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融资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12:21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1

2011年8月份中国VC/pe市场募资进度趋于缓慢,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基金数共计20只,新增可投中国大陆资本量为14.81亿美元,平均规模为7.406.94万美元。与7月相比,新募基金数量环比下降了44.4%,募集金额环比下降了76.1%,募资进度相比前期进入了一个相对趋于缓慢的阶段。与2010年同期相比,2011年至今基金募资进度已经明显加快,清科研究中心认为,经过2011年1-7月基金募集资本量持续处于高位的情况下,8月募资进度趋于缓慢是市场的正常反应。

从基金的类型来看,新募集的20只基金中以创业投资型基金最多,共有11只,募集金额为5.04亿美元。另有8只成长型基金和1只房地产基金,募集金额分别为8.21亿和1.56亿美元。其中,募集完成金额最大的是弘毅上海基金,基金规模为5.00亿美元,是目前获批规模最大的QFLp试点基金。另外一只募集完成金额较大的基金是深圳基石创投旗下基金――深圳市珠峰基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规模达14.14亿元人民币,将主要投资境内品牌消费品、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医药医疗、新能源、先进制造业,以及tmt行业的高成长、创新型、科技型企业(见表1)。

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设立的基金数共计25只,其中披露目标规模的有19只,计划募集资金为120.10亿美元,平均每只基金目标募集规模6.32亿美元。25只新设立基金中,22只为人民币基金,披露目标金额的有16只,目标募集资本量94.60亿美元,平均目标募集规模5.91亿美元;另外3只为美元基金,目标募集资本量25.50亿美元,平均目标募集规模8.50亿美元。

新设立的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罗斯洛克(天津)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由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全资子公司罗斯洛克资本有限公司与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城市运营商天津新金融合资成立,采用人民币和美元平行基金的形式,目标规模约为20.00亿美元,预计2011年募资约50.00亿元人民币(包括人民币和美元),首期基金主要用于兴建天津于家堡罗斯洛克金融中心商业地产项目,以及于家堡金融区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等多个项目。

同时,QFLp试点政策推出数月后,终于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首批落户重庆渝中的外资股权投资基金之一――重庆瀚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其募集的首期650万美元基金已顺利到位并结汇,成为全国首支进行QFLp试点成功的基金;与此同时,首批获得上海QFLp试点资格的弘毅投资也在上海宣布成立了跨境投资基金管理总部,同时成立了规模为5亿美元的弘毅上海基金,并与河北石家庄pVC检验手套供应商鸿锐集团签署了投资协议。

共发生投资案例57起涉及金额近12亿美元

8月共发生投资案例57起,其中披露金额的48起投资案例涉及金额约11.74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涉资约2445万美元。从行业方面来看,主要分布在互联网、清洁技术和机械制造等21个一级行业,可谓遍地开花。从案例的个数上看。互联网行业仍备受投资者青睐,有11起投资案例发生,占投资案例总数的19.3%;并列位列第二位的是清洁技术和机械制造行业,各有5起投资案例发生,分别占比8.8%;并列排在第三位的是能源及矿产,电信及增值业务和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分别有4起投资案例发生,各占比6.9%(见表2)。

从披露的投资金额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高居首位,有4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2.66亿美元,占比22.8%。紧随其后的是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有3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2.12亿美元。此外,互联网和清洁技术行业,分别涉资1.75亿美元和1.44亿美元。

从平均投资金额来看,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高居榜首,披露金额的3起投资案例,平均涉资金额为7057万美元;房地产行业位居第二位,1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6906万美元。此笔投资来自于天津津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4只基金向津滨发展控股子公司天津津滨时代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增资4.41亿元人民币,占股19.26%。能源及矿产行业位列第三位,披露金额的4起投资案例,平均涉资金额为6661万美元。

涉及6起过亿美元级投资。8月1日,KKR宣布购买在新加坡挂牌的中国污水处理公司联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价值1.138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期限五年,年利率2.5%。

8月3日,耀华玻璃宣布引入弘毅投资合作,进行重组改制,正式成立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弘毅投资持股60%,秦皇岛市国资委持股30%,国际金融公司持股10%。其中,弘毅向耀华玻璃集团增资1亿美元。

8月15日,中国×D塑料有限公司宣布获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部1亿美元股权投资。根据双方协议,摩根±丹利购买总计价值为1亿美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可以6.25美元/每股的初始转换价格转换为普通股,在惯常防稀释条款下做相应调整。

8月17日,国内时尚购物公司深圳走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走秀网)正式宣布,公司已获得第二轮1亿美元融资。该轮融资由美国著名私募股权基金华平投资集团领投,首轮出资方凯鹏华盈继续跟投。此外,山东恒邦)台炼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pipe融资金额均过亿美元级别。

从投资规模来看,披露金额的48起投资案例中,规模在1000.00万美元以下的共有15起,占披露金额总案例数的31.3%,涉及金额约1.00亿美元;投资规模在1.000.00-3.000.00万美元的案例数共有11起,涉及金额约2.14亿美元,占比22.9%;投资规模在3.000.00万美元以上的案例有22起,投资总金额约8.60亿美元,占比45.8%。

涉及9起plpe投资。除8月1日KKR购买联合环境,还有8月8日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Dlpe融资1.27亿元人民币;8月12日,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8.89亿元人民币;同日,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pipe融资约4.63亿元人民币;8月15日,中国XD塑料宣布获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部1亿美元股权投资:8月22日,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1.31亿元人民币;8月24日,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合计1.95亿元人民币;8月26日,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合计6.56亿元人民币。8月31日,海南海药股

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合计2.07亿元人民币。其中,贵研铂业,恒邦冶炼和中金黄金均为能源及矿产行业上市公司。

从投资地域上看,发生的57起投资案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东(除深圳)等19个省市。从投资案例个数来看,北京地区持续走热,有17起投资案例发生,占比29.7%;上海位居第二位,有6起投资案例发生,分别占比10.5%;排在第三位的是广东(除深圳)省,有5起投资案例发生,占比8.8%(见表3)。

从披露的投资金额上来看,北京地区仍旧高居榜首,有14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2.53亿美元,占比21.7%;山东省位列第二位,有3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1.79亿美元,占比15.3%;河北省位列第三位,有2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1.31亿美元,占比11.1%。此外,广东(除深圳)、深圳和黑龙江省,涉资金额也均超过亿美元级别。

ipo数量再度下挫海外ipo降至冰点

27家ipo的中国企业中,共有25家企业在境内市场ipo,占比达到92.6%,25家企业合计融资40.68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62亿美元。深圳创业板和深圳中小板的Jpo个数均与7月持平,其中,深圳创业板共有11家企业ipo,合计融资12.28亿美元;9家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ipo,合计融资10.38亿美元;而7月ipo个数为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迎来5家企业ipo,合计融资18.02亿美元,这也使得境内方面8月ipo个数环比上升25.0%。值得关注的是,深圳中小企业板和深圳创业板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有显著提升,分别环比上升16.7%和32.7%,新上市企业的估值再度回升(见图)。

境外方面,利空消息不断,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标准普尔首次下调美国国债信用评级,香港方面包括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和中信证券在内的多家企业宣布推迟赴港ipo进程,作为传统海外上市主战场的香港市场ipo个数为零,多种因素使得只有2家中国企业在海外ipo,月度ipo个数降至2010年以来的低点。其中,逆势ipo的土豆网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ipo,发行aDS600万份,每aDS发行价格29.00美元,共募集资金1.74亿美元。但土豆网上市首日即遭破发,其开盘价25.11美元,较发行价29美元下跌13.4%,首日收盘价25.56美元,较发行价下跌11.9%。另一家海外ipo的企业是东方造船,其在伦敦aim市场实现上市,由于东方造船上市后会立即进行债务重组,所以此次上市没有进行募资(见表4)。

从行业分布来看,机械制造行业表现抢眼,ipo个数及融资额均排名榜首,共有10家机械制造企业在境内外市场ipo,个数占比达到37.1%,合计融资11.69亿美元,融资额占比27.5%(见表5)。10日,方正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共募集资金58.50亿元(约9.12亿美元),是融资规模最大的ipo。

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6家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ipo,合计融资33.47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09亿美元。其中,15家企业在境内市场ipo,合计融资31.73亿美元;1家企业在境外市场ipo,融资1.74亿美元。境内市场ipo的15家VC/pe支持中国企业中,有5家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ipo,6家企业在深圳创业板ipo,另外4家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ipo。境外市场ipo的1家VC/pe支持中国为土豆网,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ipo。

完成并购案子86起建筑/工程呈并购潮

并购市场共完成86起案例,其中披露金额的有80起,披露总金额18.65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交易金额2.331.00万美元。与7月份相比,并购案例数量基本相同。但由于海外并购案例规模较小,交易金额环比下降25.41%,平均规模下降27.29%。

在完成的86起并购案例中,国内并购有75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87.2%,披露金额的71起,披露金额12.09亿美元,占披露总额的64.8%;海外并购有7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8.1%,披露金额的6起,披露金额3.17亿美元,占披露总额的17.0%;外资并购有4起,占比4.7%,披露金额的3起,披露金额3.39亿美元,占比18.2%(见表6)。

