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2:13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1

关键词: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5-0104-04

一门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性质是学科确立的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定义是一门学科存在的基础,又是一门学科发展的条件。研究对象决定该学科的基础、学科的性质、研究内容、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可以说,明确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学科性质是一门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将原体育学中的11个二级学科合并为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二级学科。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由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两门学科组合而成的交叉性的综合学科。这标志着体育教育训练学首次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出现在体育学学科体系之中。作为一个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分化,也是其所属三级学科的“母学科”,对其所属三级学科的研究起到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研究还相当匮乏,特别是对其学科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学科规范方面的系统性成果不多。因此,分析界定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对于该学科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定义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这一称谓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第一次出现,它是体育学下属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是由此前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及运动训练学两个二级学科合并而成。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以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活动作为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换句话说,体育教育训练学源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其建设和发展也依赖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它是对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维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同时,体育教育训练学是关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知识体系,对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给出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基本定义: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通过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指导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学习和教学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

黄汉升(2003)认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研究体育领域中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一般规律的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旨在通过对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指导如何通过体育活动达到育人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指导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学习与教学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1]

综合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历史演进、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中有关体育教育训练学的表述以及黄汉升教授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下的定义等各方面信息,体育教育训练学可以定义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问题的学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换言之,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两大领域,涉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对象、内容、方法、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

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围绕我们的物质世界及其在人的意识中反映的形态。研究对象不依我们的意识而存在,根据研究的目的进行选择并组成认识的客体。[2]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这是一门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研究对象决定该学科的基础、学科的性质、研究内容、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可以说明确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

研究对象的界定既不能过于宽泛、抽象,也不能过于狭隘、具体,要在抽象与具体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界定研究对象的前提条件。

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

在1997年版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得研究范围变窄。因为,所谓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理论一般相对于“事实”而言,是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其基本要素是概念和解释。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中,还有大量的现象和问题不属于理论与方法的范畴。同时,除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是否还有具体的理论与方法。因此,这种表述不太严谨。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2

关键词:体育科学;体育科学体系;学科;分类;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50-02

0引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科学发展大潮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于是分化出诸多的分支学科,分支学科又促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繁衍出许多交叉科学。促使了新兴的体育科学的繁荣,诞生了大量的体育新学科。促进了我国体育科学及体育科学体系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体育科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归入体育科学体系,通用教材影响深远,以至新世纪还有人在体育科学体系研究中引用这种观点,这些学科是体育科学的科学基础,而不属于体育科学的范畴。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实践领域由竞技体育主导转向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协同发展。体育学科方面,成熟的体育学科发生分化,又分化出一些新兴的体育学科。体育实践与体育学科发展对体育科学和体育科学体系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加之我国体育科学的概念、体育科学的分类尚未统一认识,继续探讨体育科学及体育科学体系是必要的。研究体育科学及体育科学体系对促进我国体育学科、体育专业、体育科学的发展以及推动体育事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体育科学

1.1体育科学的性质国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体育科学的性质,得出不同的结论,曾出现过多种观点,认为体育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交叉科学等。确定科学性质的依据有学科研究的对象、科学分类的方法、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等,其中以研究对象最为重要,是确定学科性质的关键依据。以下从确定科学性质的多种依据分析体育科学的性质:

1.1.1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现象和进行身体运动的人。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1]”,同时,“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2]”,人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所以体育科学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1.1.2根据于光远科学的分类方法,把整个科学分成五类(见图1),图中a+C是自然科学;B+C是社会科学;C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领域;D是哲学;e是数学;体育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处于C类领域,属于综合性交叉科学[4]。

1.1.3从研究体育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体育科学既要运用力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又要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体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既有自然科学方法,也有社会科学方法。

1.1.4从体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分析,体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增强人的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律,表明体育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还为了揭示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关系的规律,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综上所述,体育科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体育科学的综合性是指多种学科的综合,交叉性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交叉也是一种综合形式。所以,体育科学的学科性质是综合科学。

1.2体育科学的概念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概念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我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将体育科学定义为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还有学者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和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的一类科学群,是一门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科学。”[5]

认识体育科学的概念,首先要理解科学的概念。《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变化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在认识客观事实的同时应遵循客观事实及其规律[6]。体育科学是在认识体育现象的基础上去反映体育事实及规律,揭示深层次的体育事实与规律的知识体系。体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社会活动,涉及到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而且,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深刻地反映体育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事实和规律,需要从多学科去认识,而且,事实上也产生了众多的体育分支学科。所以,体育科学是由众多学科构成的学科群,具有群体性特点。

依据《辞海》中科学的概念和辩证唯物观,结合体育科学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认为:体育科学是以体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体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由众多分支学科构成的综合科学。

2体育科学体系

研究体育科学体系,是从总体上、宏观上探讨体育科学的结构,体育科学与各分支学科的关系以及各门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体育科学体系这一“整体”的构建及完善势必会增强其各组成“部分”的科学性[7]。目前,我国体育科学体系研究中,对体育科学体系概念、构成的认识差异不大,主要分歧在体育科学的分类上。下文重点论述体育科学的分类。

2.1体育科学体系的概念体育科学作为综合科学,是由一系列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涉及数十门学科。这些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序联系,相互结构和层次划分。体育科学体系应符合体育科学的内在逻辑和学科特点,反映体育各学科间的关系和体育实践活动,并符合现代科学体系和国际国内常用学科分类方法,使体育科学体系成为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整体。体育科学体系是指在构成体育科学的众多学科中,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有序的结构体系。

2.2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体育科学就其体系的构成来讲,既有纵向结构,又有横向结构。作为一系统,体育科学体系内部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系统性特征,即各体育科学学科按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立体结构特征,即体育科学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平面网络式的关系,而且具有立体层次以及交叉的联系;③动态开放性特征,体育科学各学科不但相互吸收和兼容,而且广泛吸取其他科学研究成果,并通过分化与交叉产生新的学科,推动着体育科学的不断进步[8]。

2.3体育科学的分类科学分类是一门研究科学之间关系的学问。恩格斯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即是把各种知识系统化,建立科学分类体系,严格按物质运动形式排列,并充分考虑彼此密切的联系,进行科学分类。科学分类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结构层次分类、群体学科分类、能级性学科分类、特点式学科分类、综合式学科分类和全息式学科分类等。常用的是结构层次分类、群体学科分类。

2.3.1按体育科学的结构层次分类按结构层次分类是国内体育科学体系最主要分类方式。我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将体育科学分为指导性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体育应用科学和体育专业技术科学四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属于体育科学的范畴,显然这种分类是不合理的,这些学科与体育科学相关,不属于体育科学,而是体育科学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性的科学,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体育科学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自然科学中的人体生理学等,是体育自然科学运动生理学的母体科学;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学等,是体育社会学的母体科学,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是根植在母体学科之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体育科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体育科学的科学基础。依据体育科学体系结构特征,进行纵向的层次分类,可将体育科学的具体学科按其性质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2.3.1.1体育指导科学体育指导科学指的是体育哲学。体育哲学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探讨体育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体育过程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它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门应用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体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其在学科体系中居最高层次,是体育科学体系内其他学科共同的指导学科。

2.3.1.2体育基础科学体育基础科学是体育专业理论和体育专项技术学科的基础,可以分为四类:①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自然科学是研究在运动条件下人体变化规律的学科,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②体育社会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是运用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体育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的学科,包括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③体育人文科学类:体育人文科学是介于体育自然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包括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④体育管理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体育管理相关问题的学科,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等。

2.3.1.3体育专业理论学科体育专业理论学科是从体育实践和各运动项目实践抽象概括而来,以揭示体育实践、各运动项目实践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科。体育基础学科是体育专业理论学科的基础,体育专业理论学科可以指导体育实践及体育专项技术学科。体育专业理论学科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等。

2.3.1.4体育专项技术学科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是运用体育基础学科和体育专业理论学科的一般理论来解决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各项运动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和训练问题的学科,如田径运动、篮球运动等。它是最接近于体育运动实践的一个层次。

2.3.2按群体学科分类按群体学科分类是国际上常用的科学分类方法。国际上群体学科分类各异,联合国教科文科学技术统计工作手册分五大类: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医药科学、农业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美国分为七大类:物理化学科学、数学科学、环境科学、技术科学、生命及地球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经济学;现行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统计用学科分类为五部分: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7]。

