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11:13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1

一、预

即预习。在有些同学中,有忽视预习的现象。他们说,光复习已学过的东西时间就不够,哪来的时间预习。其实,如果课前预习好,准备充分,增加了不听课的效率,课后复习时间大大减少了。预习有什么作用?其一,课前准备充分,为课堂专心听讲奠定基础。其二,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找出新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及不理解的内容。明确了这些之后,听课的目的就更清楚了。由于找出了“趣点”,对听课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明确了重点难点,可避免“45分钟”平均使用注意力,以免过早产生疲劳。课堂上,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率就高。其三,预习可以在新旧知识间架立桥梁。因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越紧,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常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二、题

题有两层意思,即解题,有些题目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细解。题另一层含义是教师课前向学生出几个自学题或思考题,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课指路。

三、听

现代数学课堂重练,重讨论,重交流,重探索,而淡化了讲,即要求精讲。精讲不等于不讲,既有讲便有听。当然有时学生不爱听,教师也得进行一点反省。如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讲得缺乏条理性、艺术性,一类问题重复啰嗦,激不起学习听课的兴趣。

怎样听课呢?一是会神专心(即不分心、不打花杂,专心致志的听课)。二是连绵思活,即保证思路的连绵而不间断。思路,包括教材内容的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思路。三是抓住关键,即讲课时要抓住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让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

我对学生听讲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听懂,增强理解力;二是听全,增强记忆力;三是听话,增强想象力。

四、思

思即思考。即听课要动脑,即深思。为什么要深思?一,深思才能加深记忆,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迷惑)”。二,深思才能加深记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对问题思考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固。”三,深思才能更好的领会所学的内容。

会“思”的学生往往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加深理解和记忆,联系实际应用所学到的新知识,解决过去思考过却没有解决的问题。

五、问

学数学要善疑好问,因为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教师一方面来说,在数学课中精心设问是很重要的。怎样设问,主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擎心设问,有利于深入理解新课内容。其二,精心设问,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三,精心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知识和已学过的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六、记

记,主要指在听课时怎样做笔记。我认为,数学笔记在于记住有代表性的教材上没有的难题,特殊的解题方法,以便记一解十。

七、议

议的形式主要是讨论,在新课学习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或教师队提出的自学题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加以综合、分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口头表达能力。“议”有时也会发生争论。争论时,争论的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方面,当仁不让地阐述自己经过认真思考后坚持的观点,争论有助于强化记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八、练

对于数学课来讲,练习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为目的的实践训练活动。学生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巩固、复习,与实践没有结合起来,就会稍纵即逝。因此,对老师所布置的练习,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老师对练习也应及时批改。但在学校中,近几年来,抄作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使“练习”这一环节得不到真正反馈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班上一部分中后进生有一定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不爱动脑筋便采用抄的方法“做”练习。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教师可对中后进生的练习在数量上和难度上放宽要求,或进行面批面改,增强他们做好练习的自信心,缩短他们和尖子之间的距离。学生的课内练习,课外作业,要做到少、精、活三个字。为减轻学生负担,学习的练习题要少,尽量越少越好。常言道:熟能生巧。练习太少,怎么能“熟”呢。“精”布置练习不仅要注意量,还要注意质,要精心挑选,合理安排。“活”是指练习形式多样化,所涉及的知识每次都在新与旧的联系中再现。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72-02

一、课前学生独立学习

课前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依照教材自学,起到了“先学”的作用。学生课前自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

1.对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进行研读、做好记忆、理解掌握、应用等方面记录。

2.对于例题进行小结反思,做好领悟、学解、改造、自编等尝试。

3.对于配套练习、习题进行尝试解题,做好领悟思路、知识应用反馈。

教师设计如下的《自学水平测试记录卡》,让学生自学时记录。这样一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立学习达到的水平,二是有利于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便于课堂导学。

