、艺术、建筑、技术、社会活动和环境演变等大量的丰富的历史信息,然而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文化遗迹历经破坏、重建、修复和改造,很多历史信息不断变化甚至丢失,成为当代人无法解读的“密码”,留下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有鉴于此,中华民族素来即有记录历史的优良传统,从实物载体的木简、纸质文本的典藏到数字媒介的立体化记录,从传统的舞台展示、书本传播向3D动画、全景全息呈现方式发展,体现了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所谓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就是利用以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综合信息技术,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数字化建模、虚拟修复、辅助管理、数字展示,以互联网为平台,拓展文化遗产在虚拟空间中的时空延展性。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也前所未有地改变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目前,世界各国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将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化形态的技术革命正方兴未艾,文化遗产数字化也成为将民族文化遗产和资源转化为新兴文化产业的一个关键环节。与其他保护方式相比较,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优势:首先,数字化方式可以使文化传统得以有效保护和展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使现代文化和人类学家能够描绘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甚至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再现和复原久已失传的文化遗产。例如百多年前毁于英法联军之手的圆明园,这一久负盛名、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国际影响力的遗址群,要想全方位实物复原,必将耗费巨额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克服众多的科学技术难题,但是如果采用数字化方式去呈现,就可以在不改变既定现状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得以网络化的复原。又如像敦煌莫高窟这样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长期以来饱受“假日经济”游人过多、温湿度难以控制而导致壁画毁坏严重等困扰,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与美国梅隆基金会签订了协议,拟建立“数字化虚拟洞窟”,这一技术突破实现之后,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会足不出户在网路虚拟的现实中游览敦煌莫高窟而不必造成对实体文物的损坏。其次,数字化方式有助于多元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数字多媒体技术具有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利用网路的即时有效传播,可以在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和资源永久保存的基础上,使得世界各国的人们都能平等共享。例如,中国多个省市博物馆、文化馆先后建立了以“360°环视扫描、虚实结合场景、三维空间虚拟”为特征的数字化全景式艺术体验平台,人们只要登陆相关网站,足不出户,就可以逛数字博物馆,看数字艺术展,倾听各种讲座,免费在线学习各类优秀教师讲授的精品课程,让普通市民随时都能在线欣赏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再次,数字化方式符合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传统方式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实物修复与重建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砖瓦、陶瓷、金属等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造成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甚至会使地方财政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通过数字技术修复和还原文化遗产,虽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但它不用消耗林木石材等自然环保资源,只需投入由电子计算机所承载的新兴网络信息技术,这种可持续的资源使用方式更符合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同时也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资源利用发展的走向。复次,文化遗产数字化可以使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所催生的“文化经济”,不仅会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升,而且还能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快速发展。经过文化遗产与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即使民间文学、舞蹈、美术等“许多以往不被认为具有经济意义的文化形态,经由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所负载,进入经济学家和投资人的视野”,从而被赋予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以往被认为处于经济生活“边缘”的文化事业机构,特别是一向依赖于公共资助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将可能被接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

二、对黑龙江省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的若干思考

黑龙江省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边疆省份,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诸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为保护挖掘与利用创造了先决条件。2004年黑龙江省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省重点少数民族及汉族文化遗产资源区域普查基础上,初步梳理出57项重点保护、挖掘与利用的资源,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进入旅游文化产业行列,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整体来看,黑龙江省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能力和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保护形式单一。一是缺乏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责任意识。有些城市和地区,片面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文化建设,文化遗产的隐性价值和房地产开发的眼前利益相比,后者更符合相关部门的政绩需求,因此,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和规模的扩张,城市在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中,不切实际地进行大拆大建,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的保护,其结果是导致有些历史文化名城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文化韵味。二是开发形式较为单一。目前黑龙江省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之下的旅游开发,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的确可以为旅游部门增加直接的收入,但是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除了旅游之外还应开辟多种途径,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增加,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必须结合起来,极端的采用政府主导开发或市场主导开发都是不可取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以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作为契机,带动黑龙江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的保护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首先,文化遗产数字化将激发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开发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综合考量旅游开发的历史、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等主客观情况而灵活选择。目前来看,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与旅游相关的各种网站也成为网络经济中“异军突起”的一支重要力量。黑龙江省也应抓住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之旅”的网络商机:一方面,深入挖掘省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并赋予其旅游开发的价值,继续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使出游感觉更加方便、舒适,费用也更加低廉;另一方面,在数字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建立虚拟旅游世界,彻底改变旅游服务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旅游活动质量。现实旅游业和新型旅游业的关系是:现实旅游依赖于虚拟旅游,虚拟旅游依赖于文化意义链接,文化是旅游业贯穿始终的关键环节,技术附着于文化,文化通过技术来体现。在虚拟旅游空间中,游客将旅游的对象物以及旅游活动本身与历史事件、文化观念联系起来,形成对于旅游吸引物的意义理解。这样的“旅游活动”与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主题有内在的联系,它能提高现代人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人们形成现代文化眼光,从而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其次,文化遗产数字化将激发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机遇。目前,“数字化形象被认为是传播文化资源的第一步”,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信息内容以及对信息内容的需求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研究结论,“教育产品是目前需求最大的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产品”,关于新型共享知识手段的大量创造都应围绕文化内容而展开,文化内容应该在信息构成中占有重要席位,因此“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实现上述教育发展新机遇的关键”。由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在虚拟现实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并且能够与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文字资料、文物图像实现“链接”,甚至辅以不同领域中专家学者的咨询与解说,传统的课堂教育与广义的文化信息资源实现普遍链接的条件已经具备,传统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界限将彻底打破。在数字技术教育产品市场需求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大量可接触和不可接触的文化遗产正在转化为最有价值的教育产业资源。因此黑龙江省也要加快教育产品信息化的发展步伐,通过多媒体、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实现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使之成为“教育强省”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必须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任何一项文化遗产数字化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创意和想象力,借助数字技术的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黑龙江省已有部分数字化艺术馆、博物馆资源,内容单薄,有些仅能提供一些没有解说词的糟糕图片,或者只有一条解说词的一系列照片,因此淡化或模糊了文化内涵。因此,应用数字技术保护好中国的民族文化遗产,应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展现文化本质和内涵,唯有如此,才能使人们为古老博大的中华文化所折服,才能激发和培育民族认同感,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