根据体育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借鉴我国国家科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结合我国体育科学分类习惯,按群体学科进行横向分类,可以将体育科学分为四类,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体育专项技术学科。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3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 逻辑起点 人本体育

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其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一种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这一形势,仅靠当年单薄的“体育理论”这一具有体育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已经无法应对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体育运动实践的需要呼唤体育社会科学兴起,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在短短的30多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不少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立的学科理论框架和特有的研究角度。一定数量学科群的逐步成熟,促进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它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得到全社会的承认。199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被正式纳人由国家统一管理和规划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然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形成的时间毕竟很短,体系仍未完善,关于体系构建的一些理论性问题还未完全清晰,其中包括它的逻辑起点尚未探明。任何一个学科体系的构建都必须明确它的逻辑起点,这是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石。因此在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时,探讨其逻辑起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1学科体系逻辑起点及其确定的方法论基础

“逻辑起点也称之为逻辑始项,它是指一门科学或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是整个逻辑体系由以展开和得以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科学应该以什么为开端’田”范畴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最本质、最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们依托范畴深入了解事物的整体和内在的联系。因此,和其他学科一样,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内部结构的认识,实际上是对该学科的范畴体系的认识与推演过程。而这一推演过程需要一个起始的范畴,这个范畴决定了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认识应该从哪里开始。“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既是确定学科体系展开的最原初、最基本、最简单的范畴,作为学科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又是探求能揭示研究对象的质的规定性并以此范畴作为整个体系得以建立与展开的根据和基础,整个体系是按照某种必然性由这一开端生发开来,形成系统”可以认为,任何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块基石上,而这块基石即是“逻辑起点”。

探寻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构建其体系难以回避的问题,而且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门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辩证逻辑的思考过程,它需要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法则。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认识,必须在对近期内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的体系考察的基础上,抽象出一个反映该学科最本质、最基本和不能再分隔的范畴,也就是寻找一个构建体系的逻辑起点。最后所确定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就应当从哪里开始”的规定圈,这一起点范畴,还必须是本门学科所包含的诸多范畴中那一个最原初、最抽象和规定性最简单的范畴。当学科体系的起点范畴被确定后,我们才能进行逻辑的推演,构建一个较科学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石。

2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确定

2.1明确研究对象

当前,我国体育学术领域中关于学科名称的提法不太一致。比如,常把“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等,都看作是除体育自然科学学科之外,其他所有体育科学学科群集合的统称。《辞海》对科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美、英百科全书则根据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的、社会的、人类思维的三大方面,而把科学分为自然、社会和人文三大类。从我国对科学统一管理和规划的角度来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1996年批准,将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正式纳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一级学科。国家管理机构这一决定,实际上是将体育社会科学等同于体育学,这里的体育社会科学即可理解为除体育自然科学学科之外,其他所有体育科学学科群的集合,其中包括体育人文与体育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因此,本文所要探讨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即是关于人们认识体育的社会与人文方面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2.2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本质属性的理解

体育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根据文化结构的三层次理论,体育社会科学知识应当包括除外层的物态文化外的中间层与核心层文化,即中层的社会制度、关系、组织,核心层的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审美等。人具有物性和人性这两重性。人首先是由各种组织器官等物质构成的,组织器官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又是由各种分子构成的。体育运动实际上都是人体内部物质间相互作用、不断变化与运动的过程。因此,要了解人体运动的内在机制,要使运动更加有效和科学,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就要运用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就产生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等体育自然科学学科,当然这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人与其他万物不同的是,人不但是由物质构成的有机体,而且人还有思想、精神、情感等;同时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选择了社会这种生存形态,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此便离不开群体。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社会就产生了各种规范性的道德、伦理、制度等。体育是由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体育运动中会有许多善与美的判断问题、价值观问题、道德伦理问题以及制度规范问题、组织问题等,需要我们去探讨、研究和解决,这必然就需要运用各种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改革开放后,由于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引进、产生了一批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群,比如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人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科学学、奥林匹克运动、运动心理学等。随着这些学科的逐步成熟,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便初步形成了。在这个体系中的学科,研究的都是体育中除物性问题外的人性问题。

2.3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确定

要准确选定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范畴,就需要合理的抽象,使这一抽象出来的概念能准确反映本学科本质的规定性,而且不能对它再进行分割。“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如果抽象不足或抽象过度都不可能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抽象不足’是指没有把那些非本质的、个别的、偶然的以及现象的因素舍弃于净而使起点范畴“过于”丰富。‘抽象过限’是指把本来体现研究对象本质规定性的因素舍弃掉了,使起点范畴过于抽象。

根据以玉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一学科涵盖的范围较大,它涵盖了除关于体育“物性”研究的体育自然科学诸学科之外所有的其他体育学科,即包含体育人文学科群和体育社会学科群。而这些诸多的学科中都有体育中的“人性”这一基因(鉴于体育概念的复杂性,在这里就不对体育概念进行讨论),也就是说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由体育中的“人性”成分所决定的。这就是说,体育之“人性”是反映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本质的最基本的概念。但是,鉴于目前人们对人性有不同的看法,为了不引起歧义,我们拟采用“人本体育”这一概念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起始概念。这一概念的概括度高、外延广大,它反映了本学科体系中概念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对理论体系起着统一概括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将“人本体育”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起点范畴是合适的。

3“人本体育”作为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合理性分析

3.1从形成与发展历史看其合理性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科学长期受到忽视。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社会的运行机制高度统一,社会的一切活动由政府规划、管理、包办,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简约化,因而对社会科学的需要并不那么迫切。这种现象造成了我国的社会科学在那些年代里发展缓慢,一些学科的研究与教学甚至被取消了,如社会学学科等。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同样由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和包办,体育工作者可以等、靠、要,无需考虑和研究更多的问题。在旧体制中,体育的任务主要是为政治服务,任务的单一性和过分偏重竞技体育促使体育界只重视物质层面的研究,如技术、战术、体能训练研究、运动员选材研究等困,由此造成了当时的体育科学研究深受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过分地倚重于体育自然科学学科群,忽视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具有体育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只有“体育理论”这一门,这种学科单一的状况,决定了在这一时期里难以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学科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人,我国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原有体育体制与转型中的经济体制出现异质矛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图。在这一时期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原有的体育体制以及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突出,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就急需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正是由于体育改革实践的需要,体育科学园地里萌发并成长了一批新学科,这些学科至20世纪90年代已初具雏形。90年代后,我国体育学术界从原来单一的工具理性思考逐步开始体育“人性”的思考,关于人文体育的研究成果在增多,在批判体育过分“物化”中“人文”的字眼也在不断增多。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提出一切工作要以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体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事业,理所当然要坚持以人作为自己发展的出发点。这就要求研究体育中的人和人与人关系的体育社会科学诸学科将自己的研究视角指向人,以人为本,将“人本体育”作为自身学科的起始范畴。

3.2“人本体育”是学科最本质、最基本和不可再分割的范畴

“人本体育”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概念,理解它实际上就是就要弄清以人为本的体育应当是什么,或者说体育应当如何以人为本。这一问题决定着本门学科最本质的问题。而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还是要了解“人是什么?”这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深奥的难题。要真正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人性、人的本质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古今中外,多少学者探讨了这一问题,然而直至今天,其答案依然莫衷一是。但是无论对于人性有多少种不同的看法,人性不同于物性这一点则是公认的。人一方面是由物质构成的有机体,人需要靠补充各种物质与能量以保持机体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是说人有生理方面的需求。从体育的角度来说,人要参与体育运动,需要有物质性的生理基础,还需要有符合生物力学的运动技术,这些都属于体育运动的物性知识。而体育运动中的人性则是人不同于其他万物(包括动物)的特性,这就是人有思想、有精神、有感情,人除了有生理、安全等低级的需求外,还有其他万物所没有的精神上的高层次的需求。人类由于需要而创造了体育,人对体育的需要不仅仅是由于物性的需要,更由于人性的需要,即认同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以及休闲、娱乐、养性等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高层次的需要。人创造体育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认识和研究体育就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人(各种人)对体育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并如何满足不同人的不同体育需求,体现体育的以人为本的宗旨。这是体育社会科学所有学科都需要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体育是所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的共同基础。

