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4:35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1

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对当前的认识通过过滤、选择、抽象等方式,进行整理归类、精确简约、协同组织,建构出一个科学规范的图式,并随之形成良好的记忆.当学习者需要对当前的知识状态作出解释时,图式就会被激活,形成相应的预测和推理,同时可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迁移作用.物理学认知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丰富的组织性,学好物理需要获得规范的认知图式.

1物理模型图式的表征

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客体或事项的一种抽象化、理想化的反映,力求准确地体现物理研究指向的主要内容,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简明近似反映.物理模型分为实物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学习者通过对物理模型中的概念、规律等典型特征信息及相应关系进行科学规范化的认知,便可建构出一种关于物理模型知识的有序组织结构,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表征,获得一个相应的规范图式.

实物模型与自然实体相对应,其图式属于自然范畴图式.自然范畴图式表征对象是自然实体的属性,如物体、静电场等自然界实体范畴的知识点的集合,可表征出相应的自然范畴图式;自然范畴也指由人类文化所造就的一些客观实在范畴,如点电荷、单摆等经过科学抽象简化出的物理实在.自然范畴图式可用槽(属性)与值(内涵)的表征方式来建构.槽与值的一组配对,可以构成某一范畴相应图式的其中之一特征.若干组槽与值的配对构成图式的主要典型特征,通过对各元素(槽与值)的线性排序,可构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槽可理解为自然客体或事项的属性名称,“值”是对“槽”的内涵的具体说明.如单摆图式可用槽与值的结构表征(见表1).

实物模型是对具体客观实体的物理简化,主要关注客观实体在结构方面的物理主旨信息的提取.实物模型图式的物理教学策略以模型的结构特征为主线,以与反映结构特征相关的物理量为认知对象,达到组建简洁明确的模型图式为目的.图式建构的设计程序为:列出若干个典型的研究实体对象――研究各单个实体结构――进行信息加工提炼――确定信息表征的图式内容――组成实物模型的图式结构.例如单摆模型图式,首先要对各类具有单摆特征的同类自然对象进行归类抽象,得到简化的模型图示,列出其若干典型的共有特征,将各知识要点相互关联、组织集合,形成如表1所示的科学的单摆图式.

本图式共选取了九个知识点作为图式的要素,并给出了九个槽(属性)的简洁名称,同时前八个槽采用命题的形式给出了对应的物理内涵,表象这个槽则是用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按物理内涵相近进行线性排序,共分出三个组块,各组块中的槽顺序在逻辑上关联递进,便于学习者记忆,同时也使知识的关联组织有序化,易于理解和学习迁移.模型构成要素反映了单摆装置的实体特点,运动特征要素则反映了单摆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特点.将表象要素纳入图式,可使学生在处理问题过种中能在大脑中浮现出单摆的简洁图象,可从中联想解读出单摆各个知识要点内容.

物理状态模型、过程模型一般是关于物理特征的综合内容结论式描述,其图式可采用汇聚图式来表征.汇聚图式要求将内容的主题汇聚成有组织的简明知识结构,从而使认知者能获得一个明确的认知图式.汇聚图式的结构与自然范畴图式类同,建构方法也相近,但其认知对象是结论式的内容.后面提到的物理量、物理定律和结论性的内容等也常用汇聚图式来表征,另有详述.关于状态与过程模型的汇聚图式建构方法,在此不再讨论.

2物理量图式的表征

一些有关测量与计量的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1993)书中,将物理量定义为:物理量是物理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因此物理量既有质的限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在物理教学中为了认知上的方便,又将物理量归类为可测性的物理概念.

物理量定义式具有测量上的操作性,其量度方法及定量关系能进一步揭示物理实在的内在本质.学习物理量主要关注其测度的数学表征方式和物理本质内涵要点的主旨信息提取.“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据此可将物理量分为物质性质量(简称物性量)、运动状态量、运动过程量和物质作用量四大类.物理量是人类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过程的产物,是一种结论式的文本,其内容的主题汇聚成有组织的简明知识结构,可采用汇聚图式的结构来表征物理量.

物理量的定义具有严密的科学规范性,其形成方式与内容可概括为:引入目的、基本定义及其来源、符号表征,测量规范,量度单位及其换算等六个部分.其中引入目的反映了该物理量所属的研究范畴和方向,为物理量类别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测量规范为物理量确定了科学的量度方法.此外物理量的数学表征有标量、矢量之分.依据上述分析可设计出物理量图式的基本结构,按数学结构、物理内涵和表象的顺序则进行线性排序,综合调整得到物理量图式“槽”的要素集合,即符号表征、测量定义、度量单位、数学性质、物理定义、物理意义等六个结构要素.

这些要素只是物理量图式的共有“属性”要素,对于不同类别的物理量,除了上述共同的属性要素之外,还应有它们独有的能够反映其特点的属性要素.描述物性的物理量一般由物质自性决定,其图式的“槽”应加上“物理特性”项.物质运动状态量与运动过程量在时域上分别对应时刻和时间区域,都存在“时间特性”的表征.故二者的图式“槽”项应外加“时间特性”要素.物质作用量与相互作用机制相关,其图式“槽”项需增加“作用机制”要素.有时为了使物理量的内涵能形象地表征出来,常采用图示的方法来说明,所以还要加上图示表象要素.

建构物理量图式应注意,其一“槽”名称的选取要准确典型,“值”是对“槽”的内涵的说明,其表述务必简洁明了;其二线性排序的逻辑顺序要规范明确,实行分块组合,块间层次分明,块内各要素存在递进关联;其三图式在整体上使物理知识形成科学规范的组织结构,各图式间也可形成有机联系.下面以电场强度为例,给出其汇聚图式的具体内容和表征形式.此图式将槽的要素分成了三个组块,按物理上的逻辑关系与意涵关联递进的方式进行线性排序,其中数学表征组块反映电场强度的量的规定性要点;物理表征组块显示其质的限定性内涵;表象组块可将电场强度的抽象表达直观形象化.

整个图式通过槽与值对应内涵的简明解释,实现了电场强度认知的系统化、组织化和有序化,有利于学生对电场强度的记忆、理解及运用!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建构出其它类型的物理量图式,也可以对那些不能量化的物理概念建立相应的物理图式.

3物理规律图式的表征

物理规律是物质相互作用和有关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内在的本质联系,其表示方式可分为物理原理、定律、定理及结论等.物理基本规律一般侧重于用数学公式来表示,有些也运用命题的形式来阐明,即物理规律的在表征形式上有两种――命题式与数学式,命题式表示方式是以言语来综合陈述,如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牛顿第一定律和安培定则等;数学式表示方式是运用若于个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组织成精确的数学公式,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等.,物理规律的内涵抽象深刻,逻辑严密,内容要点的因果关系密切相关,表征形式简洁明了,在整体上可组织成一种协同有序的知识结构.物理规律的表征形式是典型的科学文化活动的内容,其图式可采用汇聚图式的结构来表征.命题式与数学式的物理规律对应的图式在结构上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需要依据具体对象的特征来设计建构.认知物理规律主要关注其原创发现过程所采用的思想、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其物理结论的关系表述和内涵的主旨信息提取.本文以数学式的物理定律为例来建构图式,其它形式的物理规律图式可仿此来设计.

数学式的物理定律的研究及形成要涉用到如下内容:建立模型,选取实验或观察对象,确立寻找定律的方法,确定因果物理量,得到因果关系,给出数学表征,进行相应的物理解释.据此可选取物理模型、有代表性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适用范围、数学公式、物理内涵、实例解读、表象实例等九个要点,组构出物理定律图式的基本结构.按照这一建构的策略,我们建构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认知图式如表3所示.

