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背诵诀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4:05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1

目的:从不同角度对腧穴的科学记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总结出腧穴的6种记忆方法:歌诀吟诵法、部位联想法、体表点划法、穴义分析法、故事引入法和综合归纳法。结果:根据腧穴归经、定位、主治等特点,指导学生按上述方法加以记忆,能够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上述记忆方法行之有效。

主题词教学方法穴,输(五输)记忆

在《针灸学》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对于腧穴的记忆,而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范围等又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因此,如何运用教学技巧,化难为易,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就能记住有关穴位的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之一。

笔者在多年的《针灸学》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6种腧穴记忆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现介绍如下。

1歌诀吟诵法

即指导学生把需要掌握的腧穴,按照经脉分类,将各穴的位置分寸编成歌诀反复吟诵,这对于腧穴归经定位的记忆,很有帮助。古时就有经穴分寸歌,把每一个穴位都编入其中,有利于了解全部经穴的位置。但由于不能突出重点,实用性不强。且有些歌诀语句冗长,甚至拗口,不易理解。所以,能够熟练背诵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需要了解掌握的重点腧穴,按照自己的口语习惯,分别归经编成分寸歌诀,使之押韵上口,易诵易记,是一种较为有效实用的记忆方法。此外,对于各类特定穴,也可以通过歌诀吟诵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如果要记住各经络穴,就把所有络穴的名称串联成歌诀形式反复吟诵,以增强记忆。

2部位联想法

即将腧穴的位置进行纵横联系,相互比较,寻找其中的规律及特点,用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通过腹部的经脉有任脉、肾经、胃经、脾经等,它们距离前正中线(任脉)分别为0.5寸、2寸、4寸。由此联想到与神阙穴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穴位有肓俞、天枢、大横(从内向外依次排列),分别归属于肾经、胃经、脾经,位于神阙穴旁开0.5寸、2寸、4寸的位置上。再如,内关穴在腕掌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由此联想到外关穴是在腕背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在内踝正下方取照海,由此联想到在外踝正下方取申脉等等。这种通过部位联想以增强记忆的方法,可以同时记住多个穴位的位置,避免了逐个死记硬背、且容易混淆的弊端。

3体表点划法

即组织学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反复作划经点穴练习以增强记忆的方法。划经点穴时,开始可由老师作示范点穴,学生同时在自身模拟点划;继而可由学生互相在对方体表点穴,老师指导纠正;最后再由学生对定不准的穴位提出疑问,老师给予帮助解答。这种通过实际点穴来增强记忆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印象深刻,不仅掌握了腧穴的定位,而且培养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4穴义分析法

即通过对穴名的释义,来增强对腧穴位置、功效的记忆。腧穴名称是古人以其部位及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多种事物及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制定的。如在乳下取乳根,在人中沟取水沟等,这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特点而命名的穴位。再如带有"风"字的穴位(风池、风门、风府等),多具有祛风的作用;带有"水"字的穴位(水沟、水分、水道等),多具有利水的作用;肺俞、肝俞、肾俞分别可以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等,这是根据腧穴的作用特点而命名的穴位。可见,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有助于掌握腧穴的部位及治疗作用。

5故事引入法

将古今趣事引入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引人入胜,而且能增强记忆效果。如对百会、三阴交穴的讲解,通常结合"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通玄指要赋》)的历史故事,并引用现代临床研究资料,给予绘声绘色生动具体的描述,以说明百会醒脑开窍治晕厥,三阴交行气活血治滞产的功能作用。再如,对肩穴的讲解,可以引用唐朝"鲁州刺史库狄,风痹,不能挽弓,甄权针肩,针进即可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典型病例,以说明此穴是治疗肩关节疼痛的要穴。将古今趣事或临床案例引入教学的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对腧穴的功能作用牢记不忘。

6综合归纳法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2

一、广泛阅读,摄取精华,辅导摘抄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强调要在读中有所感悟,在理解中重视语言积累。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扩大阅读量,除学习课内范文,还让学生阅读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及一些典范文章,这样引导学生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汲取知识的精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哲理性强的或感悟颇深的科学小知识、名人名言等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经过这样的积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了认知水平,这也是积累写作的好办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重视倾吐他们的积累。”

二、指导背诵,勤动口

教材中的许多名篇佳作,语言规范,生动优美,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另外,我还大量搜集美文及诗词,主要采用熟读成诵法。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背诵,是那些好的语言信息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经过消化理解,转变为自己的语言。

