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科研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1:53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1

关键词:建筑科学实验室;学科交叉;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09-02

一、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建筑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居住环境,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门主干以及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综合的特点,建筑科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宗旨。[1]现代建筑业已逐步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这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面对多学科的科技支持,建筑科学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共同的研究平台和科研基地,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运而生。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将学科交叉作为自身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最鲜明的特色,在学科交叉研究中,能够极大地提速建筑科学学科创新性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就是一个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1]为服务方向,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土木学院和环境能源学院进行交叉与融合,致力于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二、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学术队伍、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对外开放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笔者结合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绿建实验室”)的情况,在以下几个主要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1.建设目标。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要瞄准国家和当地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绿建实验室”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2]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围绕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开放式的高水平研究平台,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将实验室建成北京地区以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面向国内外开放并实行产学研结合。

2.组织结构。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绿建实验室”的管理决策机构是“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决策和监督实验室在培育、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宜。管理委员会任命的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学术发展指导机构,由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组成,职责是审议科研基地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审批基地研究课题等。[3]工作委员会由校内优秀教师组成,是实验室内部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机构,职责是提出学术方向、学科布局及发展规划,确定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主要政策措施,编制实验室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财政专项的申报及经费、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决定实验室的人力资源分配和其他相关事项。[4]

3.学术队伍。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建立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队伍。“绿建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专职管理人员、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的本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客座人员等。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学院安排,当合作承担重大或重点项目时,需要按课题进行人员组合,可根据所承担的研究工作内容,由学院统一管理。研究生、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需由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统一安排,并报实验室备案。[4]

4.资产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内所有财产均属于国家资产,是保证完成各项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任务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绿建实验室”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及经费均由实验室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管理。经费管理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使用与管理,主要包括专项建设经费、课题专项基金经费。专项建设经费指实验室建设期内,主要通过市财政专项解决,用于设备购置、平台建设等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设。[4]课题专项基金指由学校划拨的“科研基地研究课题专项基金”,用于实验室的开放课题、自主研究课题等支出。“绿建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在学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验收合格后,即指定保管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及借用,负责为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其中应含有使用说明书、设备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仪器设备涉及借用人较多,所以每次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时,应在实验室办理借用手续,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协调。[5]

5.科研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为提高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水平,需要履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管理水平影响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成果转化的水平。“绿建实验室”的成果有如下几方面:在科学技术项目研究研究过程中或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转让已有科技成果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新成果;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行业标准等。[5]绿色建筑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以学术专著和行业标准为主,其他应用技术成果为辅。

三、对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的几点期许

1.各学科交叉程度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更深层次、多频率的学科交叉研究。对于建筑学来讲,需要交叉的学科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目前我校绿色建筑实验室与能源学、土木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交叉的范围还有待加强,需要倾听更多交叉学科的意见。在交叉研究中,能够科学建筑设计方法,开拓设计思路,在与其他学科的碰撞中,拓宽自身知识面,对建筑科学本身有了更为系统、理性的认识,对本身为建筑学出身的科研人员受到很大程度的启迪,也使其他学科科研人员了解建筑学,能够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以“绿建实验室”为例,是以建筑学院为主导,土木学院和环能学院为辅助进行研究,而实际研究过程中还是拆分为几个学科分别研究,多学科共同研究频率仍需提高,因高校年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投身科研的时间很少,而年轻教师正是科研的中坚力量,所以同时汇聚所有学科科研人员有很大难度,而且研究过程中需要各学科高频率的碰撞,在工作时间上需要得到院系和学校更多的支持。当各学科科研人员共同研究时,因为学科差异和认知差异,沟通也存在着一定障碍,建筑学作为这其中的核心学科,需要起到协调作用。

2.对外交流程度仍需加强。对于建筑科学类学科来说,尤其是绿色建筑方面,我国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后,比西方晚了二十年,我国目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但在建筑全周期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后期运行管理上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还难做到建筑物“绿色全生命周期”。我国政府目前在努力引导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但是学术背景、科研程度、实践数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还远远不够,对于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尤其是绿色建筑类实验室,更需要加强国际交流活动。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根据投资估算计算可采用的单一技术,忽视了技术系统集合和被动式设计的巨大作用,应该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这两点上,学习如何能够设计出精妙的绿色总体设计方案。目前“绿建实验室”和国内几所开展绿色建筑研究的高校保持了较为良好的交流,但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鲜有交流,这与目前实验室的学科研究水平、科研经费和规模都有关系,未来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对外交流,将科研水平提速发展。

3.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中,涉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所以更需要加强实验室专职人员的培养和进修,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较高的学业背景和工作能力,而职称、待遇和地位低,往往是一个人要做多个岗位的任务,所以很难留住人才,工作积极性会打折扣。另一方面,专职教师所在院系在教学等方面的担子重,尤其是年轻教师,很难安心在实验室内做研究。目前形成了一个现象,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参与研究难,交叉学科共同研究出成果难。

总之,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发展仍在不断的前进和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的支持,建筑科学学科已较以往进行了科学化的研究。未来在经过更专业的技术队伍的不断的努力下,随着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会有更先进的辅助设备供科研人员使用,计算机模拟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更好融合,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在建筑科学科研水平上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进而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化的发展。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会创造出更具有科研水平、实践意义、实际经济价值、提升环境现状并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创造优质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符合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硕贤.建设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必要性[J].南方建筑,2011,(5):4

[2]北京市“十二五”人文、科技、绿色发展建设规划[Z].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2

关键词:科研实验建筑;空间模式;场所塑造;外部表征

中图分类号:tU2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050-05

1前言

科研实验建筑是指功能上用于科学研究的建筑物。根据《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对科学实验建筑的定义:“科学实验建筑是指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建筑,一般包括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用设施等用房。它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实验室,是指适用于多学科的以实验台规模进行经常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实验室;另一类是专用实验室,是指有特定环境要求如恒温、恒湿、洁净无菌、防振、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等或以精密大型特殊实验装置为主如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天平谱仪等的实验室”。随着当今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科学发展产生整体化、密集化的趋势,需要通过高效率、大范围的组织协调进行一系列科研开发项目,简单的实验室空间早已不能满足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复杂的多功能科研建筑综合体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科研建筑的空间形态也随之而改变。

由于科研实验建筑的涉及类型繁多,如生物医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子装备实验室、海洋工程实验室等等,因此本文试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科研实验建筑的共同核心问题——功能空间形态特征,力求为此类建筑设计理清思路。

2实验空间的模式建构

2.1实验单元空间模式——“三段式”定型设计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工艺与实验设备更新周期再缩短,而且科研向多学科多功能发展。实验空间对不同学科的实验工艺要求必须具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因此,发展了通用实验空间。目前通用空间构成方式有两种类型:一是统一柱网的通用空间。整栋建筑采用统一柱网,柱网的选择是根据实验单元空间的要求并综合考虑了其它使用功能确定的;如在高等学校里,柱网选择既应满足实验工艺要求,也要便于布置教学用空间。二是标准单元的统一空间。标准单元是在统一柱网基础上将不同的实验工艺及其它使用功能加以典型化,并考虑交通疏散、防火、工程管网的技术规定等因素而确定的。在标准单元内可有楼电梯间,也可将楼电梯、管道竖井、卫生间等公用设施移出,另行组成公用单元。这两种通用空间构成方式有利于定型化的标准设计。