作者:朱子娟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数字经济内涵篇5

智慧城市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城市的重构,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城市的规划、服务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市民、企业、政府及第三方组织来共同参与。这种重构改变了传统的以资源投入为主、强调发展速度和数量的方式,变成以资源配置为主、强调供需匹配和发展质量的方式。实现创新低碳的产业经济、绿色友好的城市环境、高效科学的政府治理,最终提高市民生活的品质。

我们并不提倡存在一个终极的智慧状态,或者达到某些指标就是智慧城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认识的提升,智慧城市会不断丰富其内涵。就像巴生中华总商会的宏愿是要打造巴生成为一个国际商贸城,促进巴生的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国际商贸城也是为巴生在建设智慧城市的道路上增添了一笔色彩。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需要资金的资助,需要技术的支持,从而打造商贸区。发展巴生经济正是为建设智慧城市设下一个可靠的保障。

很多人可能会将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内涵混淆,其实数字城市是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城市其他信息相结合,智慧城市则注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感知。如果说数字城市更多的是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智慧城市则是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更强调市民参与,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创新。同时,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不同在于数字城市是基于互联网形成初步的业务协同,而智慧城市则更注重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和随时随地随身商务智能融和服务。从这些不同可以了解到智慧城市的内涵是包罗万象的。

从各国的国情来比较,各国打造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一样,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却不同。像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城市巴生,长期居民除了马来西亚本土居民外,还有华裔、印度人等,因此语言难以统一.此外,马来西亚的较为复杂,这些都是马来西亚打造智慧城市的障碍。

数字经济内涵篇6

关键词:旅游文化智慧时代智慧概念

(一)智慧时代前的旅游与文化:相互补缺为主的关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文化先于旅游产生,自从有了人类文明,文化就应运而生;而旅游则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商品交换的行为出现而产生。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呈发散状蔓延;而与此同时,旅游的内涵也不断丰富,旅游的目的多种多样,旅游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旅游行为逐渐大众化,旅游客源的数量逐年膨胀。

在众多文化传播方式中,旅游以其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逐步为人们接受,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充分肯定了旅游对文化的积极作用,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旅游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在我国也有很多落后地区,旅游成为其主要经济增长点,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样也是巨大的。

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不断地为旅游提升内涵,增加品味,提高档次。旅游从最初的仅仅为满足物质需求的商品交换,过渡到现在目的为增长知识见闻,提升个人修养,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宗教、文学、科技等多重文化层面的精神需求。这个过程中,文化的注入无疑将旅游的灵魂加以升华。

(二)前智慧时代的旅游与文化:平衡双赢为主的关系。

笔者姑且将目前所处的时期称为前智慧时代,这一时期旅游和文化的发展宏观层面上都呈现出膨胀和碰撞的状态,文化经过智慧时代前的数字时代的发展,传播和接受渠道多样化,高速化;旅游在智慧时代,面临诸多考验,旅游作为一项产业,依附性的特点比较明显,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外界因素都会对它造成影响,所以这一时期旅游显示出更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性。

下面简单解释一下智慧的新概念:智慧由数字社会、物联网和云计算组成。

数字社会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国家安全应急响应等创造了条件,数字社会以空间位置为关联点整合相关资源。

物联网将与水、电、气、路一样,成为地球上的一类新的基础设施。世界将继续“缩小”“扁平化”而显得“智慧”。

云计算起到了整合作用,智慧的理念是把传感器装备到城市生活的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现物联网的整合,从而实现数字城市与城市系统整合。

智慧时代中,智慧这个概念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平衡旅游和文化的作用,并使两者都在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可以从以下几种普遍现象中进行归纳。

