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9:32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1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传承;高校文化建设;昆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97-02

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2001年联合国评鉴首批“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将其列入其中,这同时也意味着,像许多传统文化一样,昆曲也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如何更好地保护这种古老的传统戏剧形式,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令我们思考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介,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昆曲施展魅力的场所由最初的舞台,走向广播、影视。由于昆曲在文学和艺术上的特殊性,需要读者(观众)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艺术积累才能理解其内容、欣赏其表演艺术。而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群体,使得高校成为昆曲生存的沃土。因此,倘若能够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将高校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无疑是一条可行性路径。

一、古莲种子的新土壤:互联网时代的昆曲传播

莲花种子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植物种子,千年前的古莲种子经过培育,依然能发出新芽,绽放出绮丽的花朵。倘若我们将以昆曲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比喻为沉睡千年的古莲种子,那么互联网便是能使它们焕发出全新生机的土壤。

网络媒介具有跨时空传播、即时性强的特点,其强大的多媒体功能更是兼具了纸媒的文字表达和电视、广播的视听功能。常见的网络传播形态有门户网站、论坛、搜索引擎、博客(微博)、播客、即时通信工具等,以此呈现的昆曲文本形态也十分多样。例如,中国戏曲学院“雅音新赏乐团”在推广昆曲艺术时,充分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的平台,推出微博“雅音新赏昆曲在线”及微信公众账号“雅音新赏”,通过这些平台最新演出资讯、昆曲常识,及演员个人动态,既及时有效地传达信息,又能够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让青年观众从视觉之美进入到昆曲的绮丽天地。

此外,网络媒介还具有鲜明的交互性和信息小众化的特点,与受众间的互动加强,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介与昆曲专家、演员进行互动。如“昆曲义工”白先勇的个人微博,内容涉及昆曲演出信息、幕后花絮、昆曲v座、昆曲研究文章等与昆曲相关的方方面面。而微博同时也为昆曲观众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平台,撰写自己对昆曲的认识,成为其他媒介有效的补充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兼有信息接收者和传递者的双重身份,体验感增强,并能自觉推进昆曲更为广泛地传播。

二、珠联璧合:昆曲与高校文化建设

昆曲进入高校,在传播昆曲的同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与我国现代大学创立同步的。早在我国第一所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创立之初,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就聘任昆曲学家吴梅担任词曲教授。20世纪40-50年代,俞平伯在清华大学组建“清华谷音社”,赵景深在上海组织“上海昆曲研习社”,其成员大多是高校师生。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又有了普及昆曲的学术、实践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白先勇的“北大昆曲传承计划”,以及青春版《牡丹亭》的各地公演。

2009年秋,在白先勇的倡导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启动“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该计划“将在北京大学开设昆曲公选课,举办包括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在内的昆曲文化周,推动数字昆曲工程等,力求保护昆曲文化、培育昆曲传承新生血液、用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昆曲文化的复兴。”这项计划一经展开,立即引发不小的影响。而这一传承计划之于我们的意义并非只是对昆曲的传承,它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尝试,无疑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北大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本身有着深厚的人文传统。以昆曲教育为例,自蔡元培将昆曲教育引入北大后,北大一直有昆曲传统,以吴梅、俞平伯、吴小如为代表的几代师生不遗余力地研究、创作、推广昆曲艺术,让昆曲之美在北大校园内不间断地一直传承下去。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白先勇为何选择将他的“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率先在北大校园进行推广了。北大的昆曲传统为“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提供了最佳平台,而在这项传统艺术中,北大的校园文化亦在无形中得以丰富、深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其实有着相辅相承的互动性,我们甚至可以说,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就应当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无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还是进行高校文化建设,都需要长期坚持下去。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管理水平的集中展示,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持久的、集各方力量共同完成的事业。建设校园文化不能存功利主义之心,须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三、“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传统与“今天”对话

正如昆曲经典《牡丹亭》里的唱词那样:“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在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的过程中,我们唯有真正进入传统艺术的“园林”之中,让传统与“今天”对话,使传统文化能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一方面,“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便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样本。

(一)让多元主体为高校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推动高校文化建设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同时更离不开高校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得以成功,与高校、市场、社会之间的合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前,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依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的描述,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其表现并非仅是毛入学率数量指标的变化,数字表象背后所呈现的,则是高等教育若干方面质的变化。在诸种质的变化之中,无法忽视的便是高校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正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至普及阶段,高校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同市场、社会的互动协作,适当地借助来自于校外的力量,不失为一种为高校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的良好方式。

市场可以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在“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其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分别得到了来自可口可乐公司、美国FCCH基金会的资金赞助。在“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中,经费的投入是各项活动如演出、展览、讲座等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的文化建设,其经费多来自财政拨款,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商业资本同文化之间不断交织缠绕并形成复杂丰富的耦合机制。文化事业同文化产业的发展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只要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高校文化建设也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与企业、演出机构、个人等市场力量共同搭建平台,携手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社会对于高校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支持上。“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中所开展的一系列昆曲课程、讲座中,其师资团队囊括了国内昆曲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及昆曲表演艺术家,而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演出则依托苏州昆剧院等演出团体。由此可见,高校文化建设离不开市民和社会的支持,高校应打开校门“拥抱”社会,寻求全社会范围内专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的技术支持。借由此路径,以昆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传播至更广的范围。

(二)利用新的传播平台进行传播

“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设有官方网站、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最新的演出、讲座等活动资讯及详情,会通过这些平台,使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此外,这些平台还会进行一些昆曲相关知识的介绍,虽然这些介绍在学术深度上稍有欠缺,但其富于趣味性,对于昆曲的普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网络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也使得其成为学生与昆曲专家、表演艺术家互动的平台,在互动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能真正参与到昆曲的传承之中。

(三)创新学生参与形式

2010年3月,北大进行了一场校园版《牡丹亭》海选,通过海选,北大昆曲工作坊接纳了80名学员,这其中大部分学员都是不具备戏曲基础的。经过一系列昆曲教育后,进入排练阶段,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姚继j以及青春版《牡丹亭》主演都曾多次到F场指导这些学生的表演,到2011年4月,校园版《牡丹亭》终于在北大进行公演。这种让学生参与到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新形式,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而是具有一种新鲜的吸引力,让学生乐于接近、了解,无形中达到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时代意义与民族传统兼具的校园文化。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以高校文化建设为依托,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今日的努力,可以守住那些不应被时间隔断的文化,让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白先勇北大昆曲传承计划.http:///maywalk/Kunopera/.

[2]江巨荣.汤显祖研究论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吴安新,邓江凌.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治理问题研究――基于“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2,(3):55.