此图式分成了三个组块,第一组块将物理定律的实验考察要点提炼出来,槽的要素顺序依照实验操作的先后过程排序,符合认知规律;第二组块对物理定律的数学显示与物理解释的精致化说明,按照思维的认知顺序排列,符合物理逻辑关联特点;第三组选取得三个典型的物理运动,将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内涵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抽象的内涵形象化.总体而是对“槽”与“值”的提炼遵循精准简明、科学规范的原则,知识要点的集合符合组织化与有序化及形象化的要求,达到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的目的.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建构出其它类型的数学式物理规律图式,也可以对那些命题式的物理规律建立相应的物理图式,只要对图式的基本要素作恰当的修改即可.

4结语

在图式理论中关于事件图式和文本图式也有详细的论述,其特点也可以方便地用于教学.事件图式是人对所从事的文化活动按先后次序所做的有组织的认识,其认知对象为自然或社会中发生的事件.该图式对于某一事件要从中分解、概括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各项活动,用命题的形式表征关键信息,按活动先后来组织排序,形成规范图式.如物理实验过程就可以按照时间先后建构成一个操作简明的事件图式.文本图式的认知对象为各种体裁的文本,建构图式要求将各段文本内容特征点进行提炼,对关键信息实行分块组织排序,形成规范的文本图式.如教师的教学设计规范格式就可用文本图式来编排.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2

答案二

1、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答: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

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必须的,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

则。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着重要意义:(1)遵守社会公德是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

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3)社会公德建设是

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

2、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答:现代社会生活中,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

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好真

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

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情感。因此真正的爱情应该

是爱恋中的男女双方平等互爱、排他专一、强烈持久、纯

洁严肃的感情。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

相爱慕的精神。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

3.

简述法律的特征。(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

法律是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国

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④法律是

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2.简述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根源于社会物

质生活关系。

③上层建筑中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历史

传统、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对法律产生影响。

4.

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主义法律制定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

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

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特点:①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专门活动;

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5.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坚持原则性和灵

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④坚持

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⑤鉴别、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的原则。

6.

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概念和方式。

社会主义法律实施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

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社会主义法律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主义法

的遵守;另一种是社会主义法的适用。

7.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和原则;(2)公民的适

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专门机关工

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的原则。

7.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

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

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

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由下列条

件构成:

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

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

行为,必须是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

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

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

8.

什么是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可分为哪几类?

法律责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

义务同义。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

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

法律责任可以分为:(1)违宪责任(2)民事责任(3)行政

责任(4)刑事责任

9.

什么是法律制裁?法律制裁可分为哪几类?

法律制裁是国家为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而对于违法行

为者实施的措施。

法律制裁可以分为:(1)违宪制裁(2)民事制裁(3)行政

制裁(4)刑事制裁

10.

简述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的含义和意义。

法律实施的监督,是指社会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权利

和程序对于法制的各个环节的贯彻和执行情况予以监察和

督促,从而保障法律得以实施的活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

督的意义是:

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内容和重要组

成部分

法律监督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建设法治国家的关

键措施和有效环节。

法律监督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需要,是公民保护自己

的最后的法律武器。

11.

我国广义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④社会性的监督,包括民主党

派、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等;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这是监督体系的关键。

12.

简述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

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

国家根本法。宪法的特征:

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

度的最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

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

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

位或法律效力。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

过特别的程序。

1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宗教信仰自由;③人身自由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⑥特定人的权利;

⑦监督权利。

1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③维护祖

国的安全,荣誉和复兴。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⑤依法纳

税。

15.

简述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构成。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②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

国务院;④中央军事委员会;⑤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⑦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6.

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分类

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

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所发

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称。

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

17.

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①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

不平等的。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

先规定的。

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

产生的。

18.

简述诉讼法的概念及其种类。

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

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可分为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民事

诉讼法。

19.

简述诉讼证据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它

有三个基本特征:

客观性,指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

虚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

关联性,指必须与特定的案件有内在必然联系,与案

件无关的事实不能作为证据;

合法性,指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

收集、提供和运用证据。

20.

简述税法的概念和分类。

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过程中和国家

进行税收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根据税法调整的具体的经济关系的不同,可把税法分为税

收征收法和税收管理法。

(2)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生如逆水行舟,不

进则退。人们需要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外部阻碍,而且

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和弱点,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我。

(3)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人的精神世界犹如一

座大厦,缺少蜘蛛就会倒塌,而理想信念就是人生的精神

支柱。

【考点】人生需要理想信念

28.

[题干】简述建设社会公德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社会公德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

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建设社会公德有如下意义:

(1)

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2)

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

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

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

【考点】社会公德及其主要内容

29.

【题干】依法治国基本原则。

【答案】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做到“三

统一“与“四善于“相结合。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做到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增

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

所遵守、所运用。

(3)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尊重

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

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

点。

(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

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

手抓德治。

(5)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

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考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30.

[题干】简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

(1)

行政合法性原则,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须

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规定;

(2)

行政合理性原则,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

符合法律基本原则以及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3)

程序正当原则。指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

益的行为时必须遵守政党的法律程序。

【考点】行政法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

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

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

[题干】论述法的执行和特征

【答案】法的执行,简称执法,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

公职人员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

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因此也常被称为

行政执法。其特征有:

(1)

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在我国,行政执法主体主要

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

府所属的各部门。此外,国家或法律授权的组织也享有授

权范围内的行政执法权。

(2)

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和社

会事务越来越复杂,行政执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设计

政治、经济、外交、国防、财政、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3)

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由于执法是行政机关的法定

职责,因此,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般都采取积极主动

的行动,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但是,也有一

部分行政管理活动是行政机关依申请作出的。

(4)

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因此在行政法律关系

中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为,

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同意。但也有执法活动,如行政复

议、行政裁决、行政调解等,不具有单方面性。

【考点】法的实施

32.

【题干】请结合实际论述怎样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答案】

(1)

培养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

民族自尊是指在祖国不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

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

惑,不丧失国格人格;

民族自信是指民族对于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民族自强是指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

强的英雄气概和创造精神。

(2)

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

促进民族团结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更好地了解和掌

握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牢固

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

结进步事业;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是海

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然要求,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做出

自己的贡献。

保障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

定国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

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

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

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

履行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销祖国。

刻苦学习,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

端正思想,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躬行实践,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

践,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考点】做新时代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33.

[题干】试述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

信为重点。

【答案】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1)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只有增强诚信意识,坚持诚信做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发挥自己

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最终获得成功。一个不讲诚信

的人,短期内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不可能持久。

(2)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力提倡诚信守信的美德。市场

经济是交换经、竞争经济,也是契约经、信用经济。保证

契约双方忠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

关键。

(3)

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

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和沟通的道德基础,对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人与人之间只有诚信交

往,才能进行真正平等、公正的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3

下面笔者通过具体事例从五个维度谈谈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1.如何描述地理概念

概念型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对地理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和阐释能力,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解析:根据等高线示意图,可知该处最高海拔不超过500米,等高距为10米,高差小,地形为丘陵;甲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

常见的关键词有:简述(描述、阐述、说出、分析);特点、特征。

常见的题目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工业区位特征、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例2】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下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解析:在描述特征类试题时,我们要建立思维关联图,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如下图所示。

【例3】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析:该题涉及对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和气候特征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同样可以构建思维关联图(如下页图所示)。

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

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空间分布(延伸方向、空间递变规律)、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试题一般要求描述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城市化过程、某天气系统过境(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风向变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1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下页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解析:本题要求描述的是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由图可知,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其中,8月最多,11月到次年3月无冰雹灾害,很明显,冰雹灾害年内分布不均。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主要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包含着综合的能力。

4.如何阐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高考试题中经常要分析的成因有:气候特征(包括气温、降水)的成因、河流水文特征成因、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农业(工业、城市等)区位因素的变化成因等。原因分析类的试题一般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原因,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5】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下图中左图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右图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1)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2)结合右图,判断左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解析:思维过程如下图所示。