(一)智慧同时为旅游和文化提供了高速度、大容量且便利的平台。

当前活跃在智慧时代的手机app应用产品,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第三方应用的合作形式参与到互联网商业活动中去的,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开放化,app开始被更多的互联网商业大亨看重,如腾讯的微博开发平台,百度的百度应用平台都是app思想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可以积聚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受众,另一方面借助app平台获取流量,其中包括大众流量和定向流量。比如“同程旅游”这个app应用,人们借助它不仅可以获得大量与互联网相连的旅游咨询,而且查询速度与互动速度都很高,最关键的就是方便,忽略了电脑的存在与否,省去了电脑的开机时间,手指点点手机应用就能完成。

(二)智慧的发展速度决定了旅游和文化发展速度。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比掌握信息内容更重要的是掌握寻找信息的途径,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信息在不同时空传递,我们要做的是迅速找到所需信息,让云空间帮助我们的大脑储存信息,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然而正如前面我们所了解的,智慧的概念包括数字社会、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些本身也处在发展过程中。所以其发展速度决定了旅游和文化的发展速度。而智慧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中国江苏,苏南和苏北存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智慧概念的发展程度就有很大差别,如今苏南很多地区正着力打造智慧城市,而苏北很多地区还在忙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苏南的旅游发展较苏北更活跃,苏南的文化传播较苏北更高效,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三)智慧在不同时空中整合出不同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体。

智慧概念中有一个核心思想,即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去开发设计产品,满足人们在不同时空的需求。简而言之,在一个智慧概念覆盖率合格的地区,当地居民可以通过由数字社会、物联网和云计算组成的智慧产品,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完成一系列行为,达到目的。举个例子:比如中国的上海和美国的纽约两座城市中,两地居民可以同时使用互联网在同一个网站或应用完成了一个非洲旅游产品的订购,但所购买的产品会因为订购者的国籍、信仰、文化等不同,在内容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订购过程初期,输入详细的订购者信息,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技术的运算,能很快提供适合的详细产品列表,比如在产品中的住宿信息中,首推的住宿形式会有不同,出现在上海订购者的住宿首页列表可能是大多数中国人需求的建筑物式酒店,而出现在纽约订购者的住宿首页列表可能是各种西方人热衷的帐篷式酒店。这就是智慧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之处,在不同时空中整合出不同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体,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以秒计算完成云运算,高效。

综上所述,在前智慧时代,旅游和文化在智慧概念的促进下,两者发展会越来越平衡,而且旅游和文化在不同时空通过智慧概念都有双赢的可能。

最后,笔者想说明本文的写作初衷,旅游和文化的关系已经形成很长一段时间,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被人们接受,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智慧概念的提出和落实,旅游和文化的发展会因为智慧概念的介入而产生变化。笔者相信智慧时代带来的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应该则应更关注如何利用这种积极作用为旅游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多种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内涵篇7

保护好大遗址是大遗址展示的基础,大遗址展示是实现大遗址价值的手段,使大遗址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大遗址保护展示的目的。

大遗址是中华文明史的见证,具有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等等方面的价值,而要实现大遗址的这些价值,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大遗址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做不到这些,一切就无从谈起。当然,是金子就要让其发光,大遗址有价值就要让其体现,就要让游客了解大遗址,实现其价值,需要采取手段使游客对大遗址产生兴趣、加快了解、受到教育。这就需要对大遗址进行展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不对大遗址进行合理展示,仅凭游客自己领悟,那大遗址的价值就无法得到有效体现。当然保护展示大遗址不是最终目的,充分发挥大遗址的价值,使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才是最终目的。

要保护展示大遗址,使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要对大遗址保护展示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每一处大遗址都有自己独特的底蕴,承载着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项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要实现大遗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大遗址开展深入的研究,充分挖掘大遗址内涵,大遗址保护展示定位应建立在大遗址内涵基础之上,对大遗址保护展示定位的目的是让游客更易领会大遗址内涵,使大遗址能快速持久的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按照大遗址物质构成的属性可以把我国的大遗址分为以砖石等为代表的不易受自然因素侵蚀的遗址和以夯土等为代表的易受自然因素侵蚀的遗址两类,下面对这两类遗址分别进行保护展示探讨。

1.不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遗址

从我国的大遗址整体情况来看,这类遗址在我国大遗址总量中占极少的比例,因其本身的物理及化学特性稳定,不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保护展示难度相对较小,较易实施,我们把这类遗址分为地上遗址和地下遗址分别进行论述。

(1)不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上遗址保护展示

以砖、石等材料构成为代表的不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上遗址,因为其一般保存较稳定,又因为其突出地面,有一定的可看性。对这类遗址可以在经遗址保护处理后,在原址进行原状展示,保护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的原则是只对遗址加固而不修理,或者只修理不修复,并且使用的材料要和遗址有明显的区别,避免真假不分、以假乱真,保持遗址历史的连续性,并且要有可逆性。另外在遗址旁边设置文字、图片等介绍遗址内涵的解说演示资料设施来展示遗址。

