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绩效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2:55

财务绩效概念篇1

摘要政府监督的问题由来已久。在现代社会,资源相对稀缺,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日益扩大,政府支出在国民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支出形式也是多样化。政府在履行其受托责任时,如何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各国政府和国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得到大力发展。在进行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时,有必要对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因此本文对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其与几个相关概念进行比较,明确其含义。

关键词绩效政府绩效政府绩效审计

政府监督的问题由来已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伴随着国家和政府的产生而产生;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来看,各国都在积极地推进政府监督。进行政府绩效审计则是进行政府监督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得到大力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定义,提出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并将其与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绩效评价等进行了区分。

一、绩效的概念

“绩效”一词首先在企业中被广泛使用,按照我国最新《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绩”表示功业、成果、成绩,“效”表示效果、功效、有效。按照这一解释,“绩效”是效果、成果的统称。

什么是绩效?目前审计理论界众说纷纭。总结起来,主要是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是“结果观”――把绩效定义为结果。如英国学者JohnBernardin等将绩效界定为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进行特定的工作活动、行为等产生的产出记录,这种观点将绩效等同为行为、活动的结果。第二种观点是“行为观”――将绩效定义为行为。如Katz等人的绩效理论认为,绩效的内容应包括一个过程,首先是员工加入组织中并能够留在组织中,然后在此基础上员工能达到或超过组织对员工所规定的标准。绩效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这一过程。随着对绩效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无论是将绩效定义为“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行为”,都是不完整的。于是,更多的学者认为绩效所指的含义应该更加广泛,提出第三种观点“综合观”――将绩效界定为行为和结果的综合。如Brumbrach认为,绩效的内容应同时包含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某项工作的个人或组织进行实施。而行为不仅仅是实现某一特定结果所付出的活动,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结果,是为达到特定目的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活动,在这种描述中,要求行为与结果能够分别进行评价。

本文认为,前述的结果观和行为观都不能全面、完整地描述绩效的含义。当我们对个人、组织或某一项目进行绩效审计时,不仅要考虑实施的行为,也要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即将绩效看作是行为和结果的综合。

二、政府绩效的概念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依法向公民和企业组织征收各种税费,汲取财政资源,并通过政治权力机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简单的来看,政府绩效就是政府行为与其产生的结果的综合。对于什么是政府绩效,国外更多的是沿用“3e”来定义,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其中,经济性是指政府为获取物质和人力资源的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简单的说就是是否能够以最少的代价取得所需的产出,即维持低成本。经济性的目的主要是评价在政府的支出过程中,是否存在浪费现象。效率性是指政府所提供的产出与所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是否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多的产出,即最好地利用资源。效率性的目的是评价政府的支出是否是值得的,是有效率的。效果性是指政府行动的结果与目标或行动的既定效果相匹配的程度,即提供人们对政府的需求。

目前,部分学者认为“3e”标准存在其局限性,将其标准拓展为“5e”,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性和公平性,而且这一拓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政府绩效是指政府管理活动中付出的行为及其所产生的结果,包括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和公平性。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

作为政府财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相关理论研究文献看,“绩效审计”往往与政府审计联系在一起,对其含义表述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即对政府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例如,2003年6月修订的《美国政府审计准则》将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描述为:“客观、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等进行独立的评价,从而增强公共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项目的效益性、经济性和效率性”。张继勋等人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组织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查和评价。”

在已有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中,更多的是将政府绩效审计作为独立的审计体系,很少探讨政府绩效审计传统财务会计审计的关系。笔者认为,政府绩效审计作为现代审计体系中的一部分,与传统的财务会计审计不可分割,不能成为独立的形态。因此,本文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如下:政府绩效审计是指以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在对政府等公共部门和公共项目进行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对其业绩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四、绩效审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绩效评价

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价?中外学者对其含义的界定也是不统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Hatry给出的观点:他认为府绩效评价可以界定为对特定服务或者项目的结果、效率的所进行的评价。通过进行政府绩效评价,可以提高政府行为的效率。这一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绩效评价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从目的来看,两者的存在都是为了能更好的促进政府部门履行受托责任,揭示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政府行为的质量;从标准来看,在进行政府绩效审计时,国内外理论和实务界大都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作为其标准,“3e”标准中也体现了评价的观点;从职能来看,两者的职能都是对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等等。

尽管两者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从执行主体的角度,实务经验表明,政府绩效审计的工作多是由国家审计机关组织执行的,如国家审计署等,而进行绩效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审计机关、政府内部专设的评价委员会或者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也可以是权威的民间机构、公众等,也就是说,绩效评价的执行主体的范围更为广泛,是多元化的;从立项的角度,绩效审计通常是针对公众比较关心、或者具有社会影响、与时事接轨等的项目进行立项审计,如中国某市福利公益金绩效审计,而绩效评价通常是针对某个被评价对象在某一段时间内而进行的评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等等。

总结以上内容,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绩效评价作为两种不同的监督评价手段,尽管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绩效审计的实施侧重于当前重点项目和热点问题时效性较强,而绩效评价则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二)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

由于各国的做法不同,翻译不同和约定俗成或习惯等原因,绩效审计在各国的具体表现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术语。在我国,绩效审计术语正式出现之前,使用更多的是效益审计。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国内有许多审计文献将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混同使用。关于两者之间是否能混用?国内学者的意见并不统一。例如,彭华彰等认为“‘绩效’与‘效益’并没有本质的差异,performance可以翻译为效益,performanceaudit应理解为效益审计”。蔡春认为,“统一使用绩效审计术语比较规范”,并认为使用这一术语更能体现与国际研究的一致性。齐国生认为,相对于效益审计,绩效审计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效益一词的含义是指效果和利益,但是对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来言,它们不是营利性的组织,谈不上效益的好坏,所以对其绩效情况的审计若简单使用效益审计术语显得有些牵强。从我国开展政府效益审计的实际来看,主要是对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进行的审计,“政府效益审计”的提法是有其特殊背景的。所以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的绩效型审计使用政府绩效审计这一术语更合适。

1992年出版的《会计审计大辞典》首次将“经济效益审计”与“绩效审计”分别进行了定义,并指出经济效益审计是主要针对企业单位开展的,绩效审计是对非营利机构进行的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中心内容的审计。虽然正式将上述概念进了区分,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审计实践中,却与上述概念并不统一,如深圳市对福利公益金项目的审计中称之为绩效审计,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对失业保险基金项目审计中称之是为效益审计,同样是对政府相关机构管理的公共资金进行的绩效型审计,却使用了不同的叫法。这种背离会让人们误解,这两者是可以通用的。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我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绩效型审计的术语加以规范,统一使用“绩效审计”这一术语比较规范。一方面,使用绩效审计这一术语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绩效审计包涵的内容更为广泛。

(三)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主要关注是内部控制是否能够令人满意地发挥作用,审计范围主要是在财务收支领域,而且有一套专门的会计准则。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相比,既存在差别,又相互联系。

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从审计关注的内容来看,财务审计关注的内容是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情况。而绩效审计的内容是政府在使用公共资金、进行业务活动和开展管理工作方面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从审计的范围来看,财务审计审查的主要是会计资料,绩效审计审查的不仅仅是会计资料,还涉及其他的业务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从审计的标准来看,财务审计有一个用来测试财务报表和相关内部控制数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标准化的方法,而绩效审计则是在利用已有财务审计成果的基础上,对业绩和效果的评价,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没有已经制定好的标准,如有些项目需要依据某一领域或行业的技术参数和标准,甚至权威技术专家的参考意见也可以作为绩效审计的标准等等。

尽管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但作为现代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想要进行全面、完整的的绩效审计,离不开财务审计,并且要依靠财务审计的成果,因此,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之间存在必要的联系。同时,“传统财务审计的很多技术和方法也可以大量应用与绩效审计的实施过程之中,并作为构成其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刘秋明.现代西方公共受托责任研究述评.国外经济与管理.2005(7).

