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法律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8:32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退耕还林;法规

1.退耕还林工作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

1.1退耕还林工作具有长期性

退耕还林是我国历史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主要目标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是调整国土利用结构、增加森林植被、治理风沙危害的根本性措施。退耕还林工作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在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它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带来了水土流失、荒漠化、干旱、沙尘暴等一系列的灾害性气候,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的生活。因此它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

1.2退耕还林工作必须纳入法治轨道

从治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只有依靠法治才能保障一项制度的长期存在与有效运作。退耕还林这项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性工程,也迫切需要依法持续推进。在我国现有行政体制下,只有各级人民政府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体恤民力赢得民心,才能切实保障普通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于退耕还林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必须把退耕还林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只有依法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工作,才能使退耕还林工作制度化、法律化,使其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根本性,才能有效避免政策的波动性、短期性、随意性,才能消除群众对退耕还林政策变与不变的担心,才能真正发挥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健全和完善退耕还林法律制度

《条例》在退耕还林工作应遵循的原则,管理体制,规划和计划的内容、制定程序和实施,造林、管护、检查验收,资金和粮食补助,保障性措施和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规定。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着重完善以下几方面:

2.1以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

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贯彻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首先,要尽快建立生态移民法律制度。要严格执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因为这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地区因生态破坏严重,其环境的理论人口承载量远低于现有水平,实施“生态移民”可以有效解决人口对环境的过重压力。同时对于退耕户来讲,虽然短期内可以依靠国家的补助勉强维持生计,但长期以补助的方式维持生存是十分困难的,而通过生态移民可以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相对较好的基础。我们可以借鉴三峡工程移民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移民法律制度。其次,生态建设需要大量投入,从立法上拓宽资金的来源,加大投资力度。

2.2立法保障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涉及到林学、植物学、生态学、气候学、地理学及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退耕还林工作面临着许多技术和经济难题:如何提高干旱半干旱甚至荒漠化条件下植树造林的成活率,不同地区生态林品种如何确定,如何开展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的经济成本与效益分析,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解决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等等。应吸收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广泛参与,大力加强这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否则由于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而使退耕还林工作缺乏科学性。建议在《条例》总则中规定增加退耕还林基础性理论、规划论证等研究。

2.3完善配套制度,确保退耕还林者的权益

首先,建立工作规范,确保目前《条例》规定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在部分地区能及时足额地发放到退耕还林者手中。对不同的地区,根据其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也可考虑对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进行合理调整。关于补助年限的问题,要进行多方面调研和专业论证,确立合理的标准,使退耕还林者能获得持续性发展。其次,配合《条例》的贯彻实施,要尽快制定林木(草)所有权证发放和管理的办法、退耕还林后土地承包合同的变更与管理办法、退耕还林县(市)税收减免与财政补助办法、退耕还林者对所有的林木采伐管理办法、封山育林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制度,确保《条例》所规定的各项保障措施来落到实处。最后,各地方要制定相应的综合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农民的经济发展问题、后续产业的研究开发问题、能源供应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现退耕还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使退耕还林工作“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

2.4建立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我们在前面强调要加大退耕还林的经费投入和确保退耕还林者的经济利益,因此拓宽退耕还林的经费来源成了一个关键性问题。从资金来源看,目前主要是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承担检查验收、兑付等费用。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应开辟多种筹资渠道,如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发行特种国债建立生态基金;引导城市工商企业和个人进行投资,让其承包退耕还林工程,有权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鉴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争取国际资金的援助,同时学习规范的国际管理经验。但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是建立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3.强化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

3.1优化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

由于退耕还林是一项集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目前主要采用国务院组织领导实施、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的管理模式。退耕还林应由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并逐级落实目标责任。在这种模式下,最大的好处有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有利于协调好各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退耕还林政策的整体推进。

3.2加强执法的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要加强《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切实依法有序推进退耕还林工作,构建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在中央层面,应当严格执行总体规划,严禁地方擅自调整规划和实施计划,要保证政令的权威,同时统一对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进行审计监督。对省级人民政府而言,要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和粮食的调拨,督促县级人民政府专款专用,防止资金的挤占、挪用、截留和克扣。对退耕还林工程而言,一种良好的监督机制的基本要求是“横到地头,竖到农户”。从横向看,就是要求财政、林业、粮食等部门密切协调,在规划、作业设计、合同签订、种苗供给、工程验收、粮食和补助发放等方面做到环环相扣,重点加强对“退”和“还”环节的监督。从纵向看,要求对省、市、县、乡、村、农户实行多层级监督,其重点在农户,要建立各项制度和措施加强监督的效果。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2

【关键词】 西部生态;退耕还林还草;法律保障。

一、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取得的成就。

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举世瞩目。

1、造林面积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1999年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率先试点,2000年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任务达到高峰。2004年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06·43万公顷,占退耕还林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7·85%。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向着完善政策、巩固成果、确保质量的方向稳步推进,造林任务重点转向荒山荒地造林。1999年-2008年,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1]。

十年来,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占国土总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www..Com工程实施的一些重点地区,如内蒙古提高近4个百分点,陕西延安市提高近25个百分点[2]。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遏制明显减轻,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

2、农民收入增加。

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成为当前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有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现金补助,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来,西部地区贫困县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退耕还林改变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习惯,有效地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模式,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3]。

3、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退耕地区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生产由开山种地、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生产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养畜转变;生产方式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就连农民生火做饭也越来越多地用上了沼气。

二、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还草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那么在田退耕后,栽树种草之后,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呢?答案却是不一定的。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缺乏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有的地方树苗种上之后,能不能活,没人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户欠缺主动性。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甚至很多退耕农户只管拿补偿金,今后有没有收益则不闻不问。有的退耕农户甚至怀有“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的想法;二是退耕户林草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不管是经济林还是生态林5~8年后效益不佳。特别是经济林,5年后不能见成效,很难做到“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三是缺乏科技指导,退耕还林没有配套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护等科技项目支撑,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质量和后期效益的发挥。同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坡耕地还林地禁止林粮间作,这对经济林和兼用林后期管理很不利。大多退耕户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后期管护投入,每年只被动地对退耕林木进行夏、秋两季的除草,未完成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5~8年后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4]

2、退耕区农民生计与发展问题。

西部退耕区兼具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双重特征,有些地方农民的温饱甚至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去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着实艰难。特别是退耕后实行生态移民的农民,既没有在新环境下的生存技能,又没有了原先的土地可以耕种,成为非农、非工、非商的特殊群体。由于国家实行一系列的粮食直补,在粮价、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导致退耕还林比不上种植粮食,农户自发的自利行为会促使退耕农户选择种植粮食或其他农副产品。

我国粮食价格从2003年开始上升,2004年涨幅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3年上涨26·4%。就在这个时候,国家调整粮食补助政策,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即退耕还林按每公斤粮食折资1·4元、退牧还草每公斤饲料粮折资0.9元计算,对省级人民政府包干。粮食补助资金不足的,首先由以前年度兑现时节余的以丰补歉资金解决;仍有缺口的,由地方财政筹资弥补。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后的具体补助标准,按照补助水平不降低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5]实际上是退耕比不上种粮食。这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的做法,降低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大大弱化了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退耕区农民复耕的可能性很大。

3、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

西部按照国家要求在为保护、治理、修复西部生态,为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放弃许多发展机遇的沉重代价。然而,确定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一些人也曾尝试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经济价值估算,但是要准确估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经济价值,难度则要大得多[6]。正因如此,西部退耕区的农民无法得到对等的利益补偿。

除上述原因之外,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还体现在:

(1)补偿期限短。尽管国家把退耕还林补偿周期延长到16年,但是改善生态环境需要的是几代人的努力,16年对于退耕还林还草来说并算不上一个充足的期限的。加之西部各地生态状况亦存在差异,更不可一概而论。

(2)补偿金额低。国家补偿在2007年进入第二周期,即只补偿现金。与2002年粮食补贴每亩地100公斤相比,西部黄河流域每亩地有65公斤的粮食产量差距得由农户自己承担[7],另外,粮价的上涨让农民承担的损失进一步加大。

(3)补偿缺项。补偿标准中只考虑退耕农民的直接损失,没有考虑退耕农民间接损失。如转换身份需要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的所花费的费用,即没有为退耕农民长远生计作打算。

4、退耕农民尚未完成价值观念的转变。

退耕农民的环保观念还远远不能跟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农民文化素质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没有建设生态家园的内在驱动力。不仅农民个人,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的扶贫项目,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补助款当成扶贫款。