作者简介: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国现代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基础条件,因此,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协同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很多价值较高的民族文化逐渐流失,不仅影响到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建设,而且给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带来不便。因此,基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高校需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协同建设,进而维护高校图书馆的稳定发展。

1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民族语言方面,民族语言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地域性的流失以及年龄段层面的流失。在地域性的流失方面,例如,以往蒙古族人民主要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蒙古族人民都开始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不再用蒙古语进行沟通。在年龄段的层面的流失中,50岁左右及以下的蒙古族民族人民大都通过汉语进行交流,很多蒙古族民族人民都逐渐对本民族的语言感到陌生,致使民族语言文化逐渐流失。在民族服饰方面,民族传统服饰的制作是蒙古族妇女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制作形式、样式的不同,每款服饰所反映出的民族风俗、信仰、历史信息也存在差异,而这些民族传统服饰则较好保留了相应的民族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蒙古族文化与外界文化互相融合,很多蒙古族民族人民开始用各种现代服饰替代传统的民族服饰,致使身着蒙古装的人越来越少,民族服饰文化逐渐流失。所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蒙古族的民族文化逐渐流失,给蒙古民族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快对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促进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与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协同建设,这不仅能保护蒙古族的各种历史文化,而且能促进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发展,所以在实际开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蒙古族人口大都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在总蒙古族人口中占比70.2%。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文化具有多样性、历史性、典型性、丰富性。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1957年内蒙古大学的创建则为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准备了条件。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对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有着关键作用,这也能够促进学校在本学科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相应的蒙古部以及专门阅览室,能够对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维护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学部在收集到各类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后,以种类、外表、载体等元素为依据存在多个地方,包括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阅览室、蒙古文图书阅览室、蒙古学古籍文献展览室、汉文古典阅览室等不同的阅览室。至今蒙古图书阅览室已馆藏12000多种60000多册蒙古文化图书文献,蒙古文学文献信息中心馆藏3万多册不同语种的蒙古学现代文献。蒙古文古籍文献展览室馆藏1500多种蒙古文古籍文献,而且在相应的数字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促进了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注重发挥优势,遵循教学科研与办馆特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与各类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图书馆进行合作,对蒙古学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了完善,确了保蒙古学文献信息馆藏的完整性。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主要对自建设以及整合网络信息的方式进行了应用,建设了多类蒙古学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蒙古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蒙古文图书书目数据库、中国蒙古文学信息整合数据库等。该图书馆收录了12种以蒙古学主要用蒙文出版的期刊杂志,建立了相应的中国蒙文期刊网,为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交流准备了条件。

3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协同建设的方法分析

3.1通过多种方式完善馆藏图书文献结构

内蒙古大学以图书馆蒙古民族特色馆藏文献为基础,加强了对蒙古民族经济、蒙古民族文化等学科的建设,取得了较多成果。蒙学特色馆藏文献作为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关键内容,对蒙古民族各种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蒙古科研教学工作的关键基础,所以图书馆须通过多种方式对蒙古民族馆藏图书文献结构体系进行完善。蒙古学图书文献采集是蒙古学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条件,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主要对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了应用,能够确保采购成本以及采购效率的同时有效处理蒙古学文献的采集问题。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每年都会拿出一定的经费对蒙古学特色图书文献进行采购,较好满足了蒙古学教学科研的需求。

3.2促进馆藏资源的信息化

推动关馆藏资源的信息化是更好储存和传承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通过对网络上蒙古学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评估、筛选以及加工、收集,建立了相应的中国蒙古学信息网,能够较好促进蒙古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整合。该网站具有丰富的信息量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且检索也较为便利。由于世界范围内研究蒙古学的机构较多,所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须实时掌握国内外蒙古学研究机构的动态情况,通过网络丰富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层次性的文化服务,这样才能更好达到蒙古学馆藏建设效果。

4结语

在对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进行协同建设时,高校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针对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调整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方式,通过馆藏资源共享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目的,这样才能更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协同建设。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特色馆藏的建设进行紧密联系,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越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32~35.

[2]陈瑜.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初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0):108~109.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廉政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

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既要充分挖掘、积极提炼当今社会生活中勤政廉政方面的先进典型和文化现象,又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既要解放思想,大胆地借引健康的外来文化,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更要大胆扬弃,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本土的传统文化。从而构建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廉政文化,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本着这一认识,笔者试着就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以扬弃的观念继承批判传统文化这一课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坚持倡扬传统文化中“修德养性”的理念,在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增强“自律”意识

古代中国,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布衣民”,都十分重视个人德行修养。孔子说:“修己以敬”,意思是说,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事情,而且强调:“修己以安百姓。”他认为只有修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使百姓得到安定。“养德”、“修身”、“慎独”、“自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警言,都是提醒自身,告诫他人,特别是为官从政拥权者,更要修身养性,提升道德,在利欲面前“独善其身”。这种道德规范为各阶层人士所推崇,为历代清官雅士所效行,封建士大夫的那种“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以及“吾日三省其身”的自我解剖、自我约束的精神等等,对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依然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传统“自律”美德的播扬,通过廉文荐读等形式,帮助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学习,读书思廉,汲取传统廉政文化精髓,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提高“免疫力”。

二、坚持倡扬传统文化中“官德建设”的思想,在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发挥“表率”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官德建设”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益经验,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伦理基础。在封建皇权社会中,“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大公无私”等等,都是历代评官论绩的标尺,这些思想强调的都是一个道理――表率作用。因此,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要十分注重对党员干部表率意识的灌输和教育,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党纪国法,发挥好表率作用。领导干部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风口浪尖,接触面广,受到新观念的冲击最强,经受的诱惑也多,因此,领导干部思想上必须设有“过滤器”和“防护墙”,分清是非,扬弃取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以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感召和影响身边的人。

三、坚持倡扬传统文化中“崇清扬善”的趋向,在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树立“典型”示范

养廉宜俭,崇廉倡洁,虽然古人崇尚个人修养,重视官德建设,但也并没有完全为统治者所实践,以致出现了《官场现形记》中所述的那些黑幕场景。翻开数千年封建历史,看到的依然是贪官如林,腐败盛行,也不乏明镜高悬,清官辈出,正反两种典型俱有。

在大力加强廉政建设的今天,仍是廉政教育的重要素材,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反腐倡廉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典型导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教育性,诚如是我们建设廉政文化确实需要选择运用传统文化中“清廉典型”开展正面教育,运用“贪官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与此同时要注重挖掘当今社会生活中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让其爱民之情、为民之举、富民之策、律己之行令全社会为之动情,从而形成弘扬正气、尚廉倡廉的社会风尚。要注意用现实生活中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违法违纪者的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在财、色面前坚守气节,一尘不染。

四、坚决摒弃传统文化中“尊卑等级”的观念,在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加强“法制”建设

我们应该看到,尊卑等级观念在传统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这为历代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留下了思想和体制上的桎梏,我们分析当今腐败现象的思想根源时,往往将其一概归咎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其实这些思想在中国君主专制的社会由来已久,正是基于这些思想,才使统治者和官吏们极尽挥霍、奢侈无度之能事,贪赃枉法,卖官鬻爵。这种消极的文化影响,在如今法制社会中仍有不小的市场,现存的腐败现象也明显打上了等级观念等封建社会的烙印,这就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特权专制必然导致腐败。当今社会党员干部中出现的种种特权现象,,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等现象说明宗法观念、等级思想有所抬头。“鉴不能自照,尺不能自度,权不能自称,囿于物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能仅仅单靠“自律”,把希望寄托在领导干部自身的觉悟和良心道德上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我们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灌输这种意识,通过廉政文化建设落实这一思想。加强和健全法律法规,用制度和法律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使其“崇畏”。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已成,无畏则从其欲而及于祸。”党纪国法作为党的利益、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是神圣不可逾越的,不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法纪尊严不可亵渎。有了健全的法制,使党员干部有所畏,就能使其正确对待职务和权力,管住小节,挡住诱惑,规规矩矩,正正派派。

传统文化是廉政文化产生形成的重要历史渊源,也是当今我们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取之不竭的珍贵资源。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扬弃的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廉政文化必然会枝繁叶茂,党风廉政建设必然会成果丰硕。

