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0:10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1

一、学习建构知识体系

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主要从化学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实际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归纳类比、前后联系、横向、纵向统摄整理的方法,形成网络化和系统化知识体系,并在习题训练和考试中不断总结、检验和完善,这样形成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储存与调用。

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通过类比的方法建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体系。如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的学习、可逆反应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化学平衡原理与电离平衡原理、原电池原理中的电极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等。比较的内容是相同点、不同点、使用范围,结合具体的问题实例进行应用。这样在复习过程中就能将一个概念或原理的复习变成一组概念或原理的学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益,并能建构应用性的知识体系。

二、学习方法的运用

在化学复习过程中需要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思维方法、解题方法和实验方法。思维方法就是学会怎样去想,解题方法和实验方法主要是怎样去做。三种方法的核心是思维方法,因为解题方法和实验方法是建立在思维方法的基础之上。这里介绍在学习中应用最多的几种方法。

(1)学会将新情境下的问题还原成已知的化学原理的思维方法。当回答问题所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与我们获得知识和方法时的背景不同,题目提供的信息是新情境(如生产、生活、科技、社会问题等)为背景,以学科内综合知识为载体,通过新情境和新问题全方位地考查能力。新情境下问题的解答都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应用,用已掌握的知识和原理来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锻炼分析综合能力与推理能力。

(2)学会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的解题方法。由于高考试题中的化学试题都是学科内综合试题,试题是以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设计的,解题时需要通过分析,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先解答简单问题,然后对几个简单问题的结果进行综合,这样就容易解答综合试题。因此学会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的方法是复习中学习的重要解题方法。

(3)学会实验假设、操作和设计方法。在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内容有常见仪器的规格与使用、常见物质的制备、基本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提纯、多种基本操作的组合、实验的安全性等基本实验内容。化学实验试题每年都在创新,从每年高考情况来看,实验试题是高考失分最多的试题之一。因此在实验部分复习时,要学会针对试题创设的实验情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三、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要训练培养学生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的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四、研究“纲”“题”,把准方向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2

关键词:理科生;综合能力;培养

一、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构成分析

首先会对于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概念进行介绍,使得本文的主体被清楚理解;又引入了构成其综合能力的几种重要元素实施分析,包括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将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基础,将学习活动作为主要的提升途径。

(一)概念的界定

高中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对其所学课程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形成的,理科生应该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也就是指理科生在认真学习相应学科后,具备的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所具备的学科能力是相关知识、方式、用途的高度融合。因此,高中理科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可以定义成:在努力完成相关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平时的积累,尤其是通过对于学科的深入分析所形成的能力,具体涵盖知识掌握能力、学习方法能力及对于实际遇到的问题实施解决的能力。

(二)相关构成元素分析

1.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理科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静态与动态的相结合,由于其所具备的知识是在经过教师灌输后,对于事物的认知,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其是静态的;根据理科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具有不断填补性,学生通过课本将自身的能力逐渐提升,因此从这个方面对于理科生综合能力的认识是动态的。动态性决定了理科学习过程中具备的可操作性,高中生可以利用其所学的知识,在不断地对相关理科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发现更好的方法。

2.以理科学习能力为基础

高中性理科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基础的,在理科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思考能力,其不同于文科的学习,理科学习要求具备更好的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循环渐进的能力,因此在掌握基本的概念之后,学生需要利用其较强的学习能力对其进行思考,并将其利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需要做到举一反三。学生把各个学科的知识、方法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可以形成高度的认知能力,提升其具备的综合能力。

3.以学习活动为途径

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在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高中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外部及内部,外部活动指高中生在实际学习中的实践;内部活动指学生所具备的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内心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要将内部与外部的各项活动实施统一,在学习客观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所形成的价值观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学习变得有趣,最终提升理科生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理科生的学习更偏向于枯燥性,因此需要提升学习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得其学兴趣得到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的能力。使得理科生的知识不局限于数理化,可以将学习变得具有丰富性。改变以往对高中理科生的偏见,更好的提升其各个方面的能力。

(一)使其学会学习

在高中理科生学生过程中,要使其学会学习。首先,学生需理解、掌握知识;其次,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掌握其中的策略、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得学生掌握反思能力,利用其具备的反思能力,可以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理科学生不同于文科生,没有固定的方式,没有固定不变的题目,学生需要根据其学习能力,利用具有的策略解决没有遇到过的题目,从而使得思路得到不断地开拓。