三、法律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要性。

1、通过法律,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以宣传和普及。

新世纪初我国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六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时间还不长,西部人民对可持续发展认识还不准确,想让它成为西部人民的自觉意识,需要借力于法治。法治较之道德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权威性等特点,通过法律的指引、教育、规范等作用,可以加速人们纠正错误认识、建立新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各项立法中,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成为明确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在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地制定中。进而以法律的形式宣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立法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定型化、法治化的途径,是其付诸实施的重要依据。加快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完善退耕还林还草和资源保护立法,并通过对社会、生态、经济和科学方面原则的综合分析,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纳入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立法中。另外,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要求某些现有权利义务的重组和调整,而这种权利和义务结构的重组和调整又必须依靠法律。

3、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是退耕还林还草目标实现的保障。

退耕还林还草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12部法律法规,就从根本上为中华民族实现山川秀美,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所以,我们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去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8]。但只有这些相关立法落到实处,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退耕还林还草才能从根本上达到目的。因此,在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强有力的法律监督体系。

四、对策建议。

1、对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1)明确退耕还林还草与农牧民原签订的土地经营合同中的权利义务。退耕还林还草并不是对原有土地承包合同的否定,只是国家行使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具体表现,因为原土地承包关系、承包期限并没有改变,承包人仍享有在该土地上种植和收益的权利[7]。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各地情况,营造一个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实施。

(2)在《退耕还林条例》中增加退耕农户对林产品的处置权。现在退耕农户对生态林的处置权是受到法律限制的,不经政府许可,不得任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种植生态林对农户缺乏激励。生态林处置权的残缺使农户对生态林未来收益预期变得不确定,严重抑制了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积极性,允许退耕农户自由处置所种植的经济林才能真正体现《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9]。

(3)必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保护管理单项法律为内容的国家法律体系。但环境保护的法律控制和协调能力还不够,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a.法律体系自身内部的协调,消除内部矛盾;b.环境法律体系必须与市场经济相协调;c.环境立法必须与环境执法相协调;d.国内环境法必须与国际环境法相协调[10]。

(4)加强法律制裁力度。环保观念的不足必然影响到相应执法的力度,为此应该进一步健全执法机构,改善执法条件,强化执法手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同时理顺环境执法体制,解决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尤其要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切实规范环境执法行为。还需要加大加强现场执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推行环境执法责任制度。如我国新修改的《刑法》特别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对故意或过失实施了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各种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类似举措实为当今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之必需。

2、对部分不合理法条进行修改。

(1)有针对性地放宽林粮间作。林粮间作具有很好的生态优势。

结合林粮间作的生产实践,通过实验研究,认为林粮间作具有:林果带距小,对农作物的防护作用优于其它防护林;林粮立体种植,对光、热、水等自然利用充分;林粮根系分布不同,可以全面利用土壤养分;林粮优势互补,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1]。建议相关立法机关在听取林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退耕还林条例》,适当放宽退耕地林粮间作政策。当然,对于不适宜林粮间作的退耕还林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套种。

(2)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改变现有补助标准为固定现金的政策,退耕换还林还草补助要根据当年的粮价上涨幅度和退耕地的最低产量、退耕面积对退耕农户予以补贴,实际这是一种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失的政策。如果农户没有退耕而是种粮,则会从粮价上涨中获取多余的利益,而且由于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即使粮价下跌,农户种粮也不会形成太大的风险。所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盯住粮价,这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初衷是一致的,即“粮食换生态”[12]。

3、用法律保障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机制的建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十年有余,建立各类相关的后续机制已被人们提上日程,主要有:

(1)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即市场化运作方式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不仅使退耕农户的损失得到最大补偿,而且可以保障生态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渠道[13]。

(2)后续产业的发展机制。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得以长远保障的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

(3)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上述相关机制的建立完善,不应该只是林业、农业等部门的职责,法律也应发挥自身引导和保障作用。建议立法机关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使该类制度能够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 李育材(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总结大会上讲话,2009-9-9.

[2] 秦玉才(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林生态组组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答中国政府网记者问),2007.9.19.

[3] 退耕还林工程简报。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2008.14(总124)。

[4] 陈祖海。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研究。科技创业,2006.10.

[5] 政策要览。农村工作通讯,2004.11.

[6] 黄富祥,康慕谊,张新时,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生态学报,2002.4.

[7] 郭明瑞,唐广良,房绍坤。民商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宋才发。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

[9]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2007.8.9.

[10] 宋才发。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1.

[11] 高椿翔,高杰,邓国胜,焦桂英。林粮间作生态效果分析。防护林科技,2000.3.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3

关键词: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条例》

一、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总面积174.3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和18.2%,并以年均1.04万平方公里和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我国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1998年特大洪水、2000年春遭受的严重旱灾、2002年3月影响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给人民敲响了警钟。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林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和空气,为人类提供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林地也是众多动植物生存的场所与领地,在保护物种与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民以食为天”,在生存压力与粮食危机下,长期以来,山区尤其西部落后地区的人民开垦陡坡地种粮、毁林开垦情况严重,这些举措虽不得已,却是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粮食还有结余,具备了屏弃毁林垦地这种以牺牲生态换取口粮之做法的条件,同时在自然灾害的警示下,生态安全被提上日程。因此,在1998年洪灾后,国务院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1999年8月,发出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毁林开垦行为,大力植树造林。与之相呼应,1999年10月退耕还林工程率先在四川、陕西、甘肃开展;2000年3月,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在17个省(区、市)正式启动;2002年在全国215个省(区、市)全面铺开。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据统计,1999年以来,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工程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造林1.19亿亩。国家累计投入495.8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118.2亿元,补助退耕农户生活费39.2亿元、补助农民粮食折合资金338.4亿元(粮食483.4亿斤)。据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退耕还林质量核查结果,2002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核实率为95.8%,造林质量合格率为89.6%。2004年全国安排退耕还林6000万亩。

同时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多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9700多万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人均获得生活费补助40元、粮食补助494斤,林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另外还“育了人”,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工程实施,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退耕还林开展5年来,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来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金钱)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扶贫措施,当之为“唐僧肉”,扩大范围,利益均沾,争夺退耕还林指标。例如,甘肃“先斩后奏”,村干部在计划任务未下达时,就动员村民大面积停耕掘洞以植林,然后层层以“既成事实”为由,要求上级政府“开口子”,以拿到更多的指标。但是国家计划任务仅能消化已造林面积的19.5%,尚有185.74万亩无法兑现补助粮款,同时已整耕地既不能造林,又影响耕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这样导致工程面积越来越大,无法突出重点,财力难以支持。既要保证政令的权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避免一刀切,又要体恤黎民的疾苦,工程实施处于两难。

(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原因有二,首先,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其次,在部分退耕地区,人民追求短期可得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3)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如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

(4)相关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新的法律规范,地方政府对一些政策的具体操作要根据本地情况立法,国家不能“一刀切”。例如按国家现行的政策对还经济林补助粮款5年,生态林8年,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5年内经济林无法产生经济效益,8年内生态林也无法见到生态效益,这个经济补偿标准就偏低。群众认为政策中补助年限短,贷款难,担心国家一旦停止补助,生活就难以为继。这不仅会挫伤农牧民退耕还林(草)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整个西部的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国家宏观与地方中观、微观层次上都需要针对具体实际进一步完善、改进有关法规,依法推进退耕还林进程。

(5)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三、加强法律手段,推进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法律是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多达数十部。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2002年12月6日通过的《退耕还林条例》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某项工程而进行的立法;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工程建设、检查验收、资金管理、补助兑现等方面的办法、规章和标准;各地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等,如四川省就制定了有关退耕还林资金管理审计、粮食供应、林权证发放以及贯彻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地方法规等,云南省规定,除退耕地免征农业税外,种植的农林产品还免交农业特产税1—3年,丧失基本生活条件的农户,享受异地搬迁安置补助费。这些政策法规有力地指导、推进了工程的规范有序运行。

另外,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中均有退耕还林、林地保护、林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法律具有的强制规范性、连续稳定性等,使它在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维护所有者及使用者权益方面有着引导、制约、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梳理现有法规,使之相互补充、配合协调;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法律、严格执法,把国家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推动工程的开展。

