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0:04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1

【关键词】碳正离子中间体重排反应有机化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46-03

在有机化学中,碳正离子的重排反应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其涉及的反应广泛,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人们很难通过单纯的记忆系统地掌握全部的反应。通过对比总结碳正离子重排反应的规律特征,可以加深人们对此类反应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有机化学的学习和研究。

一、有机化学中常见涉及碳正离子中间体的重排反应

(一)wanger-meerwein重排

1.一元醇的重排机理本质。在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氧原子电负性很强,有两对孤对电子,在酸性条件下,这个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会从溶液中夺取一个质子H+,形成钅羊盐,此时,氧原子连有两个氢原子,碳氧键极性增加,碳氧键断裂,氧原子得到了碳原子上的一个电子,以水分子的形式被脱去,剩下一个不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这个碳正离子经重排后得到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最后经Sn2反应或e1反应后得到相应的重排产物,如下图所示:

2.一元醇重排在反应中的应用。以3,3-二甲基-2-丁醇为原料制备烯烃为例,反应历程如下:

3.对比分析一元醇在稀硫酸条件下的脱水反应特征。比较丙醇与2-甲基-1-丙醇和2,2-二甲-4-甲基戊醇反应的区别:2-甲基-1-丙醇和2,2-二甲基-4-甲基戊醇在稀硫酸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是重排产物;而丙醇在稀硫酸的作用下,形成的碳正离子,没有经历重排过程即生成了产物。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不是所有的醇,在稀硫酸的作用下,反应都经历碳正离子重排的过程。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元醇反应要经历重排过程呢?物质的存在与其自身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重排后得到的碳正离子越稳定,重排性越大。在碳正离子中,带正电荷的碳离子核外只有7个电子,是一个缺电子的基团,这样的离子不满足八隅体规则,稳定性很低,但是与其相连的烃基通过超共轭效应,对碳正离子具有供电子的能力(如甲基),从而降低其缺电子的性质,提高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结合供电子取代基的供电子能力与空间效应的影响考虑,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序为:叔碳正离子>仲碳正离子>伯碳正离子。实验事实表明:任何供电子的共轭效应,如p-π共轭和超共轭效应等,都能使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提高。丙醇重排后的碳正离子还是原来的伯碳正离子,稳定性没有提高,所以这样的碳正离子不会发生重排,2-甲基-1-丙醇和2,2-二甲基-4-甲基戊醇,初步形成的分别是伯碳正离子,仲碳正离子、经重排后分别生成了更稳定的叔碳正离子。

(二)pinacol重排

1.邻二醇重排机理本质。同样是含有羟基官能团的邻二醇,这两个官能团中的一个氧原子容易从溶液中获得一个质子,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一个叔碳正离子中间体,叔碳正离子重排后以更稳定的羰基正离子的形式存在,同时这样的羰基正离子容易脱去质子,最后得到重排产物。如下图所示:

2.邻二醇重排在反应中的应用。以2,3-二甲基-2,3-丁二醇为例,反应历程如下:

3.对比分析邻二醇在酸条件下的反应特征。比较顺-1,2-环己二醇和反-1,2-环己二醇重排反应。

反应后,顺式邻二醇得到相同碳原子数的环,而反式邻二醇得到的是减少一个碳原子的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后两个环的碳原子数不相同呢?仔细观察上面的反应机理,不难发现,反应结束后,迁移基团与离去基团处于反式共平面上,从Sn2的反应类型上解释,随着离去基团的离去,亲核试剂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因为背面进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间位阻效应,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环状邻二醇的碳碳单键是固定不动的,反式邻二醇的迁移基团要通过背面进攻,就必须先开环,这样互为顺反结构的邻二醇,具有不同的重排产物。而链状邻二醇的碳碳单键可以自由旋转,没有顺反结构的差异,因此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二、基团迁移能力探究

(一)基团迁移理论探究

上述两大碳正离子的重排反应,都是通过基团的迁移完成的,在碳正离子重排的反应中,迁移的基团是按怎样的顺序迁移,这是我们讨论碳正离子重排反应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以上例题的比较,不难发现,烷基的迁移顺序与其供电子的能力有关。我们已经知道,碳正离子核外只有7个电子,是一个缺电子的基团,具有一个空的p轨道,容易被亲核试剂进攻,我们可以把碳正离子重排的过程,看成是一次亲核反应的发生,这些迁移的基团就必须带有剩余的电子,才能够进攻带正电荷的碳,剩余电子越多,迁移性越高。即基团的供电子能力越强,迁移能力越强。从这一方面考虑,在重排反应中,能够迁移基团就不仅仅是烷基,而是一类可以进攻碳正离子的亲核分子。另一方面,断裂一个化学键是需要一定能量的,在空间位阻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同样会影响基团的迁移顺序,但是迁移基团的剩余电子性质依然是影响基团迁移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重排后生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比较,来判断反应中优先迁移的基团。

(二)重排反应中基团迁移顺序应用及分析

例:请写出ba1、ba2、ba3反应的机理。

ba1:3-甲基-3苯基-2-丁醇在硫酸条件下的反应机理。

解析:因为苯基的电子密度比甲基的高,所以在反应中优先迁移苯基。

ba2:3-甲基-2-丁醇在硫酸条件下的反应机理。

解析:3°C+的稳定性大于2°C+的稳定性,所以发生的是氢负离子的迁移。

ba3:解释反应机理。

解析:迁移的基团有烃基也有氢负离子,为得到稳定的环状产物,反应需要经过多种基团的多次迁移。

三、涉及碳正离子中间体的重排反应的特征

(一)涉及碳正离子中间体的重排反应的特征

上述两大类的重排反应有两大共性:一是首先通过一个亲电加成反应形成不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二是碳正离子通过类似亲核取代反应的过程,重排得到更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知道了这两个关键点,我们可以将碳正离子重排的机理运用在更多的反应上。

(二)涉及碳正离子中间体的重排反应的应用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机理。

bb1:写出反应的机理和产物。

解析:通过重氮化得到重氮正离子,重氮正离子容易离去一个氮分子,得到碳正离子中间体,苯基的迁移能力大于甲基,苯基迁移后,正离子最后脱氢得到相应的产物。

bb2:写出反应

的机理。

解析:这是一个烷氧基的重排,首先在反应物的一个氧上发生亲电加成得到正离子,烷氧基正离子离去一个甲醇分子,得到不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氢负离子迁移,甲氧基分散碳上的正电荷,异丙基把电子供给碳离子,使得这个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提高,溶液中的亲核试剂进攻这个正离子,最后脱氢得到产物。

bb3:写出反应

的机理。

第一种重排方式:

第二种重排方式:

解析:这是一个二烯酮酚的重排反应,反应中首先得到一个烯丙基碳正离子,具有二烯分子结构的离子,在共振中得到两种不同的共振离子,这两个离子按照反式共平面迁移的重排方式,经重排脱氢得到产物。

四、归纳

重排反应的反应过程可以归纳如下:反应首先生成一个不稳定的碳正离子,这个不稳定的碳正离子重排得到较稳定的碳正离子,最后稳定的碳正离子脱去一个质子或者是与溶液中的亲核试剂反应,得到相应的产物。所以,涉及碳正离子的反应的关键是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的问题,有时候为了得到最稳定的碳正离子,在重排反应中伴有多种基团的多次迁移,能够分散碳正离子上的正电荷的基团都可以使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提高。

【参考文献】

[1]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等.基础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小瑞.有机化学考研辅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郭书好,李毅群.有机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裴伟伟.有机化学核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荣国斌,苏克曼.大学有机化学基础[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H迈斯利克,H尼卡姆金,等.有机化学习题精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金圣才.有机化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2012JS013);广西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师政教学[2013]18号)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2

基于“三重表征”和“深度学习”理论,以鲁科版高中化学《化学2(必修)》“甲烷”教学为案例,探索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运用“三重表征”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进行高中有机化学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

三重表征;深度学习;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比较抽象,反应机理与反应呈现方式和无机化学不同,学生入门较难。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学习有机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对甲烷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性质;从甲烷的结构特点可以拓展到乙烷、丙烷、丁烷及其同分异构现象以及碳原子的成键方式的多样性,从结构的多样性初步认识种类繁多的有机物;从甲烷的取代反应认识有机反应的机理与特点。“甲烷”的学习过程及方法将对以后学习其他有机物起到“样板”的作用,相关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迁移。本文以鲁科版高中化学《化学2(必修)》“甲烷”教学为例,探索运用“三重表征”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进行高中有机化学的深度学习。

一、理论基础

(一)三重表征

表征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1]。化学在宏观层面上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同时也要深入微观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为了方便交流与研究,就有必要设计一套独特的、系统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过程等。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就形成了对物质及其变化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

宏观表征主要是指物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等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微观表征主要是指构成物质的相关微粒的结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微粒的运动、变化等微观知识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符号表征主要是指一系列具有特定含义英文或拉丁文字母组成的符号或图形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

化学学习就是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水平上认识、理解、记忆并应用化学知识,同时建立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化学学习的独特思维模式。

(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理论提出的新概念。学习科学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是研究教与学的跨学科领域(包括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将它融入原有的认知系统中,与认知系统中的其他知识进行联系,并将获得的知识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决策解决相关问题[2]。深度学习倡导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探索,强调理解与批判地学习,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与建构,并在学习、生活中实践、迁移应用与反思。

二、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案例剖析

(一)教学内容

此教学案例选取鲁科版高中化学《化学2(必修)》中第3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为教学内容,以“甲烷”为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录: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认识甲烷的空间结构,初步具有空间想象能力;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机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推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通过各种模型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通过动画演示,理解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机理;通过“三重表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宏观―微观―符号”的联系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甲烷的性质认识有机物的性质,培养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有机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升学习兴趣;体会有机物与生活、生产、社会环境及其他科技领域的广泛联系和相互作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主要板块

教学板块1:创设情境――宏观表征

教师活动:展示一套“西气东输工程竣工”的纪念邮票。邮票分别为“气源开发”和“管道建设”,两枚组合在一起,并用一条鲜明的红线标示4000多千米的管道走向,是当代中国的“能源动脉”。请问“西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你对该气体有哪些了解?