财务绩效概念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pea模型;平衡记分卡;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8-0116-05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会计作为“商业语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众所周知,管理会计作为公司的信息系统,在开发业绩评价框架方面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陈旧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方式,制约了管理会计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充分利用。运用会计领域的创新工具Rea模型和平衡记分卡进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重构,可以实现管理会计与公司数据库设计的融合,密切公司业绩评价、战略决策和信息系统设计功能之间的联系,促使管理会计人员更加有效地参与公司战略管理和控制。

一、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背景:管理会计人员面临职责转变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持续不断地改变着会计工作的作用和内容。peterDrucker(1992)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会计成为最具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管理领域之一,日益带来会计与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人员通常比较关注与计算机软硬件相关的技术问题,但信息系统面临的未来挑战将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把数据转化为对决策有用信息的能力。michaelallies等预测,在未来10年中,管理会计将有可能提供一系列广泛的战略和运营指标,从而使财务会计成为其子集。随着公司战略从成本竞争转向质量、时间和客户服务竞争,将有更多参与者(诸如工程师、it界人士和咨询公司等)作为信息提供者与管理会计人员展开竞争,他们甚至可能在提供特定类型信息方面比管理会计人员更具优势。在这种变革的环境下,“随着对大量信息实时解释需要的增加…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将是证明他们的内在竞争优势”。

会计领域的发展能否应对这种挑战?传统会计系统受到基于经济业务的财务会计需求驱动,难以反映公司经济活动的全貌。因此,公司内部不同职责部门持有平行的信息系统用于满足各自的需求,不仅导致数据储存的低效率,而且难以实现跨部门信息整合。问题的关键在于,传统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已经陈旧过时。首先,传统会计系统中的唯一设计是设置账户表,它是会计循环的第一步,最终旨在生成统一财务报表,因此仅关注经济业务的财务方面,而将更广泛的信息如生产率等排除在外。其次,传统会计系统的构建基础是具有700年历史,可以追溯到卢卡.帕乔利时代的借贷模型。虽然借贷模型在手工记账系统中十分有效,实现了会计业务活动的具体化,但随着公司性质和规模的变化以及数据库和联机处理的出现,以其为基础的传统会计系统已经难以满足管理层的决策需要。

在这种情形下,公司的信息系统开发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归属到管理信息系统(miS)部门。miS已经确立了“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包括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执行。使用michaelporter的价值链概念对其加以描述,有助于我们获得对影响公司信息系统开发问题的深入理解,如图1所示。SDLC的设计阶段增加了该信息系统的价值,因为它有助于确定决策所用信息的充分性和相关性。如前所述,信息系统面临的未来挑战将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把数据转换为对决策有用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价值链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收集和提供相关信息,带来控制和决策流程的增值。miS开发人员因接受过技术培训而在当前的系统设计和执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最了解信息价值链和价值增值手段的是管理会计人员。正如michaelporter所指出的,“任何其他信息系统都不具备将公司所有职能部门的业绩整合为一套指标体系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会计被称作‘商业语言’”。但是,传统会计系统仅反映公司流程的有限方面,不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整个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全面采纳Rea模型和平衡记分卡重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管理会计与公司数据库设计的融合,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成功完成职责转变。

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基础:平衡记分卡和Rea模型

Rea模型(资源-事件-参与者模型)是一种数据库设计概念模型,可以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数据库系统设计工具。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作为信息价值链中的下游作业,可以提供业绩评价框架,用于传递和计量战略,并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这两种工具在信息系统开发设计阶段的结合使用,可以促使管理会计人员在信息系统领域发挥新作用。

(一)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被称作“战略计量系统”和“全面业绩评价系统”,由卡普兰和诺顿在1992年提出,其后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看,平衡记分卡作为业绩评价框架可以发挥最大效用。andyneelY等指出,“毫无疑问,平衡记分卡是目前得到最广泛认可的业绩评价框架之一。”

从本质上看,平衡记分卡是旨在反映公司战略的一系列领先型和落后型业绩评价指标的结合。其基本原理在于,一个“平衡”的业绩评价系统不仅应该包括传递有关公司过去业务活动信息的落后型指标(财务指标),还应该包括反映财务业绩动因的领先型指标(非财务指标)。因此,平衡记分卡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非财务指标表明公司战略的执行过程,财务指标反映公司战略的执行结果。

平衡记分卡的业绩评价系统包括四个方面:财务业绩、客户关系、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客户关系视角侧重于战略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包括质量、时间、绩效、服务和成本等各个方面。客户满意度是公司内部业务流程运作的结果。内部业务流程视角反映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流程(诸如生产、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等领域)的业绩,公司在这些领域必须非常出色,才能实现整体目标。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公司持续对其产品和流程加以改善,并且具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学习和成长视角考虑持续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侧重于衡量公司对流程和产品加以改良以实现其目标的能力。财务视角是表明公司战略恰当与否的最终指标,反映战略执行情况的改善是否已经转化为更高的盈利能力,通常使用现金流量、销售增长率和收益等传统指标计量公司财务业绩。

从总体上看,平衡记分卡相关研究主要从两个视

角展开。一个视角是考察基本理论的相关性,尤其是领先型指标对财务业绩的影响。Christopherittner等发现,客户满意度是财务业绩的领先型指标。RaJivBanker等也发现,反映客户满意度的非财务指标与未来财务业绩非常相关,而且包含财务指标所未能反映的额外信息。Venkynagar等则发现,与质量相关的非财务指标(例如缺陷率和及时运达率等)是未来销售收入的领先型指标。叫另一个视角是考察成功执行平衡记分卡的各个方面。marymalina等检验了卡普兰等在1996年提出的观点,即认为平衡记分卡主要不是一种评估方法,而是一种战略规划和传递工具。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良好设计并且具有良好信息传递功能的平衡记分卡,能够激发低层经理人员按照公司战略行事的积极性。Christopherittner等考察平衡记分卡在激励计划中的应用,发现非财务指标权重设计的主观性导致了激励计划的执行混乱。marlysLipe等对各业务部门的专用指标和共用指标进行研究,发现共用指标被应用于业务部门评价,而专用指标未能在这种评价中受到重视。

这些研究表明,平衡记分卡赋予了参与财务会计报告过程的管理会计人员一个新角色,即在信息价值链中发挥作用。平衡记分卡所提供的平衡指标系统意味着,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需要彼此结合。卡普兰等把“功能鸿沟”(“functionalsilos)视作战略开发和执行过程中的障碍。他们指出,“按照传统,公司总是围绕财务、生产、销售、工程和采购等功能设计,各种功能具有自身的知识、语言和文化,从而导致功能鸿沟产生并成为战略执行的主要障碍,因为大多数公司很难进行跨功能战略传递和协调。”平衡记分卡是一个将各种功能结合起来的计量系统,管理会计人员可以在利用其潜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还指出,信息系统价值链的系统设计对计量指标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管理会计人员应该更多参与系统设计和执行,因为各种计量指标正是在设计阶段被融入系统中。在各个功能领域,各种指标被赋予的含义与所收集数据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一致,而且必须反映公司的经营活动。有研究证实,各业务部门的共用指标更有助于决策,从而表明指标应该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此外,为实现一战略在整个公司内部的传递和协调,还需要将各种计量指标无偏地应用于公司内部各个不同层次。卡普兰等指出了平衡记分卡实施流程与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一个新组建的团队提出了一个记分卡执行计划,包括把数据库计量指标与信息系统联系起来,在公司内部传递平衡记分卡理念,以及鼓励和促进分权经营公司次级指标的开发。作为这一流程的结果,一个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将被建立起来,从而把高层业务部门的计量指标与最低层车间班组的特定运营指标联系起来”。因此,信息系统设计是执行与公司战略相符的平衡记分卡的重要环节。

