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的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0:12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1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服从领导的良好习惯,所以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把贯彻落实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育

教学内容中,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接力跑、拔河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体操练习和跳跃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韵律操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陶冶其美的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和游戏教学更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如:队列队形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的保护,增强他们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通过发挥体育积极分子骨干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课堂最后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四、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又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2

关键词:德育教育;新途径;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2)08-0034-02

一德育教师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中职校开展职业指导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中职生成材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强学校竞争力的需要。做好职业指导是一件双赢的工作,通过就业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学生的顺利就业也促动了学校招生工作的开展。德育教师应当在职业知道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德育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态、职业目标比较了解。在学校是与学生交流最多、最易受学生信赖的老师,德育教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能深入了解学生的个好和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作为中专三年“教”学生时间最长的老师,德育教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实施系统、持久的指导,从而督促学生完成职业指导各个阶段的学习实践任务,将职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保证职业指导的有效性。德育教师应将职业指导工作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这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职业指导的过程,提高对职业指导作用的认识。

我校共有德育教师11人,其中1人是政治教育专业,2人是法律专业,其余8人的专业与德育课没有多大的联系。与职业指导则几乎没有联系。校级领导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即指导指导工作不能完全由德育教师来完成。必须强化职业指导教师的队伍。2010年安排2名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职业指导师班”,并通过了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今年安排1人。学校计划在4年内,是每一个德育教师都具有“职业指导师”或“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以此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针对以前在该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理念不清晰、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方法传统落后等问题,做了统一规划,并从教学实践中对课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成立“职业指导室”对从事职业指导教学的老师,实行“职业指导员”持证上岗,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对所有来咨询的学生做好登记和建档工作,以便职业指导人员对咨询者进行跟踪指导,使职业指导形成一个长期的过程,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在校内实训进行安全教育

我校化机系、化工系、应用化学系和医药系四个拥有自己的实训车间及实验室,并且这些实训车间的设备在沈阳市都是一流的,有些成套设备在千万元以上。中专学生不需要多少理论知识,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学校从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为期3周的实训,使学生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并且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比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检验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实践运用能力。

通过实践证明凡是参加技能大比武的学生,在毕业时都去了理想的单位,比如华晨宝马、沈阳金杯、沈阳石化、蜡化、三一重工等待遇高的知名企业。并且得到了这些企业领导的认可。

在校内实训进行安全教育。具体方式:通过反复播放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影视材料,从宏观上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对设备的具体操作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我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进行讲解,更加具有说发力。

三结合校企合作拓宽德育的渠道

学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走联合协作办学的路,稳定学生就业出路。在合作中使学生对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了更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促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拓宽了德育教育的渠道。

1.初级形式——与“蒙牛公司”合作

蒙牛沈阳公司是我校的合作单位,每年有200多名学生到蒙牛工作。同时学校每年的第一学期结束后,组织应化系二年级200名学生到蒙牛带薪实习一个月,由蒙牛公司为学生开资。

在实行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许多问题认识不清。有的学生工作几天,不愿意干了,有的学生不请假擅自离岗,造成生产损失。原因是:工作太累,肩膀疼,或者车间噪音太大,生产雪糕的车间太阴冷了,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问题是要解决的学生的思想问题。来到职业学校,具体说来到化工学校,你的职业定位就是一线的生产工人,一线工人的工作地点就是在车间,而不是在办公室。如果想在办公室里也是可能,但需要自己的刻苦努力。这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即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对自己要从事或者已经从事的工作如何进行规划。如何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规划,更新职业观念,优化职业理想,使得自己的行为更积极,职业生涯规划更合理。

通过德育教育和切身的实践,学生体会了劳动的艰辛,虽然他们的手粗糙了,但是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了,有的被评为生产标兵,有的被评为生产能手,在领取工资和奖金时感受更多的是劳动的快乐。通过学生亲身实践,了解目前本专业的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用人需求以及自身的差距。