人类各种需求的满足仅靠个人是无法实现的,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人类选择了“社会”这一存在形态。人们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走到了一起,结合成各种群体,将个体的力量有机地结合成为强大的集体力量,以求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自从人类产生以来,这种社会性就一直伴随着他们,并成为他们得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千百万年的群体生活、社会生活,使得人世世代代处在有组织的生活之中。反过来说,社会性又无时不在影响、促进着人类本身的发展,可以说离开社会就无法研究人。体育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在体育实践中人们为了满足各种体育需求总要产生种种体育群体、组织,产生各种能保证体育运动更好开展的种种规范,如各种体育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这些在体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性产物,实质上是为更好地为满足人们自身体育需求的手段,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没有这些社会性要素,人们的各种体育需求便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体育中社会性问题也是体育社会科学应探讨和认识的问题,而且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点同样是“人”,仍然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办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的是人,凡事以人为重,以人为出发点,要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更好地发展。这里要强调的是,人应当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体育作为一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事业,它关注与思考的应当是体育应当如何做到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促使体育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人们需要体育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对健康的追求。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去追求人的发展、个性的张扬、身心的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即体育应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过分强调政治和经济的年代里,却往往把体育当作是实现政治或经济目的的手段,与此同时科学主义也在对体育产生严重影响,使人们逐步形成了依靠科学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体育问题的观念。这种观念使人们在认识体育时产生了主客体的错位,造成了对待体育的“物化”现象,关注的只是运动技术、生物指标和器物等物态文化。尤其是在竞技体育中,产生了“技术异化”的现象。当人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时,忘记了自身价值的存在,而把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极大地提高运动成绩当作是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忽视体育的人性的本质,忘记了体育的本意和初衷,也使得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迷失了方向。因此,我们在探讨体育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问题时,始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将“人本体育”这一基因渗透到所有的问题领域中去。而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基因的“人本体育”是不可以分割和异化的。换句话说,我们在构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时,必须将以人为本的体育即“人本体育”作为构建的基石,在这块牢固的基石上才能构建起合理的体系。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4

论文摘要:要探讨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它的逻辑起点。为探寻这一逻辑起点,在对近期内快速发展并已初步形成的学科体系考察基础上,运用辩证逻辑思维的方法,经过抽象和提炼,提出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本体育”的观点。无论从学科发展的历史,还是学科本质属性来看,“人本体育”都应是本学科最本质、最基本、最概括和不可分割的范畴,这个范畴可成为本学科体系构建的起始点和基石。

    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其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一种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这一形势,仅靠当年单薄的“体育理论”这一具有体育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已经无法应对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体育运动实践的需要呼唤体育社会科学兴起,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在短短的30多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不少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立的学科理论框架和特有的研究角度。一定数量学科群的逐步成熟,促进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它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得到全社会的承认。199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被正式纳人由国家统一管理和规划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然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形成的时间毕竟很短,体系仍未完善,关于体系构建的一些理论性问题还未完全清晰,其中包括它的逻辑起点尚未探明。任何一个学科体系的构建都必须明确它的逻辑起点,这是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石。因此在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时,探讨其逻辑起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1学科体系逻辑起点及其确定的方法论基础

    “逻辑起点也称之为逻辑始项,它是指一门科学或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是整个逻辑体系由以展开和得以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科学应该以什么为开端’田”范畴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最本质、最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们依托范畴深入了解事物的整体和内在的联系。因此,和其他学科一样,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内部结构的认识,实际上是对该学科的范畴体系的认识与推演过程。而这一推演过程需要一个起始的范畴,这个范畴决定了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认识应该从哪里开始。“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既是确定学科体系展开的最原初、最基本、最简单的范畴,作为学科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又是探求能揭示研究对象的质的规定性并以此范畴作为整个体系得以建立与展开的根据和基础,整个体系是按照某种必然性由这一开端生发开来,形成系统”可以认为,任何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块基石上,而这块基石即是“逻辑起点”。

    探寻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构建其体系难以回避的问题,而且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门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辩证逻辑的思考过程,它需要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法则。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认识,必须在对近期内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的体系考察的基础上,抽象出一个反映该学科最本质、最基本和不能再分隔的范畴,也就是寻找一个构建体系的逻辑起点。最后所确定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就应当从哪里开始”的规定圈,这一起点范畴,还必须是本门学科所包含的诸多范畴中那一个最原初、最抽象和规定性最简单的范畴。当学科体系的起点范畴被确定后,我们才能进行逻辑的推演,构建一个较科学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石。

2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确定

2. 1明确研究对象

    当前,我国体育学术领域中关于学科名称的提法不太一致。比如,常把“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等,都看作是除体育自然科学学科之外,其他所有体育科学学科群集合的统称。《辞海》对科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美、英百科全书则根据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的、社会的、人类思维的三大方面,而把科学分为自然、社会和人文三大类。从我国对科学统一管理和规划的角度来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1996年批准,将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正式纳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一级学科。国家管理机构这一决定,实际上是将体育社会科学等同于体育学,这里的体育社会科学即可理解为除体育自然科学学科之外,其他所有体育科学学科群的集合,其中包括体育人文与体育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因此,本文所要探讨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即是关于人们认识体育的社会与人文方面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2. 2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本质属性的理解

    体育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根据文化结构的三层次理论,体育社会科学知识应当包括除外层的物态文化外的中间层与核心层文化,即中层的社会制度、关系、组织,核心层的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审美等。人具有物性和人性这两重性。人首先是由各种组织器官等物质构成的,组织器官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又是由各种分子构成的。体育运动实际上都是人体内部物质间相互作用、不断变化与运动的过程。因此,要了解人体运动的内在机制,要使运动更加有效和科学,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就要运用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就产生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等体育自然科学学科,当然这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人与其他万物不同的是,人不但是由物质构成的有机体,而且人还有思想、精神、情感等;同时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选择了社会这种生存形态,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此便离不开群体。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社会就产生了各种规范性的道德、伦理、制度等。体育是由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体育运动中会有许多善与美的判断问题、价值观问题、道德伦理问题以及制度规范问题、组织问题等,需要我们去探讨、研究和解决,这必然就需要运用各种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改革开放后,由于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引进、产生了一批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群,比如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人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科学学、奥林匹克运动、运动心理学等。随着这些学科的逐步成熟,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便初步形成了。在这个体系中的学科,研究的都是体育中除物性问题外的人性问题。

2. 3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确定

    要准确选定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范畴,就需要合理的抽象,使这一抽象出来的概念能准确反映本学科本质的规定性,而且不能对它再进行分割。“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如果抽象不足或抽象过度都不可能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抽象不足’是指没有把那些非本质的、个别的、偶然的以及现象的因素舍弃于净而使起点范畴“过于”丰富。‘抽象过限’是指把本来体现研究对象本质规定性的因素舍弃掉了,使起点范畴过于抽象。  

    根据以玉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一学科涵盖的范围较大,它涵盖了除关于体育“物性”研究的体育自然科学诸学科之外所有的其他体育学科,即包含体育人文学科群和体育社会学科群。而这些诸多的学科中都有体育中的“人性”这一基因(鉴于体育概念的复杂性,在这里就不对体育概念进行讨论),也就是说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由体育中的“人性”成分所决定的。这就是说,体育之“人性”是反映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本质的最基本的概念。但是,鉴于目前人们对人性有不同的看法,为了不引起歧义,我们拟采用“人本体育”这一概念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起始概念。这一概念的概括度高、外延广大,它反映了本学科体系中概念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对理论体系起着统一概括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将“人本体育”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起点范畴是合适的。

