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十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2:56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家校协同式教育;网络不良行为;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37-02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对人才培养最终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家长有效地参与学校教育与学生良好的学业成绩和积极的社会竞争力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加强高校与家庭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学校与家庭两种教育环境、两种教育形式、两种教育资源相互整合,促使二者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

一、协同式教育的理论基础

1.协同式理论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协同式”这门理论,它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其主要目标就是要构建一种用统一的思路处理复杂系统的方法论,研究自然界有关转化的基本规律,将有序与无序的状态视为一体,着重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即合作与互补的相互作用,正因为有了协同的作用,从而使系统产生了序状态,形成了一股“1+1>2”的强大合力。

2.协同式教育

协同式教育指的是新时期下整合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资源力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同步教育,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家校协同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家校合作”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家校合作重视的是家长配合学校,家长只是一个辅助教育者角色。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基础是“协同效应”,它指出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外部环境复杂的系统之中,这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因此,在实施家校协同式教育的过程中,要素与系统中各方面力量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是实现教育效果的基本基础,而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则是重中之重。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中国大学之前的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目标,主要重视学生的智育培养,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大学生大学时已在生理上成年,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形成,大学生在高校中的自我成长、发展等方面往往都无法顺利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人数短缺,学生管理工作量大,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干预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发挥家庭教育的长处

家庭教育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带有情感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它补充了学校教育所缺乏的一些功能,具有自己所特有的长处。作为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大学生家庭教育,是整个家庭教育崭新的一个阶段,因为一方面,新时期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发复杂,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身心的逐渐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上的问题,然而由于生活阅历的不足,实际上对家庭依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教育的正确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仍然是非常需要的。因此,只有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有作用和家长的作用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

人的综合素质的内容可分为德育、智育、身体三方面的素质,在这三方面的素质中,“德育”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家长认识到“德性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主动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感化教育,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不断完善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3.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

新时期,高校承担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诸多职能。做好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工作,可以促进高校向家庭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多渠道获取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对高校做好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高校自身的长足发展。

4.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大学生个体由于家庭环境、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习能力、为人处世和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因此,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家长对学生入校前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是最了解的,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各种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就要求家长及时向学校反映子女的有关情况,以便学校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学校也要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便于家长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要想大力推进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新途径,仍然面临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没有发掘出来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才逐渐增多,然而仍然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没有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没有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许多家长认为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就进了“保险箱”,以后有关学生的成长、成才就都是学校的事情,因此就放松了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

2.高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

由于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家长一般很少主动和学校联系,在家校协同式教育中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很少有机会与高校的教师和管理部门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另外,高校一般则是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强调家长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配合,往往以宣讲学校教育理念、印发教育资料、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的交流,家长只是被动的“接收器”。这样的交流沟通只是高校与家庭之间一种单向性的活动,其沟通的效果远远不如双向性的交流沟通,因此,高校与家庭之间也就难以达到协同互动、共同育人的目标。

3.协同式教育活动的阶段性强,缺乏连续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家校协同式教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工作主要集中在新生报到和毕业生就业、考研这段时间,呈现出“重两头,轻中间”的特点。不少高校缺乏家校协同式教育的整体思路,没有对家校协同式教育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在时间上没有持续性,在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另外,对于同样担负着教育重担的家长来说,他们所获得的有关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等知识和技能也是简单的、零碎的,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科学完整的协同式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体系。

4.家长参与高校育人体系的机制不健全

家校协同式教育是家长与学校之间协同发挥作用,一方面包括学校与家长的教育和沟通,另一方面也包括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了解和参与。高校如果没有相关的机制体制,让家长及时了解主动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家校协同式教育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对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对策分析

1.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重视家庭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过程,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学校要积极引导全体教师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把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去抓。学校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机制体制,为家长提供与学校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更好对接,促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立体化网状结构。

2.引导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随着“90后”大学生的出现,社会上出现的“月光”、“啃老”、“陪读”等现象也越来越多,同时在子女的就业过程中,家长的传统观念往往影响学生的择业,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时期家长在子女的教育观念上必须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念,形成与时代特征、与子女未来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方法。

3.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家庭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

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遵循“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在传统家访、书信、电话、家长会、毕业典礼等渠道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渠道。如建立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网络视频、QQ、博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各种不同方式与家长沟通。

4.高校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密切家校联系

高校可以拓展家校联系的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开放日当天,学校开放所有场所让家长参观,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班会课特邀家长参与活动。家长们还可从录像报告会、表彰会、座谈会、艺术节活动、咨询活动和自由参观、听课中了解学校的教学工作、德育工作。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家访,家访能使教师与家长之间构建起一座增进沟通的桥梁,使得双方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为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作了良好的铺垫。三是参与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学校的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246.

[2]王光明.理论与实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考[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59.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2

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作支持,社会为配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从学生特点、学业重点,还是从学校管理、社会需求来说都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讲,无论是作为主阵地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教学,还是作为主渠道的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系统,“只有各要素在发挥学校的积极主动性,争取家庭的支持,社会的配合形成有效机制,相互协同形成合力,充分地发挥系统作用,”才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过程中,各职业院校应该秉持学校为主导,家庭支持,社会配合。任何一个协同都需要有一个主导性主体,学校作为一个主体无意将给这一协同教育找到突破口。从服务类型上来说,家庭把孩子送到学校无意是一个受服务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受服务的主体,而学校是就是一个服务主体,所以我们不可能把家庭来作为这一协同的主体,它只能作为一种支持者,通过学校和社会机构动员和号召他们为孩子的教育提供积极主动的支持;从社会单元来说,家庭是社会的最低单元,而作为社会的单元来看它主要是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存在着,他是生产力的直接创造者和发展者;社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它是一个综合性大家庭,承担着多方位、多方面的社会资源配置,它只能作为一个综合力量的配合者和社会资源的调配者;而学校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能就是教书育人,所以其主要的活动就应该是教育活动,理所当然在协同教育成为了主导。然而,其关键点在于学校的积极主动争的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再通过社会机制和校企互利机制来赢得社会的配合。

2双‘三维一体’”职教协同德育坚持

以哲学、科学、实践来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把哲学、科学、实践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每一个环节,完成职教协同德育地构建与创新。做到校内思想道德理论课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相协同,思想道德理论课教学队伍与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管理队伍相协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企业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相协同,校际之间相协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协同;在道德教育状态之下的学校、家庭、社会中的科学指导与科技支持相协同,在道德教育状态之下的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实践主体及实践检验相协同,在道德教育状态之下的哲学、科学、实践相协同。