然而在科研实验建筑设计中,常常将辅助空间剥离出去形成独立的灵活可变的空间,这一点在路易斯·康设计的理查德医学研究楼和萨尔克生物研究楼均有充分体现,康将此提升为主辅空间理论。另外,美国建筑师霍尔(Hall)于1966年提出三种基本空间类型“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非正式空间”的理论体系,指出建筑师在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行为模式确定不同的空间类型,以及采取适应的建筑布局。如果仅考虑适宜性,就会把布局设计得太僵化,但若仅考虑灵活性的通用空间,则很难满足分开的、多变的行为模式。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构建了一种新的功能空间模式,在使用的灵活性上能得到满足。通过对不同类型实验室的共性分析,将实验区功能空间进行区域分割:实验空间(Laboratory);辅助空间(Support);研究空间(office&Research)。由此,科研实验建筑的实验区可以构建为“三段式”的空间模式(如图1):辅助空间(Support)和研究空间(office&Research)在纵向剖面方向上支撑着实验空间(Laboratory),这使得实验空间具有便捷的服务和相当的灵活性(如图2)。

灵活性最大化是实验室建筑设计的重要关注点。灵活性有多种意义,包括了扩建,迅速适应重新组合和其他变化,以及允许多种用途的能力。在“三段式”的空间布局里,实验空间(Laboratory)是相对独立的空间体系,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开放型或封闭型实验室。实验空间可根据需要确定不同的柱网、层高、跨度、荷载形成模数化组织。实验空间的设备、工作台改变可以通过不同方式重组来实现。另外,由于实验室空间进深一般比较大,在“三段式”空间模式中处于横向中间部位,使得实验设备受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影响可降低最小。

办公或研究空间(office&Research)是专为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人员配备的专用独立空间,研究者在这种专用的空间进行特殊的研究。研究室与实验室的关系一般有三种:内含型、分离型、混合型。因此,办公或研究空间要求空间环境品质相对较高,一般沿外墙布置,具有较好朝向、视野、采光或自然通风条件,甚至还可以设置供研究者休息的办公室空中阳台。另外,办公或研究空间一般采用玻璃隔断,研究者可以一边撰写研究报告一边监督他们的实验室空间,观察正在进行的实验,也可欣赏室外景观。

辅助空间(Support)是支撑实验室设备等需求的空间系统。它包括水、电、天然气、风等管道设备,储物,更衣,检修,通风橱等功能。它一般靠近实验空间,以最短路径实现最高效率。

“三段式”的功能空间模式可以根据实验功能需要确定三者功能的联系关系,形成不同的组合模式:办公(研究)空间——实验空间——辅助空间的模式,如南方科技大学生化实验楼南北两实验单元,图3;美国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实验单元平面,图4;或者办公(研究)——辅助空间——实验空间——办公(研究)空间,如德国德固赛化工技术中心,图5;或者实验空间——辅助空间——办公(研究)空间,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生物实验室,图6。

“三段式”模块化的实验空间能实现较好的成本效益和工作效率。其特点是保持了平面中心部分恒温恒湿的长处,并具有缩短走道的优点;提供比较灵活的空间;便于组接,有利于发展。

“三段式”定型设计方法有利于设计的标准化、施工制作的统一化与工作化,并提供了使用上的灵活性,不仅能应用于单体建筑设计中,还可扩大到整个建筑群体上。统一的标准单元,采用不同的平面布局并用辅助建筑连接,各个单元均有自己完整的独立空间,它们之间又有方便的空间联系,且又为未来扩建留下发展的可能。

2.2实验单元组合

以“三段式”构建的模数制实验单元,作为一个共同的标准单元,进行组合联系,形成了以同一母题单元发展的组合模式或者以院落组合的平面布局方式,进而构成整体建筑的实验功能区。标准单元有多种形式能够连续组成各种体型,富有变化,便于延伸扩展。如德国普朗克化学生态研究所,以方形标准单元为母体,结合地形组合可以自由延展扩建,图7。

3公共空间的场所塑造

当代科研实验建筑的设计已不再仅仅限制于建造为实验设备提供合理的空间,而是更加关注科研工作者的环境空间品质,如何营造健康、安全、舒适内部环境及提供学习、研究、交流为一体的空间场所已成为科研试验建筑设计又一个关注的重点。在设计中把环境当成一种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形成促进科研工作者发明创造的激励性空间。

3.1多样流场所的塑造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的工作主要有两部分:观察思考与分析思考,实验过程中所必须的数据整理、文献查阅在研究室进行。但是,研究者在除实验空间之外的不同空间场合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共享交流空间设计中,一是融入多种功能的活动空间,如可供小规模演讲、讨论甚至聚会活动的功能厅,交流讨论室、大小不等可分隔的会议室、咖啡厅、活动室、开架管理的图书资料室,而且附设复印装置、计算机终端装置、视听装置等等。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癌症研究中心大楼中(图8、9),每两层设置了面积约150m2功能活动空间。活动室设有简易吧台可供研究人员举行聚会活动。活动室配有投影设备,可供学术演讲、或者小组讨论。活动空间通过家具的组合,灵活分隔不同空间。

二是中庭空间。南方科技大学生化科研实验大楼分为南北两个组团,辅助空间包括楼梯、卫生间及设备房等设施安排在两个实验单元的两侧。围合而形成的四层通高的中庭空间结合共享服务设施:首层450座的演讲厅、屋顶平台、楼梯、台阶形成立体的交流空间场所(图10)。人们在此可以进行非正式学习、交流、演讲等多种活动,成为整栋实验建筑的核心交往空间。

三是边庭、廊道空间。利用建筑廊道、门厅、端部形成开放性或半开放性的空间,主要为研究者提供半正式的学习交流空间,充分利用楼梯、走廊、过道这些不经意空间进行设计,往往可以增加人们在这些空间中交往偶发的机率,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约翰克汀医学研究中心,明亮的入口大厅空间结合了互动展示区和一个200座的报告厅,空间相互贯通旨在加强科学研究的互动交流与研究合作(图11)。

空间因素是影响信息交换的壁障之一,这种与他人聚会的场合和偶发的时机,创造了相互交流的难得机会,无拘无束地交谈有助于科研者思想火花的迸发,并因此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发现研究方向。

3.2自然元素的引入

中庭空间、院落空间、空中庭院、走廊的拐角处特别是不规则的转角处,既是人流汇集的地方又是空间趣味所在,可引入自然元素:水、光、植物。科研实验建筑应十分注重庭院设计,强调科研工作者在相对封闭的实验环境中能够享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景观,如斯坦福大学理查卢卡斯研究中心,绿化渗透至不同共享庭院空间中,图12。

3.3重视空间环境色彩的作用

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家具在实验空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设施的色彩直接影响着室内环境的整体效果。若处理得当,对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方面处理的手法不尽相同。有的着意于宁睁,采用淡雅的色彩,而另有一些则在设备上大胆地采用三原色,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无论出于怎样的构思都提示我们,实验设施的色彩是科学实验建筑室内环境处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癌症研究中心公共空间装修风格简洁现代、色彩鲜艳明快。采用绿色调的装饰墙面,冷暖色调搭配,局部以鲜亮颜色的家具点缀,形成了轻松活泼的空间氛围,打破实验室沉闷的空间感,如图13。