3“人本体育”作为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合理性分析

3. 1从形成与发展历史看其合理性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科学长期受到忽视。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社会的运行机制高度统一,社会的一切活动由政府规划、管理、包办,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简约化,因而对社会科学的需要并不那么迫切。这种现象造成了我国的社会科学在那些年代里发展缓慢,一些学科的研究与教学甚至被取消了,如社会学学科等。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同样由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和包办,体育工作者可以等、靠、要,无需考虑和研究更多的问题。在旧体制中,体育的任务主要是为政治服务,任务的单一性和过分偏重竞技体育促使体育界只重视物质层面的研究,如技术、战术、体能训练研究、运动员选材研究等困,由此造成了当时的体育科学研究深受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过分地倚重于体育自然科学学科群,忽视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具有体育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只有“体育理论”这一门,这种学科单一的状况,决定了在这一时期里难以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学科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人,我国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原有体育体制与转型中的经济体制出现异质矛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图。在这一时期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原有的体育体制以及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突出,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就急需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正是由于体育改革实践的需要,体育科学园地里萌发并成长了一批新学科,这些学科至20世纪90年代已初具雏形。90年代后,我国体育学术界从原来单一的工具理性思考逐步开始体育“人性”的思考,关于人文体育的研究成果在增多,在批判体育过分“物化”中“人文”的字眼也在不断增多。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提出一切工作要以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体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事业,理所当然要坚持以人作为自己发展的出发点。这就要求研究体育中的人和人与人关系的体育社会科学诸学科将自己的研究视角指向人,以人为本,将“人本体育”作为自身学科的起始范畴。

3. 2“人本体育”是学科最本质、最基本和不可再分割的范畴

    “人本体育”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概念,理解它实际上就是就要弄清以人为本的体育应当是什么,或者说体育应当如何以人为本。这一问题决定着本门学科最本质的问题。而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还是要了解“人是什么?”这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深奥的难题。要真正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人性、人的本质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古今中外,多少学者探讨了这一问题,然而直至今天,其答案依然莫衷一是。但是无论对于人性有多少种不同的看法,人性不同于物性这一点则是公认的。人一方面是由物质构成的有机体,人需要靠补充各种物质与能量以保持机体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是说人有生理方面的需求。从体育的角度来说,人要参与体育运动,需要有物质性的生理基础,还需要有符合生物力学的运动技术,这些都属于体育运动的物性知识。而体育运动中的人性则是人不同于其他万物(包括动物)的特性,这就是人有思想、有精神、有感情,人除了有生理、安全等低级的需求外,还有其他万物所没有的精神上的高层次的需求。人类由于需要而创造了体育,人对体育的需要不仅仅是由于物性的需要,更由于人性的需要,即认同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以及休闲、娱乐、养性等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高层次的需要。人创造体育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认识和研究体育就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人(各种人)对体育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并如何满足不同人的不同体育需求,体现体育的以人为本的宗旨。这是体育社会科学所有学科都需要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体育是所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的共同基础。

    人类各种需求的满足仅靠个人是无法实现的,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人类选择了“社会”这一存在形态。人们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走到了一起,结合成各种群体,将个体的力量有机地结合成为强大的集体力量,以求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自从人类产生以来,这种社会性就一直伴随着他们,并成为他们得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千百万年的群体生活、社会生活,使得人世世代代处在有组织的生活之中。反过来说,社会性又无时不在影响、促进着人类本身的发展,可以说离开社会就无法研究人。体育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在体育实践中人们为了满足各种体育需求总要产生种种体育群体、组织,产生各种能保证体育运动更好开展的种种规范,如各种体育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这些在体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性产物,实质上是为更好地为满足人们自身体育需求的手段,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没有这些社会性要素,人们的各种体育需求便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体育中社会性问题也是体育社会科学应探讨和认识的问题,而且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点同样是“人”,仍然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办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的是人,凡事以人为重,以人为出发点,要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更好地发展。这里要强调的是,人应当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体育作为一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事业,它关注与思考的应当是体育应当如何做到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促使体育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人们需要体育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对健康的追求。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去追求人的发展、个性的张扬、身心的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即体育应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过分强调政治和经济的年代里,却往往把体育当作是实现政治或经济目的的手段,与此同时科学主义也在对体育产生严重影响,使人们逐步形成了依靠科学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体育问题的观念。这种观念使人们在认识体育时产生了主客体的错位,造成了对待体育的“物化”现象,关注的只是运动技术、生物指标和器物等物态文化。尤其是在竞技体育中,产生了“技术异化”的现象。当人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时,忘记了自身价值的存在,而把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极大地提高运动成绩当作是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忽视体育的人性的本质,忘记了体育的本意和初衷,也使得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迷失了方向。因此,我们在探讨体育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问题时,始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将“人本体育”这一基因渗透到所有的问题领域中去。而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基因的“人本体育”是不可以分割和异化的。换句话说,我们在构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时,必须将以人为本的体育即“人本体育”作为构建的基石,在这块牢固的基石上才能构建起合理的体系。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5

【摘要题】学校体育

1综合分析概要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发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科学培养21世纪现代化人才的教育法规。特别是那些应用型、对策性的研究课题,就必须在求“真”和求“用”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科学的验证。这样才有可能加速形成以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来激发、检验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又推进和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这样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优化循环。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客观情况来看,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概括的说有四个方面的研究专题。首先是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它要求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完善发展”和“发展个性”等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贯彻到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中去;其次是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它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围绕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既德才兼备,又具有新型生命观、健康观、运动观、审美观,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变革的新型人才而设置和更新体育课程;第三是卓有成效的对策、方法。它要求入世后的中国,在高等体育教育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能够切实担负起大学生的增进健康、发展个性和激发其潜在创造力的教育职责;第四是科学的理论研究、规范的方法体系和可靠的实践结果。它要求中国在新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必须融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于一体。所以,加速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既有深刻地社会背景,也是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研究向深层次探索其内涵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2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它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最终以健康教育为主体,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人的个性为共同目标。这种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它把教育方针中的培养目标予以综合,比片面的基础教育的理解更为全面,更为深刻。

3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

3.1新世纪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首先,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21世纪大学生的身心完善。但调研结果表明:在技能和体质教育方面,各院校均有着较为成功的教育方法和操作经验;但在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的院校仅占25%,显然不够。所以,必须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在课程目标方面充分体现身心完善和全面发展这一功能特点。

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有关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水平。这是因为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体育。在调查中有86.8%教师认为:“增强身体锻炼知识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及“强化体育基础理论、体育文化思想、体育欣赏能力、体育研究方法的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改的重点。所以,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必须充分地体现出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修养水平这一素质教育特点。

第三,注重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的态度和体育能力,激发他们自觉和自主学习体育的兴趣。这是因为体育课程与知识情感和操作三个领域高度相关。而调研结果也表明我国在这类目标环节上较为薄弱,甚至有空白点,并且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因而,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竞争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对未来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从而使其更加旗帜鲜明的为我国21世纪人才战略提供服务。

第四,发展个性。这是高校体育教育充分体现大学生自我意识、思维方式以及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特点的关键。所以,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应注重拓宽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激发其潜在创造力的闪光点。

第五,善于把长远的课程目标和近期的课程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且近期目标必须成为长远目标的阶段目标。这样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才能够统一互动、方向一致、现代化的课程目标才能在新世纪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3.2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

新世纪、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概括地讲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它要求课程内容必须融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并且在高校体育教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以引导大学生们主动尝试和创造性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而,它是衡量现代化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尺子和镜子。

其次,是课程内容综合化和多样化。这是多功能与高综合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所决定的。它要求把身体素质功能的课程组块转向把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余暇课程、健身课程、电教课程等紧密结合的大课程内容。以充分体现高等体育教育的多功能综合并进和丰富多彩的整体功能特征。

第三,是课程内容弹性和自主化。这是发展个性、激发大学生的潜在创造力、提高大学生体育能力和整体素质等新世纪高等体育教育的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因为大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一个标准,一种规格”的内容模式不仅严重限制了大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压抑了他们潜在创造力的闪现;而弹性化、自主化和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则能够把共性和个性有效地兼顾起来。所以,必须构建一个灵活多样、自主性强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模式,并强调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向自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方向发展。

3.3客观实效的教材体系

扩大学生选择体育教材项目的自,扩大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自由度,是教育发达国家发展大学生个性、培养体育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完善自我意识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教改和规划21世纪高校体育教材体系的一个核心点。因而,在对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范围进行排列、选择、组合的实质,就是对教材体系的科学规划。而且也必然在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据此不难得出,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材体系必须同时具有3个特点:①是教材内容现代化。它要求对教材内容的选择融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于一体;②是教材范围综合化、多样化。它要求能够覆盖体质、生理、心理、文化、道德、营养、人口、生物、哲学、健康乃至更大的内容范围;③是教材项目的组合弹性化、灵活化和功能化。它要求按照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形式、不同项目进行功能组块,且保持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系统整体的功能特征。这样既可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又能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自由度,同时也保证了大纲教材系统整体的综合功能。所以,三者兼备,缺一不行。