参考文献: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4

党的十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和要求,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部署。从横向看,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未来总体目标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布局及报告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的表述,体现了党对于文化地位的高度认识,对文化引领作用的高度重视。在报告内容非常丰富、惜字如金的情况下,用22个字提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央对这个任务在文化建设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的肯定。从纵向看,在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首次全面阐述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要求、原则、任务之后,在十报告中,再次明确肯定地提出了建设传承体系的总体要求,使其成为全党工作的重要任务,成为全国人民的努力目标,更加重了这项任务的分量。

十报告无论是总结经验还是部署工作,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发展,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三个方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重要意义、根本要求、遵循原则、工作任务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道路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可以归结为五大建设,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其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总结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持久的动力的。

2.从理论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品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然不可能离开中国的文化土壤,而这块土壤又是丰厚肥沃的。引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阐述: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早就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一份丰厚的遗产我们应该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与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有机统一起来,才有思想,才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从制度的角度。创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总结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性的认识和程序上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了文化在内的各方面制度。我们认识到,十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正是一个制度性的要求,是把传统文化传承这样一项重大任务用制度化来给予保障。我们对于体系建立的努力,一定要通过制度化来实现。

二、从工艺美术教育这个侧面,看传承体系建设的问题

从工艺美术教育这个侧面来看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大类之中,传统手工艺是个大项,品类丰富,据潘鲁生统计,国家、省、市、县四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9个门类180多个品种,达8600余项。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历史上始终是师徒制。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地建立了一批工艺美术学校,开始了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现代教育进程。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建立,之后各地建立了多所工艺美校。这是工艺美术教育发展较好的时期。

1999年中央工艺美院合并进入清华大学,改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之前的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中原“工艺美术”二级学科被二级学科“艺术设计”代替。这一阶段包括清华美院和各地工美学校大多形成转型发展的局面。现代设计的各专业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工艺专业,从名称、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到招生方式、考生意向和社会反应都背弃了原来的办学初衷。可以说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遇到了又一次低潮。这与当时手工艺低迷的市场遭遇和现代设计在市场上因需求成为宠儿(包括产品和人才)的实际大体符合。

应当看到,在这种潮流中也有坚守者、清醒者,如山东工艺学校改为山东工艺美院后,始终沿用工艺美术的院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也还保留了工艺美术系。

随着2004年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兴起、中国经济发展、文化市场兴隆;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等机会使世界关注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又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受到追捧。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文化建设的重大命题,文化产业渐成支柱产业。民间收藏热和一批以民间手工艺为基础的企业的成功(湘绣、紫砂等),使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人才的培养又受到大家重视。

2012年教育部再次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艺术门类一级学科“设计学”下,恢复了“工艺美术”二级学科。

当前工艺美术教育存在喜忧同在的情况,一方面,一批学校开展了工美人才培养,据我们初步调查,目前开设工艺美术类、民间工艺类高等教育的学校大约有20所,分为三类,一类是清华大学等综合性院校(7所左右),第二类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艺术院校(6所左右),还有一类是职业院校,含公办和民办,如湖南湘绣学院等(5所左右)。另一方面,不少非遗项目仍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急待解决传承人培养问题。

北京城市学院2012年创办了“首都文化艺术学院”,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已经招生、开学。办学目标是培养有地方特色的,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艺术素养的,手工技艺扎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者,从中能产生有文化、能设计、会制作的真正的传承人。当然,能培养出大师级传承人是更高的目标。我们在机制上采取校企合作,校业合作,与北京工美总公司及玉雕厂、牙雕厂、服装厂合作,与工美行业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合作。通识教育由学校进行,聘请高水平专家、专业教师授课。技能培养采取合作模式,实训基地建在工美技校和工厂、工作室。聘请工美大师等拜师带徒,探索一条传承人培养与学历教育结合、人文教育与技能养成结合、构思设计与手工技艺结合、专家教育与大师培养结合、课堂学习与一线实训结合的路径。力图探索一条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模式,为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出力。

三、关于工美教育在建立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需要对工美传承与教育的现实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有必要组织一次深入一点的调研,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建议有关部门或协会组织这项调研。

(二)通过研究对传承体系的理念和要求进行理论思考和梳理。如传承必要性,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怎样有效传承,教育与传承的关系,传承体系的内涵和要求,传承体系的架构和组成,传承体系的建立、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规律,传承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建设途径、措施、评价标准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深入思考,使传承体系建设形成观念、认识的引领和理论的支撑。

(三)对传承体系建设进行实践探索。说探索是因为体系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日之功,不能理想化,甘于寂寞,不计名利,从点到面,星火燎原。建议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育的专业委员会,联合起有志者,形成实践的点、线、面,为形成体系做实际努力。我们实践探索即从传承人培养与教育结合的模式探索开始,通过对传承与教育、学历与师承、文化与技艺、设计与手工等方面的关系的探讨和实践,与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开展中职、高职、本科打通培养。为专业人才和重要技艺的传承做实际工作,避免人亡艺绝的悲剧。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中国文化;会计文化;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5-0131-03

会计文化作为会计行业价值系统的主体,无论是对会计准则、制度建设的导向,还是对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影响,都是从最为根本的思想层面发挥作用的。虽然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看不到会计文化所发挥的直接作用,但一旦会计文化建设出现偏差,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是极为巨大的,可能导致的损失也将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引入了大量西方做法,造成同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会计人员“三观”受到极大冲击,一味要求西方宽松的工作环境而忽视了自身工作质量建设的不足;会计报告的披露程度越来越高,一味要求会计信息的透明化,却没做好配套的内部控制措施;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面对如此众多影响因素的干扰,该作出如何的路径选择方能打牢会计行业的根基,使得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文化的引导下健康持续发展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本文认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路径应是:传承与弘扬。

一、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

每一个工程在开工建设之前都会将建设要求、建设思路绘入工程的蓝图中去,并以其作为后续工程建设每一步的基本依据。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亦是如此,建设目标就是这张“蓝图”,要想不偏不倚地走好我们所选择的建设路径,实现好对中国会计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进一步发展会计文化,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坚持继承与创新,构建适合国情的会计文化发展模式

会计作为记录经济业务的信息系统,受文化的影响,所输出的信息将会呈现不一样的特性。例如西方文化崇尚进取,偏好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因而其会计系统特别重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而中国文化则推崇中庸之道,偏好对已有事物的解释分析,会计信息自然而然更加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虽然基础的业务数据是相同的,然而不同的会计处理手段所输出的会计信息是不一致的。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两种信息的输出都是在这一阶段最能满足管理者需要的。

由此看来,会计文化的建设路径应符合其所处环境的选择,也就是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文化发展模式。什么样的会计文化发展模式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呢,细化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树立会计价值观,建设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的影响力归根到底源于会计工作者在会计工作中所做的不同的职业判断,会计工作者只有树立起符合社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方能在每次作出决断时,坚持原则,不偏不倚。其次,应以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为基础改进会计工作方法,建设会计制度文化。会计制度是会计从业者行为的准绳,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于会计工作中的体现,因而建设会计制度文化必须以适应国家的经济环境为出发点,才能让会计制度不仅便于会计工作的开展,也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应以中国传统道德观为指引规范会计行为,建设会计行为文化。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都有着不同的方法,并且最终会对会计账目收入、利润等诸多因素产生影响。随着中国会计准则转向以原则为牵引,会计从业者在工作中的选择判断就不再有刚性的制度规范,因而将传统道德观念中是非取舍融入会计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将对会计从业者的职业判断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应以文化传承的理念为牵引丰富文化载体,建设会计物质文化。中华文化传承了五千年而未间断,可见我国素来重视文化的传承。然而文化是无形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因而会计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止步于精神层面,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文化,还需要丰富会计文化载体,同步发展建设会计制度文化。