(1)普法。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之弄清各自的权利义务,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2)依法编制规划计划。科学合理合法的规划和计划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取得应有成效的基础。《退耕还林条例》第5条规定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并设专章对规划的机构职责、范围、内容、程序、期限以及计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作了详细的规定。明确规定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退耕规划、计划、年度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的编制,种苗培育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种苗质量的检验和监督,退耕还林项目的检查验收等。相应的国家林业局每年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2004年5月26日又出台了《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要本着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退耕还林任务,增强治理的针对性,对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状况脆弱的区域优先安排,加大治理力度,而不是将退耕还林政策简单地看成扶贫措施,全面铺开,任务平均分配,导致该退的退不下来,不该退的也安排。作为工程实施的主管部门,林业部要进一步遵循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法做好退耕还林规划工作;基层单位必须从气候、地理及经济等实际条件出发,并与环保、水土保持、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等衔接协调,因地制宜,制订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执行单位要依据方案编制作业计划,具体落实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3)依法育林,保障质量。针对造林质量不高的状况,应落实法律,搞好种苗供应,落实管护责任,严格验收。《退耕还林条例》第三章“造林、管护与检查验收”对种苗来源与供应方式做了规定,同时应加强已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种苗管理办法》、《种子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执法力度,规范种苗生产供应行为,保障种苗供应的质量。在还林中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条例》第23条)。应严格退耕还林合同的签定,通过对还林范围、面积、成活率、管护责任、作业方式、违约责任的约定,督促退耕者履行管护义务。林业局营造林质量稽查办公室要继续实行行政、技术负责制,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追究制度的规定》,对质量事故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查处质量案件。并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规范检查验收程序、内容、标准和方法,建立县级自查、省级复查、部级核查三级检查验收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重建设轻保护是生态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因此林木保护是退耕还林的重要方面。要将保护已有植被、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放在优先的位置上,确保退下—片,管理一片,见效一片。《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刑法》都强调对林业资源的保护,禁止复耕、毁林开垦、滥采乱挖等破坏植被行为,实行限额采伐制度,实施林地用途管制等,这些于退耕还林生态目标的实现,是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要严格执行。

(4)依法落实激励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林农是林业资源最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保护其合法权益关系到他们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国家为确保退耕还林生态目的的实现,依法规定了一系列政策,《条例》“资金和粮食补助”、“其他保障措施”两章中对退耕还林户的激励措施主要有:粮食、现金补助,农业税减免,林权保障等。“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第35条),解决了口粮问题;“退耕还林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其中退耕还林(草)所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农业特产税。”(第49条);“国家保护退耕还林者享有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权”(47条),保障承包经营政策的连续性、长期性。对于这些激励措施,要严格落实,以免挫伤还林积极性。

《条例》规定“补助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回购退耕还林补助粮食”,“退耕还林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资金和粮食。”并针对此情形在“第五十七条”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林业局2002年6月制定了《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以进一步加强林业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2004年4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对完善粮食补助做了进一步规定,要求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兑现补助政策,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严格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拨付程序与补助粮发放程序,加强执法监督与公众参与,为工程实施提供保障。

地方政府应落实并细化《条例》的规定,针对农业税减免、林权证发放等制定当地的实施细则,遵循“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及时发放林权证以确认、保障林农的承包经营权。退耕还林后其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延长到70年,只要权属明确、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性质,其林木和林地使用权都可以流转,依法继承、转让、抵押、担保、入股等。在不破坏整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退耕者经批准可以依法对其所有的林木进行采伐。政府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规措施来切实保障农民权利,引导农民自愿退耕。

(5)完善立法,健全配套政策。退耕还林工程史无前例,针对过程中已有的和新出现的问题,国家应不断完善和制定有关配套办法及规定,以立法的形式规范退耕还林的操作及优惠举措,保证政策的稳定性,给林农定心丸。不同省区内、不同生态环境下,退耕还林(草)政策如延长粮款补助数量、年限和林权证年限等,应有所不同,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等法规,但还需要一系列操作性强的部门规章、办法,还要充实、制定荒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理、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林业基金征收使用、工程质量监管等法规和规章,并应根据新情况对现有法律法规中经济补助、林种配置、退耕还林与综合开发等内容进行修订。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退耕还林还草的管理办法、标准等,形成以《退耕还林条例》为核心的退耕还林法规体系,使工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退耕还林5—8年以后人民生活、地方经济、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技术规程,从现在起就要着手研究,早做准备。

(6)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之路。《条例》第四条规定“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在退耕还林整个过程以及立法中必须遵循。

退耕还林是西部及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否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障工程长效成果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把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作为整体,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林、退耕与增收、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依法落实补助政策,保障近期收益;树立科学发展观,从长远规划,规范西部掠夺式开采方式,改变粗放型资源消耗模式,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绿色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在编制退耕还林作业设计时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发展一些既有较好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兼用林,选择适宜的林种、树种和配置模式,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又培植多种资源,发展后续产业,尽可能兼顾农民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加速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作出了“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科学论断,确定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加强林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要重点向“三农”和生态建设倾斜,给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条件。退耕还林作为西部大开发与林业建设和生态系统恢复的重点工程,必将在此良好的机遇下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王迪生,《加强法律手段,规范退耕还林(草)》,《中国林业》2000年第4期;

2、李淑新,《《退耕还林条例》与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经济》2002年12期;

3、孙杰、赵承、王立彬,《绿色的长征——中国退耕还林纪事》,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宋才发,《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4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总面积174.3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和18.2%,并以年均1.04万平方公里和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我国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1998年特大洪水、2000年春遭受的严重旱灾、2002年3月影响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给人民敲响了警钟。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据统计,1999年以来,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工程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造林1.19亿亩。国家累计投入495.8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118.2亿元,补助退耕农户生活费39.2亿元、补助农民粮食折合资金338.4亿元(粮食483.4亿斤)。

同时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多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9700多万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人均获得生活费补助40元、粮食补助494斤,林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另外还“育了人”,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工程实施,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退耕还林工作开展以来,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来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金钱)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

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原因有二:首先,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其次,在部分退耕地区,人民追求短期可得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3.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如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

4.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三、加强法律手段,推进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法律是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法律具有的强制规范性、连续稳定性等,使它在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维护所有者及使用者权益方面有着引导、制约、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梳理现有法规,使之相互补充、配合协调;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法律、严格执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普法。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之弄清各自的权利义务,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2.依法编制规划计划。科学合理合法的规划和计划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取得应有成效的基础。《退耕还林条例》第5条规定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并设专章对规划的机构职责、范围、内容、程序、期限以及计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3.依法育林,保障质量。针对造林质量不高的状况,应落实法律,搞好种苗供应,落实管护责任,严格验收。《退耕还林条例》第三章“造林、管护与检查验收”对种苗来源与供应方式做了规定,同时应加强已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种苗管理办法》、《种子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执法力度,规范种苗生产供应行为,保障种苗供应的质量。在还林中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

4.依法落实激励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林农是林业资源最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保护其合法权益关系到他们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国家为确保退耕还林生态目的的实现,依法规定了一系列政策,《条例》“资金和粮食补助”、“其他保障措施”两章中对退耕还林户的激励措施主要有:粮食、现金补助,农业税减免,林权保障等。“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解决了口粮问题;“退耕还林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其中退耕还林(草)所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农业特产税。”;“国家保护退耕还林者享有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权”,保障承包经营政策的连续性、长期性。对于这些激励措施,要严格落实,以免挫伤还林积极性。

5.完善立法,健全配套政策。退耕还林工程史无前例,针对过程中已有的和新出现的问题,国家应不断完善和制定有关配套办法及规定,以立法的形式规范退耕还林的操作及优惠举措,保证政策的稳定性,给林农定心丸。不同省区内、不同生态环境下,退耕还林(草)政策如延长粮款补助数量、年限和林权证年限等,应有所不同,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6.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之路。《条例》第四条规定“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在退耕还林整个过程以及立法中必须遵循。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5