学生活动:回顾初中学习甲烷的相关物理性质及用途。

设计意图:以“西气东输”为素材创设情境,学生对甲烷可作为重要能源这一宏观表征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并回顾了甲烷的相关物理性质。

教学板块2:甲烷分子结构的探究――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甲烷含有C、H两种元素。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汇报实验方案:验纯后点燃甲烷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证明含有H元素;再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证明含有C元素。

教师活动:邀请一位学生共同完成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甲烷含有C、H两种元素。

教师活动:通过实验测出了甲烷分子中含C元素75%,含H元素25%。求甲烷的分子式。

学生活动:计算甲烷分子中n(C)∶n(H)=1∶4,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教师活动:甲烷分子中一个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如何形成化学键?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二者均不易得或失电子,一个碳原子最外层的四个电子。

以分别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即四个共价键。可表示为:

那么,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学生们用水果(橡皮泥)、牙签制作甲烷分子可能的空间构型。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甲烷分子可能的模型。

教师活动: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以上空间构型中正四面体型最稳定。我们把四个相同大小的气球绑在一起,发现四个气球分别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在外力的作用下四个气球间的夹角发生改变,但是取消外力作用后又恢复正四面体构型。

小结: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

甲烷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是在二维平面上书写的,四个碳氢共价键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它们对应于三维空间上正四面体结构,注意“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转换,做到写在平面,想在空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并观察宏观实验现象,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通过计算分析甲烷的分子式,并探究甲烷分子中C、H原子的成键方式以及分子的空间构型,并用结构简式、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实现了“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的转换,形成“三重表征”的有机结合。

教学板块3:甲烷的化学性质――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将甲烷气体分别通入盛有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盐酸、加入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三支试管中。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不褪色。

教师活动:通常情况下,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一般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发生反应,但是甲烷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演示实验:取一个100mL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体积比约为1∶4的甲烷和氯气,放在光亮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生成油状物;②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③倒立于水槽的量筒内液面上升。

教师活动:在光照过程中,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反应生成油状液体,气体总量减小,且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极易溶于水,量筒内压强减小,置于水槽中,液面上升。

教师活动:电脑动画模拟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

球棍模型演示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甲烷在光照的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多种含氯有机物和氯化氢,其反应方程式为:

在上述反应中,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代替。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3]。

设计意图:通过对宏观实验现象的分析,进而深入研究反应的微观机理,最后用化学符号表示出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表征”入手,用多种“微观表征”手段逐步深入理解,最后用“符号表征”来表达化学反应,使学生将“三重表征”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头脑中形成对该反应的“三重表征”的相互转化。

教学板块4:知识归纳总结――“三重表征”总结及概念建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知识,建构“三重表征”教学图,如图5所示。

图5甲烷的“三重表征”教学图

设计意图:通过“三重表征”对知识进行归纳,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联系与转化,能够在一定程度生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在头脑中更加有序合理地对知识进行组织和建构。

三、基于“三重表征”促进高中有机化学深度学习的思考

(一)丰富呈现方式促进深度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个体的智能存在差异,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智能结构,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倾向是不同。教师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智能强项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在运用“三重表征”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由于“符号表征”有固定的形式与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变更,但是“宏观表征”与“微观表征”可以选择不同的素材、呈现不同的方式以适应、发展不同学生的智能。

例如,在创设情境中对甲烷的用途进行“宏观表征”时,可以选择“西气东输”“可燃冰”“沼气”等素材为切入点,呈现时可以用图表、插图、视频等形式。再如,在对“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进行“微观表征”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机理的动画模拟视频,形成感性认识,接着教师提供球棍模型模拟反应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用球棍模型或水果(橡皮泥)模型来模拟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体会反应中旧键的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旧键断裂的位置等。

(二)强化微观表征促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等宏观表征进行系统地学习,并深入微观层面理解、分析、思考其内在原理,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与化学思维方法,在相似的问题情境中能“举一反三”,并把微观表征抽象为化学符号。微观表征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微观表征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学生对化学反应微观本质的认识,不是建立在微观表征基础上的符号表征便只是一些僵化生硬的符号,无法实现“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有机融合。

例如,在模拟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动画视频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混合体系中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种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直线型的代表氯气分子,正四面体型的代表甲烷分子;两种分子在无规则运动中发生碰撞,有些碰撞促使甲烷分子中的一个碳氢键以及氯气分子中的氯氯键发生断裂,其中一个氯原子取代了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生成一氯甲烷,被取代的氢原子与剩下的一个氯原子结合形成氯化氢分子;同样的机理,生成的一氯甲烷可以与氯气继续反应,逐步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以及氯化氢分子。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教师进行引导与讲解,让学生对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历程有了全面整体的认识,并把画面保存在记忆中。对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机理的深度理解,为以后学习其他有机反应的反应历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学生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三)运用多重联系促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关注知识的建构,强调知识的整合、迁移与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宏观现象获取有用的信息,深入微观层面深刻理解,并用固定的化学符号进行表征,方便交流。多重联系策略是指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某一化学知识的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具体化、形象化、可视化,并把二者精炼浓缩成抽象图形或化学符号,这些符号表征就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不是将它当作孤立的符号去机械记忆,从而实现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的多重联系[4]。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某些知识的三重表征联系起来,并且形成对这一化学知识的不同表征间的相互转化,以促进对这一化学知识结构的自主建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例如: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宏观表征: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现象。

微观表征:通过动画演示、球棍模型或水果(橡皮泥)模型模拟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机理。

符号表征: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

从宏观现象入手,透过一个特殊的“显微镜”――“微观表征”,放大甲烷分子与氯气分子,可以“看到”微观的反应过程。再把微观的反应过程通过符号抽象出来,形成了能表达反应过程,具有特殊意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应用多重联系策略,可以将化学知识统一于结构化、模式化的框架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与迁移,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模式。

(四)深入交流体验促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深度的交流与体验的学习,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缺乏对知识的建构、反思等思维过程。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走进课堂,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同伴、文本及自我的平等对话交流碰撞思维、批判反思,对所学的知识充分理解内化,提升学习品质,促进深度学习。

例如,在“探究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一个碳原子可以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甲烷分子可能的空间构型,并与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充分交流。在深入交流后,学习小组成员一起动手体验制作模型。学生经过头脑风暴后制作出的模型有三大类:平面正方型、正四面体型、不规则四面体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气球模型,体验正四面体型的空间构型最稳定。如果没有经过以上的交流体验,而是教师直接把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既容易忘记也不利于后续的学习。例如,在讨论甲烷的二氯代物有几种结构时,很多学生根据二氯甲烷的结构式有两种形式,而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如果学生对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型的空间构型理解透彻,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理解误区。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应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培养学生“宏观-微观-符号”三结合学习化学的科学学习观,有利于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王珏.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深度学习[J].教育技术导刊,2005(9).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3

[关键词]图像检索;用户研究;相关反馈;感兴趣区域;用户情感

1.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数字图像的数量快速增长,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图像以其内容丰富、表现直观等特点,已在国防军事、工业制造、医疗卫生、新闻媒体和大众娱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日益增大的图像数据库,图像无序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在庞大的图像数据库中快速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图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internet网中图像的检索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关键字为基础的检索;第二阶段是以图像内容为基础的检索。以关键字为基础的检索是基于文本的检索,由于图像内容复杂,不同个体理解不一致,难以用文字描述图像,并且对图像标注费时费力,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效果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20c90s开始出现基于内容图像检索(Content-BasedimageRetrieval,CBiR),借助于对图像从低层到高层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来描述其内容,并根据内容进行检索[2]。它是将图像表示为高维空间中的矢量,这些矢量是由从图像中提取的颜色、纹理、形状等底层特征组成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像检索的效果,但又出现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语义鸿沟:抽取出来的图像低层特征与人对图像的语义理解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用户仍然不能找到满意的图像。研究者发现将用户作为图像检索研究中的一个出发点能够很好的减少语义鸿沟现象。目前研究者提出多种方法,包括:(1)相关反馈法,其思想是通过人机交互,让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猜测用户的检索意图,并能自动地调整相似度量准则;(2)感兴趣区检测法,其思想是以分割后的区域的特征来描述图像,并以区域为单位来匹配图像,以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图像;(3)基于用户的情感出发,以用户情感为线索检索图像,其目标是以图像可能激发的人的主观体验(即情感语义特征,或者感性特征)为中间桥梁,实现用户检索需求与图像之间的匹配。

2.基于相关反馈

相关反馈法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检索过程有如下几个步骤:(1)提交初始检索,系统返回初始检索结果;(2)用户对排序前10(或前20)的结果评价是否和本次检索相关,相关称为正反馈样本,不相关称为负反馈样本;(3)系统根据用户提交的反馈对检索优化,将新的检索结果返回;(4)如果用户仍不满意,可重复反馈。

根据相关反馈算法所采用的检索模型把算法分为查询点移动、特征权重调整、基于概率模型、基于机器学习、基于聚类分析等方法。

(1)查询点移动:查询点移动算法是通过用户的反馈信息,改变数据库中每幅图像与查询图像之间的距离,使相似点靠近查询图像,不相似的点远离查询图像。

(2)特征权重调整:对图像不同的特征赋予不同的权值,系统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把用户认为与查询图像相似的特征赋予较大的权重而不相似的特征赋予较小的权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权重计算图像间的相似度。曹奎等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灰关联分析(GRa)的相关反馈技术,它使用GRa来描述“例子图像”与“相关图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更新查询向量和特征的权重,据此自动更新图像的相似度量和用户的查询需求。

(3)基于概率模型:把相关反馈看成是一个分类问题,大部分情况下考虑的是两类分类问题。以贝叶斯(Bayesian)理论等为基础,通过用户的反馈信息,估计每一幅图像与查询图像的相关概率,将高概率的图像检索出来,从而提高检索效率。张亮等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学习用户模型的贝叶斯概率检索方法。通过对历史反馈信息的长期学习,动态估算用户模型,从而预测目标图像的概率分布。

(4)基于机器学习:将交互过程看做一个训练过程,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逐步了解用户的具体查询目的,并建立图像特征与用户查询目的间对应的模型,根据该模型来进行新一轮的检索。常小红等从机器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RBFn的相关反馈算法。即在检索阶段用户对检索结果标记为相关图像、模糊相关图像和不相关图像,然后将这些反馈信息作为训练样本,动态地建立RBFn的结构,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用户得到满意的结果或失去耐心为止[8]。