2.1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职教协同德育过程的始终

要用整体与部分的观点来贯彻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德育。职教协同德育工程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维一体”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责任。“系统教育的整体性、有序性和结构优化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化组合、协同共生而成的”,系统工程的整体功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来共同实现,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系统教育工程即将会出现失误。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贯彻双‘三维一体’”职教协同德育协同工程建设。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职教协同德育建设中出现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学校、家庭、社会、实践、科学等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

2.2将科学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职教协同德育过程的始终

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贯彻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德育。坚持全面发展,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做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要素的共同发展和同步发展,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最大的调动每个家庭、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为教育提供辅助的各社会组织及团体的积极性,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空间。

2.3以实践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职教协同德育过程的始终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学生教育家校协同信息技术沟通交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层次的教育改革接踵而至,人们也越来越能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成功不能只靠学校的孤军奋战,教师的独挡一面,更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家长的积极参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虽然学校一直比较重视家校互动的协同教育,但传统的形式比较单一,除了家长会、家长通知书,还就是教师家访、家长陪读。这些传统的协同教育模式,曾取得过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家长参与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

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移动通讯,实现家校协同教育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家校协同教育,目前很多老师用得最多是和家长或学生进行电话沟通交流,这也是目前最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现在基本每位家长都随身携带手机,家长和老师只要拨通电话就能很快得到对方的信息,学生在校在家的生活及学习动态即可马上了解,对学校、家庭的协同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校讯通平台,加强家校协同教育

近年来家庭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迫切需要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时获取可靠的信息,矫正家教方法,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开通“校讯通”,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而且能得到关于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情况、心理变化等方面更细致更全面的信息,家长心里也更加踏实。“校讯通”是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秘书式的个性化沟通工具。利用“校讯通”为家校建立了一个群体沟通的渠道。

学校通过“校讯通”,可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优化内部办公流程,提高校务工作效率,节约学校开支;能够强化对学生全方位的管理,有利于学校倾听家长的意见,接受家长对学校的监督;有利于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管理;有利于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育系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宣传教育的成就,提升教学形象。

班主任也能及时将一些情况比如有时因天气问题等停晚修、考场问题停课、开家长会等情况通过校讯通以手机信息的方式一次性发到每个开办校讯通的家长手机中,防止某些学生钻空子,利用学校停晚修夜归或不通知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等。

三、网络QQ沟通,提高家校协同教育效果

校讯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话的不足,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它适合一样的信息群发,假如要一对多同时进行聊天沟通交流却无法完成。这时建立网上Q群就体现出了绝对优势。以家长和班主任、各科老师为成员建立一个Q群,家长一有时间上网就可以通过Q群和班主任、老师或其他家长交流教育心得,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好教育措施的实施。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也可以通过Q群和多位家长互相交流,不论是针对哪个家长或学生提的意见与教育方式,其他家长在倾听与参与的过程中也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所启发,这种各抒己见的方式也方便集思广益,对协同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创立“家校博客”,增强教师、家长,学生的沟通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博客日益成为人们信息、对话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博客跨越时空的优势使其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创立“家校博客”,增强教师、家长,学生的沟通。跟学生教育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教育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都可以上传发表。

五、制作课件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制作好详尽的课件在家长会上向每位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校协同教育的一大途径。每学期至少两次以上的家长会,老师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开家长会的主要内容制作成课件,让家长一目了然,对要了解的情况清晰详细,也是一次很好的沟通。在开完家长会后总有一部分留下想更详细了解孩子情况的家长重新翻阅课件,同时可与老师面谈沟通,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监督教育工作……

家庭或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都必不可少,家长与教师都应建立更快捷、多元化的家校沟通模式,与学生建立更民主、平等的师生、父子、母子关系,在教育道路上不断探索更适合、更优化的教育之道。实践证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家校协同教育,已经越来越普遍,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虽然还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与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与更新,变得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人性化。

教育学生不只是老师的事,更是家长的事,是社会的事。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教育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一致,只有学校与家庭、社会整体规划、共同合作、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共育栋梁之才。

参考资料:

[1]《教育探索》2006年12期夏春秋《家校协同教育摭谈》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38-01

“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大学生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对个人发展目标茫然;面对科技高速发展和职业岗位频繁变化的情况,适应性普遍不足等。何克抗教授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因此,我们选择以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教育理论融为一体,力图创造出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协同教育模式。通过利用网络环境实施协同教育,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一、网络环境下的家校协同教育

1、家校协同教育的必要性。“教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现代教育大体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专门研究教育相关问题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家庭教育指导和配合的任务。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长是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可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利用QQ等网络通讯沟通,增强教师、家长,学生的沟通。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微信逐渐成为人们信息、对话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微信有跨越时空的优势使其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创立“家校微信群”,增强教师、家长,学生的沟通。跟学生教育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教育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都可以上传发表。同样家校之间也可建立网上Q群。以家长和班主任、各科老师为成员建立一个Q群,家长一有时间上网就可以通过Q群和班主任、老师或其他家长交流教育心得,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好教育措施的实施。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也可以通过Q群和多位家长互相交流,不论是针对哪个家长或学生提的意见与教育方式,其他家长在倾听与参与的过程中也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所启发,这种各抒己见的方式也方便集思广益,对协同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3、制作课件。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制作好详尽的课件在家长会上向每位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校协同教育的一大途径。每学期至少两次以上的家长会,老师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开家长会的主要内容制作成课件,让家长一目了然,对要了解的情况清晰详细,也是一次很好的沟通。在开完家长会后总有一部分留下想更详细了解孩子情况的家长重新翻阅课件,同时可与老师面谈沟通,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监督教育工作。

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教育

1、协同教育中协作学习的内涵

(1)协作学习概念。在协同教育中的协作学习主张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2)协作学习的特征。①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协作学习鼓励各抒己见,而且每个人都对他人的学习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他人的意见做出客观的分析,容纳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而辩证全面地认识世界。②学习过程看作是交往过程。学习过程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是师生,学生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口头语言,书信,电子通讯手段等)进行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中,参与者结成了多边多向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个网络体系中,认知与交往共建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隐性促进作用是协作学习特别关注的,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

2、协作学习中师生是平等的合作者。协作学习中,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学习环境,教师不见得比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网络的隔离性也免除了面对面带来的诸多压力。在这样的“虚拟社会”中,可以平等对话,而没必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这样对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更加有效。协作学习强调整体学习效果。网上教师可以按照某种标准将学习者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共同目标的设置来保证和促进学习的互助,合作气氛,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价每个成员的成绩,所以协作小组中的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学习。

3、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教学的四大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之相对应,协作学习模式通常有四个基本要素:协作小组,网上教师,教学资源库,网络环境。

