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7:06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1

【关键词】档案学;本质特征;研究对象;档案化管理;信息资源化管理

在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档案的需求性也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在我国对档案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先后有两次发生档案学转变的情况。其转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促使档案学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且在档案学转变中人们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还有很大的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档案学自身研究方法和思维实践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参考于其他学科,也就是说档案学内部涉及的一些表达方式和研究思维等并不是自身独立形成的。针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档案学的本质特征进行挖掘开采,使得其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

一、档案学研究对象应凸显档案学

在对档案学进行深入研究中,要想促使档案学自身的本质特征得到更好的发挥,就需要在研究档案学的过程中,对其内部涉及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有一个明确的表述,并且在表述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于档案学自身具备的相关特点进行深入探析,这样对于提升档案学自身作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档案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本质区别进行深入研究,清楚发现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本质上还存在一些区别,也就是说档案学本身是具有一定本质特征的。这就需要对其中的本质区别进行深入挖掘,并对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做出合理确定,促使档案学成为一项独立的学科。

(一)档案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不是取决于档案信息

档案信息在我国各个行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一信息资料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确定档案学的主要依据。其根本原因在于档案信息在各个学科内部都有广泛的涉猎。比如记载信息的光盘设备等,在进行学科分类的时候并不能说其全部属于档案学,其根本原因在于光盘系统除了涉及相应的档案学还设计一定多媒体技术学科。而且在对档案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其中对档案信息的界定还比较片面,这就导致档案信息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信息是否属于档案学范畴。目前在对文件范围和档案范围进行比较之后,了解到文件范围远远大于档案范围。因此在对档案学进行界定的时候就可以参考这一表述。

(二)档案工作和档案规律也不能概括档案学自身研究

档案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一项工作,其自身的特点和工作步骤只能够反映该项工作与档案信息有关联,并不能确定这项工作的实施全部属于档案学范畴。而对于档案学来说,其自身反映的根本要素在于对某一段时间美对档案信息进行研究和概括的过程,只有对档案信息进行合理的描述和概括才能从根本的角度上反映出方案学本身特点。这也清楚说明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档案学本质并不能明确的反映出其自身研究对象,这也说明在目前档案学发展方向还没有做出合理确定,导致在现在各项学科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档案学很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

(三)准确把握档案学本质特征的重要性

在对档案学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要想促使这一学科在社会达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对其自身的本质特征进行全面掌握。对档案学整体研究对象也能确定,并使得这项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全面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的角度上保证现在社会上的档案学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对档案学本身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中,还需要对档案学的核心理论做出有效扩张,从而实现档案学的发展。

二、档案学的本质特征

(一)档案学的专业内涵

档案学研究的信息对象不是普通的信息资源,而是具有凭证价值的信息资源。档案学独有的研究任务是:在信息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都设法捕获与保留具有作证能力的信息,并将其与被说明的信息对象关联为一体,使该信息对象具有存证功能;设法保全凭证信息的凭证价值,无论其保存多长时间。一言以蔽之,即研究信息对象的档案化管理。档案化管理的实质是,保留与维护信息对象的存证功能与保全它的凭证价值。

(二)透析档案行业特点

作为档案行业,也需要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环境中,从自身肩负的使命出发,通过有效履行社会职责来换取所需的外部环境和动力,在已有的位置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将行业经验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推向更大的市场,在不断创新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信息化给档案学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可持续发展是某一领域的研究、某一学科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与满足社会需求能力的综合体现。它需要该领域的研究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也要其具有支撑社会发展变化趋势的能力。档案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的,但档案学的理论研究需要凝练特色与创新,将其理论研究升华到各种类型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的存证能力研究、信息资源价值保全研究以及人类记忆长期保存研究等。档案学的全宗理论、前端控制理论以及档案保护的相关理论等,都与信息资源的存证、证据保全研究相关,但却囿于档案工作之中,安于为一个行业服务,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创新能力与本质核心理论研究太薄弱。在档案学学科发展的路径上,要强化本学科的特色研究,拓展学科的覆盖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看出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档案学自身本质特征的掌握对促使档案学得到更好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对档案学自身本质特征进行合理的挖掘,从根本的角度上促使档案学在现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将档案学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学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相应特点做到有效保持。

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2

1农业科技人才的特征

什么是“农业科技人才”,关于这一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依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情况,兼顾其学历状况,可将农业科技人才分为三大类,即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业科技实用人才[1]。其中,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包括农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这类人才主要集中在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工作之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的大部分科技人员属于这个概念范畴。综合众多学者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定义,本研究采用杨庆先等人阐述的“农业科技人才”定义,即“指在农业科学技术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迅速调整自己,并利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行各种类型创造性劳动,为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人”[2]。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本研究的三个类别评价对象,即学科带头人(选拔功能)、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功能)、初级科技人员(招聘功能)。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科技活动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借助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农业科技人才更是如此,没有扎实的农业科技知识,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不可能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正确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

1.2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农业科技人才不同于普通的劳动者,其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有能力接受各种创新和挑战,更希望有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向社会和个人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自我的需求。

1.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农业科技人才丰富的知识内涵激发了他们不断追求进取,由于他们普遍受到过较高的教育,他们学习、领悟知识的能力也普遍较强。

1.4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农业科技人才所涉及的领域与一般的科技工作者不同,他们想要有所成就,有所突破,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经常亲自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动手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和一般科技工作者一样,农业科技人才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从事创造性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从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因此,很难监督和控制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过程。

1.6个人工作成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论文)、专利发明、标准的形式出现,往往不可直接测量和评价,而一项创新成果通常又需要一个团队合作来完成,因此,个人的成就更加不易于直接测量和评价。以上农业科技人才及其工作的特点给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传统人事管理中“人才评价”这一环节一直是个难点。经过对这一工作资料的分析总结,查找出了传统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传统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科技人员评价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界才开始注重,而且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人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上。宁夏农林科学院在人才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各研究系列的6个门类12类的考核标准。针对所分的三个层次的科技人才已制定了《学科带头人选拔办法》、《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办法》等,经过几年的运行,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在分析人才评价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评价过程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与业绩的考察,忽略特质、核心动机等内隐特征和行为的测评,因而对其发展潜能和工作绩效的预测性较差。例如,在“学科带头人”评价选拔过程中,对“主持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争取经费”、“”等业绩成果有明确的量化规定,虽然这为参评“学科带头人”设置了初选的标杆,但没有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潜能、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测评,存在一定缺陷。二是不能切实结合岗位的要求分配科技人员,忽视人与工作的匹配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既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一个有着具体胜任能力要求的岗位。要测量一个人是否胜任此岗位,须先明确岗位所要求的胜任特征。人与岗位的契合匹配程度是选拔、聘用最具关注价值的问题。三是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更多依赖领导及评委的感性认识,因而透明度不高,评价结果主观随意性较大。四是评价涉及的测评指标要素不够系统、全面,且没有权重设定。例如,评价“学科带头人”要求具备思想素质、业绩成果等指标,一级评价指标过于粗疏、笼统,缺乏二级指标要素。其中,不能确定各能力、素质的比重程度是最大弊端。五是评价管理过程中消耗的人力成本较高。在人才推荐、选拔过程中,每次要收集整理大量的申报材料、定期年终考核评价材料、期满考核材料等,工作中给工作人员带来纸质材料管理负担,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科技人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农业科研机构能否快速发展,构建一套具有农业特征、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农业科技人员绩效的前提和基础[3]。

3对胜任特征及其模型的理解和认识

3.1胜任特征概念1973年,哈佛大学的麦克利兰教授着名的研究成果———《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使人们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的曙光。他引用大量的实证说明了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指出学业成绩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也不能有效预测人们的职业成功,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成就主张通过对岗位优秀人员所具备的个体特征进行实践分析和总结,提炼出胜任特征,作为该岗位人员筛选或评价的标准。这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效的工具。所谓胜任特征,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素质[4]。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指的是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任职者能够做好或胜任的能力,它反映出个体与其工作匹配状态的程度,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胜任特征反映的是与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行为,与员工的工作绩效关系密切,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胜任特征是可以通过行为来表现的,它的评估也要以行为识别为基础,以行为表现来测度和开发,能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加以区分。

3.2胜任特征模型的含义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有效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特征的独特组合。公认的胜任特征基本模型,是由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5]。该模型认为,胜任特征包括六大领域: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其中,浮在“水面上”的知识与技能是基准性胜任能力,属于表层特征、外显要素,主要通过一个人的学历、成果等表现出来,易于发现与评价;而沉在“水面下”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其他要素是鉴别性胜任能力,属于深层特征,较难发现和测量,是不易改变的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可测量个人工作上的长期表现。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相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进入2000年以后,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很多咨询公司也在开展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和应用方面的业务,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日益显现。