同时,朗读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读得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办法,有人对背诵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应该淘汰,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管是自由读,还是指名读,不管是齐读还是分角色朗读,都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去背颂。中学生记忆力很好,在学习语文时,发挥这点优势多背一点,有很大好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写读书笔记,实现多读多写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提高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教给学生读书笔记的写法,并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经过持久的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提高。

多读多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多看和练习这就是写作的诀窍。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唯有这样阅读才能从中吸取营养,同时对作者思路的展开、情感的表达,才会领悟在心。

四、留心观察,思考出素材的积累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3

一、古诗文的理解和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功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文的学习,说得简单些就是知识的积累,如果这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语文功底深厚,白话文的阅读理解和作文都没有问题,那么在进入初中以后,理解起古诗文来就会简单得多。古诗文,说白了就是白话文的缩减版和精华版,它所表达的也是所见所见所闻和人情世故。比如在《出师表》中的第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这一句中,如果是文学功底深厚的同学,他就可以逐词分析,然后得出自己初步的理解:刘备创立帝业还不到一半就半途驾崩了,现在天下分为三个部分,而益州这个地方情况不大好,这可真是到了决定危急存亡的时候了。这样一来,功底深厚的学生就可以在预习的时候把课文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所以,语文的字词和阅读的功底是关键的,这就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知识不是跳跃的,而是衔接过渡的。

二、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一边阅读古诗文一边想象作者当时的意境

记得给学生讲到《核舟记》这篇课文时,有个平时成绩平平的学生却在速记课文时表现突出,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个时间段内,连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没有记熟文章呢,他却背得比较流利。我请教其诀窍,他笑嘻嘻地递给我一张纸。我不由得怒从心生,以为这个学生在背诵时投机取巧了。可是当我看到这纸上的内容时,疑虑打消了:纸上画出了一个半块的核桃壳,里面的人物都被画成了简笔画,并且按照文章中描述的情景做了标记。这个学生就是靠自己的想象把文章表现成自己熟知的东西,理解背诵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了。

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会让古诗文的理解变得轻松一些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构建趣味盎然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英语教育来说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成为每个英语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以绕口令、唱歌、吟诗等切入进行课前引趣

精心挑选符合教材内容的经典绕口令、世界儿童名歌、有意义的诗歌,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边听边学习它们,来营造英语学习气氛,为课堂教学热身,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例如,为了练习和区别音素[ai]、[i],让学生先听绕口令:“iliketositandthinkandfish,andthinkandfishandsit.andthinkandsitandfishandwishthefishwouldbiteabit!”然后边听边练习,最后让学生轮流练习绕口令,直到熟练。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英语的乐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发音能力。

又如,教完七年级上册Unit1《mynameisGina.》中的数字onetoten之后,教学生唱数词歌曲《tenGreenBottles》,学生很感兴奋。经过几天课前的学唱,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十个数词,而且唱得很热情、很有趣。

再如,在教九年级Unit15《wearetryingtosavethemanatees!》让学生在课前自创或搜集诗歌,然后朗诵诗歌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如诗歌:

natureiscrying.

peoplechoppeddownthetrees.

peoplebrokethemountains.

peoplekilledtheanimals.

peoplepollutedtherivers.

natureiscrying.

Sheneedsourhands.

pleaseprotectthenature.

itisourresponsibility!

通过诗歌的朗诵,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

二、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为举措实现课中激趣

1.运用Dailytalk。Dailytalk是英语教师喜欢的一道课前“开胃菜”,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的平台,又能提高英语口语、听力等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就要培养他们进行Dailytalk。Dailytalk的内容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9《Howareyourweekends?》时,要求他们谈论有关周末的活动。Dailytalk既能使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又能为教师课堂导入做好铺垫。因此,Dailytalk就像一座桥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开展英语游戏。游戏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平时英语课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如:在《Let’splaysoccer》这一单元时,学生学习各种球类的表达后,可以让他们边打球边操练刚学的语言;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3《whydoyoulikekoalas?》让学生在方框中填入九种动物的单词,然后教师说出三个动物单词,如果学生把这三个动物单词填在同一条线上,那么这位学生就是获胜者。这就是英语教学中的Bingo游戏。