(二)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建立中国独立的会计文化

传统一词出自于《后汉书・东夷传・倭》,指的是世代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可见传统一词的根源就来自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代代传承中已然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个性,并且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中国会计文化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就必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方能在当前大量不同文化思想碰撞的洪流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血脉,发展出独有的特性。

当前传统文化对会计文化的影响还仅仅局限于对人行为道德的教化,无法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到会计文化的发展中。因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们要更多把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运用到会计理论、规范乃至工作中去,真正发展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会计文化。

(三)挖掘与整理中国会计文化,丰富中国会计文化的内涵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起始于西周时期,“单式簿记”的萌芽以及钟鼎文的创造为会计文化的萌芽提供了条件。唐代是中国经济社会最为繁荣的阶段,此时会计单式记账方法已趋于完善,会计法规建设也十分健全,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多个方面促进了会计文化的飞速发展。宋、明、清时期,“会计录”的出现表明对会计进行科目划分简化的会计处理思想已然逐步完善。中国近现代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借贷记账方法,但中国会计文化并未停止发展,以徐永祚为代表的改革派保存中式簿记的核算方法,吸收西方记账方法的优点,将单式簿记改良为复式簿记,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中国会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中国会计的发展来看,中国会计文化有着极为丰厚的底蕴。无论是遗留的会计账簿、算盘、交子等物质文化,还是从单式记账发展到复式记账的发展历程的思想精华,中国会计文化本身有着太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的地方。然而当今,中国会计的发展一味追崇西方做法,忽视了对自身优势的发掘,长此以往,必然是邯郸学步,无法立足。因此,我们要更多地去挖掘与整理优秀的中国会计文化,并以此丰富中国会计文化的内涵。

(四)宣传与推广中国会计文化,弘扬中国独特的会计精神

任何优秀的文化如果缺少受众,无法发挥出其在特定领域所独有的影响力,就必然会被淘汰。会计文化亦是如此,会计文化来源于会计在长期发展中物质、精神、制度等诸多方面的积累,通过人们的总结与发展形成了其独有的会计精神。然而其影响力来自于广大会计人员发自内心的认同,缺少宣传与推广,必然会给会计文化的推广带来极大的阻碍。

文化的力量在于其对广大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中国会计文化不仅要注重自身内涵的丰富,也得发展外在的传播手段。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传媒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会计文化应抓住这个契机,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亲和力,扩大其覆盖范围,培养出一批“粉丝”,进而以此为基点影响会计行业的方方面面。物质终会被磨灭,然而精神的力量却是永存的。会计文化的发展就应该紧抓这一核心,发挥其影响力,弘扬中国独特的会计精神。

二、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会计已然在众多行业中有了一个相当高的地位。然而会计文化的发展却并不像会计本身那样欣欣向荣,究其原因,在于会计文化无法产生直观的经济效益,无法对企业的建设产生激励作用,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企业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轻视,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多个方面减缓了会计文化的发展。为了扫清会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障碍,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减弱了会计文化建设力度

任何一项建设工程,都是以思想为先导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必然造成领导引领无方向,成员实践不积极。而这一点,也是影响当前会计文化建设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首先,企业的生产运作最根本的是要创造利润,而会计工作在其中起着核算数据、监督资金流动、提供经济信息等许多实践性相当强的作用,因而会计文化由于其影响的外在表现不容易被感知,无法得到管理者的重视,这就造成了会计文化建设无力的一个首要影响因素。其次由于西方经济学理念的冲击,企业对人性的看法越来越趋向于“唯利观”,而文化所注重的以文化人的思想高度的教化方法被弃之一边,思想观念的西化也让对会计文化的建设需求难以深入人心。由此可见,当前会计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力极为微弱,由此而导致的思想重视不够必将进一步削弱会计文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地位,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将极大阻碍会计文化的发展。

(二)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减慢了会计文化建设速度

会计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会计的灵魂、根基,决定着会计发展的方向,是影响会计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无形中能够改变会计人员的认知与行为。反过来,会计人员既是会计工作的参与者,又是会计工作改革的策划者、推动者,是决定会计文化发展走向的关键性因素。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共同提高。然而当前会计人才队伍良莠不齐,对会计文化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大量基层会计人员存在着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在会计文化的建设上缺少好的经验做法,其自身也无法提出好的建设想法。另一方面,许多会计人员本身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将会计文化视作会计工作的“调味品”,不去主动地认识与学习,更不用提参与会计文化的建设了。

(三)会计文化独立不足,降低了会计文化建设认同

最早会计界开始关注会计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源于西方学者对企业文化研究的盛行,因而一直以来会计文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文化研究的影响。虽然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会计文化提供了借鉴,但是同时也使会计文化出现了独立性不足的弊端。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文化在企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并纷纷开始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例如海尔所提出的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联想提出的联想之道“说到做到,尽心尽力”,然而这些文化思想核心都指向企业的管理与用户的体验,少有涉及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文化理念。许多管理者认为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践行企业文化就好,没有必要再去建设会计文化。这种思想是极为错误的,会计作为企业管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要对企业所有的经济事项进行反映与监督,并且要通过一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将这些收集到的经济数据转化为信息,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会计人员负责对企业的经济事项进行管理并且在很多时候要以自身理解作出职业判断,这一点同企业其他职工是十分不同的。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无法全面涵盖会计文化内涵的,会计文化的建设不能作为企业文化的附属品而存在,必须增强自身的独立性,进而提高企业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认同感。

(四)会计文化影响力低,阻挡了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旨在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大文化输出,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会计文化亦是如此,要想实现中国会计走向国际化,得到世界各国的真正认同,仅仅做到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是不够的,必须输出自身特色鲜明的文化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影响力,中国会计才有可能在国际上立足。

然而,当前我国在会计文化的建设方面十分不足,对会计文化的讨论大多还局限于书面,这就导致了会计无法借助文化的影响力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会计国际化的步伐。

三、中国会计文化建设路径选择:传承与弘扬

会计文化既是一种行业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由于民族性格、观念习俗、思维结构,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了多元的国家会计文化。中国会计文化就是会计文化同中国特有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文化产物。建设中国会计文化,需要结合其地域特点,以传承民族传统为基础,实现内容的丰富;以吸收新兴文化的优势为助力,推动会计文化创新发展;以其他行业文化发展为借鉴,不断优化自身结构;总的来说就是传承与弘扬。

(一)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创新

会计文化的传承是指会计文化在一代会计人与另一代会计人之间的传递和继承的现象。传承之间就难免会出现两代不同的文化理念的冲突和碰撞,所以对会计文化进行传承首先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其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礼制精神、以人为本以及刚健有为。中国现代文化则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进入,中西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价值和观念体系,不仅有着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更有着适应新时展的多元形态。那么在建设会计文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在结合二者的基础上,实现在会计文化建设中的二次发展与创新呢?本文认为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有的价值理念作为切入点,实现二者的融合。虽然中国现代文化有着多元的文化形态,以及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但其许多文化理念还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如朱■基为会计学院所写的校训“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就同《管子》一书中“明法审数”、“崇尚节用”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越多就能越好地感受到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文化现象里的表现,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实现在会计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同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再次发展。