3.1对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a、记忆:反复自学,但还不甚理解,只好先记住自学内容。

b、理解:自学达到合上书本,能用自己的语言通顺无误地再现所学内容。

c、掌握:看书自学,达到心领神会或能对其评价、改进。

d、应用:熟练掌握其本质,灵活应用于解题。

3.2对于例题:

a、不懂:看不懂书上解答,需要请教他人。

b、学解:看懂书本的解答,并能再现解题过程。

c、自解:只看例题题目而不看解答,自己解之。

d、自编:能先不看例题,自己依据定理、公式的条件和结论编题并解答。

3.3对于练习题:

a、参考他人完成,不理解。

b、参考他人完成,已理解。

c、独立完成,有错,已纠正。

d、独立完成,全对。

应该强调,无论用哪种水平自学,都要认真阅读课本,把自己的思考与课本的表述加以比较、分析,做到学有所得,并把自己独到的见解或疑点认真、简要地记录到表中去。

二、课堂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设教导学

学生在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复习与预习”和“探究新知”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后,带着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来到课堂,他们对课堂、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从而迫使教师不能把教学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而应在启迪智慧、培养悟性上下功夫,可设计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1.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由4至6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学习水平为上、中、下的学生组成,可由学习好的同学当小组长,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优秀的学生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上课时,安排10至15分钟时间由小组同学互相检查、核对预习、练习习题的解答、交流自学体会、解决较易于解决的疑难问题,并确定小组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有待于全班质疑。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彼此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纠正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和克服知识上的不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较简单的疑难问题,并确定中心质疑问题,为下一个环节保证质疑的质量,节省质疑时间。

2.质疑释疑,归纳反思

2.1质疑:学生把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后而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情况,教师也可设立问题让学生思考,疑点控制在5至7个有代表性、能突出主题的问题。

2.2释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由教师设立的问题情境,教师应不急于作出正确的解答,而是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同学思考,尝试解答,教师再做点拨、评价、补充完善。

2.3归纳反思:随着师生质疑、释疑的结束,教师应及时地总结质疑问题的种类、释疑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归纳本节课学习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学习要点,让学生反思,知识要点的归纳也可让学生进行尝试。

本环节用时应控制在15至20分钟内。

3.强化练习,内化能力

根据课前掌握到的学生独立学习的信息(可由自学水平卡来收集),以及课堂学生小组讨论,质疑释疑中收集到的疑难问题,或由教师把握的知识点的重要性、题目设计的疑难性、解题方法的关键性,预先制定需要强化练习、重点讲解的例习题,或引入课外习题,做为课堂作业,当场矫正反馈、规范纠正。本环节时间控制在20至10分钟内。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规范解题、攻克难点、尝试训练。

通过强化训练,作业课堂完成,课后不留作业,起到了“断后”的作用,让学生课后总是一心为主动参与明天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三、课后复习,温故知新,内化新知

根据洋思中学的教改实验理论要求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堂堂清”,同时还要求教师不留课后作业、不用任何练习册、不搞加班加点。但通过教师实施教学,发现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有点困难,而且也可能加剧了优差生两极分化,又现行教学班里优、中、差学生各有之。为此我们建议根据教学班的特点,课后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一是学生自主补救:学生可将课前独立学习达到的水平与课堂合作学习、教师导学后应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加以比较,再次温故知新、尝试巩固,内化新知;二是教师指导补救:教师可根据课堂授课情况,对部分差生进行适当面授指导、作业点拔、张贴部分习题答案,对优秀生可设立探索性思考题让他们探究,意在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证明,上面几个教学环节效果非常不错,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

1.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贯彻新课程理念,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师生关系融洽、合作交流、探究解难”的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景观。

2.要创设民主、和谐、偷悦、宽松的良好课堂学习环境。

创设民主化的良好课堂学习环境是学生大胆质疑、交流合作、开放思维的前提条件。有了民主化的学习环境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式的“苦学”向独立自主的、主动的、探索性的“乐学”转变。

3.要鼓励学生超前自学,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和及时把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便课堂导学。

4.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5.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在小组学习中开展质疑问难、释疑反思的探究学习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彼此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纠正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和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合作学习的“要求要有明确性、问题要有探讨性、交流要有针对性、学习要有互、合作要有指导性”。

6.要强化练习,内化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做”中学,尽可能地做到课后习题当堂尝试,当堂完成。

7.要把握好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教学中的“长官”意志和“放任自流”倾向。

参考文献

[1]李平.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探讨[J].华章,2013,17:277.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3

数学教学的环节是预、题、读、听、思、问、记、议、练、结。

一、预

即预习。其一,课前准备充分,为课堂专心听讲奠定基础。其二,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找出新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及不理解的内容。明确了这些之后,听课的目的就更清楚了。由于找出了“趣点”,对听课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明确了重点难点,可避免“45分钟”平均使用注意力,以免过早产生疲劳。课堂上,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劳就高。其三,预习可以在新旧知识间架立桥梁。因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越紧,学习起来就更容易。