4构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一个通用有效的胜任特征模型以及相应的胜任特征测评系统是十分繁杂的。鉴于不同行业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差异,各行业均试图建立起符合自身职业特色和实现各自功能的胜任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评价系统。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安鸿章等按照建立思路的不同,将其分为层级式、族型、盒型和锚型[6]。“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分析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按照高、中、初三个层级,立足于实现招聘、培养、选拔三大功能构建胜任特征模型,以此为依据开发出了评价系统。

4.1构建方法本研究的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

概括起来包括: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三个不同层次职位,胜任特征虽然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但这种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程度(量)上而完全非维度指标(质)上。

4.2构建步骤

1)确定基准岗位。基准岗位能体现行业、职系特征,岗位与岗位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和可比较性。通过对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及绩效标准的分析,本项目确定了农业初级(招聘功能)、中级(培养功能)、高级(选拔功能)三个基准岗位。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岗位要求,提炼出农业科技人员的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的胜任特征因素,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整理出基本分类,构建起胜任特征模型框架,并对胜任特征模型的各要素进行描述性定义。本研究在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的框架下,制定出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并进行了描述性定义。为增强评价的系统性、可比较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初级科技人员在3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上保持了一致性。三级指标确定了学科带头人(高级)20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各15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

3)确定指标所占权重。应当注意的是,为体现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胜任特征的要求,权重系数的设定必须与事业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和主要业务流程保持同步。对于不同岗位,权重系数的设定是不一样的,以此表示不同岗位的不同胜任特征对职位的相对价值或重要性。例如,学科带头人(高级)评价指标中的科研品质、科研能力、综合素质所占权重分别为16%、70%、14%,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分别为20%、60%、20%,初级科技人员分别为30%、50%、20%。

4)确定各岗位的行为等级。在这一过程中,“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从实现招聘、培养及选拔功能的角度出发,确定了符合、不符合两个等级,增强了其可操作性,避免了因锚定过多过细而无法区分和界定的弊端。

4.3构建内容根据通用的胜任特征模型,“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从组织和个人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双重角度出发,全面考察备选人员的个性品质、能力素质和综合素养,科学地预测候选人员将来能否胜任其岗位,提高了甄选人员、选拔聘任、培训人员的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科研人员队伍结构。根据胜任特征理念包括的六大领域,宁夏农林科学院分别针对农业科技人才三个层次评价对象,设计了一、二、三级评价指标,分配了三大总指标的权重,确定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等级(即锚定)。其中,“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及其二、三级指标,专家认为“不仅在创造力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且是识别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志[7]”。同时,了解我国现行的各项科技奖励制度,明晰各种奖励的基本情况,对人才评价工作的开展很有必要[8]。“科研能力”这一指标是农业科技人员评价的核心指标,为了能客观、科学地对这一指标进行评价,本项目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分析讨论,制定了符合宁夏农林科学院特点的农业科技人员业绩量化评分标准。

4.4评价方法(工具)的说明人才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人才测评方法的具体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个体内在素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绩效。在对人才评价过程中,具体采用的评价方法(工具)视评价的目的、内容而定。本研究主要通过自主开发和选择其他辅助方法,在本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工具)。

1)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的开发。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工作方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的过程。360度评价方法强调全方位客观地对个体进行考评,它既注重考评的最终结果,又将个体的行为过程和个人努力的程度纳入评价的全部内容,使得评价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个体的表现和业绩[9]。但传统的360度考评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时的难度较大,有可能趋于机械化,而通过互联网构建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则大大降低了评价成本,简化了整个评价管理工作。一方面,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可以在系统上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另一方面,增强了评价过程的灵活性、适时性和动态性。为了改进传统评价过程中纸质材料成堆、透明度不高、效率低下的缺陷,本研究以360度评价方法为核心手段,开发了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包括:在“招聘子系统”实行网络报名,扩大了引进人才范围,评价过程实现了应聘人员按照既定的模式提交个人背景履历资料,便于评价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在“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培养子系统”中,实现了培养人员自我监督、管理、评价,导师定期评价指导和同行参与评价竞争的功能,促进了青年科技骨干人员对照胜任特征素质要求改进绩效,完成培养任务;在“学科带头人评价管理子系统”中,运用业绩分析、跟踪法,实现了学科带头人在聘期间业绩、能力水平的公开、透明。在学科带头人期满考核进入新一轮选拔时,可开通网络评价功能,按照胜任特征评价模型,收集获取对学科带头人的360度评价信息,提交选拔会议参考,使选拔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落到实处。

2)其他辅助评价方法。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对人的行为、能力、绩效等素质特征的观察与评价,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10]。所以,要想准确地测评一个人的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应将其纳入一定的环境系统中,观察、分析、评定被评价对象的行为表现。因此,本项目对一级指标“科研品质”和“综合素质”除了采用信息化评价系统工作收集360度评价意见以外,还采用了其他的辅助评价方法,如评价中心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关键事件分析法、结构化面谈法、16pF测试法等,具体可根据评价对象选取其中不超过3种方法进行;对“科研能力”则采用业绩评价分析法进行测评。

5建立评价选拔流程

宁夏农林科学院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已建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依据多年人才评价选拔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本项目提出评价选拔流程。

6胜任特征模型对人才评价的意义

6.1增强了测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个体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一般比较稳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因此,通过构建胜任特征模型,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测试个体过去的行为,可以将其看做未来行为表现的最佳预测因子。

6.2形成了选人用人导向按照传统观念,在招聘、选拔人才中比较重视候选人的知识、技能,但在本研究的评价对象中,人员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智商水平,核心的动机和个性等处于胜任特征的深层,它是最有评价价值的。所以,对这类岗位按照胜任特征的规律进行评价和选拔人才,可以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6.3将岗位分析工作与人才评价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人才评价往往存在不知道该测试什么内容,缺乏规范的评价标准体系,缺少对测试岗位深入的量化研究等问题。胜任特征的研究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建立了某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在评价时就有了设计评价方案所需的测评指标。

6.4提供了量化人事指标胜任特征模型与人才评价的结合可以提供许多量化人事指标,使人事工作的量化成为可能。例如,“学科带头人”评价分数达到90分及以上,则说明岗位胜任特征要求与个体的胜任特征之间的匹配性好,可以胜任此岗位;达不到这一量化指标,则说明个体的胜任特征不能满足岗位要求,难以胜任此工作。

6.5为选择测试方法(工具)提供依据人们可以根据胜任特征要求来开发工具或选择测试工具。本项目为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功能,开发出了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例如,为测评“成就导向”,评价个体的核心驱动力,则可根据评价条件选择16pF测试法、结构化面谈法等。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3

   根据学科分类国家标准,中医学有四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和针灸学。这四个一级学科,有共同的思想理论渊源,在科学方法总论研究中,其创新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脉络及复杂关系得到了全面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各个学科的各自特征、创新发展思路与方法是深化和完整构建中医学创新方法体系的重要举措。

   1.1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分析

   在不同角度和层面,各学科有共同的问题范畴架构特征,例如都面临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如名词术语、诊疗过程、药物生产等规范标准化,这些属于中医学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范畴。除了共性的范畴特征之外,各学科也存在明显的个性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各学科的科学问题范畴,是全面、系统探索各学科创新方法的前提。证候分类、复方应用和疗效评价是中医学学科框架的核心,其间的方证相应、方效相关和证效相应网络关系是中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中医学基础与诊断、传统中药学与方剂学、中医临床各科,由基础到临床共同构成中医学学科框架体系。中药学传统中药学是以研究功能主治和毒性为重点,“有故无殒”的毒性评价理念对指导现代药物毒性评价有重要意义,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性味归经和炮制鉴定有助于临床准确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兼备是现代中药的固有属性,从资源学、栽培技术、炮制学、药物化学、药理毒理学角度多方位研究中药,构成了现代中药学的学科框架,近来兴起的网络药理学理论和技术,为现代中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中药学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相关规范标准研究、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不可或缺。针灸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以腧穴学和经络学为中心,与之相关的腧穴特异性研究、经络实质研究、脏腑相关研究都是学科研究的重点。另外,针灸学独有的经穴诊断、经络辨证和经穴配伍形成了其独立的辨治体系。不同于药物,针灸施治是一门技术,其规范和现代机制研究也是针灸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学临床研究,以针对优势病种的疗效评价为重点。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西学东渐背景下形成的新医学体系。从认识论到疾病的诊治,中西医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中西医结合应从认识论角度融合互补,现代基于整体复杂体系的系统生物学兴起,为中西医结合、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契机。中西医结合诊断具有微观与宏观结合、病与证结合的特点,治疗方面强调中西医疗法的优化互补,疗效评价需要证候信息、客观指标等的综合评价。现代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网络生物学技术为兼顾中西医特性的结合医学研究模式提供的技术支撑。

