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9:01

劳动经济问题篇1

关键词 劳动社会学 劳动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不同的学科研究的领域可能相同,但是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要弄清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之处,首先我们要弄清两门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立足劳动社会,研究劳动者、劳动者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的过程,揭示劳动社会的结构、功能及运动规律的分支社会学”豍在生产和劳动的世界里,劳动者不仅仅进行经济行为,而且进行广泛的社会活动。劳动社会学就是以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视角来对这些活动进行分析。“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豎劳动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手段来研究劳动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它将注意力投向人们工作的范围以及变换工作的行为,如就业、失业、劳动力供求、人力资本投资等。

笼统的说,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都研究劳动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社会学都对劳动者行为、劳动组织等感兴趣。但是,两者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

在劳动力方面,劳动社会学中用“劳动者”代替“劳动力”更加合适。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社会学在研究劳动力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被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人,他们的性别特征,民族特征,社会关系特征等都将被考虑进去。例如,研究劳动者的社会结构,社会化过程等。在劳动经济学分析中,劳动力被假设为同质的,在劳动市场上工人可以相互取代,一般不考虑劳动力各种社会特征,而把关注点集中在生产率这一概念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分析,便于建立经济模型。劳动社会学认为人是复杂的。每个劳动者在劳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而角色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成了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者的行为选择会受到与其他人互动和交流的影响,并不是独立的。“劳动社会学的重要任务是揭示劳动者与各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豏例如,企业文化对劳动者行为的影响,职业声望对劳动者择业的影响等等。这种社会变量会涉及到他人的评价、态度和看法,而这些态度和看法的产生过程又离不开劳动者之间的互动。在劳动经济学中,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人们的行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而且人的行为选择是不受其他人影响的,是独立的。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与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总的来说,劳动社会学更加注重劳动者的社会特征、“社会性”,劳动者之间的互动,影响。而劳动经济学更加关注劳动力的经济特征,“独立性”。

在社会分工方面,劳动社会学关注的是职业分层,例如职业声望和职业地位对劳动者择业的影响,职业分层造成的社会分化、收入差距扩大等。劳动社会学认为任何一项职业都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资源和社会报酬,正是这些职位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报酬促成了职业分层。而劳动经济学主要关注劳动分工。经济学认为职业分工能够使劳动资源效用最大化,提高生产率,是因为发挥了劳动者的比较优势。

在对工资的研究方面,劳动社会学关注同工同酬、收入差距、地区不平等、工资歧视等社会问题。而劳动经济学把工资看成是经济成本,看成是劳动力的价格、报酬。主要研究工资决定理论,如效率工资,工资与生产率之间关系等等。

总的来说,劳动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效益,如何使社会运行在最佳水平;而劳动经济学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如何以最小的劳动投入获得产出最大化。

在就业和劳动力流动方面,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也有不同之处。劳动经济学假设劳动力择业主要是基于工资报酬、经济水平考虑,以此来构造劳动供给模型,工资高,则劳动力供给多。劳动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流动也是因为较高的工资报酬水平驱动,通过构造劳动力模型,计算流动净收益现值。我们可以看出,劳动经济学还是着眼于经济效益来对劳动力流动和就业进行研究的。而劳动社会学认为,劳动者择业不仅仅考虑工资报酬,还会考虑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职业声望高低等因素。劳动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职业声望更高的工作,选择拥有适合自己企业文化的工作。

关于失业方面的研究,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失业类型和失业原因。在失业类型方面,劳动经济学通过构造贝弗里奇曲线表明失业人数怎样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化。在失业原因方面,劳动经济学通过斯蒂格勒模型、麦克尔模型等工作搜寻模型来解释失业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劳动经济学更多的使用构建经济模型的形式对失业进行研究。而劳动社会学可能会偏重于研究失业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考虑建立积极的就业制度(包括用工制度、雇佣制度、退休制度等)保障劳动者就业机会,以及建立失业保障制度,保障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在研究问题的角度上有很大区别:劳动社会学以社会学视角和基本原理研究劳动领域的问题,更加关注劳动者得社会特征、劳动者之间的互动、劳动制度的社会效益等。而劳动经济学主要是以经济学视角研究劳动领域问题,通常是通过建立经济模型,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更加关注效率、成本、经济收益。但是两门学科都是属于劳动科学的两个方面,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交叉和渗透,研究劳动领域问题时,应该运用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注释:

劳动社会学.潘锦棠.第13页.