2.高级形式——与“希杰公司”合作

今年年初在化工系主任胡秀军的联系下,我校与希杰(沈阳)饲料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与跟蒙牛合作进行比较,这次合作是一种无缝对接的合作。具体操作是从化工系的8个班级中选拔出200人成立4个班,命名为“希杰1、2、3、4班”。这4个班的学生与希杰签订了为期3年的合同。学生在校期间既是沈阳市化工学校的学生,同时又是希杰公司的员工,享受希杰公司员工的待遇。即每个月为我们的学生开资,提供服装。希杰班的学生没有参加工作,却享受了参加工作后的待遇。希杰班的学生的实习有希杰公司组织。近期希杰公司组织“希杰班”的学生到“希杰(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一个月。

我校通过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在职业指导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凸显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讲座形式。在对在校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参观见习拓宽视野,让他们对行业发展有更直接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聘请校企合作单位、企业家做学生的职业指导导师,利用企业家们的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方向、行业发展特点、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求职过程中的技巧等,以此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学校还可以通过对已就业的毕业生建立用人单位档案,了解毕业生在单位里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为在校生的职业指导提供现实依据。

(2)专题教育。选择是人的意识的特征之一,是一种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同时选择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最重要的是要承担选择的结果。我们选择了希杰公司,就应该安心到希杰公司工作,不能用希杰公司的短处和其他公司的长处进行比较。越是通过这种比较就越会心烦。为什么不要希杰公司的长处与别的公司的短处进行比较,毕竟希杰公司为我们提供别的公司没有提供过的优厚条件。

我们与希杰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应当履行劳动合同,违反劳动合同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教育,到希杰公司的学生已经能够安心工作了。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德育关系途径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体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大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的运动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由此引发了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所以,必须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知识的渗透,提升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体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除了能够教给大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体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

体育是德育活动进行的载体,不管是进行文化课程学习还是进行实践锻炼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保障。因此,学生要锻炼出一副良好的体能,才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体育教学活动虽然需要良好的体能做保障,但是技能和思想(德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田径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耐力,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再比如,一些集体性的球类运动,需要团队成员不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要有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团体功效;对于体操等一些技能性较强的运用项目,能够培养大学生谨慎、沉着等方面的特性。因此,我们说体育是德育教育渗透的载体。

(二)体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的有效途径

首先,体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体育是一项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多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锻炼身体,另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不畏D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其次,加强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上进心和集体主义感,实现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发展。

二、德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则的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遵守体育规则的习惯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精神能够长久传承下来,主要是由于体育规则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一个团队能够成功也是由于团队成员能够遵守团队规章制度,在进行一切行动之前将团队利益始终放在首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不私自脱离团队进行锻炼,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场地进行锻炼;另外,课程结束之后还要按照规则将体育器材随时借还,方便下次使用。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为高校大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渗透过程中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实现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比如,对于一些耐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在练习障碍跑步教学中将栏架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锻炼学生的自我挑战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渗透过程中加入一些集体性的游戏项目,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德育教学渗透方式方面,高校教师要将一些最新的方法引入进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要拧成一股绳,为集体争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奖励政策,对于在竞赛中胜出的一方可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尝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失败的一方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战胜困难。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课上要学会同他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够得到发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这种精神使得团队的成员能够积极发挥个人的优势,并且对成员不足的地方进行互补,充分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默契的台作方式,推动整个团队的成功以及团队创造性过程的发展。可以安排一些团队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集体性的体育竟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长此以住,学生通过融入集体来感受团队,感受团队的成败带给自己的快乐和难过,从而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全体成员必须要紧密配台,只有团队成功了个人才能成功,个人与团队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四)教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发挥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高校体育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作为高校体育德育渗透的主体,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水平,另外还有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当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体育教师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强的需求,才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才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队伍,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

三、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艺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

[2]宋振宇.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原则及实现[J].亚太教育,2015,(18).