3.利用脍炙可口的顺口溜、口诀、歌谣。英语语法学习很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英语语法学习的顺口溜、诀窍歌。如在教be动词单复数时就用顺口溜:“我用‘am’,你用‘are’,‘is’跟着‘他’、‘她’、‘它’,is单数,are复数。”又如:句型转换题句子中有be动词或情态助动词,改成一般疑问句的顺口溜是“一调、二改、三问号”;区别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口诀是“名尾s,形原形,形跟名,名不跟”;主动语态改被动语态的口诀是“三变,一不变”。以上这些顺口溜、口诀、歌谣使得繁琐的语法知识成为apieceofcake。

4.进行形象逼真的角色扮演。进行角色扮演,来训练学生灵活地进行英语交际,让他们活学活用。教师要创造情境,使学生的角色扮演更真实。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8《i’dlikesomenoodles》的对话时,先布置好饭馆的环境,然后让学生装扮成服务员和顾客,进行点菜的会话实践。

5.采用热情洋溢的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多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个正确发音、每一个响亮回答、每一次精彩表演等等,都给以“welldone!”“Goodjob!”“wonderful!”等评价。尤其是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把简单的问题给他们回答,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激励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达到课后增趣

1.布置“特色作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特色作业”。如学完了八年级上册Unit5《Canyoucometomyparty》中的“aninvitationtoabirthdayparty”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按其所好,喜欢画画的可用画笔设计一张邀请卡;喜欢歌舞的可以为歌曲《HappyBirthdaytoyou!》配上自编的舞蹈;喜欢演讲的可以收集中国中学生和外国中学生过生日方式的有关资料,并加以比较,然后演讲介绍相关的内容。每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作业,这样作业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了自由发挥、自我创造的机会,所以他们会完成得轻松、愉快,作业的质量也会提高,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2.设计英文小报。学完七年级英语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编辑英语小报。每个月学生出一期英语小报,每期的主题与最近所学的课本内容相关。然后进行全班评选,选出最佳才艺奖、创造新颖奖等。最后,让学生把这些获奖的小报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教室里增添了一道英语学习的靓丽风景线,为学生相互学习和鉴赏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建立英语阅览室。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了增强其阅读能力,教师除了选印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让学生课后自由阅读,还可建立学生英语阅览室,室内摆放各种英语简易版本的世界名著、杂志、报纸,每天下午定时对学生开放。开放期间可以常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阅读自己喜爱的书。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适当摘抄一些优美的英语句子进行背诵。进过一年的阅读,学生们渐渐地喜欢上了英语,而且兴趣程度不断加深。学生的英语知识面不断扩大、拓宽,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其他技能。

总之,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应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因为教学内容的吸引而兴奋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更具有实效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符合时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於雪梅《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2)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5

教育心理学者们在研究“痕迹理论”过程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而其中的瞬间记忆是占主要作用的。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教完单词、词组、句型以及某些语法规则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记忆,然后进行测试。检测的内容全部是课堂原始材料。测试结果是有的学生在80分以上,而有的则低于50分。这当然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效果,但更说明学生瞬间记忆的差异。不少学生为了快速记忆,自己努力寻找记忆的诀窍,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而80分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就不那么吃力,效果却十分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课堂上的瞬间记忆。

那么,如何进行课堂瞬间记忆呢?

一、要有明确目标

课堂瞬间记忆有如干事情一样,目标要明确,记忆才能落到实处。例如,在口语训练课上,给出情景设定以及要求后,让学生分成几人一组进行全英语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大讨论,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材料,规定学生在几分钟内背诵、记忆。学生为了快速记忆,读、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强烈的欲望会带来有效的记忆效果,同时瞬间记忆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要有适当检测

瞬间记忆由于时间短,内容相对集中,往往效果极佳。英语中的单词、词组、短语、习惯用语、谚语、句型、段落以及语法规则等,都可以进行瞬间记忆训练。学一点,让学生记住一点,这种成功感往往能给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瞬间记忆的能力,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瞬间记忆效果,给予适当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检测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个别、集体、分组、全班、书面、口头的等等。

三、要分层要求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6

摘要在藏族群众生产生活中“念嘛呢”、“磕长头”、“转经筒”、“转经”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佛教行为。从体育健身的角度科学分析,“念嘛呢”、“磕长头”、“转经筒”、“转经”具有体育的特点,具有健身养生的功能。正确引导藏族群众的部分宗教行为,既不违背其宗教教义,又能达到强身健体作用,何不善哉!

