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6:12

林业经济专业篇1

1.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问题

1.1理论体系建设滞后

当前,学科边界更加模糊,涵盖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与林业相关的大多数命题。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更为鲜明。不仅如此,针对宏观和政策层面问题的关注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的要求也更高。具体而言,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的林业经济模型存在严重缺陷,而需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理论对理论体系进行重构。相对于学科领域中的林业经济实践,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构建工作存在滞后,导致相关研究工作开展和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

1.2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当前,受到理论界关注的林业经济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碳汇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而言。多数研究忽视了改革的目的与本质,从而忽略了改革对集体林经营方式和效率的影响等关键命题,使得研究成果难以成为政策优化和决策选择的科学依据。

1.3人才培养工作与实践脱节

事实表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同学对专业认同度低,不愿意在学科领域中进行就业。如果学不致用,导致学科建设耗费的人力和财力等资源配置低效,也使得学科长期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现行的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与实践存在脱节。在林业实践中,学科毕业生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与以往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要求教学活动应与时俱进。诸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当前林业实践中较为活跃的一项经济活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仅应需要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参与林业实践来固化理论学习的成果。

2.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机遇

2.1森林资源多种效益共同实现的发展机遇

森林资源既是经济资源,又是生态资源,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双重功能,决定了林业在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我国森林经营将延续分类经营模式,将森林继续按用途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体系。就此,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比重应如何设定,商品林经营收益如何分配,公益林管理权、责、利如何对应,都为学科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2.2森林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创造的发展机遇森林资源经营理论与模式是林业经济学

发展早期就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和积累最多的领域,但森林资源经营具有较大的动态发展性,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求变化,在限定资源及生态环境下经营理论及模式都应作出适当调整。我国森林资源相对贫乏,单位森林质量不高。森林面积的增加而言,需在明确土地边际替代率的基础上,理顺现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经济关系。就森林蓄积量的增加而言,则需在明确不同经营模式效率的基础上,需求最佳的森林资源经营模式。

2.3森林资源权属结构优化创造的发展机遇森林资源等是林业经济研究的基本范畴。

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森林资源价值属性、产权结构、产权制度安排以及基于产权的生产组织和经济活动资源配置是林业经济重要基础理论。我国林业经济改革与发展涉及越来越多资源产权制度层面的问题。有待学科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以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林业改革需要。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集体林地、林木权属得到了进一步清晰。与此同时,森林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而单位主体生产经营规模快速下降,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规模经济不相符。不仅如此,此次改革后,集体林资源经营产生的经济收益是否增长,经济收益的分配是否更为合理,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也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契机。

2.4林业行业弱质性创造的发展机遇

由于林业兼具产业和公益双重属性,林业经济发展受非市场因素影响和制约较多,导致林业经济活动具有特殊性。此外,林业还具有生产的长周期性,效益及收益实现的多样性,自然力与经济力共同起作用,外部性普遍存在,林木资源多元所有制结构,森林资源既是生产经营对象又是林业基本生产资料等特点,使得林业行业具有弱质性。在林业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业投入、要素配置、生产者经营行为、产品价格、不同类型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均衡、贸易及贸易壁垒,以及林业经济宏观发展政策有别于其他行业。

3.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根据实践需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人才培养主要为研究生培养奠定基础,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模式重新进行确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更加注重经济学及方法性知识的传授,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3.2加强理论研究方面。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与政策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构建起以林业经济学为基础,林业管理学、林业政策学、森林资源经济学、林区社会学、林业区域经济学、森林生态经济学等为分支的学科理论体系,并积极引入和导入经济学方法在林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性研究案例,为今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3.3加强实证研究方面。结合国家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并注意研究的持续性和系统性,与此同时,可根据不同院校的优势和地域特点,形成各有特色和整体协调的格局。

3.4加强队伍建设。增加经济学类人才引入,并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现有学科人才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以产生一些在国家和国际层面有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

3.5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层面,应加强与农业经济及生态环境领域等相关学科的交流,寻求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在国际层面,应加强导入国际林业经济前沿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同领域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国内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林业经济专业篇2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简介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用定量方法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Frish(弗里希)模仿生物计量学(Biometric)第一个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概念。1930年12月29日世界计量经济学会的成立和1933年学术刊物econometrics的创办,正式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首次将计量经济学列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现在,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已将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Klein(克莱因)所指出的:“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为权威的一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p.Samuelson(萨缪尔森)甚至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通过这门课程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经济预测、结构分析和政策模拟评价。具体来说,一是具有扎实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功底,为经济学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经济计量分析能力和水平,为将来进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问题

(一)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统计,从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至2008年,一共有62位经济学家获得此荣誉,直接对计量经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贡献的达10余人。当前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学院在其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去思考和描述经济问题和政策的能力。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认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数学的广泛应用,学生必须学会用数学工具描述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而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对学生的数量分析方法不够重视,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为例,很多老师和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无非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提不出什么创新的思想和成果,轻视定量分析。

(二)对计量软件学习不重视。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该课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能熟练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预测,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相关问题。计量经济学课程涉及大量的数学理论的推导和证明,如果用手工去推导和证明,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非常复杂。如多元线性回归中,运用最小二乘法去估计参数,很难解出各参数具体的表达式。使用计量软件则可大大减少复杂的计算过程,将搜集到的数据输入软件,输入程序或点击就能力建立复杂的计量经济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习的计量软件种类不必多,一种就足够,比如eViewS,这是一个专业的计量统计软件,操作非常方便,不需要编辑复杂的程序,只需点击按钮就能完成模型的建立和数据的预测,比较适宜于本科生。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偏少。

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被并列为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课程,然而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却少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课时。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仅为32学时(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48学时)。在这短短的32课时内,即使只是向学生讲授经典的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另外辟出时间供学生上机实习软件操作了。

(四)基础课程知识缺乏。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学生必须学习宏微观经济学、数学(主要是线性代数)、统计学和电脑技术等课程。实际上,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高中是文科生(以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有近60%左右的学生在高中是文科生),上大学之前的数学基础较弱,对数学学习有厌烦心理。虽然进入高校后学习了数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很难掌握好。特别是统计学中关于现价与不变价的转换,环比指数与定基指数,以及定基指数之间的变换,很多同学没有掌握好。由于缺乏这些课程知识,学习计量经济学失去了一定的基础,这是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学好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