(5)基于聚类分析:首先对特征空间进行聚类划分,形成不同的图像类,相关图像落在一类中或距离较近的类中,而不相关图像则落入距离较远的类中,然后计算每两个类之间的权重作为类间相似度的度量。通过调整类的大小和类间权重,进一步减小相似类间距,并使不相似的类远离。陈光鹏、杨育彬等在图像检索中引入蚁群算法的思想,来建立图像的语义网络,将用户反馈日志转化为图像的语义关联信息并存储在语义关联矩阵中。

(6)结合机器学习和聚类分析:有些学者将以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应用,如陈旭文等提出了一种综合用户反馈信息时空特性的用户反馈学习方法―时空特性支持向量机(SKSVm)方法。在学习中,时空特性支持向量机(SKSVm)根据用户反馈信息的空间特性,强化用户感兴趣的正例集合,弱化用户不感兴趣的负例集合,合理利用正负例子蕴涵的信息;同时在时间上考虑反馈信息的时间特性,强化最近的反馈信息,实现快速准确的跟踪用户的查询需求。

3.基于感兴趣区域

研究表明用户在观察图像的时候,最容易引起用户注意的部分往往是用户感兴趣的部分,也就是图像中最“与众不同”的部分,与周围其他部分相比更加显著的部分。于是产生感兴趣区检测法Roi(regionofinterest),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分割后的区域的特征来描述图像,选取用户最感兴趣的关键区域来描述图像,并以区域为单位来匹配图像。这种检索方法区分了区域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消除冗余信息,回避了精确分割的困难,并明显地降低图像处理的复杂度,提高运算速度。

基于感兴趣区域方法的关键是获得用户感兴趣区域,总结近年来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种方法:(1)人机交互;(2)自动化方法;(3)视点跟踪技术。

(1)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的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获取感兴趣区域的方法,它是基于各种算法将图像划分区域,由用户选择图像中的若干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如郝红卫等提出先由用户选择感兴趣区域,然后提取所选区域的多种特征,分别构造相应的分类器,最后通过对各分类器结果的集成得到检索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准确获取用户的查询意图,具有更高的查准率。金磊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感兴趣区域的图像检索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样例进行多分辨率树状分解,再由用户选择分解后的任意多个感兴趣的子图,提取子图的特征以进行相似性度量,并应用相关反馈以更好地捕获用户的检索意图。高和蓓等采用基于目标的图像分割的方法把图像分成几个目标区域,提取能表达该区域内容的特征向量并保存在特征库里,然后再通过与用户的交互,确定用户感兴趣的区域,把这些感兴趣区域投射剑目标区域上,继而用这些区域的若干特征来表示该区域内容,并从图像数据库中查询具有相应特征区域的图片反馈给用户。

(2)自动化方法

李丽君认为感兴趣区域是图像中显著的像素集合,这些像素称为显著点或兴趣点。基于显著点划分图像,更符合人眼的视觉感知特性,有助于用户理解图像,并且显著点能够有效地捕捉到图像的局部信息。李丽君提出的方法是利用最小差错概率准则,检测图像的显著点。显著点是显著度图的局部最大值,显著点通过将后面点送到峰值检测模块识别出来。

(3)视点跟踪技术

人眼注视运动传递了大量反映个体心理活动的信息。赵孟凯等提出了一种利用视点跟踪技术检测感兴趣区的方法,通过实时捕获人眼的注视点,客观地获得用户兴趣信息,根据注视点位置计算用户兴趣度,最终提取图像感兴趣区。这种方法在高分辨率及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同时满互自然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4.基于用户情感

目前的图像检索大多是基于低层物理特征的相似性匹配,对用户的爱好、情感等主观感性化因素考虑较少。感性信息处理通过让计算机能够模拟和识别用户的偏好、喜爱等主观信息,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基于此,出现了基于用户情感的图像检索。

基于用户情感的方法的基本原理:借鉴心理学中的“维量”思想,建立情感空间;同时,抽取图像的主色调、不变拒、颜色和灰度分布,这些较容易引起情感变化的特征作为图像的视觉特征,建立图像的特征空间;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图像的低层特征空间到用户的高层情感空间之间的映射,自动注释用户未曾评估的图像,实现了图像情感注释,在情感空间进行公共情感检索,快速获得用户情感信息。检索流程包括感性提问的接收和转化、检索匹配、检索结果的反馈、相关反馈。具体的基于情感的图像检索过程如下例所示:(1)用户提出带有情感色彩的检索要求,如检索“美丽的”的图片,检索子系统根据情感用户模型获取侯选图像显示给用户;(2)通过交互,系统记录用户的反馈信息;(3)采用合适的学习机制,动态调节用户情感模型,以使系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情感图像检索。

王胜惠等将可视化交互式遗传算法应用到情感图像检索中,提出了一种可视化交互式遗传算法(ViGa)模型,允许用户参加遗传搜索过程,用户可以通过对整个搜索过程加一个导向的信号,引导遗传过程朝用户的主观情感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加快收敛速度和减少用户疲劳,而且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出用户的主观情感,在更高程度上实现图像的感性搜索。

5.总结

纵观图像检索技术的发展,从基于文本的关键字检索发展到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图像检索领域的重大跨越。但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低层次的物理特征与用户高层次的语义需求之间出现严重的不匹配现象,进而发现在图像检索中考虑用户的因素,从用户的相关反馈、用户感兴趣区域、用户情感、用户图像检索中的交互行为等角度考虑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图像检索系统的检索结果。因此要提高图像检索的检索效果,用户研究是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马超,唐治德,.相关反馈技术在图像检索系统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81-84.

[2]张亮,周向东,张琪,施伯乐.图像检索中基于长期学习的动态用户模型[J].软件学报,2005,(2):233-238.

[3]常小红,张明,.基于RBFn的交互式图像检索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9):31-34.

[10]陈旭文,朱红丽.一种高效的图像检索方法[a]..[C].:,2007.

[4]官倩宁,田卉,覃团发,.基于Roi多特征和相关反馈的图像检索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8,(5):257-259+269.

[5]赵孟凯,张菁,卓力,沈兰荪,.基于视点跟踪的感兴趣区检测方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0,(1):50-55.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4

关键词:孔隙结构;渗透率;孔隙度;岩性系数;变异系数;压汞分形维数;退汞分形维数;退汞效率

中图分类号:te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3)02-0028-02

为了正确地认识油层岩心的物性,为了精确地描述油层岩心孔隙结构的特征,油藏工程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合理开发好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4]。

本文以东河11井岩心为例,企图从岩心常规物性和压、退汞毛管压力曲线两个方面,综合对比分析岩心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各特征参数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以便加深对油层岩心的宏观和微观的认识,使我们对油层岩心特征参数的了解更加深入一步。

本文用同一块岩样,从常规油层物性和压、退汞毛管压力曲线资料进行分析统计,这样对比性更合理、更可靠,因为资料来自同一块样品。

研究结果表明:油层岩心孔隙结构各特征参数均有各自的变化规律,而且相互之间也有较好的对应变化规律。以东河11井为例,它们岩性特征参数有较好的变化规律。一般来讲,随着孔、渗增加,岩心均质系数、压汞分形维数变大,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变小;退汞分形维数、退汞效率变小。

1油层岩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描述

油层岩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描述,从不同角度出发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方式。本文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以求得较全面地反映孔隙结构的特征。为了便于讨论,在此对所涉及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作一些简单的说明。

1.1常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油层物性最常用的参数是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它们分别反映了岩心孔隙的数量和允许流体如空气等通过岩心渗流的能力,两者均是评价油层岩心性质好坏最主要、最直观宏观的参数。

1.2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表征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表征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是一个反映岩心喉道半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微观参数。它有表示岩心均质程度和表示分形程度两类特征参数。

1.2.1表示岩心均质程度的特征参数

表示岩心均质程度有许多数学表示形式,从岩心喉道半径分布角度出发,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常用的,反映岩心均质程度的三个特征参数:均质系数、岩性系数和变异系数。

均质系数C是由喉道半径计算出来的平均喉道半径与岩心最大半径之比值,数值用小数表示。其数值越大,表示岩心越均质。

岩性系数F是实测渗透率与由喉道半径计算出来的渗透率之比值,反映了孔隙喉道的迂曲程度,数值用小数表示。其数值越小,表示岩心越均质。

变异系数DR是喉道半径的分选系数(它是反映喉道大小分布集中程度的参数,具有某一等级的喉道占绝对优势时,分选系数值小,表示喉道分选程度好)与平均半径之比,数值用小数表示。其数值越小,表示岩心越均质。

1.2.2表示岩心分形程度的特征参数[5-7]

表示岩心分形程度的特征参数是分形维数。压汞毛管压力曲线根据对应的欧氏维数有四种分形类型,本文从喉道半径所提供的渗透率贡献值分布频率来分析和研究岩心的分形特征。

具体求法是:以喉道半径R为测量尺度,以R2S测量对象,logR与logR2S有较好的直线关系,其分形维数D2数值范围在2~3之间(详细情况见参考文献7)。

1.3退汞毛管压力曲线表征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8-9]

退汞毛管压力曲线表征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是一个反映岩心孔隙半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微观参数。这里介绍两个特征参数:退汞效率和分形维数。

1.3.1退汞效率

退汞效率we定义为,在给定的压力范围内,从最大的注入压力降到0.01mpa时,从岩心内退出的水银体积占降压前注入的水银总体积的百分数,它反映了非润湿相毛管效应采收率。

本文在退汞毛管压力曲线研究中,做出了两个假定。一个假定是:在退汞曲线中也存在麻痹效应,即存在一个突变点。在两个测量点对应的饱和度值大于1%时,认为开始退汞,之前的汞饱和度为麻痹效应应当扣除,其数值为0.3~2%。另一个假定是:当砂岩岩心孔隙度小于15%,渗透率小于0.01μm2时,达到一定压力点后汞饱和度变化很小,在两个测量点对应的饱和度值小于0.5%时,认为退汞中止。本文的研究中,退汞量按此假定作了必要的修正(详细情况见参考文献9)。

1.3.2退汞分形维数

根据退汞毛管压力曲线资料求出退汞分形维数,具体的求法是:以退汞毛管压力为测量尺度,以对应的退汞饱和度分布频率为测量对象,求出退汞分形维数D0w。

2东河11井岩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统计

2.1研究对象的选择

2.1.1岩性的选择

东河油田为一巨型海相沉积油藏,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其特征是:岩石以石英颗粒为主,胶结物含量低(泥质为4%~6%,灰质为6%~7%);粒度细(平均中值均为0.15mm),杂质含量低(平均为6.3%),分选中等,颗粒以次圆为主;粘土矿物含量低(平均为3.93%),以高岭石为主(占82%);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岩心的这些物性使得压、退汞影响因素相对简单。而以前的研究表明[8}:蒙托石对退汞影响最大,高岭石影响最小。因此选用东河11井岩样。