(2)不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下遗址保护展示

我们在对地下遗址进行勘探发掘时会发现很多以砖石等材料组成为代表的不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下遗址,对这些遗址勘探发掘后我们不能简单的回填了事,应该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在保证其物理特性稳固,化学特性稳定的前提下,用和遗址相同的材料复制一个相同的遗址部分放置在遗址原址之上,并修建与遗址风貌相适应的钢化玻璃罩、棚等设施,同时设置文字、图片、多媒体等设施展示遗址内涵,提高可看性,对其进行保护展示。

2.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遗址

以夯土为代表的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遗址,可看性很差,在我国大遗址总量中占了较大的比例,是我国大遗址保护展示的重点和难点。对这类遗址的保护展示仍然将其分为地上遗址和地下遗址分别进行保护展示论述:

(1)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上遗址保护展示

从大遗址整体保存状况来看,地上遗址在大遗址中所占的比重是极小的一部分,对于夯土等易受自然因素侵蚀的遗址来说更是如此,即使这样,还是有极少一部分地上遗址顽强的保存到今天,虽然他们的保存现状极差,但是由于其数量稀少,所以更显珍贵。这部分大遗址能在大遗址展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这类遗址能给游客直观的感受,所以如果能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展示,就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大遗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这类大遗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保护展示:

①对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上遗址进行部分复原展示:这种方法是为保护遗址、提高遗址的可看性,对最能体现遗址特色的部位进行部分复原,使复原的遗址和未复原的遗址相互对照,体现遗址的厚重感和沧桑感,再辅助以图片、文字等设施展示遗址内涵,对大遗址进行保护展示。

②对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上遗址进行围栏保护展示:这种方法是对地上遗址上危害遗址本体的植物进行清理,设置铁栏杆,铁栏杆的造型和颜色和遗址内涵相适应,并在铁栏杆上设置图片,文字等能展示遗址内涵的信息来对大遗址进行保护展示。

③对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上遗址建棚进行保护展示:这种方法是建造保护棚,阻断外部自然及人为因素对地上遗址的破坏,在棚内部设置通风、除湿、防止酸碱危害等设施,为遗址营造有利于保存的环境。此外,可以在保护棚内设置图片、文字等设施展示遗址内涵,或者辅助于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实现更好的展示效果。这种保护展示方法如果将建造保护棚和复原遗址的外观形象相结合,就会受到更好的遗址保护展示效果。

④对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上遗址进行砌砖覆土保护展示:这种方法是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对经过考古发掘研究的大遗址,在遗址上先覆盖一定厚度的沙子,使遗址本体和保护部分隔断,再采用仿古砖用传统技术砌筑,并覆盖黄土,使遗址本体成为与外界隔绝的系统,从而起到保护遗址的目的。另外运用图片将发掘的遗址真实状况和保护后的状况对比展示,使游客了解古今遗址的差别,再配以展示遗址内涵的图片、文字资料来实现对地上遗址的保护展示。

(2)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下遗址保护展示

对于我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而言,夯土等易受到自然因素侵蚀的地下遗址数量庞大,是大遗址的最主要构成。这类遗址埋藏于地下,保存状况相对较好,但由于地下遗址埋藏在地下,对这部分遗址认识有限,必须经过专业的考古发掘研究才能对遗址形制、遗址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如何对这部分遗址进行保护展示,让游客更容易理解遗址内涵,产生游览大遗址的兴趣,是大遗址保护展示难点中的难点。如何对这类遗址进行保护展示,我认为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①对易受到自然侵蚀的地下遗址建棚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这种方法是在经过考古发掘的地下遗址上覆盖一定厚度起保护隔断作用的沙子,在沙子之上覆盖与发掘出的遗址相同或者相近的一层材料,在这些材料之上相应的位置复制考古发掘场景和出土文物。在棚内设置配套设施模拟遗址保存环境,对遗址进行更好地保护,并在棚内运用图片、文字等遗址内涵资料对遗址进行展示,并利用现代的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展示给游客更多体验。另外,棚的外观要和遗址风貌及内涵相结合,充分实现遗址的保护展示。

②对易受到自然侵蚀的地下遗址进行绿化种植展示,在遗址之上覆盖一定厚度的黄土,种植根系不发达的浅根绿化植物,经人工培植出用不同色彩、高度、形状、体量等的绿化植物对遗址进行展示。另外辅助以图片、文字资料等对大遗址进行保护展示。

数字经济内涵篇8

关键词:老字号品牌符号城市形象塑造

检索:.cn

老字号品牌历史悠久、信誉良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地域特征,它的代表性、差异性会给人深刻印象,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具有文化特征与传承价值,是精神与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的特产性符号。城市形象(Cityimage)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形象特征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多元化、多视角的统一体,不仅限于一个反映城市意象、身份识别的外在视觉表现形式,还包含城市形态、布局、设施、历史、市民、审美以及公众对城市的整体印象、感受与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既反映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又蕴含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沉淀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是有形的物质要素与无形的文化资源的综合。城市符号是城市形象的基础,城市形象是城市符号的提炼、升华和结晶,独特的、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种软实力和战略资本,能够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有利于创建名牌城市,促进城市全方位发展。