5.如何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说明和评价,并提出可行性或者合理性措施

常见的试题格式是:评价(阐释、说明)……条件;分析……影响(作用、意义);提出……措施(对策、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对问题的评价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区位因素评价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对影响类试题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进行阐释。

措施类试题一般要求提出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问题的解决措施等。一般情况下,传统工业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等。对资源、能源类问题(水资源、能源短缺)常常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一般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提出的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般按照以下四步。

第一步,根据题目提供的文字、图表(包括图例),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

第二步,调动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与题目相应的联系。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4

关键词:特征描述类;原因分析类;评价类;措施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78-04

历年来,都有许多地理学的很好同学,由于没有掌握简答题规范答题,造成在简答题的问题上丢分。针对这一情况,为了避免更多的同学在地理考试中,由于解答题的问题丢分而遗憾,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对简答题的规范答题做出如下几点总结:

一、特征描述类

1.空间分布特征(规律):从方向上进行描述,如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2.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以什么地形为主;②地势――地形倾斜方向、地势起伏状况、哪高哪低;③区域极值

3.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

4.水文特征:流量、汛期、结冰期、水能等。

5.水系特征:发源地、流经区域、终点、长度与面积、支流数目等。

6.地表环境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状况、土地类型、河流发育程度等。

7.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光照、日较差、年较差、降水与热量的组合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比较图中a、b两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答案(1)地势大体东北高,西南低(北高南低)。理由: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海洋。

(2)相同点:a、b两河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两河所处纬度较低,都没有结冰期。不同点:a河流量小,含沙量大;b河流量大,上游水能蕴藏量大。

(3)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地形: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域差异大。水文特征:以冰川融水为主,是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冰川湖泊。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垂直分异明显。

二、原因分析类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

2.地形地势:阴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

6.地面状况。

7.人类的影响。

(二)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

2.地形与地势。

3.与海洋的距离。

5.洋流。

6.人类活动: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使降水增加,围湖造田、砍伐植被使降水减少。

(三)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

2.海拔高度。

3.天气状况。

4.大气清洁度。

(四)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降水量大,则雪线低;降水量小,则雪线高。

2.气温:气温高,则雪线高;气温低,则雪线低。

(五)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纬度如果越高,则带谱越简单。

2.海拔: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如果越高,则带谱越复杂。

3.热量:阳坡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

(六)盐场:地理位置、海岸地形及特征(地形平坦)、天气和气候特征(蒸发旺盛)等

注意:原因一般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回答

例2简述非洲缺粮严重的原因。

非洲气候状况极差,土地贫瘠,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由于长期处于各类列强的殖民统治,生产方式非常落后;科技极不发达,人民文化水平极其低下,各种因素致使粮食产量较低;再加上人口数量增长快,远远超过经济与粮食的承受能力;此外加上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其造成的影响,致使非洲各个国家的贫穷和落后,根本没有粮食的购买能力,所以整个非洲地区处于严重缺粮的局面。

三、评价类

一般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一)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有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协作配套条件

(二)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1.从光照时间、降水量的多少、昼夜温差大小、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

2.从四季的气候条件(分季节分时段)进行分析。

四、措施类

(一)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减少三废排放;(4)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强生态建设;(5)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6)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二)缺水(旱灾)解决措施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摇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三)地震防御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四)能源短缺措施

(1)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2)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3)控制高能耗工业;(4)能源循环使用;(5)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结构;(6)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五)滑坡泥石流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订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六)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措施

合理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订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七)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华北地区: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西北地区:减少种植业比例;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5

关键词:统计分析对应分析应用

一、前言

统计分析方法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操作,sps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软件,能够提供各种统计分析方法。

二、统计分析内容的分类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认识可以是企业生产的规模,可以是企业生产机器的稳定性,可以是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可以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也可以是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或环境等等。撇开这些形形的形式内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目的来看可分为表面认识和本质认识两种。本文将这种从形式内容中抽象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称之为统计分析内容。表面认识就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认识;本质认识是从客观事物表面特征出发,最终得到超越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同样,与统计分析内容相对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就可分为表面分析和本质分析两种。在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上,形式内容的认识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关联不大,反而是在统计分析内容认识(对客观事物表面认识和本质认识)上,分析方法的使用差别较大,因此本文主要从统计分析方法的角度对统计分析内容加以细分。

1、表面认识

表面认识是一种以认识具体客观事物表面特征为目的的认识。对具体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认识,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出发,还可以分为事物描述认识和事物评价认识两种。

(1)事物描述认识。事物描述认识是指只对具体客观事物作纯粹的描述,而不加任何主观意见的认识,如集中趋势描述。从认识内容的复杂性来看,事物描述认识又可分为简单描述认识和综合描述认识。简单描述认识是对具体客观事物的一种现象(变量)特征的认识,如认识一群企业的规模。综合描述认识则是结合具体客观事物的很多现象(变量)对具体客观事物的特征加以认识,如认识事物在两个定类变量中交互分布等。综合描述不是简单描述的组合,而是简单描述的提升。

(2)事物评价认识。事物评价认识是指对具体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给出人为意见或判断的认识。评价分析通常给出定性结果,如判断两种产品某种性能的差异是否存在。按评价内容来分,评价分析主要包括事物成绩评价分析和事物间差异评价分析两种。事物成绩评价按评价所依赖的现象多寡还可分为简单评价和综合评价。

2、本质认识

本质认识是一种以认识普遍客观事物本质为目的的认识。本质认识仍以特定样本事物的数据为依据,但认识的结果已经远远超出样本事物的范围。撇开具体事物后,人类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则主要体现为对普遍事物的现象(变量)自身规律的认识和对普遍事物的现象(变量)间关系规律的认识。这两种认识还可以给他们一个更简单的名字,就是单现象本质认识和多现象关系认识,这也可以看作是本质认识按现象复杂性的划分。

三、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对两个定性变量进行相关的分析时,因定性变量的数据是离散的,所以将两个变量的多种状态数据转换为列联表的形式进行处理。经数据转换形成的列联表是一个nxp的矩阵(第一个变量为n种状态,第二个变量为p种状态),对应分析也就是围绕着这个矩阵进行的。考虑将这个矩阵的行、列分别做降维处理,减少变量的状态,因子分析则是较好的降维方法。

在因子分析中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r型因子分析和q型因子分析,即对指标作因子分析和对样品作因子分析。由于r型因子分析和q型因子分析是反映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因此可能他们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对应分析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统计分析,从r型因子分出发,直接获得q型因子分析的结果,将指标和样品分析的结果同时反映到相同坐标轴的一张二维图形上,对问题进行较为直观的分析。

四、分析内容与spss分析方法的关系

统计分析内容和spss分析方法的关系,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相同的分析内容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内容,可以使用相同的分析手段。用同一种分析方法完成的分析,其分析内容属表面分析还是本质分析取决于你的认识目的。如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一个班(校)中男女成绩差异是否显著,也可以用来分析性别变量对成绩变量

的影响是否显著。前者属表面分析,后者属本质分析。因为前者着眼的是一个班(校)的学生的成绩特征,后者着眼的是性别和成绩两种现象的关系。正因为本质认识着眼的是普遍现象的特征,因此要求样本量应足够大,显著性水平应足够高。对于表面认识,因为它认识的是样本特征,因此样本量大小与认识目的无关,显著性水平要求也可低些。

从二维图中可以看到,消费结构中的8个项目和17个地区分为4类。1.医疗保健、衣着类: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食品、居住类: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3.交通和通信、杂项商品和服务、教育文件娱乐服务类:北京、湖南;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海、广州。从这4类中大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目前的消费结构和地域有较大的关联。当然以上结论较为直白,要想得出更理想的结论,还需对数据运用其他方法进行挖掘。不过,以上结论大体上得出了较为满意的探索性结果,也由此可看到对应分析在统计数据分析应用中的魅力。