4特殊空间的外部表征

科学实验室建筑的外部形态特征是内部功能空间的逻辑反映,在建筑性格上体现出严谨的、理性的科研精神。它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4.1实验单元模块化

实验室基于研究单元或实验单元形成模块化组团,如路易斯康的萨尔克生物研究中心,中央庭院的两侧被研究人员的单独的房间所包围,这些房间被称作“思考隔间”,采用混凝土和木格栅形成了独有的韵律感。

4.2设备墙

设备墙是用来隐藏实验室机械、设备系统的遮挡墙;它设在建筑屋顶或在建筑外墙,与建筑的外维护结构分离。设备墙根据美学的需要在高度和设计上各有不同。设备墙也可以采用不同肌理建筑表皮,或结合环保技术形成生态表皮,起到建筑双层皮的节能作用。南方科技大学实验检测中心由于屋顶设置不同大型设备,因此设置了屋顶层遮挡墙及屋顶构架,方便设备检修维护,而在建筑形态上能够保证建筑的完整性和纯粹性,如图14。

4.3排气烟囱

排气烟囱的设计同样帮助塑造一座实验建筑的独特形象。烟囱的顶端应当保证足够的高度,以使得废气被排得足够高并且离建筑和建筑附近的进气口有足够的距离。排气烟囱可以表达为独立烟囱或者束状烟囱。烟囱为人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特征和标志,它经常被作为一个设计机会来表现体量并在视觉上加强的天际线。如图14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化学楼。

4.4设备带

设备带是指为实验室内部功能需要而设置的工程设备管线的线性带状空间,它形成了实验建筑凸于外墙立面的横向的构成要素。设备带又在外立面可结合遮阳构件,形成了外立面的遮阳系统。南方科技大学生化实验室充分考虑遮阳构件与设备带的关系,形成有效的遮阳系统和独特的建筑立面,如图15。

5结语

在当前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形势下,科学研究工作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科学研究工作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获得新技术的反馈,如实验工艺不断更新,新型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涌现,实验设备利用周期日益缩短,精密实验设备的广泛采用,对实验环境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科学研究工作出现的上述种种新特点,向科学实验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着科学实验建筑的发展和变化。科学发展的新趋向,冲击着科学实验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出现了由单一的专用空间向多部门、多学科兼容并蓄的综合性、整体性科学实验空间发展趋向,导致现代实验建筑的规模日益扩大。这一趋向在大学建设中,尤为明显。

而且,科研实验建筑的空间形态已摆脱曾经的零散布局走向集约化整合,呈现一种空间的集约——地下空中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一种类型的集约——学习科研生活的一体化;一种能源的集约——经济物质资源的合理共享;一种场所的开放—空间上和时间上呈现开放状态。科研实验建筑表现在内部空间形态上除了注重合理灵活地组织科研活动空间外,还要创造体贴人亲近人的场所,注意“高科技”和“高情感”的均衡;表现在外部形态上通过内部空间凸显其自身的建筑性格,突出科研实验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类型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

[2][美]丹尼尔·D·沃奇/帕金斯与威尔公司.研究实验室建筑[m].徐雄,冯铁宏,祝东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7:9-12,111-121.

[3]薛求理.科研实验建筑平面组合与环境处理趋势[J].新建筑,1987(04):61-67.

[4]孙曦.实验空间单元的灵活组合——浅谈科研实验建筑设计[J].江苏建筑,2003(01):14-17.

[5]孙曦,胡云.科研实验空间的人本理念_剖析科研实验建筑的场所塑造[J].华中建筑,2004(04):55-58.

[6]孙曦.作为适应时代载体的科研实验建筑[J].南方建筑,2004(05):53-56.

[7]孙萃芸.国外科学实验建筑新特点[J].建筑学报,1990(12):57-58.

图片来源

图1:作者自绘.

图2,3,10,14,15:引自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建筑单体设计实施方案.设计者:吴家骅,蔡瑞定,朱宏宇,刘超,冯冀.2011.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3

【关键词】建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显性和隐性培养环节;跨学科延伸

1建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快速发展,高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建筑学学科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稀缺资源。为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筑学学科教育从业人员应积极探索创新教育途径,培养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建筑学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不同于以思想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学科,建筑学研究生需要综合运用科学原理,针对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工程实践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因此,善于发现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并能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创新途径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是培养建筑学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创新型研究生应该是具有宽阔深厚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提升的实践创新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个性品质,三者要有机统一。其中,宽厚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建筑工程类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实践知识及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等工具类相关知识。实践创新能力是在专业实践的创新活动过程中,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方式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个性品质是指具有对科学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与洞察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见图1-1。

图1-1创新型建筑类研究生素质结构1

建筑类研究生应该注重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参与科研实践是建筑类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导师和任课教师是培养建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保障,但是目前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应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这对于创新型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出于经费等制约,研究生很少能有机会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术氛围相对封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课堂灌输知识,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学术问题的探寻,难以对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目前高校对建筑类研究生考核形式还主要集中在课程考试、、学位论文等几方面,而对于研究生心理综合素质、实践训练技能、科研创新能力等缺少评价机制。

2建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2.1创造三构成理论

在对创造力的研究中,哈佛大学的阿马比尔(amabile)教授提出的创造三构成理论较有影响力。他认为,创造三构成理论包括专业知识(expertise)、创造技能(CreativitySkills)和工作动机。在阿马比尔的创造三构成理论中,专业知识是创造者创造能力和创造性工作的基础,而创造技能是开展创造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工作动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见图2-1。

图2-1阿马比尔的创造力三构成理论2

2.2显性和隐性培养环节并重

在研究生显性培养环节中,课程的设置对研究生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研究生在所修课程中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通过选修不同的课程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其创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一门课程,授课教师不同、所选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不同,其教学内容就会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深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教学方法不同也将会影响教学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创造三构成中的专业知识来看,创造能力的培养并非天赐,而是必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显性培养环节与隐性培养因素对研究生的创造力培养几乎同等重要。导师不仅应该关注研究生是否完成了实践环节,还应该关注其有效性,以明确显性培养环节和隐性培养因素的效果。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创造能力培养更是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创造三构成理论为建筑学研究生创造力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3注重科研课题的跨学科延伸

将建筑设计和科研实践引入教学过程中,是培养研究生创造性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可通过建筑设计和科研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并在实践中整合和补充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研究和设计能力,从而由一名学生转化为符合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建筑类研究生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针对实践中科学问题,激发创新意识,研究新方法、新技艺,提升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的协作式培养模式无疑是非常适合建筑类研究生创新实践的途径。导师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在新形势、新变化下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导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将传授知识转为启发思维、激发创新潜能。

在确定研究方向时,导师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对学术问题的研究兴趣,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科的发展趋势,在专业知识的学科交叉点容易产生创新点,应重点关注。课题应具备研究意义和可行性,同时要重视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的确立,从研究方法上对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建筑学研究生应熟悉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建筑历史和建筑技术等研究方向,面对新现实和新课题,能做到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目光独具,及时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并能够总结凝练成学术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和运用科学方法使之解决。