(二)Kea模型

Rea模型是一种支持信息系统设计的概念建模工具。所谓概念模型,是指用高度抽象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状况的数据模型。这种模型独立于机器,对现实状况的描述易于理解和解释。Rea模型具有很多有助于其成为有效管理会计工具的特征。首先,它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两重性,即资源的流人和流出,与传统会计中的“借项和贷项”一样有效。此外,它还可以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一个概念框架,帮助其概括公司特征、详述业务活动和站在公司全面视角设计数据库,从而满足内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Rea模型的基本构架由三种实体组成,分别称为资源、经营事件和参与者。经营事件是公司流程的一部分。例如,收现是一个经营事件,它是销售流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该经营事件相关的资源是现金,相关参与者则为内部参与者(出纳人员)和外部参与者(客户)。实体的最基本性质称为属性,即为实体的具体化。例如,对于客户实体而言,属性可以包括客户状况、客户数量、客户满意度反馈等项目。资源、经营事件和参与者作为Rea模型的基本构架,有助于把公司战略指标系统与信息系统数据库联系起来。

Rea模型通过提供两种组织观――局部观和全局观,支持公司的计划、控制和决策流程。局部观又称为外部纲要,是指对公司不同业务流程的经营事件以及与这些经营事件相关的资源和参与者加以具体描述,如图2所示。全局观又称为概念纲要,是局部观、业务活动和流程在公司范围内的整合,如图3所示。

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方法:开发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

Rea模型和平衡记分卡作为会计领域的创新工具,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奠定了基础。我们试图在两者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通过开发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重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公司战略规划开发和评估中的作用。

(一)开发概念设计框架的依托:概念模型和设计战略

开发概念设计框架,首先需要依托概念模型。Rea作为一种概念模型设计工具,能够满足开发数据库系统支持战略决策的需要。概念设计旨在描述数据库的信息内容,通常从需求说明开始,结束于数据库全局观的形成。概念设计模型在SDLC的各个流程与信息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之间建立起重要联系。.用户输入对确定数据库的内容至关重要,尤其便于计量指标和其他信息的含义与数据相符。CarloBatini等指出,“最终用户影响设计决策能够带来很多积极后果:概念纲要的质量会提高,项目更有可能趋向预期结果,开发成本也会下降。更重要的是,如果用户拥有更多机会参与决策流程,将促使其更愿意接受和使用该信息系统。Rea概念模型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属性”,可以将其与平衡记分卡的业绩评价指标联系起来,从而促使用户直接参与支持决策的信息系统设计过程。

开发概念设计框架,还需要依托战略,以便确定数据来源以及将数据在概念模型内部加以整合的方式。Batini等描述了三种概念设计开发战略:自上而下型战略、自下而上型战略和混合战略。自上而下型战略重视概念设计各个阶段的改进,以最宽泛和抽象的理想系统纲要作为起点,引入与模型相关的具体信息,诸如各个层次不同功能领域之间的关系等。自下而上型战略则以各功能领域的需求等基本概念作为起点,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复杂的概念,最终融合为一个全局纲要。混合战略使用前两种战略的要素,是前两种战略的综合。混合战略的重要特征是:系统设计师使用应用域的细分子集引导全面系统,子集使用自下而上型战略开发,包括应用域的详细信息;与此同时,设计师使用骨架纲要整合设计的各个方面,骨架纲要发挥框架作用,包括应用域的最重要概念,更便于子集所产生的不同纲要进行自下而上的整合。

(二)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的构建:平衡记分卡战略模型与Kea模型的结合

本文使用混合战略开发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同

时应用Rea模型和平衡记分卡实现概念设计,称为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如图4所示。图4表明,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的执行,涉及到两个重要阶段:首先需要把公司战略转化为平衡记分卡模型,即阐明公司战略并将其与平衡记分卡相结合;其次需要把平衡记分卡模型转化为Rea概念模型。

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以平衡记分卡战略模型的开发作为起点,使公司战略与信息系统相联系。在这一阶段,公司首先确定战略目标,随后将战略目标映射到平衡记分卡中,转换为四个视角的目标以及各个目标的相应计量指标。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它可能将开发研究技能作为学习和成长视角的目标,而相应的计量指标可能是所雇用研究科学家的数量。与此相联系,内部业务流程视角的目标可能是提高公司内部的创新能力,而相应的计量指标可能是所开发专利的数量;客户关系视角的目标可能是提高市场份额,而相应的计量指标可能是新客户的数量。通过这一阶段,平衡记分卡可以提供基于公司战略的一个全面计量系统。

在第二个阶段,公司需要把平衡记分卡模型转化为Rea概念模型。为实现这一目的,公司首先需要使用平衡记分卡,建立作为混合战略概念设计基础的骨架纲要。骨架纲要能够为理想的信息系统模型提供框架,平衡记分卡在这方面尤其有用,因为它能够确定与战略相关的主要目标,对这些目标加以计量,并且提供有关计量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计量系统。这种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骨架纲要是自上而下型战略的基础,可以用于确定与战略相关的业务流程,受到影响的实体,以及与实体相关的特定属性,确保最终模型与平衡记分卡战略模型相呼应。公司也可以采纳自下而上型战略实现概念没计,首先将平衡记分卡的计量指标分解为Rea模型的基本计量单位“属性”,然后确定与属性相关的实体,最后确定流程。有些计量指标不需要进一步分解,可以直接成为与实体相联系的恰当属性,例如产品创新带来的新客户等;有些指标则需要进一步分解为不同要素,以便形成与Rea相对应的属性,例如投资回报率等。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战略。既可以确保最初战略中确定的所有计量指标都通过自下而上型战略包括在内,也可以确保可能与战略相关的其他指标都通过自上而下型战略找到。最后,使用骨架纲要对根据两种战略形成的概念设计加以比较,可以形成公司的全局纲要,从而确保公司战略总目标得到保持。

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意义:实现管理会计与公司数据库设计的融合

开发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重构管理会计系统,有助于实现公司内部的会计与信息系统集成,完成会计与信息系统数据的语义统一。在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下,系统所有数据按照“资源”、“经营事件”和“参与者”集成在一个逻辑数据库中,消除了数据分散重复存储在多个系统中所造成的数据不完整、冗余和不一致问题,有助于支持跨部门信息传递。由于系统记录所有经营事件的细节数据,任何信息使用者都可以通过查询功能从信息系统中直接获得自身所需信息,并且相应生成各类报告,突破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以单一会计信息使用者为用户的局限性,有助于满足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开发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重构管理会计系统,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对平衡记分卡在公司内部的执行。有研究表明,平衡记分卡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执行问题。卡普兰等指出,平衡记分卡的成功执行者是有能力将战略转化为行动的“战略型公司”。公司战略的成功转化涉及到通过平衡记分卡与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把平衡记分卡理念在公司内部传播。全面概念设计框架能够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将战略映射到概念设计中的工具――平衡记分卡的计量指标,并最终将其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相结合。正如卡普兰等所指出的,平衡记分卡的执行涉及到创造“一个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把从高层业务部门直至车间班组的计量指标联系起来。”它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支持公司内部各个层次的战略传递和整合。因此,管理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参与设计阶段,在平衡记分卡执行问题上对公司形成支持,例如在公司内部传递平衡记分卡理念、将薪酬计划与平衡记分卡联系起来等。

开发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重构管理会计系统,有助于促使管理会计人员深入参与公司战略和信息价值链设计,并在执行战略过程中获得更多与行政管理人员合作的机会。随着管理会计人员对全面概念数据库设计框架功能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其在为公司实现价值增值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财务绩效概念篇3

一、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概念及其内容

(一)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

1、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期。之后,随着西方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涉及国家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居民的生活医疗保障、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政府支出数额剧增;同时,随着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日益关注,从而由专业审计人员实施绩效审计,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就成为必然,政府绩效审计便应运而生。

2、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我国对绩效审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是随着内部审计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期主要集中在对绩效审计必要性、内涵、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建立基本上是由政府推动和制定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为了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给企业的经济运行划定一个运行轨迹,使企业的经济运行完全服从于国家计划,因此建立了一整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近20年来,这种状况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在实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虽然逐步得到承认,但是对企业进行严格考核,作为升降奖惩依据的基本观念仍没有太多的改变。