六、统计分析中运用对应分析应注意问题

事实上,虽然对应分析有不少的优点,但在一些方面尚有缺憾,在运用时也需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对应分析不能用于相关关系的假设检验。它虽然可能揭示变量间的联系,但它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联系是否显著。因而,在运用前要xz一检验两变量的相关性。

2、在对应分析中所做图形为了直观通常是二维的,这种做法是一种降维的方法,将原始的高维数据按一定规则投影到二维图形上,投影后的分类大多数情况与原始数据大体一致,但也可能与原始高维数据的分类有较大的差异情况存在。

3、对极端值敏感。在分析过程中,极端值(野点子)对对应分析的结果影响较大。在进行分析之前,要将列联表中的数据审视,避免极端值的存在。比如,列联表数据应正值,若有为零的数据,可视情况将相邻的两个状态合并。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统计分析当中,通过合理方法的应用能够大大简便运算过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为生产生活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6

15.新课标对行为动词的界定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的一把刻度尺,教师学好、用好这把尺子对今后学生中考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新课标对行为动词的界定一览表:

对行为动词的内涵的解读:

(一)认知性目标:新课标把认知性目标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水平。

1.了解:指对知识的再认或回忆;在具体问题中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知道、描述、说出、列举、举例说明、说明。

“知道”认知水平的基本特征是指学生能通过回忆提取所学的知识,其特征的核心是指学生对知识的重现。其中主要形式是指学生能通过回忆的方式复述所学过的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复述物理课中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以及做过的物理实验和所经历过的分析过程等。能把物理规律直接应用于已学过的熟悉情境中,其解决问题的基本特征是回忆。因此,直接、简单地应用公式,也属于“知道”的认知行为。下列情形均属于知道范畴,因此均属于“了解”水平。

知识再认:通过回忆,能复述已学过的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方法,能复述已做过的物理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使用科学术语:知道并能使用相关的科学术语、符号和单位。

描述基本特征:能简要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列举实例:能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实例,支持相关物理知识的内容。

直接应用公式:在熟悉的情境中直接应用物理规律进行有关计算。

2.认识: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行为动词有:认识。

3.理解:指对知识的含义有深入的认识,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能在具体问题中利用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包括:解释、理解、计算,应用是指能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能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下列情形均属于“理解”水平。

举例说明:独立列举实例,以说明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等物理知识,支持相关物理知识的内容。

识别本质特征:对不同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相关的本质特征,并通过分类、排序、配对等过程体现对该本质特征的识别。

图形、图像表示:用几何图形、物理图像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正确提取物理图像中所反映的物理规律的重要信息,建立物理公式、物理图像、物理情境之间的正确联系。

联系新情境:把物理知识及研究方法和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联系起来,在新的实践情景中辨析出具体的物理条件和物理要求。

解释现象: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原理、法则等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定量求解:选择恰当的物理规律、公式求解新情景下有关问题的答案。

分析推理:找出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或因果关系,根据物理事实和条件,运用物理知识对问题进行逻辑演绎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作出正确判断。

(二)技能性目标:就是指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会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实验结果或结论。用独立操作水平评价技能性目标要求。

独立操作指会独立使用常备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会记录实验数据,会测量物理实验中一些基本的物理量。行为动词包括:会、会测量、会选用、会使用、会根据……估测、会用……测量。

(三)体验性目标:是指能建立物理问题的感性认识;能表达对问题认识的态度并做出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用经历、认同、内化水平评价体验性目标要求。

1.经历:参与某项具体的自主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正确完成观察、操作、调查、记录、阅读、分析、概括、演绎、交流等一种或某几种学习任务过程。行为动词包括:尝试、观察、经历、探究、能。

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行为动词包括:关心、关注、有……意识。

3.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行为动词:养成。

16.《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修订解决了许多教学实践问题,为广大物理教师理清了思路,少走了弯路。

(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第四章“义务教育”中有三条,其中第三条(总第十条)的标题就是“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规划纲要》指出: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

1.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条目,以减少课程内容。

删去条目“能从生活或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修订后的《标准》对此不再单独列入,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将在其他条目中予以重视。

2.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删去后并不影响初中知识结构的系统和完整,这些内容也都可以删去。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的不同现象”,修订时删去了“颜料混合”的内容;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3.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则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复。

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4.知识内容尽管不做调整,但通过降低教学要求的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原来是“理解”,修订后下调为“知道”;

关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修订后只要求“列举”,不再强调“说出特点”。

原有“内容标准”68条,修订后有“内容要求”63条。

(二)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

1.认知领域中只设立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不再使用“初步认识”“大致了解”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说法。

2.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

4.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

《标准》对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有31条,哪些应该作为学生实验,过去不明确。

本次修改明确提出了20个实验项目作为学生实验。

(1)基本操作类:7项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测定性实验:4项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3)探究性实验:9项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问题:为什么不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

说明:

(1)从实验能力看,“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结构、仪器操作、所测数据都和“20.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相同;

(2)从知识内容看,“伏安法测电阻”和“17.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相同,都是欧姆定律。

为避免重复,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项目,但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把它作为学生实验来实施。

(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

增加了“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磁场”“热机工作原理”等知识点,这些都是学生能接受的内容,补充后,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

《标准》进一步强调科学探究,强化物理实验,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条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标准》进一步强化了物理知识跟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知识的实践应用。增加了以下内容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问题:《标准》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和“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条目,为什么要删去?

说明:

删去这两条文字,是为了使行文的含义准确,避免重复陈述,并没有删去这两方面的内容要求。

问题: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内容在修订时,删去了“能进行简单计算”这句话,是否不要求计算?机械效率的要求下调为了解层次,是否不要求计算?

说明:

不能这样认为。理解和了解,是解决问题时的心智技能水平;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形式。这两者之间没有刻板的必然联系。理解的内容,当然要求会计算;了解的,也可以计算。

理解和了解的区别在于:理解需达到转化的水平;而了解只要通过回忆就能解决问题,其情景是常见的、书上的。

(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

1.正确认识科学探究的目的。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在目的上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科学探究把提高能力作为重要目的,而不完全是探究的结果。

2.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

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

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矛盾。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7

「正文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一个罪名,这一罪名的设立为我国司法实践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2000年12月1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司法适用提供了较为明确的界限。本文拟就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性质和特征问题,结合我国刑法第294条第1款及《解释》的规定,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论述,以就教于同仁。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性质

我国刑法学界一般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已经具有黑社会犯罪的某些痕迹和性质,但还不具备黑社会犯罪的完整特征,属于界于犯罪集团和黑社会犯罪之间的,向黑社会犯罪过渡的一个中间形态。①换言之,黑社会性质组织是黑社会犯罪的初级阶段,是具有黑社会的一些组织特征和行为特征,初步具备了黑社会属性的犯罪组织。②有关立法文件也指出:“在我国,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犯罪还没有出现,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已经出现。”③在这种立法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立法机关对刑法第294条的设计上也明显地注意到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的区别。我国刑法第294条第1款、第4款规定我国境内的黑社会犯罪时,均使用的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词,与之相对,该条第2款在描述境外黑社会组织时,则直接使用了“黑社会组织”一词。由此可见,在我国刑法中,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前者是后者的初级形式,而后者则是前者经过发展后的成熟、完备形式。

某种行为之所以被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刑法所犯罪化或者除罪化,其根本原因在于该国家或者地区基于本国或者本地区的犯罪实际状况所实行的刑事政策,而“刑事政策探讨的问题是,刑法如何规定,以便其能最好地实现其保护社会的任务。刑事政策与犯罪的原因联系在一起,它探讨如何描述犯罪构成要件特征以便与犯罪的实际情况相适应。”④具体到黑社会犯罪而言,在我国,1997年刑法之所以将组织、领导、参加作为黑社会的初级形式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没有规定典型意义上的黑社会犯罪,其原因就在于在我国典型意义的黑社会犯罪并不多见,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则相对较多,事实上,我国的司法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自2000年12月以来司法机关集中开展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落网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中,大量的是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而可以称之为典型的黑社会犯罪的寥寥无几,仅有辽宁沈阳刘涌、浙江温岭张畏等少数几个案件。鉴于黑社会犯罪的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和极端的性,因此“对于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必须坚决打击,一定要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蔓延。”⑤我国刑法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正是这种刑事政策的鲜明体现。