劳动经济问题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劳动关系;规范

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在看似欣欣向荣的市场经济下,却出现了很多劳动关系不规范所引发的问题,大部分劳动者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企业仗着掌握了生产资料和管理权,就任意抹去劳动者应有的合法利益,造成了双方冲突不断,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多潜在隐患和危害。下面,就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存的几方面有待规范的劳动关系问题进行浅析。

一、现存的劳动关系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劳动合同的签订比率低、期限短,合同内容不规范、不平等,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不超过20%,其中大部分的企业只愿意签订短期合同,还存在随意延长试用期的现象,不让劳动者及时转正,造成劳动关系紧张,企业内部不稳定的局面。

其次,因未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不规范,造成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是薪酬都不能兑现。近年来,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或者私营企业的工资分配机制没有得到完善,存在任意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现象,尤其是农民工讨薪难的现象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这种现象的成因有四点:一是薪酬标准不统一,部分私营企业是老板说了为准,随意性空间很大;二是分配机制不合理,存在着重视资本、管理、技术,轻视人工劳动的趋势,企业的劳动者与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技术人员相比,收入悬殊;三是工资发放的形式不透明,劳动者之间的收入不公开,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四是不同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大,某些垄断行业的工资过高,造成了非垄断行业的劳动者心理不平衡。

第三,企业的劳动环境和条件较差,容易对劳动者身心造成严重危害,劳动者基本的安全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有的煤炭、矿石等开采行业,设备陈旧,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和落后,而且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防护用品发放不及时,极易形成安全隐患。

第四,在劳资关系的协调方面,仲裁和调解机构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调解机制不完善或不健全,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处理以及监察力度不够等,致使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和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群体性的事件时有发生,劳资矛盾和冲突加剧,因为劳动关系处理不妥造成的纠纷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分析造成劳动关系出现问题的成因

现在劳动关系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由很多原因造成,包括历史社会的原因,企业经营者缺乏法律意识,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劳动保障部门在监察上疏于管理,执法力度不足等,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历史社会的原因来看,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伴随着公有制企业改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的飞速发展,劳动者的流动速度加快,各领域在范围上加宽,在层次上加深,就业形式灵活多变,带来了劳动关系多样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劳动关系的不规范和不统一。

其次,从企业的原因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务必要确立劳动与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照贡献多少参与分配的原则,实际却是各种要素的参与者的权益是经常不公平、不对等的,掌握着资本以及管理要素的企业在地位上处于强势,而最重要的劳动者要素却因为劳动力过剩,在分配上处于弱势。一些企业延续着陈旧的经营管理观念,既不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又不增强劳动者的素质,只是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工资,福利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投入不足,甚至法制观念淡薄,不遵守劳动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强迫劳动者牺牲自己的合法利益,来维持与企业的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劳动关系的不和谐。

第三,从劳动者自身来看,目前,很多劳动者的素质和新型的劳动关系的要求不适应,也影响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构造。比较明显的是农民工,在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中,因为文化、观念、思想、习惯等各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完全融入到现代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中;加之农民工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少,普遍缺乏工业上的劳动技能,多处于次级的劳动力市场,所以很难与企业在利益上形成对等的关系;同时因为缺乏法律知识,一旦在利益上与资方发生矛盾冲突,不是寻求合法的维权途径,而是采用非法或过激的方式与用人单位进行对抗,导致劳动关系的紧张。

三、解决劳动关系不规范的途径

第一,点,用人单位树立法制观念、完善是市场行为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前提条件。目前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趋势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少数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不顾及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定与法律法规,做出了一系列违背劳动保障法规或者相关政策的行为。有些企业明明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却以身试法,为了利益触动法律;有的企业是因为缺乏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对劳动保障的法规法律以及有关的政策规定一知半解造成违法行为的发生。所以需要对雇人单位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一些和劳动保障法规法律相关宣传和教育。

第二,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解决劳动关系不规范的重中之重。劳动者本身应该要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的观念,企业所得的利益就是本身的利益,要强化员工责任感,要和企业荣辱与共。与此同时更要加强自己的学习,要多多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技术、掌握最新的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干一行爱一行。员工还应该要学习法律、懂得法律并且必须遵守法律,善于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利益。

第三,相关劳动法的健全作为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依据。我国劳动关系的矛盾一直存在。劳资双方都各自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利益双方之间通过一定法律制度来规范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抗衡,才能够实现双方利益之间的调协和劳动关系之间的和谐。所以要充分应用法律,建立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制度,帮助它们实现自己合法应得的利益。还应该要逐步地健全工资支付、欠薪保障和工作人员五险一金等方面的一系列法律制度,用来保障劳动者基本的生活,维护劳动者合法的权益。

第四,执法机关的监察是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完善联席会议的制度,互相沟通,使部门之间在工作时可以增加了解,相互之间可以更好地配合,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采用社保机构和监察机构、就业机构、培训机构之间互相检查等等的形式,上下联系结合,积极地开展会议,确保执法机关的工作可以取得实际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使劳动关系规范化的过程,就是需要劳动者、雇人单位、执法部门等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协调的过程。为了使劳动者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我国应该尽善尽美地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使劳动者的利益得到更好地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庆琳.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规范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0(27).

[2]李凌云.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

[3]李华丽.浅析市场经济环境中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J].天津经济,2010(09).