总之,协同教育的群体是由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家长群体和社会群体构成的,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作者简介]代玉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着眼,通过大学生成长成才所依托的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和最优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各自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的整体性与协作性,推进整体育德,提高整体效应。

一、发挥学校、家庭、社会

各子系统内部的育人合力

(一)加强学校内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协作

在高校整体协作育人基础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校优秀教师的育人效应发挥。高校中的院士群体、师德模范人物、拔尖人才、青年才俊等是高校教师群体中大学生关注的重点对象。应切实发挥好这部分教师的作用,通过他们“现身说法”,讲述成才故事,分享奋斗经历,用言传身教积极影响大学生。

第二,发挥学校老干部、老教授的育人作用。为了改变当前高校辅导员整体比较年轻、社会阅历简单的状况,有些地方与高校从学生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结合老干部特点和优势,开展学校老干部、老教授担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试点与推行,发挥学校老干部、老教授的育人作用,取得显著的效果。类似做法应在更多高校开展。

第三,加强大学生朋辈群体的自我教育、互相教育。一是发动学生组成学生理论宣讲团,深入班级、深入大学生中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使学生们在参与互动中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二是通过典型示范、榜样教育,发挥先进典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形成先进带动后进、少数带动全体的共同进步局面。

(二)加强家庭内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协作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家庭环节不仅不可或缺,而且至关重要。家长要当好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应始终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

但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如:有些家长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发展轻道德培养、重实际效用轻基本规范等倾向;有些家长认为大学生已成年,年龄上已经超过18周岁,已经足够成熟,不需要家庭教育了;有些家长认为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住宿于学校,在家里住的时间非常少,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没有时间保证;有些家长认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够,没有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成为青少年主流,来自家庭的过度期许、过分溺爱、过于放任,都可能对孩子们的健康人格培养造成不良影响。”[1]

要注意在家庭教育中克服这些不良倾向,首先,要引导家长认识到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通过家庭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次,大学生的家长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和践行方面为大学生做出表率,发挥好言传身教的作用;第三,要引导大学生的家长们之间尤其是父母之间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上目标一致、方向统一,并注意内容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三)加强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引导

社会是教育大学生的大课堂。在社会日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应着力于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并参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协作互动局面,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共同推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已成为影响青少年的重要因素。媒体的理念、导向、内容等在或潜或显地影响着大学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因而,应引导媒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媒体宣传要多一些选择,多一层思考,多一份责任。今天媒体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和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是空前的,特别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娱乐节目。舆论就是导向,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媒体中少一份猎奇,多一份朴实;少一份炒作,多一份诚信;少一些‘网络红人’,多一些创业明星。要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事迹,为大学生树立楷模,讴歌无私奉献的孔繁森、吴天祥、李素丽等社会主义时代英雄,创造一个勤奋、务实、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否则,错误和片面地加大某一方面的宣传,会扩大负面影响,冲击我们核心价值体系的堤坝。”[2]

二、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

各子系统之间的协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以及家庭与社会相互间协同运作的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出三者之间的综合效应,以取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更好效果。

(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协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作互动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定期而有效的双向交流机制、快速而便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而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教育和共同管理相结合的协商机制等。具体而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途径和思路有,学校各部门尤其辅导员通过电话、网络、日常谈话、家访等形式及时提醒和引导家长注意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争取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协作

要有力化解社会对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抵消的状况,首先,要实现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与学校周边环境的和谐,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加强对高校周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的整治,使大学生所接触、所经历的社会情景与所学、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之间具有契合性。

其次,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加强学校教育对社会的有益影响,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最大限度地保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使学校教育的目标、思想、内容等与整个社会和谐统一起来。

第三,适量邀请党政干部、社会名人进学校,通过演讲、作形势报告、访谈等形式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党政干部、社会名人主要应结合自己工作经历、成长体会谈当前的形势政策与如何更好地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国情与自身的使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与成才观。近年来一些省部级领导干部走进高校为大学生做报告,起到了非凡的教育效果,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把握是在校大学生的薄弱环节,而省部级领导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其选题的针对性、授课的权威性都是一般的专家学者所不能比拟的。……这些省部级领导所处的位置、看问题的视野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都会对大学生把握社会发展、感受祖国巨变、形成广阔视野产生直接的影响。”[3]

第四,面向社会招聘有突出成绩、热心学生工作的各行业才俊担任兼职辅导员、校外辅导员,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对大学生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发挥他们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家庭与社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协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及其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其中,家庭及社会的密切合作应成为推动该教育的开展、提高其教育质量的重要形式。因此,应建立健全家庭与社会协同运作的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机制,构建以家庭教育为重点、社会教育积极配合的教育机制,以克服家庭教育与社会“两张皮”的现象,使其间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从而有效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这个和谐互动机制包含家庭美德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之间的融合机制、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机制等。

三、发挥三者的整体合力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总体间的协调,即从总体着眼,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良性社会环境。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协作,使三者目标一致、功能互补、内容互补、力量互动、教育同步、相互促进,克服各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目标相异、内容无关等倾向,避免三者之间互相推诿、扯皮、贬低等现象,创建由学校主导、家长、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教育协作机制,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交错互补、不可或缺的有机联系,真正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依托、以社会教育为主线的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整体合力,共同打造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同心“教育环”。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庆典出现或发生时,更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契机,也是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总体间协调的有利时机。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盛大庆典、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举办,都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因而应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契机,服务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总目标,结合这些事件加强学校的教育引导、家庭的日常引导、社会的氛围营造,形成总体合力。

参考文献:

[1]王传习,于晓红.高校荣辱观教育的“数字解读”――一组学生调查反馈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6-12-20.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班级博客;协同教育;应用;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7-0033-04

引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观念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协同教育的本质是学校、家庭、社会交流与共享信息和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关怀,改善亲子、师生和社群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2006年南国农先生在《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中把协同教育定义为:协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是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为教育变革提供了物质平台。然而一直以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信息互通,影响了协同教育的效果。伴随协同教育基础支持技术的逐渐成熟,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有了现实的物质基础和便捷的传播通道,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将成为信息化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2]。在当今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博客日益成为人们信息、对话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博客跨越时空的优势使其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博客是一种通过网络表达个人思想和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表现形式,所具备的积累、分享、互动和交流知识的功能,以及信息组织和传播的形式,使教师和家长能多方位地参与到内容的共享、思想的交流之中,为教师和家长带来了新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3]。所以,如何将博客运用于协同教育中的研究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一、班级博客的应用特点