随着现代城市化与国际化进程地加速,很多城市在建设上出现趋同现象,城市形象单一,缺乏明确定位,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建设成为当今社会、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塑造城市形象已经成为各城市提升社会关注度,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作为城市符号的老字号品牌是城市品牌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城市形象塑造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对现代品牌建设有着指导作用,是现代企业树立品牌,发展品牌文化的可借鉴的财富,是城市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符号。

一、老字号品牌符号对城市形象塑造的价值与意义

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风貌在的大规模快速进程中被拆除或改变,城市建设忽略了城市内涵与文化底蕴的传承,近年,国内学者在塑造城市个性形象,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研究中提出城市形象建设中的软实力、人文性、文化符号的运用、历史风貌的保护等。国外学者美国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1959年提出城市意象(Cityimage)概念,认为“城市中最有自己味道的应该是人自己创造的文化景观和属于历史品牌的消费用品”、“历史品牌的建树中将建立起人们生活的内容成为人们对城市熟悉的记忆的桥梁”,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美)从城市历史发展的研究角度提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而城市文化之一历史商业品牌恰能体现城市意象(Cityimage)的连续性”,可见老字号品牌与城市形象关系密切,老字号品牌是城市发展历史的集结点,在城市形象系统中反映不同的文化理解。

老字号作为历史商业品牌的精华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城市形象要素之一,是经济、文化、市民生活以及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老字号的商业信誉和经营特色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消费者对老字号的认可体现了它的市场价值,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和政要每天吃掉全聚德烤鸭700多只,2011年同仁堂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利润总额13.16亿元,可见老字号的经营能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老字号不仅是商业景观更是历史传统文化现象:北京立春时吃春饼称为“咬春”,立秋的“贴秋膘”都得有“天福号”,传统节日必有“稻香村”糕点等,老字号成为地方习俗的重要载体,是区别于其他城市文化的独有和唯一,凸显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老字号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城市中人们视觉可感知、可识别的城市形态元素。从设计学的理论角度老字号企业是中国比较早出现的形象设计,它们很早就有品牌观念,拥有企业名称、签字、印章、牌匾、标签等统一的视觉符号,向消费者传递更多的无形价值,将统一的视觉符号应用在事务、广告、环境、交通等方面,形成科学、规范的完整形象。老字号的建筑、家具等物品又与经营、服务构成了商业文化,老字号的视觉形象、经营风格、品牌内涵、地方特性对城市形象塑造有积极贡献,是有形的物质要素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是典型的城市视觉语言,能宣传城市,扩大城市知名度。

城市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和竞争力增长重要源泉的同时,城市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城市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文化的竞争,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代表自己文化的形象是毫无竞争力可言的,创造差异化的城市识别、积累城市文化资本,老字号作为文化现象、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历史痕迹、视觉形象、良好口碑传说,它以独特气质承载历史、回应现代。加强对老字号的传承和保护、促进商业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加深城市文化底蕴,能更好地宣传城市,提升城市形象与软实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老字号品牌对城市现代品牌建设的启示

时间的积累是无法加速的,老字号品牌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经过时间的考验,贴近市民生活,以功能性、情感性、象征性价值赢得实用性、感染力和精神寄托。每个老字号都有一段真实的品牌故事,体现了特定时期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变迁,经过历史的积淀。老字号被认同的良好技艺、品质与服务将对其他品牌成长起到有着积极与良性的引导,广泛而实时的影响:技艺与服务传承的是文化与记忆,积淀了人们对传统与地域的认同,是地方文脉的延续;诚信与品质是老字号的标签,贯穿在营销中是以义取利,以质取胜。食品安全、伪劣商品、恶性竞争等事件让诚信与品质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珍贵,这种经营的职业道德、对消费者的负责态度,正是现代企业、现代品牌应该学习的经营之道。现代城市品牌是现代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产品的日益同质化使得品牌更要以情感、象征为主导,契合现代人的消费与审美从而赢得消费者青睐。

一个品牌需要有丰富的积累才会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长久。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确保了老字号品牌的品质与信誉,品牌质量引导品牌消费,创造品牌价值,老字号从商业的物质形态演变成文化符号,活生生的存在着、发展着、服务着,在现代社会同样焕发出新的生命。今天,城市的诸多品牌在同一时空存在,势必引发品牌的竞争,独特的风格气质、文化特征,从情感需求到象征意义,新品牌要借鉴老字号的优秀传统理念,丰富文化内涵,将文化、品牌、诚信、服务相结合,形成文化引领营销、营销推动文化的良性循环,同时注重产品、技术、经营的创新,更好的挖掘品牌价值与内涵,提高品牌竞争力与影响力。