3结语

建筑学研究生应兼具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学习者。在有限的培养时间中,教师应及早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研究特长确定科研课题的研究方向,传授一整套研究方法,向学生提出阅读资料和提高研究技能的要求,督促研究生按时完成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建筑学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培养研究生的过程,就是对提高其创新能力的过程。这中间导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师生应该是一种科研伙伴关系,相互信赖,相互启发,共同合作,以便顺利完成建筑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丁金华.“五位一体”建筑类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四川建筑,2015,(2):54-56

[2]杨青娟等.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8-112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4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承包业务已发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50余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商行列,建筑业总产值已由1980年至今增长了170余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建筑企业科技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成为建筑行业共识。为了促进工程建设企业的科技进步,国家对建筑企业的资质认定进行了修订。特级企业资质认定标准中专门设定了一些具体指标,如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科研经费投入、专有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突出了对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然而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现有特级建筑施工企业中,年科研经费支出占营业额的比例低于0.5%的企业占总数的58.9%,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开发研制过企业工法或专有技术。不少企业为了取得特级资质,不是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而是通过几家企业简单合并拼凑规模。因此,重视科技进步,重视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资质标准的要求,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由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要满足新的资质标准的要求,实现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目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有效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模式。产学研结合是一条有效途径。只有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才能使我国建筑业有一个崭新的自主创新的面貌。

一、目前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

1.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都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往往是建筑企业与某个教授或某个课题组合作,合作的前期主要局限于提供实验材料、提供部分经费等,研究后期主要是提供应用场地等,没有形成企业与学校、研究单位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体系。这种合作能够解决企业的一些技术问题,但是深度和广度有限,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成果与需要存在差距一般而言,高校是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来带动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上更多的是注重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而企业往往需要现成的技术,拿来就可以应用马上创造效益。高校的成果多数只是实验室里初步的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还需大量投入,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和实践,且存在相当风险,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3.成果得不到保护企业和高校对许多科研成果往往不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在专利申报和获得上更是寥寥无几;高校应用于工程的科研成果,许多都是来自于工程,为企业需要解决某个问题而提出的,知识产权有争议。成果若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会影响产学研合作积极性,并降低了产学研合作效果。

二、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途径

1.以提高认识为先导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企业、高校三方应提高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各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提高建筑企业科技水平的急迫性,利用政府的服务性和桥梁作用,构建合作平台;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提高科技水平的艰巨性,例如部级工法要求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一个工法应该有相应专利技术做支撑,在一般工程中仅靠企业自身很难提炼出部级工法,建筑企业与高校结合将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持;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目前机遇,明确开展实践性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按照培养人才、发展学科以及教师可能投入科研的实际力量,来确定兼顾学术、教学、经济三方面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科研方向,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实现教学、科研、经济协调发展。

2.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由于我国科研、教学与工程实践长期存在环节脱离、成果与需求有差距的问题,产学研结合处于自发状态,其临时性、散漫性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建筑企业科技进步,因此产学研创新应改变以往模式,使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充分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建立相应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发展。建筑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和桥梁作用,构建合作平台,引导和激励地方企业高度重视并推进自主创新,促进高校转变思想观念和办学模式,真正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在高校内部和科研院所上下形成服务社会经济的共识,促进产学研合作。

3.创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投入一定启动资金,在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充分交流和协商下,在完善合作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条件下,建立本区域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市场交易与推广平台、“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网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4.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为确保“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企业和高校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主要包括:(l)建立产学研组织协调体系,实现企业与高校的无缝对接;(2)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统筹经济、科技和教育等各项工作,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3)创建产学研合作活动的基本支撑单元,包括建立产学研基地、企业科技中心、高校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等;(4)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共同组建以引领产业技术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科技力量为主要技术依托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5)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既能搞科研又能搞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在深人调研、了解高校科研教学、地方企业和产业需求基础上,结合学校、企业人才智力和学科、专业优势,由地方企业、高校联手攻克企业技术难题,引进新技术,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5

建筑学专业主要课程

建筑学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等。(各校根据开设专业、培养年限不同,课程设置有所差异,具体可查询各校的专业设置情况。)

课程体系:《平面与立体构成》、《水彩》、《建筑设备工程》、《概念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建筑初步》、《古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CaD绘图基础》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室内设计、注册建筑师、古建筑修缮与保护。

建筑学专业着重培养从事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高级技术人才

建筑学专业就业方向

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主要有四个方向: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学考取公务员在城建部门从事管理规划工作也是不错的;另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达97.3%。可就业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咨询部门,相关科研和教学部门及政府管理部门,也可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等方向研究生。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建筑/建材/工程;

2房地产;

3广告;

4其他行业;

5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6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7金融/投资/证券;

8学术/科研。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助理、设计等工作,大致如下:

1建筑设计师;

2建筑师;

3助理建筑师;

4建筑方案设计师;

5建筑设计经理;

6设计总监;

7建筑施工图设计师;

8方案设计师。

毕业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综合能力;

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

3.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4.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体系与建筑的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关系的基本知识,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常用建筑材料及新材料的性能,具有合理选用和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多工种间组织协调能力;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6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义与模式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指由指定导师个人或群体具体指导特定对象的个别化教育实践,以促进个体不断创新发展的程序范型。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这也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豪的标志之一[1]。我国基本上是将本科生导师制定位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及学术研究指导模式上,当前大多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都采取这种模式[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下简称中矿大北京)已于2014年开始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其培养模式为学生入校后,采取师生双向选择与院系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由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导师,其中讲师指导2~3人,副教授指导4~5人,教授指导5~6人,可采取“导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团队式指导模式。本科生导师制主要任务是,低年级: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学生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进行指导。与此同时,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高年级: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指导学生完成论文等[3]。(二)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流于形式 

学生与教师都忙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指导。从中南大学的调查来看,约有55.2%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并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浙江大学2003年对紫金港校区导师制实施情况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5位导师与学生是零接触[4]。 

2.缺少平台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创设一个新的沟通与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学习方式[5]。这一平台包括地点、课题、时间、指导方式,这样学生和教师才可能有事做、有时间做、有地方做,也才有交流的途径。中矿大北京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科生中开设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可是,由于时间较短,且学生在校期间课程较多、寒暑假期间又缺乏教师指导,这一计划效果并不理想。 

二、建筑学专业教学特点与学生的思维转变 

(一)建筑学专业特点 

1.综合性强 

建筑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既需要坚实的专业美学基础,又需要广博的工程知识储备,还需要考虑很多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建筑学专业一、二、三年级课程多,涉及面极广。 

2.实践性强 

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设计课教师在专业能力培养上给予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能力训练,这点与建筑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相吻合。 

3.创新性强 

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第24卷第6期 

曹颖,等对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架构的思考——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 

建筑设计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点,其设计作品具有独特性,也有各方面的创新性要求。无论从功能组织、造型感官,还是从工程技术方面,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具有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才能拥有较强的设计能力。 