博客即Blog,一般称为“网络日志”。它是继email、BBS、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以超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志。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班级博客是以服务班级为目的建立的博客。

1.简单易用

博客是一种方便的、即时性很强的网页,使用者不需掌握网页制作和web编程方面的知识,只需要注册一下就可以了。同时,其维护与管理也不需要复杂的专业知识,博客平台提供自助选择模板、博客设置、日志管理、添加日志等功能,只要能上网,就能很简单地建立、更新、编辑自己的博客。因此,对于使用班级博客的教师和家长不需要有高深的网络技术知识,双方的沟通变得轻松方便。

2.展现个性

与传统门户网站相比较,博客进一步深化了知识管理的专业化。博客中的文章,无论是原创的还是转载,都体现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其栏目内容分类是由博主决定,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博客个性化特点。班级博客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记录教育心得,共享教育资源,进行教育反思。

3.开放互动

博客作为web2.0网络技术核心软件之一,具备了网络突破时空、地域限制的优势。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博客中的日志,在浏览后可以做出回复,提出自己对此日志的观点。班级博客可以营造一种交互的协作学习模式,使参与的教师和家长通过其“发表——评价”机制,发表个人见解,相互地反馈评价,共同提高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智慧,促进家校的交流。

4.内容形象生动

博客的内容丰富全面,形式灵活多样,从文字、音乐、图像到动画、视频等可以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博客里的文章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弥补了传统的文字记录形式的不足。班级博客可以通过上传学生课外活动的图片,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这些也能够吸引家长对博客的关注度,每位家长都希望能够在班级博客里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班级博客可以上传一些教育视频供家长和学生学习,比如: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等。

二、班级博客在协同教育中的运用

1.为家长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文化更是呈多元化格局。各种各样的信息诱惑着学生,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只有发挥家庭教育的本质作用,才成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使学校教育的成果得以巩固,真正实现家校协同和社会和谐。然而,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存在很多失误,有的家长过于严格,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并不能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去解决。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提供具有先进理念和实效性的家庭教育资料,帮助家长学习这些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应当成为家校协同教育的首要任务。利用班级博客可以向家长宣传成功的家庭教育理念,介绍身边家庭教育的模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开阔家长的教育视野,丰富家长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使家长们最终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责任重大,体会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班级博客,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角度使家长逐步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不做闹钟妈妈》针对孩子早晨起床困难的问题提出一些巧妙的解决方法;《如何纠正孩子“马虎”的学习态度》,通过分析孩子为什么马虎,并给出一些纠正孩子马虎的方法,及在纠正孩子马虎这一不良习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沟通》提醒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时要注意与孩子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而不应该是命令、呵斥……还可以为家长推荐一本好书等。也就是说,班级博客可以成为家庭教育的引路人,它引导着家长改变观念,引领着家长共同成长。

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以课堂教学为主,师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一定的互动,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师生交流受到很大限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放在博客上,学生课后通过这些博客上的开放资源进一步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收集的一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记录在博客上,通过博客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增强对知识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然而,由于班级教学面向的是整个班级,所以,教师有时并不能关注到每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补充课堂教学的局限,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利用班级博客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个性的展示空间,在班级博客中开设展示专栏,学生可以将自己满意的作品上传,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教师、家长、学生都可以参与点评。好的作品大家给予更多的肯定和表扬,对不足的地方则可以提出修改建议,这样的博客可以吸引学生踊跃参与。通过班级博客,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评价主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满足,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在相互比较和评价中分享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欲望,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同时,它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

3.拓展了家校沟通的渠道

博客等网络平台为教师与家长提供讨论问题的平台,使双方的交流不受思考的时空限制,可以保持冷静而理性的头脑去思考,提高对问题思考的深度[4]。班级博客的互动包括评论和留言板。博客平台为每篇日志提供了评论的工具,家长可以对教师发表的日志进行评论,教师也可以把需要与家长讨论的问题以日志的形式写在博客里,与家长共同探讨。在班级博客的留言板中,家长可以对学校、班级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模式,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将学校、班级的最新动态写在班级博客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可以在班级博客里记录自己的教育感悟、教学案例、学生的典型行为、课堂的学习氛围及其教育思考等。家长则可以进入班级博客跟帖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向教师寻求帮助。利用班级博客,家长还可以通过回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教育经验,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博客进行友好交往,既能相互沟通,又能增进情感的交流。这种以网络的形式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能够促进家长之间不受时间的约束、也无须面对面的无限制地深度交流。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往往采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进行,这些传统方式往往会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以科学、方便、快捷为特点的班级博客的使用,有效解决了家长与教师沟通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题,创新了班级管理与教育的形式,提升了家校协同教育的有效性。成功的班级博客既丰富了家校协同教育的内涵,又增强了家校协同的互动性和实时性。班级博客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协同教育方式,必将成为家校协同教育的有力补充。

4.提供社区教育资讯

社会教育是协同教育三大教育系统中的重要要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大众化,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而是呈现出教育渠道的多样化,社会教育的作用也逐渐凸显,然而在协同教育中受到关注较多的是家校协同教育,关于社区协同的研究很少。为了补充社区教育在协同教育中的空白,可以在班级博客中开设社区教育信息专栏。在社区教育信息专栏中可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包括少年宫、图书馆等社会团体的信息和公告,介绍协同社会教育活动报道和展示,包括图片、视频等,还可以给家长和学生推荐热门的教育资源。家长们通过公告信息可以得知一些社区活动,以便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增长孩子的见识,开阔孩子的视野。例如: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帮助孤寡老人等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同时,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班主任老师可以把一些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的图片放在博客里,以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在班级博客中上传一些社会教育活动报告和展示,可以让家长了解带领孩子参加社区活动的重要性。教师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开展基于社会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5]。社会是个大课堂,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它应当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班级博客在协同教育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班级博客内容要及时更新

持续更新是博客赖以生存的催化剂,如果注册申请一个博客,将近半个月内没有更新,这样的博客可以称为“睡眠博客”。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速度快,没有了更新,博客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如果条件允许,坚持做到每天都更新。要使家长对博客关注,前提是博客的内容必须是新的,家长才会对博客感兴趣,并有目标的发表评论和留言与教师互动沟通[6]。所以,班级博客的信息和内容要定期、及时地更新与维护。班级博客的创建与管理需要花费教师的很多精力,创建班级博客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善于积累各种资料。强调持续更新,就是培养勤奋能力,考验坚持系数。班级博客的更新和维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如果有些教师没有时间经常上网更新消息,或对家长的反馈信息没有及时的回应,则会导致沟通地不及时,交流的不畅通,就会减弱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活动的兴趣,使家校双方的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无法形成教育合力。