第一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指导原则。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的一项重点生态工程要严格遵循以下六条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规划布局和运作方式上不要搞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全省自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东部山区重点是通过退耕还林解决“挂画地”问题恢复森林生态功能西部地区要与生态草建设结合起来集中解决荒漠化问题中部地区重点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营造农田防护体系。二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退耕还林还草能否推开取决于能否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目标必须兼顾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农民吃饭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运作。这里很重要的是要选择有经济效益的品种。比如东部山区半山区“挂画地”的退耕还林如选择市场好、见效快的经济果木品种就将可能受农民的欢迎。我省有一家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引进了美国一种叫“蓝莓”即人工栽培越橘的品种如果经论证是可行的将之作为还林的品种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又有较高效益。还比如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如选择耐碱、耐旱性较强的牧草、林果品种能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培育成一个新的产业。这样就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了。三是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善于运用政策和比较利益原则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坚决防止不顾农民意愿简单粗暴的作法。四是坚持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原则。要注意培育各类典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开。五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确保质量的原则。注意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加科技含量避免单纯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做法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劳民伤财的虚报浮夸、形象工程。六是坚持各级政府负全责的原则。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重要日程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第二要严格执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利益引导的制度因而是推动各项事业的动力措施。各级政府和干部要强化政策观念善于运用政策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一是要加强政策宣传。当前农民总体上对政策不够清楚、不太明白、因而也不大托底。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好退耕还林还草有关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是要切实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就是国家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一定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树立为农民着想、为农民办实事的思想积极努力做工作真正把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到广大农民手中。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发放补贴的钱和粮保证农民不吃亏。要认真落实个体承包经营责任制坚持“谁退耕谁造林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对农民自愿将还林地块交给大户承包经营或与企业联营的要利用利益机制、市场机制来运作明确退耕还林还草以及荒山荒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并签订合同。三是严肃政策纪律。建立违规操作责任追究制度对挤占、挪用、套取退耕还林草资金、粮食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第三要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退耕还林草问题上各级干部都要认真研究客观规律根据客观实际指导工作切忌主观臆断盲目决策。一是要自觉运用生态规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科学技术和合理的树草种大力提倡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按照“生态位”要求逐步营造符合自然规律的生物演替条件最终发展成为高功能的生态系统。这里我强调一下我省西部地区要走一条种草、灌、乔结合发展的新路。也就是说要先种草改变了土壤和土的涵质状况后再选择种植适宜的灌木在改变了生态的过程后再种植乔木走一条“反弹琵琶”的路。最近有一些专家在治理西部生态环境方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治理改善我省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到底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需要大家深入研究也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和各级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二是要善于运用经济规律。退耕还林草本身也有一个利益驱动的问题没有经济效益的事情老百姓不会有积极性。因此各级干部要自觉利用比较成本原理引导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力量按市场经济规律主动进入退耕还林草领域。在一些适应按市场化运作的环节上要按市场规则运作以使退耕还林草保持持久的动力和活力。三是要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把科技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这方面需要各级政府要很好地贯彻“科学理政”的思想我们进行一切工作都要遵循规律去做事要降低行政成本。这也是坚持“四政”方针的具体体现。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6

关键词:退耕还林质量思考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4-125-02

退耕还林工程是指对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特别是陡坡耕地以及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实行有计划、分步骤的退耕还林。该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任务最重、政策性最强、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最多的一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是实现我国林业“三步走”奋斗目标的关键工程,已经成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各级政府已把退耕还林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工作来抓,广大人民群众更是把它作为“得人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来参与。

1基本情况

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张广才岭西麓,隶属哈尔滨市,总面积3149平方公里,有耕地160万亩,林地230万亩。地貌结构为“五山半水四分田、半分道路和草原”的农业县份。辖5乡4镇9个地方国有林场,有人口27万。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截止2009年年末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7.8万亩,工程涉及全县所有乡镇、国有林场。

2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效

2.1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的原则指导下,退耕还林地块主要安排在山区,浅山丘陵区,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上,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快了绿化步伐,使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部分荒山荒地、坡耕地得到开发利用。退耕区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2增加了农民收入

工程实施以来我县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资金约4992万元惠及千家万户,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退耕还林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培养了大批的农民造林能手,促进了我县生态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2.4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退耕还林政策推动了农村各产业的全面发展,使农民由种植为主逐步向果、草、畜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繁荣了农村经济。通过退耕还林,实现了“树上山,粮下川,羊进圈”,逐步改变了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增加了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

3退耕还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造林保存率低

按退耕还林有关技术规定,退耕还林三年后保存率必须达到85%以上。从2002年我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至2009年底已有8年时间,但仍有个别地块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原因一是造林作业设计先天不足,在树种选择上没有遵循“实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二是在施工上粗放管理。三是牲畜危害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畜牧业,放牧地缺乏,造成林牧争嘴,并且管护不到位。四是在“荒山造林”地块内间种农作物时,个别农户为了增加农作物收入,强度修枝或使用农药不当,导致幼树死亡。

3.2林粮间作屡禁不止,毁林复垦有所增加

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和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种植农作物亩收入远大于国家给予的退耕还林资金收入,加之近年来粮食价格上涨,有些农户认为退耕还林不划算,便有意毁林复垦。

4对策与建议

4.1抓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保存率

4.1.1实地适树

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只有根据退耕地块的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造林才能达到质量高、生长好的目的。退耕地块的坡度均在25°以上当立地条件较差时,应栽植抗瘠薄能力较强的樟子松,在山的中、下腹部选择落叶松、红松、杨树等树种。

4.1.2良种壮苗

在树种选择上优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慎用外来树种,例如:落叶松应选择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杨树应选择银中杨、小黑杨等树种。

4.1.3精心栽植

植苗时要严格执行设计标准,裸根苗造林时应采用“窄逢栽植法”要做到根系舒展,不窝根,不露根,不下窖,根茎部低于地表1cm左右为宜。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前要采取浇足底水等人工保墒措施。对已经成林但林分郁闭度低于0.5且质量较差的林分应冠下栽植红松、云杉等树种,以逐步提高

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以及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多功能效益。

4.2严格执法,严查毁林复垦事件

《退耕还林条例》第六章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退耕还林者擅自复耕,或者林粮间作、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范围内从事滥采、乱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活动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滥伐林木罪或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处罚。”依此规定对毁林复耕者,停止其退耕还林补助,除依法追回国家已发放的钱粮补助外,按滥伐林木罪、非法占用林业用地罪追究其法律责任。

4.3强化工程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要把管理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管理来提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通过管理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一是搞好幼林抚育管理。二是将生活补助的发放与管护责任挂钩,对违规套种,成活率、保存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不予兑现钱粮补助,并依法追回国家已发放的钱粮,确保工程建设面积落实、质量合格。

4.4加快林权证的发证工作进度

对以验收合格的退耕还林地块要及时依法发放林权证,使“树定根、林定权、人定心”,确保退耕农户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受到法律保护。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7

1、政策研究

1.1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市场缺位,无法在市场进行交易。因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保障退耕还林实施。以流域的上下游为例予以说明,下游生态消费支付生态税政府转移支付补偿上游生态生产。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应该说短期内都是没有直接效益产出的,经济林在造林后10年才开始有收益,有的15~20年左右才会有收益,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的生态林只能产生生态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因此,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来保障生态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渠道。

1.2有针对性地放宽林粮间作政策

实践证明,对新造林地未郁闭前科学林粮间作,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建议国家修改完善《退耕还林条例》,适当放宽退耕地林粮间作政策,推行林下植物配置模式,对营造的经济林和兼用林允许套种豆科及矮杆作物,以耕代抚,促进苗木正常生长,并能使退耕农户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当然,对于营造的生态林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套种。同时,关于国家大型工程占地的情况,要规范大型工程建设占用退耕还林地的审批程序、责任补偿单位和补偿费用的经额标准。

1.3加快后续产业的发展

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退耕还林工程一定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国家应将一部分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后续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林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使退耕农户能够从土地中走出来,同时,国家还应在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方面对后续产业给予优惠。

1.4增加退耕农户对林产品的处置权

现在退耕农户对生态林的处置权是受到政府限制的,不经政府许可,不得任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种植生态林对农户缺乏激励。生态林处置权的残缺使农户对生态林未来收益预期变得不确定,严重抑制了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积极性,允许退耕农户自由处置所种植的生态林和经济林才能真正体现《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以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若干决定》为指导,同时进一步宣传退耕还林政策、激发人们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再认识,增强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的自觉性,消除群众认为退耕政策改变的偏面认识,免去后顾之忧,全面提高退耕积极性。

领导重视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保证,强有力的工程管理组织是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的根本。紧紧依靠省、市、县部门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视,争取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发挥乡镇退耕办的作用,从细、从严做好退耕工作。要求各乡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任务落实到人,将退耕还林工程任务纳入年终考核,推行责任追究制,实行一票否决。

为了把该项目实施好,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退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从业务部门抽调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项目乡镇也相应地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综合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并把退耕任务纳入目标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退耕还林工作,并随时召开调度会督促项目实施;业务部门也多次召开现场会和培训会,全县把该项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此外,根据土地法的规定,土地利用性质应该固定,哪些区域(地块)是农业用地,哪些区域(地块)是林业用地,哪些区域地块是建设用地,即土地利用性质是基本稳定的,土地利用方向的转变是要经过批准的。因此,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实际上是需要协调土地、农业、林业、资源等多个部门的。