(二)学生的思维转变 

由于现阶段建筑学专业招收理科学生,在大学期间其思维方式要经过两次调整。首先是由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进入到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工作状态,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与空间创造的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6]。这是两次至关重要的转化过程,从表面看是学习内容的变化,但从思维方式来看,则是两次质的转型:第一次是将逻辑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第二次则是在形象思维中融入新的逻辑思维,逐渐演进为建筑学所需要的更复杂的综合思维方式。建筑学专业的一、二年级是完成建筑学第一次思维转变的过程,第二次思维转变过程是对建筑学学生的全面提升,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方式的特点 

1.师徒式教学方式 

建筑的创作过程是难以言说的,尤其是涉及灵感、氛围、尺度这样与心理紧密相关的话题。因此与很多工科专业相比,建筑学教育也有其特殊性。建筑教育的职责是必须将设计过程、创作方法等难以言说的内容传达出来,需要特殊的传授与学习方式。也许正因为如此,如果把中国古代建筑工匠带徒弟看作是建筑教育的话,东西方古老的建筑教育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身教”而非“言传”的方式[6]。 

2.个性化教学方式 

“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授课方式也比较特别。每个班级有自己固定的专业设计教室,每个学生有自己固定的设计桌椅。教学中一般每学期布置1-2个设计任务,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除了每学期开题时的集中讲解外,多数情况都是采取教师一对一、手把手的形式进行辅导和改图。上课时,由3~4名教师共同授课,每名教师辅导8~12名学生。授课频率为每周两次,每次四节。除了课堂指导,学生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在专业教室内完成设计作业的绘制工作。 

三、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建筑学专业教学特点,建筑学专业一般将整个设计教学过程划分为学院式(基础训练)、摩登式(学习提高)和创优式(创造发展)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解决基本功训练与创造力培养的问题[7]。推而广之,建筑学专业的整个教学也可根据这一精神来安排,亦即把教学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解决基础训练、优化提高、创造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

1.每个阶段的教学目的不同 

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遵循普遍教学规律,每个阶段的教学目的都不同。 

(1)一、二年级美术、构成、表现等培养艺术修养的课程较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实现学生思维的第一次转变。 

(2)三年级开设了大量的工程类课程,属于职业建筑师培养的初级阶段。 

(3)四年级开设五门设计类课程,以及社会研究类课程,如可持续发展、行为心理学等。目的是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建立“设计的研究、研究的设计”的观念。 

(4)五年级主要是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具体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 

2.课程量不均匀 

第一、二学年课程量非常大。以每学年40周(不包括寒暑假),平均每个工作日(以每周四五天计算,因周二下午例行会议、活动)一年级有5.66个学时,二年级有6.74个学时。但高年级的课程量明显降低,四年级只有3.64个学时,每学年所修课程门次明显降低。 

3.高年级学生状态不佳 

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培训后,在四年级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感降低了很多。又由于学生生活和学习圈子的扩大,已很难用做思想工作或行政命令的方式将学生固定在课桌前。考研、应聘使教学纪律难以严格执行,教学气氛远不如低年级[8]。 

4.实践课程监管力度不够 

设计院施工图实习,课程设置的意图是好的,可是学生到了设计院,教师难以进行有效管理。而学生真正能够接触施工图的很少,完全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实习的效果很难控制。 

四、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架构 

(一)实施平台:设计课程 

目前设计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相互割裂——设计课程教师讲的更多的是功能问题、空间类型、相应的建筑造型特色等,而并不是工程实践所需的综合思维方式。而现行的研究类课程只停留于书本,如可持续发展、行为心理学等课程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讲不深,学生无法实践,只能一知半解。 

设计课程需要其他工程类和社会研究类课程的支持,需要以导师的科研和实践项目为依托,它为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分阶段实施与二次双向选择的本科生导师制 

第一阶段:一、二年级 

这一阶段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阶段,课程量较重,也是学生思维第一次转变的阶段,对大多数建筑学专业学生来讲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随机分组,由学科带头人领头,教师组成本专业导师组,依托科研导论、科研训练这二门课程,采用一个年级(约30人)一个大母题的方式开展相关活动,如调研城市环境,或建造建构模型等。这些新生与高年级学生同在一个组,既可以得到具有丰富科研教学经验教授的指导,又可以和师兄师姐进行交流,对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关心的问题,教给学生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二年级下期至三年级下期 

在学生对专业和教师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开始实行导师制。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且依照导师指导学生数量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依托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社会以及高校举办的设计竞赛,或参加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学生从中可以熟悉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方向与领域的研究情况。 

第三阶段:四年级 

本科四年级开始,结合设计课程教学,以导师工作组的方式完成四年级的设计课程教学。导师工作组实际上是导师之间的结合,即就每一个设计题目找寻一研究的关键点,如可持续发展或结构选型等,设计教师和研究这一方向的另一位导师共同组成工作组来指导设计课程。即不再是一名教师指导四个学生的简单直接的方式,而是更接近于实际工作中的设计团队和专项团队配合的方式。这一方式可以实现设计课程实践和理论教学应用的结合,其更加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更有利于专业创新,也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 

第四阶段:五年级 

学生可以通过再次双向选择确定其设计院实践和毕业设计的导师。这个阶段导师的职责也相当明确,即监督或指导设计院实践、指导毕业设计。应将建筑设计和实践课程统筹安排,学生跟随导师做设计,参与实践或由导师指导在设计院的实践,学习导师的独特设计经验。 

五、结语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架构宜采用分阶段双向选择模式 

推行单一模式的导师制,一个学生就要面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师、美术课教师、形态构成教师等多个个性化教学的教师,而且还要面对导师制体系中的导师,以及其他任课教师,还有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及班主任。这对学生来讲,难免感到无所适从。 

分阶段实施与两次双向选择的导师制,避免了学生的个性要求与教师指导不一致的现象,有效改善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业进步。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架构宜突出建筑学专业的课程特色 

本科生导师制的架构弥补了现有课程设置的不足,特别是通过第三阶段的导师制把设计、研究、工程结合起来,实现了高年级的教学目的,它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阳.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减负”与转型[J].江苏高教,2009(1):68-70. 

[2]王明明.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5(1):76-78.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7

建筑安全学科是传统的建筑行业相关学科与现代安全工程学科的有机结合,该学科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特征。由于建筑行业产品和生产活动的特异性,使得建筑安全问题及相应的管理手段不能简单照搬一般的安全管理经验。同样的,建筑安全科学建设也不能将安全工程学科模式直接移植,而是要在现代安全工程理论框架下,尊重建筑生产活动客观规律,以培养建筑安全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建筑安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工作为主。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工程实践,紧紧围绕社会现实需求,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的互动,为学科发展注入推动力和生命力,避免陷入“大而全”、“重理论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的僵化建设思路,培养适应实践需求的建筑安全从业人员,其学科体系建设基于三方面的实践要求。

(1)以执业资格教育为导向

在建筑行业,针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能力评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侧重于职业资格审查的安全员上岗证书考试;二是侧重于执业能力测试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前者开展面广,通过率较高;后者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较窄,测试难度较高,但能力提升效果好,含金量高,是我国安全工作领域执业资格制度推进的重点。尽管两个层次测试难度有异,考试科目设置也不同,但其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核心能力的考核都围绕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及实务几个模块的内容。借鉴建造师、造价师等专业执业资格管理的经验,安全领域的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可以为安全从业人员层次划分和知识水平测定提供规范化标准,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也必须与建筑安全执业能力检定的标准相呼应,相应的整合执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和考核重点,将考核知识点有机渗透到课程体系中,让建筑安全专业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阶段储备知识,以便于走上工作岗位后,达到一定的实践积累再参加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从而大幅提高建筑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能力层次,同时也助推安全领域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