(二)注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与创新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记录经济事项的会计工作必然随之改变以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然而,制度与规则的改变仅仅只是会计行业变化的冰山一角,会计行业变化更多地来自与国内会计不一样的核算理念的冲击,也就是西方文化在会计工作中的体现。因而,在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关键因素纳入到关注的范围中来,并尝试通过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来推动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西方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主义,偏重灵活性,倾向于激进主义,强调信息透明公开。虽然这些文化特征同中国许多传统观念差异性十分巨大,似乎很难实现同中国文化的结合,但是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融合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在研究会计文化的建设问题上我们就能更好地探讨本土会计文化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扬弃不适应时展的旧文化。西方文化同中国文化结合最为关键的就是研究二者在会计工作中所提倡的不一样的理念,并通过这些不同的工作方式在实际事项中所发挥的不同效果来研究哪些理念是真正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而找到中国会计文化在建设中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哪些地方需要坚持。对西方文化的融合,更多的是给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提供一面明镜,让中国会计文化在发展中有一个对照,避免钻入文化发展的“牛角尖”。

(三)注重会计文化与行业文化的结合与创新

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巨无霸”级的跨海集团让人们交易的范围从家门口走向了全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几乎与交易相关的每一个领域,无论是同信息技术结合所带来的自身的信息化转型,还是同环境、人力资源结合所产生的新兴学科,都让会计的发展显现出勃勃生机。

行业之间的交流带来的思想碰撞,亦是会计文化建设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从自身来看,当前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已然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eRp等会计信息系统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提高了一个等级,信息化的理念已然成为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会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当前会计工作信息化的性质,将业务集成、信息资源规划等先进的思想纳入到建设工程中来。其次,从会计同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来看,不同行业在交易的过程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这个规则亦是其行业文化的表现。会计在不同行业中应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核算方法,以期达到真实可靠计量、记录经济业务的目标,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对不同行业的文化有所了解,从最根本的地方去挖掘不同行业间规则的区别。通过对行业文化的学习,会计人员能够更好地为会计在不同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更能增加会计文化的行业适应力,为会计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苏孜.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J].财会研究,2007(2):23-24.

[2]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6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院校是关键。”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应该勇于履行和承担起新的功能和使命,积极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是推进高校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深入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学校精神,不断强化办学理念,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形成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科学文字表述和诠释。

(一)强化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高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反映,也是高校今后办学和发展的基本理念,更是师生员工建设学校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理清和确立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包括高校的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等。在师生员工中加强对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的宣传和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工作指南和自觉行动。

(二)弘扬大学精神,树立科学价值观

大学的内在精神,是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内核。做好大学精神的文字诠释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在师生员工中建立以全心全意为培养人才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规范和民族传统美德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与科学价值观。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培养、宣传更多奉献于本职工作岗位,为国家、为学校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团体和个人,引导师生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加强校风建设

良好的校风是高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综合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教风。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认真研究、总结办学经验,对校风、教风、学风作出科学的文字表述和诠释。

(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设立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对文科学生开设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不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高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能力。

(一)加强依法治校建设

在党委领导下,坚持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高校的规章制度处理学院各种公共事务和对外关系,维护学校秩序,保障师生权益,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教”和自主办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大学制度,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使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合法权益依法得到充分保障。

(二)加强民主办学建设

坚持和完善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凡属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都要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坚持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凡是涉及高校改革、发展、建设的重大决策,事关师生员工民主权利、切身利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政策规定等事项都要公开。高度重视专家教授在高校管理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决策辅助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支持他们为高校发展改革建言献策和监督各项工作。实行高校领导“接待师生日”和定期向教职工通报工作制度,加强交流,广开言路。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要结合高校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以人为本的管理规章体系,加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干部人事和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制度文化建设,使高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四、积极开展行为文化建设

(一)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崇尚科学民主,增强服务意识,烘托学术氛围,图书馆、会议室、教室、实验室等场所及橱窗、网络、报刊等媒介都要积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创造精品学术论坛。建立和完善高校学术道德规范,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新教师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和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培养体系之中,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学术道德意识。大力提倡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做学问的风气,坚决反对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等不良学术风气。

(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场地,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和校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专家讲学、交流,通过多类型、多层次、内容丰富的交流与合作,开阔视野,提高水平。积极引进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和专家,扩展教师学缘结构,汇集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提高整体学术层次。支持各专业协会、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

(三)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学术节等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和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深入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转贴于

(四)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

实现高校各种学术活动、文化活动、庆典仪式的制度化、规范化,使这些重要活动办得隆重、热烈、简朴,富有特色。将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奖学金颁发、表彰大会等仪式类活动办成学院的经典文化品牌,激励师生珍视荣誉。

(五)加强基本道德规范建设

严格师德管理,加强师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业务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强化育人意识,一切以育人为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甘于奉献。加强学生道德规范建设,完善《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党员行为规范》等制度。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五、大力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一)规范高校形象标识

确定校歌,统一学校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旗、校歌;规范校内建筑、道路与景观命名,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倡导师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师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二)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宣传学校的特色、亮点和成就,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规范学校对外宣传的口径、内容、数据。加强高校校史编撰和整理,建立校史馆,并向全校师生开放。加强校园网、院报、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建设,及时报道学校发展成就。

(三)建设人文校园环境

高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协调的风格,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景点、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遵循生态校园的建设要求,加强校园绿化和美化。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体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四)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院内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建立完善防范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努力构建起点线面结合、专群结合、反应灵敏、处置果断的防控网络,形成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工作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注释:

①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1.4.

参考文献

[1]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J].中国高等教育,2008(07).

[2]毛莉芬.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文献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1).

[3]李建坡.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

[4]涂刚鹏.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的时代意义[J].理论月刊,2009(02).

[5]李晓彦.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6]杨建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中的普及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04).

[7]黄岩.论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英语类专业;传承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59-0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学界普遍认同,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学习另外一种文化,对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是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伴随“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的引入,文化导入研究开始从单向度的“目的语文化学习”转向“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交互问题研究。伴随着加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呼声,当今学者开始关注“本土文化”在外语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研究现状

首先,英语专业唯“工具论”逐渐被外语专业应强调“人文素养”培养的呼声所取代。2015年新国标明确提出了“英语类”专业的说法。英语类专业即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并对孙有中教授提出的英语类专业建设应加强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出明确回应。即批判性思维方式、苏格拉底式的反问是英语学习者在掌握语言技能时,应同时具备的文化敏感度和认知方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突破了语言工具论的枷锁,但没有明确提出如何提高文化敏感度,其根源和路径尚且不清。

其次,英语类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失语现象。2000年,从丛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高一虹、袁芳、刘长江等学者从实证调查、理论分析等角度对英语类专业应加强本土文化的导入做出了客观和较为全面的评价。但对文化失语现象的理论分析居多,系统的建议措施较少。

再次,从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层面,虽然出现了一批较为有影响力的著作,如张继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张岱年的《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缺》、张岂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等,但能直接与英语类专业建设和学生素质提高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

二、研究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者容易对外国文化理念形成亲近感或主观认同,对本土文化产生疏离感和比较差异,更容易主动接受该门语言所阐释的看法或观点。因此有必要在英语类专业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外语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立意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英语类专业传承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类专业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在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界定英语类教学的本质和内涵。自觉地理解和掌握中西文化的区别,并能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反思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没有思考的传承必然要流于形式。

首先,现有英语类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其课程设置安排未能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学者对英语专业教材中精读课本的语料做出了量化分析,其中95%以上的文章是以经典西方社会文化为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主题很少。本土文化是一个人的文化之根,没有继承好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学习者,极有可能在多元文化中迷失方向。