----------------------------------------

注释:①参见康树华主编:《当代有组织犯罪与防治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赵秉志、于志刚:《论我国新刑法典对有组织犯罪的惩治》,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1期;莫洪宪:《有组织犯罪结构研究》,载《河北法学》1998年第5期。

②参见周良沱:《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载李忠信主编:《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③王汉斌:《关于的说明》。

④[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9页。

⑤王汉斌:《关于的说明》。

----------------------------------------

有学者认为,我国刑法第294条“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用语不妥,应直接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黑社会犯罪。其理由是:(1)现阶段,中国尚不存在典型的黑社会,因此,衡量黑社会性质的标准不好确定,而且,“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表述缺乏严肃性和明确性,达到何种程度才能称为具有黑社会性质很难把握。(2)黑社会性质的提法带有典型的照搬境外立法和研究的倾向与非本土化的缺陷,因而我们不能将一个不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现象(犯罪现象)作为立法和理论研究的参照物。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改为黑社会犯罪,一方面符合我国国情,另一方面不仅强化了立法用语的规范性,同时提高了人们对此类犯罪在思想认识上的紧迫性。在立法技术方面,这一改称也符合法律规范的应具有的超前性。②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黑社会性质组织一词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目前黑社会犯罪的实际状况,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对黑社会犯罪“坚决打击,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蔓延”的刑事政策,应予肯定。(1)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黑社会犯罪组织的某些特征,是后者的初级形式。正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尚不存在典型的黑社会,而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相对较为多见。为了防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进一步发展成为黑社会组织犯罪,我国刑法才规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旨在对这种行为从萌芽状态就予以打击。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刑法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切合我国国情的,也是我国刑事立法将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立法和研究成果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不能说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表述带有典型的照搬倾向与非本土化的缺陷。(2)尽管国内外立法或者学术界尚未对黑社会犯罪(组织)的概念达成共识,但是这种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各国的黑社会犯罪(组织)具有一定的共同本质,我们不能因为目前没有黑社会犯罪(组织)的统一概念而否认黑社会犯罪(组织)本身的存在,更不能因此而否认我国刑法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表述。(3)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缺乏明确性,司法实践中对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被认为是具有黑社会性质的问题也确实较难把握,但是这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难题,完全可以通过制定规范的司法解释的方法和司法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加以解决,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制定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我们不能因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难以把握,而因噎废食,取消这一表述。(4)司法实践对黑社会犯罪(组织)的惩治目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从1997年刑法修订时“明显、典型的黑社会犯罪还没有出现”到这次“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查获的几个明显、典型的黑社会犯罪组织,说明近年来黑社会犯罪在我国仍然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取消“黑社会性质组织”

的表述,改为“黑社会犯罪”,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养痈贻患的表现。(5)在刑事立法上,我们不能仅仅片面地强调立法的超前性和立法用语的规范性,而不顾司法实践的实际状况和司法机关对法律条文的运用。毕竟,法律不仅是为将来的情况而制定的,更应为当前的需要所服务,法律也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而且更是实践操作的工具。“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表述能够较为恰如其分地反映我国目前黑社会犯罪状况,是适当的。

----------------------------------------

注释:②参见范德繁:《浅析我国刑法中的黑社会概念》,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2期。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根据我国刑法第294条第1款的规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为,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解释》第1条对此进一步解释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般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组织结构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显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2)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3)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4)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欧、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领导也指出: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关键要把握“性质”二字。在办案中,要正确理解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中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第一,在组织结构特征方面,只要犯罪集团有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有一定数量的成员,骨干成员基本固定,不论其是否有组织名称、书面章程、固定活动场所,只要该集团有较为明确严格的“帮规”、“家法”等行为规则或“约定”,不论其内容是简单还是繁琐,即成立该特征。第二,在经济实力特征方面,只要采用非法手段敛财,或以其他手段获取一定经济利益,即使目前经济实力规模不大,也应认定具备该特征。第三,在行为方式特征方面,只要该犯罪集团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非法手段称霸一方,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即具备该项特征。第四,在社会背景特征方面,不应以结果论,即不应以最后是否将国家工作人员拉下水为具备这项特征的要件。上面四个特征中前三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第四个特征在一般情况下也应同时具备,但在实践中,也可以视具体案情有适当的灵活性。①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领导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解释,与《解释》第1条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解释相比,其论述更为详尽清晰,条件也较为宽松,但二者的共同点也较为一致,即与刑法第294条第1款的规定相比,除了刑法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和活动特征外,这两种解释还强调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实力特征和社会背景特征。

我们认为,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体特征,所谓经济实力特征和社会背景特征是不必要的。

1.经济实力特征

所谓经济实力特征,是指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违法犯罪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通过违法犯罪手段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并非黑社会组织犯罪或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所独有,事实上,通过违法犯罪手段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是大多数刑事犯罪人所追求的目的。因此,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通过违法犯罪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特征,既无法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其他犯罪相区分,也无法反映出黑社会性质其组织犯罪所独有的特点。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特征,应当说是典型的黑社会犯罪组织的特征之一,但是对于作为黑社会犯罪组织初级阶段的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而言,这一要求显然过高。在当前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并不多见。因此,前述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领导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解释中,所指的“只要采用非法手段敛财,或以其他手段获取一定经济利益,即使目前经济规模不大,也应认定具备该特征”,实际上就是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特征的折衷或者变相的取消。

2.社会背景特征

所谓社会背景特征,是指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我们认为,对于明显、典型的黑社会犯罪组织而言,要求其具有寻求“保护伞”或者“保护网”的特征是必要的,但是对于目前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而言,如果要求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保护伞”或者“保护网”,则不免过于苛刻。事实上,在司法实践中,有些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有渗透党政机关,拉拢腐蚀党政干部,编织保护网等行为,而有些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这方面特征则不甚明显。如果我们要求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背景特征,则一些本可以黑社会性质组织论处的犯罪组织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有轻纵犯罪之嫌。与“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特征一样,前述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领导对社会背景特征“不应以结果论,即不应以最后是否将国家工作人员拉下水为具备这项特征的要件”以及对“第四个特征在一般情况下也应同时具备,但在实践中,也可以视具体案情有适当的灵活性”的解释实际上也是对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实际状况的妥协.当然,不以寻求“保护伞”或者编织“保护网”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并不意味着我国刑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的行为坐视不管,如果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了上述行为,完全可以依照刑法第294条第3款的规定,以行贿罪、妨害公务罪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

注释:①参见张穹:《关于“严打”整治斗争中的法律适用》,载《检察日报》2001年7月23日,第3版;《张穹副检察长解说“严打”新问题》,载《检察日报》2001年5月23日,第1版。

----------------------------------------

我们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只要具备以下两项本质特征,就应当认定为已经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1.组织性特征,即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显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

组织性特征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正是因为具有组织性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才可称之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才与一般的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相比,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刑法才将本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并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其他犯罪行为,进行数罪并罚。

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性特征的具体认定上,我们赞同前述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领导的解释,即只要犯罪集团有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有一定数量的成员,骨干成员基本固定,不论其是否有组织名称、书面章程、固定活动场所,只要该集团有较明确严格的“帮规”、“家法”等行为规则或“约定”,不论简单还是繁琐,即成立该特征。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人数认定上,有观点认为,应在5—10人之间作为其人员数量的下限。①还有观点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相对稳定的骨干成员至少在3人以上。②我们赞同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条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人数的规定,只规定“人数较多”,没有象刑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的犯罪集团那样指明具体的人数下限,就隐含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人员最低数量应多于普通犯罪集团的意思,而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相对稳定的骨干人员应当在3人以上,也是由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性强于犯罪集团的法律性质所决定的。