(2)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教育并重

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主要从两个层次入手,一是围绕广义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技术开设课程,如《安全学原理》、《安全设备工程》,二是围绕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艺,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学》、《建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等。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的“唯技术论”的思想上,侧重于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更忽视安全工程的公共管理职能,不符合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特征和建筑企业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安全管理目标的特殊性,使其往往与建筑企业及建设项目管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相互冲突,客观上要求安全工作人员善于通过管理协调和沟通解决除安全技术之外的制约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问题。因此,从学科定位来分析,建筑安全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是建筑学科、安全学科和管理学科在实践领域的交叉应用产生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建设也应突出这种应用特征和交叉特征。

(3)强化宏观安全管理能力培养

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让全社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安全监管成为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要的职能。而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更新,改变了以往传统安全监管实践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在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总体改革目标之下,新时期的宏观安全管理侧重于资质管理、资格管理、独立监督和安全执法,而围绕工程项目实践和企业运营的安全技术和微观管理职能则逐步下放给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和企业专职安全工作人员,为适应这一发展必然趋势,建筑安全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要突出安全法律、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以便于覆盖政府监管、行业监督等多个层面的人才需求,为社会安全监管职能的改革与实践提供适用的人才。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实践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为建设面向应用的建筑安全学科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工作思路,为了使建筑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更加具有专业特色和实用性,在学科建设中必须要响应上述实践需求。

2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

2.1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

围绕建筑行业实践要求,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综合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建筑安全工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实现的核心是建设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1)基本能力

通过学校教育,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开展道德品格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达到思想政治、基本文化和身体与心理素质要求;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专业能力

通过技术、法律、管理等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服务于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控制与管理、安全监督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领域的理论储备,并通过适当的训练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2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

借鉴安全工程学科培养体系建设的经验,以满足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实践需求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建筑安全学科的课程体系应由互相联系、互为支撑的四个模块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按照教育部对本科学历及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涵盖培养学生基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外语素质及计算机素质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根据建筑安全学科特征和建筑安全人才需求特点,专业基础课程须依托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学等建筑相关学科,并开设通用安全技术课程,体现建筑安全交叉学科的特色。

(3)专业课程模块

建筑安全学科专业课程应摒弃“大而全”的设置思路,突出建筑行业特征,符合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实践的实际需要,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特色的专业技能。从专业课程分类而言,主要包括法律课程、技术课程及管理课程,全面塑造学生兼顾技术与管理、宏微观结合的专业能力。

(4)实践环节模块

为了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需重视实践环节的培养强度和力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及毕业设计三个维度训练学生知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统筹的能力,鉴于建筑安全学科的应用特征,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开展直接影响学科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实践目标的实现。通过上述4个模块的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互为支撑,面向应用的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同时结合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水平。

3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培养模式

围绕实践需求建设建筑安全学科,并不是降低理论水平或知识点难度,而是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良性互动体系,一方面,以前沿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另一方面,紧密围绕实践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确保理论研究有的放矢,因此,对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水平的学历教育

在立足本科学历教育的前提之下,构建本科学位-双学位-专业硕士学位的学历教育体系,以满足安全实践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本科学历教育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基础,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依据课程体系科学编制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课程学习着力打造建筑安全本科专业,形成人才输送的主渠道;其次,由于建筑安全学科的交叉学科特性,可以开设双学位及辅修学位,在建筑、土木、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中择优进行第二专业学习,有利于快速扩大生源规模和素质;此外,在本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布局长远,争取申报开办专业工程硕士领域,通过教育层次的提升提高建筑安全学科理论研究水平,带动学科建设和层次的水平提升。

(2)灵活创新的教学与培训结合方式

针对目前建筑企业、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普遍存在的专业人员缺乏,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的现状,开设建筑本科专业的高校可以发挥理论教学优势,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如学历再教育、夜校等,对相关专业毕业生及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形成持续教育、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由于执业资格考试呈现出难度逐步提高,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社会对执业资格培训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在此领域,高校也可以发挥系统化教学的专业特长,创新培养方式,开设培训课程,进行针对性辅导,一方面帮助提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加速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搭建高校与企业及社会交流的平台,从而为加强社会安全教育,促进我国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承担高校应尽的社会责任。

(3)高层次的实训基地建设

为增强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具备直观的认识,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建设实训基地。从建设模式上看,一种是加大校内实训基地,依托学校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室、网络中心,结合各门专业课程,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增加学生接触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需要学校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各类实验中心的利用率,同时也需要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丰富、更新或改善实验中心的种类、设备等软硬件条件;另一种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这种模式在减轻了高校资金投入压力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为学生与对口人才需求单位建立直接联系。两种模式缺一不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实践特色必须通过持续加强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充分利用凸显出来。

4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

学科建设关键因素建筑安全学科属于新兴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发展历史不长,借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依托发展相对成熟的建筑、工程及管理学科,建筑安全学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也面临诸多影响学科发展速度和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

(1)开放创新的办学思路

现代教育强调交流、融合和创新,特别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不能墨守陈规,故步自封。建设实践特性突出的专业尚属我国高校专业建设的新领域,没有可照搬的范例,只能依靠勇于创新,以开放的姿态借助多元途径开辟办学新路。首先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美国、德国,我国香港地区的诸多高校已积累了安全专业建设的相当经验,尤其是在加强实训教育方面,因此,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建设必须在考虑我国现实的前提下,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办学经验,兼顾特色的同时紧跟国际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其次,建筑安全学科建设需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目标,追踪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运用模拟仿真等前沿研究方法和设备软件,以高起点建立适应行业需求的建筑安全学科体系。

(2)政产学研一体的合作方式

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举政府、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之力,构建“宽平台,重联系”的特色专业学科。首先,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学科建设必须借助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撑,创建灵活、宽松的办学环境;其次,高校合作的关键,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一头联系行业需要、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一头沟通科研机构和研发部门;同时,企业是实践的前沿,通过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平台,同时高校反哺企业,定制式的培养专门人才;此外,科研机构是深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可以提升学科建设的层次。通过建立政产学研一体的合作体系,对接政府及行业公共安全管理、企业安全实践、安全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多方需求,实现基础扎实、水平先进的学科体系建设。

(3)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学科建设普遍遇到人才瓶颈,要搞好学科建设,需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建筑安全学科发展客观规律的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既掌握前沿理论又能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师。能否建立起专业素质高、科研和教学能力兼具的师资力量,形成师资人才发展梯队,是决定建筑安全学科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一方面要优化内部资源,鼓励现有教师采用进修、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依靠人才引进,拓宽人才交流的通道,创造条件吸引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师资队伍中。此外,面向实践的学科建设还需要从实践领域吸收特殊师资,不拘一格用人才,可以聘请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安全管理从业人员以导师、开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程等方式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