[3]孙晋媛.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与实施途径[J].才智,2015,(21).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将德育、体育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即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是培养坚强意志、拼搏精神、团结协作和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体育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受挫能力、团结意识、荣辱意识,这些是受教育者必备的身心素质,又是道德教育的基木内容,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跨世纪人才所需要的基木条件。体育教材中明确提出,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教育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经常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发展个性,磨练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体育教材中的一些体育基础知识、基木技能,同时强调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热爱祖国等品质,是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二、渗透德育的途径、时机及方法

1.德育渗透的途径。首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一是在实践中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二是教师应寓情于教,以情感人;三是形成良好的课风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可靠保证。其次,挖掘教材内涵的因素,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结合体育知识进行思想、目标、意志、品质的教育;二是组织教学时,结合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教育;三是结合组织教法,设计情趣和情境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是结合典型事例和突发事件,进行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要掌握分寸,以理服人。

2.德育渗透的时机。(1)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时机。一是教师的言行仪表教师的形象、语言、教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庄重严肃,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一健康而有朝气。二是组织教学组织教学中,课前准备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前提,教师除认真备课外,井井有条地布置场地、器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倡顾全大局和谦让的思想,如在调动队伍时,要提倡让其他兄弟班先行通过等,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相互尊重、讲礼貌的教育,使学生养成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在田径运动教学中,由于学生娇生惯养,缺乏锻炼和劳动,很难完成此运动项目,因此,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磨炼。球类项目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球场上一定要强调全局观念,强调集体力量,强调相互配合,对少数学生的个人主义表现要及时给予纠正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多给同伴以鼓励;不要计较对方的犯规动作,更不要采取报复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和错判。

3.德育渗透的几种方法。(1)任务讲解法。体育课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本次课所讲内容,对目的和意义作出简明扼要地阐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思想上强调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强调组织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等,为顺利实施教学做好铺垫。这种方法需要教师用坚定、充满期望和热情的话语进行表达,以使学生倍受感染。

(2)表扬鼓励法。上课时,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良好思想品质和积极行为及时作出充分的肯定,对以往表现差的学生要善于给他们创造环境和机会使他们有“闪光点”,并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做到一视同仁。

(3)熏陶感染法。德育教育中熏陶感染的艺术,能使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受教育者为之感动,例如,在跳高教学课上,教师首先进行调高示范,随后学生们会跟着老师的动作进行模仿试跳,最够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要充分发挥熏陶感染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从点滴入手,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4)效果奖励法。对在练习中完成任务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他们练习一些喜爱的球类项目。这样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其他同学可以增加练习次数,老师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他学生加强辅导,让更多的学生完成某个动作的练习。

(5)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课应充分利用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教师所展示出的良好师德,感染和熏陶学生,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之更好地完成体育的学习。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跑”的知识的时候,可以举出“马家军”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例子,使学生对“跑”的认识加深,并且产生练习跑步的欲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练习时效果就会更好。

总之,社会的发展需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每个体育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在新形势下努力加强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力度。让学生尽快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劳动。要把学校体育开展成为塑造、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学生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剑秋,李光惠.体育课的德育功能刍议[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5

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高职体育

0引言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的和核心,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所在。高职院校作为高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要使命,其德育工作对提高学生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不管以后将来都不可轻视。麻痹了,轻视了,都会出现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代改革和开放,促进和谐与发展创建文明校园,确保安全与稳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的局面。

体育教学,不仅在于育体,而且也在于育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对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态度,情感和完善人格等培养的全面教育观转化。同时,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所关心的热门探讨话题。

1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认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可归纳为:

①自国主义教育:热爱党,热爱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②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提交到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认识。

③辩证物主义教育: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④组织纪律性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⑤集体主义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和谐友爱。

⑥文明道德教育:尊重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⑦意志品质教育: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

⑧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教育:爱护体育器材,积极搬放回收器材,打扫体育场地卫生。

2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2.1教学内容渗透

体育锻炼运动量大,一些体质弱的学生常不愿参加,体育教师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常能使他们树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从而自觉刻苦地参加锻炼。体育教学的规范化要求高,操作必须掌控一定的动作要领,教师可以通过提示、示范、讲解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和行为规范教育。体育教学大多去室外进行,使用器材教具面广,在组织学生搬放,使用运动器材的过程中,能直观而自然地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教育。

体育与军事教育,保健教学,心理教学,运动教学,德育教学等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联系性,教师通过团结,严肃,活泼,互助的课堂气氛的创设,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就能取得明显的集体主义教育之功效。体育教材可以结合许多事物以多种形式教学进行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身处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模仿练习和运动,达到身体锻炼情操的目的。

下面举两则范例:

例一:

在队列队形练习中,通过学生集合,站队,立整,稍息,看齐,齐步走,跑步走等内容的队列队形教学,就能体现集体主义军事化的训练特点,以此激励学生团结一心,步调一致的精神。

例二:

在“跨栏”中,往往有不少学生由于恐惧心理而完不成学习任务,这是作为教师及时采用低栏前面加上海绵垫子加强保护措施,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对“跨栏”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

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将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增强体制,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体育老师展示自己才华的好时机。

2.2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根据课的内容、任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使其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身体活动意识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提交教育的效益。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在讲解示范中,主要阐述动作技术的要求和难点。讲清动作技术的完成过程,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面面俱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在教学中呈现积极状态。又比如,同样是体操队列、队型教材,采用“兵营”式和“观摩、江报、评比”式的俩种组织教学形式,后者符合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结合教学内容德育渗透。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武术、球类等。在这些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游戏和球类,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最好的捷径之一。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感染力给学生讲解红军的故事,进行红色革命教育,激励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培养了学生站队快,而又整齐。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

2.3教师形象和语言渗透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严于律己。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师正上课迟到早退,学生有时就会说老师您迟到啦!老师听起来脸就会发烧,感觉很不自在,对学生就严肃不起来,会对学生纪律产生消极影响。树立威信就会降低。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术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理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示范规范—动作标准正确,熟练优美。

教案规范—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仪表规范—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环境规范—场地设计合理优美,教具摆放有序。

行为规范—举止大方,处事得体。

2.4寓情于教.以情感人的教学渗透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间双边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感情。

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的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斗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2.5教学中用评价鼓励,启发式的渗透

表扬赞美有如学生打了兴奋剂,批评挖苦便可丧失信心,经受挫折的学生在同学面前感到羞愧,没有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使表现不错的学生更加勤奋的学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突出特点,并及时表扬鼓励与启发。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和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的很好的效果。

例如:

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的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总结了五种激励法和批评三原则:

五激励法

①兴趣激励法;

②信心激励法;

③自我激励法;

④语言激励法;

⑤榜样激励法;

批评三原则

①不伤害学生的心理和身体;

②言行不粗暴;

③就事论事,不以学生发泄对象,既往不咎。

2.6事件中的处理渗透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的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予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要指出要害,使他们接受批评的同时又提高了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3结束语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意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交学生身体的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以及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和谐校园建设稳定校园安全打下坚定的基础。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6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局直幼儿园154211

[摘要]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教育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但很多人片面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即是让幼儿学读、写、画、唱、跳等等,忽视了幼儿的早期品德教育。事实上,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其行为习惯各不相同且并不尽善尽美,幼儿期又是可塑性很强的时期,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

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

一日活动有机渗透,提高实效我们认准“将德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的途径,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如:每周一各班老师带幼儿参加升国旗仪式,大家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唱国歌,随后由老师作国旗下的讲话,让幼儿在升旗仪式中受到爱国教育;教育幼儿见到老师和同伴要懂得问好,离园时懂得与老师和同伴说“再见!”,人家给你东西或帮助你时,要学会说“谢谢!”,会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让幼儿在平时交往中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又如: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吃饭不依赖老师喂,饭后要漱口及用自己的小毛巾擦嘴巴,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叠被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良好的习惯慢慢养成了。另外在游戏时,要求幼儿不争抢积木玩具,不争抢角色,学会合作及分享,游戏后要求幼儿帮老师把场地收拾整理好、把玩具放回原处等,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失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们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感情丰富易激动等特点,注意从情感教育入手,同时贯彻“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力求使教育落到实处。

我们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从知识、智能及品德三方面去考虑,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质。

习惯是逐渐形成的,只有坚持一贯的要求,不断地在神经系统中逐渐形成深刻的印记,才能成为定型,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可使幼儿终身受益。

2、在不同领域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领域教学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的主要渠道,我们要利用领域教学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语言领域中的故事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它是最能够也是最容易吸引并让幼儿受之影响的文学载体。如给幼儿讲《诚实的列宁》的故事,引导幼儿明白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拔萝卜》的故事,说明了大家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听故事时,幼儿会全神贯注的,此时是最易于调动幼儿情感积极性的时候,他们时常会将自己引入童话故事的情节之中,从而通过故事引发了幼儿潜在的道德共鸣。