劳动经济问题篇3

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人民币进行对外贬值,那在一定程度能够促进出口,巩固贸易顺差。但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由于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法执行力度的加强,这种汇率措施不仅会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制裁,同时其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也没有以前那么明显。而且如果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对外贬值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其对内贬值,造成了国内物价指数的上升,这种上升的滞后会使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拉大(主要和发达国家相比,下同),而该种汇率措施起不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且降低了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人民币进行对内贬值,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就如向民众征收了一次税,并用这笔钱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做法会使国内物价指数上升,从而缩小了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但这在短期内会抑制出口并无法巩固贸易顺差。如果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对内贬值会使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下跌,这种下跌的滞后会使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缩小,但这大大降低了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了归避汇率风险问题,很多国际企业必须在很大程度上用其它坚挺货币进行结算,这使该种汇率措施起不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由于中国的物价指数普遍偏低,因此使人民币的官方汇率接近根据购买力评价进行衡量的汇率水平对实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自由流动有很大的好处。同时稳中有升的汇率措施能够使人民币保持坚挺,并增加了其国际信誉。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人民币进行对外升值,那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出口并无法巩固贸易顺差。而且如果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其对内升值,造成了国内物价指数的下降,这种下降的滞后会使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缩小,而该种汇率措施起不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人民币进行对内升值,这会使国内物价指数下降,从而拉大了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但这在短期内会促进出口并巩固贸易顺差。如果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对内升值会使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上升,这种上升的滞后会使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拉大,然而该种汇率措施起不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汇率保持不变(如现在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其在很大程度上使人民币汇率会随着美圆汇率的浮动而浮动),也基本上会得到与对人民币进行升值一样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的最大问题是在国内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或低幅度的通货膨胀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价指数的下降(有一定的滞后因素影响),内需拉动不起来(采取压低利率的方法和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一般起不到多大作用),股市低迷(仅依靠政策上的拉动是不行的),整个经济情况脱离了在通货膨胀时期的繁荣景象,这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事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这给已经靠服务和打价格战维持生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些服务业雪上加霜,因此近年来这些行业纷纷裁员并拒绝吸纳新员工,这就使本已经在部分地区过饱和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由于追求一种范围效应,因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愈演愈烈,而且一种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就业大军还是喜欢向那些经济发达的就业过饱和地区涌入,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这种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这就造成了在这些地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且继续深造和拿文凭(包括出国并回国工作的情况)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新途径,但是这会造成在这种趋势下几年以后的就业压力变得更大。以上内容对一些比较热门行业和高薪行业的就业情况分析也同样适用。同时从投资策略来讲,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投资城市发展指数(如买房地产),其回报率应该比其它类型投资的投资回报率高且稳,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根据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对其进行了分类,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使原有的贫富差距拉得更加大并使基于这种评判标准的社会结构稳定于这种状态。

劳动经济问题篇4

关键词:经济增长;劳动力要素;产能过剩;国企垄断

中国经济三十年来快速增长,以超过10%高年平均增长率,成为了世界人民眼中的奇迹。依靠着强大的制造业,中国的GDp总量也成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GDp排名第二的大国,成为了世界人们口中的“世界工厂”。同时,全国范围内,成了一个超大型的工地,基础建设事业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在表面上的繁荣下面,却埋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产能过剩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累计的出钢产能在7.9亿吨左右,2012年预计仍有3000万到5000万吨的惯性增长。据此测算,2012年我国出钢产量将在8.4亿吨左右。如果按照出钢产量在7.17亿吨计算的话,2012年我国出钢产量利用率约为86.38%,比2011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如果按照出钢表观消费量在6.88亿吨左右计算,那么产能过剩约为22%。可以看到这么大的一个产业链,存在着五分之一的产能是过剩的。不仅仅是钢铁,中国的房子,汽车,电解铝,公路,机场等等都存在着产能过剩。

二、国企垄断

国企垄断越来越严重、垄断国企不断的扩张,国进民退,与民争利,降低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中国国企垄断领域主要集中在上游能源领域,如石油,矿产,电力,铁路等行业,而并不集中于下游竞争性的领域,如电子、制造、汽车等。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因为处于产业链的源头,掌握着定价权,决定着下游企业经营的运营成本。这些企业通过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使得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大幅度攀升。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将上升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结果造成了下游终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最终导致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中国的高通胀水平产生的原因除了国家货币发行过量外,垄断国企也是通胀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高通胀正在影响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手中掌握着大量的银行信贷,做的很多投资,包括在海外的投资基本上都是亏本的,于是很多国企将银行的低息贷款,以贷放给民营企业,收取高利息,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负担。银行业是不准放高利率放贷的,但是借着国有企业的手,银行绕过了监管层,间接高息放贷。

三、经济运行成本过高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基础建设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投入,使得中国经济对初级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如原油、金属矿产等的需求特别旺盛。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大,对这些大宗商品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虽然中国是这些资源性商品的大买家,但是我们却并没有掌握这些资源性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现在的情况基本上是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同时,随着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发展迅速,整个国际市场对大宗商品的也需求大幅增加,也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快速飙升。其中,石油价格从十年前每桶十几美元涨到了现在的每桶100美元以上;铜的价格也由原来的1500美元/吨上涨到现在的9500美元/吨;黄金价格由2001年的300美元/盎司涨到了现在的1700多美元/盎司;同时,镍、铅、锌、锡等稀有金属的价格涨幅甚至达到了几百倍;食品、饮料、小麦、大米、大豆等的价格也不断上涨。中国的经济如果仍然按照现在的发展方式继续走下去,经济运行的成本将会非常的高昂,如此高昂的经济运行成本将会把中国经济拖垮。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刻,否则,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将会就此打住。