   1.2各学科已有科学创新方法的整理挖掘研究

   在各学科由萌芽丰富成熟的发展历程中,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工具的不断涌现,推动各学科不断进步。在明了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挖掘各学科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创新方法特征,求本溯源,对建立以中医学主体思想为根、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创新发展的现代各学科创新方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采用文本挖掘技术从“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阶段多个维度综合评价遴选找到影响学科发展、里程碑式的“重大人物—重大科学问题”,分析重大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时代特征以及重大人物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与同时代其他医家比较,立体化呈现当时的学科科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参阅当代中外文献,探索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内在联系,评述对现代中医药学研究的借鉴意义。(2)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研究剖析和成果分析:建立和持续支持各学科的重大研究项目研究,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关键科学问题攻关的重要举措。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近10年来,各学科的863、973、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行业专项等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参阅中外文献,在世界生物医学发展和国内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研究切入点、目标内容、技术方法、关键技术、组织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共同规律,分析成果及其相互关系,系统评述其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意义,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文本挖掘流程首先是采集各学科发展历程中“重大人物—重大科学问题”文本信息和当代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科研信息;在信息电子存储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清洗、集成、转换等过程,使文本信息集合构成文本信息库;针对具体研究目标筛选变量,然后根据变量的结构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挖掘方法,以一法为主,多法联用进行挖掘[3]。

   1.3针对当代各学科关键科学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利用teoriyaResheniyaizobreatatelskikhZadatch(tRiZ)主流技术创新方法分析框架和工具,在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内,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和专家访谈共识法找到当代各学科不同维度、层次的关键具体科学问题,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着重考虑的对象、属性、参数等因素,揭示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作用,使问题分析过程形式化和结构化。参阅中外文献,结合当代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认识前沿,探索问题的优化解决方案,从科学思维、方法、工具3方面探讨问题解决技术路线和关键环节,探索各个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4-5]。tRiZ的操作流程首先是将各学科中具体科学问题抽象成为tRiZ通用格式问题,然后根据tRiZ问题与方案之间的匹配关系,寻找通用解决方案,最后再将通用方案具体化为具体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4

以学科课程为基本格局的现代学校,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重要的任务是学科教学,其教育职能也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学科教学胜任力应该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或评价、选拔教师时,学科教学胜任力理应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所以有人认为“我国教师职业属于专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尚且无法把整个教师职业称之为专业特征明确、专业要求鲜明的行业。”[8]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诸多的培养课程或评价指标均缺乏学科的具体要求,在对教师培养和选拔时,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被忽略。如不立足学科,以学科教学为基本立场,教师的专业化永远无从谈起。

比照meClelland和Spencer的胜任力研究[9],我国研究者做了这样的界定,教师胜任力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工作绩效高的优秀教师与绩效一般的普通教师区分开来的个体特有的和内在的特征,是教师个体的动机、自我概念、知识、能力、行为、情感及其人格特质等在特定情境中的综合表现。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教师这一特定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特征的总和,它是针对教师职业表现和任务要求形成的一组特征。[10]尽管我国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问题尚有争议,这样的界定已基本达成共识。这些研究在对教师胜任力的构成因子进行具体表征时各有不同,但均注意到了教师教学的知识与技能。除了前面提及的李英武明确提出的“教学胜任力”外,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优秀教师胜任特征”中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罗小兰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教学智能”中有“教学技能、专业知识”。这里的“专业”除教育教学的专业外,还应包含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学科的专业。在现行学校课程体系中,没有空洞的教育教学,只有通过具体学科完成的教育教学,因而,教育教学的“专业”最终也是通过学科教学的“专业”体现出来的。

这种涵盖了教育教学和具体学科相关内容的,关于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实有一个更为准确的说法,即“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学科教学知识”即pCK,是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概念提出后即引起学界的关注。这一概念拨开迷雾,把教师素质结构中一个一直没有明朗化,但又的确存在的那个地域清晰地勾勒出来,楼台尽显。尽管舒尔曼在研究中不断丰富和修正自己对pCK的理解,一些学者也赋予了pCK新的意义,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即pCK是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融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知识。pCK概念提出后即得到认可的原因,就在于它精准地看到了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学科知识对教学知识的建构作用,以及建构完成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知识,正是这种新的知识直接左右着教师的学科教学活动。如果说学科教学知识的存在已得到证明,那么,“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假设,在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基础之上形成的学科教学能力是存在的。事实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一般的教学技能外,不同的学科更需要不同的教学能力,这就是学科教学能力。”b[11]它是指以学科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融合学科教学知识和一般教学技能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定学科的教学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的存在实际上是不难证明的,例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文学审美教育能力就是一种典型的学科教学能力。这种能力是以教师自身的文学审美知识和文学审美能力为基础,在运用语文教学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进行文学作品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往往能更好地将自己鉴赏作品的方法和感受转化为教学内容,能更恰当地组织和选择符合作品特点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体现了学科的特点,是学科教师胜任力的核心,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有了区别,是教师顺利完成学科教学活动的根本保障。因而,以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为核心进行学科教学胜任模型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师范教育中的“学科教学论”课程建设实际上也是做的这种努力。这门课程从最早的“××学科教授法”、到“××学科教学法”、“××学科教材教法”、再到“××学科课程教材教法”、“××学科教学论”,名称的变化直接体现了这门课程研究内容的变化,由最早的研究教,到研究教和学,再到研究教、学、教材、课程,视野不断开阔,内容不断丰富,学科理论体系的逐步建构,探讨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的问题。我国今年初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专业知识”板块已明确使用了“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并对其内容做了罗列。201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中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部分,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的概念,但在“教学知识和能力”这一一级指标下,设有“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项二级指标,而这四项二级指标下的多项三级指标均属于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范畴,仅以高中教师考试标准为例:

不难看出,其中“学科知识”下的三级指标主要是学科教学知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三级指标也均立足学科立场,教学实施中的多项指标离开学科也无法衡量。“掌握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分析学生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准确说明所选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等等,标准要求考核这些教学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科教学能力。由于这些标准不涉及具体学科,因而很难对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做准确的描述。而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却是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这种考试的核心除了学科知识外,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考察也应当具有学科特点,才能真正考察出学科教师应有的素质。通过学科教学胜任力独立建模的方式,对各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进行具体的表征,能更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培养和教师资格认证提供参考,为建立一支真正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供参考。

三、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理论建构――以新入职语文教师为例

国内明确以“语文教学胜任力”概念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其中有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语文教学胜任力建模的成果。这里暂且撇开“小学”二字,因为同一学科内部,大致的胜任特征类别是可以相互参照的。该研究同样是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表征了小学语文教师的21项胜任特征,并将这21项胜任特征划分为六个维度,依次为服务意识、成就动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关系技巧和个人特质。该研究立足语文学科,力求凸显学科教学胜任特征的语文性别。在进行胜任特征分类时,设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语文学科性别极为明显的胜任特征类别。其中专业知识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基于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发现、修正与内化等复杂的过程所建构的知识,或者说是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动地表现出来的、为达到有效教学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知识与特点;专业技能表征为聆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语文教学能力。[12]显然研究者力图思考和探索语文教学中学科知识与教学活动融合之后形成的那种新的知识和能力。但与我们所理解的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仍有差距,一些表征也还值得商榷,比如将专业技能表征为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笼统的语文教学能力,显然还没有真正挖掘到语文学科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

本研究所称“语文学科教学胜任力”是指,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潜在特征,它能将合格的与不合格的语文教师区分开来。“胜任特征”是其中的某一项胜任力;“胜任模型”是这些胜任特征依据一定规则进行的聚类总和。