关键词藏族宗教行为健身

藏族是一种具有悠久文化和灿烂历史的民族,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千百年来佛教一直影响着藏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无论是历史的变迁,还是社会的更替;无论是落后黑暗的从前,还是繁荣和谐的现在,都始终如一。由此可以洞悉佛教对藏族人民的生活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此就从体育的视角对部分具有健身作用的藏族民间宗教行为作简单地阐述,旨在使我同胞对自身的宗教行为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藏民族是一个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其生产生活都弥漫着宗教的气息。在藏族群众主要的宗教行为有“念嘛呢”、“磕长头”、“转经筒”、“转经”等。

一、磕长头

磕长头是藏族佛教中大礼拜的俗称,是一种表示修炼者的虔诚和虚心,防止自我傲慢的功法。大礼拜法被认为是一种克己、苦身、柔体的法门,是藏传佛教礼仪中普及的一种礼拜,也是藏密功法中的一种动功。藏传佛教对磕头这一礼拜非常重视,把其纳入自己的修持范围,作为自身的一种重要修持功法。它以礼拜的形式,反复地做五体投地的全身运动,所以,大礼拜法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1]。磕长头在藏族群众中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行进长头,行进长头的具体方法是,成站立姿势,首先双臂上举,在头顶两手合掌,第二步双臂下移,保持合掌姿势,合掌指尖轻触额头;第三步合掌下移至胸部,并轻触胸口;第四步拆掌,体前屈,双臂顺着双腿下移,同时屈膝至手掌触地,双掌间距与肩同宽;第五步当双掌触地瞬间双掌向前推出,身体完全打开全身接触地面,双臂前伸,成俯卧姿势;第六步保持俯卧姿势,双手在头顶击掌一次;第七步在保持俯卧姿势,用一只手在头前方指尖能触到的地点划一横线或者做一标记;第八步起身,站立到所做的标记前,准备开始磕下一个。这种方法是以距离来累计功德的,一般是以佛教的圣地为目的地,比如从自己家门口到某某寺庙、某某圣地;短者数公里,长者数百上千公里。笔者身边的几位长者就从自己家门,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磕长头磕到了拉萨布达拉宫门前;我家乡到拉萨距离是两千多公里。其难度不低于徒步环游地球,有如此坚定的毅力和强大的体力,不得不为之震撼!

第二种是原地长头,通常是在经堂里进行,是一种修持功德的一种方法。其动作方法和行进长头一样,不同的是,原地长头始终在一个地点上反复的做练习,磕头时不需要做标记;所要做的是要记住磕头的数量。与行进长头相比较其优点是不受场地和气候的影响。

第三种是磕头,是面对佛像、圣物的叩拜方法,一般表达虔诚和崇敬。其方法和汉地群众所做的一样;双脚并立,双臂上举,双手合掌至头顶;然后合掌下移,掌触额头,再下移至胸部,掌触胸口,然后拆掌,屈膝跪地,身体前屈,双掌撑地,额头碰触地面,然后起立开始磕下一个。

磕长头是一种全身运动的练习方法,可看为一项健身操。其能使人体的上下肢肌肉关节都得到活动和锻炼,反复地进行这样的练习,可以给肌肉较小负荷的刺激,使肌肉的形态、和功能发生良性改变,肌肉力量增加。长时间的磕头,如很多藏族老人一次做好几百个,属于小负荷、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的一种耐力性练习。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有很好的作用,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另外,长时间的磕头,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巨大考验和锻炼,有利于人们克服苦难和战胜苦难,调节人的心理都有巨大的作用。

二、念经

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宗教行为,就要算是诵念佛经;诵经属于藏密“三密修持”的“语密”,“语”就是指咒语或者真言,语密修炼在藏族佛教密宗中有其具体的修炼方法,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是较难理解的,诵念就仅仅就是为了累计功德;其中藏族群众最常诵念的咒语是“六字真言”,藏族群众称为“嘛呢”。六字真言,源于梵文,由六个藏文字母组成,,汉语读音为(唵、嘛、呢、叭、咪、吽)。