三、老字号品牌是城市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城市符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类别:一是城市建筑性符号,二是城市不设定性符号(如市花、吉祥物、标准色等),三是城市自然性符号(如名山、名林等),四是城市特产性符号(如特色农产品、工艺品、饮食、风土人情、方言等)。”老字号多以手工艺产品、饮食、服务行业为主,属于城市特产性符号,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砺与历史文化积淀,其经济地位与文化内涵是既有形又无形,经营与传承形成了市民风俗乃至生活习惯,是展现一个城市风情面貌最具典型的符号,不管是文化的差异还是认同,老字号因其积淀深厚的文化而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城市形象的重要内涵包含产业发展形象、生活居住形象和旅游文化形象。在科技、商业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老字号品牌作为城市符号,其品牌经济效益是城市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丰厚的文化内涵是城市文化历史的延伸,又为城市带来整体的积极效应,并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通过对老字号的示范引导,有效带动城市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既提升老字号品牌形象、价值,又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以食品老字号打造的美食节、以工艺品老字号打造的创意产品设计营等活动,同时带动旅游、城市建设、文化演出等城市相关的文化、经济、社会等事业的联动发展,形成规模和合力。

数字经济内涵篇9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073-03

DigitalarttheCulturalValueofecologicalRegression

ZHaowei,ZHaoHao(Harbinnormal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digitaltechnologyontheculturalecologyandecologicalbroughtarevolutionaryimpactofart,inordertoensureorderlyandhealthydevelopmentofthedigitalart,digitalartecologysystemofthewholebalance,purifythedigitalartworkstransmissionchannels,fromseveralaspectstotakepracticalmeasures,thispapertriestoleadthedigitalartandculturevalueofecologicalregression.

Keywords:digitalart;culturevalue;ecological

internet:artdesign.org.cn

数字艺术的产生和迅速崛起预示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整个文化生态和艺术生态带来了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带来了人类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艺术德行的缺失和轻视、艺术本体性、目的性弱化;艺术人格的扭曲、传统艺术形式和审美体系的消解、艺术产品的异化低俗、艺术规范的随意性破坏等,因此,建构新的适应数字媒体传播特性的新的精神、内容、规范、制度,促进我国艺术生态和艺术传播的良性发展,确保数字艺术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生态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为确保数字艺术有序健康发展,保持数字艺术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净化数字艺术作品传播的渠道,应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数字艺术文化的正向价值,引领数字艺术文化价值的生态回归。

一、建构科学系统的数字艺术文化价值生态体系

数字技术的出现,重构和超越传统艺术的生态体系,数字艺术生态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个环节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延展性。

建构数字艺术文化生态体系可以包括三个层次:理念层次和行为层次,以及致力于把理念层次落实到行为层次的中间层次――生态教育。理念层次就是在保证不损害艺术真实的基础上用技术的、艺术的、立法的、行政的、传媒的等一整套措施来规范互动型数字艺术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行为层次包括教育、收藏、资金、技术、推广、策展和批评体系等环节,使其渐臻佳境。生态教育方面首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数字艺术生产人才,制定实施切合可行的、适合学生发展的“产学研”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进修培训的支持力度,有能力的院校可以建立跨院校、跨专业的数字艺术研发中心,从而提升数字艺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实现整合资源,师资共享,共同开展科研攻关,解决数字艺术作品创作、传播、消费、运营和服务等环节中的一系列关键难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跟踪研究、对策性研究,形成学科优势。

二、依托高科技的技术监管手段,强化文化立法

数字艺术的蓬勃发展使传统艺术长期以来建构起来的艺术生态体系和艺术秩序发生了质的改变,始料不及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其中突出的有网瘾问题、数字艺术作品低使俗化问题、数字谣言问题以及数字艺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

以技术管理为依托,是实现数字艺术监管的重要保障,只有积极寻找数字技术上的突破,,才能更好的引领数字文化的正确导向。要加强数字技术监管人才的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平台,重视信息系统安全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对数字媒体新技术、新业务的安全性和作品的合理性进行常规和周期性检查和测试。通过技术鉴定、实名验证、登陆等级等方式遏制盗版和低俗艺术作品的传播。

同时,要制定专业的“数字艺术知识产权法”,对数字艺术作品的版权进行有效规范和保护,力求在根本上改变知识产权执法和行政监督不作为和大众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淡漠的状态。首先明确禁止创作伪劣、低俗的数字艺术作品,并切断其传播途径;其次建立诚信档案,形成合理的奖惩机制;同时禁止利用数字艺术变相制造和传播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数字产品。

三、大力倡导低碳数字艺术的研发

数字艺术的产生改变了传统艺术长期建构起来的德性秩序,呈现出日趋严重的低俗化、致瘾化、虚假化和泛自由化等高碳病象,此外,数字艺术也生产出一种新型的数字生存方式,数量庞大的“手机族”和“电脑族”等数字人群的爆发已经开始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生活产生影响,甚至对国际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遏制高碳数字艺术的根本之策是大力倡导低碳数字艺术的研发。

低碳数字艺术是指美学价值和思想内容上的正营养价值,具体体现为愉悦精神、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思想功能的艺术作品,符合人类自由、健康、和谐发展的长远目标。