二、题

题有两层意思,即解题,有些题目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细解。题另一层含义是教师课前向学生出几个自学题或思考题,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课指路。

三、读

数学教学中常常是重讲轻读,重练轻读。其实“读”也是数学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环节,一个题目读通了,读懂了,自然也就理解了,会做了。

四、听

现代数学课堂重练,重讨论,重交流,重探索,而淡化了讲,即要求精讲。精讲不等于不讲,既有讲便有听。当然有时学生不爱听,教师也得进行一点反省。如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讲得缺乏条理性、艺术性,一类问题重复啰嗦,激不起学生听课的兴趣。

怎样听课呢?一是会神专心(即不分心、不打花杂,专心致志的听课)。二是连绵思活,即保证思路的连绵而不间断。思路,包括教材内容的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思路。三是抓住关键,即讲课时要抓住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让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思

思即思考。即听课要动脑,即深思。为什么要深思?一,深思才能解惑,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迷惑)”。二,深思才能加深记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对问题思考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固”。三,深思才能更好的领会所学的内容。

六、问

学数学要善疑好问,因为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教师一方面来说,在数学课中精心设问是很重要的。怎样设问,主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擎心设问,有利于深入理解新课内容。其二,精心设问,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三,精心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知识和已学过的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七、记

记,主要指在听课时怎样做笔记。我人为,数学笔记在于记住有代表性的教材上没有的难题,特殊的解题方法,以便记一解十。

八、议

议的形式主要是讨论,在新课学习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或教师队提出的自学题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加以综合、分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口头表达能力。

九、练

对于数学课来讲,练习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为目的的实践训练活动。学生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巩固、复习,与实践没有结合起来,就会稍纵即逝。因此,对老师所布置的练习,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老师对练习也应及时批改。但在学校中,近几年来,抄作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使“练习”这一环节得不到真正反馈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班上一部分中差生有一定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不爱动脑筋便采用抄的方法“做”练习。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教师可对中差生的练习在数量上和难度上放宽要求,或进行面批面改,增强他们做好练习的自信心,缩短他们和尖子之间的距离。

十、结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4

关键词:创新教育;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初中生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形态下,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环节,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拓展数学思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为此,作为教学管理者和实施者,必须立足学生主体,把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科技充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理论讲解、课堂互动、教学演示、创新竞赛、实际运用等手段,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环节,方能实现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巩固环节,为新课程的顺利导入做好铺垫

数学教学具有系统性和基础性,要顺利开展新课程的教学和实现新知识的科学领悟,必须在教学正式开始前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巩固一下前面学过和即将学习的相关知识。温故知新,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新旧数学知识之间密切关联,只有掌握好前面的知识点,方能顺利进入下面的知识点学习;数学学科博大精深,初中生对其涉入还处于初级阶段,受智力和思维等影响,对已学过的知识的掌控和运用能力较为欠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领悟必须建立在已掌握的良好的知识基础上;教师也只有带领学生把旧知识温故好,为学生打好根基,才能顺利开展新课程的学习。为此,教师首先应在做教案前把巩固旧知识作为前提和基础,做好详细的温故计划,确保已学过的知识点温故全面、到位;在课堂开始之时,教师可通过现场做题、提问、讨论、简要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学生应自觉履行学过数学知识的巩固义务,打好基础,跟上教学节奏。也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不断开启学生的新思维,不断优化教学链条,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在创新教育的轨迹中长足发展。

二、优化导入环节,为不断启迪学生创新思维领航

如果说课前巩固是教学开始的序曲,那么正式的教学务必应从课堂导入开始。这也是把学生迅捷地引入课堂教学最佳情境的首要和必然选择。这是因为,优化课堂导入可以理顺教学机理,帮助学生科学、便捷地进入新知识学习的最佳状态;可以明晰师生的关系,拉近距离,明确教学目标,促进教学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快速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动力和兴趣,启迪创新思维,为稳步学习新知识创造条件。此外,初中数学教学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优化渐进导入环节,可以理清新旧知识脉络,突破新知识学习的瓶颈,构建起一脉相承的数学知识体系。为此,教师应注重以下节点:导入应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具有创新性,让学生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学生易在快乐中学习,易对有趣味的知识和事物产生兴趣,导入应紧密立足学生的兴趣点,讲求趣味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从而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思维情境中;导入应与旧知识紧密结合,用旧知识开启新知识,应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兴趣紧密结合,让学生善于接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导入语言应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或生动活泼,或扣人心弦,或启迪思维,时刻把学生的目光、思想、思维引入到预设情境中。