3.4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和规范、完善的考核制度

首先,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多元化,是加速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然反映。调研结果表明:有44%的院校正在研究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组成部分引入正式教学计划的办法。从这层意义上说,探索21世纪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发展模式,应把握好以下3个关键特点:①是扩大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自;②是扩大学生学习体育的自由度;③是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充分拓宽大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是对高校体育考核制度的规范和完善。目前它已经成为入世后的中国为顺应时代潮流、加速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普遍观念。这是因为学分制不仅是拓宽大学生自觉、自主和自由学习时间与空间的科学体现;而且也顺应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它对于课程内容的规划,对教材体系的组块,对课程结构的设计、对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以及对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均具有规律性的要求和体制上的规范。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亦不乏成功的先例和经验。所以,应加大运作的力度,以促进我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和完善。

4卓越有成效的方法、对策

素质教育以其倡导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完善发展”和“发展个性”等理论观念深刻地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本质”。因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必须首当其冲地担负起这一划时代的教育重任,并且解决好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遇到和发现的新、老问题。鉴此,本课题针对国内普通高校体育教改中具有例范意义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科学验证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以期为普通高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探索构建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模式提供客观、实效和对策性的咨询建议。

4.1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不容忽视

这是因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必然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高等体育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既是培养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因而,它首当其冲地担负着增进健康,发展个性和激发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教育重任。所以,通过拓宽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来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协作攻关的能力等等,不仅能够有效地密切高校体育科研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对于完善其自身的学科体系,巩固其在现代化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4.2体育基础设施须上台阶

普通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点多、面广,不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很难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这是因为难就难在重视不够,难在教育观念落后。因而,要在拓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同时,把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对高校领导者办学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点予以认识。事实上,也只有新世纪“素质教育”观念下的现代化高校管理者,才具有从加强体育基础设施方面积极探索、挖掘人才素质潜力和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思维特征。

4.3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个模式,一种规格”的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大学生个人和个性特点的发展,妨碍了大学生潜在创造力亮点的闪现。而扩大学习自,拓宽学习自由度和以启发他们创造性完成技术动作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形式,则符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符合大学生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特点,顺应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特点。其优越性有三:①是有利于大学生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的完善;②是便于开释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激发其创造性的灵感;③是方法科学、简单、可操作性强,并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效果等等。

4.4体育文化教育应注意实效

“体育基础理论+体育文化讲座+体育欣赏和技战术应用辅导”的理论课程模式:①是调动了大学生自觉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②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陶冶情操和塑造气质;③是成功地利用了书本、电教、竞赛、讲座和休闲等,科学地拓宽了大学生自主和自由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等等。

4.5心理教育应贯穿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

“3个紧密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①是调动了大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是锻炼了意志,发展了个性;③是培养了能力,增强了自信;④是激发了大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等等。从系统研究的结果看:该方法科学含量较高,实效性强,且操作简便易行,具有普遍的实践应用价值。

4.6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加速进行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模式,不仅能够融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多、空间大、活动内容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等特点于一体,而且顺应了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高等体育教育的时代特征。能够在高校体育教学、竞赛和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主渠道作用。

4.7体育科研应系统、规范

各普通高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运用不同方法加大对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方法、对策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力度,以期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探索和构建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等等,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咨询建议。

4.8规范的方法制度

规范的方法体系要求必须融实效法、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要求理论必须服从实践和应用于实践,且能够卓有成效的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系统性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且操作简便易行和规律性强,并具有一定时间、范围的可持续的发展性。规范性则是指该方法体系在经过去伪存真和精化完善之后,能够发展成为制度或法规性的操作模式等等。所以,它要求所有方法、措施、步骤必须依据高等教育原理、体育教学规律,大学生整体素质特点的客观实际而设计和实施,同时要求调研资料、测试数据必须经过科学、规范的统计处理等,充分体现出方法上的科学信度和操作上的制度规范。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15~135

[2]曲宗湖,等.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构想[J].体育科学,1998,(4):7~11

[3]冯岩,等.21世纪大学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探索性研究[J].体育科学,2001,(4):31~33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6

【摘要题】学校体育

1 综合分析概要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发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科学培养21世纪现代化人才的教育法规。特别是那些应用型、对策性的研究课题,就必须在求“真”和求“用”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科学的验证。这样才有可能加速形成以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来激发、检验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又推进和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这样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优化循环。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客观情况来看,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概括的说有四个方面的研究专题。首先是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它要求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完善发展”和“发展个性”等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贯彻到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中去;其次是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它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围绕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既德才兼备,又具有新型生命观、健康观、运动观、审美观,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变革的新型人才而设置和更新体育课程;第三是卓有成效的对策、方法。它要求入世后的中国,在高等体育教育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能够切实担负起大学生的增进健康、发展个性和激发其潜在创造力的教育职责;第四是科学的理论研究、规范的方法体系和可靠的实践结果。它要求中国在新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必须融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于一体。所以,加速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既有深刻地社会背景,也是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研究向深层次探索其内涵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2 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它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最终以健康教育为主体,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人的个性为共同目标。这种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它把教育方针中的培养目标予以综合,比片面的基础教育的理解更为全面,更为深刻。

3 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

3.1 新世纪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首先,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21世纪大学生的身心完善。但调研结果表明:在技能和体质教育方面,各院校均有着较为成功的教育方法和操作经验;但在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的院校仅占25%,显然不够。所以,必须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在课程目标方面充分体现身心完善和全面发展这一功能特点。

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有关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水平。这是因为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体育。在调查中有86.8%教师认为:“增强身体锻炼知识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及“强化体育基础理论、体育文化思想、体育欣赏能力、体育研究方法的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改的重点。所以,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必须充分地体现出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修养水平这一素质教育特点。

第三,注重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的态度和体育能力,激发他们自觉和自主学习体育的兴趣。这是因为体育课程与知识情感和操作三个领域高度相关。而调研结果也表明我国在这类目标环节上较为薄弱,甚至有空白点,并且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因而,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竞争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对未来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从而使其更加旗帜鲜明的为我国21世纪人才战略提供服务。

第四,发展个性。这是高校体育教育充分体现大学生自我意识、思维方式以及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特点的关键。所以,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应注重拓宽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激发其潜在创造力的闪光点。

第五,善于把长远的课程目标和近期的课程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且近期目标必须成为长远目标的阶段目标。这样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才能够统一互动、方向一致、现代化的课程目标才能在新世纪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3.2 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

新世纪、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概括地讲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它要求课程内容必须融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并且在高校体育教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以引导大学生们主动尝试和创造性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而,它是衡量现代化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尺子和镜子。

其次,是课程内容综合化和多样化。这是多功能与高综合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所决定的。它要求把身体素质功能的课程组块转向把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余暇课程、健身课程、电教课程等紧密结合的大课程内容。以充分体现高等体育教育的多功能综合并进和丰富多彩的整体功能特征。

第三,是课程内容弹性和自主化。这是发展个性、激发大学生的潜在创造力、提高大学生体育能力和整体素质等新世纪高等体育教育的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因为大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一个标准,一种规格”的内容模式不仅严重限制了大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压抑了他们潜在创造力的闪现;而弹性化、自主化和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则能够把共性和个性有效地兼顾起来。所以,必须构建一个灵活多样、自主性强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模式,并强调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向自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方向发展。

3.3 客观实效的教材体系

扩大学生选择体育教材项目的自,扩大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自由度,是教育发达国家发展大学生个性、培养体育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完善自我意识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教改和规划21世纪高校体育教材体系的一个核心点。因而,在对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范围进行排列、选择、组合的实质,就是对教材体系的科学规划。而且也必然在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据此不难得出,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材体系必须同时具有3个特点:①是教材内容现代化。它要求对教材内容的选择融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于一体;②是教材范围综合化、多样化。它要求能够覆盖体质、生理、心理、文化、道德、营养、人口、生物、哲学、健康乃至更大的内容范围;③是教材项目的组合弹性化、灵活化和功能化。它要求按照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形式、不同项目进行功能组块,且保持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系统整体的功能特征。这样既可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又能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自由度,同时也保证了大纲教材系统整体的综合功能。所以,三者兼备,缺一不行。