四、劳动力要素市场不开放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改革与转型。政府虽然一直都有关于经济改革的动作,但是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量修路修桥,搞基础建设等等,都是对生产要素的投资。凯恩斯的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能够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经济的增长,并带领美国走出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并在之后凯恩斯流派成为美国经济的主流学派。但是,美国经济60年代出现了凯恩斯流派无法解决的滞涨问题,这充分说明了该派理论所倡导的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的主张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加大投资,本质上来说是对生产要素的投资,当然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采用该策略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生产要素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限的,当生产要素投资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需要加大劳动要素的投资了。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当时,东南亚新兴国家大量的举借外债来增加生产要素的投资,忽略了对劳动力要素的投资,使得实体经济发展发生扭曲,最后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中国的经济现在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生产要素的投资已经到了瓶颈,例如上文所提到的产能过剩,经济运行成本高,国企垄断等问题,现在迫切需要加到对劳动力要素的投资。但是,在国企和政府职能机构中,优秀人才的选拔并不是通过竞争机制挑选出来,而是通过上级和组织的考察与推荐来决定的。人才的选拔方式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也导致了很多优秀人才无法脱颖而出。虽然在民营经济领域,劳动要素市场是充分开放的,但是中国民营经济整体的竞争力太弱,无法为优秀人才提供有竞争里的薪酬待遇与良好的职业培训机会,导致了优秀人才不愿意去民营企业的现象。中国经济要转型,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开放与竞争。

五、结论

中国经济的下一波巨大发展的前提是,开放中国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在该市场增强竞争,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让优秀的人才来促进转变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经济软着陆,让中国的经济继续成为世界人民眼中增长的奇迹。(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韩挺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03)

[2]渠立民.制度与经济增长:对中国经验的解释[J].经济体制改革,2010,(02).

[3]郭树山.浅谈中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财经界(学术版),2009,(06)

劳动经济问题篇5

市劳动局、市公安局《关于经济民警工资待遇问题的报告》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望即遵照执行。

关于经济民警工资待遇问题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

我市经济民警的工资待遇,市人民政府在津政发〔1981〕166号《批转市公安局等六部门〈关于我市组建经济民警队伍的请示〉》文件中,曾作过规定。其中有的规定与公安部、国家劳动总局〔82〕公发(经)63号《关于经济民警工资待遇的规定》不一致。最近市劳动局又接到劳动人事部劳人薪局〔1982〕3号《关于纠正经济民警岗位津贴的函》,要求我市纠正经济民警实行岗位津贴的作法。经研究,我们认为,我市经济民警的工资待遇,应按公安部、国家劳动总局和劳动人事部上述两个文件执行。为此,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从现职人员中选任作经济民警工作的职工,原是什么工资待遇的,选调为经济民警后,其工资待遇不变。

二、对新招收人员中选任作经济民警工作的,不实行学徒制,实行一年的熟练期。熟练期间,执行本单位生产工人一级的工资标准。熟练期满后,一般定为二级工。凡单位有一个以上生产工人工资标准的,执行哪一个工资标准,由本单位在照顾到内部平衡关系的前提下确定,并报请主管局批准,同时抄送市劳动局备案。

三、从部队复员转业人员中选任作经济民警的,按国家有关部队复员转业人员的规定执行。该定什么级别的工资待遇,就定什么级别。

四、经济民警的调资升级,应与本单位其他职工的调资升级同等对待,同时进行,并以经济民警在工作中的表现为依据。

劳动经济问题篇6

海南省人事劳动厅:

你厅《关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要求经济补偿问题的请示》(琼人劳关〔1996〕9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十七条和《关于劳动争议受理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96号)第四条规定精神,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并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因要求经济补偿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如果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并依据《劳动法》第九十八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和《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的有关规定处理。如果劳动者向劳动监察机构举报,劳动监察机构应依据《劳动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等规定查处。

劳动经济问题篇7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1999〕18号)和科技部等12个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科发政字〔1999〕143号)的规定,科研机构转制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做好这些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工作,根据《研究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转制过程中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47号)要求,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转制的科研机构,从1999年7月1日起,单位和个人按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分别以1999年7月的工资总额和个人缴费工资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1999年7月1日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养老保险费。

二、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

(一)转制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对有事业费的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所在城市1999年7月企业人均养老金标准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与原待遇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用事业费或自有资金支付;没有事业费的单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支付养老金。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