2.1.2岩心渗透率级差的选择

随机选取东河11井5组不同渗透率级差的10块岩心,除了2块高渗透率岩心取自砾岩外,其余岩心均取自一至三岩性段。

2.2东河11井岩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统计

根据东河11井5组不同渗透率级差的10块岩心的压、退汞资料,整理出该井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数据,并列入表1中。东河11井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列入表2中,实际上表2中的资料数据是根据表1中的资料数据计算出来的。其中最关注的岩心渗透率与压汞分形维数、渗透率与退汞分形维数的相关性绘制于图1、图2中。

3东河11井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的分析

3.1渗透率与其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有良好的相关性

从表1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数据表中,非常明显地看出: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其它参数数值也同时非常有规律的变化(除极个别数据外),孔隙度有序的增加;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均依次变小,均质系数、压汞分形维数依次变大;退汞效率、退汞分形维数亦是依次变小(渗透率低于0.0033μm2的组别与渗透率高于0.0033μm2的组别的规律性略有变差)。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孔隙结构特征的客观存在,说明孔隙结构参数变化有其内在规律性。

3.2渗透率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要好于孔隙度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

从表2中看出:渗透率与其它参数(除均质系数、变异系数之外),基本上良好相关,而孔隙度与其它参数(除退汞分形维数之外)基本不相关,说明渗透率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要好于孔隙度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原因是渗透率反映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而孔隙度主要反映孔隙的数量。

3.3渗透率与分形维数的相关性优于渗透率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10]

从表2中还看出:渗透率与分形维数的相关性优于渗透率与反映压汞均质程度的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和岩性系数等的相关性。渗透率与压汞分形维数的相关系数r为0.8305,与退汞分形维数的相关系数r为0.9902,均高于置性度在α为0.01水平时所需的相关系数r0.765,看出其相关性良好,详见图1、图2。而渗透率与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岩性系数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918、0.2592、0.7277,均低于置性度在α为0.01水平时所需的相关系数r0.765,看出其相关性分别为不相关、不相关、基本相关,与前者良好的相关性有明显地区别。这充分反映出,常规表示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均质程度的系数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均不十分理想。因为均质系数受最大喉道半径的影响,岩性系数受实测渗透率值精确度的影响,所以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在个别情况下,其精确度要受到一些影响,而出现一些异常情况。而分形维数只是从实测点直接求取其关系直线的斜率,看来受其它参数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渗透率与分形维数相关性较好,所以用分形维数来作为表示岩心均质程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会更好一些,会更优于其它表示均质程度的参数如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岩性系数等,这样对于合理评价岩心的均质程度更为精确一些。

3.4压汞分形维数与退汞特征参数的相关性良好

压汞和退汞有一定对应相关性。压汞分形维数与退汞效率相关系数为0.8594,与退汞分形维数相关系数为0.7884,其相关系数均高于置信度在α为0.01水平时所需的相关系数r0.765,为良好相关性。

3.5退汞本身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也良好

退汞效率与退汞分形维数的相关系数r为0.9026,高于置信度在α为0.01水平时所需的相关系数r0.765,为良好相关性。

4结论

⑴渗透率与其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有良好的相关性,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其它参数数值随之非常有序的、有规律的变化,如孔隙度增加,压汞均质程度变好(均质系数、压汞分形维数变大;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变小),退汞特征参数变小(退汞效率、退汞分形维数变小)。

⑵渗透率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好于孔隙度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因为渗透率反映了岩心喉道及其分布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孔隙度反映的是孔隙数量。

⑶渗透率与压汞、退汞分形维数的相关性好于渗透率与其它反映压汞孔隙结构均质程度的均质系数、变异形式和岩性系数的相关性。用分形维数来作为表示岩心均质程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会更好一些,这样对于合理评价岩心的均质程度更为精确一些。

⑷由于东河油田为海相沉积,所选择的岩心胶结物含量低,其中粘土矿物含量也低,压、退汞影响因素相对简单,并且为在同一块岩心上取得不同的参数,所以对比性较强。总的结论是岩心孔隙结构的常规物性参数与压、退汞特征参数有明显地内在关系,常规物性参数与压、退汞特征参数,尤其是与压、退汞分形维数相关密切,其变化是非常有规律性的。

参考文献:

[1]罗蛰潭,王允诚.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1-23,124-129.

[2]李克文,秦同洛.分维几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17(5):109-114.

[3]沈平平.油水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理论和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8-26;75-85.

[4]唐玮,唐仁骐,白喜俊.分形理论在油层物理学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8:29(1):93-96.

[5]冉启全,周南翔.油气储集层孔隙表面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2,14(4):28-33.

[6]Shenpingping,LiKewen.anewmethodfordeterminingthefractaldimensionsofporestructuresanditsapplication[C].presentedatthe10thoffshoreSoutheastasiaConferenceandexhibition,paperno.oSea-94092,Singapore,December,1994.

[7]唐红瑛,唐仁骐.砂岩岩心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的探讨[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4:34(增刊):69-75.

[8]唐仁,曾玉华.岩石退汞效率几个影响因素的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1994:16(1):84-93.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5

一般情况下,对于晶界工程进行形变热处理工艺的途径主要有变形、退火,而对于工艺系数的控制需要对多晶体金属材料的变形量、退火时间和退火温度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为了能够使金属材料的晶粒更加得到细化,可以采用对金属材料进行轧制等变形工艺进行加工,采取这一变形工艺还能够促使在接下来的退火过程殊晶界的产生。如表1所示,就是在晶界工程中采取的形变热处理工艺的总结表格。1.反复再结晶。反复再结晶指的是对金属材料采取20%~30%的形变工艺以及使用再结晶退火工艺,同时对其形变和再结晶退火过程进行反复多次,其中,再结晶退火的时间要控制在20min以内。2.单步再结晶。单步再结晶就是指对金属材料采取50%~70%的中等变形工艺之后再使其处于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短时退火,一般来说短时退火的时间在1~2min内。3.反复应变退火。反复应变退火指的是对金属材料采取2%~6%的微小变形之后再让其置于较高温度下进行短时退火的工艺,也可以是当金属材料进行微小变形之后使其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长时间的退火工艺。其中,高温下的短时退火时间要求控制在几分钟之内,而低温下的长时间退火则要求有1~20h,并且退火处理的过程要求要进行反复多次。由于反复应变退火产生的变形量比较小,而在退火的过程中却很难再对金属材料的再结晶提供所需的驱动力,这样一来就无法使金属材料出现再结晶的情况,因此可以说,此工艺实际上是属于一个回复、重复、反复的过程。4.单步应变退火。单步应变退火指的是对金属材料进行6%~8%的较小变形或者是充分利用金属材料中所剩余的应变力作为进行退火工艺的一个驱动力,将其置于低温下进行长达数十小时的退火过程。通过采用以上几种工艺都能够使晶界的移动性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有助于特殊晶界的产生,并且最后使金属材料的性能得以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由于受到不同变形量所具有的形变以及之后热处理工艺之间的不同的影响,要想更好地使晶界工程得以实现,最好的途径就是对以上几种工艺进行综合性的复合运用。

二、晶界特征分布的优化工艺

(一)晶界特征分布的优化工艺判断。对于金属材料是否已经完成了晶界特征分布的优化,若是单凭低ΣCSL晶界所具有的比例来判断是不够科学和不具充分性的。这是由于在特殊晶界中,其所具有的较高比例会因为对一般较大角度的晶界网络无法进行阻断的时候,那么金属材料的晶界特征分布优化就无法达到效果,就无法对晶界所具有的开裂、腐蚀等性能进行提高,同时,对于特殊晶界来说,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将其的特殊性能进行表现。因此,这就要求对特殊晶界的比例、网络结构和特性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才能够对晶界特征分布优化工艺的效果进行科学合理全面性的准确判断。

(二)晶界特征分布的优化工艺研究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材料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晶界的结构和行为也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从中获得了有关于晶界结构和晶界特征的重要数据信息。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多晶体金属材料性能的应用大都局限于细化晶粒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科学研究者提出了晶界特征分布这个概念,同时提出的概念还有“晶界设计”。经过了科学研究人员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和研究,在铝合金、奥氏体不锈钢、镍基合金、铜合金等各种金属材料中所采取的晶界特征分布优化工艺都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

三、结语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6

关键词:人类认知;产品识别;模糊识别;认知共性

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78-02

目前,众多学者从企业文化、企业产品设计、认知方法、产品设计形态学、企业产品族设计Dna等多角度探讨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的方法和规律,这些研究较多的集中在造型设计和设计理论上,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造成人在认知产品和识别企业品牌过程中达到认知共识的物质条件的研究却不多见。

本文从与产品形态设计有关的认知心理学出发,针对人对产品的认知规律进行初步研究,试图寻找造成产品品牌认知达成共识的条件,以及人对于产品认知达到趋同性的物质条件,以期为企业树立强化企业品牌形象提供现实有效的方法借鉴。

一、人类的认知

(一)认知趋同性

认知心理学把人类的认知过程看成是一个系统,包括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认知策略系统、知识经验系统和监控系统。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认知之前具备一定的经验;二是事物必须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三是有能连接经验和事物信息的联想活动。

人类在对事物做出认知判断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知识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取可以是接收者被动接收的信息,也可以是接收者主动接受的信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接收信息,把这些符号存储于信息库中,在认知系统中通过逻辑关联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对事物的判断。当同类符号反复出现并被接收后,人类对这类符号便形成固定的判断,固定认知也就形成;同理,当同类事物传递的信息出现混乱,符号排列方式影响人的认知判断,固定认知的形成受到阻碍,认知混乱的现象便会出现。很明显,从认知特性出发,使人类认知达到趋同性的基本条件就是,首先,形成固定的知识环境;其次,符号传递的相同性或者相似性;再次,信息传递的持久性。就于企业产品设计与企业品牌塑造而言,企业在建立自身品牌时,首先就是要为客户建立一定的品牌认知环境,包括企业文化环境,产品终端环境以及购买环境,在这个认知环境中,要保持有效信息传递的持久性和一致性,保证用户在购买过程中和购买产品使用后都能够感觉到一致的品牌信息;其次,企业在设计产品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企业品牌符号传递的一致性。包括文化符号的一致,也包括产品设计的继承性。这样,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才能对企业形成固定认知,建立用户对企业的忠诚度,最终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认知模糊性