(二)绩效审计的概念及其内容。国内外学者有关绩效审计概念的提法有十几种。据文献检索,国外学者提出过业务审计、业绩或绩效审计、管理业绩审计、货币价值审计、综合审计、效率审计、效果性审计、制度审计、经营审计、3e审计等,国内学者提出过管理效益审计、经营管理审计、社会效益审计、经济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笔者认为,绩效审计是指专门的审计机构接受财产所有者的授权或委托,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选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核检查,并做出独立、客观、系统地评价,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二、企业绩效审计传统模式下存在的缺陷

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前景有着众多的影响,仅仅对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审计,难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经济性与效率性,以及效果性,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标准模式存在以下缺陷:

(一)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模式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审计。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是一种基于对过去经营数据的审计,只能获取滞后效应,不能及时具体地捕捉到最近乃至更近的一个会计期间企业管理层行为给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或者对企业价值增值有什么破坏性影响。

(二)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模式是一种片面追求财务指标的审计。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以财务指标为主,而许多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的非财务因素根本没有涉及,而且难以进入会计报表进行可靠的财务评估。这些难以进入会计报表的非财务因素(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客户、研究与发展、质量、流程)对企业的诊断和考评更为重要,这正是传统绩效审计的重要缺陷。而一味采取财务指标审计方法,会造成企业管理层过分重视取得和维护短期财务成果,急功近利,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而在长期价值创造方面的必要投资过少。

三、企业发展战略绩效审计标准模式:eVa和平衡计分卡的结合

基于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自身缺陷,本文提出建立一个eVa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绩效审计标准体系,该体系既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又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始终以企业真实价值为导向。

新的评价系统共设两个层次的指标。第一层次是eVa综合指标,第二层次是平衡计分卡四个方面的分析指标。对于整个分析系统,首先设置一个处于首要地位的单一指标eVa来评价企业的业绩。平衡计分卡作为第二层次指标,首先计算综合得分,用以进一步评价第一层次指标的结果;然后建立平衡计分卡分析框架,具体说明各个方面的绩效状况。

(一)第一层次:eVa

1、eVa的概念及其核心思想。eVa是经济增加值的英文缩写,是企业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经营资本成本后的余额,是被经济学家长期称之为“剩余收入”或者“经济利润”的一种概念。eVa理论源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58~1961年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的一系列论文。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

2、eVa作为企业绩效审计标准的优缺点比较。把eVa作为企业绩效审计标准第一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它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1)eVa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对股东来说,eVa总是越多越好。在这个意义上,eVa是唯一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业绩度量指标,它能够连续地度量业绩的改进。(2)eVa能将股东财富与企业决策联系在一起。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度量公司业绩的指标,eVa最直接地联系着股东财富的创造。(3)eVa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Va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鼓励企业的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因此,应用eVa不但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而且也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4)eVa显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价值观。eVa业绩的改善是同企业价值的提高相联系的。为了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经营者就必须表现得比竞争者更好。因此,一旦获得资本,他们在资本上获得的收益必须超过由其他风险相同的资本资金需求者提供的报酬率。

但是,eVa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学术界对于eVa的实证研究是有所限制的,而且结果大都是非结论性的;eVa无法解释企业内在的成长性机会;eVa评价法由一个指标构成,能综合评价企业的业绩水平,但是它只能说明其总体的情况,并不能由此看出企业各个方面具体的绩效情况。因此,单独的eVa评价还欠完整,应补充其他指标;eVa指标仅仅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结果,对经营业绩的评价作为一种事后的报告,只是客观反映了事实,是经营管理的结果。eVa这种在会计期末积累形成的指标,反映了所有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但其本身并未告诉我们为什么一项产品或服务不能带来增值,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处理。这对于实际从事经营的经理而言,并无具体的指导意义,无助于发现运营无效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利于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

(二)第二层次:平衡计分卡

1、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其核心思想。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创建的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其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部分:财务方面、客户、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其核心思想是:以财务为核心的思想。

2、平衡计分卡优缺点比较分析。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贡献很大,具体表现在:(1)平衡计分卡实现了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的结合。平衡计分卡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焦点,强调企业在顾客、产品创新、质量等方面的经营绩效必须和财务目标联系在一起,易于分清责任,使控制更为有效,并且更具体地提出管理建议。(2)平衡计分卡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平衡计分卡所涉及的四项内容,都是企业未来发展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平衡计分卡所提供的管理报告,将看似不相关的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管理者的时间,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率,为企业未来成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平衡计分卡可以提高企业激励作用,扩大员工的参与意识。

但平衡计分卡作为修正指标体系较为合适,而不宜作为绩效评价的上层指标,因为平衡计分卡涉及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套业绩评价指标(具体的指标可多达20多个)。一方面如果每个指标都成为被测评的目标,那么企业就有众多的目标同时去追求和实现,管理者往往就会失去行为准则而茫然无措;另一方面如果有的指标不被测评,那它可能就根本不会起到约束管理者的作用。

财务绩效概念篇4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比较研究

研究国内相关理论和实务,其经济责任、绩效两种审计间存在紧密性的联系,特别是政府领域内的审计。当前国内很多学者不断学习且研究着国外的绩效审计相关经验,在该过程中极易发现二者有混同不良现象,认为绩效、经济责任两种审计具有雷同性,故极易混淆其审事、评人,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其经济责任审计正确认知以及落实,制约了绩效审计当前在国内各领域内的发展。为了令绩效审计在国内得到高效的发展,要求社会或工作者能够正确认知两者间的联系和本质性区别。因此,从各视角、各层面研究和比较两种审计间的区别,令其在各领域中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作用。

一、研究概念间的对比

从概念上进行比较,其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审计者需从被审计的所在单位开展财务相关活动,安排会计记录相关信息(资产和负债),确保信息具有真实性、合理性,对资产增值的部分予以全方位审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理清审计单位工作者在本次活动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绩效审计在概念上到现在尚未有系统性观点,国内审计者借鉴了一些国外与绩效审计相关经验,并有效结合了国内的国情,重新界定了绩效审计概念。在定义上它主要是由独立性审计部门或机构及其工作者对政府开展经济相关活动展开审查,在分析和评价中确保公共资源利用有效效益能够和预期效果保持一致,从而改善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提升政府经济活动在绩效上的监督力度。

在基本的定义方面,其绩效审计在原理上和经济责任的审计相一致,皆搜集与被审计相关单位的财政财务实际收支等重要信息或数据。比较其既定标准,在评价上能够与规定相符,且把审计最终结果传回给相应被审计的单位系统之中。但是存在区别的就是绩效审计更加倾向于对项目自身经济性能、整体效率以及最终效果等作出评价,其经济责任审计则倾向于对被审计的单位责任者在任期之内经济职责进行划分。两种审计皆是构建在其财务审计之上,由于仅能在合法且真实原则上对其各项指标作出评价,确保经济责任的评价要有客观性、公平性、精准性,在该过程中两者实现了互补。一方面,其绩效审计很好地指出了被审计机构在工作或相关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借助经营管理分析问题产生的本质,同时为其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划分沥青相关部分设计者的职责,并为审计提供确凿证据。但是在另一方面,其经济责任审计把审计结果以报告形式提交给被审计的机构相关负责人,有力督促了该机构实现整改目标,不仅加强了管理力度,还提升了此机构的经济效益,不断推动着绩效审计提升发展的层次以及高度。