完成的并购案例主要分布在建筑/工程、能源及矿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房地产、汽车等一级行业(见表7)。从并购案例完成数量来看,建筑/工程成为一大热门行业,共完成12起案例,占案例总数的13.9%,可谓是杀出的一匹黑马;能源及矿产行业排名第二,完成10起案例,占比11.6%;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排名第三,完成8起案例,占比9.3%。虽然建筑/工程行业案例完成数量最多,但案例规模大多不突出,平均交易规模约1.086万美元。其中,规模最大的两起案例是:8月26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进一步完善广西区域市场网络分别以4.48亿元和1.6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陕西众喜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相关公司股权及资产和广西四合工贸有限责任公80%的股权。

从并购案例金额来说,能源及矿产行业位列榜首,共有10起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交易金额4.08亿美元,占并购披露总额的21.8%;房地产行业位列其次,有7起案例披露金额,交易金额4.01亿美元,占比21.5%;纺织及服装行业位列第三,有2起案例披露金额,交易金额2.18亿美元,占比11.7%;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紧随其后,以2.12亿美元的交易金额位列第四。其中,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7日受让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山东鲁能置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及所有债权,作价约10亿人民币,是交易金额最大的国内并购案例。

从披露金额案例的平均规模来看,纺织及服装行业的案例平均规模稳居第一,平均交易金额约1.09亿美元;房地产行业位居第二,平均交易金额约5.723万美元;能源及矿产行业位居第三,平均规模4.082万美元。在能源矿产行业,春和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用1.15亿加元成功收购加拿大上市的矿业公司magindustriesCorp,75.9%的股权,是交易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

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共完成的7起海外并购主要分布在能源及矿产、食品&饮料和it行业。其中,披露金额6起,交易金额仅6.56亿美元,完成案例交易规模较7月大幅缩小。但是不乏大规模的案例正在进行中,海外并购正蓄势待发。

同时,共完成了4起外资并购,涉及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纺织及服装和清洁技术3个行业。其中,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以约150亿日元收购了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0%的股权是交易金额最大的并购案例(见表8)。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2

【关键词】地产融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对金融市场具有天然的高度依赖,然而与房地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的是,我国房地产融资市场的发展却步履蹒跚,对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日趋严格的土地和金融信贷政策使房地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困境。为了应对融资困局,房地产企业开始探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除传统的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外,信托、基金、上市以及私募融资等形式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线当中。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investment)是投资方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将被投资企业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所持股份获利的一种投资方式,是除银行贷款和公开上市(包括买壳上市后的再融资)之外的另外一种主要的新兴融资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情况

国际私募股权基金蓬勃发展,呈现出资金规模庞大、投资方式灵活等趋势,在并购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亚洲私募股权市场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快速发展当中,投资规模由1998年的5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50亿美元。据清科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2006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大陆投资了31家企业,投资总额达到55.6亿美元,其中超过25亿美元的资金流向服务行业;2007年1-11月,中国大陆地区私募股权投资案例达170个,投资总额上升至124.9亿美元。

资料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二、私募股权投资者的分类

根据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战略规划和投资目标,可以将其分为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一般指与引资企业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战略投资者入股引资企业,通常是为了配合其自身的战略规划,因此能够发挥更强的协同效应;财务投资者一般指不专门针对某个行业、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的基金。

目前,活跃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有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美国雷曼兄弟房地产投资基金、美林投资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高盛房地产投资基金、德意志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瑞士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gic、荷兰ing地产集团等。

三、如何使用私募股权形式融资

通常而言,房地产企业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流程如下:

在引进私募股权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项目选择和可行性核查,投资方案设计,法律文件签署,以及积极有效的监管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私募股权投资者比较关注的要点。

四、成功案例分析

1.近年来主要房地产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案例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得到海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美林、雷曼兄弟、德国房地产投资银行、英国grosvenor、美国凯雷、摩根斯坦利、淡马锡等国际金融机构纷纷投资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企业通过项目融资、pre-ipo等方式引进私募股权融资的案例不断出现,为企业带来的丰富的资金,下表为近年来部分房地产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情况:

2.典型案例分析——鑫苑中国

(1)公司简介

鑫苑置业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注于中国二线城市的住宅房地产开发商,专注大型复合社区开发,包括多层公寓建筑、中高层住宅和附属设施,同时开发小型住宅项目。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1家全资子公司和2家非控股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2007年12月13日,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nyse:xin),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上市前的私募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鑫苑置业优化资本结构、扩充土地储备、完善其“零库存”商业模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企业能够顺利登陆纽交所的重要原因。

(2)私募前发展状况

鑫苑置业于2006年8月引入私募投资者,是其开始于2006年3月筹备在美国上市计划的重要一步。2006年前,鑫苑置业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内发展,土地储备也不大。2004年和2005年,鑫苑置业的土地储备面积分别为226万平方米和305万平方米,2006年由于开工面积急剧增加,土地储备面积迅速减少,更加大了企业计划上市的难度。为了尽快扩大土地储备、加快跨区域发展步伐,鑫苑置业急需要资金,而2006年正是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出台各项调控政策的一年,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在此条件下,私募股权融资为鑫苑置业提供了新的选择。不但为达到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提供了支持,也解决了当前资金压力,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和2005年,鑫苑置业的总资产分别为58192万元和86411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9.47%和79.75%,私募股权融资以前,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不利于企业上市融资。

(3)私募融资后发展

2006年8月和12月,鑫苑置业顺利完成私募,累计融资达7500万美元,当年末总资产达到196236万元,增长超过1倍,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6.02%,降幅超过20个百分点。鑫苑置业完成私募以后,积极筹备上市事宜,将募集资金用作扩张资金和增加注册资本金。2006年6月,山东鑫苑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人民币;2006年11月24日,苏州鑫苑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2006年12月7日,安徽鑫苑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2007年6月12日,鑫苑置业(成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成为鑫苑置业又一家全资子公司,企业跨区域扩张速度明显加快。至2007年9月30日,鑫苑置业拥有14个在建和拟建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053,279平方米,土地储备(拟建项目规划建筑面积)上升至1,282,498平方米(2006年末为65万平方米)。

在临近上市前,2007年5月,鑫苑置业又从蓝山中国获得1亿美元的私募债权融资,使其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财务结构更加完善,增强了资本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在美国上市并成功筹资约2.995亿美元,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资金的同时,更为企业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各种融资工具提供了可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殷红.房地产金融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化成.财务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春生.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3

民间融资是民间按照市场机制调节资金余缺的经济活动,有其固有优势与灵活性。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民间融资良好秩序,既要保持其原有的活性与自由,又要减少行政审批与行政干预。从设计思路来看,《条例》进一步放宽了主体设立准入条件,但在行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监管要求,尤其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效处理行业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1.在主体设立方面除了明确民间资金管理企业需满足5000万元实缴货币资本以及民间融资公共服务机构需获市级地方金融主管部门核准外,取消了其他诸多行政前置条件,鼓励各类民间融资主体设立与发展。同时,鉴于有些主体主要从事社会资金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公众性和风险性,根据审慎性原则,条例又规定这些主体在工商注册核准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地方金融主管部门备案。2.在主体行为方面《条例》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对发行定向债券及定向集合资金的主体提出了监管要求,即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主体才能从事定向债券和定向集合资金发行工作。同时,为了进一步防范和控制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这些主体的业务禁入、信息披露、资金托管、运营投向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监管要求。

二、温州民间金融市场主体发展现状剖析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滞后制约着借入方市场主体的培育壮大从条例设计内涵来看,现代企业制度始终贯穿着主体的确立及发展。但从企业规范程度看,传统的温州企业大多数以家族制为主,尚未完全建立起产权明晰、财务规范、信息透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据统计,全市中小企业50%以上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状况,许多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记录;60%以上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是3B或3B以下。此外,企业与企业主的一元化运作模式,混淆了条例所倡导的民间融资主体及其行为,降低了借贷用途的透明度,不利于主体规范行为的实践。虽然温州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中小企业改制提升工程以来,累计已新增近400家股份有限公司,超过了过去34年的总和,但长期所形成的“不规范”意识仍使投资者的“敬而远之”,直接影响着企业定向债的发行以及民间资金管理企业定向集合资金的投向等。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温州仅有9家企业登记备案定向债发行,备案金额1.62亿元,但成功发行仅7000万元。