2.行为特征,即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行为特征亦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之一,行为特征与组织性特征相结合,就从本质上说明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社会危害性。

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具体认定,有以下两个问题需要特别加以讨论:(1)关于“称霸一方”

刑法第294条第1款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特征“称霸一方”的要求,显然意味着黑社会性质组织应当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形成一定的权威,具有一定的支配力或者威慑力,而这种权威和支配力严重破坏了该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这种犯罪的价值取向是企图在以刑罚等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秩序中建立以暴力等犯罪手段为后盾的秩序”③。因此,黑社会性质组织“对社会的破坏是自觉的、全方位的,不同于具体犯罪对社会关系某一部分或具体某一成员权利的侵害。它动摇的是社会的根基,是社会群体的信念,给人民心理上造成一种邪恶当道、正义不存而善良的人们只能向邪恶低头的错觉。”④“称霸一方”有两个因素组成,其一是行为因素,即“称霸”——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实施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形成一定的权威,具有一定的支配力或者威慑力;其二是地域或者行业因素,即“一方”——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在一定的地域或者行业范围内形成一定的权威,具有一定的支配力或者威慑力。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而言,所谓一定的行业范围,是指一定地域内的行业范围,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可能是有所交叉,互为条件的。此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称霸一方”,反映在实践中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应当表现为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犯罪组织形成的同时及犯罪组织形成之后,该组织通过实施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达到一定的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形成一定的权威,具有一定的支配力或者威慑力,即达到黑社会性质组织所要求的“称霸一方”特征是逐渐的。

----------------------------------------

注释:①参见高克强、孙义刚:《黑社会犯罪概念辨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3期。

②参见王勇禄、林宁、刘艳华:《查办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有关问题探讨》,载姜伟主编:《刑事司法指南》2001年第2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6—69页。

③康树华:《犯罪学——历史。现状。未来》,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第841页。

④参见王勇禄、林宁、刘艳华:《查办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有关问题探讨》,载姜伟主编:《刑事司法指南》2001年第2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6—69页。

----------------------------------------

有学者在论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类型时,认为从地域上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可以分为固定地域型和流动型两种,其中后者是指以流窜犯罪为主的黑社会性质组织。①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以流窜犯罪为主的流动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显然不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称霸一方”的法定特征,即使其具有组织性特征,也不能认为已经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充其量只能构成犯罪集团。震惊全国的张君等特大抢劫、故意杀人案件,司法机关之所以只将其认定为犯罪集团,没有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张君等流窜作案,并不具备“称霸一方”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

(2)关于“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无论刑法第294条第1款,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在描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时,都无一例外地规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特征。因此,在这里,需要特别加以讨论的是如何理解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活动与犯罪活动的关系问题。

有学者认为,立法者出于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扼杀在萌芽状态的考虑,降低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犯罪构成的要求,即不是要求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必须都是构成犯罪的行为,还可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有违法活动的,不管是否有其他具体犯罪行为都要以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追究刑事责任。②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尚可进一步深究。如前文所述,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界于犯罪集团和黑社会犯罪组织的中间概念,具有由犯罪集团向黑社会犯罪组织过渡的性质。也就是说,黑社会性质组织首先应当是犯罪集团,具备犯罪集团的全部特征,构成犯罪集团是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犯罪集团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这一法定概念,明确指出了犯罪集团应当是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犯罪组织。因此,作为犯罪集团下位概念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也应当满足犯罪集团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犯罪组织的条件,才能成立。如果某一团伙根本没有实施可以构成犯罪的行为,也没有实施犯罪的计划和共谋,则根本不能成立犯罪集团,更谈不上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

由以上论述可知,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整体而言,刑法第294条第1款规定的“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关键词语是进行犯罪活动,若某组织仅仅实施了违法行为,没有实施犯罪行为,不能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刑法第294条第1款之所以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是因为实践中黑社会性质组织暴力性活动的多样性,其成员的活动可能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进行违法活动,是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的客观描述,但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立不具决定意义。

综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论述,我们认为,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的关键在于某犯罪组织的组织性和行为方式特征,在司法实践中,应当紧紧把握住这两个本质特征,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加以认定。

----------------------------------------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8

摘要:统计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统计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其发展潜力也很大。各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统计学,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统计学,才能促进统计学科的发展。统计学一般分为数理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本文侧重于对经济统计学的讨论,从统计学的相关概念入手,探究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相关问题以及研究方法,并对统计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统计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一、统计学的定义

人们的印象里,统计学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然后通过图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统计学的一些片面认识。统计学的定义有很多种,每种定义对统计学阐述的侧重点不同。其中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统计学的:“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简单来说,统计学就是数据的科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研究必须要求明确统计学研究的客体是什么,即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中某种性质相同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总体。统计学就是研究客观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变动规律,或者说统计学是研究统计过程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客观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依赖性。依赖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寄生性,依赖性是统计学独有的特点,统计学研究的数据是来自各领域的,是依靠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而存在和发展的。统计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媒介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的逻辑和方法论。

(2)数量性。数量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通过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表示的。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统计是通过数量方面来认识事物的,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3)总体性。总体性即统计学以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为研究对象。每一个个体都有自身的随机性,而这些研究对象的总体又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共同趋势,所以统计学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的个体特征进行研究,从而过渡到对总体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统计规律。只有掌握研究对象的总水平、总规模、总体特征和共同趋势才能体现统计学规律的作用。

(4)变异性。变异性即构成统计学研究对象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除了在某一方面必须是同质的以外,在其他方面又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和变异。如果各个个体之间没有区别和差异,统计研究就是没有意义的。统计学的这种变异既可以表现为数量上的,也可以表现为非数量上的,但是因为统计学具有数量性,所以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异才是统计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5)具体性。具体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数量方面。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具体、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并且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要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确定具体年份的具体范围内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数量、收入构成、收入变化以及计算方法,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

(6)广泛性。广泛性即统计学研究数量方面的范围的很广泛。其广泛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类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是统计学成为媒介学科的必要特征。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统计学也不例外,统计学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描述法等。

(1)实验法。统计学的实验法包括假设检验和实验设计。假设检验就是在对在总体参数提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实验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实验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是正交设计法。

(2)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就是对全部或者足够数量的研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推理归纳出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对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揭示研究对象的统计规律和本质特征。

(3)统计分组法。由于所研究现象具有差异性、复杂性及多样性,需要我们对研究现象进行分组研究,进而来区别研究现象的类型,研究不同组别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统计分组法包括传统分组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等。

(4)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是利用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对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来反映统计学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特征。综合指标法在统计学的经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指对调查或实验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有价值的信息,用表格和图形表示出来。统计推断指以一定的置信水平,根据样本数据资料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在统计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统计学实际应用的范围扩大。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统计学开始被各行各业运用起来。统计学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保险金融、政府决策、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统计学在企业管理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在保险金融方面可以监控分析金融风险和保险问题来保证金融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在政府决策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宏观调控,从而减少决策失误。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可以监控经济安全问题,预防经济危机。

(2)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统计学的性质决定了统计学是一门媒介学科,统计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类学科的基础上的,其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因此,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能发挥它的作用,例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融合等,在融合中能不断完善统计学体系,创新统计学研究方法。

(3)统计学与网络、计算机的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以网络、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在统计理论、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处理过程等方面都为统计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持。统计与网络和计算机的结合,能更好发挥统计的作用,使统计学的应用更加广泛。