2.班级博客的使用应当以鼓励为主

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发自内心的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自觉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于学生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教师应真诚地给予鼓励和表扬。教育中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教师的鼓励密切相关。有了班级博客,教师一定不要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网上通报,考试成绩是学生的隐私,把考试成绩放在博客里会让一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同时,其家长的参与热情也会受到影响。在运用班级博客的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对每位学生多做纵向比较,少做横向比较,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与肯定,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3.班级博客必须与传统家校协同教育形式相结合

家校协同教育通道是多样性的,单一通道很难达到效果,为了提高通道的效益,各种通道必须综合利用,优化整合各种通道方式,充分利用混合型通道,将传统与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协同教育通道方式有机地整合,将家校协同教育工作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评价和管理中,建立更为有效、快捷的协同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的最大功效[7]。班级博客作为一种新的家校协同教育形式,新颖独特、交互性强、内容丰富全面,又有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但它是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形式,自身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虽说现在大部分的家庭拥有了计算机,但并不是每个家庭中的计算机都可以上网,而且一些家长对班级博客的热情并不高。因此,网络环境下家校协同教育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科技、新技术,为了真正实现家校协同教育,提升家校协同教育的效果,必须把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与网络环境下新的协同教育形式相结合,真正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家校协同教育形式有其优越的作用,我们要意识到班级博客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形式,在综合使用各种家校联系方式的基础上,发挥班级博客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作用。

总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通道进行协同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势,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班级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其在协同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其使用优势已经逐渐凸显,所以,要不断完善班级博客在协同教育中的使用模式。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

[2]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005.

[3][4][6]田金露.网络在家园协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9.

[5]柳繁华等.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民办高校;协同创新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为我国高校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财政部在京召开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强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1计划”重在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去年,广东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新形势下深化广东省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南方教育高地各项工作时,还专门讨论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稿)》。党中央、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部署,正标志着“协同创新”不单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且是政府要求各个高校努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开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行动。

一、充分认识、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刘延东同志多次指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同志的讲话精神,抓紧提出落实方案。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2011计划”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地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大力推进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校和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和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是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五是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六是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七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八是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提出开展协同创新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和办学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二、摆正自身定位,明确努力方向

民办高校经过3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目前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多元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但是,民办高校的投入渠道多数都比较单一、贫乏,多靠学费的收入来滚动发展,靠银行的借贷来扩大规模。所以,投入的紧缺就决定了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生活环境、收费体制等与公办高校存在较大的差距。学费及住宿费高、师资水平及结构差异、教学科研以及实习实训设备落后、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等等,还有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学生来源于高考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生源质量相对较低,这些收费与条件的矛盾和潜在的薄弱环节,以及社会认可度的缺失是民办高校自身存在的弱势。

此外,民办高校绝大多数都是从事高职高专教育,或者是由此升格为应用本科教育,科研的力量、资源,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师生的热衷程度都相对较差,科研的底气和氛围也相对较弱,教学团队、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提高。由此,我们一定要正视民办高校自身存在的困难和弱点,摆正自身的定位,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路径和找出推动协同创新的切入点,明确努力的方向。

我们应该认识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要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建设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去努力;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和办出学校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化教学改革为主线,强化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提升为社会服务能力;要努力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即由主要依靠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的主导推进,向依靠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同推进转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内涵、教学技法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民办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也应该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这是社会和时代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也是民办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贡献着力点所在。然而,作为民办高校无论是自身的实力,还是自身的办学特点和科学发展战略需要,民办高校都不可能具备公办高校、特别是老牌研究型大学那样的人财物能力去全方位参与协同创新,并且在协同创新中全面发挥“四大功能”的优秀水平。但是,民办高校可以量力而行地在“四大功能”中有所作为,表现有轻有重。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学科、科研、人才”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也是民办高校的软肋。因此,民办高校应该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向前发展,其中的重点应该放在推动校际校所协同创新,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加强校地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协同创新等方面。

三、实现校企协同创新

民办高校一直重视和不断尝试开展校企合作的路子。在当前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在认识上创新思维,认真研究并探讨民办高校如何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向前发展,实现校企协同创新。要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应该继续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通过与民办高校专业建设关系密切的行业和企业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建立以利益机制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专业化办学模式。建立适合民办高校与企业、行业间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充分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能力,促进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新台阶。

一是要大力构建民办高校校园科技园区,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资源共享化、运行管理企业化”思路,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合作开展“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共建共享的管理机制,破解民办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投入等办学资金紧张的难题。形成“产为教设,教促产兴”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思路,建立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展应用研究的稳定模式,推动民办高校技术研发水平的有效提升。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与花都知名企业飞达电器公司合作,共同研发电子科技项目取得了政府奖项。

三是开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办急需专业,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实行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积极营造工学结合和实践教学环境,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四是创新顶岗实习形式,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类型和教学规律,采取工学交替、分段培养等方式,科学安排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探索校企双方将招工与招生一体化,试点现代学徒制。

四、推动校际校所协同创新,引进教学团队

民办高校开展校际校所协同创新,重点应该放在引进教学团队方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引进由原澳门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许毓彬教授为首的香港商业工程学会一批教育精英,组成“商业工程教学团队”一直受聘学院任教,发挥其在商业工程和工商管理方面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教研,也有丰富的教学与培训经验和知名度,担任学院工商管理系的课程教学,他们从商业基本功入手,建立商业元素、商业元素与商业运作之间的串连综合性,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商业价值观和商业触觉,成为该系一门特色课程。此外,该院当年还引进了“休闲与健康管理教学团队”,由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知名度的郑文岭博士、南方医科大学马文丽教授领衔,担任休闲与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开阔视野。

民办高校开展校际校所协同创新,通过引进教学团队,可以提升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聘请重点大学、研究院所或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率领的教学团队,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和交叉融合,将学科建设延伸到本学院以外,甚至延伸到国际平台上。更好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体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深化教学改革为主线,强化内涵建设,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所以,民办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各个专业的教学需求,在省内外的一些知名高校、研究院所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团队,开展校际校所教学的协同创新,可以为尽快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供有益的帮助。

五、加强校地合作协同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

民办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加强校地合作协同创新,与地方各级政府开展各方面的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是民办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的途径。

民办高校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今年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二个年头,职业教育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和颁布,开启了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历史征程。在职业教育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民办高校要立足本职,在加强校地合作协同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方面做出成效。要系统提升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当地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广泛面向当地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青年农民、在职职工、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等社会成员,向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培训。要向当地企业及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建立起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模式,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针对当地创业者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科研和技术能力,主动承担当地的科研项目,为当地的科学发展服务,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主动承担了花都区的一些科研项目取得了成功并获得资金支持,实现双赢。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民办高校在加强校地合作协同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六、结语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8