人类的认知具有模糊性。在对达到共性“好的物体”的判定程度往往存在着差异,并且具有模糊性,大家对“好”达成共识后,会有“比较好、很好、一般好,不是很好”这样认知程度上的区别,在研究设计中的元素时,也会存在“比较接近”、“不是太像”这样的区间模糊问题。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试验特别受到重视。这里运用反应时试验来对人类识别企业产品过程中的模糊区间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C=0、m=100、Y=100、K=0的大红为例,调整m、Y的数值,每组数值递降10%,由于专业设计师和普通消费者对于品牌元素的识别判断会存在差异,所以选择5个设计师和5个普通消费者共10个被试做出“是、可能是、可能不是、不是”大红的判断,分别做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的判断。对其“反应时”做记录。

首先,选择单一色块m=100、Y=100测得简单的反应时Rt1,其次,选择被选色域的对角色作为第二个色值即m=100、Y=100与m=60、Y=60两种色做复杂反应时Rt2的测试,然后用Rt2-Rt1所得“辨别时间”,作为对该色块的判断的反应时间。结果发现,在m=100、Y=100到m=60、Y=60之间,被试做出“是”到“可能不是”的判断时长随着m、Y值得递减而增加,做出“可能不是”的判断所用的反应时更长。随着m、Y值得进一步降低,被试选择“不是”的人数增多直到全部人员都选择“不是”,反应时也随之缩短。被试在对大红做出判断过程中,对m=70、Y=70判断为“可能是”的人数为4人,反应时也较长;而对于m=90、Y=90全部被试判断为“是”;m=80、Y=80有6人判断为“是”。由此可见,用户在对物体认知过程中,会把其相邻或相近的物体判断成“同一种物体”,或模糊判断为“可能是这个物体”,认知存在一定的模糊区间。

正是由于这种模糊性,给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发挥空间,设计师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设计能够使用户达成共识的产品,在这一空间中,设计元素相似性越多,企业产品的识别性就越强,品牌认知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就越多。所以,对于认知区间的研究也是研究企业产品家族、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人类这种天生的本性,也是品牌认知达成共识的一个基本条件。

二、产品识别

(一)识别的基础

产品认知是指产品通过感觉器官的刺激,转变成为产品使用的经验或记忆,是一系列接受、解释加工、反应的过程。产品的识别,就是识别产品的一系列特征符号,这些特征符号被归类为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显性特征象征产品的指示功能,就是产品直观可以看到的外在视觉特征,隐性特征对应产品的象征功能,表现产品更深层次的意义,传达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

人们对于产品的识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设计师对特定的视觉符号在某类产品中简单的重复,显性视觉特征被消费者反复感知,人们便会判断这类特征为“共有特征”,“共有特征”越多产品的识别性也就越强,把这些带有共性的特征运用到企业长期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家族气质的系列产品就会形成,这些产品具有共同的设计Dna,用户便会对这一类产品产生固定的品牌认知,从而形成规定的企业品牌形象。隐性特征正是保证品牌形象的稳固剂,在用户选择产品后隐性特征通过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把企业的品质和理念传达给使用者,渗透到使用者的生活中,从而从保证了用户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所以,用户对显性特征长期的重复经验以及隐性特征高品质的长久不变是影响用户对于产品识别达到趋同性的又一个基本条件。

(二)识别性的产生

产品识别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影响产品识别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产品本身的特征,包括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外部特征从造型论和形态构成学角度来说,包括形状、色彩、材质、结构等一系列直接可视可感的特征;而内部特征则是产品隐性的识别因素,包括企业文化、产品服务、使用体验、产品环境等,这些可以称之为产品的气质特征。从设计的角度上看,外部特征能够更加直接的影响人们对于产品的选择和识别。

人们在识别一个物体的过程中,对各种不同的物体加以区分,产品的外部特征展现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直接吸引人们的注意,将人们已经接受的产品特征不断的重复,用在新产品的开发上,相似或相近的特征越多,产品的识别性就越高,简单合理的重复产品的外部特征是延续产品设计Dna的有效策略。如:宝马车,它的家族式虎头虎脑的前脸设计,从三系到七系,从X1到X6,他们都带着张识别度超高的俊脸,就算没有中间的BmwLoGo也能够分辨出这是宝马的血统,“传承经典”在宝马车的设计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内部特征的识别更加具有间接性和稳定性。品牌内涵通过内部特征展现出来,体现的是一种企业文化,用户只有在体验产品过程中才能够很好的感受到这些特征,内部特征更能够强化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忠诚度。

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是认知趋同性的载体,产品可识别性通过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展现出来,这两类特征中包括具体的细节特征,某个企业的产品共有的设计细节特征越多,它的识别性也就越强,品牌内涵就越明显,家族系列产品的设计Dna就逐渐形成。经过对人们使用产品的调查和卖场调研,形状、色彩、材质、结构、文化、使用,被人们认为是最直接的产品识别特征传达元素。这些细节特征便是产品识别的直接具体条件,也是产品认知达到趋同性的研究方面。

三、结语

人类的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产品认知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本文首先从人的角度——人类认知特性出发,对认知趋同性和认知模糊性进行研究,尝试寻找人类认知达到趋同性的基本条件和品牌认知达成共识的基础条件。其次,从产品的角度——产品识别特性出发,通过对产品识别的基础和产品识别性的产生等方面的研究,论述了影响用户对于产品识别达到趋同性的基本条件。企业品牌的塑造与企业产品设计息息相关,企业产品设计的家族气质,是在长期的品牌研发过程中形成的,从认知基础上寻找造成品牌认知达成共识的条件,以及人对于产品认知达到趋同性的物质条件,能够帮助企业在长期的产品研发过程中塑造有利的品牌形象,最终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要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更生,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陈洁.产品语义与消费者认知心理[D].上海:东华大学,2005.

[3]申泽,张斌.基于模糊理论的产品设计Dna分析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6):74-78.

[4]孔敏璇.基于语义学的产品识别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5]叶萌.看脸辩车身——解析各品牌经典家族式前脸[eB/oL].http:///20120919/696476.shtml,

2012-09-19.

作者简介: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7

关键词刻板印象,范畴。样例。心理表征。

分类号B849

1 问题提出

近二十年来,认知理论对刻板印象的研究显得尤为活跃和卓有成效。从认知角度出发。刻板印象被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该定义主张刻板印象是联结某个社会群体与一系列品质及行为特征抽象的知识结构。基于此观点。社会认知理论更加关注刻板印象这种认知结构的本质以及该结构如何影响群体与群体成员的信息加工机制嘲。研究者们遵循此路线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对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储存形式即表征单元进行了探索。初步提出了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表征模型,即抽象范畴模型、样例模型和混合模型。

抽象范畴模型认为,刻板印象是关于社会群体抽象的、概括化的观念,而人们对群体成员个人或样例知识的作用则不太重视,即刻板印象在记忆中是以抽象范畴的形式来表征的。而Smith和Zarate提出了与抽象范畴模型不同的观点,即样例模型。该模型认为,刻板印象这样的心理类别是由一套样例构成的。对新例子的分类是根据它与这些贮存样例的相似性做出的。刻板印象是作为凝聚的样例实现了概括化,而不是作为抽象知识贮存的。

抽象范畴模型和样例模型都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因而有研究者采取折衷的态度,主张一个有效而合理的判断过程,包括诸如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范畴以及具体的群体样例。对于这样的混合模型,同样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澄清以样例为基础的加工或抽象范畴为基础的加工的条件。纵观已有研究发现,未能对刻板印象所涉及的抽象范畴与具体样例在实验中予以分离。因此,对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表征单元未能做出恰当的解释。

本研究从较为常见且比较稳定的性别刻板印象人手,对刻板印象所涉及的抽象范畴与具体样例进行比较清晰的界定。抽象范畴根据其概括水平分为上位范畴和基础范畴,上位范畴较之基础范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具体样例根据其与群体的关系分为典型样例、非典型样例和反例,典型样例与群体特征完全相似,非典型样例与群体特征部分相似,反例则与群体特征完全相反。操纵抽象范畴(上位范畴、基础范畴)、样例(典型样例、非典型样例与反例)与性别刻板特征词进行匹配。应用反应时指标来回答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表征单元。

2 方法

2.1 预备实验

2.1.1 特征词来源

要求某大学52名大学生尽可能多的写出描述男性心理与行为、女性心理与行为的特征词及其反义词。分析发现,男性特征词与攻击性有关,如好斗、勇敢等;女性特征词与非攻击性有关,如温柔、谨慎等。选出男性特征词和女性特征词各10个。分别命名为攻击性特征词和非攻击性特征词。在此基础上,参照倪文杰、李本刚等主编的《最佳男性描写辞典》对男性特征词进行补充,相应地增加女性特征词。最后,形成攻击性特征词和非攻击性特征词各12个。攻击性特征词:冲动、好斗、野蛮、攻击、勇敢、冒险、敌意、果断、鲁莽、挑战、凶狠和狂怒;非攻击性特征词:温柔、谨慎、冷静、体贴、贤惠、忍耐、善良、逃避、文静、亲和、柔弱和细心。根据这些词得出男性具有攻击性,女性具有非攻击性的刻板印象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

2.1.2 表情图片来源

随机选取某大学在校学生40名,要求他们对电脑屏幕所呈现的90张面部表情图片的攻击性、性别典型性进行5等级评价并作纸笔回答。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图片的攻击性(m=3.07,$D=0.48)显著大于女性图片的攻击性(m=2.43,SD=0.45)。选出男性在攻击性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图片各10张,高攻击性(m=3.77,SD=0.33)和低攻击性(m=2.51,SD=0.18);选出女性在攻击性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图片各10张,高攻击性(m=3.03,SD=0.38)和低攻击性(m=1.90,SD=0.11)。因此,构成了既具有攻击性又具有非攻击性的男女图片各10张,共40张图片。对40张图片进行性别典型性分析发现,男性高攻击性图片的性别典型性显著大于低攻击性图片。女性高攻击性图片的性别典型性显著小于低攻击性图片。图片的攻击性水平也反映了性别的典型性,即高攻击性男性为典型男性,低攻击性男性为非典型男性,高攻击性女性为非典型女性,低攻击女性为典型女性。