(二)学科特点的要求

高中理科具有抽象性,对于理科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功底,要将学习对象理解清楚需要以不同的背景知识为基础。理科学习中的新概念众多,需要将各类知识进行实际联系,经历理论到实际的过程,才能使得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由于理科知识的抽样性,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思考,综合各种学习能力,才能使得学生对于知识得到真正的掌握。

三、培养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策略

(一)探究式教学

高中理科生学习过程中由于相关知识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鼓励学生通过一些方式自己去独立研究,从而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教师在学生得到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对其理解进行分析,在讲解知识中蕴藏的更深的结论。从而可以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该方法由于其具有耗时性,因此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及学生,从而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教学方式的选择。

(二)构建认知结构

利用构建符合学习内容的情景及新旧知识中的联系,从而可以将理科生之前的学习内容与当前的知识进行联系,并将这种相关性实施分析。理科生所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前面的知识与后面的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基础与延续的关系。因此,需要构建知识的相关认知结构。教师对于理科生认知结构的提升也需要对于学生后期学习资料的补充。通过不同情景的设定,使得学生可以利用万变不离其宗的特点,将知识的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夯实。

(三)实施小课题学习

小课题学习指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课题进行学习,主要的目的是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通过小课题可以使得学生彼此进行学习,将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利用到实际中,从而可以使得理科生不单是懂知识。可以提升其学习的综合能力。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未来社会对于理科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其需求需要从基础抓起,因此,提升现代高中理科生的综合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从而可以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不仅需要理科生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其学习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其所拥有的知识、策略、价值观得到高度融合。构建其合理的认知结构,使得理科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杜瑞姣.高中立体几何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6.

[2]连兰.高中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15.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3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结合实际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但目前教师在指导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过分依赖于教材,从而既不能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不能结合地域特色来让生活指导语文。通过这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体会与尝试,认为指导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进行较好。

一、‘结合实际和地域特点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现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了6个综合性学习,6册教材共编排36个综合性学习。当然,这些综合性学习的安排仅仅是一个示范性的安排,同时也是与单元主题相关联的安排,而这些安排也不可能照顾到全国各个地域的不同的层次的学生的语文学习的需要,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有选择地增减相关的主题进行训练。我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主题进行了调整。

如对于《莲文化的魅力》,因为北方学生对于莲的认识不深刻,我调整为《柳与丝――文学作品中谐音》,结合家乡地方色彩,选取古典文学进行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地方特色(特别是地方“花儿”的内容理解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民间诗歌中的“起兴”用法,这样调整,既能让学生有具体事物可感可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身边的情景来渲染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学生实际,依照《课标》,有效指导学生确定学习方案和搜集整理资料

2011年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的标准第2条指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对以上认识,结合学生在自主开展在活动和搜集、查阅资料方面的限制的实际情况,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先教会学生制定活动方案。方案大致包括项目名称、研究人员、目的、内容与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等。

制定方案要群策群力,共同策划,制定方案的过程同样也是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然后指导学生有效地搜集和整理资料,学生面临的难题就是不知从何处去搜集资料,这样,就要指导学生在亲历亲为的活动中搜集资料,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搜集:切合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的实物及文字、图片资料,现场采访的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相关联的采访记录或音像资料,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密相关联的古诗词名句,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相关联的故事、文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相关联的古今人物轶事,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相关的家庭资源等,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密联系的各种文化现象等。并对搜集得来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三、从语文素养的培养角度去指导综合性学习,以达到提升语文水平的目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语文的实践过程。在初中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时,容易导致泛语文化的出现,因而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一定要把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通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保证学生都能得到语文方面的收获,取得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学习首先是一个情感培养的过程,在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带着对要探究的问题的向往与热爱的情感去进行活动,而不是仅仅去完成一项语文课的任务;其次要让学习在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中能够运用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在探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在制定计划时训练学生的提纲能力、概括能力,在搜集资料时训练学生对材料的甄别能力、感悟能力,在整理材料时又要训练学生的条理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在完成研究成果时,又要用到布局谋篇的能力、写作能力……所有这些训练,都要以训练学生的语文水平为目的,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效果。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4

一、立足教材,全面梳理基础知识

教材是知识的承载,是复习的根本.以往的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中,很多教师都不直接用教材,教师直接归纳单元章节知识后给学生练习,练习后再讲解.这种复习方式较为枯燥,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复习过程,对知识点的系统归纳权在教师处,学生只能忙于记笔记,归纳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这种教学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在复习中依然占统治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只能被动接受.