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有两种现象,一是偏重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二是偏重实际应用,忽略对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讲解。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经济学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强调理论与应用并重,既强调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又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以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开设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只有理论课时,没有实验或实践课时。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不少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只是一门理论课程,与实践几乎没有关系,从而在思想上轻视实验教学;其次,纯粹的理论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导致学生表面上听懂了老师讲授的理论,一旦自己通过建立模型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从而对该课程产生厌倦情绪。通过增加合理的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且能发现问题和加深对理论理解,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计量经济学在实践中的用处,能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对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认识不明确。

大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要远远低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对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认识不明确。如,不少人认为计量经济学仅仅是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技术分析工具,没有意识到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人不清楚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之间的关系,由于大部分计量经济学教材涉及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侧重于数学证明和推导,因此很多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数学或统计学。如果老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说明,那些对数学厌烦的学生也会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三、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率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以适应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要求,应当从多方面探索“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

实际上,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数学、电脑技术和统计学的相结合的综合学科,经济学为计量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和经验,数学和电脑技术是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统计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数据的调查、整理、汇总和分析及其变量的统计显著性检验。计量经济学学会的创始人Fisher(1993)在《计量经济学》期刊的创刊号中指出:“计量经济学学会的目标是促进各界实现对经济问题定性与定量研究和实证与定量研究的统一,促使计量经济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使用严谨的思考方式从事研究,……只有将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个要素互相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威力,才构成了计量经济学。”在对计量软件如eViewS、SpSS、SaS、Stata等的结果分析中,要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和检验,判断所建立的计量模型是否符合经济学理论。

(二)注重eDp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

eDp(exploration-Discussion-practice)教学模式是指利用“探究―讨论―实践”三环节有机组织教学的一套教学模式,其教育理念为着眼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深刻掌握和灵活应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学过程变得富有活力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动性和过程的互动性,老师适时转化角色,由原来的知识授课者转变为引导者和问题咨询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eDp教学模式各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不断进行教学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反馈,形成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适当增加课程时间。

由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应适当地增加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时间,可以将现在的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课时安排上: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为3∶1,即理论课时32学时,实验课时16学时。这样既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又能进行实验操作。

(四)加强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

计量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而作为基础知识的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往往都是在大一、大二开设。由于时间上的间断,很多学生早就忘记了这些理论知识。而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缺乏造成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应加强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首先,老师要求学生课后及时地对基础课程进行复习,对基本的理论和原理有所了解。其次,老师在上课期间,应对线性代数、微积分、统计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做系统复习。特别是针对学生数学基本薄弱的特点,加强对线性回归分析的复习,使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第三,应选择优秀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讲授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注重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是衔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一个有效的中介环节,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典型案例,如上学期某班级某门课程学习成绩的因素分析,Cpi上涨对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等等。案例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在现实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为实验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可以根据典型案例进行上机操作,触类旁通,掌握计量经济模型建立和预测的方法和技巧,强化学习的效果。最后,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加强实验课教学,建立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制度,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与计量软件紧密结合。

计量经济学课程既强调理论知识,又重视实验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知识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础,而实验教学又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延伸,反过来有利于正确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衔接理论和实验,在时间安排上,根据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教学实验,每章结束后要安排一次上机实验课。首先,由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运用计量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对环节、过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解释。其次,老师演示结束后,由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地完成实验内容,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结果和实验心得,或实验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等。通过建立撰写实验报告制度,老师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5):139-153.

[2]孙文杰.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1):46-47.

[3]董美双.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127-129.

[4]彭长生.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15-18.

[5]方雯.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59-160.

[6]苏方林.浅析西部地方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实验过程中的若干典型问题――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0,(30):77,79.

[7]高春玲.浅析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统计与咨询,2010,(1):32-33.

[8]石仁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1):165-166.

[9]冉丛波.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与学[J].中国经贸导刊,2010,(1):105.

[10]孙建.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4):135-136.

[11]曾海舰.经管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统计与咨询,2010,(4):24-25.

[12]张长青.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4):148-150.

[13]宋圣学.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9):90,92.

[14]魏下海.关于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3):15.

[15]梁云芳.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58,60.

[16]黄建锋.本科《计量经济学》:浅议如何提高教学效果[J].科技经济市场,2007,(10):139-140.

[17]张兵.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7):25.

[18]刘明广.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J].统计与咨询,2008,(2):76-77.

[19]胡荣才,王亚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6,(9):20-22.

[20]胡新艳,陈文艺.eDp教学模式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6,(4):58-60.

林业经济专业篇3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职业规划

一、引言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因为它可以为职业生涯指明大致的方向,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更好的实现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因此,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该专业学生中,农村生源占比高,同时该专业与当前社会热门的“经济”和“管理”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讲,学生的就业面也比较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在“三农”领域大展身手,又可以在“非农”行业施展拳脚,但该专业又因“涉农”,从而制约了其所具有的“经济”和“管理”背景的就业优势。因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更应该重视和做好职业规划。