二、提高林农素质的对策建议

1、广泛宣传,全面动员,提高退耕户实施项目的积极性

把解决干部群众思想认识问题放在比落实任务更为突出的位置,通过标语、广播和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了解退耕政策、原则、操作方法和治理措施等,制定退耕还林明白卡,让农民吃上定心丸,解决好后顾之忧。

进一步加大林业法律、法规、政策和环保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并自觉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加大对破坏退耕还林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擅自复耕、破坏苗木等不法行为坚决进行制止并进行严厉的打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权属纠纷必须认真对待,林权的归属关系到退耕户的切身长远利益,解决不好也将成为农村的安全隐患。

2、强化劳动就业培训,拓展劳务输出渠道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大多说居住在偏远落后的地方,这里文化技术就更落后了,因此建议加大对退耕还林区外出民工的就业培训力度,进一步拓展输出渠道,以增加其外出务工机会和提高务工收入。一是在区、乡两级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实行农民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实现资源调查、劳务培训和输出服务三大系统的互动,保持信息渠道畅通、信息交换及时。二是切实抓好劳务输出基地建设,突出“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有序转移。三是规范劳务中介活动,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合同管理,强化农民工维权服务。

三、解决资金问题的对策建议

1、落实政策,兑现补助,加强管理

近几年,我县连续遭受旱灾,农民缺粮少钱,验收小组经过实地验收后,保证做到钱粮一到立刻发放到了退耕户手中,解决了农民危难之急,使农民实实在在的看到了退耕的好处,不再有观望的态度。今年,工程一下达,立刻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退耕积极性高涨。另外,退耕办公室与项目乡、村、农户分别签订了退耕还林还草合同,建立了退耕检查验收管理卡、小班调查表和钱粮领取本。

作好补助兑现工作,为了维护退耕户利益,保证按国家政策,把钱及时发到退耕户手中,在资金发放过程中,要求各乡、镇把补助资金兑现情况纳入乡、村政务公开内容,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防止冒领、杜绝贪污,还建立退耕还林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对违纪违法现象一经核实要按有关规定追究乡、镇有关领导责任。

完成历年工程补植补种任务。国家退耕政策明确规定,退耕造林后达到要求才能享受国家现金补助。我们每年对历年工程都进行全面自查,在群众自认自查结果的前提下,年底兑现现金补贴,不合格的坚决延缓发放,因此极大的提高了群众补植补造积极性,退耕户主动进行了全面补植。

2、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

为集中力量解决影响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突出问题,中央财政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中部地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中央财政按照退耕地还林面积核定各省(区、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总量,逐年下达,包干到省。专项资金要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与原有国家各项扶持资金统筹使用。具体使用和管理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办、农业部、林业局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四、优化退耕还林的产业结构

1、实施项目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确保真退实还

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把保证农民生计,切实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问题摆在突出位置,退耕地以发展速生树种和果树、草为主,把退耕同产业结构调整、今后的发展方向相结合,同群众脱贫稳定增收相结合。我县将退耕还林工程在与发展畜牧业相结合时,在项目区内推广“三位一体”沼气池,形成了林―草―畜―气的综合治理模式。避免樵砍解决农民的烧柴问题,推广青贮、氨化、舍饲圈养、发展经济林等解决农民的增收,综合治理产生最佳效果。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下,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把本职工作和退耕还林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捆绑使用资金,高标准实施,做到了既抓好本职工作,又促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退耕还林工作与基本农田建设、牲畜品种改良和圈舍饲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沼气建设、小额贷款发放、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和发展农村后续产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资源,综合治理,着力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确保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

2、退耕还林还草必须实行分类指导

因项目区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等方面差异很大,必须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不要搞“一刀切”的硬性规定。

2.1根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走适合当地实情的治理路子。就丰宁而言坝上坝下地貌明显,坝上地区在造林的同时要注重培育饲草,因此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饲草问题,而坝下要以速生树种和经济效益高的树种为主。

2.2根据人多地少,地多人少的不同情况,在制定补助政策时既要考虑到退耕地面积补助,又要根据人多少补助。

2.3根据退耕的土地条件,气候条件所决定的退耕还林草的难度大小和成本高低来制定补助政策。

2.4必须根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规划、实施、验收,管理等实际费用和当地政府财政状况,给政府拨付实施项目费。因为项目区多数县都是贫困县,靠财政转移支付,所以这笔钱必须拨给县政府。

2.5必须根据年度降雨情况,由地方政府灵活组织项目实施,不能死搬硬套每年的计划任务数,要求当地政府不管条件是否许可,当年的任务必须当年完成,而应该在降雨好的年份大上还林还草措施,在严重干旱的年份缓上。

五、加强后续产业的发展

1、制定政策,活化机制,完善退耕还林后续相关政策

县政府出台了《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若干政策规定》,并经县人大以立法形式付诸实施。县、乡、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管护组织,划定禁牧区、封山育林区等,经常性开展巡逻检查,按乡镇核定草场载蓄量,限定养殖量。在我县荒山、荒滩治理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先卖后治、先治后卖、边卖边治、边治边卖等形式鼓励群众承包或购买,到目前为止,我们把退耕造林、宜林荒山地块全部落实到户。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即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保障措施结合起来的要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做好“五个结合”保障措施的落实工作。一是改革和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依法及时核发林权证,切实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对大户、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干部职工所造的人工林,各级林业部门应优先安排采伐计划。二是完善农村能源建设政策。在农村能源建设的布局中把建设的重点向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区农户倾斜,对农民自愿进行其他能源改造的给予政策性扶持。同时在今后的林业工程建设中,有计划的发展刺槐等生态经济兼用的薪炭林,解决山区群众烧柴难的问题。三是建立退耕农户管理责任制。通过签订合同等形式,把国家补助政策兑现与林木抚育管理结合起来。对未完成年度抚育任务的农户不予兑现退耕还林补助;对造成苗木损坏、达不到验收要求的,由县市林业部门提供苗木,乡镇统一组织补植,其苗木费用从相关农户的退耕还林补助中扣除。同时制定造林大户经营承包管理办法,规范大户林木经营承包行为,减少合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保证栽得上,管得住,有效益。

2、加快后续产业发展,保证退耕农户收入稳定

为避免退耕农户因补助期满、生活水平下降,建议补助到期的还草工程区能否继续再列入项目,既保证了工程成果,又使农民有稳定收入,确保工程“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实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以后,承包期一律延长到50年,允许依法继承、转让,到期后可按有关法律和法规继续承包。退耕还林任务完成后,由当地政府依法发放林(草)权属证书,明晰权属,使农民退耕后可以安心地从事林草管护和其他生产,并为防止复垦提供法律保障。

加大扶持力度,以短养长,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有意识的向退耕还林地区加大扶贫和项目支持以及科技扶持力度,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退耕农民经济收入,减轻退耕户对退耕还林钱粮兑现的依赖。一是有组织的对退耕还林地区剩余劳动力进行再就业培训,促其向城镇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二是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林药、林草、林果间种等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发展中药材、林木种苗、花卉、森林食品等产业。通过开发林下资源,发展种植、养殖、采集等多种经营;三是以制药企业等合作建设木本药材基地,大力发展以杨树为主速生工业原料林和以黄芩、柴胡、甘草为主的中药材,依托企业集团带动、基地带动和大户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四是在今后实施的退耕还林和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中,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林种、树种和配置模式,培植多种资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5~8年后的后顾之忧。

认真总结、探索、研究丰宁退耕办在工程建设和推广退耕还林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一体化原则,使退耕农户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六、技术质量以及合理规划的对策建议

1、加强规划设计,提高退耕还林工作的科技含量

在规划设计上,由林业勘察设计队和县退耕抽调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门调查规划设计小组,对我县26个乡镇,适宜退耕还林的耕地、荒山荒滩,边界明显的采用地形图勾绘,复杂地块采用GpS定位,取坐标点输入地形图的方法,将造林小班准确落在图面上,并对小班属性因子进行详细的调查。本着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的原则,引进优良适宜的品种和先进适用的技术;对于适合和应该退耕还林的土地在退耕还林后发放相应的林业产权证,确定退耕还林户的权利和义务,并固定土地的利用方向。