复习是一个系统归纳整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学会自主归纳和整理,然后再辅以针对性的练习,如此,复习效率才会更高.以教师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归纳,虽然教师的归纳够系统、够全面,但学生没有主动经历归纳过程,对知识的系统性构建不强,其综合应用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故而在一轮复习中教师还得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归纳,然后教师再给予指导.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中,教师要真正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尤其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落实到实践则需要让学生主动掌握复习方法,学会归纳整理,然后教师再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如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单元中,基本概念如机械运动、质点、时刻、位移、路程、速度,对这些概念的系统归纳由学生自主采用树状或分层归纳方式进行,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针对概念中的关键点进行整理.如对“质点”概念的归纳中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平动的物体不一定总能看成质点”就要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强调.

二、突出技能,引导学生应用知识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是一轮复习的重点,即让学生逐渐从知识理解走向知识应用.新课程标准中也极力强调要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很多问题并不是很难,更多注重是的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一轮复习中加强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从解决基础问题开始,让学生在应用中深化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这样才能为其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一轮复习中提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不能等同于应试能力.否则教学容易陷入“题海战术”的极端.在一轮复习中所选练习题要强调其典型性,尤其要注重结合教材知识而让学生能从练习中提炼知识点或解题方法.一轮复习中,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的引导.

以“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习练习为例,引导学生对“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概念系统归纳后,出示练习题如: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下列各值中的哪个?a.μmg;B.μ(mg+Fsinθ);C.μ(mg+Fsinθ);D.Fcosθ.对本题,关键是要根据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力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是力的合作和分解概念应用,将摩擦力F进行正交分解,因木块做匀速运动,在x轴上,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在y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即可得出B、D都正确答案.

三、注重渗透,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在物理高考中,基础类应用是主体,而综合应用类问题也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式,正因为高考这一导向,很多教师在复习中就狭隘的认为复习中要带领学生解决难题、刁钻题,结果整个复习中都在围绕难题进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根本听不懂,学不会,复习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其实,高考中的综合应用类问题目的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查,针对这一点,复习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学科内知识进行综合,更好地解决综合类应用问题.

综合应用类问题的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即一道题可能涵盖多个知识点,甚至是知识点的交叉应用.一轮复习中加强引导学生对前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将不同部分的知识进行归纳,提高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这对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有积极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综合应用问题时,在解题方法上的引导是关键.从教学实践来看,一些学生解题时不会审题,对问题中所给已知条件分析不到位,从而导致解题出现错误.因此,在解决综合应用问题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所给条件深入分析,然后再寻找解决办法.

例如右图所示,半径长为1.8m的光滑半圆轨道竖直固定在高5m的水平台上,平台上BC长为4.5m,质量为1kg的小球b静止在C点.现在要将一质量为2kg的小球(b球)从a点释放,运动中在C点和b球发生碰撞后,两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的m、n两点,此两点和平台边的距离为分别为3m和4m,两球可视为质点,g=10m/s2.问题一:碰撞后b球的速度;问题二:碰撞前a球的速度;问题三:BC段是否光滑,如不是求动摩擦因素.解决该题时,首先要判断b球碰撞后的运动,即平抛运动,由此而得h=12gt2,xa=vbt,从而求得b球的速度;而a球碰撞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碰撞中动量守恒,由此可解决问题二;解决问题三则要根据动能定理找出v>v0的关系而判断BC段不光滑,然后再根据动能定理求解.这道题不太难,关键是在解题中要分清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逐一求解.

四、关注创新,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和传统高中物理教学的区别在于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传统高中物理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利用知识去考试,而新课改下的物理则强调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学会灵活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轮复习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安排复习计划,引导学生独立对知识进行归纳,学会在合作中分析并解决问题,逐渐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复习方法上要讲究创新,从学生角度而言,不同的学生在复习中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享那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如概念记忆中通过勾画关键词的方法.从教师角度而言,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尤其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多交流方法,能共同探究问题.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5

【关键字】复习;备考;思想;方法;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一年一度的中考告一段落,2012年的中考试题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此时,针对试题,需要我们教师做的就是认真总结中考复习方法策略,以备接下来更好的运用于实践。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做好中考前的复习备考工作呢?通过五年初三毕业年级的教学实践,我得出以下体会:

一、切实做好中考前总复习的三轮重要环节

(一)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是总复习的重点。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要充分体现“习、练、透”。

1、习,即预习。在每单元的复习之前,让学生事先依据要求做好“旧知识”的预习。

2、练。就是在复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讲解,在每一个单元设计一些针对性强,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练习,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形成严格又精确的思维习惯。