二、研究基本要素间的对比

(一)审计职能

从职能上进行比较,其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含传统财务的审计职能,审查财务部门收支合理性与真实性,确保国家各项经济的完整和安全,职能重点在于监督经济。其次是经济责任审计,它重点在于审查并评价被审单位相关负责人自身在任职时间内对经济活动应该承担的职责。绩效审计在职能上倾向于评价以及鉴定,其职能实现主要是通过审核被审计的机构相关经济活动,考核其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环保性,令此机构整合与优化自身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其经济活动的效益。在鉴证职能上延伸了评价重要职能,运用法律效力进行证明,进而为各机构或是相关法人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两者皆有着评价的职能,区别在于对各自职责评价不同,绩效审计体现在经济活动审计整体效率和经济性以及最终效果。但是评价与审计息息相关,评价在内容上局限于部分或是所有事项的决策参与者,其绩效审计在评价内容上主要包含了经济事项整个过程。然而,经济责任审计在职能上倾向于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延伸了财务审计在监督方面的职能,其绩效审计在鉴证职能上延伸了评价职能。从其职能上来看,二者存在优势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审计作用方面。

(二)审计方式

在审计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其经济责任审计会随时、全方位对专项活动展开审计,分为现场、送达等多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其绩效审计经常以调查方式开展审计工作,较少进行全面性的审计。另外,在时间上会随时不定期对多个项目展开审查与分析,在地点上对现场实施检查和取证以及分析,较少运用电子数据或是书面资料完成送达;其次为经济责任多数审计相关机构内部会计资料,具有较强的微观性,相关事项存在较少宏观性建议或是结论。由于绩效审计不仅在微观上展开审计,还对各类问题展开大范围性审计;而后经济责任重点对事后展开审计,还对事前和事中以及后续等展开诸多审计。经过对审计方式的比较,其绩效审计具有灵活多样的特征,针对于自身有着广阔的领域,较宽的界面和复杂且多变的内容,审计者可自由、灵活的进行选择,相较之下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很单一的审计方式。书面审计方式可以与电子审计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减少审计过程中的数据误差、数据篡改等问题,绩效设计亦可以其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审计方式补充责任审计的单一审计方式。

三、总结

通过对两种审计概念、基本要素间的比较,其绩效审计比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方式也比较灵活,以及较为明显的审计成效。它在未来审计发展中势必会成为主流,但是经济责任审计又由于滋生对经济活动监督的复杂性,故在审计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虽然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都存在着不同的倾向点,但其之间却存在着互补优势。绩效审计倾向于经济领域的宏观性审计,其经济责任审计更加倾向于经济领域的微观审计,经两者结合应用在审计中,对政府机构充发挥出监督和评价以及鉴定等重要职能。

参考文献:

[1]李利华.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2,(3).

财务绩效概念篇5

关键词:财务业绩报告;利润表;全面收益

一、绪论

本文在研究不同收益理论对财务业绩报告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外的一些变革意见,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业绩报告在上市公司的应用状况,通过对新财务业绩报告体系的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财务业绩报告,使报表使用者能够通过上市公司的报告获取更全面有效的财务业绩信息,并能够通过报告评价企业的业绩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更好地体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二、财务报告改进方向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工具的普及,实证研究支持了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与传统的计量模式相比,公允价值(以现值为代表)的使用是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与当期价格更为接近的信息。在此次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全面收益概念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之后,这四类契约形式和契约中运用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公允价值信息,将形成复杂的交互关系:一方面是不同的契约形式如何影响公允价值的计量;另一方面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又如何影响到契约形式的变化。

三、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业绩报告

(一)新财务业绩报告的指导思想

1.财务会计的目标

新会计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融合决定了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更加关注财务报告对企业未来业绩的预测能力,财务报告的设置将更加全面和灵活。

2.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从会计信息的质量目标中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8个方面的要求:真实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以及及时性。与以往的会计制度相比,新准则体系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2001年1月1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也被纳入了基本准则。由于本次准则的修订,将更加倾向于“原则导向”,因此,原来“规则导向”下制定的一些准则条款将会被更改,删除了原来的“配比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则被改作为会计假设。

3.会计计量属性的变化

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概念主要倡导的是会计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认,强调计量的真实与公允。但是公允价值它是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1)新会计准则中对“收入”和“费用”重新进行定义。收入被定义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被定义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下的“收入”概念更加强调从‘旧常活动”的结果一一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一一去衡量,体现了经济学收益上资本保全的思想,为我国财务业绩报告采用全面收益概念提供方便。

(2)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第三十八条规定:“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的好处是使“利润=收入一费用+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一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消除了长久以来“收入一费用井利润”的尴尬。

(3)此次,新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三个单独列示的项目。利润表单独列示项目顺序也有所变化:“投资收益”被列于“营业利润”前,作为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在“营业利润”前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这两个单列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则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4)新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而将其全部归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并且相应地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主要原因在于当今混业经营的发展使我们很难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

(5)“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原来我国利润表对营业外收支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两个项目列报,认为其发生频率较低,根据重要性原则,只是综合披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业外收支占利润的比重越来越大。

四、我国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作用

1.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财务报告的改进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许多公司业务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披露更加全面有效。

3.财务报告的改进有利于增加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政府、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监督,防止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管理水平。

4.财务报告的改进是会计国际协调的需要,提高境内外公司股票估值的可比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于同时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只编制一套财务报告将成为可能,这将大大减轻这些公司的信息披露成本。

参考文献:

财务绩效概念篇6

一、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分析

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的10项指标,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我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吸取了西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精华:一是吸取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层层分解的思想;二是吸取了平衡计分法将非财务指标纳入评价体系的思想,体现了全面综合管理的理念。但笔者认为,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1.在进行企业绩效评价时,按规模大小把企业划分为大、中、小型。有人认为,企业规模不同,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准也不同。但笔者认为,企业规模的大小对绝对指标及企业净利润有影响,而该绩效评价体系中除了个别非财务指标外都为相对指标,使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了可比性,因此划分企业规模在绩效评价方面没有任何意义。

2.虽然把非财务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但还不够,具体表现为非财务指标数量太少,权重太小。

3.没有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指标权重,而是笼统地把财务指标的权重定为80%,把非财务指标的权重定为20%,有“一刀切”之嫌。

4.财务指标以传统的会计利润为中心,没有考虑资本成本,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充分吸收eVa的思想。eVa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业界提出的一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指企业收益与资本成本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eVa=税后经营利润-投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eVa将研究开发费用、顾客与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出由费用化调整为资本化,并在受益期内摊销,更好地体现了配比原则。它的突出贡献在于既要考虑债务成本,又要考虑资本成本,只有当企业净利润大于资本成本时才真正实现了资本的增值,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传统财务管理的创新。

5.操作方法过于繁琐。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把指标分为评价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具体计算过程相当复杂,导致其获取成本太高,可操作性不强,从根本上违背了管理的本质。

二、可行性管理方案——战略管理思想的应用

笔者提出的可行性管理方案以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为依据,由于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此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了修正。这套管理方案注重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中的作用,突出战略管理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1.新方案只按行业而不按规模提供指标数值。

2.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指标权重。如it行业由于自身技术含量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应加大与研究开发相关的各项指标的权重。

3.运用eVa的思想,把资本成本放在与债务成本同等的位置上,同时又注意应用的简洁性。新方案用“有效利润”代替“会计利润”,有效利润=税后净利润-Σ(投入资本×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投资人将资金投于企业,其目的在于获得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回报,所以只有当税后净利润超过投资人把钱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称之为有效利润。有效利润的计算公式在某种程度上不够精确,但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其简洁易行的特点,方便了它在企业中的推广,如eVa的计算公式精确入微,但由于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反而妨碍了它的推行。

为了清晰阐述“有效利润”这一概念,现举例如下:某制药企业于2000年3月4日设立,设立之日a投资20万元,B投资26万元,C投资50万元。2002年3月31日a又追加投资14万元,新加入的D投资10万元,又知2002年全年该企业实现税后净利润30万元,假设2002年银行存款利率为10%,求2002年该企业的有效利润。

有效利润=30-[20×10%+14×10%÷12×(12-3)+26×10%+50×10%+10×10%÷12×(12-3)]=18.6(万元)。

由于用有效利润取代了传统的会计利润,所以一些与利润有关的指标计算公式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投入资本×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所有者权益。