国外有学者将教师胜任力分为基础胜任力和鉴别胜任力,我国也有研究者将教师胜任力分“基本”、“娴熟”、“优良”、“卓越”等四个层次进行表征[13]。这种不同层次的划分,更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可以更为客观地评价教师的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表现,更便于不同阶段的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高专业水平。本研究旨在观察合格的新入职语文教师的职业表现,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寻找使之在入职之初便成为一名有一定绩效的语文教师的关键因素,以便为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语文学科教师提供课程改革和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也为语文教师准入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资格考试提供参考。本研究的观察点是新入职教师,只针对这一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教学胜任力进行建模,并且这里所指的不是教学绩优者的胜任力,而是合格者的胜任力,因而本研究中的学科教学胜任特征特指“合格胜任特征”。

语文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核心是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同时也包含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胜任力。对于新入职教师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甚至决定其合格不合格的胜任力――一般教学技能。按照Spencer的胜任力“冰山模型”理论,学科教学知识和一般教学技能应当属于水面之上的显性胜任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胜任力则属于水面之下的隐性胜任力,它们在学科教学胜任力中主要体现为学科教学专业性向和学科教学效能感。学科教学能力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运用一般教学技能和学科教学知识而形成的,是实现有效的教学的核心;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向和效能感则是保证学科教学能力有效发挥的基础。

据此理解,我们以有效的语文教学为目标,从理论上初步构建了语文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胜任特征群,即:一般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技能、学科专业性向、学科专业效能感。这些特征群大体呈现这样的关系:

构建起语文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理论模型,下一步研究中编写的语文学科教学胜任力词典才会更具针对性,最后筛选出的新入职语文教师胜任力特征才能真正具有学科特点,才能真正具有鉴别力。这是本研究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该理论模型也有待在下一步的实证研究中加以证明和修正、完善。

参考文献

[8]李玉华林崇德.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8(1).

[9]马欣川等.人才测评――基于胜任力的探索.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83.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5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群组决策特征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75-03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是国家教育的精华。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各领域人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重任,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1]。近年来,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扩招,在数量不断可观化的外表下,质量却是参差不齐。数量的不断增长和质量的要求提高之间矛盾日益凸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精英化教育的不足也渐渐晓显露出来。如何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同时保证其质量不滑坡,成为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价我国研究生教育质的前提是对评价批标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识别。

1文献综述

从近几年相关文献看出,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陈克雄,程红(2010)等在明确指标内涵和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用构建了一个主要由研究生综合素质、导师综合素质、管理机制、社会认知程度四个因素所组成的指标体系[1]。刘平,顾丽娟(2011)等认为生源素质、培养条件、教育管理、培养目标等几个方面是影响我国研究生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为十个具体影响隐性指标:即思想品德、知识结构、技能素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习环境、培养与教学管理、学位授予、研究成果、社会评价等[2]。刘志明,张日桃(2007)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算出二级指标中社会认知程度和导师综合素二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值最大,在三级指标中服务项目的落实率、在读期间差生淘汰率、层次比率、研究生复式淘汰率四个方面权重值居前几位[3]。王新利,杨树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评价批标体系并计算出研究生自身素质因素权重值最大,其次教学与学习条件、导师水平等,同时指出生源质量直接影影响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研究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最可贵的品质和能力[4]。

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研究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上,关于各指标的影响困素权重大小也有较深入的实证研究。然而正处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改革转型期的我国,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并非决定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权重值的大小也不能简单的定性为重要程度越大关注就越多,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应从不同的维度和层次因素着手,对不同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本文把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在用aHp法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的基础上,用Gem法构造量化矩阵进行相关权重值计算,最后依据指标权重值识别相关重要因素,把权重值小于规定标准的剔除,最后得出一个主要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基于aHp初选指标的选取

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涉及多个方面,单一或简单的几个指标难以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形成客观,合理的评价。因此,本文在aHp法递阶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多维度,较完备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于指标的初步选取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2)相对独立性;(3)现实可行性;(4)多层次性;(5)完备性。

参考近几年相关文献,本文指出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初选指标通常包括四个维度,32个详细指标。四个维度分别为研究生综合素质,导师情况,教育管理,社会认知程度等来建立具有多层次阶递结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指标图如表1。

3基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的指标识别和筛选

3.1群组决策特征根法介绍

群组决策特征根法(Gem)是由邱苑华教授提出,是群组专家决策系统对多个被评目标做出的评价决策的新特征根法,它较为有效的克服了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很难一致性的问题。

由分别代表m个不同的专家…所组成的专家群组决策系统G来评价n个不同的目标…其中第i个传家对第j个目标的评分记为(i=1,2…m;j=1,2…n),其中被评目标评分值越大,说明的重要性程度越高,地位越优越。专家及其群组G的评分值组成一个列向量维数为n,横向量为1的矩阵和m×n阶矩阵X:

=

假设一个最理想的专家,即评分最客观,最公正,决策水平最高的专家S*,他的评分向量可记为:

对于指标的评分,人们总是尽可能的请出相关领域最权威,最理想的专家来参加,把理想专家定义为,理想专家对于某一被评目标的评分与群组G的具有高度一致性,则S*评分结果与G完全相同。

定义:某目标评分所得项量与群组中各专家评分向量夹角之各最小的专家,此专家即为该群体中最理想专家。

由上定义可知,x*是函数解出最大值的向量,其中

可设不失一般性,则得出:

其中x*也是群组G的总评分。

根据上述定理以即给出的评分矩阵有,将评分矩阵X和转置矩阵乘,得×,求解出F的最大特征根向量,即为最终评分权重向量。

在设定精确度为的前提下运用数值代数中的幂法可以很快的求出理想专家S*评分向量x*,具体步骤如下[5]:

(1)令k=0,…则.

(2)令k=1,2…,,则.

(3)令与对应分量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并判断

求出x*后,对其做归一化处理,求得:

w=…

所求的即为几个影响指标的权重值。对于有着不同层次的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别求出不同层次中的各权重向量,然后由上而下合成各指标相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

3.2研究生教育质量初选指标的识别和筛选

本文采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Gem)对研究生教育质指标进行评价,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用五级评分法:即“完全不重要、一般不重要、一般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五个等级评分,分别对应“1、2、3、4、5”分。以表中的准则层研究生综合素质所隶属的指标为例,即指标层1相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一个权重的计算,依据权重的大小和最小权重值标准,剔除小于此标准的批标。对各指标的评分向8位相关专家发放了调查问卷,8位专家对准则的评分表如表2。

由表2得:

X=

F=X×=

同时用幂法的各次迭代结果如表3,并同时设定=0.0005

从表3的最后列可得出的评分项量为:

x*=(0.4119,0.1787,0.3406,0.4138,0.4488,0.1448,0.4131,0.1604,0.3038)t

同时得出=0

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运算分析,同理可筛选出其它指标层中的主要指标:如导师情况所隶属的导师职称和学历层次比例,课题数量和资助层次比例,公开层次比例,导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教育管理中的给予学生支持力度层次比例,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学位评定标准,研究生复式淘汰率。社会认知程度中的毕业生受社会欢迎程度,岗位胜任能力,研究生待遇情况,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筛选后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批标体系下表4。

3.3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关键指标分析

从分析筛选后的批标可以看出,最终剔除和保留后的指标中不仅涵盖重要评价信息,还使评价指标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

(1)研究生综合素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学术科研和交流能力、专业文化水平、个人思想品德方面。公开层次比例、科研实践活动能力、思维能力是研究生学术科研与交流能力重要表现。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不仅是研究生专业文化水平的主要组成部份,也是进行学术科研和交流的有力工具。思想品德是每一个研究生必备的素质,无德有才的研究生不是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德才兼备才是研究生综合素质体现。由此可见,筛选后指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较好。

(2)导师情况:导师情况主要包括导师研究方面的前沿性、学术作风、科研教学能力及导师对所带研究生的引导和指向作用、理论水平、创新能力[6]。导师职称和学历层次比例是构成导师素质的基本条件,课题数量和资助层次比例、公开层次比例、导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是导师在科研教学能力、学术作风以及对学生学术、科研引导方面的的最主要体系。所筛选的四个主要批标较全面的反映了导师的综合情况。

(3)教育管理:学校研究教育质量高低也取决另一个因素,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研究生的复式淘汰率直接影响了本届研究生质量,科研、合理的扩大给予学生支持力度会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对新知识的探索。同时教学内容的全理性也是优化研究生基础专业课和知识结构的有力保证,科学的学位评定标准会引导研究生学术作风的严谨和学术方向的正确性。

(4)社会认知程度:培养出来的每一届研究生的评判并非在于学校一个方面,只有毕业后参加社会工作并得到社会的最终认可才算得上研究生的质量过关。这其中主要包括毕业生在社会中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程度,对就职岗位的胜任能力高低,研究生一次性的就轨率和就业的待遇情况。

4结论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研究生教育处于不断改革过程中。这一社会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科学、合理的评价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评价指标的设计和识别应更好的符客观和实际。把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运用,解决多层级、多重指标的筛选问题,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批标的科学性、独立性和有效性。最后结果表明,筛选后的指标符合研究要求,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克雄,程红,王志强,等.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0(1):73,74.