首先需要重视的就是对数字艺术创作者职业道德的自律。客观、真实是低碳数字艺术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对于数字艺术创作者来,应当摆脱世俗功利的影响,保持清醒的艺术眼光和职业良知,把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底蕴放在首位,以社会上有正能量的事件和人物为基本素材,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能给欣赏者或消费者带来积极向上、有审美享受的艺术作品,真正体现数字艺术作品的品味和趣味,营造良好的数字艺术作品的道德氛围,这是倡导低碳数字艺术研发的捷径之一,从而引领大众文化的新走向。

其次,针对数字艺术作品随意被篡改、被抄袭、未经授权转载或用作商业用途的情况,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对各种数字化作品进行著作权统计、认证,从而为今后维权、开展版权交易等提供最有效的保障;再就是利用技术手段推行网络实名制,明确网民上网的权利和义务,让网民的言行在阳光下进行,接受道德的约束和舆论的监督。

四、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生态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基础和创作源泉

高科技强化了作品的表现力,但也会削弱作品的人文内涵。好的数字艺术设计作品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其不仅体现高技术,也注重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这些丰富文化底蕴和巨大的文化宝藏为数字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源泉。因此,在数字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要求创作者不能简单机械的模仿,必须延伸传统艺术的历史脉络,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立足本土文化。以长期积累的艺术经验和审美创造为基石,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创新,升华提炼出有时代特色的数字化艺术语言和审美体系。把民族传统艺术的内涵和审美观与数字艺术的高端创意、技术相结合,打造出新的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使之成为当今时代的艺术主流,形成新型的艺术生态模式。

(二)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

人类艺术史上有很多精彩绝伦、应该流芳千古的艺术瑰宝,由于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在战争的摧毁、岁月的流逝、文物商贩的买卖中永远无法展现在世人面前,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口传性质,如果得不到保存,一旦消逝,也就永远的毁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巨大遗憾,也是艺术的巨大损失。因此,在数字技术成熟的今天,很多国家都利用这一技术复制、保存、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珍贵的艺术资料,让后人有机会一睹经典艺术作品的真容。

例如,中国的敦煌壁画、彩塑由于地处戈壁荒漠,常年风沙洗礼已变得十分脆弱,在敦煌艺术专家和浙江大学计算机图像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对敦煌濒危壁画进行复制、保护、修复,把一些变色、褪色、脱落、部分损毁的壁画复原成当初金碧辉煌的景象。与敦煌类似,背景故宫博物院、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全国各省市的博物院、美术馆都有类似的保护措施,真正的利用的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艺术生态空间的扩展。还有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真实、动态的复原了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堪称技术理性与艺术感性的完结合;另外,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数字博物馆的建立、老字号品牌的文化创新都是在数字化背景下实现文化生态变迁及保护传承。因此,在让国人无比震撼和惊叹之余,无不为数字技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传承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感到欣慰。

五、数字艺术传播过程的规范化

可以说,数字艺术开始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然而,正是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之下,数字艺术在传播过程中面临德性失范的问题,盗版、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数字艺术过度娱乐化等等问题的频频发生,说明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数字艺术传播的德性失范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重新构建数字艺术传播秩序,以使得数字艺术不偏离艺术之真实内涵,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自身良性传播,彰显自身价值,更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把好数字艺术传播关

一个高端的有价值的数字艺术作品的传播即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又要能实现艺术生产的经济价值,因此应当对数字艺术作品的流通传播严格把关,对那些不健康的、不符合大众审美品位的数字艺术作品要坚决抵制,艺术作品监管部门通过制定有效的“过滤”机制,使其屏蔽在数字文化市场之外。这样一来,那些假冒、伪劣的数字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生存空间,经济效益链自然也就断裂了,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不得不放弃这种低俗化营销的手段,转而进入正常的传播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所以,从数字艺术传播这个环节来缓解数字艺术市场面临的道德危机,是一种很根本的手段。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媒体、网络、手机等信息传播手段,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对经典的数字艺术作品的宣传力度,积极传播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传播引导。

(二)净化数字艺术作品的消费环节

长期以来,数字艺术消费者养成了一个固有的消费心理,认为数字艺术作品的消费都是免费的,肆意的享受着“免费的午餐“,无视于数字艺术创作者的劳动成果和版权。因此,应该适度的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使其逐渐摆脱免费盗版模式,让每个数字艺术消费者都能保持德行消费,从而净化数字艺术市场,保证其健康发展。

另外,数字艺术特有开放、民主、匿名、低成本等特性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不可避免的一些庸俗、低劣的数字艺术借助这个渠道和平台任意散播,这就要求数字艺术作品消费者在进行艺术消费的同时,要欣赏那些具有艺术审美品位和道德水准的艺术作品,加强自我管理,自觉追求真善美的艺术作品,坚决抵制和排斥文化垃圾,使生产这些文化垃圾的人和垃圾产品失去市场,切断其利益链,真正实现数字艺术作品的理性消费。