现阶段英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大一大二是针对扎实语言基本功的《精读》《语音》《听力》等技能训练课;大三大四阶段开设《英美文学选读选读》《英文报刊阅读与写作》等学科平台课和选修课,由于阅读量和时空的限制,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加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看大片、追逐国外流行文化时尚,很有可能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冷漠。

四、理论语言学视角下优秀传统文化和英语类专业建设之间的理据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的价值观源头,更是包含能够提高人民思维能力,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重大价值的优秀精神成果。以往跨文化英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多从各自本体文化的引介入手,如对各自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介绍,如英语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英美概况》和介绍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国文化概况》。但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绝非通过对习俗、制度和思想精神的简单概括和总结就能自动生成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要具备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需从思想层面入手,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爱重为公”“尊师重教”等优秀传统文化予以提取;并与西方思想体系中“自由”“民主”“平等”“理性”等文化精髓相较,从“西为中用”等角度传承和借鉴各自思想文化体系中的“法”和“道”,引导学生在对比和思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语言,避免文化移植和文化的“濡化”现象。

五、构建传承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英语类专业教学实践平台

首先,教学方面应积极开拓适合英语类专业的英文版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研方案。要制定适合不同院校和学校所在地相关的特色课程。切忌千校一面。在开课之前,应做好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

一是要对本院校的英语类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达能力进行测试,并对这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查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体系的了解程度。

二是要构建适合本院校英语类专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语料库。这是基于上一个调查结果的拓展性研究,因为学生素质和外语专业性质的限制,对语料难易程度的分级和形成相应的英汉平行语料是保证学习效果和达成研究目标的关键。

其次,具体介绍构建适合英语类专业优秀传统文化英文语料库的建库流程。从语料的甄别、语料库的设计、语料库的建库流程以及针对某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如何构建子语料库,从而方便教学。

再次,构建辅助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教学平台。经过前期的实践成果,加强英语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将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通过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构建了英语专业、学生个体、社交媒体、学院文化相衔接的日常化教育方式,完成了由学院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外在干预到学生个体自我教育的过程选择。以每学期都会举行的辩论比赛为例,辅导员会在专业社交媒体上公告,如“才女和潘康牟畋稹保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评论,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提交给专业教师,再由专业教师根据本学期的优秀传统文化课拟定相关的辩题,辅导员和学生会共同决定辩题,这个过程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且做出深入的思考,起到潜移默化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继功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申申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生命力[J].中国文化研究,1993,01:78-79.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1:59-64.

[5]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收并举[J].外语界,2003,04:14-18.

[6]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教学,2006,05:67-70.

[7]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Z1:34-39.

[8]廖志英.中国文化概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9]李海洋.论文化自觉与文化界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45-46.

[10]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8,04:56-57.

[11]姜军.自觉,自信,自立: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战略思考[J].民主,2005,08:98-99.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8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李群(1960—),白族,云南大学毕业,研究馆员,大理学院图书馆馆长。主编参编图书10种,发表图书情报论文50多篇。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及非遗管理利用。

1.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简介

云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大理州又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州。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大理就有古人类活动,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秦汉时期商道就通往内地和东南亚,成为祖国西南边疆开发和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大理不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南诏、大理国的故地。元、明、清时期生产生活水平与中原同步发展,各种文化与之交汇,被称之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彝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汉武帝时期,在大理设置了郡县,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地方政权延续数百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理不仅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全国历史文化特别丰富的地区之一。大理现有8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有9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初,大理州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大理州积极组织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对农耕文化、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搜集整理了一批民族民间文献资料,在大理州图书馆设立了“南诏大理国资料研究中心”,在大理州博物馆设立了民族服饰保护库,启动了大理白族百村百人影像工程。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存在的问题

对文化遗产传承重视不够。对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文化遗产科学利用水平不高。大理州的许多文化遗产极具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但目前还缺乏科学利用的机制,重申报、轻管理,重保护、轻利用,一大批文化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人文教育资源。

对文化遗产传承缺少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大理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护规划,仍处于被动保护、单一保护和静态保护的状态,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仍处于原始自然保护的状态,甚至少数文化遗产在发展中遭到人为破坏。特别是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特色文化消失加快,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

对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落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的转换,不是自动的,必须有一定资金的投入,一部分文物基础设施简陋,保存条件差,自然损毁严重,安全技防设施落后,文物藏品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经费紧缺,投入不足,大量文物年久失修,面临毁损危险,维修任务还十分艰巨。

3.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馆藏特色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建好特色馆藏对服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理学院图书馆要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作为图书馆馆藏特色加以建设。要在文献购置经费和采购人员上给以保证,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加以建设。

建立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平台:大理学院图书馆要在“南诏大理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努力把大理学院图书馆打造成滇,西“南诏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中心。

积极争取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课程。国内各高校已经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但是这些关注的程度远不及人们所期望。大理学院是一所建在民族自治州的综合性高校,在学校通识教育、艺术相关专业、旅游管理、建筑专业及民族学相关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与研究的相关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理学院古城校区已被命名为“大理市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无论是对非遗的传承,还是对教学实习、研究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直接对申报起作用,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申报者必须提交: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保护计划以及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图书馆的科研工作为申报提供了全面和完整的相关资料。利用大理学院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系统完整地查阅,调用大量第一手材料,以掌握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情况;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全面了解申报项目演变的全过程,为合理设计保护计划提供具有规律性的参考,突出对申报项目进行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丰富申报资料的内涵,以达到项目的成功申报目的,另一方面,大理学院的科研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鉴定和辨明真伪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使得收集申报项目的相关资料有一定难度,加上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使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不是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的为避免在申报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确保申报项目的价值和真实性,对申报材料进行真伪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繁杂的申报材料收集和鉴定工作,由于高校的参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为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支持,也为进一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奠定了基础高校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较先进的专业设备较充实的图书馆以及不断改进的课题研究计划,在科研方面,有着其他保护单位无法比拟的专业性优势。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校园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我国高职院校综合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校建设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符合当前“全民学习”、“文化强国”、“终身学习”的理念,顺应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这不仅有助于高职高专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构建,更好地发挥自身在文化传承与建设方面的责任与使命,而且帮助高职高专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

一、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高专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涵盖校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风、校风、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等内容。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客观需要,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素质,对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具有明显的教育导向作用。

近年来,文化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职高专是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最重要的场所之一,高职高专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和思想,完善自我,而且可以提高品格情操和审美情趣,尤其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更可以引导教师在遵守学校总体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确定更明确的教学方向,促进教学管理活动的不断改善,最终实现高职高专的办学目标,让学生在享受更多校园快乐时光的同时,以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走向社会,未来积极地向社会传递中国的优秀文化。

(二)可以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

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而言,优秀的文化可以在高职高专学生之间相互传播和渗透,甚至会对一个班级、学校、社区乃至社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近年来,随着高职高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高专已经成为传播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更是不容忽视。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生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变得更遵纪守法、诚信友爱、公正正义,在各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活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变得更快乐,从而使学生乃至周围的人都与时俱进、积极向上,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

(三)能够增进高职高专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高职高专在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之间的和谐、稳定与团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优秀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可以使学生之间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形成共同的文化精神,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因此,高职高专在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时,要凸显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性和品位,引导学生对文化建设目标的认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活动中,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群体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源构成比较复杂,常常是来源于社会的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基础、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自觉接受高职高专先进文化的熏陶,自觉投入高职高专的各项教学管理活动当中,建立和谐、规范的校园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建设,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优秀文化的弘扬、提倡和彰显,可以使每个高职高专学生都自觉遵守学校的制度规范,这对高职高专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显然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构建原则