[2]刘平,顾丽琴,吴旭舟.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5):60-64.

[3]刘志明,张日桃.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4):8-10.

[4]王新利,杨树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10(34):225-227.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6

关键词:管理学;梳理;踪迹

在管理学的一系列基本命题中,最基本的莫过于:管理学的起点是什么?管理学的终点又是什么?管理学或者管理学研究中关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梳理始终是管理学研究中一个最为基本的命题。本文通过对管理学历史踪迹的梳理,阐述了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即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管理学科所具有的科学属性。

一、学科普适性踪迹概述

一门学科原理的普适性来源于的对象――不是某物,而是某物的某种属性的关注,以各种属性为对象的研究思路逐渐形成了各种学科。普适性的表现在于其具有超越性,而这种表象来源于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众所周知,客观性是科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无论它是自然科学的规律(即研究对象符合因果关系的)还是社会科学的规律(即研究对象符合随机统计规律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站在历史的角度对一门学科的性质进行讨论,既能够从总体上去审视一个学科,也能够对该门科学所具有的普适性特征追根溯源,从而来证明该门科学的价值。由此可见,要证明一门学科的存在性,找到用于描述这门学科所针对的研究领域的本质范畴内的一系列科学原理的普适性是必要的条件。一切禁得住时间验证的人类规律都是其具有普适性特点的最佳表现。同时,对于一个学科其思想的产生背景和条件的分析也是深刻理解这一学科最好的途径。

管理学家丹尼尔・雷恩曾经说过,“理论是所有学科所追求的目标;而管理学理论则是基于组成管理学的全部思想为基础所构成的。追溯到管理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就可以很好地解释管理学这一门学科所采取的概括和分析方法……探讨管理思想史既能够加深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也能够发现那些对于怎样把管理学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运用到其它文化领域和组织中去的解释”。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管理思想史,同时也是为了论证管理学历史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如何运用此普遍规律的过程。由此可见,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是探讨一门学科是否具有规律性的最佳办法。也就是说,从管理思想史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和理解管理学,这可以为目前很多悬而未决的管理学争议问题提供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二、管理学历史的变迁

尹卫东曾经引用过恩格斯的说法,他认为管理学的演进实际上就是管理哲学的发展,同时他试图从管理学史的视角出发去证明建立管理学哲学的必要性。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也曾经这样论述过:“科学的管理包含某种重要的普遍规律,其实际上是一种史学观”。以上所有观点都认为,了解一门学科发展的普遍的规律也就等于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基本属性,而普适性恰恰是这些规律性特征的一个总合。上述所有认为,试图分析某一门科学的哲学特点和根本属性,即试图去探索一门科学存在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特征,首先需要的就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所以说,揭示管理学的发展踪迹的过程也就是探索管理学普适性特征的过程。

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变化,影响了当时的管理学思想的产生以及发展,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管理理论的演变。尽管管理理论的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几乎所有的管理学流派其所研究的主题都有着相同性。纵观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将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的管理学思想时期、科学管理时期、社会人时期和现代管理思想时期。本文依据目前管理科学领域的比较流行的观点将当今国际上一些比较成熟和先进的管理学思想归纳为后现代管理时期,其认为管理学是研究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求最优化实现其目标的科学。接下来本文试图从架构上以时间为序列概括性地探索和分析管理学思想的演进特性,以期寻找和总结其中的规律性。

在管理学的思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对于效果的强调以及对技术和科学的进步在带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更加看重和强调思想学理论及方法。可以说,一个时期的大的文化背景一直是管理学思想产生的温床,这导致管理思想和理论在根源上具有规律和理性的特点,同时其也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和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且时代越是进步,其推动力也就越大。

三、管理学发展踪迹探索

泰勒是管理学思想产生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美国的工业从私人拥有的组织向综合性、大规模公司的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其也验证了管理学思想的科学性。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指在科学管理产生和出现之前的管理思想,其虽然包含了一些管理学的思想和萌芽,但其思想大多是经验类型的,而且也比随意。因为其多是在迎合大宗的文化背景。泰勒使管理学的研究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同时泰勒也为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化基础,而他的思想也在后来的管理学发展中受到了最多的拥护及批评。马克斯・韦伯和法约尔是与泰勒同一时期的管理学家,这两位管理学家在其著作中曾多次讨论过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探索过其合法性及普适性。他们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对其发扬光大,进而提出了足多管理学经典理论。

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隐含着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如管理行为的动力是为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管理行为的有效模式是选择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时的管理模式等。这个时期的管理学实际上与任何一门其它的自然学科或社会科学一样,主要将实验法和观察法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相互交融的特点,其研究视角主要是管理学的客体,其针对的是随意和放任的管理办法所产生的低效率。这种管理学在研究上究具有随意性和主观实践性,其对现象的了解也是浅薄和片面的,其注重的现象是不客观的,因为其忽略了人及其对人所具有的复杂社会属性的探索。

行为科学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这一时期的管理学思想对人的基本属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是社会人时期管理思想主要的研究对象,这种研究使管理学科进入了长久的反思与争辩。尽管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但是其基本思想仍然是如何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深处期间的人能够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现代管理思想是过去的管理思想延续发展的产物。一般的管理理论便借此产生,同时由于大环境的多边以及复杂性,众多学者研究和分析管理学问题的方向出现了多样性,致使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后现代管理理论具有明显的系统思想色彩。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建立逐步向系统整合方向发展,这正是和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同时管理是文化的产儿,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文化也是紧密相连的,根据不同的文化底蕴酝酿产生的道德准则和制度变化而不断演进。而通过理论线索建立管理最优境界的理论体系就形成了管理学的基本架构。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始终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追求着这种管理的最优境界。本文将上述研究内容与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归纳成了图1,期望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和探索管理学体系的演进路径。

四、对管理学发展踪迹的总结

关于管理学历史发展踪迹的探索是大纲式的分析和总结,其根源是追寻管理学发展历史所包涵的特征。以上对管理思想的回顾,不难发现管理活动既是文化力量――尤其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的产物,同时又是特定文化的一个过程。管理学的原理、概念和办法在全部管理学发展的进程中,受到了特定的文化和价值标准的限定,这合乎了某一特殊的历史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行为的影响轨迹。本文从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文化的演变过程是连续式的,同时,某一文化的产生也不存在于消灭其他的前提下,反而正是在某一文化产生的基座上,进行了持续地斗争,融合以及双方的妥协,而最成为了历史研究的一个派别。同样,受某一特殊历史时期文化影响的管理学内涵也进行着持续而激烈地斗争和融合,从而形成了适用于某一特别组织、特别人性假设以及特定情景下的管理派别。而这些管理观念及派别都是具有普遍规律的,其除了具有管理学历史的演进外,还由于产生了此种管理流派的前提条件在特定的历史范畴内仍然存在着,这导致某些已经适应了目前社会环境的管理学流派,依然能够从之前的管理学思想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五、后续

那么,既然已经有了这些具有普适性的管理观点,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完全把握了管理学呢?我想答案是令人失望的。因为我们目前还处于这个时代内,我们仍然处于管理学科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更加深入的理解管理学,最终完善对它的元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这也是管理学者们最初的研究宗旨。

参考文献:

1.DeweyJohn.Democracyandeducation:anin-troductiontothephilosophyofeducation.newYork:SimonandSchuster,1997,(9).

2.JamesHunt.Leadership:anewSynthesis.Calif:newburypark,Sagepublications,1991,(10).

3.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4.张银岳,董立群.西方管理思想史的解读方式及其演进的经济学资源.管理科学文摘,2005,(5).

5.张媛媛,李宇.对管理本质的再思考――管理学的普适性.北方经贸,2008,(10).

6.罗珉.现代管理学.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尹卫东.哲学视域中的管理思想演变论纲.江海学刊,2002,(2).