2.2 正式实验

2.2.1 被试

24名有偿被试(12男、12女)均来自某大学在校学生,身体健康,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平均年龄为20.6岁。

2.2.2 实验材料

通过预实验获得实验材料:男性特征词与女性特征词各12个;男性典型、非典型,女性典型、非典型图片各10张;抽象范畴分为上位范畴(男、女)和基础范畴(男性典型职业为拳击手、女性典型职业为护士);具体样例分为典型样例(男性为泰森、女性为南丁格尔)、非典型样例(男性为Bob、女性为Linda)和反例(男性为唐僧、女性为花木兰)。

对刻板印象抽象范畴与具体样例的操纵均经过与被试的访谈,被试的回答符合研究的假设和操纵要求。

2.2.3 实验程序

应用e-prime软件进行编程,采用实验室启动效应――迅速判断的实验范式,记录被试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练习任务。指导语为:在本实验中。您将在注视点“+”消失后看到各种人物标签或表情图片,如有男性、护士、Bob和花木兰等。紧接着呈现特征词,请您注意注视点“+”。您的任务是在特征词出现后迅速判断其是否与前面的人物标签或表情图片相一致。如果一致请按“Yes”键,冲突请按“no”键,在2000ms内未做出反应则按错误对待。被试练习10次以后,进入正式实验。

正式实验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人物标签与特征词的判断任务。其次是人物表情图片与特征词的判断任务,指导语同练习阶段。第一部分,通过电脑屏幕向被试呈现上位范畴(男性、女性)、基础范畴(拳击手、护士)、典型样例(泰森、南丁格尔)、非典型样例(Bob、Linda)和反例(唐僧、花木兰)标签,呈现时间为500ms;然后迅速呈现攻击性特征词、非攻击性特征词各60次,每一特征词呈现时间为2000ms,合计呈现120次。第二部分将人物标签换为人物图片。向被试呈现不同性别的高攻击或低攻击的人物表情图片40张。合计

让被试做出80次判断,其余同第一部分实验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物标签启动的结果

鉴于本研究目的和假设,主要分析抽象范畴两个水平与具体样例三个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对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

从反应时可以得出启动因素效应显著,F(4.115)=11.447,p

分析启动刻板印象在后继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即抽象范畴、具体样例与后面特征词一致、冲突两种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及正确率。

对上位范畴、基础范畴与特征词一致、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及正确率分别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被试在上位范畴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小于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t=3.155,p

对典型样例、非典型样例、反例与特征词一致、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及正确率分别进行差异检验发现,被试在典型样例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小于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t=3.441,p0.05),一致条件下正确率显著大于冲突条件(t=2.541,p

3.2 人物表情图片启动的结果

典型男性、非典型男性、典型女性和非典型女性四种人物图片启动条件下被试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进行统计分析。

从反应时可以得出启动因素效应显著,F(3,92)4.684,p

对男性典型、男性非典型、女性典型、女性非典型图片与特征词一致、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及正确率分别进行差异检验。

结果发现,被试在男性典型图片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小于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t=3.955,p

4 讨论

4.1 人物标签启动的结果

启动抽象范畴、具体样例各水平下的反应时表明,被试对典型样例的反应时最短,小于基础范畴且显著小于上位范畴,说明典型样例在刻板印象中具有被优先提取的加工机制,因而推论刻板印象在记忆中是以典型样例的形式来表征。同时。考虑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以及在范畴水平上所具有的亚类型,可以看出针对个体而言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并不一定均具有典型样例,或许是一个群体基础范畴的印象。分析非典型样例、反例与上位范畴、基础范畴之间的具体关系可以看出。被试对非典型样例的反应时居于基础范畴与上位范畴之间,但与二者的差异均不显著。加之上位范畴显著大于基础范畴和反例的反应时最长,可以得出结论,在没有典型样例的条件下,刻板印象是按基础范畴、非典型样例以及上位范畴的等级顺利进行表征的。同时,对正确率进行分析,即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是否与刻板印象相一致,如果一致即正确,冲突即错误。结果发现,被试的反应正确率从大至小依次为基础范畴、典型样例、上位范畴、非典型样例和反例。被试对典型样例反应的正确率与上位范畴、基础范畴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被试对非典型样例反应的正确率显著小于上位范畴和基础范畴。正确率的结果也基本证实刻板印象典型样例优先表征理论。如果记忆中不存在典型样例,则是以范畴的形式来表征。总之,从人物标签启动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中得出了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表征单元是以典型样例优先的表征模型,如果记忆中不存在典型样例,则以抽象范畴来表征。同时。也可以推论出,典型样例与抽象范畴在刻板印象中是独立表征的,二者遵循自我中断的系列加工方式。

启动刻板印象抽象范畴、具体样例与特征词一致与冲突两种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分析表明,在上位范畴、基础范畴和典型样例启动时,被试对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均显著小于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说明刻板印象上位范畴、基础范畴和典型样例对后继信息的加工具有同化效应;在非典型样例启动时,被试在一致条件下与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非典型样例在后继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应该视具体的情景而定;在反例启动时,被试对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说明反例在后继信息加工中具有对比效应。同时,对被试在前后一致与冲突条件下反应的正确率也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被试在上位范畴、基础范畴、典型样例、非典型样例启动时对一致判断的正确率均显著大于对冲突判断的正确率:被试在反例启动时对一致判断的正确率显著小于对冲突判断的正确率,也证实了启动刻板印象上位范畴、基础范畴、典型样例对后继信息的加工具有同化效应,启动刻板印象反例对后继信息的加工具有对比效应。

4.2 人物图片启动的结果

本实验结果发现,在性别范畴的内部,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典型样例的反应时均显著小于非典型样例,典型样例的正确率均显著大于非典型样例。因此,刻板印象的典型样例较之非典型样例更容易被激活,推论出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表征单元遵循典型样例优先的理论模型。根据男性典型、男性非典型、女性典型和女性非典型图片启动时被试对特征词进行是否一致的判断,对前后一致与冲突两种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男性图片还是女性图片,无论是典型样例还是非典型样例。在一致条件下被时的反应时均显著小于冲突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在一致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正确率均显著大于冲突条件下被试反应的正确率。因此。刻板印象典型样例和非典型样例在后继信息加工中均表现出了同化效应。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8

研究笔迹与个性的关系对进一步认识个性形成的规律,揭示个性特征的本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职业的选择、人才的甄选、案情的侦破、疾病的预测等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苏州市实验小学、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十五中学、苏州商校、苏州大学等部分学生(男1053人、女844人)以及××部队士兵(199人)和超常生(57人),共计2153人进行了团体测试。汉字笔迹测量法可分为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标准状态自选书写动作法及自由状态书写法三种。本文采用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①采用统一的标准规格400个方格稿纸(规格为40克书写方格稿纸);②每张纸下塾有5张空白纸(规格为57克白道令纸),并用回形针固定;③统一规定用园珠笔;④按统一规范的指导语组织测试;⑤按规定的文字抄写。笔迹测量指标有:书写形式、书写速度、书定压力、书写稳定性、字位置、字斜度、字端匀、字独特性等(具体测量标准,另有规定说明)。80—8神经类型量表法测量指标有:1、2、3表总阅符号数、联合测验平均得分值和神经类型。上述两项测验的全部原始数据,均由计算机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笔迹指标测量与分析

2.1.1 字高度、宽度及其比值

统计数据表明,书写字的高度与年龄、性别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其规律是7—8岁年龄组字的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10—12岁年龄组又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13岁以后字的高度又有增高的趋势,直到成人达到相对稳定值。书写字的宽度7—8岁年龄组显著宽于其他年龄组,其余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基本变化规律与字的高度类同。字的高/宽的比值,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女之间比较,字的高度、宽度,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

2.1.2 笔迹心理特征分析

笔迹心理特征是指从个体书写动作特点和规律所反映出的心理活动特征。书写形式是反映个体思维、行为方式特征的指标;书写速度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速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活动效率和灵活性特征;书写压力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强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行为的能量水平特征;书写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及情感倾向性的指标。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笔迹心理特征各指标测量统计结果,有如下规律(见表1):

第一,年龄越小、笔迹心理特征表现为以直笔划、重笔划、光边占比例越高,而曲笔划、快笔划、轻笔划、毛边占的比例越低。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个性形成发展的社会化过程中,笔迹心理特征也随之发生分化。即有相当部分个体的笔迹形式,由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直笔划,逐渐分化发展,形成直笔与曲笔之间的中间过渡形式,部分个体发展为典型的曲笔形式。测量资料表明,特别是在14岁年龄阶段这种变化来得迅速而明显。当然,还有部分个体始终保持为典型的直笔形式。在笔迹边缘特征中,年龄越小其毛边占的比例很低,而到13、14岁年龄阶段,毛边笔划占的比例迅速提高。在书写速度特征指标中,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写速度随之提高,一般在14、15岁年龄阶段接近或达到峰值,日后处于相对稳定,然后,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一般是在25岁左右)其书写速度将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根据上述笔迹心理特征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加速成熟期在13—15岁年龄阶段。

第三,不同群体的笔迹心理特征相比较,表现为一般人群以直笔和直曲之间、重笔和轻重之间、中速、光边占的比例高;小学生以直笔、重笔、中速和慢速、光边占绝对优势;大学生则以曲笔和直曲之间、快速和中速、重笔和轻重之间、毛边和光毛之间占的比例很高;中学生的笔迹心理特征介于小学生与大学生之间。而超常学生以曲笔、快笔、毛边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2.1.3 笔迹形态特征分析

统计表明,不同群体在字体型、字端匀和独特性等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

字体型指标,大字型以小学生和一般人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的低;小字型是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大学和一般人。字端匀指标,小学生字端匀所占比例为82.47%(年龄越小字端匀占的比例越高),这个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而字不匀,以一般人群体占的比例最高(占47.42%),中学生、大学生、超常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字独特性指标,以大学生和超常生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小学生群体占的比例极低。

上述资料说明,笔迹形态特征的形成与人的人性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小学生的笔迹属于模仿笔迹,年龄越小其模仿程度越大。所以,小学生的笔迹表现出字体大、字端正匀称,几乎是一个模子铸成,完全没有独自的风格和特色,小学生的笔迹形态特征并不是他自身的独立特征。中学生的笔迹形态开始分化,表现为字体变小,字不匀、潦草的比例在显著增加,字独特性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学生和成人的笔迹形态特征表现为字体适中、字书写的多样性和字运笔的独特性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反映出他们自身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2 笔迹与神经类型的关系