3、在节日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在“三八”节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奶奶、爱妈妈、爱阿姨教育,以及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教师节对幼儿进行尊师教育,“五一”节爱劳动活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争做老师、妈妈的好帮手;“十一”国庆节爱祖国活动,我给孩子们讲了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为祖国妈妈争光的小故事,使幼儿懂得了祖国妈妈和小朋友一样有生日,爱祖国就象爱妈妈一样。通过各个节日活动无一不在孩子心中掀起爱的波澜。

4、在参观游览中进行德育教育

带幼儿外出参观名胜古迹,组织幼儿观赏家乡的秀丽山河,丰富幼儿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从小爱家乡、爱劳动、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利用春秋游组织幼儿到凤凰山公园、荔枝公园、古谯楼名胜古迹等参观游览,告诉幼儿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到处乱扔果皮纸屑及乱大小便,爱护花草树木等;带幼儿到步行街参观摄影展,从照片中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这些活动都给幼儿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们难以忘怀,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5、在家园共育中进行德育教育

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最关键的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配合。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迁就,家庭中又缺乏小伙伴,幼儿都以“我”为中心。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从而变得任性、骄蛮、无礼、自私、冷漠。有些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是因为他们觉得分享就是使他们失去所得到的东西。我们可以利用《家园园地》向家长宣传关于家庭对幼儿品德形成的重要性,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在培养幼儿爱劳动方面,家长应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事事为幼儿代办,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动手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变得事事依赖他人。建议家长可以利用过生日等机会,让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并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图书、食物,让他体验与别人一起玩的快乐。在家里,父母要教育孩子给家人分东西应先分给爷爷奶奶,再分给爸爸妈妈,最后才是孩子自己的,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好品质。

6、发挥榜样作用

以点带面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同伴群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幼儿园中,幼儿间交往最多,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同伴的亲身体验,使幼儿自我发展。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也是孩子认识世界,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礼貌教育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在无压抑的游戏环境中进行。如创造性游戏中让幼儿去尝试如何礼貌待客。通过评比竞赛的形式,更可以激发幼儿不断进步,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不断强化行为习惯。例如:在班中我们设置了小动物摘果子的比赛墙面。根据幼儿运用礼貌用语次数的多少为小动物增加果子数量,从而评选出文明之星。

结语

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的品德教育更离不开幼儿园和教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就是渗透,即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家庭教育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关键。总之,德育教育从幼儿抓起,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儿童。

参考文献

[1]刘利.现代幼儿园德育教学方法之我见[J].内江科技,2010(06).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7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养成法规育德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的道德生活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大学生的价值养成教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途径上看,包括教书育德、管理育德、服务育德、文化育德,除此之外,本人认为,法规育德也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1法规育德的依据

1.1道德与法存在共性.这是法规育德的基本依据

众所周知,德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两类重要社会规范。

1.1.1道德与法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

他们都有特定的观念、准则和活动方式,都具有反映现实经济社会基础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调解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功能。

1.1.2道德和法一样,都是社会控制力量

任何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都势必在其运转过程中形成某种相应的秩序,并只有在合宜的秩序中才能正常运转。但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每个人,都是具有个人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他们的个别行动的秩序不尽一致,甚至是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为了将社会成员的行为尽可能地引入现实直接需要的秩序范围,以保持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正常运转,任何社会都必然会形成某中相应的社会控制系统。道德和法就是这个社会控制系统的两种力量。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疏导和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

1.1.3道德和法都具有他律性和外在的导向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规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因此,所谓的道德的他律性,无非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或限制。这种节制或限制对道德主体来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东西,因而在相当的程度上,一个试图过社会生活的人,是无法抗拒这种约束力的制约的。

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是指道德规范对人的道德活动起到引导作用。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必然在约束人们的行动时也引导人们的行动。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扩不仅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而且同时也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但是约束某一种行为,同时也是在激励某一种行为。从根本上说,道德规范的这种导向功能,是与约束力同时并存、同时发挥作用的。