4.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避免“利润陷阱”。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论证单一目标的谬论时指出:目前关于目标管理的大部分生动的讨论都着眼于寻找一个正确的目标。这种寻找不仅会像寻觅点金石一样徒劳无益,而且必定是有害的,会产生误导。管理企业就是平衡各种各样的要求和目标。鉴于此,新方案对非财务指标更为重视,大大提高了其在指标总数中的比重。新方案把影响企业最终收益的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财务状况、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不再把指标分为评价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而是把指标作为一个整体列示,防止了次优化行为的产生,如公司为了得到较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少了对优质顾客的赊销,以致带来大量销售收入的流失。本方案可以消除这种次优化行为,有利于管理者从总体上把握影响企业最终收益的所有因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此方案不仅是一种测评体系,还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取得突破性竞争业绩的管理体系。

5.在目前国家仅公布国有资本金绩效数据的情况下,新方案的实施可以其为依据,并采用沃尔比重评分法求得财务指标的最后分数,非财务指标的计算以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为准。但是该法自身也存在缺陷,现举例说明如下:

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公式为:实际分数=实际值÷标准值×权重。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此公式正确,但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实际值越小得分应越高,用此公式计算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另外,当某一单项指标的实际值畸高时,会导致最后总分大幅度增加,掩盖情况不良的指标,从而给管理者造成一种假象。如右表中流动比率的实际值过高,仅此一项的分数就达到75分,掩盖了其他不良指标。新方案克服以上缺陷:①改进实际分数的计算公式。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实际分数=[1+(实际值-标准值)÷标准值]×权重。②避免以偏概全。新方案在最后的管理报告中给出了单项指标的评分等级,一目了然,使管理者在分析问题时不仅注意总体,而且顾及了个体,不至于以偏概全。

三、成本与效益分析——企业选择的可行方案

产生信息是一个耗用成本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而人们真正能够有效利用的只是数量有限的信息。超过了这个限度,人们就会感到信息过量,从而限制了他们制定决策的有用性。我国的企业过多地看重信息产生的效益而忽视了使用信息所付出的代价,应引起重视。在选择信息时,必须严格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绩效评价中的管理理念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未知点击数:38更新时间:2008-2-20

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此诞生。1928年,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综合比率评价体系,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后又相继出现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法、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法等,这些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理念,值得借鉴。下面笔者仅分析我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

一、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分析

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的10项指标,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我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吸取了西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精华:一是吸取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层层分解的思想;二是吸取了平衡计分法将非财务指标纳入评价体系的思想,体现了全面综合管理的理念。但笔者认为,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1.在进行企业绩效评价时,按规模大小把企业划分为大、中、小型。有人认为,企业规模不同,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准也不同。但笔者认为,企业规模的大小对绝对指标及企业净利润有影响,而该绩效评价体系中除了个别非财务指标外都为相对指标,使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了可比性,因此划分企业规模在绩效评价方面没有任何意义。

2.虽然把非财务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但还不够,具体表现为非财务指标数量太少,权重太小。

3.没有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指标权重,而是笼统地把财务指标的权重定为80%,把非财务指标的权重定为20%,有“一刀切”之嫌。

4.财务指标以传统的会计利润为中心,没有考虑资本成本,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充分吸收eVa的思想。eVa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业界提出的一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指企业收益与资本成本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eVa=税后经营利润-投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eVa将研究开发费用、顾客与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出由费用化调整为资本化,并在受益期内摊销,更好地体现了配比原则。它的突出贡献在于既要考虑债务成本,又要考虑资本成本,只有当企业净利润大于资本成本时才真正实现了资本的增值,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传统财务管理的创新。

5.操作方法过于繁琐。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把指标分为评价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具体计算过程相当复杂,导致其获取成本太高,可操作性不强,从根本上违背了管理的本质。

二、可行性管理方案——战略管理思想的应用

笔者提出的可行性管理方案以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为依据,由于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此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了修正。这套管理方案注重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中的作用,突出战略管理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1.新方案只按行业而不按规模提供指标数值。

2.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指标权重。如it行业由于自身技术含量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应加大与研究开发相关的各项指标的权重。

3.运用eVa的思想,把资本成本放在与债务成本同等的位置上,同时又注意应用的简洁性。新方案用“有效利润”代替“会计利润”,有效利润=税后净利润-Σ(投入资本×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投资人将资金投于企业,其目的在于获得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回报,所以只有当税后净利润超过投资人把钱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称之为有效利润。有效利润的计算公式在某种程度上不够精确,但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其简洁易行的特点,方便了它在企业中的推广,如eVa的计算公式精确入微,但由于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反而妨碍了它的推行。

为了清晰阐述“有效利润”这一概念,现举例如下:某制药企业于2000年3月4日设立,设立之日a投资20万元,B投资26万元,C投资50万元。2002年3月31日a又追加投资14万元,新加入的D投资10万元,又知2002年全年该企业实现税后净利润30万元,假设2002年银行存款利率为10%,求2002年该企业的有效利润。

有效利润=30-[20×10%+14×10%÷12×(12-3)+26×10%+50×10%+10×10%÷12×(12-3)]=18.6(万元)。

由于用有效利润取代了传统的会计利润,所以一些与利润有关的指标计算公式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投入资本×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所有者权益。

4.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避免“利润陷阱”。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论证单一目标的谬论时指出:目前关于目标管理的大部分生动的讨论都着眼于寻找一个正确的目标。这种寻找不仅会像寻觅点金石一样徒劳无益,而且必定是有害的,会产生误导。管理企业就是平衡各种各样的要求和目标。鉴于此,新方案对非财务指标更为重视,大大提高了其在指标总数中的比重。新方案把影响企业最终收益的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财务状况、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不再把指标分为评价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而是把指标作为一个整体列示,防止了次优化行为的产生,如公司为了得到较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少了对优质顾客的赊销,以致带来大量销售收入的流失。本方案可以消除这种次优化行为,有利于管理者从总体上把握影响企业最终收益的所有因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此方案不仅是一种测评体系,还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取得突破性竞争业绩的管理体系。

5.在目前国家仅公布国有资本金绩效数据的情况下,新方案的实施可以其为依据,并采用沃尔比重评分法求得财务指标的最后分数,非财务指标的计算以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为准。但是该法自身也存在缺陷,现举例说明如下:

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公式为:实际分数=实际值÷标准值×权重。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此公式正确,但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实际值越小得分应越高,用此公式计算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另外,当某一单项指标的实际值畸高时,会导致最后总分大幅度增加,掩盖情况不良的指标,从而给管理者造成一种假象。如右表中流动比率的实际值过高,仅此一项的分数就达到75分,掩盖了其他不良指标。新方案克服以上缺陷:①改进实际分数的计算公式。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实际分数=[1+(实际值-标准值)÷标准值]×权重。②避免以偏概全。新方案在最后的管理报告中给出了单项指标的评分等级,一目了然,使管理者在分析问题时不仅注意总体,而且顾及了个体,不至于以偏概全。

财务绩效概念篇7

本文仅就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审计对象概述

审计对象是审计行为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目的物。

理论界对审计对象内涵的认识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指被审计单位;二是指被审计的具体事物;三是指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具体事物。其中第二种观点,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事物,又可细分为三种不同解释:①审计对象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传统财务审计的实践要求,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局限性十分明显;②审计对象是通过一定载体反映的,涉及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和资源财产的经济活动,这种观点将审计范围大大扩展,但内容不够具体、明确,与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存在一定的距离;③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经济信息。这种观点将审计处理对象―经济信息与审计监督及控制对象―经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审计领域扩大对审计对象表述的要求,同时又符合审计人员的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审计对象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审计对象是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内容、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审计对象的外延表现为审计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谁),审计对象的内涵表现为审计内容或审计内容在范围上的限定(即审计什么)。

根据我国《宪法》第九十一条和第一百零九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等;国家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部门的财政预算、信贷、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和决算,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二、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