9.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号:L13CSH014),课题主持人:张媛媛。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7

关键词:现代管理理论;时代特征;基本问题

现代管理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于核心范畴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社会的发展下,现代管理理论有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基于这两点进行分析。

一、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

(1)国别性色彩

西方管理理论与西方国家自身的情况有密切的关联,是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管理的本质就是改革,管理理论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进行创新,就我国的情况来看,照搬西方国家的管理理论是不现实的,需要根据我国特色的历史背景来制定新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制定需要针对当时社会发展现状,一旦与社会发展现状脱离,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早在2004年,国家就针对当时的社会形势与任务来制定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现代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调动起各类积极的因素,提升社会创造活力,推进管理体系模式的创新,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在十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国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起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这种现代化既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涵盖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其本质就是在我党的带领下,制定出由政府、公民、社会组织以及企业共参与的管理格局,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这就给现代管理理论赋予了新的特征。

(2)实践性特征

现代管理理论是源于实践的,从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指导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任何的社会生活本质都是具有实践性的,现代管理理论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年代中,现代管理理论具有不同的实践性特征,在理论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科学看待社会上出现的各类矛盾,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3)创新性特征

现在管理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创新,我国的发展历程与西方国家不同,如果一味的进行追随与模仿,无疑是难以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根据社会的发展步伐来创新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组织机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实现了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

关于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涉及到大量的问题,从学科管理诉求来看,学科诉求是包括理论诉求和实践诉求两个方面,从现代管理理论的管理理论来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营造出一种舒畅、默契的关系。研究显示,和谐管理属于管理的最佳状态,也是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工作,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基础条件。长久以来,之所以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屡受挫折,一个重要的诱因是由于管理模式是不科学的,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究竟采用何种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我国国情呢,毋庸置疑的是,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组织、管理计划、管理控制与管理领导工作都必须要科学化,这既是管理手段,也是一种管理过程,以科学化来控制管理工作,实现风险管理、绩效管理、文化管理、流程管理、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理论。这不仅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过程、要求和归宿,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精髓。客观地看,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与中华民族近现代所追求的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要强调的是,不仅民富是国强之本,而且民是国的组成部分,肯定人、重视人,求发展、重民生是现代管理理论所认同的普适理念。在电子计算机普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信息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了使决策和控制更加准确,管理理论综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使组织的各项活动一体化,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21世纪的管理学应重整也必然会重整自己的理论体系,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使之在综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严密的演绎体系,使之科学性得到不断地升华。

三、小结

总而言之,现代管理理论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中规律、效率和理论知识的概括,这也是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而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时代特征的研究也正是为了中国式的管理实践走上科学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冯大力.论人本管理与物本管理的分野及融合[J].社会科学研究.2013(04)

[2]武,吴磊.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05)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8

众所周知,石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全球资原能源紧张的背景下,石油的开发和使用备受关注,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的问题。石油地质研究是石油开采开发的关键,正确认识石油地质的特征和规律,对提高石油开发效率影响重大。因此,在对此研究的实际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石油地质研究特征和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特征和规律进行全面总结,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利用其特点,更科学的开采、开发使用石油能源。本文主要对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石油地质;特征;规律

前言

石油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开采、开发利用石油能源,要对石油地质进行研究,这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繁复的工作,石油地质的特征和规律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工作人员能够对石油的分布情况、分布特点等进行描述。但是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很多研究人员由于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局限,往往区分不开石油地质特征与规律,不能正确的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致使石油地质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水平还较低,不能对石油的开采提供一个全面、有力的指导。因此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研究方法,加深对石油地质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石油地质研究简述

石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在社会经济生产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但石油能源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在全世界资源能源紧张的情况下,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非常关键。因此,石油地质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石油地质特点和规律的研究,能够对石油地质的结构情况、演变历史、移动方向、移动方式等各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此外,还要正确认识石油地质特点和规律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避免在研究中发生混淆,从而影响到对石油地质的正确认识。在充分了解石油地质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抓住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采取科学方法,提高石油地质勘探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提高石油开采、开发利用的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实现石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石油地质特征与规律的区别分析

(一)石油地质沉积结构的特征与规律

在对石油地质研究的过程中,沉积结构的特征与规律的研究是主要内容之一。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比较深入。虽然石油开采相关信息不断积累,为石油地质研工作也提供了可靠地依据,但是石油地质在发展中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与时俱进,加强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石油地质勘探人员已经发现了含有砂岩,其主要特点是,后层呈块状,砂岩还存在着深灰岩层这个特殊地带,在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对砂岩的成因进行探索分析。这也是石油地质研究的进步表现。以梁家楼砂岩为实例,研究人员对砂岩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全面深入的研究沉积结构,不但有效的了解了砂体的成因,也发现了新的现象。因此,可以说,在不同的时期,对石油地质沉积结构的研究,人们的实际认识是不同的,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对其它石油分布区的研究,发现沉积结构的特征也有所差异,但是虽然研究的时间不同,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说明石油沉积结构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的。相关研究人员从单纯的构造分析到对其进行特点和规律的研究,说明石油地质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石油地质构造结构特征与规律分析

构造结构研究也是石油地质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石油地质条件下,地质构造上的差异也较大,实际的特征和规律也不同。石油地质勘察研究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展开了对石油地质构造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从单纯的了解到对其特征和规律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对石油凹陷和断裂背斜构造的研究,对其特征的额研究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对其规律的认知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动力学机制和动力学过程两个方面。相关人员已经对构造的特征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边界断层形成背斜、拱张形成背斜、断层走滑分量形成背斜和逆牵形成背斜来说,成因不同,形成的地质状态也不同。随着石油地质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其研究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虽然以往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为石油地质研究的进步还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石油地质研究人员对构造特征和规律研究还在扩展,从外力的结构分析已经发展到内结构特征的研究,从最初的几何角度向动力学角度发展,通过对构造结构特征的表象分析,探索其客观的发展规律。

(三)石油地质油藏特征与规律分析

在石油地质研究中,油藏特征和规律是重点。研究从未间断过,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吉林油田为实例分析,随着石油地质的发展,石油的分布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更具实际研究,目前油藏的主要特征有:环状分布、复试相聚分布等。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以外在结构为主,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始逐渐向油藏的内在规律方面研究。在之前的研究中,更加注重相关控制因素的分析,而今主要是对因素之间联系进行分析,可见油藏研究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油藏分布状况、分布特征和相关理论分析,加上现代石油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对油藏特征和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油藏规律对油藏特征在某一程度上是有着决定作用的。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油藏进行全面分析,更深层次的研究油藏规律,从而更好的掌握油藏的动态,为石油开采工作的进步创造优良的条件。

三、正确认识石油地质规律

(一)明确石油地质规律研究思路

首先,综合思路。在石油地质研究中,要对多种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外部的表象往往是其内部规律的真实反映,由表及里,对其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对石油地质现象进行管擦汗分析,更具实际研究情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对石油地质的不同特征、不同表现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对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把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结合起来,这也是石油地质特征国规律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综合分析研究,才能更好地认识石油地质规律。其次,推论分析。所谓推论,就是在石油地质研究中,更具已知的理论知识,研究结果,从某一个细节出发,通过多层次、深度的研究分析,对未知研究情况进行科学的判断,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研究成果。在石油地质研究中,要采用推论的分析思路,根据石油地质现象,从一个现象或者研究结果出发,更具事物之间普遍存在联系的客观顾虑,进行实际的研究,反复推敲,进行科学的推论,进而得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加深对石油地质规律的认识。

(二)采用正确的石油地质规律认识方法

在研究石油地质规律的正确方向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水平,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要把影响石油地质规律研究的各个因素考虑在内。对于石油地质人员来说,要具备全局观念,以整体的研究思维,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找准切入点。明确研究目标,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石油地质进行有效地勘测,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全面分析各种问题,以正确的方法展开研究工作,要善于利用典型案例,对不同的石油地质情况进行研究,深层次的研究和认识石油地质规律,以点带面,进而提高石油地质研究工作水平,提高石油开采工作的效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和规律,对提高石油开采和利用的效率,体现石油能源的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研究中,相关人员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采用先进的技术,更新思路,深刻认识石油地质特征和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断提高石油地质研究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诗.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浅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03:1-5+111.

[2]于静,花宇,梁启武.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分析[J].科技传播,2015,18:113-114.

[3]于凡.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浅析[J].化工管理,2015,35:136.