法规也同时具有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法规在禁止社会成员的某种行为的同时,也在引导社会成员另一种行为。如,法律规范禁止社会成员杀人,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杀人;禁止偷窃,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偷窃。交通规则也具有这种功能,“红灯停,绿灯行’、“行人靠边走,车马靠右行”等等,都既是约束,又是导向。

当然,道德规范的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比起法律规范,有着更深刻的内在根据和更广泛的社会效果。

1.1.4道德和法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都以义务为基点

道德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问题,既包含道德观念、道德美德修养,以及道德规范、道德谁则等,而道德规范准则作为人类社会的墓本要求本身就体现了义务性。而道德美德、道德修养等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只有尽了道德的义务之后方能实现,或者说凡具有道德美德、修养高的人其实首先就是尽道德义务的人。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意味着义务。同样在法中,义务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法的权利本位不仅不排斥义务,反而是以义务的履行作为其最基本的条件。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构成了法的墓本范畴,区别只是在于从宽泛的意义上讲,道德所要求的义务的范围在广度和深度上高于法律的义务。并且当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法律上的义务与道德一样,也存在增强趋势。

总之,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原则为标准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法从本质上说与社会主义道德是一致的。

1.2法规育德符合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德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影响受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复杂的,是个体思想品德诸要素一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和转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

从个体道德产生的规律来看,任何道德的产生都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没有他律就没有自律,自律是对他律的一种认可。在整个社会尚未达到人人都能自觉遵守和维护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就必须借助外部力来强制性地调控人们的行为。而所有的外力作用中,法规是最强硬的手段,它通过爪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强制力来迫使人门自觉接受并遵守现存的规范和秩序,从而达到社上会道德个体化。而道德主要依靠个人的良心、社会舆论以及传统风习惯等采维持,与法律相比,道德更明显表现出自律的性质。虽然社会舆论对于个体的外在压力和“成慑”力也是足够强人的,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道德的背后缺乏法所拥有的那种“最后解决手段”即强制力,从而决定了道德的制约力量无法与法律相比拟,无论道德舆论的力有多人,个体行为者在极端条件下有可能对道德规范视而不见。而在德育过程中,通过把道德规范的软约束硬化,以国家强制力量来促使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意识的觉醒,实现由他律转向自律,最终达到行为者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愿自觉的行为。

同时,保持法规的稳定性,也有助于个体道德的养成。法规的稳定性为道德的养成提供了途径。因为在任何社会任何人,道德品质、道德情操,社会素质,道德水平都不会一夜之间成就,因此,像搞运动,行政命令式的道德建设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表层问题,而不能在长时期内解决本质问题,即不能使道德内化干心而长久于世。这就要求无论是法规还是道德规范都要相对的稳定,社会成员才能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加以认识、理解和遵守。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通过借助法规的形式,把某种道德规范稳定下来以明确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规定的内容成为许多人反复践履的行为。长期以往,这种规范下的行为便会由不适而习惯,由习惯而自然,道德在其过程中也就养成为人的无意识存在。

以上是把法规育德作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的依据。

2落实法规育德,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这里所讲的法规,是指广义的法规,它包括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各高校自己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落实法规育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完善各项法规

这项工作应该从两方面人手:

2.1.1国家的法律的制定,即立法

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将一定的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即通过禁止性、义务性的法律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立法也可以规定法律主体必须遵守一般的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公德)的原则,使一般的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某种法律属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立法还可以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有效补充,如我国民事司法实施中不乏依习惯或道德规范认定行为合法与否的做法。但这方面工作不是高校本身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后这方面的工作已取的巨大成就。

2.1.2各高等学校自身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

各高校在制定纪律和规章制度时,首要的要求就是不能违背国家制定的法律如婚姻法》已规定了中国公民的结婚年龄,高校就不能规定已符合结婚年龄的大学生不能结婚。但是,现在还有些高校的内部规定是与法律相冲突的,因而依据这些规定对部分违纪的学生的处理也是不恰当的,导致大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经常见之报端。这些违背法律的高校规章制度并不利于大学生道德的养成,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其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与重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正确的与错误的,进步的与落后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信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在这样复杂、多变的世界大环境中,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促使全社会范围内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就业形式等方面日趋多样化。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并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影响。就是在这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大背景中,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因而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必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要求,规章制度不能几十年不变,更不能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如有个别高校规定大学一年级新生不能购买和携带电脑到校,也许这个规定是从本校学生住宿条件、财物安全以及便干管理考虑,但这一规定已与时展和社会的要求相违背,学生就算遵守也是极不情愿的,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学校的不认同,这些规章制度根本就不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