(二)“三类中间服务”市场主体运行仍面临着诸多体制机制问题1.民间资金专业管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目前,温州已培育发展12家民间资金管理企业(即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注册资本共计12.5亿元。截至2014年底,12家公司共组织39亿元资金投向1020个项目,其中发行定向集合资金共7期6.05亿元,占资金投向总额的15.5%。从规模来看,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自身投入的资本金。与《条例》施行后的民间借贷备案登记总额94亿元相比,仅占6%。换个角度来说,大部分民间资金仍是以借贷形式在市场上流动,还未能有效归入专业化运作轨道。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受投资项目难找、专业人才匮乏、股权投资退出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但从更深层次分析来看,如何提升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专业能力及其衍生出来的公信力更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是目前条例制度设计中未能充分考虑的一个“短板”。虽然《条例》对民间资金管理企业的准入已作了更为严格的限制,要求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且为实缴货币资本。但受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影响,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使得条例所规制的5000万元的实缴货币资本沦为形式,易造成主体源头管理上失控,脱离了类金融主体审慎发展的原则,引发部分民间资金管理企业“空壳化”运作,给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2.民间融资公共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破解(1)可持续经营经费来源不足《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将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定位为民间融资公共服务机构,并赋予其受托承担民间借贷备案等一系列准公共服务职能。从本质上来看,民间借贷的备案等职能属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畴,但除个别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享受小额地方财政补助或收取微额场租外,大部分中心没有收入来源,处于亏本运营状态。据初步测算,全市7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年平均运行成本在300万元左右,长期以往必将影响中心的正常运转。(2)业务转型创新滞后按原先设计方案来看,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主要定位于为场内入驻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对于场外各类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中介的服务缺乏有效的着力点。而《条例》赋予中心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权益转让服务、理财咨询等职能,以及其依托民间借贷备案职能所建立起来的民间借贷备案信息(即民间借贷征信)的挖掘运用工作,受信息量不足、人才因素、资源公共性等因素制约,仍未能有效开展,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探索。3.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良莠不齐截至2014年底,温州经备案登记的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已达72家,注册资本最低为100万元、最高达5000万元。从运营模式来看,既有纯信息中介平台模式、又有债权转让以及信用担保模式;既有纯线上或线下模式、又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等,整体上呈现出运营模式互联网化、业务运营多样化等特点。受制于国家层面相关金融法规滞后等影响,民间融资信息服务行业长期处于“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的状态。即便是《条例》出台后,温州对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的注册资本、股东构成、高管人员也没有任何前提条件。这一制度设计不足,造成了当前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业务运营的多样化、同质化,导致整体行业鱼龙混乱,部分甚至已经违悖设立时的定位初衷、偏离正确的轨道,并触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法从事资金融通等红线底线。

(三)合格的借出方市场主体队伍建设还存在“软硬”环境不匹配现象投资者是市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投资者的成熟是市场成熟的重要推动力,没有成熟的投资者,不可能有成熟的市场。相比证券、期货等成熟市场,民间金融市场的合格投资者队伍建设仍任重道远。从当前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现状分析来看,投资者逐利性和盲目性特征仍然非常明显,风险意识总体上还不强。以p2p平台为例,部分投资者受高利驱使受骗上当或发生不良损失等情况时有发生,进一步凸显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的不足。此外,从市场培育情况来看,温州虽已搭建了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权营运中心等平台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判断合格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推进合格投资者教育、探索投资者分类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制约了理性而成熟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

三、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市场主体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推进民间资金管理企业“扩面提质”,切实发挥其民间资金向产业资本转化的引导作用《条例》设立民间资金管理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集聚并提升民间资金的专业化运作能力,解决“投资难和融资难”这一关联问题,实现“小资本与大项目”的对接。为此,要以《条例》施行为契机,鼓励民间资金管理企业“质与量”齐头并进,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完善资金专业化服务网络,放宽服务地域限制,促进专业服务“下沉”或“普惠”。同时,要积极吸引温州区域外成熟的资产管理公司入驻,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及相关政策,推进服务“属地化”,着力将温州打造成“区域民间资本专业运营中心”,形成专业化金融服务产业支撑体系。

(二)继续深化中小企业改制提升工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长期以来“温州模式”下企业自身的不规范发展相对应的是民间借贷的地下野蛮生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造成了前几年“借贷风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行条例制度框架设计下,如何发挥民间融资“三条河流”(民间借贷、定向债券、定向集合资金)作用,首先要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体制束缚。为此,不仅在继续推进企业改制工作,引导更多的企业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要对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尤其是在资金投向、与资本市场对接等方面,形成正向激励作用。可以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新动力,促进民间融资市场规范秩序的重建。

(三)积极探索民间融资公共服务平台“转型升级”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1.要以改革创新思维重新思考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定位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依法赋予其相应的职能,探索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权益转让服务、理财咨询等业务,逐步搭建形成以“民间借贷征信服务”为基础的权益转让“二级市场”。2.要形成适合中小企业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要以原温州股权营运中心未上市股权转让平台试点为基础,引导其朝着具有独立的市场定位、特别的制度安排、不同的运作模式的方向,逐步形成适合温州中小企业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3.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服务产业链鼓励温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研发定向融资产品、资产收益权转让产品、定向投资产品、公私合营(ppp)产品、中小企业融资保证保险产品,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百姓投资的金融产品服务产业链,开拓高成长中小企业融资蓝海业务。

(四)建立健全民间金融市场合格投资者制度,推进合格投资者队伍建设1.要细化地方金融市场合格投资者制度设计要以区别投资者的市场风险识别水平和承受能力为核心内容,提供差异化的市场、产品和服务,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安排。2.要建立合格投资者自律管理制度以股权营运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为平台,推进合格投资者的培育工作,加大对投资者的素质教育,逐步搭建起“合格投资者数据信息库”。3.要建立合格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监管部门必须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与事后监管机制,准确定位并严厉打击各类应披露未披露、错误披露甚至是恶意欺骗投资者的违法违规现象,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4

【关键词】私募股权融资法律监管退出机制

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资本作为一种自发的金融创新工具是客观存在的。按照国际上对私募股权融资的界定,我国的很多民间金融行为都可以认定是私募股权融资。尤其自2000年以来,各种国内外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的投资活动十分频繁,例如凯雷收购徐工,摩根、鼎辉投资蒙牛,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向李宁投资1850万美元等等案例,不胜枚举。

一、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行业上来看,无论从投资金额还是投资案例上来说,传统行业的投资都是首屈一指。2007年行业投资共发生89起,占年度投资案例的总数的55%,占年度总投资额的56%,服务业吸引了46.67亿美元的投资,占年度投资的18.4%。生物医药仅有数个案例,但吸引私募股权资金近10亿美元。广义it行业和其他高科技行业各有15个和10个案例。

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上来讲,2007年私募股权基金对11家即将上市企业投入约30亿美元过桥资金,占年度投资额的22.7%,投资金额位居第一。属于成长资本的投资共66起,投资金额达28亿美元,占年度投资额的2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位获得12家未上市企业的控制权投入23.37亿美元的收购资金,占年度投资额的18.3%;2007年度共有19家内地和香港特区上市的内地企业获得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融资27.05亿美元,占年度投资额的28%;另外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是房地产基金)对21个房地产项目投入了20.93亿美元,占年度投资额的16.1%(清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面,06年共有53个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交易案例,例如:世贸房地产、中国工商银行、迈瑞公司、国人通信和伊普国际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国内和海外上市,使私募股权基金的成功退出,取得良好回报。ipo依然是私募股权退出的最主要方式,全年共有23家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成功实现ipo。

目前在我国私募股权市场较为活跃的投资机构主要有:境内外专业的私募股权基金,例如美国黑石集团,国内成立的渤海产业基金均属于这种形式;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公司;某些大型中央企业的独立财务公司或者以一种业务形式存在于证券公司,例如中信证券及中金公司的私人股权投资业务。

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投资的金额上,与国外私募股权基金相比,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依然难以望其项背,只能高山仰止。目前,国外的几家成熟的私募股权基金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成功运作多个案例,例如,工商银行的上市,背后就有高盛和瑞银的影子;前段时间炒作很凶的凯雷收购徐工案,虽闹的沸沸扬扬,但风波过后,凯雷依然顺利收购;再有专注于亚洲地区投资的美国新桥资本,重点投资中国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等等依然对国内市场虎视眈眈。在国内的专业投资基金中,渤海产业基金首屈一指,渤海产业基金首期融资60亿元人民币,

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

二、发展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必要性

私募股权基金实际上可以简单理解为集富人和机构之财进行投资,它主要投资于为上市企业的股权,并将伴随企业的成长,对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再者由于中国金融体制的缺陷,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而银行大多比较青睐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可以很容易得到金融资源,而其他企业则很难得到这种好处。而股权私募市场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难题,发展我国私募股权市场迫在眉睫。

1.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有助于国内产业升级

2007年中国的gdp已经跃居全球第四,而中国的产品都是以质优价廉而取胜,靠出口服装,鞋袜等初级产品,中国制造等同于廉价。而未来的中国在世界上不应是廉价的代名词,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将消失,那时的中国将何去何从?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唯一解决之路,主导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就需要大量资金购买设备。企业的技术更新也需要具额融资。而私募股权基金正好可以弥补国内资金的短缺。要争取国内产业重组的主导权,需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技术未成熟的成长型企业未上市的股权,它可以让企业实现保值、增值,为企业提供完成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资金。另外,私募股权基金还可以投资于成熟企业的上市或未上市股权,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价值。例如高盛投资中国工商银行、凯雷收购徐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国内产业升级是大有帮助的。