3、透。就是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并贯穿复习的始终。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区别进行归纳总结。

(二)第二轮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侧重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这一轮采取专题讲座、综合训练等形式,分类复习,一一击破。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概括,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复习课中,特别是在解题教学中,很多内容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概括,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分析一道综合题推理运算论证时,有意识展示数学思想方法的优越性,在哪里体现了数形结合,使问题得到转化,哪里体现方程思想,使运算过程简化,有哪些地方的问题需要分类讨论等等,引导学生不断使用这些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注重解题方法的学习和指导,提高解题速度。根据题目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3、加强专题练习。设计题组,以练为主,精讲精练,并充分利用递进关系的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愿望。

(三)第三轮复习:考前训练,综合模拟复习。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可以找一些综合练习、自编试卷中精选以及中考真题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评讲。以便把学生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

二、复习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

复习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效率。首先,复习时要因材施教,对后进生,课堂复习采取“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策略,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对中等生,对他们要严格要求,解题要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造成常规题失分太多;对尖子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以提高中考优秀率。

其次,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全体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时效性。

三、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解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初中阶段,对学生来说,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主要构成成分。即在几何证明中能用分析法寻求证明思路,并用综合法写出证题过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另外,提高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考查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因此,数学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积累,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提高。

四、帮助学生做好考前心理准备,优化考试心态

总复习阶段,要摸清学生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有效的复习。一是需要准确无误地进行记忆的那部分知识进行再学习,达到进一步弄清其根本含义,并将其与相似的知识严格加以区分。二是突破“高原现象”。

都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说方法出自有心的教师,如果每一位初三毕业班的教师在总复习的教学过程中都能够或多或少的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适合初三学生的有效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数学(中学版)》.中小学数学杂志社出版

[2]《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教与学编辑部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6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科学类学科,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技能,更需要注重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生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主要研究应试教育背景下提升高中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原因以及主要方法。

关键词:应试教育;高中数学;综合素质;研究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不断强化的过程,高中数学是学生课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数学“题海”战术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味强调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忽略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情况要有所改观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法,促进教学改革。

一、提升高中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原因

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育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真正的合格人才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内在素质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教育的目标始终围绕学生本身,需要总体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围绕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时代进步的主题,培养具有社会精神和开拓精神的劳动人才。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由于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提高,学生容易感到厌倦和疲惫,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最终数学成绩下降,影响升学。而教师和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是以焦虑的心态和责备的态度,利用大量习题逼迫学生练习、掌握知识点。这种学习和教学方式本质上偏离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初衷。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成绩、分数、升学率固然重要,但是这种被动的、三方干预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要真正帮助学生学好数学,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综合素质。以下是高中数学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高中数学综合素质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

二、提升高中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方法

1.启发、猜想式学习

高中数学学习是一个“教”“学”结合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多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常规的概念讲解,学生被动听讲,因而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固化的、既定的学习模式。直接借用前人的理论成果进行记忆、套用,起不到实质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对数学理论、定义等进行猜想、释义。例如高中数学中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内容,两者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通项公式”。针对这一点,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先列举出一排具有一定规律的数字,让学生自己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底植孪耄自己反推公式,得出结论。在这种启发式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猜想能够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讲解,培养自己的自主探究精神和数学逻辑能力。

2.加强互动和交流

任何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交流与合作,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首先强调的就是互助互利、合作探究的精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合作探究精神和交流分析能力是数学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一般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一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课堂学习不只是单方面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理解程度和基本思路都是不同的。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借鉴别人的想法和解题思路,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丰富和完

善,才能促进共同进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需要强调学生的交流,在学习中成长和进步。

3.鼓励创新

数学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学生的经验总结和学习创新。数学问题的答案是固定的,但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数

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寻找不同方法答题,并从中发现、选择出最有解答效率的一种。例如一般函数方程的解题方法有类比式、合并式、消元式,学生在实际探究时,可以根据不同函数式的特点进行总结、反推和归纳,从而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教学中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多种方法,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教学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勇于质疑,并且善于在交流中合作、分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7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2011级护理本科生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习前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培训,试验组接受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能的考核成绩,应用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比较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的认可程度。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合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有98.33%,96.67%和93.33%的试验组学生认为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决策能力、促进对护理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以及激发学习兴趣。结论: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能提高护理本科生在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护理本科生;考核;实习前培训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8

作者单位:266021青岛市山东省青岛大学护理学院

宋玉霞:女,硕士在读,学生

通信作者:杨富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9184)

applicationofcomprehensivescenariosimulationpracticeinpre-internshiptrainingfornursingundergraduates