应用生根粉、保水剂和容器育苗等成熟实用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大力推广节约能源、科学饲养等科技兴农措施和方法,激发了广大农民对科学知识的接受,促进这些地方农民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的更新,使更多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和技术含量更高的种植业,增强发展经济的后劲和能力;通过退耕还林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农村种养业结构,拓宽农村致富途径,改变退耕农户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的现象,使这些地方找到种植、养殖、务工、发展个体经济等多业并举创收门路。

另外,退耕地应还什么样林草,必须尊重自然植被演替规律。根据植被演替规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加以人工调控。首先应研究当地物种间的生态交互作用。同时,生态系统具有独到的异质性。在物种组成上、空间分布上、时间结构上以及资源利用上具有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各种生存机会和条件,促进生态系统向顶极发展。然而,有些还林工程,追求形式上的宏观性,规模上的整齐性,恰恰忽略了生态系统对异质性的要求,所种植的物种单一,同年龄结构,还常常成行成列等间距地排列。这样的树林难以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生态结构。建平县大面积纯松林发生松毛虫灾害,就是缺乏物种间的彼此相互制约关系,忽略了天然林对异质性的要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应吸取前期教训,在进行植被恢复的时候,必须考虑到野生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为地采取适当方法促进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营造复合林分结构。

在引进优良树草种时,必须慎重考虑当地植被演替规律,以防外来物种危害当地土著植物。一般认为,外来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物种会大量繁殖和扩散,往往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明显的改变,占据当地植物生存的空间和养分。由于当地植物的减少,导致依靠当地植物生存的动物也随之减少,必然引起生态系统的单一化,从而导致生态脆弱、系统不稳定。因此,在选择树草种时,应根据当地动植物的需要进行考虑。如果从当地濒危物种的需要去考虑选择物种和方法,不仅有利于濒危物种的生存,也会有利于当地其他物种的保护和恢复;多种当地乡土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人工植草容易退化所带来的重复种植和管理费用,避免景观的单一性和植物群落的不稳定性。

2、抓好种苗基地建设,保证退耕还林各环节质量过关

2.1种苗基地建设

林木种苗是项目实施的基础,为了保证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从基础抓起,狠抓林木种苗,05年新增育苗面积1900亩,使全县年产各类合格苗木达2亿株,保证我县工程所需。2002年为雨季造林所育600万容器育苗,栽植的成活率达95%以上,使用苗木要求具备“一签两证”,成立种苗管理办公室,将苗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由于受气候和立地条件的限制,树种单一制约后续产业的发展。应引进抗旱抗寒适宜品种,当地速生林部分仅限使用本地适生树种,其他各类速生品种坚决禁用和杜绝滥引进新的品种。

2.2严把工程质量,做细做强退耕项目工作

2.2.1工程作业设计质量:为合理规划退耕还林工程,丰宁退耕办责成林业勘察设计队抽调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门调查规划设计小组,统一技术标准,通过实地踏查,搜集项目区各种资料、数据,为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并依据现场调查的数据制定出退耕还林工程年度实施方案。本着退耕工程沿公路两侧窗口、滦、潮河两岸的坡耕地以及沙化耕地,坡下退耕,坡上还林的原则,对适宜退耕还林的地块采用GpS定位,取坐标点输入地形图的方法,将造林小班准确落实在图面上,避免了与其他工程重复。同时,设计的乡、村在提供土地台帐的前提下,要求乡、村两级政府还要出示签字盖章的耕地界定证明,经手的相关人员及林业设计人员(包括林业站)都要签字盖章,以防止不在册耕地顶替耕地套取国家钱粮问题。

2.2.2种苗质量:严把种苗使用,退耕工程必须使用具有“两证一签”的合格苗木,从起苗、分级、沾浆、假植、包装、运输、栽植等各个环节,都确定专人把关,实行种苗质量追究制度,由育苗单位与工程建设单位共同把关,种苗管理办公室监督检查并负连带责任,通过层层把关,所有工程用苗单位全部达到了县有“两证一签”的优质苗木。

2.2.3苗木调运关:进一步完善苗木调拨凭单制度,对于苗木调运工作,以勘察设计队设计造林实际面积核算用苗数量为准,工程实施单位按种苗办指定苗圃调苗,林业干部负责苗木起运、接收及运输监督。严格履行工程与苗木对接表、运费结算等各种手续,在苗木调运过程中,出现苗木质量、数量不符情况,追究各个环节相关人员责任。

2.2.4造林施工质量:严格施工管理,要求各乡村认真严格按规划施工,不允许擅自调整工程设计规定的树种、地点、标准和面积。严格质量管理,实行科学造林,对退耕造林整地中的亩穴数,穴面规格等标准要求做到分布均匀,穴面平整土层深厚。对苗木高度,粗度、木质化程度、根系等都制定了统一标准,起苗、运苗严格按规定操作。在栽植时,坚持按技术规程造林,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准备了生根粉和保水剂,并在雨季造林中大量应用容器育苗造林。

七、加强管护,确保治理成果

加强管护,确保治理成果。“三分造、七分管”是过去的管护说法,现在提出“一分造、九分管”的管护方式,为的是进一步巩固管护成果。今年我县加大造林管护力度,主要通过禁牧和舍饲圈养的方法,并继续采取封山育林、围栏封造等模式,不断巩固造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治理一处,保护一片。因此,我们对于去年工程和今年实施完的工程加强巡回检查,确保治理一处,保护一片。

把好检查验收关,采取乡镇组织人员进行自验、林业部门初验、上级部门抽验的方式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林业部门出示验收合格卡进行粮食兑现。完善档案工作,退耕档案是做好退耕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在整理县级档案基础上进一步抓好乡镇档案工作,作为国家政策兑现的依据。

制订制度措施,长期不懈地抓好管护工作过去“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的根本症结就在于管护措施不到位。实践证明,没有管理的林业,就是失败的林业。切实维护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不断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根本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加强退耕还林在保护上的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林木管护机构建设、落实管护责任主体,长期不懈地抓好林木管护工作。

八、提高补偿标准,延长补偿期限,建立长期有效的经济补偿机制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8

关键词:退耕还林;政策;措施;实施

中图分类号:F32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48-02

纵观我县、我市、我省乃至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十一年来的实施情况,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从工程建设的质量来看,各地的建设质量又是参差不齐,其中工程管理薄弱和各项政策措施理解不透彻是其主要原因。随着工程的稳步实施,工程建设经历了“试点――全面推进――规划调整――巩固成果”的建设过程。由此,当前的退耕还林工作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要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健康稳步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切实巩固,切实领会和掌握退耕还林各项政策措施实质这个关键环节是重点。通过认真总结我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参与实施工程十年的工作体会,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领会和掌握:

一、认真领会和落实退耕还林各项政策,充分调动广大退耕还林农民的积极性

实施退耕还林(草)最终要落实到农户,农民是退耕还林的主体。要使这个主体到位,必须靠政策的吸引力和各项政策兑现作保证。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2000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000]111号)、《退耕还林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等政策和各级各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措施,切实把国家向退耕还林者无偿提供的粮食(粮食折现)和现金补助政策落实到户,取信于民。二是要切实保证农民退耕后的生计不受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在确保生态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一些名、特、优、新的经济林,以不破坏林下植被为前提,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解决好群众的吃饭、花钱、致富问题。三是要坚决执行“谁退耕、谁造林(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不断完善个体承包措施。从林木生长周期长的特点出发,对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植树种草后,切实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的规定将承包期延长到70年。承包经营权可依法继承、转让,到期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继续承包。四是认真组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主要包括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种植业、养殖业、补植补造以及生态移民和技术技能培训等。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最终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退耕还林目的。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技术承包责任制

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大决策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县、乡两级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及时研究和解决好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不断探索退耕还林工作的新路子、新机制、新模式,把退耕还林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按照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省”的要求,必须坚持省级政府负总责和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条例》和《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强化责任意识。各级人民政府都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出台与退耕还林相配套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加工程投入,促进和保障退耕还林工程的健康、快速发展。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切实做好退耕还林(草)的总体规划、年度作业设计、种苗供应、技术指导、检查监督、报帐制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当好各级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计划、财政、农业、水利、粮食、畜牧等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退耕还林条例和规定的职责分工,通力配合负责退耕还林的有关工作,做到齐抓共管,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稳步实施。

严格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技术承包责任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对本区域内的退耕还林实行目标责任制的同时,还必须实行工程项目责任制,确定项目责任人,责任人要对退耕还林的数量、质量、效益和管理负全责。建立健全技术承包责任制,由工程技术人员对退耕还林进行技术承包,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把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推广责任到人,并把技术承包人的报酬、技术职务晋升与工程质量挂钩,实行奖惩制度。