(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为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在5年过渡期内,按照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如低于按原事业单位退休金计发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其差额部分(以下称待遇差),采用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其中,1999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90%;2000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70%;2001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50%;2002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30%;2003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10%;2004年7月1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该项补贴。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核定补贴标准时,企业平均基本养老金按所在城市1999年7月的标准计算;事业单位离退休金以1999年7月本人缴费工资为基数计算,一次核定后不再变动。

(三)转制后参加工作的人员,按照规定执行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三、组织实施及管理

(一)科研机构转制后的养老保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经贸委、科委、财政等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密切配合,加强协调,使转制科研机构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工作平稳过渡,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基础管理,认真核定单位和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尽快为转制单位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要实行全额收缴的基金结算方式,及时拨付应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养老金并实行社会化发放。

劳动经济问题篇8

生产——劳动的关系及意义上看,全部经济活动的内容与过程,实质上是劳功者为谋取生活资料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劳动的经济过程。对劳功经济现象的研究,在经济学中占有支柱性的地位,成为经济学家毕生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经济发展;新价值

劳动关系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劳动力问题的研究,不仅正在趋向经济学研究当中,而且劳动经济科学理论已日益成为我国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的主要依据。在当代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国家经济正在向世界经济转化,做为一种发展趋势。都将进人世界经济活动的大竞赛、大角逐之中,二是对即将到来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所有国家都有一个迎接挑战、缩短距离,让自己的经济发展能够在新的起点上腾飞的严峻问题。影响这两个挑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是看有没有一支高科学研究、高技术开发、高生产效率的现代化高素养的劳动人才大军。国际经济的争夺看上去是市场的争夺。而实质上是劳功人才的争夺。劳动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新价值观念。各国政府为此都加强了智力投资,积极地改善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同时,他们越来越认识到:有一支现代高素养劳动人才大军是基础,而建立和形成一种适宜的劳动关系是条件,没有这种相宜的劳功关系,再高素养的劳动力也不会形成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反会导致劳动力经济的萎缩。

而没有劳动的经济活力,也就没有整个经济社会的生机。可见。劳动经济问题,劳动关系的处理,涉及到人们的一生,影响着劳动者的现在与将来的活动。这就在客观上,使人们渐渐地、然而又是极深刻地发现,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大半取决于它在处理劳动力及其劳动关系时取得成功的程度,并愈加感觉到对于社会劳动关系的建立、发展,社会劳功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功者收入分配,劳动经济环境、条件等一些重大劳动经济问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改善。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产活仗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劝,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有一个合理组织劳动者的劳功,通过劳功,生产出产品或是提供劳务,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在客观上,任何一种社会条件下,国家都要履行其经济职能。通过制订相应的经济、社会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分配社会劳功。比如建立什么样的劳功关系,让劳功者以怎样的方式与生产资料结合,劳功过程及其劳功协作如何组织与分工,实行何种劳功报酬分配原则,制定怎样的制度、规则、纪律来处理相应经济关系等。这一切工作都是首先通过制定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策表现出来。而这些政策制订的理论依据,则主要是来自于劳功经济研究的成果,来自于劳功经济理论科学原理。社会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尤其是关于劳动力、劳功组织方面的经济、社会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劳功者的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其发挥的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到生产劳为的经济社会效益的高低。所以,在理论上,不仅经济学家们称劳动经济学是极有价值的、实证性的政策科学,在实践上,任何一个国家也都历来十分重视劳功力问题、并把它作为制订和完善各种政策的基础和依据。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曾经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的国家,称之为“劳动共和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是建立在对劳动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并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社会主义国家研究劳动经济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研究劳动经济现象,解决劳动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势。我们正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劳动经济科学的研究,发展和完善着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坚持着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前进。

在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劳动问题和劳动经济研究,劳动问题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不断增长。无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施。无论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完善,还是具体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步骤的推进,劳动问题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历届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和报告等文献里,以及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的讲话中,都不止一次地强调解决劳动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新的经济运行机侧的确立,为劳动经济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一些重大的难度较高的劳动经济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但是,也应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及其困难仍是

繁多复杂的。如由于劳动力数量多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矛盾,造成的持续的劳动就业压力问题,由于人口多,实行“低工资、多就业”,造成的劳动效率、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慢,造成的平均工资水平低、保险福利难以明显改善的问题,等。劳动经济问题直接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对这些问题要从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立场出发,充分利用我们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优势与社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劳功问题的实际,积极地、逐步地加以解决。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正在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每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特有的劳功的社会性——劳动关系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劳动经济学的经济学地位与学科意义,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功经济科学,就成为非常迫切重要的课题。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劳动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劳功经济问题的有效处理,而劳动经济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又往往会影响到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实质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6卷,第234页

劳动经济问题篇9

关键词:主流经济学;劳动;劳动力;工资;利息;危机;革命

作者简介:关柏春(1953-),男,吉林前郭人,锡伯族,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1-0009-04 收稿日期:2007-10-23