SonGYu-xia,wanGning,wanGDan-qian,etal(Schoolofnursing,QingdaoUniversity,Qingdao266021)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applyingcomprehensivescenariosimulationpracticeinpre-internshiptrainingfornursingundergraduates.methods:onehundredandtwentynursingundergraduatesfromgrade2011wererandomly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Studentsincontrolgroupacceptedstandardizedroutinepre-internshiptraining,whileinexperimentalgroupacceptedcomprehensivescenariosimulationpractice.theoreticalandskillexamination,aswellasautonomouslearningability,wereusedtocomparetheeffectsbetweentwogroupsafterpre-internshiptraining.attitudeoncomprehensivescenariosimulationpracticeinpre-internshiptrainingwasstudiedinexperimentalgroupbyquestionnaire.Results:thescoresoftheoreticalandskillexaminationofexperimentalgroupweremuch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totalscoreofautonomouslearningabilityandthescoresofthreedimensionsincludingself-managementability,obtaininginformationabilityandcooperationabilityinexperimentalgroupwerebett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0.05).therewererespective98.33%,96.67%and93.33%nursingundergraduatesofexperimentalgroupwhothoughtcomprehensivescenariosimulationpracticecouldimprovetheabilityofdecision-makinginclinicalnursing,stimulateunderstandingofnursingknowledgeandabilitytomakeuseofit,aswellasarouselearninginterest.Conclusion:Comprehensivescenariosimulationpracticeiseffectivetoimprovetheteachingeffectsinpre-internshiptrainingfornursingundergraduatesandsetabetterfoundationfortheirnursinginternship.

KeywordsComprehensivescenariosimulationpractice;nursingundergraduates;examination;pre-internshiptraining

培养具有“综合护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是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临床实习是护理本科生真正接触病人的第一步,做好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前的护理培训工作,是学生顺利完成护士角色转换、适应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环节。常规的实习前护理培训是在护理本科生临近结束课程时,对学生所学的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进行单项强化训练后,然后转入临床实习,这种培训方式存在学生护士角色转换慢、理论与实践脱节、沟通能力差、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等问题[1]。为此,我们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两个月采用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对学生进行实习前护理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1级4年制护理本科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29±0.45)岁。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学生均由我院专职教师进行带教,两组学生年龄、入学成绩、临床实习前专业基础课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学生在临床实习前2个月按照分组方案分别进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实习前护理培训模式,即首先教师向学生示教护理操作项目,并讲解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在护理实验室进行模拟练习,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护理操作进行归纳总结。试验组采用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进行护理培训。该培训模式首先由教师设计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脚本:(1)选取典型临床案例,设计临床情景。根据临床护理实践中出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的护理问题,选取典型临床案例,通过整合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及健康评估等多门课程的理论与技能,设计综合临床情景。(2)编写模拟演练脚本。根据具备“综合护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目标,遵循“科学性、综合性、规范性、实用性”的原则,由我院专职教师和教学医院临床一线带教老师编写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脚本,要求每一个脚本所含的护理实践内容既包括让学生对模拟人(由学生扮演)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又能在护理模型上进行单项护理操作。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脚本设计完毕后,印刷成册,分发给试验组的学生,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人,进行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1)布置临床情景。根据脚本内容,学生在开放实验室中自行准备所需的物品及道具、布置临床情景。(2)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脚本内容分别扮演病人、护士、家属、医师等不同角色,运用所学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能,对模拟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部分护理措施,要求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演练。(3)医学模拟操作。由于部分护理措施或护理操作不能在真人身上进行操作练习,学生需在护理模型上进行操作练习以便完成脚本所设计的内容,如气管插管、心脏电复律、机械通气等。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完毕后,最后由教师、教学医院临床一线带教老师、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对学生的演练情况进行指导、评定,内容包括临床情景布置是否合理、角色扮演是否逼真、制定的护理计划是否正确和全面、操作是否规范等。

1.3培训效果评价

1.3.1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护理培训结束后,采用相同的自行编制的试题和护理技能项目对两组学生进行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得分均为100分。