[4]马骥.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探讨[J].化工管理,2014,09:147.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9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强化措施

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以实验研究法作为基础提出的学科研究法,现阶段,不少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例如心理学科。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经典的论证方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区域无法有效使用,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实验法的缺失。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与特征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相关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而发现因果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验。虽然非实验法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存在一些限制,但是在使用时并不存在局限性,在实际的实验研究法中调查法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实验研究法常用到的思维方式是逆向思维,即在开展实验研究时,研究人员始终都存在“假如此事没有发生,那么它的结果会是怎样的”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该思维方式,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构建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相比较,实验法可以人为地对实验变量进行操控,并对其他干扰因素进行控制,效率相对提高许多。因此,实验法具有非实验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构成因果关系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先后、公变以及不存在干扰量[2]。在这三个要素当中,首先,变量之间的发生是存在时间先后关系的;其次,变量之间的变化应当是相关的,有着共同变化的趋势;最后,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不是由于其他量的变化导致的。实验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需求,因此,此非实验比较,其更加具有研究的优势。

(二)实验研究的特征

实验研究法是在排除其他所有干扰因素之后,通过控制影响变量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关系,提取出研究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变量关系,其特征为:控制性、随机性以及操控性。这三个特征在随机实验研究法当中存在特别明显,该实验法可以将可能存在影响因素尽数剔除,从而为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绝佳的实验背景。另外,实验研究法重在人为地对研究变量进行操控和干预,其具体操作方式是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对研究变量进行调整,观测不同数值下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二、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策略

(一)基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的强化策略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变量相关关系的论证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方法,仅仅依靠了解实验方法的理论和实验变量的状况是无法进行论证的,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下面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这一方面对强化策略提出建议。实验研究方法的含义通常指的是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即以理论判断验证为研究目标,在特有的或者是认为创造的实验研究条件下,通过科学仪器设备,对相关研究变量进行控制和干预,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3]。上文我们说过,在进行实验研究是通常采用的是逆向思维方式,即常用的理论验证实验研究方式是理论假设方式。实验法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性质成为科学研究的景点方式,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通常是以人为的手段对变量进行调控,尽可能地减少其他因素对因变量的干扰,通过调控变量值取得不同结果的因变量,通过对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实验研究法具有随机性,保证因果关系不是偶然线型,保证了因果变量之间的普遍性。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实验研究法最大的问题是其外部效度问题,指的是将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类推到实际的社会情境当中或者是其他母体环境中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将实验所取得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环境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很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失效[4]。对此,我们认为,通过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我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的内部效度而非其外部效度。具有社会科学实验研究,其外部效度问题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全盘否定实验研究的结果,实验研究本身的目的是通过人为地操控验证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从而对一类的事物进行推理论证。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时,只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因果关系推论,不应当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布式推论或者是结构式推论。

(二)基于公共管理实验方法学科特征的强化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去论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论证方法,部分学科甚至已经形成了对自己学科最为有效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科、社会经济学以及政治科学等。在公共管理中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在汲取这些已有专业实验研究方法学科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公共管理实验研究者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特征。要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需要研究人员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形成具有学科特征的实验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是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以“根据问题中心,采用公共管理的思维方法”为研究策略,以公共管理真实情况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中心,以公共管理的总体状态以及内在因素联系作为基础,构建公共管理学科实验研究的理论框架[5]。每一个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都是不同的,公共管理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应当是,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对现阶段公共管理工作的恰当性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建立公共管理的框架结构,以恰当性作为框架中心目标,其构建方式为:因素—结构—功能,也就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存在的变量关系,该关系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在构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的实验特征之后,在进行实验研究调查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公共管理的特性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现阶段,部分学科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已经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成熟,与其发展早期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强化公共管理科学实验研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寻找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

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

随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的不断推广,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实地实验和调查实验越来越多,针对各地需求开展不同目的的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推算出其附加价值。实际上,在中国国情下开展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可供研究的题目种类也十分多。随着我国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第三方项目评估的兴起,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在公共项目开展之前,需要对该项目进行评估,预算其价值并进行风险控制。另外,处于发展和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与其他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利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展开,即我国的体制改革优势为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每天在不同地区都要开展各种政策实验与管理创新,这些实验管理创新都为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中的自然研究与准实验的展开提供了背景条件。例如,我国大量推行的定点管理实验,这些项目为实验研究者运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条件。公共管理实验虽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难以展开,如2013级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广告系的硕士生们运用“清推”方式开展的“凭借公益广告的力量改变市民以及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实验研究活动,在排除其他变量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外,通过对不同标语对人们践踏草坪以及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的影响,看哪种标语对人们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具有强烈的制止作用。该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并没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但是通过该实验研究可以为城市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挑战

现阶段,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仍然较少,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公共管理实验仍然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例如,《管理世界》在征稿启事中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发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虽然没有限制实验研究论文结果的发表,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验研究却做出了限制。另外,部分专家学者仍然未曾认可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认为实验法只能在实验室案中应用,并不认为我国的改革和试点均可以采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研究。要想推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在我国的应用,首先需要转变研究人员的传统思想,在实验研究中曾发现,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较之文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更加容易能够接受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的应用。因此,增加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文理科之间的交流互动,对推广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四、结语

公共管理学科由于其自身环境较为复杂,研究结果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失效的现象而引起争议,但是基于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法本身就是对相关关系进行论证,从而对系列事情进行类推得出相关结果的方法。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工作者们应当根据汲取现有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以我国社会环境作为实验条件,实验探讨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为实验研究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李芳张宏涛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景怀斌.专栏导语: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几个问题[J].公共行政评论,2015,(3):120-125.

[2]马亮.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4):13-23.

[3]王永明.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93-95.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篇10

【关键词】概念学习;思维建模;建模学习;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53―04

一研究背景

概念学习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概念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和现象,促进科学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教育目标。

基于此,我们需要清楚的是需要教给小学生什么样的科学概念,张俊提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科学教育理应把“科学”的概念教给幼儿,否则科学教育还谈何“科学性”?但遗憾的是,很多科学概念幼儿并不能理解。由此产生了第二种观点,既然幼儿无法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那何不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自己的水平上理解周围世界呢[1]?从这个角度讲,涉及到了科学概念层次的问题,虽然小学生已经开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但由于其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的不足,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理解科学概念中的原理。那小学生应该在什么层次学习科学概念?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去掌握其中复杂的数量关系、工作原理,只要求他们掌握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变换关系就足够了。小学生学习的科学概念应该是一种简化的科学概念,是定性非定量的或者半定性半定量的。显然这种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变换关系也是科学概念,正如“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他们知道这个关系就可以了,不需要他们去了解导致地球围绕太阳转的万有引力,以及万有引力的公式等原理性知识。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促进科学概念教学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即使是在科学教育发展较早的美国,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并不理想[2]。在我国,由于教学中往往强调对科学概念的机械记忆,学生对科学概念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因此,“科学概念教学不能让学生实现科学概念的建构”且“科学概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3]。

乔纳森在《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一书中提出思维建模的观点。思维建模(modeling)是指借助于思维建模工具将学习者内在的思维过程建立模型,进行可视化表征的一种方法。乔纳森认为“学习者是从思考中学习,而不是从技术中学习”,因此技术应作为一种能够帮助学习者阐释和重组个人知识的思维工具,利用技术帮助学习者进行更为有效的思考。乔纳森提出以建模的形式来使用思维工具,它要求学习者利用思维工具,将对主题要素及其关系的认知过程以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凸显,如何借助建模工具,促进学习者概念转变,便成为教育技术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了改善科学概念教学的效果,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思维建模的角度出发,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形成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二建模学习

思维建模从操作层面上来讲是建模学习,为了将思维建模的理念应用于教学研究,就需要根据学生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建模学习方式。建模学习分为探究性建模与表达性建模两种[5]。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者探究他人(教师或专家)有关某一主题的想法,这些想法往往与学习者的想法有很大的差异,是以模型表示出来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者需要与这些模型产生交互作用,让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产生碰撞。学习者与这些模型的交互过程是:在“如果,那么”的框架下,作出预测、考虑可能的方案、作出决策并观察可能的结果。在表达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利用工具将自己思想的某些方面外化出来,从而表述自己的看法。例如,学习者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这一计算机工具软件来表达自己对某一显示问题的表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者是在对自己的假设建构模型。探究性模式与表达性模式对建模工具的使用是大不相同的。在探究性模式中,教学者要给学习者提供一些事先已经利用建模工具建构出来的适当的模型,并同时提供问题和活动。在表达性模式中,教学者给学习者提供空的工具,同时还提供可促使学生进行建模的材料和任务[6]。

由于本研究中选择小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学生思维水平、推断能力和其需要学习的概念层次等特征,探究性建模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比较适合的。

三研究设计

为了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有效促进概念学习的建模学习流程,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1内容选取

“生物与环境”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种子发芽的条件”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据任课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该部分的学习中存在概念迷思―“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并且难以改变,这一直是困惑教师的教学难题。因此,本研究选取了“豆种发芽”作为实验研究内容。