三、优化教学过程,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铺就基石

课堂教学是优化的中心环节。学生能否真正掌握数学新知识,关键在课堂教学,课程导入主要也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因此,必须深入细化、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子环节,最终实现新知识的展现、分析、吸收、掌握。基于此,数学课堂教学整个过程必须包含如下几个层面:一是创设与新课程紧密关联的教学情境,包括课堂环境、思维情境、学习能量等。二是讲求新知识的剖析方法,力求通俗易懂。对于初中生而言,自主或在教师辅助引导下主动探求新知尚有难度,教师必须充分调动理论基础、教学素养、实战经验等,创新、细腻、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诠释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夯实理解力。三是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思考提问,老师或学生解答,注重研讨教学,在师生共同积极参与中深化教学效果。

四、深化巩固练习,为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做好功课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5

关键词:衔接层次教学知识网络创造能力专题教学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上来,随着环境与心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以及学法的变化,可能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等有些不适应,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让他们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快速地投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来,就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课程的衔接,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二、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三、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五、重视专题教学

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相信只要采取上述有效措施,一定会改变高一新生怕数学的局面,从而激发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我们的数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6

数学实验课应选择具有规律性、开放性、实验性、生活性的课题,课题内容以数学教学知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课题丰富的内容和延展性能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我们选择生活中常玩的“抛掷硬币”作为实验课题.课题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并在实验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生通过对投币后正面、反面朝上的概率进行统计,了解这个游戏的规律性,因为该实验贴近生活,所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实验场景

创设实验场景就是给数学实验探究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场,通过游戏导入、生活场景导入、故事典故导入、多媒体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实验场景进行正迁移,引出实验课题.实验场景的创设使原本枯燥的数学实验课变得妙趣横生,学生在情趣化的课堂氛围中思维更加活跃,自主合作探究兴趣更加浓厚,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讲乘方问题时,我设定一个五子棋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第一个方格放1粒米,在第二个方格放2粒米,在第三个方格放4粒米……依此类推,每进行一格,就放上一格的平方数的米.问要把这个棋盘放满需要多少粒米.五子棋是学生常玩的游戏,这样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的过程也充满了情趣,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学生掌握了乘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科学合理分组

数学实验是学生合作探究的一种方法,它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有限,必须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实验分组一般以4~6人为宜,在分组中既要遵循学生自主合作的原则,又要照顾到班级中优秀生和后进生,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即不同小组的人员实力比较均衡,同一小组中学生能优势互补.小组间学生要进行角色分工,如操作者、观察者、记录者、统计者、报告者等.经过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四、开放合作探究

五、科学评价反馈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点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中涉及知识的学习难度相对较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了保证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教师应该从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入手,通过对翻转课堂数学教学设计的合理设计和控制,促进相应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对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当学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后,会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解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应用这种教学方模式后,学生可以获得课堂的决定权。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学科的理论性特点更加明显。教师利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对数学知识产生厌烦情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互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沟通完成协作学习,同时,教师的引导与评价也会穿插在整个数学课堂中。从本质角度来讲,互动频率的增加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进而促进最终教学质量的提升。

(2)学生方面。就学生方面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学生对大部分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是在课余时间完成的。因此,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3)课堂时间利用方面。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常常存在由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引发的课堂时间浪费问题。这种问题的引发原因包含教学方法的适宜性、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等多种因素。而在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对相关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是在课余时间完成的,课堂时间通常被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此,学生对初中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较为集中,这种变化引发了初中数学课堂时间利用率的增加。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点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课前设计部分

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初中数学课前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设计要点:

(1)初中数学教学视频。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设计的初中数学教学视频是学生主要的学习资源之一。为了保证初中数学教学视频的设计质量,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加以重视:第一,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首先需要对课标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进行确定。教师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初中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视频设计。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视频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能够保证相关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确定初中数学教学视频的大致内容之后,教师应该按照上述内容收集相关资料。数学学习资料的收集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如果该教师同时教几个不同的班级,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师所制作的教学视频应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需要通过有针对性初中数学教学视频的提供,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第三,就初中数学教学视频的制作时间而言,学生对学习内容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间范围为十分钟。因此,教师应该将数学视频的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以此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2)初中数学练习题。除了初中数学教学视频之外,练习题同样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设计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题的内容应该与初中数学教学视频中包含的新知识相符。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练习题难度和题量的适宜性加以重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除了需要完成教师所提供练习题的解答之外,在学习初中数学教学视频中的内容时,还应该注重对其中遇到难以理解问题的合理记录。