2.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需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参与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为主,如果能得到政府有效监管和合理引导,将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多样性,对我国发展多层次场外交易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我们借鉴国外私募股权的发展经验,发展我国私募股权市场,就需要进一步改进我国的金融衍生市场,以满足私募股权市场股权交易的需要。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壮大相辅相成,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造成国内出现大批的出现融资缺口的优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始终被受困于资金短缺。银行资本为追求资金的安全性,倾向于将信贷资金投向大中型企业,并且银行在发放贷款中的繁杂手续也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融资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出现则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另一条道路。而这些优质中小企业也已经引起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广泛关注,例如,北京新东方教育集团的海外成功上市,就离不开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帮助;蒙牛的迅猛发展的背后也有摩根的影子;如家快捷酒店的上市也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推动。这些生动的例子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现实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需求。同时,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也让居民储蓄水涨船高,居民的投资热情日渐高涨。去年嘉实基金动辄上百亿的基金首日发行量就表明了居民的投资需求十分旺盛。在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债券、和银行存款无法满足居民的投资需求,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是大势所趋。

三、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私募股权融资的退出问题已经大大阻碍了我国私募股权融资市场的发展,而中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基金进入中国内的资本市场,但国内落后的监管体制却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使得不少投资者不得不在退出机制上煞费苦心。因此在这里将主要讨论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模式

1.出售给下一个产业投资者

在中国最常见的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是将企业出售给该行业的相关企业,这样的企业往往希望借助收购进入中国市场或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样的出售和收购通常发生在海外投资基金和海外产业投资者之间。例如摩根斯坦利收购南孚电池,然后将其出售给吉列公司,通过这样的并购,吉列旗下的金霸王电池实际上拥有了整个中国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中国国内的并购和海外并购活动也会不断攀升,将投资组合出售给国内产业投资者也会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退出途径。

2.公开上市

除了出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另外一个退出机制就是将投资的企业带到资本市场去公开上市,使其成为上市公司,然后在公开市场减持以退出实现投资收益,这里上市地点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在国外。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为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监管相对较松的地区,如百慕大地区,成立未来上市公司的主体(spv),然后通过spv控制国内公司,当条件成熟将spv带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这样就可以规避国内主管部门的审批而进行上市活动,可以绕开国内严格的资本和外汇管制,更重要的是通过海外上市公司可以实现所持股份的全流通,可以在离岸注册地简便的办理股权转让退出等资本运作。

对于以上两种方式,我更倾向于第一种。因为完善的资本市场并不是在短期内建成的,公开上市之路在中国的发展依然举步为艰。但第一种方式与ipo相比显然操作起来更为简便,更为灵活,我们可以先在深交所试点,改造深交所的股份转让系统,把它作为股权转让的一个平台,试点成功后再向全国进行推广,在全国构建一个完善的股权交易平台,方便股权交易。为私募股权融资市场的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5

一、股权投资基金概述

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equityFund或pe),是指通过对少数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基金合伙公司或契约式基金组织,投资于事业项目和非上市公司股权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安排,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以定向募集、组合投资、整体核算、专业管理为运作特点的新型投融资工具,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目前习惯沿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名称来表述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是一种向成长性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和管理服务,并通过股权转让获得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作为支持创业和创新活动的投资制度,股权投资能够有效支持创业和创新活动,极大的刺激国内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它一方面可以培育出大批类似微软、英特尔、思科、苹果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性企业,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二、股权投资基金相关规章制度

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对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注册资本以及在主管部门的备案等日常经营管理进行规范,使我国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和管理有法可依,2007年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创业投资企业的纳税抵扣问题。政策后,各省级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了管理办法和税收政策优惠,对促进创业投资企业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8年,我国管理部门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股权投资基金利用投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之机实现资本退出铺平了政策性道路。2009年10月,创业板实现挂牌交易,让股权投资基金拥有了一个实现快速增值的场所,也为我国众多创业投资基金参与创业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当前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及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股权投资基金获得了长足发展,无论从基金数量还是基金资产规模等获得了迅速增长。总体来说,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股权投资基金数量增加,控制的资产总额相应迅猛增长。2010年末,全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数量增加到706家,资产规模达1502.89亿元(不含承诺资本额)。

2、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保持稳步增加态势。从投资案例数量看,2010年新增投资案例为1507个,年末投资案例余额增加到5129个,历年累计投资案例由2006年的2380个增加到2010年的6622个。2010年度新增投资金额为235.37亿元,年末投资余额为729.53亿元,历年累计投资金额由2006年的219.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45.49亿元。

3、股权投资基金对被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呈现出由集中到较为分散的状态。2006~2010年度,股权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持股10%~30%的案例一直占第一位。但是,2010年,持股比例5%以下的案例占比提高到30.26%,同比上升4.31个百分点。2006~2010年度,创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持股10%~30%的金额也总体上占第一位。

4、投资行业相对集中于传统制造业、新材料工业和金融服务业。2006~2010年,创业投资企业对传统制造业产业、软件产业、新材料工业和金融服务业等4个行业的投资案例数量较高。从投资金额看,投资金额居前三位的行业也分别是:金融服务产业、传统制造业产业和新材料工业产业。

5、投资阶段主要集中在起步期,特别是扩张期。2006~2010年度,在起步期和扩张期进行投资的案例占多数,在种子期和成熟期进行投资的案例都相对较少。

6、股本退出案例和金额总体呈“双增”局面。2010年实现股本退出案例数有357个。截至2010年末,股权投资企业累计实现股本退出案例1493个。2010年实现股本退出金额达32.23亿元,截至2010年末,股权投资企业累计实现股本退出的金额达115.96亿元。

7、经济社会贡献显著。2010年,股权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的年末就业人数108.8万人,股权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合计达253.69亿元,销售额合计达7615亿元,2010年股权投资企业的当年新增投资额仅为232.52亿元,只相当于全社会国内生产总值的0.06%,但其所投资企业创造的GDp增加值却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47%,两者相差6.83倍,倍增效应明显。股权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缴纳税金35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9.87%,相当于当年全社会税收增长速度23%的1.3倍。

8、股权投资基金持股期限较短。持股不足1年的股本退出案例占比较高,而持股7年以上的股本退出案例占比反而较低。

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方向

随着国内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壮大,掌管的资金和投资项目越来越多,以及ipo节奏放缓,特别是监管部门对股票发行人创投股东持股锁定期的要求,必然导致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发生变化。笔者认为,未来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方向必将向以下几种方向发展:

发展方向一:实行项目长短期搭配,寻求潜力行业。清科数据显示,8月在境内市场ipo的15家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共实现了35笔VC/pe的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为4.67倍,但相比去年同期平均十多倍的回报率,已大幅回落。回报率的降低增加了项目投资风险,对高市盈率取得的pRe-ipo项目更是如此。为了降低项目投资风险,部分股权投资企业开始转变思路,减少pRe-ipo项目在资产配置中的比重,增加早中期项目的配比。比如,达晨创投将pRe-ipo项目占总投资项目的比重减至20%,早期项目8%左右,中期项目约占62%-72%。

发展方向二:转型为资产管理公司,从资产管理中获取利润。随着股权投资基金利用项目ipo获取利润率的降低,基金管理公司必然要为掌握的大量资金寻找出路,寻找其他相对稳妥、利润相对较高的业务。例如,去年硅谷天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硅谷天堂资产管理公司。一年来,硅谷天堂将已发行股权投资基金的pe投资占比降至约30%,新发行基金则明确pe投资比重降至25%以下,同时,加大对中早期项目与并购重组(包括定向增发)的投资力度,形成中早期投资、pe投资与并购重组的“三驾马车”业务链。

发展方向三:国有创司实现市场化转型,力争在创投行业中处于有利地位。今年,湖南省国资委与湘投控股集团已同意湘投创业投资增资扩股申请。对一家国有创司而言,引进民间企业战略投资,打开了市场化运作的一扇门。转型基金管理公司,一方面是让公司管理团队参股基金管理公司部分股权,形成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形成激励机制,鼓励国有创司更好的留住pe人才。

参考文献: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6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资本市场

一、前言

2007年7月12日,西部矿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西部矿业的成功上市演绎了一场私募股权基金的神话:在2006年7月高盛以3元/股的价格收购了西部矿业3205万的股权,按照西部矿业的上市开盘价计算,高盛的投资回报高达103倍。高盛所获得的高额回报使得人们开始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带有神秘色彩的私募股权基金。

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要载体,在我国产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较低,在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回收流动性过剩的举措以及银行又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的影响下,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雪上加霜。pe基金关注的是企业的成长性而非企业规模,不仅为企业提出了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也为创业企业、中等规模公司等各种类型的融资市场主体提供融资需求。

中国现已成为全球产业整合的重要市场,国内产业投资需求日益旺盛,产业整合的潜力巨大,并且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艰巨,更加迫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私募股权基金通过私下募集资金的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的行为,将会对我国产业具有促进效应。

二、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自1985年我国首次引入了“创业投资”的提法至今,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已走过了27年的历史,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其经历过低谷,也有过高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市场披露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及投资总额相比2011年分别下降31.9%和31.4%。但根据近期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显现的回暖迹象,2013年中国pe投资规模则有望出现反弹。现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从总投资规模、投资类型和投资领域进行分析。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总投资规模分析