二、调查组织与过程

为了了解长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的职业规划,课题组对在校的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了有效样本179份。当然,为了完成本课题的其他研究任务,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相关调查数据,有待后期进一步进行研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主要从生源地结构、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职业规划明确度、希望接受的职业规划内容、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的帮助、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将来考研升学是否还会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在校生的职业规划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一)生源地结构。不同的生源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视野,还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要了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首先应该了解其生源地的结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生源占到69.83%。以农村生源为主体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程度。(二)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将来的职业发展,关注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对职业进行规划和调整,提前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调查结果表明,在大一和大二开始关注职业规划的人数没有超过半数,只有44.13%,低于在大三和大四关注的人数,在大三开始关注的人数相对最多,占36.31%。甚至还有7.26%的人没有关注过职业规划。因此,整体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较晚,不利于将来的职业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尽早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干预,合理科学的引导学生尽快关注职业规划。(三)职业规划明确度。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不仅仅是关注,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关注层面,并不会有什么效果,而是应该有较为明确的规划。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很少,仅占14.53%,多数是只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占比58.66%),甚至还有超过四分之一(占比26.82%)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规划。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合理引导学生尽早关注职业规划,而且还要帮助其尽快形成一个较为明晰的职业规划。(四)希望接受的职业规划内容。职业规划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不仅有最初始的职业启蒙,还有较为较高层次的职业目标,既有抽象的职业理想,也有较为具体的实践指导,还有帮助树立职业理想和确立职业目标的职业测评,还有就业观念方面等。这六项内容共同组成了职业规划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但是,不同的学生关注的重点有所侧重。调查结果显示,按照比例的高低,学生最关注的是实践指导,占38.55%,其次是职业启蒙,占20.11%最低的是职业目标,仅占8.38%,其次是职业理想,占比8.94%。其可能的原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受思维、知识面和视野的局限,对职业规划希望得到更加具体的实践指导和职业启蒙;在还没有很好的得到职业启蒙之前,多数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所以,对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考虑相对较少。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职业启蒙教育,然后通过职业测评,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确立职业目标。(五)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的帮助。大学生刚进校时,对专业也许是一知半解,并没有一个比较清醒和理智的认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我们的专业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从而通过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来帮助其进行理性的职业规划。如果专业知识不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那么学生的职业规划就很有可能会偏离专业方向。调查结果显示:有42.46%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有50.84%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但不大”。所以,总体上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是帮助的,真正认为没有帮助的只有6.7%。(六)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大学生在学生都要接受不同的专业教育,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应该从所学专业出发,不能脱离所学专业,以本专业为基础进行职业规划。样本学生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见表6。调查结果显示,“偏离较大”和“完全偏离”的比例并不高,二者合计也只有15.61%,而“基本吻合”和“有一定偏离”二者合计接近85%,当然要求都“基本吻合”既不现实,也做不到,而“有一定偏离”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的。本项的调查结果与上述关于“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的帮助”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这就预示着,学生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不能仅仅依靠职业规划课程来解决,而应该是将职业规划贯穿在整个专业知识教育全过程,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七)将来考研升学是否还会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近几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屡创新高,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2017年增加18万人,增长近16%。一个方面是就业压力和名校情结;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考研来调整专业方向,从而重新进行职业规划。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明确考研升学继续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只有31.84%,但是明确“否定”的也只有31.84%,相对多数的人还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而且根据调查中了解以及平时教学时与学生交流得知,这部分不确定的学生中,之所以难以决定是否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考研专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林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较高,学生担心考不上,所以其中相对部分学生选择了不考数学,而且国家线相对较低的专业学位“农业硕士”,而选择报考农业硕士的学生,其专业方向几乎全部选择的是“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这两个专业方向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非常接近。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本文从七个方面调查了农林经济管理在校生的职业规划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以农村生源为主体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较晚,不利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很少;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有帮助,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有偏离,但偏离度不高。(二)建议。1、引导学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长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第一学期就安排了10节课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应该说启动职业规划教育还是算比较早的,但实际上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6.20%的学生在大一时开始关注职业规划。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启蒙教育,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尽快开展职业规划。2、加强实践引导,提升职业规划效果。职业规划教育不能全程在课堂上进行“纸上谈兵”,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基础,通过实践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实践引导的形式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实习与实践,这项工作可以融入到其他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也可以与其他的工作结合起来。比如就业信息的和校园招聘会等,就不能局限毕业生,可以在四个年级都进行,让非毕业生提前知道社会需求,通过不断地比较,他们就可以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校企合作项目,参与社会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学校暑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对职业的认知。3、分阶段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细化职业规划内容。大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对职业规划教育需求也是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细化职业规划内容。一年级的新生,在职业规划认识上,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对职业规划很模糊,有的甚至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另一种情况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进行职业启蒙,引导学生尽早找到人生方向,正确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强调职业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等。二三年级侧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素质能力,进行自我塑造,加强实践引导,增强社会阅历和经验,同时要开展职业评估,传授职业规划的方法等。四年级侧重就业指导,加强就业观念的引导,教授求职面试和笔试的技巧,还可以进行求职简历制作培训和模拟求职面试等。4、加强专业知识教育,降低职业规划与专业偏离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是有帮助的,而且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也不高,这说明了专业知识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因为职业是基于学业的,而学业可以成就职业。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将职业规划融入其中,将职业与学业紧密结合,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降低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5、专兼结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业规划师。我校现有的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师资以从事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为主,他们长期服务学生,对学生很了解,同时也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也非常了解,以他们为主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合适的,但还不够,有所欠缺。毕竟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校园,不是专业的职业规划师,职场阅历相对不足,职业环境不是很熟悉,对国家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因为职业的缘故,也不是很了解,因此需要有兼职的职业规划师加以补充和完善。可以聘请优秀校友、创业成功人士、优秀企业家作为兼职的职业规划师,不定期来学校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分析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介绍产业发展趋势和职业需求动态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肖涵,戴静雅.大学生职业规划认知及指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6).

[2]宋广军.基于大学服务社会视角的职业规划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9).

林业经济专业篇4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韦晓菡,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经济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149―03