(4)系统化的教材建设

专业教材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基础素材,由于我国目前各类安全工程学科开办时间尚短,尤其缺乏高质量的专业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往往不成体系,通用安全课程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不同专业课程教材存在内容重叠,知识陈旧,甚至观点相互冲突的情况,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因此,必须结合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遵循教学和实践规律及经验,组织编订实用的教材体系,着重更新理论和观念,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尽快形成体系化的教材系列。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夏热冬冷可变体型立体绿化共享设计被动技术

深圳建科院设计建造的建科大楼,倡导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被动式技术为主的绿色建筑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常州建校作为江苏省建设领域的专业学校,与深圳建科院在发展绿色建筑教育和研究实践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双方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凭借常州建校新校区建设的难得机遇,探索与实践适宜常州地区所代表的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下的低成本绿色建筑新模式。

1、自然气候与传统策略分析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属于长江下游地区,北靠长江、南临太湖、濒临东海,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末夏初时多有梅雨发生,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气温度常达36℃以上,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气候阴冷,空气湿润,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要应对这样冬夏气候、风向都完全相反的环境,设计需要采取与深圳地区有所不同的应对方式。向常州当地的传统民居取经,学习领悟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应对气候的各种智慧,是研究适宜当地气候绿色建筑的一条捷径。通过调研参观一些常州地区保存完好的传统院落民居,从规划布局、建筑形态、装置构造等方面均体现出一些常州民居的传统“绿色建筑”方法。这些特征和方法总结起来包括“大屋顶防水散热”、“柱廊过渡联系”、“冷巷降温通风”、“架空隔潮”、“冬夏可拆装墙板”、“双层空气保温挡风空间”、“功能置换适应气候”等,可惜现在的建筑中轻易地放弃了几乎所有这些当地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这些传统智慧的学习和分析,给设计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启发,很多传统措施都通过新的设计在项目中演绎、运用。

2、规划布局与场地微环境设计

常州建校新校园规划遵循绿色生态理念,结合区域丰富的水系环境,形成生态园林式布局形态。科技研发楼位于校园北侧,北临区域共享核心区,西邻学校公共餐厅和活动中心,东邻对外培训楼,南侧与建筑学科实训教学楼相望,成为学校对外呼应与联系职教园区核心区,对内联系各个学科教学实训的门户枢纽。

场地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是第一步。本着与校园生态系统一体化融合的理念,改变传统三通一平的场地处理手段,以水为灵魂,对场地内进行微地形塑造,挖溪堆丘,使水体与校园网络状水系相互连通。在营造优美自然环境的同时,使水资源循环收集和利用,进而围绕水规划生态微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蜿蜒的水面和微微起伏的地形在生态树荫、灌木的遮蔽下,为夏季从东南向吹过场地通达建筑基底的自然风进行有效地降温和降尘,也从规划环境角度为建筑在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3、应对冬夏两季的建筑形态

深圳建科大楼采用“凹”字形布局应对自然通风和采光,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本项目也希望借鉴和发挥这种形体选择模式,并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冬季争取日照并且防风,夏季防晒通风。建筑布局采用“L形主楼+东南向点式副楼”的模式组合。将传统的板式建筑,分解为类似院落布局的组合形态。将夏季的主导风向东南风,通过建筑形态和组合分解引导到建筑表面。结合微地形和水系树阵的降温降尘,再通过类似冷巷的建筑体块间形成的生态巷道分布到建筑的各个区域。冬天面向北侧的板式L形建筑的巷道北侧会关闭,形成有效的挡风墙,保护东南侧的微环境免遭北风的影响。

分解组合的各个建筑体块形成丰富的建筑室内外过渡空间,通过贯穿室内外的生态连廊与场地微地形将它们连通起来。改变传统建筑室内外由一堵墙简单隔离的模式,形成连续的立体生态交通系统。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可以选择通过更加多样化和自然健康的方式到达建筑的各个区域,而不仅仅是进入门厅去等待电梯。退台式平台成为空中花园,屋顶也设计成由坡顶小屋围合的小庭院。整个建筑成为一颗人工的大树,为人提供办公空间的同时,也成为校园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建筑虽然定位是科研实验楼,但设计依然本着混合功能的理念植入了更多的功能模块,包括办公、研发、实验、教学、居住、餐饮、会议、展示、娱乐等功能空间,成为一个小型综合体建筑,像一个立体叠加的微型社区。东南侧独立的点式建筑是结合教学实验应用的实验平台,从外墙到内部空间都是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实验场所。

4、冬夏转换的被动式绿色技术策略

结合学习当地的传统建筑被动式绿色技术,项目设计了一系列可以适应冬夏两种极端气候的被动式绿色策略。

4.1冬季采暖、夏季通风的玻璃中庭

建筑在各个形体过渡的间隙设计了多种玻璃中庭和塔楼。玻璃塔楼四周设计可开启关闭的玻璃窗,周边设置种植花槽,种植夏季叶脉茂盛,冬季落叶的植物。在夏季立体绿化为玻璃塔提供有效的外遮阳,顶部的玻璃塔由于温室效应被迅速加热形成负压,通过绿化包裹的塔体形成烟囱效应,将近地面树荫遮蔽的低温清凉空气带入室内,形成有效的被动式通风效果。

冬季,玻璃塔的绿色植物落叶干枯,露出玻璃塔体,关闭玻璃塔各个部位的进排风窗,可形成整体温室,将加热空气输送到建筑内,增加建筑保温采暖效果。

4.2冬夏可变的外墙系统

学习常州传统建筑北向双层可移动墙体的构造,建筑在各个体块的交接处和北向外墙大量采用简单的可变围护结构。变化的体块连接体,可以让体块在夏季成为相互独立的由冷巷连接的单体,又可以在冬季关闭,成为一个外界面最小化的整体,进而形成可调整体形系数的建筑。

4.3可调整的南向柱廊灰空间

传统的建筑南向都有柱子围合的檐廊,成为室内外之间的灰空间。项目在南侧的设计依然延续了这一传统,同时结合走廊设置中转遮阳板,形成可调整的立面垂直遮阳导风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遮阳和通风需求,手动进行灵活调节。同时形成灵活多变的外墙肌理,建筑的造型反映内部变化需求的灵活组合。冬季大风的季节,遮阳板可以全部关闭,形成空气夹层,减少建筑内部的能量损耗。

4.4多种遮阳节能构造措施

南向外遮阳形式主要采用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水平遮阳板利用结构挑板,垂直遮阳板采用轻钢龙骨铝塑板。东西向外遮阳主要采用百叶板和遮阳软帘,遮阳软帘既可以遮阳,又有一定的透光性,不影响室内采光。另外采用遮阳软帘,冬季将其部分放下,形成封闭的空气夹层,还能起到一定保温作用。

5、基于低成本被动技术的综合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本项目定位低成本、被动技术优先的技术路线,在采取上述绿色技术措施的同时,也系统整合应用适宜常州地区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技术,使得项目满足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的标准要求。本项目绿色建筑体系主要划分为四大系统,即园区系统、建筑本体、室内环境和建造运营。

对于园区系统,项目用地采用水系与周边连通、微地形塑造、透水地面、立体绿化及半地下空间利用、立体生态修复及本土植物种植等多项绿色生态措施;通过对场地风环境、光环境、热环境进行模拟设计,营造适宜的建筑微环境。