经管类人才创新创业协同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我国竞争力提升和维持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经济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专业实务,而且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把握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工作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途径和办法和从事经济研究的能力。近年来,尽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教学条件、环境和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仍占主体(王迎军,2012),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的情况。而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抽象、社会性较强,不如理工科专业直观、具体。目前,部分高校尽管已经建设了实验室和部分实习基地,但实践教学资源仍较匮乏;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看,多数高校采用开办讲座,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创新项目”活动等临时性安排,很少采取规范的课堂模式,由此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局限在少数学生,带有极强的精英化痕迹,不能覆盖全体学生(李家华等,2010),尚难以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许多高校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进行协同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上,系统研究协同培养模式的论文还较少。本文拟以江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及实践,并对进一步完善协同培养模式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改革和完善我国大学生本科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协同培养模式内涵及特点

高校要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培养模式。协同培养模式是围绕培养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实现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协同,通过校内外教育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和深度合作,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培养模式,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商业和经济意识、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创业精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协同培养模式由于通过校内外资源集成,可有效缓解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而得到日益重视。协同培养模式特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构建和改善人才培养的环境和平台。

1.通过培养和聘任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选聘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鼓励与支持教师承接企业项目,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聘任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企业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培育学生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适应社会日益多元化人才发展的需要。

2.通过校内外资源协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这就意味着不仅需要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和设置,而且还需与企业界联系,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而校内外资源的集成,可以营造更好的创意、创新能力培训平台和创业仿真、体验和孵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行为,具备将来从事不同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李家华等,2010)。

3.集成高校和社会力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争取国家和学校配套经费,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建设实验室、设立实习基地、开设学生创业园区,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等拓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

二、江南大学协同培养模式的实践

多年来,江南大学注重顶层设计,结合经管类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高校之间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校企文化交流、移动课堂基地、实验课题设计、专业技术培训共建等协同合作,探索形成了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实践平台,形成了课堂教学、实验体验和社会实践三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1.校校协同,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江南大学经管类学生培养从校内“小课堂”延伸到校外、国外“大课堂”,努力建成优质资源的共享平台。(1)与校内其它的优势学科,形成特色学科,如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点下自主设置食品贸易与文化二级博士点,建成了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基地等。(2)与国内其它高校协同,积极邀请合作高校高水平教授、博士来学院授课、讲座。(3)与国外高校协同,与国际合作高校如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南澳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的长期合作,通过教师互访引进消化吸收其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江南大学――莫纳什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4)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换生、海外游学项目,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2.师生协同,构建创意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项目等为载体,加强师生协同,促进教学相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南大学通过师生协同,增强学生“三强”能力。(1)建立复合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深化课堂的启发式教学、研究式的课题教学,强调科研成果反哺本科教学;注重问题导向,重视中小企业案例教学。(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针对学生个性需求和培养目标要求,挑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博士、教授担任指导教师,由导师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选择专业方向,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实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积极鼓励、支持与指导学生参加诸如创业设计大赛、证券投资模拟大赛、营销方案设计大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大赛等社会性创新大赛,调动学生创新活动参与热情,拓展实验教学的新空间,在实战性、竞争性环境中切实磨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3.校企协同,构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平台

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从而探索建立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平台。江南大学经管类学生培养中积极通过校企合作,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平台。(1)基于网络环境建立了十多个创业教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开放性全方位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长期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和企业案例研究库,构造了实境学习、实验训练和实践提升与“三个课堂”相对应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3)实施以学校导师、企业导师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聘请成功企业家为客座教授,通过“中小企业论坛”和“半月坛”定期为学生开设短期课程和讲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校政协同,构建创业仿真体验孵化平台

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创新,实现共赢发展。江南大学经管类专业培养过程中,积极谋求与政府的合作和支持,构建开放创新创业基地平台。(1)通过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博士挂职等形式,加强与地方政府结对子、研究咨询合作,打造多维立体的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2)通过申报级实验示范中心点(如经济管理综合训练中心)、省级商务人才培训平台、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增加政府对实验设备的投入,从而建成完善的体验式平台,既有利于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加强对学生进行体验式培训,又可以为地方企业培训人才。(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成食品安全、物联网产业发展两个省级研究基地,引导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4)在与江南大学毗邻的科教园中独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完善经管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建议

1.构建和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优化机制。在培养目标上,凸显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三协同”;在培养平台上,凸显校校、师生、校企和校政“四协同”;在培养手段上,凸显课堂学习、实验仿真和企业体验“三协同”。通过将课堂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变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的大课堂,构建和完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平台、创意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和创业仿真体验孵化平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和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动态评价体系。构建针对协同培养模式目标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评价体系。要重视基于计划――执行――评估――持续改进(pDCa循环)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提升,重视过程方法,科学客观进行质量评价和改善。

3.更新观念,构建平台,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协同培养模式。依托国内外先进高校、高水平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等,通过国际化课程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企业实习、研究项目等为载体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平台。协同培养模式的概念的内涵相对简单,形式却十分宽泛,为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协同培养模式的核心不是形式,重要的是协同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只有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寻求到协同各方多赢的契合点,才能使协同培养模式制度化和可持续。我国应该突破急功近利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引导高校依托学科优势和特点,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政府部门等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组织管理,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体制障碍,不断创新协同培养模式,拓展协同内容,提升协同培养效果,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3日。

[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竺柏康,石一民.地方高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

[4]芮秀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就业机制”的构成及完善.江苏高教,2012,(5).

[5]陈颖.全面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12,(4).