再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规章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这是道德养成中必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学生在遵守和执行时明确地知道界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明了道德原则、规范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具体知道如何去做。只有可操作性强,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遵循,从而将道德认识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并在行为的不断重复中凝结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但是。有些高校的部分规章制度的要求是不明确的。如有个别高校曾规定大学生男女生交往“在公共场所不得有不文明行为”,违者经教育不改的给予处分。“不文明行为”是指什么样的行为,规定中并没有说明,学生也不明确。就算男女生有接吻、拥抱的行为,学校也不能据此对学生进行处分,而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爱情展览”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各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度等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将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落实在行为之中,真正使得大学生能够在道德行为中培养习惯,在道德习惯养成中积淀道德素质。

2.2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规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的法规教育同样也包括两方面:

2.2.l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法制教育对大学生施加思想道德影响,具有自己的独特作用。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的规定性,是社会基本价值取向的体现。社会主义法从根本上讲权利和义务是平衡的,从价值选择看保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利益发生冲突时,牺牲的是少数人的利益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利益。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从而懂得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享受权利的前提是履行义务,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自己的权利才会同样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纪守法、关心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奉献社会的行为习惯。这部分的教育要通过正式设立的课程和讲座来完成。

2.2.2对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的教育

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守则、文明公约等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涂尔千所言,纪律“从本质上说,它是无与伦比的道德教育手段”,“纪律的本身乃是教育的内在的元素亦道德最重要品质的独有的元素。”

校纪校规的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优良校风是通过学生守则、学籍管理条例、学生奖惩条例等若干规章制度和一整套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得以保障和落实的。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靠经常性宣传教育才能保证落实。新生入学,规章制度教育是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期中,结合教学和工作检查,利用学生违纪实例进行规章制度教育;期末,结合工作总结,也要对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

2.2.3严格遵守和执行法规,从严治校

法制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我国的公民(当然包括大学生)、组织和一切国家机关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事。高校对于有违法行为的学生必须依法处理。

高校对于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也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出现规定与实际操作不符甚至因人而异的现象。因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准则,是学校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学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实际上就是进行经常性的道德行为训练,执行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越严,越有利于学生形成动力定型。

2.2.4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巩固、提高。道德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道德行为实践性的训练,而这种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道德行为训练纳入各种活动之中,让大学生的德育行为在社会实践的各种活动中得到反复表现和发挥,并形成行为惯性,从而使不自觉的道德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8

【关键词】德育教育;幼儿园教育;一日常规教育

一、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主要有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及各种生活活动组成,要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首先,应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如音乐活动中的《好朋友行个礼》让幼儿形成懂礼貌,互助合作的良好品质。语言活动:“我是文明小市民”可以让幼儿知道在公共场所的文明礼貌及行为规范;艺术活动中的《泼水歌》,也能让孩子懂得做错了事时会说“对不起”,请求原谅,美术活动中制作的“五星红旗”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能很大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次,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各种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加强了幼儿良好品质形成的实践性。德育不是靠单纯的说教、传授,这样不会有实效,要给幼儿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幼儿从“知”到“情”,最后到“行”形成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转化过程。因此幼儿园可以多多组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在“让道德回归生活,让幼儿在体验中成长”的德育理念指导下,把德育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如音乐游戏中“我是小小驾驶员”,让幼儿扮演警察,司机、行人等,孩子们能很快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体育游戏中孩子们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关心,养成坚强的好品质。

再次,奖励也是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适时的奖励要做到公正、公平、灵活多样奖励得当。

最后,当今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骄傲之气强盛,不关心他人,缺乏责任感,追溯到幼儿期的家长教育理念模糊,只重智力,在德育方面放松,造成较多独生子女心理上的偏差。因此要注重家园互动。让家长也认识到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支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社区的联谊活动及墙报的“家长园地”、“家园互动”等形式跟家长达成共识;通过“网上家长学校”“qq博客”等信息平台促使家园形成合力,让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