高职高专院校要想逐步营造优秀、和谐的文化建设氛围,并发挥应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和职能,就必须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着眼于高职高专院校的长远发展,坚持正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原则。

(一)全面性与个人化的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面性,如校史文化、校园文化、校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社团文化、公寓文化、校园安全文化等都要有所涉及。同时,高职高专为提高自身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优势,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区位优势,加强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高专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必须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使学生的专业特长、志趣爱好、文化才智、专业特长等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有效的开发,从而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变得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与学校、个体与集体、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系统、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在前期建设和长期积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传承和创新。因此,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做到常抓不懈、分步实施,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新长效机制的建立,增强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恒久性和有效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接受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受益者,而且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参与者。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调动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为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学生的风采展现和精神支柱,只有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才能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开放性的原则。

人类共处地球村,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共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共存,在共存中发展,在发展中共繁荣。一个民族文化要存在、发展和繁荣,就必须“相互交流,博采众长”。因此,在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必须坚持开放性和原则,积极汲取校内文化与校外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中的精华,增进彼此间沟通和交流。

三、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

任何优秀文化在建设过程中,都需要确立自身的核心目标和内涵,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子目标与总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向和质量。首先,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贴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并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次,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贴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生活实际,重点突出“学”与“乐”、“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在让广大学生享受高职高专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切实体会到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再次,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坚持“学”与“为”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在切实体验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在“和谐”的氛围中保持个人热情和进取有为的精神,自觉投入高职高专的各类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增强学生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和长期性。

(二)完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高专院校综合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内容,更是一个大学文化精神的主要体现,是全体师生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建立完善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制度、会议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同时,要坚持以校风、校训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如高职高专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校园艺术节等形式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进行鲜活、生动的展现,加深学生对校风与校训的认知与理解。此外,在各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扭转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错误观念,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特点的人文教育新模式,如通过读书会、演讲会、举办人文讲座等形式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

(三)重视个性化文化创新与建设,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为了不断提高高职高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个性化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建设,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性化、先进化和科学化。首先,相关部门要结合高职高专的实际和时代特点,精心创造健康向上、和谐稳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环境,逐步确立和彰显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形成浓郁的学术格调和文化氛围。其次,高职高专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性特征逐渐显现出来,逐渐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优势,将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同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四)加强同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近年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高专教育中主要的办学模式,具体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产学合作等多方面。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样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高职高专教育与办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力量是不足的。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当进一步开拓和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多加强同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与社会文化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并将其贯彻于学校合作办学的各个环节。例如,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将其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对未来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达到高职高专学生顺利就业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变得更有意义。

总之,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高职高专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优势品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各个学校的领导应当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给予高度的重视,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职责和权利,并加强对社会力量的整合,促进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系统、高效的开展,进而使高职高专在教书育人中发挥更大的职能和作用。同时,在构建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要充分发展自身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职能,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及时纠正高职高专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偏差,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这样才能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和社会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志亮,王金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精神”特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07).

[3]杜学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科学内涵解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3).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10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要素之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校园建设,是打造高校品牌文化、提升大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保护和传承。就近几年福建省非遗进高校的传承新模式,非遗不单要进校园,更要扎根高校,从文化校园建设的角度出发,阐述地方高校如何在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传播方式等方面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区域非遗文化。

[

关键词]区域非遗;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5)04?0149?05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既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又是人才培养的场所,也是学术研究的前沿,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当前,地方高校在校园建设中注重的是物质层面建设,往往忽视了精神层面建设,造成大学风骨和灵魂的缺失和错位。校园景观越来越美化,教育设施越来越完善,而精神文化的培育却愈发薄弱,使得校园文化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该以什么样的文化来引领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作者认为,应根据高校自身的区域特性、教育特点、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对文化校园进行创造性地建设与探索,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融入到高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中,一方面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文化校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探索本土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

一、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非遗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凝聚着广大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民族认同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寄托。高校开展文化校园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建设,以文化培养优秀人才。

区域非遗文化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将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中,以当地的人文底蕴发掘大学文化特色[1],势必催生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2]。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文化育人功能,而且为非遗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区域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精神文化层次

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还是民族精神弘扬、传递的过程。依托高校非遗保护协会,广大师生通过课程、学术讲座、参与非遗活动等方式,自发接受非遗方面的知识,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唤起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激发师生的爱国精神和爱乡情怀,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非遗所蕴含的求知精神、理想追求引入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以此来提升师生的精气神。只有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非遗的真正内涵,才能使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传承过程中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从而极大地提升大学的精神文化。

(二)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

纵览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可以折映出各地文化的精要,尤其在福建非遗文化中能明显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妈祖的传奇,客家的故事,惠安女的服饰,畲族女的头缠,神奇的寿山石雕,精美的脱胎漆器,南音,锦歌,闽南语歌谣等等,无不传载着福建百姓借助于文化纽带,和谐于自然万物的意愿[3]。无论是莆田妈祖传说、泉州南音,还是漳浦剪纸、宁德木拱桥、福州寿山石雕、武夷岩茶等独特制作技艺或三明朱熹祭典、厦门中秋博饼、龙岩客家春耕习俗等传统文化活动,都流露出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独特意趣和境界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

把非遗所蕴含的和谐理念、奋斗精神引入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以此来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增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文化、人文文化、海洋文化、闽台文化、闽商文化等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形式与机会,也为学校高水平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指引了新方向、新目标。

(三)有利于保护地方非遗,创新文化传承的新途径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多、保护全面的工作,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对传承人的培育和新鲜血液的注入。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主体是青年师生,他们与文化校园的建设息息相关。由于非遗具有活态和变异的特性,造成了在判别其生存状态和濒危程度上的难度,必然导致实施具体保护工作更加困难。目前许多地方的非遗生存状况堪忧,尚未形成地方特色的保护体系。

在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中引入区域非遗,积极推动非遗文化扎根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下一代,做到非遗保护与传承、文化教育与精神培育的相统一。例如,做为培养地方工艺美术人才的地方高校—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了珠宝制作、传统家具设计与制作、木雕等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既是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非遗的有益实践,又是创新发展本土非遗文化的有益探索。

二、区域非遗与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非遗的基本情况

中国作为世界非遗大国,近年来,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14年,各地共有非遗资源近90万项,其中有45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位居世界第二;共公布了1372个部级非遗名录,认定了1986名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18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了2645个非遗保护机构,投入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近30亿元;已有云南、福建、江苏、新疆、陕西等16个省区市颁布出台了地方非遗保护条例。目前,福建的非遗保护成果丰硕,走在全国前列。现拥有6项世界级、124项部级、364项省级、325项市级非遗,部级代表性传承人10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5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49人,成立了全国首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二)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建设出现薄弱环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追求的是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而目前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更多的是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来构建校园文化,忽视了文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淡化了以精神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的文化建设中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许多地方高校在大学建设过程中,往往是注重硬实力的提升,弱化了软实力文化的建设,存在重理工而轻文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和研究缺乏足够的投入。这就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教育过程中被逐渐淡化甚至边缘化,师生历史文化积淀愈来愈薄弱,造成艺术观、价值观甚至道德观方面的缺失。

(三)区域非遗进地方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研究区域非遗的保护和文化传承模式,探索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新路径,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福建非遗进地方高校的工作也是刚刚开始,正在积累经验和理论探索,在校园中的推广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1.非遗保护与文化校园建设关系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非遗在高校的文化传播难于全面顺利开展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非遗申报、保护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关注非遗,并领悟到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积极主动地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了良好的了解、参与、学习和实践非遗的文化氛围,高校总体上对非遗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在非遗保护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方面尚未形成共识。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决策者们对非遗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价值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如大学建设与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育与民族精神传递、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非遗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由于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差异和矛盾,直接影响了非遗进高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受益面窄,持续时间短,工作机制不完善