众所周知,神经系统类型是个性心理的生理基础,故神经系统类型与个体所进行的任何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较密切的内在关系〔2〕。

表1 不同年龄的笔迹心理特征的比较(%) 形式

速度

压力

年龄 n 直笔 中间 曲笔 快笔 中间 慢笔 重笔 中间

7岁 14495.14 4.86 0.00 23.6346.5129.8689.18 9.43

8岁 19493.30 5.67 1.03 22.1656.1921.6576.3921.78

9岁 11870.34 28.810.85 24.5849.1526.2755.9337.29

10岁 11957.14 40.342.52 25.2154.6220.1754.6241.18

11岁 17358.96 38.152.89 23.1253.7623.1268.7928.90

12岁 10569.52 25.724.76 25.7149.5324.7668.5720.95

13岁 27061.48 32.595.93 24.4449.6325.9367.4121.48

14岁 22463.84 21.8714.2926.7948.2125.0051.7943.75

15岁 11955.46 24.3720.1729.4147.0523.5356.3034.46

16岁 18447.83 30.4321.7426.0944.5620.3547.2842.94

17岁 19933.17 51.2515.5825.1348.2426.6345.1341.75

18-2224723.48 55.0621.4642.1145.7412.1556.2829.55

*** ******

** ******

X[,2]值 378.32230.69157.3135.3710.1928.18199.61103.65

年龄 轻笔 毛边 中间 光边

7岁

1.39 1.39 12.15 86.11

8岁

1.83 2.58 17.52 79.90

9岁

6.78 6.78 44.07 49.15

10岁 4.20 11.76 47.90 40.34

11岁 2.31 13.87 42.20 43.93

12岁 10.4814.29 42.20 42.86

13岁 11.11 30.3732.59 37.04

14岁 4.46 42.86 12.50 44.64

15岁 9.24 35.29 11.77 52.94

16岁 9.78 38.59 6.25 54.89

17岁 13.1240.70 13.67 45.63

18-22岁14.1740.08 14.58 35.34

  *** ***

*** ***

59.78262.18 226.76179.04

 

笔迹测量与80—8神经类型测量统计资料表明(见表2),直笔划以神经类型为谨慎型、稳定型和安静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曲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含亚兴奋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快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慢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重笔划以强型(最佳型、灵活型、稳定型、安静型、兴奋型、易扰型等)占的比例显著的高;轻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毛边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强中间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光边笔划以谨慎型、稳定型、安静型占的比例较高。

本文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笔迹形式)和活动节奏、效率(书写速度)以及行为活动的强度(书写压力)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反映情感倾向性、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与神经类型的关系不太密切,这可能是笔迹边缘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体当时(或一段时间内)情景因素的影响,包括机能状态、心境及情绪状态等,对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3 笔迹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根据笔迹形式、速度、压力及边缘特征等指标的不同组合,归纳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神经质、冷漠质、拘谨质、情感质等8种气质类型。

有关气质类型的测量与评价问题〔4〕,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的解决,而汉字笔迹研究为气质类型的测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这项研究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统计资料表明(见表3),不同群体的气质类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差异。一般人各种气质类型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以粘液质、冷漠质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3.62%、18.59%),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其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倾向表现为,粘液质的人情绪反应较慢,持久而不显露,安静、沉着,言语不多,但能把握时机,击中要害,处事不太灵活,应变能力较差,忍耐性好,行事稳重、冷静,想象力不够丰富,敏感性不高;冷漠质的人情绪较稳定,敏感性较低,讲原则,遵守习俗和纪律,按常规办事,喜于安定,不喜欢凑热闹,对己无关的事不多过问,兴趣有限,忠实于朋友,但对损害他的人始终记恨在心,有时表现出对人、对事冷淡,缺少热情。上述分析与评价,比较符合目前近半数的中国人个性心理特征的现实表现。

表2

不同神经类型〔3〕的笔迹心理特征的比例(%) 形式 速度

压力

神经类型n 直笔 中间 曲笔 快笔中间 慢笔 重笔 中间

1—2型 83 30.6313.52 55.6869.3227.98 2.27 68.1831.82

3—4型 34243.8642.40 13.7116.9654.09 28.9555.5641.52

5—6型 48 8.33 47.92 43.7533.3362.50 4.17 45.8333.34

7-8型 59 30.5157.63 11.8644.0744.07 11.8635.5950.85

9型

23831.5151.68 16.8136.9753.79 9.24 49.1639.92

10型

12240.9850.00 9.02 18.0359.02 22.9539.3441.81

11-12型18124.3164.64 11.057.18 45.31 47.5143.0935.92

13型

72 51.3938.89 9.72 6.94 52.78 40.2847.2241.67

14-16型63 33.3344.45 22.221.59 55.55 42.8623.8139.68

****** ********* *********

X[,2]值

48.8272.12129.89205.429.79144.3951.978.06

神经类型边缘 轻笔 毛边 中间 光边

1—2型     0.00 50.00 4.50 45.45

3—4型     2.92 45.61 11.12 43.27

5—6型     20.83 47.92 20.83 31.25

7-8型

   13.56 40.68 27.12 32.20

9型

   10.92 54.20 12.61 33.19

10型

   18.85 33.61 26.23 40.16

11-12型    20.99 39.23 25.96 34.81

13型

   11.11 29.17 18.05 52.78

14-16型    36.51 33.33 33.34 33.33

    ***  ***  ***  ***

X[,2]值     72.23 28.63 63.40 17.91

 

超常生则以胆汁质、多血质、和情感质的气质类型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超常生其个性倾向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非常自信、好胜,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成就动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反应快,喜欢快节奏的活动方式和不断变化的活动内容,肯于钻研,敏感性高,情绪不稳,易变化,有时表现为放任、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外表平静,内心激动,考虑个人较多,个性独特。

表3 不同群体气质类型的比例(%)对象n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神经质

一般人

19910.05

12.06

23.62 14.57

3.02

中文系学生 75 8.00

16.00

38.67 1.33

8.00

财经系学生 81 9.88

19.75

29.63 4.49

7.41

体育系学生 91 20.88

16.48

21.98 10.99 10.99

超常班学生 57 17.54

28.08

24.56 0.00 12.28

X[,2]

10.13[,*] 14.42[,**] 7.09 21.14

7.89

对象

冷漠质 拘谨质 情感质

一般人

18.59 9.05

9.05

中文系学生 10.67 12.00 5.33

财经系学生 9.88

7.41 11.11

体育系学生 8.79

7.69

2.28

超常班学生 8.77

5.26

3.51

X[,2]

7.43

2.21

7.71

 

 

体育系学生则以多血质类型占的比例(20.88%)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多血质的人其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好强、好胜、好动,活泼敏捷,行为果断,动作反应快而粗犷,应变能力强,灵活性高,情绪反应迅速而不持久,热情、善于交往,注意力、兴趣易转移,精力易分散,缺乏忍受力和毅力。中文系学生则以粘液质、拘谨质气质类型占的比例(分别为38.67%、12.00%)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其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较强,思维层次清楚、深刻、细腻,行事稳重、冷静,忍耐性较好,肯于钻研,情绪稳定、持久,喜欢安定的环境,不善于交往,不够灵活,应变能力较差,办事认真、实在,小心谨慎,缺乏主动性,想象力不够丰富,敏感性不高。财经系学生则以胆汁质、情感质占的比例较高,多血质的比例显著低于体育系学生和超常学生。

不同群体个性倾向特征是指个性的共性、普遍性而言的。诚然,任何一个群体都还会表现出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两极性特征,这是由个别性和独特性所决定的。而通过笔迹特征量化指标的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思维与行为方式和情感倾向性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构成个性心理结构装置—气质类型。

综上所述,划分气质类型可采用笔迹心理特征指标量化法,用此种方法对人的气质类型进行测评,不仅是操作性强,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说服力。

4 小结

4.1 汉字笔迹特征指标的测量、分析与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个性心理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客观、有效的测评方法。

4.2 反映个体的思维、行为方式,活动节奏、效率以及行为活动强度的笔迹心理特征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4.3 根据笔迹形式、速度、压力及边缘特征等基本指标的不同组合,将气质类型划分为8种类型,并编制出笔迹与个性测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这表明,采用笔迹心理特征量化指标,来评定气质类型是可行的。此项研究在探讨气质的本质,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对个性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较大的理论意义。

 

【〔1〕p·克利斯多法纳利,等.莫海蒂moRetti方法入门及在汉字书写中的应用前景内部资料,1991

〔2〕a.a.斯米尔诺夫,a.p.鲁利亚等.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4:204—230

〔3〕张卿华,王文英等.人的神经类型测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简·斯特里劳.气质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987:1—161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9

关键词:历史阶段历史阶段特征教学

所谓历史阶段就是人们根据一定标准对历史发展进程所划分的段落,以便于人们对历史发展过程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历史阶段特征是指一个历史阶段区别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它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或民族运动、对外关系或国际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共性内容,是阶段历史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趋向的集中反映。

实施历史阶段与阶段特征教学是提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如何实施阶段特征的教学,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一、明确历史阶段划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1、明确阶段划分标准。历史浩如烟海,纷繁复杂,每一个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都可以视为一个历史阶段,也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小阶段。教师在讲述某个历史发展过程时,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教材是怎样划分历史阶段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历史研究中关于历史阶段划分的标准融入到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的划分标准就会对历史发展过程有不同的阶段划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从不同角度进行历史阶段划分。总的来说,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标准和综合标准。

单一标准是指以一种因素为依据来划分历史阶段。综合标准是指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划分历史阶段。无论哪种标准,只要运用准确,都可以达到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的目的。在运用历史阶段和阶段特征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所采用的划分标准。

2、突出标志性事件。当历史过程发生质变时,往往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历史转折事件,从而使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些重大历史转折事件一般都能看作历史阶段划分的标志。确定了标志性事件,就自然而然的划分出一个历史阶段,同时也确定了这个历史阶段的起止时间。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时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不止是一件,而是多件。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就是以1500年前后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一系列事件为标志的。

3、注意阶段间的联系,构成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进行历史阶段划分,绝对不是要把历史发展过程割裂开来。正好相反,划分历史阶段,目的就是要将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化,通过阶段间的联系,使人们对历史发展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另外,虽然将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但必然有一条线索将各个阶段贯穿起来,由此可以形成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清晰认识。

二、揭示历史阶段特征。

使学生明确历史阶段的划分,只是进行历史阶段与阶段特征教学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揭示历史阶段特征,探索历史发展规律。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历史阶段特征时,要注意那几点呢?