三、努力做好基础性工作,严把“五关”

基础性工作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工作,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认认真真地做好做实。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把好“五关”,即:一是把好县级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关,严格遵照作业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一定要按照《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林退发[2003]90号)和省级《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操作细则》等认真编制好县级实施方案和年度作业设计。工程实施单位要在摸清坡耕地及宜林荒山荒地底数的基础上,依据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地理条件、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从实际出发,以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为依托,认真编制本单位的退耕还林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确定的内容、要求、措施等落实到山头地块,从而完成年度作业设计的编制,并把之作为施工作业的主要依据。二是把好退耕面积丈量落实关,做到张榜公布、三榜定案,土地面积详实、准确。要认真做好退耕地面积的丈量核实和登记造册工作,严格实行丈量面积三榜公示并将原始记录材料永久保存。三是把好种苗质量检疫和检验关,杜绝使用病害、虫害及弱质苗木造林,以提高造林苗木质量。质量优良、数量充足、品种对路的种苗供应是退耕还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各部门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切实把提高种苗质量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四是把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及政策兑现关。要严格按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林退发〔2001〕521号)和省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操作细则》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后的检查核实、验收以及登记工作,并及时兑现国家各项政策补助。五是把好“两证”发放关,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核发《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粮食供应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切实保障退耕农户的合法权益。退耕还林任务完成并经过核实、登记后,及时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向退耕农户核发《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粮食供应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明晰权属,使农民退耕还林后能踏踏实实的吃下定心丸,同时,更加安心地从事林草管护和其它生产,并为防止复垦的发生提供法律保障。

四、加强科技支撑,切实把科技保障措施贯穿于退耕还林全过程

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支撑体系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必须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将科技保障措施贯穿于退耕还林的每一个环节,覆盖其所有区域。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围绕提高造林种草的成活率、保存率和合格率,依据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合理确定相应的树(草)种和林(草)种结构。二是要加强先进的林业实用技术、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干旱地区要特别注意推广应用耐旱树(草)种、良种壮苗技术、集水保墒技术、植物生长促进剂和保水剂应用以及其他营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工程质量。三是要组织相关科研部门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四是建立分级培训制度,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工程管理和各项专业技术及实用技术培训。五是建立工程质量监督和科技支撑组织体系,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科技含量。

五、工程必须确保生态优先的主体地位,切实控制经济林的比重

一是要从思想上明确,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的根本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如果一轰而起,盲目大搞经济林,那么就会影响生态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退耕还林工程必须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确保生态林(草)的主体地位。二是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林种、树种和草种比例。要以林业分类经营思想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25度以上的陡坡地段以及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石质山地、山脉顶脊等生态重要的地区要求全部还生态林的原则,并做到乔、灌、草相结合,针、阔树种混交,还林后实行封山管护;在立地条件适宜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可适当发展一些经济林,并控制其比例。三是对还经济林的,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修筑生物梗、控制松土锄草、实行带状混交等。四是认真搞好工程的作业设计,并通过严格的检查验收和报帐制等手段调控林种比例,凡不按设计的林种施工的,一律不予兑现粮食和现金补助。五是在退耕还林工作中,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发展对植被不发生破坏的种殖业、养殖业、森林旅游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六是对经济林的发展和控制要在进行认真科学论证和市场需求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咨询工作。

六、牢记和把握“三个核心”,强化监督检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退耕还林工作中事关全局的“三个核心”是:坚持以效益为宗旨,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作为退耕还林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把质量工作放在退耕还林工作的首位;坚持以管理为重点,把强化工程管理作为保障退耕还林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性措施来抓。这“三个核心”必须牢记和把握好。同时,为强化监督检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还必须做到:一是要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规定,不折不扣地向退耕还林者兑现政策。二是各级林业部门要配备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同时,组建核查监督队伍,按照退耕还林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即:县级自查、省级复查、国家核查的要求依照有关检查验收办法,对工程实施的前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建设质量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切实加强退耕还林(草)的检查监督工作。三是依据检查验收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对工作突出的要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要限期整改;对未完成任务、质量不完全合格的,要按规定相应扣减粮食及现金补助,除责令改正外,还要对下一阶段的退耕还林(草)任务进行调减;对出现责任事故的,将按《退耕还林条例》和《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的规定,追究项目责任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要建立退耕还林举报制度。工程管理和技术指导单位要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退耕还林条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2002.4.17.

[3]《云南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文件的通知》.云政发〔2002〕90号.2002.7.22.

[4]《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种苗管理办法》(试行).林场发〔2001〕27号2001.2.3.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9

一、年退耕还林、绿化、森林防火工作回顾

去年,全市退耕还林、绿化和森林防火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效。

(一)退耕还林工作成果显著

我市于年被国家列为第二批退耕还林试点市,这对全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和乡镇都能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年,全市完成还林面积亩,面积核实率为,成活率达,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并顺利通过省和国家验收。一是宣传发动到位。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召开退耕还林动员大会,向全市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还我青山绿水,再造美好家园”的号召,各乡镇、林场、村社也层层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车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退耕还林方面的各项政策,引导农民通过退耕还林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想退耕,人人抓还林的良好氛围。二是准备工作扎实。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做到整体布局,重点突出,科学勘查,合理设计,实现了“土地落实、苗木落实、政策落实和规划到户、作业设计到户、建卡到户、合同到户”。积极组织开展市、乡、村三个层次的退耕还林技术培训,同时针对在退耕还林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召开现场会或调度会,及时解决。三是组织领导得力。成立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驻敦林业局及市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统一调度全市退耕还林工作。采取了市级领导包片包乡镇,部门和乡镇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户的分级负责制。在退耕还林期间,各级干部深入到乡镇、村社,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边干边向农民示范讲解技术要领,起到了率先垂范作用。同时,建立督促检查机制,严肃纪律,退耕还林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由于组织不力,没有很好完成任务的干部进行了严厉的处分。

(二)造林绿化工作步伐加快

按照“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工作方针,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为契机,以城乡绿化美化为重点,突出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建设,全市绿化美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城乡绿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全市城乡绿化以高标准、增规模、出精品为目标,以街路绿化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绿化美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市城市绿地面积达到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庭院绿化、小区绿化向高品位方向发展。二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绿化美化城乡环境活动,不断加强义务植树规范化、基地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建立一般义务植树基地个,公顷;大型义务植树基地个,公顷,创造了绿化、旅游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三是精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按照全州绿化美化精品工程实施计划要求,在丹峰文化广场、三三五厂、红旗大街、北山广场等开展绿化精品工程创先争优活动,全市参赛的个项目均获得了吉林省绿化精品工程奖,提升了城市绿化美化档次和标准。

(三)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有效

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各级各部门真抓严管,军警民通力协作,克服了天旱、少雨、风大、高火险天气持续不断等不利因素,取得了全年无火警的好成绩,实现了连续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一是狠抓森林防火制度建设。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制、七长负责制、十户联防制、小时值班制和火情报告制,层层落实了防火责任,为森防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狠抓防火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印发了森防布告、森防须知等宣传材料,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三是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了火源管理和依法治火工作力度,在森防期内,不准野外用火,对重点部位死看死守,有效遏制了私烧乱点现象的发生。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的结果,是驻敦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部队通力协作、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退耕还林、绿化、森林防火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退耕还林方面仍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规划设计不尽科学合理、造林质量不高等现象;在城乡绿化方面存在个别部门对绿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得力,美化绿化发展不均衡;在森林防火方面存在侥幸心理,责任心不强,还有的部门和少数干部没有树立全局防火意识,缺少沟通、配合与协作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克服,加以解决。