2.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课堂设计部分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初中数学教课堂设计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内容:

(1)设计数学问题。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言,数学问题的来源主要包含以下两种:第一,教师根据设计的初中数学教学视频猜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视频中的重点问题。第二,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来自这两种来源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得到最契合初中数学课堂的相关数学问题。

(2)数学问题的独立探究。独立探究环节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之一。相对于教师直接进行讲解的方式而言,学生通过独立探究所习得的数学知识和解决方法更加便于记忆。当学生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之后,在后续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有效发展和提升。

(3)合作学习环节。在课堂设计中,合作学习环节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第三,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实现。在合作学习环节中,教师需要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拓展性数学问题。当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会在学习小组之间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当所有小组汇报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点评。对此,教师需要通过拓展性数学问题的合理设计保证该环节的顺利进行。

(4)交流环节。从本质上讲,交流环节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吸取其他同学所分享学习体会中的有效经验,进而促进班级整体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5)评价环节。该环节位于整个数学教学课堂的最后一个阶段。当数学问题学习和交流环节结束之后,学生应该针对整个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当学生评价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并针对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综合性点评。

三、结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升课堂时间利用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等。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点主要包含初中数学教学视频、初中数学练习题、设计数学问题、问题独立探究环节、合作学习环节、交流环节以及评价环节。教师需要通过对该模式的有效设计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丽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王培.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李忠渭.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6,01:131.

[4]季春英.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05:90-91.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启、练”;教学模式;运用

一、“学、启、练”教学模式的概念

“学、启、练”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教师对学生启发的环节、学生做题练习巩固的环节。其中“学”环节具体指,学生通过教师或者数学工具书中编写的进行知识点预习,实现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不仅要熟悉知识点,还要通过查找知识、质疑新的知识点的方式,促进知识的增长。“启”环节具体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学习。“练”环节是指,教师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使其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并融会贯通教材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启、练”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运用

1.“学”在数学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运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环节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对于初中生来说,自学能力才刚开始培养,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制订计划,让学生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自身编写的导学教案中这样设计。首先,画出一条线段,然后,在线段中的某一位置上用蜗牛对其进行标注,记为点a,如果点a在左边则表示负数,在右边则表示正数。现在蜗牛开始以一分钟行3cm向左边移动。那么4分钟后蜗牛爬行到了什么位置?在线段上进行标注,并写出负数答案。通过上面例题可以看出,在编写该教案时,不仅涉及了有理数中的负数、整数知识,还通过小动物进行了情景设定。这样的教学设计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通过导学案对新知识进行预设,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2.“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学”环节的知识预热,许多学生都能够对知识进行初级的掌握,然而,这种程度的学习对数学学习来说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对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进行引导和启发,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挖掘。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教学中,做到对教学内容、解题方法的明确,能够举一反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控制时间,最好在15分钟之内,围绕重难点进行“启发”;并且,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解答。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数轴”时,我让学生画出一条线段,然后,在线段中的某一位置上用蜗牛对其进行标注,记为a,如果点a在左边,则表示负数,在右边则表示正数。问:①蜗牛以每分钟3cm的速度向右移动,3分钟后在什么地方?②蜗牛以每分钟3cm的速度向左移动,3分钟后在什么地方?③蜗牛以每分钟3cm的速度向右移动,3分钟前在什么地方?④蜗牛以每分钟3cm的速度向左移动,3分钟前在什么地方?通过解答,发现两个正数相乘或者两个负数相乘都可以得到正数,但是一个正数或者负数乘以一个负数或者正数就只能得到负数。关于这些学生不理解的疑问,教师可以根据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对学生进行重点以及难点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理数乘法的p键问题。

3.“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上两个环节的集中学习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夯实和加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安排练习题时,要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点,将新知识和旧知识都要进行有效融合。同时,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安排后续的教学计划和工作。

通过“学、启、练”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运用,可以知道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实践研究[J].赤子(中旬刊),2014(1).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9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优化;创造性