2012年我国私募股权市场中的投资活动明显降温,共计发生投资交易275起,投资总额198.96亿美元。2012年投资规模同样低于2010年,并与2009年保持基本持平的状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pe市场活跃度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即呈现下滑态势,进入2012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pe市场投资规模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近期,中国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开始呈现回暖迹象,预计进入2013年后,中国pe投资将触底反弹,投资活跃度有所增长。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类型分析

从投资类型来看,成长型(Growth)投资依然是2012年pe投资的主要类型,披露169起案例,投资总额达99.54亿美元,分别占比61.5%和50.0%;pipe投资共披露案例81起、投资总额77.78亿美元,分别占比29.5%和39.1%;并购(Buyout)投资在投资中占有较小的比例,其投资总额占pe投资总量比例的10%左右。2012年,境外中国概念股私有化热潮依旧持续,并为pe机构带来投资机会。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领域分析

从2012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整体行业分布来看,其投资涉及19个行业。其中,制造业依然是投资最为活跃的行业,披露案例45起,占比16.4%;其次分别是能源矿业和医疗健康,分别披露案例32和25起,房地产、金融行业分别披露案例23和22起,而其他行业披露案例均在20起以下。从各行业投资规模来看,金融行业披露投资总额52.78亿美元,占比26.5%,居各行业之首。互联网行业以29.61亿美元投资总额居第二位,主要案例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因回购雅虎持股引入20亿美元pe投资、京东商城引入4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等。整体来看,制造业、能源、化工及农林牧渔等传统行业依然是2012年pe投资重点领域,这一行业分布情况与过去几年基本相同。

三、私募股权基金对我国产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更多地需要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实现。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专业管理进行投资,具有人才和专业技术服务双重优势,能够提高投资的效益和社会资源的效率。它通过对经济规律和产业政策进行科学分析,引导社会资金进行理性投资,是现如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股权高度集中是大部分国有企业和家族化民营企业的一个通病,它会严重阻碍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转变,阻碍企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一方面可以改善股东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有利于企业的治理结构及各种体系和财务制度,使得企业的决策和运作更加有效率地进行。民营企业可以在保留相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情况下适度开放产权,适量吸收私募股权基金等外来资本,逐步淡化企业的家族色彩;国有企业可以接受私募股权基金制定的国有企业产权社会化的方案,通过向社会募股、员工持股以及企业兼并、联合等形式,向现代企业转变。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然而,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是社会资金不能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创新企业和产业,而私募股权基金是一种直接投资方式,它通过社会资金向企业创新资本的转化,为高成长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跃性提升,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当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缺失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基本监管框架包括2003年颁布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颁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2007年新修订的《企业合伙法》三部法律法规,虽然三大法律已经对私募股权基金方式有了基本法律约束,但是国家尚未有针对私募股权的法律法规,各监管部门为了促进本部门所管辖的机构进入pe市场,纷纷出台了自己的规章制度,以机构监管为主的分类监管,已成为pe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二)资金实力方面不足,基金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退出渠道不畅通

我国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能力与外资相比相当弱小,在作投资决策时通常处于被动地位。首先,规模小的私募股权基金只能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其次,资金实力薄弱无法实现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战略,限制其追加投资和长线投资;最后,资金实力的不足使得在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上的投入受到极大的限制。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是其运作的基础,退出渠道狭窄、产权市场交易不活跃,都增加了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难度,降低了流动性,制约了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三)发展过程中存在投机性和隐蔽性

私募股权基金往往在5-10年的期限内退出被投资的企业,短期性使其具有不可控性,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同时,私募股权基金收购交易的杠杆比例也非常高,但目前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对其如何监管和实施信息披露义务。外资主导型的私募股权基金在掌握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后,所可能采取的重组措施、裁员、收购东道国关键行业的关键企业等都可能导致东道主国家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加剧国家的不稳定性。

(四)我国优质投资项目源缺乏

在投资方向上,一般遵循着以下原则:企业要具有高成长性;拟投资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家素质高;达到估值和预期投资回报25%-30%的要求;企业的产权明晰、财务规范。而大部分的民企财务不清、产权不明晰,规范化的成本高,很难得到私募股权基金的信任,由此容易错失融资机会。

五、我国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的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应明确私募股权基金的地位和发展思路,在法律和政策层面明确基金管理公司与投资者等各方利益主体的进入门槛,扫清阻碍私募股权基金健康发展的法律屏障;确定私募股权基金的主管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责任,确立严格的监管原则;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让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有法可依;适当降低或者减免各种形式私募股权基金的税率,鼓励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二)健全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机制

目前我国市场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的发展极不均衡,证券市场中的债券市场规模太小,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方式受到极大限制。我国应逐步完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结构,为私募股权基金参与股权定向增发创造条件;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私募股权基金退出通道;积极拓展发行市场的运营方式,充分利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创新系统,建立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私募股权市场的设立将有利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从而形成、完善并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子系统,满足经济发展中各投融资主体的不同需求。

(三)建立私募股权基金行业风险管理机制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本身有很高的风险。通过有效监管使得风险达到最低,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构建一套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是相关机构刻不容缓的职责。不仅要明确不同类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监管部门及其管理责任,还要着重于防范金融风险,严格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监管方式上,可以采取分类监管及备案制。同时,在监管中要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四)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契机

金融危机后,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各个银行通常会把大部分贷款贷给有政府支撑的国企,大量合理估值的民营企业资金短缺时就出现了贷款难的现象。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出现正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提供了契机。私募股权基金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银行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有助维护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当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可以切实把握住后金融危机时代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趋势,凭借其专业的管理经验和能力获得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菁.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与运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杨雅涵.浅析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J].经济视角,2011(01).

[3]王振华,王聪.私募股权基金对我国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J].中国金融,2008(08)

[4]聂名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运行态势与发展建议[J].宁夏社会科学,2010(03).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7

特征一:2008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创投市场升势趋缓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深化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全球股市大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并面临破产、汽车纺织等企业相继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等等,全球经济已经开始下滑。从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到全球央行联合降息,从欧盟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到中国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救市,在积极应对经济下滑的过程中加强联系和对话,共同抵御经济寒冬。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也难独善其身,2008年中国创投市场亦受到直接影响。从整体上来看,虽然2008年中国创投市场仍保持逆市增长的态势,表现依然抢眼,但是整体上升趋势放缓。在募资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Lp管理资本缩水,去年新募外币基金的数量和金额均较2007年有所减少;投资方面,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的增速已然放缓,部分创投机构已倾向于采取更加保守和谨慎的投资策略,来应对目前复杂而严峻的市场变化;退出方面,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遭受重挫,ipo退出大幅减少。

特征二:人民币基金崛起,募投活跃表现突出

2008年,政府创投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逐步显现,加之全国社保基金等多类金融资本获准自主进行股权投资,使本土机构融资渠道大为拓宽,带动人民币基金强势崛起。据统计,中国创投和私募股权市场上的人民币募资和投资表现都非常活跃。创投方面,2008年新成立88只人民币基金,共募集23.41亿美元,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59只基金和12.49亿美元,且均有超过一倍的增长;2008年度共发生269笔人民币创投投资案例,披露的投资金额达13.94亿美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了186%和247%。私募股权方面,2008年新设20只人民币基金,合计募资213.28亿美元,分别占募资总量的39%和35%;共发生30笔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合计投资34.39亿美元,分别占投资总量的19%和36%,相比往年,私募股权机构的人民币募资、投资占比比例均有大幅提升。

特征三:多渠道资金放闸,社保等机构资金获准进行股权投资

2008年多类金融资本获准涉足股权投资领域,使创投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大为拓宽。2008年3月,证监会决定在中信、中金直投试点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券商直投试点范围,华泰、国信等八家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相继获准开展直投业务。2008年4月,全国社保基金获准自主投资经发改委批准的产业基金和在发改委备案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可投资金额近500亿元,鼎晖投资和弘毅投资旗下的人民币基金首批获投,分别获得20亿元承诺出资。2008年6月,银监会就《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征求意见,准备对已经展开的信托类私人股权投资业务进行规范和指引;2008年10月,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出台《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对地方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做出明确规范;2008年11月,保险机构获得国务院批准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将稳妥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企业和其他优质企业股权试点,支持产业调整和企业改革;2008年12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使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成为可能。

特征四:创投投资策略趋于谨慎,估值保守投资规模下降

受外部环境恶化影响,2008年创投机构投资策略趋向保守,对初创期等早期企业的投资尤为谨慎,而股市暴跌又吸引了一些创投机构转向二级市场“淘金”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如赛富亚洲投资naSDaQ上市公司北大千方,盈富泰克投资三板公司北陆药业,苏州创投集团投资神州数码旗下神州数码it服务集团并设立新的合资公司等。创投机构投资策略趋向谨慎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对企业估值更加保守,平均投资规模下降。如去年创投投资各季度平均投资额分别为840万美元、803万美元、761万美元和695万美元,呈明显逐季下降趋势;此外,单笔投资额在数千万美元以上的巨额投资案例数相比去年占比有所减少,千万美元以下投资案例数占比则有明显上升。