广西是一个农业省,农业人口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广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而从农村调查情况来看,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虽然具备了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适应能力,但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创业的成功率,扩大就业面。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并以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目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一)创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指的是学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态度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两个转变:一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侧重理论研究向侧重实际应用转变,毕业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二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毕业生既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和制定农林业发展政策等工作,也可以在各类涉农(林)企业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统计、咨询等工作。通过两个转变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他们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具有动态的思维方式,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不断变化的农村和农村经济,从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创建“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部分既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形式的课程,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以文化、音乐、艺术等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在专业课方面,突出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并重的原则,推行“基础+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通过专业主干课程使学生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通过专业任选课程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划分为若干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为一个“模块”。学生在低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与基础课,打下宽厚的基础,在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志向和个人兴趣特长选择专业方向,然后根据模块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为未来的就业提前作好准备。同时还要通过定期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使用意见,根据反馈意见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从而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学院需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首先,通过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得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转变教职工职能,从以管理为主转为以服务为主,一方面辅导员与专业老师通过提供专业意见,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活动,使得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并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探索自我、了解自我,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四)创建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不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倡案例教学,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自主分析和处理问题;二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调研和科学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增强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在理论课程中安排外出参观和将课堂知识与自身科研课题相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教学中成绩的评定要采用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学生只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集教师、学生、校内外实习基地和相关部门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要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请进来讲座、走出去实习与兴趣小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聘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带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见习和参观,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有针对陛的社会调查与研究。二是创新实践教学课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形势,对实践教学课程的数量和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实践教学课程能体现学科特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制定从职称评定、评优、培训方面的支持制度,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加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广西财经学院目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专业课程模块中设置了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对涉及农业经营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系统,可能导致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时遇到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农业经济的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在专业任修课模块中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这些课程中能体现专业特色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不足,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现有课程中在内容上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复现象,这一方面导致学生重复接受不同课程里的相同内容,感觉学习较为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教师在讲授重复内容时都认为其他老师会作详细解释,结果导致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

(二)学生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11年新设立的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部分学生对就业情况存在疑虑,同时作为新专业许多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足,而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在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够自信,学习动力不足,在学院有涉农专业的年级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整体成绩相对于其他专业较低,因此学生自治组织在未来工作中如何激发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仍是一个难题。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辅导员和专业老师提供了指导,但是课外专业活动得到学生呼应的不多,师生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交流不足,这使得学生难以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虽然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比如以小组形式轮流上台讲述本小组对案例的理解,但是以小组形式完成案例准备工作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搭便车思想,没有认真完成案例分析,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其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就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科研导师,但是学生在低年级时对自己未来专业方向的理解还不清晰,变动可能性大,这就导致了科研导师在学生科研活动中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过程中多以最后考试成绩或论文成绩为主,这使得学生对日常的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和课外实践重视不足,学生无法扎实掌握课程知识,难以在课堂知识基础上培养创新性思维。

(四)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不足,在将实习、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和融合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包括:一是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时间被理论教学占用,实际操作无法到位的问题;二是经贸学院初步与一些涉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目前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还较少,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毕业实习虽然安排的时间较长,但是缺乏相应的跟踪管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专业实用技能难以判断。

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是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备选比例,扩大学生选择范围,增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课程和体现专业发展前沿的课程;二是在课程体系中要处理好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解决好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课程结构更科学,课程体系所体现的知识结构更完整。

(二)转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管理机制。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深入学生宿舍等多种形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制订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通过完善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的管理制度,使学生自治组织在推动学生自我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设置鼓励学生创新的激励措施,结合学校创新学分申请和二级学院创新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等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科研导师的确定可以在学生进人大学二年级课程学习时再进行选择,因为学生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和本专业有了初步了解,此时确定科研导师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科研竞赛、撰写毕业论文时由同一位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并且科研导师也可以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中,增加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其次,建立侧重于日常工作的成绩评价体系,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以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在总体成绩评定中占主要地位,并要求小组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明确人员分工,在进行小组整体成绩评价时也对个人进行考核,增强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加强与涉农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深度,通过联合举办一些专业比赛、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等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同时还要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使学生在寒暑假能到基地长期实习。其次,加强对毕业实习的追踪和考核,尽可能引导学生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定期与学生就毕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单位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提高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辉,黎东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2]吉洁,高志杰,刘书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机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林业经济专业篇5

一、在新经济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机会与压力并存

据2008年的相关数据报道,近2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从15.3万平方米增长到121.2万平方米,增长近8倍。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不足3平方米,增长到了7平方米。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第一线的从业人员约500多万人,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3.5%,高级风景园林人才以达到极缺的程度。

另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查,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正在逐渐趋向饱和,而最走俏的是风景园林中高级技能人才,其需求每年增加50%以上。面对着就业与教育、饱和与奇缺的压力不难看出:我国高等风景园林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经济环境中,由学科型向工学结合型、由理论研究型向技能应用型转变的关键期,转型的成败取决于专业能否适应新经济的需求。

二、在新经济背景下,风景园林教育与发展

当面对单位组织形式的更新、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加,以及资源整合能理念和就业与创业冲击,国家也相应出台了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07年部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教高函[2007]23号)等文件,旨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的改革,促进新经济下新一代的快速成长。

1.专业改革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实现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就是为了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担当着满足市场需求与专业教育、职业能力紧密衔接的大任。因此,风景园林专业设置之初,就是通过对京津塘及环渤海经济圈内,对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真实职业需求进行专家访谈,在对其进行由新手到专家职业成长历程的梳理后,开发出具有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做―讲―做的接近真实的学习性工作项目中,让学生体会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员真实的工作过程,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前提下,同步完善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因此,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专业不同地域制定扩招规模;严格控制专业的长线发展规模并学会跟着新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调整、配置、开设新的专业。

2.观念转变要与时俱进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从培养目标来讲,就有着本质的区别,且在培养过程中也有着从理念到行动,从形式到内涵等深层次的思考与建设。自2006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遴选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的第一批28所院校,到今天先后三批次列入计划100所,另有8所重点培育、1所重点扶持院校,共计109所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自示范校建设计划启动以来,国家、省级主管部门、院校主办单位、学院等多方面资金的大量投入,不仅显著的改善的教学条件,培养搭建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因此,当今年美国次贷经济危机在席卷全球的前提下,笔者学院新生报到率在95%的基础上连续两年实现1个百分点的增长,就业率稳定在98%的基础上,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深度研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改变对人才的观念,第一,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就是人才,人才只有在岗位、工作性质不同并无高低之分;第二,并不是社会中的人才绝对过胜,而是相对地区、岗位来讲部分、局部的过胜,只有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中达到持续的积累,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是一定会有人来为能力买单的,是可以实现社会、学院、企业、家庭、学生五位一体最终的共赢。

3.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加快校企联姻步伐,走工学结合之路,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目前每年就读于国内园林、城市规划设计、园艺等专业的大学生约3万人以上,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其中35%以上就读于专科阶段。因风景园林专业的应用性、融合性,且最终成果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等特性,以及社会对具有高技能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多数本科专业在借鉴、扬弃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教学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与高等职业院校一起走上了工学结合的改革之路,实现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调整也是重要工作。