1.3.2问卷调查(1)采用林毅等[2]编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该量表共28题,共28~140分,每条目的选题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一般”“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赋值,正性条目的赋分为“5,4,3,2,1分”,负性条目反向赋分。由3个维度组成: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合作能力。此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41,Cronbach′sα系数为0.8860。(2)参考我国12所医学院校共同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表[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提高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临床决策能力”“增强个体化关怀护理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等8个条目,每条目的选题为“有很大的帮助”“有些帮助”“没有帮助”。调查试验组学生对综合模拟演练的认可程度。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填写,向调查者说明不记入学习成绩,以便学生客观填写,5~8min填写完毕。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出60份,收回60份,回收有效率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组护生对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的态度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本科生护理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表1)

2.2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比较(表2)

2.3试验组学生对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的态度分别有98.33%,96.67%和93.33%的学生认为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可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决策能力、促进学生对护理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见表3。

3讨论

3.1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学习迁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原理、方法及所形成的解决问题思路,会迁移到以后的问题解决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未来决策的效率[4]。在模拟演练中,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小组讨论来分析案例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过程将学生头脑中孤立、分离的知识转化为一系列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考顺序与策略,未来在临床情景中一旦面临类似的案例情景,则以前在案例演练中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顺序与策略就能够发生迁移,决策的效率得以提高。这就意味着,当没有接受过情景模拟演练的学生面对临床护理中的复杂情景还沉浸于非程序化决策的时候,接受过情景模拟演练的学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程序化决策,就能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因为类似的情景在以往的模拟演练中已经做过深入、细致的讨论和思考,只不过需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做一些微调而已。

3.2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有利于巩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技能应用于实践传统技能培训模式只注重技能操作的实施过程,而忽视了其适用对象。如让学生对病人实施口腔护理,她会熟练完成,而当面临一个禁食病人时,她却不知道应该实施哪项护理措施。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综合了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开放实验室、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变单一训练为混合训练,增加了多种病情的模拟处置练习,如对心跳骤停综合处理中的心肺复苏、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对昏迷患者的评估、给氧、鼻饲、口腔护理、导尿、尿管的护理、皮肤护理、健康宣教等进行综合训练,可使学生学会在整体护理理念下,从生理、心理、社会多个层面进行评估,进而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与此同时,学生集思广益,发挥各自专长,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结合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创设更加真实的临床情景,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3.3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线的情景设计,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模拟,以贴近临床真实情景进行护理演练,这种培训方式具有真实、生动、客观、针对性强等特点。见习期将情景设计的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积极探讨各种护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让我学”改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医师、护士、病人、家属等角色,并可进行角色互换,使其充分体验所扮角色的工作要求和内容,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情景模拟演练过程中,学生根据演练内容,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反复练习,在筛选、比对多个设计方案的同时,所学的其他理论和技能也得到了相应巩固和提高。

4小结

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作为一种虚拟的实践性培训方法,在国际教育领域已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没有威胁性的、高效的和现实的仿真环境[5]。应用于医学教育中是充分运用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重复性和可控制[6]。此种演练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病例和情景中培养观察、认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情景模拟均需要小组成员在分工中相互学习、在学习中集力完成,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聪明才智,由此不仅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通过组内参与、组间评判,有效锻炼了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培养了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了临床思维与决策的能力[7],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更好地锻炼和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淑苹,张继平.护生临床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39-40.

[2]林毅,姜安丽.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6):1-4.

[3]郭蓉.综合实验教学在护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44-145.

[4]姚本先.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

[5]Schoeningam,SittnerBJ,toodmJ.Simulatedclinicalexperience:nursingstudents′perceptionsandtheeducators’role[J].nurseeducation,2006,31(6):253-258.

[6]李何玲,胡宁娜,冉俐.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5-46.

[7]袁晓丽,江智霞,酒井顺子,等.情景模拟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下):81-82.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8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综合性教学研究

1.初中思想品德课综合教学的内涵

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公民的必修课程,从本质上说,思想品德课程属于综合性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主体,在学生处理的一些关系,如学生与自我、自我与他人和集体、自我和国家等多方面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法律、道德、心理健康和国情等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内容进行综合。根据新课标对综合的定义,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教学包括教学目标综合、教学内容综合、教学方法综合和教学评价综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活动性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活动。以活动方式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在价值观、能力发展和知识获得方式全面发展;创新性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空间;开放性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该结合社会实事,分析典型案例,促进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主体性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使学生自主地根据不同环境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最终在各种环境下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2.初中思想品德课综合教学的维度

(1)教学目标的综合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综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综合教学目标;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实现综合目标。

第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三维教学目标整合,并合理掌握三者间的比例。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最重要目标,形成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第二,在教学目标综合实现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三个目标并不总是均衡的,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上,可能在这一环节比较注重思想品德知识学习,另一个环节比较注重态度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从综合整体方面看,这三个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2)教学内容的综合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从教学内容方面考虑,将本学科内容、同期其他学科内容、生活与社会有机整合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发展。