数字经济内涵篇10

[关键字]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2-280-2

0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运行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当今社会交通工具及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将地球的“距离缩小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前提下,人类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发展数字城市是必然。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城市,有机结合数字城市管理业务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其具有数字化及网络化,使城市各个业务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使城市管理朝着规范化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城市信息服务社会化。

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的物质基础,为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提供必要的基础。对城市资源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及城市变化和空间特点及时了解与掌握,是快速查询、分析和更新城市信息,科学规划与管理及保持动态平衡的关键。

1数字城市的产生及管理系统内涵

1.1数字城市的产生

美国副总统在1992年就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并推广建设信息化高速公路,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倡导数字城市,全国很多城市进行数字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很多城市的信息系统都达到专业级及项目级。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城市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而国内是从80年代才进行GiS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已走过30年的历程。

GiS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结合了地理学、测量学、制图学等内容。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进行GiS的定义,学科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对GiS的定义及理解也不一样。美国联邦数字地图协调委员会定义GiS如下:GiS作为一种能够获取、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具有显示功能的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可以对复杂的规划和管理进行解决。

1.2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内涵

(1)网格化管理区域及管理部件。多级网格化城市管理区域并进行编码,精确定位管理对象到网格中,管理对象作为管理部件进行分类编码。这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基础。

(2)涵盖内容。现代城市管理对象纷繁多样、复杂,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涵盖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卫与环境秩序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3)双轴心管理体制。对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及管理指挥中心的建立,由专业部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并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并由相关监督部门进行考核。

(4)包括若干子系统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信息平台的构建。无线信息服务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等组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器端的应用支撑系统,利用无线采集终端应用系统进行全时段监控,由系统进行采集、传输现场信息。

2系统开发软件

一种强大的图形软件mapinfo可以利用多种图形元素、未定的地图符号及文本类型填充模式等,对城市信息的平台进行直观显示,同时为了更好地支持SQL查询及动态连接类型数功能内置了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在对一个区的城市信息进行确立的同时,利用图斑进行联动,根据需求的不同进行修改,还可以对标记、符号、注释等元素进行编辑,根据用户的要求,得到相应比例的图件,用来对城市信息资料进行科学提供,所以要采用mapinfo进行开发。

3mapinfo软件主要技术特点

mapinfo作为一种工具型软件运行在pC486以上微机平台上,根据十几年软件开发的经验,研究GiS应用系统而开发出来的,它为用户提供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发挥软件本身的功能,进行用户的空间和专业属性数据库的建立,检索和分析用户所需的各种专业;另一种是基于二次开发函数库,根据领域的不同在mapinfo平台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目前利用该邢台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包括、GpS导航与监控、环境保护与监测等。mapinfo将先进的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地图化技术与主流业务系统集成,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桌面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mapinfo软件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介绍到普通桌面pC机上,成为一种崭新的系统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mapinfo作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二次开发提供了完整的函数库,同时其数据库具有空间和专业属性还可以进行专业的检索和分析。因此,mapinfo基于空间数据库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以api函数的方式提供。mapinfo二次开发库,对某种工具进行使用时,如用VB等进行编程时,如何在这些环境中调用api函数,用户就可以根据此来对mapinfo的二次开发函数进行调用。mapinfo二次开发类库在mapinfoapi之上的一个类库层建立,对类库的面向对象的windows程序设计加以支持,而强有力的类库由mapinfo的二次开发类库提供。它可以对诸多基于mapinfoapi之上开发mapinfo的不便进行屏蔽,另外,批准使用底层的mapinfoapi功能,窗口处理、编辑图形、输出图形显示及工程等操作函数由mapinfo二次开发类库进行了封装,这也方便用户,因此,利用易于掌握面向对象的VB6.0进行城市信息系统的开发,是非常有效的。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mapinfo利用面向对象语言及强大的输入空间分析及制图输出功能,分配城市信息,将mapinfo在城市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体现出来。

4mapinfo支持下的数字城市

CaD技术不断提高,尽管可以利用微机制图,然而却不能完成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互操作。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可以输入、存储、分析和显示城市地理信息及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因此,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使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互操作更加有效。其主要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数据库的建立、城市信息管理方法的选择、图形结果分析。

4.1建立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库

根据区域的特点,空间数据通过大比例尺的城市对现状图、地区图、植树图、成象图等等加以利用并使用数字化仪传输到计算机,这样进行屏幕数字化建立数据关系,保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致。对一些参加评定的因子建立参评因子库,通过利用VB与mapinfo的接口建立属性数据库如气候、土壤、地形及经济等因素,得到这样的参评因子后就要对城市进行数学建模进行计算来如回归分析、层次分析等,来建立城市模型库。

5结束语

本文根据城市信息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将空间型城市信息管理及对城市模式实现技术的思想进行提出,一个空间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从设计到实现,实用性比较好、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可以大大提高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的工作效率及准确度,从而促进城市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郎刚,王鹤,柯冬,沈京湘.浅谈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的开发[J]。北京测绘.2008(4).

[2]李海燕.现代数字摄影测量与GiS结合的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研究[J].长安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