首先,每天幼儿入园时,园长、一名教师和保健老师都站在大门口迎接幼儿,互相问好,遇到有幼儿生病时,亲切询问耐心指导。教师之间互助友爱,同事之间谁家有困难互相帮助。班上有哪个孩子生病了,教师打电话问候安慰,条件许可时让幼儿也说一句安慰的话;有公益活动,教师带头给灾区捐钱捐物,积极参加助残活动;让大班的孩子帮助小班的孩子学穿衣服,扶着小班的孩子爬楼梯;让小班的孩子把自己喜爱的玩具送给大班的孩子玩;让快上一年级的孩子把图书送给小班的孩子看。通过营造愉快和谐的校园氛围,给孩子爱的熏陶,养成好的德育行为。

再次,在图书角里多放一些《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故事,让幼儿明白谦让、勇敢团结等道理。在区域角里,可以种些花草,饲养一些小动物,让孩子定时给花草施肥、浇水、拔杂草,学着喂养小动物,如给小兔子喂青草,给小鱼喂小虫子等,关心小动物,让抽象的道德情感变得具体生动,培养孩子爱护自然、关爱生命、勤劳勇敢、善良等的良好品质。

三、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培养幼儿良好德育行为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要善于挖掘资源,发现教育契机,整合周围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不是拘泥于预设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把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开展得生气勃勃。

首先,要多关注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的品德教育相结合,引导幼儿感受家乡文化的巨大变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如带幼儿观看如皋新盖的高楼大厦,如皋的盆景、水绘园,了解水绘园的来历,如皋白蒲的茶干,如皋的长寿食品,如皋人织的地毯还挂在大会堂里等等,让幼儿为自己是一个如皋人而自豪。教师设计了“美丽的如皋―我的家”、“美丽的护城河”、“长寿之乡―如皋―我爱你”等丰富的游戏教学活动,让幼儿多角度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及风俗文化,产生热爱自己的家乡,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理想。

其次,利用特殊的节日渗透德育教育。围绕节日,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教育性的活动,能发展幼儿的德育水平。如“三八妇女节”时,请家长到园助教或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让幼儿给妈妈做一张贺卡,这样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九九重阳节”让孩子给爷爷奶奶们送贺卡或做一件让爷爷奶奶高兴的事,给孤寡老人送去问候及礼物,让孩子学会尊敬老人。

最后,要利用好重大活动的影响。如我国成功发射的卫星、上海的世博会、北京的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纪念等,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与自豪感。让品德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和谐、丰富多彩的环境创设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手段;幼儿一日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和各种游戏活动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多鼓励,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幼儿园、家庭与社区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一定会开展好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9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渗透途径

幼儿园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幼儿走出家门所接触到的第一个大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能够学到很多知识,更是学会如何同小朋友们相处,如何相互帮助,学会同别人分享等等,因此,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老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对幼儿进行德育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懂得对幼儿进行身教是多么的重要,其实也不需要对老师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由于每个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都是神圣的,老师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幼儿会崇拜教师,所以,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辞,还要及时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不良情绪进行及时调节,对幼儿展现最美好、最优秀的一面,让幼儿感到人都是很优秀的,重要的是教师这样的榜样行为会让老师、会让幼儿纷纷向往,甚至会对其进行模仿,所以,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二、通过开展生日会活动,让幼儿学会同别人进行分享

在当今许多家长都喜欢同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过生日,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来讲,对幼儿开展生日会的活动会让幼儿体会到快乐,能让幼儿学会同别人分享。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引导,让幼儿做一些感恩父母的事,例如,为父母表演舞蹈或者为父母做个卡片、剪纸,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懂得对父母进行感恩,同时对别的小朋友还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分享是快乐的基础,幼儿学会分享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享受这份快乐。

三、举行多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角色中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

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还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对其进行培养,所以,教师就需要了解幼儿所感兴趣的活动,依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为他们设计不同的角色,再计划不同的主题活动,通

过这种形式引导他们的正确行为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虽然幼儿的年龄还很小,但是对幼儿进行德育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德育让幼儿从小就有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思想意识,让幼儿学会善良、感恩、分享,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德育教育的途径篇10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