嘛呢的念法,分阳念法和阴念法,阳念法,即念经时出声;阴念法就是默念。从健身的角度这里就阳念法进行简述。

“唵”(ong)其声发自气海穴,沿任脉上升至喉部,张口微聚,出鼻腔,有嗡嗡之声,声音上升到头部,在口内回旋,充于七窍。

“嘛”(ma)是开口喉音,起音时,双唇先合后开,声震喉部,天突发麻,波及双臂,以致两掌心都发麻。

“呢”(ni)是舌尖音,发音时两臂环抱于胸部,声震于胸,反射手心,两劳宫穴发麻。

“叭”(ban)是唇音。发音时,先闭口,后开口,两手心对腹部,内气自前丹田入,后丹田出,命门及脊柱均有温暖之感。

“咪”(mi)发音时口微开,舌下音、声向下内气沿带脉转动,小腹有震动感。

“吽(hong)敕(shi)”是两声连接,“吽”引气上行抵达喉部急转向下发“敕”声,为卷舌音,口微开,声沿两腿下行脚掌心,直扺涌泉[1]。

我国古代“六字诀”(嘘、呵、呼、四、吹、嘻),是中医养生益寿之法宝,诵读佛教“六字真言”其功效与“六字诀”相当。日本医学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诵读犹如做健身操。由此可以肯定反复诵读佛教“六字真言”,通过呼吸及音符震荡,能使大脑皮层兴奋于抑制过程达到平衡状态,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活跃,胰腺胆碱和其他激素分泌增加,增强记忆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是中老年人锻炼身心的好方法。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荣幸。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实干加巧干,再创新佳绩。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我国当代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为了让学生非常牢固的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我采用了一些方法。

一、复述历史事件。

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一定要过硬,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加以运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第一轮复习中,做到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在扎实中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度,并紧跟难度不大的目标达成检测题,做到堂堂清。对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重点反复、变相的训练,所以我要求学生能熟练复述历史上的每一事件,复述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名称、影响五要素,但不能超过十句话,并要脱离课本。学生刚开始复述课文,往往不能顺利进行:或者抓不住要点,或者东一句,西一句,意思不全面,不连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复述的要领,先给他们背诵的机会,引导学生讨论哪些重点一定要讲出来,哪一些应该删除,按怎样的顺序讲,并做些必要的示范。复述事件,把学生的听、读、思、记都带动起来了。让他们在听课和读书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产生有意识记忆的自觉性,能口脑并用,扎扎实实地学。训练几节课之后,学生领会了要领,不仅能很快记住课文中主要的历史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从课文中直接吸取精髓,从而避免了泛泛而读,乱背乱记,内容多,负担又重的现象。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当堂学习的历史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充分利用晨读

我们学校的晨读是政史合一的,周二、周四各20分钟,在晨读期间,明确学生的背诵内容,一般只布置两个答题。并规定好组长要检查表现不太用功的组员的背诵,并在晨读结束后把检查结果汇报给课代表,检查结果优秀的话,课代表不用找我,如果有没复习好的同学,必须在第一时间找我重新背诵,我也会抽查四个班级的某一个同

学,并在黑板上公布姓名,这样日积月累,就会把全部学生检查一遍,受检查的学生对晨读的内容掌握的非常熟练,我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三、归类专项复习

1、在复习中,等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熟知的程度之后,再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归纳整理,构建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组成体系:中国封建制度发展过程、文化发展史、侵华史、探索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三次科技、经济政治格局全球化过程。对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发展过程,这一体系,跨度大,知识点零散的特点,又细分为两大历史人物——时代、邓小平时代,以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活动、思想为核心进行归纳。对每个历史专题,都有起主导作用的、体现历史进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例如封建制度发展中丞相的立废,文化发展中的世界之最,等等,从而抓住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应对各类题目。

2、加强同类知识归纳与比较

在历史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点的归纳与比较,如世界历史中三次科技的归纳与比较;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比较等。

3以地点、国别为核心进行归纳。以地点为核心,如归纳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在上海、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以国别为核心,如归纳美国、日本等中考必考的国家的发展过程。

4、对历史人物的归类,孙中山、、邓小平、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并让学生总结这些任务的异同点。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复习,都要注意加强课后练习,考试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有目的的选择一定的配套练习来巩固知识点的识记。

5、关注历史的时代性,注意与时政、热点的结合

2008、2009年历史中考中,热点问题没有回避。在复习中注重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的考查,如和祖国统一、历史周年纪念、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等。在复习中及时穿插。

四、及时心理辅导

随着中考临近,天气炎热,还有择校等情况,学生的情绪波动大,心情浮躁,如何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在考试中略胜一筹呢,一方面加强练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熟背不如会写,会写不如巧做,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题都要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认真审题。一个字或是一个词的阅读,把握题干中的各个限定条件,

明确题目的考查点,准确判断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和要考查什么。

1、假设填空法

认真审题后,如果心中有了绝对把握的答案,拿答案与选项对号入座,对上的,百分百的正确,对不上的,重新审题。调整思路做题。

2、否定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目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要注意认真审题,牢记题目的要求。

3、变相多选题,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排列事件的顺序。采用头尾结合法,首先找出开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4、材料解析题解题,做这类题目关键是找题眼,找到与历史知识结合最紧密的几个词或者一句话,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5注重书写做到合理安排答题卷面空间,字体工整,尽量不涂改,并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答案简洁。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8

1俯下身子。平等对话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转变观念更新自己,而是一言堂的自我表演忘乎所以,又何谈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平等对话呢?