其一,高职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林业经济专业篇6

摘要:桂林市技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但就业流失率也高。为探究造成这种双高局面的原因,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以及桂林市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从桂林技校学生将来职业特点出发,试图探索出适合桂林技工学校学生专业发展的“专业”体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桂林行业特点技校体育现状学生专业特点“专业”体育教学

一、桂林市行业特征及技校生就业工作特点

1.旅游业

桂林市是全国旅游文化名城,也将成为国际旅游胜地,旅游业作为桂林市战略支柱产业便顺理成章。旅游业是一个涵盖面宽、带动力强、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带动饮食服务业、酒店行业、交通运输业,吸纳的技校生有:导游、酒店服务、旅游管理、烹饪以及新兴的列车乘务及高速公路收费专业。该行业就业的技校生工作特点是:属服务性行业,学生常常需要往返行走、下肢负担重,是简单轻度的体力活动。其中烹饪专业学生还要求有较强的手腕、腿部和腰腹力量;高速公路收费员需要长期静坐,并经常上夜班,需要熬夜。

2.六大支柱实业

(1)装备制造业。桂林市装备制造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要分为机床、橡胶和机电一体化三大块。机床行业的代表——桂林市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橡胶行业代表——昊华南方(桂林)橡胶集团;机电一体化行业代表——桂林国际电缆有限公司。该产业可谓桂林市支柱产业中的支柱,吸纳技校生的专业主要有:数控、模具制造、钳工、机电一体化、电工维修等机电专业。该行业就业的技校生工作特点是:属于生产一线专业技能型人才,劳动强度大,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体能消耗较大。

(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形成各类客车及零部件生产体系,最具实力的桂林福达集团和万向钱潮以及桂林客车集团公司,吸纳的技校生也多为机电类和汽修类专业,其中桂林客车集团公司招收焊工专业较多,工资也不低。该行业就业的技校生工作特点是:属于汽车维修或是生产一线专业技能型人才,劳动强度大,有时需要长期站立,在安装或维修汽车底盘时,往往需要钻到汽车底下,躺在地面上,仰面朝上进行维修作业。该行业技校毕业生不仅需要强大的体能,还需要身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电子信息产业。前景较好的有桂林长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桂林星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桂林漓江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等。该行业吸纳的技校生多以电工电子专业为主。该行业就业的技校生工作特点是:全身性体力运动,劳动强度较大,固定重复用力,动作复杂,蹲、弓、立姿兼有。因为常常需要使用电烙铁,对学生手腕的力量和灵活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4)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桂林市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处于全自治区领先地位,其中,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桂林天和药业有限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莱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4家企业,吸纳的技校生以药剂和机电专业为主。该行业就业的技校生工作特点与装备制造业差不多。

(5)新材料产业。桂林新材料产业中发展较好的有以电工材料为代表的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以超硬材料为代表的桂林特邦新材料公司以及以环保材料为主导的利凯特环保公司。其吸纳的技校生多以电工和机械专业为主。该行业就业的技校生工作特点也跟装备制造业差不多。

(6)食品饮料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在桂林市基础较好,上下游产品配套能力强,居全区前列,主要代表为桂林燕京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娃哈哈公司和桂林力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其吸纳的学生也多以机电类专业为主。该行业就业的技校生工作特点也与装备制造业、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新材料产业差不多。

3.幼儿教育产业

技工学校培养的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活跃于桂林市以及周边12县各大幼儿园。该行业就业的技校生工作特点:劳动强度不大,但是舞蹈动作多,游戏多,劳动与娱乐相结合。

二、桂林市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桂林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桂林市技工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业课程的改革进行得也轰轰烈烈,特别是一体化课程改革,而这种课改,更需要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但由于技工学校体育课的特点,技校的体育教学依然沿袭着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改革也非常缓慢,因此,难免在教学上出现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专业技能,轻体育教学

由于目前技工学校普遍采用“2+1”学习,即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工厂顶岗实习。这种办学模式,使学生有较长的社会实践时间,但是却无法完成技工学校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课程。无奈之举,便是精简文化课程,当然也包括体育课。有时候,高年级学生由于考证需要,甚至把体育课省掉。

2.教学资源匮乏,体育场地及器材严重不足

桂林市技工学校大多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相对于教育部门主管的中专或是职高学校,教学经费相对匮乏,就算有各种项目资金,也大多投入到专业建设,对体育器材投入少之又少。可以坦率地说,桂林市几所技工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配置,完全达不到国家教委要求的配置。

3.体育教材严重滞后

体育教材严重滞后,学校大多采用普教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与小学和初中无异,学生兴趣普遍不高。

4.教师培训重专业技能课程,轻文化类课程

国家每年对中职学校教师培训投入大量资金,有国培、区培、市培,但是这些培训针对专业技能课较多,对文化课,特别是体育课的培训基本上没有。别说国培、区培、市培,就是学校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都很少。桂林市技工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大多是闭门造车,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创新不够,其体育教学对技工学校整体教学贡献度不够。

三、桂林市技工学校实施“专业”体育教学的迫切性

近年来,桂林市中职学校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每年进行一次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确实也是稳步上升,但由于学生身体、心理的适应和承受能力较差,就算工作再好,工资再高,技校毕业生还是频繁跳槽。因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今后胜任工作岗位提供身体保证,进行“专业”体育教学便迫在眉睫。

1.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从事体力劳动不多,身体素质普遍不高

桂林市技工学校的生源多来自桂林市所辖12县及5城区,虽然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但是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发展,特别各县大规模水果种植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现在的农村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如果学生父母没有进行水果种植,大多也都在广东打工,经济收入也不低。因为经济宽裕,再加上大多为独生子女,学生在家从事体力劳动的不多,身体素质普遍不高。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有的学生800米或是1000米跑难以达标。