特征五:创业板虚晃一枪,沪深上市新规利好有限

2008年3月2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创业板在经历十年曲折之后终于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尽管管理层预计创业板在2008年上半年可推出,市场各方对创业板的推出寄予无限希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截至12月底,创业板规则的正式版仍未出台,创业板何时推出的悬念已带入2009年。

2008年9月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颁布《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稿)》,并于去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新规则不仅对适用范围及监管对象、股份流通限制、停牌制度、大股东交易行为规范和诚信监管等多项内容进行了修改,还新增了破产、股权激励等内容,被市场视为证交所为营造全流通市场制度环境采取的重大举措。

此外,新规则对于在发行人刊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招股说明书前12个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股份的持有人,要求其承诺不予转让的期限由36个月缩短至12个月,长期来看,缩短上市公司股权锁定期限,将有利于创投资金尽早退出,并循环用于投资创业企业,加快创投资本流动。但是新规则对锁定期的缩短有明确的限制条件,并且新规则并未触及上市公司财务要求、持续经营时间等核心内容,因而新规则对创投退出利好有限;而且由于股市大幅下挫、新股发行萎缩,新规则的效果近期并未显现。

特征六:各地政府竞相争夺pe落户,京津沪大力建设“私募股权基金中心”

2008年,各地政府竞相建立“私募股权基金中心”,积极吸引pe落户,而京津沪三地的争夺尤为激烈。继在2006年引入国内首只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基金、2007年成立国内首家私募股权基金协会―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之后,2008年天津滨海新区再获政策支持,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并可在金融领域重大改革进行先行先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还了《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股权投资基金有关改革问题的复函》,支持天津市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2008年4月,北京市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研究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在京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在京设立,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在京发展,支持中国股权投资协会的设立,促进股权投资市场健康发展”。2008年6月,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宣布成立,而多项支持pe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正在陆续制订出台。

2008年8月,上海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和市财税局联合了《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知》,从工商登记、税收、投资者、行业自律、政府引导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落户上海。上海浦东新区则将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正式加入全国私募股权基金中心的争夺。

特征七: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pe投资大幅缩水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由过热转向理性回归,并在第三季度加速下行。虽然国家及时调整了宏观政策,出台了降息、放松货币政策及经济刺激计划等多项措施,但消费者仍在持币观望,房市成交量持续低迷,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而房地产行业内的私募股权投资也陷入低谷。据统计,2008年房地产行业共发生12笔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比2007年减少了22笔,披露的投资金额为17.1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22.49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的下降幅度均超过了50%。

特征八:私募股权基金理性回归,资金储备大增但投资节奏放缓

2008年,活跃在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虽然募集了多只针对亚洲和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但其投资节奏明显放缓,投资策略回归理性。据统计,2008年共新设51只私募股权基金,新增资本611.54亿美元,虽然基金数比2007年减少了13只,但募资总额则增长了72%。然而,私募股权投资并没有随之增长,反而在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方面双双回调下滑。2008年中国市场共发生155个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比2007年减少了22例,披露的投资金额为96.06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了25%。

特征九:境内外资本市场重挫下行,VC/pe支持的ipo退出大幅收缩

受金融危机影响和对经济前景的担忧,2008年全球股市暴跌,部分股市创下历史最大年跌幅,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蒙受惨重损失。股市的持续低迷,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减,新股发行频率降低直至停滞。

2008年,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13个资本市场,共有277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568.48亿美元,上市数量和融资额较2007年分别减少62%和68%。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也双双缩减,2008年共有11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较2007年减少129家,合计融资218.3亿美元,较2007年减少79%,上市数量、融资额和平均融资额均创三年来新低。新股上市频率和融资规模的急剧下降,也使VC/pe支持的ipo退出大幅收缩。2008年,共有35家VC/pe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合计融资34.2亿美元,上市数量、融资额和平均融资额均处于三年来低谷,其中上市数量较2007年和2006年分别下降63%和10%,融资额分别减少90%和89%。

特征十:金融海啸带来良机,资源领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热点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托;融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及问题分析

参考根据CHinaHRKeY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成;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0%和40%左右。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2][4]。因此中小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银行融资困难。相对于国企或者大中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很难在银行得到资金支持。主要原因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高。(2)直接融资困难。目前企业直接融资方式有发行债券或者股票。而相关法律法规对发行资质都有严格的条件,目前中小企业想要通过直接融资的机会很小[1]。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主要包括企业内部资金留存、民间借贷和少量的银行借款,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的需要,需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体系[3]。

本文通过分析某信托公司公司以某市为试点,运用信托工具,结合其自身资金募集能力以及某省(某市所在省份)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的政府背景,通过发行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信托计划,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某市中小企业信托融资案例,力图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并且可复制的模式,在实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不同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解决方案,支持中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托融资案例

(一)信托及信托行业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信托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

由于信托制度可有效的维护、管理所有者的资金和财产,它具有很强的筹资能力,为企业筹集资金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将储蓄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可有力的支持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一直以银行信用为主,这种状况存在着制度性、结构性缺陷,无法满足社会对财产管理和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的需要,而信托制度以独特的优势可最大限度满足这些需求。

中国的信托行业经过五次较大的整顿,随着信托行业“一法三规”的颁布实施,有关信托业的法规不断完善,法律框架基本齐备。有了“有法可依”这个前提条件,作为唯一一个连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市场的平台,信托行业待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健康积极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信托公司的良好发展。信托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实力日渐壮大,服务中小企业、支持实体经济是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信托公司开拓市场,调整业务结构,实现业务产品模式转型的重要领域。

(二)案例信托计划交易结构及分析

本文所研究的案例为a信托公司(以下简称信托公司)运用信托工具,结合自身资金募集能力以及某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的政府背景,通过发行设立“B系列中小企业发展信托计划”(以下简称本信托计划)。这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1.基本情况

本信托计划发行总规模不超过100,000万元,信托总期限3年,分期发行,每期单独开立信托专户,独立核算。每期信托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期限1年,每期到期一次性分配。每期募集信托资金中优先级与次级的结构比例为8:2,优先级信托受益权由信托公司向社会公众募集,次级信托受益权由C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

2.资金投向与担保

信托资金用于向某市当地中小企业发放信托贷款,资金闲置时可用于银行存款或者投资于短期国债等货币市场工具。本信托计划发放的全部信托贷款均由D担保公司(以下简称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信托资金的运用风险由担保公司承担,信托收益未达到预期目标的投资风险由投资公司以交付的次级信托资金提供保障。

3.到期条款

每期信托到期时,如果信托计划持有的现金资产超过优先级信托受益权的本金及预期收益之和,则以现金方式向优先级投资人进行分配,剩余资产交付次级投资人,信托计划即告结束;如每期信托持有的现金额低于优先级受益人的信托资金和预期收益之和,则受托人有权自行决定本期信托计划期限顺延,顺延期间由担保公司履行承诺先行偿付贷款本息,或由次级投资人出资收购本期优先级信托受益权,被收购的优先级信托单位自动变更为次级信托单位,不再享有优先受益权。受托人向本期优先级受益人分配完毕信托利益后,本期信托计划即告终止;剩余的信托财产以本信托计划终止时的现状向次级受益人进行分配,本期信托计划结束。

(三)案例信托计划交易结构设计特点

1.集合发行节约时间和程序

本信托计划发行总规模不超过100,000万元,信托总期限3年,分期发行,独立核算。一般来说,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从前期接触准备材料到尽职调查再到通过审议,花费的时间较长,如果向每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都需要走一遍流程的话,不但增加了信托公司的成本,而且耽误了借款企业的融资时间。因此,本信托计划设定发行总规模10亿元,规模大,避免了同一类项目重复准备资料重复审议。

2.分期发行节约资金成本

每期信托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期限1年,每期到期一次性分配。由于本信托计划面向的是某市及其周边县市的中小企业,每家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不大,如果每家中小企业融资1000万元,本信托计划募集齐资金后至少可以向100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如果届时不能凑齐100家中小企业,势必会造成资金闲置;另外,集合类信托计划一次性面向社会公众融资10亿元的成功性较小。因此,本信托计划设置为每期信托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期限1年,每期到期一次性分配。这样一般在有10家左右的中小企业申请融资时就可以募集资金,即节约了时间成本又节约了资金成本。

3.降低资金闲置成本

信托资金用于向某市当地中小企业发放信托贷款,资金闲置时可用于银行存款或者投资于短期国债等货币市场工具。根据银监会2007年3号令《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期限不得低于1年,因此,每期信托计划设定为期限一年;但是中小企业融资一般偏向于短期,在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贷款期为半年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出现信托计划期限与中小企业贷款期限的不匹配。信托计划期间,信托公司需要按照信托计划存续期向受益人支付预期信托收益,不论该笔款项是否实际运用出去产生收益;中小企业归还贷款后将不再向信托公司支付利息。所以,期限的不匹配将导致信托公司承担额外的资金成本。这里规定“资金闲置时可用于银行存款或者投资于短期国债等货币市场工具”是一种有效的降低资金闲置成本的方法。