1.1语文教师应放下架子,和学生“心连心”。亲其师而信其道,加强师生问的平等对话,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能让我们的师道真正潇洒地尊严一回。在语文的背诵教学中,班上学生常有畏难情绪,背诵的任务有时不能按规定完成,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我先是自己背诵,从中感受背诵文字的脉络并提取背诵过程中的诀窍,接着背诵给全班同学听,让他们看看,老师都能按时完成任务,学生怎么就不能“更上一层楼”呢?至于实在无法按规定完成的个别学生,我就让小组组长降低难度使他们闯关成功。

1.2放飞课堂,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在教《荷叶·母亲》一文时,我让每组学生自己提问题,这时第四小组的后进生小杰同学站起来,他说道:“老师,为什么不把荷叶比作父亲呢?”此言刚落,引得全班一阵发笑。这时的我,却镇定地先是给小杰同学一个肯定,说:“小杰同学肯动脑筋,不错,希望下次更勇敢一些。”接着就对全班同学说道:“小杰同学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值得探讨,现在就请每组组长组织本组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在文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时班上其他学生脑筋来了个急转弯,他们不再笑小杰的“愚”,而是欣赏起他的“智”了。有同学从文中的“勇敢慈怜”的语句上解释,也有同学从文章的结尾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加以分析,我则引导学生从“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这些句子上面去找到荷叶与母亲之间的相似点,让学生既明白了比喻的用法,又对冰心的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体会。不可否认,小杰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我课前没有准备到的,可正是这一问题,让我当堂的语文课有了新的发现,新的知识生成。

1.3放眼多元解读,让语文课堂与众不同。身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自由课堂,“怪哉”课堂,让课堂成为有故事的“百草园”,而不是“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的“三味书屋”。当然,放眼多元解读,绝不是提倡天马行空的纵读,而是要力主以文本解读为根本,对文本进行科学的解读,与文本展开科学的对话。

2以文为本。科学对话

教师、学生、文本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这三者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基本形式,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等等。而如何使这些对话有效,“科学”二字实为必需。因为,只有科学对话,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科学’二字太抽象了,有没有哪些规范呀?”结合个人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我把科学对话归纳为下面三个方面。

2.1主题式对话。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思维而任由学生的思想游离,也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说着说着就扯远了,偏离了主题,这样的教学对话不仅不科学,而且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序低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应该是主题式的对话,对话的双方不是在两条平行线上滑行,而是围绕一个主题互相碰撞、不断深入、共同成长。

2.2多向式对话。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早已有预定的答案,却要以对话的形式来与学生进行“对话”,这真是“明知有答案,偏要戏学生”呀。

2.3系统式对话。要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对话,除了主题式对话、多向式对话之外,系统式对话更为必要。我把这种系统式对话简要归纳为三个系统:规划系统、实施系统、反思系统。先说规划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语文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按学生的初读理解来组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应适时适量地拓展和文本有关的资源,以利于深入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规划之后,就进入实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语文教师要选择富有内涵的对话话题,可能是一对矛盾、也可能是一种现象,一个问题;可能是教师预设的,也有可能是学生课堂上提出的,与学生展开对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要认真思考:实施过程中对话的“低效”在哪里?是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是教学设计不切实?还是对教材钻研不透,无法满足学生的质疑?对话“高效”的地方在哪里?是运用了新的教学手段,是找到了文本的要害解析?是愤而启之、悱而发之?还是尊重丰富多彩的对话结果,师生之间建立了情感空间站等等。总之,针对问题,及时反思,变教训为经验,化经验为理论,使得下次上课时,有法可依,变低为高。

3人文统一。精神对话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9

“我喜欢你们/――一双机灵的眼睛/粉红的耳朵/虽然爱做坏事/可我还是喜欢你们/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一定要你们洗脸、洗手、洗澡、刷牙/还要教你们自己劳动/做事不要偷偷摸摸/我还要给你们介绍个朋友/――它的名字叫猫。”这首诗是阎妮7岁时写的《致老鼠》,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她11岁出版诗集,成年后赴法国生活,现在已40岁,还有小说问世。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这首《种太阳》被谱曲后流传很广,这是李冰雪10岁时写的诗。她后来考上一所中专,今年38岁,在媒体上已经销声匿迹。