二、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市退耕还林任务

今年是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作的关键一年,我们在完成国家下达亩退耕还林任务的同时,还要迎接国家三年保存率的检查验收,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不折不扣地完成市里下达的退耕还林工作任务。要搞好计划落实。一是搞好勘查设计工作。根据省计委、省林业厅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结合我市生态区位的实际,对水库周围、石质山地、山脉顶脊、江河两岸和°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及公铁两侧和城市周边视野之内的地进行退耕还林,认真做到科学规划,合理设计,该退的地块一定要安排上,退下来。二是搞好退耕还林地的合理调整。积极推广大山镇土地置换的好经验,合理安排退耕地块,对那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不要因其在册或其经营户占有耕地少等原因而不设计,也不要机械地对那些刚刚开垦的肥沃耕地一味安排退耕,要因地制宜,采取置换的办法,既保证较贫脊的耕地能退下来还林,又要使退耕户有地可种。三是签好合同。各乡镇林业站要将退耕还林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户,要逐地块勘查,特别是要按上级要求,与农民签好合同。要做好苗木准备和科技培训工作。退耕还林的苗木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由林业部门负责统一购运、统一管理、统一专营。要严把订购关、质量关、运输关,对无苗木标签,无质量验收证和检疫证的苗木不准订购、不准上山。要抓好造林适应技术的培训,技术人员要深入到乡镇、村屯,讲清、讲透造林环节上的关键措施。要加大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让退耕还林的农户不仅了解退耕还林的意义和国家给的优惠政策,而且让他们知道入世后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发展质次价高的大路货农产品已经没有出路,充分认识到退耕还林是结构调整、增加收入的好办法,要给农民算收入帐和生态社会效益帐,教育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在安排今年的退耕任务时,要优先安排那些积极性高的村屯和农户。各乡镇要在加大宣传,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要因强行安排退耕还林任务,产生矛盾,引发上访,影响社会稳定。认真做好造林抚育管护和成果验收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林权管理。各乡镇及市直有关部门要在退耕还林后集中一段时间,认真办理退耕还林前后的土地变更手续,及时发放林权证和林权执照,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加强退耕还林后期管护。严格按照《敦化市人工造林地管护办法》和乡镇制订的乡规民约,采取切实可行的管护和抚育措施,下大力气抓好退耕还林补植,强化病虫害防治,努力提高还林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根据国家和省的验收标准及要求,今年的三级检查验收,不仅要查面积、成活率和保存率,还要查准备工作、作业设计、政策落实、林权证发放等情况,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标准和要求,逐项地做好自检和被检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通过国检。

三、突出重点,努力完成全市绿化美化工作任务

按照《十年绿化美化敦化大地行动规划》要求,在巩固“九五”绿化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增规模、出精品、重特色上下功夫,加快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程。××年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程:一是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绿化要突出抓好西环城绿化带、六顶山水库绿化带、六顶山大桥东南角、牡丹江堤脚绿化、北山后坡绿化、图乌公路两侧等绿化工程建设。乡村绿化要以改善镇容村貌为重点,把乡村绿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庭院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人植树、户户成荫、村在林中的生态发展新格局。二是义务植树建设基地工程。进一步加大全民义务植树宣传力度,增强全民义务植树意识,履行公民植树义务。要进一步强化全民义务植树的法制观念,努力提高全民义务植树的自觉性,逐步实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基地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如数完成市绿化办下达的绿化费指标,确保绿化资金到位。三是绿色通道工程。加大公铁两侧、江河两岸的美化绿化是城乡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窗口工程和形象工程,必须认真抓好。水利、交通等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搞好规划,要象抓本行业工作那样抓绿化工作,各部门都要把绿化美化工作纳入当前工作重点,不得讨价还价。

四、狠抓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综合分析我市森林防火形势,今年春防仍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去年入冬以来,全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今年春天又有明显的高温少雨时段,级以上大风天气为—天。随着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面积特别是易着火的中幼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防火任务更加繁重。

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做到早发动、早部署,把森防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一是努力提高全民森防意识。认真贯彻总书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宣传好《省政府森林防火命令》、《市政府森林防火布告》、《森林防火人人须知》等法规、政策。在月日至月日的森林防火宣传月中,各部门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节目,进行广泛宣传。广播电视、报纸要发挥宣传优势,大造声势。气象局要坚持每天森林火险等级。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好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坚持依法治火。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要是森林公安的职能作用,形成依法治火的氛围,对于森林火灾案件,要发生一起查处一起,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要严格火情报告制度。不允许瞒报火情,如有瞒报迟报火情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同时也要追究领导责任。要加大野外火源管理力度,加强对林区流动人口和林内经营业主的教育和管理,重点在森林防火期内杜绝私烧乱点现象,违者依法惩处;哪个乡镇如有起以上私烧乱点现象发生,该乡镇的主管领导要上电视曝光。要对清明节、“五一”节期间进行重点防范,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重点部位加强巡查,死看死守。三是加强联防。第一个联防就是乡镇政府和林业局及各林场的联防,要树立大敦化观念,开好联防会议,签订责任状,沟通情况,处理好林农矛盾,在防火上要划分责任区,但在扑火上要一盘棋,不管是谁的责任区,谁先发现,谁先扑救;谁离的近,谁先扑救。第二个联防就是十户联防,这一条是成功的经验,不仅增强了村民的自身防火意识,也增强了村民的防火责任感,各乡镇要真正落实到位。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10

随着国家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出台,国家林业局今年将组织相关部门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阶段性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作为第二轮政策兑现的主要依据。这不仅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退耕户切身利益、影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和农村稳定的一项政治问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做好退耕还林自查工作

工程建设总面积44003亩,市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其中退耕地造林31273亩,配套造林12730亩,截至目前,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成绩显著。但随着工程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根据《省林业厅关于退耕还林自查整改和数据核实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电〔2007〕9号)要求,市将对历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自查工作要落实到小班、地块,落实到每一个退耕还林户,切实做到地块、面积、质量、补助“四落实”四清楚”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检查。林业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重点检查国家计划完成情况,自查工作由市政府负总责。退耕地造林、配套造林面积,造林合格面积、需补植和重造面积,合同签订、政策兑现、剩余补助资金情况、林权证发放情况、档案管理情况;统计部门要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面积和完成质量及投资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农业部门要对退耕户后续生计情况进行调查;国土部门要对25度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数量进行全面普查;发改部门要对整个工程区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稽查。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全力配合,确保真实掌握退耕还林成果。

(二)扎实做好补植补造工作

对需要补植补造的地块,要根据自查结果。今春一季度要全面完成补植补造工作。一要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不减少。对因造林面积不足、虚报、错报以及人为因素损毁的地块,要重新落实地块,重新设计,重新施工,确保面积不受损失。同时要做好补助资金的追缴和档案管理工作。二要坚持退耕还林标准不降低。对造林成活(保存)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地块,按照造林作业设计要求,责令经营者限期进行补植补建,并要保证成活。对于连续两年未进行补植补建或补植后仍未达到合格标准的停发国家补助,直至达到标准后方可兑现。对放弃经营或不履行退耕还林合同规定义务的要在面积不减、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异地重新造林。三要保证退耕还林成效。对成活率低、易导致复耕的地块,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政策兑现的杠杆予以调控,确保造林成活、成材;对因选择造林树种不当或苗木原因导致成活率低的地块,要及时更换适宜树种;对存在地类不符、未承包到户集体享受待遇等问题的地块,要狠抓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退耕地内禁止任何形式的林粮间作,对违规进行间作的不予兑现当年退耕还林政策。对因间作造成农药伤苗、人为毁苗的要坚持予以查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强化管理。

要严格规范运作,工程管理上。程序化管理,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

一是认真做好年度自查工作。自查的结果必须真实、准确、可靠。由市政府统一组织自查,县级自查是国家补助政策兑现的依据。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检查验收结果的公开、公正。

二是加大政策兑现的管理和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结果公示制度。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取信于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给予未经林业部门验收或验收未达到政策兑现标准的退耕地兑现粮款补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非法和侵占国家补助;严禁虚报冒领、贪污克扣、截留挪用退耕还林国家补助;严禁人为调整成活(保存)率,进行人情、权钱兑现。要一把尺卡准,一碗水端平,不能存在内部和外部之分,干部和群众之分。通过认真抓好政策兑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三是要及时指导和监督退耕户进行透光抚育,加强退耕还林地的抚育管护。工程建设初期营造的林木现已进入幼龄林。提高经营水平,增加林地产出效益,避免只造不管、只栽不抚和造林无成效现象的发生。

四是政策性强,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工程档案建设。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管理环节多,特别是国家延长补助政策期限后,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要强、素质要高,要保持相对稳定。档案资料必须完整齐全,不仅要建立文本档案,还要建立电子档案,保证退耕还林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安全性。从年开始,要全面应用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各项工程管理环节,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水平。

五是退耕还林后续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退耕还林地的发证工作要在国家检查前全部发放完毕,加强林权证发放工作。林权证是保护退耕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凭证。依法确认所有退耕还林地块的权属,纳入林业用地管理。对因征占用等因素导致退耕地流失或因地块调整需要重新落实地块的要重新签订退耕还林合同,按照“谁退耕,谁受益”原则,妥善处理好前后退耕农户的利益关系,及时做好林权变更工作。

三、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