3.4 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和规范、完善的考核制度

首先,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多元化,是加速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然反映。调研结果表明:有44%的院校正在研究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组成部分引入正式教学计划的办法。从这层意义上说,探索21世纪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发展模式,应把握好以下3个关键特点:①是扩大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自;②是扩大学生学习体育的自由度;③是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充分拓宽大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是对高校体育考核制度的规范和完善。目前它已经成为入世后的中国为顺应时代潮流、加速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普遍观念。这是因为学分制不仅是拓宽大学生自觉、自主和自由学习时间与空间的科学体现;而且也顺应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它对于课程内容的规划,对教材体系的组块,对课程结构的设计、对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以及对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均具有规律性的要求和体制上的规范。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亦不乏成功的先例和经验。所以,应加大运作的力度,以促进我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和完善。

4 卓越有成效的方法、对策

素质教育以其倡导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完善发展”和“发展个性”等理论观念深刻地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本质”。因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必须首当其冲地担负起这一划时代的教育重任,并且解决好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遇到和发现的新、老问题。鉴此,本课题针对国内普通高校体育教改中具有例范意义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科学验证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以期为普通高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探索构建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模式提供客观、实效和对策性的咨询建议。

4.1 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不容忽视

这是因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必然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高等体育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既是培养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因而,它首当其冲地担负着增进健康,发展个性和激发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教育重任。所以,通过拓宽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来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协作攻关的能力等等,不仅能够有效地密切高校体育科研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对于完善其自身的学科体系,巩固其在现代化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4.2 体育基础设施须上台阶

普通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点多、面广,不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很难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这是因为难就难在重视不够,难在教育观念落后。因而,要在拓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同时,把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对高校领导者办学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点予以认识。事实上,也只有新世纪“素质教育”观念下的现代化高校管理者,才具有从加强体育基础设施方面积极探索、挖掘人才素质潜力和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思维特征。

4.3 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个模式,一种规格”的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大学生个人和个性特点的发展,妨碍了大学生潜在创造力亮点的闪现。而扩大学习自,拓宽学习自由度和以启发他们创造性完成技术动作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形式,则符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符合大学生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特点,顺应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特点。其优越性有三:①是有利于大学生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的完善;②是便于开释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激发其创造性的灵感;③是方法科学、简单、可操作性强,并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效果等等。

4.4 体育文化教育应注意实效

“体育基础理论+体育文化讲座+体育欣赏和技战术应用辅导”的理论课程模式:①是调动了大学生自觉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②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陶冶情操和塑造气质;③是成功地利用了书本、电教、竞赛、讲座和休闲等,科学地拓宽了大学生自主和自由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等等。

4.5 心理教育应贯穿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

“3个紧密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①是调动了大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是锻炼了意志,发展了个性;③是培养了能力,增强了自信;④是激发了大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等等。从系统研究的结果看:该方法科学含量较高,实效性强,且操作简便易行,具有普遍的实践应用价值。

4.6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加速进行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模式,不仅能够融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多、空间大、活动内容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等特点于一体,而且顺应了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高等体育教育的时代特征。能够在高校体育教学、竞赛和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主渠道作用。

4.7 体育科研应系统、规范

各普通高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运用不同方法加大对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方法、对策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力度,以期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探索和构建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等等,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咨询建议。

4.8 规范的方法制度

规范的方法体系要求必须融实效法、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要求理论必须服从实践和应用于实践,且能够卓有成效的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系统性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且操作简便易行和规律性强,并具有一定时间、范围的可持续的发展性。规范性则是指该方法体系在经过去伪存真和精化完善之后,能够发展成为制度或法规性的操作模式等等。所以,它要求所有方法、措施、步骤必须依据高等教育原理、体育教学规律,大学生整体素质特点的客观实际而设计和实施,同时要求调研资料、测试数据必须经过科学、规范的统计处理等,充分体现出方法上的科学信度和操作上的制度规范。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15~135

[2] 曲宗湖,等.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构想[J].体育科学,1998,(4):7~11

[3] 冯岩,等.21世纪大学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探索性研究[J].体育科学,2001,(4):31~33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7

关键词: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意义目标方法

1.前言

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认为精品课程就是要有一流教师、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根据教育部的宗旨,精品课程建设成为了高等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体育院校术科教学作为传承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石,对弘扬与发展体育运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推动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倡导精品课程建设精神,结合体育院校术科教学的特点,不断发展与完善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对体育院校术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通过亲身参与术科精品课程建设,总结实践经验,论述了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确定了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方案。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过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见解,力争打造国内一流示范性课程,为促进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2.1彰显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的新面貌。

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传承体育运动的根本,对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推进术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是发展体育院校术科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明确了术科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定位,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革新,拓宽了术科教学的新视野;相互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相互借鉴与学习,学校之间达成教学资源共享;有效地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加速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使体育院校术科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以此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2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的灵魂。

体育院校术科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体现出体育院校总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与重点。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的培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精品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使各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把握着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的命脉。由此可见,体育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不仅从纵向促进了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改革,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科学性,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从横向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优化了课程体系。因此,抓住体育院校术科精品建设,对推进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意义重大,是术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3.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主要表现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以及教师队伍等能够体现新时期的课程理念。术科课程作为体育院校的主干课程,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着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基础,因此,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应服从人才培养的总要求与社会发展趋势。

3.1锐意进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师资水平。

体育院校术科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规律与特点,充分把握术科教学的实践性,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学科带头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教学水平与技术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研究成果丰富、教学质量好的教学队伍。

3.2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形势,术科教学内容要不断注入新的研究成果与新兴项目,体现时代性,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指导与技术技能的学习,形成课程在内容上与教法上的特色。狠抓教材建设,坚实理论基础,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3.3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体育院校术科教学的实践性,对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影响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设高标准的教学场地,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拥有足够数量的教学器材,是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术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4.以实践为本,探索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方法

4.1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根据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是建设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的基石,是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建设规划的制定要比较全面地介绍该课程的实施过程,具体建设流程如图1。

4.2促学术、促实践、促建设,保证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教师与教学条件是完成体育院校术科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团结协作、技术水平与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想达成这一目标,首先,应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提高青年教师学历,保证后备资源。其次,为教师提供参与业务学习、科研工作的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最后,针对术科教学的技术性特点,切实加强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完善教学条件,加强教材建设,为学生选用优秀教材,提供辅助教材书目以及相关课外读物;建立相关网站,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信息,把握运动项目的发展态势,灵活应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各种网络教学课件与教案,结合多媒体教学,形成立体化教材,实现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加大资金投入,分阶段建设体育教学场馆设施,购买先进教学设备,充分运用各种体育资源。

4.3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研究成果,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时代性。

体育院校术科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是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要体现时代性、先进性,还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处理好传统项目与新兴项目的关系,和谐发展,积极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加强课外知识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既要有大众体育的部分,用于指导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功能与作用,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又要有竞技体育的部分,用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保障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传播体育精神,同时还要传授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如组织体育竞赛活动、裁判法等,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以更好地为体育事业服务,培养优质体育人才。

4.4结合网络与多媒体教学,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建设,是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理论教学。根据术科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建设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力求做到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发展创造性思维。就目前而言,体育院校术科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理论部分,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多媒体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拓宽所学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以便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学习。2.实践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创建和谐课堂,注重发展学生能力与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相关网站,开发教学课件,实施网络教学,实现资源共享等;运用多媒体技术现场分析动作技术结构,通过动作展示、观摩,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体验,从而达到快速、直观、准确、深刻的教学效果;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效应,注重发展性评价,考核的方式可由理论部分、实践部分与平时成绩组成。

4.5以学生为主体,监督教学管理与教学效果的评价。

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根据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术科教学的特殊性,为确保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建设,规范教学评价标准等。具体表现有,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使教学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保证教学秩序的有效进行;加强各教学环节的监督,不定时组织听课,检查教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听课记录等,监控教学过程,不定期组织公开课、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及时了解教学的最新情况,达成师生互动,保证教学效果;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评价,有效地利用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形成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进行评价,还要有参与态度、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5.结语

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增加了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条件的完善,有利于体育院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更好地实现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目标。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能积极引进各种新型研究成果与新兴项目,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师继续学习与参与科研工作的条件,加强师资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评价,保障教学效果等,从而全面建设一流示范课程。可见,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了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明确了体育院校术科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一个新的里程碑,为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突破,使体育院校术科教学改革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忆湘,阳艺武.《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学刊,2008,(8):49-52.