4.双重风控措施

每期募集信托资金中优先级与次级的结构比例为8:2,优先级信托受益权由信托公司向社会公众募集,次级信托受益权由投资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本信托计划发放的全部信托贷款均由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信托资金的运用风险由担保公司承担,信托收益未达到预期目标的投资风险由投资公司以交付的次级信托资金提供保障。针对中小企业可提供的担保措施较少的实际情况,本信托计划为控制风险,主要设定了两个风控措施,即次级资金和担保公司担保。

(三)中小企业筛选条件及分析

案例信托计划借款企业筛选须符合以下几条:

1.合法合规性要求。企业必须是在国家有关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或履约能力的经济实体;企业依法经营,连续经营1年以上,经营范围符合国家政策;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规范,资产状况良好、依法纳税,具有符合法定要求的注册资本金和必要的营运资金、经营场所设施。

2.绩效要求。企业应拥有良好的产品销售网络或经营服务渠道,具有与融资规模相匹配的销售或营业规模,拥有稳定的客户群,可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支持贷款本息按时偿还;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在金融部门无不良记录;单户企业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元;企业可提供担保机构认可的反担保措施;该计划已提供贷款但未到期清偿的企业,暂不发放新增贷款。

3.其他要求。企业不得存在如下任一情况:银行逾期贷款未还;有偷税漏税行为;提供的资料有弄虚作假行为;从事非法经营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信誉不良的,或最近2年曾有不良经营和违约记录;无按期还本付息能力,经营状况恶化难以改善;涉及重大民事、经济纠纷,且没有最终认定结果;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及会计核算混乱;主要领导人资信不可靠、经营管理能力低下;企业申请贷款金额高于其净资产;无反担保措施或反担保措施不能落实;出现代偿记录的企业。

经项目组成员挑选,选取了某市及其周边地区的24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每家企业融资规模在400万-1000万之间。这24家中小企业主要涉及商贸物流、花卉园林、农业科技、建筑装饰、机电工程、玻璃制品等行业。以上24家中小企业均符合上述贷款企业筛选几条。另外,每家企业注册资本均超过100万元;其中商贸物流类企业注册资本最高,均超过800万元;建筑装饰类企业注册资本最低,均在100万元-300万元之间。每家企业均提供了经信托公司及担保公司认可的反担保,如公司股权、房产、汽车、企业集群担保等。

三、中小企业信托融资案例优越性及存在问题

(一)信托计划流程设计优越性

信托公司成立信托计划,分别向优先级投资人和次级投资人募集资金,所募集的资金用于向某市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每笔贷款均由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中小企业将贷款用于企业日常经营,并负责向信托计划还本付息。信托公司将信托收益用以向优先级投资人和次级投资人归还本金及收益。

1.引入次级资金和担保公司。针对借款企业担保能力较弱的情况,本信托计划引入了次级资金和担保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当地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了解当地企业情况,对拟融资企业知根知底,可以帮助信托公司有效的降低风险。

2.一次过会,多次筹资。本信托计划类似于开放式基金,在信托期内可根据中小企业考察情况多次筹集资金,即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又可以尽可能的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相结合。

3.总分联动,充分利用集团优势。本信托计划由信托公司发起,信托公司上级公司驻某省分公司协助管理,该分公司经营地址就在某市当地,便于信托公司后期管理。

(二)案例风险控制措施优越性

1.结构化设计

本信托计划通过分层设计,信托计划成立后,优先级信托资金发行规模与次级信托资金的初始比例不超过8:2,信托受益分配时次级受益人将劣后于优先级受益人,通过增级设计,次级受益人以其投入的次级信托资金保障优先级受益人的预期投资收益。

2.投资管理公司专项服务

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向本信托计划推荐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信用记录良好、负债情况良好且第一还款来源充足的中小企业。此外,投资公司作为贷款投资管理公司,对借款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协助受托人对借款企业进行后续跟踪,以保证信托贷款的安全性。

3.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本信托计划项下每笔信托贷款均由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4.收购承诺

投资公司承诺,在本信托计划存续期间内,如出现任一笔信托贷款债务人逾期违约未能按时偿付贷款本息,则其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以不低于不良贷款本息合并价格收购该笔不良贷款资产,以保证信托计划受益人预期收益。

5.补足承诺

投资公司承诺,如信托计划出现流动性问题,即信托财产不足以分配优先级受益人信托利益的,将无条件追加次级信托资金,直至优先级受益人信托利益得以足额分配。

(三)案例存在的问题

首先,总体而言,信托项目融资方的资信要劣于银行的贷款客户。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行的支持,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资信较低,无法达到银行的“准入门槛”,这使得他们不得不通过其它的手段比如信托进行融资。资信的降低必然导致风险的提高,从而导致信托行业的整体风险大于银行业的整体风险。

其次,信托公司的项目分散在全国各地,但根据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开立分支机构,信托没有银行那样数量庞大、根基深厚的分支机构。对于交易对手缺乏了解,这是相对于银行的重大劣势。每个地方的中小企业都有其特殊性,信托公司在当地没有分支机构,调查只能查到表面,势必不能像银行一样面面俱到,后期管理也不方便,这样也会造成风险的提高。

最后,案例中的结构化内部增信可以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资本进入同一项目,是一种很好的设计。但是,结构化的内部增信只有在信托项目虽未实现预期收益但能保证多数受益人基本利益时才有意义。如果融资方到时没有资金可以偿还,那么无论是优先还是劣后都得不到兑付。在这种情况下,劣后资金的担保效益就没有意义了。

四、中小企业信托融资案例结论及建议

(一)案例研究结论

案例信托计划正在进行中,融资方每月均按时支付利息,参与各方合作良好,信托项目组成员期间管理到位。参考目前中小企业贷款信托计划,预计担保公司代偿率不超过2%,风险基本可控。案例正常运行和管理的事实也证明信托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信托公司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托公司的实力不断增强使信托公司有能力涉足中小企业贷款。信托公司近几年发展迅猛,2012年底管理资产已超过7.5万亿元,资本充足率大大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信托公司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助于信托公司将眼光投向风险较高的地方。

其次,外界环境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信托公司良好发展。信托公司在结束行业乱象后,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扶持政策不多增多,有利于信托公司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小企业。

最后,信托融资的多样化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多样化相得益彰。从上文信托公司的经营范围可以看到,信托融资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相比银行贷款,信托融资没有过高的信用等级要求,能够提供中期的企业贷款;相比天使投资公司,信托融资手续简单,对企业规模没有太高要求。正因为信托灵活多样、融资门槛相对较低,所以对中小企业融资有天然的优势。

(二)案例研究建议

信托融资虽然能较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比如信托产品的流动性差,中小企业固有风险大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信托为中小企业融资就不能充分发挥效用。参考以上的案例,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本文案例的顺利实施,最大的担保措施就是信用公司担保。因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担保不足的情况,担保公司正好可以弥补这些缺陷。截至2011年12月底,某省取得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的共有470家(包括分支机构74家),实收资本合计311.82亿元。截止2011年末,全省融资性担保余额1,540.36亿元,较2011年初新增382.13亿元。当地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在担保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有的甚至影响到当地整个金融环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建立多层次的信托担保体系,各级财政出资和引入民间资本相结合,多渠道筹集担保资金,最好能实现担保风险管理和分散。

2.构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了大多数,良莠不齐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了帮助信托公司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优质企业,减少信托公司的项目成本;同时使发展前景好,有还款意愿和能力的中小企业得到资金支持,我们应该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企业征信系统。完善的征信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和资金提供方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为信托公司筛选企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曹邦英,罗爽.成都市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体系的构建[J].财经科学,2006(10):112-118.

[2]方洁.信托:中小企业融资理财的新途径[J].经济导刊,2012(3):28-29.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9

论文关键词民间融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

民间融资作为资金资源的一种有效配置手段,在补充银行资金不足、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这柄资本市场上的双刃剑,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定消极影响。2005-2010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涉嫌非法集资案件11944起,涉案金额1354亿元,银监会表示全国29个省区市都存在非法集资类案件。特大非法集资案件也愈演愈烈,如浙江丽水杜益敏案、浙江东阳吴英案、上海汇乐集资诈骗案、哈尔滨圣瑞公司特大集资诈骗案(金额高达45.78亿元,涉及全国12个省)等。豍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总量攀升、涉案金额不断上涨,给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挑战,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民间融资刑事案件的成因分析

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作案手段多样,手法不断翻新,表现形式多样。有的打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等旗号,有的引用产权式返租、电子商务等新概念,手段隐蔽,欺骗性很强。非法集资案件往往涉案金额大,受害人数多,作案周期长,案发后大部分集资款已被挥霍、转移、隐匿,资金返还率低,集资群众损失惨重。因危害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属典型涉众型犯罪,具有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民间融资刑事案件产生原因包括:

(一)民间资本充裕与企业资本匮乏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积聚了数额巨大的民间资本,受我国金融机制的影响,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有限,在目前股市楼市震荡、金融市场投资风险加大、银行存款利率不高等因素影响下,社会闲散资金越积越多,投资缺乏有效合理的途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和入市门槛限制,造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而作为非正规的体制外的民间融资,由于信息对称、手续简便、交易成本低等自身优势,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对象。以浙江为例,根据工信部调查显示,浙江约90%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约80%的小型微型企业靠民间借贷来维持融资需求。豎基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合法集资途径有限,大量合理的资金需求无法通过合法集资途径满足,才不得不走上了非法集资的道路。