[6]马正兵,肖啸空.经管类专业“干中学”协同培养模式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9).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地方师范大学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必然选择实践路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教师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地方师范大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就是培养一支能够“扎根地方、学习地方、服务地方”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唯有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师。教师教育改革是一个由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多元系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制度设计、政策实践多个领域协调推进的系统工程,并涉及到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一体化环节的全过程。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打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隔阂”和“壁垒”,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结构优化、发展创新来建构教师教育区域发展合作共同体,在教师教育发展转型的攻坚阶段,探索出一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理论源于协同理论,强调创新主体的互动联结、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协同创新”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根据彼得的定义和追溯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将协同创新理解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各创新主体突破壁垒,相互合作和配合,整合和汇聚资源和创新要素,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激发创新要素活力以获取外部效应。协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静态样式与动态机制相统一的过程,是人、财、物、技术的深度整合,是沟通、合作、融合、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协同是贯穿始终的必备手段,创新是各要素优化整合的最终目的。

约占高校体系中95%的地方高校,是助推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地方高校只有倾力促进区域社会发展,才能有效推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地方师范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的重要类属划分,其协同创新更应以知识增值、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通过学校内部各部门或各主体、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社会科员机构或是中介机构等主体之间以实现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共同目标,投入各自优势资源,通过观念的共享、实践平台的共建和保障机制的共融,进行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的过程。基于高校协同创新具有一致性、持续性、开放性、多元辐射性等特点,高校在进行协同创新建设时,一定要保证和坚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目标要契合、内容要融合、结构要弥合、资源要整合的建设发展方向。

二、协同创新: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一)社会的发展需求

1.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阶段,高等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办学方针成为社会共识。高等学校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四大职能的发挥,提高自己对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力,在服务中求得政府的保障和支持,求得用人单位的检验和认可。然而现阶段,由于“小部门”思想导致教育资源分散,产、学、研严重脱节,部门条块分割、界限分明,产生严重的内耗,没有形成相互支撑渗透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实践技能削弱,融会贯通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丧失,更谈不上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与其他科研院所、政府、基础教育学校等部门的联系较少,虽有部分专业在科学实验、实习,技能实训等方面有所涉及,但合作层次较低,学生实践锻炼环节缺失,这都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这意味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成为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2.顶层设计的选择驱动

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首次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概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理念的深入运行,教育部在2012年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着重提出要“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对“推进协同创新”做出了详细部署,并正式实施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核心内容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随后,在党的十报告中以更有力、更明确的笔触标定:“提高原始创新、聚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一系列有关于协同创新的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和解读,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多元、开放、动态、可持续地发展,提供了战略层面的基本依据和实践运行领域的引领保障。

(二)地方师范大学自身发展特点

1.自身系统运行需要

首先,地方师范大学办学的重要目标是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竞争力,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然而,由于高校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尤其地方师范大学更是受到地理位置、区域资源、经济、技术和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办学定位的制约,要想以“自立门户”的发展态度来进行学校的建设是不具备实施可行性的。必须变“单打独斗”式为“群策群力”式的路径选择,整合与优化资源,才能够实现地方师范大学内涵式、开放式发展愿景,这就具有了协同创新与发展的复杂性质。

其次,地方师范大学在进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系统中存在一些基本要素,包括人才要素、信息要素、知识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市场要素、政策要素和管理要素等。地方师范大学要建立多层次文化要素,在实施与发展的过程中,上述构成要素的平衡性是不断变化的,存在“破”和“立”交互更迭的阶段性特征。也就是说,系统中的各种要素随系统的发展而变化,但各种要素变化的程度存在不一致性,在一定的阶段会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但在新的阶段,新的问题、矛盾和冲突也会随之出现,产生新的不平衡性。因此,需要将各要素优化配置,协同整合,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系统的利益效果最大化地发挥。

2.教师教育改革需求

教师教育改革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价值目标,其有效推进涉及到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在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和职能各有不同,但彼此之间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系统性和协同共生性。师范大学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机构,其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转变,需要师范大学谋求地方政府的保障和中小学校的支持;同时中小学校组织更新、教师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以及学生学习成就提升也需要师范大学的智力支持;地方政府是教师教育改革的统筹协调者,主要负责为师范大学和中小学校提供资源的补给、政策信息的支持和行动调控能力的支撑;这种相互需求为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协同创新提供必要性。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是一个涵盖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多个环节的一体化过程。这些环节彼此之间具有的明显的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各环节紧紧相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链条。这就要求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对各环节进行统筹考虑,并构建起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并将上述各环节科学统合,纳入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体系,以实现各环节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的结构化、层次化、系统化。

最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协同创新。师范生的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其“培养模式改革既要考虑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整体需求水平,又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一般规律,还必须考虑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教育院校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并在其主导下,形成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使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地方师范大学发展特点综合考虑,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过去单纯和单一的学校行为向学校行为、政府行为以及教师个人行为三者融合的方向转变,必须鼓励和支持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的协同创新,实现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

三、协同创新: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提高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广博的文化基础,多学科的知识积淀,宽阔的学术视野,思辨的学术氛围,还需要民主平等的环境打造和多个场域的实践锻炼。这样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条件不是某一个学院和学校能够营造的,也不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能够提供的,必须通过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改革、教育领域内和教育领域外各方共同努力,协同创新才能生成。因此,地方师范大学应根据地缘优势、办学特色,秉持协同创新的理念,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打造平台、营造氛围”为驱动,通过教师教育区域联盟的建立、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及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实现优质资源的互补共享,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师教育合作发展共同体的区域联盟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综合性高校办师范为辅的开放大格局,全国百余所师范院校和部分综合性大学承担了教师教育工作。但教师教育整体上仍然在“院校”里打转,与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一线的衔接和合作还只是偶尔为之,十分有限,也没有进入到办学理念的层面上。只有与区域环境和社会各方面的创新能力相协同,探求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并进行创新决策的管理,才能真正达到协同创新发展的实际绩效。教师教育合作发展共同体区域联盟的建立,为师范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见习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加了解基础教育,热爱基础教育,为其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联盟组织既是联盟内地方师范大学的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又可以成为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真正实现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大学与基层教育、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互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制度设定和政策实践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了资源共享,共同推进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增加了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整体能量和辐射效应,推动教师教育在区域和行业中走向联合,促进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

在协同创新模式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在内部结构层面进一步“精雕细琢”。

首先,地方师范大学应充分整合联盟内教师教育优质资源,从学校实际出发,成立了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充分挖掘本校教师教育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时通过组建各类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中心,进行跨学科教育平台建设,使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专业壁垒,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构建代替界限分明的学科分类课程,为学生带来信息含量大、综合性能强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其次,作为区域联盟的核心智库,应该有效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和运行协同创新机制。可以通过开展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专题讲座、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研讨会、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交流会等,在实质层面上组建联盟内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为协同创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和动力支持。

再次,开展合作推广项目。注重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之间的深度交流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之间的人员交流与往来。充分发挥地方师范大学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和“国培”“省培”基地这一有利条件,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请优秀的一线教师走进大学课堂,让广大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增加对基础教育教学的感性认知和实践经验,从而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型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体系,培养一批优秀的、实干的“教师+技师”――“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从原先的知识型、传授型向智能型、创新型、全能型方向转化。