项目结合建筑形态,分层收集蓄存雨水,采用人工湿地技术进行中水处理系统利用,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在大量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同时,空调系统采用区域性的冷热源,主机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冷热源采用集中式制冷系统,部分独立空间采用多联机及分体空调系统。空调设备选用环保冷媒和高效机组。本项目还采用太阳能光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与建筑屋顶和墙面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也完全满足了建筑对热水的需求。

建筑采用简约的内外装修风格,大量采用循环建材和速生竹木家具。独立实验室采用工业化、模块化构造建设技术,建筑外墙和屋顶采用可更换的构造材料,方便未来进行多种建筑围护构造的实验和示范。

6、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设计实践,我们初步尝试建立一种适应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路径。将传统的适应自然气候的措施与现代建筑技术结合起来,将本土、低耗、精细化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常州建校科研楼项目中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简介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9

关键词:应用物理学;建筑物理;“2+2”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课程体系;特色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10-02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隶属理学学科,是国内开办历史较早,开设院校最多的专业,从2004年安徽建筑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招生始,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安徽建筑大学这样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以工科为主、土建类学科特色鲜明的省属普通高校,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强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特色人才呢?面对如何把应用物理学专业“办出特色、具有竞争力”的命题,我们在“结合”环节寻求破题。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优势与特色,我们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渗透土建类知识,赋予学生以本专业服务建筑行业的知识和能力。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和发展,该专业目前形成了以建筑物理为应用点,以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声环境等领域的设计、检测和研究为重点方向,构建了以“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特色鲜明的课程知识体系和“2+2”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应用物理学专业有两个稳定的方向:建筑声学和建筑节能。其中建筑声学方向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筑声环境检测与设计等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建筑节能方向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建筑节能检测设计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我们探索出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新途径,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成效显著。专业办学至今培养的学生在建筑声学(室内外声环境)、建筑热环境、建筑光环境和建筑节能方面能力突出,特色鲜明,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2012年7月11日,《光明日报》(第16版高等教育)以“这样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本文从应用物理学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培养学生质量等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理念创新,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根据应用物理学专业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建立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土建类”学科齐全的优势,结合应用物理学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对建筑热工、建筑节能和建筑声学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凝练专业特色

根据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我校学科的特点落实“突出育人,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凸显特色”的人才培养原则,采取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2+2”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应用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创新型复合人才知识结构建设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前2年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及专业平台知识教育,后2年注重专业方向课程知识以及实践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依据社会、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灵活动态设置,保证知识的可扩充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2.加大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化建设力度,注重应用物理学专业教育的特色性。采取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教学模块。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设置具体包括:建筑声学(室内外声环境)类知识子模块、建筑热环境类知识子模块、建筑光环境类知识子模块和建筑节能类综合知识子模块。鼓励学生交叉选课,拓宽知识面,构建以人为本的有特色的知识结构。

3.加强实践教学,推动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知识实践应用。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生产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开发新产品以及完成生产任务等途径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进一步通过跨专业选课,选读副修专业,实现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

三、加强“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课程建设。经过多年建设,《量子力学》、《物理实验》等课程分别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应用物理学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如《声学基础》、《热工基础》、《建筑声环境》、《建筑节能设计》等依次申请校级优秀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共享课程2门、视频公开课1门)并获立项建设。我们特别注重对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完善、整合和提高,使其贴近工程应用前沿,从而对实践教学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目前我们先后主持了8项省、校级教研项目,发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0余篇。并多次荣获安徽省、安徽建筑大学优秀教师奖、教学成果奖。这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与取得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发展。

建筑学科研方向篇10

论文摘要:简述了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概况以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议,对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到今天,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绿色建筑已成体系,并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1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建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人实践,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为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英国的breem评价体系、日本的〔;ase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澳大利亚的napers建筑环境评价体系、加拿大等多国gbtooi,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中国台湾省、香港地区也相继推出了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制定了定量的评分体系,对评价内容尽可能采用模拟预测的方法得到定量指标,再根据定量指标进行分级评分。对于难以定量预测的内容,采用定性分析、分级打分的方法。这些评价体系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对于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绿色建筑评价工具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注重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评价工具也由早期的定性评价转向定量评价;从早期单一的性能指标评定转向了综合环境、经济和技术性能的指标评定。

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2. 1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1994年我国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同时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

    1996年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证措施。

    2001年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试行稿),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特点,完成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的制定,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

    2002年10月,科技部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汇集了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等9家单位近40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历时14个月,于2004年2月结题。

    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与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等科研机构成立了项目工作组、专家组和标准编制组,完成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征求意见稿)》。

    2005年10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清华大学、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参编,建设部科技部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2.2各地区节能住宅评价标准和生态住宅的建设

    基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集成研究和应用实践,制定了地方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例如上海市就于2003年1月出台(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而后又制定了《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

    2005年11月,为适应生态住宅的发展实际需要,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和环保局委托上海市建科院,同济大学等高校对《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形成新一轮的成果。

3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

    对比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过程中的不足和欠缺应当成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3. 1由总则走向细则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仅限于住宅,对于其他大量的公共建筑和旧住宅改造项目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走在绿色建筑研究前沿的发达国家,已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更为系统地分类。如日本的casebee陆续完成了用于既有建筑物的《casebee既有评价工具》、用于短期使用建筑的《casebee一临建。评价工具》和用于改修建筑物的《casebee一改建·评价工具》以及用于评价热岛现象缓和对策的《casebee一h"评价工具》。制定更为系统和专项的评价体系,将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走向完善的必然趋势。

3.2由引导走向监督,定性走向定量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尚属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在评价系统的起步阶段,评价系统的制定应以引导鼓励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为主。如由于国家对太阳能发电并人国家“大电网”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导致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我国长期处于太阳能制热的低水平利用状态,太阳能光电技术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所以在现阶段,评价体系的制定应主要考察是否具有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采取了适宜的生态技术措施等。随着相关技术政策法规的启动出台,评价重点将由鼓励引导走向监督落实。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刚刚颁布,绿色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较为缺乏,使得定量评价的标准难以科学地确定,随着今后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开展,再逐渐改进定量评价的内容。

3. 3实行第三方认定制度

    根据国外评价系统运行的成功经验,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独立于建设单位的组织对评价系统负责,提供“公平、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认定,为参评客户提供咨询、组织评价过程、给予评价认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本身的科学与公平,使过程控制落到实处。例如日本在“国土交通省环境行动计划”的影响下,出台了用;asebe}对建筑物进行评价的第三者认定制度和;ase-bee评价师认定制度,保证绿色建筑评价公平、公正的落实。

3.4由阶段评价走向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

    目前我国的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制定将重点放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这与我国借鉴国外经验有关(主要是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通常是一个综合建筑事务所总承包整个项目设计,建筑师向业主负责,形成开发策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国际上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对最终结果进行控制。如在breeam,leed和g13too1中几乎都只有施工废物处理的条款涉及到了施工阶段。

    在我国,施工阶段扮演了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施工单位独立于设计单位,两者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对施工阶段的评价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从重视建筑物规划设计阶段的评价走向基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全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