(二)宣传普法力度不够和案件本身特性

对非法融资案件的宣传力度和普法力度不够,普通公众对非法集资与合法融资的界限不清晰,对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够;吸资人受法不责众思想影响,明知非法集资的危害性,仍然从事该违法行为;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甚至在形式上很多呈现合法状态,尤其是初期阶段投资人和吸资人处于双赢局面,再加上我国的登记和检测制度的不完善,诸多隐蔽的违法行为使监管部门无法知晓;现行举报制度不够完善,刑事案件的凸显一般出现在非法集资的资金链断裂之后,民间融资刑事案件浮出水面,呈现出巨大社会危害性。

(三)投资人趋利急富和吸资人利润有限的矛盾

投资人受高额利息的吸引和趋利急富的心理驱动,投资主体和投资形式呈现复杂性,资本的趋利性难免会催生各种非法集资犯罪行为;加之媒体、政府官员等因素的推动,投资人对吸资人的资质和信用判断能力不够,对预期的风险认知不足,片面相信吸资人的偿还能力,再加之投资人间的口啤相传和中介及熟人积极介绍,导致吸资人在短时间内吸收资金数量急剧膨胀;吸资人所吸纳的资金所涉猎的领域广泛、其中相当比例投入到房地产甚至高利贷领域,受实体经济回报率和特定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制约,高利息增加了生产经营者的费用,加大了经营风险,吸资人很难达到理想的利润,吸资人在支付初期利息之后,难以支付后期巨额利息,直至资金链断裂诱发刑事案件。同时,部分企业受我国经济大环境影响,还贷能力降低,而金融机构在紧缩贷款的同时,加大了对违约企业债权清收力度。银根紧缩的现状导致民间融资在大范围迅速增加,民间融资形成一定规模后,部分演化为非法集资。

(四)民间融资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对民间融资的专门立法,配套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民间融资的保护、规范等方面尚不健全,严重制约着民间融资的成长。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肯定了“民间融资具有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但仍没有一部专门法律规范融资活动,只是散见在宪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最高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中,尚未将民间融资阳光化合法化。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立法研究》课题组曾调研建议允许个人注册从事放贷业务,其为主导的《贷款通则》修订稿首次纳入非金融机构贷款人,并力图实现民间借贷阳光,;国务院法制办也曾就《借贷人条例》进行现场研讨,但遗憾的是立法建设并没有实质上进展,民间融资的立法仍然任重道远。

二、审理民间融资刑事案件的疑难问题

民间融资刑事案件在审理和执行中,存在诸多疑难问题亟待解决。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非法集资如何与合法借贷、合法融资进行区别,有关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界限问题;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金融诈骗、票据诈骗等罪名认定的理清等等;扩大的司法解释如何实现公平正义,如原来政策允许的林地投资,吸资当初并不具备刑法所要求的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有关犯罪数额的认定,例如吸资人本人的投资资金可否累加到犯罪数额;个人吸资账目不清,数额和归还情况难以认定问题;关于死刑刑罚可否运用问题;有关责令退赔等后续问题的解决等诸多问题,考量审判人员的审判能力和审判效果。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合法财产受保护,《民法通则》规定了财产的所有人享有对财产的处分、受益的权利;《合同法》规定“建立在真实意思基础上的民间借款合同受法律保护”;《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在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以下的范围内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最高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合法的民间融资是应当受到国家保护的。

非法民间融资犯罪主要包括非法集资罪、集资诈骗罪、吸收公众存款罪、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扰乱金融秩序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非法经营罪、虚假广告罪8种,最常见的主要是非法集资罪、集资诈骗罪、吸收公共存款罪。最高检、公安部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明确立案追诉标准,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最高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详细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等行为认定,为有力打击非法民间融资提供有效法律依据。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如前面所述,非法融资有诸多行为方式,在我国《刑法》第160条、179条、176条、192条规定了不同情形的认定。由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规定较模糊,特别是两者量刑差异较大,非吸罪最高仅为10年有期徒刑,集资诈骗罪罪最高可为死刑,在各个案中成为争议的焦点。

由于近些年来非法集资案件属上升趋势,对非法集资诈骗行为呈现从严打击的趋势。最高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主观认定标准过于粗糙,客观推定过度的趋向,也呈现出进一步弱化非法占有主观认定的趋势,此罪与彼罪的争议更加白热化。

三、关于民间融资刑事案件的防范和对策

民间融资刑事案件的防范和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严厉的刑法规制,还不足以完全预防民间融资刑事案件的发生。民间融资转化为犯罪行为并不单纯是利益驱动机制所致,还与我国目前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各方面的法律制度密切相关,只有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才可能预防民间融资进一步演变为犯罪行为。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民间融资制度。

第一,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加大金融体制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规范民间融资业务的开展,完善民间融资监管制度和监测制度。满足民间资金市场化的刚性需求,我们应畅通投资渠道,提供更多更安全的投资渠道;其次,站在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创新、完善金融制度,采取综合治理策略,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

第二,制定民间融资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合理确定民间融资制度的定位,吸收借鉴国内部分省市较成熟的立法和制度,合理借鉴国外有关民间融资的规定,有效衔接民间融资制度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发挥民间融资对正规金融具有重要功能作用,给予其合法地位和合理的市场份额,通过制度上的安排,逐步实现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

第三,发挥各级法院司法建议功能,延伸能动司法效果;加强民间融资刑事案件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构建专业审判机制,探索集中审理制度,完善统一协调机制;加强司法宣传工作,发挥审判导向作用;积累典型案例,发挥案例指导作用。

产业投融资案例篇10

2012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明确将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列为首要任务。同时,温州市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一年多以来,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制度设计、监管方式和实际操作,但也碰到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需要通过地方立法予以确定和规范。

2013年11月22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并将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据悉,该条例的颁布是中国第一部有关民间融资的法律,不仅对温州对浙江有意义,也可以给全国的民间融资的立法提供一个基础或借鉴。参与条例草案起草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李有星评价称,“它是对温州金改成果的确认和巩固”。

明确三类服务主体

为进一步规范民间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民间融资健康有序发展,条例规定,在温州市行政区域内可以设立三类民间融资服务主体。

一是民间资金管理企业,主要从事定向集合资金募集和管理等业务,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五千万元,且应当为实缴货币资本。这有利于将分散的民间资金聚集起来,并以股权、债券等形式投资到实体企业和政府鼓励的建设项目。

二是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主要从事资金撮合、理财产品推介等业务。这有利于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运作不规范的问题,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投融资风险。

三是民间融资公共服务机构,主要从事民间融资见证、从业人员培训、理财咨询、权益转让服务等活动,并可以接受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委托,开展民间融资综合利率及指数等相关信息,收集、统计民间融资活动信息并进行风险监测、评估,建立民间融资信用档案,受理民间借贷备案等事项。

规范三类融资形式

民间融资的形式多样,比较常见的有民间借贷、定向债券融资、定向集合资金、合会、典当融资等。条例结合温州市实际,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三种主要的民间融资方式予以规范。

一是民间借贷。这是最常见的民间融资方式,也是需要加强规范和引导的重点。条例主要规范因生产经营需要而进行的民间借贷活动。除了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外,条例还首次肯定了非金融企业之间因生产经营所需的临时调剂性借贷行为,并作出了一定限制,规定出借人应当以自有资金出借,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或者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

二是定向债券融资。条例规定,温州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可以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进行定向债券融资,并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偿还本息。

三是定向集合资金。符合一定条件的民间资金管理企业可以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定向集合资金,对特定的生产经营项目进行投资。定向债券融资和定向集合资金两种融资方式有利于引导民间资金对接投资项目,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设立借贷备案制度

民间借贷的隐蔽性是近年来温州民间融资隐患爆发,事先难以预警防范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涉及金额较大、人数较多的民间借贷,一旦出现风险,很可能会演变为,有必要通过立法的制度设计引导民间借贷走向阳光化、规范化。为此,条例创设了民间借贷备案制度,明确规定:单笔借款金额三百万元以上、借款余额一千万元以上或者向三十人以上特定对象借款的,借款人有义务将合同副本以及合同重大事项变更情况报送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民间融资公共服务机构备案。同时,为了鼓励和吸引当事人积极备案,切实发挥备案制度的作用,条例规定:温州当地政府应当对履行民间借贷备案义务的当事人予以政策支持,履行民间借贷备案义务的当事人还可以获得在金融机构评定信用等级、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以及司法机关判断证据证明力方面的优惠待遇。对未履行备案义务的当事人,由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加强风险防范职责

风险控制一直是民间融资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督管理,更有效地控制融资风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条例对民间融资的风险防范作了专门规定。

一是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条例规定,民间融资服务主体不得违反规定开展业务,民间资金管理企业和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应当向民间融资当事人提示融资风险,不得对民间融资当事人的收益作出承诺。

二是加强对民间融资活动的管理。条例明确了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职责,规定了民间融资当事人的备案、登记、报告等义务,并注重发挥民间融资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