[2]郭金荣.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4):147-148.

[3]董传国.部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90-92.

[4]赵红娟.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4):113-118.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8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体育发展;存在问题;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27-03

体育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高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新时期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更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加速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体育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步入改革的轨道。30多年来高校体育改革比较活跃,取得了明显效果,改革已从主体方法、组织形式等表浅的方面,逐渐向指导思想、观念转变等深层次方向发展,在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不过,我国高校体育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1喇日的教育观念的误导

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以突出专业技能教育为主。长期来,狭窄的专业观念在多数学生中已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把时间和精力全用在高数、外语、计算机、专业课程等方面,而对非专业的事物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这种单一的专业观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2高校体育教育忽视了“因材施教”

在我国,长期以来无论是运动训练还是体育教学,基本上采用同一种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实施一个教学质量标准,忽视了不同教学对象对体育运动需要的差异性。普通学校体育教学中盲目套搬竞技运动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偏离教学基本目标,进而使高校体育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1.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缺乏整体性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大多是在原有的课程框架内展开,进行着各自课程的局部优化。而事实证明,这种改革未形成优化的整体,致使德育和体育课程被急剧淡化。当前“应看到我国学生体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部分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些身体素质和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缺乏整体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反映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高校体育也不例外。

我国学校教育的教育思想,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当前改革的浪潮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学校体育的改革大多停留在教材教法组织形式的调整等浅层次上,而实质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步伐进行整体性改革。“它不仅仅是体育课的局部改革,而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从观念到实践,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系列突破性的整体改革”。

1.4“终身体育”思想亟待强化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基础。学校体育为21世纪培养高科技人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中,许多知识分子虽然文化素质很高,受过正规高等教育,但是他们体育观念淡薄,极少参加体育锻炼,加之繁重的脑力劳动,使之体质急剧下降,甚至英年早逝。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只有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短10岁。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能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男性只占12.6%,女性只占7.43%。对1000多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各行业人员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认为自己是体育盲,缺乏应有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必要的体育意识。为什么经过小学、中学、大学十多年体育教育,却培养出一批既不懂体育,也不从事体育锻炼的知识分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传统教学思想模式中,只注重在校期间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和完成达标的情况,却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2高校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高校体育必须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依据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并充分研究21世纪合格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品格进行发展。

2.1拓展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思想体系,涵盖内容十分广泛。但对于我国的高等体育教育而言,其实质就是“多功能、高综合与全面发展。”这一全新的体育教育思想与已经实施了近20年的“体质教育”理念形成了世纪之交新老交替的临界点。

拓展高校体育教育理念,首先,是从高校体育教育的学科特性上拓新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唤起各级各类院校领导对高校体育教育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从而把拓新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与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以及进一步激发院校自身的办学活力有机的结合起来。

其次,是从社会意义上拓新人们的体育教育观念。特别是在争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的同时,以通俗的实践实例和严谨的理论研究成果,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21世纪的人才,应当是能够迎接技术革命挑战的新人,是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新人,应当是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新人;只有整体素质好的人才具有广泛采集信息,善于寻求战机和把握取胜时机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各高校的经费、基础设施和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从而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平稳发展,在原本较为薄弱的基础设施、高校体育教育学科建设以及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与发展。

第三,是从新世纪人才战略方面提高认识。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是经济与科技的竞争。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靠培养、靠教育,尤其是对新世纪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所依靠的就是现代化的高等教育。高校体育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当其冲地担负着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职责。因而,必须把拓新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同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2.2高校体育要强化“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终身体育在实施过程中,高校是个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其目的任务是与社会紧密相连,具有显著的奠基功能。因此,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应侧重于对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2.3注重高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努力,其中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要加强科学研究。将科研工作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和保证,作为体现学校体育工作成效和实力的一个主要标志。首先,科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体育教学、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及全面育人为中心,以社会与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同时,必须树立科研成果只有体现对理论创新和向实际应用转化,才是有价值的思想,坚持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科学的价值在于应用的宗旨。

体育科学具有比较突出的综合性特点,它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从宏观上看,研究体育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没有多学科共同参与进行综合研究是不可能的。从微观上看,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也离不开多学科的协同攻关。特别是现代体育所面临的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科学化、商业化、产业化等问题,已远远超出传统体育的内涵和外延,这些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非是单一、独立的学科门类所能回答的,如此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便成为体育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必然,个人或单一学科的单一研究已很难完成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因此,开展体育科研工作应树立人力、资金共投,信息、设备、人才资源共用,成果、利益共享的联合研究的新思路。

2.4改革和创新高校体育课程类型

课型的确定是决定教学效果和保障课程思想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及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发展等特点,建议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型均确定为“一体化型”课程;将三年级、四年级和研究生的课型均确定为“俱乐部型”课程。这种课型的改革和调整,一是有效地结合了学生兴趣,突出个性发展;通过找层选面,规定基础理论和实践活动能力的课时比重,并结合专项课与健身俱乐部的活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全方位满足大一、大二学生进一步认识体育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需要。二是选择学生基础好、兴趣高以及符合地区特色和社会作用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俱乐部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三是增设体育选修课,调节学生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充实课内外体育生活;保障高年级大学生均能主动地受到以体育教学为主导作用的体育教育,并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1~2项或更多的运动项目的技能,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

3结语

总之,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新时期高校体育应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强化“终身体育”思想,自觉进行整体性改革,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金梅,关于我国学校体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8(5):34-36.

[2]钱杰,21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2003(1):384.

[3]王则珊,探讨解决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办法——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建议与方案[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2):1-3.

[4]郑崇勇,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低10岁[eB/oL],http://news.sohucom/20091123/n268381873,shtml,2009-11-23.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9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存在高校自我评估动力不足、市场评估动力不够、社会组织评估影响力弱、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等问题。高等学校的多样性,不同类型、层次高校定位与使命的多样化,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才成长的个性化,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体利益多样化,进而产生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形成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最终导致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的多元化趋向。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索,总体来看,有三个关键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质量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二是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是如何评估高等教育质量。本文主要探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元化趋向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教育部领导并组织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2003年开始,到2008年基本结束,评估学校涉及2001年之前取得本科学历授权资格的近600所学校。钟秉林教授用了“六个促进”、“存在四个问题”对这次评估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评估模式为主。政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主体和价值主体,在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上具有积极意义。政府作为唯一权威的评估主体,学校变成被评估和监督的对象,教育界、知识界、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处于从属地位或者被忽视,高等学校的自我评估也仅是为了应付政府外在评估而不得已的行为。对现存评估机制进行理性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高校自我评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作为单一的评估主体,导致高校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与评估活动,也大多是应付。评估过后,一切恢复“原生态”。

其次,市场评估动力不够。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中,社会及用人单位很少参与评估活动,即使参与,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补充。社会及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是政府“根据需要”供给的,人才规格是政府行为,因此用人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也缺乏参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动力。

第三,社会组织评估影响力弱。由于我国政府主导下的评估模式占主导地位,其它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权威性尚没有得到认可,其影响力远远不够。政府在评估中有较多的话语权和行政行为,在客观上也障碍了其他评估力量的发挥,并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其他评估者的地位和威信的提高。

第四,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斟酌。评估的科学性取决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就上一轮的评估指标体系而言,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评估指标体系和各项子指标的权重设计单一化,最终导致用同样的指标体系评估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等学校,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多元化的现实依据

1.高等学校存在多样性

评估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必须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就是各级各类的高等学校。在中国,高等学校是一个非常泛化的概念。一般是指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高校。在最广泛意义上一般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大学仅仅是高等学校的一部分,指的是包含多门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专门学院如医学院、戏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师范学院等。高等专科学校如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等,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都是高等学校系列,但不是大学的系列。

高等学校客观存在着类、型、层次的差别。就类而言,有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就型而言,有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种。就层次结构而言,高校有专科教育层次、本科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层次。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高等学校存在着多样性,不仅有类型的差异,也有层次上的区分,这就要求我们评估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多元化的标准。