2.结合桂林市技校专业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是桂林企业的需求

企业需要的是进厂后很快就能够适应企业生产环境、能够顶岗操作的一线技术能手。虽然现在很多技工学校都大力发展实训基地,把“车间”搬进“课堂”,进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但这种建设大多还是停留在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之上。一些毕业生进厂后还是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这其中很多并不是专业技术不够,而是身体素质跟不上。譬如,桂林三金药业是全国知名企业、上市公司,为技校毕业生购买“五险一金”,整体待遇不错,工作强度也不大,但是学校分配到该公司顶岗实习的学生,大多还嫌辛苦,等不到正式签约时就已流失大半。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各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帮助学生练就过硬的职业体育素质,为毕业生胜任职业岗位提供保证。

四、桂林市技工学校的专业特点与“专业”体育教学采用的方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3年修订)》,该修订将原专业目录的专业大类调整为机械类、电工电子类、信息类、交通类、服务类、财经商贸类、农业类、能源类、化工类、冶金类、建筑类、轻工类、医药类、文化艺术类以及其他类,共15个,专业数量达到227个。而桂林市技工学校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类、电工电子类、信息类、交通类、服务类、其他类等。不同的专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根据这一特点,技校体育教学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组织时就值得我们反复地斟酌和探究。虽然专业诸多,但是经过分析,这些专业大多具有几种类型,再结合桂林技校生就业的单位,现桂林市技校“专业”体育可分为以下四类(表)。

五、进行“专业”教学取得的成果

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应充分考虑职业特点,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近几年的体育教学中,根据学校的不同专业,以及学生将来的职业特点,分专业进行教学。如学校的列车乘务专业,采取与服务礼仪课程相结合,重点强化队列、队形训练。列车乘务专业在2013年桂林市文化艺术节上,获职业礼仪竞赛一等奖。机电、数控和汽修等专业,由于将来就业的岗位不是站立型的就是全身运动型的,劳动强度比较大,因此学校重点抓好田径和球类项目教学。幼儿教育专业采用与舞蹈课程相结合,多进行趣味体育教学,使他们在娱乐中锻炼身心,并在将来的幼儿教学中也可以用到。计算类专业,由于专业实训课程也多以操作计算机为主,长期伏案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会他们头颈保健运动,教授锻炼上肢、手指、手臂运动的体操和徒手操,以球类运动、跳绳为主。在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春季学期,进行球类比赛;秋季学期,进行全校田径、趣味运动会,重点抓好各班入场仪式,增强各班的凝聚力。经过近几年的“专业”体育教学,学校在桂林市技工院校进行的运动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2013年桂林市第五届技工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学生获女子团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四名,学生个人比赛获第一名13个、第二名11个、第三名1个、第四名6个、第五名8个、第六名1个的好成绩。在2014年桂林市技工学校学生篮球赛暨2014年广西技工学校学生篮球选拔赛中获女子冠军、男子亚军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戴德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针对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6).

[2]胡振浩.体育文化与和谐职业人的培养[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

林业经济专业篇7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学生需求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了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计划。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及优势专业。长期以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处于如何体现优势、特色与兼顾就业的两难境地,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离农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相比,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农村就业环境及政策的改善,目前该专业大学生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愿望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试图根据学生需求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同农林高等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侧重,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但都有涉及农林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实践教学环节基础会计学实习、统计学原理实习、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农林业概论实习、技术经济学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暑期社会实践、中期论文、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查——基于学生的调查

本研究对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发放问卷16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率达91.52%。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认知

调查问卷中询问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情况、对专业优势及就业方向的认知、对专业喜爱程度的变化情况、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等。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只有75人,占调查总数的49.7%。认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其次认为专业知识面涉及农业、林业、经济、管理四大学科范畴,师资队伍强、拥有课题多,提供的综合实习等机会多也是该专业的主要优势。对未来就业方向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2人,占调查总数的1.3%;基本了解的学生有115人,占调查总数的76.2%;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19.9%和2.6%。与刚入学相比,17.9%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该专业,17.2%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该专业,而64.9%的学生认为和之前差不多。在“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一问题上,选择在一般企业就业的最多,其次分别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和考研,而选择大学生村官、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自己创业的较少,另外也有少数在校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方向。说明目前学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长期以来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投身于“三农”的愿望往往较弱,其就业去向选择绝大多数与“三农”无关。

2.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要求

(1)对课程体系总体上的看法与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基本了解的学生是110人,占调查总数的72.8%;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23.3%和1.3%。从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来看,仅有1.3%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41.7%的学生感到较满意,49%的学生感到满意,仅有8.0%的学生表明不满意。当问及该专业最需要加强的是哪方面的课程时,有40.4%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实践类课程,30.5%的学生认为是农林类课程,15.9%的学生认为是管理类课程。当问及目前急需补充的知识是什么时,53.6%的学生表示急需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39.7%的学生急需补充通用知识,剩下6.7%急需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

(2)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其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需要加强教学力度,尤其是计算机类和英语类课程。在计算机类课程方面,学生希望可以开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等课程。关于英语课,仅有6%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效果,38.4%和32.5%的学生分别认为有些效果和效果一般,认为不太有效果和没有效果的学生占23.1%。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当问及英语课开设几个学期比较合理时,有56个学生选择“6个学期”,53个学生选择“4个学期”,35个学生选择“2个学期”,其余7人选了“其它”选项。当问及数学课难度如何时,认为很难的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3.3%;认为较难和一般的分别有48人和83人,分别占31.8%和55%;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占9.8%。可见,有相当部分同学对目前英语课安排4个学期不太满意,有37.33%的学生希望延长英语学习时间;有45.1%的学生认为数学课程偏难,应适当降低难度。(3)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本次调查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关内容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可见,总体上,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满意度较高,但相比之下,对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满意度相对较低,有12.6%的学生对课程的授课方式不满意,11.9%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18.6%的学生对考核方式不满意。当进一步问及“如果对授课方式不满意时,应增加哪些授课方式”时,有68人作了回答。选择“增加案例教学”的有46人,选择“实习、实验室模拟”的有45人,选择“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有30人,选择“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的分别有27人和21人。在回答“若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时,有64人做了回答。选择“知识面很宽,但缺乏深度”的有45人,选择“内容枯燥、过时,缺乏热点问题”的有41人,选择“不同课程之间,部分内容经常重复”的有27人,选择“教材不统一,不够系统”和“重经济学,轻管理学”的分别有23人和19人,而选择“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的仅有8人。在回答“若不满意,应增加哪些考核方式”时,有46人作了回答。选择“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9人,选择“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1人,而选择“开卷测试”和“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的分别有6人和2人。可见,学生对改革目前传统的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的呼声较强,希望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看法与要求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实践环节,42人认为最有效果的是“农林业概论等课程实习”,35人认为是“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实习”,也有35人认为是“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32人认为是“毕业实习”,而选择“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和“暑期社会实践”最有效果的分别仅有4人和1人,余下2人觉得以上实践活动均没有效果。由于综合实习是农林经管专业的一大特色,且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历练作用,因而对综合实习作进一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60人认为综合实习的时间“两周”最宜,52人认为是“一周”,21人认为是“四周”,18人认为是“三周”。当然,学生也反映目前综合实习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综合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经费不足,补助标准过低;难寻合适的实习单位;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依据;实习地点偏远;人数安排不合理等。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调查发现,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的就业方向等均不是很了解,而且“轻农”思想较为普遍。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和师生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尤其是就业指导,改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三农”情结,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工作,尤其是到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选择大学生村官作为将来的就业方向。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