从2006年起,国务院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规定为“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加强区域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各地陆续启动了非遗进高校的合作共建活动。可政策制定的时间却与高校期末备考时间相冲突,学生无暇顾及,教师更是忙于期末的收尾工作。非遗活动持续时间短,文化传播流于形式,在校园中难于对师生进行有效的非遗教育,从而唤醒师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目前,在地方高校教育中,较系统、完善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并不多见。因此,在地方高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中,如何构建长期有效的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是当前非遗进高校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3.传播方式单一,文化内涵的传播缺失

现阶段,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校园中的传播方式,更多的是依托于宣传栏、报刊、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介来开展的。校园主流媒体通过向广大师生普及各类非遗文化知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师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非遗艺术团体和传承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非遗在地方高校中的保护和传承。但由于新闻报道字数有限,海报版面有限,广播时间有限,都不能详尽地介绍非遗的相关内容,直接影响了非遗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效果。并且,非遗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简单、流于形式的宣传报道根本无法有效地阐释和传播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求知精神、理想追求、奋斗精神、和谐理念,造成在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的建设中非遗的教育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举措和对策

非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记忆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蕴,是文化建设的滋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面对传统的发掘和修复,更是面对未来的文化构建。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基地,有责任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人才优势和手段优势,充分挖掘区域非遗的文化蕴含,实现区域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实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地方文化建设和精神引领的重任。

(一)加强顶层设计,努力践行创新文化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多次的提到了“创新”,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同样,非遗进高校的传承新模式,也是近几年地方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热点。那么,如何正确认识非遗保护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非遗的教育作用有效推动文化校园的建设?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观念,转换思路,形成共识。

在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中引入区域非遗,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并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遗,关键在于顶层设计,这就需要结合非遗保护和文化校园建设进行全方位、多邻域、深层次的战略设计。地方高校要认真制定非遗进校园的长期规划,明确范围、措施和目标,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还要构建高校、政府、企业、艺术团体与传承人交流合作的文化传播新模式。通过建立包括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各自所长,努力探索新时期非遗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工作长效机制,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校企合作、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发展成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一流大学[4]。

(二)完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构建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

非遗在地方高校的保护和传承,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是根本。而在现在地方高校教育中,鲜有较系统、完善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非遗的教育多数是由那些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来完成,基础理论的缺失、教学内容的冗杂,根本无法培养出合格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人才。那么,如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就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1.制定培养方案,成立研究机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地方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制定非遗师资队伍培养方案,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可通过聘用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来充实教师队伍,也可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科任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非遗研究机构,组织科任教师深入民间调研,开展非遗科学研究,参与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还有,要树立开放型的文化理念,拓展社会资源,建立广泛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推动非遗文化的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厦门大学朱子学会,组成一个老中青结合的国际化研究团队,举办了6届海峡国学论坛、12次国际国内朱子学学术研讨会、7届“朱子之路”研习营,积极参与福建省“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并与福建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开展朱子文化和福建书院非遗项目申报。

2.立足广大师生,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性,将非遗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一直以来,大学的教育注重的是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的熏陶和培育,而忽视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和利用。非遗文化正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它以独特的风格展示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与良好的校园文化相融合,既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又充实了师生的精神培育。

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文化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依托高校非遗保护协会,组织师生走访、探寻民间非遗,例如福建高校非遗保护协会组织的“青春非遗薪火相传—大学生的光影视角”摄影采风,既促进广大师生对本土非遗的进一步了解,又激发对其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依托曲艺协会、琴社等社团,有计划、分阶段的邀请非遗艺术团体进校表演,让师生近距离了解非遗。此外,通过定期举办以地方非遗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比赛、展览和演出,例如闽南师范大学举办的“闽南古韵、两岸传情”海峡两岸闽南非遗展演,彰显了两岸同根同源的传统艺术魅力,推动了两岸高校文化交流与合作。这既提高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积极的、自觉的行为模式,也发挥了大学在非遗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3.选择合适的非遗,营造文化保护的浓厚氛围,将非遗与校园学术文化相结合

非遗的产生和流传,必然是与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相连着。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适合引入校园,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那些普及面广、推广性强、在当地有广泛社会群众基础的。浓厚的文化氛围是非遗得以保护和传承的根本,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像南音、妈祖、朱子文化等,它们的产生由来已久,流传至今,并且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因此,有选择地引进些具有优秀品质的非遗进入校园尤其重要。

利用非遗传播教育基地,开展与非遗相关的学术活动,可以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注入年轻的活力。通过主办或承办与非遗有关的各类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到校交流研讨,开设专题讲座,活跃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例如福州大学非遗传播教育基地邀请朱熹第二十七代裔孙朱人求教授为高校师生做的《朱子书院教化与当代社会》专题讲座,激发了师生对朱子理学学习和研究的热情。还有,在推进地方高校大学精神、人文精神、学科特色等文化馆群的建设中融入非遗元素,例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漆艺楼结合了学科特点和传统特色工艺,通过漆艺术作品展示、制作汇演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福建漆艺,真实感受其历史韵味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是一种非遗生态保护的新形式。

4.依靠课程建设,扎根教育一线,将非遗与学校教学活动相结合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通过传承人口传心授,边实践边讲解的方式得以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与非遗的传承方式一致。非遗具有活态流变性的特点,呈现出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特性,非遗的保护、传承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好其存在特色与存在方式,传承好传承人所需要的生活形态。因此,开发和推进非遗课程建设不可或缺。为此,高校要从“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内外、服务地方”的理念出发,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为龙头,加大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克服各自局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起保护、传承非遗的使命。

根据高校不同的专业特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地进行非遗课程的建设,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并进、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结合、专业教学与公共教学交叉的教育手段,实现非遗课程建设的特色化。例如,泉州师范学院2003年首次将中国民间乐种引入教学,设立了全国首个南音本科专业;莆田学院在现代舞蹈、健身操等体育课程的建设中融入妈祖信俗、莆仙戏、车鼓等民间优秀的非遗元素,编排了妈祖舞、妈祖操、妈祖功等现代健身项目;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把学校办到工艺美术企业中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三)善用多媒介,构建新旧媒体的融合传播,实现文化传承和精神培育的双赢。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信息是通过网络、手机、车载电视等新媒介来传播的。新媒体传播有着传统传媒所不及的优势,它具有即时性强、互动性强和富有人性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媒体的宣传不足,传播非遗文化的效果更佳。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在新媒体传播中非遗信息被师生接受的程度低,大家更多接受的是那些点击率和关注度高的信息。由此可见,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的有效传播,不同媒介的合理运用是关键。

1.增加非遗信息的重复率,加深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

当前地方高校对非遗的宣传逐年增加,但多数的宣传报道是一次性的、概括性的,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数量偏少,后续报道更少,所以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不佳。因此,非遗信息重复率对非遗文化在校园中传播影响巨大,信息的重复出现使师生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变化,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为此,地方高校可利用宣传栏、校报、电台、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媒介多层次多角度广泛地报道非遗活动、传播非遗知识,不断提高师生对非遗的认知度,吸引更多师生自觉参与到非遗的研究保护中。还可以推出特色非遗专题、专栏,使广大师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报网互动,校内报刊服务于校园网站,校园网站丰富校内报刊,相互推动创新和传承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