“冷风就这样走俏了/就这样被空调电扇垄断了/就这样又十分怀念你轻摇的蒲扇/又十分怀念那些冰雪的微笑。”“知了就这样闹起来了/风就这样冻起来了/附和你的风热了/反对你的风没了/你就这样/我就这样/你就这样出人预料地来了。”这首《夏天到了,春天还没来》是荆门少年王芗远12岁时写的,在南方报业举办的“小学生诗歌节”上得了一等奖。他今年15岁,被武汉华师一附中录取,并出版了一本诗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孩童都会吟诵的诗歌,是唐朝诗人骆宾王7岁时写的。他后来从政,反对武则天失败后,不知所踪。

还有更多的例子,这些人在成年后各走各路,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在儿童时代,都曾经是“诗人”。都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这句话也许是对的。

事实上,只要布置孩子“写诗”,他们没有不叫苦、不叫难的。但凡写出来,没有不叫好,不叫绝的。换句话说,写之前,都认为“这不可能”;写之后,也认为“这不可能”。只不过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前者是疑虑,后者是赞叹。再说得通俗一点吧,孩子写不出作文,那就让他写诗吧,他兴许能写得又快又好。

孩子写诗“一写就好”的诀窍,就是在起步时,给他们提供相对多(100首最好,二三十首也行)、短小、精妙而正宗的“童诗”。这些诗的作者,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事实上,一本“儿童诗精选集”,就可以做到了。

怎么教孩子写诗呢?我觉得不用刻意去教。只需要讨论一下所提供的诗歌中,写得好的是哪几首,写得差的是哪几首,看不懂的是哪几首,太直白的是哪几首……就行了。欣赏诗歌是见仁见智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自己偏爱日本作家金子美玲,这位26岁就去世的女诗人留下了512首童诗,在日本,她的诗也被小学课本收录。她的作品尚未在中国出版的时候(现在已经出版有《向着明亮那方》《金子美玲全集》等),我手抄了她的许多诗歌,集中在一个漂亮的笔记本上,配上小插画,那就是诗歌呈现出的好模样吧。我把这些诗推荐给小学生看过,他们认为“写得真好”,但也有少部分诗孩子表示看不懂,因为其中有日本文化的背景。

相对于儿童写诗,我更鼓励儿童多读些优秀的童诗。正如王小波所说:“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即使不做诗人,也一定不会拒绝拥有诗意的世界,那其实是富足的世界。

生物化学背诵诀窍篇10

【关键词】:语法、单词、感悟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个难点,在课堂上大家会发现老师讲的激情四溢,孩子们却似懂非懂的样子,到最后还是说错不少,做错不少。因此,教师过多的讲解往往收效甚微,对此,我认为语法的教学只有渗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不断的运用,再加以归类总结,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在学习语法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记忆单词。做法如下:

一.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法学习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们对语法感兴趣,首先我们要高容量地准备好每一节课,跟本课有关的话题,词汇,句型几日常用语都要有选择地复习运用,在孩子已有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新的知识点。只有教师的语言丰富了,才能启发调动起孩子说的欲望和参与的积极性。设想一下老师的课堂用语总是干巴巴的那几句,不仅孩子听起来没劲,恐怕自己也会觉得越教心里越发慌。因此,教师的语言丰富了,说得多了,说的流畅了,说的准确了,说的精彩了,才会对孩子起到表率与示范的作用。

二.通过语法识记单词。

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语法不仅在句子中起到骨干作用,也可以帮学生有效的记忆单词,从而扩大学生的单词量。在众多的语法中我以下列语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1.名词复数:在教学中我会把名词复数的变化口诀教给学生:

单数变为复数式,一般词尾加-s;下列句词词尾后,要加-s先加-e:发音[f]、[t]、[s]和[z],或是某些辅音加-o时。

有些名词变复数,词尾变化要注意。y前字母是辅音,一律变y为-ies.遇到f和fe,有时需要变-ves.少数名词不规则,特殊情况要强记。

说明:

1).名词变复数形式,一般在词尾加-s.

eg:bag-bagsbanana-bananasbird-birdspen-pens,....