在现实中,科技、管理人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们的收入却没有充分反映他们付出的劳动。经济学界关于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讨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分配方面的问题,使科技、管理等突出贡献者得到应得的报酬,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的讨论相当热烈,但却没有解决问题,而且可以肯定按照目前的思路继续讨论下去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已经陷入危机了。古典经济学曾经陷入过类似的危机,马克思通过经济学的革命解决了那个时代提出的问题。今日主流经济学再次陷入了危机,这可能预示了经济学革命的再次来临。

一、古典经济学的危机与马克思的经济学革命

古典经济学对于反对封建主义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发生了“资本集中和土地私有”(马克思,1867),实现了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就取得了统治地位,经济关系也就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这些财富都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了,劳动人民则陷入了日益贫困的深渊,资本主义财富的积累是建立在广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的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相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了。这时候,劳动人民、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降到了次要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开始阶段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之后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了。在资本主义还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顺应了当时的需要,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曾经有过辉煌。但是,在资本主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矛盾已经尖锐化的条件下,他们的理论就与现实相矛盾了。

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但是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规律同劳动与资本交换的现实相矛盾,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现实相矛盾。在同资本家的交换过程中,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并没有得到自己的全部劳动,劳动者所得的工资仅仅相当于劳动力价值,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进行的是多量劳动与少量劳动之间的交换,这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规律相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仅仅得到了劳动力价值,资本家并未付出劳动,仅仅凭借付出资本就占有了剩余价值,而且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这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规律相矛盾。古典经济学家无法解释这样的问题。其后的经济学家为了替资产阶级的剥削行为做辩护就脱离了科学轨道,他们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自然因素创造价值,结果使古典经济学庸俗化了。他们面临理论与现实的矛盾而无法解决,使古典经济学陷入了危机,从这种危机中找到出路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认识成果,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造性地证明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使劳动价值论科学化了。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力商品范畴,证明了剩余价值理论,说明资产阶级积累的财富都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马克思还说明,从事雇佣劳动的劳动者创造价值,地主、资本家则不创造价值,服务于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国家官僚等等也不创造价值。这就为无产阶级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学反映了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现实,既实现了经济学的革命,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新的社会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新社会,阶级冲突趋于消灭了。但是,新的社会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现实中,分配方面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有些劳动者从事同一种工作,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都差不多,但是因为服务于不同的行业或企业,其工资收入就有很大差别;相反,有些劳动者相互之间劳动差别相当大,但是因为服务于同一行业或企业,其工资收入就所差无几。这就是所谓的不同行业或企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和行业或企业内部平均主义的问题。当前尤其突出的问题是科技工作者的收入过低,他们创造的价值远未得到充分的实现。这些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很显然,现实遇到的是一个新问题,它和过去社会阶段遇到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阶级社会的问题是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劳动者和剥削者,劳动者创造价值,剥削者不创造价值,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被剥削者占有了,劳动者需要剥夺剥夺者,这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在现实社会,剥削者不复存在了,所有的劳动者都创造价值,现在的问题不是谁创造价值,谁不创造价值,而是各个劳动者分别创造了多少价值,谁创造得多,谁创造得少?

应当指出,今日主流经济学家还在讨论哪些劳动创造价值,哪些劳动不创造价值,这是不正确的(:卫兴华,2004)。我们都知道,早期的生产劳动理论都强调某一产业的劳动创造价值,这在当时有其合理性。比如,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重商学派强调商业劳动的意义,而在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导致农业衰落的条件下重农学派强调农业劳动的意义,都符合当时的需要。那时候,产业刚刚分化,而且产品短缺,在某些产业相对滞后,需要大力发展时各个学派适时提出自己的主张都有积极意义。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产品已经过剩,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市场,这就要求各个产业均衡发展,这时候再强调某一产业或某些产业的劳动创造价值就是不正确的了。尤其应当指出的是,斯密当时主张地主、国王、牧师等不创造价值的目的在于唤起资产阶级革封建主义的命,马克思当年主张地主、资本家、官僚等不创造价值的目的在于唤起无产阶级革资本主义的命,那么今天经济学家们主张某些劳动不创造价值要干什么呀?

从事科技、管理劳动的劳动者付出的都是比较复杂的劳动,他们应当得到较多的报酬,对于这一点人们已经没有疑义了。但是,究竟应当多多少,这是个量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

没有得到解决。还有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复杂程度未必就高,但是他们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转化成了投资,因而获得了资本收入(股息、利息等等),于是就比一般劳动者多得一些。那么,他们多得的这些资本收入属于什么性质的收入?对于这样的问题,经济学家们还没有做出科学的说明。这也属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这个问题可能稍微复杂一些,但这也是不能回避的,也是必须做出科学说明的。