1、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依据。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本身已经体现了历史阶段特征:新课标教材的专题式内容安排体现了历史阶段与阶段特征。例如,必修课程《历史i》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模块的前五个专题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②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③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④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⑤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所含的内容,“基本上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三种不同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和特征”。

2、引导学生以不同尺度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1)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即是其历史阶段特征。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即某个历史阶段独有的历史现象。这是最容易得出历史阶段特征的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

(2)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矛盾概括历史阶段特征。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矛盾可以看作概括历史阶段特征的切入点。

(3)先细化具体特征,再概括阶段总特征。揭示历史阶段的特征,可以先从不同角度揭示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特征,然后再总括起来,揭示其总特征。

3、活化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

在向学生揭示了历史阶段特征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仍然是机械的、静止的,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教师应该加大思维力度,对历史阶段特征进行动态的分析。

(1)探索历史阶段特征形成的原因。历史阶段特征的形成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对阶段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是历史阶段与阶段特征教学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变化。历史阶段特征是一个历史的存在,超越一定的时代,阶段特征便因社会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不复成为阶段特征了。但这并不是说阶段特征突然消失了,它仍然以某种形式存在于后来的历史阶段中。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变化,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①历史阶段特征被淡化。这是指时过境迁,本阶段特征逐渐以一种非特征的形式继续存在于后来的历史阶段中。

②历史阶段特征被异化。这是指进入新阶段后,上一阶段的特征仍然有名无实地存在。

化学反应的特征篇10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数字图像的数量快速增长,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图像以其内容丰富、表现直观等特点,已在国防军事、工业制造、医疗卫生、新闻媒体和大众娱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日益增大的图像数据库,图像无序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在庞大的图像数据库中快速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图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internet网中图像的检索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关键字为基础的检索;第二阶段是以图像内容为基础的检索。以关键字为基础的检索是基于文本的检索,由于图像内容复杂,不同个体理解不一致,难以用文字描述图像,并且对图像标注费时费力,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效果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20c90s开始出现基于内容图像检索(Content-BasedimageRetrieval,CBiR),借助于对图像从低层到高层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来描述其内容,并根据内容进行检索[2]。它是将图像表示为高维空间中的矢量,这些矢量是由从图像中提取的颜色、纹理、形状等底层特征组成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像检索的效果,但又出现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语义鸿沟:抽取出来的图像低层特征与人对图像的语义理解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用户仍然不能找到满意的图像。研究者发现将用户作为图像检索研究中的一个出发点能够很好的减少语义鸿沟现象。目前研究者提出多种方法,包括:(1)相关反馈法,其思想是通过人机交互,让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猜测用户的检索意图,并能自动地调整相似度量准则;(2)感兴趣区检测法,其思想是以分割后的区域的特征来描述图像,并以区域为单位来匹配图像,以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图像;(3)基于用户的情感出发,以用户情感为线索检索图像,其目标是以图像可能激发的人的主观体验(即情感语义特征,或者感性特征)为中间桥梁,实现用户检索需求与图像之间的匹配。

2.基于相关反馈

相关反馈法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检索过程有如下几个步骤:(1)提交初始检索,系统返回初始检索结果;(2)用户对排序前10(或前20)的结果评价是否和本次检索相关,相关称为正反馈样本,不相关称为负反馈样本;(3)系统根据用户提交的反馈对检索优化,将新的检索结果返回;(4)如果用户仍不满意,可重复反馈。

根据相关反馈算法所采用的检索模型把算法分为查询点移动、特征权重调整、基于概率模型、基于机器学习、基于聚类分析等方法。

(1)查询点移动:查询点移动算法是通过用户的反馈信息,改变数据库中每幅图像与查询图像之间的距离,使相似点靠近查询图像,不相似的点远离查询图像。

(2)特征权重调整:对图像不同的特征赋予不同的权值,系统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把用户认为与查询图像相似的特征赋予较大的权重而不相似的特征赋予较小的权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权重计算图像间的相似度。曹奎等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灰关联分析(GRa)的相关反馈技术,它使用GRa来描述“例子图像”与“相关图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更新查询向量和特征的权重,据此自动更新图像的相似度量和用户的查询需求。

(3)基于概率模型:把相关反馈看成是一个分类问题,大部分情况下考虑的是两类分类问题。以贝叶斯(Bayesian)理论等为基础,通过用户的反馈信息,估计每一幅图像与查询图像的相关概率,将高概率的图像检索出来,从而提高检索效率。张亮等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学习用户模型的贝叶斯概率检索方法。通过对历史反馈信息的长期学习,动态估算用户模型,从而预测目标图像的概率分布。

(4)基于机器学习:将交互过程看做一个训练过程,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逐步了解用户的具体查询目的,并建立图像特征与用户查询目的间对应的模型,根据该模型来进行新一轮的检索。常小红等从机器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RBFn的相关反馈算法。即在检索阶段用户对检索结果标记为相关图像、模糊相关图像和不相关图像,然后将这些反馈信息作为训练样本,动态地建立RBFn的结构,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用户得到满意的结果或失去耐心为止[8]。

(5)基于聚类分析:首先对特征空间进行聚类划分,形成不同的图像类,相关图像落在一类中或距离较近的类中,而不相关图像则落入距离较远的类中,然后计算每两个类之间的权重作为类间相似度的度量。通过调整类的大小和类间权重,进一步减小相似类间距,并使不相似的类远离。陈光鹏、杨育彬等在图像检索中引入蚁群算法的思想,来建立图像的语义网络,将用户反馈日志转化为图像的语义关联信息并存储在语义关联矩阵中。

(6)结合机器学习和聚类分析:有些学者将以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应用,如陈旭文等提出了一种综合用户反馈信息时空特性的用户反馈学习方法―时空特性支持向量机(SKSVm)方法。在学习中,时空特性支持向量机(SKSVm)根据用户反馈信息的空间特性,强化用户感兴趣的正例集合,弱化用户不感兴趣的负例集合,合理利用正负例子蕴涵的信息;同时在时间上考虑反馈信息的时间特性,强化最近的反馈信息,实现快速准确的跟踪用户的查询需求。

3.基于感兴趣区域

研究表明用户在观察图像的时候,最容易引起用户注意的部分往往是用户感兴趣的部分,也就是图像中最“与众不同”的部分,与周围其他部分相比更加显著的部分。于是产生感兴趣区检测法Roi(regionofinterest),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分割后的区域的特征来描述图像,选取用户最感兴趣的关键区域来描述图像,并以区域为单位来匹配图像。这种检索方法区分了区域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消除冗余信息,回避了精确分割的困难,并明显地降低图像处理的复杂度,提高运算速度。

基于感兴趣区域方法的关键是获得用户感兴趣区域,总结近年来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种方法:(1)人机交互;(2)自动化方法;(3)视点跟踪技术。

(1)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的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获取感兴趣区域的方法,它是基于各种算法将图像划分区域,由用户选择图像中的若干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如郝红卫等提出先由用户选择感兴趣区域,然后提取所选区域的多种特征,分别构造相应的分类器,最后通过对各分类器结果的集成得到检索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准确获取用户的查询意图,具有更高的查准率。金磊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感兴趣区域的图像检索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样例进行多分辨率树状分解,再由用户选择分解后的任意多个感兴趣的子图,提取子图的特征以进行相似性度量,并应用相关反馈以更好地捕获用户的检索意图。高和蓓等采用基于目标的图像分割的方法把图像分成几个目标区域,提取能表达该区域内容的特征向量并保存在特征库里,然后再通过与用户的交互,确定用户感兴趣的区域,把这些感兴趣区域投射剑目标区域上,继而用这些区域的若干特征来表示该区域内容,并从图像数据库中查询具有相应特征区域的图片反馈给用户。

(2)自动化方法

李丽君认为感兴趣区域是图像中显著的像素集合,这些像素称为显著点或兴趣点。基于显著点划分图像,更符合人眼的视觉感知特性,有助于用户理解图像,并且显著点能够有效地捕捉到图像的局部信息。李丽君提出的方法是利用最小差错概率准则,检测图像的显著点。显著点是显著度图的局部最大值,显著点通过将后面点送到峰值检测模块识别出来。

(3)视点跟踪技术

人眼注视运动传递了大量反映个体心理活动的信息。赵孟凯等提出了一种利用视点跟踪技术检测感兴趣区的方法,通过实时捕获人眼的注视点,客观地获得用户兴趣信息,根据注视点位置计算用户兴趣度,最终提取图像感兴趣区。这种方法在高分辨率及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交互自然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4.基于用户情感

目前的图像检索大多是基于低层物理特征的相似性匹配,对用户的爱好、情感等主观感性化因素考虑较少。感性信息处理通过让计算机能够模拟和识别用户的偏好、喜爱等主观信息,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基于此,出现了基于用户情感的图像检索。

基于用户情感的方法的基本原理:借鉴心理学中的“维量”思想,建立情感空间;同时,抽取图像的主色调、不变拒、颜色和灰度分布,这些较容易引起情感变化的特征作为图像的视觉特征,建立图像的特征空间;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图像的低层特征空间到用户的高层情感空间之间的映射,自动注释用户未曾评估的图像,实现了图像情感注释,在情感空间进行公共情感检索,快速获得用户情感信息。检索流程包括感性提问的接收和转化、检索匹配、检索结果的反馈、相关反馈。具体的基于情感的图像检索过程如下例所示:(1)用户提出带有情感色彩的检索要求,如检索“美丽的”的图片,检索子系统根据情感用户模型获取侯选图像显示给用户;(2)通过交互,系统记录用户的反馈信息;(3)采用合适的学习机制,动态调节用户情感模型,以使系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情感图像检索。

王胜惠等将可视化交互式遗传算法应用到情感图像检索中,提出了一种可视化交互式遗传算法(ViGa)模型,允许用户参加遗传搜索过程,用户可以通过对整个搜索过程加一个导向的信号,引导遗传过程朝用户的主观情感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加快收敛速度和减少用户疲劳,而且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出用户的主观情感,在更高程度上实现图像的感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