作者简介: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9

关键词:刑法 犯罪构成罪行法定主义

近二十几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对犯罪构成的理论探索,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恢复阶段,即重新恢复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学体系中的地位。第二个是探索阶段,即对引进的前苏联犯罪构成学说进行理论上的评判,并在犯罪构成理论的某些问题上有了突破,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见解。下面笔者试就犯罪构成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犯罪构成理论在犯罪体系及整个刑法学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由资产阶级刑法学家首先提出并创立的,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司法专制的历史性产物。犯罪构成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3世纪意大利宗教裁判上的“查究程序”或称“纠问手续”,其构成要件只有诉讼上的意义。直到19世纪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施鸠别尔才明确把犯罪构成作为刑事实体法上的概念来使用。

现代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形成于本世纪初,德国学家贝林格首先提出了系统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使构成要件上升为刑法总论的概念。贝林格认为构成要件是“犯罪类型的轮廓”,只包括客观的、论述的要素,而不包括主观的、规范的要素,构成要件与违法性和有责性没有关系。本世纪30年代,目的行为论兴起。目的行为论认为,人的行为是追求一定目的的活动,目的是行为的核心。因此,主观的要素(包括故意与过失)是构成要件要素。现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构成要件理论则普遍认为: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是成立犯罪的三个条件,故构成要件符合性只是犯罪成立条件之一,构成要件是违法类型,即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原则上具有违法性;构成要件不仅包括客观的、记述的要素,而且包括主观的、规范的要素。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本世纪50年代初期从前苏联直接引进的,它是在吸收他国犯罪构成学说内容、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研究起步晚,又长期受到前苏联刑法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仍处于探索研究之中,在犯罪构成诸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随着探索与讨论的深入,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研究有了长足发展,日趋成熟完善。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犯罪构成是刑事法律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具备的一切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概念从宏观上揭示犯罪的本质与基本特征,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1、犯罪构成的法定性

虽然我国刑事法律中没有出现“犯罪构成”这一术语,但刑法确实规定了构成各种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刑法理论也正是将刑法的这种规定概括为犯罪构成,所以,刑法实际上规定了犯罪构成。在我国,刑法总则与分则作为有机整体规定了犯罪构成,表现在总则规定了一切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分则只规定具体犯罪所特别需要具备的要件。由于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刑法规定犯罪构成的目的在于禁止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因此,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就表明其行为具有了刑事违法性。

2、犯罪构成的主客观统一性

犯罪构成由一系列主客观要件所形成,其中的要件就是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通说,这里的“客观”包括犯罪客体与犯罪客观要件,“主观”包括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要件。犯罪构成不是各个要件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件的有机统一;各个要件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整体。如果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没有内在联系,也不能形成为犯罪构成。

3、犯罪构成与社会危害性的统一性

犯罪构成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认定犯罪的实质标准是行为所具有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如果司法机关直接根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定为犯罪,必然陷入罪刑擅断的局面。因此,必须由立法机关规定出犯罪的法律标准。犯罪构成要说明行为在何种条件下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而成立犯罪;所以,必须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为实质依据。正因为如此,只有那些对说明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困素,才会被刑法规定为构成要件;基于同样的理由,如果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就表明该行为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4、犯罪构成的重要性

由于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是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因此,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任何行为,凡是符合某种犯罪构成的,就成立犯罪;凡是不符合犯罪构成的,就不成立犯罪。就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而言,除了犯罪构成之外没有别的标准,也不能在犯罪构成之外附加其他任何条件。所以,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惟一法律标准。

犯罪构成及其理论是罪刑法定主义的产物。罪刑法定主义要求刑法明文明确规定各种犯罪的成立条件与法律后果,犯罪构成正是犯罪成立条件,因此,犯罪构成使罪刑法定主义得以实现。罪刑法定是法治在刑法领域的体现,又是保护合法权益与保障公民自由的要求,所以,犯罪构成对实现法治、保护合法权益与保障公民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构成在犯罪认定问题中占有核心地位,作为一种法律规定,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1、犯罪构成是由刑事法律加以规定的

犯罪构成是犯罪的规格和标准,它不仅表明犯罪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提供成立犯罪所必需的具体条件。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判断该行为人是否要对其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由于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从严格依法司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及准确制裁犯罪、维护法制权威的要求出发,犯罪构成必须由刑事法律加以明确规定。

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构成的性质曾出现过多种学说。有的认为,犯罪构成是一种理论概念,不能成为犯罪的规格和标准,即主张“理论说”;有的认为,犯罪构成是一个法律概念,必需由法律明确地加以规定,即主张“法定说”;也有的认为犯罪构成既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也是一种阐明法律的理论,所以,兼具法定性和理论性,即主张“折衷说”。目前,犯罪构成“法定说”已成为我国法学界的通说,这直接体现了罪行法定原则,而且也使犯罪构成与犯罪行为的法律特征——刑事违法性获得了统一。

刑事法律对犯罪构成的规定,是通过其总则性规范和分则规范共同实现的。总则性规范规定的是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而分则规范则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它们之间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脱离总则性规范或者分则规范去谈犯罪构成,都是不科学和全面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刑法》第101条规定:“本法总则适用于其他有刑罚规定的法律,但是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这表明,犯罪构成总则性规范与分则规范的结合不仅体现在刑法典的总则与分则之间,同样也表现在刑法典总则与单行刑事法律及附属刑法规范的结合上。所以,坚持犯罪构成的法定性,强调对犯罪构成法定性的认识,十分重要。

2.犯罪构成是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犯罪构成包含着一系列要件内容。从性质上看,这些要件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反映行为人主观方面特征的主观要件和反映行为人客观方面特征的客观要件;犯罪客观要件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犯罪主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从数量上看,犯罪构成并不是由单个主观要件或者客观要件构成的,而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组合;从组成上看,犯罪构成也不是犯罪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简单相加,而是互相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说明犯罪规格和标准的有机整体。从这一点上说,犯罪构成是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正体现了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中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

我国刑法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犯罪认定及刑事责任的追究方面,坚持主观罪过与客观危害的统一性。因此,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必须是在主观上有罪过,客观上有危害的行为,并且其主观上的罪过与客观上的危害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即主观罪过是危害行为和结果之因,而危害行为及其结果则是主观罪过的必然之果;罪过赋予进行犯罪活动的自觉性,犯罪行为等则是其主观因素的客观延伸。由此可见,犯罪的客观方面与犯罪的主观方面是互相推动、互为表里的。作为认定犯罪规格和标准的犯罪构成,也必然是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有机结合的整体,不能相互分离,或者简单相加。

转贴于3.犯罪构成是由说明社会危害性的要素组成的

由于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及其程度对犯罪是否成立具有决定性意义,又由于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标准,因此,犯罪构成要件的选择,就必须能在整体上体现犯罪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说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是犯罪。以盗窃案为例,一起盗窃案件发生以后,会有很多表明犯罪事实的特征,但对于盗窃行为,成立盗窃犯罪具有意义的特征并不多,通常只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行为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二是行为人具有盗窃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三是行为人采取了秘密窃取的方法占有公私财物;四是行为人占有了公私财物,且价值达到了较大的程度。我国刑事法律正是把这些能够体现盗窃行为成立犯罪(即说明盗窃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所必需的事实特征,规定为盗窃罪的犯罪构成。由此看来,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从不同角度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构成的整体说明社会危害性达到了犯罪程度。把犯罪构成仅仅看作是与犯罪社会危害性本质相脱离的纯粹形式化的概念,是不科学的,它会导致犯罪构成无法反映和说明犯罪本质的后果,这无疑于从根本上彻底否定了犯罪构成在犯罪认定上的价值及其核心地位。