三、主流经济学再次陷入了危机

这些年来,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新问题,经济学问题的讨论异常热烈,经济学因而成了显学。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经过这些年的讨论经济学最基本的一些理论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很多经济学家在这些年的讨论中主要是说明了科技、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陈征,1996;刘诗白,2001;卫兴华,2003)。但是,解决现实问题了吗?没有,而且可以肯定按照这样的思路继续讨论下去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说明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只能解决观念方面的问题,即肯定了科技、管理劳动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高度重视科技、管理劳动,至于他们分别创造了多少价值那还是无法知道的。这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而言,几乎是毫无意义的。现实的问题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个别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的计量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可能解决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呢?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的生产都是联合生产,是众多劳动者按照不同技术、工种的分工而进行的协作生产,任何一个单独的劳动者都不能独立地生产产品,谁也不能说“这个”产品是我生产的。他没有自己独立生产的产品,其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就无法计量。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集体劳动的成果。集体劳动的成果是系列产品或成套设备,个别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都融入到集体劳动成果中去了,不管你是科技工作者,还是经营管理者,都不能例外,即使承认他们能够创造较多的价值,它也不能独立地标示出来。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系列产品或成套设备,你说某一个别劳动者创造了多少价值?你可以说科技工作者创造了很多价值,但是你能计量得出来吗?从集体劳动成果中计量出某一个别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这是办不到的。

面对劳动者的资本收入问题,钱伯海教授(1993)主张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陈振羽教授(1995)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只有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他们之间进行了热烈的争论,但却没有解决问题。说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显然是错误的,不可能解决问题;说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当然没有错,但是解决问题了吗?没有,也不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没有说明劳动者的资本收入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卫兴华教授(1989)和晏智杰教授(2001)之间的争论基本上也属于这个性质。谷书堂教授(2002)主张按要素贡献分配,而且认为各种生产要素都做出了贡献,这就回到萨伊那里去了。苏星教授(1992)和他进行了争论,但是争论的结果也是不解决问题的。苏教授坚持了劳动价值一元论是正确的,但是他没有涉及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更没有说明劳动者的资本收入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可以说,所有上述争论都没有解决问题,他们不过是重复了历史上发生过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萨伊庸俗理论之间的那场争论而已(陈文通,2006),对于解决今天的问题几乎是毫无意义的。

有些经济学家绕开了资本收入的来源问题,他们不说资本收入是物化劳动创造的,还是活劳动创造的,也不说是别人的劳动创造的,还是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干脆就说资本收入是非劳收入(卫兴华,2003)。这是模糊的说法,这样说明现象似乎还是可以的,但是远没有涉及问题的实质,这不是科学的态度。从劳动价值论者看来,所有的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人们取得的经济收入或者是自己的劳动创造的,或者是他人的劳动创造的,前者为劳动收入,后者为剥削收入,非劳收入是什么意思啊?

主流经济学家们的种种说法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他们的争论脱离了现实问题,纯属概念之争。主流经济学已经陷入危机之中了。

四、理论与现实的矛盾预示了经济学革命的再次来临

历史的经验表明,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引发了经济学的革命;我们判断,今日理论与现实矛盾预示了经济学革命的再次来临!

现实分配方面的问题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劳动量的计量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劳动量的计量问题呢?这是尖锐而又现实的问题,然而经济学家们一直也没有解决问题,甚至是在回避问题,但是人民群众通过市场经济的实践已经把它解决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经验吧!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包括劳动要素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得通过市场进入生产过程。在市场经济中,在生产之前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就要通过谈判确定工资,其中包括工人、科技工作者的工资,经营管理者的工资则要和所有者之间通过谈判确定。在谈判过程中,工人和科技工作者代表自己,经营管理者则代表企业(或所有者),双方是一种劳动交换关系;同时,经营管理者代表自己,董事会代表所有者,双方也构成一种劳动交换关系。在这里,工人和科技工作者这一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你不要管我的学历、工龄等项因素,只要我完成了约定的劳动定额你就要支付我的工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这一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我没有别的什么附加条件,工资的多少仅仅以付出的劳动为标准,你只有按时完成了工作定额我才能支付相应的工资。相应地,经营管理者也会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自身收益应当与企业效益或效益的提高相关,自身收益应当占企业利润的多少份额,等等,董事会也会提出应当以一定的效益指标作为支付经营管理者报酬的标准,等等。他们各方心里都有一杆秤,都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专长和兴趣,都能够到市场上仔细地了解同类劳动者的收入状况并进行认真的比较,都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自己,都能够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要求;通过讨价还价,双方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大体符合个人意愿的收益。可以说,他们那里是按劳动支付工资的,他们不会考虑你的学历、工龄等项因素。那么,他们是不是就完全不看文凭(或学历)了呢?也不能这么说。他们在决定要试用你以前是一定会看你的文凭的,否则,在对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凭什么决定是否让你上岗试工呢?但是,这时候看文凭仅仅是决定是否让你试工,支付工资时就不会考虑文凭等项因素r。从他们那里的谈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营管理者或员工们未必都充分地认识到了劳动的性质,但是他们在谈判过程中都坚持了一个隐含的前提,即承认劳动是具有价值的,按照付出的劳动提出工资条件,按照提供的劳动支付工资。我认为,他们的做法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结果每个劳动者都能各得其所,包括科技和管理人员的劳动价值也.都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实现。