2).词尾发音为[f,ts,z]的名词(即以字母sh,ch,s,x结尾者)在变复数时,要在词尾加-es,eg:watch-watches,box-boxes,bus-buses,etc)

3).若词尾字母o的前面是辅音字母,变为复数时,有些加-es,eg:hero-heroes,negro-negroes,patato-patatoes,tomato-tomatoes.这四个词可组成一句话来记忆:Heroesandnegroeseatpotatoesandtomatoes(英雄和黑人吃马铃薯和西红柿。简为二人吃二菜。)

但有些以o结尾的名词则加-s,eg:photo–photoes,piano–pianos等。

4).若词尾字母y前加的是辅音字母时,变为复数,首先把y变为i,再加-es,eg:family–families,city-cities,baby–babies等,但若词尾y前为元音字母时,则可直接加-s,eg:day-days,boy-boys等。

5).以f和fe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首先将f和fe变为v,再加-es,我们也可用一句话来记,“狼(wolf)和小偷(thief)的妻子(wife)用小刀(knife)威胁书架(shelf)上的半片(half)叶子(leaf)的生命(life)。另外记住一些常见特殊词,eg:roof—roofs.

6).有些名词的复数变化是不规则的,eg:man-men,woman-women,child-children,Chinese-Chinese,sheep-sheep等,平时多留心,稍微加以归纳,是不难发现其的特征的。

2.基数词变序数词: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上-th构成,但应记住一些特殊变化,口诀如下:基变序,有规律,词尾要加-th;第一、二、三,个别记,词尾各是t,d,d;八减t,九去e,-ve要用f替;-ty变y为i,th前面有个e.要是遇到几十几,前变基来后变序。

3、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构成口诀:一者比较用原级。比较级限二者比。三者三者往上比,最高级的用法起。

结尾直加-er,-est属一般,详细构成方法逐一来侃谈。

一辅音结尾重读闭音节看,辅音双写-er,-est是习惯。

辅音加y(ly)除外有型感,按照去y,-er,-iest方法办。

上述皆属单音部分双音段,下面把多音节规律来看看。

词前加more,most此规律唤。规则变化到此已全都谈完。

有些不规则变化请你记全。“双好”better,best记的宽。

“坏病”worse,worst莫记乱。“双多”more,most不用管

“老、远”两种形式别记篡,“有点”less,least记清盼。

(一).要及时总结,及时巩固。

1.当进行完大量的语言操练与运用之后,教师适时地对语言现

象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我们再通过一些练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与巩固。这样的处理过程不仅使孩子的口语交际得到了锻炼,而且使得书写更加准确,可谓相得益彰。

2.要高效地处理习题,及习题的精讲精练。不是所有的题目

都一定要讲,要做,这是时间和精力都是不允许的;另外,要打破以老师讲为主的格局,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互相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加以辅导。

(二).由语法扩大单词的记忆。

近日读书时,偶得一记忆方法“口诀”,可看做上述复习方法的总结,现摘录于下:

(1)记单词,要“五到”,眼嘴手脑齐开炮;读写背默各几遍,印象清晰记得牢。(“五到”记忆法)

(2)记过单词莫靠边,几天之后再看看;似忘非忘又温习,反反复复印心间。(循环记忆法)

(3)单词多了别心烦,分片分组来攻占;五个一组先吃掉,几组连成一大片。(分组记忆法)

(4)结合词组句子记,有情有景有意义;重点段落须背诵,理解深刻有乐趣。(理解记忆法)

(5)要想单词不写错,语音一关还得过;读音规律掌握好,拼写自然少差错。(语音记忆法)

(6)分类归纳便于记,同类词汇放一起;bike,plane和jeep,归到交通工具里。(归纳记忆法)

(7)同义近义反义词,辨析对比来记忆,比较对照才开窍,印象深刻记得牢。(对比记忆法)

(8)单词长了容易忘,卡片纸条来帮忙;mathematics不好记,纸条贴到《数学》上。(卡片记忆法)

(9)构词法,要学习,前缀后缀有规律;转换常把词类变,合成本是二合一。(构词记忆法)

(10)课外读物有情趣,单词复现便于记;只要坚持常阅读,一举几得大有益。(阅读记忆法)

记单词就像认识人,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见面,可能只记得个脸,记不住名字。这无妨。第二次见面,记住了名字,但不知其脾性。这也无妨。第三次见面,可能略知其性格,但不知其底细。这还是无妨。以后见面多了,就可能逐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甚至交上朋友。如果第一次见面,就要对方自报家门,性格,以及全部底细;一来是勉强了对方,二来也记不住。所以,增加见面交往的机会是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