(三)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教师教育合作发展共同体的区域联盟应充分发挥联盟内地方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满足国家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要求,依托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搭建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拓宽教师教育合作交流渠道,建立多层次、多级别、多功能的教师教育网络系统和教学支持系统,共享和共建一批在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的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辅助课程资源和优质自主学习资源,强调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有效整合、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融合。同时,还要将其建成一个学生伙伴相互之间交流的交互与反馈系统,将其建成学生向指导教师汇报与请教的咨询平台,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灵活转变,自由切换。

四、结语

作为地方师范大学,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未来发展愿景,我们应该坚定地将“扎根地方、学习地方、服务地方”作为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将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教师教育实践的基本宗旨。树立科学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坚持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的统一,坚持“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协同创新,整合资源、聚集能量、灵活机制,走出一条以“目标一致、质量提升、资源共享”为核心的精细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赵英.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有效推进的必然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03):144.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81-84.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10

 

1对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认识

 

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是国家推行的重要高等教育改革工程之一,是对高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高校的协同创新是指利用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协同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创新主体,为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研究发展而形成的协同攻关组织系统,是高校向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借力”,是政产学研的深化与升华,其本质是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所特有的学科齐全,人才资源丰富和科技基础深厚等优势,决定了其在推动协同创新方面的主导作用。综观国外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经验,较为成功的有美国硅谷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英国的“教学公司”模式、日本的官-产-学研结合等。“硅谷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世界知名大学,如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为依托,以髙技术中小公司群为基础,以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为主力,提高科技的创新与产业化的速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英国的“教学公司”是在政府主导下,以非公司治理结构和半行政半市场的运作机制促进创业人才的培养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日本的官-产-学研结合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来支持和促进科技发展,促进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2宁波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波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导向,着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2013年制发了《关于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把协同创新理念贯彻落实到宁波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宁波市高校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内涵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依托自身优势学科、专业、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呈现出较好地发展势头,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区域特色。

 

2.1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宁波市高校以项目化合作和产业需求为导向,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工作室、培训中心等产学研基地,共组科研团队,共享设备资源,共同开展科技项目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全市高校已与50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建设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宁波校企通”),目前,全市72所院校加入校企通平台,6100家企业供求信息。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订单培养”、“学工交替”、“项目化教学”、“卓越技师”等多样化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2.2推进校地共建合作

 

宁波市高校依托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主动融入地方,与地方政府开展了多样化共建合作。如宁波大学与宁波全市11个县(市)区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为县(市)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海县政府、中国(宁海)模具城合作打造的宁海产学研基地(宁海机电学院),已经成为宁海模具城的重要支撑力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仑区政府共建了北仑-宁职图书馆、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北仑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成为促进北仑区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发展的助推器。

 

2.3强化行业指导办学

 

为推进行业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强化行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宁波市成立了一批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教育部门保障、职业院校和行业组织、骨干企业共同参与的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利用本行业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对行业(专业)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目前,已成立了卫生、健康服务、旅游、影视动画、电子商务、纺织服装等6个行业指导委员会。

 

2.4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2013年起,宁波市实施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目前共有13所高校建立了4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宁波大学“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已获批省第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大学的“非线性海洋与大气灾害系统协同创新中心”、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新型海洋养殖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7个中心已认定为市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底,宁波市部级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获教育部批准成立,以此为契机,启动了杭州湾新区核心协同创新试验园、鄞州南高教园区科技创新创业园、宁波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平台建设。

 

3宁波市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面临的主要问题3.1各部门间资源依然分散封闭

 

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在具体实施时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所、金融机构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科技力量自成体系,缺乏实质性的融合,资源的共享机制不顺畅。如职业教育管理职能仍分散在教育、人社等不同部门,学历教育、技能鉴定、职工培训同样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市、县两级职教联席会议制度尚不健全。

 

3.2教育主动服务产业意识仍薄弱

 

目前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创新范围过窄、模式单一、层次不高、深度不够,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师生实习实训、与企业技术转让、项目合作开发等较低层次的点对点合作上,缺乏研发机构、研究中心及技术战略联盟、产学研一体化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

 

3.3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仍不够高

 

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区域产业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落差。以2013年为例,宁波市高校毕业生从事三产比例为6.35:24.96:68.69,而宁波三次产业比重目前为4.1:53.9:42。汽车与零部件、新能源、新光源、医疗与保健设备产业等,高校中还没有相应的重点学科,现代服务业中的会展、文化、创意、高端培训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立不久,所培养人才数量较少。

 

3.4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仍有待提升

 

目前宁波市缺乏国内高水平大学、无国家重点学科、无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中正高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尚不足10%,职业院校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也不高,导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水平不强,能提供产业化的科研成果不多,对经济提质增效的支撑能力亟待提高。

 

4推进宁波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4.1建立健全部门政策协同机制

 

要加快形成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力量等各自优势,进一步统筹教育和产业资源,整合分散在科技、人社、经信、教育等部门中的政策、资金、平台等资源要素,形成推动协同创新的政策协同保障体系。落实《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要求,推动政产学研融合发展。各产业集聚区、科技园区、行业主管部门要把高等教育作为重要支撑,设立协同创新建设专项经费,对重点工程项目、重点专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技术成果转化等项目给予扶助支持。

 

4.2建立高校与区域联动发展机制

 

加快实现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对接产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积极发展服务宁波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学科专业,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专业和专业群。推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发展,使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更加适应各方面的需求.要推进校地合作共建。要进一步落实宁波市政府《关于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共建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动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向地方延伸,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以项目化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校地共建合作模式,在信息沟通、决策咨询、产业支撑、成果转化、平台共建、科技合作、人才引育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3建立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赋予协同创新中心在机构运作、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资产管理、薪酬管理、知识产权利益分享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促进学科专业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紧密对接。要探索一所高校、一个优势学科群和专业群对口服务一个产业集聚区或功能区,以学科优势带动了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大平台。有效整合宁波市髙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社会上现有的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与社科院、中科院和国内外著名高校共建的各类创新平台的作用,构建面向创新协同全面开放的创新资源平台,提升创新资源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

 

4.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由多方参与的协同创新管理机制。采用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人才双向流动,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国际合作研究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综合评价机制。

 

4.5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完善促进高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机制。支持高校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任科技特派员,构建产学研合作有效模式。组织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建立企业和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常态性的对接机制。借助宁波人才科技周、百校千企等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合作洽谈、科技成果推介、科技资本对接会等,推进成果供需双方信息交流与合作。组织举办科技成果竞价会,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较好的科技成果,通过竞价方式实现产业会对接。引导全市高校设置独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机构如“地方合作处”或“社会服务处”,并加强人员配备,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针对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2]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7-18.

 

[3]王宪明,李烨.经济学视角下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战略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24-26.

 

[4]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