这里的基本经验是,承认劳动本身具有价值,并通过谈判

确定工资。这和上面的仅仅承认劳动创造价值,而不承认劳动具有价值的认识是根本不同的。下面我们做进一步的说明。在现实中,劳动者付出个人劳动,企业支付货币工资,这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事实。这一一事实说明劳动已经作为交换的对象,而且采取了价值形式,即“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和马克思分析的“20码麻布=2镑”那个等式的意义是一样的。马克思通过那个等式的分析说明了商品的价值,我们通过劳动交换这个等式的分析就能够说明劳动是具有价值的。当然,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工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它应当以劳动的价值为基础,应当通过竞争过程形成。工资作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在竞争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波动,所以它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劳动的价值,但是工资波动所围绕的那个中心就是价值,所以通过反复竞争的过程工资就是能够趋近准确地反映劳动价值的。可见,通过竞争过程,从而使工资相对准确地反映个人劳动的价值,“劳”就能够得到相对准确的计量,从而就能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当然,说明劳动的价值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笔者(1995)在《简论劳动的价值》一文当中曾经作过比较详尽的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需要指出,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曾经认为劳动是商品,劳动有价值,但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是非科学的,所以他们远不能做出科学的说明.而我们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劳动商品和劳动价值做出了科学的说明;斯密的劳动商品、劳动价值范畴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有其合理性,但是到了大工业阶段就没有合理性了,我们相信我们关于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生产的计划性就会越来越强,那时候我们的认识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了。

现实中还有一个资本收入的性质问题需要做出说明。主流经济学家们把劳动者的资本收入叫做非劳收入是不正确的。资本家的资本收入是非劳收入,但是劳动者的资本收入怎么也成了非劳收入呢?劳动者的资本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通过劳动价值论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就能够说明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向生产过程投入资本以后就改变了自己的劳动条件,就提高了自己的劳动生产力,从而能使自己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较多的价值,相应地也就能够得到较多的收入。劳动者所谓的资本收入,或较多收入就是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多创造出来的那一部分价值。投入资本是有意义的,但是它仅仅是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投入资本的意义仅仅就在这里,资本并不创造价值,较多的价值还是由劳动创造的。投入资本就获得了收入,从表面看是资本带来了收入,但是实际上这部分收入还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者的资本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这样才能对劳动者的资本收入做出科学的说明。当然,具体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比如有的劳动者自己积蓄了资金,但是存入银行或购买了股票,并未直接改变自己的劳动条件;有的劳动者自己没有积蓄,但是通过贷款或筹借使用了别人的资金,这样通过投资之后就能得到资本收入,还本付息后自己还能增加一些收入。具体情况不象上面说明的那样简单,但是经过科学的抽象和深入的分析我们还是能够认识到劳动者投资之后本质上是改变了自己的劳动条件,使用别人资金的也付出了较多劳动,他们的较多收入本质上还是劳动收入,说成非劳收入是不正确的(关柏春,1994)。

劳动经济问题篇10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劳资雇佣关系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相联系,劳工问题日益突出,劳工运动不断发展,这是劳动经济学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

19世纪中叶,劳工政策一词开始在经济学著作中出现。此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劳工政策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图通过一定的劳工政策来缓和劳资矛盾,以保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劳工政策通常包括:工资标准及最低工资的制度,劳动时间的规定,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就业的指导,职业技术教育,劳动条件的监督,劳资纠纷的调解,工厂法、工会法、罢工法、劳资关系法,等等。

20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泰罗进行了劳动定额和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的差别计件工资制的实验,并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等著作,这些对微观劳动管理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925年出版的美国布卢姆的《劳动经济学》,包括就业、工资、劳资关系、劳工运动、劳动立法等主要内容。

1929~1933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致使劳工问题极端尖锐化。此后,劳动经济学有了较大发展。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非自愿失业”概念的提出,对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西方现代管理方法的研究,例如行为科学、工效学等学科的发展,出不断丰富着劳动经济管理的内容。

新中国建立前,劳动经济学在中国已得到了初步传播。1928年,日本北泽新次郎的《劳动经济论》译本在中国出版。1929年出版的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一书,论述了中国劳工问题的历史、现状和解决途径。1931年,朱通九的《劳动经济》一书出版。朱通九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还出版了一批有关劳工问题的社会学著作与法学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劳动经济学的内容。

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基础,劳动力的结构,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

劳动就业,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业与工资的关系,待业及其类型,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

劳动力的宏观管理,包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务市场及其管理,劳动力管理体制;

劳动力的微观管理,包括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劳动组织与人员配备,劳动定额与劳动计量,劳动环境与人体保护;

工资,包括影响工资的因素,工资职能,工资形式,工资水平,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工资差别;

劳动保险中的经济问题,包括疾病工伤、老年退休等社会保险中的经济问题;

劳动效率,包括影响劳动效率的因素,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微观劳动效率与宏观劳动效率及其相互关系等等。

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劳动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具体经济科学,它应研究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部分,即研究生产关系中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形式、对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形式等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