各类公共基础课中,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计算机课程。除《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外,建议增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较为实用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约37%的学生希望英语课能开设6个学期,因而可以适当增加英语学时,或者延长英语课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的机会。此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数学课的难度。

3.改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寄予了厚望。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改革力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授课方式,增加案例教学,实习、实验室模拟,综合性课程设计,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等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其次,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师应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讨论,注意避免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适时加入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改变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有选择地采用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开卷考试、口试等考核方式,以测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林业经济专业篇8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需求;北京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76-03

一、北京生态需求分析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是当前北京市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北京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城市病”。北京面临人口膨胀、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人文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城市二元结构日益突出等问题[1]。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品味及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市民时刻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洁净的水源和安全的食品等已成为居民的迫切需求。

当前,由政府主导和开展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北京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等都是政府围绕建设美丽北京、绿色北京、满足北京居民的生态需求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例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影子规划”、新西兰怀塔克尔的“绿色蓝图”等,大多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空间绿化、交通运输方式、住宅和社区建设、城市自然区域的保护、能流和物流的规划、社会经济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实现[2]。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离不开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3],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城市中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生态下系统的和谐。当前农林业生产活动过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资源环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关注范围也相应地由原来传统的农林经济问题扩展到农林业生产所涉及的资源环境问题[4]。在当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和农林经济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北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特别注意强化培养学生农林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主动适应北京生态的需求。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现状

(一)国内农林院校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农业、林业和农村领域,研究如何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从市场运作的角度,对农业、林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学科。笔者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农林业知识的要求和课程设置中农林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情况,调查了5所当前在国内比较具有代表的农林类高校,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除了中国农业大学外,其他4所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其中浙江农林大学对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是“掌握”。其他三所是“具有”。在北京林业大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别提到了“熟悉(农)林生产及经营管理过程”。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农林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

分析调查的5所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知(见表1),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主要以概论类课程为主,其中农业类高校侧重于农业概论,林业类高校侧重于林业概论。从开设相关课程数量和设置地位来看,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最多,均为5门,课程地位均是选修课;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均开设2门相关课程,均为必修课;而中国农业大学未开设相关课程。

(二)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部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使命。该专业目前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善于深入调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各类涉农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农村社区和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企业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4]。综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见表2),其中关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设置在选修课模块,均为限选课,包括《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农学概论》和《森林资源管理》三门课程。

(三)改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农林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农林经济管理是基于农林业领域的管理,学生就业岗位定位在农林业企业、农村社区、林区等相关部门,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农林业知识,该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学科交叉型,因此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是必不可缺的。国内有不少学者已关注此问题,有的提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涉农林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这个问题“容易导致学生专业以内的不全会,专业以外的全不会”,并且难以吸引学生对农林领域的专业兴趣;针对“涉农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建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基层,为“三农”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管理人才[5]。有的认为,农林业的课程设置少,且没有针对性,应大力加强农业技能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6]。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调查“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设置”[7],统计结果发现,实践类课程是最受学生关注的,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可见学生对于农林业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在对浙江农林大学该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70.9%的学生反映需要加强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

通过以上观点和调查数据可以反映出,无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增加农林类基础知识课程都具有比较强烈的需求。

三、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建议

针对首都生态需求和农林经济发展概况,同时突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笔者认为目前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北京生态建设需求和学生对农(林)业技能知识的学习需求,进而无法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议:一是尽快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北京生态功能定位,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确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适应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步伐,及时推动学校“卓越农林经济师项目”,完善课程体系,在第二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中添加《生态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和《动物养殖》三门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农林业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让学生了解农(林)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增强爱农、学农的自信性,激发学生“崇尚自然、热爱农林”的热情,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维护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的理想情怀。通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既实现“具备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满足首都生态建设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开忠,李国平,等.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鞠美庭,王勇,孟伟庆,何迎,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王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环境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70-73.

[4]赵连静,李华,何忠伟.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3+1”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5]杨红强,邬松涛,杨加猛,贾卫国,王浩.我国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维比较与改革创新[J].林业经济,2014,(9):123-128.

[6]苏红伟.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11(3):91.