2建模软件设计

本研究选择采用Flash作为建模软件的开发工具。主要是考虑到Flash强大的交互功能、生动活泼的动画页面可以很好的迎合儿童的好奇心,以及解决其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问题。

“豆种发芽”的建模软件分为三个部分:实验说明、实验和扩展阅读。实验部分是建模软件的重点,包括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四个变量,变量的值不同,豆种发芽的情况也不同。豆种发芽的情况是根据严格科学实验的结果进行简单量化,该量化呈现的是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的关系模型,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量化。该软件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如图1所示,学生在设置变量的值后,首先通过点击四种情况中的一种作为预判,然后点击确定观察豆种在选定条件下的发芽情况,并与预判的结果进行可视化的对比。如果与预判结果不一致,学生可再次进行实验以确认实验结果,多次实验冲突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正是乔纳森在对技术的解读中提到的“技术应该是帮助学生思考的思维工具”。最终,学生通过不断的实验逐步形成正确的认知。

3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的实验方法,对被试组在实验教学干预的前后分别进行前测、中测和后测,通过前后比较来研究实验因素的效果。

本研究试图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建模学习改善概念学习的教学效果。实验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展开,合作教师为该小学科学教学特级教师,具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科学教学有独特的见解。被试者为三年级三班全体学生。实验过程中,通过使用“豆种发芽建模软件”,并辅助认知策略支架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

实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豆种培育阶段和建模实验阶段。豆种培育阶段采用的是以往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针对某一条件对豆种发芽的影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由于不同的条件对豆种发芽的影响不同,要根据每个条件来设计实验以探索该条件对豆种发芽的影响。建模实验阶段是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排除协作学习因素的干扰,每个学生一台电脑,每台电脑都安装了豆种发芽的建模软件。建模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学生首先要熟悉建模软件的操作流程。打开建模软件,点击首页“实验说明”,进入操作使用说明。阅读说明,简单掌握软件操作的流程。然后教师做进一步的操作师范,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建模软件。

第二步,实验开始前给学生提供问题支架。问题支架是为了说明实验的目的,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整体认识。例如:通过建模软件,探究豆种发芽需不需要阳光?问题支架可以使学生带着目的去完成实验操作。

第三步,开展实验。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给学生提供实验记录单。学生在问题支架引导下,针对问题设计实验。根据设计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值,对实验结果作出预判,点击确定观察建模实验结果,最后将实验结果与预判结果进行比较,完成实验记录单的填写。如果预判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冲突,且多次实验结论持续不一致,就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深层思考。技术的支持能够帮助学生重新思考实验设计,通过逐步探索完成实验,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认知。

四数据分析

实验过程中研究数据来自前测、中测和后测,以及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单。数据分析采用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p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

豆种培育阶段,豆种培育前,37名学生认为豆种发芽需要阳光,7名认为不需要;豆种培育后,有30名学生认为豆种发芽需要阳光,17名认为不需要。通过比率差异显著性检验Z=1.872.58,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通过建模实验,学生对于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看法有了显著性的改变,大部分学生开始认为豆种发芽并不需要阳光。

豆种培育阶段,豆种培育前,42名学生认为豆种发芽需要空气,2名认为不需要;豆种培育后,有41名学生认为豆种发芽需要空气,4名认为不需要。通过比率差异显著性检验Z=0.65

本研究对小学生在不同实验阶段的概念转变状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分析表明,豆种培育前学生对于迷思概念“种子发芽需要阳光”的经验主要来自“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经过豆种培育阶段,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没有得到有效转变。原因是学生无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加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同时,不同学生在培育豆种过程中存在主观认识和微观操作上的差异,加之其分析能力有限,所以,对学生而言,实验培育的结果不能有效的说明事实。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才能作为事实依据,学生自主进行豆种培育实验显然达不到这一点。比如,一位同学在保鲜膜内培育的豆种可以发芽,显然保鲜膜内存在空气,而学生则认为没有空气,由此他认为豆种发芽不需要空气。

建模实验后,学生对于光照条件的认识得到了有效的转变,对空气条件也有了更清晰化的认识。原因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果与实验预判产生了多次的冲突,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其逐步否定原先错误的认识,并通过重新设计和实施实验,强化新的正确的认识,最终形成了正确的概念。

五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和数据分析发现,利用认知冲突原理,设计、开发的建模工具可以有效的引发学生思考、支持概念转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形成了能有效促进小学科学概念学习的建模学习方式,过程如下:

1前概念分析,发现迷思概念及经验来源;

研究者可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之前的迷思概念以及迷思的经验来源,为下一步研究设计和软件设计奠定基础。

2根据学生的阶段和思维水平确定建模方式:探究性建模或表达性性建模;

不同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存在差异,由此需要根据学生的阶段和思维水平确定建模方式:探究性建模或描述性建模。只有确定了建模的方式,才能确定是否需要开发相应的建模软件或者选择支持描述性建模的建模软件。

3设计和开发内容支持的或选择合适的建模软件;

在了解学生的迷思概念和经验来源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相应的建模软件。开发软件的选择要顾及学生的阶段,比如,选择Flash开发建模软件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选择描述性建模需要根据学生的推断能力等来选择合适的建模软件。

4设计、提供必要的支架;

建模学习是一个自主的学习活动,为了发挥建模学习的优越性,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鼓励其进行独立的探索。但自主探索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学者的帮助与支持。设计和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并理解不同的表征系统,同时在不同的表征系统中建立联系。

5引发认知冲突,实现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促进概念转变的原理基础是引发认知冲突。引发认知冲突可以通过技术支持(建模软件)或者设计知识内容两种手段来实现。在引发认知冲突的基础上,借助软件的支持实现思维建模,从而达到思维建模促进概念转变的目的。

关于建模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6]提出教学者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建模时,为了保证建模学习的有效性,必须考虑如何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先前经验的丰富性,确定建模活动的种类、建模的复杂程度、模型的抽象程度以及任务的特征等问题。建模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根据学生年龄选择不同的建模活动;(二)提供可视化的工具;(三)提供必要的认知支架。关于建模活动的学习环境,何美、裴新宁[7]认为学习科学领域研究依据普遍认同的学习理论基础和探索实践,如情境认知理论、元认知理论以及探究活动研究的相关成果,力图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来支撑建模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建模活动学习环境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支持逼真的问题/项目;(二)探究循环建模活动置身其中;(三)适时恰当的支架;(四)支持对话与协作。我们不难发现,本研究与以上研究者所提出的关于建模学习方式和环境的相关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强调教学前的学生特征及建模类型等方面的分析、对真实问题的建模,强调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的支架,强调学生利用建模软件对知识进行反复建构、对心理模型进行可视化表征等。关于对话与协作,本研究为了排除该因素对建模学习本身的干扰没有涉及,但会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引入对话与协作,以探究更丰富、有效的建模学习方式。

总之,思维建模是一种借助于思维建模工具将学习者内在的思维过程建立模型,进行可视化表征的认知方法。思维建模能够帮助学习者改变原有的迷思概念,建立新的科学概念,以积极的探索世界,进而建构起有关世界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科学教育的第三条道路:概念转变[J].幼儿教育•教师版,2007,(5):22-23.

[2]perkins,D.Smartschools:betterthinkingandlearningforeverychild.nY:macmillan,theFreepress.1992,(23):23-35.

[3]胡久华,支瑶.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理解的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06,(9):52-53.

[4]乔纳森,顾小青译.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

[5]BlissJ,ogbornJ,BoohanR,Brosnant,mellarH,SakonidisB.modelingwithYoungStudents-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JournalofComputinginHighereducation101999,(2):69-110.

[6]刘儒德.建模:一种有效的建构性学习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49-54.

[7]何美,裴新宁.科学教学中的建模活动:若干概念与研究主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9.(2):38-42.

theanalysisonprocessofConceptLearningbaseonmodeling

――takingtheelementaryScienceforexample

LiUJia-liang1ZHaoJian-hua2wUXiang-dong3

(1.educationaltechnologyandinformationCenter,GuangdongmedicalCollege,Dongguan,Guangdong523808,China;Schoolofeducationalinformationtechnology,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1,China;3.primaryschoolaffiliatedto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1,China)

abstract:inordertoimprovescientificconceptteachinginelementary,thisresearch,basedontheideaofmodeling,exploresanewwayofmodelinglearningfortheelementarystudentsusingmodelingsoftwarethroughaempirical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