三、犯罪构成的要件与层次结构

犯罪构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主客观要件共同组成的。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单元,是犯罪构成整体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犯罪构成要件分别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要件四个部分组成。首先,犯罪客体是用以说明犯罪社会危害性有无的要件,它是犯罪本质特征在犯罪构成要件体系中的最集中反映,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其次,犯罪客观要件是用以说明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是通过行为人怎样的行为受到侵害,在怎样的情况下受到侵害,以及受到了何种程度侵犯的要件。它分别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等;再次犯罪主体是用以说明构成犯罪之人基本特征的要件,它不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包括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状况,在一定条件下,还包括了行为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最后,犯罪主观要件是用以说明行为人是在怎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危害行为的要件,分别包括罪过(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以及某些特定的犯罪目的等,它是犯罪人主观恶性的重要体现。刑法正式依据上述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题和犯罪主观要件的有机结合,才确立了刑事法律中的犯罪构成。

另外,犯罪构成要件是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所谓犯罪的层次结构,就是犯罪构成内部诸要件的等级序列及其组合形式。一般认为,犯罪构成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犯罪构成系统本身,也就是由刑事法律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它在犯罪构成中处于最高等级层次地位;第二层是犯罪构成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即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前者,反映着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基本特征。而后者则反映着行为人客观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犯罪构成两大组成部分之下的四个构成要件,它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进一步划分的结果。分别包括客观方面下的犯罪客体和客观要件,以及主观方面下的犯罪主体和主观要件。第四层是犯罪构成四个要件内部各自进一步划分,是说明其内部组成的更为具体的事实特征。

犯罪构成的完整系统包含有四个不同层次,因此,其不同的排列与组合将形成千差万别的犯罪构成的结构形式,这就使得犯罪构成的结构变的更加复杂。不过,也正是这一复杂的犯罪构成结构,才适应了社会生活中的犯罪现实情况,使其能为认定各种形式的犯罪提供具体规格和标准,所以,充分认识犯罪构成的多层次性和结构形态的复杂性,全面了解刑事法律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一般规定(总则规范)和特殊规定(分则规范),对科学认定每一种具体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犯罪构成的分类

犯罪构成由于其不同的形态、性质和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类的划分。例如,根据犯罪构成形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根据犯罪构成在刑法中表述状况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叙述的犯罪构成”和“空白的犯罪构成;”根据犯罪构成的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简单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等等。

1.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

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因为基本形态的犯罪是单独犯的既遂状态,而它又是由刑法典分则条文或者单行刑事法律或者附属刑法中的分则性规范加以规定的,所以,基本的犯罪构成实质上是由刑法分则规范规定的某种单独犯既遂状态的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行为犯罪形态变化或共同犯罪各形式的需要,而对基本的犯罪构成加以修改、变更的犯罪构成。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和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犯罪构成;就是两类不同的修正的犯罪构成。

2.叙述的犯罪构成和空白的犯罪构成

叙述的犯罪构成,又称完结的犯罪构成或封闭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要件予以简单或者详细描述,完整表明犯罪事实特征的犯罪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绝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在认定这种犯罪构成时,只需要根据刑法规范的已有规定。空白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要件没有予以明确描述,而是指出应援引其他法律规范来说明的犯罪构成。在我国的刑法分则中,这种类型的犯罪构成通常是用“违反某某法规”等形式表述的。

3.简单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

简单的犯罪构成,又称单纯的犯罪构成或单一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各个要件均属单一的犯罪构成。诸如由单一客体、单一行为、单一罪过形式所成立的犯罪的构成即是如此。复杂的犯罪构成,又称混合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诸要件并非均属单一,而是有可供选择或者互有重叠的犯罪构成。复杂的犯罪构成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选择的犯罪构成;二是重叠的犯罪构成。按照选择要件的不同,前者又可分为以行为、对象、结果、主体、目的等为选择要件的犯罪构成;而后者又可以分为包括两个客体、两个行为、两种罪过形式互有重叠的犯罪构成。这种分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各种犯罪构成的内部结构,防止混淆罪与非罪及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五、犯罪构成的意义

犯罪构成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它在刑法和刑法理论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刑法以犯罪和刑罚的规定为主要内容,犯罪是刑罚的必要前提,因此,犯罪问题在刑法规范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与犯罪的一般概念相比较,犯罪构成对犯罪问题的说明和界定要具体、详尽得多。犯罪构成提供了认定犯罪能否最终成立的规格和标准。犯罪构成与刑法中的其他问题都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所以,它成为刑事立法和司法关注的重点。概括来讲,犯罪构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了重要根据,成为罪与非罪区分的界限。当我们要追究某个行为人刑事责任之时,首先就要查明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已经构成犯罪,而犯罪构成正是刑事法律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是认定犯罪的规格和标准。某一行为只有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才能认定其为犯罪,进而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第二、为此罪与彼罪的区分提供了明确标准,成为罪界判断的尺度。任何犯罪都必须符合刑法总则性规范所规定的犯罪一般构成要件,但同时,犯罪又都是具体的,因此,它又必须符合刑法分则规范所确定的、与其特点相对应的特殊构成要件。此罪与彼罪的区分,就刑法规定来看,就是由刑法的分则规范所确定的犯罪特殊构成要件的差别所形成的。所以犯罪构成又为我们提供了区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明确标准,成为准确确定每一个具体犯罪的性质、判断罪界差异的重要尺度。

第三、为重罪与轻罪的划分提供了合法依据,成为量刑轻重的标准。在犯罪构成的分类中,有独立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之分,这种区分就是根据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中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差异而形成的。因此,当出现刑法规定社会危害性较重或者较轻的犯罪构成时,便会直接引起该犯罪刑事责任上刑罚的轻重差别。所以,犯罪构成不仅能决定行为是否成立犯罪,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对某些犯罪量刑的轻重,成为量刑的重要标准。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篇10

一、重基础,抓类型,攻技巧

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系,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能力的发挥是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夯实基础知识,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基础知识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解题时找不到思路,表现出来的“就事论事”,回答不到位,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全面、深入,只是一知半解;对一些重要的地理原理(区位、成因、特点、规律、分布)理解不透彻所造成的。做题最忌讳的是题海战术,因此,力求做一题通一类。

二、注重审题训练,提升审题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读题、审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读题、审清题意,明确目的,观察图像,把握关键。读题是审题的前奏,二者结合形成一个分析问题、寻求解答问题途径的思维活动过程。要注意培养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首先是读题干:审题时仔细冷静,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找出题干中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语,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

其次是读图、析图:第一,读图名确定知识范围;第二,细辩图例和注记发现图像信息;第三,看图像特征,寻找标志数据(注意辅图),如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第四读经纬度以及辅助材料,准确地确定区域范围;第五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特别是图表材料须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第六进行图文转换,将已知图像的信息、材料转换到另一图像中,更多地发现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理解设问要求,正确地选择和寻求答案

考生要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找到回答问题的策略。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的训练。试卷上的问题是新问题,是教材上没有、教师没有讲过的,因此,解答问题的程序不是靠从头脑中“搜寻答案”,而是根据提供的大量资料,并综合储备的信息,通过思考确定解题思路,最后用科学、严谨、清晰、扼要的语言编制答案,要做到:字迹清晰、要点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表述准确、阐述完整。

四、重视学生亲身体验过程,提高解题能力

进入二轮复习时,改变了原来的以教师讲为主的讲评课方式;采用了课堂中训练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同类型地理题型,并当场讲评。而且讲评时力求做到:(1).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读,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根据提供的大量资料,并综合储备的信息,通过思考确定解题思路,找到回答问题的策略。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的训练。(2).重点分析题目背后所蕴涵的学科思想,思考同类试题的处理方法。通过典型试题的练习,掌握同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3).针对学生解题意中思路不清的问题,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思维模式。如区域类问题的探究思路可简示如下:区域定位自然环境(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生产、地域联系)。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成因类(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成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影响(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条件(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4).应对学生审题时出现的失误进行剖析,通过对学生答案的分析,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盲点),及时补缺补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快速、准确地进行解题。

五、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

熟悉答案的各个要素和组织,形成一定的答题套路,从而快速、准确地进行解题。如区域类问题的探究思路可简示如下:区域定位自然环境(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生产、地域联系)。在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成因类(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成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影响(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条件(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等。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