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积极的贯彻。初中数学教学要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初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开展师生的合作教学,对教学过程与各环节进行优化,促进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与解题能力方面得到提升。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关系进行优化整合,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能够估计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数学知识的可持续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些地方的初中数学教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目标,这样就导致了很多中学生学业压力过大。同时,初中数学教学采取了题海战术,使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很差。其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一些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无法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师对数学概念和定理进行灌输,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此的理解程度,并且教师忽视了数学定理和数学思想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没有将初中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系统的总结,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分散和零碎,这样的数学教学就倾向于形式化和表面化,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和培养解题技能。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不足。由于数学解题主要是为了获得较高的分数,这样教师就比较重视最后的答案的正确性。教师对数学思想和数学解题方法合理选择上不够细致,特别是采取了快速的“巧解”方法,它们往往具有局限性,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

第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合作的缺乏。一些数学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关注于备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忽视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导致课堂教学看似比较精彩,但是却不能承载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与解题困惑。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解习题,没有给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对学生所反映的问题也没有给予积极的引导,十分缺乏师生的互动教学环节。

二、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的有效措施

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对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解题技能进行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首先,教师辅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系统化。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新旧知识的关联性梳理,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这样才能使初中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的内在的本质关系。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巩固旧知识,易于学习新知识。从而,初中生能够增强数学认知结构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解题过程的讲解,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

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教师应加强对解题思想的剖析,比较选择解题方法,坚定学生的解题信心。通过一定的解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迁移能力。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的基本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基础。

第三,课堂教学增强师生互动教学环节。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面,应突出学生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环节。这样,才能突出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应加强对教学内容结构的合理安排,选择教学的重点,研究教材的组织顺序和结构,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性地教学讲解,提高教学效果。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学优化的标志,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对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化进行探讨,我们得出初中数学的教学要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优化,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数学学习视野,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更好地优化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鼓励师生共同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补充以及加工。因此,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应用教材,并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才能使数学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广.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错误倾向及应对[J].教育教学

论,2010(11).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适应性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动,翻转课堂逐步进入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而现阶段制约翻转课堂的发展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教师因素、信息技术因素、多维环境因素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深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可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翻转课堂适合哪类数学教学内容

从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可知,翻转课堂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因此,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无需过多的师生间的交流沟通的章节,更加适用于学生自行观看兴趣较高的视频内容。其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专注在课堂上,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诸如:学习《认识几何图形》这一章节,这一章节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的入门课,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相关的几何图形,并且能够计算比较简单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因此,在进行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而其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相关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更多的几何图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感知几何图形的存在。因此,这一章节十分适合运用微视频直观呈现的形式,因此,比较适用于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

诸如涉及如何添加辅助线、绘画函数图像和探索图像性质等内容,这一类型的教学则不适合翻转教学这一教学模式。

因此,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在备课阶段应当认真地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应当充分考虑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适合哪类学生

为了更好地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深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中的主要观点在于,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条件下,通过充分的学习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其中掌握学习理论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极为合理的理论支撑,但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则要求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对于自觉性较差或者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课前独立地观看微课视频,这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务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定的补救措施。例如:当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较为重要的时候,而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时,教师应当在观看视频前对学生提出相对严格的要求,其中要求应当极为具体,之后,教师再来检测学生能否按要求来完成。而如果大部分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教室,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中观看视频。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提前观看微课视频,其中涉及相关的教学重点,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采取反翻转课堂教学,所谓的反翻转课堂教学是指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当结合课堂学习,课后再次观看微课视频。

三、哪些教学环节适合翻转教学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教学大多运用在上课前,教师应当提前制作好教学视频以及导学等相关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服务器上,学生自行下载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进行提前的学习。在学习完视频之后,学生可以自行完成相关的测试题,而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可以留在课堂上解决。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并且制订相关的合适的教学计划,这样便能够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的学习环境。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首先关注初中数学自身的特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更好地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深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而除了学生自身的情况特点,教师还应当关注翻转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环节,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新课导入、新知识的学习等相关环节更加适合翻转教学,翻转到课前进行学习,而其中的巩固练习、合作交流等环节更加适合师生面对面地讨论。

例如:在学习《认识几何图形》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在课上,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充分的结合课前学习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而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让学生在学习检验、练习提高、总结提问等相关的环节中充分掌握学习难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较为全新的课题,对于此类新生事物,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其特征、学生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的特点,将信息技术同初中数学学科进行充分的整合,使初中数学教学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的部分弊端,极大程度上提升初中数学学习效率,鼓励学生不断地自学和思考。

而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恰当地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地体会数学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充分将信息技术同学科学习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