林业经济专业篇9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更加切实地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新情况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和基地建设也不例外,结合我校农林经济管理是国家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必须要有新思路。

目前,由于学校在教学实践环节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即便有一些关系松散的实习地点,也只能是临时应付一下实习的任务。不稳定的实习地点,加大了每次实习的准备成本,而且使教学实习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加之实习经费短缺等诸多因素,使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相当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如何在现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实习模式创新,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走出目前的困境,实现学校与实习地联手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一、面临问题

1.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还没有稳定的校外教学基地,每次实习都可能另选地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过去5年的教学实习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的实习地点。实习单位大多把接待学生实习认为是一种负担,有时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接受我们的实习要求。学生实习往往是“走马观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靠“打游击”来维持,每次实习前教师总是为联系实习地点奔波犯愁,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也不利于实习内容指导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这种情况与重点院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教学实习标准和要求极不相称。

2.教学单位的一厢情愿,根本没有考虑实习基地的的需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像其他的工科专业能解决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教学单位仅仅只是从“我要实习”的需求出发,而从来不顾及实习单位的实际生产需求,所以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也就自然在情理之中。

3.校内外教学、科研、生产各个模块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系统的、一体化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校内外这些教学实践资源本来是非常有限的,它们之间本来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可以共同建设和利用的关系,而现在的教学管理体系既没有对校内应有的教学实践资源进行有效优化和整合,也缺少对校外教学实践资源进行更多的投入和建设,现在一些我校自己建的试验站就借口学校没有给他们专项实习经费而拒绝前来实习的学生,使各环节脱节,不能相互融合,严重影响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生产实习这一环节的教学质量。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模式创新的目标

彻底解决教学实习难的问题。使教学实习由现在一般性的、松散的、低标准的实习向将来学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参与生产实践、生产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的相互渗透、高标准、紧密型实习转变,形成特色。经过几年的实践,一方面会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教学、科研、生产相互联络的一体化实习模式;另一方面,教学科研部门会形成对实习基地基本农业信息、资料的数据积累,反过来对教师科研提供样本点的基本信息和资料,以便他们进行跟踪研究。最后,长期的实习积累和规范研究对当地解决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问题将产生积极影响,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当地形成我校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实习的特色、品牌和声誉。

三、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模式创新的内容

1、将校内外的科研资源尤其是校内外科研平台纳入实习体系

例如,把我院现有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等研究平台和研究中心和学生的教学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参加部分研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通过教师指导,研究课题,使学生能接受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实践锻炼,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生产”。教师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基地这一特殊的区域和条件,结合实习,选择多项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带领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吸收实践成果,充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

2、构建整体化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实习一体化的组织机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联系、交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和教学实习工作质量的,以保证完成教学部门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随时的而不是临时的实习任务。以保证双方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积极参与教学实习的激励机制(如聘请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发放聘书,给与一定报酬,给与实习基地接待学生实习一定的专项费用等)

3、选择能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综合考虑地缘、距离、经济、社会生产条件、规模、类型、性质等多种因素,力争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要充分考虑实习单位的实际利益和需求,找到双方的共同所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联合建设实习基地。变临时性实习地点为长期性学生实习、教师科研的实践基地,变单纯要他人尽义务为互利互惠,变

转贴于

学校独立负担为场校共建基地。选择能满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要求的合作单位,进行合理布局,精心选点。

4、创新师资队伍的培养模式

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光是学生而且是我们人文社科类的许多教师的“软肋”。比如,经济管理类的许多老师讲授企业管理课程,却从来没在其企业中工作过一天,人文类讲授经济法的教师可能没有完整参与过一起企业因经济纠纷涉及法律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这样,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创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来新的挑战,教师应在思想、观念、行为方进行的革新,学校要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5、创新教学实习模式

改变以往教学实习学生的选题模式、考核模式和组织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实习环节,集调研、参观、讲座、研讨等多环节为一体。激励使学生、教师、校外实习单位都积极参与其中,使者三方充分结合成为教学实习的主体。

由校外实习基地提前提出拟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许多乡镇、县市都需要对当地某一农业经济问题的进行调研),以此为依据,结合学院相关课题的研究需要,指导学生的选题,以项目的形式,完成实施。将来实习的结果不仅由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评定,也要交由实习单位进行评价(以前只是出具一个实习证明),实习结果要一定程度满足实习基地研究、生产、实践中解决农业经济实际问题的要求,

林业经济专业篇10

在我国林业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林业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林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经济问题备受重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的落脚点,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毕业生难以觅得与专业一致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学科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国内林业经济管理学术界足够重视。

二、学科性质分析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探索与发展,经历了大约50年的发展历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阵容逐步形成,然而该学科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1、林业经济管理学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职能缺位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科属性,其研究对象特定,即林业范畴内的经济和管理问题。然而,中国林业发展与理论支撑脱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林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缺位,并未成为名符其实的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林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难以在林业中觅得一职。2、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缺乏学科基础林业经济问题研究一定要贴近林业技术,才能解决林业发展的经济问题,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然而,我国林业经济学家的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就决定了国内外林业经济研究水平的差异,也制约了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发展。专业知识背景的欠缺,尤其是林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使得国内林业经济学者难以关注森林经营活动效益最大化这一林业经济最根本问题。

三、学科功能分析

设置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目的在于培育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推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创新,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化、管理政策优化提供决策服务。因此。该学科的功能体现在2个功能:其一,教学功能;其二,科研功能。

1、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教学功能不健全

培养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功能。然而在现实中,该学科并没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学无以致用,专业人才难以从事所对应行业的专项工作,使得学科建设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化之东流,也使得学科的长期发展后继无人,这无疑是教学的失败,也是基本功能不健全的体现。为实现学科的基本功能,即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功能,学科建设应与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紧密结合。

2、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虚化

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学决策支撑功能缺乏实现的空间。迄今,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与林业生产活动实践脱节,难以指导林业生产实践活动,这也是该学科教学毕业生难以在林业行业中觅得职位的原由之一。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科研功能的实现。既有待于科研环境的优化,更取决于学科基于自身性质,逐步实现自我完善。

四、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开展科研活动,既是为具体的决策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也是将学科理论接受实践检验,寻求学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方针政策与与中国林业实际脱离。

1、研究对象未定位于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

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未将中国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林权改革是中国牟取林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在,然而,现有研究所提出的林权改革成效并不能从根本反应此项政策的优略,对于森林资源经营研究的缺乏,也决定了对于森林经营主体长期收益关注的缺位。

2、缺乏定量研究方法

从本世纪开始,中国的社会学者使用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文献不断增加,出现了显着的数量化趋势,这是中国社会研究方法科学性增强、研究成果质量提高的重要动力与途径。然而,在林业经济管理学领域中,定量分析方法的欠缺与中国该学科长期以来未能形成完备的理论构架密切相关,这也使得林业经济学领域与农业经济学及国外林业经济学领域之间的研究水平差距逐步扩大。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