第一,本学科内容的综合。实现本学科内容的综合有两种途径:一是加强综合意识,打破知识模块化的阻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按照课本给出的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这一顺序进行讲解,无形中将这四个方面分离开来,达不到综合效果,而在实际中这四个方面又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有创新意识,进行某一块知识讲解时,要结合其他三方面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二是运用案例讲解这四个方面知识,促使学生融会贯通,综合理解四方面内容。

第二,与同期其他学科内容的综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是单一进行的,从学生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和生活与社会角度出发,跨学科地整合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开拓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从中发现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化学、地理之间的联系;第二,在与其他学科进行内容整合时不能生拉硬套,要从逻辑角度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第三,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将授课内容相关的课程安排在同一天,以此加深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与生活和社会的综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离不开实际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都可以进行思想品德学习。生活是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最好的课堂,在生活中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由于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综合教学时教师应当避免那些不良现象,倡导积极现象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形成起促进作用。

(3)教学方法的综合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具体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比较法、社会调查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指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为主,综合利用其他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

第一,根据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方法的综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每一单元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法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使学生了解大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加强自身理解。

第二,根据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学内容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不同。如同样学习法律知识,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方法,由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法律知识传授。

第三,根据学生特点实现教学方法综合。学生性格不同决定进行教学时应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地区、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都不一样,因此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教学方法综合。

(4)教学评价的综合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评价过程当中,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和家长,还要重视学生的参与,促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进步的过程。

第一,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综合。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注重总结性评价,只注重最终结果,忽略学习过程,往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

第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综合。传统评价往往只注重教师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纯评价,单一地将学生分为优秀生和“差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认真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将二者结合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3.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进行综合教学不仅符合社会与人综合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可以打破分科教育限制,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综合教学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综合。本文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思想品德综合教学进行研究,今后还要开展进一步探讨,以期为我国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9

关键词 信息管理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企业实践 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信息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的专业。这类型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同时又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且其技术渗透性很强,因此,导致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特征变化较快,常常伴随着新的技术革命或新的应用模式的出现,而产生新的要求。对这类社会渗透性较强的专业,依然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在高校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对行业知识、社会变化,新技术应用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了解和驾驭能力,要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的专业技能,有意识地培养其对行业发展动态敏锐的警觉性。本文将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探讨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以及成效。

1 实践教学方案——注重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往的教学中,在每学期每门课程结束后,设置一个连续的实践周,开设课程实训,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实践证明,虽然这样的做法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课程知识,但是对于提升专业综合能力效果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间隙性训练缺乏整体观,导致学生四年毕业后,只记得零散的知识,而没有形成完整框架。现实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大多情况下都是综合性问题,需要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单独一门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因此,将间隙性训练改革为连续性的集中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是有所帮助的。

以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目的,我校在培养方案中,开辟出了连续9周的实践周,采用连续性的集中训练的方式完成三大模块的训练。

1.1 专业综合能力体系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均有需求,且企业对该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呈现多维特征。除了需要掌握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力。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行业变化较快,没有一定的行业敏感性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可能无法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围绕社会对综合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特征,我们将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体系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但是同时也是一个专业人士不断攀高的必备能力。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总是能够不断充实自己,在工作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进步中学习,在挫败中学习,总之,不断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应用需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只有具备较高学习能力的专业人士才能不断培养起自身的行业敏感性,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能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系统实现、系统实施、运行与管理维护能力;数据库构建与维护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等。

实践能力主要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模拟练习,可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实际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能够对实际企业的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完善其数据库系统,或对企业现有数据库系统进行维护;熟悉现有的企业eRp系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及流程改进等。

1.2 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围绕“做中学”的总体思想展开,提倡合作式、参与式或体验式等学习方法。正如Junior professional officer (Jpo) program所推崇的“tell me and i forget i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t, involve me and i learn it.”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灵活应用,是本专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宗旨。

总体设计方案分为三大部分四大模块,其中第一部分为综合研究方法训练阶段,关注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方面的指导;第二部分是专业技能训练阶段,立足本专业特点,分别从技术和管理的融合角度,提升学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eRp系统流程及操作技能、以及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和方法等的培养;第三部分是真正走入企业进行实战练习,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三部分的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培养思路和从理论到实践,即“理论学习——模拟练习——实战训练”的培养路径。这三大部分作为支撑该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三大支柱构成了我校实践教学总体方案的主体。