绩效审计对象是绩效审计行为的客体。上述有关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法律条文是按照财务审计的思路确定的,从审计对象概念的外延(审计实体)角度看,该法律规定,既适用于财务审计,也适用于绩效审计,但相对于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从审计对象概念的内涵(审计内容、范围)角度看,绩效审计较之则要丰富的多,包括各项方针政策、各项活动、各个项目,不局限于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等资金方面。

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是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客体,即农村公共投资项目所体现的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是对农村公共投资项目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内容、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

(一)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

由于绩效审计不仅要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绩效,还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绩效的外部性问题,加之农村公共投资项目通常会涉及资金分配、再分配、管理、使用、监督和项目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单位,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对象通常会超过一个单位,即从审计对象概念的外延而言,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常常涉及多个。

(二)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1.从农村公共投资概念的外延角度认识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农村公共投资是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了公共利益对农村经济活动中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的投资。由于农村公共物品所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分类标准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根据农村公共物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农村公共投资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投资及准公共物品投资;根据公共物品的最终用途(功能)不同,农村公共投资可以分为生产服务性投资及生活服务性投资。上述分类都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际意义,本文采纳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实践出发考察农村公共投资分类,在具体调查研究中,不对完整意义上的全部农村公共投资进行一个详细列表或具体分类,而是选择一些农民感受相对较深、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公共财政支出较多的农村公共投资进行研究。以此为依据,本文将农村公共投资界定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教育投资、农村公用事业投资和其他公共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具有满足农民公共需要特征的、服务于农村社会生产流通和农民生活的各种硬件建设和服务的总称;农村教育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农村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农村公用事业投资是指一定时期为满足农村公用事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各类投资;其他公共投资,是指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教育投资、农村公用事业投资之外的一切农村公共投资。

综合上述观点,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包含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审计、农村教育投资审计、农村公用事业投资审计及农村其他公共投资审计等,这是从农村公共投资概念的外延来认识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的内容、范围)。

2.从农村公共投资项目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环节角度认识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农村公共投资项目实施、运行涉及多个单位、多个环节,根据绩效审计的特点及要求,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包括投资项目前期决策绩效审计、项目过程管理绩效审计及项目投资综合效益审计。项目前期决策绩效审计包括投资项目立项决策程序审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审计、设计概算审计、项目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审计等;项目过程管理绩效审计主要包括项目法人制审查、项目招投标审计、征地拆迁补偿审计、施工过程审计、工程监理审计等;项目投资综合效益审计包括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投资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及投资项目环境效益评价等。

财务绩效概念篇8

一、“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概念与特征

(一)“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的概念“三重盈余”概念于1998年由Sustainability公司总裁Johnelkington首次提出。其基本理念是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同时考虑满足经济繁荣、生态保护、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这三重考虑也被称作投资回报的三重底线。“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不仅包括对投资对象短期内财务业绩的考察,还要包括对投资对象在经济、生态和社会进行合理科学的职业判断,实际上是包涵了财务业绩和社会业绩的综合性业绩评价模式。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顺应了投资者对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变革的发展。

(二)“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的特征“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业绩评价模式所反映的单一的经济利益关系,与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评价模式和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也有很大不同,其基本特征归纳包括:

(1)评价主体多元化。“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以利益相关者为理论基础,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股东、供应商、客户、员工,同时也应该包括社区、政府等。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评价内容多维化。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在传统的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注重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三重盈余”评价模式在重视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同时,进一步引入社会资本(如诚信、合作、社区的和谐等)和生态资本(自然资源和环境等),是一种包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生态资本的综合评价模式。

(3)评价目标多重化。“三重盈余”评价模式强调企业在经济、生态保护、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由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的单一财务目标转向经济、生态和社会的三重目标,企业不仅关注财务绩效,而且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责任。

(4)公平内容多重化。“三重盈余”评价模式不仅加强了代内利益相关者间的公平,同时也注重了代间公平。即既考虑当前企业利益相关者间的公平,同时考虑当代与下一代利益相关者间的公平。充分体现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

二、电网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目前,电网企业评价模式仍主要采用传统的业绩评价模式,财务指标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财务指标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结果,而忽略了长期发展的需要,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内部指标偏多,缺乏企业内、外部协调能力的评价电网企业现行评价模式缺乏对外部环境和社会福祉方面的评价,过多注重企业内部的财务指标,评价模式不能有效地评价企业内外部的协调能力,不能合理反映企业内外部资源能力优势和劣势,不利于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评价范围过窄首先,单一的注重财务业绩的评价模式,缺少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其次,没有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成本,没有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最后,缺乏对企业经营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的评价重视不够,不注重企业与顾客关系的评价,不注重企业与员工关系的评价。

(四)评价方法不适应目前,电网企业绩效评价主要采用综合评分法,侧重于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的评价,无法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各方面绩效的协调发展状况。

三、基于“三重盈余”的电网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构建

(一)电网企业“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实施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满足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需要。近些年,社会责任成为电网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电网公司继2006年首次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后,已连续4年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说明国家电网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在电网企业采用“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将极大地充实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报告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其次,全面合理地评价电网企业绩效的需要。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企业负责电力调度、电网维护等输配电环节的工作,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因此,对电网企业的绩效评价,不能单纯地注重内部财务指标,应该结合其对外部社会福利、生态环境方面影响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更为真实地反映电网企业的绩效。最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电力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基础性行业,电网企业在输配电环节对电力行业产生着重大影响,实现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电网企业“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的设计具体为:

(1)进行企业战略目标分解。设计电网企业“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首先要明确电网企业战略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要求公司不仅考虑企业财务经营方面的目标,也应该考虑企业社会目标、生态目标,站在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考虑和分解公司战略目标。

财务绩效概念篇9

一、全面收益的含义

全面收益(亦称综合收益)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原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就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权益的一切变动。”

1.净收益与全面收益。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no.130)《报告全面收益》对全面收益概念和净收益概念进行了区分。根据SFaSno.130,净收益与全面收益都是由收入、费用、利得、损失要素构成,但全面收益包括的范围比净收益要广,净收益被归为全面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

SFaSno.130列举了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予以确认的属于全面收益但不属于净收益的项目,如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可销售证券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等。SFaSno.133《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会计》的颁布,又增加了新的全面收益项目:现金流量避险工具上的利得或损失,包括对预期的以外币标价的交易进行避险的衍生工具上的利得或损失。这些项目都是未实现的。因此,按照实现原则,它们都不能够包括在净收益中。为了便于区别,SFaSno.130将包括在全面收益之中但不列入净收益的项目,统称为“其他全面收益”。

2.公允价值计量与全面收益。从SFaSno.130《报告全面收益》中列示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项目都是由于脱离历史成本计量而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而会计确认的过程至少有两个阶段:一是初始确认,即在项目取得或发生时将数据输入会计系统进行记录和报告;二是再确认,即对初始确认后的项目,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项目的初始确认与再确认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在初始确认时,采用现行价值与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得出的结果常常是相同的。历史成本代表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现行价值,但初始计量后即成为历史价格;在再确认时,现行价值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初始计量之后,即使所持有的资产没有发生变化,但如果通货膨胀、技术更新、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使得资产的现行价值发生变化,并且如果这种变化符合会计确认的标准,那么,在报告期内就必须进行重新计量,结果也就必然产生未实现利得或损失。

3.资本保持概念与全面收益。所谓资本保持,是指只有在资本已得到维持或成本得以补偿之后,才能确认为收益。根据资本概念的不同,又分财务资本保持和实物资本保持。收益是扣除业主交易的影响后,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净资产的差额,主要分歧在于期初与期末净资产采用何种标准来量度。FaSB指出,贯彻实物资本保持概念,要求存货、厂房、设备及其他财产按照其现行成本计量,现行成本的变动应作为“资本保持调整数”,直接列入权益,不作为资本所得。而财务资本保持概念则不要求采用特定的计量属性,价格变动的影响包括在资本所得内。FaSB所定义的全面收益是以财务资本保持概念为基础的。FaSB认为,采用财务资本概念可以保证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勾稽。而且,FaSB在论述计量单位时强调,除非通货膨胀率增大到偏差程度无可容忍时,否则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各种项目,将会继续使用名义货币单位计量。由此可见,全面收益一般是指名义货币的财务资本所得。企业从开始到结束整个期间内的全面收益就等于其现金流入与现金支出的差额。