2.高等学校的定位、使命与职责存在多样性

所有高等学校共同编织成一个高等学校网,每所高校都是网上的一个纽结,这个纽结代表着本所高校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的定位。定位不同,其使命和职责不同,其办学理念、精神和文化就不同。这既是客观存在,又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定位、不同使命与职责的高校教育质量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例如,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其理论基础是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作出的科学分类。

3.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分工,不同的社会分工形成不同的行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定知识技能和职业规则。特别是当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劳动越来越专门化。高等教育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会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对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也必然要求有多元化的评估指标体系。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4.人的发展最终是成为个性化的人

人的发展是在全面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质。人的存在就是其个性的存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人的个性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人类教育活动从“神话”教育过渡到“物化”教育阶段,最终来到“人化”教育阶段,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指以人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教育人、关心人,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挖掘人潜能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的手段、发展人的个性的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人的个性化是教育的最终追求。教育要使人走向个性化,就必须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手段,由此教育质量评估必须个性化、多元化。

三、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多元化的理论依据

1.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由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

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须探究高等教育发展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内涵,正确认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数量的生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并非越高越好,关键在于其与目标市场和成本水平的最佳匹配。此意为高等教育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何种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以什么代价满足,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为“针对性”,即培养人才的社会针对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从“合格产品’’到“用户满意”,从数量型发展到质量型,从学术性质量转向应用性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一种多元的质量观,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学术质量观,一般本科院校必须树立社会需要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普通专科教育应当坚持个人选择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社会办高等教育可以坚持市场需要导向的质量观,以及终身教育的个人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观应包括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整体的质量观、特色化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适应性质量观,强调大学的服务职能,即大学所培养人才质量的标准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整体性质量观,要求用系统的观念衡量教育质量而不能仅用单一指标衡量。三是特色化质量观,认为特色是质量的重要标志,高校必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生存和发展。四是价值增值质量观,认为学生在受教育前后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程度决定质量的高低。每种质量观都是特定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反映,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高等教育价值观由原来的关注知识本身到关注社会服务,由一元到多元,这既是时展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同时,也反映出质量观的哲学基础由认识论转向价值论。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为的价值判断,每个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没有必要追求统一的标准。

2.多种评估主体的价值理念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涉及到许多利益主体,例如国家(政府)、市场(社会)、高校、受教育者等。由于主体利益的不同,对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就不同。就国家(政府)来说,所坚持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此政府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行使其管理职能。对于市场(社会)来说,所坚持的最根本价值理念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也就是资源使用效率。这是因为高等教育在大多数国家都是社会稀缺资源,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拥有这种资源后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正因为如此,国家和社会又投入了大量资源以发展高等教育,关注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市场监督高等教育的充分理由。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本身陷入程度不同的财政危机之中,这不仅制约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也危及到高等教育质量。为了自身的发展,它们不得不求助于社会的资助,这使得市场对于高等教育的评估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对于高校来说,所坚持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应该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涉及到学者个人在学术活动中的独立性以及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的自治,这种独立性所针对的对象既包括国家、教会之类的世俗和精神权力机构,也包括一般公众”。“真正的大学必须具有三个组成,一是学术性之教学,二是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三是创造性之文化生活”。这些活动皆属于探索未知世界和不确定性事物的工作,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任务,因此,需要学者“不惜一切代价,无条件地追求真理”。“学术自由”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如果没有学术自由,高等学校教学与研究就不可能有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和新技术的产生。就受教育者来说,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最关心的是个体的和谐发展,能否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市场)和劳动的需要,为个体谋求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辨明四者的根本价值理念和相互关系,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评估中存在着价值冲突,由此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必须走多元化之路。

四、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多元化的必然性

高等学校客观上存在着多样性,既有类型的差异,又有层次之分,这就决定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定位,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与职责,进而使高校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即使是同类型、同层次的高校,由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也会打上地域文化的印记,也存在着不同的办学特色。再加上社会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成长规律的个性化,企图用统一的标准对高校进行质量评估,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评估主体的主观行为,由于评估主体利益的不同,不同评估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不同价值取向、不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指导下,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也就不同,测量评估的结论也会迥然有异。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学校整体评估,二是专业学科课程教学评估,三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学校整体评估侧重学校整体的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评估;专业学科课程教学评估侧重专业学科课程的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最核心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形式主要是发展评估与声誉评估。发展评估是教育评估中主要的、经常的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诊断问题,改进工作。声誉评估又分为合格评估和选优评估两种。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比较重视数量,学校规模、论文数量、科研成果数、学科数、经费数额等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排名的结果。不同大学具有不同的规模,科研人员的数目也不相同,科研成果的绝对数量难以真正反映出学校的科研实力。

从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经验来看,多元化评估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必须正视外部评估主体的评价功能,充分调动各评估主体的积极性,并使各主体利益的需求保持适当张力,从而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主导下的以多元评估为导向、以社会组织评估为中介、以学校自我发展评估为基础的多元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本科教学评估若干热点问题浅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6):38-45.

[2]司林波,高等教育评价的多元主体模式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8,(6):118-120.

[3]薛天祥,周海涛,时伟,确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正确观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1,(7):39-40.

[4]蓝劲松,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n],科学时报,2001-6-21(2).

[5]房剑森,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与中国的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02,(2):16-18.

[6]戚业国,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质量观[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39-40.

[7]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东南学术,2001,(2):24-25.

[8]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78.

[9]贺卫方,作为宪法课题的学术自由[J],云梦学刊,2007,(4):8.

体育科学的性质篇10

有关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现状一: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给人呆板、孤立、冷漠。缺乏人情味的印象,这是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受到苏联凯洛夫教学理论的影响。具有浓厚的科学主义、竟技性的倾向,从而�S视了体育教育的文化价值,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

现状二:历来认为体育是强身健体的手段,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到竟技性太强,缺少实用性。这与原课程内容较偏重逻辑性,强调结构严谨,过分重视竟技性、系统性、缺少展示体育思想与实际应用性有关。

现状三: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这是由于体育课对老师与学生的评价过分注重和信赖于身体指标,评价方法单一,没有发挥在体育学习中的综合功能。

现状四: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体育被认为就是素质练习,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没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1科学人文精神学习的理论依据

上述现状反映出我们在肯定我了体育教育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中学体育教育中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如何使体育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加具体的落实?应该让学生学习怎样的体育?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体育课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产生了新的课程标准,这一标准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其核心思想就是突出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参与和体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它是融入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此同时,出现了体育文化的提法和研究,认为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分不开的,体育文化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人的素质。在素质观理念的指导下,体育文化经历了两个观念的整合,并呈现出的科学人文精神的整合形态出现的趋势,认为科学人文精神是智能发展的超越。体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是体育精神,体育本质力量的具体反映,体育知识,技能并不等于体育精神,它的培养是渗透在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的,是体育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是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的全部领域。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中进行科学与人文教育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产物,它主要表现在培养人严谨扑实的科学态度,理智自律的人格特征,诚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勤奋自强的探索精神,开拓创新的基本素质,宽容谦虚的优良品质。

2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人文精神的几点做法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体育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理性精神。为此,我们体育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注重"完整的人"的体育教育,即从传统的只重视认知教学转移到认知与情感并重的教学上来,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2.1体育课堂教学应做到体育教育与心理素质的相互促进

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素质主要有:求知欲望、意志力、动机与兴趣,自信心等等,

这些也无疑是一个人在其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而体育因其自身所是有的实用性,唯美性等特点,在培养这些品质方面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现实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

2.2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体育教学设计要做到真正从学生出发,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活动空间。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注重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要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技能的机器,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创造空间,在教学中合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探究性的课题,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真正实现新世纪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即"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体育,人人都能够获得必要的体育技能,不同的人在体育健康得到不同的发展。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人。"

2.3注重体育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注重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中找到体育技能,方法,观念的胚芽,发掘体育对学生现实生活的价值,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体育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体育"源于现实生活,寓于现实生活"。很多看起来与生活并无联系的体育技术,其实质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了"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后,可让学生观察这一动作与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什么动作相似?在现实生活遇到什么情况可以采用这一动作?使学生真正步入生活中"处处留意皆体育,现实生活中时时用体育"的境界,从而真正体现体育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现实生活。培养其用所学的体育技能解决我们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2.4加强体育史的介绍及体育技术产生背景的揭示

在平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体育史的教学是高质量地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风貌及刻苦煅炼的坚强意志品质。也有助于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