2 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1 综合研究方法训练

在第一阶段从现实问题识别到问题分析,寻找解决方法入手,以实际任务为导向,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首先,在问题识别阶段,借用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从现实现象入手,寻找真正的问题根源。任何问题都只是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的,但其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根源,只有找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这方面,很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形成真正的思维路径,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其次,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提倡大家先对问题进行分类,解决不同的问题也许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并在训练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别问题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和技术。

2.2 专业技能训练

在该阶段结合本专业综合性强,技术和管理融合的特征,从信息技术和管理的双重层面,综合训练学生利用现在技术解决管理实际的能力。首先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这主要包括系统需求分析能力、业务流程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实现、系统测试与实施等;其次从技术角度了解和掌握企业实际运营的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实际经营与管理中的问题的能力。这主要通过模拟教学环境来实现,将学生分组,不同的小组代表不同的经营实体,通过沙盘模拟使得学生切身体会企业实际运营的管理过程;并通过eRp系统的模拟经营和操作体会信息技术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驾驭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应用能力提升

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通过采用学生到企业就职、短期或长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参与企业培训、或邀请企业的专家来校对学生开展实际业务的培训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企业现实的真实环境,以期望形成学校学习与步入社会之间的有效过渡阶段。通过企业实践使得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并达到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3 实践教学方法——注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与式学习与情境式教学的融合:参与式学习方法和体验式学习方法都是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其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

采用情景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设计一定的以形象为故事场景,引导学生承担一定的角色,参与到故事场景中进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在情景中学习和掌握特定的技能。

在本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知识类型的划分,从教学内容所涉及知识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知识模块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构建了不同的学习模式。其主体思想可以用一个二维矩阵来表示:其中第一象限采用理论教学,即针对理论性的基础知识的教学;第二象限采用理论教学和任务驱动的配合,针对理论性的应用知识的教学;第三象限适合采用情景式模拟教学,针对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技能的培养;第四象限采用情境教学和企业实践结合,针对应用能力的提升。

4 结论

方案执行后的反馈调查显示,93.2%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方案组织得很好;91.4%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好,其中有大约51%的学生认为效果非常好;91%的学生认为对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有帮助。因此,本方案的执行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信息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加强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应用型综合人才素质的迫切问题。在高校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一方面要注重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将校内专业技能训练与校外企业实践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匹配,提倡不同程度地采用情境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受2011年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隋静,卢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1).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肾内科;临床护理教学

肾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操作性、专业性及应急性均较强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及较高的护理操作水平[1]。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是帮助实习护士适应临床医疗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其将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工作中的重要过程。进行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整体综合素质密切相关[2]。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教学工作中。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对肾内科实习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肾内科实习的56名实习护士。这56名实习护士均为女性。将这56名实习护士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实习护士的年龄为19~25岁,平均年龄为(21.5±1.9)岁;其中学历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实习护士有4名,学历为大专的实习护士有13名,学历为中专的实习护士有11名。观察组实习护士的年龄为20~26岁,平均年龄为(21.3士1.8)岁;其中学历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实习护士有4名,学历为大专的实习护士有14名,学历为中专的实习护士有10名。两组实习护士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实习护士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是:由带教老师采用口头讲解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向实习护士讲授肾内科临床护理操作的内容。为观察组实习护士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是:1)由带教老师提前将教学内容制成各种ppt课件。ppt课件的内容包括各种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及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流程、肾内科疾病的病理知识、临床护理管理的规范等。2)在授课时,带教老师使用多媒体放映设备播放ppt课件,同时按照ppt上的图片与文字向实习护士讲授肾内科临床护理操作的内容。

1.3观察指标

教学结束后,观察两组实习护士临床护理操作综合考核的成绩及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1)教学结束后,对实习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操作综合考核,进而将其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⑴优秀:实习护士综合考核的成绩>90分。⑵良好:实习护士综合考核的成绩为71~90分。⑶及格:实习护士综合考核的成绩为60~70分。⑷不及格:实习护士综合考核的成绩<60分。2)教学结束后,使用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实习护士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将实习护士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学结束后两组实习护士临床护理操作综合考核成绩的比较

教学结束后,与对照组实习护士相比,观察组实习护士临床护理操作综合考核成绩的优良率更高,p<0.05。详见表1。

2.2教学结束后两组实习护士对教学方法满意率的比较

教学结束后,与对照组实习护士相比,观察组实习护士对教学方法的总满意率更高,p<0.05。详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