由于全面收益确认了一部分尚未实现的收益,因此,有人批评说,按照全面收益分派股利和缴纳税金不能非常有效地保全企业的实物资本。但这并不能成为未实现收益而拒绝确认其为全面收益的理由。因为分派股利、缴纳税金以及保全实物资本基本上是属于财务决策的内容,而不是会计的职责。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首要任务是真实、全面、公允地报告企业当期各种交易、事项或情况的财务影响,以提供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而这正是全面收益的计量目标。要做到这一点,现行价值计量似乎比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优越性。

二、全面收益报告形式的选择

1.全面收益现行的报告形式。从英国、美国、新西兰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颁布的有关财务会计准则来看,对全面收益大致采用两种报告形式。

一种报告形式是两表法,即除传统收益表外,增加一张业绩表或在权益变动表内报告其他全面收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2年颁布的财务会计准则《报告财务业绩》中,规定企业编制“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与全面收益表两者格式基本相同,都是从传统收益表的净收益开始,增加除净收益以外的全面收益项目,包括固定资产重估价、外币报表换算差异、持有用于销售的长期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动差异等,最后报告全面收益总额。iaSC修正后的财务会计准则第1号也允许企业编制“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或在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其他全面收益,但不要求报告全面收益合计总额。英国的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美国的全面收益表以及iaSC的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都被称为第二业绩表或第四报表。新西兰只允许采用权益变动表报告其他全面收益。另一种报告形式是一表法,即扩展损益表。美国FaSB在SFaSno.130中也允许企业编制扩展损益表,即在损益表的净收益下,列示其他全面收益项目,最后报告全面收益总额。

财务绩效概念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我国事业单位发展概况

事业单位的存在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它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由政府主办和管理,所需经费主要靠国家以财政拨款的方式给予全部或部分补助,单位自身不计盈亏。据有关专家初步统计,我国的事业单位机构数量近130万个,约有4000万从业人员,涉及到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传播、福利机构、体育等各个领域和行业。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正与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使得一部分事业单位在职能、服务形式、经费来源渠道、开支办法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事业单位的职能是行政机关的延伸,行使一部分行政职能;有的事业单位正面向社会开展企业化经营服务活动,不但可以少要或不要国家拨款,还可以向国家上缴一定的税利。因此,为促进事业单位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是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必要性分析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项事业基本由政府包办,财政是资金的唯一来源,单位需要多少钱,财政就供多少钱,由财政来平衡单位的预算。这种体制不利于有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助长了事业单位的依赖思想,加重了财政的负担,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就缺乏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事业单位仅依靠政府投入谋求发展是不够的,惟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建立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才能持续存在,健康发展。

2、有利于转变事业单位管理理念、树立服务型事业的观念

事业单位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转变其管理和服务理念:从强调特殊群体的利益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从以单位自身的规则为导向到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依据;从强调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到强调对社会公众负责;从浓厚色彩的行政模式发展转变为服务型的模式。

3、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

引入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将财政补助收入和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包括事业支出和其他支出在内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以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4、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信誉和形象

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是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展示工作效果的机会,展示成果能赢得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同时,展示事业单位绩效状况,能推动社会公众参与事业单位的监督。同时,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并不只是展示成功,它也暴露事业单位的不足和失败,这并不一定损害事业单位的信誉。相反,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公开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展示其为提高绩效所做的努力及其结果,有利于克服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偏见,建立和巩固对事业单位的信任。

三、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可行性分析

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形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为整个社会走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多元治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进行奠定了经济基础,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2、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日益增强,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群众评议事业单位的活动,有的甚至采取了对评议结果排在末位的事业单位的领导给予淘汰的做法。随着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绩效观念将深入人心,这为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的存储、分析、快速查询得以实现,评价方法更为科学,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提高了效率,减轻了事业单位的压力。信息化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各种信息公开化,并产生资源共享的优势。

四、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概念的界定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名称,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绩”是组织的经营业绩,“效”是组织的管理效率。绩效则是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的统称,其中,经营业绩是指组织者在经营管理组织的过程中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管理效率是指在获得经营业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发展创新能力。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则是通过构建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对其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进行整体性评价,以反映其经济运行状况、财务状况及对社会的贡献。

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1、构建原则

(1)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能营利,只是营利收入不分配给股东、投资者。因此,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同样需要效益和成本等财务指标,这可以直接映射单位治理的高效率与低成本。另外,还需考虑到组织使命因素,需要把客户信任度、员工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作为衡量事业单位绩效的手段。

(2)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是设计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离开了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再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枉然的。

(3)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数量庞大,行业种类众多,其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应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采取不同评价方法。共性指标评价公共支出基本面上的特征,而个性指标突出了各个行业的管理目标和关注点。两者结合能够更加清楚地发现和识别问题,并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决策,使指标更具客观、公正、完整及有效性。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量指标较为具体、直观,评价时可以计算实际数值,而且可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通过量化的表述,使评价结果给人以直接、清晰的印象。但不是所有反映事业单位绩效的因素都能够量化,那么就需要设计定性的指标予以反映。这些定性指标不仅可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还可以纠正过于强调定量指标对事业单位长远利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以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更具综合性和导向性。

(5)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事业单位绩效可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两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取得经济效益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也就谈不上社会效益,背离目标的经济效益必然损害社会效益。因此,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要把两个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2、指标设置

如前所述,事业单位绩效是指事业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益,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其绩效评价是对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质量的评价。因而,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质量三个纬度构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一级指标可设置为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服务绩效,然由一级指标分解出其他指标,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1)经济绩效。经济绩效是对事业单位经济运行效率指标的设置,它主要以财务指标揭示,采用平衡记分卡原理从财务指标、内部营运流程和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角度分析。第一,财务指标。事业单位的财务指标是最能直接反映事业单位的业绩。数据主要来自单位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一般容易取得且可比性强,用来反映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创收能力、财务风险、偿债能力等。资产使用情况,通过经费自给率、资产使用率、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创收率等指标,分析单位的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和资产的使用情况,以考核事业单位的资产配备是否合理。事业支出情况,分析人员支出和公有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可以了解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现金流入流出比,通过这些指标来分析单位负债水平是否合理、负债构成和负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负债风险承受能力。第二,内部营运流程。事业单位内部有序的营运流程是确保事业单位高绩效的关键。该指标是从事业单位内部影响绩效水平的因素出发,主要包括组织和制度创新率、流程效率、总营运成本等指标,以科学评价事业单位绩效水平。其中组织和制度创新是指单位每年公布的新制度新规定数量指标,评价流程效率可以研究等待时间和逗留时间的分布、忙期和闲期的分布、服务设备利用率、顾客损失率等指标。第三,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主要从人才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创新成果等方面考核。

(2)社会绩效。社会绩效主要反映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得到的认同度和知名度等。事业单位的生存目的主要是社会公益目的,它从社会所需求的就是公众和社会对它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认同,则主要从社会声誉指标和社会贡献指标考核。社会声誉指标,反映事业单位的名声名气,以评价事业单位所属行业的社会声誉状况如何,主要指标有公众排名度、社会声誉度等。社会贡献指标,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目前还是主要来源于财政经费拨款,以社会公益为目的,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要反映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就得考核单位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主要指标为社会贡献率和资本积累率。

(3)服务绩效。事业单位服务绩效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益和服务效率等问题。因此,事业单位的服务绩效考核,应从员工职业道德和服务效果两个纬度进行。

(注:本文系景德镇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地方高等学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胡玲: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贾文红: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